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爱情诗

2024-06-06

现代爱情诗(共8篇)

现代爱情诗 篇1

读莎翁著名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看我国的传说《梁祝》人们都会为其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所感动、流泪。但中西方诗歌中都不乏薄情寡意的“负心郎”和红杏出墙的“不贞妇”。我们还能像徐志摩一样将爱视为生命和一切, 渴求那样狂热的爱恋吗?让我们一起通过诗歌, 回顾历史, 寻找答案:“爱能走多远!”

柏拉图对话录里阿里斯托芬对爱情所作出的绝妙譬喻:人原先是一个整体, 由于强行分劈, 才有两性。两性的情爱, 正是对生命内在本初结构恢复完整的焦渴 (柏拉图, 《酒宴篇》) 。这譬喻的深刻处, 就在于凸显出了两性关系的本质:爱情是生命对生命的肯定。歌德说:“人生之中有爱情, 就恰如自然界有春天, 大地上有鲜花。”爱情是永远不变的主题, 在各国历代文学中都占重要地位。“夫妇, 人伦之始也”, 所以爱情是“人生代代无穷已”的命脉, 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在两千年前的《诗经》中, 爱情的多声部乐曲就已经开始鸣奏, 从开篇的《关睢》里我们就能感受到强烈的人类之爱。

在中外文学的浩荡长河中, 以爱情为题材的优秀作品是永远也不会凋谢的、动心的波浪。从古至今, 有人为爱痴, 为爱狂, 为爱泣, 为爱痛, 为爱生也为爱死。多少痴男怨女让我们同情, 更是被铭刻在心底不能忘记。当今之世, 观念日新而世风日下, 物欲横流人欲泛滥, 不论权势不计功利的爱情, 真正海枯石烂的恋情, 大约只能从诗经从汉魏乐府从梁祝之类的民间传说中去找寻了。在滚滚红尘之中, 为俗物尘情所累所困的现代人, 如果能捧读古代那些优美的爱情诗, 像沙漠中的旅人捧起一泓清泉, 像闹市的居人捧读一山翠色, 他们蒙尘的疲累的心, 也许会受到清纯的古典的洗礼, 得到休憩和净化。让我们一起为爱感动。

一、爱的求索

中国文化对于爱情, 向来有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隐避情结, 中国文人更愿意将爱情化在亲情中咏叹, 这种含蓄像一枚坚果的壳, 把最能表现性灵和柔情的部分包起。在层层礼教和儒家仪式的捆扎之下, 什么样的锤能够敲开这层坚硬的外壳?儒家的家庭观念重视秩序, 并持两性不平等的主张, 甚或可以说:“夫为妻纲, 夫唱妇随。”婚姻不自由, 受家庭和社会舆论干涉。婚姻有时成为年轻人为家庭尽义务的一种形式。但无论如何阻挡不了人对真爱的求索, 即使在千年前就已如此的炽热和率真大胆, 只因为是在追求着生命性灵的完整。“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这是《诗经》留给后人的第一句爱情宣言。

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的第一篇《关雎》就是描写爱情的。第一首咏叹爱情的诗歌, 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无疑是深远的。诗篇中固然在“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中表现着“君子”对“淑女”的情真意切, 但这须从“君子好逑”之“好”的意义上来理解。诗是以第三者的视角来写的, 它不是说的哪个“君子”的“寤寐”、“辗转”, 而是借这种一般情态来倡扬“君子”对“淑女”的应有情分。“寤寐”云云, “辗转”云云, 不可谓之不失态, 不可谓之不“发乎情”, 但只有在正当的婚姻关系前提下这才是值得称道的, 才是“止乎礼”的。质言之, 《关雎》所立意歌唱的是今之所谓“恩情”, 而不是爱情, 伦理的意义大于生命的意义, 是对伦理意义上的夫妻恩情的强调。

在今天, 或许仍有人追求刻骨铭心、生死相许的爱情;或许有更多的人仅凭习惯和道义维持着婚姻, 他们朝夕相处, 同床异梦, 白头偕老。无论怎样, 我们仍旧会渴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成眷属便要常相守, 在相守的过程中执著专一, 不离不弃。外遇问题为中国社会所难容忍, 《易·恒卦》谓:“从一而终。”为人夫者也应在情感的托付上, 对妻子忠贞不渝。外遇是对配偶精神上的不贞, 情感上的背叛。在夫妻之间长期的相互冷漠与疏离下, 声气不通、情性不感、貌和神离的夫妻, 失血的空壳家庭日渐增加。我们一味追求个性的张扬, 个体本位为中心的文化渗透无疑是有影响的。我们不论其好坏, 只是觉得偏离了我中华家族本位的文化传统。爱与不爱, 相守与相离的愉悦和痛苦是一样的深刻和难以言表, 几千年前的古诗中有着我们现代人的悲欢离合, 爱的深刻和被弃的痛苦也是不变的, 那发自内心的哭诉和悲愤是一样的。

二、爱的单纯与炽热

“风雨凄凄, 鸡鸣喈喈。既见君子, 云胡不夷?风雨潇潇, 鸡鸣胶胶。既见君子, 云胡不瘳?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单纯女子的爱的至纯至真, 爱人就是阴雨表。那份单纯、简单的满足让我们怀念和感动。现代的我们丧失了古人的那份单纯与天真, 丧失了原始的浪漫与激情, 塑造、打磨出了世故的灵魂。

我们一起重读一下这首古诗, 体会别样的冲动和感触。

你侬我侬, 忒煞情多, 情多处, 热如火。把一块泥, 捻一个你, 塑一个我。将咱两个, 一齐打破, 再捻一个你, 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 你泥中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 死同一个椁。 (元·管夫人致赵孟頫)

这首元曲围绕单一的“泥塑”意象, 表达男女两心相依的思想。这种心心相印, 彼此之间装着爱人的理想, 在今天似乎受到无以伦比的超越。恋人间、夫妻间的忠诚受到挑战。对爱人对家人的有责任感的少数被我们大加赞扬, 因为日见其消减。金钱、肉欲的诱惑让一些人丧失、忘记彼此的许诺和忠诚, 可以不畏人言, 堂而皇之地做“情人”却冠之以“真爱”或情不自禁;可以告诉爱人“我爱你, 但我真的无法和你在一起”或“我爱你胜过爱自己, 但我怕你承受压力太大, 所以我不能离婚”, “我想你但我不得不和她 (他) 在一起, 我要生活”……太多的理由让人们不得不原谅爱人的背叛、欺骗或背弃, 彼此感觉不到对方的痛楚, 因为彼此的心不相连, 未相通, 彼此的心没有融合成一体, 爱人彼此之间的忠诚和唯一被践踏。我们忘了徐志摩对他的“眉”说:

我是否能给你一些世上再没有第二个人能给你的东西, 是否在我的爱你的爱里你得到了你一生最圆满、最无遗憾的满足?这问题是最重要不过的, 因为恋爱之所以为恋爱就在她那绝对不可替代的一点;罗密欧爱朱丽叶, 愿为她死, 世上再没有第二个女子能打动他的心;朱丽叶爱罗密欧, 愿为他死, 世上再没有第二个男子能占有她的一点子的情, 他们的恋爱之所以不朽, 又高尚, 又美, 就在这里。他们俩死的时候彼此都是无遗憾的, 因为死成全他们的爱到最圆满的程度, 所以这“Die upon a kiss”是真钟情人理想的结局, 再不要别的。“定情”the spiritual engagement, the great mutual giving up———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两个灵魂在上帝的眼前自愿的结合, 人间再没有更美好的时刻———恋爱的神圣就在这绝对性, 这完全性, 这不变性。 (徐志摩, 193)

在徐志摩看来恋爱是生命的中心与精华;恋爱的成功是生命的成功, 恋爱的失败是生命的失败, 这是不容质疑的。一些青年不知是忘却了, 还是不屑徐氏这样的感情奴隶和“玩物丧志”之人。我们或许会耻笑如此的“痴狂”或至少有人会不理解此等愚蠢举动:“为爱放弃生命”。爱人间如此的相容、相依, 让我们怀疑其真实性, 毕竟文学创作是高于生活的。当我们在现实中看到一些大学生为彼此的爱, 忘记亲人的含辛茹苦, 忘记其所肩负的社会和家庭责任, 遗弃众多爱他们、关心他们的人, “决然”选择死亡。我们为其惋惜, 惋惜年轻生命的白白葬送, 我们不会被感动, 不会称赞其崇高, 甚至会鄙视这对“鸳鸯”的懦弱和肤浅。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痴情男女很少而且愈来愈少。更多的情况是我们忘了爱, 忘了爱人, 感觉不到心痛, 甚至会过得更好、更愉快。只因彼此的心相隔太远, 何谈融为一体, 你的心就是我的心, 你的痛就是我的痛。你的悲痛我无法理解更无法为你消解。或许在逐渐变得理智和聪慧, 在此不敢妄作评论, 只是出于困惑, 将其呈现出来以供思考。

三、爱的背弃与伤痛

有爱就有爱的背弃, 有背弃就少不了痴男怨女的痛苦和悲哀。

妾薄命

明·袁宏道

落花去故条, 尚有根可依。

妇人去夫心, 含情欲告谁?

