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隐患排查制度(共13篇)
机动车隐患排查制度 篇1
机动车修理业 报废机动车回收业治安检查隐患排查:
一、是否制定并落实各项治安防范制度;
二、是否做好承修机动车查验、登记工作: 1按照机动车行驶证项目登记送修车辆的号牌、车型、发动机号码、车架号码、厂牌型号、车身颜色;
2、车主名称或姓名、送修人姓名和居民身份证号码或驾驶证号码;
3、修理项目(事故车辆应详细登记修理部位);
4、送修时间、收车人姓名。
三、是否做好回收报废机动车登记工作;
1、是否有公安交通部门出具的机动车报废明;
2、报废机动车车主名称或姓名、送车人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
3、按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报废证明登记报废车车牌号码、车型、发动机号码、车架号码、车身颜色;
4、收车人姓名。
四、是否存在无公安交通部门出具的变更、改装证明而予以改装、拼装、倒卖现象(如:发动机、车身架、车型、车身颜色或非法拼装的汽车和摩托车等);
机动车隐患排查制度 篇2
海洋石油941平台在安全自检自查中检查吊车滚筒
相关统计显示, 2009—2013年期间,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海油服) 员工增加了51%, 营业收入增加了52%, 而事故下降了14%。中海油服管理人员表示, 这一成绩的取得实际上得益于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持续化和深入化。
中海油服, 这一中国近海市场最具规模的综合型油田服务供应商, 其服务贯穿海上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中海油服的业务包含物探勘察服务、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及船舶服务四类。据了解, 中海油服拥有中国最强大的海上石油服务装备群, 共运营和管理40座钻井平台、2座生活平台、4套模块钻机, 另外还拥有和运营中国最大、功能最齐备的近海工作船队, 包括69艘各类工作船和3艘油轮、4艘化学品船、7艘地震船、2支海底电缆队、7艘勘察船及众多先进的测井、泥浆、定向井、固井和修井等油田技术服务设备, 服务区域涵盖中国海域, 并延伸至东南亚、澳大利亚、中东、美洲、北非和北欧等国家和地区。
2013年中海油服继续深化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共发现各类隐患1万7 680项, 较2012年同期多发现2 885项, 整改率为98.87%, 其中各类隐患治理完成1万7 480项, 未整改隐患200项, 未整改部分全部制定了临时管控措施并予以实施, 共投入隐患治理费用535万1 720元。6月12日, 就中海油服隐患排查治理的理念和方法, 本刊记者采访了中海油服副总裁訾士龙。
中海油服副总裁訾士龙 (左) 在海洋石油602驾驶台检查工作
自始至终高度重视
“隐患在中海油总公司被称之为不符合。”訾士龙解释道, “在我们的质量安全体系里, 不符合规章要求的, 我们就称之为不符合, 其实也就是隐患。之所以把隐患和不符合区别开, 是因为有些约定俗成、应知应会的东西我们没有写进体系里, 在制度体系中查不到它所违反的相对应的条款, 这时我们给定义为隐患。而不符合是指能从公司制度上查得到所违反的条款的。”
中海油服从成立之初, 就将不符合管理纳入到公司管理制度之中, 使不符合管理制度化、持续化和常态化。在中海油服管理人员看来, 隐患 (不符合) 管理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 隐患 (不符合) 是伴随着安全生产而产生的事故萌芽, 消除隐患, 就是消除事故, 事故得到消除, 企业才能健康高速地发展。
訾士龙向记者介绍了中海油服隐患排查治理的历史。2007年, 中海油服全面开展整治“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活动, 全面系统地排查各种安全生产隐患。2008年中海油服制定了“落实规章、彻底排查、全面治理、防范事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目标, 并发布实施隐患治理排查工作实施方案, 开始对隐患 (不符合) 进行分类管理, 即按照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存在的隐患、物的不安全状态、违反公司制度及事业部体系文件、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性或对员工可能造成的身体伤害、管理工作中的缺陷或疏漏这6类进行统计分析, 进一步明确了隐患的类型, 为下一步隐患治理工作重点提供了依据。2011年, 中海油服进一步深化对隐患 (不符合) 管理, 出台了新的《隐患 (不符合) 管理规定》, 在原6大类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 推出《隐患 (不符合) 分类分析细则 (试行) 》, 细则中包含6大类、171小项, 更好地抓住了隐患治理的主要矛盾并加以重点治理。
今年, 中海油服正在修订《隐患 (不符合) 管理规定》, 此次修订在原管理的基础上新增了分级管理, 挂牌督办, 滚动跟踪及系统录入。“虽然隐患发生在一线, 但有些隐患不是一线能够治理的, 必须由上级管理层来治理, 由此就产生了分级管理, 及时为一线消除事故隐患。对一些比较难治理的隐患采取挂牌督办的措施, 对一些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进行滚动跟踪, 重点监控不能及时整改项的临时管控措施, 直至隐患关闭。”訾士龙介绍到。
3个工具实现隐患排查制度化和常态化
无论是在2007年开展“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活动, 还是在2013年推行“全面提高工作标准”、2014年推行“深化提高工作标准”, 都是在以开展专项活动的方式, 使安全生产处于高压状态, 刺激企业始终遵守相关法律体系。而在日常生产中, 中海油服主要依靠一个体系和3个工具来实现隐患排查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一个体系即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3个工具即JSA (工作安全分析) 、SSR (安全建议书) 和STOP卡 (安全训练观察程序卡) 。
訾士龙说到, “在中海油服, 我们认为所有的事故都是因为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当我们说有隐患或风险的时候, 实际上是管理的隐患和风险, 管理不好隐患和风险才会出事故, 所以整个隐患排查其实是一项在源头上管理风险的工作。隐患排查之后跟随相应的风险分析、报告, 以及整改、监督、挂牌督办等等。”在体系、工具和安全专项活动相辅相成的共同作用下, 隐患排查已经成为一个运作良好的系统工程。
JSA (工作安全分析) 有效针对现场安全工作的风险管理, 通过在开展某项工作之前对此项工作面临的风险进行讨论分析, 头脑风暴, 在标准的模板库中列出相应的风险点和对应的正确步骤, 相互提醒和培训, 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前, 避免事故或险情的发生。SSR (安全建议书) 则使中海油服的隐患排查实现了全员参与, 每个员工都可以提出安全建议, 一旦采纳都有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STOP卡 (安全训练观察程序卡) 是国际上很流行的方法, 它注重鼓励正确行为, 消除负面行为, 有效发现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海洋石油941平台在安全自检自查中检查洗眼器
海洋石油941平台在安全自检自查中检查电缆线
訾士龙向记者介绍, “中海油服有其独特性, 不仅有QHSE体系满足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 而且有SMS体系满足ISM规则的要素要求。体系的用途在于协助整个组织把安全管理好, 而在现场是有它的自动纠错功能的, JSA、SSR和STOP卡从2005年开始在现场始终坚持执行, 这3个工具融入到现场, 确保了体系得到良好贯彻。3个工具要深入人心也并非易事, 但通过采取激励约束机制等措施, 这3个工具已经慢慢变成了现场作业工人的习惯。油田上的日常安全管理是很困难的, 仅靠安全管理人员督促全体员工是不可能的, 只有员工之间互相帮助才可以, 这3个工具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运用分析结果深入挖掘隐患
中海油服对隐患 (不符合) 的管理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 要求隐患 (不符合) 的整改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事业部、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发生的重大隐患 (不符合) 须立即纠正, 必要时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分析, 完成调查报告, 制定预防措施, 报相关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公司级重大隐患由公司主管领导负责资源协调, 公司质量安全部负责对监控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一般隐患由事业部负责处理。公司、分公司组织的安全检查中对发现的隐患 (不符合) 及时与接受检查单位进行沟通, 并提出整改要求, 同时将发现的隐患 (不符合) 以问题清单的形式提交给被检查单位进行整改;分公司负责验证。事业部范围内发现的隐患 (不符合) 须按照本单位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 (不符合) , 发生单位须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有效实施, 同时逐级备案。
