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巩固练习(通用9篇)
庖丁解牛巩固练习 篇1
高二语文文言文考试
班级: 姓名:
一、文言文《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臣之所好者,道也(2)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3)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4)良庖岁更刀(5)族庖月更刀(6)虽然,每至于族
(7)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8)善哉!吾闻庖丁之言
2.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肩之所倚.(yǐ)
莫不中.音(zhònɡ)B.技经肯綮.(qìnɡ)砉然向.然(xiǎnɡ)C.批大郤.(xǐ)岁更.刀(ɡēnɡ)D.导大窾.(kuǎn)发于硎.(xínɡ)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 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导:引导 C.族.庖月更刀,折也 族:众 D.讠桀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 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B.而刀刃新发于.硎/苛政猛于.
虎也 C.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吾尝终日而.思矣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常以.
身翼蔽沛公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视为止,行为..迟 B.虽然..,每至于族 C.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D.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盖:大概 B.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 批:劈、击 C.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委:卸落、坠下 D.善刀而藏之。善:修治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B.手之所触,肩之所倚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以无厚入有间
8.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庖丁解牛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①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②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③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④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庖丁开始解牛时,“所见无非全牛者”,说明他从一开始就专心致志,心无旁骛。B.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C.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D.本文以庖丁解牛喻人的养生之道,阐释了庄子的处世哲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译文:
(2)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译文:
(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译文:
答:
(4)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译文:
11.庖丁解牛的故事谈到“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它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
二、文言文《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tǎng)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一、实词:
或.曰()非兵不利.(),战不善.()破灭之道.()也 率.()赂秦耶 思厥.()先祖父 奉之弥.()繁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始速.()祸焉 洎.()牧以谗诛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斯用兵之效(..).也
二、虚词:
1.不赂者以.赂者丧()2.盖.失强援()3.秦以.
攻取之外()4.较秦之.所得()5.与战败而.亡者()6.以.有尺寸之地。()7.举以.予人()8.然则..诸侯之地有限()9.始.速祸焉()10.后秦击赵者再.()11.李牧连却.之()12.洎牧以.谗诛()13.齐人勿附于.秦()1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5其势弱于.秦()
三、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李牧连却.之()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日.()削月(..)割
四、文言句式: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4.并力西向
5.赵尝五战于秦
6.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五、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洎.(jí)牧以谗诛
不得下咽.(yàn)
奉之弥.(mí)繁 B.弊在赂.(.lù)秦
弃之如草芥.(.jiè)
率(lǜ)赂.秦耶 C.暴.(bào)霜露
革灭殆.(.dài)尽之际
小则获邑.(.
yì)D.胜负之数.(shǔ)
思厥.(jué)先祖父
与.
(yù)嬴而不助五国也 2.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①暴秦之欲无厌.
学而不厌.
②不爱.珍器重宝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③始速.祸焉
不速.
之客
④革灭殆.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⑤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
李牧连却.
之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3.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
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4.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①思厥先祖父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6.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
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被别人急救而成的威势所挟制啊!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
②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 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 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 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与所给例句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A.“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此言得.之 B.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D.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8.下列各句中“与”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B.与嬴而不助王国也 C.则与斗卮酒 D.失其所与,不知 9.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选择义项 ①“暴”的常用义:
a.凶暴,暴虐 b.损害,糟蹋 c.显露,暴露 d.晒 A.暴.霜露,斩荆棘()B.暴.秦之欲无厌()C.暴.殄天物()D.虽有校暴.,不复挺者()②“或”的常用义:a.或者 b.有的,有的人也许,或许 d.若,倘若 A.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B.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C.或.此或彼,必居其一()D.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10.下列加点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B.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C.孔子登泰山而小.鲁 D.项伯杀人,臣活.之 11.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不赂者以赂者丧
12.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3.下列句子默写无误的一项是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得城,大则获邑。B.齐人未尝赂秦,而终继王国迁灭,何哉?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D.五国既丧,齐亦不免也。14.揭示赂秦实质的最重要语句是()A.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B.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5.“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A.秦国想吞并六国也吞并不了。B.秦人最担心六国团结起来对付秦。C.六国的势力也不弱。D.六国人吃不下饭。
