银行不良资产转让

2024-09-29

银行不良资产转让(通用8篇)

银行不良资产转让 篇1

银行的不良资产如何进行打包转让

银行如何打包转让不良资产?具体流程如何?已经是不良资产了,还有银行(或者资产管理公司)接管吗?那么接管方是怎么受益的?一般银行对不良资产是先进行核销还是打包转让?

首先再简单科普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是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我国有4家资产管理公司,即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接收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于1999年4月成立,其他三家于1999年10月分别成立。从去年开始,也开始陆续成立省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已经成立的十多个地方版AMC中也有四大的身影。由于AMC的特殊性(至今某未股改AMC的工商执照营业范围中第一则依然是“收购并经营XX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国务院原定四大AMC只有的1999-2009年的存续期,在解决四大行“技术层面已破产”的尴尬局面并使其成功脱困上市后,国家决定按照“一司一策”的原则陆续开展四大AMC的商业化转型。信达已经于2013年12月在香港上市,华融已经完成股改、引战,目前对外公布的规划是2015年内上市,长城和东方的股改正在进行,有望2015年内获批。这下来回答提问中我能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已经是不良资产了,还有银行(或者资产管理公司)接管吗? 尽管已经商业化转型,各家AMC实际操作的新项目都是非金收购(非金融不良资产)、远期不良资产收购(增信和债务重组)等赚取利差的变相贷款,但是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定职责是前文提到的“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所以各家银行在贷款资产分类化为不良以后还是乐于进行打包转让,AMC也必须得参与收购,毕竟这是AMC自身存续合法性的主要来源甚至唯一来源。而银行尽管有些不良资产有回旋周转余地仍然转让,一方面是自身无法投入过多精力去处置追偿,另一方面在打包转让以后不良率下降,数据好看,与其花大工夫收烂账,不如转给AMC让他们干这脏活累活,您说是不?

第二个问题:那么接管方是怎么受益的?

首先要说明的是,政策性处置时期(99-06年),收包考虑的不是受益和盈利的问题,对国家来说,只要不让四大行破产,这些烂账剥离到AMC以后,能收多少是多少,对多收没指望。所以政策化处置时期加上时值国企改革,相当一部分债务最终都作零回收处置,还有比如最近关于郭文贵的媒体报道中提到的郑州某大厦5亿不良在工行转给长城后经3次拍卖无人问津最终1亿元成交又回到郭手里,也是一个缩影。

当然在政策性处置时期不可能所有不良都像上面那么处理,不然AMC怎么完成财政部下达的处置率目标,员工工资也不可能让财政去发。对于那些依然有价值的资产,通过债务重组置换、嫁接、整合,以及追加投资、债转股、借壳上市等方式来实现保值、增值和退出。以信达为例,从它两周前公布的2014年年报中就能发现,仅其债转股收益就达到了50多亿元人民币。当然能够通过债转股手段脱困并上市的企业都是老国企或者地方龙头企业,而剩余的占据多数的中小企业不良的通常处置方式是进行债务重组,AMC的债务重组周期一般在2-3年,这就让那些因为资金周转困难逾期成为不良的企业获得喘息时间,在经营状况改善、经济周期向好后自然能够偿还债务,AMC也可以通过其全牌照(四大AMC现在均已经接近或已拥有全牌照)优势,向企业拓展各种业务。遇到通过重组依然无法脱困的企业时,对那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继续开展债务置换、追加投资、债权转股权,直至其扭亏为盈,获利退出或坐吃股利。实在太烂的企业,只好“打折打包打官司”,处置抵质押物、找担保人,这样做还不听话的企业,就撕破脸皮诉讼。其实在今天看来,处置这种企业不良时AMC的对于银行而言的优势,就在于这15年来积累的尽调、评估、变卖处置和诉讼上的行业经验。当然具体的操作又得大篇幅赘述,但是以上已经能够回答提问中的第二个问题。

还有一种处置方式是返委托处置,就是AMC在收购不良债权后,又委托出让行继续对债权进行处置。这种方式较多适用于农行包、农信社包等涉农企业、政策性自然人债权占多数的资产包,主要是因为涉及户数过多,项目组成员根本无法逐一进行清收,包括前期的尽调评估都是进行抽样后进行的,而出让行在当地的分支机构则较之AMC更了解债务人实际动向,利于清收。之所以要干,主要是出让行让不良出表、应对监管要求,此外对于处置收益一般也是按照AMC优先、出让行劣后的方式进行分成。自从2013年钢贸贷款风险全面暴露以来,就一直被领导钉在了处置不良贷款的岗位上……打包转让任务重时间紧,要加班加点地干擦屁股的活儿神马的也是略感心酸

不过由于只是支行里信贷风险管理部门的最基层的一个小兵,谈价格讨价还价神马的高端活儿我是参与不上的,只能站在支行层面和单纯执行操作的角度简单地说说。就我行而言,打包不良贷款的具体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1、因为我们总行对不良资产包的要求是10户一包,所以第一步应该就是分行筛选各家的不良贷款,确定组资产包的不良贷款名单。这时候各家支行有时候要抢破头求自家不良贷款进包,有时候又要和分行讨价还价不肯卖觉得自己还能抢救一下。

2、确定名单后,有不良贷款进包的支行就可以开始干活啦。干什么活呢?就是对要转让的这笔不良贷款债权进行估值。我们行估值是要两个价格,一个外评价格一个内评价格。外评价格当然是外评公司给估值的啦,内评价格就是银行自己评估的价值。

所有的估值都必须基于详尽的尽职调查,毕竟这是折价变卖银行资产,一旦涉及损失就必须要求支行对最终形成的结果负责。可以说估值报告中的每一句话都要斟酌推敲,确保是有依据经得起内审外审各种审的。因此可以说不良贷款打包转让的尽职调查要比放款前的尽调细致得多得多。很多不良贷款在处置时尽调回头看才发现,很多风险是在之前就早已存在的。当然受各种现状制约,办理贷款时的尽调也不可能做到这么细啦,这个话题又是各种水深,就不扯远了。这阶段的尽职调查就是手段多样无所不用其极,反正就是要把借款人保证人抵押物兜底翻,对所有犄角旮旯的资产都要写清楚并作价。在各种有效资产的市场价值加总后,再根据各家行不同的计算方式(比如扣减资金成本或者乘个变现系数),形成银行自己的内评价格。这么写写貌似看着还行,其实这个尽职调查估值的过程还是蛮纠结的,要不断琢磨这资产要怎么写这块价值要不要等等……

有了内评价格,外评公司再给个他们的外评结果,两相比较,差异小的就取平均数,差异大的就要集体审议用哪个价格啦。当然在估值阶段,会和外评一直进行沟通,外评也要了解你银行大致希望做到的尺寸,这也是个有点纠结的过程……

比较之后最后形成的估值就可以报分行审,又是一翻退了改,改了退的纠结……分行开会定了就能报总行审啦

3、在进行债权估值的同时,就要开始和各家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沟通接洽啦。所以问不良资产还有资产管理公司买吗?那是肯定的,现在这不良资产债权转让的生意可红火了呢。至于受让方是如何赚钱的,这个敝人也说不清,留待专业人士解答。待总行审议批复同意该不良资产包的转让,就可以召集各家意向人一起竞价,最终确定卖给谁。

4、接下来就是和资产管理公司签合同,等待交割日资产管理公司按约定的价格打钱过来,银行对该笔债权进行受偿,完成债权的交割。

5、完成受偿后,再对剩余的贷款本息和处置费用进行呆账核销。关于问的先核销还是先打包转让,我们行是先打包转让后核销的,本人妄加揣测可能是因为毕竟这还涉及到对该笔贷款相关调查审查人员的责任认定,责任认定结果在转让资金受偿前后应该是有本质性区别的。当然,债权的转让涉及几个问题:1.利率一般不作调整。还是和银行的利息率一致。2.银行端一旦清收不良资产后,出不良的客户经理就可以上岗了。当然你这么贱的卖出去,客户经理是要罚一部分钱的。也不怕大家笑话。我们单位客户经理责任是10%。也就是1000万要罚100万。

银行不良资产转让 篇2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指处于非正常经营状态的, 不能及时给商业银行带来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信贷资产。根据我国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 (试行) 》, 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分为五类, 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正常是指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 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利息;关注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 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 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可疑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 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 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损失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 本息仍然无法收回, 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转让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转让是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没有明确的定义, 本文为叙述方便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转让给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再转让给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人、自然人, 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直接转让给非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然人三种转让统一称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转让。下面就三种转让及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分述之。

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转让给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一) 概述及其适用法律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转让给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过程有的资料也称作“不良贷款的剥离” (2) 。其实质仍是债权转让, 因为仍涉及通知债务人等问题。但与一般债权转让相比, 不良贷款剥离具有其特殊性:一是主体特殊, 不良贷款剥离的转让人只能是国有商业银行;二是债权范围被限定为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三是意思自治原则受限, 转让过程受到多方面的法律规制, 不能像一般债权转让当事人一样自由协商。此过程中适用的法律有合同法、担保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十二条”司法解释有关问题的函的答复》、《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有关问题的的补充通知》和《关于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案件交纳诉讼费用的通知》。

(二) 债权转让通知

债权转让时会涉及通知债务人, 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了债权人的通知义务但并未规定具体的通知方式。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对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权转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相关规定, 债权银行既可以向债务人发送债权转让通知, 也可以在全国或者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债权转让公告或通知的, 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债权人履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条第一款规定的通知义务。这里有一问题即关于全国或者省级有影响的报纸应如何界定?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 对于全国或者省级报纸的认定可通过发行报纸的主办单位和主管机关来确定 (可举例) ;第二步, 对于有影响的报纸的认定可通过该报的发行量来确定 (3) 。此处还涉及诉讼时效中断的问题, 债权银行发布上述公告和通知中有催收债务内容的, 诉讼时效中断, 中断的时间根据《关于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十二条”司法解释有关问题的函的答复》的规定可以溯及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原债权银行债权之日。

