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课例分析(精选8篇)
小学美术教学课例分析 篇1
首先,我通过让学生欣赏录象和图片,使他们能更好的感受生活中的飞行方法,对比艺术绘画作品中的奇特魅力,从艺术欣赏中了艺术,激发起学生设计的兴趣。其次,为了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小组合作完成画稿的设计、人物形象的提炼。最后,让每个组推选一名代表,展示本组设计制作的艺术形象,教师组织比赛,希望同学们能够“异想天开”。
(以欣赏观看教学范图,为主,通过老师讲太空,科幻故事的形式,启发,引导学生对太空世界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引趣,挂出宇宙飞船,宇航员,飞碟等图案,让学生看图想问题。图上的物体是些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回答后,再挂出两幅完整的太空,科幻作品,介绍一间单的太空知识,和人类深索太空奥秘的活动,将学生的兴趣引向教学内容----太空世界。
在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鼓励他们:“在作业纸上大胆地画出你想象中的太空世界”,提示”:外星的小朋友来地球了,你和同学一起迎接他门”。“你乘上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等等,这种提示,意在向学生暗示作画时要有一个中心内容(即:作品的主题。)学生按照这一思路决定画题后,再想象作画,画出的作品构图完整,内容丰富。[注;对个别胆小的,迟迟不敢动笔的学生,发现后立即进行个别鼓励:“你别怕,想到什么,如果真的画的不好,老师会帮你修改的。”听说老师要帮助修改,学生胆子大了,也能大胆着,且效果不错。]
课后总结);整个教学过程比较圆满,达到了教学目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涌现出一批优秀学生科幻作品。不足的是,有个别学生作品背景色涂的过浓过干,遮住了蜡笔线条,影响了画面效果,正确的背景色应涂淡彩。
课后反思:通过教学,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追求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师生在平等交流中学习,创设了一种自由、和谐的双响交流的教学氛围。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为他们按排不同的学习小组。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教学课例分析 篇2
在本次比赛中, 低段抽中的课题是苏教版第一册第八课《拼拼插插》, 赛后, 笔者感受颇多, 总结了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教材与教法
1. 教材分析———快
在限时的比赛中, 教材分析需要做到快速准确。在短时间内, 笔者确定了以下的教材分析:这是一堂低年级的纸手工课, 通过对试一试、玩一玩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初步了解插接的方法和做法, 然后在讲授环节中通过听一听、想一想进一步掌握插接的技法, 并且在示范环节中, 充分让孩子们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看一看、说一说插接的步骤, 让孩子通过亲身经历揭示制作的过程, 初步学习草图设计的方法。
2. 学情分析———真
一年级的学生对手工课有着浓厚的兴趣, 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比较弱, 要把自己心里想的内容直接通过剪和拼插的方法完成作业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 要加上一个构思及画草图的过程。
3. 教学目标———实
教学目标的三维设定是为了课堂服务的, 所以设定的主旨一定要实, 努力做到心中有数, 言简意赅。把授课内容中该达到的目的通过模拟课堂的展示真切的体现出来。
二、亮点与细节
要营造课的亮点, 抓住课的细节, 让听课的人对执教者的课过目不忘, 是参加赛课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 教学设计模块化
教学设计模块化可以轻松地把握住课的大体走向, 省时而有效。这节课我就设定了试一试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听一听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评一评比一比这五个模块。设定好模块后再一一丰富教学的内容与实施方法。
2. 教学模拟现实化
当从机房出来的那一刻, 就预示了十五分钟后在通中的直播间用自己的课件和设计开始课堂模拟教学, 整个教学设计和课件都还刚刚在脑子里形成, 要把课成功的上下来是有困难的, 而且模拟课堂是没有学生的, 不仅要把教学环节实施好, 还要通过教师的嘴反映学生的课堂生成, 那个关键的课前十五分钟, 参赛者必须把教学实施的大环节记牢, 着重想好导入和最后的评价拓展环节。这时只有把模拟课堂当做是现实的课堂才能完整地去演绎好这堂课。
3. 激趣导入亮点化
有了模块化的教学环节做基础, 笔者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充分地搭建了这堂课比较严密的教学框架, 在每一个模块中都有意识的融入了一些“料”。导入时, 笔者用了纸片鸡蛋的站立让学生们试试玩玩, 通过鸡蛋站起来了, 鸡蛋歪了, 鸡蛋倒了, 让孩子通过成功与想成功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插接法的兴趣。
4. 示范环节细节化
在示范环节, 用图片和粉笔画演示了画草图、找切口的细节。通过让躺在手心的郁金香花苏醒的方式, 采取直接演示, 互动演示等方法结合示范动作和肢体语言把技法讲透讲实。
5. 评价环节多元化
在巡回指导环节和评价环节, 笔者运用了激励性和改进性的有效评价方式, 从各个方面进行多元评价。此外, 还在评价环节中设计到对本课重、难点的突破的内容, 并在模拟课堂中进行讲解。
每个参赛者都会想把课件做的精致, 完美。所以时间就显得更为窘迫了, 在这次课件的制作中, 笔者选用了简洁活泼的排版风格。每一张幻灯片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而设定的, 因此在模拟课堂实施中也起到了一些清晰思路的作用。
三、过程与感受
小学美术课例分析 篇3
【关键词】合作学习 意识 能力 意志
一、教学过程
1、学习内容:小学美术三年级《漂亮的“高楼” 》,
2、学习任务:用各种事先收集到的材料制作成造型美观、色彩美丽的高楼,并且组合成一个生活小区。
3、学生分配情况:教师采用的是自然小组合作的方式,8人一组。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与相对弱的学生搭配组合成一个小组,在这样的小组中可以“取长补短”。各小组有小组长一名、音量控制员一名、小喇叭一名、技术员和资源调度员各一名。
4、学习情况:
师:请同学们看右上角的模型图片、找一找它们是什么材料做的?想一想还可以用那些材料代替?
