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2024-12-05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整十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6+6+6+6=×()=()

3+3+3+3+3+3=()×()=()

4×5=4+()+()+()+()=()

7×2=()+()=()

学生填空后,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填,并总结出“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结论。

2.计算

7×4=2×3=8×4=5×2=7×4=

6×5=3×9=4×4=6×7=9×9=

要求学生口算出结果,并说一说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来口算的。

教师:这节课就用我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单元主题图

同学们看,在这样一个大森林里好热闹啊,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着做什么呢?

这个大森林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生活中遇到过吗?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吗?

在这个单元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我们先来看母鸡与蛋的问题。

2.教学例1

教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列成20+20+20,也可以列成20×3。

教师: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

让学生理解这是求3个20是多少,可以用连加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吗?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20×3的积是多少?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求20×3的结果。其主要的方法是:

(1)因为:20+20+20=60,所以:20×3=60。

(2)因为:2个一×3=6个一,所以:2个十×3=6个十。也就是20×3=60。

我们从3个20连加得60,知道20×3得60;但是如果相同加数多一些,用连加的方法来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是不是很麻烦呢?所以我们得探索一个简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可以大胆地作一个猜想,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习的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了解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联系与区别。我们先来看这样一幅图。

引导学生分析出:

2个×3=6个2盒×3=6盒

我们看着图再进一步分析,(指左图)这里的“2个、6个”是指什么?

2个一×3=6个一。

我们再来看这幅图,(指右图)这里一盒是多少个鸡蛋呢?

所以这里的一盒是指一个几?

板书:2个十×3=6个十。

教师:比较一下,2个十×3=6个十和20×3=60是不是一样的呢?

比较2个一×3=6个一和2个十×3=6个十,你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对比这两道题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1题左图及填空第2题第1竖列,第3题第一横排的题目。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整百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算。

70×4=20×3=80×4=5×20=7×40=

60×5=30×9=4×40=6×70=9×90=

要求学生口算出结果,并说一说怎样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既然是想乘法口诀来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乘法口诀就非常重要了,同学们能熟记所有的乘法口诀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抽学生用对口令的方式背乘法口诀。

教师:这节课就用我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继续学习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可以怎样列式?

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

根据你们前面掌握的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300×4呢?

连加算式与300×4有什么关联?

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与300×4又有什么关联?

怎样借助30×4的口算方法来推想300×4的口算方法呢?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3个十×4=12个十3个百×4=12个百

也就是说,你在计算300×4时,可以怎样想?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300×4=1200。

从中你知道什么?

这样的口算同学们会算吗?试一试。

100×8400×56×600

学生口算后,抽学生说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2.教学课堂活动第2,3题和练习二第2题

学生口算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这两道题在口算时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要求学生按题中的要求进行口算游戏,比一比哪一组做得最好。

让学生独立口算练习二第2题,强调计算的顺序是一竖列一竖列地进行口算。

让学生比较每竖列的三道题,从中能发现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题右图及填空第2题第2竖列,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3题第2,3横排,完成后集体订正。

(3)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连线,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对连线的结果进行订正。

(4)用比赛的方式完成第5题,优胜者奖励一面小红旗。

(5)学生独立完成第6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怎样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还有哪些你没有解决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篇2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0~71页。

设计思想

1.注重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储备,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2.关注学生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3.重视教材作用,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 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能正确地、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发现一位数、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规律, 并在比较中发展学生分类、推理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 感受算法多样化思想, 优化算法, 感悟算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获得成功的体验, 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探索新知

(1) 复习。

师:一起来做口算。

出示:4×2= 40×2=

师:怎么这么快?有什么好方法? (第一条用口诀:二四得八;第二条在8后面添1个0。)

追问第二题为什么要在8的后面添1个0。 (40表示4个十, 4个十乘2得8个十, 8个十就是80。)

小结:在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时, 我们可以先想相应的乘法口诀, 再在得到的积的末尾添1个0, 也就是想得数是多少个十, 再写出相应的结果。

说明:该环节在充分尊重原教材的基础上, 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4×2”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40×2”入手, 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一张清晰的知识结构图, 并在同化与顺应中形成关于乘法口诀的整体感悟。

(2) 新课。

①创设情境:

师:小明和小红在学校刚建成的塑胶跑道上跑步呢,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师:小明说, 我要跑3圈;小红说, 我要跑2圈;一圈跑道长400米。同学们, 根据这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小红要跑多少米? 小明要跑多少米?他们一共要跑多少米?)

②学习例题:

出示问题1:小红要跑多少米?

列式解答:

师:你会列算式计算吗?

