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低产林改造工作情况汇报材料(共10篇)
县中低产林改造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篇1
县中低产林改造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县中低产林改造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中低产林改造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根据《县中低产林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整改完善中低产林改造工作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当前中低产林改造中需要加强和改造的几个重点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为确保我乡中低产林改造工作依法依规稳步推进,乡中低产林改造领导小组对全乡中低产林改造工作进行了认排查。现将排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加强领导,完善措施
为使我乡的中低产林改造任务全面完成,乡党委、政府及时成立了以乡党委书纪任组长,乡人们政府乡长、分管副
乡长任副组长,实施项目村的工作组长、林业、财政、农经、土地、司法等负责人为成员的乡中低产林改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配合齐心抓,上下联动合力抓”的工作格局。严格申报审批程序
中低产林改造报批程序严格执行由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提出书面改造申请,林业站初审,乡人民政府审核上报中低产林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县人民政府审定后审批下达实施;属集体经营的林地实施中低产林改造,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经民主决策同意后上报;属于企业经营的林地,由经营单位直接上报县中低产林改造办公室。同时,建立健全中低产林改造公示制度,完善改造前审批立项的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我乡始终坚持“按规划搞设计、按设计组织施工”和“适地适树”的原则,合理布
局,科学规划,严格控制不把城镇面山、公路沿线、风景林区、水源林等重点林区和不符中低产林评判标准的林地纳入改造范围。同时,在编制作业设计时,根据立地条件和自然条件,科学、合理确定改造方式和改造树种,坚决杜绝改造方式和改造树种单一;更新、更替改造一律实行混交造林,混交比例不低于目的树种的30%,避免改造后出现大面积人工纯林。在树种选择上坚持“长短结合,适地适树”的原则,注重改造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对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予检查验收。强化监管,严把质量关
乡林业站严格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中低产林改造用苗生产管理及服务工作,确保种苗100%检验、100%检疫、100%营养袋苗和100%ⅰ、ⅱ级苗上山造林。同时,乡林业站对中低产林改造全过程实行现地指导,跟班作业,跟踪检查,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违规操作和造林质理不合格形成新的低产林。
加强中低产林改造的采伐、运输管理 我乡的中低产林改造的采伐严格按照《伐区调查规化设计说明书》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生产作业,禁止采伐非规化采伐的树种和界线、禁止采伐保护带和保留木及国家、省保护名录的树种,今年我乡竹山村马鹿塘组、回弄河组中低产林改造地块属病虫害疫区,在采伐过程中始终按作业设计规程和县林检站的要求进行操作,对可利用木经乡林业站防治点进行消毒、打药后才能运出伐区,不可利用木进行就地烧毁的方法来实施。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开据乡林业站的运输单,禁止出现无证运输,凡出现违法违规的交林业部门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完善档案管理
我乡中低产林改造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切实把中低产林改造档案建成管理规范、记载详实、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档案”。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乡中低产林改造任务数是5000亩,结全我乡林分质量、资源分布现状和林权所有者提出的“中低改”申请情况,经乡“中低改”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安排在非天保工程区的上寺村、黄寨村、竹山村实施,因林木采伐指标下达相对较晚,采伐作业规化设计未能及时进行和雨季较早的特殊天气情况,有部份中低产林改造地块未完全采伐清理完,部份地块未及时进行烧除,导致全乡的“中低改”进度缓慢,根据乡“中低改”领导小组工作人员检查统计,目前尚有1300亩的改造面积未采伐清理结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全县中低产林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关中低产林改造文件精神。
加强中低产林改造监督管理,跟踪检查、服务,扎实推进中低产林改造进度。继续加强中低产林改造业务培训,加大中低产林改造宣传力度。
低产林改造可行性报告 篇2
忙安林场林区面积12.6393万亩,40%属于灌木林及低效低质产林,树木稀疏,生长过慢,达不到择伐指标,对公司而言是没有利益可言的。现云南省大力推广中低产林改造项目,据了解此项目发展迅速,政策有利于项目发展,现双江6个乡镇中低产林改造项目指标每个乡镇1万亩,主要种植树种为西南桦、U6(尾叶桉6号)、W5(刚果桉12号)、核桃。其中U6(尾叶桉6号)价值客观。
一、桉树介绍及其价值。
(1)桉树简介
桉树是桃金娘科,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速生树种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阔叶树硬质材之一。原产澳大利亚,全世界的桉树品种约有1000多种,引入我国栽培的有300多种,已推广种植的桉树优良品种有U6(尾叶桉6号)、W5(刚果桉12号)、DH32-
22、DH201-
2、DH19-6(杂种桉东海无性系)、LH1(雷林一号)、SH1(石岭一号)等。上述树种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引种栽培,均表现出适应性强、生长快,速生丰产性能好,产量高、周期短等优良性状。通常3-5年主伐,且一次种植,2-3次采伐,是培育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最佳树种之一,也是四旁绿化、沿海防护林的优良树种。
(2)桉树的实用价值
目前,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所面临的环境压力和经济压力,已不
堪重负,中央已决然地让天然林休养生息。但我国现有的传统人工林面积只有4140万公顷,蓄积仅33立方米每公顷,生长量不足3立方米每公顷。据国家林业局预测,到2015年,全国的木材消费量将达到
3.3-3.4亿立方米,国内可供应量仅有1.9亿立方米,我国已经陷入“无林可采”的境地。如不能在短期内加快速生丰产林的建设,我们可能面临有钱买不到木材的局面。
桉树是一种缓解我国木材短缺的理想树种,在中央的政策和投资指引下,近年来我国的速生林蓬勃发展,这是见过50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大好局面,这当中尤以南方的桉树种植为佳。速生桉木材切片是高档纸浆制品的原料,桉树的大量种植可以提供我国造纸业、建造板材业所短缺的、必不可少的原料,可以说桉树将是一个改变我国造纸业、板材业命运的树种。
(3)桉树的品种特性
速生桉树种喜光、畏寒,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红壤、黄红壤及壤质土壤上生长良好。地处亚热带,光热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均气温20.2℃,年降雨量为1400—1800mm,土壤类型为丘陵砂页岩红壤,气候条件和立地条件适宜速生桉经济栽培需要。
二、速生桉的市场需求与前景
随着我国造纸业近年迅猛发展,造纸原料需求不断增加,作为造纸优质原材料的桉木片供不应求,开发速生丰产桉前景看好。国产木
浆仅占原料10%。据悉,目前国内和国际市场造纸原材料日趋紧缺。据世界著名森工咨询机构芬兰亚科波吕咨询公司调查,全球林纸产业总销售额排序位居电信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之后,超过了钢铁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世界纸张消耗将持续增长。
为解决以木浆为原料的高档印刷纸、强韧包装纸等需求,国家每年不得不花费大量外汇进口木浆和纸制品。当前我国人均年消耗纸量只有25公斤,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均年耗纸量达200公斤。
成林后的速生桉可轮伐3期(3~5年为一期),每亩速生桉每批次可生产木片6-9吨,按现行价计,每吨可创汇400元,每批次亩产值达3200元,而每亩的投入只需1000元,效益十分可观。双江有一座纸厂,并且还在增加年产10万吨高档纸浆的设备机器,目前原料只有竹子和甘蔗渣,所以原料是远远不足的。
三、经费预算及筹措方案
按出材量1立方米/亩的指标出售,300元/立方米。在低产林改造项目的政府补助是:140元/亩。
1、前期成本:
打穴种植:1.8元/穴×107株/亩=192.6元/亩;
种苗:0.5元/株×110株/亩=55元/亩;
肥料:6元/株×107株/亩=642元/亩;
施肥抚育:25元/亩次×4次=100元/亩;
管理:30元/亩
合计:1019.6元/亩(管理3年为限)
按期付款:第一年种植肥料3元/株×107株/亩=318元/亩,施肥抚育25元/亩次×2次=50元/亩,管理费30元/亩,种苗0.5元/株×110株/亩=55元/亩,打穴种植1.8元/穴×107株/亩=192.6元/亩,第一年共投资645.6元/亩。
第二年肥料1.5元/株×107株/亩=160.5元/亩,施肥抚育25元/亩次×1次=25元/亩,第二年共投资185.5元/亩。
第三年同第二年共投资185.5元/亩。
2、产 值:
400元/立方米×8立方米/亩=3200元/亩(以五年生桉林出材8立方米/亩计)。(实际考察产量更高,本地方纸厂收购400元/吨,每立方米桉树高于一吨)
3、后期成本:
采伐运输费:70元/立方米×8立方米/亩=560元/亩;税费: 320元/亩(育林基金40元/立方米);
4、净收益:
3200元/亩-(1019.6+560+320=1899.6)元/亩=1300.4元/亩。
低产林改造的木材砍伐指标可以投标出售,由于是绝伐,木材价格应该可以往上提高按出材量1立方米/亩的指标出售,300元/立方米。政府在低产林改造项目上的补助是140元/亩。伐后低产林改造项目承包给有经验的老板来完成,一般按以上价格实行,肥料由公司自己购买,由乙方施肥,那么1019.6元/亩-642元/亩=377.6元/亩,据思茅市场调查,现低产林改造价格在380元/亩左右偏差不大,成活率保证80%以上。
目前考虑到的方案:
1、种植二到三年后出租林地:以10年或20年为限,每年每亩地150-200元,10年可砍伐2次,此方案可行省事,回收成本快。
2、五年后砍伐:净收1300.4元/亩,后期15-20年可砍伐3次,此方案可行,但时间过长,恐花费过大造成公司压力。
3、出售指标砍伐完后出租土地,30年为限,每亩15元以上价格出租,此方案对公司而言是没有长远发展道路可言的。
县中低产林改造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篇3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掌握低产林改造(以下简称低改)工程建设情况,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08‟19号)和《湖北省低产林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办法》(鄂林造„2008‟8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省政府批准实施、由省林业局安排下达计划的低改工程的检查验收。