中海油服隐患排查治上的“深入化”, 也基于其对隐患统计数据的分析。由于海上作业复杂的作业环境和气候条件, 机械设备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比陆地要高发。近几年, 中海油服排查出的隐患中占比例最高的即是机械设备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两类, 其中在2013年分别占所有隐患的26%和22%。根据隐患分析结果, 装备管理部门针对设备管理的完整性逐年在抓该项隐患的治理, 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保养。中海油服因此对装备改造、预防性保养等方面投入巨大。訾士龙说到, “例如有的设备说明书上要求每500 h做一次预防性保养, 但那是对于标准工况环境而言的, 鉴于实际使用的是海洋工况环境, 实际保养周期可能不到500 h, 我们增加了维修保养的频次。”并且, 根据隐患分析结果, 中海油服强调在设备初期设计建造阶段就充分考虑本质安全, 考虑安全距离、安全隔离、防护强度、防护面积以及安全防护是否已设计、设计是否合理。
2013年中海油服隐患分析中, 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所有隐患项的8%。从2008年开始, 中海油服每年有两三千名新员工的增加, 新员工的安全培训至关重要。中海油服基于新员工的工作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不仅是操作技能, 还包括应知应会、安全知识、语言沟通能力、现场行为的培训, 通过系统的培训来实现安全绩效, 将一些隐患在上岗前就消除。对于不同的人员实行分层级培训, 管理人员要取得安全管理资格, 作业人员要取得其上岗资格证等等。
“隐患治理的效果在短时间内是体现不出来的, 随着公司的持续发展、不断积累, 效果才能体现出来。2014年我们的安全业绩比往年都好, 就是因为我们的基础工作开始见成效。随着在基础工作上持续努力, 不断扎实, 未来的安全成效会更加显著。”訾士龙讲到。在中海油服安全管理人员看来, 隐患排查的重点并不是整改率的多少, 而是各单位对隐患不能及时整改项如何管控。整改率99.99%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0.01%的未整改项目如何管理。中海油服把未对不能及时整改项制定临时管控措施作为公司隐患管理的“红线”。
隐患排查制度 篇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减少违章和违规作业、有效防治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公司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切实消除我司事故隐患,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推动我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和公司范围内作业的施工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三条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实施。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小组成员包括由负责安全的副总经理、企管部部长以及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企管部,负责专项行动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 各部门必须按照“统一监管、逐级监管”的原则,负责本部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与监督管理。
第三章 隐患排查
第五条 企管部、职能部门应结合本部门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工作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人员,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排查,企管部协同生产部每周组织集中排查治理一次。第六条 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对各部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综合监管,每季度对各部门、施工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抽查。
第四章 隐患报告
第七条 各部门应及时向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汇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第八条 各部门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发现本辖区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超出其职责范围的,应当立即向企管部或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报告。
第九条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每月要对公司的隐患排查治理结果进行汇总。
第十条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参加对全公司的在职员工安全教育、安全管理、施工现场、人员操作、机械设备运转、安全防护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全部登记建档,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能整改的马上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定人、定期、定措施”落实责任人和整改资金,限期整改。
第五章 隐患整改
第十一条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对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排查登记后,应及时以书面形式下发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内容、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对一般事故隐患要做到立即整改,整改时间一般不超过10天;对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隐患,要督促隐患所在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确定专人24小时进行监控管理,确保万无一失。
第十二条 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对安全生产隐患所在部门实施重点监管,加大巡回检查的频率和力度,督促其尽快整改到位。对隐患整改措施长时间得不到落实、超过整改期限的,对部门第一责任人予以经济或行政处罚。第十三条 公司企管部确认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应报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限期相关部门解决问题,切实做到“四不放过”,即: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工作不到位不放过,隐患不消除不放过,没有隐患整改报告不放过。第十四条 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在隐患整改督查过程中,对事故隐患顶着不整、拖着不办或不能限期整改的,要上报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该撤的撤,该罚的罚,由此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经济和法律责任,决不姑息迁就。第六章 隐患消除
第十五条 公司范围内对重大安全隐患予以挂牌编号,安全生产隐患所在部门隐患整改完毕后,向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提出书面申请,经复查通过后方可编号。对未按时整改的隐患,相关部门应重新登记,重新明确责任单位、责任监管单位、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并采取相应处罚措施。第十六条 企管部每季度对安全生产隐患销号情况进行汇总。第七章 工作纪律
第十七条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行“谁排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管辖、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和责任追究。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要以对公司的员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检查。对因排查事故隐患不深入、不细致或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整改措施不到位、责任制不落实致使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对部门负责人进行经济或行政处罚。第八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制度如与新颂布的法津、法规和政策规定有不相符的,按新的规定执行。
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篇4
为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格推行制度化排查程序,做到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杜绝和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安全生产方针,切实把预防工作和安全隐患排查、隐患整治落到实处,强化岗位安全责任,确保医院财产和人员安全。
二、安全隐患排查及报告制度
