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与青少年

2024-07-24

精神文明建设与青少年(通用10篇)

精神文明建设与青少年 篇1

精神文明建设与青少年

1、在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我们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培养自己的文化创新能力;自觉学习和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价值;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传承、弘扬、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贡献。

2、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发扬和学习先进人物的精神?

(1)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增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2)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困难,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为攀登科技高峰而奋斗。(3)牢记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理想,从祖国和人民需要选择成才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4)勇于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的做法?

①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包括中国历史和国情教育、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成就教育。

②在学校生活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③在学校生活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我们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

精神文明建设与青少年 篇2

一、中韩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目标的比较

1.中韩在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目标方面的共同点

中韩两国虽然在基本国情、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但两国在实施其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目标方面却有着一些共同之处。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韩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学校的道德教育, 在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国民精神教育。所谓国民精神教育就是要确立民族自信心和自立自我的民主意识, 培养民族自尊和民族复兴的责任感, 确立民族主体性, 以实现复兴韩国的民族理想。[1]韩国的国民精神教育其实就是指民族精神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 韩国政府提出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中心目标是培育“主导21世纪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自律而又有创意的主体韩国人”, 即培养熟悉基本生活习惯、礼仪和道德规范, 具备合理判断和解决道德与法律问题的能力, 具备正确的市民意识、国家和民主意识、世界和平与人类共赢意识, 具有实践理想的道德趋向的现代韩国国民。[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民族精神教育工作, 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我国开展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具有强烈的国家责任意识、民族独立意识, 并能够为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好公民。从以上的具体比较中, 可以看到, 中韩两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国青少年的民族精神教育, 而且都制定了明确的教育目标, 即培养能够适应本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好公民。

2.中韩在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目标方面的不同点

虽然中韩两国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 两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但由于中韩两国在基本国情、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从而必然会导致两国在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目标方面的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两国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具体目标上。韩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韩国政府开展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强烈的道义感、国家责任感, 并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独立自主精神与国际合作精神的现代韩国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政府也十分注重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注重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育。我国政府于2004年颁布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 颁布此《纲要》的目的就是要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中韩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比

1.中韩在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内容方面的共性

中韩两国同属东亚国家, 两国虽然在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但两国在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方面却有一些共同之处,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中韩两国都重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两国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儒家“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理念, 是韩国民族精神的基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文明礼貌、勇于拼搏、奋发图强、一丝不苟的民族精神。[3]由于韩国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非常重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道德教育的始终。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国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其次, 中韩两国都非常重视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韩国很多学校的走廊里、教室、宿舍和办公场所悬挂人物、书法、绘画等历史文化艺术作品, 还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博物馆、历史文化故居、遗迹等, 通过这种名实结合的历史文化教育, 学校着力唤醒学生对韩国历史和文化的记忆, 培育学生的文化情怀和历史意识, 尤其增强了学生对家园、祖国和民族等身份符号的情感接受和理性认同。[2]我国学校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 也非常重视我国的优秀历史传统文化教育。如在我国中小学的语文和政治课本或教材中经常会利用历史上的爱国名人事迹或爱国故事来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此外, 在我国, 还有许多中小学校开设了《论语》课, 以此来弘扬我国儒家优秀思想文化。

2.中韩在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内容方面的差异

由于中韩两国在历史发展进程、社会政治制度、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就必然会导致两国在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方面的一些差异。中韩在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韩国比较重视道德传统教育, 而我国则比较重视革命精神教育。道德教育是韩国国民精神教育的一大特色, 它既是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韩国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2]我国学校在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虽然也重视历史文化传统教育, 但由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因而, 更加注重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教育。这些革命精神主要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第二, 韩国侧重于生活习俗教育, 而我国则比较注重时代精神教育。由于韩国是一个重视儒教的国家, 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讲礼节、重节俭。因此, 礼仪教育和节俭奉献教育就构成了韩国国民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我国学校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时代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 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 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三、中韩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方法、途径的比较

1.中韩在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方法、途径方面的相同之处

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教育都会有自己的方法与途径, 民族精神教育的具体方法与途径是实现民族精神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 也是民族精神教育内容产生影响的重要手段。中韩两国在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上有一些共同点, 这些共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中韩两国在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中都非常注重课堂教学和教材建设。在韩国的中小学, 主要是通过开设“公民道德”课来加强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 在韩国的大学里, 主要是通过开设“国民伦理”课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 韩国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 根据学生年龄、心理、身体特点和知识准备程度, 编写了整套国民精神教育的新教材, 使国民精神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3]在我国, 从小学到大学各级学校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或“政治理论”课, 通过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来达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我国学校也重视民族精神教育的教材建设, 既有国家统编的关于民族精神教育的教材, 也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 而且这些教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第二, 中韩两国在学校课程教学中都很注重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韩国的国民精神教育是通过学校的全部课程来实施的, 包括社会学科、国语、国文、文学等课程, 同时在数学、自然、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中, 也要用潜移默化的方式, 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4]我国政府和学校也要求, 中小学德育课程和语文、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要充分体现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理科课程应结合教学内容, 丰富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内容。第三、中韩两国都善于利用重大节日或重大历史事件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韩国历史上经历了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足球赛等重大事件。韩国政府非常重视利用这些重大事件对国民及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如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 许多市民响应政府的号召, 向国家无偿捐献自己的金银首饰, 用以挽救国家的经济, 以此来增强韩国民众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我国政府和学校也很重视利用重大节日或重要的历史事件来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如学校经常利用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等重大历史事件来对青少年进行民族自立、自强和独立意识教育。