第三条 检查验收内容包括:改造面积;改造方式;采伐作业实施情况;营造林作业实施情况;种苗情况;抚育管理情况;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执行情况;各项工程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执行情况等。
第四条 检查验收方式包括县级自查、市级抽查和省级核查。
第五条 县级自查由各县(市、区)林业局组织本县(市、区)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市级抽查由市(州)林业局组织完成。省级核查由省林业局组织完成。
第二章 检查验收依据与技术标准 第六条 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
(一)《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08‟19号)
(二)《湖北省低产林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办法》(鄂林造„2008‟8号)
(三)《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四)《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
(五)省林业局批复的工程县(市、区)低产林改造工程作业设计(以下简称作业设计)
(六)《湖北省森林采伐管理操作规则》和《湖北省森林采伐技术规程》(鄂林资„2001‟336号)
第七条 改造方式与改造对象
改造方式分更新改造和综合改造两种,以审批的作业设计为准。
改造对象为符合改造标准的有林地、疏林地、灌丛地,坡度在25度左右,小班平均土层厚度大于30厘米的小班。
第八条 改造面积
上报面积为县(市、区)经自查后统计上报的面积。核实面积为经测绘计算出的实际造林面积。小班核实面积与上报面积均以水平面积计,以亩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面积允许误差为±5%。超过误差时,以上一级检查验收结果为准。核实的小班面积不能大于上报面积,计算结果中的面积核实率最高为100%。
低改综合合格小班:改造对象合格、整地质量合格、造林成 2 活率大于或等于85%、种苗质量达到要求的小班。其面积为低改综合合格面积。上述四项指标为低改主要考核指标,凡不符合其中之一的小班,即为低改综合不合格小班。
第九条 造林成活率
造林成活率为单位面积造林成活株数与造林初植株数之比。造林成活率大于或等于85%的为造林合格面积;造林成活率大于或等于41%、小于85%的为造林基本合格需补植面积,需经补植或重造合格后再计入造林面积;造林成活率小于41%的为造林不合格即需重造面积。
造林初植密度应与作业设计的造林树种初植密度一致,允许误差为±5%。
第十条 采伐作业
做到凭证采伐、按作业设计采伐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蓄积以立方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允许误差为±5%。超过误差时,以上一级检查验收结果为准。如有超面积采伐、无证采伐和超限额或超计划采伐的为不合格,并在小班调查表中标记。
第十一条 营造林作业
林地清理、整地规格、造林树种、栽植方式、造林时间等营造林作业项目,执行作业设计标准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第十二条 种苗
苗木分级标准:按照《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国家标准执行。在现场调查时可调查记录苗木高度、地径,再查对标准 3 确定苗木级别。
苗木合格面积标准:I级苗造林使用率达到90%以上,I、II级苗造林使用率达到100%。
林木良种使用率合格标准: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80%以上。第十三条 抚育管理
执行作业设计标准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第十四条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
执行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要求,做到“保留山顶、山脊和山脚天然植被,坡长每30米,沿等高线保留3-5米宽原生植被”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第十五条 工程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与科技推广、施工管理、档案管理等,按管理办法和作业设计执行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第十六条 其它标准:造林成活率等各率的百分数均保留一位小数。
第三章 检查验收内容与方法
第十七条 资料收集
(一)县级自查资料收集
1、省林业局下达到工程县(市、区)的低改工程计划、分解及完成情况。
2、省林业局审批的工程县(市、区)低改工程作业设计(包括变更作业设计)。
3、伐区作业设计、采伐证存根和采伐台账。
4、低改政策文件、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工程检查验收办法等文件资料。
5、其它材料:包括林权流转、档案管理、资金兑现、管护措施等方面的材料。
(二)市级抽查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同县级自查,增加县级自查报告。
(三)省级核查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同县级自查,增加市、县两级自(抽)查报告。第十八条 检查验收单位与单位的确定
以县为检查验收的抽样总体,以抽中小班核实结果计算全县(市、区)核查结果。具体面积和单位为:
(一)检查验收面积确定:
1、县级自查:各工程县(市、区)低改计划面积的100%。
2、市级抽查:抽取各工程县(市、区)自查上报面积的50%左右。
3、省级核查:抽取各工程县(市、区)自查上报面积的20%左右。
(二)检查验收单位的抽取:
市级抽查和省级核查以乡和村为抽样单元,按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市级抽查乡镇抽查比例为50%,抽中乡镇内的村全查。省级核查要求乡镇抽查比例为40%,抽中乡镇内的村抽查比例为50%,抽中村全查。
第十九条 面积核实
小班调绘及面积求算:实地利用验收图(或作业设计图,下同)进行核对,或用GPS进行面积测算。当实地核对的小班与验收图位置及形状基本一致时,对小班面积进行实地求算,如果实地求算出的小班面积与上报小班面积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确认其上报的小班面积,否则以求算面积为准;当实地核对的小班与验收图形状、边界不一致,但小班位置准确时,实地重新调绘或用GPS绕测面积,并以重新求算出的小班面积为准;当实地核对的小班与验收图位置及形状有明显出入时,按不核实处理(即不作为检查验收范围)。
第二十条 采伐作业实施情况调查
按照作业设计和伐区作业设计进行检查,通过核查采伐台账和采伐证存根,以及现场核对采伐地点、方式、树种,认定采伐作业是否合格。
第二十一条 造林作业质量情况调查
按照作业设计,采用样地调查等方法,现场调查认定林地清理、整地方式与规格、造林树种、栽植方式、造林时间、造林成活率等营造林作业项目执行情况。
样行或样方调查的面积比例:当小班面积在50亩以下时,样行或样方面积应不少于小班面积3%;50-150亩应不少于2%;150亩以上应不少于1%。
样行根据小班苗木定植情况,均匀布设在有代表的地段。每个样行由相连的2-4行组成,样行数按小班应调查的样行面积确定,每个小班不少于2个样行。
样方设置:每个样方面积1亩,机械布设,样方数按小班应调查的样地面积确定,每个小班不少于2个。
造林成活率调查在样行或样方内,计数总的人工造林株数(包括死苗、缺苗)以及现存株数。按穴造林如每穴造林株数或现存株数多于一株,均按一株计算。
第二十二条 种苗质量调查
采取样地调查方法,现场调查造林树种苗木高度、地径,依据作业设计树种、国家种苗分级标准和国家及我省审(认)定良种情况,认定小班苗木合格情况和良种使用情况。
第二十三条 抚育管理调查
采取样地调查方法,现场调查新造林抚育管理时间、次数和质量,认定调查小班抚育管理是否合格。
第二十四条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措施调查
现场目测调查低改作业小班,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措施是否达到标准。
第二十五条 各项工程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调查
对照工程建设管理办法,采取小班调查和“座谈访问、查阅资料”等办法,调查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档案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治合格面积和合格率,核实工程管理机构、制度建设、施工监理、管护合同和工程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依据调查数据和核实资料,分析评价各项工程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执行情况。
第二十六条 小班调查表填写
对外业小班调查表及时进行检查、整理,确保外业小班调查 7 表项目填写齐全、规范、准确。确认无误后,统一按EXCEL格式文件建立检查验收小班数据。小班调查表及填写说明见附表1。
第四章 计算方法与统计汇总
第二十七条 检查验收指标计算方法
(一)造林面积核实率=∑调查小班核实面积/∑调查小班上报面积×100%
(二)造林面积合格率=∑调查小班造林合格面积/∑调查小班造林核实面积×100%。
(三)小班造林成活率=小班所有样地成活株数/小班所有样地初植株数×100%。
(四)造林平均成活率=∑(调查小班核实面积×小班成活率)/∑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五)造林面积补植率=∑调查小班造林需补植面积/∑调查小班造林核实面积×100%。
(六)改造对象合格率=∑调查小班改造对象合格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七)整地质量合格率=∑调查小班整地质量合格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八)苗木合格率=∑调查小班苗木合格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九)良种使用率=∑调查小班使用良种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十)低造综合合格率=∑调查小班综合合格面积/∑调查小 班核实面积×100%。
(十一)抚育管理率=(∑调查小班抚育管理合格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十二)档案管理合格率=∑调查小班档案管理合格面积/∑调查小班核实面积×100%。
(二十八)检查验收县级主要结果计算
(一)县级自查:造林核实面积、造林合格面积、造林需补植面积、低改综合合格面积,由各小班检查验收结果累加得出。
(二)省和市核(抽)查:造林核实面积=造林面积核实率×上报面积;造林合格面积、造林需补植面积、低改综合合格面积,分别用其合格率(或需补植率)×核实面积得出。
(二十九)检查验收数据汇总
(一)附表1(即小班调查表)以小班为单位填报,以村、乡、县逐级汇总。
(二)附表2-5(即营造林情况统计表、森林采伐情况统计表、工程管理情况统计表)以县(市、区)为单位填报,以市(州)和省为汇总单位。
第五章 检查验收成果
第三十条 各级检查验收单位完成现场调查工作后,应将检查数据存档,并按规定要求和统一时间,及时上报自(抽、核)查验收成果(含电子文档,表格EXCEL格式、文本Word格式)。
第三十一条 县级自查验收成果
(一)检查验收基础数据资料。按附表1的验收因子建立。
(二)各类统计汇总表。按附表2-5统计汇总。
(三)自查验收报告。由工程县(市、区)林业局向省林业局和市(州)林业局分别提交县级自查验收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简述自查验收工作情况。
(2)检查验收主要结果。主要包括改造面积情况,采伐作业实施情况;营造林作业实施情况;种苗情况;各项技术要求的和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等;典型经验和做法;典型照片。
(3)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包括数据差异说明;实施情况未达到设计标准要求的原因分析。
