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例分析(共12篇)
小学美术课例分析 篇1
在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小学美术) 中, 共有理论考试、手工创作、粉笔字、色彩创作、即兴演讲、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课堂教学模拟等七个项目, 课堂教学模拟比赛的规则是当场抽题, 限时三个小时内在无网络的机房运用比赛专用的素材包进行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教学设计采用电子稿形式, 而课件制作一律使用电脑中预存素材包所提供的素材, 不允许带任何电子产品进入赛场。三个小时完成后, 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电子稿和课件, 然后进入课堂教学模拟的赛场用自己完成的教学设计与课件进行模拟上课, 限时15分钟。
在本次比赛中, 低段抽中的课题是苏教版第一册第八课《拼拼插插》, 赛后, 笔者感受颇多, 总结了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教材与教法
1. 教材分析———快
在限时的比赛中, 教材分析需要做到快速准确。在短时间内, 笔者确定了以下的教材分析:这是一堂低年级的纸手工课, 通过对试一试、玩一玩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初步了解插接的方法和做法, 然后在讲授环节中通过听一听、想一想进一步掌握插接的技法, 并且在示范环节中, 充分让孩子们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看一看、说一说插接的步骤, 让孩子通过亲身经历揭示制作的过程, 初步学习草图设计的方法。
2. 学情分析———真
一年级的学生对手工课有着浓厚的兴趣, 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比较弱, 要把自己心里想的内容直接通过剪和拼插的方法完成作业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 要加上一个构思及画草图的过程。
3. 教学目标———实
教学目标的三维设定是为了课堂服务的, 所以设定的主旨一定要实, 努力做到心中有数, 言简意赅。把授课内容中该达到的目的通过模拟课堂的展示真切的体现出来。
二、亮点与细节
要营造课的亮点, 抓住课的细节, 让听课的人对执教者的课过目不忘, 是参加赛课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 教学设计模块化
教学设计模块化可以轻松地把握住课的大体走向, 省时而有效。这节课我就设定了试一试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听一听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评一评比一比这五个模块。设定好模块后再一一丰富教学的内容与实施方法。
2. 教学模拟现实化
当从机房出来的那一刻, 就预示了十五分钟后在通中的直播间用自己的课件和设计开始课堂模拟教学, 整个教学设计和课件都还刚刚在脑子里形成, 要把课成功的上下来是有困难的, 而且模拟课堂是没有学生的, 不仅要把教学环节实施好, 还要通过教师的嘴反映学生的课堂生成, 那个关键的课前十五分钟, 参赛者必须把教学实施的大环节记牢, 着重想好导入和最后的评价拓展环节。这时只有把模拟课堂当做是现实的课堂才能完整地去演绎好这堂课。
3. 激趣导入亮点化
有了模块化的教学环节做基础, 笔者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充分地搭建了这堂课比较严密的教学框架, 在每一个模块中都有意识的融入了一些“料”。导入时, 笔者用了纸片鸡蛋的站立让学生们试试玩玩, 通过鸡蛋站起来了, 鸡蛋歪了, 鸡蛋倒了, 让孩子通过成功与想成功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插接法的兴趣。
4. 示范环节细节化
在示范环节, 用图片和粉笔画演示了画草图、找切口的细节。通过让躺在手心的郁金香花苏醒的方式, 采取直接演示, 互动演示等方法结合示范动作和肢体语言把技法讲透讲实。
5. 评价环节多元化
在巡回指导环节和评价环节, 笔者运用了激励性和改进性的有效评价方式, 从各个方面进行多元评价。此外, 还在评价环节中设计到对本课重、难点的突破的内容, 并在模拟课堂中进行讲解。
每个参赛者都会想把课件做的精致, 完美。所以时间就显得更为窘迫了, 在这次课件的制作中, 笔者选用了简洁活泼的排版风格。每一张幻灯片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而设定的, 因此在模拟课堂实施中也起到了一些清晰思路的作用。
三、过程与感受
参加这样一个比赛对每一位参赛老师来说是终身难忘的, 同时也让笔者深切感受到要在比赛中上好一节课, 就要求我们在平时上好节节课。独立完成教学设计是每个老师应该具有的基本功, 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看起来有些难度, 但只要注重平时积累, 相信大家都能够做得到。每个新学期拿到教材, 首先要做的是独立备好课, 再找师傅和其他老师探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然后通过听课、被听课、集体备课等等教研活动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案。此外, 美术老师都会教授同轨的班级, 在相同课的教学中, 不同班级也会呈现不同的教学效果, 继而改进自己的教法。直到今天, 很多学校选用电子备课的方式, 笔者还是坚持先通过看教材, 把每一课的教学流程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再开始电子备课, 教学后反思。这样的做法验证了勤能补拙这句成语, 相信眼勤、嘴勤、手勤就能让自己的课堂蓬荜生辉, 通过这样的备课方法, 让自己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能快速反应出应有的教学分析和教学教法。当然自己所熟悉的教法并不是最完美的, 要开拓视野, 多看、多听、多学, 要多参与教科研活动, 多听优课, 汲取众家之所长, 不断完善自己的教法学法。总之, 贵在坚持, 坚持备好每一堂课, 坚持上好每一堂课。
小学美术课例分析 篇2
洮砚九年制学校 周琴
教材分析
《变幻无穷的形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六册第十四课,属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它通过开动学生的脑筋,借助美术语言和身边常见的物品形象,变化创意出心中的形象来,是富于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使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大的立体选择空间。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借助熟悉的脸蛋开启思维、展开联想,通过形象的变化来表达心中的形象。
学生分析
三年级是新课程课改实验年级的学生,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教学下,学生已经善于观察、思考,初步具备了应用美术语言和应用各种生活素材来创造表达自己的感受,大胆表现心中的想法,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容易被激发,老师稍作启发就能有丰富的创意。
教学设计意图:
三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为了“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根据本校新课改的理念实验课题《小学美术“高效合作”的课堂教学策略实践与研究》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师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环节了(交流预习、合作探究、达标训练、总结评价)。编制原则:一主题性原则、二探索性原则、三启发性性原则、四灵活性原则、五梯度新原则、六分层设置性原则、七创新型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按照学生客观存在的技能水平、兴趣爱好个体差异进行分层。即:优等生、一般生、学困生。将三层学生进行小组组合成三个大组六个小组,每组都含有这三个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教学流程:
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小组交流式。课前要求学生寻找、发现自己喜欢的、造型具有特色的物品,将其带入课堂。教师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差异,将三种不同层次学生组合成组。使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满个性化的学习,为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作业要求方面,按照学生的差异设置梯度渐进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采用星级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选择★,★★,★★★的作业,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愉悦。教学目标:
1、能辨识和描画出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想像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2、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像创造设计能力
3、培养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教学重、难点:
1用绘画或手工的方式,把身边常见的物品变化出奇特的形象。2想像添画,用夸张的手法,艳丽的色彩来实现多样变化的效果。教学准备:
收集各种生活用品或废旧材料、美术工具、图片、彩色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每个学生在自己的作业纸上画一张大脸,比一比谁的脸画得又大又快 【利用画脸比赛,激发学习兴趣,并为教学做铺垫。】
二、探索研究
1、提问,引导思考。
师:“这么一张大脸,五官占据的地方太少了,还有那么多空白的地方,咋办呢?”