1.广大职工要经常检查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并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患未然。
2.科室每月进行一次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隐患的大排查工作,将安全隐患内容、主要危险源等因素、整改措施及整改期限等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各职能科。
3.安全隐患整改完毕后,整改科室写出书面报告,提请院部复查验收,由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复查验收。
4.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建立独立的台帐。
5.建立安全隐患举报制度,举报电话:59588626,办公室接到电话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查清隐患并通知医院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检查整改。
三、安全隐患的整改
1.全院职工要充分认识安全隐患的严重性、危害性,各科室要充分发动每位员工积极查找安全隐患,并及时组织整改,做到自查自改,不断消除隐患。
2.重大隐患要指定专人监管,定时间、定措施,必须限时整改。3.安全隐患牵涉到设备系统改进时,科室可提出书面报告由设备科提供改进方案,责任部门执行。
4.如整改项目牵涉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科室(部门)时,哪个科室(部门)耽误整改项目完成的,追究相应科室及责任人的责任。
四、处罚与奖励
1.全院工作人员都是安全隐患的排查者,要各自了解自己的职责,随时随地检查、排查、排除安全隐患,并及时汇报进行处理,决不能对安全隐患隐瞒不报,否则,发生事故者,要严格追查责任,并进行罚款处理。
2.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科室,职能科要加强检查、监督其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逾期未整改的,按院部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3.对职工发现的安全隐患,科室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者,广大职工可向院部举报(举报电话:7222137),院部将组织相关人员对该项目进行重点督查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4.安全隐患一旦被上级有关部门通报,根据情节轻重,将对责任人或科室按300-500元/次予以处罚,并追究安全隐患责任人的责任。5.经院部查出严重安全隐患,未及时上报,并未采取措施及时整改,视情节轻重对责任人或科室按200-300元/次予以处罚。
6.年终院部对科室安全工作设奖,对宣传教育到位、责任落实好、隐患排查整治及时、全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科室给予表彰奖励,并对前三名科室分别奖励500元、300元和100元。
五、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
1.医院安全生产隐患整改单做为统计分析的基础资料。
2.各科室每月5日前将隐患排查整改情况报送各职能科,由各职能科室整理报分管领导。
3.分管领导收到报送的整改单分科室进行归类,并查阅有关重大隐患。
隐患排查制度 篇5
闭合管理制度
为确保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隐患能够有效的消除,在管理上不存在管理缺陷,没有死角、不漏空隙,特制定区队、班组隐患排查整改闭合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整改闭合管理机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规范隐患的排查、登记、整治、监督、销号全过程管理,不留空档,确保隐患整治落实到位,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根据矿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结合我队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不安全事故隐患,是指各岗位、各工种在操作过程中,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和制度的规定,或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三条 隐患和不安全行为的分级分类实施细则
1、按隐患的风险大小和治理难易程度分为:重大隐患、较大隐患、一般隐患。
重大隐患是指严重危及安全生产,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危害和整改难度大,应当全部或者区域局部停工、停产、停运、停业,需要投入资金、实施工程、更换装备并经过较长时间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需由业务板块和集团帮助组织治理的隐患。
较大隐患是指危及安全生产,任其发展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危害或治理难度较大,需要暂时局部停工、停产、停运、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治理方能排除,需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治理的隐患。
一般隐患是指危及安全生产,任其发展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危害或治理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治理排除的隐患。
2、按不安全行为的情节、性质以及产生或可能产生后果的轻重程度分为:严重不安全行为、一般不安全行为、不规范行为。
严重不安全行为是指情节、性质或后果特别严重的不安全行为。一般不安全行为是指情节、性质或者后果较严重的不安全行为。不规范行为是指情节较轻的不安全行为。
3、按隐患和不安全行为的种类可分为:
资质证照、安全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配臵、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图纸管理、作业(操作)规程、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记录台账档案、应急救援预案与实施、矿山救护、建设项目、事故管理、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采掘布臵、采煤、开掘、通风、瓦斯、粉尘、防灭火、防突、瓦斯抽采、地测防治水、电气、供电、大型设备、提升运输、爆炸物品、爆破作业、安全标示、安全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紧急避险、通信设备等类别。
4、对于查出的隐患,要按一般隐患、较大隐患、重大隐患及时登记建档、及时实施监控治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五条 隐患排查整改闭合管理包含以下环节:
1、隐患排查环节:矿、科室安全检查、队管理人员下井及带班督查、班组长等其他从业人员发现或提供的信息。
2、填单登记环节:作业现场隐患确认、安全信息站汇报信息登记。
3、签字确认环节:被检查岗位责任人对存在的隐患及整改措施签字、确认。本环节包含作出处罚决定。
4、收集整理环节:将隐患信息收集后,进行台账管理,并存档。
5、整改实施环节:按整改要求,落实整改措施,限期消除事故隐患。
6、控督查环节:在整改限期时间内,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查验收环节:进行整改情况检查、验收。
8、息反馈环节:收集整改信息,对完成情况进行登记、签字。第六条 安全隐患的整改闭合:
1、上级检查出的区队各类安全隐患:队根据等级,要立即按照隐患整改的五定原则积极进行组织整改,当班能够整改的不推到下一班,需要制定整改措施的要立即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业务科室负责监督验收隐患结果。
2、上级检查的各类隐患:牵连到区队和相关科室共同处理的,由队制定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制定负责人进行整改。队暂时不能整改的,必须由区队制定安全防范措施,整改期限。并定期反馈隐患整改进度情况的说明,书面报告由主管矿领导签字。
3、群监员、青年岗、安全检查员等日常检查发现的隐患,应通知现场负责人进行整改并填写隐患记录。
4、各类隐患整,由区队负责人签字,并负责落实隐患整改的情况,并反馈到档案。
第七条 各类安全检查或督查发现、查出的事故隐患,必须在现向各岗位存在的隐患、注意事项及处臵措施,对“三违”行为要当即指出且予以纠正。
第八条 检查人员升井后,必须填写《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表》签字;对“三违”行为的个人和隐患单位视情况作出处罚决定。
第九条 其他人员发现或提供的信息,由队技术员写入《隐患排查记录登记台帐》,每日并由队长、副队长审阅、签字,落实整改措施。
第十条 被检查岗位责任人必须在隐患记录上签字接受,对存在的隐患及整改措施签字、确认。
第十一条安全隐患整改的奖罚规定:
1、发现现场安全隐患危机安全生产的,队跟班队长必须监督当班落实整改,对隐患整改不积极,不整改,队当班负责人每条罚款100元。
2、跟班队长和施工人员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并及时督促整改完毕,避免发生人身事故和分伤亡事故的,由队落实,给予300—1000元奖励。
3、对检查出的隐患,凡施工人员不按照要求时间完成的,每条处罚100元。并再次对跟班队长隐患队责令整改,到时仍未完成者,加倍处罚,直至完成为止。
4、重大隐患不按照要求和规定时间完成,无正当理由、无防范措施的,每条队区队跟班队长罚款200元以上,对班组处罚500元,并再次责令整改,到时仍未完成者,加倍处罚,直至完成为止。
5、整改牵涉到两个及以上班组,哪个班组耽误整改隐患的完成。月度安全无事故对班组负责人扣30%。
