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代史的感悟

2024-10-14

对近代史的感悟(通用9篇)

对近代史的感悟 篇1

感悟——中国近代史

中国的近代史,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中国的近代史,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反对资本主义帝国侵略的抗争史。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以史明鉴,从历史发展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更好的发展现代化建设。

政治上,近代史所带给我们最多的便是落后就要挨打,而落后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政治的腐败。

中国古代文明光辉灿烂,但到了鸦片战争前夕的嘉庆、道光年间,中国上层阶级卖官售爵、官商勾结,压迫剥削下层阶级,政治生活腐败糜烂。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改革运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他们需要更多的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和原料供应地,地大物博的中国便成了他们的目标。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系列的战争无不以中国的失败告终。而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政治上的没落,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方针以及官员的临阵脱逃致使当时中国最强盛的舰队覆灭。战争失败后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航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还使中国沦为资本主义帝国的工具,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切的痛苦无不与中国政治的腐败相关,可见政治清明与否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经济上,近代中国各阶级不断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太平天国运动中,领导阶级在赢得初步胜利之后沉迷享乐、争权夺利,内部矛盾突出,最终分崩离析,让对手有机可趁。这主要是由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无法制止和克服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农民阶级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是它自身不能负担起领导反帝反封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的根本任务,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戊戌变法中,康有为梁启超寄希望于无实权的光绪帝身上,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辛亥革命中,孙中山对袁世凯一再妥协退让,并且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博得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这些都成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思想文化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之后,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渗透到中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中,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学习了外国先进文化。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点,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思想子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也正是因为人们在思想上的逐渐转变,才为中国以后的民主革命打下了铺垫,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埋下了隐性条件。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史中,不论是人民的屈辱史还是抗争史都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我们所要做的便是通过这些精神财富再创造属于我们现代的财富和价值。

对近代史的感悟 篇2

一、艺术舞蹈与生活舞蹈

在舞台上面我们看到的那个“舞蹈”我们统称为“艺术舞蹈”, 它就是我们人类艺术皇冠上的钻石, 是普通人不可触及、只能欣赏的“视觉艺术”。而我们身边的那个“舞蹈”, 则是属于每一个人, 是随时可为的“生活文化”, 也可以称为“生活舞蹈”。“艺术”和“文化”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各有不同的价值, 谁也替代不了谁。

我们既然从事舞蹈工作, 就应该对舞蹈 (特别是中国舞) 有更多了解。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舞, 当今的这个“中国舞”又是怎么来的呢?别说普通中国人不明白, 很多基层舞蹈工作者都稀里糊涂, 包括我们的专业院团演员, 心里清楚的也不多。

二、简述中国舞“种类”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人类在创造语言和文字文明之前就有了肢体语言, 也就是“舞蹈”的雏形。在世界各地各民族, 几乎都记载着本民族的舞蹈历史, 因为它和民族的发展史紧密相关无法分割。但是中华民族的舞蹈史却很特别, 中国舞蹈的史书从远古开始就有记载, 但到了近代, 也就是隋唐五代之后, 从宋代开始, 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舞蹈艺术发展史出现了空白, 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断层期。这个时期不是一年两年, 也不是十年八年, 而是好几百年, 是好几个朝代, 这不得不说是我们民族舞蹈艺术的历史性悲哀。

到公元907年唐代灭亡的动荡历史时期, 出现了五代十国的格局, 大约有50多年。在那个时候, 五代十国还延续着宫廷乐舞的制度和机构 (也就是国家歌舞团制度和机构) , 但虽然承袭唐制, 却又远不如唐代兴盛。逐步逐步, 随着宋代的建立, 宋家皇帝宋徽宗酷爱书画, 加上那时经济状况远不如发达的唐代, 那么随着皇帝的喜好, 先后解散了宫廷乐舞机构 (即解散国家歌舞团) , 将歌舞艺人们发放生活费遣散到民间去了。这些艺人即不懂务农也不会务工, 在民间只能靠卖艺为生, 并不断在民间繁殖。也就是从宋代开始, “中国舞蹈”由宫廷流落到民间, 民间舞蹈开始大规模流传和盛行。在史书上被称作“宋代的队舞” (即民间艺术社团, 今天俗称“民间舞”或“社火”) 。其实我们可以仔细分析这些舞蹈, 很多都有皇家的影子, 比如“狮子”, 狮子原是外裔来的动物比如“龙”, 龙被看作皇帝的象征比如宫廷每年开春时节举行的大型春耕仪式“打春牛”, 又叫“鞭春”以及“鞭春”之后的插秧歌舞 (即秧歌) , 都曾盛行于宫廷和地方政府 (各县均由县太爷亲自执鞭) 。

自从宋代解散了“国家歌舞团”之后, 宫廷艺术 (也就是国家艺术) 发生了很大变化, 大家常说“唐诗宋词元曲”, 也就是说宋代盛行“词”, 元代盛行“曲”。“词和曲”紧密相联, 都与说唱 (吟唱) 有关。那个时代“曲艺”开始在官方盛行, 皇家也逐渐改以“听书”作为精神享受了。元代时间不长, 进入明代已经开始有了戏曲, 直到清代, 戏曲受皇家追捧, 使得中国戏曲越来越讲究, 越来越完善, 发展到极致。我们可以回想, 在介绍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的书中都能够看到皇家经常和“戏子”交往, 甚至皇子业余时间会去做“票友”唱几场戏, 而各地的官家更以包养名戏子戏班为时髦, 比方《红楼梦》中的贾府、包括民国时期的《家春秋》等等。这时候, 我们可怜的舞蹈在中国的艺术舞台上彻底消失了。这一消失就是八九百年。在中国的词汇库里有一个词叫“看戏”, 很长很长时间以来, 这个词几乎是所有“舞台艺术”的代名词, 中国人只会说“看戏”, 找票的时候会说“谁有戏票”, 连我们遗留下来的演出古迹也都叫做“戏台、戏楼、戏园子”, 在那么漫长的历史时期, 那么大中国、那么多的人口, 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汉代赵飞燕、唐朝胡姬那样名垂千古的舞蹈家, 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解放中国的时候, 在中国大地上, 仍不存在任何一个正规的歌舞艺术团体和可以供舞蹈演出用的剧院。