【制造疑惑,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2、引导欣赏京剧脸谱的艺术美和设计特点。
师:“我们来看看京剧演员的脸和我们画的脸有什么不同?” 师:“川剧演员是怎么变脸的呢?”
【分析脸谱造型、色彩与脸谱的设计意图,感悟形象的变幻无穷及脸谱设计和表现技巧。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变幻的主要元素。】
3、小结并导出课题:真是变幻无穷的形象啊!(板书:变幻无穷的形象。)【经过前面的铺垫,自然又恰倒好处地导出课题。】
4、师生互动
1)师:“看了这么美的脸谱,我也很想把这张普通的脸变成一个美丽有趣的大花脸,可怎么变呢?”
【引导学生说出点、线、面及对称与不对称的表现形式。】 2)师:“我想变一个花仙子的脸谱,该怎么变?谁来帮帮我?” 【引导学生有主题式的联想,从而感悟变幻形象的创意方法。】 3)学生说想法,老师根据其说的选择性地画。【渗透用图像符号表达抽象思维知识,指导表现技巧。】
4)小组讨论:“你想画一个怎样的大花脸?是美丽的还是凶狠的?是有主题性的还是随意创意表现的?”(师巡视参与讨论)【讨论,让学生有个思想交流的平台,以此拓宽想象思维,激发创作灵感。】
【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互动中,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民主和谐的人际氛围中膨胀,老师启发式语言诱发学生的想象,而老师的需要帮助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心,助长了他们的想象热情,同时边思想互动边范画又指导了表现技巧,激发了创作热情。】
5、读课文,欣赏范图中小朋友们大胆创意的有趣而美丽的脸谱。
【小组讨论交流,进一步学习表现技巧,感悟形象创意,激发创作欲望,导入创作。】
三、作业练习,师巡视辅导。
【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启发、帮助。】
四、作品展示,经验交流
【给学生自由交流经验、感受、评价,展示自我的平台】
五、拓展
1、欣赏比加索等大师的作品,感受大师笔下变幻无穷的形象的艺术 【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变形艺术特征及其思维方式,拓展视野。】
2、课外思考:除了绘画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变形?用生活中的物品是否可以表现?要准备哪些材料?
【课题延伸,加大知识容量,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并下课时做准备。】 第1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周老师收到艺术宫寄来的邀请函,邀请同学们去参观一个展览,不知道大家想不想去?(生答:略)那好,今天周老师就带大家到神奇的艺术宫,走一走,看一看,去欣赏那里展出的与众不同的作品。你瞧,“聪明的小精灵”已经在等候着我们呢!,我们赶紧跟随“聪明的小精灵”进去吧,看看那里展出的作品,到底有什么不同?(播放件,欣赏作品)。同学们,看完了这些作品,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它与以前所见过的美术作品有什么不一样?造型上有什么特点?(指生回答)对了!神奇艺术宫展出的这些作品,都是根据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运用绘画的方式,写生想象添画出来的,你们说,这些作品有趣吗?那么,你们想来试一试吗?(生答: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变幻无穷的形象》(出示课题)师:“上课时同学们创造出了这么多有趣的作品,老师很高兴,同学们真棒,让老师感受到了一个个变幻无穷的形象。来给自己鼓励鼓励。(师带头鼓掌)”
2、展示老师制作的作品形象。
【展示老师自己创作出的作品能诱发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的作品是受学生作业启发,这能让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起,自信燃起的激情为学习加油;而用生活物品、废弃物等创造出的形象又如此生动美丽,如此匠心独创,形象创新出的形象出人意料,让人眼睛一亮,让学生深受启发,在感悟中激发创作灵感。】
二、探索研究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制作技巧,激发创作灵感。】
1、讨论老师的作品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出来的?
【学生自由发言,师边引导分析边选择性地拆装作品给学生看,进行直观启示。】
2、小结:
1)根据材料的形象、质感,通过组合、拼搭、剪贴等方法做出来的。
2)用了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形式。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讨论交流想法,如何巧妙利用材料的形象,创意制作出与众不同的形象。
【给学生一个自主创意的空间,在讨论交流中创新思维空间得到拓展,激发创作欲望。】
4、请一两名学生谈想法。
【师及时引导制作步骤,并进一步点拨,给学生灵感。】
三、尝试创造
1、学生创意作品,可以个人完成,可以合作完成。
【提倡资源共享,相互帮助,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和谐的创作平台。】
2、老师巡视辅导
【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启发、帮助。】
四、作品展示、交流
【给师生自由交流经验、感受、评价的平台】
五、小结、拓展
1、欣赏废物利用的作品。
2、今天同学们学到了许多本领,用生活中的物品创造了许多变幻无穷的形象,真棒。同学们只要有心观察、用心发现,大胆想象、创意,你就能创造出许多变幻无穷的形象,美化生活,并在创造中感受快乐。今天你们快乐吗?!
【拓宽视野,进一步感受创造的无处不在,形象的变幻无穷,潜移默化中培养环保理念和爱心教育】
六、收拾整理 教学反思:
一、教“活”教材 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提倡创造性使用教材,教材只是一个交流平台,为我们师生提供一种资源和参考。以本教材为本课程活动的引子,以“变幻无穷的形象”为点,我尝试了从平面教学到立体教学,从绘画表现到手工制作两课时教学,把课细化了,延伸了,由浅入深,巧妙利用教材里的创意元素,拓展教材,创新教材,让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思维丰富了,双基扎实了。整个课程富于活力,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热情很高,学生的作品富于创意、丰富多彩,有许多出人意料之作,不管是平面作品还是立体造型都别具一格。教材教“活”了,学生的思想激“活”了,潜能激“活”了,促进了多元智能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发展。
二、不足之处
此课程如果把绘画表现与手工创作两课时都能延长一课时进行连续教学,学生将能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创作与自评、互评,两个课时时间有些仓速!