6、科及业务科室管理人员及队管理人员检查发现的隐患容易整改而责任班组未及时发现和整改的,对责任班组按照矿井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处罚。
7、上级安全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队积极组织整改,不能整改的制定相关措施,属于违章违纪者,按照有关“三违”考核规定加倍处罚。
电缆线路通道隐患排查管理 篇6
1 电缆通道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以及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和完善, 电力电缆线路在城市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受城市规划、道路建设、地域局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造成了电缆线路的通道路径困难, 因而电缆线路通道越来越成为稀缺宝贵的资源。
国网蚌埠供电公司通过开展电缆线路通道资源隐患排查, 对电缆线路通道存在的安全隐患, 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开展隐患治理;完善电缆线路通道管理规范, 对电缆通道进行全过程管理监督, 在项目规划前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后期电缆运维工作管理上下功夫, 把牢电缆通道原始资料、基础数据、施工质量关;严格电缆线路通道的审批, 规范电缆通道资源的审批、使用、运维等流程, 提高电缆通道管理水平, 提高电缆通道资源的利用率、完好率, 从而保证了电缆线路安全。
2 电缆通道存在的隐患
2.1 电缆通道前期存在的问题
2.1.1 电缆通道没有进行统一规划、管理, 造成了电缆通道与其他市政管线之间存在安全隐患。
2.1.2 电缆通道在设计时大都只进行原则性设计, 造成了电缆通道路径精准度较差, 给后期运维工作带来不便。
2.1.3 政府及用户投资改造的电缆通道在建设中缺乏对施工质量的管控, 施工单位素质参差不齐, 造成了电缆线路通道安全与质量存在缺陷等。
2.2 电缆通道运维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 未建立健全电缆通道使用审查与审批机制, 电缆通道使用不规范, 存在较大资源浪费。
2.2.2 在已建成电缆通道内施工随意性较大, 存在乱敷设、乱摆放、乱穿管等现象, 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2.3 电缆路径上警告标识缺失, 倾斜严重;电缆工井内无防火措施, 存在火灾隐患, 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2.2.4 电缆沟道积水多, 影响电缆安装维护与稳定运行。
2.2.5 市政建设、用户施工多, 防外力破坏压力大。
2.2.6 电缆监测装置配备较少, 在线监测电缆运行水平能力不高。
3 治理措施
3.1 建立政府投资电缆通道的接收管理机制
3.1.1 针对政府出资建设的电缆通道, 公司明确运检部门归口管理, 通过规范的手续进行电缆通道无偿接收。
3.1.2 加强用户出资系统改造工程、非系统工程电缆线路资产移交公司管理, 积极参与用户出资系统改造工程、非系统工程项目的方案确定、设计审查等过程。[1]
3.1.3 加强政府出资建设电缆通道的过程管理, 协调和指导电缆通道的施工质量管控, 保证电缆通道的安全与质量。
3.1.4对接收后的电缆通道建立电缆通道的基础台帐、基础信息和数据, 纳入主设备进行管理, 开展常态的运维工作。
3.2建立了备用电缆通道的安全管理机制
3.2.1 加强备用电缆通道的运维管理。加强对备用通道的运维, 将备用通道与运行通道执行同一标准, 对发现的隐患及时制止, 禁止在备用电力电缆沟、工作井内同时埋设其他管道, 尤其是输油、输气等易燃易爆管道, 未经许可不准同沟埋设。[2]
3.2.2 规范备用电缆通道的使用管理。电缆备用通道的使用实行审批制, 由使用单位填写电缆通道使用审批表, 明确使用的具体位置和起至点, 由通道运维单位进行审批。对不能满足电缆安全的通道申请拒绝审批。
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备用电缆通道, 进入电缆通道内, 均应到通道运维单位办理书面许可手续, 施工作业应签订安全协议。事故处理等紧急情况下可通过电话或口头办理, 事后应登记备案。
3.2.3 严格在备用电缆通道内的作业安全管理。电缆备用通道内施工作业时, 使用单位应严格执行电缆安全作业规范, 负责对通道内已有电缆及相关附属设施的保护;运行部门要履行安全监督职责, 加强现场作业监护。确保作业期间内电缆设备、电缆通道的安全。
3.3 建立电缆通道使用的审批机制
3.3.1 强化电缆通道作为主设备管理的力度和意识, 明确相关部门职责, 将电缆通道纳入到公司统一进行管理, 由公司相关管理与市政部门联系, 由运维检修部作为电缆通道的归口管理部门。
3.3.2 公司系统内的部门 (阳光公司、信通、营销) 使用电缆通道时, 应进行严格审查、审批, 具体步骤是使用部门报送电缆线路通道使用申请, 经电缆运检室审查后, 报运检部、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同意, 方可进行申报相关手续。严禁私自、随意使用电缆通道进行地下管线的敷设。
3.3.3非系统工程使用电缆通道 (如电信、移动、联通) , 由信通公司进行汇总后, 经电缆运检室审查后, 报运检部、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同意, 方可进行申报相关手续。
3.3.4 市政部门需使用公司系统的电缆通道时, 应按照公司制定的审批制度, 填写申请表, 经运检部审核后报公司领导审批同意, 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3.3.5 对设计部门设计的电缆线路使用的电缆通道进行严格设计审查, 规范预留电缆通道使用, 保证新建电缆线路和运行电缆线路的安全。[3]
3.3.6 各单位在使用电缆通道时, 应严格按设计及电缆通道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不得更改电缆敷设的设计路径以及电缆在通道中的相对位置。
3.3.7 对非开挖工艺施工的通道管理, 施工时顶管宜逐根敷设,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批复的通道进行排列。
3.4 建立停运、退役及报废电缆通道的管理机制
3.4.1 公司运检部加强对停运电缆线路通道的管理, 废旧电缆拆除后, 及时保留通道以作备用, 由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对保留通道进行维护、打通。
3.4.2 电缆运维部门应及时更新停运、退役及报废电缆通道的基础台帐、基础信息和数据。
3.4.3 电缆运维部门对停运、退役及报废后电缆通道纳入日常运维管理, 对其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和维护, 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确保电缆通道完好。
3.5 健全和完善电缆通道的日常运维管控机制
电缆通道的隐患主要包括火灾、外力破坏、非法侵入、运行温度过高和渗漏水等。隐患排查的方式主要包括人工巡视、检测和在线监测等方法和手段。
3.5.1 建立电缆通道隐患排查和治理的长效机制, 明确管理职责, 规范工作流程, 认真落实消除电缆通道各类隐患的措施, 实现电缆通道隐患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3.5.2 缩短电缆设备巡视周期, 优先对重点线路、重点部位电缆警告标识进行补充。加强设备巡视, 建立市政施工工地档案, 及时下发防外力破坏通知书, 对重点地段设专人监控, 降低外力破坏事故。
3.5.3 加快积水电缆沟道改造。首先对积水的电缆沟道进行定期排水与封堵。其次加快改造防水等级低于三级的电缆隧道结构。最后建立积水电缆沟道数据库, 加强降雨后特殊巡视, 及时排除积水。
3.5.4 及时修补、更换缺失的电缆井盖。对不能立即处理的井盖, 要采取临时措施, 加设警示标志或围栏。在主要街道安装电缆井盖“安全”防坠网。
3.5.5 积极采取电缆隧道防火措施, 首先对变电站电缆夹层、电缆竖井、电缆隧道、电缆沟等空气中敷设的非阻燃电缆, 包绕防火包带或涂防火涂料。其次在电缆隧道中设置防火墙或防火隔断, 电缆竖井中分层设置防火隔板。最后在电缆夹层、电缆隧道设置火情监测报警系统和排烟通风设施, 并按消防规定, 设置沙桶、灭火器等常规消防设施。[4]
3.5.6积极开展电缆设备在线监测, 积极应用电缆专业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扎实开展电缆设备状态检测, 建立电缆线路状态评价:资料查阅、带电监测、巡视检查、在线监测的参量数据库, 提高对电缆设备技术监督水平。
3.6 建立电缆通道的运行分析制度
结合每月电缆运检专业月度运行分析会, 专题开展电缆通道隐患排查与治理分析, 对电缆通道运维工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 总结运行经验, 找出薄弱环节, 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4 注意事项
4.1 加强电缆通道的规划管理
加强与城市规划部门的联系, 使电网规划真正作为政府进行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使电网规划“纳入”城市规划变为“融入”城市规划, 从而保证电缆通道路径规划落到实地。[5]
4.2 加强政府城市建设电缆通道接收管理
明确专门部门与政府城市建设电缆通道项目对接, 畅通政府建设电缆通道资源的过程管理和接收环节, 加强政府建设电缆通道的安全质量管理, 同时对接收后的电缆通道纳入日常管理, 保护通道资源。
4.3 将电缆通道作为主设备进行管理
按照三集五大体系专业管理要求, 进一步理顺电缆通道公司内部的管控环节和管控要求, 梳理通道管理中的不畅流程, 及时进行优化重组, 有效解决电缆通道问题。[6]
5 结论
5.1 建立了电缆线路通道隐患排查与治理的常态管理机制。进一步细化和明确10k V及以上电缆线路通道和通道结构排查的责任分工和排查计划, 保证了电缆通道的排查与治理工作的实效;
5.2 健全完善了蚌埠电网电缆线路“三图两档两表”。即:蚌埠地区电网电缆线路系统接线图、电缆线路地理平面图、电缆线路敷设剖面及特殊结构图;蚌埠地区电网电缆设备“一线一档”、电缆线路防外破“一案一档”;蚌埠电网电缆线路设备一览表、电缆通道资料台账;大大提高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效率、提高现场施工安全交底的准确性、提高电缆线路参数的精确度;