生:是用彩色卡纸做的,还可以用废旧的包装纸、旧挂历、汽水罐、牙签及牙膏盒子等代替。
师:技巧示范(在制作好的盒子上示范挖、剪、贴、组合等制作技巧)布置任务。
生:摆出各自收集到的材料,由资源调度员统一分配材料,音量控制员控制小组成员的声音以免出现越来越大声的情况。技术员协助胶水的粘贴、材料的裁剪。最后由比较能说会道的“小喇叭”把做好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二、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尽管教师的教学设计流程还是很顺利,但真正要学生合作起来就不哪么顺利了。
1. 组长分配任务出现的问题:
学生A对学生B很大声的说:“不要乱做呀!组长叫你负责做窗户,你看你,做的窗户比我们做的房子大——
2. 小组成员合作学习中的小摩擦:
学生C:这几个纸盒都是我带来的,凭什么不让我碰?
学生D:你又做不好,最好别乱做。
3. 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个别学生的“避风港”
个别学生学习懒散,又不带工具,由于每个小组共同做一个作品,小组也就成了他的“避风港” ,这样的学生特别调皮,小组长也不敢说他。
三、面对以上1、2、3出现的“偶发事件”教师的处理方法
【“偶发事件”1】
师:能告诉我什么事吗?
学生A抢着说…..
师:学生A和B是当事人,我要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学生E:组长分配了任务,一个同学负责做窗户,一个同学做屋顶……..,可是最后拼不起来。他做的窗户比房子还大。
师:我想这不是某个同学的错误,而是我们整个小组的错误,在分配任务时没有考虑到尺寸大小的问题,好,我们不要怕浪费时间,先确定好思路,具体分工时要问问其他同学的意见,并定好尺寸……
学习结果:这一组的同学最后顺利的完成了任务。不过比其他的组多用了6分钟时间,但正如《美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那样,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通过观察学生字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虽然这一组同学出现了问题,拖延了时间,尽管任务完成的也不是很理想,但我还是很鼓励他们,起码问题出现后他们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调整组织,并且人人参与和完成任务。只要这种合作的习惯长期延续下去,肯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偶发事件”2和3】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要知道儿童的能力需要,就必须走进小孩的队伍里去体验,而后才能为小孩除苦造福…”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非常有必要参与其中,了解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及扭转小组内学生参与不均衡和小组内部的小摩擦。
学生C:这几个纸盒都是我带来的,凭什么不让我碰?
学生D对C说:你又做不好,最好别乱做。
师:用熟悉的故事《和尚担水》和《一个筷子被折断和十个筷子折不断》来引导大家团结互助。
对小组内部的人员分配就是想“取长补短”,结果反倒是出现对后进生的歧视。遇到这种情况,老师的调节很重要,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展开讨论和学习,合作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正确组织、指导与协调。教师毕竟在学生心目中是很有份量的,有时还可以直接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去。这对于美术课中的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久而久之组内学生对美术的见解、个性、思维方式会相互影响,每个组员也会越来越感到自身的价值,合作、探究的兴趣也会愈来愈浓厚。这样自然而然的取消了懒散学生的“避风港”。
通过这个案例的教学,在小组合作、分组表现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动手师生合作,教师转化为学生的一份子,用最少的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上的问题和小摩擦,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重点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那样:“如果我跟孩子没有共同的兴趣、喜爱和追求,那么通往孩子心灵的道路会被永远堵死。”与孩子一起动手,让学生学会有效地合作学习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J].中国教育报,1995—12—29.
