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现代爱情诗(通用10篇)
外国现代爱情诗 篇1
柏拉图对话录里阿里斯托芬对爱情所作出的绝妙譬喻:人原先是一个整体, 由于强行分劈, 才有两性。两性的情爱, 正是对生命内在本初结构恢复完整的焦渴 (柏拉图, 《酒宴篇》) 。这譬喻的深刻处, 就在于凸显出了两性关系的本质:爱情是生命对生命的肯定。歌德说:“人生之中有爱情, 就恰如自然界有春天, 大地上有鲜花。”爱情是永远不变的主题, 在各国历代文学中都占重要地位。“夫妇, 人伦之始也”, 所以爱情是“人生代代无穷已”的命脉, 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在两千年前的《诗经》中, 爱情的多声部乐曲就已经开始鸣奏, 从开篇的《关睢》里我们就能感受到强烈的人类之爱。
在中外文学的浩荡长河中, 以爱情为题材的优秀作品是永远也不会凋谢的、动心的波浪。从古至今, 有人为爱痴, 为爱狂, 为爱泣, 为爱痛, 为爱生也为爱死。多少痴男怨女让我们同情, 更是被铭刻在心底不能忘记。当今之世, 观念日新而世风日下, 物欲横流人欲泛滥, 不论权势不计功利的爱情, 真正海枯石烂的恋情, 大约只能从诗经从汉魏乐府从梁祝之类的民间传说中去找寻了。在滚滚红尘之中, 为俗物尘情所累所困的现代人, 如果能捧读古代那些优美的爱情诗, 像沙漠中的旅人捧起一泓清泉, 像闹市的居人捧读一山翠色, 他们蒙尘的疲累的心, 也许会受到清纯的古典的洗礼, 得到休憩和净化。让我们一起为爱感动。
一、爱的求索
中国文化对于爱情, 向来有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隐避情结, 中国文人更愿意将爱情化在亲情中咏叹, 这种含蓄像一枚坚果的壳, 把最能表现性灵和柔情的部分包起。在层层礼教和儒家仪式的捆扎之下, 什么样的锤能够敲开这层坚硬的外壳?儒家的家庭观念重视秩序, 并持两性不平等的主张, 甚或可以说:“夫为妻纲, 夫唱妇随。”婚姻不自由, 受家庭和社会舆论干涉。婚姻有时成为年轻人为家庭尽义务的一种形式。但无论如何阻挡不了人对真爱的求索, 即使在千年前就已如此的炽热和率真大胆, 只因为是在追求着生命性灵的完整。“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这是《诗经》留给后人的第一句爱情宣言。
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的第一篇《关雎》就是描写爱情的。第一首咏叹爱情的诗歌, 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无疑是深远的。诗篇中固然在“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中表现着“君子”对“淑女”的情真意切, 但这须从“君子好逑”之“好”的意义上来理解。诗是以第三者的视角来写的, 它不是说的哪个“君子”的“寤寐”、“辗转”, 而是借这种一般情态来倡扬“君子”对“淑女”的应有情分。“寤寐”云云, “辗转”云云, 不可谓之不失态, 不可谓之不“发乎情”, 但只有在正当的婚姻关系前提下这才是值得称道的, 才是“止乎礼”的。质言之, 《关雎》所立意歌唱的是今之所谓“恩情”, 而不是爱情, 伦理的意义大于生命的意义, 是对伦理意义上的夫妻恩情的强调。
在今天, 或许仍有人追求刻骨铭心、生死相许的爱情;或许有更多的人仅凭习惯和道义维持着婚姻, 他们朝夕相处, 同床异梦, 白头偕老。无论怎样, 我们仍旧会渴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成眷属便要常相守, 在相守的过程中执著专一, 不离不弃。外遇问题为中国社会所难容忍, 《易·恒卦》谓:“从一而终。”为人夫者也应在情感的托付上, 对妻子忠贞不渝。外遇是对配偶精神上的不贞, 情感上的背叛。在夫妻之间长期的相互冷漠与疏离下, 声气不通、情性不感、貌和神离的夫妻, 失血的空壳家庭日渐增加。我们一味追求个性的张扬, 个体本位为中心的文化渗透无疑是有影响的。我们不论其好坏, 只是觉得偏离了我中华家族本位的文化传统。爱与不爱, 相守与相离的愉悦和痛苦是一样的深刻和难以言表, 几千年前的古诗中有着我们现代人的悲欢离合, 爱的深刻和被弃的痛苦也是不变的, 那发自内心的哭诉和悲愤是一样的。
二、爱的单纯与炽热
“风雨凄凄, 鸡鸣喈喈。既见君子, 云胡不夷?风雨潇潇, 鸡鸣胶胶。既见君子, 云胡不瘳?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单纯女子的爱的至纯至真, 爱人就是阴雨表。那份单纯、简单的满足让我们怀念和感动。现代的我们丧失了古人的那份单纯与天真, 丧失了原始的浪漫与激情, 塑造、打磨出了世故的灵魂。
我们一起重读一下这首古诗, 体会别样的冲动和感触。
你侬我侬, 忒煞情多, 情多处, 热如火。把一块泥, 捻一个你, 塑一个我。将咱两个, 一齐打破, 再捻一个你, 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 你泥中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 死同一个椁。 (元·管夫人致赵孟頫)
这首元曲围绕单一的“泥塑”意象, 表达男女两心相依的思想。这种心心相印, 彼此之间装着爱人的理想, 在今天似乎受到无以伦比的超越。恋人间、夫妻间的忠诚受到挑战。对爱人对家人的有责任感的少数被我们大加赞扬, 因为日见其消减。金钱、肉欲的诱惑让一些人丧失、忘记彼此的许诺和忠诚, 可以不畏人言, 堂而皇之地做“情人”却冠之以“真爱”或情不自禁;可以告诉爱人“我爱你, 但我真的无法和你在一起”或“我爱你胜过爱自己, 但我怕你承受压力太大, 所以我不能离婚”, “我想你但我不得不和她 (他) 在一起, 我要生活”……太多的理由让人们不得不原谅爱人的背叛、欺骗或背弃, 彼此感觉不到对方的痛楚, 因为彼此的心不相连, 未相通, 彼此的心没有融合成一体, 爱人彼此之间的忠诚和唯一被践踏。我们忘了徐志摩对他的“眉”说:
我是否能给你一些世上再没有第二个人能给你的东西, 是否在我的爱你的爱里你得到了你一生最圆满、最无遗憾的满足?这问题是最重要不过的, 因为恋爱之所以为恋爱就在她那绝对不可替代的一点;罗密欧爱朱丽叶, 愿为她死, 世上再没有第二个女子能打动他的心;朱丽叶爱罗密欧, 愿为他死, 世上再没有第二个男子能占有她的一点子的情, 他们的恋爱之所以不朽, 又高尚, 又美, 就在这里。他们俩死的时候彼此都是无遗憾的, 因为死成全他们的爱到最圆满的程度, 所以这“Die upon a kiss”是真钟情人理想的结局, 再不要别的。“定情”the spiritual engagement, the great mutual giving up———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两个灵魂在上帝的眼前自愿的结合, 人间再没有更美好的时刻———恋爱的神圣就在这绝对性, 这完全性, 这不变性。 (徐志摩, 193)
在徐志摩看来恋爱是生命的中心与精华;恋爱的成功是生命的成功, 恋爱的失败是生命的失败, 这是不容质疑的。一些青年不知是忘却了, 还是不屑徐氏这样的感情奴隶和“玩物丧志”之人。我们或许会耻笑如此的“痴狂”或至少有人会不理解此等愚蠢举动:“为爱放弃生命”。爱人间如此的相容、相依, 让我们怀疑其真实性, 毕竟文学创作是高于生活的。当我们在现实中看到一些大学生为彼此的爱, 忘记亲人的含辛茹苦, 忘记其所肩负的社会和家庭责任, 遗弃众多爱他们、关心他们的人, “决然”选择死亡。我们为其惋惜, 惋惜年轻生命的白白葬送, 我们不会被感动, 不会称赞其崇高, 甚至会鄙视这对“鸳鸯”的懦弱和肤浅。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痴情男女很少而且愈来愈少。更多的情况是我们忘了爱, 忘了爱人, 感觉不到心痛, 甚至会过得更好、更愉快。只因彼此的心相隔太远, 何谈融为一体, 你的心就是我的心, 你的痛就是我的痛。你的悲痛我无法理解更无法为你消解。或许在逐渐变得理智和聪慧, 在此不敢妄作评论, 只是出于困惑, 将其呈现出来以供思考。
三、爱的背弃与伤痛
有爱就有爱的背弃, 有背弃就少不了痴男怨女的痛苦和悲哀。
妾薄命
明·袁宏道
落花去故条, 尚有根可依。
妇人去夫心, 含情欲告谁?