灯光不到明, 宠极心还变。

只此双蛾眉, 供得几回盼。

看多自成故, 未必真衰老。

辟彼数开花, 不若初生草。

织发为君衣, 君看不如纸。

割腹为君餐, 君咽不如水。

旧人百宛顺, 不若新人骂。

死若可回君, 待君以长夜。

现代译文:

落花离开原来生长的枝条, 还有树根可以依靠。

妇女失去了丈夫的欢心, 那难言的痛苦向谁诉告?

晚上点燃的灯光不到天明, 宠爱至极还会变心。

只有这一双长长的蛾眉, 能供得几次回头顾盼怜爱深深。

看得多了就旧而生厌, 我的容颜未必真正已经衰老。

譬如那开了数次的花树, 不如那刚刚长出来的鲜草。

用头发为你编织衣裳, 你心目中还比上薄纸一张。

割下身上的肉为你准备饭食, 你吞咽时还不如清水一汪。

原来的妻子百般婉曲顺从, 还不如听取那新人咒骂一场。

如果一死可以使你转意回心, 我等待你在死亡的地上。

“妾薄命”本为乐府旧题, 多写弃妇之情。此诗也是如此, 共分五层, 四句一转, 自悲自叹, 如怨如诉。“待君以长夜”是旧时代弃妇没有出路的出路之一, 真是可怜亦可悲。即使现代, 那些没有经济能力的女性仍在上演如此的悲剧, 她们企求丈夫的“回心转意”;等待爱人的怜悯和施舍;她们能接受形同虚设的婚姻和屈辱……这里看到的是弱女子的哀叹, 是被弃后的自卑, “进退无颜仪”的复杂心理。由于女性的地位下降和从一而终观念的影响, 弃妇的命运便日益悲惨了。素洁美好温淳的女性面对被弃的命运, 已经不苛求男子对爱情忠贞, 只求能够不被赶出家庭。我们为其感到心痛却无奈。或许爱使人丧失了自尊和独立感, 因为我们生活中也不乏一些优秀男女为了爱而放弃生命:“我的生命不能没有你, 没有你, 我的生命没有意义。我能容忍你爱别人但你要在我身边, 你只能是我的……”这样的故事仍然在发生。为爱痴迷不悟, 为爱忍辱偷生, 为爱彻夜难眠, 为爱肝肠寸断, 生不如死, 为爱不惜以死要挟……多少人为爱快乐, 更为爱哭泣, 爱不能少, 但当爱逝去时, 该如何释怀, 如何面对自我的生活?这让我们叹, 让我们忧。时至今日, 具有感情和经济独立性的女性能洒脱地说声“拜拜”而各奔前程吗?可能会有人说:“满大街都是男人……绝不会再在一棵树上吊死。”但大部分人是不能如此洒脱的。爱让人生美好, 爱让人幸福, 爱让人有智慧, 所以当爱不再时要放手还彼此以自由也是一种爱。我们总说西方人对爱特别潇洒, 其实作为人, 其情感是一样的, 爱的执着更是不变的, 承受的伤害同样沉重, 只不过由于其历史和经济条件造就了女性的不同地位。在我国这首诗———《妾薄命》中女主角只是一味埋怨命运, 对爱人无厌恶和埋怨谩骂的语言, 对其爱人仍流露渴望和幻想。

《诗经》里也有弃妇的感叹, 但那不是后现代意义上的弃妇。“江有汜, 之子归。不我与, 其后也悔” (《召南·江有汜》) 。纵然情人背弃了她们, 他也会为忽视她的价值而后悔, 终究会回来的, 这是何等的自信。而在《褰裳》这首活泼的诗篇里我们读到的是:“子惠思我, 褰裳涉溱。子不我思, 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 褰裳涉洧。子不我思, 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这种大胆的邀请让我们欣赏和羡慕, 那种洒脱更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涤荡。在这里“思我”之“思”表现出爱情的决定意义, 如果“我”是“子”思的对象, 则“我”可以将一切困难俱抛脑后, “我”对“子”可以不再是“思”的独立存在, 而无所保留地归属于“子”;如果相反, 则“子”对“我”就不再有任何的意义。“思”是“我”与“子”一切关系的实质和基础。在这诙谐而又决绝的诗篇中, “岂无他人”一句是值得注意的, 它突出爱情至上, 爱作为强大的生命力是自发的, 因此需要男女在社会关系上的绝对自主。

上面的诗歌都表现“弃妇”的埋怨, 以及其不同的态度和反应, 今天依旧在一幕一幕地上演, 内容相差无几, 促使人们感叹我国道德伦理的早熟和文化的理性。但那已是历史, 在今天, 女性有了独立的思想和经济基础, 她们在变化, 追求物质和情感完美, 不再被传统的婚姻观和女性的所谓“三从四德”美德所限制和约束。在现代, 我们会听到对“见异思迁, 朝秦暮楚, 见钱眼开”或傍大款的女性的埋怨, 这就打破了几乎全是“闺怨”诗的传统。女人不再埋怨更不需要埋怨, 因为我们在成长。

“软弱”不再是女人的代名词, 她们不是缠绕在男人身上的藤, 而是独立生长的高树, 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独特内容。她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不把失败看作最后的结果, 也不把爱的遗失当作整个世界的陷落。无论是艳阳或阴雨下, 她们在微笑着。

四、一样的真谛, 不一样的诠释

对爱人的渴望和追求在任何民族都是永远不变的主题甚或生存意义。在我国没有谁比徐志摩在爱情至上和爱情神圣上走得更远。徐志摩相信, 即便到了世界的末日, 上帝的最后审判之时, “在一切标准推翻的那一天, 在一切价值重估的那时间”, 唯有爱的真理颠扑不灭, “在主的跟前, 爱是唯一的荣光”。“我没有别的办法, 我就有爱;我没有别的天才, 就是爱;没有别的能耐, 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 只是爱”。“恋爱是生命的中心和精华;恋爱的成功是生命的成功, 恋爱的失败是生命的失败, 这是不容疑义的” (李欧梵, 199) 。徐志摩把爱视作一项人生准则来追求。他的诗总与爱、死亡联系在一起, 死成了爱的最高形式。这与他受西方教育和文化熏陶有很大关系。西方的传统宗教使人们相信, 人生并不终止于死亡, 即使在死亡以后, 也还有另一个美好的世界等着他们。如果在人世爱情难以实现, 那么可以到天国去实现夙愿;如果在人世爱情被迫中断, 那么可以到天国去重续前缘。死亡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去实现梦想, 借此也读出徐志摩对爱的痴狂。在今天我们的爱被世俗化得几乎感不到心跳和兴奋的感觉时, 重新审视和思考如此惊心动魄的爱。爱是一切, 为爱而死, 已经不再被我们现代青年视为崇高和伟大, 相反我们会耻笑其为懦夫。爱不能走得太远, 逾越伦理道德的爱注定是痛。我们不断追求爱, 但生活不只有情爱, 有太多的关爱、慈爱及责任需要去承担。我们不能走得太远, 更不能怀疑纯洁、真挚的爱。

理想的爱情往往遭遇不期而至的阻力, 因为残缺而变得更加完美。与自己爱的人一起爱每一个阳光灿烂日子, 并肩度过风雨灰暗的每一天, 过平淡的一生, 也是一种完美, 一种幸福。

参考文献

[1][春秋]孔子.诗经.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

[2]杨庆存.传承与创新.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3]李山.诗经的文化精神.东方出版社, 1997.

[4]李元洛.历代文人爱情诗词曲三百首.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0.

[5]周永启.英诗歌200首赏译.海南出版社, 2003.

[6]徐志摩.徐志摩作品集.接力出版社, 2005.

