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训练成绩登记表

2024-05-28

军事训练成绩登记表(共12篇)

军事训练成绩登记表 篇1

如何制作学生成绩登记表

如何制作学生成绩登记表

班主任朋友每学期少不了要制作学生的成绩登记表,像下面的这个EXCLE表要如何制作呢?

1、首先是输入相应的列标题、学生姓名,学生的排名用RANK表示,因为目前排名是敏感话题,是要禁止的,您也可用其他名称代替。您也可以将这一列隐藏。

2、学生的序号自然不用一个一个地输入,在EXCLE表格中您只要输入第一个、第二个学生的序号:

1、2,然后在2所在的框右下角一拖拉即可(这就是自动填充);在WPS表格中您只要输入第一个,再自动填充即可。

3、计算总分在本例中,您只要在F2格输入或选择“=SUM(D2:E2)”(不含引号)即可,然后在F2格的框的右下角拖拉。

4、计算排名:本例中请在G2中输入“=RANK(F2,$F$2:$F$53)”(不含引号)。

略作解释:=RANK(F2,$F$2:$F$53)指F2这个分数在从F2格到F53格这些分数中的排名,之所以要在右面的范围F2:F53加$,是表示绝对引用,告诉电脑不许自作聪明地联想,举一反三,将下面的排名理解成 G3=RANK(F3,F3:F53)、G4=RANK(F4,F4:F53)……而F2不加$,是要让电脑举一反三的。

5、计算平均值,这是常识。请在D54格中输入或选择“=AVERAGE(D2:D53)”。

6、计算成绩分区。请在D55格中输入=COUNTIF(D2:D53,“>89.9”),让电脑数一数比89.9好的成绩有多少个。

在D57中输入=COUNTIF(D2:D53,“>79.9”)-COUNTIF(D2:D53,“>89.9”),表示让电脑数一数比79.9好的成绩减去比89.9好的成绩有多少,即我们所说的考80多分的同学有多少。

余下类推。

7、计算成绩分区所占的百分比。在D66格中输入“=D55/$A$53%”表示用D55格中的90多分的同学数除以A55格中学生的序号即学生数,加$同样是避免电脑举一反三。其他可以类推。

8、如果您觉得麻烦,请下载模板,用人数最多的二年级工作表,将本班学生姓名成绩输入,并将多余行删除即可。

教程来自:

军事训练成绩登记表 篇2

一、正确的技术动作

短跑是一项单一动作结构的周期性的运动, 一场比赛中运动员要反复几十次的跑步动作, 任何一个微小的错误都会影响比赛结果。因此, 能否在比赛中掌握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 是运动员能否获得理想成绩的关键因素。也就提出了相关要求, 即跑步的动作技术要符合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原理, 使跑步动作的能量利用效率更高, 在跑步形态上, 体现为:动作平稳, 重心上下浮动小;全身动作配合协调, 上肢摆臂积极有力, 下肢蹬地摆腿结合、以摆促蹬;跑步的方向感强, 且全程有良好的节奏感等。

二、专项体能

根据项群训练理论, 短跑是典型的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目。身体素质是运动员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平衡、柔韧、灵敏和协调等方面。其中, 力量训练又是体能训练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以往的短跑力量训练一般采用大负荷、少重复次数的绝对力量训练, 这种训练负荷可以有效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 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水平。但是, 对于短跑项目来讲, 专项力量的提升也很重要。实践中, 由于一般的力量训练重量次数较少, 往往不多于10次;而跑100米需要用45步~48步左右 (男子) , 200米会更多。因此, 在短跑训练过程中, 除了发展爆发力之外, 还应设计不同的手段发展专项动作力量, 即专项力量能力。具体训练方法包括:负重高抬腿、50~100米跨步跳等。

除了力量素质之外, 心肺耐力对短跑运动员也极为重要。举例来讲, 两个运动动员接受了同样强度的训练, 心肺耐力好的运动员能够更快地得到恢复, 从而接受更大负荷的训练, 这对提高运动成绩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 传统理论又认为, 有氧耐力训练可能导致肌肉分解, 甚至影响肌肉最大力量和爆发力。这里就存在一个矛盾, 那么, 应如何保证运动员能够在增强恢复能力 (耐力) 的同时保证肌肉最大力量?对此, 目前已有很多研究指出, 间歇训练法可以在保持肌肉瘦体重的同时增强心肺功能。间歇训练法严格控制组间间歇时间, 使运动员在不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进行下一组训练。那么, 怎么进行间歇训练呢?跑——走练习是经典的间歇训练, 这个练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完成。如, 在田径场上练习, 可以在直道练习冲刺跑, 在弯道进行慢走练习。需要注意的是, 在进行练习之前, 首先要进行热身, 从慢速逐渐过渡到中速跑5分钟;冲刺的时间维持在10~20秒, 慢走 (间歇) 的时间维持在20秒~2分钟。随着训练的展开, 间歇时间应相应地延长, 如, 冲刺100米——慢走 (间歇) 30秒——冲刺100米——慢走45秒——冲刺100米——慢走1分钟——冲刺100米。

三、合理使用运动营养强化剂

作为短时间大强度的运动项目, 短跑是以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供能为主。其中, 又以磷酸原系统为主导, 该系统的能源物质是三磷酸腺苷 (AT P) 和磷酸肌酸 (CP) , 这两类物质在肌肉中的含量很低, 虽然供能迅速, 但只能维持不足8秒钟。因此, 针对短跑项目, 发展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至关重要。但是, 由于人体肌肉中ATP、CP的含量非常低, 而食物中 (鱼、肉等) 虽然含有一定数量的肌酸, 但相对人体运动需要却很少, 如0.5千克肉含有1克肌酸, 而要提高爆发力或运动成绩每天需要肌酸5~20克, 这就意味着每天必须吃下2.5~10千克的肉, 这并不现实。因此, 从食物之外的膳食补剂中获取足量的肌酸就成为提高运动成绩的突破口。人体食用肌酸之后, 肌酸可与体内的磷酸结合成磷酸肌酸 (CP) , 在被需要时可以迅速分解能量提供ATP的再合成, 以保证持续快速奔跑的需求。

有关专家、学者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 按照美国体能协会 (NSCA) 的高级教育主管David Sandler的说法, “肌酸能让你进行时间更长强度更大的运动”;而诺瓦东南大学教授Jose Antonio博士的研究中指出, “补充肌酸提高了肌肉在进行快速运动时所需的能源物质CP的含量”。

围绕“站”训练,提高铅球成绩 篇3

一、准备滑步“站”

1.负重训练:准备姿势肩负杠铃起蹲,肩负杠铃杆平地滑步,肩负杠铃杆跑道内滑步,肩负轻杠铃滑步,肩负壶铃滑步,肩负重球滑步,负重海绵垫上滑步。

2.抗阻训练:踝、膝、腰、肘关节牵拉橡皮带滑步,橡皮带牵拉下海绵垫上滑步。

3.负重与徒手结合训练:负重原地准备姿势练习8-12次+徒手准备姿势练习14-16次/4-6组;负重在跑道中滑步练习8-12次+徒手在跑道中滑步练习14-16次/4-6组。