2.中韩在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方法、途径方面的相异之处

中韩两国由于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自然而然地会反映到中韩两国意识形态的教育上来, 尤其突出表现在两国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方面。中韩在民族精神教育的方法途径方面的差异, 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第一, 韩国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注重环境育人, 而我国学校侧重于思想理论的灌输教育。在韩国的学校中, 到处悬挂着历史人物的画像, 将传统的名言作为学校的校训, 或者用韩国历史上的名人的名字来命名学校的建筑物。[6]这样做有助于韩国青少年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巨大魅力。我国各级学校在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 侧重于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 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以课外活动为辅。第二, 韩国推行理实结合、知行并举的效度化教育模式。[2]而我国学校主要是推行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为加强国民精神教育, 韩国政府强调把“国民精神教育”寓于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因此, 韩国学校秉承“笃知重行, 圣见于行”的理念, 从小学就特别重视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调从日常生活和行为细节中获得真知。[2]如韩国中小学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纪念馆和历史博物馆等, 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国学校实施民族精神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 学生参与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就相对较少。第三, 韩国民族精神教育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构建了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化教育体系。我国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 学校是开展青少年民族精神的主阵地和主战场, 家庭和社会组织参与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机会和时间就相对较少一些。

四、韩国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1.要不断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更加注重环境育人

文化是无形的, 但文化对人的影响力是无穷的, 也是潜移默化的。韩国道德教育就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韩国, 从幼儿园到大学, 在校园的走廊里、教室内、图书馆里, 都可以看到许多精美有力的汉字书法, 其内容基本上是历史先贤们关于做人的至理名言, 还可以看到很多韩国传统的山水国画。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增强学生对自己祖国的无限自豪感。[1]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因此, 我们的学校也要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寓民族精神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通过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和陶冶熏陶, 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 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在精神愉悦中接受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在高雅文明、乐观上进的氛围中得到正确的引导, 从而逐步达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

2. 注重显性教育法和隐性教育法的有机结合, 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所谓显性教育法就是指教育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 通过比较正规的方式或途径直接使被教育者接受并消化教育内容的一种教育方法。所谓隐性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情况下, 受到一定感染或环境的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的方法。[7]韩国学校在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中, 既注重学校道德课的教学, 又注重通过其它各种课程教学来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如韩国学校要求在“国语课”教材中, 要间接地反映出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在理科教材和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中, 要求精神教育系统化, 进而要求国民精神教育生活化。[8]这里的课堂教学就是显性教育法, 而通过其它课程教学来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方法就是隐形教育法。由于显性教育法的突出特点就是理论灌输, 教师大量使用显性教育法容易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 反而不利于民族精神教育的进行。而隐性教育法则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显著效果。因此, 我们在实施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中, 要善于将显性教育法与隐形教育法有机结合起来。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增强我国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3.学校在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中, 要更加注重社会实践教育

韩国学校在实施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中就非常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 因为“道德的本质是一种实践精神。”[9]民族精神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需要注入实践精神。目前韩国共有七处世界文化遗产, 都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来到这里, 了解文化渊源, 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10]。此外, 韩国学校每年还要组织许多青少年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和革命英雄纪念馆, 以此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 我们要积极学习与借鉴韩国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有益经验。一方面, 要大力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对那些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革命历史遗迹和烈士陵园等, 都要求对青少年学生免费开放。另一方面, 我们的政府和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青少年参与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注重构建起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保障体系。学校只有把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增强我国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注重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联动机制, 以形成强大的合力

韩国在实施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中, 非常重视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韩国的家庭里, 父母十分注意向孩子们灌输“为国尽忠”的思想, 父母平时主要是以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方式向孩子们传达“忠孝思想”。韩国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国民精神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同时, 韩国学校还要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与联系, 解决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问题。相比之下, 我国学校通常是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战场, 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家庭与社会组织在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导向作用。因此, 我们在开展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的联动机制, 注重三者之间的协作与配合。我们只有充分整合和利用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各种有效资源来开展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 才能最终形成强大的思想教育合力。

摘要:中韩两国同属于东亚儒家文化圈, 中韩两国在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途径等方面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新形势下研究这些共性与差异, 我们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这些具体的启示主要有:要不断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注重环境育人;注重显性教育法与隐性教育法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着力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的联动机制。

关键词:中国,韩国,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

参考文献

[1]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宇文利.学校国民精神教育:韩国的特色与启示.中国青年研究, 2008 (2) .