平面的作业形式不够多样,如在绘画上可加上剪贴、物品拼贴等不同表现形式,尝试平面与浮雕相结合的表现;
四、探讨:
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分析 篇3
关键词:小学;美术;绘画;分析
自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在小学教学方面,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基本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比如减少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构建德育、美育教学体系等等,这些措施都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小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兴趣和能力,然而在美术教学评价方面,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还较为单一,教学评价主要以小学生的美术作品为参照,具体的评分也很难兼顾公平,实际上,以具体的分数来评定小学生的美术作品并不科学,美术是一种艺术,学生也有独立的艺术思维,一锤定音的方式容易扼杀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打击小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基于我国在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目标,分析小学美术绘画教学方法。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常规的美术教学都是采用临摹的方法,老师教给学生的也只是描绘作品的技巧。现代课堂讲究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兴趣对于学生主动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美术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情趣,培养学生学会从灵感中寻找创作源泉,而不仅仅是学会了如何临摹的技能。因此现代的小学美术课堂应以自由创作为主,结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画面思维和设计能力。
(二)欣赏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美术的魅力就在于对“美”的传播,让学生从小就可以领悟到身边的“美”,学生只有先学会欣赏“美”才能逐步的由欣赏美变为创造美。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准备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在使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比如背景音乐、影视片、讲故事等方法引导学生欣赏这些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之后,就要开始对学生进行入门级的教学,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切忌一步到位。逐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因材施教
小学生心智还未成熟,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和成年人是有区别的,小学生对美的标准也表现不一,因此他们的美术作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教师来说,我们一定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和审美标准来判断学生的作品,学生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创作,对于学生作品之间的差别我们也要区别对待。例如教师在讲解水墨画的时候,课堂上先就水墨画创作的要点进行讲解,然后以自己为示范,按照这些要点来作画,当然目的不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而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掌握这些绘画要领。学生掌握了要领之后就开始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觉去开始创作。学生之间毕竟也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不同,在美术作品中会有很大的差异,这时候教师要学会尊重作品之间的差异,适当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基础的同学因材施教。例如一些具备想象力而且创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主要采用启发式教育,而对于基础差,缺乏想象力的学生则主要是采用直观方法,主要是带动学生通过模仿逐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水平。
二、构建创造力目标培养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评价标准
(一)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作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创造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评价中应着重从五个方面出发,以确保小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得到发展。
1.产生好奇能力
小学生在美术学习时的好奇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生首先能够对教师所教授的题材、内容、技法等产生好奇,而后在创作时可以发现新的问题,能够联想到自身经历来思考如何来表现自己的作品。
2.敢于冒险能力
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体制中,学生往往太过于听从教师的安排,而逐渐丧失自我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冒险能力的培养。冒险,是让学生有敢于以新的思路和手段来进行创作的能力。在美术学习中,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材质、技巧、工具来表达新的思想、新的主题的学生是具有冒险能力的学生。而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冒险能力加以培养,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冒险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价。
3.接受挑战能力
在美术中遇到困难,通常是小学生不知道针对某个主题如何去创作、不知道如何下笔、不知道如何搭配色彩等等,而此时,正是考验小学生挑战能力的时候。如果小学生能够在面對困难时继续努力完成创作、克服困难并找到合适的方法,则可以在这方面得到较高的评价。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并认可学生的挑战成果。
(二)从作品的角度
对小学生作品的评价应该摆脱成年人的视角,而是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作品的想象力是否丰富、作品创作方式是否有创新、整体表现是否完整来进行评价。
1.想象力方面
小学生的想象世界是丰富的,在学生确定自己发挥想象不会得到老师的反对时,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美术创作。比如作品的内容呈现多样性,并不拘泥于现实世界;在造型表现上也多具有夸张、非正常的表现;还可以借用学生自身独特的联想来创作作品。
2.创作方面
虽然学生的创作并不一定都得到成年人看起来能够接受的结果,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应从正面角度对学生在创作时采用的新的材料、技法、表达形式等进行肯定。
3.整体表现方面
在整体表现方面,教师应从作品的观察力、布局、细节处理、意境等方面来进行评价,同时也要结合小学生的思想特点。
(三)从教师的角度
小学是学生步入正规课堂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行为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养成,但是,教师却不应该在学生的学习中给予过多的压力,而是应该给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好奇心,对世界、对事物、对人、对学习的知识产生好奇,从而自主探索,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时,还不抹杀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也会遇到困难,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小学生都有一定的艺术天赋,而对于艺术的表达,每个学生是不一样的。因而,教师的课堂应是具有启发性并且独特新颖、具有逻辑性,才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总之,小学美术是小学生艺术培养的重点科目,作为一门可以天马行空、随意想象的课程,美术课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小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很多时候要优于成年人,为了发挥学生的潜能,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美术绘画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建立新型的以学生、作品、教师三者互相协调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发挥小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以便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拓文成.优化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5,10:114.
[2]刘伟.小学美术兴趣教学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182.
[3]耿朝侠.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23:1.