小学美术教学课例分析 篇4
课题:《水墨游戏》 授课地点:通城县左港小学 授课时间:2013年3月26日 学生:三年级 授课人:华艳芳
案列背景:
我虽是一位刚从事美术教学的老师,但深知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创造力,所以课堂上我尽量多引导,让学生自由表述或动手操作。《水墨游戏》一课为人教课标版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课的内容,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彩墨与宣纸的特性,体验墨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尝试各种美术表现方法对学生的美术能力的挖掘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墨的眼光曾经是我们民族的审美眼光,但水墨画长期被儿童美术教育所忽略。其实,可以变化自如的毛笔,奇妙渗化的宣纸等不失为一套吸引孩子的好玩的画具。水墨画自有其随机、变通、接近童趣的一面。如果对教学进程进行一些设计,让孩子们在水墨中玩起来,在游戏中了解传统、感悟自然,创造自己的表达方式,就可能开辟出一块儿童绘画的新天地。课前准备:为了上好《水墨游戏》这一课,我充分地准备了毛笔、生宣纸、盘子、毛毡、墨、装水的瓶子,所有画具准备整齐,这样不仅 1 在方便了作画,也能更好让学生接触新鲜的绘画工具以及了解其性能。另外我根据利用多媒体资源,根据教学需求制作了内容丰富的PPT课件。课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墨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点;了解概念。
过程与方法:能控制水墨线条的变化,懂得调配墨色的浓淡层次。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画独特的水墨韵味美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案列描述:
1、故事导入:上课前老师讲一个齐白石画鸡的故事。说是有一天,一位美术专科学校的小姑娘带了16元钱,想请老人画几只小鸡。白石老人指着墙上的价目表说,画鸡每只2元,16元钱只能画8只。小姑娘同意后,齐白石便画了八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小鸡在一棵大白菜旁争食吃。这群小鸡,只只活泼可爱,充满情趣。白石老人自己也觉得满意,便问小姑娘画得好不好,小姑娘面容喜色,连声称赞说:“好!好!”,但她想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多看看白石老人是怎样用笔墨的,便请白石老人再继续画。白石老人说:“好,我再饶你半只鸡!”说完,在那棵大白菜上方轻轻地点了几笔,只见白菜上伸出一只雏鸡的头和一只翅膀,似乎正竭力想要跃出大白菜,加入群雏觅食的行列。这几笔画得惟妙惟肖,成了点睛之笔。
教师:故事讲完了,那同学们有没有谁以前听过齐白石的? 学生:课本上看见过 学生:电视上看见过
据你们的了解他最擅长画什么? 学生:齐白石擅长画虾
2、引出课题:
展示课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教师:同学们看这另一幅齐白石的《小鸡图》,课本上的是局部,还有他最擅长的虾。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些叫什么画? 学生:墨画
这种画需要哪些工具材料呢? 学生:毛笔、墨水,纸
教师: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们吧,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水墨游戏(板书)。这个水墨画就是指中国画。
教师:看屏幕,我们首先一起来了解什么是中国画?(请一位学生根据课件读出中国画定义)
3、我边动手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技法:
用笔——五指执笔法(请学生上台以正确的姿势执笔),运笔方法——中锋、侧锋。
用墨——墨分五色,同学们思考墨是什么颜色啊?那这里为什么墨要分五色呢?师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5、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6、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作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7、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设计思想:感受彩墨作品独特的视觉效果,拓宽学生视野。美术教学是视觉艺术,一张完整的中国画应具备的韵味只有通过视觉感官才会有感触。在教学中通过使用课件欣赏齐白石经典的作品,不仅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画具备那些韵味,而且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浓郁的艺术氛围。学生在感受、理解作品的同时会自发地发掘其人文内涵,从而深刻地感受到一种人文精神。] 课后自我教学分析:
国画课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两个极端,一是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技能、技法的讲授。小学生上国画课,不能作为专业化的技术训练,更不能用成人化的一套技巧去要求学生,以免扼杀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针对这节国画课,我的方法是体验式学习。体现在学习环境的设计上。如课堂开始笔墨游戏的设计,目的是创设一个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游戏是围绕知识点展开的。学生在游戏中体会笔墨浓淡的变化,以及中锋、侧锋的使用。体验到国画是如何用笔、用墨、用色的。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学习,教学过程非常自然,整个学习过程是师生在互动式的情境下完成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愉悦的,在其中也解决了这节课的知识点。听课教师的建议:
1、教师重点讲墨的焦、浓、重、淡、清,对爱国主义教育有比较好的体现,中国画、水墨等,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但学生没有“吃饱”,要多让学生动手画,要实践。学生有练的机会才最佳。
2、学生执笔讲解不够详细;技法不够深入,焦浓重淡清给学生动手实践不够。讲课不得超过20分钟,要让每个学生一节课内完成一幅作品,可以布置作业,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小学美术教学课例分析 篇5
美术课教学内容宽泛,包涵“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里包涵了多种课型,每个课型又各有特点,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便成为关键。
一、新课程教学设计
1、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不重版块,模式单一,没有恰当地应用探索、合作、实践等方法。
问题①:以本为本的备课
满堂灌的教学
满堂间的对话
简单化的练习
学生追求唯一正确的标准 问题②:情境表面化
活动形式化
偏离目标
非学科活动
浅层次的教学
2、新课程对美术教学设计的要求:
⑴ 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教师不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要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
⑵ 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⑶ 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⑷ 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⑸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⑹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⑺ 教师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⑻ 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对教学方法的设计,首先要在掌握本课教学目标基础上,研究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联系,由“以教师讲为主”变为“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方式主要有眼看、耳听、脑想、口说和手做五种,教法设计还要注重体现出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美术学科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语言传递信息、直观形象传递信息、操作训练等,教师演示的每一个过程、步骤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3、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
新课程强调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所要达成的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领域:要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学会欣赏和评述,形成基本美术素养。
过程与评价领域: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这三者是既分层次又互相联系。教学目标要反映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并体现于教学过程之中。⑴ 教学内容丰厚
相关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的总和。教师要准确地把握知识内容,还要对教材
进行加工、整理,进行消化、提炼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转化为学生易接受的层面进行教学,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作必要的补充和拓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⑵ 教材处理变式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对教材加以改造,营造出一种新的结构呈现给学生,使教学既富有吸引力,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⑶ 教学问题优化
课堂提问设计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有价值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深刻思考,并能引导他们去提出新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技能发展。⑷ 教学活动有效
教学活动指学生在课堂中能否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为美术教学的目标服务,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创设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活动情景,使学生在有效的活动中,提高思维品质,充分感受不同的视觉审美。⑸ 教学流程清晰
