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午睡习惯的培养

2024-08-11

幼儿午睡习惯的培养(共12篇)

幼儿午睡习惯的培养 篇1

午睡

幼儿的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贯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其中幼儿午睡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午睡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体需要而设置的,对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能以饱满的精神积极地投入到游戏、学习中而存在的。

我们班是一个新组建的班,大多数幼儿都没有上过幼儿园,幼儿从来没有安静入睡的习惯。开学时,个别幼儿能独立入睡,有的幼儿只要午睡就开始哭闹。经过观察,我发现幼儿存在不能安静午睡的原因是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他们依恋父母和熟悉的家庭环境,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习惯一下子消失了,在幼儿园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集体生活。这种变化使他们有一种恐惧感,心理失去平衡,从而感到焦急、不安、不愉快,产生分离焦虑。

为了使幼儿能独立安静午睡,我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成功。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大胖子。”而坏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得掉的。对此,我请教了有经验的老师“上床后小朋友睡不着,你可以坐在他旁边,轻轻拍拍她,同时不断的重复睡觉了、闭上眼睛了,来帮助她睡眠。”但是一会又醒了,醒来以后就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可能这种方式我适合我们班的幼儿,在多次失败后,我想了个办法,在睡午觉前告诉幼儿:看谁表现好,睡觉睡得又快又安静,老师就偷偷的给他的额头上贴上小红花。但是想得到小红花是有要求的,小朋友必须是不和别的小朋友说话,不许爬着睡。这一招真的特别管用,一会我就发现,大部分幼儿都躺好了,被子也盖好了,只有个别动作慢的小朋友没有躺好。等过了一阵子,我就轻轻的给那些睡得快的小朋友贴上小红花,睡得慢的小朋友看我过来就赶快闭上眼睛,让自己快快入睡。下午孩子们起床后,都会摸摸自己是不是得到了他想要的小红花,小朋友之间相互看着比着,高兴极了。

好的方法不能天天用,时间长了会失“灵”的,要不断更新。于是我就把小红花换成五角星、小汽车的贴画,让幼儿有不一样的期待。当然在幼儿午睡期间,创设安静舒服的环境也很重要,老师首先要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不能高声喧哗或发出响声,以免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入睡,其次,寝室的光线要适合,强烈的光线会刺激幼儿的眼睛,使他们不易入睡,所以,教师要造当拉好窗帘。

如果单在幼儿园午睡,而休息日及节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话,那幼儿永远无法形成良好的午睡习惯。为此,我和家长沟通,要求家长和幼儿园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养成午睡习惯,这样不断地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我的办法适用与我们班,可能不是最好的,那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在生活中、实践中,去寻求提高幼儿午睡质量最好的办法把。

幼儿午睡习惯的培养 篇2

每当到了午休睡觉时间,各种问题状况便接踵而至:有的孩子在床上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翻来覆去;有的只要逮到机会就与旁边的小朋友窃窃私语;有的因为害怕午睡,一吃完午饭就哭闹。尽管新入园的幼儿对午睡有着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知晓午睡的重要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午睡是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能让孩子得到充分的休息,为下午幼儿的活动提供动力,而且良好午睡习惯也是孩子养成规律生活习惯的基础。因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减少幼儿午睡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就成为每一位小班老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分析原因多,多在幼儿天性之律

1. 幼儿的精力比较旺盛

幼儿期正是幼儿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精力旺盛也是这个阶段幼儿的重要特点之一,相信每个家长和老师都深有体会。一个玩具、一个声响、一段嬉闹玩耍,都可能带来幼儿的注意力分散,使其精神亢奋,从而难以入睡。

2. 幼儿的适应需要时间

从一个熟悉的家庭环境到完全陌生的集体环境,对一个成人来说都会不适应,更何况对一个心智尚不成熟的幼儿,他们更需要时间来适应幼儿园的新老师、新朋友、新的睡觉环境。没有熟悉的小床和家长的爱抚,他们或多或少会产生害怕和紧张感,从而哭哭啼啼,甚至导致尿床、梦魇等问题状况的发生。

3. 幼儿的不良午睡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部分幼儿有躺着玩手指、啃手指以及不良睡姿的习惯,长此以往会产生不良后果。尤其是玩、啃手指,众所周知人体上有太多看不见的细菌病毒,稍不留意就会对幼儿的健康造成危害。

三、解决方法妙,妙在尽责尽职之行

既然午睡对幼儿的成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的发现是首要,解决问题更是刻不容缓,具体解决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第一步——睡前准备,为幼儿创造舒适的午睡环境

我们都知道,刚吃饱就午睡是很不健康的,因此幼儿吃完饭需要一些较为缓和的活动,比如玩玩具、看书或者散步。简单活动过后,如何缓解幼儿的亢奋情绪是关键点,一个比较有效的增强睡意的方法就是讲故事。可以选取或自编一些生动、有传播意义的童话小故事,在饭后睡前给孩子们进行讲述,故事不单单只是换取回转亢奋心情的时间,好的故事可以让孩子形成一个有意义的价值观,这对于幼儿的启蒙教育是相当重要的。等幼儿情绪平稳后,可以轻柔告知准备睡觉,或者播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进一步安抚幼儿的亢奋情绪。与此同时要注意午睡室的光线不要太强烈,温度不要过高,保持适当的通风等。

2. 第二步——自我管理,是幼儿顺利入睡的重要保障

幼儿午睡期间,首先教师不能在午睡室内外喧哗或者聊天,如果有工作需要,必须做到轻声说话、轻轻走路,保持环境的良好。幼儿教师需要随时巡视幼儿的午睡情况,如果看到孩子哭泣,需及时加以安抚,避免哭闹扩大影响其他孩子。如果看到幼儿玩衣服上的纽扣、咬被角或其他具有安全隐患的行为,应及时温柔地制止,避免发生安全意外。针对个别爱尿床的幼儿应给予特别关心,常常观望照料几次,手要摸摸被窝里有没有湿,给予更多的照顾,帮助其缓解精神和情绪的紧张感,等等。