4.抗阻与徒手结合训练:拉皮带滑步练习8-12次+徒手滑步练习14-16次/3-5组;肩负壶铃滑步练习8-12次+徒手滑步练习14-16次/3-5组。

要求:准备姿势要压紧,滑步腰扭紧,正后滑动要低、快、稳。

二、最后用力“站”

1.负重训练:肩负轻杠铃平地最后用力,肩负轻杠铃跑道内最后用力,持杠铃片转髋、摆腰,持重球最后用力,肩负壶铃最后用力,肩负重杠铃转体。

2.抗阻训练:牵拉橡皮带最后用力,手推斜立杠铃的最后用力。

3.负重与徒手结合训练:肩负轻杠铃上一步做最后用力8-12次+投掷圈内徒手最后用力练习14-16次/3-5组;肩负壶铃上一步做最后用力练习8-12次+投掷圈内徒手“最后用力”练习5-10次/3-5组。

4.抗阻与徒手结合训练:拉皮带原地做最后用力8-12次+投掷圈内徒手最后用力练习5-10次/3-5组;手持铁棍上一步做最后用力练习8-12次+投掷圈内徒手最后用力练习5-10次/3-5组。

要求:蹬、转、推、撑的发力由下自上,动作速度逐渐加快。

三、左侧支撑“站”(右手为例)

1.负重训练:肩负重杠铃转体左侧支撑,肩负轻杠铃转体左侧支撑,肩负壶铃左侧支撑,持重球转体左侧支撑。

2.抗阻训练:橡皮带牵拉左髋部转体左侧支撑,左脚踩弹力板或海绵垫转体支撑。

3.负重与徒手结合训练:负轻杠铃侧身左脚上台阶8-10次+投掷圈内左侧支撑练习14-16次/4-6组。

4.抗阻与徒手结合训练:拉皮带左脚踩弹力板或抵趾板练习8-10次+投掷圈内徒手左侧支撑练习14-16次/4-6组。

要求:身体重心转移稳,支撑蹬地及时。

四、超越器械“站”

1.负重训练:滑步时身体超越壶铃,滑步时身体超越重球,滑步时身体超越标准球,滑步时身体超越实心球,负重沙背心滑步后下肢超越“上肢。

2.抗阻训练:牵拉橡皮带滑步后下肢超越上肢,滑步后下肢超越短铁棒。

3.负重与徒手结合训练:负重侧身做超越器械练习8-10次+徒手在投掷圈内超越器械练习14-16次/3-5组;持轻球或铁棍在投掷圈内超越器械练习14-16次/3-5组+徒手在投掷圈内“超越器械”练习14-16次/3-5组。

4.抗阻与徒手结合训练:利用铁棍、重铅球或拉皮带做超越器械练习14-16次+徒手超越器械练习8-10次/3-5组。

要求:滑步时上肢滞后,滑步后身体扭紧、重心在后。

五、躯干鞭打“站”

1.负重训练:负杠铃片仰卧起坐,负轻杠铃仰卧起坐,负重杠铃仰卧起坐,负杠铃片腹背挺身,负轻杠铃腹背挺身,负重杠铃腹背挺身,负轻杠铃跪垫躯干鞭打,负轻杠铃站立躯干鞭打,上步头上前抛壶铃,跪垫上步头上前抛实心球,上步头上掷垒球,跪垫上步掷垒球。

2.抗阻训练:跪垫牵拉橡皮带躯干鞭打,站立牵拉橡皮带躯干鞭打。

3.负重与徒手结合训练:负重侧身做躯干鞭打练习8-10次+持轻球在投掷圈内躯干鞭打练习8-12次/3-5组;负重坐在凳上做躯干鞭打练习8-10次+徒手在投掷圈内躯干鞭打练习8-126次/3-5组。

4.抗阻与徒手结合训练:拉皮带原地躯干鞭打练习8-10次+徒手在投掷圈内躯干鞭打练习8-12次/3-5组;肩负壶铃躯干鞭打练习8-10次+徒手在投掷圈内躯干鞭打练习8-12次/3-5组。

要求:扭紧的下肢蹬转有力,躯干由后下向前上鞭打。

六、出手速度“站”

方法:原地快推实心球,上步快推实心球,助力下(同伴牵拉)快速推实心球,原地快推轻球,上步快推轻球,助力下(同伴牵拉)快速推轻球。

要求:发力时自下而上逐步加速,快速顶肩推手,手指前上拨球。

七、出手角度“站”

方法:运动员利用设置和摆放的斜坡、彩色气球或呼啦圈等标志物,进行超重、标准、轻器械推铅球。

要求:通过设置斜坡控制出手角度,利用放置彩色气球调整合理出手角度,呼啦圈可以提高出手角的稳定性。

灵活根据场地、气候、水平、出手时机等调整合适的出手角度。

八、速度与节奏“站”

方法:持不同重量的壶铃做滑步的蹬、摆、收,持不同重量的壶铃做最后用力的支撑、加速、放松,持不同重量的球做滑步的蹬、摆、收,持不同重量的球做最后用力的支撑、加速、放松,牵拉橡皮带做滑步、最后用力,徒手做滑步、最后用力

要求:滑步阶段以摆带蹬,蹬摆结合,收落快速有节奏,身体重心的移动和铅球运动的轨迹要做到低、平、快,最后用力要注意动作的放松与加速,加快抬肘展胸动作。

九、发力与放松“站”

方法:最大力量训练练习,速度力量练习,力量耐力练习,负重的“静力”与“动力”练习,克制性和退让性相结合的练习,牵拉橡皮带的四肢摆动性练习,四肢拉伸性练习。

要求:大、小肌群,屈、伸肌群的练习手段结合,静力与动力练习比例1:5最好,摆动性与拉伸性练习注意发力与放松的结合,能够有效缓解肌体疲劳。

十、各“站”之间衔接或相互渗透进行训练

根据训练的要求,把各“站”之间衔接或渗透训练,能够尽快掌握铅球技术动作,还能及时把力量正迁移到专项中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减轻了身体疲劳程度。技术与力量恰当融合,增加了训练趣味性,使得周训练的训练思路清晰,有效解决了运动员较薄弱的环节。

(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 273500)

军事训练成绩登记表 篇4

现在正值考研复习的强化阶段,想要在强化阶段稳步提升考研英语,就要由对单词熟悉的语点能力提升为对句子理解到位的语线能力,全面提升传统阅读理解的做题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为完形填空、翻译这些本质上还是考察阅读能力的题型打下基础;通过做题进一步巩固单词和语法。全面提升阅读理解需要遵循几点方法,大家要认真学习,让自己在复习中能够游刃有余。