[7]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8]赵仁珪.读诗有智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中西爱情诗比较 篇2

关键词:爱情诗,抒情

诗歌, 就像歌曲一样是从内心流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心理情感。“诗是心灵、情感和思想的高度结晶, 它凝练、集中又富有音乐性”, 而在《毛诗序》里有一段这样的叙述:“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还有类似的“诗言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说法, 由此可见, 诗歌在抒情方面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势。在抒情方面, 诗歌除了感慨个人遭遇和家国之感以及酬唱赠答, 更多的还是表达了一种爱恋, 中国诗歌是这样, 西方的也不例外。

中国和西方, 由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所受教育、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因而在诗歌方面也存在不少的差异。本文主要是从诗歌的内容上、表达方式上、诗歌诉求上等方面将中国诗歌和英国诗歌进行对比, 从而进一步了解并欣赏不同风格形式的诗歌。

1 诗歌内容上:慕与怨

中西诗歌的表达内容上有不同的侧重点, 西方爱情诗多以追慕爱人、赞美爱情为主要内容, 而中国爱情诗更加出彩和使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表达恋人之间的相思别恨和悲欢离合的名篇。

《圣经·旧约》中的雅歌, 在西方被称是最早的爱情之歌, 希伯来原名是最美之歌, 英文中称《歌中之歌》, 有的则称其为“春日之歌”, 赞美它是一个醇美的梦, “愿你吸引我, 我们就快跑跟随你。……我们要称赞你的爱情, 胜似称赞美酒。他们爱你是理所当然的”、“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 我虽然黑, 却是秀美”……, 《雅歌》通过一种意象的叠加构筑了一个爱意满满的诗歌理想世界, 一个浪漫的意境, 诗句中都比较露骨的透露出对于爱情的渴求。此外, 后来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大部分也都是直白的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与赞美, 如《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还有雪莱、彭斯等人的作品都是描写“慕”的佳作。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细致地描摹所恋之人的笑貌身姿, 对她们由衷的赞美, 往往采用写实的手法。而中国诗歌常用写意的手法,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向外界倾诉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

《诗经》中的首篇《关雎》是表达的是“君子”对于“窈窕淑女”的爱慕与追求, 而《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 正因为它表达的是一种合乎儒家道德典范的行为, 相对于西方的诗歌, 这种“慕”是“小巫见大巫”了。唐代张籍的《节妇吟》:“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在文字层面上, 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 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 守住了妇道;而在喻义的层面上, 它实则表达的是作者对自己仕途的一种怨, 一种怀才不遇的愁绪。

另一方面, 中国古典诗歌对于真正爱情的怨主要是表现在离别诗、闺怨诗和悼亡诗这些类别的诗歌中。离别诗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 衣带日已缓”, 白居易的《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闺怨诗如金昌绪的《春怨》“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王昌龄的“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悼亡诗如晚唐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写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写的哀婉动人, 纳兰性德的《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意境凄清。这些诗歌没有像西方爱情诗那样明快、热烈, 也没有对女性的直接描写, 更多用的是一种心理描写或者比兴的手法。在其他方面, 西方爱情诗大多是以男性的视角对女性的赞美以及追求, 而中国则大多数是男性以女性的口吻来抒发心中的愤懑。

中西方诗歌就其内容整体而言, 西方爱情诗中充满的是轻快活泼的爱情气息, 无论这种爱情存在与否;而中国爱情诗中怨的成分远远多于积极明快的成分。

2 表达方式上:直接简明和含蓄委婉

彭斯的《a red, red rose》:“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ing in June:o 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诗中对与爱人和爱情的追求与赞美可谓是直白露骨, 爱情在他们看来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我个人看来,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解释西方人骨子里一定程度上的浪漫情调。再如莎士比亚的《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几百年来, 这首诗一直以不同的语言记录着诗人心目中的那位美丽的女子, 对于爱情的袒露, 诗人没有任何含糊的言语, 给人一目明了感觉。

由于中国自古以来的儒家传统观念, 男女之间必须遵守的道德理念一直深深的束缚着人们, 也使他们的爱情受到道义责任的约束, 因此男女在表达爱情显得含蓄委婉, 尽管有《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写的大胆而热烈, 但这也是始终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来写, 因此即使再大方也显得小家子气了。而且,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 也有很多的诗歌表面上是像《弃妇吟》那样写爱情, 实则是抒发个人境遇, 这主题就显得更加隐晦了, 而这在西方诗歌很少见。正如钱钟书评说中国古诗:“和西洋诗相形之下, 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感情不奔放, 说话不唠叨, 嗓门不提得那么高, 力气不使得那么狠, 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是浪漫的, 和西洋式相形之下, 仍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是痛快的, 比起西洋诗, 仍然不失为含蓄的。……听惯大声高唱的他们只觉得低言软语。”这里用来体现中西爱情诗的差异恰到好处。

总体而言, 在表达方式上, 西方诗歌以直取胜, 中方诗歌以委婉取胜;西方诗歌以深刻取胜, 中方诗歌以微妙取胜。

3 诗歌价值诉求上:爱情价更高与君子好逑

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一直以来被奉为经典广为流传, 而这也在一定上表现出了西方在爱情方面的价值观, 爱情就是一切, 而中国更加讲究的看一个女子符不符合道德上的要求, 更多的是持一种“君子好逑”的眼光来看待异性的, 正如朱光潜先生说的:“西方人重视恋爱, 有‘恋爱至上’的标语。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

虽然中国历史上对爱情忠贞的也不在少数, 例如关于“昙花一现只为韦陀”的典故, 关于吴越王钱镠对于戴妃的“陌上花开, 可缓缓归矣”的那份感人至深的情谊, 羡煞旁人, 但这种爱情似乎是因为太缺乏了或者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少数这样的例子才会让人觉得弥足珍贵, 从而体现出中国爱情诗歌上的价值诉求。中国的传统诗歌的主题始终围绕的是国家民生或个人际遇的问题, 对个儿女情长的话语也只是或遭乱世或怀才不遇是来寄托个人兴遇的。西方人是在恋爱中实现人生, 而中国人只是把爱情看成闲暇时间里的一种消遣。

但丁的《神曲》中, 抒发了自己对贝娅特丽丝的爱恋, 他将贝娅特丽丝描述为天使, 她集美丽、智慧和高尚的品德于一身:“看来你是一个神祈从天上来到大地, 来显示神奇。叫看到的人显得那么适意, 令人感到一种甜蜜从眼睛到心里……”;歌德的《五月之歌》, 激情澎湃的歌唱爱情:“哦, 爱啊, 爱啊, 灿烂如今, 你仿佛朝云, 漂浮山顶……”赞美所恋之人高于一切, 这更多的是表达是爱情给自己带来的精神力量, 无论这个爱情实现了与否, 但只要它能使自己的人格得到提升或者灵魂得到升华, 这一切已经很然人满足了。

就爱情的价值诉求而言, 西方爱情诗歌追求的是一种眼前的快乐, 而中国的则强调是一种更加理想和完美的境界。

总而言之, 无论中外爱情诗中, 都洋溢着一种淡淡的温情, 即使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闺怨诗或者弃妇诗, 诉说得酣畅淋漓, 其中都洋溢着生命的气息, 它们的清丽柔婉, 自然流动的抒情魅力将永远吸引着人们去品读, 去欣赏。

参考文献

[1]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34.

[2]朱光潜.试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7:25-64.

[3]钱钟书.七级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16.

[4][美]约翰丁.迪尼.刘介民主编.现代中西比较文学研究 (Ⅱ)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704.

[5]丰华瞻.中西诗歌比较[M].北京:三联书店, 1987, (23) .

