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稿(共14篇)
小学美术课稿 篇1
面试提纲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我讲课的题目是《》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讲解。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思想目标:体会的意义,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XX,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教学难点是:。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五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情境 欣赏作品 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欣赏作品”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了XXXX动画片段,把学生带入XX的世界中,让学生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XX,为后面设计XX做好铺垫,引导学生通过体会XX的意义,懂得珍惜XX,引出本课课题—XX
(二)引导启发 了解XX 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 了解XX”一环节。先出示一组图片,通过“?”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探索,了解。接着出示一组有错误的XX,让学生观察分析:设疑引路,归纳总结,突破难点,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的制作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三)自主探究 折制XX 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折制种表”一环节,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所以在这环节我先用激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X正当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我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到书中寻找答案,鼓励他们根据书中提示,相互交流,积极互动,讲解自己的制作想法,了解不同的方法步骤,并大胆地展示出一个设计与众不同的表面。
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大胆创作 制作XX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制作XX”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在再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钟面指示明确。制作同时,并播放儿童歌曲X,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五)展示欣赏 评价XX 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评价钟表”的环节,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XX拿到学校来,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1.自评:让学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
2.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板书设计:(课件)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XX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他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小学美术课稿 篇2
一堂较好的美术课, 按常规不外乎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境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 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环节。这既抽象而又具体的教学过程, 需要美术教师不断创新, 寻找新的突破口。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是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是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应该说, 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不再是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 而是加入了更多的人文性质的内涵,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 需要美术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
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 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 比如在教学《有趣的脸谱》一课时, 教具是制作好的戏曲人物脸谱, 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 我试着准备了京剧片段的视频课件, 片段的播放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 更要准备的是教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得靠教师长期的积累。
思考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 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学生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在作业, 比如一些手工课, 需要几个学生合作完成, 学生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 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 这样势必造成纪律混乱。还有一些绘画课,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 课堂上会显得杂乱。这样的“乱”并非无用。国外的教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学生坐得端端正正, 他们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创作, 可以画在桌子上, 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 在丢勒中学, 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 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 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学生的个性, 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这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 既不放纵, 也不压制。
思考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大人看孩子的画往往摇头, 画的是什么呀, 乱七八糟!其实, 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 去雕饰的浪漫稚拙, 而且个性鲜明, 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 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 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小学美术课例分析 篇3
【关键词】合作学习 意识 能力 意志
一、教学过程
1、学习内容:小学美术三年级《漂亮的“高楼” 》,
2、学习任务:用各种事先收集到的材料制作成造型美观、色彩美丽的高楼,并且组合成一个生活小区。
3、学生分配情况:教师采用的是自然小组合作的方式,8人一组。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与相对弱的学生搭配组合成一个小组,在这样的小组中可以“取长补短”。各小组有小组长一名、音量控制员一名、小喇叭一名、技术员和资源调度员各一名。
4、学习情况:
师:请同学们看右上角的模型图片、找一找它们是什么材料做的?想一想还可以用那些材料代替?
生:是用彩色卡纸做的,还可以用废旧的包装纸、旧挂历、汽水罐、牙签及牙膏盒子等代替。
师:技巧示范(在制作好的盒子上示范挖、剪、贴、组合等制作技巧)布置任务。
生:摆出各自收集到的材料,由资源调度员统一分配材料,音量控制员控制小组成员的声音以免出现越来越大声的情况。技术员协助胶水的粘贴、材料的裁剪。最后由比较能说会道的“小喇叭”把做好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二、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尽管教师的教学设计流程还是很顺利,但真正要学生合作起来就不哪么顺利了。
1. 组长分配任务出现的问题:
学生A对学生B很大声的说:“不要乱做呀!组长叫你负责做窗户,你看你,做的窗户比我们做的房子大——
2. 小组成员合作学习中的小摩擦:
学生C:这几个纸盒都是我带来的,凭什么不让我碰?
学生D:你又做不好,最好别乱做。
3. 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个别学生的“避风港”
个别学生学习懒散,又不带工具,由于每个小组共同做一个作品,小组也就成了他的“避风港” ,这样的学生特别调皮,小组长也不敢说他。
三、面对以上1、2、3出现的“偶发事件”教师的处理方法
【“偶发事件”1】
师:能告诉我什么事吗?
学生A抢着说…..
师:学生A和B是当事人,我要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学生E:组长分配了任务,一个同学负责做窗户,一个同学做屋顶……..,可是最后拼不起来。他做的窗户比房子还大。
师:我想这不是某个同学的错误,而是我们整个小组的错误,在分配任务时没有考虑到尺寸大小的问题,好,我们不要怕浪费时间,先确定好思路,具体分工时要问问其他同学的意见,并定好尺寸……
学习结果:这一组的同学最后顺利的完成了任务。不过比其他的组多用了6分钟时间,但正如《美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那样,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通过观察学生字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虽然这一组同学出现了问题,拖延了时间,尽管任务完成的也不是很理想,但我还是很鼓励他们,起码问题出现后他们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调整组织,并且人人参与和完成任务。只要这种合作的习惯长期延续下去,肯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偶发事件”2和3】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要知道儿童的能力需要,就必须走进小孩的队伍里去体验,而后才能为小孩除苦造福…”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非常有必要参与其中,了解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及扭转小组内学生参与不均衡和小组内部的小摩擦。
学生C:这几个纸盒都是我带来的,凭什么不让我碰?