带着疑问阅读

大家在做阅读题目时,不要一上来就去读文章,而是要先看题目,尤其是要看懂题干,四个选项如果短就扫一眼,长就跳过去。然后带着问题去看文章,重点关注以下三点:首先,有无与问题相对应的句子,出现在何处。其次,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第三,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其中最后一点是很重要的,即一定要明白作者的观点和立场,这样才不至于出现由于你的理解与作者的.初衷背道而驰导致答案全军覆没的悲惨结果。抓住以上三点,一旦发现与问题相关的句子或者段落,稍作理解,或仔细研究一下,基本就能得分了。总之,做阅读理解一定要带着问题去看文章,有的放矢。

真题使用时间安排

随着近几年真题阅读难度的增加,很多考生可能会觉得有的真题文章根本就读不懂,这时候也不能放弃,因为谁也不敢保证你将来在考场上不会也遇到如此不知所云的文章。每一篇真题都是一场实战演练,都为你将来在考场上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做准备,坚持并习惯一段时间以后,你会突然觉得,不管难题还是稍容易点的真题,你应对起来都会得心应手了。一般的同学都会有个疑问,有没有必要马上进入做真题的阶段。真题可留到下一轮的复习时在用,效果会更好,在强化阶段,同学们可先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熟悉考研英语的其它题型,在经过这样一个夯实基础的训练过程后,再去成套的做真题、研习真题,这样会更好的吃透真题进而领会真题的真谛。因此,现阶段大家可以手头备两本辅导书籍:词汇书、考研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书籍。

★ 考研英语阅读复习方法

★ 高考英语阅读训练074

★ 高考英语阅读训练089

★ 高考英语阅读训练047

★ 高考英语阅读训练006

★ 高考英语阅读训练030

★ 高考英语阅读训练063

★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精读

★ 考研英语阅读选项讲解

军事训练成绩登记表 篇5

1前言

归因训练借助一定的干预程序,纠正或改善个体对成功或失败结果的不适当归因,是其学会使用适当的、积极的归因,增强动机水平,进而达到改善行为和提高绩效水平的目的。体育后进生则指学生不能成功地完成某一项运动技能,或者是体育考试成绩差这一类学生,根据情感、意向和坚持性指标的不同我们可以分为不同程度的体育后进生,较轻程度的体育后进生只有情感问题;中等程度体育后进生不仅有情感问题,还有不想进行体育学习的意向;严重体育后进生包括前两者,而且还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甚至有些退出体育学习。这些不同程度的体育后进生产生的情感问题、意向和行为问题都是对体育学习的失败情境进行不正确的归因而导致的结果。而归因训练目的是帮助人们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减少归因偏差,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以提高对成功的期望,改善或增强行为的积极性。现有的研究也表明归因训练对行为结果有影响,然而缺乏对体育后进生的深入研究,本文对此作以研究,以期改善体育后进生的行为和体育成绩,更有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完成。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自大二公共体育篮球班的体育后进生(此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个月的篮球学习),体育后进生指体育成绩为没达到12分和等于或稍大于12分的学生,并对所选定的体育后进生进行分类,以情感、意向和坚持行为三个方面进行测试,从而分为3种情况的体育后进生,较轻体育后进生、中等程度体育后进生和严重的体育后进生。总共选取了60名学生,其中,较轻体育后进生有20人,男,16名,女,4名;中等程度体育后进生有20人,男,14名,女6名;严重体育后进生20名,男,15名,女,5名。60名被试随机分为2组。

2.2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2×3双因素组间实验设计(两因素分别为实验处理和体育后进生程度,实验处理有两个水平,即归因训练和无归因训练;体育后进生程度有三个水平,即较轻程度的.体育后进生,中等程度的体育后进生和严重的体育后进生)。2.3实验材料2.3.1原因维度量表采用Russell编制的原因维度量表(CDS),CDS量表分为起因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量表采用9点计分。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0.822。2.3.2失败结果下的情感、意向与坚持性指标这些指标用于划分不同程度的体育后进生。情感指标有:自卑、痛苦、内疚;意向指标有:退出体育学习的倾向;坚持性指标有:参与情况、迟到情况、学习过程中听与练习情况,以上指标均以李可特5点计分法。

2.3.3体育成绩

体育成绩包括篮球技评成绩与篮球命中率两部分成绩,分别以10分制计算,体育成绩的总分为20分。

2.4研究步骤

1.理论学学习阶段,历时一周,查阅有关归因及归因训练方面的资料,掌握归因训练方法。2.正式实验阶段,利用课外时间(90分钟)安排一次篮球课,该阶段历时3个月,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前测,选定被试。在选择被试时,经历两个过程,其一为,以体育成绩为低于12分的和等于或稍大于12分的学生为初选被试。其二,以失败结果下的情感、意向与坚持性指标测试,测试结果只有情感分值低的为体育后进生,情感分值低同时意向值也低而坚持性指标高的为中等程度的体育后进生,在前两者分值都低而且坚持性指标也低的为严重程度的体育后进生。并把他们等质为两个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最后对这两个组的进行前测,结果表明这两组在归因方式,体育成绩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看成是等质的。第二步,归因训练,对实验班进行归因训练,对对照班不加以训练,实验过程中都由本人实施,具体情况如下:a.首先在每节课的开始部分讲解归因的理论知识,包括归因概念、理论、重要性、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和归因的正确方法。b.言语指导:主要训练学生完成动作有进步或取得好成绩之时归于能力、努力和兴趣,将失败归于努力不够、学习方法不够好等,并组织学生讨论。c.强化反馈:在一节课结束部分,要求学生对自己学习篮球结果进行归因,对积极归因加以肯定,对消极归因及时指出并给予指导最终选取正确的归因方式,并选取较典型的个体在课堂上进行归因指导。d.个别辅导:对归因消极的典型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给予更多的鼓励,并把失败作努力和学习方法的归因。

2.5统计分析

分析数据用SPSS13.0进行方差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成功与失败时不同组在归因方式的比较结果

在成功状态下,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起因点(P<0.05),稳定性(P<0.05)和控制性(P<0.05)上达到显著性差异。而不同程度的体育后进生之间在归因方式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组别与不同程度的体育后进生之间也不存在交互作用。

3.2不同组篮球成绩比较结果

从上表的分析可知,组别在篮球成绩上(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对实验组进行归因训练与没进行归因训练同质的控制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归因训练可以提高体育后进生的篮球成绩。

4讨论

4.1归因方式的改变

在成功状态下,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起因点(P<0.01),稳定性(P<0.01)和控制性(P<0.01)上达到显著性差异,表明成功时,实验组比控制组经过3个月时间的学习在归因方式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实验组加强了稳定的、内部的和可控的归因。在失败状态下,实验组,控制组在稳定性(P<0.01)、可控性(P<0.05)上达到显著性差异,表明在失败时,实验组比控制组显著倾向于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归因。而且在失败情境中不同程度的体育后进生在稳定性(P<0.05)、可控性(P<0.05)上达到显著性差异。从归因方式的改变可知,通过归因训练,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归因方式,改变了不正确的归因方式,而且不同程度的体育后进生在归因方式的改变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4.2归因训练对体育后进生成绩提高的分析