(三) 最高额抵押

最高额抵押的问题主要是涉及最高额抵押的转让合同是否有效。债权银行的绝大多数不良资产均有抵押, 有很多涉及最高额抵押。原来有很多学者诟病于担保法第六十一条, 因为它规定了最高额抵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这与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实践相违背, 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规定了最高额抵押所担保的不特定债权特定后, 原债权银行转让主债权的, 可以认定转让债权的行为有效。但由于该规定位阶效力低, 虽然在审判实践中会运用, 仍然存在着立法相冲突的矛盾。直至物权法出台之后, 物权法第二百零四条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实现对接, 弥补了以前法律相冲突的矛盾。

四、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再转让给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人、自然人

(一) 概述及其适用法律

通常所说的不良债权转让合同即为此类, 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是指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拍卖、招标等方式向其他企业、个人处置不良金融资产时, 与其他企业、个人所签订的债权转让合同。此种转让适用的法律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管理办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公告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十二条”司法解释有关问题的函的答复》、《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和《关于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案件交纳诉讼费用的通知》。

(二) 受让人的资格

此种转让受让人需要有一定的资格, 并不是所有的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人、自然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相关规定受让人不得为国家公务员、金融监管机构工作人员、政法干警、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债务人管理人员、参与资产处置工作的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等中介机构等关联人或者上述关联人参与的非金融机构法人, 也不得与参与不良债权转让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债务人或者受托资产评估机构负责人员等有直系亲属关系。

五、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直接转让给非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然人

(一) 概述

关于此种转让, 法律没有明文禁止, 但在实践中发生的较少, 可能考虑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然而, 温州已经开始出现由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资产的先例。将资本转让给非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然人有其优势的一面, 以往不良资产的处置主要由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主导民间资本很少直接参与处置。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脱胎于四大国有银行, 在不良资产转让过程中, 有一种左手到右手的感觉, 双方的财务硬约束都不强。而民间参与则会在每个交易环节上锱铢必较, 对成本和收益比较敏感, 有助于实现不良资产价值回收最大化。所以民间参与受让银行不良资产会大大缩短了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总体时间, 拓宽了不良资产的解决渠道 (4) 。

(二) 存在问题

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相关法律给予支持不够, 现有法律主要是在保障前两种转让, 因为其主体为国有商业银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一方面, 民间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不足, 所以存在的风险较大, 民间处置不良资产的模式是新兴事物, 仍然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去检验。

六、结语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转让作为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涉及诸多法律问题。在有的方面如债权转让通知、最高额抵押等已有较为详尽的规定, 而在民间受让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方面仍然欠缺相应的法律规定。在已有规定范围内, 无论是转让主体还是审判法官都必须严格遵守规定, 以使我国不良资产处置更加的快捷和规范化;没有规定的, 希望立法者可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以弥补现有之不足。

参考文献

[1]周再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2]赵倩.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剥离资产 转让能力 篇3

这项关于资产剥离的决策,是公司并购战略的一部分:公司今后将专注于高利润的能源业务,包括柴油及其他重油产品的提炼。这也是该公司顺应行业潮流,完全退出加油站业务的第一步。如今,各主要能源企业已抛弃了所谓“完全整合”的概念,不提倡在油气开采、成品油提炼和加油站经营等各个业务领域全面出击。该油气公司正处于战略重心微调的早期阶段。

经营战略总是与公司能力紧密相关。所谓能力,是指实现特定结果所需的流程、工具、知识、技能和组织设计的结合体。公司并购部门大多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确定成交价格。不过,如果它们能更多地关注能力,将对交易结果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

例如,当你计划出售某些重要资产时,若能找到那些自身能力体系与待售资产相匹配的买家,你就往往能够争取到最高的成交价。此类买主购入待售资产后,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相关能力(包括技能和技术)。它们为了成交常不吝巨资,高价购入的理由也十分充足。一项交易若能顾及买家的现有能力,通常就能取得皆大欢喜的结局。

不过,争取最高成交价只是资产剥离活动所谋求的四大目标之一。另外三个目标分别是:尽量降低对保留业务的干扰;避免为强劲的竞争对手添力(这意味着,你可能需要回绝某些在其他方面有利可图的交易意向);交付给买主的资产,要保证对方接手即可顺利运营——这么做并非出于利他动机,而是因为在并购交易中,尽力帮买主减少麻烦通常对卖方也有利,并可借此树立良好的商誉。

本文是以一家能源公司为例,但是其中的理念同样也适用于保健、传媒、金融服务等各个行业。负责资产剥离的领导者必须巧妙应对能力问题,否则就会面临失败的风险。

资产剥离中的差异化能力

作为卖家,在资产剥离流程启动之初,首先得弄清此举涉及的各种重要能力最终要达到怎样一个状态——哪些能力在交易完成后仍需保留,哪些能力是你不再需要的,最重要的是,哪些能力是你和买家都需要的(参见副栏“某油气公司资产剥离过程中的能力剖析”)。无论在哪一类别中,都有一部分能力属于“桌面筹码”,即业内每家公司均需具备的能力,而其余的则是差异化能力。后一种能力使你的公司在市场上与众不同,是你压倒竞争对手的优势所在。这些能力是你在资产剥离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应竭力保全,而让买方在其他方面获益(参见副栏“能力剥离:买方视角vs.卖方视角”)。

在实践中,大多数卖家迫于时间压力,最终只能在各种能力之间做出取舍。你的目标是,在不牺牲决策质量、不损害最终结果的前提下,保证流程的顺利推进。

有些时候,买家是谁从一开始就已确定,但是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形:一家公司决定剥离部分资产,因为它不再符合公司的总体战略,于是公司先公布剥离计划,之后再寻找买主。在这种情况下,资产剥离的主体计划需在确定买家之前进入执行阶段,这越发增添了挑战性。

还有一种情形称为“部分剥离”(上述油气公司便是如此),即企业拟出售某项业务的部分资产或某项资产的一部分。从能力角度而言,部分剥离往往更加复杂,因为卖家需要保留部分人员、流程和技术;如果是一揽子出售整个业务或产品线,这些本可以一并放手。

为了使剥离流程更便于操控,我们建议采用五步法。其中每一步骤都是在前一步骤的基础上更进一层,从而帮助卖方为出售资产做好准备——这一阶段常可持续18个月之久。请注意,这些步骤仅仅着眼于被剥离能力的管理,关注与之相关的分析和业务流程的改变。至于如何识别买家、管理路演、协商价格、落实售后服务协议等重要活动,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步骤1 :能力检视

第一步,你要为资产剥离设定总体战略——打算出售哪些资产、在什么时间出售、出售给谁。这要通过一种称作“能力检视”的活动来实现,也就是盘点与待售资产相关的最重要的能力。通常而言,公司拟出售的并非独立的业务单元,而是(像上述油气公司那样)将业务单元内的一种产品、服务或资产剥离出去。这部分被剥离资产所关联的能力,可能是公司内部的集控式能力,也可能由该业务单元的其他部分共享(因此不能随同交易一并转让)。本步骤通常发生在确定买家之前,应当先于任何与交易相关的活动(如制订拍卖计划等)。

以上文提到的油气公司为例,高管层在最初的能力检视中识别出了十几种能力,需要与待售的炼油厂和加油站打包出售:其中包括炼油厂的物流、调度,以及加油站专有软件系统中内置的客户数据管理方法等,都必然要转让给买家。

公司起初还打算考察其他一些能力,比如资本项目管理、资产管理,以及健康、安全、环境方面的活动。

很多时候,卖方发现自己无暇顾及清单上的每一项能力,因此必须设定一个优先次序。该油气公司在能力检视过程中,重点关注交易完成后对于公司至关重要的四种能力,即炼油企业的定价技能和专有算法,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独特的信用卡处理方式,品牌研发能力。这四种能力(以及其他能力)协同作用,使公司得以实现低成本产出,吸引了一批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很多人甚至不惜绕路到它的加油站加油。这四种能力在交易完成后对卖家仍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卖家的其他炼油厂和加油站还要继续运营下去。

毫无疑问,你们公司也有一套类似的活动,能将分散在整个组织的人员和技术利用起来。这种能力检视本身并不等同于资产剥离规划——它没有回答如何保护差异化能力的问题。然而,它能在长达数月的资产剥离准备期里帮你做到心中有数,知道需要将哪些能力纳入考虑范围,是保留还是剥离特定资产。

nlc202309040803

步骤2 :基线分析

本步骤的内容包括:了解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如何协同作用塑造成功的产品和服务。具体做法是,把这些活动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它们包含什么内容、由谁执行、在公司的什么地方执行、花费多少时间、采用什么技术实现、与之相关的问题有哪些,诸如此类。

基线分析可以让你分辨什么是可放手的,什么需要保留,并且显示买家未来可能在什么地方遇到能力短板。

并不是所有买家都会遇到能力短板。有些买家自身能力体系与所购资产的匹配度比原主更高。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卖家是否能够协助买家弥补能力短板会成为交易双方磋商的要点之一 ——这将反映在成交价格、完成时间或卖方需提供的衔接服务等条款中。如果此时尚未明确买家是谁,那么你可以趁此机会看清待售资产对于他人的价值。

针对自身能力的基线分析看似简单,实际做起来要困难得多。问题在于,公司里大多数人,甚至那些拥有独特才能或担负重要职能角色的人,对于“企业成功的基础”认识都较为狭隘。关于差异化能力,销售人员自有一套认知,营销人员会给出另一种解读,而产品研发人员又会有第三种看法。当你置身于纷纭不一的见解中,近距离观察问题,可能难以看清哪些活动真正重要。你或许需要沉下心来,冷静客观地衡量所有观点,并退后一步,获得更宽广的视野。