[3]孙玉杰.关于韩国民族精神培养体系的几点思考.科学社会主义, 2003 (5) .

[4]田玉敏.韩国的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7 (4) .

[5]张云飞.韩国民族精神教育情况简介.高校理论战线, 2004 (3) .

[6]蔡旭群.韩国民族精神教育探略.教育评论, 2009 (6) .

[7]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8]李家华.战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初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997 (1) .

[9][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精神文明建设与青少年 篇3

[关键词]:青少年活动中心 体验教育 精神文明建设

一、以体验教育为中心,推进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化

体验教育是活的教育,實践性强,它引导少年儿童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生活中体验、成长。每一次活动,都让少年儿童从中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到一种本领,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乐观、自信、向上的人生态度。

淳安青少年活动中心以资源共享、齐抓共管的方式,建立符合少年儿童认知社会的社会角色体验基地,使少年儿童在扮演社会角色、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将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劳技教育、职业教育等诸多教育融于体验活动之中,使他们逐步了解社会结构功能及社会运行规则,掌握简单的行业相关知识技能,从而培养现代公民素质,促进少年儿童社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实效性。现在,已建立的体验基地有:小小交警体验基地、小消防员体验基地、小小导游体验营基地、真人CS训练营基地、少先队小干部训练营基地等。每次体验教育活动都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测试,达标的颁给“达标章”,表现突出的颁发“优秀☆☆☆”证书,使体验教育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

二、以社团实践为先导,树立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更需要典型。淳安青少年活动中心充分挖掘青少年社团的优势,发挥其独特的典型教育效应,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如淳安小记者团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采访DO都少儿体验馆、中国制笔之乡、西博会、奥运冠军、淳安小记者跑两会等200多次重大实践采访活动,与日本客人、韩国客人、08奥运火炬手对话,参与环保、消防、企业经营、科技、艺术等多类体验教育活动。小记者们通过实践,获取许多新的知识,扩大视野,增长才干,热情讴歌了真善美,在广大青少年中产生了巨大反响。

三、以主题活动为抓手,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对青少年学生和广大群众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这是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平演变图谋,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一项基础工作。

几年来,淳安青少年活动中心充分利用假日契机,组织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所参与人数达30万余人次。比如,我们组织开展的“谁让我们骄傲”大型百名中华历史文化名人事迹展、“爱我美丽家乡、绘我和谐淳安”墙画大赛,“爱我家乡”网络征文比赛、“人人参与、共创绿色家园”广场环保活动,枫电杯爱我家乡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主题队会等,无不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人理想。而雏鹰假日广场活动使少先队员更多地走向了社会,促进社会大众经常性地了解、参与少先队和校外教育活动。

通过这些主题活动,使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淳安县青少年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品牌。

四、以科普实践为主线,对儿童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它以科学的方法分析了发展的时代环境和具体国情,把这种方法运用到青少年思想教育,就为我们描绘了当代中国青少年成长成才所处的具体环境的世界观图景。

淳安青少年活动中心非常注重青少年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我们在中心一楼大厅建立了青少年展览馆,定期开展科普知识、青少年书画、禁毒等图片、音像资料的大型展览活动,开展青少年第二课堂知识讲座,切实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少年课外知识。同时,定期引进浙江省流动科技馆的百件可动手操作的科技展品,让广大青少年尽情体验科技的魅力。同时,成立淳安县青少年科学院,组建了青少年科学院指导委会员和淳安县首支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定期举办淳安县中小学生科技节。经统计,2007年淳安县首届中小学生科技节自9月份正式启动以来,通过层层组织和发动,共举办了包括科学论文、科学幻想画、发明创作、科技实践活动大赛以及航空航海、车辆模型比赛、科普知识竞赛等16项系列比赛活动,近4万人次参加了校级组织的各类科技活动,近1500人次参加了现场比赛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我县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使广大的中青少年受到一次次科学的洗礼,在心灵中播下科学的种子,从小树立起“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五、以公益夏令营为依托,主动关爱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

为贯彻落实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生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推动“薄公英行动”和“双千结对活动”的深入实施,帮助广大外来务工家庭子女丰富暑期生活,体验城市文明,增长社会见识,锻炼实践能力,同时,也引导社会各界进一步关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共同营造“同在蓝天下,携手共成长”的良好氛围,淳安青少年活动中心坚持每年开展一两期公益夏令营活动,力争为更多的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服务。如2008年,开展了以关爱我县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同游西湖•共享亲情”黄丝带之旅和“同在蓝天下、共度童玩节”活动的免费公益夏令营活动。共有来自全县23个乡镇品学兼优的百名留守儿童参加,这一活动很好地填补了特殊群体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设的空白。