中小学开展美术课的必要性分析 篇4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可以使学生的心智得到更加健全的发展
1.中小学美术教育在个人智力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 所谓“智力”, 就是观察、分析、理解信息的综合性混合体。知识不等于智力, 重要的是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等。绘画与锻炼这几种能力的关系都很密切。在绘画过程中, 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记忆、比较, 发展认识能力, 通过分析、概括、取舍, 发展思维能力, 通过联想、虚构, 发展创造能力。由此可见, 美术教育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生活中我们发现婴儿特别容易被颜色鲜艳的物体所吸引, 原因是这些色彩鲜艳的画面能够刺激他们的视觉神经发育。有不少学者经过研究, 把孩子绘画的发展过程, 分若干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着这个时期的特征且次序不会颠倒。1~3岁的幼儿通过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涂鸦, 来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4~9时以图式记号表达自己的意念, 9~13岁, 摆脱图式, 主要以写实为主。15岁以后进入停滞期, 绘画能力停滞或失去兴趣。毕加索说:“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得像一位大师, 但我要用一生去学习画得像一个儿童。”因为审美价值的最大特点就是天真、自在、想象力无穷尽。由此可见, 中小学时期的美术教育几乎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美感基础, 甚至是创造力, 错过便很难再弥补。
2.中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导向和调适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而美术教学不仅可以传授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也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调适作用, 使学生的不良心理得到疗治和矫正。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过度敏感、自我的特殊生长期, 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自我认识的困惑和面对生活、学习压力的无措, 却又无法表达或及时释放。而绘画这种间接的心理投射, 可以很好地反映人们内心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 它所传递的信息量远比语言丰富, 表现能力也更强, 且人们对图画的防御心理比较低。透过绘画这样的美术活动, 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和宣泄, 表现力和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也获得充分的肯定和尊重, 进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顽强意志和遇到困难时的承受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美术课与各学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 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 美术课也要打破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 突破学科界限, 整合学生的知识, 把美术与相关的学科如音乐、语文、自然、历史等学科结合起来, 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多元化,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文学与美术从来都是相通的, 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自古以来诗文和绘画就是不可分割的, 画家吟诗写诗, 感受诗人的情怀, 从而提高绘画的造诣。通过绘画也可以使诗词中静止的画面活跃起来, 变得更为直观、具体和真实。有了形象的凭借, 想象的依托, 文学与绘画的结合自然会使二者交相生辉。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 音乐是流动的画面, 美术是凝固的音乐。因此, 有人说, 音乐与美术是姊妹艺术。它们是实施美育的两个途径。
美术欣赏同历史学科也是分不开的, 在进行美术欣赏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从历朝历代的著名作品开始的。所以, 这就注定了在分析作品的时候, 必定要牵扯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人文风情。
黄金分割率、“近大远小”等浅显的透视理论更是在美术与数学中建立紧密的联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各种绘画软件, 自拍功能也逐渐拉近了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距离。除此之外, 美术学科还与英语、生物、自然等多种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美术课与各学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和互补, 再不是可有可无的“杂课”“副课”, 它与其他参与应试考核的课程同样重要。
另外, 使学生具备以视觉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核心的美术素养, 也是当今最迫切的教育任务之一。在视觉文化时代, 每天, 年轻人花很多时间网络聊天、操作计算机、玩视频游戏。企业越来越重视图形化管理的应用。3D打印技术的兴起, 实现了“所想即所得”。国内动漫和环保事业逐步走向成熟, 大大推进了设计业的前进步伐, 中国制造的危机也用现实的力量告诉我们国际间“国力”的判断标准, 不再是“产品出口能力”, 而是“设计出口能力”。设计可以赢得经济竞争力, 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 “美感”这个词已经成为工作场里的最新流行词汇。当社会里“尚美”的风气成为主流伦理, “美感”也就取代纯“财富”, 成为人与人竞争和分野的新标准。这个时代无处不在的图像已经改变了年轻人的生活、学习和感知世界的方式。所有的年轻人都有一个新的使用图像技能的需求, 新的能力需求。这些对审美能力的新要求, 对没有受过正式美学教育、无法识别商品象征符号的传统工作者造成了莫大的压力。《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提到:美学与创意一样重要。在新的全球竞争的背景下, 新经济中技术知识的秘密来自我们整合视觉艺术、音乐、文学与科学的能力, 整合是新的专业, 这就需要我们的孩子做好准备。而学校的美术教育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 它是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极为必要的教育。
小学美术案例分析 篇5
作者: 白树良(小学美术 青海小学美术二班)
评论数/浏览数: 2 / 1513
发表日期: 2011-11-05
10:52:36
小学美术《摸一摸,画一画》案例分析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活动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在这节课中,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创造性地进行自主表现”,为了突破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把握三次作业的设计与引导,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地展开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技能点。
(一)游戏——体验感受片段1:师:同学们,请跟老师做动作(拍手)生:(很兴奋,并认真地跟着老师“拍手”,由慢到快)师:好,谁来说说刚才拍手时有什么感觉?生1:手感到很痛。生2:手很麻、很酸。生3:手有火辣辣的感觉。生4:拍手时心情很激动。……师:很好!同学们有了这么多的感觉,能不能把这种感觉画出来呢?(老师让学生尝试着画“感觉”,虽然第一次的作业并不理想,甚至有些学生显得无所适从,但从游戏活动中学生已经体验到“感觉”了,只是他们的表现意识还很模糊。)以“拍手”这一游戏活动导入,体验“拍手”时的感受,明白“感觉”是可以表现的。同时,针对课程的陌生与抽象,教师必须正视学生在经验世界的贫乏,允许学生暂时的“不会画”。
(二)引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片段2:(完成第一次活动后,学生已经明白“感觉”是可以表现的。接着,教师让学生分组触摸冰块,进一步体验“感觉”,并把摸冰的“感觉”画出来)师:现在,全班同学都画了自己摸到冰块的感觉,谁来介绍你的作业为什么要这样画?生1:冰很滑,所以我用油画棒快速地涂;冰又很冷,所以我选择了深蓝色。师:很好,你懂得用整个块面和色彩来表现感觉。生2:我看到冰在冒烟,所以我用短的波浪线来表示烟。师:不错,你观察得很仔细,知道符号也是一种表现方法。生3:我觉得手碰到冰后就象触电的感觉,所以我用闪电的符号(折线)。……(师根据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运用点、线、面及色彩来表现“感觉”,又通过课件欣赏课本范例及教师实际操作示范,进一步让学生确认“感觉”是可以表现的。)在第二次活动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知识的苍白点有了零的突破,全班同学都能拿起画笔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虽然还有一部分学生没能画出抽象的东西,而只画了具象的“手”与“冰”,但是他们毕竟勇敢地迈出了一步。
(三)探究——积极参与,体验乐趣片段3:(第三轮活动开始,教室里出现多种实物:石头、沙子、热水、胶水、棉花、面粉等等,让学生自由地触摸,学生感到新鲜、好奇,情绪高涨)师:这里有很多不同质感的东西,同学们可以自由地触摸,体验自己的感受,最后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进行作画,老师要看看谁画得最大胆,作业表现得最独特。生:(开始有秩序地到活动区去自由触摸,并私下议论摸后的感受,兴趣盎然。有几个学生突然来了灵感,急忙奔回自己的座位上拿起画笔挥挥洒洒起来……同学们陆陆续续地回到自己的座位进行第三次作业。)在这一片段中,教师继续将人的发展目标放在首位,自己当配角,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验更多的感受,体现了课标中提出的“美术过程的情趣性和表现活动的自由性。”
反思:(一)多关注差生的发展《摸一摸,画一画》是一节抽象的造型表现课,它强调的不是对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际体验与造型游戏,运用基本造型语言表现对身体触觉的独特感受。根据L老师课堂上设计的三次活动及三次作业来看,形式很好,很有特色,能潜移默化地传授知识点,学生也能从畏惧的心理逐渐产生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但是要用抽象的造型语言来表现感觉难度很大,决非每个学生都能做到的。虽然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个别学生只是跟在背后热热闹闹地“摸”,“画”的时候却无法按照要求用点、线、面、符号、色块来表现,三次作业下来,还是离不开一只具象的“手”。因此,在辅导学生时,差生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二)课堂的延伸应有深度在本教学活动的延伸部分,让学生回家后通过嗅觉、听觉来进行感受,一句话的交代较轻描淡写,没能更好地挖掘知识的深度。一堂课过后,学生只模糊地认识到“感觉”是可以表现的,而对它美在哪里、这样表现有什么意义等还是浑然不知。所以我想,如能让学生欣赏一些抽象派大师的作品,让学生明白原来用抽象的画法可以产生这么美的作品,使他们从小就懂得艺术的奥妙所在,这将会震撼他们幼小的心灵,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与分析