(4)整改措施。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内容、措施和时间要求。特别是未完成低改计划的,要有详细的整改计划。
(四)自查验收图
第三十二条 市级抽查验收成果
(一)检查验收基础数据资料。按附表1的验收因子建立。
(二)各类统计汇总表。按附表2-5统计。
(三)存档资料。收集资料、抽查报告、抽查原始记录(表)等。
(四)检查验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检查验收工作概况。抽查范围、时间和工作量。(2)抽查结果。简要综述低改地块选择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改造面积和方式是否与作业设计一致;采伐作业实施是否按相关 10 规定进行;营造林作业实施及种苗情况是否做到了适地适树、科学规范、良种壮苗;各项技术要求的执行等工程管理情况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3)分析评价。结合县级自查上报结果,用实例和数据,分析评价低改工程建设的数量、质量和成效。
(4)问题、对策及建议。第三十三条 省级核查验收成果
省级核查验收成果的要求和格式,与市级抽查验收成果相同。检查验收报告在如实反映工程县(市、区)工程实施成效与问题的同时,还要阐述评价县、市两级的检查验收工作质量。
各省级核查工作组提交所核查区域的省级核查报告。省级总报告由省林业局低改办组织编写。
第六章 检查验收质量管理和责任追究
第三十四条 质量管理
(一)省、市、县林业局,在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前应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培训考核合格的技术人员方可参加检查验收工作。
(二)各承担检查验收任务的单位要重点对下列环节进行质量监控:
1、图、表、卡等资料收集、核对、查验与归档;
2、小班调绘和面积测量、求算;
3、造林质量、苗木质量及成活率调查;
4、各类因子的调查及外业小班调查表填写;
5、有关报告的内容及质量。
(三)县级自查、市级抽查和省级核查上报的检查验收报告及成果,需县级、市级林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和省级核查组负责人签字确认。
(四)省林业局组织检查验收质量督查。第三十五条 责任追究
对在验收工作中发生弄虚作假、违反技术标准、擅自改变核查方法、未按规定将相关资料存档等验收质量事故和违反有关廉政建设规定的,视情节轻重,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林业局低改办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表1:低产林改造工程检查验收小班调查表
2:低产林改造工程检查验收营造林情况统计表
3、低产林改造工程检查验收森林采伐情况统计表
4、低产林改造工程检查验收工程管理情况统计表
黄土铺镇林改工作汇报材料 篇4
为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解放和发展林业的生产力,充分调动林农和社会各界造林、护林和用林的积极性,促进生态建设和林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镇深化集体林权改革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和县林业局、县林改办关心、帮助下,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市、县林改会议精神,以森林分类经营为基础,以“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为目标,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方针,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进一步明晰林地林木所有权、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建立和完善林业经营、林业服务、资源保护、资源流转体系,创新林业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农民和社会各界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林业发展环境,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体改革,即明晰产权和经营主体,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体内容、核心、基础,我镇集中力量抓紧抓好。通过镇、村、组干部和镇林业站的共同努力,现已完成我镇90%的林权主体改革。现将开展工作总结如下: 全镇林改任务涉及 个居委会,个村,个村民小组,共有亩林地面积,现阶段我镇的外业与内业工作有机结合,按时、按质进行各项工作,2009年底外业工作已全部完成,后转入紧张有序的内业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内业资料整理
个村,共计亩;占全镇总面积的80%以上,分山到户率达到90%以上。
在下阶段的工作中,我镇将在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下按时保质的完成我镇的全部林改工作。
县三小工作汇报材料 篇5
本年度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强化教育教学研究和常规管理,深入实行改革,执行教育行政的各种准则,理论、规章、制度,继续深入“严师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动全体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高度热情,发扬光大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上下一致,团结协作,以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本校实际,现就以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德育工作方面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营造全员育人环境。
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更换8个橱窗2次,德育展板2块,加强对班主任的管理与指导,外出学习4人次,召开班主任例会6次,制作大幅教育方针、校风、学风等2块,为提升全体教职工德育管理水平营造良好氛围。认真抓好“班队”德育主阵地,上好每一节班队课,举办主题班会8次,加强班级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班级氛围。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比如:唱红歌比赛、教师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等,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各学科之中。
二、安全工作方面
1、成立领导小组。(组长:康平副组长:陆承祖 组员:欧阳建军
张俊宝 隋明军 马勇
钱咏梅)
2、加强教师安全防范的责任主体意识,教育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教师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
3、对校舍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4、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
4、加强校内学生活动安全。
5、邀请交警队干警来校做报告2次。
6、举行安全疏散演练1次。班主任就各种安全教育开展5次。
7、设置安全应急预案。
三、校园建设方面
1、新修建近700平米教室,解决我校功能室短缺现象。
2、绿化、美化,环境育人。今年投入近1万元购买槐树,努力建设一个高品位、功能全、环境美,适合学生生活和成长的校园。
四、校园管理方面
学校经过认真研究,通过教师大会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县三小校园管理制度》,并要求师生认真遵守执行。
五、教学管理方面
教学管理是学校的重中之重,学校领导班子对这项工作做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健全了常规管理制度。如:工作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评价、质量目标等方面均有明确要求,教务处按照计划开展各项工作,如:公开课、示范课、“一帮一”教师互相听课等,第二课堂11个组按计划有声有色的开展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年听40节课,校长听80节课。借鉴杜郎口教学模式上课,课桌椅的摆放必须分组摆放,得到州教育督导团的好评,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终生”,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六、后勤管理方面
1、健全后勤组织。九大功能是责任到人。
2、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图书管理制度、仪器管理制度、电教管理制度等。
3、财务管理坚持“月结公示制度”,增强收支透明度。
4、要求师生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6、加强卫生健康管理,预防流行病、传染病的发生,学校对晨检、午检常抓不懈,39岁以下在校师生100%3次服用预防脊髓灰质炎糖丸。由于学校重视预防工作,一年来没有出现传染病在我校蔓延的现象。
七、依法治校方面
1、每个星期一定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文件。
2、聘兴平乡派出所民警赵新民为我校法制副校长,定期召开法制报告会,增强了师生的法律意识,维护了师生的合法权益,本学期共召开4次,班级主题教育5次。
3、设置固定的法制教育宣传版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
八、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1)受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部分学生文明素质不高,习惯差,给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困难。
(2)刚满一年和不满一年的教师数量多,27名教师中占11名,教师流动性大,教师整专业素养不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3)学校管理力度还不够精细。由于教师流动性大,对学校特色创建造成一定困难。
县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篇6
一、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位推动,多措并举开展外出招商。一是坚持县领导带头招商。县主要领导坚持把主要精力用在抓招商引资上,真正做到了重要客商亲自会见,重要考察团亲自接待,重大问题亲自协调,重大项目亲自洽谈。今年以来,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带队赴深圳、南京、张家港、上海、福州、珠海、威海、重庆、武汉等地,开展“点对点”招商活动,推进了国美电器、瀚星航空基地等重大在谈项目进展;二是坚持战役组组团招商。继续坚持战役式捆绑招商工作方式,各战役组组长牵头,组织成员单位,坚持逐月外出招商,对接洽谈,寻求合作,推进招商信息和项目进展;三是坚持借力招商。充分利用家博会等省市举办的大型活动,有针对性地邀请客商座谈、考察。同时,充分利用商会、老乡和一些中介机构的人脉资源和信息优势,通过他们来掌握异地企业转移的动态,扩大招商成果。截止10月底,全县累计接待和外出拜访客商315批次,收集有价值信息220余条,全县在谈5000万元以上项目86个,意向性投资约714亿元。