16.《六国论》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他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 ”。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 ___,两个分论点是:
一、;
二、。18.作者从六国破灭而总结出的历史教训是:。19.翻译
(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译:(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译:)
庖丁解牛巩固练习 篇2
一、抓住重点, 突出针对性
练习设计, 应从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内容两方面去考虑, 务必在知识的疑难、障碍、易错等处巧妙设计。独具匠心的练习必须依靠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精心筛选, 提炼教学重点, “化解”教学难点, 设计以“巩固为主, 发展为辅”的练习,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串起知识链,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练习时积极思考, 迅速准确地接通知识点, 从而培养他们思维的流畅性, 帮助学生少走弯路。
1. 突出重点
设计练习时, 应紧扣教学目标, 精选习题, 突出重点, 练在点上。例如教学完“小数乘以小数”后, 由于学生受小数加法、减法的影响, 容易出现积的小数点要和乘数的小数点对齐等错误, 针对学生对积的小数点处理容易出现差错的现象, 教师可设计以下巩固练习:
(1) 说出下面各题的积里分别有几位小数。
(2) 根据46×63=2898很快说出下列各题的得数。
学生通过类似于练习 (1) 的巩固训练, 就会明白积的小数位与因数的小数位有关, 即积的小数位是两个因数的小数位之和。当学生很快说出练习 (2) 各题的得数后, 应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没有通过计算就能快速地说出各题的得数, 有什么规律。学生在说理、寻找规律等思维活动过程中, 明白各式中的积“2898”这四个数字不变, 只是积的小数位发生了变化, 而这一变化与因数的小数位有关。学生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 进一步加深理解了如何正确处理积的小数点的方法。
2. 分散难点
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节中主要有三个知识点, 其中分子、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零除外) 的知识点比较集中, 在学习了新知识后, 教师可设计以下练习让学生逐个击破,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1) 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2) 在 () 里填上恰当的数。
学生通过练习 (1) 填运算符号, 感知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乘”或“除”的具体要义;通过练习 (2) 在括里填上适当的数, 让学生在动手填数中真正理解了“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零除外) 的内涵。这样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就不再是死记硬背, 而是在具体的练习场景中获得感悟和理解。学生也在这一比较练习中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认知结构。
二、循序渐进, 体现层次性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 教师要设计有层次的练习, 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要力求做到让知识在基本题中得到巩固, 在变式题中得到加深并能灵活运用, 在综合题中得到对比沟通, 在思考题中得到升华启智, 既要让学困生“吃得好”, 又要让优等生“吃得饱”, 帮助学生把内化了的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系统中去, 使其对所学的知识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例如, 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 在巩固环节设计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
1. 基本练习
2. 综合练习
3. 发展性练习
依据, 分别编出5道加法计算题和减法计算题。
以上练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逐一呈现, 让学生自主选择、独立完成。第一层次的练习 (如基本练习中的“口算”“笔算”) , 属基础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和稍有变化的习题。目的是过好“课本关”, 要求人人都要做。第二层次的练习题 (如综合练习中的“填空”“解方程”) , 稍有变化、较为灵活。这一层次的练习题, 学困生必做, 优等生可以选择做。第三层次的练习题 (如发展性练习) , 着重反映思想性、开放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要求, 让优等生进行思考、练习。这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 让学生选择练习, 学生能做, 而且乐于完成, 从而达到练则有效、学则有得的效果, 也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新颖有趣, 注重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适当运用趣题, 或将数学知识与游戏、制作、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巧妙结合, 把知识、技能的训练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开发及活动巧妙“联姻”, 让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使学生在乐中求知,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又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
1. 巧设趣题
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趣味的练习, 会使学生乐此不疲,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从而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真正使学生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变“苦练”为“乐练”的境界。例如, 教师在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后, 灵动地设计了找“魔式”的趣味练习, 例如12×63的积是756, 如果把这个算式倒着来读, 36×21的积也是756, 因此, 12×63=36×21。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魔式”, 在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中, 这样的“魔式”还有哪些?请你找一找。学生通过找一个“魔式”, 实际上就不知不觉地做了两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练习, 而且练习兴趣浓厚, 有效地巩固了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2. 妙用游戏
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教师把所学知识巧妙地融入游戏之中, 就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如学完“互质数”的概念后, 我设计了一个“我与谁互质”的练习活动。活动要求:①让每个学生拿着自己的“学号牌”在教室里自由地找一个同学;②分析一下两个学号数是否互质;③思考:你的学号数与哪些数互质, 有什么规律。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 不难发现原本单调的课堂练习就会变得灵动、鲜活起来, 进而促使学生发现了很多规律。例如, 1号学生发现:“我是1号, 1和任何数都互质。”13号学生发现:“我是13号, 除了13的倍数26、39、52, 13与其他数都互质。”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学生彻底摆脱了单调的找数练习, 全身心地沉浸在数学游戏之中, 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互质数知识的理解。
四、训练思维, 彰显开放性
练习最直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开放性的课堂练习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 教师应通过设计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形式的训练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1. 沟通联想
想象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 是指由眼前的事物而联想到相关的另一些事物。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一个问题展开想象, 以达到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目的。
2. 拓展思维
变式练习是一种在不改变新知识本质属性的前提下, 通过变换叙述方式、变换位置、变换形式等来改变新知识的非本质属性的练习。设计这种练习时要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本质属性的深刻理解, 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现象理解知识的本质, 防止形成思维定势。
例如, 学生在学习了“分数乘以整数”的内容后, 综合分数加法内容, 设计如下练习:
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篇3
1.56海里.2.60m.
