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题

2024-10-1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题(精选7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题 篇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例题.txt恨一个人和爱一个人的区别是:一个放在嘴边,一个藏在心里。人生三愿:一是吃得下饭,二是睡得着觉,三是笑得出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例题】

2005.4.20甲公司按每股7.60元的价格购入A公司每股面值1元的股票80 000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支付交易费用2 500元。股票购买价格中包含每股0.20元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该股利于5.10发放。

2005.4.2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594 500800 000×(7.60-0.20)+2 500应收股利16 000800 000×0.20

贷:银行存款610 50080 000×7.60+2 500 2005.5.10

借:银行存款16 000

贷:应收股利16 000

2006.4.15,A公司宣告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25元,该现金股利于2006.5.15发放。2006.4.15借:应收股利20 000

贷:投资收益20 000

2006.5.15借:银行存款20 000

贷:应收股利20 000

甲公司持有的80 000股A公司股票,2005.12.31的每股市价为6.20元,2006.12.31的每股市价为6.60元

①2005.12.31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98 5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98 500

②2006.12.31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2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2 000

甲公司持有的80 000股A公司股票,市价持续下跌,至2007.12.31,每股市价已跌至3.50元,甲公司认定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2008.12.31,A公司股票市价回升至每股

5.20元。2007.12.31A公司股票按公允价值调整前的账面余额为528 000元。

①2007.12.31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314 5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6 5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48 000(528 000-80 000×3.50)②2008.12.31恢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余额)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36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36 000

2009.2.20甲公司将持有的80 000股A公司股票售出,实际收到价款408 000元。借:银行存款408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36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78 5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594 500

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题 篇2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企业应当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核算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并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其中,“成本”明细科目反映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或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的面值;“利息调整”科目反映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面值的差额以及按照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后该差额的摊余金额;“应计利息”明细科目反映企业计提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应计未付的利息;“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反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如果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取得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时,应按债务工具的面值,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上述差额,借记或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收到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科目。

例1:2008年2月20日,某股份有限公司按每股3.8元的价格购入甲公司每股面值1元的股票40000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支付交易费用900元,股票购买价格中包含每股0.1元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该现金股利于2008年3月10日发放。该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认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不包括取得该金融资产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按应享有的份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收到发放的现金股利,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在持有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当期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如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务工具,应于付息日或资产负债表日,按照以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照以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如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务工具,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照以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面值和票面利率确定的应收利息,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记利息”科目,按照以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

例2:沿用例1资料,2009年2月15日,甲公司宣告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125元,该现金股利于2009年3月15日发放。该公司持有甲公司股票40000股。账务处理如下:

2009年2月15日,甲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2009年3月15日,收到甲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应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时,应按二者之间的差额,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同时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时,应按二者之间的差额,调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同时按公允价值变动减记所有者权益,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例4:沿用例1资料,该公司持有40000股甲公司的股票,2008年12月31日每股市价为3.1元,2009年12月31日,每股市价为3.3元。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股票按公允价值调整前的账面余额即初始确认金额为148900元,其账务处理为:

2008年12月31日,调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余额:

公允价值变动=40000×3.1-148900=-24900 (元)

调整后甲公司股票账面余额=148900-24900=124000 (元)

2009年12月31日,调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余额:

公允价值变动=40000*3.3-124000=8000 (元)

调整后甲公司股票的账面余额=124000+8000=132000 (元)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

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处置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收益。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是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加上或减去资产负债表日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后的金额。如果在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已计入应收项目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尚未收回,还应从处置价款中扣除该部分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之后,确认处置损益。

处置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时,应按实际收到的处置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金额,贷记或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按上述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处置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时,应按实际收到的处置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债务工具的面值,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应收未收的利息,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科目;按利息调整摊余金额,贷记或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按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金额,贷记或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按上述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还应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对应部分的金额同时转出,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探究 篇3

关健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计量;权益;转出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新准则修改之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都是以公允价值计价,笔者在这里将其与其他类金融资产做对比分析其会计处理特殊之处。

一、初始计量

所有的金融资产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之后,一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与以前成本计价相比显然更能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交易费用同时也要计人初始确认金额。在所有的金融资产中唯一与其不同的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有它所产生的交易费用直接计人当期损益,而非成本。会计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应收利息 (或: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或借记)

二、后续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笔者认为,在该类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我们可以从四类不同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看其特点: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以公允价值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人当期损益。持有至到期投资与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后续计量却与公允价值的变动无太大关

系,他们均是以摊余成本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他们相比起来就很特殊,在资产负债表日,其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一样,以该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人,但不同的是计人所有者权益,而不是当期损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将“资