板书:400×2=800 (米)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 你是怎么想的? (2个400米相加得800米, 用400+400=800米。)

师:还有其他算法的吗? (先想4×2=8, 再在8后面添上2个0得800。)

追问为什么要添上这2个0。 (因为400表示4个百, 4个百乘2得8个百, 8个百就是800。)

③教学试一试:

出示问题2:小明要跑多少米? (指名列式解答)

板书:400×3=1200 (米)

师:你是怎么算的? (先想4×3=12, 再在12后面添上2个0得1200。)

追问为什么要在12后面添2个0。 (因为4个百乘3得12个百, 12个百就是1200。)

④揭示课题:

第一次比较:

师:这两道算式和以前学的口算题有什么不一样? (都是整百数乘一位数, 而以前学的是一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乘一位数。)

第二次比较:

师:这两题在算法上与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是先想相应的乘法口诀, 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不同的是添0的个数不一样多。)

小结:通过学习, 我们知道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可以先想相应的乘法口诀, 再在得到的积的末尾添2个0。也就是先想得数是几个百, 再写出相应的结果。

⑸继续解决问题:

出示问题3:小明和小红一共要跑多少米? (指名列式解答)

板书:800+1200=2000 (米)

师:有不同的方法吗? (2+3= 5, 400×5=2000米)

追问:5是什么意思? (小明2圈加上小红3圈就是5圈, 5表示小红和小明一共跑的圈数。)

板书:400×5=

师: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提问计算结果和方法, 追问为什么这样做。

师:老师觉得奇怪, 这里积的末尾出现了几个0? (3个。) 为什么会出现3个0? (因为4×5=20, 有1个0, 再加上后来添上去的2个, 共3个0。)

师:由此, 对整百数乘一位数, 你觉得有哪些需要提醒提醒大家的? (学生自由回答)

说明:例题教学, 创设小朋友跑步的现实场景, 鼓励学生独立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以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感知乘法运算的意义, 并为接下来探索口算方法提供必要的支持。自主探索算法环节, 留足学生思考时间, 精心组织口算方法的交流活动, 从不同角度适当提示, 唤醒旧知与经验,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清楚表述口算过程和依据, 以保证探索活动的顺利开展, 力争提高探索

学习的有效性。

2.巩固内化应用反馈

(1) 想想做做第一题:

①出示两组题, 指名口算。

2×3= 6×8=

200×3= 6×800=

小结:在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时, 可以先不看整百数末尾的0, 想相应的乘法口诀, 然后在算出的积的末尾添两个0, 比较简便。

②再出示两组题, 指名口算。

40×7= 2×50=

400×7= 2×500=

③出示:7×9=

师:按刚才四组题的出题规律, 你能猜猜下面的乘法算式可能是什么吗? (70×9=630;7×90=630;700×9=6300;7×900= 6300)

师:计算这四道算式都会想什么乘法口诀?

小结:计算这四道算式都可以先想“七九六十三”, 但要注意的是, 整十数乘一位数要在乘法口诀算得的积的末尾添1个0, 整百数乘一位数要在乘法口诀算得的积的末尾添2个0。

(2) 想想做做第三题:

让学生快速在书上完成, 然后“开火车”说答案。

师:观察第一行, 四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追问怎么算。

师:观察第二行, 四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追问怎么算。

师:第三行都是些什么算式? 说一说“12×2”怎么算。

(3) 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第5题、第6题。

说明:该环节的设计,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挖掘蕴含其中的教学因素, 并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策略。用大大小小的不同情境贯穿全课堂, 激发学生的热情, 使他们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计算的需求, 以达到预期效果。

3.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篇3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0~71页。

设计思想

1.注重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储备,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2.关注学生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3.重视教材作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发现一位数、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规律,并在比较中发展学生分类、推理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算法多样化思想,优化算法,感悟算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探索新知

(1)复习。

师:一起来做口算。

出示:4×2= 40×2=

师:怎么这么快?有什么好方法?(第一条用口诀:二四得八;第二条在8后面添1个0。)

追问第二题为什么要在8的后面添1个0。(40表示4个十,4个十乘2得8个十,8个十就是80。)

小结:在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时,我们可以先想相应的乘法口诀,再在得到的积的末尾添1个0,也就是想得数是多少个十,再写出相应的结果。

说明:该环节在充分尊重原教材的基础上,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4×2”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40×2”入手,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一张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并在同化与顺应中形成关于乘法口诀的整体感悟。

(2)新课。

①创设情境:

师:小明和小红在学校刚建成的塑胶跑道上跑步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师:小明说,我要跑3圈;小红说,我要跑2圈;一圈跑道长400米。同学们,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小红要跑多少米?小明要跑多少米?他们一共要跑多少米?)

②学习例题:

出示问题1:小红要跑多少米?

列式解答:

师:你会列算式计算吗?