3. 第三步——多种渠道,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1)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方法鼓励幼儿入睡。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小朋友是喜欢称赞的,尤其是小班幼儿更喜欢接受表扬鼓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需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如果幼儿遵守了午睡的纪律,可以在其枕头下放上一朵小红花,或者在当天离园时,给他贴上一个“大苹果”,并且用语言给予称赞:“你今天睡得真香,表现真棒,明天还要好好睡觉哦!”及时的表扬会对幼儿产生一种激励作用,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喜爱和满意,从而坚持午睡,让好习惯不断强化,慢慢变成孩子的自主行为。

(2)教师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教师可以通过家园联系单、家长园地、电话短信或者面谈的方式,让家长知道幼儿在园的午睡情况,并及时在家进行指导与教育。对一些不愿意主动午睡的孩子,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在家多给孩子讲午睡的好处,比如可以变聪明、长高个等。在家庭生活中也要重视幼儿睡眠的重要性,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作息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当然,家长需要在双休日和寒暑假,都让幼儿和幼儿园一样保持固定午睡的习惯,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幼儿在园午睡困难的问题。

幼儿教师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的工作,而针对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培养,更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耐心和爱心去发现、去解决。帮助幼儿克服一个小问题,就是帮助他们在人生中前进一大步,我们希望幼儿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午睡习惯和远大的未来。

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培养研究 篇3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班幼儿;午睡习惯;培养策略

幼儿年龄越小,所需睡眠时间越长。午睡对于幼儿成长非常重要,幼儿在早晨至中午,参加集体教育活动和各种游戏活动,身体疲劳,午睡不仅有益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调节幼儿情绪。调查表明,有良好午睡习惯的幼儿,身体素质要比没有午睡习惯的幼儿好,生病概率也更低。专家指出,幼儿教育阶段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而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是幼儿园保育教育目标之一。因此,幼儿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保持充沛的精力。

一、培养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重要性

幼儿阶段是幼儿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充足睡眠非常重要。幼儿只有保持充足的睡眠,才能有更多精力参与学习与游戏活动,适应环境,才能保证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睡眠时幼儿的新陈代谢及能量消耗降至最低,能量可储存下来,有助于幼儿成长发育。如果幼儿睡眠不足,不仅下午的学习活动中会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易怒,且更会对身心发展造成影响,影响幼儿发育,导致幼儿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影响幼儿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身高,甚至诱发各种疾病。因此,有必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但实际上当前很多小班幼儿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有的幼儿午睡哭闹、多动;还有的不肯躺在床上,在屋子里转来转去。这部分幼儿在下午活动中总是无精打采,回家后还没吃晚饭就睡着了,这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势在必行。

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方法

从前文分析不难看出培养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重要意义。因此,幼儿教育中应提高对幼儿午睡习惯培养的重视,采取有效培养措施。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方法。

1.制订合理的作息制度

为保证幼儿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使其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幼儿园应制订固定的作息制度,让幼儿在固定的时间午睡,使幼儿保持饱满的精神。但作息制度不仅要在幼儿园内实施,还需要家长配合。家长在家中也应遵循幼儿园的作息规律,正确安排幼儿午睡。若幼儿平时没有午睡习惯,便会对幼儿园午睡制度难以适应,不愿意午睡。而在家长的配合下,幼儿就能很好地习惯在固定时间内午睡,养成午睡习惯。

2.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

睡眠环境直接影响着幼儿午睡质量和午睡习惯的养成。幼儿好奇心强,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容易左右环视周围环境。因此,午睡时应拉窗帘,营造良好午睡环境。若有幼儿难以入睡,教师应采取谈话法和抚摸法,来安慰幼儿身心,提高午睡率。要尽可能保持午睡室的安静,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被褥要清洁柔软,使幼儿能在和谐温馨的环境中入睡,避免幼儿听到声音而兴奋。

3.差别教育

由于幼儿家庭环境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养成的午睡习惯也会有所不同。例如,一些幼儿在午睡时习惯抱着毛绒玩具,一些幼儿则喜欢听故事。因此,培养幼儿午睡习惯时就要采取差别教育方式,根据幼儿自身情况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帮助幼儿改掉不良习惯,给予正确引导,给幼儿讲故事,耐心细致地关照每一位幼儿,发现他们的特点,从心理上进行诱导,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的习惯。

4.稳定幼儿睡前情绪

幼儿睡前情绪影响幼儿入睡率和睡眠质量,因此,在睡前教师应引导幼儿稳定情绪,使幼儿明白午睡需要保持安静,不能打闹喧哗,并让幼儿了解午睡的好处,做到“四轻”的要求:轻轻走、轻轻说、轻轻脱、轻轻放,让幼儿自觉遵守午睡制度。

午睡对小班幼儿成长发育有着积极影响,是消除幼儿在活动与学习中的疲劳,使其能在下午活动中保持充沛精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提高对幼儿午睡习惯培育的重视,针对幼儿特点和心理特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培育措施,使其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参考文献:

[1]史美艳.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5):129.