教学流程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安排的教学过程,它以流程的形式出现。合理的教学流程应该是新课的引入与课题紧密吻合,起到激励学习、引起动机的作用。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还应由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步加深,巧搭台阶。教学环节之间安排有序,环环紧扣,课堂结构严谨,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⑹ 教学姿态平等
教学姿态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言论及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师生之间应该是民主、平等的朋友关系。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主动、热情,态度和蔼,感情真挚,循循善诱。教师能尊重学生,公正、公平地去看待每一位学生,使大家都能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⑺ 教学评价恰当
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这种教学评价的意义建构过程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是平等的。评价要以自信评价为主要评价。评价还要信奉价值的多元性。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要讲究方式方法,评价要起到激励的作用,评价要全面,要讲究科学,不能强调了这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⑻ 教学方法多样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不能机械地死板地去硬套,而要因内容而异,因教师而异,因条件而异。教学方法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如何“学”的活动设计。
教师应以“课标”精神为依据,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灵活地、创造性地、多样性地去发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⑼ 媒体运用恰当
案例
(一):
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作业内容:字数500以上,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实际进行编制,设计构思要新颖有创意,结构要完整合理。教学模式选用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应用“教、学、做”。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
例如:《美丽的昆虫》
课题: 美丽的昆虫 计划学时: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能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大胆表现能力,初步体验、感受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亲近自然、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学习目标: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大胆表现能力。
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感受美。
教学重点:
内容: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并能在绘画制作中体验感受自然美和生活的创造美。
解决措施:教师通过课件的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发现,逐步感受和体会色彩的美,并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逐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内容:对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大胆表现能力的培养。解决措施:学生主动观察发现,教师进行引导。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或蜡笔,剪刀和胶水。教师:课件、投影图片,绘画纸
教学模式:观察发现型
过程:
一、欣赏感受
二、观察发现
出示一种昆虫的不同外形
三、欣赏感受
课件的辅助教学,欣赏感受昆虫的外形、花纹和色彩的变化美。让学生加深了对昆虫美的认识,为学生的想象创作埋下了伏笔
四、自主表现 学生自主表现
绘画一种自己喜欢的或刚刚熟悉的昆虫。要求发挥想象,大胆表现,可以夸张、变形。
五、交流评价
教师带动学生自评、互评。
1、评评谁的昆虫外形最独特。
2、评评谁的昆虫花纹最别致。
3、评评谁的昆虫色彩最美丽。
4、师小结评议,表扬鼓励。
教学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自我的表现过程中,观赏和审美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六、情境创作
情境创作《美丽的昆虫世界》
1、合作学习
(1)、剪贴昆虫
(2)、在原来的背景中适当再添加一些景物。
2、情感交流
(1)、评评哪些小朋友的表现较好,好在哪里。教师作小结性评价,激励学生平时多多创作
说说自己在绘画创作中的感想和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
1、欣赏感受
2、说说给你怎样的感觉?你知道它们有些什么样的美丽名字?
3、谁能为大家介绍这其中一只昆虫的长相特点?
师引导从外形、花纹和色彩上进行介绍。
4、你能到上边来把它的外形画一画吗?(板书出示外形)
5、它的外形还可以变成其它形状吗?(先小组交流再集体汇报)
案例
(二):
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作业内容:字数500以上,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实际进行编制,设计构思要新颖有创意,结构要完整合理。教学模式选用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应用“教、学、做”。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例如:
一、课时:1课时
二、内容:美术欣赏的性质与作用
三、目的:
1.解释美术欣赏的概念;
2.美术欣赏的性质; 3.美术欣赏的作用;
4.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方法:讲述为主,欣赏为辅
五.教学准备:搜索资料(网上下载)六.教学过程:
1.学生看书,标记课文中不明白的概念和美术术语。2.老师讲述: A关于美术欣赏的一些概念
a.审美活动、美术欣赏、审美功能、美术活动
b.美术活动=美术创作+美术欣赏
B.讲述第二节
关于美术欣赏的性质;
a.心理过程;
b.创作活动
c.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想象、体验。
d.欣赏美术作品激发心理活动从而提高素养,欣赏美术作品超越创作活动从而提高素养。
C.美术欣赏的作用
a.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
b.陶冶思想: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c.提高素养:发展审美水平;
d.美术欣赏的作用是通过一种以知识美和评价美为具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来进行的。这种审美教育不仅有助于端正人的审美观念,培养人的审美能力,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道德品质与人格修养的塑造。
D.讲一点美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
a.看视频
b.学生讲
案例
(三):
教学设计方案
根据此次培训内容,设计一节教学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记录下课堂效果,并反思此
案例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撰写要求:根据自身教学出发,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7课
色彩与生活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继上节课《大自然的色彩》对色彩与光的关系以及色调有了初浅了解后,进一步学习色彩三要素、色彩的冷暖等知识,体现知识的科学、系统和渐进关系。
选择通过生活中的各种色彩实力讲述本课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色彩,发现色彩美,认识色彩对于生活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
学生情况分析:
本次公开课用的是53中初一二班的学生,接触学生时觉得学生太活泼了,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提高声音还压不住,心里有点忐忑,只有在授课环节想办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抄写名单的时候,和学生有了近距离的交流,发现字都还写得不错,相信他们对绘画还是有些基础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掌握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冷暖知识。初步学习运用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冷暖知识分析美术作品及生活中简单的色彩现象,并能用语言文字进行评述。能运用色彩三要素和色彩冷暖知识选择适当的美术手段进行表现。2.过程与方法
感受和认识生活中色彩的美好和丰富。尝试运用美术方法表达对色彩的感受和理解。用语言文字表达对色彩现象的感受和理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乐于对生活中的色彩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给予足够的重视。认识色彩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亲身体验色彩表达带来的乐趣和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学会用色彩搭配知识来再现生活,描绘生活。教学难点:能比较准确的分析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教学用具:课件 彩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在暑假8月20号那天,雨后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彩虹由几种颜色组成?(红橙黄绿青蓝紫,出示色卡)课件
彩虹的形成原因:气象学中的“光学现象”,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雨点,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形成的七彩光谱。(科学常识)
2.图片对比:无色的世界与有色的世界的对比(课件展示由无色到有色)。3.图片展示:生活中色彩运用的图片(美食、服饰、室内设计、风景等)身边处处有色彩,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色彩。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色彩与生活(翻开书22页第7课)
(1)色相:(课件)我们一起看看这个菜篮子,都有哪些颜色的蔬菜?