六、以流动青少年宫为拓展,不断扩大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覆盖面

由于大部分农村青少年远离千岛湖镇,亲自参与校外思想道德教育主题活动非常不方便,我们通过流动青少年宫活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困惑。

周恩来精神与青少年教育 篇4

文通学院

08法学(2)

杨蓓蓓

学号:330806083

周恩来不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也是世界所罕至的伟人,不管世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如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他是伟人的地位。原因自然多种多样,但是毫无疑问,这与他的精神品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周恩来伟大而又高尚的精神品质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的,是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伟大的时代风云造就了周恩来的精神品格。周恩来伟大的精神品格又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前进方向。因此,这种精神品格既是时代特征,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周恩来精神完美的实现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对上负责同对下负责的结合,高度原则性同高度灵活性的结合。

一方面,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世间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无数共产党人高尚精神品格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是对中华民族和世界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阶段性与民族品德精华的高度统一。

周恩来精神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①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②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③酷爱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刻苦好学的精神;④团结同志,广交朋友,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一起做好工作的精神;⑤慎思明辨,反对迷

信盲从,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⑦一心为公,淡薄名利的精神;⑧追求真理,奋斗不止,积极进取的精神。

这些精神是我们当代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在周恩来1914年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论》中写到:“欲筹一生之计划,舍求学其无从,然学而不勤,则又何贯乎?是故求学贵勤,勤则一生之计足矣;从能勤则一国之事定矣。夫人之一生求学,为青年最大之时期。”青少年时期求学一定要勤,这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当代青少年一定要向周总理一样有种刻苦好学精神,同时不能死学,要学以致用,热爱学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周恩来精神的核心。他认为,人民是至高无上的,是永生的,他心中时刻装着人民,一事当前先考虑人民的利益,因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把自己一切无私的奉献给人民,这是周恩来精神品格的核心和真谛。在当代,这种精神成为了我们党的宗旨,秉承着这一精神,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需要更加懂得这一精神内涵,要有着个人利益是小,国家利益为大,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把对人民的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

在淡泊名利这一方面,他从少年和青年时代起,就十分看不起那些虽不乏才干和作为,但却内怀功利之心的人。周恩来认为:“立志者,当计其大舍其调,则所成之事业,当不至限于一隅,私于个人矣。”他心中的“名”是清正,神圣的名誉,在他看来,若汲汲于名,犹孜孜牟利,依靠虚张声盗来获取名位即使有了某种功业,也实在是道德的罪人。在当今社会,许多人都是为了功名利益,没有把自己的真才

实干用到实处,用各种手段去追逐,这就是因为缺乏淡泊名利之心,把金钱地位看的太重。古往今来,大凡有大作为的人,最难协调的事情之一,恐怕就是伟大的事业与个人功名利益的关系,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失了足。这种现象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需要学习周恩来淡泊名利的精神。

在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这精神领域,周恩来一生都注重实践,倡导开拓创新的精神,在旅日期间的日记中他写道:“我生平最烦急的是平常人立了志向不去实行。”接着就写了他在新的一年的奋斗目标和行事准则:“第一,想要比现在还新的思想;第二,做要做现在最新的事情;第三,学要学离现在最新的学问,思想要自由,做事要实在,学问要真切。”这也是我们青少年应该学习的重点,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浮躁,这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同时不能墨守成规,不知变通,要敢于独立思考,对各种学说要“深究而悉讨”不能浅尝辄止,人云亦云,敢于有自己的观点,创新思维。

青少年与法制建设 孙艳 篇5

摘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针对目前中小学生法律意识欠缺,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分辨是非能力较差,意外安全事故比较多,的违法犯罪案件逐年上升,而且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日趋严重。同时,青少年缺乏权利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怎样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作为青年教师学习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全会精神,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管理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势在必行。

关键字:十八届四中全会 依法治校 青少年

1.昆明市中小学法律意识现状

1.1家长认识不到位。

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好学校考试所要求的知识,法律知识对青少年来说并不是急需的,只要对孩子严加管教就不会发生违法犯罪。这种法制教育目标缺失的情况下,青少年法治观念的形成处于自由放任的状态,其最终结果常常导致青少年法治观念的淡薄,或是受社会上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正确的法治观念,为日后步入歧途埋下隐患。

1.2教育片面化。

将青少年法制教育等同于部门法教育,等同于刑法教育,等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因此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目标就成了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这种法制教育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其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法律以刑法的最初角色步入青少年的法制观念中,法律留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是冷酷无情在时下的一些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中,法条成了法律的代名词,通篇是法律条文的简单罗列;在一些法制讲座和法制宣传栏中,法律条文的罗列居多,法律精神的阐述很少。