幼儿午睡习惯的培养 篇4

一、小课题名称:

培养幼儿良好午睡的好习惯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越来越关注。幼儿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与良好的午睡习惯是分不开的。睡眠是人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种活动,是人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没有好的睡眠就没有好的身体,幼儿睡眠时,身体各部位和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臵。幼儿午睡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幼儿期正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睡得好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对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同时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幼儿不喜欢午睡,睡眠不足,会感到精神疲倦,烦躁不安,吃饭不香,爱发脾气,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睡眠充足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精力充沛,情绪愉快,食欲好,长得健康。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结合我园的园本课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为载体。针对本班午睡出现的一些问题:上床后没有睡觉的意愿,或做小动作,或小声说话,或睁着眼睛四处看,展开了对幼儿养成良好午睡的好习惯的研究。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午睡时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右侧卧睡,不趴着睡不蒙头睡。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午睡时培养幼儿不憋尿、不尿床、及时小便的好习惯。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午睡时幼儿进入午睡室应保持安静,动作轻轻,脚步轻轻,不说话,不影响别人休息。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午睡时幼儿自己脱掉鞋子并摆放整齐;拖掉外衣,将衣服叠好放在固定位臵。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午睡时幼儿不咬被角和拉链,不吮手指,不拿小石子、钮扣、玻璃球等危险物品,注意安全。

四、研究内容:

(一)、组织幼儿散步

带幼儿在幼儿园的院子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让孩子们观察花草树木的变化,在草坪上或树下坐一会儿,互相谈一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无穷的乐趣。睡前散步不仅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而且有利于气血的流通,使气顺血和,由此而得到更好的休息和睡眠。此外,睡前在户外散步,大脑会更清醒,心情会更舒畅,吐故纳新的结果会缩短初睡至熟睡的过程,这对幼儿是有益的。

(二)、初入午睡室,教师的适当提示 在幼儿进入午睡室时,教师应督促幼儿及时大小便,教师在进入午睡室时,不仅要教育幼儿轻轻讲话、轻轻走路,自己也应该做到轻轻讲话、轻轻走,多用手势代替语言,然后指导幼儿按顺序脱衣服,整齐摆放,并告诉幼儿穿、脱衣服的正确方法、能有礼貌地向教师或同伴请求帮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安心地进入睡眠,给幼儿营造一个安静的午睡环境。

(三)、午睡中不可忽视的巡视

幼儿的睡姿正确与否,关系到幼儿睡眠的质量和身体健康。俯卧压迫心脏,血液循环受影响;左侧卧也同样有影响;蒙头睡会使幼儿不能舒畅的呼吸到新鲜空气,容易使幼儿做恶梦,影响幼儿骨骼的正常生长,所以必须培养幼儿仰睡或右侧睡的正确姿势。教师应通过各种故事讲述、常规活动来让幼儿掌握正确的睡姿,并结合午睡实际,密切观察,随时纠正幼儿的睡姿。

(四)、创设舒适的午睡环境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寝室内粘贴一些处于睡眠中的动物的图案,或者在墙上布臵一些星星、月亮等符合睡眠环境的图案,以增强睡眠的安静感。睡前,教师要拉上窗帘,为幼儿入睡创造一个安静、暖和、舒适、宽松、空气流通的睡眠环境,从而提高幼儿的睡眠质量。

(五)、加强家园合作 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的养成,不是在一个小时或几天之内养成,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光靠幼儿园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

1、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家长的认识

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等向家长宣传充足的睡眠对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不良睡姿,不合理无规律的的作息时间,对幼儿健康的危害等,帮助家长提高认识,促使家长关注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改变教养态度,从而使家园步调一致,相互配合。

2、针对不同午睡问题的幼儿,对症下药

对于入睡困难的幼儿,我们通过与家长的个别交谈、网上沟通等形式,了解幼儿的作息,在家睡眠状况,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和商讨,争取家长的配合,督促幼儿按时睡眠、起床、来园、使幼儿的午睡时间与晚间的睡眠得以协调。为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而共同努力。

五、预期完成的目标:一年

六、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反思—实践法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7月——2013年8月)

根据本园现状反思分析,确定小课题研究内容,制订研究方案。

2、第一阶段(2013年8月—2013年9月)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工作。

3、第二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

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如何在午睡时养成好的习惯。

针对幼儿午睡情况设计记录表并进行跟踪记录。

4、第三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4月)整理成果资料,分析相关数据。

5、结题鉴定阶段(2014年4月—2014年9月)

幼儿午睡习惯的培养 篇5

[摘要] 托班的孩子自理能力差、常规差,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主要就幼儿午睡常规的培养,从环境创设、睡前习惯、教师心态、起床习惯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谈几点粗浅认识。[关键词] 常规 午睡 [正文] 多数人认为午睡是一个相对容易组织的环节,因此,当教师学习时,保育员看护幼儿的午睡。有些私立幼儿园允许家长中午将孩子接回家,在园的幼儿较少,就将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幼儿集中在一起午睡,安排一个人看管。而午睡室的布置也只是草草了事。

要知道,午睡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体需要而设置的,对“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午睡对常规培养的重要性和关联性。

笔者在这次课题工作实践中,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提高了幼儿的午睡质量。现就幼儿午睡常规的培养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幼儿午睡常规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当然包括寝室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

室内布置要得当。笔者参加常规课题工作以来,通过调查、观察发现:很多幼儿园寝室环境的布置表面看来整齐、美观,有的甚至花里唿哨,很具有观赏性,但实用价值不高。寝室的布置应给孩子一种温馨宁静的感觉,易于稳定孩子情绪,有利于午睡常规的培养。

另外,幼儿寝室的光线直接影响幼儿的入睡速度,入睡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午睡常规的培养。

二、良好的睡前习惯有助于幼儿午睡常规的培养

1、睡前的要求要到位

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教师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并且语言要简练到位,让孩子听懂并容易做到,有要求就要有指导评价,针对听懂要求的幼儿要给予正确的导向、评价到位。

2、教师在睡前将故事或让孩子听故事

好听的故事能让孩子很快的入睡,可以选择适合幼儿的优美的故事,让孩子安静的倾听有利于让幼儿睡眠。

3、树立典型

教师可以悄悄的表扬个别幼儿,如,给先睡着的孩子贴一个小奖品,其他没睡的孩子看到后就像一种无声的表扬,在这个孩子周围的小朋友会很快入睡。

4、轻声提示

午睡时难免有个别幼儿睡得慢一些,此时,教师最好不要当全体孩子大声提出要求,要针对个别孩子情况到耳边轻声提示或在身边看护孩子睡觉。

5、帮孩子解决困难使其安心睡觉

有的幼儿因衣服或其他耽心的事而睡不着,教师要及时发现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困难,如:衣服不好穿害怕穿不上,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孩子别耽心,教师会帮助你。