灯光不到明, 宠极心还变。
只此双蛾眉, 供得几回盼。
看多自成故, 未必真衰老。
辟彼数开花, 不若初生草。
织发为君衣, 君看不如纸。
割腹为君餐, 君咽不如水。
旧人百宛顺, 不若新人骂。
死若可回君, 待君以长夜。
现代译文:
落花离开原来生长的枝条, 还有树根可以依靠。
妇女失去了丈夫的欢心, 那难言的痛苦向谁诉告?
晚上点燃的灯光不到天明, 宠爱至极还会变心。
只有这一双长长的蛾眉, 能供得几次回头顾盼怜爱深深。
看得多了就旧而生厌, 我的容颜未必真正已经衰老。
譬如那开了数次的花树, 不如那刚刚长出来的鲜草。
用头发为你编织衣裳, 你心目中还比上薄纸一张。
割下身上的肉为你准备饭食, 你吞咽时还不如清水一汪。
原来的妻子百般婉曲顺从, 还不如听取那新人咒骂一场。
如果一死可以使你转意回心, 我等待你在死亡的地上。
“妾薄命”本为乐府旧题, 多写弃妇之情。此诗也是如此, 共分五层, 四句一转, 自悲自叹, 如怨如诉。“待君以长夜”是旧时代弃妇没有出路的出路之一, 真是可怜亦可悲。即使现代, 那些没有经济能力的女性仍在上演如此的悲剧, 她们企求丈夫的“回心转意”;等待爱人的怜悯和施舍;她们能接受形同虚设的婚姻和屈辱……这里看到的是弱女子的哀叹, 是被弃后的自卑, “进退无颜仪”的复杂心理。由于女性的地位下降和从一而终观念的影响, 弃妇的命运便日益悲惨了。素洁美好温淳的女性面对被弃的命运, 已经不苛求男子对爱情忠贞, 只求能够不被赶出家庭。我们为其感到心痛却无奈。或许爱使人丧失了自尊和独立感, 因为我们生活中也不乏一些优秀男女为了爱而放弃生命:“我的生命不能没有你, 没有你, 我的生命没有意义。我能容忍你爱别人但你要在我身边, 你只能是我的……”这样的故事仍然在发生。为爱痴迷不悟, 为爱忍辱偷生, 为爱彻夜难眠, 为爱肝肠寸断, 生不如死, 为爱不惜以死要挟……多少人为爱快乐, 更为爱哭泣, 爱不能少, 但当爱逝去时, 该如何释怀, 如何面对自我的生活?这让我们叹, 让我们忧。时至今日, 具有感情和经济独立性的女性能洒脱地说声“拜拜”而各奔前程吗?可能会有人说:“满大街都是男人……绝不会再在一棵树上吊死。”但大部分人是不能如此洒脱的。爱让人生美好, 爱让人幸福, 爱让人有智慧, 所以当爱不再时要放手还彼此以自由也是一种爱。我们总说西方人对爱特别潇洒, 其实作为人, 其情感是一样的, 爱的执着更是不变的, 承受的伤害同样沉重, 只不过由于其历史和经济条件造就了女性的不同地位。在我国这首诗———《妾薄命》中女主角只是一味埋怨命运, 对爱人无厌恶和埋怨谩骂的语言, 对其爱人仍流露渴望和幻想。
《诗经》里也有弃妇的感叹, 但那不是后现代意义上的弃妇。“江有汜, 之子归。不我与, 其后也悔” (《召南·江有汜》) 。纵然情人背弃了她们, 他也会为忽视她的价值而后悔, 终究会回来的, 这是何等的自信。而在《褰裳》这首活泼的诗篇里我们读到的是:“子惠思我, 褰裳涉溱。子不我思, 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 褰裳涉洧。子不我思, 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这种大胆的邀请让我们欣赏和羡慕, 那种洒脱更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涤荡。在这里“思我”之“思”表现出爱情的决定意义, 如果“我”是“子”思的对象, 则“我”可以将一切困难俱抛脑后, “我”对“子”可以不再是“思”的独立存在, 而无所保留地归属于“子”;如果相反, 则“子”对“我”就不再有任何的意义。“思”是“我”与“子”一切关系的实质和基础。在这诙谐而又决绝的诗篇中, “岂无他人”一句是值得注意的, 它突出爱情至上, 爱作为强大的生命力是自发的, 因此需要男女在社会关系上的绝对自主。
上面的诗歌都表现“弃妇”的埋怨, 以及其不同的态度和反应, 今天依旧在一幕一幕地上演, 内容相差无几, 促使人们感叹我国道德伦理的早熟和文化的理性。但那已是历史, 在今天, 女性有了独立的思想和经济基础, 她们在变化, 追求物质和情感完美, 不再被传统的婚姻观和女性的所谓“三从四德”美德所限制和约束。在现代, 我们会听到对“见异思迁, 朝秦暮楚, 见钱眼开”或傍大款的女性的埋怨, 这就打破了几乎全是“闺怨”诗的传统。女人不再埋怨更不需要埋怨, 因为我们在成长。
“软弱”不再是女人的代名词, 她们不是缠绕在男人身上的藤, 而是独立生长的高树, 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独特内容。她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不把失败看作最后的结果, 也不把爱的遗失当作整个世界的陷落。无论是艳阳或阴雨下, 她们在微笑着。
四、一样的真谛, 不一样的诠释
对爱人的渴望和追求在任何民族都是永远不变的主题甚或生存意义。在我国没有谁比徐志摩在爱情至上和爱情神圣上走得更远。徐志摩相信, 即便到了世界的末日, 上帝的最后审判之时, “在一切标准推翻的那一天, 在一切价值重估的那时间”, 唯有爱的真理颠扑不灭, “在主的跟前, 爱是唯一的荣光”。“我没有别的办法, 我就有爱;我没有别的天才, 就是爱;没有别的能耐, 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 只是爱”。“恋爱是生命的中心和精华;恋爱的成功是生命的成功, 恋爱的失败是生命的失败, 这是不容疑义的” (李欧梵, 199) 。徐志摩把爱视作一项人生准则来追求。他的诗总与爱、死亡联系在一起, 死成了爱的最高形式。这与他受西方教育和文化熏陶有很大关系。西方的传统宗教使人们相信, 人生并不终止于死亡, 即使在死亡以后, 也还有另一个美好的世界等着他们。如果在人世爱情难以实现, 那么可以到天国去实现夙愿;如果在人世爱情被迫中断, 那么可以到天国去重续前缘。死亡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去实现梦想, 借此也读出徐志摩对爱的痴狂。在今天我们的爱被世俗化得几乎感不到心跳和兴奋的感觉时, 重新审视和思考如此惊心动魄的爱。爱是一切, 为爱而死, 已经不再被我们现代青年视为崇高和伟大, 相反我们会耻笑其为懦夫。爱不能走得太远, 逾越伦理道德的爱注定是痛。我们不断追求爱, 但生活不只有情爱, 有太多的关爱、慈爱及责任需要去承担。我们不能走得太远, 更不能怀疑纯洁、真挚的爱。
理想的爱情往往遭遇不期而至的阻力, 因为残缺而变得更加完美。与自己爱的人一起爱每一个阳光灿烂日子, 并肩度过风雨灰暗的每一天, 过平淡的一生, 也是一种完美, 一种幸福。
参考文献
[1][春秋]孔子.诗经.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
[2]杨庆存.传承与创新.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3]李山.诗经的文化精神.东方出版社, 1997.
[4]李元洛.历代文人爱情诗词曲三百首.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0.
[5]周永启.英诗歌200首赏译.海南出版社, 2003.
[6]徐志摩.徐志摩作品集.接力出版社, 2005.
[7]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浪漫爱情诗外国 篇2
作者:雨果(法国)