体育活动本身具备一些适宜于进行归因训练的特点:能通过测试与练习让学生反馈和强化归因;体育学习项目可以在短期学会,间断性较强的特点,而知识学习的连贯性较强;联系体育学习的归因训练较有趣味,容易收到效果。归因训练就是通过改变归因进行的,根据Weiner的归因效果论,归因的改变必然会引起相应情感、期望水平、意向、成就动机等一系列的改变。Seligman认为一个人将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因素和能力时,一种消极弥漫性的无助或抑郁状态就会产生,更严重者则退出或回避此行为的产生。归因训练的基本指导原则是:归因的变化能引起动机的变化,动机的变化又会对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改变了行为又会形成新的归因,如此往复,最终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其目的是帮助人们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减少归因偏差,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以提高对成功的期望、改善或增强行为的积极性。本实验中,选取的是体育后进生作为被试,体育后进生的一大特点之一就是他们不断遭遇失败经历,如果期间没有进行正确归因,如把失败归因于能力因素,则个体会产生自卑、痛苦情绪,在行为上,可能退出或回避这一行为的产生;如果把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或对手的情况则个体产生无所谓的态度;同理,在期间他们偶尔成功时,正确的归因也会影响他们的情绪与行为,从而影响到他们体育成绩的提高。基于此对体育后进生进行正确归因训练,即鼓励成功学生归因于能力和兴趣,即稳定的、内部的原因,这将有利于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鼓励失败者选择不稳定的内部归因,即努力或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对成功的期望。这一训练的最终结果提高了被试对成功的期望,改善或增强行为的积极性,使学生即使面对失败仍然继续努力,而体育技能的学习也是要靠不断地练习才能获得,因此,只要体育后进生不放弃自身努力、对成功抱有强烈的期望,则体育成绩一定会改善的。

5结论与建议

军事训练成绩登记表 篇6

一、立定跳远动作结构分析

立定跳远完整的技术动作包括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缓冲三个部分。

(一) 预摆

两脚左右自然开立且平行站立, 与肩同宽, 两臂前后摆动, 两臂前摆时挺胸展腹, 两膝关节伸直;两臂后摆时, 屈膝降低重心, 上体稍前倾, 手臂往后摆。动作技术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 摆时一伸、二屈、三降重心, 并要调整好呼吸节奏, 上摆时吸气, 下摆时呼气。

(二) 起跳腾空

两脚快速用力蹬地, 同时两臂稍微弯曲并由后往前上方摆动, 向前上方跳起腾空, 并充分展体。动作技术要点:蹬地快速有力, 两臂的前摆、膝关节的伸直以及前脚掌的蹬地要协调一致, 空中充分展体;起跳的瞬间深吸一口气。

(三) 落地缓冲

收腹举腿往前伸, 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 并屈膝落地缓冲。动作技术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要把握好, 腿前伸臂后摆, 落地后重心向前, 防止后坐。

二、立定跳远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一) 两臂的摆臂不协调

解决方法:反复做屈膝、前后摆臂动作。

(二) 预摆时上体前倾屈膝幅度不够, 重心太高

解决方法:反复做两臂的预摆、屈膝、上体前倾动作。

(三) 腾空过高或过低

解决方法:在训练时用一定高度的标志线来提醒和约束学生。

(四) 收腿过慢或者收腿不充分

解决方法:反复做原地的跳起抱膝动作。

(五) 落地不稳

解决方法:反复做起跳落地动作, 上体前倾与屈膝缓冲动作协调配合, 控制好身体重心。

三、影响立定跳远成绩提高的因素分析

(一) 身体素质因素

身体素质包括力量、协调、速度等几个方面, 立定跳远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下肢力量, 尤其是大腿和踝关节的力量;同时也需要学生有较好的上下肢协调配合的能力、身体平衡能力、弹跳力等。

(二) 技术动作掌握程度

立定跳远相比跑类项目而言, 技术动作要领复杂, 学生难于掌握, 技术动作要领掌握的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立定跳远成绩的提高。

(三) 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

只有具备科学、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 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某个项目进行专项训练, 才能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是提高其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提高中招体育考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几种有效训练方法

(一) 蹲跳起

这是主要发展学生腿部肌肉力量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也是最常用的练习方法之一。动作方法:双脚左右自然开立, 脚尖平行, 膝向下深蹲或半蹲, 两臂自然后摆。要求两腿迅速蹬伸, 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 同时两臂快速有力向前上方摆动, 最后用脚尖迅速蹬离地面并向上跳起, 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 接着再向上跳起。每次练习15~20次, 重复3~4组。

(二) 单脚交换跳

这是发展小腿、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动作方法:上体保持正直, 膝关节伸直, 两脚交替向上跳起。主要以踝关节的力量起跳, 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 离地时脚面绷直, 脚尖向上。原地进行单脚交换跳时, 可规定跳的时间 (30秒~1分钟) 或跳的次数 (30~60次) 。行进间进行单脚交换跳时, 可规定跳的距离 (30~50米) , 重复2~3组。

(三) 蹍跳步

蹍跳步主要用来发展腿部后群肌肉各踝关节的力量, 训练身体的协调性。动作方法:用右 (左) 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 同时左 (右) 腿膝向上举, 右腿落地, 然后换腿, 用同样的方法跳, 两臂配合腿部前后大幅度摆动。跳时踝关节和前脚掌要用力, 整个动作轻快。每条腿各练习15~20次, 重复3~4组.

(四) 纵跳摸高

这是发展腿部肌肉和髋关节力量的练习。动作方法:两脚自然开立成半蹲预备姿势, 一臂或两臂向上伸直, 接着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 用单手或双手摸高, 每次练习10~15次左右, 重复3~4组。

(五) 蛙跳

这是发展大腿肌肉和髋关节力量的练习。动作方法:两脚分开成半蹲, 上体稍前倾, 两臂在体后成预备姿势。两腿用力蹬伸, 充分伸直髋、膝、踝三个关节, 同时两臂积极迅速前摆, 身体向前上方跳起, 然后用全脚掌落地屈膝缓冲, 两臂摆成预备姿势。连续进行5~7次, 重复3~4组。

(六) 障碍跳

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爆发力。动作方法:地上放小海绵垫6~10块, 每块距离1米左右。学生站在垫后, 两脚左右开立, 脚尖平行, 屈膝向下, 两臂自然后摆, 用脚掌力量向前上方跳过障碍, 两臂配合向前上方摆。落地时屈膝缓冲, 落地后迅速做下次跳跃。重复5~6组。