生:红、绿、橙、紫等。每种菜都有独特的色彩面貌,就像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固定的名字,这就是色彩的面貌,我们称之为“色相”。
(2)明度:颜色还有深浅不同,如课本22页中的草莓的红色就有深浅的不同。我们称这些深浅的程度为色彩的明度。亮色是高明度,暗色是低明度。这里所说的高低是相比较的而言的,不是绝对的。
(3)纯度:色彩的纯粹单一程度,即鲜艳程度,叫做色彩的纯度。
请同学们看23页色相环,三原色和间色是高纯度的颜色。间色与其他色混合成的复色,由于经过二次调和,纯度就会降低。任何颜色加进黑色或灰色,纯度就会降低。小结:以上就是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只要有色彩出现,这三个因素就会同时存在。(4)色彩的冷暖:色彩还有个特性,那就是冷暖的感觉。一切让人看上去感觉或联想到温暖的颜色,如红、黄、橘等色,都属于暖色;让人感觉或联想到寒冷的颜色,如蓝、青、紫等色,都属于冷色。当然冷暖也是相比较存在的,看色相环,红色加黄调配出的橘色就比红色加蓝调配出来的紫红要暖。
2.色彩搭配表现心情感受:用不同的色彩搭配表现人的喜怒哀乐。问:中国人传统习惯的喜、哀的用色是什么? 生:喜用红,悲哀用黑白。师:出示喜怒哀乐的图片。
3.色彩搭配表现四季、感觉、性别年龄:出示图片,让学生从颜色上感受春夏秋冬、酸甜
苦辣、男女老幼。4.色彩搭配知识:
(1)有秩序性的色彩排列在一起比较和谐,能形成不同的明暗层次。(2)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会让人感到活泼、跳跃。出示课本第24页图片欣赏并思考课本上的问题。
(3)这两组餐桌在色彩设计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较喜欢哪一组的色彩,为什么?(4)分析一下左图都有哪些颜色?明度、纯度、冷暖的变化体现在什么地方? 三.作业
1.学生为手表进行色彩搭配并填色。
2.教师巡视辅导,解决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便于学生顺利完成作业。四.作品展示
从各组选出完成的作业进行展示,评选出“最具人气的色彩搭配师”。五.课堂小结
1.齐读: 赤橙黄绿青蓝紫 色彩丰富又美丽
千变万化巧搭配 美好生活多绚丽
2.好的色彩搭配使生活变得绚丽多彩,表达心情,点亮生活。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有心的孩子,发觉生活中的色彩美。
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课例分析 篇6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准确的教学目标对于教育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教学目标设计不准确,将会影响到教学质量,也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为了有效地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尽管很多教师设计了相应的教学目标,但是这些教学目标的设计并不准确,使得教学效果受到影响。设计准确的教学目标,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着力关注的重点。本文以《中彩那天》作为案例,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并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方法,以期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准确性。
关键词:中彩那天;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依据
I
目录
引言................................................................................................................................1
一、学语文到底是学什么的讨论................................................................................1
(一)崔峦:学语文就是为了写.........................................................................1
(二)吴忠豪:语文课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1
(三)学者观点:不是为了写的教学,都不能称为语文教学.........................2
二、如何找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2
三、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容易出现的问题........................................................3
(一)将学习内容当做教学目标.........................................................................3
(二)教学目标设计或大而空洞或含糊不清.....................................................3
(三)教学目标设计片面单一,缺乏启发和引导.............................................3
(四)教学目标对学情的把握不到位.................................................................3
四、教学目标的确立如何做到准确............................................................................4
(一)对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课程目标的正确解读.........................................4
(二)准确把握学段目标的特点.........................................................................4
(三)细化到课时目标的科学设计.....................................................................4
(四)要求对学情的分析和理解到位.................................................................4
五、案例分析................................................................................................................5 结语................................................................................................................................7 参考文献........................................................................................................................8
II
引言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核心,既是一节课的起点,又是归宿。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是保证高效课堂的前提。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仍存在着诸多误区,如:忽视课程目标,只关注文本内容,其教学行为只是教课文,而不是教语文,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低效;有的教学目标只是教师凭借自己对教材的解读确定的,忽视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学目标不能真正为学生服务等。因此,本文就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方面展开研究和论述,旨在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方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准确性。
一、学语文到底是学什么的讨论
(一)崔峦:学语文就是为了写
关于学语文到底是学什么,崔峦的观点认为,学语文就是为了写,特别是要训练学生写作。通过语文学习,要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实现“我有话了,很想告诉别人,很想记下来”的良好状态。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在适当时候引导学生写出心里话,越早越好。因材施教,抓好基础不太好的学生的个别辅导,多激励,增强信息。此外,还要识写分步,强化写字。从小学一年级起,按照写字规律严格训练写字。建议每周专设一节写字课,每天固定在校练字的时间,先写单字后写词语,先硬笔后毛笔,由描到摹到临,进行写字训练。人人做到字写得正确、端正,部分同学做到美观、大方。小学阶段会写2500字的任务可以提前完成,还能在练字中掌握大量词语。由此可见,在崔峦的观点中,学语文就是为了写,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吴忠豪:语文课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吴忠豪的观点认为: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主要目标定位为学习课文思想内容,语文课耗费大量时间理解感悟课文思想情感。教学《月光曲》重点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体会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学《圆明园的毁灭》重点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教学《中彩那天》就引导学生讨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怎样解决是道德的,怎样解决是不道德的”;教学《詹天佑》,就在研究“人字形”铁路是怎么回事,“中间挖井法”为什么可以提高效率……语文课大量时间不是花费在学习语言文字如何运用上,而是花费在 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关系不大的课文内容讨论上,这是造成语文课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教学内容分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两大类。所谓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指反映语文课程本质体征的这门课程承担的教学内容,主要指语文知识、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语文技能等等;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学科共同承担的教学内容。