建国后, 中国舞蹈艺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在党的号召下决心重建中国舞蹈艺术体系, 这个重建的工作是从50年代开始的, 从那时起步到今天, 中国舞蹈艺术体系从无到有的蓬勃发展, 已经另世人刮目相看, 在人类艺术的发展史上留下浓重一笔。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 “年轻的中国舞蹈艺术”走过了两个“制高点”。

1、风格化语言形成的制高点, 既然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舞” (包括现在舞台上的民间舞、民族舞、古典舞等) 是在解放后逐步产生和建立的体系。

2、性格化语言形成的制高点, 中国舞蹈发生最大的革命, 就是“编导”概念的出现。并且由这个概念产生了“创作”。

张继钢老师的藏族独舞《母亲》, 从始至终, 演员都没有直起过腰, 这个节目高级就高级在他选用了这样一个体态来完成他对于这个人物的刻画。看似简单, 其实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类似这样的节目也给我们许多启示, 什么是美?什么动作才是美?美绝不仅仅是华丽, 也绝不是曼妙的身材、漂亮的脸蛋才能够传达美, 美是由心灵来传达的, 准确的人物内心世界的感染力传达美, 独特鲜明典型的个性传达美。

三、总结

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篇3

抗日战争的胜利,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饱受外来侵略的屈辱历史,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之间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更吹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号角。在其后很长的时间里,中国几乎以一己之力顽强抵抗着日军的进攻,以高昂的代价,消耗了大量的日军有生力量,拖住了日本陆军的大部分兵力,迫使日本不得不放弃“北进”侵苏的计划,使苏联在苏德战争的关键时刻能够把远东地区重兵集团西调,以集中力量对付德国法西斯,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客观上援助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对此,日本大本营参谋总长杉山元曾无奈地表示:“日本现在中国使用的兵力很大,北进对苏开战实际上办不到。”也正是由于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使得日本南下东南亚的计划一再推迟。珍珠港事变后,日本能够投入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兵力只有约40万左右,尚不及中国战场日军兵力的一半,日本大本营在无奈之下被迫取消了进攻澳大利亚和印度的计划,使美英获得了在远东地区准备战略反攻的宝贵时间。对此,美国总统罗斯福深有感触,他曾对其子伊里奥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反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向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在国内抗战处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应英国要求,以10万精兵组成远征军进入缅甸协助盟军作战。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东南亚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给世界留下的一直是夕阳西下的大国弱国印象,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团结一致,英勇不屈,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在国际反法西斯阵营的援助下,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和决心,赢得了世界普遍的尊重,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抗战胜利的意义时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中国人民用自己的顽强奋战和巨大牺牲,迫使日本归还甲午战争以后从中国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神圣领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从此,再也没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肆虐。”中国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格局,为中国创造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现代国家提供了必备条件。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逐步被边缘化,日渐失去大国地位。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处于积贫积弱屡屡被列强侵略的状态,被人视为“东亚病夫”。以1937年卢沟桥事变为肇始的全民族抗战以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大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国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威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使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元旦,中国被邀请为《联合国家宣言》四个居前领衔国之一,从此中国被公认为反法西斯的四强(苏美英中)之一。其后,盟国商议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越南、泰国等),并请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出任战区最高指挥官。1943年1月,美英宣布取消在华租界和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同年12月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奠定了反法西斯阵线抗击日本的总原则。《开罗宣言》指出:“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收回东北,是1931年以来中国人民的心愿;收回台湾、澎湖群岛,更是1895年以来中国人民的心愿。开罗会议关于东北、台湾、澎湖群岛回归中国的决定,正式确定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不可分割的国际法原则,也是承认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贡献。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成立大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成为安理会中拥有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是中华民族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政治大国的主要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德、意、日等列强战败投降,英、法的实力在战争中也受到严重削弱,自清末起即对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危害最烈、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日本无条件投降了,而北方的强邻——苏联也因为在战争中损失巨大而忙于休养生息、消化战果,无暇南顾,亚太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空前好转,为民族振兴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现代国家提供了必备条件,也为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争取和获得更加重要的国际地位奠定了基础。

nlc202309042046

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中国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改变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走向,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战爆发前的一段时间里,蒋介石国民党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血腥镇压,用白色恐怖逐步树立和巩固了自身的独裁地位。抗战爆發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打破,国民党被迫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各种矛盾最集中、最复杂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受了严峻的锻炼和考验,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不断走向成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创造了加强自身建设的成功经验,实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领导各阶级、各阶层民众坚持敌后持久抗战,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到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拥有120余万党员、领导着百万人民军队和1亿人口解放区的全国性大党。党对根据地内的阶级关系、政权组织、劳动政策、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新民主主义历史阶段的政策,正确地处理了民族利益和阶级利益的关系,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民主、自由等现代理念带到了偏远落后的乡村。在抗日战争血与火的考验中,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革命的核心力量,成为国家和民族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关键性作用。

与共产党截然不同的是,国民党在抗战中日益沉沦,这种不同变化的根本在于国共两党的本质区别。本来抗战掀起的爱国主义民族热情为国民党的革新进步提供了很好的民众基础,但是由于阶级局限性使得退到西南大后方的国民党没有、也不可能有所进步,反而在派系斗争中不断内耗,并陷入了腐败的泥潭,统治危机日趋严重,民众对国民党政权在抗战中的腐败无能极度失望,特别是在1944年日本发动的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损兵60余万,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使得美国政府对国民党政府的抗战意志及其军队的实际作战能力也完全丧失信心,不得不重新考虑调整援助中国的政策,进而向延安派出军事观察组,主动与共产党接触,使中国共产党迈出了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重要一步。国共两党政治力量在抗战时期的此消彼长,成为中国近代史进程中的转折点。