步骤3 :备选方案分析

这一步是在已经找到一个或多个潜在买家之后进行的。你要仔细考察买方的能力需求,想想看你的待售资产将如何帮助对方弥补上述能力短板。这能让你最大程度地提高交易价值。

前面提到的那家油气公司发现,买方的能力短板之一显然是定价。这种能力非常宝贵,不可随随便便奉送给对方。能源市场是个动态市场,价格在每个交易日内随时处于涨跌变化中。炼油企业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对各批供货精准出价,这是其赢利能力的关键所在。然而从油气公司的角度而言,这种能力是不能割舍的。毕竟,油气公司旗下还有其他炼油厂,它们也需要上述能力。

针对上述两难困境,卖方确定了两个备选方案。第一个方案是与买方分享自己的定价能力——允许买方利用自己的系统和流程。第二个方案是将定价体系中算法和系统智能的主体部分保留,只将操作部分(包括硬件和基础软件)提供给买家。当然,买家也可能自有一套复杂的定价系统,并不需要卖方在这方面提供任何帮助。

然而,卖方不能想当然地认定情况就是这样。因此,该油气公司分析了每一种备选方案所产生的影响。这是本步骤的关键。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监管角度而言,分享定价系统都会很复杂,因为双方是在美国的不同州经营炼油企业,而各州的环境法规不尽相同。分拆系统也同样是个大工程,买方不得不填补许多软件空白,再建被锁住的流程。该油气公司最终确定,第二个方案——分拆系统——相对好一些:这样切割得更干净,以免将来对双方的业务流程造成干扰。公司从分析中得到的信息有助于它开始系统分拆的初步工作,甚至在确定买家之前即可着手进行。

这一步所揭示的信息可能会促使你重新考虑上一步。例如,油气公司会估测买家购入的加油站财务系统(包括信用卡处理系统)全面投入运转所需的时间。显然,该系统无法在交易完成当天就投入应用。因此,卖家退回到第二步,去研究这一延迟造成的影响。由于新的信息和可能性出现,这种反复并不出人意料。

步骤4:衔接规划

看清买方的能力短板在哪里,并且确定了相应的弥补办法之后,作为卖家,你要做的就是把待售资产剥离出来,确保它们附带了所需的能力。这包括制订详细的项目计划——可能需要为每一种主要能力分别制订一个计划,还要为整个工作团队制订计划。

从哪里入手?在此阶段,买家是谁还说不准。你应当重点关注那些对任何买家都适用的活动。所以,你势必要先处理已知的事情,而不是按照常理先抓最重要的事情。采用这种方式,买家一旦确定,即可迅速完成交易。哪怕最终没有出售资产,你也不会后悔自己为计划而付出的努力。

这家油气公司深知,将来无论是谁接手待售的炼油厂,自己都要严守定价能力的某些部分。于是,它将其中的专有算法识别并分离出来,无论将来结果如何,这项工作总归是有价值的,不会为之后悔。相比之下,另一个技术问题——如何移交被剥离的零售业务中的客户数据,虽然明显是重大事项,但尚不属于已知范围。针对后一问题,该公司已确定了几种方法,却并未着手操作,因为它认识到,买家对此或许有自己的想法。

步骤5:买方参与

一旦确定买家并签订合同之后,你就可以启动之前四步所定下的所有计划。首先要和买家沟通,把你的想法告诉对方,包括你认为哪些能力最重要,你打算如何移交它们。详细介绍你将如何把一项运作良好的业务交给买家。买家有自己的市场战略,很可能与你的战略不同,因此对方认定的重要能力也可能与你想的不一样。由于这种差异,买家有时会提出某些出乎你意料的要求。因此,我们建议在时机成熟之前不要开始这一步,否则你的前期工作有可能付诸东流。

上述油气公司的资产剥离交易,主要问题集中在加油站的运营方面。这部分资产无法简单地一揽子移交给买方,成交后即撒手不管——买方一无人员、二无相关知识,接手后难以独立成功运营。尽管双方最初商谈过签署商业服务协议,由卖方无限期地为买方运营这些零售资产,但它们最终还是签署了一份技术服务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了技术服务的截止日期,这在双方看来都是件好事。于是卖方开始为履行协议打好基础。

核查清单

资产剥离有可能成为你们公司经手的最复杂的交易。你必须拥有战略头脑、做大量的应急规划,在剥离工作进行到一定程度后,还需具备同时管理多个工作流和项目的能力。你需要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下列清单可以帮助你为整个流程做好准备。

1.你打算出售什么资产?你认为这些资产价值如何?涉及哪些能力?

nlc202309040803

2.你是否清楚自己准备什么时候完成交易?你对整个过程的时间轴有无大致的概念?

3.你是否清楚谁会对待售资产感兴趣?即便说不出具体名字,至少要知道哪一类公司会成为未来的买主。

4.你是否清楚这项交易将如何影响公司保留业务或资产所需的能力?

5.公司是否为此交易建立了专门团队?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该团队是否明确设定了工作的优先次序?

6.公司有无跟踪此项工作进程的指标?对于交易的成败有无清晰的衡量标准?

公司在这一过程中培养的技能,不只适用于资产剥离活动,也可用于降低风险、创造价值,以及改善并购、分拆和业务重构的结果。你在资产剥离中所做的工作,可以跨越组织、地理、业务单元和职能的边界,帮助你在其他复杂活动中搭建结构框架和沟通纽带。对能力的关注,可将一些经常被忽视的因素纳入考虑范畴。这有助于你避免视野过于狭隘的问题——如果在重大交易中单纯着眼于财务,很容易陷入这种误区,以致看不到决策的宏观战略影响。

很多公司以善用并购手段驱动增长为荣,但我们很少见到一家公司因剥离业务或资产的高超能力而感到自豪。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从本质上讲,资产剥离主要着眼于切割某些一度前景看好、现已与公司大方向不符的业务或资产。无怪乎卖家会有一种尽早脱手的心态,而且往往只盯着成交价。如果你运用上述关注能力的五步法层层推进,资产剥离所花费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但是最终将使你们公司在一些最重要的方面获益。

观点概要

当公司决定出售一部分与自身大方向不符的业务或资产时,都会有一种尽早脱手的心态,往往只盯着成交价。但这种视野过于狭隘,倘若公司能在资产剥离过程中更多地关注能力,将对交易结果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

作为卖家,在资产剥离流程启动之初,首先得弄清此举涉及的各种重要能力最终要达到怎样一个状态——哪些能力在交易完成后仍需保留,哪些能力是你不再需要的,最重要的是,哪些能力是你和买家都需要的。差异化能力是你在资产剥离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应竭力保全,而让买方在其他方面获益。

为了使剥离流程更便于操控,作者建议采用五步法。

步骤1:能力检视

步骤2:基线分析

步骤3:备选方案分析

步骤4:衔接规划

步骤5:买方参与

银行不良资产转让 篇4

银行13种不良资产风险防范要点孙建林近年来,受国内经济下行影响,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使得银行授信风险增加,不良贷款增多,资产损失严重。不良资产是银行家心中的“痛”。如何堵截和化解风险损失是银行各级人员的重要课题。银行经营的不仅是货币,更是风险。最易使银行遭受重大损失的风险,就是以贷款为主的各类授信业务。多年来,我国银行业对于贷款管理要求做到“三查”,即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而现在随着银行的业务发展、规模扩大、品种增多、管理细化,可进一步将授信风险管理细分为六个阶段,即授信调查、授信审查、授信审批、授信放款、授后管理、授信回收。每位员工都是银行机器的螺丝钉。授信风险管理的六个阶段,就如同生产流水线上的六个环节、六道工序、六道防线。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要做到人人有责、个个把关,遵章办事、按规操作,确保业务没有问题,不把风险隐患传给下道工序,最终才能生产出保质保量的产品,才能安全收回贷款本息。

每道环节防控风险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授信调查人员要搞清客户情况的真实性,授信审查审批人员要研判授信的安全性,授信放款人员要严把材料的合规性,授后管理人员要注重风险苗头的预警性,授信回收人员要掌握化解风险的能动性。各尽所能,各尽其职。

银行授信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作为银行员工,在办理授信业务过程中,尤其应该注意操作风险的防范。

根据对近年来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的总结,本文提示银行员工在授信业务操作过程中,尤应注意防范以下13种风险,即借款人风险、借款用途风险、还款来源风险、授信条件风险、担保人风险、抵押风险、质押风险、虚假资料风险、财务风险、放款风险、他行授信风险、本行授信风险、专项业务风险。▌ 借款人风险

第一,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个人风险。包括有重大健康隐患、重病已不能正常工作、非正常死亡、突然失踪和无法联系、涉及刑事案件被公安机关及司法机关传唤拘留逮捕判刑、涉及民事纠纷诉讼、被纪检部门约谈、协助调查、双规(国企员工干部)、有刑事犯罪、行政处罚、诉讼未履行等违法违纪记录、本人与家人或朋友圈内存在吸毒等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有频繁到澳门等赌场进出境的记录、媒体披露负面报道或社会传闻有不良行为、存在炒股、期货等高风险投机行为、参与(或曾经参与)民间高息借贷活动、仍有拖欠民间大额个人债务、个人征信系统中有(或曾有)不良贷款记录、个人信用卡有违约记录、对他人发生过欺诈行为、无法确认是否为企业实际控制人、非正常原因向他人转让(或拟转让)股权、非正常原因离开原企业或现企业的重要职务、频繁跳槽、常换手机号、没有座机号等异常情况、企业情况只有老板一人清楚,其他人都说不清楚、家庭内存在重大纠纷(婚姻、财产等)、本人或配偶已经(或正在)办理移民、本人已经(或将)办理退休、个人账户频繁出现异常大额进出款项、远超本人收入来源的奢侈高消费等。第二,管理层风险。包括高管人员或董事会成员异常变动、管理层出现严重分歧或分裂、股东结构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处于股权重大变化期间、主要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不利变化、经营理念和决策混乱、经营不熟悉的业务或在不熟悉的地区开展业务、企业将进行兼并或重组、债务人借改制之机逃避银行债务。