6、细心观察每一位孩子

教师在孩子睡觉时,细心观察每一位孩子,个别幼儿家长交待过的如:孩子咳嗽、感冒等,要特别关注,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7、表格记录

每天把孩子午睡得情况记录在表格上,让孩子把好的行为巩固下来,每周做一小结,让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

三、教师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幼儿午睡常规的培养

由于幼儿入睡时间的差异性,教师就要放平心态,不要急噪。老师要照顾到入睡较迟的小朋友,可以在一旁“陪睡”,让他知道老师在关注他睡觉,给他提出睡觉的小要求:手脚不要乱动、眼睛轻轻的闭上,如果他睡的好,我们可以给他小小的奖励,让这一部分幼儿逐渐养成自觉入睡的好习惯。对于精神充沛不愿睡觉的幼儿,值班人员应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我们要做到因材施教,不睡觉也不要勉强他,但他必须做到在床上不说话,一定要保持安静以及不随便下床走动,以免影响其他小朋友休息。

我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托班是全园出了名的不睡觉的,有些不仅不睡觉而且经常花样百出,几乎他们身边的任何东西都能成为他们午睡时的玩具,他们的行为严重的影响了其他小朋友的休息,老师们都想了很多的办法,奖励和惩罚的都有,但他们午睡时吵闹玩耍的现象没有好转,一个月下来能有2—3天入睡已经是很不错的表现了。这种情况在我以前的工作中是没有碰到的,所以我一直思考怎样才能让他们安静的入睡呢?记得每次对他们说教的时候,他们会满不在乎而且会更加得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更加助长了他们不睡觉的心理。于是我在工作中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态,采取以静制动的方法,对他们的某些行为进行“冷处理”或者装成“视而不见”,其实我是在关注他们的。慢慢的他们觉得在那么安静的环境下引不起别人的注意了,渐渐的玩累了之后他们偶尔也会睡觉了,然后我再抓住机会表扬他们的进步。到后来他们的情况越来越好,每天只要老师稍微的提醒之后,他们也能象其他小朋友一样安静的入睡了。偶尔有不睡的现象,他们也能保持安静。这样一来,小朋友都得到了很好的休息,我的工作也变的轻松了。

四、起床常规培养不容忽视

天气渐渐转冷,托班的孩子们都不会穿衣裤,两位老师和一个保育员最多也只能同时为三位孩子穿衣裤,有的孩子便等不及,有的会拎着衣裤、赤着脚来找老师;有的会坐在床上等;等等,这样容易着凉。而穿好的孩子,此时也会在楼上跑来跑去,甚至会闹得更厉害,容易发生碰撞。因此把培养孩子的起床常规,作为常规重点来抓,以培养孩子安全有序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

分批起床。孩子一般不会同时醒来,往往是一些孩子先醒,于是我们会让这些孩子提前几分钟起床,同时或提醒或要求他们保持安静,以不影响其他孩子继续午睡。此时,一般有两位老师在帮助孩子起床,我们帮助的原则是:孩子能穿的,我们尽量鼓励孩子自己穿,不会的老师给予一些技巧方面的指导或帮助。穿好后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的生活活动,然后要求他们坐在自己的床上,或看书、或轻声交流、或听故事等等。起床时间到后,老师会打开灯,三位老师指导慢慢醒来的孩子穿衣裤等,同时强调醒来的孩子必须在床上(被子里)等,(天冷,我们会开空调加热,)谁表现好老师先帮助他(她)。

分批下楼。当绝大部分孩子起床后,下午班的老师组织孩子排队下楼开展活动。下楼的要求是:一个跟着一个走,右手扶把手。(小手不准碰别人。)稍后,上午班的老师带领个别孩子下楼参加活动。

当孩子起床习惯逐渐养成后,我们会指导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把自己的被子翻个身、拖鞋摆摆好等。也会放些起床的音乐,让孩子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慢慢醒来。

良好午睡环境的创设,需要老师、小朋友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协作配合,我们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用心去营造一片适合孩子的环境,让孩子门在良好环境的作用下培养良好常规,更好更健康的成长。

幼儿“午睡”安全事故的预防 篇6

目前幼儿园管理中,“安全第一”的提法非常普遍,在当代社会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要确保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安全第一”的狭窄观念扩展到“防范危机”的层面,树立全体员工的危机意识是幼儿园管理面临的新任务。

幼儿园发生的安全事故,是凸显导致幼儿园危机的关键因素之一,制定有效的幼儿园安全事故预防策略,成了构建和谐幼儿园的基础与保障。而午睡事故的发生,是绝对不可轻视的幼儿园安全事故。幼儿园若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案例一

某双语幼儿园小四班的小藤纭,在父母开车送他去幼儿园时,他在车里高兴得又唱又跳。但是下午3点左右,小四班的老师在开始逐个叫醒午睡的孩子时,发现小藤纭脸色发紫,怎么叫也叫不醒,幼儿园急忙把他送往医院。40分钟后,医生宣告小藤纭死亡。医院开具小藤纭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为“心脏呼吸骤停”,并且已经是“心跳呼吸停止1小时”。现在这所幼儿园已经倒闭。质疑:

1、值班老师在幼儿午睡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发现孩子异样的表现?

2、老师值班时有没有不间断的巡视? 3.、老师有没有脱岗?

4.、2:30分该起床为何3:00才起床?按时起床是否还能及早发现? 案列二

XX幼儿园,下午3点左右,小宝(2岁零5个月)的大姨受姐姐之托去幼儿园接小宝回家,发现小宝俯卧在幼儿园床上,面色青紫,遂与教师施某之兄将小宝送到浏阳市第六医院,但到达医院时,小宝已死亡。质疑:

1、值班老师有没有认真执行午睡巡视?