板书:400×2=800(米)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个400米相加得800米,用400+400=800米。)

师:还有其他算法的吗?(先想4×2=8,再在8后面添上2个0得800。)

追问为什么要添上这2个0。(因为400表示4个百,4个百乘2得8个百,8个百就是800。)

③教学试一试:

出示问题2:小明要跑多少米?(指名列式解答)

板书:400×3=1200(米)

师:你是怎么算的?(先想4×3=12,再在12后面添上2个0得1200。)

追问为什么要在12后面添2个0。(因为4个百乘3得12个百,12个百就是1200。)

④揭示课题:

第一次比较:

师:这两道算式和以前学的口算题有什么不一样?(都是整百数乘一位数,而以前学的是一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乘一位数。)

第二次比较:

师:这两题在算法上与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先想相应的乘法口诀,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不同的是添0的个数不一样多。)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可以先想相应的乘法口诀,再在得到的积的末尾添2个0。也就是先想得数是几个百,再写出相应的结果。

⑸继续解决问题:

出示问题3:小明和小红一共要跑多少米?(指名列式解答)

板书:800+1200=2000(米)

师:有不同的方法吗?(2+3=5,400×5=2000米)

追问:5是什么意思?(小明2圈加上小红3圈就是5圈,5表示小红和小明一共跑的圈数。)

板书:400×5=

师:怎么计算呢?(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提问计算结果和方法,追问为什么这样做。

师:老师觉得奇怪,这里积的末尾出现了几个0?(3 个。)为什么会出现3个0?(因为4×5=20,有1个0,再加上后来添上去的2个,共3个0。)

师:由此,对整百数乘一位数,你觉得有哪些需要提醒提醒大家的?(学生自由回答)

说明:例题教学,创设小朋友跑步的现实场景,鼓励学生独立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以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感知乘法运算的意义,并为接下来探索口算方法提供必要的支持。自主探索算法环节,留足学生思考时间,精心组织口算方法的交流活动,从不同角度适当提示,唤醒旧知与经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清楚表述口算过程和依据,以保证探索活动的顺利开展,力争提高探索学习的有效性。

2.巩固内化 应用反馈

(1)想想做做第一题:

①出示两组题,指名口算。

2×3= 6×8=

200×3= 6×800=

小结:在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先不看整百数末尾的0,想相应的乘法口诀,然后在算出的积的末尾添两个0,比较简便。

②再出示两组题,指名口算。

40×7= 2×50=

400×7= 2×500=

③出示:7×9=

师:按刚才四组题的出题规律,你能猜猜下面的乘法算式可能是什么吗?(70×9=630;7×90=630;700×9=6300;7×900=6300)

× =

师:计算这四道算式都会想什么乘法口诀?

小结:计算这四道算式都可以先想“七九六十三”,但要注意的是,整十数乘一位数要在乘法口诀算得的积的末尾添1个0,整百数乘一位数要在乘法口诀算得的积的末尾添2个0。

(2)想想做做第三题:

让学生快速在书上完成,然后“开火车”说答案。

师:观察第一行,四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追问怎么算。

师:观察第二行,四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追问怎么算。

师:第三行都是些什么算式?说一说“12×2”怎么算。

(3)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第5题、第6题。

说明:该环节的设计,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蕴含其中的教学因素,并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策略。用大大小小的不同情境贯穿全课堂,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他们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计算的需求,以达到预期效果。

3.总结评价 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在以前学过的一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又学习了整百数乘一位数,同学们想一想,今后我们还可能会碰到什么计算呀?(整千数乘一位数……)真聪明,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举一反三,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篇4

我首先点出课题,让学生明白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看着课题尝试着出题目。学生纷纷说出一些几百乘几的算式。我在板书的时候有意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组,一组得数是几百的,一组是几千几百的。让学生说说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写。接着我让知道的小朋友说给同桌听,然后再在四人一组里说说。这样,全班同学基本上都能说出。

练习时,我用了游戏的方法。我事先写好几张整百的数字卡片,和几张一位数的数字卡片。让学生抽出一张整百的卡片,和一位数的卡片相乘。学生对这样的口算练习很喜欢。我想原因可能是这些题是由同学出的,而不是老师给予的,所以兴趣特别高。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篇5

执 教 者:易俗河镇烟塘学校

方平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数上P68—69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 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新课。

1,同学们,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在互相帮助中学习。2,英才幼儿园的小朋友去游乐园玩,要去游乐园必须通过这个彩虹桥,可是彩虹桥被乌云挡住了,要解答出上面的题目才能把乌云赶跑,可幼儿园的小朋友不会算,你们能帮帮他们吗?直接写出结果。

7×4

4个十

5个百

5×9

6个千

80是几个十

300是几个百

2000是几个千

10个十

3,在你们的帮助下,小朋友们顺利到达了游乐园了,你们看,(课件出示游 乐园大门图片)他们正高高兴兴在大门前排队呢!

4,出示引例。(1),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游乐园的-----海盗船。(课件出示)

海盗船每人每次3元,6个人要多少钱?(2),课件出示摩天轮。

摩天轮每人每次8元,6个人要多少钱?