既然我把我的唇放进你永远充溢的酒樽,
既然我把我的苍白的额贴近你的手心,
既然我有时呼吸到你的灵魂里温柔的气息,
一种沉埋在暗影里的芬芳;
既然我有时从你的话语里,
听到你散步的你那神秘的心声;
既然我看见你哭泣,既然我看见你微笑,
我的嘴对着你的嘴,我的眼睛对着你的眼睛:
既然我看见你那颗星在我头上光芒闪耀,
哎!它可老是深藏不露,觌面无由;
既然我看见一瓣花从你那年华之树上
掉下来,坠入我生命的波流;
现在我可以向急逝的韶光讲了:
——消逝吧,不断地消逝!我将青春永葆!
你和你那些憔悴的花儿一齐消逝吧,
我心灵里有朵花儿谁也不能摘掉!
我这只供我解渴的玉壶已经盛满,
你的翅膀掠过,也溅不起其中的琼浆半点。
你的灰烬远不足以扑灭我的灵火!
现代爱情诗 篇3
烦忧 戴望舒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赠别 穆旦
多少人的青春在这里迷醉,
然后走上熙攘的路程,
朦胧的是你的怠倦,云光,如水,
他们的自己丢失了随着就遗忘;
多少次了你的园门开启,
你的`美繁复,你的心变冷,
尽管四季歌喉唱得多好,
当无翼而来的夜露凝重──
等你老了,独自对着炉火,
就会知道有一个灵魂也静静的,
他曾经爱过你的变化无尽,
旅梦碎了,他爱你的愁绪纷纷。
窗外 康白清
窗外的闲月
紧恋着窗内蜜也似的相思。
相思都恼了,
她远涎着脸儿在墙上相窥。
回头月恼了,
一抽身儿就没了。
月倒没了;
《诗经》中的爱情诗 篇4
说到《诗经》中的爱情诗, 就不能不提到《关雎》了。《关雎》是《诗经·国风》的第一篇, 也是《诗经》305首的第一首。《毛诗序》以为此诗是吟咏“后妃之德”, 现代研究者多不信此说, 认为是描写恋爱的作品, 是一首炽热感人的情歌。诗的开篇两句“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河之洲, 即水中可居之地。在河边漫步的公子哥, 听到关关的鸣叫, 由水鸟的双双对对, 联想到自己的终身大事, 于是想起了那位“窈窕淑女”, 可女孩子的心, 就像那左右浮动的荇菜, 不可捉摸, 又哪里能轻易追求得到呢?所以只有日夜思念, 白天食不知味, 无心做事, 夜晚则“辗转反侧”, 终于让“寤寐思服”的君子想到了一个好的办法:“琴瑟友之”。如此美好的一个女子, 其情趣也定然是高雅的, 于是, 我们的主人公就用弹琴鼓瑟来增进友谊, 终于打动了姑娘的芳心, 于是快快乐乐地敲着钟打着鼓, 热热闹闹地完成了他们的终身大事, 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故事。这乃属于典型的东方式的、我国传统的恋爱观, 即他所盼望的是同淑女成为夫妇, 而不仅仅是作为情侣, 这固然有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 却也体现了汉民族的传统特色。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起兴。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此诗以雌雄相依的雎鸠, 兴淑女应配君子, 这一对在河洲上互相依偎着一唱一和的水鸟, 自然会引起未婚青年男子迫切寻找淑女以为配偶的强烈意愿;以荇菜流动无方, 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 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 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 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 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 如“参差荇菜”, 无不活泼逼真, 声情并茂。此诗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一如我们先民们淳朴自然的感情。
我们的先民们还不曾有后世那么多道德枷锁, 内心有了真挚的情感就如实地说出来, 于是就让我们今天得以看到那么自然而不做作的抒情诗篇。《郑风》中的《溱洧》也是一个发生在水边的美好故事。严寒的冬天过去, 温暖的春天来到, 万物复苏, 欣欣向荣, 更引发了青年男女郊游踏青的蓬勃兴致, 而有着青青草的河边自然是绝佳的去处。于是成群结队相约而去。溱水和洧水是郑国的两条水名, 他们尽情游乐, 尽情欢笑, 享受属于他们的自然天地, 享受属于他们的大好时光。这首诗中所写的情景真是有声有色。我们可以想象到在春回日暖、绿草如茵、花开遍地的广阔郊外, 在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溱洧水边, 成群结队的男男女女, 在一起欢乐, 在一起游戏, 满耳听到的是开怀的笑声, 满眼看到的是青春的笑靥, 最后分别时还赠送美丽的鲜花, 以表深情, 多么纯洁健康的两情相悦!《溱洧》之所以特别受到攻击, 就是因为本诗中的女主人公特别大胆、热情、开朗、活泼。她主动邀请小伙子去游玩, 她毫无顾忌地和小伙子说说笑笑。这些, 和后世封建社会卫道士们所要求的“大家闺范”实在相去太远了, 怎能不使他们颦眉蹙额, 大加指责?然而, 在我们看来, 这正是本诗的第一个成功之处———在短短的数行中, 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如此生动活泼的女性形象。本诗的第二个成功之处, 是它的巧妙的章法结构。全诗二章, 仅开头四句不同。诗歌所描写的系三月上巳节之事, 因此, “春水涣涣”和“浏其清矣”, “士与女, 方秉蕑兮”和“士与女, 殷其盈矣”, 写的是同一景物, 同一场面。这两章开头的八句, 是互为补充, 共同构成了全诗的背景。诗人用简练的笔触, 勾画出了三月上巳节溱洧河边的热闹景象, 为全诗定下了轻快欢乐的基调, 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铺垫和烘托。开头这八句是场面描写, 以下各句写诗中的主人公, 通过他们的活动和对话, 把全诗的欢乐气氛推到了高潮。将交叉互补的景物描写分置于两章之中, 增加了诗歌的变化, 而又毫不影响其气氛渲染的效果;将远景与近景、全景和特写有机结合, 使诗歌显得动宕、活泼, 适合诗歌所表现的内容和感情的需要。这就是本诗在章法结构上的巧妙之处。