2、为什么不及时纠正孩子不正确的睡姿?

3、教师的责任心哪里去了? 案例三

妈妈为让三岁的小婷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给她戴了一串漂亮的小彩珠手链。午睡时老师没有发现,她玩来玩去,不知怎么就弄断了,把一粒粒的小彩珠塞到了耳朵里,自己拿不出来,大哭起来,老师才发现并及时送到医院取出,化险为夷。质疑

1、家长对孩子有没有安全防范意识?

2、教师有没有对幼儿进行午睡前的安检工作?

3、教师为什么没及时发现阻止?

类似的午睡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为何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从上述案例概括认为主要原因是:

1、安全危机意识淡漠。

2、没有完善且行之有效的午睡管理制度。

3、幼儿园缺乏行政督查。

4、离岗聊天,职业道德缺失。

5、对职工的职业教育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6、家长缺乏对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

本着防微杜渐的危机管理原则,将一切有可能发展成危机事故的情况消灭在潜伏期,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必须建立幼儿园午睡安全事故的预防策略:

(一)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夯实防微杜渐思想

1.增强幼儿园管理者的“危机意识”安全保障,是幼儿园发展的前提。管理者应不断增强自身的“危机意识”,时时绷紧“危机”这根弦,并将这种意识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除熟悉了解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工作要求、工作内容、管理办法、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法律基础知识外,还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幼儿园安全管理计划、布置、检查、总结等工作,使安全管理成为幼儿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增强教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警钟时时敲,安全天天讲,培训学习,用事实教育职工要时时绷紧安全弦。让教职工明确日常安全管理的要求、教育内容、事故处理办法、承担的责任等;针对全国各地发生的典型安全事故案例,组织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不断强化全体教职工安全意识,增强教职工对安全事故后果的预见性,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及高度的责任感。

3.增强幼儿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幼儿园通过设置安全宣传栏、安全标记墙,将安全知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意外伤害以及预防措施、常见安全标记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让家长和幼儿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接受安全教育并形成安全防范意识。

(二)、建立危机应对的训练机制,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将处理危机的程序和要求化作教育的内容,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办法的培训,掌握简单的应急技能,避免在事故面前束手无策,失去急救最佳时机。使得“危机意识”成为大家的常奏之弦,使应对危机的能力成为人人掌握的基本技能。

(三)、履行职责建立完善的《午睡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有力保障。具体要求:

1、午饭后的工作。饭后带幼儿散步20分钟后,方可就寝。

2、上床前的工作。

首先,清点幼儿人数,确保来园幼儿和午睡幼儿人数一致,不能漏掉一个幼儿。其二,上床前先如厕,了解每个幼儿上床前的大小便情况。

其三,值班教师逐一对幼儿进行睡前安检,防止尖锐坚硬细小的等有危险性的物品带入寝室。如:豆类、小刀类、发饰品类、扣子、钉子类、线绳类等等。

其四,检查是否有发烧幼儿。

其五,铭记服药幼儿人数,姓名。以便午睡期间做到特别关照。

3、上床期间的工作

(1)、督促幼儿脱掉外套(或叠或挂在指定的地方)

(2)、督促幼儿放好枕头,盖好被子。

4、午睡期间的工作 巡视:

(1)首先要给没盖好被的幼儿盖好被子。

(2)纠正幼儿睡姿(不要趴着睡)。

(3)观察、抚摸患病幼儿是否发烧

(4)安抚难以入睡的幼儿。

(5)如发现漏检的幼儿携带危险物品的及时收缴。关注:

(1)对尿床的幼儿要注意观察。幼儿刚醒,翻转式就必须马上到床边小 声 叫其下床小便。(2)观察得出尿床幼儿的规律后,可定时叫其下床小便。

(3)特别关注患病幼儿,如发现发烧幼儿及时联系保健大夫,并及时通知家长将其接走,以免有抽风等危险事情发生。记录:

教师做好午睡巡查记录。每间隔一刻钟全面巡视一次,对上述巡视关注到的现象做好重点记录,便于一旦发生问题好进行追踪检查处理。

5、严禁值班教师离开幼儿寝室,聊天干私活。一旦查出,根据情节严重情况,对其作出相应处罚。

6、起床期间的工作。

(1)幼儿起床,学习整理自己的床铺(主要是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老师的眼睛不能离开幼儿,一定要注意安全。

(2)穿好外套鞋子有序的下床。

(四)、加强行政监督。行政人员轮流进行全幼儿园的午睡巡查,一方面督促教师有效执行午睡制度,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协助值班老师处理发现的问题。

幼儿好习惯的培养 篇7

一、幼儿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家庭教育开始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 同样也离不开家庭的教育。蒙台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 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如, 要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我们应该首先做到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日都应该按时就寝、起床;要让幼儿讲卫生、爱整洁, 我们首先要讲卫生, 保持家中的整洁等等。

二、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从教师的指导中得到提高

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 一半时间是跟老师、小朋友在一起的。他们在幼儿园, 跟同伴之间时常会因排队发生推挤, 出现不遵守纪律、打闹、告状或争抢玩具、独占玩具, 或室内的小椅子倒了, 小桌子歪了没人理睬等状况。对此, 老师除了采取简单的口头说教, 还应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比如, 以前我们班的孩子在每天的活动结束之后图书、玩具到处都有, 放学后我要整理很长的时间才能把所有的玩具和图示整理好。后来, 我们和孩子们做了几个简单的游戏之后, 图书、玩具到处乱放的现象基本没有了。

游戏 (一) 给玩具分家。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给玩具分类, 如, 球类、图书类、积木类等。分类之后给每一种玩具找一个固定的摆放位置, 也就是给每种玩具找一个合适的家。如:皮球放在球筐里, 图书放在书橱里, 呼啦圈挂起来, 积木放在塑料篮子里等。