(三)学者观点:不是为了写的教学,都不能称为语文教学
从当前学者在语文学习的讨论中可以发现,学者的观点为,不是为了写的教学,都不能称为语文教学,强调语文教学的写作培养的目标。此外,在陈先云的语文教学观点中也提出了写的教学目标。陈先云指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为重要,它涉及到语文教学内容选择这一核心问题。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方面,思想认识的提高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从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到,学者关注语文教学中的写,认为写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只有突出这一目标,才能够称得上真正的语文教学。
二、如何找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效果,影响教学全局的根本问题。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所起到的指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标准作用似乎让我们找到了解决长期以来困扰语文教学难的一条有效途径,那就是首先必须制定系统、利学、可操作的语文教学目标。然而反观目前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令人堪忧的现状,那些笼统、模糊、大而不当、挂一漏万、虚而不实的弊病,让人担心怎样才能使教学目标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要真正做好教学目标的设计工作,需要找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具体方法有:一是明确教学目标的定义,要让制定目标者心里有个明确的认识,清楚自己的行为目的和动机为何。二是明确教学目标的功能与作用。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制定者需要了解教学目标的功能和作用,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做如此要求,一个正确、全面、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之后就是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指导我们如何更好的去制定教学目标。三是总结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需要对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进行总结,以此来为教学目标设计提供更多的依据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语文教学正确定位,才能明白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方向,从而制定出 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来指导教学实践的开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将学习内容当做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容易出现将学习内容当做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过多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将学习内容设计为教学目标,将学习任务讲解完,就实现了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目标的设计过多地体现为完成任务,而未能很好地关注教学目标设计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设计或大而空洞或含糊不清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态度的重要体现,但是很多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为了缩减设计时间,将教学目标设计或大而空或含糊不清。这种教学目标设计,除了能够运用到所教学的课文之外,还能够运用到其它课文的教学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这种教学目标重复运用到不同的课文教学当中,使得教学目标设计无法得到具体明确,而是显得非常的空洞或是含糊不清。
(三)教学目标设计片面单一,缺乏启发和引导
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新课程倡导“三维”教学目标,具体表现为: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教学目标设计片面单一,缺乏启发和引导。有些教师在设计与定位教学目标时往往顾此失彼,有的仍偏重认知目标,仅从知识的层面出发,关注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多少,忽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方法目标,忽视对学科文化、学生心理与学生终身发展等方面目标的关注;有的则过分强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相对弱化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有的则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者各自独立,忽视其内在的有机融合。这些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难以有效地实现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
(四)教学目标对学情的把握不到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方面,往往对学情的把握不到位。将课堂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教学目的及单元教学目标混为一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没有针对实际学情,而使得教学目标失去了对课堂教学应有的导航作用和评价功能。如,某些教师这样表述小学语文某章节或某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尝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合 作精神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既需要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探究的精神”等。这些目标虽然含有期望学生经过学习后产生一定变化的意向,但缺少引导和检查学生达到上述意向的标准,也没有明晰达成这些意向的具体过程与方法,教学后无法检测是否达到了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立如何做到准确
(一)对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课程目标的正确解读
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关注语文课程教学的整体目标,尤其是要对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课程目标的正确解读。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教学目标时,需要对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课程目标的正确解读,这样才能够把握语文教学的总体要求,并积极按照课程标准来设计语文教学目标,从而体现出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准确性。
(二)准确把握学段目标的特点
处在不同的学段,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有着不同的要求,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准确把握学段目标的特点。学段目标往往体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让学生在每一学段获得不同的提升,如在初级学段则关注学生的识字能力与课文的朗读能力培养;在中级学段,需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培养等。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段目标的特点,然后设计语文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不同的学段能够获得相应的提升。
(三)细化到课时目标的科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细化到课时目标的科学设计,这样才能够明确每一个课时的具体目标,从而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及时加以细化,这样便于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得到实施。同时,细化到课时目标的科学设计,这样能够帮助教师对教学工作方向加以明确,从而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教学工作的重复与盲目。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多个课时,并对课时目标进行科学设计,从而形成一个总的教学目标,所有的课时目标要围绕总体教学目标而加以实施。
(四)要求对学情的分析和理解到位
学情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表现的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 何,成绩如何等。在设计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时,要求对学情的分析和理解到位,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教学目标设计的针对性与贴切性。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中,要对学情进行分析与理解,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特点、使用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表现以及学生兴趣需求、学生成绩等,并在对这些学情加以分析与理解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能够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就能够得到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作用也就能够得到充分地体现出来。