当然, 发生在水边的, 也不都是圆满的故事。爱情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 却总是伴随着千古感伤, 使爱情充满曲折与磨难。《秦风》的第一首诗《蒹葭》就是描写单相思的情歌。当然, 历来对这首诗的主题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追踪情人的恋歌, 有人说是怀友访旧的作品, 也有人说是求贤招隐之诗。只因诗中那“所谓伊人”的“伊人”在先秦时期并非专指女子。其实不管作何理解, 都不影响这首诗的美感, 《蒹葭》可说是三百篇中抒情诗的代表作, 我们不妨把它当作一首情诗来理解吧。不知为何, 诗中主人公思念的这位女子对他避而不见, 于是在长着一片芦荻的浩渺秋水中, 我们的主人公不畏艰险, 始终追寻着他的意中人。“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诗的开篇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疏达旷远的环境, 也为全诗着上了一层背景色。我们的诗人徘徊在长满了芦苇的河边, 思念心中的伊人, 可伊人却在水的那一边, 诗人不顾道路的艰险与漫长, 一路追寻, 可伊人却永远可望不可及, 而我们的诗人却似乎永不知疲倦, 从“白露为霜”找到“白露未晞”, 再到“白露未已”, 时间不停地流逝, 诗人的追寻却不曾停下, 多么浓烈的思恋, 多么执着的寻求, 虽然我们不曾见到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可这丝毫不影响这首诗的美。首二句以蒹葭起兴, 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 秋水森森, 芦苇苍苍, 露水盈盈, 晶莹似霜。这境界, 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 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 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 这是时间的推移, 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 到“在水之湄”, 再到“在水之涘, 从“宛在水中央”, 到“宛在水中坻”, 再到“宛在水中沚”, 这是地点的转换, 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 到“道阻且跻”, 再到“道阻且右”, 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 以凸现抒情主人公执着不已的精神。全诗三章, 每章只换几个字, 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重章叠句, 层层推进, 这是《诗经》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
《周南·汉广》也是一首描写单相思的情歌。一个打柴的樵夫, 远远望见汉水对岸有位身手矫健的女子正在游泳, 不禁对她产生了无限爱慕之情, 可是想追求她, 却是难之又难, 只好退而求其次, 只要能接近她, 即使在她出嫁时为她做个马夫, 也是心甘情愿的。多么朴实的愿望啊!可是汉水水面好宽广呀, 要想游过去不可能, 江水水流又太长, 不能用筏渡过去。于是这样一位高洁的游女, 只因这江汉之隔, 让樵夫只好望着宽广的江汉徘徊, 望着漫渺的烟波兴叹了。诗篇首章“南有乔木, 不可休思”, 既是《诗经》惯见的起兴, 又暗示了抒情主人公所处环境也是荆樵遍地的采樵之地。随后, 主人公直抒情思:“汉有游女, 不可求思。”这位樵夫遥望佳人, 一往情深, 所慕之人却又是那样的可望不可及, 可遇不可求, 一段缅邈的情思却使抒情主人公陷于深深的失望之中。于是发出了似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的吟唱:“涉汉之广矣, 不可泳思。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汉水宽广, 烟波浩淼, 云水相隔, 既是写环境的阻隔, 又象征主人公深情执着却无限怅惘的心灵世界。如果诗篇仅仅是单纯抒发这一段不可求的失望心绪, 是不足以情动千古的。最为深婉的是二、三章, 为思设事, 凭空结想婚娶佳人, 继而叠章咏叹, 深切的失落, 真让人有“不忍听”之感。抒情主人公思慕之极, 无可奈何, 于是将情思寄托于想象与虚幻, 由现实的失望转入对婚配的幻想。细细想来, 这也合于人之常情。幻想可以暂得一时之安慰, 然而回到现实, 是更为深沉的失落。每章后四句是完全相同的咏叹, 看似有几分感伤, 实是深情执着, 万般流连。
看来这水边不仅会发生浪漫美好的恋情, 同样也会有让人遗憾的事发生。《召南·江有汜》写一个失恋男子的心理, 真是入木三分。这首诗以江水起兴, 第一章以江水决口流出之后, 绕了一些路, 最后又折回原来的水道作喻, 希望那出嫁的女子, 也能像这汜水一样, 过些日子再回到他的身边, 不然她会后悔的。第二章希望那出嫁的女子会像时隐时现有变化的江中小洲, 有时会来和他共处, 否则那女子会因忧愁而生病的。然而这一厢情愿的想法, 终于成了泡影, 不能实现了。于是在第三章就希望那出嫁的女子, 能够来过访她, 保持来往, 聊慰他的相思之苦。然而, 这点愿望也不能达到。至此, 不必再诅咒对方了, 那是没有用的, 只好反求自己, 想法自我解脱, 而自我解脱的办法, 不是消极丧志, 或绝望自弃, 而是在无可奈何的情景下以狂歌当哭来发泄失恋的痛苦之情。虽然诗中的男子不如后世文学作品中那么高尚, 可却是如此真实, 他正反映了我们先民们自然而不矫饰的天性, 也使这男子显得更加纯真可爱。不过, 历来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首弃妇诗。女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商人妇。那商人离开江沱返回家乡时将她遗弃了。她满怀哀怨, 唱出了这首悲歌, 诗中的“之子”, 是古代妻妾对丈夫的一种称呼, 与《诗经·卫风·有狐》的“之子无裳”的“之子”一样。其实无论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 都不影响我们对这首诗所抒发的情感的理解。这是一首失恋的情歌, 诗人回忆已往的恋情, 心中的酸楚难以言表, 他知道长江水无论是汜水、沙洲, 还是支流, 最终还是会汇流在一起, 因此期望自己的爱情亦能出现奇迹, 恋人能够回到自己的身边, 可惜这一切自己都不能左右, 这是最令人伤心的事情, 诗人将自己的痛苦藏在心底, 而是想象着恋人将会和自己一样后悔、凄楚、痛哭, 这一方面衬托出诗人的痴情, 同时一方面说明感情的纯真, 希望她 (他) 忘记、抛弃过去, 拥抱幸福!难怪有人说, 《诗经》作为遗留了2000余年的一部巨著, 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
当然, 这里选择的是《诗经》中少而又少的几首爱情诗。其实《诗经》中还有许多爱情故事发生在水边。2600年前许穆夫人所作《竹竿》中也有“淇水滺滺, 桧楫松舟;驾言出游, 以写我忧”的优美诗句。《诗经·淇奥》中“瞻彼淇奥, 绿竹猗猗”的诗句告诉我们, 当时淇河两岸青竹茂盛, 淇水碧波荡漾, 水光竹影中, 松舟泛波, 桑林里不时传来采桑女的欢声笑语……这是一处令人心旷神怡的仙境, 难怪会成为恋人们幽会的场所。《国风·桑中》:“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桑中”即指淇河沿岸的桑园、桑林, 此后泛指所有的桑园。汉代以后以“采桑”为题的爱情诗歌开始频繁出现, “桑园”渐渐成为热恋男女谈情说爱、幽会的场所。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上古一段自由而愉悦的习俗:每到春光明媚之际, 青年男女三五成群, 愉快地交游于江河之滨, 情生而互歌。“国风”中有众多的情诗篇章都反映了这一古风, 《关雎》之“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蒹葭》之“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溱洧》之“溱与洧, 方涣涣兮”;《褰裳》之“子惠思我, 褰裳涉溱”……皆情生水畔, 无不是这一富于浪漫风情之遗俗的写照。不胜枚举。