5,刚刚我们做的两道题都是用什么方法做的?那你们猜一猜,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可能与什么有关?

6,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1,探讨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出示例题:“旋转木马”每人每次2元,3人玩要多少钱?

3×2=6(元)(2),30个小朋友想玩要多少钱呢?

30×2=60(元)(3),300个小朋友玩又要多少钱呢?

300×3=600(元)(4),3000个小朋友呢?

3000×2=6000(元)

你们是怎么算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规律和方法。

因数

因数

×

=

300

×

=

600 3000 ×

=

6000(1),观察这些算式中因数有什么特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2),积的末尾的0的个数与什么有关?(3),这样的口算乘法应该怎样计算? 3,小结。(采取填空的形式)

我们在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先不看()末尾的(),用()前面的数与()相乘,再看()末尾有几个(),就在()的末尾添上几个()。

三,巩固练习。

我们在帮助了英才幼儿园的小朋友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新的知识,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吧!

1,打气球。

2×600

80×4

20×9

100×7 200×3

8×80

90×5

40×5 重点讲40×5=200使学生明白:有时候因数末尾有1个0,积德末尾不一定 是1个0.2,判断并改错。

800×5=400()

50×6=300()

200×5=10000()

3,套圈。

把小动物身上的数相乘得240.。

四,总结下课。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这样的口算乘法是怎么计算的? 五,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因数

因数

整十数

×

=

整百数

300

×

=

600 整千数

3000 ×

=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篇6

——评庄老师《整

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三下)

2013年12月25日上午我聆听了一节庄微微老师执教的《整

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三下)。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整

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的计算。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口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能计算一位数除整

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一位数除整

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三导式”教学追求新课程的理念,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钟启泉教授指出:我国的基础教育,历来重视教学环境设计,以致将教师的“教”等同于学生的“学”,反映了强烈的“教”的情结,从而产生种种弊端,忽略甚至抹杀了儿童的学习主体性。从我国古典教育思想到国际上有关学习科学的话语体系,都形成了以学为核心的体系。我国传统的教育文献中,所谓的教育方法与学习方法,就是以学为基础的。有专家研究,《论语》当中,“学”字的出现大概是64次,“教”字只出现了7次。《论语》开篇是《学而》篇,它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学为教之本的教学理念。

回顾《整

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本节课有以下亮点:

(1)、做好必要的学习铺垫。

(2)、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采用了“三导式”教学方式,感觉到它的优势是让教师抛弃了课堂上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发言踊跃,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释疑,凡学生通过已会的内容,就大胆地不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我们就是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充分开发和释放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三导”可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教学实现紧张、有序、高效、和谐的效果。

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而是一种学习者实实在在的“体验”与“积淀”。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学习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探究和交流过程中,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在解决分小棒棒的60÷3的问题上,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口算,学生说出了3种方法:

(1)先不看“0”,6÷3=2,再加上“0”,“2”就变成了“20”。我引导学生认识:此时的6已不是我们平时所认识的6,而是6个十,所以除得的是2个十,要在2的后面加一个“0”。

(2)乘和除是好朋友,想()×3=60,也可以算出结果。(3)利用了除法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发言,使学生尽可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达计算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巩固,使知识内化。

亮点(3)、注重知识结构的建立,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在学 2 生掌握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后,让学生尝试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学生根据知识的迁移很快算出结果。

在练习和设计上采取分层练习和综合练习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

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7

整百整十数的笔算是在学生会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存在的问题:

1、横式上的得数不写。

2、有的学生在写竖式时,总是把数字或符号抄错,如把230抄成320,把加号抄成减号。

3、有的学生竖式是写对了,但在具体计算时把减法当加法在做,或把加法当减法做。

4、有的学生口算了以后再把答案写在竖式上。要不就干脆连竖式也没有,直接一个横式。还有的学生先在横式上口算答案,再列竖式计算,造成横式和竖式两种答案。

5、有的学生当个位算好后,忘了进1或退1,造成百位计算错误。

6、有的学生一个竖式中既有退位点,又有进位1。也有的学生加法中写退位点,减法中写进位1,思路混乱。

7、有相当一部分学生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不过关,造成笔算结果错误,如12减9等于1,4加9等与15。

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经验也有失误:

1、我觉得规范学生的数字算式书写是很重要的,小到竖式从哪个位置开始写起,画横线用直尺比着画,都要严格要求。这样学生的竖式写法才能规范、整洁,引导学生养成自我检查的好习惯,抄完题再看一下,心里再读一遍,这样做虽然有点慢,但是长期坚持一定会强化学生的细心程度的。

2、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受口算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通过具体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竖式的练习,逐步使学生明白,笔算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比较简便。针对学生计算时的误算、错算,我计划利用每天晨读时间里的十分针进行口算训练,好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