五、案例分析
为了更为客观全面地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加以设计,增强教学目标设计的准确性,本文以《中彩那天》作为案例,来对教学目标设计进行分析。《中彩那天》讲述的是作者的父亲尽管生活拮据,非常艰辛地维持着家庭的生计。在某一天因彩票而中奖,获得了一辆奔驰牌汽车。尽管这次中奖的奖品是父亲一直以来的梦想,但是父亲丝毫没有为之所动,而是将轿车交给了同事,这是因为中奖的那一张彩票是父亲代同事买的,而自己的那张彩票并未中奖。将轿车交给同事之后,父亲显得特别高兴,并给家庭的成员讲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突出了诚实、信用的重要性。
在设计《中彩那天》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方面,语文教师需要对这篇课文的内容进行全面了解,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目标。具体教学目标为:(1)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的主题以及具体的表现方法:诚实、信用相当于一大笔财富;(2)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发表个人观点,并进行讨论;(3)对这篇课文进行发散,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让学生结合这篇课文,结合生活实践举例讲解诚实与信用的重要性;(4)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结合个人的理解与想法、其他同学提出的观点,写一篇以诚实与信用为主题的心得体会。
之所以设计以上教学目标,理由在于:一是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功能体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并不是为了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也不是培养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健康成长。二是结合学情设计。学生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需要 关注学生的这种特点,并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来让学生参与。只有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能够得到有效地激发出来,教学工作也就能够得到顺利推动。三是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并不只是记住固定的理论知识,而是要能够将这些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这样才能够体现出语文教学的社会意义。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教师给予引导,然后由学生结合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来举出日常生活中与诚实、信用相关的例子,并对这些例子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将这些所学习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与此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同时,将这些观察与他人的见解用书写的形式表达出来,达到培养学生动笔能力的效果。
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确定目标时,必须从学生出发,时刻考虑学生最需要什么,我们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教学。只有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学生,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因此,我们要制定准确、恰当、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目标,首先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及学段目标要求,把握课程目标的脉搏;其次要用心解读文本,根据文本特点确定恰当的基本目标;最后要充分了解学情,制定适合学生学习实际需要的有效教学目标。既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做到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又要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及策略。总之,我们在备课时要摆脱对教参的过分依赖,潜心钻研教材,用心分析学生,树立全面关照,整体教学的意识,才能避免教学目标的琐碎、繁多,制定明确、集中、适合、真正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的随意性,使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 谢利民.教学设计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2] 吴锋民,杨天平.教学设计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6 [3] 卢金明.语文课程教学设计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11 [4] 汪霞.小学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 石金芳.语文教学设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9 [6] 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7] 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8]王宗海,肖晓燕.小学语文教学技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 [9]皮连生.试论教学目的的设计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J].华东师范大学报:教育科学,1984(3).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 篇7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情感性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特性,体现了美术的人文内涵。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当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还应当提高对学生情感需求的重视程度。小学美术和情感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了情感教育的小学美术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就无法创作出具有饱满感情的作品。情感教育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还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小学美术中的情感教育应当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增强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能力。情感教育对于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情感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与他人间的情感沟通,对于学习其他科目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小学美术中的情感教育应用策略
小学美术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方法优化课堂教学,重视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资源
教材是小学美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合理地利用小学美术教材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美术教材中的情感资源十分充沛,涉及面也极为广泛,主要有我国的风土人情、人文艺术等内容,因而,为了更好地实现情感教育,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笔者在指导五年级的学生学习《在快乐的节日里》这一课时,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节日活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拓展资料,通过阅读这些资料,学生充分地了解了不同节日所蕴含的道德内涵和宗教观念,并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对不同节日的情感理解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认真了解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充分理解教材中的精神内涵,并将其传达给学生,加强学生对情感教育的认识。
2. 鼓励学生用心创作美术作品,表达内心情感
美术作品通常都能够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因而,为了更好地实现情感教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心创作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例如,在教学《我做的罐和壶》时,笔者精心设计了教学流程,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茶壶的了解,然后再为学生提供茶壶的图片,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观看了不同的茶壶图片后,笔者询问学生“大家想象中的茶壶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前面的教学铺垫,学生纷纷积极地说出了自己想象中的茶壶,最后笔者让学生将自己心目中的茶壶画出来。通过批阅学生的课堂作业,笔者发现,每个学生的茶壶都各有不同,有些像几何图形,而有些像小动物,甚至有些学生的茶壶像人。通过这样的小学美术教学,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