现代爱情诗 篇3

(一)当我想你的时候

傍晚的时分,当我想你的时候

我在书桌前,凝成一尊雕像

只为你塑造,一个相思的模样

让静静的时光,走过我们

邂逅的欢畅,别后眷恋的衷肠

我在窗台旁,注望一天星空

只为你寻觅,一个专注的星座

让爱抚的星光,照耀我们

孤独的幽心,思愁念忧的触情

我在床头上,对望一轮明月

只为你祈祷,一半圆缺的安详

让深情的.月宫,牵挂我们

深情的远方,似醉如痴的梦境

我在霓虹下,徘徊一街摇曳

只为你重温,一个难忘的地方

让红尘的陌路,留住我们

肩过的回望,深吻拥抱的美好

我在灯光下,指键一封情书

只为你溢满,一卷诗画的秋意

让秋色的金黄,充盈我们

爱慕的向往,情驻心扉的光芒

(二)为你的舞台喝彩

想你的时候我就站在这里

看你舞台技艺的精湛

看你如画一样的明媚

你栩栩如生的详尽绽放

在我的执热里画美

你芬芳沉默千言万语

投来多少目光的仰慕

而我的凝望一直未改变

全是你迷我的轨迹

尽管审美角度有迥异

可你向我展现的方位

却是你心灵纯洁的完美

我摄了你所有清脆

为你的真实表演记载

贪婪的目光自觉形秽

我读你献艺的所有内含

没你风花雪月贪婪

不仅只来看你的美丽

更来看你精纯的瑰奇

你无须在意世俗的眼光

那些封建陈旧糟粕

人生如梦花开会有期

人老珠黄你谢了舞台

但愿我还站在你的身边

《诗经》中的爱情诗 篇4

少女怀春, 少男钟情, 他们大胆勇敢热情的追求自己的幸福爱情。“摽有梅, 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 迨其吉兮。摽有梅, 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 迨其今兮。摽有梅, 顷筐暨之, 求我庶士, 迨其谓之。” (《诗经·召南·摽有梅》) 春天即将过去, 梅子渐渐黄熟。姑娘怎不着急?她说:梅子纷纷落地, 树上还七成, 追求我的小伙, 赶快抓紧这大好时光。树上的梅子只有三成了, 小伙子, 今天就是好机会!梅子已经全部落下, 要赶快用筐装起来, 追求我的小伙儿, 还不快快说出来!红颜易逝, 青春易老, 唐代杜秋娘说:“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而在千年前的这位望梅兴叹的女孩早就唱出了怀春女儿焦急心情。“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诗经·周南·关雎》) 面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 男子热情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恋和追求, 渴望与她相伴相随, 感情单纯而真挚, 悠悠的欣喜, 淡淡的哀伤, 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

热恋是甜蜜的, 《诗经》中热恋的男女也是甜蜜的。“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诗歌表现了男女青年约会时的甜蜜情景, 那静女的调皮和活泼, 男青年的钟情和淳朴表现得生动形象。“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诗经·卫风·木瓜》) 青年男女自由相会, 自由恋爱, 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 男子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物回赠给心中的姑娘, 以物定情, 终身相许。“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王风·采葛》中这位热恋中的男子度日如年, 渴望与恋人相见的情竟如此强烈。

“不见复关, 泣涕涟恋。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热恋中的女子, 面对心仪的男子是全身心的投入去爱, 她们为情哭, 为情笑, 是那样的真挚。

新婚是幸福美好的, 《诗经》中一首描写新婚的诗则有生动的表现, “绸缪束薪, 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诗经·唐风·绸缪》) 一对情人在新婚之夜的幸福时刻, 面对美丽的新娘, 幸福的男子激动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如此良人何”那种情感是多么的真实。读之如同亲睹男子手足无措的紧张神情。

江淹道:“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别离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击鼓》) 一位出征在外的男子对自己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曾经有情人花前月下“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的誓言, 如今生离死别天涯孤苦, 岂能不泪眼朦胧肝肠寸断?

“自伯之东, 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 杲杲出日。愿言思伯, 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 使我心痗。” (《诗经·卫风·伯兮》) 这位女子自从夫君你踏上征途, 前往东方的战场, 无心梳洗, 头发便乱得如同飘摇的蓬草。不是没有洗发膏, 他不在家, 我哪有心情打扮自己, 打扮出来让谁看嘛!女子思念之心日日萦绕期间, 苦不堪言。也许为国征战是英勇豪迈的, 可是人生的天涯孤苦和生离死别, 总是让有情的人们感到撕心裂肺的痛。

《诗经》中的爱情诗 篇5

说到《诗经》中的爱情诗, 就不能不提到《关雎》了。《关雎》是《诗经·国风》的第一篇, 也是《诗经》305首的第一首。《毛诗序》以为此诗是吟咏“后妃之德”, 现代研究者多不信此说, 认为是描写恋爱的作品, 是一首炽热感人的情歌。诗的开篇两句“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河之洲, 即水中可居之地。在河边漫步的公子哥, 听到关关的鸣叫, 由水鸟的双双对对, 联想到自己的终身大事, 于是想起了那位“窈窕淑女”, 可女孩子的心, 就像那左右浮动的荇菜, 不可捉摸, 又哪里能轻易追求得到呢?所以只有日夜思念, 白天食不知味, 无心做事, 夜晚则“辗转反侧”, 终于让“寤寐思服”的君子想到了一个好的办法:“琴瑟友之”。如此美好的一个女子, 其情趣也定然是高雅的, 于是, 我们的主人公就用弹琴鼓瑟来增进友谊, 终于打动了姑娘的芳心, 于是快快乐乐地敲着钟打着鼓, 热热闹闹地完成了他们的终身大事, 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故事。这乃属于典型的东方式的、我国传统的恋爱观, 即他所盼望的是同淑女成为夫妇, 而不仅仅是作为情侣, 这固然有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 却也体现了汉民族的传统特色。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起兴。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此诗以雌雄相依的雎鸠, 兴淑女应配君子, 这一对在河洲上互相依偎着一唱一和的水鸟, 自然会引起未婚青年男子迫切寻找淑女以为配偶的强烈意愿;以荇菜流动无方, 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 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 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 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 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 如“参差荇菜”, 无不活泼逼真, 声情并茂。此诗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一如我们先民们淳朴自然的感情。

我们的先民们还不曾有后世那么多道德枷锁, 内心有了真挚的情感就如实地说出来, 于是就让我们今天得以看到那么自然而不做作的抒情诗篇。《郑风》中的《溱洧》也是一个发生在水边的美好故事。严寒的冬天过去, 温暖的春天来到, 万物复苏, 欣欣向荣, 更引发了青年男女郊游踏青的蓬勃兴致, 而有着青青草的河边自然是绝佳的去处。于是成群结队相约而去。溱水和洧水是郑国的两条水名, 他们尽情游乐, 尽情欢笑, 享受属于他们的自然天地, 享受属于他们的大好时光。这首诗中所写的情景真是有声有色。我们可以想象到在春回日暖、绿草如茵、花开遍地的广阔郊外, 在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溱洧水边, 成群结队的男男女女, 在一起欢乐, 在一起游戏, 满耳听到的是开怀的笑声, 满眼看到的是青春的笑靥, 最后分别时还赠送美丽的鲜花, 以表深情, 多么纯洁健康的两情相悦!《溱洧》之所以特别受到攻击, 就是因为本诗中的女主人公特别大胆、热情、开朗、活泼。她主动邀请小伙子去游玩, 她毫无顾忌地和小伙子说说笑笑。这些, 和后世封建社会卫道士们所要求的“大家闺范”实在相去太远了, 怎能不使他们颦眉蹙额, 大加指责?然而, 在我们看来, 这正是本诗的第一个成功之处———在短短的数行中, 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如此生动活泼的女性形象。本诗的第二个成功之处, 是它的巧妙的章法结构。全诗二章, 仅开头四句不同。诗歌所描写的系三月上巳节之事, 因此, “春水涣涣”和“浏其清矣”, “士与女, 方秉蕑兮”和“士与女, 殷其盈矣”, 写的是同一景物, 同一场面。这两章开头的八句, 是互为补充, 共同构成了全诗的背景。诗人用简练的笔触, 勾画出了三月上巳节溱洧河边的热闹景象, 为全诗定下了轻快欢乐的基调, 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铺垫和烘托。开头这八句是场面描写, 以下各句写诗中的主人公, 通过他们的活动和对话, 把全诗的欢乐气氛推到了高潮。将交叉互补的景物描写分置于两章之中, 增加了诗歌的变化, 而又毫不影响其气氛渲染的效果;将远景与近景、全景和特写有机结合, 使诗歌显得动宕、活泼, 适合诗歌所表现的内容和感情的需要。这就是本诗在章法结构上的巧妙之处。