1.3学校缺乏法制教育的系统教材。

在现行的教材中,小学六年和其他阶段的教学几乎没有任何法律课的设置,或者仅仅流于形式。

2.原因分析

2.1传统观念较重。

儒家的教育思重视道德的教化,相信通过道德上的自律,可以达到圣人之境,从根本上说,儒家轻视法律的社会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法学的研究严重不足,启蒙教育,法律是不包含在内的。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很多人的思想观念中,能够认识到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同等重要的法律教育,却想当然地认为其可有可无。

2.2不良价值观。

青少年对于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而其辨别是非的能力是较差的,很容易会受到不良现象的侵蚀。现在独生子女也较多独特的家庭成长环境易导致其个人主义占据思想主流。做事随心所欲,不愿严于律己,不愿受到约束。价值观的扭曲最终带来的就是行为意识的扭曲。

3.措施

3.1充分发挥家庭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法律素质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青少年法律素质。家长作为国家的公民,应自觉、不断地学习法律 , 做到遵纪守法 ,学会用法律维护自 身 权利 , 成为孩子学法用 法的榜样。同时,家长应主动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3.2以学校法制教育为主阵地,切实搞好法制教育。

3.3.1要充分发掘青少年自身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广大青少年只有养成学法用法的良好兴趣后,才能在实际的生活中处处留心,自觉学习并运用法律知识,这样才能在他们的心中形成牢固的法治观念。

3.3.2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导向。利用学校广播电视、校报校刊、黑板报、系列宣传窗等宣传媒体对学生进行持续性熏陶教育.3.3.3.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力。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录像片、图片展,并全面开展观后感写作评比活动。

总而言之,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自小培养形成权利和规则意识,对法治的基本内涵有朦胧而终身难忘的认识,伴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应君,秦国文.从控制理论看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原因[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4(2):30-37.[2]戴宜生.他山之石有用吗?——读《犯罪率为什么降低》 杂感[A].宫本欣.法学家茶座(第五辑)[Z].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45-155.[3]胡姝 . 新时期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 J ] . 辽宁教育研究,2007,(8). [4]胡俊文 . 学校与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 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 J ] . 学术论坛,2009,(2)[5]努力破解青少年法制教育大课题

精神文明建设与青少年 篇6

青少年健康成长与社区文化环境建设的思考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决定着青少年的.意识和精神,并最终决定着他们的行为和方式.社区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空间.社区文化环境建设的好坏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 者:张波 ZHANG Bo  作者单位:浙江省团校,浙江,杭州,310012 刊 名: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YOUTH COLLEGE 年,卷(期): 27(4) 分类号:G775 关键词:青少年   成长   社区文化环境  

浅论图书馆建设与青少年网络教育 篇7

一、利用先进的图书馆网络资源培养青少年信息素质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是发展科技、振兴经济的希望。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约有3.67亿, 占总人口的28%, 他们的健康成长, 牵动着亿万个家庭的心, 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未来。而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素质教育的基地, 利用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专业的信息知识, 对青少年进行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有意义的。

1.1图书馆应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

学校是学生的第一课堂, 在这里学生接受着课本知识。但在课余时间里如果没有可去之处, 网吧可能是学生的首选之处, 在网吧他们可以接受形形色色的网络知识, 有好的有坏的, 而青少年大多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很可能受到不良诱惑。造成人格扭曲, 行为不良。为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图书馆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知识的最佳场所。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收集、整理、存储和传播的主要基地, 它所具有的丰富和高品位的馆藏文献, 整洁、宽阔的阅览场所, 安静优雅的学习环境, 它既提供了给青少年大量的相关专业图书资料, 还提供了政治、思想、法学、美学、伦理、道德、卫生等门类齐全的书籍, 必将成为青少年最重要的信息源。同时, 完全可以满足青少年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信息需求。进一步讲, 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 它更代表着一种青少年课外获取知识信息的有效途径和培养青少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第二课堂, 图书馆不仅要融入青少年的生活, 而且也要让青少年融入到图书馆中来, 使其终生受益。引导青少年读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网络世界里收集有益的、健康的信息。因此图书馆要不仅要加强电子阅览室管理, 净化网络环境, , 还要安排专职上网辅导员, 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网络知识, 引导他们正确上网, 使网络成为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帮手。

1.2建立多渠道联系, 开展青少年读者的思想道德教育

针对有少数青少年迷恋网吧, 图书馆可以开展与此相关的教育工作, 不能只靠本馆的力量。首先应与中小学图书馆建立联系网, 协助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其次应与市、区的少年儿童阅览室特别是与中小学图书馆加强联系, 互助交流, 共同探讨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图书馆也可与当地的社区加强联系, 用实例教育有问题的学生。加深学生对网上犯罪的认识。