3.2650m.4.726km/h.
《解三角形问题的利器:方程思想》
1.(1)由acosB=3,bsinA=4,得bsinAacosB=43,
由正弦定理,得sinBsinAsinAcosB=43,即tanB=43,
所以cosB=35,所以a=5.
(2)因为S=10,所以12bcsinA=10,
因为bsinA=4,所以c=5.
所以b=a2+c2-2accosB
=25+25-2×5×5×35=25.
所以△ABC的周长l为10+25.
2.设AB=x,∠ABC=α,则其余角∠ABD=π2-α.
在△ABC中:
由正弦定理,得CAsin∠ABC=ABsin∠ACB,
即3sinα=xsin120°,①
由余弦定理,得cos∠ABD=AB2+BD2-AD22AB•BD,
故cosπ2-α=sinα
=x2+27-492x•33=
x2-2263x.②
由①②得332x=x2-2263x,解得x=7.
所以函洞AB的长为7km.
3.设∠POA=α,则∠POB=60°-α.
在Rt△PAO中,sinα=PAPO.
在Rt△PBO中,sin(60°-α)=PBPO.
又因为PB=5,PA=2,所以5sinα=2sin(60°-α),解之得tanα=36,
所以在Rt△PAO中,得PO=213.
所以AO=43km,BO=33.
设船速为v,则方案②用时为2v+432v=2+23v<6v;
方案③用时为5v+332v=1v5+332>6v;
方案①用时为213v>6v.
所以方案②用时最省,故选择方案②.
《从高考三角形问题谈“坐标法”的妙用》
1.λ=45,μ=352.π3
3.3+3
4.17a+37b
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1.150°2.60°3.④4.②5.60m6.120
7.-58.5<x<139.239310.3或23
11.②③④12.0,316
13.(1)由2cos(A+B)=1,得cosC=-12,所以C=120°.
(2)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a+b=23,ab=2,
由余弦定理,得c2=a2+b2-2abcosC=(a+b)2-2ab-2ab-12=12-4+2=10,
所以c=10,即AB=10;
(3)S△ABC=12absinC=12×2×32=32.
14.由条件得ac=sinB=22,因为B为锐角,所以B=π4,且c=2a,
由余弦定理,得b2=a2+c2-2accosB=a2+2a2-2a•2a•22=a2,所以b=a,
故B=A=π4,从而C=π2,所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5.在△AOB中,∠AOB=α(0<α<π),OB=1,OA=2,
AB2=1+4-2×1×2cosα=5-4cosα,
S△ABC=14AB2=54-cosα,
S△AOB=12AO•OBsinα=sinα,
S四边形OACB=S△AOB+S△ABC=sinα+54-cosα=54+2sinα-π4.
当α=3π4时,SOACB取得最大值54+2.