学生D对C说:你又做不好,最好别乱做。
师:用熟悉的故事《和尚担水》和《一个筷子被折断和十个筷子折不断》来引导大家团结互助。
对小组内部的人员分配就是想“取长补短”,结果反倒是出现对后进生的歧视。遇到这种情况,老师的调节很重要,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展开讨论和学习,合作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正确组织、指导与协调。教师毕竟在学生心目中是很有份量的,有时还可以直接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去。这对于美术课中的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久而久之组内学生对美术的见解、个性、思维方式会相互影响,每个组员也会越来越感到自身的价值,合作、探究的兴趣也会愈来愈浓厚。这样自然而然的取消了懒散学生的“避风港”。
通过这个案例的教学,在小组合作、分组表现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动手师生合作,教师转化为学生的一份子,用最少的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上的问题和小摩擦,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重点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那样:“如果我跟孩子没有共同的兴趣、喜爱和追求,那么通往孩子心灵的道路会被永远堵死。”与孩子一起动手,让学生学会有效地合作学习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J].中国教育报,1995—12—29.
小学美术说课稿今天我值日 篇4
各位评审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今天我值日》,出自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四课。接下来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课的认识与理解。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新课标准我确定本课学习的领域为造型表现,值日是每个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描绘值日同学,了解人体各部位及其构成的全身动作形态和态势,提高人物画的技能,大胆地描绘出各种动态的人物,教材中出示了几幅学生作品,采用了线描,水粉,油画棒的表现手法来完成的。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物的运动中特征。
能力目标:在了解人物特征的基础上提高人物画技能,能大胆地描绘出各种动态人物。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生活情趣,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动态中特征,能运用到美术创作中,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已的生活体验。
教学难点:了解人体各部位及其构成,大胆地描绘出各种动态人物。二 说教法
新课程提出要求改变单
一、高深、繁多的专业化倾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内容和信息,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习内容变得鲜活充实,易于掌握,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富有人文气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采取了互动型教学方法。具体表现为在创设情境中讨论、体验;在欣赏中比较、探究学习技法,在展示评价中获得成功体验。
四、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 ⑴欣赏、概括
通过课件让学生欣赏平时自己值日时的劳动场景图片,分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某种劳动场景的辛苦、和完成后的喜悦。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们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及小组合作精神。学生通过图片的分析比较,总结劳动的基本形体特征动态。,这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为下一步创作提供了良好的铺垫。⑵肢体语言表演
通过刚才的认真观察学生已经掌握了肢体动作的动态。然后请几位学生来前面演示值日时的各种动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动态,能用基本形概括出每个动作的特征。利用肢体语言的表演给学生一个表现自己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课不再是单一的手的训练,而是多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如在教授擦黑板的动态时,让学生模仿做一个动作,立体的动态更形象,更直观地加深了对肢体动态理解,产生一种想动手创作的想法。让学生充分理解随着肢体的运动,身上的其它部位也会跟随变化,使身体更加协调而不僵硬,从而顺利进入下一环节创作。
4、学生创作。
(A).播放童声合唱《劳动最光荣》:“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
造新房,小蜜蜂酿蜜糖。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歌声给小朋友们营造了一种欢快的创作气势,激发了大家创作的兴趣和灵感,更激发了大家热爱劳动的精神。
(B).随时表扬下笔大胆、创作有新意的学生。
五、总结全课。
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精选 篇5
1、认识重叠图案的艺术特点,美术的节奏增强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2、发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力《美术的节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美术的节奏
教学重点:学习多种形式的重叠排列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重叠的遮挡关系。
教学具准备:课件、彩纸、剪刀、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展示课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见物体互相重叠排列的现象,今天我们来试试看物体互相重叠会产生什么效果。
三、授课
1、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通过欣赏这些重叠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
师归纳:通过把大小、形状相同或不同的图案运用多种排列方式进行重叠排列,能产生不同的美感。
2、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你们在生活中看见什么物体重叠排列,具有什么美感?