抗战胜利后,广大人民群众以及许多有影响的中间势力对国民党已经不抱幻想,舆论普遍认为,共产党“享有政治改革和廉洁的声誉”,“已得到广泛而深刻的群众支持,因此要消灭他们是不可能的”,除非国民党像共产党那样,进行深刻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否则,共产党将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中国的统治力量。人心向背决定了中国政坛力量重心的转移。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进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古老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

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和中国人民的大团结,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习近平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动员最广、规模最大、坚持时间最长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空前地唤醒了民族意识,极大地凝聚了民族力量,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步地走向沉沦,中华民族被戴上了沉重的枷锁,中国百年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日本侵略者最初认为,“三个月之内就可灭亡中国”。面对日军的侵略,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各党派、各阶级、各民族捐弃前嫌,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建立起了有最广泛社会力量参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全民团结抗战的新局面,中国四分五裂的乱局为之一变,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了抗日的烽火,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正是抗日战争催生的结果。在战争中,中国人民看到了自身的落后和因为落后而挨打的事实,认识到现代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树立起了强烈的复兴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顾和总结抗战历史,对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软弱涣散。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政治核心。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胜利,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今天,向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因此必须坚定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这是我们推进伟大事业、实现民族振兴的根本保证。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抗日战争中,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主义精神深深融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铸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

(作者:刘喜发,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法学博士,二级教授,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曲洛松,南京市委党校讲师,法学博士。)

(责任编辑 刘顺发)

中国近代史学习感悟(模版) 篇4

2014级会计一班

140410147

邬宗宏

历史,记载了过往发生的种种。每一页,都记载着一个故事;每一段文字,都在述说着一段经历。而学习历史,则是为了让后人了解前人的经历,学习他们的好,摒弃他们的错,参考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教训,“策划”自己未来的人生旅途。然而,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只是近现代史,就值得人们去深刻体会,细细地品味。

作为一个文科生,学习了六七年的历史,在我的印象中,历史是非常无聊的一门课,讲的不都过是一些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事情经过是怎样的.........非常繁琐而且无聊,记了也没什么用,但深入学习思考后,你会觉得其实它是非常有趣的。

前段时间,我们班上合作拍摄了一个历史短剧,讲的是西安事变,我在里面饰演了张学良,比起之前学习只是大概看一看事情经过,在表演时,将自己带入这个角色,思考在那种情况下,是怎样一种心情,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在一系列思考后,才真的了解了这一事件。

正是从这一经历,我对历史重新提起了兴趣。学习历史,最主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局观念,我们不能单纯的只看这一事件,而是应该纵观全局,在整体中观察他的始末。有的时候,仅从单一事件去看待它的成败、影响,因为这是不全面的。就像黄花岗起义,就它本身来说,不过是一次失败的起义活动,但从整个辛亥革命来看,黄花岗起义就是极具深意的前期试探。

而且,在看待历史事件时,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被常识性认识束缚住,而要考略背后的影藏信息。就如甲午中日战争中,我们都看到这样一条记载:战斗失利后,将军觉定殉国,自沉海中时,他的宠物狗咬住了她,最后人和狗一起沉没......在开始看到这一信息,我只觉狗的忠义,将军的悲壮。但仔细一想,在这么严肃的战争中,船上有大量不能碰水的炸药的情况下,最高指挥官还将宠物带上船,还没人组织,可见军纪之松懈,制度之腐朽。

学习了近代史,更重要的是学习其中的精神。通过学习了近代史,听老师生动的讲解和观看老师播放的影像资料,我对中国近代的屈辱和艰辛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从屈辱和艰辛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而感到自豪。中国近代史,是段很黑暗的历史。它反面的教育了我们,让我们后人要记住这个道理:现实的世界很残酷的。在这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世界里,落后就是要挨打的。要在这个世界里活下来,我们只能不断的提升自己,强化自己。对于我来说,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学习好中国近代史,把这一段历史铭记于心,把它作为今后我们工作、生活,乃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财富与精神动力。

对近代史的心得体会 篇5

第一次鸦片战争1940年开始,于1942年以英国取胜为结束,并与清朝签订《南京条约》。当时的清政府由于闭关锁国,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英国由于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英国工业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和闭关政策的顽强抵抗,而英国商人去需要用大量银元购买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而且英国为了摆脱两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急需发动一场侵略战争,于是图谋已久的鸦片战争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开端而展开。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自此开始,战争经历三个阶段。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随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中国市场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鸦片战争中,英国以少胜多,究其根本,虽英有兵器上的优势,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却是一大弊害。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清政府未能解决鸦片之毒,后武器落后,未能完善军事装备,和战不定,决策多变,将帅战法古板,最终以战败告终,末签订条约,不思改进。

鸦片战争是中国军民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的第一次战争,广大官兵英勇抗战,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即使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的民族英雄,但一个无能的政府只能悲壮了他的背景资料,衬托他的凛然正义,顺带拖一下后腿。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大门,但一些外国的文明与技术,特别是外国的一些进步和开放的民主思想和自由的主张,也开始在中国大陆产生。比如当时著名的思想家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等主张已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较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者,自这以后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新产品也开始陆续地进入中国中国民众也开始在逐步认识西方世界。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场革命。由于资产阶级和同盟会的组织和领导,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在广大工农和其他劳动群众多种方式反抗斗争所汇成的革命怒潮中,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新的伟大起点,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之前的一次最重要的革命,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一次伟大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个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辛亥革命以前,在封建君主专制的巨大压力之下,人们几乎没有民主的观念。但在早期改良思想以及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孙中山发展了自己的思想,并意识到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要推翻清王朝,实现民主共和。他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划时代地提出了民主共和的要求。其后发展而成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更是体现了民主的思想。

辛亥革命确实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它当之无愧是中国民主的先驱,对之后的革命行动有着深远的思想启迪作用。辛亥革命加速了封建思想的覆灭,推动了新文化的发展。虽然新文化运动对底层民众收效甚微,但其对民族意识的开发有推动作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而且辛亥革命是在万般困难的的情况下进行的,外有西方豺狼爪牙,内有清廷血腥镇压。记得当时看《十月围城》之时的震撼,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辛亥革命具有衔接时代的意义,背后是黑暗,身前便是黎明。

抗日战争:

从1937年七七事变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力量逐渐发展壮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称)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8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8年的战争,无数的鲜血浇铸出今日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着伟大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讨论主题:回到,和当时的学生聊天,然后遇见一个戴眼镜的小哥,悄悄告诉他我是未来人,小哥想了想说:“百年后中华可好?”