当然, 发生在水边的, 也不都是圆满的故事。爱情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 却总是伴随着千古感伤, 使爱情充满曲折与磨难。《秦风》的第一首诗《蒹葭》就是描写单相思的情歌。当然, 历来对这首诗的主题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追踪情人的恋歌, 有人说是怀友访旧的作品, 也有人说是求贤招隐之诗。只因诗中那“所谓伊人”的“伊人”在先秦时期并非专指女子。其实不管作何理解, 都不影响这首诗的美感, 《蒹葭》可说是三百篇中抒情诗的代表作, 我们不妨把它当作一首情诗来理解吧。不知为何, 诗中主人公思念的这位女子对他避而不见, 于是在长着一片芦荻的浩渺秋水中, 我们的主人公不畏艰险, 始终追寻着他的意中人。“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诗的开篇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疏达旷远的环境, 也为全诗着上了一层背景色。我们的诗人徘徊在长满了芦苇的河边, 思念心中的伊人, 可伊人却在水的那一边, 诗人不顾道路的艰险与漫长, 一路追寻, 可伊人却永远可望不可及, 而我们的诗人却似乎永不知疲倦, 从“白露为霜”找到“白露未晞”, 再到“白露未已”, 时间不停地流逝, 诗人的追寻却不曾停下, 多么浓烈的思恋, 多么执着的寻求, 虽然我们不曾见到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可这丝毫不影响这首诗的美。首二句以蒹葭起兴, 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 秋水森森, 芦苇苍苍, 露水盈盈, 晶莹似霜。这境界, 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 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 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 这是时间的推移, 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 到“在水之湄”, 再到“在水之涘, 从“宛在水中央”, 到“宛在水中坻”, 再到“宛在水中沚”, 这是地点的转换, 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 到“道阻且跻”, 再到“道阻且右”, 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 以凸现抒情主人公执着不已的精神。全诗三章, 每章只换几个字, 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重章叠句, 层层推进, 这是《诗经》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

《周南·汉广》也是一首描写单相思的情歌。一个打柴的樵夫, 远远望见汉水对岸有位身手矫健的女子正在游泳, 不禁对她产生了无限爱慕之情, 可是想追求她, 却是难之又难, 只好退而求其次, 只要能接近她, 即使在她出嫁时为她做个马夫, 也是心甘情愿的。多么朴实的愿望啊!可是汉水水面好宽广呀, 要想游过去不可能, 江水水流又太长, 不能用筏渡过去。于是这样一位高洁的游女, 只因这江汉之隔, 让樵夫只好望着宽广的江汉徘徊, 望着漫渺的烟波兴叹了。诗篇首章“南有乔木, 不可休思”, 既是《诗经》惯见的起兴, 又暗示了抒情主人公所处环境也是荆樵遍地的采樵之地。随后, 主人公直抒情思:“汉有游女, 不可求思。”这位樵夫遥望佳人, 一往情深, 所慕之人却又是那样的可望不可及, 可遇不可求, 一段缅邈的情思却使抒情主人公陷于深深的失望之中。于是发出了似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的吟唱:“涉汉之广矣, 不可泳思。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汉水宽广, 烟波浩淼, 云水相隔, 既是写环境的阻隔, 又象征主人公深情执着却无限怅惘的心灵世界。如果诗篇仅仅是单纯抒发这一段不可求的失望心绪, 是不足以情动千古的。最为深婉的是二、三章, 为思设事, 凭空结想婚娶佳人, 继而叠章咏叹, 深切的失落, 真让人有“不忍听”之感。抒情主人公思慕之极, 无可奈何, 于是将情思寄托于想象与虚幻, 由现实的失望转入对婚配的幻想。细细想来, 这也合于人之常情。幻想可以暂得一时之安慰, 然而回到现实, 是更为深沉的失落。每章后四句是完全相同的咏叹, 看似有几分感伤, 实是深情执着, 万般流连。

看来这水边不仅会发生浪漫美好的恋情, 同样也会有让人遗憾的事发生。《召南·江有汜》写一个失恋男子的心理, 真是入木三分。这首诗以江水起兴, 第一章以江水决口流出之后, 绕了一些路, 最后又折回原来的水道作喻, 希望那出嫁的女子, 也能像这汜水一样, 过些日子再回到他的身边, 不然她会后悔的。第二章希望那出嫁的女子会像时隐时现有变化的江中小洲, 有时会来和他共处, 否则那女子会因忧愁而生病的。然而这一厢情愿的想法, 终于成了泡影, 不能实现了。于是在第三章就希望那出嫁的女子, 能够来过访她, 保持来往, 聊慰他的相思之苦。然而, 这点愿望也不能达到。至此, 不必再诅咒对方了, 那是没有用的, 只好反求自己, 想法自我解脱, 而自我解脱的办法, 不是消极丧志, 或绝望自弃, 而是在无可奈何的情景下以狂歌当哭来发泄失恋的痛苦之情。虽然诗中的男子不如后世文学作品中那么高尚, 可却是如此真实, 他正反映了我们先民们自然而不矫饰的天性, 也使这男子显得更加纯真可爱。不过, 历来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首弃妇诗。女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商人妇。那商人离开江沱返回家乡时将她遗弃了。她满怀哀怨, 唱出了这首悲歌, 诗中的“之子”, 是古代妻妾对丈夫的一种称呼, 与《诗经·卫风·有狐》的“之子无裳”的“之子”一样。其实无论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 都不影响我们对这首诗所抒发的情感的理解。这是一首失恋的情歌, 诗人回忆已往的恋情, 心中的酸楚难以言表, 他知道长江水无论是汜水、沙洲, 还是支流, 最终还是会汇流在一起, 因此期望自己的爱情亦能出现奇迹, 恋人能够回到自己的身边, 可惜这一切自己都不能左右, 这是最令人伤心的事情, 诗人将自己的痛苦藏在心底, 而是想象着恋人将会和自己一样后悔、凄楚、痛哭, 这一方面衬托出诗人的痴情, 同时一方面说明感情的纯真, 希望她 (他) 忘记、抛弃过去, 拥抱幸福!难怪有人说, 《诗经》作为遗留了2000余年的一部巨著, 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

当然, 这里选择的是《诗经》中少而又少的几首爱情诗。其实《诗经》中还有许多爱情故事发生在水边。2600年前许穆夫人所作《竹竿》中也有“淇水滺滺, 桧楫松舟;驾言出游, 以写我忧”的优美诗句。《诗经·淇奥》中“瞻彼淇奥, 绿竹猗猗”的诗句告诉我们, 当时淇河两岸青竹茂盛, 淇水碧波荡漾, 水光竹影中, 松舟泛波, 桑林里不时传来采桑女的欢声笑语……这是一处令人心旷神怡的仙境, 难怪会成为恋人们幽会的场所。《国风·桑中》:“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桑中”即指淇河沿岸的桑园、桑林, 此后泛指所有的桑园。汉代以后以“采桑”为题的爱情诗歌开始频繁出现, “桑园”渐渐成为热恋男女谈情说爱、幽会的场所。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上古一段自由而愉悦的习俗:每到春光明媚之际, 青年男女三五成群, 愉快地交游于江河之滨, 情生而互歌。“国风”中有众多的情诗篇章都反映了这一古风, 《关雎》之“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蒹葭》之“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溱洧》之“溱与洧, 方涣涣兮”;《褰裳》之“子惠思我, 褰裳涉溱”……皆情生水畔, 无不是这一富于浪漫风情之遗俗的写照。不胜枚举。

论薛涛的爱情诗 篇6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 爱情主题具有普遍性。从《诗经》中《关雎》、《蒹葭》开始, 每个时代都有, 可谓不绝如缕。薛涛身为乐妓, 地位卑下, 但她敢于在诗作中表达自己对美满婚姻、真挚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表明她作为一个地位卑下的女性, 爱情意识的觉醒, 以及男女平等意识的萌芽。特殊的生活道路常使她在爱情上遭非议, 认为风尘女子不可能有真正的爱情, 其实, 薛涛的特殊经历, 使她成为封建女性中难得的自由爱情的追求者。如《池上双凫》:

双栖绿池上, 朝去暮飞还。更忆将雏日, 同心莲叶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爱情、期盼双宿双飞的愿望。早在青春妙龄之时她就吟诗羡慕“双栖绿池上”“同心莲叶间”的双凫。诗人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好的归宿, 能与一个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男子白头偕老。首句“双栖绿池上”, 把自己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写的非常柔美, 一对碧人如鸳鸯一般如影随形;颔联“朝去暮飞还”, 反映的是典型的古代普通夫妻生活;颈联“更忆将雏日”, 把家中妻子的生活情态, 对丈夫的思念, 形象地描述出来;尾联“同心莲叶间”, 夫妻同心, 如莲子与莲心那样不可分开。她甚至鄙视“春风摇荡惹人衣”, “一向南飞又北飞”的柳絮 (《柳絮咏》) , 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爱情观念。

在薛涛的爱情诗中, 女性成为爱情的主动者, 成为情感的真正主人, 表现出了超然于礼教的婚姻观念。薛涛所渴望的爱情和婚姻, 和其他女性不同, 她希望得到的伴侣是自己的知音, 婚姻是平等的婚姻。诗人精心编织的同心结, 准备送给的是自己的知音, “揽草结同心, 将以遗知音”;诗人最难忘记的是池上双鸟同心协力抚育幼雏, “更忆将雏日, 同心莲叶间”, 由鸟及人, 夫妻间应该自由平等。既不仰视男子, 苦苦哀求, 也不是自怨自艾, 沉溺不返, 而是干脆主动表示决绝, 以保持自己不卑不亢的品格。