由0<α<π,-π4<α-π4<3π4,得
笔经:练习巩固提高 篇4
执业资格考试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些内容在实际业务中很少接触,仅仅依靠记忆和自身理解来准备考试是远远不够的。适当演练一些高质量的练习题,可以提高我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进而提高应试能力。通过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总结出对考试内容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比例,也可以发现自身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试就是做题。所以,在应试学习过程中,适当的做一些练习题和模拟题是考试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众所周知,执业考试涉及的各个科目均具有严谨性、务实性的特点,尽管很多问题从理论上讲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需要运用专业判断,但在考试时,考试试题的答案都具有“唯一性”,客观试题尤其如此。这里的“唯一性”,实际上也可以说是“统一性”,即统一于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的各个考点。
由于考试大纲只规定了考试范围,并未给出具体的考试内容;指定教材也只是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平铺直叙的加以展开说明。如何将指定教材与考试大纲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还必有一本与指定教材相配套的习题集资料。一本好的复习题资料应该是按照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的内容,以考题的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并附有多套模拟试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练习、模拟,你可以自我测试对教材的理解把握程度,了解哪些内容已经知道,哪些内容没把握,哪些试题你根本以前没见过,哪门课掌握的较好等等,从而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做好思想上和时间上的准备。
复习资料不宜过多,选一两本就行了,多了容易眼花,反而不利于复习。多做练习固然有益,但千万不要舍本逐末,以题代学。练习只是针对所学知识的检验和巩固,千万不能搞什么题海大战。
出现很多培训复习资料和各种版本的练习题及模拟题,应有尽有,我们不可能什么都下来看看,而要我们仔细筛选,找到合适而好的资料。如何找出好的资料,其实是建立在第一阶段(仔细阅读一遍教材)后,通过自己的理解才能找出自己认为好的资料。
根据我本人的对网上资料的了解,我认为同济的培训资料比较有参考价值,语音资料还属建设部视频讲座,当然这是个人看法。其实也有错误引导的,比如杭州某串讲培训,声势搞得特大,什么100名,什么保证通过等宣传,这恐怕误导了不少人。大家一定要以书本为主,其他东西宣传得再好都应为辅,这才是通过考试的秘籍。具体说说3门公共科目相关知识体会。
《建设工程经济》这一门对于我们相对来说是陌生了点,这就需要我们认认真真看书。这一工程技术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的情况。该学科的内容重点是:工程经济分析的程序、原则、指标体系、比较原理,现金流量构成,资金时间价值及其等值的计算,建设项目财务报表编制、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环境生态评价、多目标综合评价,项目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资金成本、负债比例等计算;价值工程及设计方案选优,设备合理利用、更新、改造、租赁的经济分析;投资项目后评价。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和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工程估价对于我们是经常做的工作,不需要多讲什么了。其实将是一张表,牢牢掌握就行了。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这一门对于我们相对我们熟悉点。由于建造师目前主要面向工程总承包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和其他关键管理岗位的技术人员,所以强调了要掌握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理论、组织与方法,掌握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责任,掌握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任务等。在项目管理的七大任务中,我们既熟悉但不是系统的已经全部掌握,需要我们认真系统学习,这可是考试的重中之重。不但这一门,主要考试在实务这一门,希望我们参加考试的同行们,认真对待这部分内容,要熟练掌握,切不可马虎。
《对数的概念3》巩固练习 篇5
《对数的概念3》巩固练习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等第_________日期_________
一、填空题
1、(lg2)2(lg5)22lg2lg5的值为
2、log281log216log220log230______________ 33333、①log148log13____________ ②lg222512lg48_____________
4、①2112log52=_________________ ② log2[log2(log381)]=_________________
lg12lg155、已知lg2a,lg3b,则
二、解答题
等于_________________
6、(1)若lg20.3010,lg30.4771,求lg
45;
b(2)已知log189a,185,试用a、b表示log365
7、已知 2x43y12,求63x2y的值
《对数函数1》预习材料和课堂笔记
涟水中学高一级部数学学科教学案(编号:024)第1页 【知识点分解与课堂探究】
一、课前预习
1、对数函数的概念:
2、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例题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log0.2(4x)(2)ylogax1(a0,a1)
(3)y1log9(3x6)(4)ylog(x1)(3x)
例题
2、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1)log23.4 log23.8(2)log0.51.8 log0.52.1
(3)log75 log67(4)log25.1 log15.9 2
例题
3、(1)不等式lg(43x)1的解集为。
(2)不等式loga231的解集为。
例题
4、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2xlog3x 1ylog1(x24)2ylog3(x9)3ylog32
二、随堂练习
1、解下列方程
152x12(2)lg(3x1)2
2、求函数的f(x)log1(x6x17)值域。
高一《政治生活》课堂巩固练习 篇6
1.1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说民主是指一种与个人专制独裁统治不同的、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形式,那么,这个“多数人”是指
A.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B.全体国民中的多数人
C.国家政权机关中的多数人D.包括被统治阶级在内的多数人
2、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刑事诉讼修正案》首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诉法体现了