现代爱情诗欣赏 篇5
假如你的第一次给了我,
我把我的最后一次给你,
这是大龄男孩说的承诺,
也是多少人希望如此爱,
假如只是希望彼此欲望,
我也怕说出这样的心声,
因为我将放弃以后的痴,
不在过人群中坚守的寻,
你说喜欢就像你和我的,
我想只是人类需要的爱,
你问我是不是处时的话,
告诉我你心里是一样的,
我知道你想我更加的爱,
我希望你真心的交往吧,
爱情就是自然的规律宿,
也是心灵最迷茫的选择,
不爱时我们都很好快乐,
爱情都有彼此不满的膜,
我们可以隔着膜去虚爱,
也可以捅破膜去放心爱,
让对方彼此了解与包容,
让心灵与心灵想通感受,
感受你我是在做些什么,
感受彼此矛盾的启发点,
感受化解共同需要的烦,
心心祥和共享人生滋味,
接受与创造家庭的世界,
在于对方与对方的心素,
在于想开与放下的智慧,
在于探索与坚持的温和,
浅析《诗经》中的爱情诗 篇6
一、男女之间互相倾慕和传达爱意的诗
《周南·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篇诗, 众所周知这是一首情诗, 它表达了一位男青年对窈窕淑女的爱慕, 感情真挚纯朴: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前三章表现了一个贵族青年对淑女的追求, 和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心情。末二章, 想象若能和她在一起, 将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种表现男女相互爱慕的诗, 《诗经》中有很多。这首诗写出了古代男女婚嫁的基本情况。
二、表达爱情中坚贞与执着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这首诗所表达的主人公对自己倾慕已久的情人的追求。她 (他) 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自己心爱的人, 这种精神让人感动, 让我们感觉到爱情的美好与坚贞。无论遭遇什么困难与险境都要与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 这种坚贞纯洁的爱情观令所有人为之动容和向往。这种执着的精神对后世的爱情观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表达男女相思相爱的诗歌
如《邶风·静女》描写男女幽会: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这类诗歌生动活泼, 感情真挚细腻。这里写道一位小伙子在等待姑娘的到来, 描写了姑娘到来之前他内心里的情感活动, 焦急而又欣喜。情人既来, 并以彤管、茅荑相赠, 他珍惜玩摩, 爱不释手, 并不是这礼物很特别, 而是因为这位美丽的姑娘所赠的。在这里, 诗歌把主人公的内心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真挚。而《郑风·子衿》则是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 这个女子在城阙等待情人, 终未见来, 便独自踟躇徘徊,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的咏叹, 把相思之苦表现得如怨如诉, 深挚缠绵。
四、描写男女对爱情专一的诗
描写对爱情的执著专一, 如《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 有女如云。虽则如云, 匪我思存。缟衣綦巾, 聊乐我员。《出其东门》抒写男子对意中的爱人忠贞不渝的感情, 诗以城门云集的众多女子陪衬自己心中的爱人, 尽管在东门之外, 有美女如云, 却能坐怀不乱, 想到的仍是自己所爱的那个素衣女子。这也正是美丽的花几千万朵, 最心爱的只有那一朵。本首诗以服饰代人, 以色彩显形象, 鲜明而突出, 正是表现出心中情感的深刻。
五、描写男女爱情受阻的诗
有时对婚姻自由的追求, 也会受到父母的干涉。如《鄘风·柏舟》即是写一个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干涉时所发出的誓辞。“泛彼柏舟, 在彼中河。髧彼两髦, 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诗中这个女子如此顽强地追求婚姻爱情自由, 宁肯以死殉情, 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 表现出她在爱情受到阻挠时的极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孩子与父母之间会有冲突, 最为常见的是为恋爱婚姻而发生的冲突。观念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生活中, 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传统、社会、他人那里接受各种支配着自己生活的观念, 在观念的指导之下说话和行动。人们常说环境改变人, 其实环境改变的是人的观念, 是人对生活的看法和态度。因此, 才会有《柏舟》这样的情况出现。
六、描写婚后家庭幸福生活的诗
《诗经》中反映结婚和夫妻家庭生活的诗, 虽不如情诗丰富, 但也很有特色, 如《周南·桃夭》, 诗人由柔嫩的桃枝、鲜艳耀眼的桃花, 联想到新娘的年轻美貌, 祝愿她出嫁后要善于处理与家人的关系。而《郑风·女曰鸡鸣》则写了一对夫妻之间美好和乐的生活。诗以温情脉脉的对话, 写出这对夫妻互相警戒, 互相尊重, 互相体贴的感情, 并相期以白头偕老的愿望。女曰鸡鸣, 士日昧旦。子兴视夜, 明星有烂。将翱将翔, 弋凫与雁。弋言加之, 与子宜之。宜言饮酒, 与子偕老。琴瑟在御, 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 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 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 杂佩以报之。
通过这些爱情诗我们看到了《诗经》所描述的那个时代的爱情观以及人生观, 也了解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让我们好好体会这种情感, 把这种情感带到当今我们自己的生活当中, 来激发我们对新时期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总之, 《诗经》让我们看到了一份美好, 同时也看到了中国诗歌里最纯美的部分。
参考文献
[1]袁行霈, 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袁行霈, 孟二冬, 丁放.中国诗学通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
[3]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M].北京:北大出版社, 2005.