下面的评论: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陆沉,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士、君知否?

曾病入膏肓危在旦夕,幸得万计志士之血灌之,今复立于民族之林矣!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春风又绿神州,华夏再沐朝阳。问得心酸了,但我相信如果告诉他们百年后的中华对得起此时眼前千千万万的牺牲,他们应该是欣慰的。

以上是节选的文章内容。对于此次的作业,从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我觉得用此篇文章可以表达的我的感受。这段历史让人难以回首,这是屈辱的历史;却又深深感慨,这是振奋的历史。你脚下的土地就是你的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脱落中国堕落,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他们是一群无所畏惧的人,他们是禁烟硬汉,是举起反抗之旗的战士,是守卫国家的英雄。今日之中华便要对得起历史的使命,前人用生命铺出的路来。

对近代史的感悟 篇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结业论文

论文题目:

浅谈五四运动对我国的影响

专业班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

项目

论点

(最高30分)

论据

(最高40分)

语言

(最高30分)

最后得分

(满分100分)

得分

学号姓名:

19033240138

**

浅谈五四运动对我国的影响

摘要: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学习社会主义俄国的十月革命,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组建起一批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中国共产党的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在1919年上半年举行的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政府的代表宣布要废除外其它国在中国的势力影响范围,撤消其它国在中国驻军等七项其它国特殊权力,及希望取消岛国强加的“二十一条”和换文的陈述书,却遭遇到了其它国拒绝。这个由多个西方列强主持的会议,竟然要求德国将在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以及利益转交给岛国。这个消息传进中国,马上引起了各阶级人民群众的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出了强大的革命力量,工人在斗争中发挥决定作用这一事实,给当时中国革命先辈的知识分子真实的教育。五四运动中有一部分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辈知识分子跑到工人中去组织和发展宣传工作,他们发挥了前卫和连接的作用,这正是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相结合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和中国五四工人运动融合的过程。这样,五四运动就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和群众的基础。

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兴起,在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带领下,中国逐渐形成一批具备爱国思想同时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进步青年,与此同时,俄国的十月革命给早期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去了曙光。

1917年11月,俄罗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军队向俄罗斯临时政府的圣彼得堡发起攻式,推翻了俄罗斯临时政府,建立了新的政权。这场革命的胜利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片章,为全世界革命者发展的民众解放运动发展了胜利的新途径。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最深刻的影响,是给处于迷茫的中国群众送来了俄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我国的前辈革命分子用共产阶级的观念观察我国的命运,重新考虑我们的国家问题.以现实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国家.同时,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先河。毛泽东说

过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模板。也就是说,我们要从无产阶级革命中找到道路,从马克思主义中找出路,从社会主义中找寻方式方法以探索解决自己国家问题的方式方法。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者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发现了另一个可能,让他们看到了小小岛国和欧美以外的资本主义社会新世界。十月革命的爆发,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早期革命先贤努力改变中国命运、寻找途径和出路的最佳方式方法。毛泽东曾说:“我第两次在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看了许多关于这个方面的报道.我仔细地找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关于共产主义材料。有三本书特别深地记忆在我的脑袋里,建立起了我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信仰。“1920年的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群众们组织动员和发动起来了,在这项工作中我开始受到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和俄国十月革命发展的影响”,由此可见,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人民和革命分子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希望,给予先进的革命分子灵魂上的启示。

在1920年4月的中国,经共产国际的批准,俄国远东局命令维经斯基来我们国家。他先后在中国北京、上海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同志,并告诉我们我国能够成长共产党,这大大促进了我们共产党的成立。在1920年8月,我国共产党早期发展形式正式成形。在1941年6月在我们党建成20周年的时候,中共中央发文正式规定,在7月1日为我们党的出生日。

我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在近代社会政治前进、经济发展和思想升华的必然路程,是俄罗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我国工人群众运动相连接的必然发展结果。我们国家共产党的诞生具有巨大的历史影响,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好事,从此,我国社会革命的体制就不相同了。第一,我国共产党的成立使我国革命发展有了顽强的导航核心。第二,使我国革命拥有了具体的成熟的导航思想。第三,使我国革命有了不一样的革命方针。

近代德国文化对德国社会的影响 篇7

1.近代德国文化对于德国社会统一的影响

自近代以来英法两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 而德国还是依然处于一个分裂的状态, 自1815年拿破仑战争之后, 德国的各个联邦开始联合起来抵御外敌的竞争, 这样的联邦结构是十分松散的, 而且这样的社会现状, 也逐步制约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作为德国人民中的进步群体, 他们开始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近代德国的发展史中, 德国的资产阶级为德国社会的统一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 我们也不能够忽视德国文化的重要作用, 伴随着启蒙思想传到德国, 德国开始逐渐形成自身的文化民族主义, 那时阶级开始宣扬德意志是一个统一的民族, 这为后来德国民族意识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近代德国民族意识也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从当时的社会现状来看, 当时的德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状态, 内部各个联邦相互分裂, 也面临着诸多的侵略者, 在这样的条件下, 德国的一些进步思想家开始提出民族统一的观念, 要求德意志人民统一起来来共同的抵抗国外的侵略者,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德意志联盟的形成, 但是这个联邦的形式是一个十分松散的, 实际上, 德国内部的各个地方政权还是处于一个相对割据的状态。而在这样的条件下, 整个民族所依靠的共同属性只有他们共同的语言, 主权和领土的不完整性也使得德意志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人们逐渐地认识到日耳曼民族应当是一个统一的民族, 一直到17世纪末, 德意志的民族文化意识开始逐步的形成, 这就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必要的文化基础, 在当时德国的各个邦国中, 普鲁士王国的实力最强, 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 德国完成了国内的统一战争, 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出, 德国的民族主义文化对德国的统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正是由于德国人民族主义文化的形成和民族意识的觉醒才促使了德国社会的统一。