1.3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

要有效的为青少年服务, 图书馆在采购时就应该加大收集适合青少年读者群的不同层面的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 采购一定量的符合青少年需求的文献资源, 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阅读材料, 并且不断补充, 吸引他们的积极性, 次外图书馆还可以办各种板报、图片展览、新书展览, 举办各种讲座、报告会。建立有特色的图书馆网站, 占领信息传播主阵地。在网上开辟各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栏目, 如“网上书屋”、“影视经典”、“心理诊所”等, 要能让青少年读者参与其中, 使图书馆成为他们乐于驻足的精神园地。

二、加强图书馆员素质教育。

图书馆领导应高度重视对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教育, 在新的信息技术条件下, 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传统馆员所应由的职业道德、学科知识, 还应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图书馆员如果没有一定的信息素质, 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评估信息, 组织信息。因此, 馆员必须博学多才, 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并不断地扩大知识面, 学习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内容, 只有具备了上述各种知识, 图书馆员才能有效地为读者服务, 才能成为文化稽查与图书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要实现以上目标图书馆应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2.1.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鼓励先进, 鞭策落后, 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与工作热情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管理措施。图书馆可能采取这种方法对有工作热情高, 服务质量好的馆员给与一定的精神与物质鼓励。鞭策他们将工作做的更好。

2.2奖惩并举机制:图书馆应大力倡导馆员进行工作与科研创新服务, 对于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 对取得成绩的员工, 图书馆就给与相应的物质奖励。而对与此相反的工作态度与方法, 图书馆也应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使其改正。

总之, 图书馆开展青少年读者服务是一项漫长的工作,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弱则国弱。只有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 他们才能健康的长大。这其中, 图书馆扮演这一个重要的角色。

摘要:利用现代数字图书馆先进的网络文化资源正确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和图书馆网络教育建设, 着力培养一批胜任文化稽查与图书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有效地提高图书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素质教育,网络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雁《论图书馆与青少年的信息素质教育》[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2

[2].郭太敏《论信息素质与人才培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3

博物馆建设与青少年教育 篇8

一、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社会资源,不但具有巨大的人文和历史价值,对青少年更是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博物馆本身就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得到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使其在青少年的教育中就应该起到更大的作用。青少年在参观博物馆获得巨大的收获,相对于书本知识的空泛和难以理解,它能将学校的课程内容反馈到生活和历史中——从人文历史、自然地理、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一一体现。通常情况下在学校比较厌学或好动的孩子可以重新找到一种学习知识的途径,从而形成他们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思想和信仰!所以,参观博物馆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崭新模式和途径。

目前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制定出一系列相关法律和条例让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提供一条长期的、持久的途径,发展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如法国,从2004年起,在一年一度的“博物馆之春”活动中,由法兰西博物馆局与教育部联合向儿童推出了“带着你的父母去看博物馆”的活动,有500家法国博物馆参加了这一活动。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有40万法国儿童收到一封由活动主办单位发出的盛情的邀请信,他们可以凭着这封邀请信,带着父母一起去参观博物馆,而且一切是免费的。法国的“博物馆之春”不仅在法国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欧洲各国也纷纷响应,2003年有27个欧洲国家的1500家博物馆参加了这项活动,到2005年增加到31个欧洲国家的1900家博物馆参加了这项活动。可见,我们在博物馆建设与青少年教育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还有许多工作要去做,可谓任重道远!

二、从青少年教育的角度去加强博物馆的建设

孩子们理解的世界与成年人存在着差别,因此要从引导孩子和增强对孩子吸引力方面着手来建设我们的博物馆。博物馆里的一切陈列、活动都围绕青少年的年龄特点进行构思与设计;让他们自己动手,亲身体验,与博物馆形成愉快的“互动”。可以建设一些青少年相关展馆和元素,比如:进行模拟考古发掘等活动,趣味迷宫、青少年资料图书馆、艺术、音乐、摄影等相关方面的体验馆等。让青少年在儿童馆内参观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能切身感受到历史所带来的快乐!博物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青少年教育环境,通过亲身体验,自己动手,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世界;通过丰富而有趣味的学习和实践,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

博物馆的建设方面我们更要转变固有思维模式,改变了以往博物馆只注重收藏、展览、研究的传统模式,更注重发挥博物馆在教育方面的作用,而他们的教育,又改变了以往教育的传统模式,注重于青少年观众对展览的参与和反应。这种类型的博物馆,是以观众(青少年)为中心的,在那里,观众比展品重要,孩子们与实物的接触、与展览的互动,从整个过程中得到的感受,要比一个展览的主题及内容更为重要。

三、让博物馆成为名符其实的学生“第二课堂”