5.3 强化了电缆通道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要求, 加强了政府投资电缆通道建设过程安全质量的管控, 提高了政府、用户投资电缆通道的可用完好水平;
5.4 建立健全了电缆通道使用的审查、审批程序, 提高电缆通道资源的利用率;完善了对停运、退役及报废电缆通道的管理维护, 提高了电缆通道完好率;
5.5 制定了电缆通道内电缆线路设计和施工精益化管理标准, 基本杜绝同电缆通道内多种、多条电缆线路乱穿、乱放、乱敷设、相互挤压现象, 提高了电缆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
5.6 加强了电缆通道运维计划管理和质量管控, 提高了备用电缆通道的运维、使用管理水平。
摘要:本文对公司所属及代管的电缆通道使用原则及使用审批、施工、验收、电缆通道内设备运维管理的工作流程和要求进行规定, 加强电力电缆通道运维管理, 进一步提升电缆通道标准化、精益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确保电缆通道及电缆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词:电缆线路,通道,隐患,管理
参考文献
[1]皖电运检[2014]28号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关于全面推进配电网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Z].
[2]国家电网生[2010]637号国家电网公司电缆通道管理规范[S].
[3]Q/GDW512-2010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S].
[4]国网运维检修部运检三[2014]42号关于印发电力电缆及通道运维检修综合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Z].
[5]电运检工作[2013]560号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关于加强用户资产接收管理的通知[Z].
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篇7
一、各处室、各学科、各办公室、各年级、各班,每月必须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大检查。
二、各年级、各班班主任,要负责对教室、寝室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
三、学校服务部要每天指定专人负责对学生食堂、小卖部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并做好记载。
四、保卫人员要学期要对学校大面积公共区域的安全进行大检查(含学生寝室),每学期不少于三次。
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篇8
为了切实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做到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杜绝和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强化岗位责任制,从源头上遏制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车辆和人员安全。
二、安全隐患排查及报告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各单位负责人是否和单位职工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车管部是否与每个司机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每年签订一次。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车辆、驾驶员的有关证件是否有效和进行年检,每年检查一次。
3.安全基础工作情况,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驾驶员、车辆的基础管理台账完备。
4.驾驶员管理,对驾驶员违法违规和交通事故教育处理情况和督促其参加学习,经常对驾驶员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违章操作情况进行排查。
5.车辆管理,车辆按期维护检查,确保车辆性能符合安
全技术标准。防止带病上路运行,车辆投保法定保险。例行保养情况。每个安管员按照自己分管的范围对上述内容要每月排查一次,对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及时给部门和司机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并逐级上报。
三、奖励和处罚
1.安管员按照制度要求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及时上报的年终给予发放安全管理奖。
挖掘机动臂提升缓慢故障的排查 篇9
1. 针对故障进行检测
(1)进行速度测试
在P (发动机最高转速)模式下,测试动臂提升速度,结果完成提升动作的时间为6.5 s,查服务手册中的技术数据,正常的提升时间为(2.6±0.3) s。测试其他动作如铲斗、回转、斗杆的速度,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2)进行压力测试
结果先导压力4.0 MPa,各动作的主溢流压力33.0 MPa,均正常。
2. 分析故障原因
该机液压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动臂提升缓慢有以下几种原因:
(1)铲斗或右行走的负载单向阀泄漏
若铲斗或右行走的负载单向阀泄露,将导致分流,影响泵的斜盘角度。检测方法:操作铲斗向外或向内到极限位置的同时,提升动臂,结果提升速度没变,因此可排除铲斗负载单向阀的问题。由于铲斗动作的速度测试为正常,右行走负载单向阀也应没问题。
(2)动臂操纵阀的阀芯动作不到位
动臂操纵阀的阀芯动作不到位的原因有阀芯卡滞、推动阀芯动作的先导油压力不够等。检测方法:单独操作动臂操纵阀手柄在全行程位置,测试Fr (负反馈压力检测口)的压力,接近为0。因此可排除这一原因。
(3)动臂提升的过载溢流阀泄油
检测方法:前面测试过动臂提升时的主溢流压力正常,因此也可排除这一点。如对过载溢流阀有怀疑,也可通过前、后过载溢流阀的置换来辅助诊断。
(4) P1泵没参与工作
动臂提升时,P1 (PL)、P2(PR)泵应同时给动臂缸供油。如果由于某种原因,P1泵没供油,或油没流到动臂缸,都是造成动作缓慢的原因。
若P1泵没供油。主要原因应是b口无压力油过来,P1泵斜盘角度过小,此时只有P2泵给动臂缸供油。该故障可通过动臂提升时检测P1泵是否有压力,或检测Fl(负反馈压力检测口)的压力来诊断。前面做过压力测试为正常,因此可排除这一点。
若合流逻辑阀故障,将导致P1泵的油流不能供给动臂缸。检测方法:首先在F (FINE)模式下(此时是P2泵单独供油),测试动臂提升速度结果完成提升动作的时间为6.9 s。结合我们前面在P模式下测试的速度为6.5 s,很可能P1泵没有给动臂缸供油,合流逻辑阀存在故障的可能性很大。拆掉合流逻辑阀的阀芯(见图2),测试动臂提升速度为2.8 s左右,正常。据此断定故障元件为合流逻辑阀。
3. 查找故障点
首先测试合流逻辑阀Pb处的压力,正常。因提升头外表面有有轻微拉痕,如果提升头卡滞,也会导致不能合流。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去掉表面毛刺,直到提升头运动灵活。装上后动臂仍提升缓慢。
继续检查,发现图2中箭头所示的阀芯卡滞,很难动作。想办法将其拉出,用细砂纸打磨,直至动作灵活。装复试机,提升速度为2.8 s左右,正常。
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篇10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形成,很大程度还取决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的薄弱是安全事故隐患的祸根。为了消除隐患,消除祸根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三查”
1.查思想。就是检查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是否重视,是否有正确的认识,是否真心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特别是要检查各级管理人员和领导是否真心关心员工的安全、健康,对忽视安全的思想、行为是否敢于批评,对违章作业及事故责任者是否严肃处理。
2.查隐患。就是深入检查生产现场的劳动条件,机械设备,安全卫生设施是否符合劳动保护要求和安全技术要求,查各项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查生产管理人员是否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管好所属人员、所属工程的安全工作,有无违章作业现象和行为。
3.查制度。就是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其它规章制度是否健全,落实,各岗位的操作规程是否完善,查各班组、各车间是否按规定班组安全检查、召开安全会议、组织安全活动,是否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学习,并按要求做好记录,查明火作业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是否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严把明火作业、审批、看火三关,是否执行“三到”(消防审批到现场,看火员到现场,消防器材到现场)等。
二、 “三定”
1.定整改措施。
2.定整改责任人。
3.定整改完成期限。
三、 “四不推”
1.个人能解决的不推给班组。
2.班组能解决的不推给车间。
3.车间能解决的不推给部门。
4.部门能解决的不推给公司。
使检查出来的问题条条有着落,件件有落实。
四、“四不放过”