2.近代德国文化对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保险制度的国家, 从19世纪开始德国就开始逐步地构建国家自身的社会保险体系, 时至今日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仍然是整个世界上最完善的。这些保险制度的构建也受到了德国近代文化的影响。在德国的近代发展史中, 由于德国经历了比较长时间的封建社会, 就导致了德国人在思想中的等级性和阶层性比较明显, 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也带有明显的父权制特点, 这也就是德国文化中的位序文化, 这种文化是基于家庭职业、社会团体为纽带来进行维系的, 这也是属于德国保守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主要内容包括:上层对下层提供相应的保护, 下层对上层表示尊敬和忠诚。这是德国的保守主义文化。而正是在这样的文化体系下, 德国建立了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早在1894年普鲁士政府就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社会保障的政策: (1) 法律条款对不能独立维持生机的市民提供帮助和救济是国家的责任。 (2) 对不能拥有维持自己和家庭生存所必需的手段和机会的人, 应该针对其所拥有的优点和能力, 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 (3) 懒惰或正常性格的人, 当其拒绝接受雇佣时, 应该通过适当的控制方法, 对其实施强制性或处罚性劳动。 (4) 为了防止市民落入贫困或无节制的浪费, 国家具有采用上述手段的资格, 而且理应采取上述手段。 (5) 所有地区的警察机构应该救济不能维持生存的贫民和陷入困境的人。从这些条款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这个时期德国政府已经将国家作为维系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基本保障, 认为国家有责任为其子民提供生存和生活的保障, 国家保障公民的就业, 并且对于一些懒惰的人实施惩罚性的措施, 这是典型的带有德国保守主义文化特色的措施。正是在这样的思想的影响下, 促使了近代德国在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时候会更加重视对于人们基本生活的保障, 国家不仅仅会给国家公民提供就业和生存的保障, 甚至到后来, 德国构建了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从摇篮到坟墓都给国家公民带来各种各样的保障。德国是当前西欧社会福利制度最好的一个国家。而导致德国构建这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文化原因除了德国人的保守主义文化传统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德国人的秩序文化, 德国人的秩序文化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为德国人的秩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整个社会的运转是符合秩序的, 也就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国家应当为公民承担哪些职责, 公民应当为国家履行哪些义务都是有明确规定的, 而这些规定就使得, 德国政府国家作为居民生存和发展的担保机构, 他们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 让人们能够在整个生存和发展, 让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加舒适的生活, 而且他们也认为只有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够更好的让公民自觉地去遵守社会秩序, 让国家能够更加稳定的实现发展。

除此之外,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还与德国人文化观念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有关, 人道主义精神是德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由于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 由此就促使了德国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世界大战之后更加泛滥, 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罪责并且大力的宣扬其人道主义精神, 由此就对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始更加的健全, 并且开始制定更多的政策来袭了世界各国的难民, 因此也导致了德国成为当前世界上申请避难人数最多的国家, 这与德国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3.近代德国文化对于德国教育的影响

德国的近代文化也对德国的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德国的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享有盛誉的, 德国人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 在他们的思想观点中, 他们认为教育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在, 而人只有通过教育人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国家才能逐步的强盛, 因此, 自近代教育思想萌芽开始, 德国人一直都对于教育保持着很高的关注度。而在德国教育制度的体系设置上, 我们也能够很好的看出德国人平等、自由的思想文化观念。德国的教育制度跟中国的教育制度的设置有所类似, 德国的教育也是分为:初级教育、中级教育和高级教育三个部分, 但是教育的实际内容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德国人十分崇尚教育的自主性以及教育的自由性, 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因此德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他们会对于一些家境比较贫寒的学生进行补助, 采取免息贷款的方式或者采取50%的补助加50%的无息贷款的方式让这些家境贫寒的学生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而且, 德国已经建立起了12年义务教育制度, 他们认为教育是国家的责任, 为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是国家应当作的, 国家会按照国民收入的8%到10%左右那投入教育经费, 鼓励公民接受教育。而且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德国人平等、自由的思想, 公民应当自主地去选择自己所接受教育的内容, 也应当自主地去选择自己所接受教育的方式, 这样就使得德国的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去选择自己接受教育的内容以及自己接受教育的方式, 德国人对于这些方面是相当的开明, 以中等教育为例, 公民在接受中等教育的时候可以选择上普通的高中或者是一些职业高中, 德国的职业高中是用来培养一些应用型的专门人才的, 而上普通高中则是为了进入大学研究更加深奥的知识的, 而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 如果他们愿意学一些更加深奥的知识他们会选择普通的高中, 然后顺利的进入大学, 而如果他们愿意直接参与到社会工作当中, 那么他们会选择一些职业高中接受教育, 去学习一些实用性的技能。在学生升入大学之后, 德国人也主张更加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 在德国的学术研究是十分的自由的, 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学术研究, 学校不会强制性地规定学生要研究哪些范畴, 只要学生愿意他们可以自主地选择研究的课题, 这就使得德国的学术研究氛围十分的活跃且自由。在德国的教育制度的设立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德国人平等、自由自主的文化思想, 这些文化思想最开始是产生在德国的启蒙运动范围当中的,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 正是由于这些近代的文化才促使了德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上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近代德国的文化对于德国的社会产生了十分的深远的影响, 促使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 也促使了德国形成了十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并且对于德国的教育也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是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的, 而文化的影响往往并不是局限于某一个方面, 而是能够影响一个国家各项社会制度的设立的, 包括政治、经济、教育等等方面。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文化的影响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两面性的, 在探究文化影响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更加重视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并且将这些积极影响最大程度的扩大化, 吸收和借鉴的时候对于一些文化中的糟粕要适当的予以摒弃, 这样一来才能够发挥文化对于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