第三,生产环境差和开工率不足。包括营业证照不齐备、厂区环境脏乱差、劳动纪律松散、生产厂区冷清、设备陈旧落后、车间设备开工不足甚至停产、上班工人和职员稀少、工作精神状态不饱满、对企业好坏漠不关心、用电量减少(下降20%)、用水量减少(下降20%)、内部管理制度混乱、发生重大内部案件。

第四,违法违规风险。包括触犯国家刑法、违反国家各项管理规定、非法集资、被司法机关查封银行账户或冻结资产、被新闻媒介披露不良行为、被监管部门或金融机构曝光信誉不良、被吊销证照(如营业执照、专营权、许可证、贷款证等)、被勒令停产整顿、被发现采取欺诈手段骗取银行贷款等。

第五,企业经营风险。包括行业风险、两高一剩行业风险、产品质量风险、账户冻结风险、企业账户被查询、企业账户被冻结、生产成本大幅上升(20%)、产品销售大幅减少(20%)、库存货物问题、企业财务风险、替人担保风险、负面信用信息、资金紧张风险、员工管理出问题。▌ 授信条件与担保人风险 授信条件风险主要包括金额超过或低于企业合理需求、期限超过或少于企业合理需求、利率不符合本行利率政策、担保条件不可接受等情况。担保人风险则主要包括以下四种风险:

资信风险,包括担保人资信不可接受(请比照借款人风险)、超过能力过度担保、属于高风险的“担保圈”行为、担保人经营财务恶化失去担保能力、担保人在社会上有负面消息、担保人在央行征信系统出现不良记录、担保人内部矛盾严重等。合规风险,包括违反规定的关联方担保、担保行为不符合公司章程、担保金额超过银行授信额度、担保人与借款人违规互保、企业高管不愿提供个人连带责任保证(企业借款)、配偶不愿提供个人连带责任保证(个人借款)等。资料风险,包括无效担保决议、无效担保签章、借款合同变更而担保合同未做相应变更、股东结构变化而未及时出具新股东担保决议等。

担保公司风险,包括担保总余额与净资产的比率超出监管规定、套取和挪用银行资金、发生多次赔付、发生赔付纠纷等。▌ 抵质押风险

具体而言,抵押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七种风险:法律风险。抵押物违反法律法规不可接受;抵押物存在司法查封拍卖风险;抵押物权属不明、存在法律纠纷、存在其他权利人等。

抵押物风险。抵押物已出售、抵押物已出租、抵押房产存在长期租约、抵押物名称不符、抵押物面积有误、抵押物范围不明确、抵押物难以处置变现、土地未缴纳出让金等。抵押条件风险。抵押率不符合本行规定、抵押期限未覆盖授信期限、抵押条款对本行不利、抵押顺位对本行不利、抵押物保险单过期等。

操作风险。抵押登记的内容有误、抵押程序不符合银行规定、抵押手续不完备、房产与土地未同时办理抵押、抵押档案缺失或丢失等。

欺诈风险。虚假抵押登记、虚假文件资料和签字盖章、重复抵押等。

保管不善风险。抵押物状态发生变化、抵押物出现损毁、抵押物遭受哄抢、抵押物价值大幅下降(超过10%)、抵押物被抵押人擅自处置等。评估风险。评估公司资质不符合本行要求、抵押物价值明显高估、虚假评估报告、评估报告过期等。质押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存款质押风险。伪造的质押凭证和资料、变造的质押凭证和资料、虚假的签字盖章、存款人不知存款被人质押、质押资金来源不合规、质押金额不足覆盖授信本息、质押期限与授信期限不匹配等。

存货质押风险。存货的品种规格数量等不符银行要求、存货的权属不明确、存货品质以假充真、存货品质以次充好、存货价格明显高估、质押价格未按“购买价和市场价孰低”原则确定、存货重复质押、监管方资质不符合本行要求、监管方内部管理混乱(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货物未分堆码放、货物标识不明、存货保险单存在问题等。

股票质押风险。股票价格不断下跌、股票质押登记手续存在问题等。

应收账款质押风险。未制定专户管理办法、未设立专用收款账户、应收账款权属不明、应收账款被重复质押、应收账款质押手续不全、资金未按时足额入账、资金被擅自挪用、有司法机构查冻扣风险等。保单质押风险。保险单受益人未指定为银行、保险单金额未覆盖授信本息、保险单期限未覆盖授信期限、保险单内容与借款合同内容不匹配、赔付条款苛刻、保费尚未缴足、保险单尚未生效等。▌ 虚假资料风险 无效经济合同风险。疑似伪造的合同、疑似变造的合同、重复使用的合同、尚未生效的合同、过期失效的合同、对银行有不当限制条款的合同、合同当事人名称等有问题、合同金额有过大或过小问题、合同价格有问题、合同确定的结算方式有问题、合同签署日期有问题、合同其他条款存在问题等。无效借款决议风险。疑似伪造变造的借款决议、签字人员不符合企业规定、签字人数不符合企业规定等。

无效担保决议风险。疑似伪造变造的担保决议、决议未经董事会同意、决议未经股东大会同意、董事会(股东会)的表决人无效、表决同意的票数不足、对表决事项的授权书不明确、决议上的签字人未获授权、表决决议过期失效、签字人签错位置、决议公证书表述不明确等。

无效签字风险。借款合同等法律文件上缺漏签字人签字、他人假冒签字人签字、他人代替签字人签字、无权签字人签字、签字人数未达到规定人数等。

无效授权书风险。未获授权的授权书、超出权限的授权书、授权事项不明确的授权书、已经过期失效的授权书、难以核实真假的授权书等。

无效发票风险。客户提供不出银行要求的发票、发票的区位码有问题、发票的流水号有问题、重复使用的发票、已经作废的发票、向税务机关查询不到的发票、与常理不符的大金额发票、复印件模糊不清难以辨别的发票等。无效印鉴风险。印鉴未在公安部门备案、印鉴未在工商管理部门备案、印鉴与公安工商备案的印鉴不符、借款合同等文件上的印鉴与银行预留印鉴不符、发现客户在使用多套公章、已注销的公章、已失效的人名章、现企业更名后仍使用旧公章、伪造印鉴、变造印鉴等。

▌ 财务风险 银行在实际操作中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财务管理风险。财务制度不健全或管理混乱、不能及时或拒绝提供财务报表等资料、对外提供多套报表、提供虚假报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是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第二,财务报表中问题。在实际操作中需特别关注财务报表中的异动,主要包括: 负债率增加。资产负债率较年初有大幅上升、资产负债比例过高等。流动性下降。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下降、固定资产以外的非流动性资产增加、流动比率较年初大幅下降、速动比率较年初大幅下降等。应收账款难收。应收账款周转期延长、应收账款金额或比例增加、应收账款增幅超过销售收入增幅、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过高、应收账款逾期账户过于集中等。存货过多。存货激增、存货周转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下降、存货账实不符等。债务过大。短期债务异常增加、长期债务大量增加等。投资过多。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占净资产比重过高、挤占挪用流动资金搞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比上期明显增加但无重大资金来源等。资本不足。注册资本变更减少、注册资本未按规定到位等。销售下降。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虽销售量上升但利润率下降、销售量利润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比上年同期下降较多等。

现金流异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大幅下降、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变化过大、筹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变化过大等。

其他问题。相对于销售额及销售利润而言总资产增长过快、相对于销售而言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长过快、银行存款余额和结算量不断下降、未交税金比上期明显增加且无正当理由等。

▌ 专项业务风险 政府平台风险。行政区划发生变更、管理部门和人员变更、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变更、借款建设的项目规模过大、银行资金使用方向不明、贷款资金用途无法监控、发现资金被挪用、担保条件变差、原定的还款条件无法落实、还款资金来源出现问题等。

房地产开发贷风险。开发商过多拿地和开发项目、房地产开发的五证不齐全、建设工程资金紧张、销售进度不理想、销售款回笼不及时、还款资金被挪用、出现司法纠纷等。钢铁金融风险。生产商未将货物发到银行指定的仓库、经销商货管出问题(详见存货质押风险)、经销商未将销售货款按时足额划入监管账户、经销商挪用资金、监管方账账不符和账实不符、监管方未经银行同意擅自放货、质押钢材被司法查封、还款资金不落实等。

汽车金融风险。经销商以虚假资料骗取银行授信、汽车合格证未按时提交银行保管、超出授信额度开票、汽车销售出现困难、经销商隐瞒银行私下售车、库存车辆短缺、开票保证金账户存在管理问题、汽车销售回款入账不及时、汽车保险单存在问题、陷入民间高利贷、为他人担保出现问题、财产被法院查封、经营失败倒闭等。

贸易融资风险。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可疑、借款人与贸易不相关、授信品种与银行审批要求不相符、担保条件不落实、销售量比往年下降、商品库存大量积压、商品质量出现问题、发生贸易纠纷、涉及司法纠纷、销售回款困难、因汇率波动发生损失、挪用银行资金、短款长用、投资失败、不能提供银行要求的发票、提供虚假发票等。

票据开票风险。开票申请人出现问题、开票担保人出现问题、虚假的贸易背景、虚假的交易合同、关联方联手开票套取银行资金、开票用途不符合银行规定、开票金额有问题、开票日期有问题、开票保证金来源有问题等。

票据贴现风险。发票与购销合同不符合、发票重复使用、伪造变造发票、发票印鉴等资料模糊不清、出票行告知接到过多次查询、出票行告知是“以大带小”开票等。

另外,在实际授信中,银行还需注意借款企业的借款用途、还款来源、他行授信以及本行授信与放款风险等。因篇幅所限,本文只是列出了授信业务操作中的主要风险点,而对于这些风险应如何识别与防范,则是银行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需要花更多时间精力,下更大功夫去研究解决的问题。注:孙建林