可是, 薛涛生在男权社会中, 男性追求情爱是正常的, 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在文学作品中, 女性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 爱情是无从谈起的。阁楼妓馆中的女性就更为悲惨, 她们存在的理由本来就是供有钱人玩乐, 具有商品买卖的性质, 美满的婚姻和爱情, 对于她们来说, 更如水中之月, 镜中之花, 可望而不可即。薛涛地位卑下, 作为乐妓, 她的职业不允许她渴望爱情, “莫爱我, 爱我太心偏, 我是曲江临池柳, 这人折了那人攀, 恩爱一时间” (《望江南》) , 但她和所有女子一样, 憧憬着、期待着那纯洁的爱情。其诗歌创作中直接表现了自己渴望、追求爱情的心路。薛涛也为后人留下了美丽的诗句:

如著名的《春望词四首》:

一:花开不同赏, 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 花开花落时。二:揽草结同心, 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 春鸟复哀吟。三:风花日将老, 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 空接同心草。四:那堪花满枝, 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 春风知不知。该词由四首小诗组成, 前两首主要写的是诗人对远方恋人的思念, 及诗人对自己美好的爱情的苦苦期待。写思妇渴望与久别的丈夫团聚的相思:春天百花争艳, 在万物复苏、春光正好的时候, 丈夫不在自己身边, 就算春色明媚又能怎么样呢?没有丈夫和自己一起欣赏, 再美的花也黯淡失色。春天过去, 秋天到来, 企盼着与丈夫共同欣赏的花儿已经凋零, 飘飘洒洒随流水远去, 那是多么值得伤感的事情呀, 可是丈夫不在身旁, 没有人一同悲伤。要问害相思是什么时候?正是这花开花落之时啊!这首诗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写得清新自然, 明白如话, 语不浓而情浓, 辞不深而意深, 令人不胜低回与哀惋。再看其二:写情人离别的哀愁:摘些相思草, 亲手做个同心结, 送给即将离别的情郎, 知音远去, 叫我如何不悲伤?正值暮春时节, 绵绵的春愁眼看就要过去, 可是情郎你要离我而去, 就连春鸟都体验到了我的悲伤, 又开始哀戚地低鸣。这首诗写得哀婉缠绵, 以微物传情, 把情人分别流露的依依不舍抒发得淋漓尽致, 写哀景寄哀情。在第三首诗中, 诗人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愁苦与烦恼。“风花日将老, 佳期犹渺渺”, 时间匆匆而过, 花有凋零之时, 如花的年龄总会过去, 如花的容颜也会变得衰老, 可恋人什么时候来, 出嫁的日子遥遥无期, 怎不叫人愁呢?精心编织的同心结又送给谁呢?一个“空”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之情。在第四首诗中, 诗人的情感达到了极致, 化作了无声的啜泣。既然无法排遣愁苦, 诗人又回到户内。窗外的花开得丰茂艳丽, 思妇没有丝毫心情去赏花, 热闹都是它们的, 自己什么都没有, 只有“临晚镜, 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揽镜自伤, 慨叹青春, 无限感慨只能寄托在缕缕春风中, 这份深沉的幽怨真能使花都垂下泪来。

《春望词四首》是一组诗, 四首诗有它的独立性, 又不可分割:在时间上有一个先后的顺序, 在地点上诗人由户内到户外, 最后又回到户内, 有一个前后的照应, 而诗人的因相思而引起的愁苦, 却越来越浓, 无法排遣。这组诗构思巧妙, 语言自然, 但很耐人寻味。而诗人对爱情, 正象姜华所说:“质朴如白衣处女, 婷婷独立, 毫无俗态, 表白其胸襟, 荡荡然如一池清水!”真情真意, 不加掩饰, 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大胆表白。《春望词四首》, 也将思妇整个心路历程都展现了出来, 从一开始的睹物思人, 到无尽相思, 然后到恨不能归, 叹红颜易老, 最后寄语春风, 希望它能把自己的绵绵情话吹到情人的耳朵里去, 让他回来。除了歌咏爱情和向往普通夫妻恩爱之情的诗之外, 还有表达女性对爱情的失望及清醒的认识。如《柳絮》:“二月杨花轻复微, 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 一向南飞又北飞。”这正是诗人命运的写照, 对情人的殷殷期盼、痴痴等待换来的只会是永远的失望, 表达了诗人终生如花飘零的切肤之感。薛涛还如此敏感, 自然界中的一切成双成对的美好事物总能触动她心底那根脆弱的神经。

总之, 薛涛为数不多的爱情诗, 为中国诗坛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她男女平等的爱情观念也启发和鼓舞着后人。除了她的诗作、传说故事至今仍为人们口耳相传以外, 薛涛本人也给后人留

名字符号下的女性地位

——评厄普代克《葛特露与克劳迪斯》

许必涵

(江南大学文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厄普代克的长篇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 以现代视角对莎士比亚的名著《哈姆莱特》进行了大胆的重构, 表现了作者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命运的关注。通过对经典的一系列的重构表现了作者独特的视角和现代的人性意识。

【关键词】葛特露、符号、男权主义

厄普代克是一位从五十年代起就一直活跃在文坛的美国当代著名作家, 他创作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作品,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小说主要是以描写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为主, 但是其描绘的画卷是丰富多彩的, 涉及的范围广阔:社会政治、道德伦理、个人行为、社会文化传统等等在他的小说中都有展示。曾有评论家指出“性爱、宗教与艺术”是厄普代克作品中的“三大秘密”。关于其作品的主题, 他曾说过:“中产阶级的家庭风波, 对思想动物来说入迷一样的性爱和死亡, 作为牺牲的社会存在, 意料之外的欢乐和报答, 作为一种进化的腐败——这些是我的一些主题”。[1]

2000年厄普代克出版了《葛特露和克劳狄斯》 (以下简称《葛》) , 作品以现代全新的视角对莎士比亚流传不衰的经典名作《哈姆莱特》做出了大胆的颠覆与重构。他将小说情节与《哈》进行了嫁接使故事的开始提前至葛特露出嫁之前, 小说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终点, 正是莎剧情节与人物关系的起点, 因此《葛》又被称为是《哈姆莱特》前传。虽然厄普代克重新挖掘与研究了莎剧采纳的相同的史料, 但是他的小说却是以王后葛特露的生活道路与情感经历为中心线索, 从而实现了关注重心从儿子向母亲、从男性向女性的彻底的转换。

《葛》共分为三部分, 但是在小说的三个部分中的人物名字却并不一致。女主人公在第一、二、三部中分别用了葛露莎、葛露丝和葛特露的名字;男主人公则分别被称为冯、冯贡、克劳迪斯;国王老哈姆莱特在第一、二部中被称为霍尔迪文;而王子在三部分中分别叫做阿姆莱特、哈姆布莱特和哈姆莱特。厄普代克在《葛》的《序》中介绍到:自己小说中这些人名分别来自不同历史时期流传于世的不同版本的哈姆莱特传说故事或剧本。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十二世纪末拉丁文本的历史传说, 主要内容是丹麦宫廷的政治倾轧和复仇斗争;到十七世纪初, 它广泛流行于北欧各国;莎士比亚创作此剧的直接素材可能来源于贝尔福雷 (Belleforest) 的《悲剧故事集》 (Histoires Tragiques, 1559) , 同时他还参考了当时的英国剧作家托马斯·基德 (Thomas Kyd) 的作品。[2]厄普代克在小说中使用这些人物不同时期名字, 似乎也是在提醒读者, 这个故事有着不同的版本。如果说以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为代表作品的是这个故事的男性视角版本。那么在厄普代克的小说则是女性视角版本。

在莎翁的《哈》中, 王后葛特露是一个不忠不义、屈从于情欲的女人, 成了一个用于证明女性柔弱善变、水性杨花的卑下性别特征的符号。王子哈姆莱特感慨到:“脆弱阿, 你的名字就是女人。”[3]并且他还羞辱自己的母亲, 挖苦自己的恋人奥菲利娅, 表达出对女性这一群体的蔑视和敌意。在独白中, 他表达了对母亲再嫁的愤激:“想不到居然会有这种事情!刚死了两个月!不, 两个月还不满!……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她们的红肿, 她就嫁人了。啊!罪恶的仓促, 这样迫不及待的钻进了乱伦的衾被……”[4]对于王子的复仇, 从男性的视角看, 下了许多有意义的文化遗产:薛涛笺、薛涛坟、望江楼, 薛涛井、薛涛酒等等。我们毫不夸张地说, 薛涛在唐代诗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独特地位, 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充满了正义。然而这一切都只是男性在评说。厄普代克终于让我们听见了这个故事的另一方——女性的声音。而女性视角的讲述则完全颠覆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男性版本。