摘要:德国文化一直以来是国内的专家学者所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方向, 日耳曼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而正是由于其曲折的历史, 就导致了德意志的文化形成了其自身的特点, 而这样具有独特性的文化特点对于德国社会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就有必要对于近代德国文化进行研究, 了解到近代德国文化对于德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德国文化,德国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邢来顺.德国精神[M].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17—18.

[2]邢来顺.德国文化影响一社会史[M].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21—24.

[3]杜美.德国文化史[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5—26.

[4]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8—19.

[5]吴友法.冒险失败与崛起—二十世纪德意志史[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21—27.

[6]吴友法, 黄正柏.德国资本主义文化发展史[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16—17.

甲午战争对日本近代历史的影响 篇8

首先,这次战争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天皇政权的对外扩张意识。不仅“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使日本政府意识到依靠武力瓜分殖民地已成为世界潮流,而且从战争中获得的丰厚战利品也使之更热衷于扩军备战及对外侵略。其次,甲午战争为日本形成发动全面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体制奠定了基础。战争爆发后,议员们纷纷向天皇和专制政府宣誓效忠,从而使政府得以自由地决定临时军费通过了特别会计法,并为支付巨额的军费募集公债。战后,政府提出的扩军计划顺利得到议会的赞成,而且议会与政府的部分权力也因战争的胜利逐渐为独立于政权之外的军部政治所夺。例如1895年实施台湾总督武官制,1900年进一步发展为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即规定内阁成员的陆海军大臣必须是现役大将或中将。

另外,甲午战争使帝国主义思潮成为支配日本社会舆论的主旋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德富苏峰的“大日本扩张论”和高山樗牛的“日本主义”。这两种观点均主张日本应对外侵略,扩张殖民地。

这场战争也将日本人历来对中国人的意识扭转了180度。在此之前,中国是日本的老师,日本人学汉字,写汉文,模仿中国各种文化传统,凡外国过来的新鲜玩意儿都加个“唐”字,以示先进文明。忽然一夜之间,他们发现心目中神圣的尊师竟然不堪一击,惊讶之余狮子大开口,从此拉开了对中国侵略的序幕。

尽管在明治维新后的数十年间,日本已逐渐摆脱了往日对中国的敬畏,但还没有露骨地表现出来。当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国内迅速弥漫起一种自大而又鄙视中国的风气。当时日本的各大报刊纷纷主张通过这次战争进一步征服中国,由天皇来统治中国。《时事新报》刊登社论说“日本开战是为了文明开化的进步”,内村鉴三甚至以英语发表论文说“中国是进步的大敌”,这样一来,在日本的一般国民中就产生了“战争有理,蔑视中国”的心理,为日本全面侵略打下了民意基础。就连日本小孩都唱起“支那佬,拖辫子,打败仗,逃跑了,躲进山里不敢出来”这样轻侮清朝人的歌谣。另据记载,当时许多日本人甚至公然以“豕尾奴”之类的字眼直接辱骂首批清朝留学生,使后者因无法忍受此种侮辱而愤然归国。

1874年5月,日本政府借口三年前琉球船民因风漂至台湾而被当地居民杀害的事件,派军队在台湾登陆,结果遭到抗击,中国清政府也准备派军队前往参战。进退两难的日本被迫求和,大久保利通亲自来华谈判,并利用清政府急于求和的心态,以“抚恤”的名义得到50万两白银的赔偿,结果进一步刺激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1879年,明治政府派军队到琉球,强制性地将1872年设置的琉球藩改为冲绳县,此举遭到清朝的抗议。1894年春,朝鲜南部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其口号为“消灭权贵”“逐倭灭洋”。朝鲜政府无力镇压农民起义,决定请求清政府出兵“代为征讨”。得知清朝出兵后,日本援引《天津条约》,也派出了大批军队到朝鲜首都京城,名为“警卫使馆”。但此时朝鲜局势已经基本稳定,于是,清政府驻朝鲜代表袁世凯与日本驻朝公使达成口头协议,停止增兵,并逐步撤出各自的军队。日本政府却蓄意挑起战端,不断增加在朝鲜的兵力,同时指示其公使“促成日中冲突卜为今日只急务。为断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同年6月,日本政府向清政府提出改革朝鲜内政方案,遭到拒绝后又向清政府连续提出两次“绝交书”。7月23日,日本军队占领朝鲜王宫,扶持傀儡政权,迫令其“请求”日本军队驱逐在朝鲜的清朝军队。