游戏 (二) 送玩具回家。把多种玩具混放在一起, 让幼儿把它们送回各自的家, 然后让大家共同评判孩子们送的是否正确。

此外, 每天放学前提醒幼儿, 小朋友要回家了, 大家看一看我们玩的玩具都回家了没有?如果没有, 请你们先把玩具送回家, 小朋友再回家好吗?每次教学活动之后, 都要提醒幼儿把用过的玩具放回原处。这样让幼儿坚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 活动室里乱放东西的现象就没有了。

当然, 老师也应以身作则, 来感化幼儿, 如, 见到地上的纸屑弯下要去捡一捡;见到桌子歪了, 把它扶扶整;用完水后随手关上水龙头等。

另外注意方式方法, 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幼儿喜欢受人鼓励、夸奖, 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 他们情感上接受不了, 会产生逆反心理。不良情绪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甚至做出新的不良行为。但这样的幼儿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改正的愿望, 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但做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作为老师要细微地观察孩子, 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根据幼儿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 并善于抓住教育时机, 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 老师、父母必须理解幼儿的心理和需求, 对他的想法给予鼓励、支持, 再加以耐心地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 这样幼儿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三、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培养幼儿的好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长和老师的共同责任, 因此, 教师应主动和家长联系, 向家长讲明这样做的道理, 取得家长的支持,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创造较好的教育环境, 直到家长运用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因为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 家长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家长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 你怎么去要求孩子做到呢?所以, 要想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老师和家长首先要做好榜样。

总之, 幼儿时期, 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 不良的行为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 习惯日久成性格, 性格日久定前途。作为幼教工作者, 必须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小班幼儿午睡培养策略 篇8

关键词:午睡习惯;培养;幼儿健康

午睡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对正在发育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当幼儿睡眠的时候,幼儿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脑神经系统都在进行着调节,氧气和能量的消耗也是最少的,这样有利于解除幼儿的疲劳,帮助幼儿成长发育。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幼儿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午休的习惯,这时幼儿老师们就得想好办法,帮助幼儿养成这样的习惯。

一、培养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主要目标

1.培养小班幼儿正确的睡姿

根据专家提示,正确的睡姿不仅可以使睡眠变得容易,也会减少疾病的发生,使幼儿在睡眠的时候减少做梦时带来的惊愕困扰。

2.培养幼儿放置自己衣物的习惯

在老师的帮助下,让幼儿自己脱掉衣服、鞋袜,放到规定的地方,这样可以使幼儿在起床之后方便寻找,并且盖好自己的小被子,起床的时候自己要知道穿上鞋服。

3.培养幼儿安静就寝,并且在醒来之后小便的时候要轻轻走路,不要大声说话,以免吵醒其他的同学

4.培养幼儿不憋尿、不尿床以及及时小便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在睡觉的时候不用牙齿咬被子、不吸吮手指、不拿小石头、铁片、玻璃灯等危险物品

二、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午睡的习惯

1.午餐后到午睡前做好准备

在午餐后到午睡前这一段时间,不要让幼儿做一些比较剧烈的运动,这样可以保证食物比较好的消化吸收,除此之外,可以组织幼儿做一些午餐后活动。

(1)做一些小游戏和放松运动

做小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肠胃尽快地把食物消化和吸收,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做好充分的睡眠准备,保证午睡的质量较高。

(2)让幼儿和老师进行对话交谈

老师在照看幼儿吃饭进餐的时候,可以与个别的幼儿交谈,谈一些幼儿比较喜欢的话题,比如说,动画片中美丽可爱的美羊羊、勇敢的喜羊羊、好吃懒做的懒羊羊、傻傻的灰太狼等等。这样可以使幼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3)让幼儿走一走

可以根据每周的教育目标,让幼儿在饭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户外散散步,谈论一下自然景观以及各种人物,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还可以增加幼儿的感知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幼儿对午餐的消化吸收,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

2.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环境因素是直接影响幼儿睡眠的因素之一,是幼儿午睡习惯养成的最有效、直接的条件,没有良好的睡眠环境就不会有好的睡眠。良好的睡眠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证外界没有噪音干扰

噪音干扰会使幼儿心烦意乱,会导致幼儿无心睡眠。

(2)确保幼儿的身体正常

在睡眠之前老师应该检查幼儿的身体状况是否异常,身体是否有痛痒,如有痛痒,帮助幼儿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再让他安心睡觉。

(3)让幼儿在睡眠的时候遵守睡眠秩序

教育幼儿在睡觉的时候要文明休息,不要大声讲话。提出“四轻”的要求:轻轻走、轻轻说、轻轻脱、轻轻放,培养幼儿共同维护良好午睡环境的自觉性,对于做得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

(4)在睡前老师应该为幼儿盖好被子,顺便抚摸一下幼儿的手和小脸,使他们在情感上得到满足,有一个好的心情

3.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午睡习惯

要让幼儿园的幼儿养成睡眠习惯是一种行为教育,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的培养。

(1)利用儿歌进行教育

生活中,要经常用儿歌来配合生活习惯的培养。通过歌曲《小猫小猫你别吵》培养幼儿要轻轻走进卧室,当有的幼儿忘记时,我们会及时提醒他:“轻轻走,像小猫一样没声音”,使幼儿明白进卧室需要保持安静。通过儿歌“小朋友,来睡觉,小小手,要放好,小眼睛,要闭好,安安静静睡得好”,使幼儿明白安静睡眠的道理,在音乐声中就会较快地入睡了。

(2)表扬鼓励

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小朋友是喜欢称赞的。尤其是小班幼儿更喜欢受到表扬鼓励,午睡老师应该轻摸一下小朋友的头,或者对他悄悄地说上一句赞扬的话,或者给他一个拥抱和微笑,让他感到我做得很好,老师是喜欢我的。

(3)家庭配合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必须坚持一贯性、一致性的原则,需要班里两位教师共同配合,一致要求,也需要家庭配合教育,这样效果才好。我们可以利用开学初的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我们对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要求、内容以及方法,要求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同时利用家园联系薄、来园离园时与家长的交谈,和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幼儿的教养问题,做到家园共育。

从多方面、多角度的活动中小培养幼儿午睡的习惯,不但利于其生长发育,也能让他们体会到更多的乐趣。因此,我们要从中努力探索更多好的方法,来帮助小班幼儿午睡。

参考文献:

万燕.小班幼儿午睡护理三步曲[J].成才之路,2012(34).