反思二: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教这部分内容我 高估了学生的思维,由于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推算上,刚开始说算理,学生表达起来比较有困难。于是我帮助学生复习了数的组成例如,400是由4个百组成的。增加提问:400是有几个十组成的?通过这样的复习巩固学生的已学知识,并为新课做好铺垫。推算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计算方法,因此在学习400+200=600这样的题目时,学生已经能够从4+2=6进行推算出来。通过推算我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到理解算理:因为4个百加2个百是6个百,所以400+200=600。其次,我通过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带头多说几遍,让其他同学学着说,还通过同桌互相说,开小火车说的方法逐步让学生习惯这样的说法和思维的方法。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学习230+180这样的题目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900-10的理解有一定困难。我在帮助学生理解后,又出了一些类似的题目进行巩固,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反思三: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这节课已经进入第三单元了,可以说,从这节课开始,是本学期比较重要的课了。计算一直可以说是孩子错误率最高的地方。所以在计算课上,不仅要讲清算理,更加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把计算的错误率降到最低。

今天的这节课比较简单,有了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孩子们对于计算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还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如:300+200

当我刚写出这道题目,不少孩子就已经知道答案是500了。他们会说前不看后面两个0,用3+2=5,再添上两个0。想法是正确的,但是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孩子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300是3个百,200是2个百,3个百加2个百等于5个百,就是500。经过两三道题的练习,孩子们都能说,并且清楚的知道:整百数加减法,只要看做几个百加减几个百就可以了。

整十数的加减法就是要把整十数看做几个十,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通过前面的学习迁移过来。如120-40=80(想12个十减4个十等于8个十,就是80。)

但是在练习过程中我发现了2个问题:1)孩子们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能力还有待提高,如果这个基础不好,就会提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错误率。我们需要在100以内加减法计算这方面提高学生的正确率。当然对于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可以多鼓励孩子们打草稿进行计算。2)如500+80这样的题(即整百数加整十数)部分学习困难生错误得较多。其实这是由于这部分孩子并没有正确的理解算理,只是学着把零去掉后再加,即500去掉2个0得到5,80去到1个0得到8,5+8=13,再添上1个或者2个0,把500+80错误的计算成130或1300,这说明他们并没有掌握把五百看成50个十,80看成8个十,50个十加8个十等于58个十的算理。对于学习困难生一定要正确地引导他们理解其中的算理,才能避免他们在出现类似的错误。

反思四: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通过对新教材的分析理解我制定了一下几个目标,我是分以下三个方面来落实这二个教学目标的: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整 个过程中我以小动物的奥运会贯穿其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课堂的开始就出示一张图片,小动物们要举行奥运会了,为小动物们的依次出场做铺垫。由小青蛙 和小熊在数射线上比赛的过程引入整百数的加减的算式。再由小兔、小熊猫的参与逐步的引入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的算式,然后教师和学生通过多种方式逐一地去解 决问题,反馈,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小海豚的表演来进行口算题目的抢答,最后让小朋友对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做一下自我评价。

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感知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

十、整百的口算方法。并内正确的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4、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重点难点:

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整

十、整百的口算方法。并内正确的进行计算。难点: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具准备:《风筝厂见闻》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感知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风筝厂见闻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对照情景图,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教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后找出代表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板书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1、平均每天要做老鹰风筝多少个?

2、平均每天要做燕子风筝多少个?

3、均每天要做孔雀风筝多少个?

4、平均每天要做蝴蝶风筝多少个?

5、平均每天要做小兔风筝多少个?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平均每天要做老鹰风筝多少个?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尝试解答的方法。60÷2 教师:总结学生的算法,并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就是30。因为30×2=60 所以 60÷2=30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凭决每天要做燕子风筝多少只? 240÷6 学生小组内讨论解决的办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把24 0看作24个十,把24个十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4个十,也就是40。24÷6=4 可以推出240÷6=40 教师:平均每天大约能做多少只仙鹤风筝怎样求?学生:列式92÷3教师:请同学们自己动脑,用你喜欢的方法解答。

学生:独立计算后进行小组交流。教师:总结学生的算法。可以把92看作是90,90÷3=30(只)

每天大约做30只能完成任务吗?为什么?应该做多少只才能完成任务? 教师:出示第四个问题,平均每天大约要做多少只孔雀风筝? 学生:独立计算,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一题,学生自己填空,然后集体订正。

2、第二题。学生独立练习后,小组讨论,找出规律。

3、第三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比一比谁写的最快。

四、布置作业 第四题。板书设计:

1、平均每天要做多少个老鹰风筝?

60÷2=30(只)

2、平均每天要做燕子风筝多少个?

240÷6=40(只)

3、平均每天要做孔雀风筝多少个?

138÷7~20(只)

4、平均每天要做蝴蝶风筝多少个?