严格按“谁检查谁跟踪,谁被检查谁反馈”的原则,相关部门和个人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四不放过”。
1.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
3.广大干部职工没受到教育不放过。
4.防危措施没落实不放过。
5.做到检查有反馈,有备案、有复查,并做好书面记录。
五、“落实整改”
燃气系统隐患排查制度 篇11
一,目的
为进一步落实公司各级燃气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燃气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各级、各类事故隐患,切实预防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生产检查
燃气安全生产检查遵循“分级管理、专业负责”的原则,分为经常性检查、专业检查、定期检查和综合性检查四类。
1经常性检查包括岗位检查、巡回检查和重点检查三种形式,具体规定如下:(1)各岗位员工在班组长或主操的带领下实施一班三次(班前、班中、班后)岗位检查,检查的重点是燃气调压设施、燃气阀门、放散阀、燃气报警器等设备设施运行状况、作业人员违章违规现象的及时纠正等,燃气泄漏检测手段主要以报警器检测、人体感官、风向标识杆等具体形式。
(2)燃气安全、生产技术专业人员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巡逻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类“三违”现象;各类危险点、危险源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设备、设施及建筑缺陷和现场环境的安全状况等。
(3)燃气生产安全事故或未遂事故所暴露、潜在的问题,各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重点检查,具体组织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涉及到的专业组、部门参加。
2专业检查 燃气安全防护、救护器材、消防器材、应急管理等各专业管理检查由各相关专业、职能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3定期检查
(1)各班组必须坚持一班三检制工作原则,责任人:班组长。
(2)国家法定节假日前后各部门都要组织一次全面的综合检查,责任人:单位主管、各部门负责人。
4,综合性检查
燃气综合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由公司经理班子成员带队,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各专业组参加,进行思想、制度、管理、隐患等全面检查,按综合性生产安全事故检查计划组织。
三,燃气事故隐患级别及整改责任划分
一般事故隐患,指作业现场存在的,在作业区范围内能够按期整改的隐患,由作业区、单位主管负责落实整改,本公司安全员监督。
较大事故隐患指部门无能力解决,需分公司有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协助解决的隐患,由隐患所在专业管理组逐级递交隐患报告,督促落实,公司安环办监督。
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召集有关部门、专家研究制定方案,列入安全管理体系方案,由公司组织实施,部门配合整改,公司安委会监督。四,燃气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上报及处理程序
一般事故隐患现场解决,当班班组长、安全员将整改情况上报作业区负责人。
较大事故隐患由作业区负责人、安全员或现场检查人员逐级上报安环部门。
重大、特大事故隐患,当班班组长妥善安排作业人员暂停或撤离隐患现场,逐级上报(必要时可越级上报),并派专人加强现场警戒和安全监护。
上级职能部门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执行上述程序。安环部门视隐患等级情况,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整改完毕后,相关单位、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反馈整改情况,安环办复查验收。
五,事故隐患整改方案、措施的制定 事故隐患整改方案包括下列内容:治理期限和目标,具体措施,技术方案、安全方案、机构和人员,实施、配合单位,隐患未完全消除期间的告知、应急预案等。
六,建立燃气事故隐患档案
燃气安全生产检查必须有台帐记录,班组检查记录在设备点检表、交接班日志、和班组安全活动台帐上。
较大或重大事故隐患各部门、专业组建立台账,分类管理,并将整改、验收结果存档。
各类燃气安全生产隐患检查记录必须包含以下内容:隐患内容、整改措施、时限、责任人、整改验收情况。
七,责任追究
各部门必须按照燃气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内容、频次、整改等要求,对本单位职责管理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认真排查,及时落实整改。
对燃气事故隐患整改不力,不按规定的期限、要求进行整改,推诿扯皮,考核相关责任人;造成事故的,加重处罚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附:
燃气设施安全检查内容
(一)一般规定。
1.各种主要的燃气设备、阀门。
2.各类带气作业处应分别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3.燃气辅助设施保持完好有效。
4.对于设备腐蚀情况每年重点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备案。5.燃气危险区域的燃气浓度必须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燃气监测装置。
(二)用气点
1.相关燃烧阀门的头部有明显开关标志。2.燃烧阀前有放水或放气头。3.阀门严密、灵活、无泄漏。
4.助燃管道及燃气管道设置低压报警装置。
(三)管道
1.公司站区主要燃气管道须标有明显的燃气流向和种类。2.所有可能泄漏燃气的地方均须挂有提醒人们注意的警示标志。3.管道本体无可见泄漏(含法兰、阀门及附属装置)。
浅谈如何排查煤矿机电安全隐患 篇12
关键词:煤矿机电,安全隐患,排查方法
随着技术的进步, 我国煤矿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也不断提高, 煤矿机电设备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但是另一方面由其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排查出煤矿机电的安全隐患成为煤矿工作的重要工作, 而煤矿机电的安全隐患经分析研究得出以下几点。
1 煤矿机电的安全隐患
1.1 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
煤矿机电的安全隐患很大部分是由于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技术不娴熟导致的。管理人员只注重煤矿生产效益而忽略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问题, 没有对工作人员贯彻“安全第一”的思想, 不能按时对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技术和安全意识上的专项培训, 这种工作态度和管理方法忽视了工人的人身安全, 也会严重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特种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特种技术人员是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主力部队, 高水平的操作技巧和大量的煤矿机电生产的相关知识储备是其必须具备的素质。但是由于特种技术人员的不断更新换代, 使得其技术水平严重参差不齐, 部分技术人员由于经验不足导致技术生疏从而导致生产过程中的漏洞, 给煤矿事故埋下隐患, 后果严重。
1.3 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除了操控运输设备的工作人员之外, 煤矿机电运输设备也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必要部分。运输设备的维修检查不彻底、保养工作不到位、没有及时清理更换、没有定期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 设备安装过程中出现安装位置错误或者没有打好安装基础等都会埋下安全隐患。
2 排查煤矿机电安全隐患的相关措施
2.1 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第一”的思想应该始终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安全工作到位后自然会带动经济效益的增长。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工作, 保护每个工人的人身安全是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公司应该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工作, 灌输“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 将工人的人身安全与公司的经济效益提到同等的高度, 甚至高于经济效益。
2.2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 安全的施工环境离不开先进的管理, 而先进的管理又得益于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的决策关系到整个矿井的生产方向, 但是在煤矿管理中贪污受贿、玩忽职守的现象屡禁不止, 这种只顾个人利益的行为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埋下重大安全隐患。所以, 要确立与之相关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使对煤矿机电各项工作的检查、排查工作都有规可循, 这样能够保障排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也能够对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管。