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篇9

一、树立榜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的天性好动,在课堂上的表现尤其明显。一是上课不到10分钟,他们就坐不住了,有的把腿自然放在小椅子上垫着坐,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低下头弯着腰做小动作,学习兴趣淡薄等。二是书写握笔姿势不正确,无法完成书写时的三个“一”。三是盲目的模仿别人,服从别人,遇事不动脑筋,缺乏一个独立解决事情的潜力。四是对自己好奇的事总是跃跃欲试。

在孩子的心中,教师的地位是最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幼儿起着很大的示范作用,教师在年幼的幼儿的心眼里往往胜于自己的父母,他们善于模仿,但因他们辨别是非潜力差,老是随着教师的样貌行事,张口闭口就是“这是我们老师说的”或“我们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可见,幼儿把教师当作自己最直接的学习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时时处处应以身示范,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在用心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

二、用心鼓励,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个实验,称为罗森塔效应,又称为期望效应,鼓励效应、赏识效应,幼儿的成长需要关心和爱心,需要周围人的尊重和赏识。尤其是家长和教师,只要一句鼓励的话语,也许能够改变他们一生。人的本性都喜欢听赞扬的话,一个经常得到鼓励、得到赞扬的人是自主的、快乐的、敢于克服重重困难,勇于攀登高峰的。

教师要灵活运用鼓励机制,透过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来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用实物以及其他象征性的符号如小红旗、小红星、红苹果等加以强化;允许行为习惯好的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自由安排的时间,带给各种游戏活动的机会,为班级服务的机会等形式。这些都构成了一种合理的鼓励机制,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构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若能在幼儿期就得到及时的强化,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构成“定型”。这时孩子做起来会感到简单、自然、舒服、愉快,主动地去做,就会有助于这个孩子今后在这方面构成永久的好习惯。因为,此时幼儿的行为表现具有反复性、重复性的特点,任何行为习惯在幼儿期都处于萌芽阶段。既易于养成好习惯,一些坏习惯也易于得到纠正。

三、家园结合,巩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构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道理很简单,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构成。在幼儿园理解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

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小受到的家庭熏陶作用已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作为家长,无论工作多忙,也要适当利用业余时间带孩子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让他们亲自去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其次,家庭要给孩子留有活动的时间与空间。那里所说的活动是指健康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再者,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样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行为习惯。

大班幼儿午餐习惯的培养 篇10

午餐是孩子们在园集体生活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这项集体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孩子们的午餐质量,面对午餐,我们决不可能放任自流,而是有一定的组织流程和常规要求的。

一、合理组织餐前安静活动,有助于稳定幼儿情绪,促进食欲。

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让孩子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的主要目的。这时候的孩子刚结束有趣而热闹的游戏活动,情绪上很难一下转变为安静状态,因此在集体有序的入厕、洗手后,我们往往会借助一些安静活动的组织来调整孩子们的情绪,如听听轻松的音乐、故事;做做益智的手指游戏等。让孩子们的情绪稍稍趋于平静并在参加这些活动的同时变得更轻松更愉快,从而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午餐。

二、每日菜谱介绍,激发食欲的同时,帮助孩子拓展知识经验。

在午餐前进行菜谱介绍是我们的“保留节目”。常常会在餐前孩子们还没有上桌之前,请孩子们先闻一闻饭菜的香味,并请他们根据闻到的香味猜猜“今天我们将吃些什么菜、喝些什么汤?” 接下来我们会乘兴向孩子们介绍午餐中各道菜好听的名字、做这道菜的配料,通过这“闻一闻”、“猜一猜”、“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孩子们往往很容易被午餐中食物的色香味所吸引,有效地激起孩子们想吃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因为孩子们还可以进一步知道这些食物的营养成分对人体的好处,帮助孩子们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达到营养均衡的摄取,拓展他们的知识经验。

三、坚持进行午餐中的巡回随机观察和指导帮助,培养用餐习惯。

1、实行盛一桌吃一桌,并尽量关上门窗,以确保饭菜不凉。

2、鼓励孩子们愉快、安静、独立用餐,不打闹,不边玩边吃。

3、坚持少盛多添,孩子对盛饭、添饭很感兴趣,每添一次都会很自豪,增加了孩子的信心。

4、多给予孩子鼓励,今天能吃一小口,就给予表扬。明天争取能再多吃一口,以此循序渐进的努力,帮助个别挑食的孩子逐渐的克服不良习惯。

5、指导边吃饭菜,边喝汤,不吃汤泡饭,帮助消化。

6、保持正确的使用碗筷的方法及坐姿,不把饭菜掉在地面和桌上;不剩饭。

四、适当为大班孩子创设自我服务和集体服务的机会。

大班的孩子生活经验已经相对与中小班孩子比较强了,他们愿意独立的来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因此我们在此时就给予一定的支持,让孩子来为自己和集体服务,比如餐后各自收拾自己的餐具,以值日生的形式轮流收残渣盘等,从而使孩子养成不依赖成人、爱劳动、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期的这些进餐教育,其实都是从小班开始教育引导,在中班则是巩固练习,而到了大班时,就转化到自觉的行为了,从而逐渐形成相应的午餐常规的。但我们衷心的希望每一个常规不是孩子的束缚,而是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形成的自觉行为,最终为其的一生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篇11