中信银行总行原信贷管理部总经理;本文摘自作者新著《授信操作风险防范——近年案例解析》,企业管理出版社。不良资产包投资必读:风控五要素、转让潜规则、定价知识银行出售不良资产,一般以打包的形式转让,里面往往存在着一部分“老包”、“坏包”。投资者在收购时,若无法甄别良莠,一旦买进高风险、低收益的资产包,弄不好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赔得血本无归。因此在收购不良资产包时,应根据资产包尽调结果,综合分析、判断资产包风险、价值及未来的收益等各个方面,才能最大限度避免使不良资产投资成为一场高风险的“赌石”游戏。1 资产变现程度、资产处置成本

资产能否快速变现,实现资金回笼,是首要考量要素。同时,项目组人员应兼顾到资产后期处置的成本,包括税费、人力成本以及处置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评估、拍卖等各项费用。2 抵押率、抵押物价值波动

尽调过程中,项目组人员应积极关注单户债权的抵押率,并时刻注意抵押物市场价值波动。必要时,项目组人员应定期对抵押物的价值进行市场调查。如:以房屋为抵押的,应走访抵押物周边同类型的房屋,了解其市场均价。3 办理抵押变更登记手续的成本及可行性

抵押物系资产包内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处置资产过程中实现债权的最终保障。因此抵押物能否办理变更登记、变更登记流程、抵押物所在地的特殊规定均是应掌握并作为可行性分析的依据。4 资产处置方式及宏观政策影响

项目组人员应对未来可能的资产处置方式做出合理的预判与规划,例如探讨与债务人(保证人)协商折价清偿、资产包拆分转让的可能性等。同时,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处置方式的适用及处置时资产变现的价值。5 债务人(保证人)、抵押物所在地的司法环境影响

在不得不以诉讼、执行等方式处置资产时,债务人(保证人)、抵押物所在地的司法环境将直接影响到资产处置的结果和债权的实现。6 揭秘银行不良资产包转让潜规则 关于不良资产定价的部分知识

在不良资产处置的整个过程中,不良资产定价作为先导部队必然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不良资产定价实际上是对不良资产的价值的估算测算过程,它是不良资产出售的一个理论依据。不良资产定价分次分为两次,第一次是商业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买卖,另一种是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买卖行为。1:转移定价贷款转移过程中的定价,此定价是商业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在买卖或划转资产时的出账和进账的价格依据。2:处置定价处置过程中的定价,这一价格反映着资产管理公司在此项资产上的盈亏,关系到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不良资产定价流程01 尽职调查又称细节调查,通常是指商业银行或者资产管理公司在转让处置之前,要对不良资产所涉及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走访相关人员或者查阅企业相关资料、实地查看抵押物状态、数量等,以此获得债务企业及不良资产第一手资料。02不良资产外部评估(或内部评估)主要是通过询问市场平均价值水平和尽职调查,自身对其进行估值和外部公司进行估值,然后对不良资产给出合理的定价,并作为后续的一个参考标准。03

市场询价

此环节主要是把一个可能的询价区间提供给潜在投资者,然后根据投资者心中的价格范围来给出相应的参考价格,给最终定价提供依据;不良资产初步估值,根据上述三个环节的信息来源,来进行初步估值。04 不良资产初步估值 根据上述三个环节的信息来源,来进行初步估值。05决策定价

在初步估值的基础上,根据其定价决策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给出不良资产的最终定价,至此不良资产定价过程完成不良资产定价方法及分析比较1.账面价值法根据原贷款的账面价值直接划转,不打任何折扣,其使用前提是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必须都是国有,此种定价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而且交易成本不高,可以快速的进行不良资产剥离,使银行获得一个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也节约了大笔费用和谈判成本。但此种方式的缺陷是资产管理公司承担所有的损失,而不良资产的产生银行应当承担一部分责任,此种方式有欠公允,而且此种方式只是转移风险,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并没有减少,只能是特殊时期为一些特殊要求所采取的手段。2.市场定价法主要是根据公开拍卖或竞标等方式来确定不良资产的市场价格,通过竞争者对不良资产的认可程度上来确定价格,此种方法有利于形成公平的市场价格,而且此种方法可节约时间,买卖双方直接交易,节省交易成本,还能加速不良资产处置的进程,但此种方式需要强大的市场支撑,而我国的金融市场并没有形成,没有贷款的二级市场,因此此种方式在我国是不可行的,还需要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3.协商定价法

顾名思义,这种方式是通过买卖双方协商确定不良资产的价格,双方可以在谈判中加入一些附加条件,在价格之外进行利益调整,更能增加交易的达成率,此种方式较其他定价更灵便,但因为交易双方可能掌握的信息不对称,需要反复进行谈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得交易成本大大增加,而且漫长的过程中,不良资产出现贬值,延误不良资产的处理过程,也使不良资产的价值变弱。4.中介评估法由中介机构对不良资产进行评定估算,以评估结果作为不良资产的最终价格,作为第三方,中介评估机构对于不良资产的价格定价真实合理、公平公正,但此种方式对中介机构要求较高,还需负担评估费用问题,加重不良资产处置的成本,而且我国现阶段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还存在很多问题,适用性不强,因此此种方式现阶段并没有多大用处。5.账面折扣法

不良资产债权转让协议 篇5

不良资产债权转让协议

很多公司都有不良债权,如果这个不良债权多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影响公司的经营发展,严重的还会导致公司的破产。于是有的公司选择将不良债权转让出去,这个时候就要签订一份转让协议了。下面赢了网带来不良资产债权转让协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不良资产债权转让协议

本协议由以下甲乙丙三方于年月日在××签署。

甲方:×××公司

法定代表人:职务:

地址:

邮政编码:电话:

乙方:××有限公司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法定代表人:职务:

地址:

邮政编码:电话:

丙方:××公司

法定代表人:职务:

地址:

邮政编码:电话:

第一条债权转让

1.1 甲方对丙方的债权形成于×××年,账面价值人民币××××(小写:人民币¥×××元)。

1.2 甲方因破产清算需要,依照本协议约定向乙方转让对丙方的债权,乙方同意受让甲方对丙方的债权。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1.3 乙方应于本协议签署后十日内向甲方支付购买该债权的对价人民币×××(小写:人民币¥×××元)。

1.4 本协议签署后丙方即知晓对甲方对乙方的债权转让,甲方已尽到对丙方的通知义务。

1.5 丙方承诺在本协议签署后向乙方偿还债务,即人民币×××(小写:人民币¥×××元)。

1.6 丙方自本协议签署后日内向乙方偿还全部债务。

第二条声明与保证

2.1 甲方的声明与保证

2.1.1 甲方保证具有签署本协议的主体资格,能独立签署和履行本协议。

2.1.2 甲方向乙方转让的其对丙方的债权合法有效。

2.2 乙方的声明与保证

2.2.1 乙方保证具有签署本协议的主体资格,有权受让贷款债权,并已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获得签署和履行本协议的相应授权或批准。

第三条违约责任

3.1 本协议生效后,甲、乙、丙各方应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严格履行本协议约定的各项义务。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本协议约定义务的,或者履行本协议约定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视为违约,除本协议另有约定外,应向对方赔偿因此受到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实际损失、预期损失和要求对方赔偿损失而支付的律师费、交通费和差旅费等。

第四条生效

4.1 本协议于各方签署后即生效。

第五条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5.1 争议解决方式

各方就本协议的解释和履行发生的任何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未能通过友好协商解决的争议,各方均有权向乙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5.2 适用法律

本协议的有效性、解释、履行和争议解决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台湾、澳门除外)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之规定。

第六条附则

6.1本协议生效后,未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达成书面协议,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本协议。如需变更本协议条款或就未尽事项签署补充协议,应经双方共同协商达成一致,并签署书面文件。

6.2本协议签署前形成的任何文件如与本协议相冲突,以本协议为准。

6.3本协议各方均确认其充分知晓并理解本协议中全部条款的实质含义及其相应的法律后果,并基于此种理解,签署本协议。

6.4本协议采用中文订立,一式六份,具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公司

授权代表签字: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开户银行:

账号:

乙方(盖章):××公司

授权代表签字:

开户银行:

账号:

丙方:×××公司

授权代表签字:

开户银行:

账号:

有的不良债权转让协议是由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签订的,而有的则是由三方签订的。但无论是几方签订的转让协议,都需要在协议当中对彼此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的权利义务作出详细的说明。如果你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可以来电咨询赢了网。

债权债务法律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赢了网建议大家遇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必要时可寻求法律服务的帮助。

来源:(不良资产债权转让协议http://s.yingle.com/zw/186660.html)

精彩推荐:

铁路总公司债务由谁承担http://s.yingle.com/zw/219955.html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http://s.yingle.com/zw/219952.html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时效届满能否重新确认债权的几个批复附解析http://s.yingle.com/zw/219949.html 合伙债务与个人债务冲突要怎么清偿http://s.yingle.com/zw/219946.html 审理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http://s.yingle.com/zw/219944.html 合伙企业债务承担的方式有哪些http://s.yingle.com/zw/219942.html 借贷合同,买卖合同,实质区别是什么http://s.yingle.com/zw/219939.html “老赖”不还钱,利息怎么计算http://s.yingle.com/zw/219936.html 公司选择逃避债务的法律原因有哪些http://s.yingle.com/zw/219933.html 母公司与子公司债务问题怎么办,恶意注销公司怎么追债http://s.yingle.com/zw/219931.html 合伙企业的债务怎么承担http://s.yingle.com/zw/219930.html 安徽高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全文http://s.yingle.com/zw/219927.html 公司债务债权如何处理http://s.yingle.com/zw/219924.html 合同债务常见风险有哪些http://s.yingle.com/zw/219921.html 关于审理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http://s.yingle.com/zw/219919.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债权人对人员下落不明的债务人申请破产清算http://s.yingle.com/zw/219917.html 什么是公司破产债务重整http://s.yingle.com/zw/219914.html 怎么管理企业债权债务http://s.yingle.com/zw/219911.html 李某某为李某向宋某担保民间借贷合同纠纷案http://s.yingle.com/zw/219909.html 业务员个人出具的欠条是否对公司发生效力http://s.yingle.com/zw/219906.html 【民间借贷纠纷】肖某诉高某民间借贷纠纷案——评析委托付款与指定收款的证http://s.yingle.com/zw/219903.html 向公司债务追讨的方法有哪些http://s.yingle.com/zw/219900.html 【债务追讨】30万借款全部讨回http://s.yingle.com/zw/219897.html 合伙人如何承担合伙公司债务,如何追偿http://s.yingle.com/zw/219894.html 【债务纠纷】债务人父亲同意还款,罗钰林律师促成双方和解http://s.yingle.com/zw/219891.html 合伙企业债务清偿的具体规则http://s.yingle.com/zw/219889.html 从具体案例看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http://s.yingle.com/zw/219886.html 如何应对破产企业债权相关法律问题http://s.yingle.com/zw/219884.html 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是怎样的http://s.yingle.com/zw/219882.html 债权转让是否必须在起诉前告知债务人http://s.yingle.com/zw/219879.html 物权法全文内容有哪些http://s.yingle.com/zw/219877.html 客户欠钱不还怎么办http://s.yingle.com/zw/219874.html 变造金融票证罪http://s.yingle.com/zw/219872.html 最高额保证的担保范围怎么确定http://s.yingle.com/zw/219870.html 个人独资企业的债务问题http://s.yingle.com/zw/219867.html 合伙企业债务清偿的顺序是什么http://s.yingle.com/zw/219864.html 没有抬头的借据能否有效主张债权http://s.yingle.com/zw/219862.html 债权债务诉讼时效http://s.yingle.com/zw/219860.html 公司的债务能转让吗http://s.yingle.com/zw/219857.html 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变更后债务谁承担http://s.yingle.com/zw/219855.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企业怎样处理债务纠纷http://s.yingle.com/zw/219852.html 公司注销后原有债务要怎么办http://s.yingle.com/zw/219850.html 签订合同债务存在哪些风险http://s.yingle.com/zw/219847.html 采取诉讼时效策略,当事人一分钱都不需要赔偿http://s.yingle.com/zw/219844.html 拖欠货款民事起诉状http://s.yingle.com/zw/219842.html 2017年最新债务追收委托协议书范本http://s.yingle.com/zw/219840.html 企业借贷纠纷该如何处理http://s.yingle.com/zw/219838.html 规范执行程序中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的司法解释http://s.yingle.com/zw/219836.html 企业逃废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http://s.yingle.com/zw/219834.html 银行不良资产的治理措施有哪些http://s.yingle.com/zw/219832.html 民间借贷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http://s.yingle.com/zw/219829.html 广东高院《全省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http://s.yingle.com/zw/219826.html 公司注销后债务的承担有哪些问题http://s.yingle.com/zw/219824.html 公司欠款起诉书样本是什么样的http://s.yingle.com/zw/219821.html 个人独资企业的债务问题由谁承担http://s.yingle.com/zw/219819.html 企业逃债有哪些方法http://s.yingle.com/zw/219816.html 客户拖欠货款如何追讨http://s.yingle.com/zw/219813.html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若干问题的知道意见》http://s.yingle.com/zw/219810.html 公司清算后的债务承担http://s.yingle.com/zw/219807.html 企业合同债务的维权问答有哪些http://s.yingle.com/zw/219805.html 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的司法解释http://s.yingle.com/zw/219802.html 建筑施工索赔的主要内容http://s.yingle.com/zw/219800.html 企业的债权债务,如何处理http://s.yingle.com/zw/219797.html 企业与企业借贷合同法律效力的分析http://s.yingle.com/zw/219794.html 合伙中权责应该怎样分配http://s.yingle.com/zw/219791.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公司债务与公司债有什么区别http://s.yingle.com/zw/219789.html “借条”换“欠条”,新担保人不知情能否免责http://s.yingle.com/zw/219786.html 企业债务风险该如何防范http://s.yingle.com/zw/219784.html 公司向个人借款合同应该怎么写http://s.yingle.com/zw/219781.html 深圳市法院关于计算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若干问题的复函http://s.yingle.com/zw/219778.html 如果向别的企业借款发生纠纷了怎么办http://s.yingle.com/zw/219776.html 【借贷纠纷】本律师代理成都某小额贷款公司诉黄某、何某小额贷款纠纷案全胜http://s.yingle.com/zw/219774.html 上海高院印发《关于审理涉及债权转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http://s.yingle.com/zw/219772.html 公司债务纠纷起诉程序是怎样的http://s.yingle.com/zw/219770.html 股权转让债务如何处理http://s.yingle.com/zw/219767.html 民间借贷纠纷(代理意见)http://s.yingle.com/zw/219764.html 恶意注销公司怎么追债http://s.yingle.com/zw/219761.html 【借款合同纠纷】陈某申请仲裁与李某、成都某实业投资公司及四川某实业公司http://s.yingle.com/zw/219759.html 如何追讨公司债务http://s.yingle.com/zw/219756.html 管理者应该如何对公司债务进行筹划http://s.yingle.com/zw/219754.html 如何向空壳公司追讨欠款http://s.yingle.com/zw/219751.html 银行债权债务转让http://s.yingle.com/zw/219748.html 什么叫企业债权人,债权人权益包括什么http://s.yingle.com/zw/219747.html 如何追讨破产倒闭公司的欠债http://s.yingle.com/zw/219745.html 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纠纷http://s.yingle.com/zw/219743.html 债务重组的法律属性及意义http://s.yingle.com/zw/219741.html 工程价款结算的前提条件是什么http://s.yingle.com/zw/219739.html 公司逃避债务的方式有哪些http://s.yingle.com/zw/219736.html 有限公司债务责任是什么http://s.yingle.com/zw/21973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公司债务催收有什么技巧http://s.yingle.com/zw/219731.html 公司债务纠纷处理办法http://s.yingle.com/zw/219728.html 代位权如何行使http://s.yingle.com/zw/219727.html 破产债权申报如何进行http://s.yingle.com/zw/219725.html 公司注销债务问题处理方法http://s.yingle.com/zw/219722.html 客户恶意拖欠货款该怎么办,如何追讨货款http://s.yingle.com/zw/219719.html 企业如何有效追债,恶意注销公司如何追债http://s.yingle.com/zw/219716.html 公司借款合同范本是什么http://s.yingle.com/zw/219713.html 企业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http://s.yingle.com/zw/219711.html 公司恶意逃避债务能否要求股东担责http://s.yingle.com/zw/219709.html

房地产并购资产转让OR股权转让 篇6

◆ 案情介绍:

◎2011年7月28日,合肥招标投标中心、合肥市产权交易中心发布公告,受中国房地产开发合肥有限公司(下称中房公司)委托,公开转让其持有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合肥置业有限公司(下称目标公司)100%股权。

◎2011年8月28日,海亮地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亮地产)通过投标最终以9.6亿的价格竞买成功。

◎2011年9月8日,海亮地产与中房公司签订《产权转让合同》,其中约定: 第一条“转让标的”:

中房公司持有的目标公司100%股权。该股权对应的资产、负债及相关情况详见《评估报告》。第五条“转让标的交割事项”:

(一)......评估基准日起至本次转让标的工商变更登记之日止期间,转让目标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中发生的经营损益均由海亮地产承担或享有。具体数额由双方在转让标的工商变更登记之日起10日内,共同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为基础、以转让标的工商变更登记之日为截止日进行审计。

(三)不在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和期间审计报告范围内以及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和期间审计报告未披露的转让目标公司资产、负债由转让方中房公司享有或承担。

◎2011年11月15日,目标公司股权变更登记至海亮地产名下。

◎2012年1月9日,中房公司和海亮地产共同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期间审计,委托事项为:评估基准日至产权转让标的工商变更登记之日止期间,对目标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中发生的经营损益进行审计。

◆ 裁判要旨: 1.关于《产权转让合同》的性质是股权转让合同还是资产转让合同问题

股权转让合同,一般是指公司股东将其享有的股权转让他人,他人支付价款并取得公司的股东地位的合同。

资产转让合同,通常是指资产所有人将标的物的所有权转让他人,他人支付价款并取得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

本案中,双方所签合同的名称虽然为《产权转让合同》,但从交易主体和合同内容看,中房公司系将其持有的目标公司100%股权转让给海亮地产,海亮地产支付相应价款并取得股东地位。

从履行情况看,中房公司已将其股权变更登记至海亮地产名下。

虽然合同中约定了资产交割问题,但此仅是新旧股东之间对目标公司资产的交接,资产的所有权仍然属于目标公司。

因此,《产权转让合同》符合股权转让合同的一般特征,其性质应为股权转让合同。2.关于中房公司是否已经履行了合同义务问题

中房公司不仅要把与股权相对应的目标公司资产移交给海亮地产,同时交付的资产要符合其在合同中的承诺,即中房公司对其移交的资产负有瑕疵担保责任。

海亮地产提交的证据证实,由于中房公司未能披露或不实披露目标公司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多项资产及负债,海亮地产为此向政府及他人额外支付了多项款项,包括补缴土地出让金、应政府要求建设基础配套设施、向业主赔偿逾期交房违约金等各项款项8000余万。

中房公司辩称关于目标公司股权转让信息的披露方式还应包括政府公开的信息(如:政府已对社会公开其中一开发项目配套公路的修建信息)。但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审计报告、评估报告、期间评估报告及转让期间的公告为信息披露的载体和范围,而未提及政府公开的信息,在此情况下,若将政府公开的信息也作为信息披露的范围,则将显著加重了海亮地产的责任,不符合公平原则,故中房公司该项主张缺乏法律和合同依据。

中房合肥公司还称,海亮地产公司所主张的相关项目损失情况,已在期间审计报告中披露,依约应由海亮地产公司承担相应的损失。期间审计报告形成于《产权转让合同》签订之后,且根据约定期间审计报告的功能是对《评估报告》所确认的评估基准日至工商变更登记日期间正常生产经营损益情况的审计,不涉及对评估基准日之前《评估报告》中未披露的信息的补充披露。