现代诗,爱情诗,悔过诗 篇7
也许有一天我会和你走丢,那必将成为我人生中最遗憾的的事情,深刻的反思让我明白在我的人生中也许不会再出现一个像你一样爱我的人。
你对我的要求总是那么的低,一个小小的满足都会让你开心很久,可我却愈加的逼近你的忍耐限度。
越来越少的慰问和关心剥夺了本该属于你的幸福,天天感觉痛苦可我却变得麻木。
未来的道路我会和你一起并肩的走下去,因为我会在走丢的那个路口等你回来。
论《诗经》爱情诗的风采与魅力 篇8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的爱情热恋。男女双方倾慕, 向往, 沉浸在无限想念之中。心与心碰撞闪烁耀眼的火花, 点燃了相亲相爱的热烈的感情。《诗经》中第一首《关睢》, 真切地写道, 在黄河岸边, 睢鸠关关互鸣, 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 采摘鲜嫩的荇菜。一个德才兼备的小伙子产生了热切的爱恋。从此的日子里, 姑娘在“参差荇菜”田野里, 一天又一天, “左右流之”, 左右采之, 左右芼之;小伙子日复一日, “寤寐求之”, “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写的真切入微, 恰到“乐而不淫”的好处。“《关睢》乐得贤女以配君子”, 是爱的热情, 是美的德行。流水, 鸟鸣, 采荇, 爱恋, 人间多么美好的自然生态, 生命生态, 充满了诗情画意, 叫人浏览之而忘返。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这是一首贺婚诗。姚际恒《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 故以喻女子, 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诗中以嫩红的桃花, 硕大的桃实, 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美满的婚姻, 表达对女子出嫁的纯真美好的祝愿。
我国上古时期, 人们“象征”表现手法运用已经相当娴熟了。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 “灼灼其华”光彩照人, 鲜美无比。阮籍 《咏怀·昔日繁华子》:“天天桃李花, 灼灼有辉光。”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陈师道《菩萨蛮》词:“玉腕枕香腮, 桃花脸上开。”绽蕊的桃花和新嫁娘绯红的脸颊, 两相辉映, 盎然韵味。桃花开后自然结果, 预示新娘早生贵子。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累累硕果和枝叶的茂密成荫, 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 是最美的比喻, 最好的颂辞。青年人的成长生活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 自然浑成, 融为一体。
《卫风·硕人》描写齐女庄姜出嫁卫庄公的壮盛和美貌, 着力刻划了她的高贵、美丽的形象。描写细致, 比喻新鲜。清人姚际恒由衷感叹:“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 是为绝唱。”其中写道:“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方玉润评价说:“千古颂美人者, 无出‘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二语” (《诗经原始》) 。孙联奎《诗品臆说》也拈出此二语, 并揭示其美所在的奥秘:说:“《卫风》之咏硕人也, 曰‘手如柔荑’云云, 犹是以物比物, 未见其神。至曰‘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则传神写照, 正在阿堵, 直把个绝世美人, 活活地请出来, 在书本上滉漾。千载而下, 犹亲见其笑貌。”从手、肤、领、齿, 刻画美人之“形”, 而“巧笑”、“美目”寥寥八字, “一篇之警策”, 却传达出美人之“神”, 重要的这是富有生命力的动态之美。形美悦人目, 神美动人心。动态地写神则可以使人物鲜活起来, 气韵生动, 性灵毕现, 似乎从纸面上走出来, 走进你的心灵, 摇动你的心旌。在生活中, 一位体态婀娜的丽人会留下美的印象, 但这嫣然一笑这含情一盼却更能使人久久回味, 惹起你多少纯真无邪的爱的幻梦!几千年过去, “巧笑”、“美目”仍然亮丽生动, 楚楚动人, 光景常新, 激活人们美的联想和想像。这首《硕人》也成为题咏美人文学作品的“千古之祖”。汉乐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以及曹植《洛神赋》中, 都可以看到“她”的芳踪。白居易 《长恨歌) “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名句, 也令人想起“她”的倩影, “传神写照”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徐志摩的现代爱情诗 篇9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惊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在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任凭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残春昨天我瓶子里斜插着的桃花
是朵朵媚笑在美人的腮边挂;
今儿它们全低了头,全变了相:--
红的白的尸体倒悬在青条上。
窗外的风雨报告残春的运命,
丧钟似的音响在黑夜里叮咛:
“你那生命的瓶子里的鲜花也
变了样:艳丽的尸体,谁给收殓?”
我不知道风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我等候你
我等候你。
我望着户外的昏黄,
如同望着将来,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
你怎么还不来?希望
在每一分钟上允许开花。
我守候着你的步履,
你的`笑语,你的脸,
你的柔软的发丝,
守候着你的一切,
希望在每一分钟上
枯死。--你在哪里?
我要你,要得我心里生痛,
我要你火焰似的笑,
要你灵活的腰身,
要你发上眼角的飞星,
我陷落在迷醉的氛围中,
象一座岛,
在莽绿的海涛间,不自主的在浮沉……
喔,我迫切的想望
你的来临,想望
那一朵神奇的优昙,
开上时间的顶尖
你为什么不来,忍心的?
你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你这不来于我是致命的一击,
打死我生命中乍放的阳春,
教坚实如矿里的铁的黑暗
压迫我的思想与呼吸,
把我,囚犯似的,交付给
妒与愁苦,生的羞惭
与绝望的惨酷。
这也许是痴。竟许是痴。
我信我却然是痴,但我不能转拨一
支已然定向的舵,
万方的风息,都不容许我忧郁--
我不能回头,
命运驱策着我!
我也知道这多半是走向
毁灭的路;但
了你,为了你
我什么都甘愿;
这不仅是我的热情,
我的仅有的理性亦如此说。
痴!想磔碎一个生命的纤微
为了感动一个女人的心!
想博得的,能博得的,至多是
她的一滴泪
她的一阵心酸,
竟许一半声漠然的冷笑;
但我也甘愿,即使
我粉身的消息传到
她的心里如同传到
一块顽石,她把我看作
一只地穴里的鼠,一条虫
我还是甘愿!
痴到了真,是无条件的,
上帝他也无法调回一个
痴定了心如同一个将军
有时调回已上死线的士兵。
枉然,一切都是枉然,
你的不来是不容否认的存在,
否则我心中烧着拨旺的火,
饥渴者你的一切,
你的发,你的笑,你的手脚,
如何的痴恋与祈祷
不能缩短一小寸
你我间的距离!