3、师示范步骤:先构思设计好图形后画出或剪出图形再进行重叠排列。
4、启发学生进行创作设计。
5、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
四、作业要求:画出或剪刀动物、人物重叠排列。
五、教师巡视辅导。
小学美术课稿 篇6
知识与技能:了解瓶盖的造型特点,学会用瓶盖排列、拼贴图形。
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废弃的瓶盖进行创作,将各种瓶盖组合起来制作有趣的物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制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勤俭节约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瓶盖排列、拼贴图形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废弃的瓶盖进行创作,将各种瓶盖组合起来制作有趣的物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装饰画图片、相关制作材料、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朗诵歌谣,新课导入
师:小小瓶盖别丢掉,排列组合多巧妙。妙用以后就知道,变费为美真奇妙。瓶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其实我们把它巧妙地组合起来,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想一想平时我们用过之后都会把他们随手丢掉,是不是很可惜呢,今天我们将这些被我们忽略的瓶盖利用起来,引出课题《巧用瓶盖》。
(二)交流讨论,新课教学
1.师:现在大家将自己上课之前收集起来的瓶盖摆在桌上,请同学来说一下你找到的瓶盖与其他同学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瓶盖的颜色、纹理、材质等)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虽然大家收集的瓶盖是各种各样的,但是我们发现瓶盖都是圆形的。
2.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还能说出哪些圆形的事物呢?(太阳、花朵、小动物的头、电风扇、花盆等)。
3.继续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这些圆形的物体或物体的部分和我们带来的瓶盖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可以用瓶盖将它们做出来。
4.现在我们就用我们手中的瓶盖来试一下,摆一摆,看看大家能有什么样的发现。说一说都有哪些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可以用排列、拼贴的方法来进行制作。
(三)教师示范,加深理解
教师示范小乌龟、小蜗牛的制作方法,学生参与其中
方法一,包瓶盖、加造型、添装饰
方法二,包瓶盖、粘瓶盖、粘瓶盖、组合、加装饰
(四)实践练习,体会制作方法
1.任选题材,综合运用材料创作一瓶盖作品,创作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形式。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评价,作业小结
1.学生自愿分享作品,并从创意、创作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2.以提问的形式回顾本节课的知识。
3.布置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在父母的帮助下试一试家中其他的废旧物品还可以制作成什么艺术作品。
理由:
导入,通过朗诵歌谣的形式,提高学生对废旧材料制作的兴趣和环保意识。
新课教学:通过对瓶盖比较、联想,使学生了解瓶盖的造型特点,同时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加深了制作的愿望。
示范讲解:重点示范,并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利用瓶盖的特点和制作的方法。
实践练习:创作时综合运用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创造的灵感。
展示评价:教学展示评价环节中,学生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从中体会不同的创意。
浅谈小学美术课如何做到情趣交融 篇7
过去老师们感到美术课难上, 难在小学生虽有丰富多样的生活体验与情绪感受, 但不能转化为美术创作的源泉。多年以来, 在我们美术教学中存在着“老师教什么学生做什么, 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做”的现象, 教学成了一个缺乏活生生的生活内容和多样化形式的按部就班的工作过程。而这样的教学“只能是对个体发展的一种压迫, 是对个体丰富情感的轻慢和浪费” (张铁明:《教育信息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 注定没有好的效果, 因为它没有意识到学习是学习者的一种生活状态。三位专家的课, 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以“趣”为前提, 以“情”为纽带, 以“生活”为源泉, 以“审美”为核心, 从“着眼儿童发展”的高度组织教学, 通过丰富儿童形象感知和情趣体验, 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从根本上提高了美术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下面结合三位专家的课, 谈一谈如何在小学美术课上做到情趣交融。
一、创设情境, 引发兴趣, 在情趣体验中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天才的萌芽, 而小学生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三位专家特别重视情境的创设, 从而引起学生感受美的情趣, 激发学生动手表现美的愿望, 学生随时可以观察、欣赏形象夸张、色彩鲜明的画面, 让学生能有寻找草虫、小鸟之趣, 热爱山川、河流之情, 进而感悟天地的广阔和多彩, 体验大自然美的律动。
“好奇”“求知”是兴趣的具体体现, 这会驱使儿童好学好问。无论在现阶段诱发学习动机, 还是对儿童未来成材来说, 这两者都是很重要的。教学中, 三位专家借助新异的教学手段、幽默活泼的教学语言, 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有效地调动了儿童积极的学习情绪, 激发了他们“好奇”“求知”的欲望, 产生了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课堂上的注意力, 大大地促进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二、情感驱动, 主动创作, 在创造体验中培养审美情趣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思路, 是展开情趣教学的有力依据。三位专家的教学重视学生主动投入或参与教学过程, 着眼于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内驱力的产生来自于积极的情绪, 通过对儿童的学习兴趣以及理智感的强化和发展发生作用, 可以让学习成为儿童的需要, 从而促使其和谐主动地发展。教学中, 他们以主动参与为前提, 在情趣的驱动下,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欲、探索欲、创造欲, 使之成为情趣实施的主体、情趣发展的主体、情趣内化的主体、创作成果的主体, 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同时, 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人格,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这样一来, 教学过程成为了一种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的、向审美领域不断探索的活动。
三、以趣激情, 由情导理, 在审美体验中感受成功的乐趣
学习过程既是认知过程, 又是情感过程, 情感与认知相互促进, 和谐一致, 是学生能够持之以恒的基本条件, 同时也是学生人格完善的重要因素。三位专家的教学借鉴了“情感效应”的成功经验, 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短期学习动机,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长远的学习动机, 从“着眼儿童发展”的高度出发, 尊重儿童的审美体验, 让学生对美和生活产生浓厚的感情, 从而引发巨大的情感效应, 激发旺盛的创作情趣, 逐步完成由兴趣向志趣的过渡, 实现“单一化”美术教学向“综合化”美术教学的转变。
有了情感体验, 在此基础上我们不能忘记创新。培养小学生将创新精神转化为成果的能力, 极为重要。小学生是未来事业的建设者与创造者。未来事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创造的意识、主动创造的态度和善于创造的智慧, 同时, 更需要将创新精神转化为成果的能力。从人才素质结构分析, 具有将创新精神转化为成果的人在工作与事业中取得的成绩更为突出, 这种能力是人们获取事业成功的宝贵财富。而这种能力的培养, 要从小抓起。在美术教学中, 我们要将小学生现在的学习与未来工作的需要联系起来, 将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问题解决联系起来, 使小学生的“敢想敢干”结出硕果。
让小学美术课充满活力 篇8
一、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日子,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孩子自己也理所当然地当起了家里的“小皇帝”,要什么有什么,稍不如意,大发脾气,甚至离家出走,哪管父母在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这些教训应该让我们深思:父母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学,孩子认为理所当然,只知道一味地向父母索取,不知道感恩,不知道回报。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都应该保持一颗感恩的心。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需要我们不断地继承和发扬。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我们应该感激老师;他人给了我们帮助,我们应该感激他人。现在的孩子只知道以自己为中心,完全不去在乎身边亲人的感受,他们认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