(二)创新方式,全面提升项目引进质量。一是坚持在谈项目领衔洽谈机制。由战役组组长牵头,成员单位配合,对本战役组招商项目的洽谈、签约、跟踪服务进行全程介入、全程参与、全程服务,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局面,确保了项目洽谈快、签约快、开工快;二是坚持项目评审机制。对洽谈成熟的项目,县招商局及时组织初审、专家评审,及时拿出评审意见。最后提交县招商引资及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定,提高项目引进的实效性。三是坚持项目跟踪督查机制。对项目建设全程跟踪摄像,对比播放点评,力促项目快实施、快建成。截止10月底,52个项目通过县招商引资及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签约,目前,有15个项目开工在建,已经有2个项目投入生产,大大缩短了项目的签约、开工、投产周期,进而提升了项目引进质量。
(三)优化环境,努力做好为商服务工作。为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目标,扩大对外开放,为外来投资者创造更加宽松的投资环境,对工业项目审批办件,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全程领办、代办。为加强对落户项目的`推进,我县开发建立了“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经县招商引资及项目工作领导组研究同意的项目,从领导组研究同意、签约、审批、交地、开工、建设到投产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项目从洽谈到建成投产,实行时间节点控制,进而不断提高服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使各项服务工作高起点介入,高效率运转,高标准完成,形成一个主动服务、办事快捷、热情周到的投资环境,及时有效地为投资客商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外来投资者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加强督查,积极做好要素保障工作。一是不断完善招商引资考评体系。在继续坚持招商引资奖励原则和导向的基础上,对奖项进一步优化,加大对信息提供、政务服务以及实际从事招商引资工作人员的奖励;加大工业项目数、大项目数、开工项目数、投产项目数的考核权数,加大对大项目引进团队和引荐人的奖励力度。尝试对按合同约定建设的项目和大项目给予土地指标优先保障。二是积极做好要素保障工作。在土地供给上,按照“节约、集约、高效、挖潜”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按项目需要供地;在项目布局上,在突出大项目招商的同时,兼顾中小项目,积极引导大项目向承载力强的工业园区集中和小项目向北部功能区及标准化厂房集中;在政策上,不断完善有关鼓励产业转型升级、技改扩建、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并落实好上级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三是不断加强招商载体建设。按照“规划引领、完善功能、提升品位、集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北城道路建设、下塘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不断提升园区品味和承载力,为入驻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二、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在招商氛围上,全民招商的氛围有所减弱,部分单位存在畏难情绪。
(二)在任务完成上,完成市下达任务中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到位资金还存在压力。
(三)在项目落地上,园区配套设施投入不足,承载能力弱。在谈的项目很多,但具备开工条件的土地较少,项目落地难的问题较为明显。
(四)在大项目招商上,缺乏投资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牵动性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大项目招商优惠政策扶持资金不足,给予的配套能力有限,影响和制约了大项目的快速推进。
三、20xx年招商引资工作目标和举措
20xx年全县计划完成内资任务260亿元,确保完成内资任务270亿元;计划完成直接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计划引进大项目不少于5个,其中工业大项目不少于3个,现代服务业大项目不少于2个。
(一)更加注重营造招商氛围,激发工作热情。继续坚持战役式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各战役组成员单位负责人要坚持逐月外出招商制度。适时在江浙地区举办几场专题推介活动,营造招商引资良好氛围。完善绩效考评办法,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大奖励围绕大项目,鼓励更多的人员参与招商引资工作,调动各方面招商积极性。
(二)更加注重明确招商重点,统筹项目布局。进一步强化项目布局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围绕我县南部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招商,其中:北城新区重点围绕北城中心区域进行产业配套招商,岗集镇重点围绕汽车及汽车配件招商,水湖镇重点围绕服装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招商,下塘镇重点围绕大型制造业及精细化工招商,双凤及双凤拓展区重点围绕高新技术进行招商。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水平,围绕产业走出去,到境外招商。
(三)更加注重打造投资平台,健全保障机制。一是不断健全项目推进服务体系,完善在谈项目县领导领衔、跟踪、洽谈机制和拟落户项目评审审定机制,以及项目布局、供地、优惠政策统筹机制,对项目开工、竣工、投产实行全程监督机制;二是健全要素保障机制。完善土地供后监管机制,强化项目用地清理,积极组织用地报批。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bt、bot等投融资模式,解决基础设施融资难问题。加强与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及商业性银行的合作,力争吸引1-2家金融单位进驻长丰。严格执行“存贷挂钩”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
(四)更加注重落实工作制度,把关项目质量。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及项目工作领导组的作用,做好招商引资项目评价工作。各乡镇区要按规定积极上报拟签约项目,由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对拟签约项目的产业状况、投资强度、投资密度、土地利用率、节能减排、地方贡献值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杜绝圈地企业落户,提高引资项目的质量。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入驻标准化厂房。
县医院妇幼卫生工作材料汇报 篇7
为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推动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按福建省2013年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主要公共卫生任务书的通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及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规范助产技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管理,保障母婴健康,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我院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科室骨干人员为小组成员的孕产妇抢救小组。根据《母婴保健法》及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院领导通过组织专题研究,多次召开领导组及中层干部会议,全面动员,统一思想,组织相关科室医护人员认真贯彻实施。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对照实施方案,严格督导、检查、评价、情况整合、信息通报和跟踪整改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二、完善制度,依法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规范科室管理,我院健全和完善了助产技术执法及《危重孕产妇抢救服务制度》、《危重孕产妇抢救服务流程》、转诊、随访和健康教育等各种规章制度的修订,扎实开展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产科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产科急重症抢救、药物合理使用、产科护理与院感、爱婴医院管理等工作。为我院助产技术执法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三、强化依法行医,注重产科建设
1、严格医疗技术准入制度,明确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手术及业务操作范围;规范医务人员准入,对未取得资质人员严禁单独从事诊疗活动;对试用、入职等新进人员严格考试,考试内容涉及实际技能与“三基”理论、法律、法规、医德、医患沟通等综合内容;采取多种措施开展自查自纠,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使依法执业工作有了切实的保障。
2、严格《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制定出生医学证明制度,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由医院专人保管,做到证章分开,规范管理。
3、加大产科经费投入。将完工后的内科病房大楼一层病房分给妇产科以进行妇、产科分科,有利于专科管理,使产科用房布局更趋合理。一年来,我院投入产科、儿科培训教育经费上万元,派出产科医护人员8人、儿科医护人员3人外出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每年超声科派医护人员参加产科超声各类学习培训,去年投入两百多万元,添置超声多普勒仪胎儿监护仪、治疗车、产检床、诊查床、耳声发射仪、手术无影灯、身份证阅读器等设施设备,不断提高了诊疗水平。并免费为农村产妇作胎儿畸形筛查。
4、开展“两非”专项治理工作。加大对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专项治理力度,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服务行为。在开展“两非”专项治理工作中,多次召开B超室、妇产科、药剂科等相关科室全体人员会议,重点学习了《福建省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每年年初与从事超声医学及助产执业人员签订禁止“两非”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并在B超室、妇产科门诊、人流室、产房、手术室等相关工作场所,设置“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禁止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警示标志,营造开展“两非”专项治理工作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产科质量
1、我院注重产科人员的技术知识培训,先后组织8人次参加省、市产科各类技术新进展培训班、目前人员缺乏(两名主治医师辞职、两名住院医师产假)情况下继续派两名住院医师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我院孕产妇及儿童系统管理率今年明显提高,产前检查质量,高危的筛查处理和产程观察处理能力今年明显提高,强化推广母婴安全十项适宜技术的应用。通过不断的强化培训,巩固了爱婴医院各项措施的落实,提高了产科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了产科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杜绝孕产妇可避免死亡提供了技术保证。