①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②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③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④我国人民民主的全民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③人民当家作主是指每位中国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④人民当家作主是宪法决定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表现在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②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逐步得到确认③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④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我国现阶段民主的主体包括
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②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④全体公民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6、2010年5月12日,公安部、教育部联合召开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紧急视频会议。公安部长孟建柱强调,各级公安机关要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侵害师生、儿童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这表明
A.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B.必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C.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D.世界上从来没有超阶级的民主
目前有些官员公费出国考察已经变异成为公款旅游、购物、安排子女留学,甚至是部分贪官敛财或外逃的途径。“裸体做官”已经成为当前官场亚文化——一些官员自己在国内当官腐败、将家属移居海外,为自己外逃做准备。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我国外逃的官员多达数千名,携款高达数千亿元。据此回答7~8题。
7、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B.人民当家作主
C.实现了民主与专政的统一D.第一次实现了全民的民主
8、“裸体做官”的存在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②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④充分发扬民主,调动人民群众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本期语法巩固练习 篇7
A. see throughB. make up
C. see offD. make out
2. Jack almost fell off the cliff,but managed to _____ until help came.
A. keep onB. catch on
C. count onD. hang on
3.“I can’t _____ your rudeness any more,leave the room!” shouted Mary.
A. put up toB. put up from
C. put up intoD. put up with
4. Kathy ______ a lot of Spanish by playing with the native boys and girls.
A. picked upB. took up
C. made upD. turned up
5.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you bought the shoes you ______ yesterday?
A. tried onB. put on
C. had onD. pulled on
6.—Didn’t you see the film Confucius starred by Hong Kong actor Chow Yun-fat yesterday?
—______. I would like to have seen it.
A. Yes, I didB. No, I didn’t
C. Yes, I didn’tD. No, I did
7. I agree with most of the health care reform bill, but I don’t agree with ______.
A. everythingB. anything
C. somethingD. nothing
8. —Would you like to go mountain climbing
with us?
—Thanks,but that’s the ______ thing in the world I’d like to do.
A. latest B. very C. worst D. last
9. I spent the whole day repairing the motorbike. The work was ______ simple.
A. nothing butB. anything but
C. something ofD. all except
10. —Will you go to the concert together with us?
—_______. I’ll just stay in and do my homework.
A. All rightB. Not really
C. Good ideaD. No way
11. The final examination is coming up soon. It’s for us to ______ our studies.
A. get down toB. get out
C. get back forD. get over
12. In some Western countries,demand for gradu-
ates from MBA courses has ______.
A. turned downB. turned over
C. fallen downD. fallen over
13. The dictionary is being printed and it will soon ______.
A. turn outB. come out
C. start outD. go out
14. Before the war broke out, many people ______ in safe places possessions they could not take with them.
A. threw awayB. put away
C. gave awayD. carried away
15. It was dark and we decided to ______ for the night at a farmhouse.
A. put awayB. put down
C. put upD. put on
16. —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football match with me tonight?
—No, thank you. I’d rather ______.
A. notB. no to go
C. not goingD. not to
17. —Li Na didn’t beat her rival. But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he advanced to the last four at a grand slam tournament.
—______.
A. So did Zheng Jie
B. Neither did Zheng Jie
C. Nor is Zheng Jie
D. It is the same with Zheng Jie
18. I can’t thank you ______ much because without your help I _______ have won the first prize.
A. too; wouldn’tB. very; shouldn’t
C. that; might notD. so; couldn’t
19. I don’t think he could have done so much homework last night, _______ ?
A. do IB. could he
C. has heD. did he
20._______ one has a child will one realize how one’s parents are.