为了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我组织开展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成功举办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美术展览。由于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全校学生的积极参与,美术老师的精心策划。展览得到了学生家长、热心观众的认可和好评。这次展出的作品表现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反映了同学之间的友情,感谢父母之恩,尊师重教,热爱生活等。表现形式多样,有版画、水粉画、蜡笔画、线描画、剪纸作品等。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关注生活,关注父母之恩,关注老师,关注同学,关注他人,使学生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和艺术熏陶。
二、让学生活学活用
学习是为生活而学习,创造是为生活而创造。美术作品的创作本身就是为生活而创作,用各种方式努力使作品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充分感受自己的创作为生活带来的变化及其美的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将课内延伸到课外,将一事物联系到另一事物,举一而反三是美术的特色,是让学生自然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内在联系的有效方法。课外延伸,拓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体验和对生活的感知,实现经验的积累。我们在课余积极配合学校搞好班级绘画比赛、班级手抄报、黑板报比赛、艺术节等课外艺术活动,对活动主题进行方向与质量的引导。以健康、高雅的气氛,引导学生对艺术的追求,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学习的愿望,做到学得活、用得活,以灵活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学习。
三、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以传授学习为主的教学中,课堂多表现为教师发问,学生应答,教师布置作业,学生按时完成,整个过程强调的更多的是学生对知识经验的普遍接受和共同感受。这表面看是“职责明确”,完成了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在接受系统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的同时,必然会过分关注教学过程的间接性、简捷性和引导性。这实际上是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个性化培养和学习过程中自主性,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学生过份依赖教师和教材,学习主体意识淡薄,创新意识欠缺,给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带来障碍。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新潜能,严重阻碍了孩子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这显然与目前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所以我认为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如果不强求有统一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有一定的选择学习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艺术个性、创新潜能就能得到较好发展,因此我确定了注重以乐学为主要目的、体验、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辅助手段的美术兴趣教学方式。实践证明,学生对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后,积极性提高,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促进学生自身内在学习机制的形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热情被催发,自身价值得以展示。这样的就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主观力量,将活动、学习看作属于自己的内在需要,因而主体的需要、感受、态度更为明朗化,经过互动的催化循环和积极的自我参与,逐步在知识内化到情感体系和个性中,形成了自身的价值、态度、信念。这种来自学习者内部的力量,必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发挥学生的美术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知识是进化的源泉。”1-12岁这个年龄层次的孩子,都喜欢画画,想象力丰富,本能的艺术天性非常好,画面常常表现了超越现实、超越时空的自由,造型独特、色彩奔放、艺术趣味很强。许多科学家都谈到,科学研究中最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应当尊重孩子,自然发展的前提下加以启发、引导,更多地使用游戏的方法完成教学,使他们有兴趣,有激情,有创造的冲动。比如,组织学生观察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使他们多动脑在一种自由创造的环境中大胆想象。如在上“彩色的圆形”时,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认识各种颜色的圆形,并用各种绘画形式来表现接近圆形的物体,如路边的松柏树、纸风车,金鱼。为了使学生理解并记准各种接近圆形的图案,我利用金鱼进行导引,激发儿童的兴趣。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到学校工友那里观察金鱼的外形特征。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有好多种金鱼的身子、尾的外形是由大小不同的圆形或近似的圆形组成的。儿童认识了圆形之后,如再进一步仔细观察金鱼身上的花纹,这样更进一步加深了儿童的观察记忆,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面对教学中各种各样的状况,我们要拿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才能实现大的超越,不断进步。在新课改下,要用全新的教学观指导自己的实践,不能固步自封,要在改革中想出新的点子,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美术作品解说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上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二楼西厅美术作品展区。
现在大家看到这些粘贴在展板上的作品是我们三年级和四年级的美术作品。这次共展出作品100余副,涉及的内容有庆祝建党100周年,民族团结以及抗疫等,通过油画棒、水彩笔、手工粘贴等绘画工具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艺术才华。
这边展出的内容,是庆祝建党100周年。可以看出同学们的这些作品构图饱满,色彩明快。作品中融入了我国的五星红旗,党旗以及天安门等,表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以及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那这边的作品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同学们用线描、水彩笔描绘了我国少数名族的服饰以及头饰,展示出了各民族的特点,也体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这边是有关抗击疫情的作品。面对10月中旬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虽然我们不能奋战在一线,但是,也可以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用手中的画笔来寄托我们对抗议工作者的感恩之情。这面展板同学们以人物画为主,作品形式多样有水粉、剪纸、手工、粘贴等,色彩鲜艳,人物刻画惟妙惟肖。生动描绘了白衣天使抗击病魔的感人画面。
小学美术课稿 篇10
幼师要让幼儿能主动参加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展语言,丰富联想。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美术课说课稿,盼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幼儿园美术课说课稿___一:圆圈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圆形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幼儿能主动参加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展语言,丰富联想。
3、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欢乐。
活动预备: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启发幼儿对圆圈进行初步想象。
1、出示圆圈,幼儿进行想象。
师:今日老师带来了什么?