2、建立孕产妇急救通道,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为确保危重孕产妇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救治,我院采取多项措施加强产科建设,建立孕产妇急诊抢救“绿色通道”,确保母婴安全。一是成立了由科室负责人任组长的孕产妇急救领导小组,负责危重产妇和新生儿抢救,形成贯通的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和技术精湛、设备完善的孕产妇危急症抢救小组,以确保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二是加强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护和管理。三是积极加强产科建设,提高急救能力,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转诊指征。
五、加强妇幼保健管理
1、我院定期组织由内科、儿科、妇产科专家组成新生儿死亡评审小组,对我院死亡新生儿进行评估,查找死因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新生儿可避免死亡发生。
2医院指定妇产科专人负责新生儿第一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的接种工作,将新生儿免疫接种服务和管理纳入本单位综合目标管理和产科质量检查考核的内容,规范孕产妇、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原始记录。医务科专人负责各类信息上报至妇幼保健院。五官科专人负责新生儿听力筛查。
3、关于健康教育管理:
我院年初己制定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和教育计划,产科门诊印制孕妇健康教育宣传小册,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母乳喂养好处。
下一阶段,我们将以这次督查为契机,认真整改工作中的不足,增强服务意识,巩固项目成果,继续深入开展妇幼卫生工作,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县医院
2013年5月31日
照**市、**区卫生局《关于开展全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专项整顿的通知》(长卫基妇发【2011】26号)的要求,我院组织了助产技术专项检查,现将自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切实加强此项的领导和组织工作。2011计划开展相关业务培训会15次,现已开展新生儿复苏、产后出血、孕产妇救助、母乳喂养等相关业务培训12次。增强了医务人员知识掌握能力和操作能力,对违反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严重危害妇女儿童健康的行为进行处罚。同时建立完善了孕产妇急救**、高危妊娠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成立了妇产科急救专家组,由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始终坚持整治与规范相结合的原则,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组织整改,提高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水平。
二、我院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19人。其中计划生育人员7名,助产技术12名。自查中未发现超出考核项目内容开展相应技术服务行为。
三、统一使用**市的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相关医学文书表、卡、册,管理规范。加强了《出生医学证明》和《新生儿出生医学记录》的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定期对《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情况进行督查,经检查无违规签证情况,应控制错证率。
县春季爱国卫生工作汇报材料 篇8
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州爱卫会领导和同志们一行前来我县检查春季爱国卫生工作表示热烈欢迎。
今年年初以来,我县爱国卫生工作在巩固去年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认真落实《2005年自治区爱国卫生工作要点》(××爱卫字[2005]1号)和《关于在全州农村开展创建卫生示范乡(镇)村活动的通知》(××爱卫字[2003]24号)精神,积极采取措施,加大了各项工作的管理力度,全县爱国卫生工作进一步巩固,并逐步提高。现将我县2005年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措施,认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今年,根据自治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新爱卫会发[2005]1号文件精神,我县将创建自治区级红旗卫生县城,为认真开展好各项农村爱国卫生工作,顺利创建自治区级红旗卫生县城,全县各级党委、政府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到各乡(镇),各部门、单位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把爱国卫生各项工作抓紧抓好。
一是制定了二00五年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对全县春季爱国卫生活动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各成员单位相关职责进行了详细分解,把爱国卫生工作各项工作指标落到实处。制定了第十六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实施方案,对“爱国卫生月”各项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重点解决了爱国卫生管理难、落实难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是召开了春季爱国卫生动员大会,对全县爱国卫生工作进行了认真安排和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县建设局、卫生局、工商局、环保局、公安局、财政局、教育局、文体局、广播电视局、交通局和××镇等成员单位的爱国卫生工作职责,做到了既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合,确保爱国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继续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对环境卫生按职能实施日常性管理,做好垃圾的清运,制止“乱扔、乱倒、乱摆、乱推”等不良行为,在管理中,采取说服、教育、处罚的程序方式,发现一个问题治理一个。充分利用“学雷锋、树新风”等活动有利时机,在元旦、春节、故尔邦节来临之前,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利用节假日,清扫垃圾、积雪6000余吨,全县共出动车辆57辆次,出动人员近3万余人次。
四是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对城镇各单位主街道、背街小巷、居民区、农贸市场、食品加工生产企业、窗口单位、食品经营摊点、文化娱乐和公共活动场所及乡村的环境卫生经常性进行检查,今年以来,县爱卫会共检查县城环境卫生10次。
五是进一步做好村容村貌集中治理工作,针对乡村环境卫生较差的情况,今年,县爱卫办、县爱委会成员单位深入到各乡村,检查乡、村环境卫生6次,督促各乡、村清除路边庭院堆放的杂物,平整路面,改变脏、乱、差的状况,使乡村环境卫生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促进了城乡爱国卫生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六是加强环境监理、监测工作。建成区噪声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全县未出现噪声污染现象。烟尘控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我县从2001年开始使用天燃气,目前,只有少部分单位使用燃煤锅炉。医源性污水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废弃物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集中处理。
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爱国卫生宣传报道工作力度
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只有做到人人讲卫生、人人爱卫生和人人管卫生,才能提高爱国卫生的总体水平,巩固创建成果。今年以来,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加大了社会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造宣传声势,使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民族群众都了解爱国卫生工作、支持爱国卫生工作。老百姓对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有一种自豪感,爱国卫生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爱国卫生工作逐步赢得了人心,真正做到了把爱国卫生工作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由“政府推动型”向“社会推动型”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县在爱国卫生工作中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标语、板报、订发卫生知识宣传资料等多种宣传方法,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环境卫生知识宣传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台和无线电视台滚动播出的方式共播出“爱卫”专题26次,出宣传板报近100期,张贴标语12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县教育局、各中小学狠抓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做到了健康教育有教师、教材、教案、计划等,各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全县中小学生健康知识及格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城镇居民、农牧民健康知识及格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75%和60%以上。
三、加大执法力度,狠抓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水卫生及传染病防治工作
今年,我县高度重视对食品及公共场所经营者的开业审批、办证及监督检查工作,健全了各项制度,工作中严格执法,狠抓业务培训,监督管理,监测检查。
一是继续实行食品卫生监督人员片区岗位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实行分区分片,专人管理。
二是加大对食品行业、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检查力度。1——3月份,卫生执法人员共检查食品加工生产加工行业51家、餐饮业210家(含学校食堂5家)、商店(摊点)323家;检查理发店52家、旅馆13家、文化娱乐场所52家、浴室两家。
三是对全县7