首先,我通过让学生欣赏录象和图片,使他们能更好的感受生活中的飞行方法,对比艺术绘画作品中的奇特魅力,从艺术欣赏中了艺术,激发起学生设计的兴趣。其次,为了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小组合作完成画稿的设计、人物形象的提炼。最后,让每个组推选一名代表,展示本组设计制作的艺术形象,教师组织比赛,希望同学们能够“异想天开”。(以欣赏观看教学范图,为主,通过老师讲太空,科幻故事的形式,启发,引导学生对太空世界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引趣,挂出宇宙飞船,宇航员,飞碟等图案,让学生看图想问题。图上的物体是些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回答后,再挂出两幅完整的太空,科幻作品,介绍一间单的太空知识,和人类深索太空奥秘的活动,将学生的兴趣引向教学内容----太空世界。
在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鼓励他们:“在作业纸上大胆地画出你想象中的太空世界”,提示”:外星的小朋友来地球了,你和同学一起迎接他门”。“你乘上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等等,这种提示,意在向学生暗示作画时要有一个中心内容(即:作品的主题。)学生按照这一思路决定画题后,再想象作画,画出的作品构图完整,内容丰富。[注;对个别胆小的,迟迟不敢动笔的学生,发现后立即进行个别鼓励:“你别怕,想到什么,如果真的画的不好,老师会帮你修改的。”听说老师要帮助修改,学生胆子大了,也能大胆着,且效果不错。]
课后总结);整个教学过程比较圆满,达到了教学目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涌现出一批优秀学生科幻作品。不足的是,有个别学生作品背景色涂的过浓过干,遮住了蜡笔线条,影响了画面效果,正确的背景色应涂淡彩。课后反思:通过教学,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追求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师生在平等交流中学习,创设了一种自由、和谐的双响交流的教学氛围。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为他们按排不同的学习小组。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分析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 篇6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
现如今,小学美术课堂的整体教学理念或者是模式还留有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在教学改革的影响下,小学美术的教学改革也要进行,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从学生的本体出发,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美术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仍然需要学生锻炼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另外,在实际的美术课堂教学中,还要让学生逐渐的认识到美术的魅力,让学生能够提高其自身的审美能力。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的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才能够保证小学美术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存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当前的小学美术课堂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一直沿用的是比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知识以“灌输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没有让学生能够充分的锻炼其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学生在这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下,不仅调动不起自身的学习兴趣,而且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也不会有所提高。本身小学生处于思考能力不成熟的阶段,如果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不加以引导,学生很容易被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所制约,导致学生的思维不能够充分的被发散,对学生日后的创新能力培养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影响。
2.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在实际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组长组织一些比赛来“刺激”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一定的压力,而且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起不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美术可以说是一个相对来说学习起来比较轻松的学科,但是很多教师却把美术当做比较“难”的学科,无形当中给学生们造成了很严重的心里负担,导致学生更加不愿意接触美术的相关知识,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信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将美术自身的艺术影响力削弱。
二、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的策略分析
1.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非常少的,灌输式的教学占据了几乎整个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越来越调动不起兴趣,并且让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逐渐的受到限制,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质量和效率来说都有一定的阻碍影响。而在这样的形势下,只有积极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将这些问题进行改革,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逐渐的认识到美术课堂的趣味性,比如教师在讲解《生活中的趣事》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某一幅画进行欣赏,在学生欣赏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自由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程度,教师可以在整个过程中,逐渐的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思路上发展,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的机会,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美术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
2.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现如今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很多教师都会选择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直接的了解到教师所要讲解的内容,并且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的展示美术作品的动态化,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美术世界。比如在小学美术课本当中《走进大自然》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来将过去书本当中静止的山水风景变得“动起来”,这样能够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所提高,这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会跟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知识,而且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对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来说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3.有针对性的教学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学习能力不同,所以即使是相同的课程,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实际接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教师依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来进行的话,会直接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造成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际的学习能力进行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独立学习的能力。对于学习能力稍微差的学生,可以让这类学生好好的打基础,之后在进行一些有难度的内容学习,有针对性的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而且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更加的牢靠,这样才能够促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整体发展。
三、结语
在当前大环境背景的影响下,小学美术教学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正在不断的改革,而当前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意教学的应用和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沟通,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认识到美术知识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逐渐的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保证小学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旭.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J].美与时代:城市.2014(11).
[2]刘莹.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研究[J].新校园:上旬刊.2014(03).