7月25日,日本军舰在靠近朝鲜的丰岛海面袭击清朝军舰,并击沉清政府运兵船高升号,800余名将士牺牲。8月1日,中日同时宣战。日本侵朝军队已达5万,并很快占领平壤,清军退至中国境内。9月17日,双方舰队在黄海激战,清朝的北洋舰队被击溃。10月25日,日本军队兵分两路进攻中国大陆,迅速占领辽东半岛及大连、旅顺,并在旅顺进行大屠杀,导致全城人员所剩无几。1895年1月,日军进攻山东半岛的威海卫,将北洋舰队全歼在海港内。3月,日军在辽东不断加强攻势,清朝军队连连败北,日军逼近山海关,清朝政府决意求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山口县马关(原下关)与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谈判,在日方的高压威胁下,被迫在4月17日签订了极为屈辱的《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为清朝承认朝鲜独立,清朝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城市以及长江、吴淞江航运线,日本人可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厂制造产品,运销内地只交纳进口税,免征一切内地税。早就对中国东北地区抱有野心的俄国极力反对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因而伙同德国、法国进行干预,结果日本不得不接受三国的“劝告”,将辽东半岛归还给中国,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另付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马关条约》令日本野心膨胀。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不仅强占了台湾、澎湖列岛,而且获得了2.3亿两白银的巨额战争赔款,另外还有从清朝缴获的舰艇等战利品价值近1亿日元。要知道,当时日本每年国库总收入仅为8000万元,单是来自清朝的赔款即相当于日本4年多的财政总收入。面对这样一大笔“意外之财”,日本当年几乎是举国惊喜。时任外务大臣的陆奥宗光曾高兴地说:“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后来的历史证明,正是利用清政府支付的巨额赔款,日本一跃而成为强国,更将其中一亿多元直接用于陆海军备扩张,极大地增强了军事实力。尤为重要的是,日本通过强占台湾,极大地刺激了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自此,日本迅速走上了全面侵略中国的军国主义道路。

近代学人对新词语输入的反应 篇9

作者:冯天瑜 文章来源:近代中国网 更新时间:2007年06月11日

——中国应对西方“话语霸权”的历史回顾

世界近代化进程并非列国同时并举,而是在西欧一隅首先发端。

18、19世纪以降,伴随着西方的殖民扩张和世界统一市场的建立,西方文化播散扩张,反映西方文化的范畴、概念、术语也渗透到其他民族和国家,形成一种笼罩全球的西方“话语霸权”。非西方的民族和国家当然会对此作出自己的反应,但文明史悠久,既重自身“文统”,又有着采纳外来语汇传统的中国,其反应格外错综复杂。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直接现实。在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中,词汇最具活性,反映社会生活变迁的思维首先是通过词汇的变化体现出来的,这在社会转型时期表现得尤为显著。近代中国,特别是清末民初,伴随西学东渐的展开,大批反映西学内容的新词语涌入中国,诚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在1905年所说:“近代文学上有一最著之现象,则新学语之输入是己。”(《论新学语之输入》)这里的“文学”,指整个学术文化。当然,反映西方文化的新学语进入汉语系统并非始于清末,早在明清之际(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欧洲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与中国西学派士人(徐光启、李之藻等)就创译了一批汉字新词以翻译西学概念,如利、徐合译《几何原本》译定的体、面、线、点、直角、钝角等数字术语在中、日等国沿用至今即是明证。时至清民之际,西学东渐的规模、力度远迈明清之际,译介西学概念的汉字新词数量及影响程度也巨大得多。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入华的新词语,大都由日本

传来,时称“日制汉字词”或“日本新名词”。

清民之际,大量“日本新名词”进入中国,是因为中日甲午战争以降,清朝朝野决心师法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遂有留学日本和广译东书的热潮出现。而日本在幕末、明治的半个世纪中已经系统译介了西方各学科的代表著作,并于译介过程中拟订了大批对应西学概念的汉字词,其中有些是对中国古典词(如革命、共和、政治、社会等)加以放大、缩小、引申,以翻译西学概念;有些是运用汉字造词法另造新词(如哲学、美学、科学、宗教等),以翻译西学概念。经十余年乃至数十年的筛选、使用,这些词汇已经定型,并在日译西方著作和日本人撰写的西学论著(包括教科书)中稳固地占据了位置。而恰在此际,渴求西学的中国留日学生和康、梁等政治流亡者纷至东瀛,那些汉字占六七成的日译西书和日人撰写的西学论著,就成为刚刚跨出国门的中国学子学习西学最方便的文本,而活跃于这些文本中的“日本新名词”,实为西学概念的汉字表述,很快就被同属汉字文化圈的中国留日学生和梁启超这样的文豪所接受,他们或在翻译日籍(包括日译西书和日人撰写的西学论著)时将“日本新名词”传输到中国,或在自己的行文走笔间运用自如,如梁启超流亡日本十余年间在《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诸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中便大量采借“日本新名词”。随着汉译日籍和“好以日本语句入文”的“启超体”文章的广泛流传,“日本新名词”遂在中国不胫而走。在其时的新人物言谈、作文里,“机关”、“社会”、“运动”、“自由”等新词迭出,教科书乃至考试题中也屡现“中心点”、“势力圈”、“所得税”之类的日本术语,有人作格律诗,也频用共和、代表、平权、团体、归纳、无机等“日本译书之语句”。

外来文化(新词语是其表征)进入中华大地,总会引起迎受和拒斥的两极反应,甚至在同一人物身上,这两极反应并存。面对外来新词的滔滔涌入,清民之际的话语世界出现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中国人使用“大半由日本过渡输入”的新名词(1911年刊行《普通百科新大词典》凡例),因其反映了新知识、新思想,故“人人乐用”,显示出西学东渐已成为不可遏止的趋势;另一方面,这些“由日本贩入之新名词”与其所负荷的西学内容一起,构成一种强势的话语霸权,正在威胁着中国传统的话语系统,使之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异,必然引起许多中国学人的反感和抵制,虽然这些学人往往自己也“乐用”新名词。如桐城派古文的后期代表作家林纾,在翻译西洋小说时采用新名词不少(如普通、程度、幸福、社会、个人、团体、反动之力、活泼之精神等),但他1918年为《古文辞类纂》作序时,批评“报馆文字”“时时复搀入东人之新名词”,以为“不韵”。他把新名词分作两类,一类在中国古典里有出处,如“进步”出自《陆象山文集》,“顽固”出自《南史》,“请愿”出自《汉书》,日本人以之对译西洋概念,中国人可以接受;另一类无出处,则为“刺目之字”,应予排斥。章太炎也有类似观点。张之洞是“游学东洋”、“广译东书”的有力倡导者,因而可以视作“日本新名词”大举入华的始作俑者,他本人所撰《劝学篇》中,就有“牧师”、“刚巴度”(英文买办的音译)、“上下议院”、“自由党”、“代数”、“对数”、“化学”等名词,但以文辞古雅著称的张之洞又对新名词深怀抵触情绪。据江庸《趋庭随笔》载,张晚年任体仕阁大学士,兼管学部,决计利用职权抵制日本名词在中国泛滥。该《随笔》对张氏情状有一传神描述:“凡奏疏公牍有用新词者,辄以笔抹之,且书其上曰:‘日本名词’。”后悟‘名词’两字即新名词,乃改称“日本土话”。该《随笔》还写道,当时学部拟颁一检定小学教员的章程,张以“检定”一词来自日本,想更换而不得,犹豫再三,该章程终被搁置。同类故事还见于其附属笔记小说,如张之洞见部属文书中有“取缔”、“报告”一类日本名词,心生反感,奋笔批示:此类新名词“尤可痛恨”。部属复文,反唇相讥曰:“名词”也是日本名词,更可痛恨。这很可能是时人杜撰的故事,部属大概不敢如此顶撞“中堂大人”。但这类故事表现的张氏既厌恶新名词,又对新名词嫌而难弃的窘态,却是历史真实的写照。