幼:好多圈圈
师:这些圈圈看上去像什么?
幼:蚊香、0……
二、对圈圈想象并添画,尝试用语言进行说明。
1、出示改变的圈圈,幼儿进行讲解并描述
师:我的这些圈圈会变魔术。(.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你们信任吗?听我念咒语:变变变,圈圈变成...幼:圈圈变成了太阳。
师:圈圈是怎么变成太阳的呢?
幼:在圈圈四周画上直线。
师:小伴侣说的真棒,接下来我们一起念咒语。看看它们还能变出什么?
(变出五次。)
师小结:原来只要给圈圈添不同的图案,圈圈就可以变成很多不同的东西呢。
师:小伴侣,你们想不想也给圈圈变个魔术?你会让圈圈变成什么?怎么变?
幼儿自由想象并讲解并描述。
师:小伴侣的想法真不错,现在我请小伴侣们也来当一回魔术师,把你想要把圈圈变的图案画在纸上。
三、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1、交代要求:先想想你要把圈圈画成什么,想好之后再进行添画。
2、幼儿进行添画,老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
3、鼓舞力量强的幼儿多画一些圆圆进行组合、想象、添画。
4、用语言提示、启发力量差的幼儿想象、添画。
四、作品展现,幼儿介绍作品。
1、展现作品,让小伴侣猜猜画的什么,并请画的小伴侣介绍怎么画的。
幼儿园美术课说课稿___二:毛线的玩法
【活动目标】
1.探究、尝试、沟通毛线的玩法。
2.进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制造力。
3.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培育合作力量及审美意识。
【活动预备】
各色毛线、剪刀、胶水、卡纸、炫彩棒、记号笔等。
【活动观看】
区域嬉戏开头了,王善烨从材料盒里面拿了胶水、炫彩棒、剪刀,又选了一团紫色的毛线。我问他:“善烨,你想做什么呀?”他回答道:“我要画小鸟,还有房子,还有白云。”接着他就开头用炫彩棒在卡纸上画起来,画了房子、许多只小鸟、白云,还有人。
画完后,他用剪刀剪了一小段紫色毛线在白云的轮廓上比了比,然后又拿了一团枚红色毛线,剪了一小段,又在白云上比划着。他似乎突然想到怎么做了,抓紧拿来了双面胶,贴在白云上,然后将紫色毛线绕在白云的轮廓上,他轻轻碰了碰毛线,发觉毛线有些松动,于是又将胶水涂到纸上,再次粘上毛线。
他将纸晃了晃,发觉毛线比较牢固了,再连续粘贴。
几分钟后,善烨已经粘了两三朵白云的轮廓了,突然他停了下来,想了想,将黏贴的毛线又全部撕下来,(.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然后在整朵白云上涂胶水,然后就开头剪毛线,将毛线剪成短短的,紫色剪了一些,还有黄色、枚红色,和少量的蓝色,他将这些短短的毛线一条条摆放在白云上,一朵粘完整后,再连续,几朵白云粘完后,他不做了,我说“做得很美丽啊,连续”,他说“不想做了,好累啊!”,尽管我用各种表扬的语言想让他连续下去,他还是选择了放弃,他还说“下次再来了”。
【活动分析】
王善烨到美工区能马上选择好材料,说明他的嬉戏目的很明确,也有肯定的方案。在操作的过程中他能够大胆地依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艺术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娴熟的用法剪刀,而且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在用毛线拼了白云的轮廓后,又觉得不好,中途又把毛线撤掉,然后又将剪成短短的毛线来拼白云,他懂得选择紫色、枚红色、黄色、蓝色等多种颜色的毛线,他在颜色搭配方面还是不错的,在制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小困难,双面胶粘不上去,就尝试了其他方式,后来还采纳了胶水。从善烨的操作中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没有耐烦的孩子,做到一半就坚持不下去了。
【调整与对策】
1.将善烨制作的图片拍摄下来,嬉戏评价中对善烨进行表扬,鼓舞孩子们向他学习不一样的玩毛线的方法,懂得将毛线剪短,然后用不同颜色拼摆出图案。但是,他没有坚持到最终,应当让孩子来告诉他,同时告诉自己应当有始有终,能克服惰性,坚持到最终。
2.请孩子们对善烨的作品进行商量,怎样才能让这幅作品变得更美丽。
3.将毛线投放到美工区,让孩子们连续探究毛线的玩法。
幼儿园美术课说课稿___三:豆类装饰
【活动目标】
1.能用豆子一个紧贴着一个装饰各种图案的线条。
2.大胆想象制造,能依据自己的想法运用不同的豆类装饰和别人不一样的作品。
【活动预备】
黑豆、黄豆、绿豆、红豆、勺子、图案简笔画。
【活动观看】
伊菲小伴侣进美工区后,选择了一张蘑菇房子的简笔画,然后用棉签沾了白乳胶,涂在房顶的轮廓上,然后挑了黄豆一个一个放在轮廓线上。
她放豆子的时候,一个接着一个,但是没有一个挨着一个,有些豆子间还有空隙,而且有些豆子没有放在轮廓线上,这时候,邱老师走过来,告诉孩子“这边有点歪了,豆子要一个挨着一个”,说完,只见伊菲调整了豆子的位置,将放歪了的豆子放在了线上,再将豆子的间距缩小。
然后她在屋顶的圆圈圈里涂上白乳胶,用勺子打了好多绿豆放在自己碟子里,然后,用勺子打了一勺放在第一个圈圈中,太多了,散落在了圈圈外面,她用手把散落出来的捡回到圈圈中,圈圈中已经凸起来,很满了,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其次个圈圈。
这时候,她站起来看看了别的小伴侣做的,然后又坐下,预备做第三个圈圈,(.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这次,她先将豆子涂上白乳胶,然后一个挨着一个放在圈圈的轮廓上,再用勺子打绿豆放在圈圈中间,不过还是太慢,凸起来。同样的方法,完成第四个圈圈。
接着,她用胶水涂了石头路,她选择了红豆,由于石头路的圈圈很小,所以她挺直用白乳胶涂豆子,然后先围轮廓,再一个一个将豆子放圈圈中间。
她选择了黑豆做窗户的轮廓,里面填充绿豆,房子的大门也用同样的方法,轮廓和填充都是绿豆,最终在房顶的空白处填充了黄豆,完成作品。
【活动分析】
1.伊菲有自己的喜好,一到美工区,就选择了自己喜爱的蘑菇房子,就开头动手操作了。
2.老师告诉她“歪了”“要一个挨着一个”后,她能马上意识到,并进行调整。但是,她的调整方式不是效率的,她不是在空隙中挺直填塞豆子,而是一个一个移动豆子的间距,花了很长时间。
3.房顶上填塞了两个圈圈后,发觉始终散落出来,太多,说明她打豆子的时候没有去估算需要多少豆子的量,盲目打豆子,导致每次都太多。而且凸起的部分,她没有将多余的去掉,说明上课时,把老师讲得步骤忽视了,上课没有特别仔细听。
4.完成其次个圈圈后,她懂得借鉴别人的做法,先将轮廓填满,在填充里面,这样豆子就不简单散落出来。
5.在房子的每一部分,她都选择不同的豆子,说明她对颜色搭配方面还是比较有讲究的,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对于大圈轮廓和小圈轮廓是用大豆子还是小豆子,没有进行思索,像两扇窗户轮廓用了大黑豆,里面的线条就看不到了。
【调整与对策】
1.老师在指导时,不应当挺直告诉她哪里错了,而是间接得去引导她,比如,你可以问她“你看,你的豆子都在线条上吗?”“豆子和邻居有没有一个挨着一个呢”让孩子自己去查找答案,去反思。老师挺直告诉她了,她就不会去思索。