在《葛特露与克劳迪斯》中使用不同的名字符号除了表明作者对不同版本的借鉴。还有着时间纵向上和社会横向上的意义。从纵向上来看, 不同的名字代表和象征了不同的人生阶段, 表示了时光的流逝。名字的不同也代表了生活、人生发生了变化, 代表了过去旧的自我的离去和新的自我的诞生。在第一部分葛露莎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霍尔迪文, 一个凶残、暴烈、嗜武成性的男人, 生活在她们如一潭死水婚姻中。除了精神上遭忽视外, 她的身体也处于贫瘠的状态。使她大失所望的是, 在新婚之夜, 丈夫由于劳累而沉沉睡去, 没有对她的身体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在此后的家庭生活中她也只是他肉体享受的工具而已。然而她期望的是一种心心相印的和谐, 对她而言, 这已成为女人的秘密:“对于被爱的人儿来说, 既感觉到自己心中的爱情, 又知道自己也被爱着, 那是多么快乐的事”。[5]可是, 在她和霍尔迪文的现实生活中, 这只能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幻。她本想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他们的儿子阿姆莱特身上, 可是小王子性格孤僻、乖戾, 崇拜自己的父亲, 对葛露莎态度冷淡。丈夫的忽视和儿子的冷漠让她葛露莎感到分外的孤寂。到了第二部分在经历了长久单调、枯涩的生活之后, 多情的冯贡出现了。他擅长外交、见多识广、比起战争更喜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成了葛露丝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冯贡将她带入了另一个世界, 告诉了她从未知晓的真理。这段情爱使葛露丝走出了封闭、枯窘的生活, 找到了长久失落的自我, 步入了生命的高峰体验。冯贡使孤寂的的“葛露莎”找到了情感上的知音, 干枯的生命渐渐丰盈, 成为了感受着自我新生的“葛露丝”。最后到第三部分, 两人的奸情暴露, 国王“老哈姆莱特”准备对自己的亲弟弟下手, 冯贡为了保护葛特露和自己, 毒死了老哈姆莱特成为了新国王“克劳迪斯”, 而对此“阴谋”一无所知的“葛露丝”终于能和克劳迪斯正大光明的结合成为了王后“葛特露”。每一部分不同的名字都显示了故事情节的转变也突出了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性格的变化发展。通过时间纵向上人物名字的变化, 厄普代克通过葛特露从绝望走向希望, 从自我的丧失到自我生命的丰盈的不同命运和心理精神状态, 间接地对《哈》剧中王子复仇的正义性提出了质疑:对于葛特露来说丈夫是暴君、是魔鬼, 而犯下了弑兄罪的克劳迪斯则是救星, 她全部生命意义寄托之所在。为了男性的正义, 她就应当将抛入生命的荒原吗?

从社会横向角度来看, 作者通过给人物赋予多个名字符号的做法, 使得在这部作品中名字符号的能指和所指都得到了扩展。相同的人物拥有不同的名字符号, 即一个人或者说一个人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可以和几个不同的名字符号对应, 即几个不同的能指指向了同一个所指。作者这一独具匠心的安排, 使得作品所关注的对象得到了扩大。那个在家庭生活中并不幸福的女人可以叫葛特露也可以叫葛露莎或者是葛露丝, 当然她还可以叫任何其他的

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 薛涛称得上是第一位作品丰富, 具有多方面才能、影响深远的女诗人。由于薛涛名媛、乐妓、女冠三位一体特殊的身份, 不幸的人生遭际, 还有她对诗歌不懈的追求, 和一般的闺中才女相比, 冲破了传统女性诗歌题材单一, 色彩单调、思路狭隘的局陷。其诗歌内容更为丰富多彩, 所以对于她的诗歌, 历来评价都是比较高的。在浩如烟海的唐代诗歌中, 男性诗人的诗歌占绝大多数, 以薛涛为首的女性诗人却在他们的光环下大放异彩, 值得我们关注。尤其是她的爱情诗, 表现了其爱情意识的觉醒及男女平等的意识的萌芽。

关键词:薛涛,诗歌,爱情诗

参考文献

[1]清.彭定求.全唐诗.薛涛诗附传[M].北京:中华书局, 1992.

[2]张蓬舟.薛涛诗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3]陈友山.近世为薛涛身世翻案的第一人[J].文史杂志, 2002

[4]旧唐书:6卷[M].北京:中华书局.

浅析《诗经》中的爱情诗 篇7

一、男女之间互相倾慕和传达爱意的诗

《周南·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篇诗, 众所周知这是一首情诗, 它表达了一位男青年对窈窕淑女的爱慕, 感情真挚纯朴: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前三章表现了一个贵族青年对淑女的追求, 和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心情。末二章, 想象若能和她在一起, 将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种表现男女相互爱慕的诗, 《诗经》中有很多。这首诗写出了古代男女婚嫁的基本情况。

二、表达爱情中坚贞与执着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这首诗所表达的主人公对自己倾慕已久的情人的追求。她 (他) 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自己心爱的人, 这种精神让人感动, 让我们感觉到爱情的美好与坚贞。无论遭遇什么困难与险境都要与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 这种坚贞纯洁的爱情观令所有人为之动容和向往。这种执着的精神对后世的爱情观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表达男女相思相爱的诗歌

如《邶风·静女》描写男女幽会: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这类诗歌生动活泼, 感情真挚细腻。这里写道一位小伙子在等待姑娘的到来, 描写了姑娘到来之前他内心里的情感活动, 焦急而又欣喜。情人既来, 并以彤管、茅荑相赠, 他珍惜玩摩, 爱不释手, 并不是这礼物很特别, 而是因为这位美丽的姑娘所赠的。在这里, 诗歌把主人公的内心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真挚。而《郑风·子衿》则是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 这个女子在城阙等待情人, 终未见来, 便独自踟躇徘徊,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的咏叹, 把相思之苦表现得如怨如诉, 深挚缠绵。

四、描写男女对爱情专一的诗

描写对爱情的执著专一, 如《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 有女如云。虽则如云, 匪我思存。缟衣綦巾, 聊乐我员。《出其东门》抒写男子对意中的爱人忠贞不渝的感情, 诗以城门云集的众多女子陪衬自己心中的爱人, 尽管在东门之外, 有美女如云, 却能坐怀不乱, 想到的仍是自己所爱的那个素衣女子。这也正是美丽的花几千万朵, 最心爱的只有那一朵。本首诗以服饰代人, 以色彩显形象, 鲜明而突出, 正是表现出心中情感的深刻。

五、描写男女爱情受阻的诗

有时对婚姻自由的追求, 也会受到父母的干涉。如《鄘风·柏舟》即是写一个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干涉时所发出的誓辞。“泛彼柏舟, 在彼中河。髧彼两髦, 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诗中这个女子如此顽强地追求婚姻爱情自由, 宁肯以死殉情, 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 表现出她在爱情受到阻挠时的极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孩子与父母之间会有冲突, 最为常见的是为恋爱婚姻而发生的冲突。观念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生活中, 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传统、社会、他人那里接受各种支配着自己生活的观念, 在观念的指导之下说话和行动。人们常说环境改变人, 其实环境改变的是人的观念, 是人对生活的看法和态度。因此, 才会有《柏舟》这样的情况出现。

六、描写婚后家庭幸福生活的诗

《诗经》中反映结婚和夫妻家庭生活的诗, 虽不如情诗丰富, 但也很有特色, 如《周南·桃夭》, 诗人由柔嫩的桃枝、鲜艳耀眼的桃花, 联想到新娘的年轻美貌, 祝愿她出嫁后要善于处理与家人的关系。而《郑风·女曰鸡鸣》则写了一对夫妻之间美好和乐的生活。诗以温情脉脉的对话, 写出这对夫妻互相警戒, 互相尊重, 互相体贴的感情, 并相期以白头偕老的愿望。女曰鸡鸣, 士日昧旦。子兴视夜, 明星有烂。将翱将翔, 弋凫与雁。弋言加之, 与子宜之。宜言饮酒, 与子偕老。琴瑟在御, 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 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 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 杂佩以报之。

通过这些爱情诗我们看到了《诗经》所描述的那个时代的爱情观以及人生观, 也了解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让我们好好体会这种情感, 把这种情感带到当今我们自己的生活当中, 来激发我们对新时期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总之, 《诗经》让我们看到了一份美好, 同时也看到了中国诗歌里最纯美的部分。

参考文献

[1]袁行霈, 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袁行霈, 孟二冬, 丁放.中国诗学通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

[3]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M].北京:北大出版社, 2005.