户外的黄昏已然
凝聚成夜的乌黑,
树枝上挂着冰雪,
乌雀们典去了它们的啁啾
沉默是这一致穿孝的宇宙。
钟上的针不断地比着
玄妙的手势,像是指点,
像是同情,像是嘲讽,
每一次到点的打动,我听来是
我自己的心的
活埋的丧钟。
沙扬娜拉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情死
玫瑰,压倒群芳的红玫瑰,昨夜的雷雨,原来是你发出的信号——真娇贵的丽质!
你的颜色,是我视觉的纯醪;我想走近你,但我又不敢。
青年,几滴白露在你额上,在晨光中吐艳。
你颊上的笑容,定是天上带来的;可惜世界太庸俗,不能供给他们常住的机会。
你的美是你的命运!
我走进来了;你迷醉的色香又征服了一个灵魂——我是你的俘虏!
你在那里微笑!我在这里发抖,
你已经登上了生命的峰极。你向你足下望——一个无底的深潭!
你站在潭边,我站在你的背后,——我,你的俘虏。
我在这里微笑!你在那里发抖。
丽质是命运的命运。
我已经将你擒捉在手内!我爱你,玫瑰!
色,香,肉体灵魂,美,迷力——尽在我掌握之中。
我在这里发抖,你——笑。
玫瑰!我顾不得你玉碎香销,我爱你!
花瓣,花萼,花蕊,花刺你,我——多么痛快啊!——
尽胶结在一起,一片狼藉的猩红,两手模糊的鲜血。
外国现代爱情诗 篇10
关键词:唐代爱情诗,概念整合理论,翻译认知过程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精品, 唐诗的译介活动由来已久。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承载着古老中国文化的精髓, 是诗中圣品。“诗圣”、“诗仙”的美誉也只有唐人李白与杜甫才能博得。该文拟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 浅析唐诗中爱情诗的英译。近年来, 翻译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十分丰富, 例如与文化研究相结合, 与哲学中的阐释学相结合, 与文学中的接受美学相结合, 或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心理学领域近年来重要成果之一。该理论是在心智空间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理论, 对语言与文化具有很强大的阐释力。人类的认知过程, 具体而言包含四个认知空间, 它们分别是:输入空间1, 输入空间2, 类属空间以及整合空间。译者作为整个认知活动的中心, 既要理解原语文本与文化, 又要受到目的语文化的制约, 故而在整合概念时, 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转达, 还要考虑到译入语读者的接受能力与译入语的文化。
1 概念整合理论
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建构的“小概念包” (Fauconnier 1994:13) 。概念整合理论以心理空间为基本单位, 根据建立在类比、递归、心理模式化、概念包、知识框架等心理活动基础上的认知操作过程, 建立四个抽象空间:类属空间、输入空间1或称源心理空间、输入空间2或称目标心理空间、整合空间等四个空间。类属空间向两个输入空间映射, 整合反映出输入空间共同的、常见的、抽象的组织与结构, 规定核心跨空间映射。输入空间映射具有部分与选择的属性。当输入空间1与输入空间2部分地投入到合成空间后, 通过“输入空间1”“输入空间2”“类属空间”以及“整合空间”4个空间彼此映射链接, 形成一个概念整合网络 (李福印2008:174) 。
王斌对于概念整合与翻译有十分透彻的阐述:“源语文本及其文化认知图式作为一个输入空间 (InputⅠ) , 译语表达形式及其文化认知图式作为另一个输入空间 (InputⅡ) , 它们共同投射至第三空间:交织空间 (blending space) 。在同类空间 (generic space) 的制约下形成自己的层创结构 (emergent structure) , 产生新的表达形式 (译文文本) 。” (王斌, 2001) 将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运用于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活动, 就形成了与之前的四个心理空间相对应的翻译认知整合模型:源语文本空间 (输入空间1) 、目的语空间 (输入空间2) 、类属空间以及译文空间 (整合空间) 。如下图所示:
以上对概念整合理论及其运用于翻译过程的认知做了简要的概述。类属空间 (译者空间) , 实际上包含着两个空间。因为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是原文本的读者, 同时也是目的语文本的创造者。以下我们将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来解读唐诗中爱情诗的翻译。
2 唐诗中爱情诗的翻译
唐诗以丰富的意象著称, 诗人或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或借物咏怀, 借物抒情, 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是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诗歌的英译活动也由来已久, 唐诗更是备受译者们的青睐。首先, 诗歌本身是十分优秀的文体, 能用简短的篇幅来表达丰富的感情。其次,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物质文化极其丰富的时期, 故而培育出的精神文化也是精品中的精品, 唐诗无疑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朵奇葩, 故而中国译者将其译介出去, 同时外国译者希望将如此优秀的文学作品介绍到本国, 丰富本国的文化。唐诗按其思想内容分, 种类繁多, 每一类诗歌都如天上的繁星耀眼明亮, 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其中最闪亮的一颗星星, 是爱情诗。爱情作为一个古老而又恒新的话题, 自是唐诗中的圣品。古人的感情表达含蓄而又朦胧, 这为现代译者的翻译又加上了一层难度, 以下我们来看看译者是如何巧夺天工将唐诗中的爱情诗译为英文诗歌的。
王正元在《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中指出:“诗歌文本只有在被实质解读时才有生命力。因此, 诗歌是为解读而存在的, 而且解读总是要比诗歌文本形态更丰富, 这‘丰富’就是诗歌形态即文本留给了读者‘虚空维度’。这个‘虚空维度’就是概念空间, 需要读者调动起体验的、记忆的、知识的、范畴的等相关对应物去将‘虚空维度’填充, 这‘填充’中也就包括诗歌‘新创意义’的产生, 这样诗歌分析理论中的‘兴’、‘比’、‘借代’等修辞学的概念在心智空间概念整合理论框架内才能明朗化。” (王正元, 2009:153)
以下选取的四首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家的诗歌, 因为其具有代表性。它们分别是:《闺怨》、《竹枝词》以及《怨情》。
例一: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Sorrow of a Young Bride in Her Boudoir
by许渊冲
Nothing in her boudoir bring sorrow to the bride,
She mounts the tower, gaily dressed on a spring day,
Suddenly seeing the green willow by the roadside,
She sighs for her husband seeking fame far away.