2.老师在讲解步骤时,可以提问孩子“面比较大的是用大豆子还是小豆子?为什么?面小的呢?”这样,孩子就会去想,哪里该用大豆子,哪里用小豆子不合适。
3.从孩子平常的表现,老师可以记录下孩子的不足之处,哪些力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平常上课时才有所侧重。
上好小学美术课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45-01
“美术”就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用光、透视、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一定的空间中塑造可以看见的平面图像或立体形象的艺术。它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和表达艺术家、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因为它描绘或塑造的是具实际物象的形状外貌,故此,对象的外形便是美术的基础,造型是美术的特殊功能,所以我们把美术称为造型艺术。
小学美术教育是学校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之一,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美术教育,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等。在学校开展美术教育,是以教育为手段,向同学们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培养必要的技能,发扬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力,获取一般教育学意义的功效。
就目前而言,中小学都开设了美术课,可是,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同学们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语、数、外的学习中,没有时间来学习美术这一学科,而美术教学主要又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画,教师阅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大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的术活动相对于初中来说虽然比较丰富,但教学活动及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没办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为什么会这样呢?应该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造成的后果,学生美术基础知识薄弱,而教材内容的难度又逐步提高,学生美术能力提高偏慢,难以跟上进度,逐渐拉大距离,兴趣明显减退。教师的教学又仅限于教材,知识拓展不够,而学生感兴趣的卡通、水彩、作品欣赏等内容单一,涉及较少,在教学中又以平淡的口述专业技能技巧为主,能刺激学生感观的实物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习的兴趣也没有了,审美判断更谈不上,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
兴趣是引发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创作的潜在动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据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创设优美生动、自然和谐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心中的创作热情。没有主动积极的学习心态,就不会有执著痴迷的探索精神。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受教师示范的束缚,完成的作品几乎千篇一律,如出一辙,很难展示自己的个性。通过创意树枝造型一课,我针对这一情况,改革新的教法,通过语言,环境创设情境,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鼓励学生将他们要说的全说出来。通过这样的想和说,既增强了学生参与意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可以有益于教师更好的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有的放矢的引导和提高,解放了学生的手脚,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科学评价,激励童心飞扬。小学生通过自己努力画出来的作品,他们肯定很想得到我们教师的表扬鼓励。所以,我们教师的评价要科学合理,一定不能使用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语言。我们要肯定他们作品的优点,以加强他们的信心,然后再用商量的语气征求他们的意见,错误的地方应该怎样去改正将会更好,更完美。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的,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再结合我们的点评,最后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一是教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我们为了指导学生的学习,有必要对他们的学习状况进行的评价反馈。但我们的评价更多的应该是正面评价,且评价中要带有鼓励,评价中要带有指导,要用好眼神,目光和眼光应该具有亲和力,亲切自然,饱含着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要多对学生微笑,给他们以勇气,使其建立自信,肯定地点点头,让他们信心十足;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情感;二是师生互评。当学生的作业展示出来后,可让他们自己说说“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等,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不但加强了同学间的交流,还可以了解学生认识事物的态度、思维方式及个性特点;三是自评。当学生完成美术作业后,我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可介绍作品的内容,或说明创作的动机、过程,也可以介绍作品中自己感觉最得意的地方或不足之处。学生的自我评价既可以实现自我需要,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更好的自主发展。学生不管是完成作品还是回答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品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公正、公平的评价方法。