3. 利用多媒体设备增强课堂的有效性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小学美术的教学设备也不仅仅局限于原有的传统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情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增强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进一步优化课堂效果。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恐龙世界》这一课时,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情感教育。由于恐龙已经灭绝,因此,学生很难对恐龙有直观的认识,笔者选择采用恐龙图片或者恐龙的小视频来为学生展示恐龙的形象,帮助学生加深对恐龙的理解。通过多媒体设备,学生能够将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除此之外,多媒体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增强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情感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情感认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还将不断革新,通过多种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课堂效果,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转变,小学美术教育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当重视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中的重要性,注重小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人文意识的培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重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数学中的意义,并提出了加强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情感教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赵莹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小学美术双语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 篇8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各国之间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较以往更加频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增强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课题之一。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良好的素质教育水平可以提高他们未来的市场竞争力。双语教学作为我国近些年兴起并逐渐流行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使学生顺利掌握两种以上的语言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国家历史文化价值,达到促进学生整体学识提高的目的。根据美术这一学科具有直观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模式,有利于小学生在理解国际文化政治等方面如何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吸取西方美学艺术的精髓,从而做到与本国文化的完美交融。
二、小学美术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与迅猛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对外交流的语言对国家和个人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例如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和作为世界贸易组织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都彰显了英语的重要性。掌握英语成为人才市场的社会普遍性需求。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国家逐渐加强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英语的普及教育从小学开始抓起,成为中小学的基础课程之一,直接决定着学生升学和未来工作的发展状况。而根据美术的教学特点,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分析,决定了小学美术双语教学的可行性。美术是沟通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桥梁,语言与非语言的结合,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可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小学美术作为艺术启蒙的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悟能力,开发学生在艺术创作方面的潜能,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用英语学习美术这一学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增加学习英语和美术的积极主动型,对英语这一学科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三、小学美术双语教学的方法
1、创设双语教学课堂情境。众所周知,我国历来在英语的教学上更加注重听与写方面,而忽略了对学生说英语能力的培养,“哑巴英语”成为目前全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美术操作性强的特点,通过艺术道具和生动的肢体语言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运用两种语言进行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开口说英语。
创设双语教学课堂情境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首先,注重教学的渗透性。在教学初期,如果学习内容过多,外语内容的难易度没有层次性,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很容易消失,继而对双语教学产生排斥。我们可以在美术教学中缓慢渗透英语内容。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把日常的上课与起立改为英文的“stand up”与“sit down”,简单的课堂提问也可以用英语表达,要求学生回答时习惯使用简单的英语单词,为学生营造一个双语教学课堂的氛围;其次,英语与美术的有效结合。有些教师会认为双语教学就是简单的把教学内容译为英文,那美术课就成为了辅导学生学习英语而设的学科,没有发挥双语教学的作用。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直接、形象的物品演示减少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避免因为语言问题造成思维障碍,影响美术学科内容的掌握水平。例如江苏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生活用品》,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就自己身边的一件生活用品(书包、黑板、铅笔等)进行绘画,随后用英文简单介绍自己所画内容所用的色彩,物品的形状、用途等,既提高了学生说英语的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色彩和线条的把握;此外,术语的强化教学。在双语教学中,美术教师通过中英文向学生教授美术用语,并引导学生进行美术用语表达方面的互动。美术学科中涉及到很多专业用词,例如材质、色彩、明暗等,不能因为专业用词增加了英语的教学难度而放弃用英语表达术语。掌握学科专业术语,是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话专业学科背景的前提,也是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2、提高教师双语教学水平。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在掌握本专业学科的基础上,必须增加英语教学的能力。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如何促进双语教学的课堂有效性,要求教师除了具有过硬的专业课教学基础以外,一定要掌握相当数量的美术用语词汇,并具备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的能力。在现代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认真备课,确认英语词汇的正确发音。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不过对于教师也是一个自我提高与强化的过程。学校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小学美术教师进行针对美术专业的双语教学培训,加强美术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引进,使教师在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学科整合能力,提高双语教学的有效性。
3、注重教材的选择。首先,双语教学提倡或强制使用原版教材, 这是由于使用原版材料对于双语教学实施非常有益。但是考虑到教材版权、经费等问题, 在教材的选择中要因地因人而异,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教材的选择要符合国家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它规定了美术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对全体学生提出了基本学习要求,属于教学指导性文件。
【小学美术教学课例分析】推荐阅读:
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案例分析及反思09-11
小学美术课例分析10-02
小学美术教学分析07-25
小学美术教学策略分析06-10
小学美术期末试卷分析06-03
教师招聘《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卷06-26
小学美术课案例分析09-25
小学美术教学07-18
小学美术线描教学06-03
小学美术示范教学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