不仅林纾、张之洞对新词语持二律背反态度,连那位使用日本名词最力的梁启超,在正面讨论外来语问题时,也多次质疑自日本输入的名词。如他在1899年所撰《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中,对日本以“经济”作社会物质生产、理财、节俭义用,表示异义,而主张代以“资生”。他在1902年所撰《论民族竞争之大势》中对日本名词“金融”也有疑问。他同年所撰《释革》更详考“革命”一词的古典义,对译英文、法文相关词的引申义,主张以“变革”取代“革命”,以准确反映社会变革的内蕴。可见,广纳外来新词的梁启超对外来名词也取分析态度,并没有盲从来自西方(日本是其二传手)的“话语霸权”。

当中国人抗拒西方话语霸权的努力走向极端时,又往往与深团固拒的文化保守主义交织在一起。这在前述林纾、张之洞的言行中已有所流露,而一位留日本学生彭文祖于1915年所撰《盲人瞎马新名词》一书,将此种文化心态展示得淋漓尽致。该书署名“将来小律师”,由此推测彭氏在日本学法律。彭氏对于清末民初新名词泛滥全国,连小学生也竟用新名词大为忧虑,称那些日制汉字词“拉杂不伦,不成体统”,以为这些新词入华是“灭国灭族”之事,他攻击那些套用新名词的人“恬不知耻”。彭氏具体批评支那、取缔、取消、引渡、目的、宗旨、权利、义务、卫生等59个“新名词”,将其斥为“不伦不类”,认为中国人袭用此类新词是“瞎眼盲从”,力主改新还旧,如认为应废止来自日本的“取缔”,代以中国旧词“禁止”、“管束”。然而,彭氏所评击的“新名词”除“支那”等少数几个属于应当排除的,大多数新词已融入中国语汇系统,如目的、权利、义务、法人、卫生、引渡、取缔、手续、场合等被中国人视同己出,日用而不知其为外来词,中华文化也并未因此而消融、崩坍。中国现代文化发展进程证明了彭文祖之类的担心是杞人居忧天。精通西洋语文但思想保宋的辜鸿铭也是外来新名词的激烈批评者。冯友兰记述辜氏在北京大学1919年9月的开学典礼上讲:“现在人做文章都不通,他们所用的名词就不通,譬如说‘改良’吧,以前的人都说‘从良’,没有说‘改良’,你既然已经是‘良’了,你还‘改’什么?你要改‘良’为‘娼’吗?”(《三松堂自序》)其实,辜氏对新词“改良”的批评是没有道理的,“改良”是一个动补结构词,前面的“改”是动词,后面的“良”是对前面动词的补充,指出“改”的方向。“改良”从语法上讲并无错误,也易于理解,辜氏的漫骂只能表明他对新词的抵触和反感,并不能阻止新词语的使用流行。

从清民之际的社会实际看,对外来新词在迎受中也有所取舍。这既是文化运作的自身规则使然,也与学者的引导相关。一些学人对译名取分析态度,对语文的健康发展有积极贡献。如胡以鲁撰《论译名》(载《庸报》第26、27期合刊),既不一概排斥日本新名词,又主张对这些新名词作具体分析,认为那些“不合吾国语法者”不宜袭用。朱自清则主张,采用日本名词应与同字译名加以比较,然后经自己思考,择善而从(《译名》,载《新中国》1919年1卷第7期)。这都显示了语文上的主体意识,又与盲目排外划清了界限,是对西方“话语霸权”的理性回答。

对新词语作历史考析,从而引出科学结论的,首推王国维。他的《论新学语之输入》一文,从文化史的纵深度论述新词语产生的必然性。他说:“周秦之言语,至推译佛典时代,而苦其不足”,于是有晋、唐时大量印度佛教术语输入,大大丰富了中国语汇;时至现代,“至翻译西籍时,而又苦其不足”,于是有今之新学语的涌进。王氏概括道:

“言语者,思想之代表也。故新思想之输入,即新言语输入之意味也„„讲一学、治一艺,则非增添新语不可。

“故我国学术而欲进步系虽在闭关独立之时代,犹不得不造新名。况西洋之学术骎骎而入中国,则言语之不足用,固自然之势也。”(《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6、387页)这是对包括日制汉字词在内的新学语在中国的传播给予的历史学和文化学的肯定,代表了中国语汇在西方“话语霸权”时代的健康走向——在汲纳外来新词语中使本民族的语汇更丰富、更健壮,方能与强势的西方话语系统实现良性互动。近代如此,当代亦复如此!

上一篇:浅析小学英语教育现状下一篇:护士演讲稿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