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其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画面内容的程度完美,画面色彩的绚丽多姿,绘画内容的千姿百态,包罗万象,表现手法奥妙无穷,这些都为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创作,发挥其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努力提高美术教育的功能,特别是结合社会实践,挖掘有价值的课题,开发美术课具有创新内容的教学资源,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在因素充分发掘出来。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艺术情感是伴随着体验生活能力,艺术构思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提高而逐步丰富和深挚起来的,在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中始终充满着艺术情感,没有情感的艺术形象是苍白无力的、没有生气和神韵的。学生面对艺术作品时需要释放自己的情感,教师要引导他们重视对艺术素养的提升,提高审美情趣,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效果。
小学美术课稿 篇12
一、用有趣的故事引导, 培养想象力
生动有趣的故事能把学生带入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如同身临其境般地被陶醉迷恋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这独特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 积极思考, 还会激发灵感, 启发孩子们去想象和创造。如上《星座的联想》一课时, 让孩子认识什么叫星座?为什么会有十二星座的说法。我感到要抽象地讲的话, 孩子们是很难理解与接受的。于是我就讲一段有关宇宙的神话故事给学生听, 接着让学生自己说说听过哪些有关星座的故事, 你属于哪个星座?学生滔滔不绝, 讲了许多故事。再接下去让学生编故事作画, 学生就情不自禁地画起来了, 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编了有关双子座的故事, 有的编了星座聚会的故事等等。学生觉得有内容可画, 画起来也得心应手。
二、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培养想象力
“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美术手工制作课里, 我通过实物、录像、图片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 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它们的造型特点, 然后进行想象制作。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 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尝试, 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不要求学生依照范例来制作, 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 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琢磨和推敲, 由学生自由创作, 步骤可以是这样的, 还可以是那样的, 结果同学们所想象出来的造型非常丰富、生动, 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用创设情境的方法, 培养想象力
在绘画教学中, 我们可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拓展想象的空间, 使学生在探索的乐趣中寻求知识, 培养想象力。引导学生在绘画主体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 充分发挥小学生充满幻想的天性, 天真淳朴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 尽管每个人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同, 作品的风格、表现手法不同, 但只要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 就应该给予肯定的鼓励。如讲《梦幻之国》一课, 教师可有意识地讲述关于安徒生的童话故事, 把学生的思维越迁越宽, 学生进入情境后, 就会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接着让学生编自己的故事, 再根据故事作画, 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使他们在自信与成功的期望中进行。
四、用直观教具引导学生, 培养想象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比成人的想象力更奇特, 更是天真无瑕更淳朴。一旦激起学生那想象的翅膀那可是一发不可收拾。美术学科的课程标准和要求就是要培养学生能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所以, 在每节美术教学中都有必要提供一些直观形象有趣的教具。如我上《美丽的盘子》时, 利用课件导入让学生欣赏, 说说自己喜欢哪一个盘子?为什么喜欢?学生夸夸其谈, 在绘画造型时, 学生个个奇思妙想, 画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造型, 结果画出了许多美丽的盘子。
五、结合音乐来陶冶情操, 培养想象力
音乐能给人们一个想象的空间, 在想象中引发心灵的震撼, 产生艺术的共鸣。上美术课时, 我用动听的音乐为孩子们架起一座幻想的天桥。在音乐的熏陶下, 无论是感受意境还是幻想画面, 学生都能积极开动脑筋进行创作, 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使美术课堂变得活泼生动而富有趣味。手工课上让他们把手中材料变成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品;绘画课中让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学生的想象力是无止境的, 音乐正是激发这种想象力的源泉。