首先,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发展指南》中都明确指出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在过去的幼儿教育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重知识轻习惯的想象,为了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幼儿习惯养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品格的余姚。幼儿阶级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刻,幼儿在园内的一日生活体现做多就是各种习惯。因此培养良好习惯就成为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形成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品格的最佳途径。再次,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纵观国际、国内不同历史时期,凡是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无不具有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寓于教学活动和游戏之中。

一、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寓于教学活动和游戏之中。

幼儿的学习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等都可以与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例如:以前孩子在每天的活动结束之后图书、玩具到处都有,放学后教师要整理很长一段的时间才能把所有的玩具和图书整理好。但经过我们做了几个简单的游戏之后,图书、玩具到处乱放的现象基本没有了。

二、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

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都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的形成的。例如:按时作息、按时上学、不任性、不挑食、不偏食、饭前便后要洗手、珍惜饭菜和衣物、爱护公物和自己的用品、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团结小朋友、与小朋友好相处、不经别人允许不随便拿别人东西、懂得尊老爱幼对别人有礼貌等等。诸多方面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是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每位教师(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指导,不能半途而废。

三、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和老师共同培养孩子。

家庭既是孩子的生活环境也是很重要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来说,在家庭的时间约占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因此,家庭教育在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长和老师的共同责任,因此,我们采用家长开放日、召开会等形式,向家长讲明这样做的道理,取得了家长的支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创设较好的教育环境,直到脚掌运用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教师和家长的表率作用。

谈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 篇12

一、选择适宜的倾听内容和时机

当教师意识到学生的倾听问题时,应该学会从自身去发现问题,为什么幼儿容易分散注意力,容易开小差呢?为什么幼儿不会对倾听的内容产生兴趣呢?事实上学生的倾听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倾听内容的范畴,有的教师会主观的选择一些适合于幼儿倾听的内容,这些内容虽然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倾听水平,但是教师忽略了幼儿是否对其产生了倾听的兴趣呢?所以说教师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倾听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倾听能力的基础。如《镜子里的小花猫》、《熊妈妈请客》、《河马先生的魔术》、《小螃蟹找工作》、《白雪公主》、《小企鹅的梦想》等等,这类以故事性为主的倾听内容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学生在倾听时也会更加的用心。同时教师还需要选择适宜的倾听时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起零散的时间,在饭前、饭后、午觉前等时间点,学生在这些时间点会更容易投入到倾听的内容中。此外在倾听的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倾听,势必会更容易抓住倾听的重点,提高倾听的效率。

二、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倾听热情

为了提高幼儿的倾听热情,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各种有趣的游戏元素,让学生在游戏的带动下更好的投入到语言倾听的训练中。那么哪些游戏可以促使学生的倾听热情呢?在我看来如“词语接龙”游戏就可以为学生的倾听训练打开一片天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词语接龙”游戏展开倾听的教学。教师只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词汇,然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以上一个词汇的最后一个词为下一个词的第一个词为基础,想象出更多的词汇,如此一来每一个学生都会认真的倾听上一个学生说出了哪一个词,并且他们需要在倾听中一步步的思考,找到更多有效的词汇,在“词语接龙”游戏中学生的倾听热情会愈加的浓厚。再比如“开火车”游戏也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倾听热情。在一段倾听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提出有关的内容,然后让学生以“开火车”形式来回答教师的问题,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加入到课堂倾听教学的环节。

三、在复述中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听与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要想让学生听的好,就要让学生说出来。所以在平时的倾听训练中,教师可以尽量采取复述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倾听的效果。首先在第一遍倾听中,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的说出内容的关键词和大体意思,这样的要求可以让学生在听懂内容的前提下找到重点内容。如在《小企鹅的梦想》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指出故事的关键词和大体意思,这样学生必然会在倾听中以整体的思维去了解这是小企鹅去追寻梦想的一个过程,当然诸如小企鹅、环境、梦想等重要词汇也会是学生关注的重点,在一次次的训练中,学生的倾听水平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其次在第二次的倾听中,教师就要要求学生能够尽量详细的描述故事中的重要情节,让学生了解每一个详细的故事情境。最后在第三遍的倾听中,教师就需要让学生能够完整的讲述出整个故事的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讲故事的权利。另外在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其他的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是补充和完善故事的内容,或是提出更精彩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激发讲故事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充分调动其他学生的倾听热情,久而久之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讲故事水平,就会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倾听机会,他们的倾听水平也会在不知不觉间有所提高。

四、采取多元化激励手段

幼儿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如果教师能够多多鼓励他们,给他们成功的经验,幼儿自然会在教师的多元化激励中不断的进步和成长。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语言上的激励,当学生在倾听环节有了优异的表现时,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要以激励性的语言来鼓舞和肯定学生的表现,如“你刚才听讲的非常认真哦!”、“你的回答非常的准确哦!”幼儿在接收到来自教师的语言性激励后,其对倾听的热情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采取相应的物质激励。事实上在幼儿激励过程中,很多时候物质激励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刺激,教师可以多准备一些小红花、本子和画笔等奖品,在学生表现突出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些奖品颁发给这些学生,并在周末或者月末的测评中评选出得到小红花、本子和笔数量最多的学生,让其作为本次评选的“小红人”,这样实施的精神和物质双重激励一定可以在倾听教学中取得显著的成效。

播下一颗种子,必将收获整个秋天,播下一份倾听,必将收获整个人生。因此从幼儿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不仅可以促使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可以提升他们的整体修养,这无论是对于幼儿的语言学习来说还是对幼儿的人生成长来说都必将成为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参考文献

[1]郭咏梅.幼儿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的养成策略[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年06期.

[2]沈瑞娜.重视幼儿与同伴的交往[J].家庭与家教,2007年08期.

上一篇:电大会计毕业自我鉴定下一篇:生气了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