14家食品经营场所、餐饮业、文化娱乐场所卫生经营许可证进行了年审,1724名从业人员通过了身体健康检查,卫生许可证办证率达100%、健康证办证率达100%。
四、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力度,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一直是我县农村爱国卫生工作难点,近年来,我县结合农村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收到效果不明显。今年,我县将结合国家农村“改圈、改水、改厕”“三改”项目规划,计划对2000户农民开展改厕工作,争取“三改”项目国家投资240万元,地方和个人筹资120万元,该项目计划7月份启动。我县今年农村改水工程预计投资85万元,其中争取国家资金60万元,自筹25万元。通过实施项目,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现状。
同时,今年1——3月份,我县进一步加大了旱厕管理力度,及时清运城市垃圾。旱厕管理一直是我县卫生工作重点、难点,今年以来,对旱厕采取及时消毒和清运的办法,保证旱厕的清洁卫生。1—3月份,共对全县10个旱厕清运52次。同时,加大了城市垃圾的清运力度,每天约清运垃圾30吨,前3个月共处理城市垃圾近3000吨。
五、积极开展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工作,使“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内
除“四害”是爱国卫生和创建卫生县城工作的一项日常工作,是创建工作的一项硬指标。今年1——3月份,我县继续开展了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工作。
一是县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县各行政、企事业单位灭鼠动员大会,加大了灭鼠工作的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板报、专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灭鼠方案,专门下发了开展春季灭鼠活动的通知;二是认真做好春季灭鼠各项准备工作,我县派专人参加了自治州爱卫办举办的除“四害”技术培训,县爱卫办也将组织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单位除“四害”技术培训班,为开展春季灭鼠活动奠定基础;三是严格控制鼠药购入渠道,鼠药均从州爱卫办购入,目前,全县已购入鼠药600公斤。4月份全县春季灭鼠工作将全面展开。
县防震减灾工作汇报材料 篇9
一、防震减灾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地震应急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县委、县政府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坚持与经济建设一起抓,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规划,全县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全部提交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并要求地震部门参加,确保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进一步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员变化及时进行了调整充实。地震应急工作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地震部门的汇报,研究地震应急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由我局牵头,组织工作人员根据《门源县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门源县地震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全县地震应急工作实际制定了《门源县地震应急工作程序》和《门源县自然灾害紧急救助应急预案》,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震后的.责任和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要求各成员单位牢固树立震情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和应急意识,把落实震情和做好地震应急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全县的地震应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建立联动机制,提高应急能力,地震应急工作有序推进。一是着力加强应急管理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制定印发了《门源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完善了预案管理体系,建立了预案演练制度,并将地震应急预案纳入了全县总体预案中,得到了高度重视。20xx年全县新修订地震预案33个,同时,全县将应急救援工作作为防灾减灾指标之一纳入全县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目标责任书,及年度各项目标责任完成情况同考核、同验收。有力的促进了地震应急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初步形成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地震应急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应急值守,规范信息管理工作。目前,全县已初步建立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值班室为接点,层层相连、上下畅通、快捷高效的值班网络。认真落实政府系统主要领导干部在岗情况报备工作。制定下发了有关信息报送和应急值守工作的文件,明确信息报告要素、时限、渠道、责任主体和紧急情况重大事件报告的工作程序,强化了对重要值班信息的查询、研判、跟踪和汇总,规范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接收、采集和报送工作。三是扎实做好重点地区的地震防范工作。认真对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度全省地震趋势和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提出的34条具体的措施意见和州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通知》(北政办﹝20xx)112号)要求和目标责任进行了自查。全县共排查出风险点、隐患点、危险源115个,其中国土部门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76处;供电部门排查出变电厂房、输电线路杆塔等隐患;民政部门存在救援物资品种单一、数量有限;消防部门排查出县消火栓损坏较多不能较好地为消防供水提供有力保障;供水系统排查出供水管线严重老化、蓄水池数量过少;水利部门排查出境内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未与县防汛监测系统联网,信息传递不及时,水库管理主体混乱,泄水调水困难,需进行统一调度;教育部门排查出学生校舍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有27栋;城建部门排查出6个方面的危险隐患点等,均已有计划地推进整改。四是着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194支,1.5万余人,应急保障车辆能抽调60多辆。其中县级15支、335人(专业救援队伍2支,为消防队和矿山救护队,专业救护人员48人);全县已组建了通讯抢险救灾队、医疗救护队、卫生防疫队、供电设施抢修队、供排水管道抢修队、救灾队、公路抢修队等9支应急救灾队伍,并配备了一定的应急救援装备。五是加强地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和避难场所建设。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的专项救灾资金,用于全县各个领域、行业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民政局储备救灾帐篷480顶,救灾面粉320吨,棉被625床,特大自然灾害救济金168万元;县粮油收储公司储备粮食450吨(其中面粉305吨,大米100吨,青油45吨);石油公司原油储备量保证在150吨;卫生部门储备价值40万余元的防护服、消毒用品、急救用品等急救物资及救护车辆17辆;建有县金源广场、古城2个Ⅲ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13个乡级应急避难场所。六是认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全县有针对性地开展易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公共卫生等事件的应急演练,为应急工作提供保障。各乡镇、各部门在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突出各自特点,及时组织开展了应急演练。
(三)认真贯彻法规,严格行政执法,抗震设防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强地震行政执法工作,确保重大建设工程符合抗震设防要求。每年组织一次地震行政执法集中活动,对于符合地震安全性评价法规要求的建设工程项目,向企业负责人宣传督促企业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二是依法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督和管理,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施工审批和竣工验收的必备内容。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办事窗口,办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行政审批、民居抗震咨询服务、地震信息查询等事项。截至目前,已对312项开工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了抗震设防审核备案,对全县51所中小学进行了校址勘察鉴定。同时,结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危房改造等项目的实施,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我县的城关二完小、县第二寄宿制初级中学、向阳路社区、北山乡相继被评为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示范社区和示范乡镇。三是加强对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的指导。我县利用科技三下乡、科普宣传周到乡镇宣传农村房屋抗震设防知识,制作了《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知识读本》、《农村民居建设图集》和《建设我们美好家园》等宣传册,对农牧区的建筑工匠480余人进行了农村民居抗震施工培训,现场向农牧民宣传如何建造即抗震又实用的住宅。
(四)建立群防网络,提高监测能力,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全面加强。一是不断提高监测工作水平,20xx年1-6月份,门源地震台共处理地震事件1523个,刻录地震数据记录光盘8张,测震、形变、流体观测月报各6期,月震情会商6次,测震仪器运行连续率为99.9%,数据处理率达100%。二是作为专业监测手段的补充县建立了以水井、动物习性为观测主体的宏观观测点12个,并坚持每天有观测记录,周报告、有异常立即报告制度。三是密切关注县境内及周边地震活动情况,对周边3级以上、全球6级以上、全国4级以上地震活动信息以《门源快讯》、《地震动态》和手机速报的形式,及时进行三要素公示。20xx年1月1日至6月30日,我县辖区内共发生ML1.0级以上地震18次,其中最大地震为2月20日ML2.3级地震,位于甘青交界,无震感。四是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群测群防县、乡(镇)、村三级网络已初步形成。全县已在12个乡镇和部分重点部门设立防震减灾助理员14名、灾情速报员143名,组建了由县防震减灾指挥长、主管领导、乡镇党政领导和群测群防人员组成的门源县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应急通讯网络。