A. UntilB. Until not
琵琶行课后巩固练习题 篇8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湓浦口(pén) 贾人(ɡǔ)
六幺(yāo) 迁谪(dí)
B.转轴(zhóu) 拨弦(xián)
幽咽(yè) 花朝(zhāo)
C.船舫(fǎnɡ) 衣裳(shánɡ)
信手(xìn) 虾蟆陵(há)
D.慢捻(liǎn) 荻花(dí)
钿头(diàn) 琵琶行(xínɡ)
提示:A项迁谪zhé;C项衣裳chánɡ;D项慢捻niǎn。
答案:B
2.默写填空。
(1)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
(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
(3)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5)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
(6)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
答案:(1)江州司马青衫湿 (2)犹抱琵琶半遮面
(3)相逢何必曾相识 (4)别有幽愁暗恨生
(5)唯见江心秋月白 (6)大珠小珠落玉盘
3.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快弹数曲(畅快)/歌以赠之(作歌)/欲语迟(迟疑)
B.低眉信手(随手)/银瓶乍破(忽然)/却坐(退)
C.声声思(思考)/阑干(纵横交错)/是夕(这)
D.漂沦(漂泊沦落)/间关(形容鸟鸣声)/弦转急(变化)
提示:C.思:悲伤。
答案:C
14.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其”字相同
B.两个“为”字不同,两个“其”字不同
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为”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提示:为:①写作,②替。其:③那个声音,④那个人。
答案:B
5.所用的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 B.终岁不闻丝竹声
C.秦时明月汉时关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提示:A、C、D三项互文。
答案:B
6.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最喜欢用景物描写反衬人物心境和音乐效果,请找出三处描写景色的句子。
参考答案: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③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7.《琵琶行》中“行”属“歌行体”古诗的标志,从本诗看,这种诗体的主要特点是哪一项( )
①篇幅较长 ②篇幅较短 ③音节、格律有严格的规定 ④句式长短偏差,富于变化 ⑤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⑥讲究对仗、声调和韵律
A.①③④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提示:“歌行体”是古诗,所以②“篇幅较短”不对,③“音节、格律有严格的规定”不对,⑥应是近体诗的要求。
答案:B
8.对诗句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不仅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而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提示:D.“反问”应为“设问”。
答案:D
9.对诗句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该句表现了诗人对弹奏者的尊重,“欲语迟”三字,用语精练,直接刻画出琵琶女的持重和绝不轻浮的性格特征。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表现了诗人热情相邀、急于相见的心情,又精练而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又迫不得已。“半遮面”是一处很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出琵琶女的羞涩情态。
C.“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描写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进而表现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之中,也显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情。
D.“轻拢慢捻抹复挑”,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轻轻的拢,慢慢的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一连串的动作,具体地表现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顺弦、回拨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
提示:A项人物未出场露面,应是个人感受,并非直接刻画。
答案:A
10.对诗句及词语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终岁不闻丝竹声”——“丝竹声”借指美妙的音乐。“丝竹”是借代修辞格,诗人用原来终年听不到的令人心醉的音乐,来衬托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耳暂明”的神奇感受。
B.“春江花朝秋月夜”——寥寥七字,其用量极大。它浓缩了春秋两季,又融进了江花月三景。足见诗人的炼字功夫炉火纯青。
C.从“五陵年少争缠头”到“门前冷落鞍马稀”,诗人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细节,从巨大的落差中形象地反映出人物命运的突变。这种描写的审美价值在于以点带面凸现她沉沦的社会根源。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全诗的“诗眼”,是全诗的`主旨句。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和自己被贬不得志的悲愤融在一起,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冷酷与黑暗。
提示:B项以偏概全,诗歌不仅浓缩春秋二季,还有朝夜两时。
答案:B
11.对诗中描写有关音乐的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同时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读者在想象中亲聆琵琶女的美妙音乐和旋律的发展变化。
B.从“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盘”可理解为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乐音的急切,圆润清脆。
C.第二乐段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间关”句表现了乐音的婉转、流畅、动听,接着描写乐音由低沉至缓慢半终止的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提供给读者充分的思维空间,激发人的想象力,从而深化了人们对诗人所描绘的琵琶乐音的玩味和品评。
D.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音乐高潮到来的信号;“铁骑突出刀枪鸣”,乐音激越雄壮,强化了热烈而紧张的场面,是音乐的高潮所在;乐曲的终止也写得非常精彩,“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撕心裂肺戛然而止,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样,均从侧面烘托,使听众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韵味中。
提示:D.并非一样,前者未从侧面烘托。
答案:D
12.俞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诗人与琵琶女则是素昧平生,两人的情感是如何产生共鸣的?(开放性试题。)
庖丁解牛巩固练习 篇9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巩固练习————修辞手法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tà):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答】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5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问:第一、二联是怎样表现夜色之美?