期间审计报告在“特别事项说明”中虽对中房公司《评估报告》中披露不实事项进行了说明,但该事项均发生在评估基准日之前,不属于目标公司在约定期间正常生产经营所发生的损益;加之,该事项涉及财产价值数额巨大,如果在《评估报告》中予以披露,将会对股权转让价格的商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因此,期间审计报告不涉及对评估报告未披露的信息进行补充披露,中房公司认为期间审计报告对海亮地产所主张的事项进行了披露,不符合合同约定和诚实信用原则。

银行不良资产转让 篇7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行动计划是从全球价值链分析和价值贡献的角度,研究无形资产对企业盈利的贡献及利润归属,以解决税收收入与实际经济活动相分离的问题。

在《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指引》( 以下简称《指引》) 中,无形资产被界定为既不是实物资产,也不是金融资产,它可被企业拥有或者控制以用于商业活动,而且该种资产的使用或者转让如果发生在可比的独立交易的情况下是需要得到补偿的。这一表述完全不同于会计领域和法律领域中对无形资产的定义。与转让定价领域中传统的以列举法定义的无形资产相比,《指引》中的无形资产定义包含更为宽泛的范围,不以是否可获得法律、合约或者其他形式的保护以及能否独立转让作为辨别转让定价领域中无形资产的前提和条件。

针对当前无形资产利润收益归属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指引》提出了以下分析步骤: 根据法律安排的约定和条件确定无形资产的法定所有人; 通过功能分析,确定在开发、提升、维护和保护以及利用无形资产的过程中执行职能、使用资产并承担风险的企业; 通过详细的功能分析,确定各方行为是否与相关法律安排中关于无形资产所有权的条款相一致; 根据相关文件和合同中规定的无形资产法定所有权,并根据职能、资产、风险及其他价值贡献因素所创造的有关贡献,确认与开发、提升、维护、保护以及利用无形资产相关的受控交易; 在可能的情况下,为这些受控交易确定与各方所创造的贡献相符的独立交易价格。其中,确定无形资产的法定所有人是整个分析的起始步骤,但这只能作为在各关联方之间确定无形资产收益归属时的一个参考。《指引》认为需进一步分析各关联方在无形资产的开发、提升、维护、保护以及利用过程中所执行的职能、使用的资产和承担的风险,及对无形资产价值创造所做出的贡献来确定无形资产收益在各方之间的分配和归属,而不能仅根据法定所有权来决定收益权归属。无形资产收益最终是否归属于法定所有人并非绝对的,这既取决于法定所有人为无形资产预期价值的创造所做出的贡献,又取决于跨国企业集团内其他企业为无形资产预期价值的创造所做出的贡献以及贡献的大小。

从上述内容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领域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一方面对无形资产的定义做了更为宽泛的界定; 另一方面,是在判断和确认无形资产的收益归属时,将辨别和确认无形资产的法律所有权作为初始起点、以对无形资产价值创造是否做出贡献以及所做出贡献的性质和程度为评判的基础性标准、以关联交易的经济实质优先于法律、合同安排为指导原则。

二、我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相关税收法规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特别纳税调整办法》明确了无形资产的转让和使用包括土地使用权、版权( 著作权) 、专利、商标、客户名单、营销渠道、牌号、商业秘密和专有技术等特许权,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或实用新型等工业产权的所有权转让和使用权的提供业务。可见,我国现行税法中采用特征叙述和类型列举相结合的方式对无形资产进行了定义。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再销售价格法、成本加成法、交易净利润法、利润分割法以及其他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合理方法进行调整。《特别纳税调整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可以适用于无形资产转让和使用的转让定价方法包括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和交易净利润法; 在对无形资产的转让和使用进行可比性分析时要考虑无形资产类别、用途、适用行业、预期收益以及无形资产的开发投资、转让条件、独占程度、受有关国家法律保护的程度及期限、受让成本和费用、功能风险情况和可替代性等。

现行税法还规定,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可以达成成本分摊协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独立交易原则对共同发生的成本进行分摊。成本分摊协议的各参与方对开发、受让的无形资产享有受益权,并承担相应的活动成本,关联方承担的成本应与非关联方在可比条件下为获得前述受益权而支付的成本相一致。成本分摊协议的各参与方使用成本分摊协议所开发或受让的无形资产不需另支付特许权使用费。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企业向境外关联方支付费用的转让定价管理,国家税务总局于2015 年3 月18 日发布了16 号公告,规定企业因使用境外关联方提供的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而需向境外关联方支付特许权使用费的,应当通过分析关联各方在该无形资产的开发、价值提升、维护、保护、应用和推广中履行的功能、投入的资产及承担的风险,考虑和判定关联各方对该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贡献程度,以确定各自应当享有的经济利益,并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企业是否应当向境外关联方支付特许权使用费以及应当支付多少特许权使用费。企业向仅拥有无形资产法律所有权而未对其价值创造做出贡献的关联方支付特许权使用费,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三、我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制存在的不足

( 一) 未制定专门针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税法

我国关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相关规定零星散落于不同的文件,与其他关联交易( 如劳务的提供、有形资产的使用和购销等) 的转让定价法规交织在一起,并未针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自身的特点制定专门的、独立的、系统的税法。这难以有效应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给国家税收主权带来的严峻挑战,不利于解决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问题,也增加了纳税人的税法遵从成本和税收风险。

( 二) 无形资产的定义不一致且不全面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将无形资产的范围限定为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六大类。而《特别纳税调整办法》中无形资产涵盖的范围要更宽泛一些,还包括客户名单、营销渠道等。《特别纳税调整办法》的法律效力低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但其所规定的无形资产却与上位法的规定存在不一致,这是否具有合法性值得商榷,同时也会带来许多弊端,很可能会引发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税务争议,尤其是在纳税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权益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环境背景下。此外,与《指引》中无形资产的定义相比,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实际上还是沿用了会计领域中的无形资产定义,尽管《特别纳税调整办法》中无形资产涵盖的范围要更加宽泛一些,但仍然与《指引》有较大差距。

( 三) 虽体现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 BEPS) 行动计划最新成果但仍不充分

我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相关税法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已体现了BEPS行动计划的一些最新成果。《特别纳税调整办法》规定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可以达成成本分摊协议,成本分摊协议的各参与方对开发、受让的无形资产享有受益权。这实际上体现了关联各方( 成本分摊协议各参与方) 只要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创造做出了贡献,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享有无形资产收益权。值得注意的是,16 号公告中要求分析关联各方在无形资产的开发、价值提升、维护、保护、应用和推广中履行的功能、投入的资产及承担的风险来判定关联各方对该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贡献程度,以确定各自应当享有的经济利益,这与《指引》中无形资产“开发、提升、维护、保护以及利用的交易”的表述相吻合。此外,16 号公告还规定“企业向仅拥有无形资产法律所有权而未对其价值创造做出贡献的关联方支付特许权使用费,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这也与《指引》中“不能够仅仅根据无形资产的法定所有权就决定无形资产的收益权归属”的观念相一致。但对《指引》中其他有价值的最新成果和理念,我国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法规还尚未加以吸收和借鉴,如关于无形资产的定义和法定所有人、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分析步骤等。

四、《指引》对我国的启示

( 一) 梳理和完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税收制度

由于无形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劳务等有其自身的特点,其转让定价问题也更具复杂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将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单独列为BEPS行动计划中的一项,并发布了具有针对性的中期报告。可见,制定专门针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问题的税务处理规则已成为国际发展趋势。我国应积极适应这种发展潮流,系统梳理当前散落在多个不同文件中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务处理相关的规定,制定专门的税法制度,改变目前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与其他关联交易的转让定价法规交织在一起的混沌现状,从而更好地应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所带来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问题,也为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和降低涉税风险提供制度性保障。

( 二) 进一步明确和统一无形资产的定义及范围

如前所述,与《指引》相比,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关于无形资产的定义和范围过于狭窄。如果采用过于狭隘的无形资产定义,极有可能出现税务机关认为属于无形资产而纳税人认为不属于无形资产的项目,从而引发税务争议。在跨国贸易如此频繁的当今,这也不利于维护我国的税收利益。此外,无形资产的定义和范围在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特别纳税调整办法》中有所差异。因此,我国应尽快统一和明确现行税法中无形资产的定义,以增强税法的确定性和严肃性,同时积极吸收借鉴《指引》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改变以逐项列举的方式确定无形资产的定义,根据国际发展趋势适当扩大无形资产的范围。

( 三) 吸收和借鉴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指引新成果

虽然我国当前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相关的税法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已吸收和借鉴了《指引》的一些最新成果,但对该指引中其他有价值的最新成果和理念还未加以吸收和借鉴。我国应在系统梳理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相关规定和明确统一无形资产定义和范围的同时,吸收和借鉴《指引》中其他有价值的新成果、新理念,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务处理规则。

( 四) 持续关注和积极参与OECD的行动计划

尽管BEPS行动计划已取得不菲成绩,但仍存在需进一步完善、细化和达成共识的地方。《指引》并未就如何在为无形资产价值创造做出贡献的关联各方之间合理确定补偿的多少和程度以及如何实现经济补偿与价值创造保持一致给出清晰的指引和更为详细的说明。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今后OECD必定会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我国应不断关注BEPS行动计划,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基础上,对其中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念持续加以吸收和借鉴,以建立起与对外开放和税收现代化相适应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务处理规则。同时,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牢牢把握历史机遇,积极参与BEPS行动计划,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以维护我国税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与国际社会携手共建良好、公平、公正的国际税收秩序。

参考文献

[1]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4).Guidance on Transfer Pricing Aspects of Intangibles.OECD/G20 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 Project.OECD Publishing.

[2]张滢.BEPS行动计划8成果5——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指引[J].国际税收,2014(10).

[3]邬展霞,赵亮,黄达.无形资产跨国贸易转让定价的反避税研究[J].国际税收,2014(11).