(七) 跳台阶

主要发展腿部力量和踝关节力量。动作方法:两手在身后, 两脚平行开立, 屈膝半蹲, 用前脚掌力量做连续跳台阶动作。一次可跳20~30个台阶, 重复3~5组。

(八) 挺身展腹、收腹跳

主要发展腰腹肌力量和腿部力量。动作方法:原地屈膝向上跳, 空中做直腿展腹、挺身动作, 髋关节完全打开, 双臂向后上方打开, 在空中形成一个背弓动作, 落地时有意识收腹、屈膝缓冲。连续进行, 每组做20~30次, 重复3~4组。

军事训练成绩登记表 篇7

1.1研究对象:山东省威海体育学校男子短跑运动员5名,年龄18岁。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期刊和中国知网查阅和整理了大量文献资料20余篇以及对《体育与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等各种学报期刊的广泛查询,深入了解其研究现状和动态,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并以此作为参考。

1.2.2同组对比实验法。实验目的首先是为了加强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规范性,提高身体的整体协调配合的能力,从而促进蹬摆技术的结合;提高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和爆发力,在最短的距离内尽快发挥速度,不断地加大步长和步频,顺利的转入途中跑。进一步提高全身的配合度和灵活性;其次步频和步幅是决定短跑速度的主要因素,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改善步频和步幅是提高短跑速度的关键。实验前对研究对象进行30米起跑(6次)和100米(2次)跑测验,分别记录下跑后的成绩,100米跑取最好一次成绩。

1.2.3数据分析法。将所收集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

2.结果与分析

实验前后的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证实百米起跑后的加速跑训练对百米最终成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证实了本实验对加强技术训练效果显著,对发展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2.1实验中的训练方法对提高跑速的作用

世界各国短跑专家在探索新技术时发现,如果要提高速度就必须减小大小腿之间折叠角来缩短折叠时间,提高摆动腿的前摆速度。因为折叠的角度越小,前摆受到的阻力也越小,而前摆的速度也就越快,大小腿的折叠速度也就越快。而屈蹬跑技术在支撑结束后屈膝摆动,有利于屈膝前摆,使蹬摆技术一体化,从而提高了跑速;在运动中,正确的摆臂动作,能保持身体在跑动中平衡,能加大摆动腿的摆幅,对提高步长有着重要作用。跑的过程中,身体、手臂和腿部动作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由于摆臂动作和腿部动作是同步进行的,因此,正确的摆臂动作可以提高步频;下压式高抬腿接快速跑和下坡跑对提高大腿前摆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原地快频率跑和半高抬腿接快速跑的练习目的都是为了加快步频。半高抬腿要求运动员大腿不完全抬至水平,抬至与地面成45度即可,然后大腿迅速下压,脚扒地式着地并迅速转为后蹬。所以说屈蹬跑可以减少后蹬时间,有效提高步频。总之,采用快频跑、屈蹬跑、半高抬腿跑和爆发力练习可以提高后蹬能力。

2.2实验中的训练方法对改善步频和步幅的作用

步频是左右腿跑步时更换的速率,起跑时要求步伐小,速度快,用脚尖着地,上身倾斜由起跑的60度慢慢适应到80度—90度之间。实验中快慢交替小步跑练习缩小了跑的动作幅度,加快了动作频率。它包括快慢节奏的变化练习以及从慢跑逐渐过渡到加速跑的练习,在练习时应注意上下肢动作协调防松,快频率,前脚掌积极扒地;牵引跑练习主要目的是突破速度障碍,在练习中应注意牵引的距离不应过长,以60-100米左右为宜,因为牵引跑的主要目的是练习速度,牵引距离过长成了练耐力;交换跳步推举杠铃练习是发展上下肢的协调能力,练习时注意循序渐进,要有一定的速率。

2.3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运动员做完充分的准备活动后,训练方法中先以原地摆臂为开头。一个运动员能否取得好成绩是与各方面的技术动作息息相关的,原地摆臂要求运动员的躯干稍前倾,但不能低头弯腰。两臂应弯曲在体侧做前后摆动。首先摆臂动作的对与错影响着跑速和步频,其次正确的摆臂姿势能够协调腿部交换的灵活性。

2.4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掌握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

起跑后加速跑是指起跑后立即转入加速跑阶段。运动员身体前倾角度大,两腿快速交互做后蹬与摆动动作。最初的2-3步支撑腿应着地于身体重心投影点的下后方,构成较小的后蹬角,使后蹬反作用力大部分用来提高跑速,上体随着步频加快和步幅加大逐渐抬起,同时两臂配合两腿作积极有力的摆动,加快跑速,直至高速转入途中跑。短距离跑时,加速跑阶段距离约为20-25。加速跑的距离与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有关。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本实验所采用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能有效地完善加速跑技术,增强在跑步过程中的加速能力,从而提高百米跑的成绩。

3.1.2短跑项目是发展速度素质和培养人的意志品质不可替代的田径项目。其技术要求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动作轻松、步幅要大、步频要快、身体平稳跑直线。因此短跑成绩的提高与步频加快和步幅的大小密切相关。

3.2建议

3.2.1短跑属于无氧供能方式为主的速度力量性运动项目,其特点主要是强大的爆发力,所以,合理的跑的技术以及较强的心理能力是从事短跑运动的必备条件。在练习过程中应加强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3.2.2有了科学的训练手段,教练员应对运动员进行心理适应能力的训练,有意识的创造一些模拟比赛场喧闹的气氛,培养运动员适应比赛的环境的能力。同时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特点,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手段与发展反应速度、加速能力及高频率完成动作的能力,结合短跑的技术与专项特点,采用多彩式练习并结合跳跃等练习,使运动员在练习时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军事训练成绩登记表 篇8

关键词:技术训练;肌群训练;记忆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61-01

三级跳远是一项田径运动会中传统的比赛项目,对如何提高跳跃技术和成绩,已有很多同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我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体育教师也来谈谈自己的不同看法和同仁们一起提高对三级跳远的理解。

一、技术训练

(1)助跑是三级跳远中获得启动速度的关键,充分的助跑能够得到最大的启动速度为旗袍做好准备从而完成起跑的连贯动作,助跑的训练一般采用18-25米跑板练习来完成,跑动的速度是采取逐渐加速的跑动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步频和步长,在跑动的同时膝盖逐渐高抬来实现弹性跑的加速,在平踏板的反复练习中让队员体会助跑地步数和节奏,然而助跑的距离是运动员自身加速能力所决定的。在最后4-6步達到最高弹性跑的同时身体也要保持自身的助跑角,从而进入起跳,在助跑训练中多采用平稳加速与高弹性跑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如:(30米的高弹性跑的练习)

三级跳远中说的起跳是关键,起跳的不充分也会影响成绩的发挥在初中三级跳远的训练中第一条是单足跳,腾起角应大于15度小于19度落地动作应是“扒地式”放腿这种“扒地式”的放腿能使身体获得最大的前行速度,从而为第二跳的跨步做准备,单足跳完成时两臂与摆动腿用力前摆同时起跳腿用力蹬伸,是身体前倾,两臂后引落地,第三跳跃的动作两腿向前高抬,两臂向下向后摆动落地时两腿快速屈腿,以上的动作要领的完善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改变和安排好训练的针对性。