2.3 加强对特殊工种的技术培训
煤矿机电运输工作具有很强的技术性, 对特殊工作人员的要求极高, 不仅是强大的理论知识做指导, 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应对机电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特种工作人员, 就要加强对特殊工人在技术、经验、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培训, 采用“一师一徒”制, 将上一代的工作经验传输给新一代的工人。再将这些工作经验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相融合总结出更适合于现代机电运输的方案, 将埋在工人中的煤矿机电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2.4 重视对机电运输设备的安装、维护、管理、维修和更新换代工作
要制定一项针对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相关工作的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来对机器设备进行有序的管理维修等工作。在运输设备管理制度中应该明确规定机电运输设备的安装标准, 根据机器使用程度规定出保养次数和间隔天数, 设立定期检查制度, 根据检查结果安排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对已经到期或者快要到期的运输设备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更新换代, 并完善运输设备的安装验收管理工作, 防止机电运输设备本身安全事故的发生。各单位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还要注意更新换代的机器应该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都应该严格执行。
2.5 加强矿井质量的标准化管理
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施工安全的基础, 是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虽然达到矿井质量标准化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保证, 但是标准化的结果却使煤矿的施工安全和生产效益翻倍上涨。所以各单位应把建设标准化的矿井作为初期施工的首要目标, 为将来的煤矿机电运输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总结
煤矿机电运输作为整个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 其运输安全与否关系十分重大。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给煤矿机电运输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 大幅度提高了机电运输的安全性和运输效率, 但是安全生产依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本文针对煤矿机电运输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给出的几点建议, 旨在提高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程度, 也为今后煤矿机电运输中的安全隐患的排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妮.浅谈煤矿机电运输安全评价及相关建议[J].江西煤炭科技, 2011 (4) .
煤矿水害隐患排查制度 篇13
为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现特制定我矿专项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认真落实水害防治责任
增强做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水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水害防治工作职责。各相关科室、部门要针对安全生产专项行动中查出的煤矿水害隐患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分析情况,提出措施,对重大水患立即整治除险。
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要承担起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技术责任。要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配备水文地质技术人员,设立专门的煤矿防治水机构、建立健全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配备齐全的探放水设备和专业队伍等,不断促进矿井防治水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强煤矿防治水基础工作
矿井要按照“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认真开展防治水工作。采用适合本矿井的物探、钻探、化探等先进适用技术,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情况;定期收集、调查核对本矿及相邻煤矿的废弃老窑情况,编制《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等基础图纸和资料,准确掌握矿井水患危险的情况,对矿井生产区域的地质构造情况、水害类型等进行预测预报,提出预防和处理水害的针对性措施。
三、加大重大水患排查治理力度
煤矿企业要认真排查治理矿井及其周边受威胁的水害隐患,特别是安全生产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重大水害隐患,要分类定级,建立档案,按规定向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报告;同时要制定专门治理计划,做到人员责任、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期限、应急预案五落实。严禁超层越界等违法非法开采,严禁采掘防隔水煤柱。凡存在严重水患而未采取有效措施的,要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
四、认真落实防治水措施
煤矿企业要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矿井开拓巷道过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构造地带时,必须探水前进。矿井如受底板承压水威胁时,要进行疏水降压,保证安全开采;无法保证安全开采时,必须进行底板加固注浆。水体下采煤必须按设计进行试采,确保安全。
矿井受老空水威胁时,要分析查明老窑的空间位臵、积水量和水压,确定探水警戒线,并准确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编制探放水措施,坚持先探后掘;探放水要由专业人员使用专用探放水钻机进行施工,保证探放水钻孔的超前距离,探放水钻孔必须打中老空水体,并要监视放水全过程,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探放水时,要撤出探放水点位臵以下受水害威胁区域的所有人员,发现有突水预兆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并采取有效措施,水患消除后方可继续施工。
五、加强煤矿职工安全培训和教育
矿井要结合典型水害案例分析,加强对职工水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制定并不断完善《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使职工掌握逃生的路线。特别是要让职工牢记:当发现井下有突水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立即撤到安全地点,并及时报告调度室。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及相关岗位必须经培训持证上岗。
六、建立完善水害应急救援预案
矿井相关科室、部门要制订完善水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区域抢险排水基地建设和运行机制,增臵排水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证设备完好,以提高抢险救灾能力和效果。大型煤矿企业要储备足够的抢险物资和设备,确保抢险救灾时能够及时到位并发挥作用。
煤矿企业发生透水后,要立即启动《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七、进一步加大水害防治的监管监察力度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对煤矿水害的日常监管职责,加强对辖区内煤矿的监督检查力度。矿井必须配备地质或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探放水设备和队伍,制定落实防治水措施,开展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定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对发生水害事故的矿井,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落实防范措施。
八、加强矿井水害预防的有关措施。
1、加强矿井排水系统的管理,确保矿井排水系统畅通,排水设备运行可靠。必须杜绝由于排水系统故障造成采空区积水无法排出而导致矿井水灾的情况。