《两位数乘一位数》评课稿 篇9

本节课中,吴老师以情境创设为主线,以明确算理为突破口,以算法优化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多样的评价,让计算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显得形散而神聚,让我们以往觉得枯燥无味的计算教学焕发出了活力。我认为这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三方面的优点:

1、尝试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参与性。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尝试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让学生的思维飞扬起来,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吴老师提问学生计算12×4有几种方法,学生回答:摆小棒、口算。接着,让学生展示摆小棒和口算的过程,通过观察摆小棒和口算的过程,问学生这两种方法有联系吗,有什么联系,进而使学生得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2、优化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课程标准也强调,要遵循学生个性特征,让每位学生在数学上都有收获。算法多样化应该是“过程多样化”。本节课吴老师在教学例题:12×3,先让学生充分的进行自主探索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再通过同桌交流,最后探索出三种计算12×3=36 的方法,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列竖式计算,这时老师问:为什么呀?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这种方法简单。那你是怎么做的?此时引出计算的最优化的那一种,通过优生的交流思维过程,资源共享,实现全班共同掌握。教师在课堂上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力图创新,学会学习。

3、明确算理,思维展示充分化。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数学课程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死记硬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老师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探索笔算的情境,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师从让学生明确算理入手,让学生充分展示了12×3的多种计算方法,并让学生阐明了自己的理由,在交流过程中,特别强调让学生对照主题图进行计算方法和过程的解释,让学生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对笔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对算理的理解。

在此我也提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青岛版《两位数乘一位数》说课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两位数乘一位数》新课程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同时是学习《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快乐大课间的具体情境,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意义,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并能熟练正确地口算和估算。

(2)借助小棒操作和课件演示,发展学生的数感。经历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能主动参与和同学共同探索算理、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地位和作用,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和竖式计算,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4.课前准备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准备:小棒,老师需要准备:投影、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活动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快乐大课间的情境,借助小棒操作和课件演示,采用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寻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同时结合课件演示这种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三、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表内乘法。目的:知识生长点。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利用课件展示快乐大课间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用课件展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问题:

。从而导入新课。

目的:以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熟悉的快乐大课间,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通过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不仅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而且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3.探究新知

(1)教学整十数乘一位数

引导学生思考第一个问题并列式,可能出现20×2=,或2×20=。以20×2为例,先让学生选择学具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理解算理。

学生在交流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结果:

a.20×2表示2个20相加,20+20=40.这是根据乘法算式的意思来算的。

b.直接通过摆小棒数出结果。

c.2×2=4, 2个十×2=4个十, 4个十是40,所以20×2=40.引导学生重点掌握最后一种方法:整十数乘一位数,先不看0,先算2个十乘2得4个十,而4个十是40,因此再在后面写零。

d.算法优化

学生可以有自己喜欢的方法,老师要重点强调便于大多数学生理解并掌握的方法。

e.练习f.提升方法

2×4=

5×6=

9×7= 20×4=

50×6=

90×7= 2.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1)引导学生列式(两种列式方法)(2)竖式教学

如果学生有出现竖式的,就让这个学生先介绍完,然后其他的学生当小记者对他进行提问。由会做的学生当小老师来讲解。如果没有,老师直接介绍。竖式计算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a.先写第一个乘数12,再写第二个乘数2。在写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数位要对齐。

b.再写乘号,在第二个乘数的下面画上横线。引导学生先算3乘2个一,得六个一,在个位上写6,再算3乘1个十,得3个十,在十位上写3.c.另一种列式方法的结果 d.练习

13×3= e.总结:先用一位数乘个位,得出的结果写在个位上;再用一位数乘十位,得出的结果写在十位上。

f.最后教师可结合课件操作摆小棒的动态过程,结合课件让学生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一部分和课件中的哪一部分相对应。

目的:新课程倡导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在探究计算方法时学生先选择学具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具体问题解决过程中借助学具有效地沟通算理和算法之间的联系,同时借助课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从而实现算法的有效建构。

4.练习基本练习:口算和竖式

综合练习:情景串,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巩固了学生所学的新知。

5.回顾反思

首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首先从图中发现信息,然后提出问题,借助摆小棒、课件演示解决了数学问题,理解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和算法。

6.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

20×2=40

12×3=36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篇11

【复习铺垫】

师:同学们好!大家看,今天谁来作客了--

今天大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其余同学口算。)

笔算题是:

13203

+13+6×2

口算题有:

2×43×31×56×25×87×9

40+4030+30+3020+20+20+20

8个十是()10个十是()15个十是()56个十是()

(学生分别一一作答。)

师:大家口答的很好!我们再来看一看,黑板上三位同学做的对吗?

生:对!

师:这些题目答案中的6都在哪一位上?

生:都在个位上。

师:个位上的6都表示多少?

生齐答:都表示6个一。

师:对。那这里两个2又表示多少?

生1:这两个2都在十位上。

生2:这两个2都表示2个十。

【学习例1】

师:看来小朋友以前的知识学得非常扎实。

大家看--大象在干什么?