技术训练:(1)抱膝向前跳30米x4组(2)全程跳训练8次(3)跳栏10x8组(快速跑)(4)腾空步落沙坑训练18-25次

二、肌群训练

三级跳远中肌群的训练是非常关键的,肌群力量的不均衡会导致三级跳远成绩的发挥,在训练中主要是锻炼脚踝部位的力量、腰腿部肌群、和肩部肌群的力量能力。一般在训练中采用前脚尖走跑练习,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得到脚踝下扒地的效果,从而是第一条动作完善。腰腹肌群的训练多采用(1)扶扛挺髋练习,挺髋速度要快,挺髋充分,(2)负重蹲起,这种练习能使腰腹获得更大的支撑力和腾空时最大的牵引力来完成跳跃的动作。肩肘肌群的训练是我们更不能忽视,要想得到更高腾空角就需要有充足的肩肘向上引臂带动来完成。肩肘力量的练习,一般采取负重臂屈伸来提高。

三、记忆训练

虽然在日常的训练中,队员们已经掌握了技术动作的要领,但是他们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好不够透彻,这就需要教练对他们加强大脑记忆动作的训练,第一种方法是采用反复观摩三级跳远技术的视频来加深大脑对动作的记忆,充分认知动作的连贯性,第二种采用大脑回放的方法,在大脑中想象自己就是高水平的运动员,使自己虚拟场景达到意念训练的目的,从而使动作完善成绩提高。

军事训练成绩登记表 篇9

1.1、腾起初速度对跳远成绩的作用

腾起初速度是指在起跳脚蹬离地面的瞬间人体重心所获得的速度。 抛射运动远度公式S=V0sin2α/g.由此得出当其它不变的情况下初速度V0越来越大, 距离S越远。α 越来越大, 距离S越远。 所以得出当初速度增加或起跳角度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增加, 都能增加跳远的距离。

1.2、腾起初速度的影响因素

腾起初速度的大小取决于起跳技术、起跳力量、上板速度。起跳技术决定了起跳过程中人体重心水平速度的保持程度, 以及腾起垂直速度的获得。起跳力量决定了起跳中人体在垂直方向上所获得的垂直速度。强有力的起跳支撑腿有利于缩短起跳时间和人体在起跳中获得尽可能大的垂直速度。 上板速度取决于最大速度能力和助跑速度的利用率。 助跑速度利用率取决于跑跳结合技术。

2、腾起角度对跳远成绩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2.1、腾起角度对跳远成绩的作用

腾起角度是指人体起跳脚蹬离地面瞬间, 人体重心飞行方向和水平地面所形成的的夹角。腾起角度可通过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比值获得。 根据研究表明, 优秀运动员的腾起角度保持在18°—24° 之间。 在这个范围内更有利于保持适宜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

2.2、腾起角度的影响因素

腾起角度的大小取决于起跳技术和起跳力量。合理的起跳技术有利于人体在起跳中获得较高的身体重心。强有力的支撑腿保证了在踏板时反作用力的效果, 增加在垂直方向的力。

3、训练方法

3.1、改进起跳技术

起跳技术分为四个部分。 起跳腿踏板阶段、起跳缓冲阶段、起跳腿蹬伸阶段、摆动腿的摆动。 (1) 起跳腿踏板阶段, 起跳腿在踏板时应积极前摆, 主动下压扒地。 (2) 起跳腿的缓冲, 尽量缓冲的角度小, 缓冲时间短。 (3) 起跳腿的蹬伸, 要注意髋、膝、踝三个关节的充分迅速蹬伸, 最大程度的发挥肌肉的力量。 (4) 摆动腿积极向前顶髋, 有利于带动身体向前, 提高身体重心, 更好的获得垂直速度, 帮助起跳腿缩短离板速度。

(1) 先进行原地起跳模仿练习, 起跳腿在前, 摆动腿在后, 起跳腿充分蹬伸, 摆动腿积极向前送髋, 双臂向前上方摆动, 体会上肢和下肢的蹬摆协调动作;

(2) 上一步起跳动作;

(3) 30米行进间起跳动作;

(4) 三步助跑起跳, 体会助跑和起跳的结合。

3.2、速度素质练习

对于跳远运动来说, 速度是灵魂, 力量是核心。 据研究表明, 优秀运动员助跑速度相当于最大速度的90%-98%。速度分为:位移速度、动作速度和反应速度。 跳远主要针对位移速度和动作速度。

(1) 进行各种跑的专门练习。通过小步跑、高抬腿跑、车轮跑、后蹬跑、跨步跳等训练方法。

(2) 进行不同距离的速度跑练习。一般进行30米、60米、100米跑的练习。

(3) 进行上坡跑练习, 增加腿部力量。 下坡跑练习, 提高跑步的频率。

(4) 进行拖重物跑, 负重跑提高腿部的后蹬力量。

(5) 进行跨栏练习, 提高跑的节奏和跑跳结合的能力。

(6) 标记跑。 根据摆放标记物的距离, 分别发展步频和步长。 也可以根据前面距离长, 越到后几步距离越短, 来练习助跑的节奏。

3.3、专项力量练习

力量是指肌肉克服外界阻力的能力。力量分为三种, 最大力量、 快速力量、力量耐力。爆发力是快速力量的一种, 是指在肌肉张力已经开始增加的时候, 肌肉快速克服阻力的能力。 跳远运动是人体在高速助跑的情况下, 踏板起跳。其实踏板的起跳时间很短, 是通过快速爆发, 起跳腿由直———弯曲———直的快速工作过程。 其肌纤维由离心收缩转变为向心收缩的工作。肌肉收缩的工作效率肌肉在特定的工作情况下, 由离心收缩快速转变为向心收缩的能力。 所以反应能力的大小对起跳动作和起跳效果有重要影响。 反应力量是指, 在一定的动作形势下, 肌肉受到强大的外力冲击时, 短时间内完成由离心转入向心收缩的工作时表现出来的能力。

要提高反应能力, 首先要提高肌肉的支撑能力, 使练习者在较大外力冲击的刺激下, 快速完成起跳动作。 例:采用跳深练习。 这是一种超等长的训练方法。跳深练习包括从高处跳下和向上和向前跳两个部分。跳远是一项通过高速助跑克服自身阻力以达到最大距离的项目。 所以在进行跳深练习时要求从高处跳下后, 立刻向前上方跳, 已达到尽可能远的距离。要注意的是跳深高度的选择, 要在运动员有一定力量基础后, 在进行练习。 跳深高度, 最好根据个人情况, 通过在适宜的不同高度反复跳下, 测量所达到的最大远度, 为个人最适宜的高度。

4、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通常指躯干, 由肩以下, 髋关节以上的部分构成, 包括骨盆区域在内。 核心部位保持好的稳定性, 有利于为上下肢的运动创造创造支点, 并协调上下肢的发力, 使力量的发生, 传递达到最大化。 可以通过练习, 腹直肌、腹横肌、腹内外斜肌、背肌、竖脊肌的力量, 来强化躯干的稳定性。

5、结论与建议

(1) 改进运动员的起跳技术, 获得适宜的腾起角度。

(2) 进行最大速度练习和提高助跑速度利用率, 获得最大的腾起初速度。

(3) 进行全方位的力量练习, 不但有助于提高跳远成绩还能保护关节, 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咸祥.跳远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特点、方法与手段[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 (2) .