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分析 篇7
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 培养创新思维可以实现美术学科的丰富性与教学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与理工科教学活动不同, 美术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创造优美的形象,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想象为, 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的一种潜能, 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 这于对小学生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从这一层面看, 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想象与联想思维的发展, 进而加强学生思维流畅性和变通性的锻炼, 同时在小学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学生的直觉能力根源于个人实践, 加之小学美术教育与直观形象有直接联系, 在小学美术教育的具体过程中, 创新思维可以让学生创造性地重组或再创造意象。 由此可见, 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可以使学生形成创新意向。 另外,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 需要学生整体把握现实的形体情况, 也就是说要学生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合理观察和概括, 然后进行创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借助具体形象与理论抽象, 才能更好地发挥小学美术教育的作用。 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意象, 促进学生视觉化思维的发展, 进而实现美术教育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二、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的建议措施
(一) 构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情景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 要合理构建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情景,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让教师与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中进行和谐沟通交流, 构建平等师生关系, 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性学习, 同时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要不断增强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在美术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构思方式, 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注重对学生创作能力和欣赏能力的培养, 并加强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 让学生能够对事物进行创造性表达。 具体而言,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多, 小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还处于感性阶段, 因此应加强对小学美术教学环境的营造, 比如, 可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充分接触大自然, 让学生充分认识周围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进而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性
生本教育观点是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 也需要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改变以往那种灌输式教育模式, 打破学生学习的框架, 充分为学生创造发展创新思维的教学空间。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不是教师手把手教学生模仿式画图, 而是要针对具体观点和要求, 引导学生通过画画表达自己的想法, 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引导学生观察某一美术作品时, 首先教会学生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然后提出问题, 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欣赏, 进而有效展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 再比如在手工课《陶泥的世界》中,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 将不同风格的陶艺作品呈现给学生, 然后让学生领悟陶泥制作的具体程序, 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发挥想象, 将自己所构造的形式通过泥塑方式展现出来,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进而推动小学生创新思维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培养。
(三) 提高美术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修养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的创新思维, 需要美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在课堂中正确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不断探求教学方法, 注意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观察、思考, 比如在让学生画汽车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汽车,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观察汽车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画出具有不同风格的汽车图形,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合理表达自己的创新想法。 同时要合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教师要充分掌握和使用多媒体技术, 通过这一方式将美术作品通过音视频形式进行合理展现, 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软件制作动态飞马的图形, 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观看这一制作过程, 并让学生学习具体操作流程, 进而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另外, 教师要注意合理采取自主合作和探究型学习方式, 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并注重加强对学生模仿能力的锻炼, 进而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思维。
三、结语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特点, 不断创新美术教学方式, 加强教师角色转变, 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才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张全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 2004 (10) .
[2]曾雪媚.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J].基础教育研究, 2006 (1) .
[3]张艳.基于创新思维培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J].新课程 (中旬) , 2014 (4) .
分析小学美术手工艺创新教学 篇8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内涵
美术作为人类发展的社会行为, 它和实用、审美一直是相辅相成的状态, 同时也是生活设计、美化与创造的学科, 它是人类物质创造时赋予的劳动, 它不仅是物质生产形式, 也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很多伟大的艺术家都在物质产品中给予了自身知识、兴趣与想象力, 让别人去感动、欣赏、学习、应用。在此基础上, 纯美术开始出现, 它的基本意义是从理念、抽象的审美中提取愉悦精神, 从而为人类开创出一个更富有想象力、纯洁、理想的世界。
在小学教育中开设美术教学, 不是专业的美术教学活动, 而是从激发美术学习兴趣着手, 让学生的艺术素养与人文精神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从而帮助学生健全人格。现行的美术课程标明了人文发展历程, 同时这让教育意蕴更加宽广, 意义更加重大。新的美术教学意味着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传统的技巧课、技能课。美术教学中的人文特性, 要求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 掌握中国地理、历史各种人文知识。在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 美术老师不能拘泥于单一、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中, 而是从探究、合作、自主等学习要求中, 努力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能力和艺术造诣, 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与自主合作精神。
二、小学美术手工创新教学的具体方式
1. 提高学习兴趣, 发展创新思维
兴趣作为开阔学生思维、促进手工创新的动力, 同时也是激发求知欲望的内动力。因此,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必须引导学生参与, 通过增强其创造性思维, 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首先,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老师必须正视兴趣对学习的作用, 从带动手工创造热情出发, 增强其创造性思维。例如, 在《小风车》纸杯工艺创作中, 老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用纸杯制作的各种小风车, 通过欣赏与观察激发他们对各种小风车的制作兴趣。然后播放《大风车》主题音乐, 让其在感受工艺美的同时, 欣赏音乐, 全身心都投入到风车知识中, 此时讲解风车的制作原理, 学生就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风车制作中。在制作中, 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 老师应该及时进行引导, 或者利用美术图片、实物观赏等形式, 抓住学生注意力, 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 从而焕发学习与制作兴趣, 进行创新思维。
2. 增强互动, 培养互助合作精神
美国某著名学者曾经说过:“很难想象, 一个连与人相处都不会的人怎样在社会上立足。”从这句话中, 我们可以看到合作与交流对社会生存以及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 我们必须注重交往能力, 并且努力将学生培养会交往、善于交往的人。在美术手工教学中, 我们必须有目的的训练学生合作、分工精神, 以达到团队训练的目的。因此, 在小学美术手工教学中,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 通过协作分工等形式, 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团队意识以及学习效率。例如, 在《校园新构想》中, 我们可以利用互动分组的方式, 将四五个学生分成一组, 然后再让他们确定校园思路, 进行合作与分工, 当制作结束后, 再对校园构想进行对比, 看那个小组制作的又好又快, 谁最具有创新力, 并且设计几个奖项, 对成绩突出的小组进行奖励, 这样学生的作品就会更加具有创意。
又如, 在《快乐一家人》手工制作中, 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情境教学与游戏教学的作用, 运用语言和音乐进行渲染, 这样才能开启学生心理, 让其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热情进行学习, 并且融入课堂, 掌握人像画法。本次制作的重点是利用手工绘画等方式表现人物形象, 并且表现人物形象特征。
3. 增强差别教学, 增强创新意识
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层次是每个老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受智力、家庭环境、教学成长等因素影响, 他们在学习中表现的特征也不尽相同。针对这种情况, 老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这样才能实现多样化教学,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化发展。例如, 在《生肖鼠》中, 我们可以运用差别教学法, 对领悟力与能力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让其制作的生肖更加完美、可爱、新颖;对于成绩和能力稍差的学生, 只要能够表达创造方式就可以。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成长, 同时这也是锻炼学习能力与团队意识的方式。
三、结束语
手工教学作为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它对帮助学生开发智力、培养动手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必须整合学生实际情况, 从加强学习分工、协作能力出发, 采用有效方法, 提高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方园园.浅谈当前小学美术课之创新教学[J].都市家教 (上半月) , 2014, (5) :263-263.
[2]朱朋杰.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探微[J].上海教育科研, 2013, (4) :87-88.