博物馆分类众多几乎可以包含所有的行业和学科,每座博物馆都有自己的历史价值和知识传承意义。就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和内容来看,自然历史博物馆应该成为重要的教育“课堂”,它涵盖的知识范畴更多的应用于青少年的教育中。自然历史博物馆分门别类陈列着千姿百态的标本,包括有古生物、矿物、植物、动物和生态等等多个方面,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从孢子植物到种子植物,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林林总总,形态万千。我认为这类博物馆青少年是主要的观众和受益者。各个中、小学生应该有组织的由老师带领,在植物室、在动物室、在矿物室等专题陈列室里“上课”。让他们认真观察各类标本,仔细填写博物馆印发的“试卷”。让博物馆成为中、小学生上课的一个基地。让学生直接接触博物馆丰富的收藏,比起只是阅读教科书要形象、深刻得多。馆方与学校联手,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制定不同的问卷,由学生作答,再评定成绩。把参观博物馆当成一门学科,进行相关的考核和评定。通过参观学习让学生掌握知识,让博物馆成为真正的“课堂”。

四、博物馆建设从孩子抓起,激发他们对博物馆的兴趣

博物馆通过利用自己丰富的文化资源,寓教于乐,让青少年开阔视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为他们营造出一片快乐的园地,从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观众到博物馆来。青少年则能从博物馆中轻松、愉快地认识和理解自然、历史、民俗、艺术、科技,认识和理解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博物馆中陶冶身心、增长知识、提高素养;发现快乐、享受快乐,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博物馆的文化。博物馆在开展青少年教育时,应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找到符合教育改革方向的动手、参与方式,一定远比灌输式教育更受青少年的欢迎,学习效果也更好。

综上所述,我们在博物馆建设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在发挥其巨大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同时,更应强化其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参观和学习环境,改变我们原有的建馆思路,寻求出一条集历史、文化、收藏、展示、教育等具有综合社会功效和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建设之路。

村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长远规划 篇9

在全县开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宣传、大调研、大讨论进程中,益昌村党支部、村委会以“十二五”规划为总体目标,立足本村实际,通过大宣传发动群众,大调研摸清底数,大讨论明确思路,确定从“三点”上突破,稳步推进全村新农村建设,制定桥南村建设长远规划

一、狠抓重点,着重完成四项建设。一是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农村公路、村庄绿化、防洪及水利、资源利用、文化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经济发展条件;围绕“起步早、工作快、效果好”的目标,加大村容建设的力度,广泛发动和动员,在村容建设工作中,我们要事实求实,根据我们村的发展实际来进行,切勿盲目发展,盲目扩大。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选择符合我村实际的资源型、生态型、文化型、农庄型等新农村模式。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三是抓好培育造就新农民建设。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扶助、面向市场的培训机制,着重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和现代文明素质。四是抓好生态家园建设。以开展村庄整治为契机,集中力量抓好垃圾处理,村庄道路整治保洁、村庄绿化、旱厕改造,努力创建生态家园,建设具有本村特色的文明生态村镇。

二、力攻难点,着力拓宽农民增收门路。一是依靠科技兴农。在健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科技下乡、举办科技讲座等活动,积极普及农科知识。二是依靠就业富农。加快本乡大型企业集团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工业化进程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家庭经济收入。同时采取“市场+订单+培训+就业”运行模式,有计划、分批次、分类别、大规模地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其实现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工业领域转移。三是依靠扶贫助农。坚持开展帮寡助残、爱心救助等公益活动,采取扶贫与扶智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措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三、夯实基点,着实解决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灵活多样的筹资方式,稳定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二是加强农村基层班子政治素质和致富能力培训,建设一支坚强的基层队伍。三是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加强信访工作,妥善调处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把各种不稳定因素消化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切实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我们要将桥南村建设成为远近文明的“文明村、富裕村、小康村”,我们的集体经济要不断的壮大,农民经济也要快速增长,想尽一切方法增加农民的收入。在打造经济强村的同时也要成为精神文明先进村。精神文明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要做到第一把手亲自抓,专职人员具体抓,小组成员配合抓,全村上下齐抓共管,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以教育活动为载体,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促进各项工作发展。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活动,掀起爱村卫生运动的高潮,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做到有机构、有记录、有总结。

精神文明建设与青少年 篇10

烟草不仅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融先导性、服务性、窗口性为一体的行业。烟草行业在面向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如何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同时,坚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依托,加快发展烟草先进文化,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烟草行业应如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先进文化,应该是先进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推进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强大动力,是团结凝聚人民群众的强大精神力量。发展我们烟草的先进文化,也必须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发展有利于先进烟草生产力发展的文化,发展有利于专卖管理体制下的文化,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文化。

1、烟草先进文化必须是服务于先进烟草生产力发展的文化。烟草行业要面向现代化,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努力实现各个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开拓创新作为动力,把落实“两个维护”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推动烟草发展和行业进步,使烟草每隔几年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处理好烟草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烟草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使烟草这个社会的子系统保持可持续发展。