[2]胡川等.田径运动训练与指导[Z].南宁:广西大学出版社, 1993.

军事训练成绩登记表 篇10

一、徒手的上肢力量训练

1. 常规的俯卧撑

方法,两手五指或手掌撑地,俯卧时胸部尽可能贴近地面,快速撑起。

2. 铁牛耕地(见图一)

方法:双手双脚撑地与臂成三角形,臀后引,然后头、胸、腹各部位依次向下贴地向前向上起。

3. 推小车上台阶

方法:两人一组,练习者双手撑在台阶上,另一运动员双手握着练习者的踝关节处置于身体两侧,适当用力将练习者向上推,练习运动员两手交替向上爬。

4. 脚高位俯卧撑(见图二)

方法:两人一组,练习者两手撑地略宽于肩,两腿伸直,两脚并拢搁在高台上,进行俯卧练习。俯时胸部贴近地面,撑时两手快速推离地面并击掌。

二、应用器材进行的上肢力量训练

1. 仰卧推杠铃(见图三)

方法:准备长100~120厘米宽25~30厘米的板凳,杠铃重量与练习者自身重量相等或略轻即可,练习时两人或三人一组,练习者仰躺在板凳上,两手臂屈肘支撑,其余两人将杠铃抬起放到练习者的手上,应用自身力量将杠铃推起,屈肘下落至胸部再推起,依次连续进行,另两名练习者两侧保护。

2. 俯卧提杠铃

方法:运动员俯卧在板凳上,两臂能够充分伸直,杠铃置于板凳下,两手紧握杠铃,以较大力量,最快速度将杠铃提拉至接近或达到板凳的高度,连续进行。

3. 斜推杠铃、哑铃(见图四)

方法:运动员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两手抓起杠铃或哑铃屈肘置于胸前,以较大力量迅速将杠铃或哑铃向前上方充分推出后并立即收于胸前再推出,连续进行。

4. 双杠屈臂撑

方法:运动员在双杠上支撑后,屈肘下垂,再迅速支撑起。动作连贯,重复进行。

5. 单杠翻腕支撑上

方法:双手抓杠悬2~3秒调整呼吸,然后两臂同时用力做引体向上,单杠至胸部迅速压杠翻腕屈撑上。此练习可以有效提高上肢瞬间(爆发力)用力和腰腹力及腕力。

6. 拉橡皮带

方法:将橡皮带的一端固定,练习者右手握住另一端,将手中的橡皮带视为铅球,身体左侧对着投掷方向,右脚蹬转,右臂用力将橡皮带的反作用力推至前上方,并迅速收回,重复进行。

7. 单臂推哑铃或铁锁

方法:直接将哑铃或铁锁像铅球一样推抛离手。

军事训练成绩登记表 篇11

关键词:身体训练;100m跑;检查性指标;优秀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22.1 文章编号:1009-783X(2008)02-0121-02 文献标识码:A

系统化原理告诉我们,一个系统如果能对其系统内各状态量进行最优控制,并使各状态量之间达到最优配合,那么该系统就一定会表现出最佳状态。身体素质系统也是如此,只有使各项身体素质全面协调,均衡发展,形成了一个符合100m技术特点的最优化的身体训练体系,才能达到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目的。首先筛选出哪几项检查性指标与专项运动成绩的关系密切,再以专项运动成绩为因变量,检查性指标为自变量,建立一个适合于100m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数学模型,用来预测专项运动成绩。同时定量得出检查性指标对运动成绩的影响程度、各因素所处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由教练员和运动员实施实践,这样既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提供可靠的身体训练参数,又能客观地控制运动员身体训练过程,使制约和影响100m运动成绩的主要评定指标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近年来我国优秀女子100m运动员健将级30人。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2)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法; 3)数理统计法。

2结果与分析

2.1检查性指标的确立与评定

100m运动员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是速度、速度力量、速度耐力,这些素质的发展水平决定着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要在众多的指标中筛选出那些最灵敏、便于度量且内涵丰富的检查性指标来构成影响女子100m运动员专项成绩的主要因素不仅要符合统计学的基本要求,还应遵循相对独立、可操作、客观等要求。

首先将63项初选指标经过专家进行筛选第一轮问卷调查回收率93%,根据每项指标的得票集中趋势选出了21项指标。第二轮,为了证明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且更切合实际,对21项指标与专项成绩的相关程度进行了扩大问卷调查(其中高级教练占50%以上),回收率94%;又根据70%以上专家相对集中意见以及在内容上避免重复,选出了9项评定指标:站立式起跑30m、站立式起跑60m、行进间30m跑、步长指数、步频指数、立定三级跳远、立定十级跳远、150m跑、300m跑。然后,通过主成份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得出影响我国优秀女子lOOm运动员成绩的四类检查性指标是速度力量因子(包括立定三级跳远、立定十级跳远)、指数因子(包括步长指数、步频指数)、绝对速度因子(行进间30m)和速度、速度因子(包括站立式起跑30m、300m)。

通过主成份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速度力量因子对优秀女子运动员100m成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指数因子、绝对速度因子,最后是速度、速度耐力因子,因此,100m运动员要取得优异成绩不仅要进行指数因子、绝对速度因子和速度、速度耐力因子的训练,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速度力量因子的训练,这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为什么速度力量因子对100m成绩的贡献率最大呢?短跑运动员为了从静止状态转换成最大速度,必须发挥肌肉最大的收缩速度和力量,这种肌肉的收缩速度加力量的工作能力就是运动员的速度力量。

研究表明,一名优秀的100m运动员在途中跑时其支撑腿从着地到完成动作大约需0.08~0.11秒,而肌肉收缩时要想发挥出最大肌肉力量则需0.7~0.9秒,也就是说100m运动员在跑进中是不可能发挥出最大肌肉力量的。因而,运动员的100m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腿步肌肉群的速度——力量水平。

100m训练实质上就是将运动员的跑速提高的过程,而跑速是人的各种速度能力的综合表现,众所周知,单纯的速度是不存在的,而力量素质是其它素质的基础素质,所以,要想提高跑得快的能力,除了提高100m技术之外,就是增强肌肉快速收缩的力量,因此,肌肉快速收缩力量的增强是提高跑速的重要环节。