商业银行跨境债权转让的法律分析 篇8

关键词:债权转让;短期外债;法律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4-0067-0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为减轻外汇储备大幅攀升的压力,国家外汇管理局对金融机构的短期外债采取了较为严格的控制措施。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2007年度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7年开始,商业银行必须按季度压缩其短期外债指标。中资银行短期外债指标调减为2006年度核定指标的30%,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外资银行调减为2006年度核定指标的60%。金融机构外汇资金流动性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为正常开展外汇业务。中外资银行采取不同方式应对短期外债指标减少的影响。具体业务流程为:中资银行应客户申请向境外受益人开立进口项下90天以上已承兑远期信用证,之后,中资银行以支付一定利息为代价与境内外资银行叙作信用证项下的境内代付业务。即境内外资银行替中资银行对外支付进口信用证下的货款,中资银行的对外负债因此变更为对内负债。在信用证到期日,中资银行在收到开证申请人信用证项下的融资款本息后向境内外资银行支付境内代付款本息。境内外资银行则在未通知中资银行的情况下与其境外联行签定协议。将对中资银行因代付而产生的债权转让给境外联行,并取得境外联行支付的债权转让对价款。境内外资银行在收到中资银行的代付款本息后,扣除部分利息,当天便将余下的本息支付给境外联行。境内外资银行试图以这种债权转让方式在不占用短期外债指标的情况下弥补因代付产生的外汇资金缺口。

上述跨境债权转让引发如下值得关注的外汇管理法律问题:

(1)中资银行是否因境内外资银行的债权转让行为重新担负外债责任。

(2)境内外资银行取得对价款进行跨境债权转让是合法有效的债权转让,还是假借债权转让之名行境外拆借之实。

(3)如果境内外资银行取得对价款进行跨境债权转让合法有效,那么如何认定其在收到中资银行支付的代付款本息后,扣除部分利息于当天转付境外联行的行为。

下文即对上述跨境债权转让的相关法律问题予以详析。

二、跨境债权转让的法律效力

《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显然,境内外资银行是否将转让行为通知中资银行,法律效力不完全一致;跨境转让是否完全等同于境内转让,也有必要辨析。

(一)转让人将跨境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的法律效力

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等三种情形之一的除外。境内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之间因代付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双方并没有约定该债权不得转让,境内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债权也不在现行法律禁止转让的范畴,合同性质方面,形式上似乎也不属于学术界通常所理解的带有人身权属性的不可转让性。毫无疑问,债权人可以向境内任何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第三者转让其债权。但中国是外汇管制国家。银行跨境债权转让行为的法律效力将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现行外汇管理法规规章。

当前境内金融机构的短期外债均受到一定的额度控制。境内金融机构每个工作日的短期外债余额不得超过外汇局核定的指标额。假定境内外资银行跨境转让债权行为合法有效,则其直接的后果是额外增加了中资银行的短期外债负担。中资银行必须到外汇局办理外债登记手续。并产生两种可能:一是中资银行短期外债余额仍然在外汇局核定的指标限额内:二是中资银行外债余额超过外汇局核定的指标额,将受到外汇局的行政处罚。法理上,债权人转让债权给债务人增加额外负担的,债权人应该承担救济责任。第一种情况下,境内外资银行可以通过赔偿中资银行因额外占用外债指标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方式承担救济责任:第二种情况下,中资银行可能受到的行政处罚却是境内外资银行无法救济的。当然,债权人可以赔偿债务人可能受到的罚款,却不能为其消除行政处罚留下的违规记录。因债权转让行为造成债务人被动违反外汇管理规定而无辜接受行政处罚应不是《合同法》的立法本意。诚然,《合同法》的法律位阶高于现行外汇管理法规规章,但前者并没有禁止也无权禁止国家采取外汇管制措施,后者的规定也没有抵触前者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因此,境内外资银行跨境债权转让若直接导致中资银行外债超过核定指标而违反外汇管理规定,则转让行为应受“根据合同性质不能转让”的限制,该认定为无效,除此之外则该认定转让为有效。

当前学术届一般认为,“合同性质不能转让”通常指具有人身权属性的权利不能转让。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合同的性质不得转让”,不应该仅仅根据合同签定之初权利转让本身来判断,而应该结合转让之后的法律结果来综合分析。虽然合同权利本身可以转让,但如果债权人转让合同权利的法律结果是导致债务人违反国家行政法规规章而可能受到行政处罚,那么这种转让自然应该归人“合同的性质不得转让”的范畴。

(二)转让人未将跨境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的法律效力

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代付,其金融属性是融资,法律属性是第三人代为履行。中国是外汇管制国家,外债方面仍执行较为严格的管制政策。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2007年度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期限在90天以上(不含90天)的已承兑未付款远期信用证应纳入短期外债余额指标管理。中资银行应客户申请,向境外受益人开出90天以上已承兑远期信用证,在未付汇之前,该信用证项下金额构成其自身外债,占用其短期外债指标。中资银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支付利息为代价申请境内外资银行在信用证到期时代为向境外受益人支付信用证项下应付款。境内外资银行应申请后的代付行为,其法律后果对中资银行而言是消灭了其外债,对自身而言是间接占用外债指标。

境内外资银行因代付取得对境内中资银行的债权。在该债权转让之后,债务被履行之前,债权转让行为对债务人的效力是待定的。其效力取决于转让人或受让人是否将转让行为通知给债务人(排除上文分析的转让后导致债务人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情形)。转让行为如果对中资银行有效,则中资银行重新构成一笔外债。因此,在中资银行向境内外资银行合法有效履行还本付息之前的任何一个时刻,中资银行始终处在承担外债的不确定风险之中,一旦境内外资银行或

其境外联行将债权转让行为告知给中资银行,中资银行承担外债的风险也就即刻转化为现实。而在中资银行向境内外资银行有效履行还本付息后。中资银行承担外债的风险也就宣告解除。在跨境债权转让业务流程中,从境内外资银行将债权转让给境外联行并从境外联行取得对价款始,至中资银行向境内外资银行归还因代付而产生的本息止,不管是债权转让人还是受让人,均没有也不想将债权转让事实通知作为债务人的中资银行。中资银行为了压缩自身外债规模才与境内外资银行叙作信用证下的境内代付业务,如果境内外资银行的跨境债权转让导致其重新担负外债责任,那么境内外资银行的境内代付业务将从市场上消失。市场经济主体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之一,自然没有哪家银行愿意接受既支付了代付利息又要承担外债责任的结果。

判断一个合同是什么性质合同,其主要依据是当事人双方对订立该合同的真实意图,而不是给合同所取的名称。境内外资银行与境外联行签定债权转让合同的真正意图并不是转让债权。因为如果其意图是为了转让债权就应该是希望转让行为对债务人发生法律效力,受让人直接能够从债务人处取得相应债权。而客观事实却与此截然相反:转让人与受让人从不去告知债务人债权已经转让,受让人支付债权转让款后所收受的本息也是来自转让人而不是债务人。诚然,债权转让行为不以是否告知债务人作为生效要件。但将一个双方当事人主观意图上根本不想让债务人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称为“债权转让”,无疑是对法律的一种亵渎。境内外资银行与其境外联行所签定的跨境债权转让合同,虽然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但并不真实,其本质是以虚假的“债权转让”掩饰真正意图也是客观事实上的“跨境借贷”。我们承认“债权转让协议自双方订立时起即成立并生效”,但值得注意的是生效的是作为客观事实上的跨境借贷协议,而不是名义上的债权转让协议。

可见,转让人未将跨境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的,转让行为对中资银行(债务人)不发生法律效力,中资银行不因境内外资银行的债权转让而承担外债责任。其向境内外资银行还本付息是合法有效的债务履行行为。

三、境内外资银行向境外联行支付本息的法律分析

境内外资银行跨境债权转让业务流程的最后一环为:信用证到期日,境内外资银行收受中资银行的代付款本息,扣除部分利息后随即转支付境外联行。分析这一环节的法律属性,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理解跨境债权转让整个业务流程的法律本质,还原其真实面目。

(一)境内外资银行收受中资银行代付款本息的法律属性

本文讨论的境内外资银行跨境债权转让业务流程涉及三方当事人(中资银行、境内外资银行及其境外联行)和两个法律关系:一是中资银行与境内外资银行之间因申请境内代付而产生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二是境内外资银行与境外联行之间因“债权转让”取得对价款而产生的法律关系。上文已述,债权转让行为对中资银行不发生法律效力,中资银行的债权人自然仍然是境内外资银行。有种观点认为,转让人与受让人签定债权转让协议后,债务人的债权人即变更为受让人。这无疑是对《合同法》第八十条的漠视。中资银行向境内外资银行履约,境内外资银行没有提出履行异议,其收受中资银行代付款本息在法律上属合法的债权实现行为。至此,中资银行与境内外资银行之间因申请境内代付而产生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宣告结束。

(二)境内外资银行向境外联行支付本息的法律属性

有种观点认为,债务人没有收到债权转让通知并不影响转让行为在转让人和受让人之间发生法律效力,在债务人向债权转让人履约后,转让人向受让人转支付本息是辅助债务人继续履约。笔者对此不敢苟同。上文已析,境内外资银行与其境外联行之间没有真实意思的债权转让,而是以债权转让之名行跨境借贷之实。其次,银行跨境债权转让业务流程中,在所谓辅助履约(代理)行为发生前后,境内外资银行始终没有取得来自中资银行授予的代理权。可见,境内外资银行代理行为是一种无效代理(或称为无效辅助),违反了《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如果坚持认为跨境债权转让行为有效。则境内外资银行在没有代理权的情况下向境外联行支付本息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构成逃汇。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境内外资银行跨境债权转让行为实质是信用证境外再融资,是典型的借用外债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境内外资银行拆入资金后构成自身外债。应该到外汇局办理外债登记手续。

上一篇:副校长竞聘演讲下一篇: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