小学美术课例分析 篇9
一、合理分组, 均衡小组的学习能力
合理分组就是要兼顾小组内学生的性别、能力、智力、语言等各方面的差别, 每个小组都要均衡地分配人员, 要优差搭配、男女搭配。这样, 小组内的学生才能做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在选择小组成员时,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能力特长, 每个小组要安排一位具有管理能力的学生, 也要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 要给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表现的机会。而且人数不能太多, 一般以4到6人为主。
例如, 在教学《头饰与帽子》时, 我就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 让学生进行学习。这是一堂设计课, 因此我在分组的时候就采取了4人小组的方式, 每组两男两女、两优两差, 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技能, 如有会画画的, 有熟悉电脑的, 有语言表达比较强的, 有写作较好的。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查找资料, 了解古今中外的头饰和帽子, 并且要整理戴帽子和头饰的风俗和习惯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准备在课堂上讲解, 每个学生要准备一顶帽子, 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表演者由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做代表, 之后还要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头饰和帽子。在教学过程中, 小组合作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每个学生负责一项工作, 在设计时大家集思广益, 同心协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完成了优秀的作品。
合理分组能够把每个学生的特长发挥出来,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而学生之间的合作, 更容易解决遇到的难题, 并且通过小组合作能够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学生之间的讨论、分工、合作, 使得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灵活分组, 激发小组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分组时, 教师要注意以多种形式将学生进行组合,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不能固定组员, 有时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 或者是有作品被评为优秀作品的学生可以优先成立小组, 并且可以选择自己的组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制定不同的合作学习程序, 比如只是在讨论的环节分组合作, 以4人小组讨论, 学生可以自由变换位置, 教师给出一定的时间, 如10分钟的讨论时间, 让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讨论, 讨论结束后, 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进行创作。
例如, 《看新闻画新闻》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身边的新闻大事, 知道身边发生了什么, 然后用绘画的语言把新闻表达出来。所以在引出课题后, 我布置了一个讨论题目:“你所知道的新闻有哪些, 你准备怎么画?”我要求学生在课前自由组合好四人小组, 然后在课堂上的讨论时间内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可以表达同样的主题, 但都是各自完成作品。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课前就非常期待这堂课的到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年龄小, 注意力容易分散, 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不能以固定的模式进行, 这样才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明确分工, 提高小组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属于团队学习方式, 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工, 就容易产生“吃大锅饭”的效果,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明确的分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 引导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和表现。首先每个小组都要有一个小组长, 负责统筹安排任务, 而且这个小组长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变换, 每堂课学生都可以自我推荐担任本堂课的小组长,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竞选, 争取每人都可以担任一次, 其余的任务安排就由组长和组员商量决定。
例如, 《我造的花园》一课中, 集体讨论绘画内容时, 教师就引导每个小组需要有一个学生负责记录讨论的内容和想法, 然后由小组长组织每个组员轮流发言, 在组长的组织下, 每个组员都有了发言的机会, 在进行创作时每个小组都要明确每个组员的任务, 比如谁负责勾边, 谁负责构图, 谁负责上色, 这样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任务, 在合作的过程中就不会一团糟, 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目标, 不会出现重复现象, 很快就可以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可见通过明确的分工, 学生有了清晰的目标, 学习的效率就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合作的过程中, 就可以做到既有合作, 又有个性的发挥,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任务, 这样就可以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发展学生的能力, 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小学低年段美术简笔画教学分析 篇10
一、培养学生简笔画的基本技巧
在简笔画教学中,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简笔画绘画的基本技巧, 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简笔画作画方式, 掌握短线和长线的绘制方式, 掌握曲线的绘制方式。
在指导学生进行直线练习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一些生活中的以短直线为主的事物, 比如画梳子、画文具盒等等, 在学生把握短直线绘制的技巧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一些长直线, 进行长直线练习, 在这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比如一条线能够变成什么, 一个简单的三角形能够变成什么等等, 逐渐由直线到图形, 引导学生由一个图形, 探究其变化, 变成另一个图形, 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能力。
另外, 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曲线练习, 通过曲线练习, 培养学生把握物体高宽比例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 引导学生画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 苹果、香蕉、梨, 使学生对具体事物进行临摹, 通过这个环节, 使学生对物体的高、宽的比例由大致的认识, 通过绘制生活中简单的事物, 培养学生把握物体大概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掌握了曲线的绘制, 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把握事物形体特点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而言, 他们最善于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渴望能够多认识外部世界, 他们对事物都有自己的认识, 对绘画充满兴趣。教师在简笔画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 积极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 表现生活, 激发学生的变现欲望和表达的热情。另外, 对于低年段学生而言, 他们的反应较慢, 绘画能力不高, 在简笔画教学中, 教师要降低对学生的要求, 能够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生活, 观察生活与大自然中的事物, 能够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表现客观事物, 如果学生的绘画水平不好, 教师也不能责备他们, 要知道鼓励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鼓励学生把自己眼中看到的事物表达出来才是最重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观察事物, 认真观察事物, 鼓励学生把客观事物的特征概括出现, 这是简笔画作画的基础。
三、探究低年段简笔画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简笔画的时候, 要认真了解学生的实际作画水平, 通过第一次检查学生的美术作品把握学生的美术绘画水平, 要能够在尊重学生作画能力作画水平的基础上, 探究适合学生的简笔画教学方式, 有针对性的开展简笔画教学。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而言的, 他们的美术基础骄差, 因此, 在简笔画教学中, 教师就要教授学生最简单的简笔画图案。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临摹, 分类临摹再到创造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 提高学生观察事物, 概括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简笔画学习自信。
另外, 在小学低年段简笔画教学中, 很多学生都存在着思维不活跃, 定向的问题, 他们的简笔画作品图示化现象严重, 所有学生的学生的画面基本一样, 背景基本一样, 绘画缺乏创意, 教师要认识到这种问题, 能够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不同的绘画表现。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种类物品, 比如, 各种不同的树, 各种不同的花, 使学生留心观察这些种类物品, 不断丰富学生的视野, 拓展学生的思维, 要通过多种物品刺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引导学生应用点、线、面等多样化的元素进行绘画创造。
四、重视对学生作品的评价
对于地年段学生而言, 他们都渴望自己的作品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 如果学生绘制一幅简笔画, 教师对他们的作品不作任何评价, 学生就会丧失对绘画的兴趣, 因此, 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绘画评价是很重要的。在评价中,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绘画技巧的评价, 比如, 线段的应用情况, 曲线的应用情况, 着色情况, 空间布局情况等等, 教师都需要针对当节课的重点对学生进行评价, 要通过评价使学生对美术的基本知识和简笔画的作画技巧有较为深厚的认识, 不断提升学生应用简笔画创造的积极性, 为学生的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 要通过合理积极性评价, 培养学生的简笔画兴趣, 美术兴趣, 使美术课堂更为生动, 充满活力。
总之, 简笔画教学是小学低年段美术教学的基础, 教师要认真对待简笔画教学, 能够根据低年段学生的特点和绘画水平选择简笔画教学的方式, 能够积极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客观事物, 利用简笔画技巧进行个性化的创造, 教师积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以促进学生简笔画水平的不断提升, 为学生进一步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于书新.浅谈简笔画在儿童教学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 2014年17期.