100m速度的提高还主要取决于步频和步长的增大。另外,速度耐力水平的高低会影响100m成绩的好坏。运动员如何在100m中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最高速度和尽量减少最高速度下降的程度,正是速度耐力训练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速度力量因子、指数因子、绝对速度因子和速度、速度耐力因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2预测模型的建立

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一般要求所测的项目既能较准确地反映专项的特点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又不能太多,更不能重复。因此必须对检查性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本文运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回归分析预测模型,从而使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预测可能达到的专项运动成绩,控制训练过程。预测模型如下:

表1中R为复相关系数,是反映进入方程的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参数。是方程的剩余标准差,它的大小反映方程的预测精度。F值是检验方程显著性的检验统计量。P表示显著性水平的大小。对方程进行统计学上的检验、回代检验和外推检验,结果表明方程的预测精度较高,预测模型可靠,准确性好,反映了我国女子优秀100m运动员专项成绩与检查性指标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律,适用于估计同一总体95%以上的运动员的情况。

从预测模型可见,对我国女子100m优秀运动员来说,影响其成绩的主要因素是立定十级跳远、步长指数、步频指数、行进间30m、300m,这种结果与前面的主成份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同时,也符合100m跑的运动特点。

立定十级跳远是用来发展运动员速度力量素质常用的训练手段,也是检查运动员速度力量的指标。它是身体摆脱静止状态后,产生位移的过程中连续爆发用力,因此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快速肌肉力量和人体抗阻力能力,还能直接影响跑的步长和步频结构,同时还可以反映出髋、膝、踝各关节在运动过程中协调用力及蹬伸的实效性。

步长和步频是决定速度的两项因素(步长×步频一跑速)。起跑后的加速跑和途中跑的速度取决于步长和步频的适宜比例。步频与遗传因素有关,主要取决于肌肉的收缩力,以及拮抗肌的协调性,而步长则随着一般和专项身体训练水平的提高,后蹬能力的加强和跑的技术的改进而增大。

在100m跑中,绝对速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可用行进间30m跑来评定。300m是训练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发展速度耐力的手段,是反映速度耐力的指标。

3结论

1)影响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100m成绩的主要身体训练指标因素为:速度力量因子、指数因子、绝对速度因子和速度、速度耐力因子。其中,速度力量因子对100m成绩的贡献率最大。

军事训练成绩登记表 篇1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州两中学高考田径跳远专业备考男学生3人, 基本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 采用训练法、测试法、对比法、分析法、统计法进行研究。

(2) 研究指标:立定跳远、四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远、60m跑、跳远。

(3) 训练时间的分配:实验期共10周。每周5次/2~2.5h的训练课, 每次训练课的40%时间为专项训练, 50%为专项和一般素质训练, 10%为热身及放松运动。

(4) 训练内容的安排与实施:训练内容的顺序可前后调换;训练内容和组合可交替穿插使用;各项素质练习可相互穿插使用;核心力量训练内容每课必练, 动力及静力动作交替练习。 (见表2)

(5) 数理统计: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完成, 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 (X±S) 表示, 实验前、后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表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身体素质强化训练前、后情况比较:通过10周的强化训练后, 各专项素质明显提高:反映全身协调和爆发力的立定跳远从实验前的平均成绩2.67m, 提高至实验后的2.84m, 增长值为0.17m, 增幅为6.36%;反映专项能力的四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远从实验前的平均成绩14.74m, 提高至实验后的17.13m, 增长值为2.46m, 增幅为16.76%;反映绝对速度的60m跑, 从实验前的平均成绩7.80s, 提高至实验后的7.63s, 增长值为0.17s, 增幅为2.22%;跳远专项平均成绩从实验前的5.54m, 提高至实验后的5.79m, 增长值为0.25m, 增幅为4.51%。经检验, 除60m跑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外, 其余两项素质和跳远实验前、后的成绩比较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增幅顺序为四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远>立定跳远>跳远>60m跑。 (见表3)

以上结果表明, 系统而有针对性、密集持续性的核心力量及素质训练能有效提高专项素质及专项成绩水平。跳远中的助跑速度是建立在绝对速度基础上的, 受试者60m跑速度的提高, 保证了助跑时最高水平速度的获得, 解决了起跳动力的来源;立定跳远的提高, 使起跳腿的最大力量在瞬间较好地发挥出来, 并减少起跳时着地的冲击力和加快了身体重心前移;四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远是测试跳远运动员专项能力的指标, 其成绩的提高, 表明受试者的专项能力得到加强, 而专项成绩也在以上各素质的保驾护航下得到了有效提高。

2.2 讨论

2.2.1 身体素质训练

根据跳远专项特点, 本研究的训练内容设计原则为:着重强化核心肌群力量, 借其带动专项素质和专项成绩的有效提高。其原理:核心力量是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 (肩关节至膝关节之间的部位) 、控制身体重心和传递上下肢力量为目的力量能力, 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撑作用。

2.2.2 训练内容和组合的有效性

受试者均为青少年, 处于生长发育期, 身体各系统及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没有系统训练基础, 专项素质及专项技术基础较差。基于此况, 本研究根据受试者生理状况、训练水平和专项能力, 设计实施了克服自重徒手训练为主、小负荷多次数的方式;训练动作除传统的一维运动外, 更加入斜向、旋转和屈伸结合的复合多维运动练习形式, 使传统练习方式所不达的肌群也得到有效锻炼。另外, 在组合上也采取动力性和静力性相结合的间隔法, 有效调节和减轻做功肌肉的疲劳感和僵硬度, 使肌肉在力量训练的间歇及训练后均能得到主动调整, 避免影响下次力量训练的效果。因备考期短, 采取了每天一练的密集形式, 但受试者在强化训练期内无一发生运动性损伤, 此况进一步印证了遵循针对性强、小负荷多次数、多变化的训练原则, 使专项素质达到逐渐积累和储备的短期强化训练方式, 是提高跳远专项成绩的有效方法。

3 结论

(1) 本研究采用的短期强化实验训练方法在提高跳远专项素质方面效果显著。

(2) 实验训练后, 各专项素质提高顺序为:四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远>立定跳远>60m跑。

(3) 密集型的小负荷多次数, 克服自重的徒手训练;动力性和静力性相结合的间隔法;一维和复合多维运动练习等训练方式适合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备考者, 能保证其在较短的备考期内避免发生运动性劳损的同时, 各专项素质水平得到逐渐有效积累和储备, 从而达到提高跳远专项成绩之目的。

参考文献

[1]孙文新.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0:11-108.

[2]孙文新.现代体能训练——软梯训练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0:22-24.

[3]孙文新.体能训练——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3:147-159.

[4]曾凡辉.运动员科学选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2:255-256.

[5]胡树森.田径[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63-67.

上一篇:孙庄镇2011年上半年残联工作总结下一篇:元旦晚会筹备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