试论唐代女性爱情诗 篇8

沙场征戍客, 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 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 含情更著棉。今生已过也, 结取后生缘。

——开元宫人《袍中诗》

玉烛制袍夜, 金刀呵手裁。锁寄千里客, 锁心终不开。

——僖宗宫人《金锁诗》

这两首诗分别为玄宗和僖宗朝宫人所作。据《全唐诗》卷七九七载:“开元中赐边军旷衣, 制自宫人, 有兵士于袍中得诗, 白于帅, 帅上之朝, 明皇以诗遍示六宫, 一宫人自称万死。明皇悯之, 以妻得诗者。曰, 朕与尔结今生缘也”[2]。同书同卷又载:“僖宗尝自内出袍千领, 赐塞外吏士, 神策军马真于袍中得锁及诗, 主将奏闻, 帝令真赴阕, 以作诗宫人妻之。”[3]两首诗的主题基本一致, 当时终身幽闭深宫的宫廷侍女, 思求佳偶不得, 遂借助战袍、金锁等物, 寄托她们对自由、爱情和幸福的向往。“多添线”、“更著棉”、“呵手裁”的用心细致, 无疑是把她们的柔情蜜意, 寄寓在亲手制作的战袍之上。诗中流露的思恋, 分明饱含着幽怨悲叹的伤感。因此, 很多学者都将它们视为宫女遭受情感压抑的悲苦命运的体现。诚然, 大多数宫女难以享有正常人的婚恋生活, 可以归结为封建文化和皇权专制的罪责。但是, 她们并非毫无思想而甘心受摆布的牵线玩偶。宫禁森严, 管制紧束, 如私自与宫外联系, 特别是私传书信、暗赠诗词者, 必要治以重罪。如此巨大的风险, 宫女们当然很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说, 题诗赠锁的冒险举动, 本身就是追求自由爱情的出格行为。何况, 以这样的方式寻求爱情对象, 委实存在太多不可预知的因素, 希望可谓极其渺茫。然而, 在相关资料中, 有关唐代宫女类似的行为, 却不乏记载。如玄宗时的“桐叶题诗”、宣宗时的“红叶题诗”等等。此中有无敷衍成分, 尚待考察, 但它们至少都反映出共同的问题:宫女虽然处于宫闱底层, 但她们个体正常的情感需要并未就此泯灭, 相反的, 她们敢于违犯严厉的宫禁, 甘冒事败引祸的危险, 也要为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爱情理想拼力争取着任何可能的机会。很多男子都未必具备的胆气, 在一群身份地位都极为卑下的女子身上闪耀出光辉, 不得不令世人刮目相看。探其究竟, 毫无疑问的, 它是唐代妇女中出现对自我个体价值重新认识, 并为之努力抗争的重要表现之一。

宫闱中的年轻侍女为自己的自由人生敢冒获罪的危险, 向来受礼法浸染稍浅的民间女子, 在表达自己的爱情愿望时, 更出现了率直真切的吐露心声、传达爱憎的吟唱:

妾生兮不辰, 盛年兮逢屯。寒暑兮心结, 夙夜兮眉颦。循环兮不息, 如彼兮车轮。车轮兮可歇, 妾心兮焉伸。杂沓兮无绪, 如彼兮丝棼。丝棼兮可理, 妾心兮焉分。空闺兮岑寂, 妆阁兮生尘。萱草兮徒树, 兹忧兮岂泯。幸逢兮君子, 许结兮殷勤。分香兮翦发, 赠玉兮共珍。指天兮结誓, 愿为兮一身。所遭兮多舛, 玉体兮难亲。损餐兮减寝, 带缓兮罗裙。菱鑑兮慵启, 博炉兮焉熏。整袜兮欲举, 塞路兮荆榛。逢人兮欲语, 鞈匝兮顽嚚。烦冤兮凭胸, 何时兮可论。愿君兮见察, 妾死兮何瞋。

——姚月华《怨诗效徐淑体》

女诗人姚月华, 据《全唐诗》记载, 她自幼失母, 聪慧过人, 跟随父亲寓居扬子江。某天偶然见到邻船书生杨达的诗作, 便遣侍女借来诗稿, 而杨达对姚月华大约也早存好感, 于是趁此良机在手稿上赋诗致情, 从此以后二人便屡相酬和。假如此事确然可信, 那这首《怨诗效徐淑体》就极有可能为月华赠杨达之作。以“怨”为诗题, 似乎又要向我们倾吐不平的心声。确实, 诗歌开篇, 女诗人不加讳言, 直接点明闺中生活的不幸和苦闷, 日复一日, 年又一年, 都难以排遣舒解。她把内心的纷扰挣扎比成丝棼, 但丝棼尚可以梳理分明, 自己却是剪不断, 理还乱了。诉说了苦楚, 诗人即刻巧妙的宕开一笔, “幸逢兮君子, 许结兮殷勤。”把遇到钟情之人的喜悦, 展露无疑。这还不够, 她想要并愿意付诸的, 是长伴一生的爱情幸福。“分香兮翦发, 赠玉兮共珍。指天兮结誓, 愿为兮一身”。真诚火热, 淋漓酣畅的告白, 让我们在这位女子身上, 几乎找寻不到传统训诫和教条的痕迹。虽然这场爱情由于姚父迁往外地而没有结出甜蜜的果实, 但在当时, 她的眼里, 一定只有她心仪的君子。

既然有勇于追求的胆识, 那么, 维护自己钟情之人, 对抗社会舆论偏见的魄力, 在唐代妇女身上时有闪现, 也就不足惊奇了。当时长安妓女杨莱儿, 《全唐诗》收录她的事迹和作品时, 称她利口敏妙, 文士赵光远, 一见溺之。同时还附记了这样的事迹:光远当时还未中进士, 然也自恃俊才, 莱儿常常在客人面前对他大加夸赏, 认定他必当高中。待到放榜日, 盛妆打扮完毕在门前等候, 不想一个年轻的毛头小子骑马偶过, 出言戏谑:“尽道莱儿口可凭, 一冬夸婿好声名。适来安远门前见, 光远何曾解一鸣。”杨莱儿反应机敏, 应声而答:“黄口小儿口莫凭, 逡巡看取第三名。孝廉持水添瓶子, 莫向街头乱碗鸣。” (《答小子弟诗》) 杨莱儿娼妓职业的特殊性, 自然会给她的行为与意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我们必须同时看到, 杨莱儿待赵光远, 俨然如妻子对丈夫的真情回护。惯于风月场上周旋作戏的交际花, 对一个前途尚未确定的士人, 毫不掩饰的表达自己的信赖和情意, 在中国封建文化那不屑甚至鄙夷的冷眼下, 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

对自由爱情的美好憧憬和强烈愿望, 不等于无条件、无选择的出售自己。唐代妇女的爱情追寻, 绝非轻易的把身心委以他人。她们有自己的思想, 有自己的抉择。女郎卓英英有一首《游福感寺答少年》:

牡丹未及开时节, 况是秋风莫近前。留待来年二三月, 一枝和露压神仙。

若忽略题目, 这似乎是首寻常咏牡丹的七言绝句, 但把诗题与诗歌内容联系起来, 我们很容易理解, 女诗人不过以牡丹花期巧妙设喻, 婉言拒绝了一位陌生少年的追求。理由简洁明了:只因时候未到, 无法即刻接受你的爱意。唐代妇女在宽松的世风下, 个体意识也获得了萌发的机会, 她们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价值有了朦胧的认识, 因此, 她们的爱情选择, 已然包括了可以对异性说“不”的可能。

中国传统意义的爱情诗, 其间虽然也出现不少书写爱情欢乐和幸福的作品, 但就总体气质而言是忧郁感伤的, 沉淀着悲怨情绪。因此, 在唐代妇女的同类创作中, 出现试图突破礼教束缚, 追求恋爱自由, 谴责男子薄情负心, 要求爱情专一的话语声, 就弥足珍贵。即使这样的话语声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情歌中一贯的情感基调, 更无法就此证明当时的妇女已经达到意识上的完全觉醒、获得了权利上的自主, 却依然堪称古代妇女爱情诗苑中的奇葩。

注释

1[1]李小江.女性审美意识探微[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

上一篇:动画商业片动画艺术下一篇:现状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