(五)广泛开展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切实增强。让广大群众掌握地震应急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是防震减灾宣传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按照“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一是通过宣传,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防震减灾意识。将防震减灾法规、文件及地震有关报刊、资料分送给各级领导,让县领导及时了解防震减灾工作情况,争取各级领导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开展地震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重点对中小学生进行宣传。自去年以来,共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120余次,印发《中小学避险应急安全常识》2万本,配发《中小学生放火用火自救手册》、《中小学防灾减灾应急手册》240套,组织开展应急演练69次,参与师生达4.8万人次,有效地普及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三是创新了宣传形式。在县人民政府网站开通了防震减灾宣传专栏,通过借助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以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开展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四是利用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举办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送地震科普知识下乡。在城镇人员集中场所,设置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站,发放地震科普知识小册子份,《地震应急知识读本》2000本,《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节选》5000份,摆放展板20块,接受群众咨询达500多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五是抓住4·14玉树地震纪念日、5·12汶川地震纪念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特殊时期,开展专题纪念宣传教育活动,以摆放展板、散发传单和科普读物、提供咨询、在县电视台播放地震防灾救助科普动漫片等方式开展街头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富有特色的宣传活动,扩大了防震减灾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社会各界群众防震减灾法规意识明显增强,做到处急不慌,防患于未然,增强了群众辨别地震谣言的能力,保障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存在的困难
(一)地震应急工作人员编制少、经费缺,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县地震局人员编制和业务经费紧缺,缺乏必要的观测设备和专业人员,严重制约了地震应急工作的开展。
(二)防震减灾能力需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工作还非常薄弱,专业执法人员不足,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三)全民防震减灾的意识依然不够高。社会公众麻痹侥幸心理普遍存在,全民防震减灾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地震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地震观测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县级财政困难,地震观测网点建设薄弱,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一)加强群测网点、应急通讯网络和灾情信息速报网络建设,着力提高地震观测水平。重点抓好地震“三网一员”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各项地震应急措施,努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实现地震应急工作快速、有序、高效运行。
(二)严格执行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强化抗震设防工作能力。对县内建设的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在选址阶段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参数。开展和加强地震行政执法工作,把地震应急工作检查作为安全生产检查的重要内容。加快县城综合防震减灾建设步伐,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把县城整体震害防御和建筑物单体评价结合起来,全面提高震害防御能力,抓好县城中心区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力争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县中低产林改造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篇10
北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陈文慧
(2011年9月26日)
北辰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注重政府主导、加大资金投入、深化改革创新、强化队伍建设,使教育事业驶入了全面提升的高速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项工作在全国性会议上做了经验交流。先后获得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特奥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优秀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全国“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工作先进集体等十余个国家级荣誉,同时被推荐为全国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区、全国教育先进区县的评选,较好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制定并实施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
高起点编制《北辰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坚持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方针不动摇,紧紧围绕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和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加快提高综合办学水平;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以体卫艺为健心的思路不动摇,紧
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中心任务,加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人才强教的战略不动摇,紧紧围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机关责任体系建设,加快提高干部教师队伍素质;坚持转变教育新方式不动摇,由基本建设向集中型队伍建设方面转变、由集中型资源配置向资源管理利用方面转变、由学校现代化建设向学校现代化管理方面转变、由速度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由追求空间发展向追求内涵发展转变、由整体推进向特色建设转变。“十二五”期间,将争创全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争当全国教育对外开放先行区,争做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先导区,建设全国素质教育样板区,建设全国教育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全国教育质量评价实验区。到2013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二五末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本世纪初平均教育水平。
各级各类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全区建有幼儿园144所,学前三年教育基本得到普及。中小学校49所,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9.75%,巩固率99.75%,毕业生合格率100%,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率为94%。普通高中5所,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96.5%,其中示范高中2所,接受优质高中阶段教育学生比例达到83.2%。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在校学生3287人,市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可容纳780名学生实习。2009年开始,我区连续三年成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9镇4街全部建立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实施了农民素质提高工程,累计培训农民近10万人,居全市领先地位。全区接受高等
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22.8%,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6年。另外,我区现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各项软硬件水平在全市居于前列,在8月初召开的全市特殊教育专题会议上,得到张俊芳副市长的高度肯定。民族教育方面,在继续做强民族职专这个民族教育品牌外,经市教委批准,从2010年开始招收新疆班,民族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坚持财政优先投入,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区委、区政府每年优先安排教育预算经费,并依法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证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从2004年-2010年,我区财政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2007-2010年,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增长31.20%、31.50%、18.19%、18.4%,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分别为28.03%、29.13%、18.17%、18.37%,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各级教育生均事业费支出和生均公用经费也实现逐年增长。以中小学为例,2007-2010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5465元、7539元、8141元、8467元,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1613元、1921元、2057元、2100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8588元、10649元、12659元13644元,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3115元、3720元、4445元、4674元,也实现了逐年增长。