生:大象在用鼻子搬木头呢。

师:有几头大象在搬木头呀?

生:3头。

师:每头大象搬了多少根木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先数一堆是10根,两堆就是20根。

生2:我用10×2得到20。

师:想得都很好。大象到底运来了多少木头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1:我用3×20。

生2:我用20×3。

生3:我用20+20+20。

师:大家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解答,真不错!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前面两种方法,也就是“乘法”。(板书)

那这题20×3等于多少?

生(齐答):是60根。

师:哦,那你们是怎么得到这个答案的呢?

生1:我是用20+20+20得到60根的。

生2:我是看图上有6堆,每堆10根,就是60根。

生3:我先想“二三得六”,再把那个0加上等于60。

师:这种想法有意思,那你是用了一句乘法口诀“二三得六”,那后来又添了一个0是什么意思?

生:我是这个0先不看,乘出来后,再把这个0加上去。

师:用这种方法想时,先不看0,也就是先算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再在6后面写0。

师:请看屏幕,又来了一些大象,现在一共运来多少根木头呢?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生1:一共有5头大象,我用20×5。

师:可以的。20×5又等于多少呢?

生1:等于100根。

师:那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1:20+20+20+20+20,结果等于100根。

师:不错。有没有同学跟他的想法不一样?

生2:我是用“二五一十”这句口诀来算的。

师:哦,用“二五一十”,那这个0--

生2:先不看这个0,等到乘出结果后再添上去。

师:为什么要再添上0?

生2:先用2×5=10,表示10个十,是100,所以要再添上一个0。

师:像图上这样,如果一共有8头大象,一共运来多少根木头呢?

生3:20×8,想口诀“二八十六”,再添上0,就等于160根。

师:看来,很多小朋友喜欢用这种方法来解答。那有没有小朋友还有其他不一样的想法呢?

生4:我不是这样想的。开始5头大象一共运来100根,后来3头大象又运来60根,这样8头大象一共运来160根。

师:真好!很会动脑筋,这种方法其实也不错啊!

(老师和同学为这位同学鼓掌。)

师:现在请大家把课本打开,翻到78页的“想想做做”的第1题。请大家直接把得数写在课本上,在计算时边做边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汇报计算结果,投影随机显示答案)

师:好,刚才这四组题都算对的小朋友请朝老师笑一个。

生:(纷纷作笑脸状)

师:这四组题在算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可以用口诀来算。

生2:每组上下两题都想同一句口诀。

生3:每组下面算式的结果都比上面多一个0。

师:那每组下面算式的结果为什么都会多写一个0的呢?

生3:因为每组下面算式算的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都是几个十了,所以会多写一个0。

师:象这样的算式你们还会算吗?

生齐答:能!

师:好的,下面老师出一道,请咱们小朋友来对一道,看哪位小朋友对得快?4×6=24,请小朋友来对一道几十乘几的。

生1:4×60=240。

师:不错!还可以怎么对?

生2:40×6=240。

师:很好!其他同学想对吗?

生齐答:想!

师:请同桌一位同学照老师那样先说一道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另一位同学来对一道一位数乘整十数的,然后把答案算出来,同桌之间交换进行。

(全班学生同桌互动,分别举例、计算,老师深入小组参与互动。)

【学习例2】

师:同学们,请看--猴子也来到我们中间啦!看了这副图,你知道了些什么信息?

生1:有两只猴子在采桃,

生2:一只猴子采了14只,另一只猴子也采了14只。

生3:14只桃子都是10只放在一个筐里,还有4只放在另一个筐里。

师:那么两只猴子一共采了多少只桃子?怎样列式解答呢?

生1:14+14。

生2:14×2。

生3:2×14。

师:那这道题你是怎么算的呢?同桌间可以商量一下。

(学生交头接耳进行讨论)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出结果的的?

生1:我是用14+14,得到28的。

生2:我是看图的,右边筐里一共是8个,左边筐里一共是20个,合起来是28个。

生3:我是用乘法来想的,10乘2等于20,4乘2等于8,20加8等于28。

生4:我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14是2个7,乘2后就是4个7,四七二十八。

师:哦,你这种想法真好!

(全班学生为生4热烈鼓掌)

师(指着屏幕):刚才有位同学说4乘2等于8,其实就是指哪一部分呀?

生:是图上右边的那两个筐里的8个桃。

师:那么计算左边两个筐里的桃子就是算什么呢?

生:10乘2等于20。

师:刚才我们先算了个位上的,再算了十位上的,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生:相加。

师:是啊,要把右边筐里的和左边筐里的桃子都相加,就可以算出一共的桃有多少个。

(师逐步板书如下:)

14

×28……4×2=8

20……10×2=20

28……8+20=28

师:象这样一种算法,我们称之为--

生齐答:用竖式计算。

师:对,是一种用竖式进行计算大方法,象这样的算法你们想试试吗?