六、用活动激发学生灵感, 培养想象力
人的动作和表情是无声的, 但能激发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游戏与儿童生活密不可分, 适当运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从而调动学习兴趣, 儿童喜欢多种形式的游戏, 教师可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做游戏。如果能把每个教学内容编成童话并让学生动手制作, 学生就会一直都兴趣高涨并沉浸在想象的海洋里。此时, 孩子的思维也是最活跃的, 想象的空间会有此而发。
总之, 只要教师开动脑筋, 想方设法拓展他们的思维, 给他们创造一个轻松愉悦和想象的空间, 让他们乐于思考、善于表达, 他们一定会创造出独具匠心的艺术造型。
摘要:小学美术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 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从六个方面谈谈笔者的体会。
2稿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火箭) 篇13
圆通幼儿园 班级:中班 教师:张红娟
一、活动内容:手工制作:乖乖的小火箭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火箭的外形体征,在探索中学习粘贴的技能。
2、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活动重点:运用粘贴的方法 活动难点:
三、活动准备:
火箭图片若干;卫生纸卷筒六个;月饼盒;三角形卡纸,各种颜色的粘贴纸;剪刀;双面胶;透明胶带
四、活动过程:
1、出示火箭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师:“图片上是什么?在哪里见到过?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简单介绍火箭的种类和用途,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图片上的是火箭,它有很多种类,如节日时放烟火的小火箭、探空火箭、将人送到月球上的巨型运载火箭等,它有很多用途,如作战时攻击水面和空中目标的导弹、攻击太空目标的反卫星火箭武器、火箭飞机等。”
2、了解火箭的外形特征,尝试制作火箭模型(1)出示制作好的火箭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师:“它是什么样子的?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怎样做的?”
1(2)用图为幼儿展示火箭模型的基本结构:箭体结构、推进系统、有效载荷,并为其解释各个部分的用途及基本图形:有效载荷是圆锥体,箭体结构是圆柱体,推进系统是三角形。
(3)观察制作材料,并引导幼儿讨论各个材料分别可以用来制作火箭的哪个部分:
师:“卫生纸卷筒可以用来做火箭的哪部分?月饼盒可以用来做什么?卡纸和彩色的纸可以用来做什么?”
教师小结:“卫生纸卷筒用来做火箭的箭体结构,三角形卡纸用来做推进系统,月饼盒有用来做效载荷。”
(4)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
师:“在月饼盒上画一个圆,剪去四分之一,将剪的两条线粘在一起就是有效载荷部分,卫生纸卷筒经过彩色的纸包装之后粘贴在一起作为箭体结构,用三角形卡纸做推进系统,将三部分粘贴在一起,火箭制作就完成了。”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火箭,教师巡回观察,个别指导。
3、欣赏评析:幼儿展示作品,教师总结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进行思考:
初中美术说课稿集合精选优秀 篇14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瓷器发展的基本情况,能够大致说出瓷器的种类以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欣赏瓷器艺术的基本方法,能够从器形、袖色以及装饰等方面进行赏析和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青铜器,瓷器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工艺瓷器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
教法
学法
欣赏、讲解、评述、临写、展示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收集了许多关于瓷器的资料,下面请两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两个有关瓷器的基本知识:
1、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瓷器和陶器有什么不同?
2、瓷器有哪些种类?它们分别产生于什么时代?
二、图片欣赏、分析归纳
1、青花瓷:青轴弦纹瓷尊商代瓷器出现的时代。瓷器与陶器的区别;原始瓷给你的印象和感受。青瓷:我国传统瓷器的一种,在坯体上施以青袖烧制而成。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2、斗彩、五彩在青花的基础上发展丰富。斗彩指袖下青花和轴上彩色相结合的彩瓷工艺。五彩瓷在明清两代逐渐发展、兴盛,其配方经过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后,才出现以红、黄、绿、蓝、黑、紫等为主的彩瓷。
3、宋代的五大名窑即:
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
4、景德镇窑青花瓷。《萧何月下追韩信》图瓶。
三、总结:略
四、拓展
了解敦煌瓷器,我国文物的保护现状。
欣赏活动在学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选出要点以议论、交流为主要方式,以学生讲解为主。
学生听讲、欣赏。
引导学生从器形、装饰、袖色等方面进行描述。
欣赏、分析与总结归纳。
学生比较不同瓷器的结构特点。
欣赏五大名窑瓷器,归纳各自的特点。
【小学美术课稿】推荐阅读:
一年级小学美术说课稿范文12-17
小学二年级美术说课稿优秀集合05-25
小学美术课导入09-05
小学美术课教案11-17
小学美术课审美教育05-19
重视小学美术课反思05-25
小学美术课例分析10-02
美术课的小学作文10-02
小学美术课后反思12-09
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美术课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