教育专项资金以20%递增。教育专项资金由1996年的350
万元增长到至2011年的20223万元,15年增长了57.8倍。条件持续改善,设施滚动升级,保证北辰教育拥有一流的硬件环境。近几年,更是多方筹资6亿多元,先后改建、翻建、新建了普育学校、模范小学、华辰学校等50余所学校,面积达28.7万平方米。2009年底竣工的北辰教育中心,已成为全区地标性建筑。投资600万元对区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改建,集教育、康复、矫正、实践等功能于一体,可使120名残疾儿童享受优质教育。2007年以前,我区塑胶草皮运动场只有8个,现在全区塑胶草皮运动场已达48个,农村学校彻底实现操场无杂草,无扬尘、无积水。目前,全区教育占地面积已达149.5万平方米,生均33.33平方米,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生均12.3平方米,有力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三、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改革评价制度。
制定政策,明确要求,确保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区委、区政府将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纳入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区级财政预算、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纳入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确保了教育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先后制定出台了《北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北辰区教育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北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确立了“规范学前教育、巩固小学教育、加强初中教育、办精
高中教育、做强职业教育、完善成人教育、提升特殊教育、丰富民族教育”的指导方针和坚持“以人为本、内涵发展、均衡协调、提升质量”的教育理念,确保了教育发展的科学化、品牌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深化改革,锐意创新,确保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为更好的贯彻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素质教育教育,我们对教育的体制和机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不但在全市率先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还先后创建艺术、体育、学前、职成教、特教、中小幼衔接、教师培训、人才交流、劳动服务、网络信息、考试服务等十一个中心,成立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学科建设委员会,改革重组教研室、教科室、督导室等部门。指导学校逐步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结合传统的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建立新型的学校理事会制度,吸收社会教育资源,不断推进学校办学的民主化、法制化进程。
德育工作方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了《北辰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手册》,指导开展主题教育。开展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组建了以 “五老”为主体的关工委讲师团,在全区中小学巡回演讲、报告。开展“模拟法庭”、交通安全、消防教育、“青少年维权岗”等活动,增强了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大力提倡“感恩励志”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品质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节、校园文化艺术周、书画摄影展、歌咏比赛、文艺
演出等活动,活跃了课余生活,陶冶了道德情操。杨连第纪念馆、安幸生纪念馆、青少年宫、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等公益性活动场所,常年坚持全天开放、免费服务制度,成为未成年人道德实践的重要场所。
教学方面,大力推进高效教学,实施课堂教学革命战略。落实减负工作要求,定期开展课程计划落实专项督导工作。开展课堂教学星级课认定和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学区教研活动、教研员包片包校蹲点等活动,开展学科教学评价与考试改革、优质初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改革,依托教育部信息化教育实验区,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依托中学和小学劳动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全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学校特色建设系列展示活动,已有6所取得特色学校称号。加强城乡合作,建立校际之间手拉手合作学校,与河北区22所中小学结成姊妹校。为保证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还设计了面向学生、家长的调查问卷,追踪学生心理变化,通过征集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我们的办学思路,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
在体卫艺工作方面,创建体育中心和艺术中心,推进 “阳光体育”、“2+1”项目、“艺术展演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全区体育艺术教育,在普及和提高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获区县组第一名,实现了“五连冠”。
规范办学,科学评价,确保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履行
教育督导职责,将全区教育系统的所有基层单位划分成六个模块,分别制定了综合督导评估标准,专项督导、分类评估,形成了分层次、全覆盖的督导运行体系,坚持每年一次的综合督导评估,确保各级各类教育的规范发展。同时,在全国区县率先实行了督学职级制,明确和规范了督学任职的相关标准,将部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知名人士聘为特约督学,对教育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我区做法得到了教育部督导办的充分肯定,已多次在全国专题会议上做经验介绍。由我区发起的全国第一个区域教育督导合作性组织——环渤海教育督导联盟,已有内蒙古、北京等七省市自治区的30余个联盟成员,是国内最为活跃的区域教育督导合作组织。为提高对学生学业评价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我们建立了由政府教育督导室、教育局教育科、教研室、考试中心、网络信息中心等部门组成的学生学业水平测量机构,对全区各学段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并在全市首家斥巨资购置网上阅卷系统,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的技术支撑。
四、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率先实行干部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从08年开始,我们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干部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了校长职级制及教职工岗位聘任制。校长取消行政级别,实行四级十等的职级制度。推行校长任期制和交流制,依据办学基础、教育资源状况、校长任职年限、学校规模大小和管理难易程度等对中小学校长进行考核,重点看综合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和发展变化情况。今年6月30日,召开“北辰区教育系统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会”,全面总结三年改革成果和经验,修改完善了相关配套文件,并对第二聘期续聘的70名校长和7名专职督学进行了职级评审。教职工实行岗位聘任制,分级负责、分层聘任、竞争上岗、按岗聘人,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激发教师队伍的工作潜能。在考核评定上实行绩效奖励制,推行“三个倾斜”政策,即:向名优骨干教师倾斜,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农村边远地区教职工倾斜,有效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把提高干部教师整体素质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大力实施了“三名工程”、干部教师培训工程和人才引进工程,选派年轻校长赴各省市及教育部挂职学习锻炼,组织全体校长到华东师范大学进行高级研修,成立青年教师“骨干班”、“锐意班”实施精确培养,安排骨干教师赴东北师大、北京师大乃至国外参加综合培训。有312名教师成为“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的学员,6名教师成为“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引进全国知名校长、教研员、特级教师、省部级优秀教师51人,每年招收新教师百余名,充实到农村边远地区,极大提高了师资水平。07年以来,我区共有4人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特级教师达到7人,教师队伍素质水平显
著提高。2009年12月我们还成立了天津市北方教师培训中心,专门服务于干部教师队伍的培训。今年,在全面实施“全覆盖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千名人才培养工程”、“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工程”三项工程的基础上,又启动北辰区第五周期继续教育,推动我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向更高的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