生齐答:想!

师:好,请大家拿出自备本。我们一起来用竖式计算23×2,11×5,31×3。

(请三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131132

×2×7×3

676

207090

267796

师:我们来看黑板上的竖式。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1:它们都是两位数和一位数乘。

师:你观察很仔细。

(师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两位数”)

生2:第一次乘下来都得一位数,第二次乘下来都得两位数。

生3:我发现第二次乘下来都得整十的数。

生4:我发现得数个位上的数就是第一次乘得的数,十位上的数就是第二次乘的数。

师:大家观察都很仔细。那么你觉得像这样写怎么样?

生1:比较清楚。

生2:清楚是清楚,不过有点烦,有些好象不要写两次的。

师:是啊,要是能简单些就好了。

生3:其实这个竖式积里十位上的数字可以移动到个位数字的左边来,其余可以擦去的。

师:哦,你的想法挺好的,我们一起来看屏幕--其他同学听明白了吗?

(屏幕上动画演示竖式由繁到简的过程)

师:老师也来写一次,你们看--

这样写比原来是否是简单多了?

生齐答:是!

师:我们以后列乘法竖式时,可以选择简单的方法来写。

师:刚才写的三道竖式式,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改成简单的写法?

(原来板演的三名学生上台,其余学生也动手用橡皮将初始写法改成简单写法)

师:刚才这道题14×2与2×14都是一位数和两位数相乘,但是我们写竖式的时候,一般都将两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下面。

师:请打开课本看第77页“试一试”,在课本上完成竖式计算3×21=。

(学生在课本上完成并互相校对)

【巩固应用】

师: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简单的竖式写法来算课本第78页第2题。

24113143

×2×5×3×2

(全体学生自主解答练习题)

师:(选择一位学生的作业投影展示反馈)

师:我们来看看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从这幅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1:饮料每箱有12瓶,一共4箱。

生2:问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师:那请我们小朋友先在本子上写横式,再用竖式算出来,好吗?

(全体学生动笔练习,教师巡视,并个别辅导,说明在写算式时,一般把两位数写在竖式上面)

师:谁能够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12×4=48(瓶)。

师:真好!这里的单位名称可不能忘记,算对的小朋友请朝老师笑一个。

生:(纷纷作笑脸状)

师:老师上次到商店里去买衣服,看到这样的标价,

你们感觉怎样?

生:很便宜。

(老师和同学们都笑了)

师:老师现在想买3套,一共需要付多少钱?

大家能够口算就口算,当然也可以列竖式。

(学生自主列竖式或口算解答,教师巡视辅导)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1:徐老师一共要花63元。

师:那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1:我先10+11=21(元)。

师:那你这个算式表示的是什么呀?

生1:这是一套衣服要花多少钱。然后21×3=63(元),三套一共要花63元。

师:有没有小朋友不是这样想的呢?

生2:我是先算3条裤子,共要10×3=30(元);再算三件衣服,共需11×3=33(元),然后再把裤子的钱和衣服的钱加起来,就得30+33=63(元)。

师: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错。

师:星期天,一个班级小朋友到游乐园去乘飞机--

你们能够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呢?

生1:一共有3架飞机。

生2:每架飞机只能乘13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上面写着“限乘13人”,多乘了就出危险的。

(同学们和老师都肯定的笑了)

生3:这个班级有40个小朋友去乘飞机。

生4:第35号小朋友在想“这次我能上飞机吗?”

生5:第40号小朋友也在想“我呢?”。

师:大家可以先互相商量,再汇报。

(学生互相讨论)

生:35号小朋友这次能够上飞机,但40号小朋友这次不能上飞机。

师:那为什么呀?

生:因为有3架飞机,每架飞机可以乘13人,那么总共可以乘39人。所以35号小朋友可以上飞机,但40号小朋友这次就不能飞机了。

师:最后请大家到商店里去瞧一瞧--

大家仔细看一看有哪些玩具,价格分别是多少?

请你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要买几只随便

你,不过,要准确计算出自己要花多少钱。

(学生看图自主选择玩具,计算价钱)

生1:我想买3辆汽车,21×3=63(元)。

生2:我想买2只小狗,23×2=46(元)。

生3:我想买3个机器人,32×3=96(元)。

生4:我只买一个机器人,不用算就知道要花32元。

(同学们都笑了)

生5:我想买42个机器人,因为我明天就要过生日了,我想给我们班级每人买一个做礼物42×32=……,徐老师,我不知道怎么算了?

(同学们和老师情不自禁地笑了)

师:哦,徐老师首先祝你生日快乐!其实买42个机器人,用42×32列式是完全正确的,但要怎样算呢?我们以后会逐步学习的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先自己想想办法。

上一篇:评估人员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下一篇:2016幼儿园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