【答】
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09南京调研卷)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辈。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的更替。⑧筠:竹。
(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4分)
【答】
5、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高冠:山谷名
⑵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
【答】
曹中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材料编辑:赵永贵日期:2010-10-296、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泊江州陶安
江云绀绿夕阳边,江水空明海气连。一点远帆如白鸟,数声急鼓隔苍烟。
浔阳九派疑无地,庐阜千峰直造天。清夜开樽酹司马,琵琶亭下月当船。
【注】江州:今江西九江。陶安:元末明初诗人。
(2)最后一联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何种感情?(3分)
【答】
7、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问题。(05上海卷)
望庐山瀑布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达效果如何?(3分)
【答】
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河潢旧卒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潢,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⑶请简析张诗的主要表达特色。(4分)
【答】
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09安徽卷)
小重山·端午[元]舒 頔
①②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0、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湖北卷)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蜇:寒蝉。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4分)
【答】
曹中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材料编辑:赵永贵日期:2010-10-29
【诗歌鉴赏巩固练习——修辞手法答案】
1、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补】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分水岭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再宿武关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1)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1)拟人。前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诗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现自己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后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为诗人的不幸远别而呜咽啜泣,又仿佛是从他的心中流出,载着绵绵无尽的离愁别恨,长流远去。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
3、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4、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4分,“手法”2分,“品格”2分)
5、用典、借代(2分),“五斗米”化用陶渊明的典故,“一渔竿”代指隐逸生活。(1分)表现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2分)
【补】“万岁山前珠翠绕”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借代
【补】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10年四川卷)
减字木兰花向子谨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4分)
(1)“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山东省泰安市2007—2008学高三期中考试)贫女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①。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②。苦恨年年压金线③,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俭梳妆:“俭”通“险”,怪异的意思;险梳妆,就是奇形怪状的打扮。②斗画长:画出长长的眉毛去同别人争妍斗丽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手法。
(1)清人沈德潜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写照”(《唐诗别裁》第十六),请结合具体语句简析本诗是怎样刻画贫寒士人形象的。
曹中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材料编辑:赵永贵日期:2010-10-29
(2)这首诗有怎样的艺术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1)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怨,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独醒的寂寞口吻;“为他人作嫁衣裳”,则令人想到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僚的读书人。
(2)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语意双关,蕴涵丰富。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不为世用、寄人篱下的愤懑不平之情。
阅读下面这诗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最高楼•咏梅陈亮①
春乍透,香早暗偷传。深院落,斗清妍。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②。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
花不向沉香亭上看;树不着唐昌宫里玩。衣带水,隔风烟。铅华不御③凌波处,蛾眉淡扫④至尊前。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
【注】①陈亮,南宋爱国词人,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光宗绍熙四年策进士,擢为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到任而卒。②钿(diàn):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③“铅华不御”这里指以美丽闻名于世的宓(fú)妃,后被天帝封为洛神。④“蛾眉淡扫”这里指唐玄宗贵妃杨玉环的姐姐,此人有才貌,因杨玉环受宠,被唐玄宗封为虢国夫人。
(1)词的上阕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4分)
(2)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①手法:拟人、比喻、对偶。(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②梅花的特点:开花时间早,颜色形态美好,清高绝俗。(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的感伤之情(2分)。用宓妃和虢国夫人的典故,与自己的报国无门、怀才不遇进行对比;“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一句,“堪怜”的不是梅花,而是自己虽怀绝代之才,而终将老于乡土的境遇(2分,分析出一处即可)。
6、运用典故。(1分)在清夜在浔阳江头,诗人想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酾酒祭奠,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凭吊和同情。(2分)
7、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8、对比手法,以少年出征与头白返乡对比,突出戍边之长;以十万将士与“我”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4分,每点2分)
9、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补】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
齐安郡晚秋①[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4分)
(3)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艺术手法2分,只答“对比”或“用典”或“虚实结合”,不作解说,得1分。用意2分)
【庖丁解牛巩固练习】推荐阅读:
《庖丁解牛》教案09-07
庖丁解牛导学案07-07
《庖丁解牛》导学案答案05-28
一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练习巩固题07-29
普通话水平考试巩固练习题11-09
注册造价工程师《安装工程》巩固练习题11-18
能力巩固06-01
巩固策略06-21
巩固治疗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