烟草文化要面向未来,就必须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世界总是处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历史使命和发展的主题。要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烟草行业走向未来、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中,需要我们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深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调动广大烟草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铸就烟草人开拓创新的文化精神,使烟草行业在未来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烟草先进文化必须是服务于烟草机制改革的文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烟草行业无论是机构改革还是发展成效都是十分显著的。但勿庸讳言,烟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地方还存在,必须以烟草经济体制的创新进一步推动行业生产力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切实推进烟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烟草全行业人员的自立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增强对专卖体制下行业改革的承受力,逐步打破行业垄断、“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观念,倡导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核心的新道德体系和价值

观念,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从而对内使劲,规范管理,苦练内功,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抗震力和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企业竞争的硬实力。

3、烟草先进文化必须是服务于“两个维护”的文化。烟草既是物质生产部门,又是“窗口”服务行业。烟草既要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烟草内部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要服务于广大消费者对烟草文化的需要。有烟草特色的社会主义行业文化来源于人民大众,服务于国家和广大消费者,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

服务于国家和消费者的文化,就必须发展先进的基础设施、发展先进的营销工具,满足客户和消费者对“烟”文化的广泛需求。服务于国家和消费者的文化,就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国家、客户和消费者的利益,努力改善烟草职工的生产、工作、生活条件,为广大烟草职工爱岗敬业、奉献烟草创造必要的前提。按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加强烟草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我国加入wto,烟草行业的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努力抓好烟草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先进的典型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扎实的思想工作温暖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烟草人,不断提高全体烟草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体的讲,加强烟草精神文明建设要注重三个问题:

1、重基础,全面抓好“四项教育”。一是政治理论教育。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武装广大烟草干部职工的头脑,使广大烟草干部职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二是思想道德教育。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全行业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科学文化教育。加强对广大烟草干职工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教育和历史知识教育,加强烟草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烟草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四是民主法制教育。加强专卖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增强法治观念和依法行政的观念,树立民主法制意识,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文明规范执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讲方法,注意搞好“四个结合”。一是“虚”与“实”相结合。要紧扣本单位业务工作,着力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通过扎实有效的文明创建工作,促使广大烟草干部职工转变作风,提高素质,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树立文明、规范、诚信、高效的形象,规范行业行为,不断提高本职业务工作水平;二是“硬”与“软”相结合。精神文明建设,既体现在干净整洁、舒适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现代化的办公设施等方面,又体现在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是否很高、单位的社会形象是否良好等方面。因此,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做到硬件、软件一起抓;三是“扬”与“弃”相结合。精神文明建设是不断发展、不断探索的实践活动,必须摸准时代的脉搏,依据形势的变化,结合单位实际,与时俱进,保持精神文明建设鲜活的生命力;四是“创”与“管”相结合。要加强对烟草行业文明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努力形成科学、长效管理的创建工作机制,使文明创建工作逐步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推动创建工作健康发展。

3、创特色,深入建设“四大工程”。一是烟草企业文化建设工程。以“两个维护”的行业价值观为引领,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结合各自实际,构筑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企业文化;二是烟草行政执法素质形象工程。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依法治烟为主题,以推行执法单位文明创建为载体,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为主要内容,以执法机制、执法体制创新为主要取向,全面提高烟草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文明、规范、高效的烟草行政执法队伍,树立烟草行政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三是烟草文明诚信服务工程。全面开展“青年文明号”、“微笑服务、用心沟通”等文明服务活动,规范经营行为,延伸服务触角,创建文明示范岗,推行岗位首席制,开辟烟草文明优质服务的“绿色”通道;四是烟草企业安全效益工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制度建设,抓好安全现场管理,努力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调整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管理结构,加强企业管理,努力提高企业效益。

构建科学的评价系统,务求烟草精神文明建设实效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重在深入,重在坚持。如何科学地考核和评价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呢?笔者认为精神文明评价系统应该按“宝塔型”分层制定与实施,即由上级烟草部门评定考评下级烟草部门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方案并主持实施,以便上级确切地了解下级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为使子系统更加切合实际情况,制定有关评价系统时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一是重实效的原则。即以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重实效并非不要过程,而是要求仅仅把过程当作手段,将取得的实效当作最终目的。只有目的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才会有方向,有层次,才能稳步推进;二是可操作性原则。一个完善的精神文明评价系统必须满足统计学意义上的科学性,能反映项目动态和静态的变化,其制定要求有较高的专业性,但在该系统所辖范围内又要能统一操作,容易操作,便于广泛实施;三是可比性原则。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不好比较,是由于精神文明范畴本

身的模糊性决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不可比。我们可以引进多种科学的分析、比较方法来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如定性、定量分析,动态、静态对比法等。

上一篇:机关服务基层标兵科室简要先进事迹下一篇:课文自然之道的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