小学美术教学校外拓展途径分析 篇11
【关键词】小学 美术 教学 校外 拓展 途径 分析
我国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通常将技法作为教学的主导方向,通过技能等方面的训练方式,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守旧,与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不太符合,无法激发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
一、小学美术教学校外拓展途径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更加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我国开始提高了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小学美术教学校外拓展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补充教学,不仅优化了小学美术教学的环境,对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健康成长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大部分的小学美术教师开始将美术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然而我国小学美术教学在现阶段仅注重强化小学生美术技能以及相关美术知识的学习,不太强调生活经验对于美术的重要性。例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的第三课《色彩风景》,小学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仅仅对风景画的构图和色彩知识进行传授,运用简单的语言带领学生欣赏大师的优秀作品,没有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以及感知能力进行教学。由于缺乏对小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导致小学生缺乏对周围事物以及景象的观察能力,以至于无法形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因此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很难通过自身对周围事物中美的发现进行美术创作。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使小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学校应该重视小学美术教学课外拓展,将小学生美术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小学生的美术小学的美术课程更加具有多样性、综合性以及教育意义。
二、小学美术教学校外拓展途径分析
(一)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积极的鼓励小学生在课前或课后通过网络资源收集美术教学相关的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能够有效的优化小学生的美术知识结构,网络课程资源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课本以外的美术知识。教师引导小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深层次的感受美术教学的乐趣,通过网络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而正确的认识美术知识。由于小学生缺乏自制能力,很容易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运用网络进行游戏等娱乐消遣。因此,小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美术资料的收集时,家长应该给予适当的监督与引导,从而高效地运用网络媒介资源,避免影响小学生的正常学习。
(二)积极开展美术活动
美术爱好者、美术家等通常会举办美术展览、讲座以及比赛等活动,小学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外与美术有关的活动中。小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美术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还能帮助小学生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资源,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美术创作。通过参与美术活动,小学生能够在其中得到熏陶,从而产生美术创作灵感。
(三)家庭教育的配合
小学生对于美術的学习,一方面来源于学校,另一方面来源于家庭。因此,家长对于提高小学生美术课外教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针对教师组织的美术活动,家长应该给予积极的配合,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完成美术作业。与此同时,家长也需要积极的积累美术知识,适当的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带领小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积极的观察生活,正确的感知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家庭教育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小学美术教学校外拓展的途径,能够有效的促进小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四)拓展空间资源
我国美术教育拓展途径还包括自然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等,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感受生活中的美。教师应该积极的利用学校周边具有诗情画意的人文景观以及具有悠久历史的名胜古迹等,运用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这些空间资源,引导小学生走出课本和学校,勇敢的走向生活,在大的空间环境中进行美术的探索与学习。通过空间资源的所具备的多样性,激发小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动力,从而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拓展小学美术教学校外拓展的途径,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具有促进作用。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通过分析小学美术校外拓展途径,帮助社会人员以及家长提供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校外拓展的方法,使小学美术校外拓展逐渐规范化与系统化。
【参考文献】
[1]黄荣玲.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年12期
[2]王雪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探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年22期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 篇12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情感性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特性,体现了美术的人文内涵。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当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还应当提高对学生情感需求的重视程度。小学美术和情感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了情感教育的小学美术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就无法创作出具有饱满感情的作品。情感教育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还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小学美术中的情感教育应当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增强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能力。情感教育对于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情感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与他人间的情感沟通,对于学习其他科目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小学美术中的情感教育应用策略
小学美术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方法优化课堂教学,重视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资源
教材是小学美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合理地利用小学美术教材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美术教材中的情感资源十分充沛,涉及面也极为广泛,主要有我国的风土人情、人文艺术等内容,因而,为了更好地实现情感教育,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笔者在指导五年级的学生学习《在快乐的节日里》这一课时,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节日活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拓展资料,通过阅读这些资料,学生充分地了解了不同节日所蕴含的道德内涵和宗教观念,并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对不同节日的情感理解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认真了解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充分理解教材中的精神内涵,并将其传达给学生,加强学生对情感教育的认识。
2. 鼓励学生用心创作美术作品,表达内心情感
美术作品通常都能够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因而,为了更好地实现情感教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心创作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例如,在教学《我做的罐和壶》时,笔者精心设计了教学流程,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茶壶的了解,然后再为学生提供茶壶的图片,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观看了不同的茶壶图片后,笔者询问学生“大家想象中的茶壶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前面的教学铺垫,学生纷纷积极地说出了自己想象中的茶壶,最后笔者让学生将自己心目中的茶壶画出来。通过批阅学生的课堂作业,笔者发现,每个学生的茶壶都各有不同,有些像几何图形,而有些像小动物,甚至有些学生的茶壶像人。通过这样的小学美术教学,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
3. 利用多媒体设备增强课堂的有效性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小学美术的教学设备也不仅仅局限于原有的传统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情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增强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进一步优化课堂效果。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恐龙世界》这一课时,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情感教育。由于恐龙已经灭绝,因此,学生很难对恐龙有直观的认识,笔者选择采用恐龙图片或者恐龙的小视频来为学生展示恐龙的形象,帮助学生加深对恐龙的理解。通过多媒体设备,学生能够将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除此之外,多媒体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增强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情感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情感认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还将不断革新,通过多种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课堂效果,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转变,小学美术教育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当重视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中的重要性,注重小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人文意识的培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重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数学中的意义,并提出了加强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情感教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赵莹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小学美术课例分析】推荐阅读:
小学美术教学课例分析06-12
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案例分析及反思09-11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例分析及学生分析12-11
小学美术课案例分析09-25
小学美术期末试卷分析06-03
小学美术教学分析07-25
小学美术教学策略分析06-10
美术课例11-21
美术课结语例谈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