(唐正秋2006:79)
《闺怨》中的意象十分丰富, 诗人三两句便将一个少妇哀怨情态勾勒了出来。一位不知愁为何物的少妇在春日里盛装打扮, 登上翠楼。忽然看见路边的杨柳青青, 春意萌动, 想起了在外服兵役的夫君, 悔恨之情油然而生。译诗从标题到诗歌完结, 是完整的一幅画。首先“Sorrow of a Young Bride in Her Boudoir”便点明这首诗抒发了一位新婚不久的少妇的哀愁之情。译文第一句保留了原诗的意象, 紧贴原文。译文后半句是全诗的诗眼, 经过前面的铺垫之后, 少妇的感情很自然地从“不知愁”转到了“悔”。我们来看看许渊冲先生是如何在译诗中再创造的。
原诗“悔教夫婿觅封侯”包含的单个意象有“悔”、“教”、“夫婿”、“觅封侯”。在译者空间中, 诗的标题便已经将少妇的怨用“sorrow”一词表达了出来, 故而用了具体的“sigh”叹息来具体进一步具体化“sorrow”, 这就将“怨”自己的成分充分表现了出来, 通过读者自己理解出“悔” (regret) 这一层意思。读者没有具体的译出“觅封侯”, 而是将其抽象化“追求事业”, 这样的处理更容易引起英语读者的共鸣。如果直接译出这层意思, 现代英语读者不容易产生共鸣。因为现代的兵役制度是三年就能退役, 而唐朝却不然, 一旦参军便要服兵役到60岁。再者, 将“悔”的原因模糊化, 反而让读者有更多的余地来填补自己对外出拼搏的配偶的思念之情。这也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最后的目的语空间整合出了:女子叹息让自己的丈夫去很远的地方追求名望。
刘禹锡最有名的绝句是《竹枝词》。这组诗是其被贬巴蜀期间, 结合当地的歌谣的元素所作。《竹枝词二首·其一》是一首爱情诗。诗歌表达了一位少女对一个青年的爱慕之情, 但奈何少女不知青年对自己是否有情, 所以心思百转千回, 最后一句诗道出了少女心中的疑问:到底歌声是有情还是无情。这句“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情却有情。”脍炙人口, 堪称千古绝唱。
例二:
《竹枝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By willows green the river glides along,
And from the water floats my swain’s love-song.
In the west it rains, in the east shines the Sun,
Is it a fickle, or a constant one?
(马红军, 2000:165)
卢炳群对汉语以及英语的双关给出了定义:汉语中的双关语是利用一个词语的多重汉译同时关顾两种不同事物, 引起联想的修辞方式。汉语中的双关语粗略地可以分为三类: (1) 音相似或相同形、义不同; (2) 音、形相似或相同而义不同; (3) 音、形、义都相似或相同。英语中的双关是利用词或词组本身所具有的多重含义或不同用法, 造成幽默的效果;或利用同音、近音而不同义的词语达到上诉目的之修辞方式。 (卢炳群, 2003:147) 诗中的“晴”通“情”是双关中的第二种, 即音、形相似或相同而义不同。
本诗的诗眼是“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将女子矛盾的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晴”不仅仅指天气, 更指“情”, 是一个绝妙的双关。在译为英语时, 如何处理这个双关成了译这首诗的关键。马红军将其译为“Is it a fickle, or a constant one?”“fickle”与“constant”互为反义, 而原诗的“有晴”与“无晴”也互为反义。更妙的是, 原诗的“晴”通“情”, 译文的“fickle”与“constant”是形容词, 既能形容天气, 也能形容感情。如此这般的译诗, 可谓得来“泣鬼神”。
以下是通过整合空间对其进行的分析。
如上图所示, 两个输入空间具有类属的关系, 源语空间输入一个双关, 译者空间也解读出一个相对应的双关。两者都道出了“情”, 但是两者的情仍有区别。原诗中女子并不肯定男子是否对自己有情, 而译诗中为了传达“情”与“天气”这两层双关意思, 将原诗的意思进行了改造:女子知道男子对自己有情 (在诗中将“郎”译为了“swain”) , 但是不知男子对自己能否长情, 能否长相厮守。最后整合出的目的语是:你对我的感情是长久的还是易变的?天气是稳定的还是阴晴不定的?这样的整合在原诗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变。诗中的双关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译者围绕其进行的创造完美地再现了双关, 这将唐诗的魅力很好地展现了出来。既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那只能取鱼而舍熊掌了。译者是取了唐诗中千古传唱的“晴”这一“熊掌”, 而对原诗的意思这一“鱼”适当地进行了舍弃。
例三: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
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The Night of Sorrow
S.Obata
A lovely woman rolls up
The delicate bamboo blind.
She sits deep within,
Twitching her moth eyebrows.
Who may it be
That grieves her heart?
On her face one sees
Only the wet traces of tears.
(唐正秋2006:61)
《怨情》描写的是一位弃妇的怨情诗。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 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 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第二句诗的后半句是设问句。卢炳群对英汉互译中的设问也有所研究:“设问, 是利用句法结构的一种修辞手法。设问的目的不是求答案, 恰恰相反, 作者心中早有答案。汉语中的设问共分为两类, 一是为了提醒下文而问, 称为提问, 必有答案在它的下文;二是为了激发本意而问的, 称为激问, 必有答案在它的反面。英语中的rhetorical question也是两者都有。” (卢炳群, 2003:160) 诗中的设问句“不知心恨谁?”, 答案也是显而易见:怨恨自己所爱非人, 亦怨恨抛弃自己的人。原诗以旁观者的视角来描述一位被抛弃的美人独坐垂泪, 眉头深锁的情状。最后一句道出了女子如此情状的缘由:心里恨着深爱的人。
“不知心恨谁?”有两层意思:其一, 女子心里怨恨抛弃自己的男子, 也许亦怨恨自己;其二, 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不知道到底是谁。译者领会到了其中的意思, 并且将其译为了设问句。但是其中的“恨”却只有了一层意思:谁让女子伤心。另一层女子若有若无的对自己的“恨”没有考虑到。除了原诗的意思, 译者同时考虑到了原诗形式。《怨情》是五言绝句, 每行诗句5个字, 短小精悍。译者在处理过程中将“不知心恨谁?”一句话分为两诗行, 故而投射到最后的目的语空间中成为:那个人是谁/让她伤心?
3 小结
概念整合理论对于翻译的认知过程具有强大的阐释力, 四个心理空间相互映射, 阐释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心理过程。概念整合理论对翻译过程的研究非传统的翻译理论可比, 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道路。概念整合将原文本与译者的理解整合在一起, 最后有了译文。译者的理解不同, 译者对两种文化的熟悉度不同, 译者本身的素质不同, 最后的译文也就不同。其中无关对错, 译者的考量不同, 一千个读者, 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总之, 概念整合理论应用到翻译研究中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为翻译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Mental Space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Fauconnier G., Turner M.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The Perseus Book Group, 2002.
[4]王斌.概念整合与翻译[J].中国翻译, 2001 (1) :18.
[5]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6]唐正秋.中国爱情诗精选[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6.
[7]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外国现代爱情诗】推荐阅读:
现代爱情诗06-06
外国现代名人08-15
描写外国现代诗歌09-06
外国的现代爱国诗歌09-27
外国情诗经典10-09
外国最佳情诗11-14
标新立异的艺术世界――外国现代主义绘画09-23
四川外国语学院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2008年考研试题06-21
现代情诗首08-11
现代离别情诗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