2、每年在洪水季节来临前进行一次中央水泵房水泵并联运行试验,在矿井水量突然增大时具备较强的排放能力,以延缓矿井水灾,为灾变时人员安全撤离提供尽可能多的时间。
3、加强对周边小煤矿的监测,取得准确的资料,为矿井后期开采的矿井水防治提供依据。
4、加强对矿井周边及井田范围内已经关闭的老窑采空区的提防。在接近时必须制订专门的措施在掘进工作面提前进行探放水。情况不明时,严禁采掘作业。
5、在本矿井掘进巷道贯穿相邻采空区时,必须制订专门的探放水措施,或在贯穿措施内编制专门的探放水内容。
6、采掘工作面过钻孔时,必须进行探放,在采掘工作面揭露出钻孔后必须及时进行封堵。
7、每年汛期前的地面“三防”检查,对矿井五个井筒井口周围地表的稳固情况、井口附近防洪沟渠的设臵及其是否畅通等均要作系统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杜绝地表水形成的矿井灾害。
8、对井下职工进行矿井水灾避灾技术培训,使每一个职工都知道本工作地点的避灾路线,以及本区域或矿井受水灾后自己的行动要求。
9、对掘进工进行探放水技术培训,提高对老窑水危害的认识,在接近老窑采空区和本矿井采空区时提高警觉,遇到异常情况(煤、岩松软、湿润,或钻孔内有水渗出)不能慌乱,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将钻杆固定在孔内,将人员撤退到大巷内,向调度站汇报并听从调度站安排。如果水沿钻孔溃出,无法控制,则立即启动救灾程序,按发生矿井水灾处理。
10、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提高警惕,在预计可能出现矿井水害的区域,必须认真调查研究,及时制订可靠的技术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11、矿井防治水领导组要定期牵头组织有关科室、单位参加矿井防洪设施的检查,检查资料报矿有关领导和部门,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限期整改。
12、年雨季前对各水泵房水仓进行一次全面清掏,确保水仓有足够的储水容积。
13、水泵房的供电线路、供电设备要在雷雨季节前停电检修一次。所有零、配件均应补充齐全,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14、加强水文地质勘探工作,掌握较为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要按期对矿井涌水量进行测定,并将资料报生产技术部。
XX县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 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为了查明并完善本矿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矿井井田内及周边矿井水文情况,掌握本矿井下涌水情况,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一、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矿及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编制水文地质图,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说明,为防治水工程提供依据。
二、加强本矿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定期请资质部门对本矿水文地质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编制、能够指导安全生产。
三、了解并掌握矿井井田范围内地面河流、水库、水池、水井、机井、泉点等水体分布情况,及时测绘填写水文地质图,为井下采掘布臵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
四、掌握本矿井田周边煤矿开采情况,了解其采空区情况,对周边关闭废弃煤窑进行调查,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积气情况进行详细掌握。
五、定期对本矿采空区地面裂缝进行观察,对裂缝位臵、走向、范围、周边水体、是否容易充水等等情况要详细记录。
六、定期对井下进行水文观察,特别是雨季来临前后,要加强对井下出水地点:如井筒、本矿及相临煤矿采空区、可疑地点等的出水口进行详细观察,对涌水量进行定期测定并详细记录在案。
七、定期对受水害危胁工作面进行探测,做好水情水害预报,制定加强防治水的安全措施。
八、对水文地质观察情况进行专门记录,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九、原始资料记录要妥善保存,要经技术负责人审核。
XX县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
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地质测量科是防治水工作的主要职能科室,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水患排查治理方案、设计、计划和措施的编制,掌握矿井水动态变化,收集、分析、整理、提交各类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检查、督促各项防治水措施的现场落实。
二、水患是指在煤矿建设和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人身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的水害危险性因素。水患可按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工程量大小分为三级:
A级:危害严重,有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治理难度及工程量大,由公司及上级煤炭管理部门协助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如受奥灰水威胁的采掘工作面;图纸、资料与实际严重不符;超层越界开采或者擅自开采、破坏保安煤(岩)柱等。
B级:危害比较严重,有可能导致人身伤亡或者较大经济损失,或治理难度及工程量较大,须有各矿限期解决的隐患。如老空水、顶底板砂岩水、断层水、钻孔水等。
C级:危害较轻,治理难度及工程量较小,煤矿区(队)生产部门能够解决的隐患。
三、生产矿井必须建立水文观测系统,水文地质人员按规定时间坚持观测,特殊情况下加密观测。对受水威胁的工作面也要定期探测。
四、建立水情水害定期预报制度,要有月预报、季预报、年预报,年、季、月底总结,并按年装订成册,存档备查。
五、建立水患排查治理制度。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地测、生产、调度、安监、机电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当月生产作业计划进行水情水患排查分析,确定级别,并将排查出的A级隐患报公司。公司经有关生产处室审查会签,提出处理意见,并反馈到矿井,由各矿组织实施。
六、每季度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地测、生产等有关专业人员收集、调查、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老窑情况,并做好调查记录,发现超层越界应及时上报公司,公司要采取相应措施。
七、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根据矿井生产实际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水害因素分析、预测,制定治理防范措施,纳入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现场实际及时修改补充。对避水灾路线及路标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保证行人畅通,路标醒目。
八、每月由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一次水情水患排查分析及防治水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防治水办公室每旬对受水威胁的头面进行一次覆盖式检查。防治水措施不落实的要立即停止生产并及时向总工程师、分管负责人汇报处理,重点头面要做到天天分析,跟踪管理,直至消除隐患。
九、必须根据排查出的隐患编制治理方案措施。A级隐患的治理方案措施由矿总工程师组织编制,报公司审批后实施,B、C级隐患的治理方案由矿总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十、水患治理必须严格按防治水治理方案或设计组织实施。A、B级隐患的治理方案措施由矿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C级隐患的治理由区(队)业务部门负责落实。
十一、水患治理应坚持“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有掘必钻,先钻后掘,先治后采,不治不采”的原则,必须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十二、应根据水患的级别及具体实际情况,对安全隐患进行检测、评估和监控,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处臵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应急措施。
十三、对A级水患的治理资金应从煤矿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中列支。集团公司本着“先急后缓、重点工程重点补助”的原则给予补助,不足部分由各矿自筹解决,确保水患治理资金的落实。凡是申请公司补助的项目,必须报单项工程设计,经集团公司审批后组织实施,工程结束经验收合格,给予适当补助。
【机动车隐患排查制度】推荐阅读:
机动车质量检验制度08-12
机动车维修四项制度06-09
机动车维修技术档案管理制度09-26
二寨小学学生驾驶机动车辆、管制刀具等安全排查情况汇报06-14
机动车保险07-06
机动车检测08-10
机动车尾气检测07-18
机动车安全技术08-26
机动车维修行业09-06
机动车排气污染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