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出,计人当期损益。

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作相反分录。

所以说,在取得一项金融资产的时候,分类是相当重要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价值一旦变动,影响的是所有者权益,而不单单是当期损益了。再 来关 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由于在后续计量过程中,其变动为计人当期损益而是所有者权益,故,在做减值损失时,首先应将计人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这一点很特殊。即增加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当期损益。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在这里,转出的累计损失,等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余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人当期损益的减值损失之后的余额。所以在做这项处理时,会计人员需要多方面考虑,避免错记漏记的发生。在可 供 出 售金融资产中,我们还应考虑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这一类权益工具,对这一类一般是采用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合理确认减值损失。值得注意的是: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上面已提到,与之形成鲜明对的是,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损失正是通过损益转回的。

三、资产减值处理

金融资产持有方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对哪一项金融资产,都必须找出其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作为依据,记录减值损失。还是以对比来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特点: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是不存在减值处理的,因为对这类金融资产来说,其所有变动都已及时计人当期损益,相当于做“资产减值”处理了。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计量,发生减值是,应当在该金融资产的帐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人当期损益。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

企业拥有这四类金融资产,随着市场不断变化,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以前的资产分类不再适合现在商业环境。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这四类金融资产不可随意相互转换。具体来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得与任何一项其他的金融资产发生相互转换。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得转换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唯一可以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转换,即可重分类的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并且这种重分类还是有条件限制的。从持有至到期投资角度看,根据规定,若企业因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出售或充分类金额较大,又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所允许的例外情况,剩余部分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企业应当将投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转换完成后,这部分资产将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规定,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同样的,如果企业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部分有明确的到期日及确定的持有意图等条件时,可按规定将这部分划转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参考文献:

[1]《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人民出版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题 篇4

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意图明确,持有时间短,是为了短期之内进行交易,赚取交易差价的;相比之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和持有期限就没有交易性金融资产那么明确。

(2)初始取得时的交易费用的处理不同。

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直接通过“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则是计入了资产的初始确认成本。当然,根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资产形式不同,计入的账户不同,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的,交易费用可直接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的,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照面值计量,所以交易费用应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均构成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

(3)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不同。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的过程中均以公允价值来计量,所以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则要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要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幅度较小或暂时性变化时,企业应当认为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在正常范围的变动,应将其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金融资产资产减值的处理不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题 篇5

提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本文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案例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账务处理进行了探讨。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取得和出售该担保物发生的费用应当予以扣除)。对于存在大量性质类似且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金融资产的企业,在考虑金融资产减值测试时,应当先将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区分开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减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也可以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外币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先按外币确定,在计量减值时再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反映的金额。该项金额小于相关外币金额资产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账面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等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已摊余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不可能是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了,应为“长期股权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也不可能是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了,应为 “交易性金融资产”了)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但“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是可以直接转回的,不存在计提减值损失的问题。)。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权益工具投资或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后,利息收入应当按照确定减值损失时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采用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发生减值时,可在本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下同)设置“减值准备”明细科目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有公允价值为什么不是“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权益芽工具和债务工具不同?应该是“持有到期投资”减值时才,才在其下设“减值准备”明细科目)科目进行核算***。

资产负债表日(应该是指以后的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减值准备,应该是“公允价值变动”明细)。同时,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累计损失,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上升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上升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本科目(应该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不能象债务工具那样冲“资产减值损失”)。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在重分类日按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溢折价、应计利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例1】20×5年1月1日,ABC公司按面值从债券二级市场购人MNO公司发行的债券10 000张,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3%,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5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每张100元(不含息)。20×6年,MNO公司因投资决策失误,发生严重财务困难,但仍可支付该债券当年的票面利息。20x6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下降为每张80元。ABC公司预计,如MNO不采取措施,该债券的公允价值预计会持续下跌。

20×7年,MNO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并整合其他资源,致使上年发生的财务困难大为好转。20×7年12月3l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已上升至每张95元。

假定ABC司初始确认该债券时计算确定的债券实际利率为3%,且不考虑其他因素,则ABC公司有关的账务处理如下: ⑴20×5年1月1日购人债券: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 000 000

贷:银行存款000 000 ⑵20×5年12月31H确认利息、公允价值变动: 借:应收利息000

贷:投资收益000 借:银行存款000

贷:应收利息000 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为零,故不作计提减值损失及公允价值调整的账务处理。

⑶20×6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及减值损失: 借:应收利息000

贷:投资收益000 借:银行存款000

贷:应收利息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000 由于该债券的公允价值预计会持续下跌,ABC公司应确认减值损失。⑷2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及减值损失转回:

应确认的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1000000-发生的减值损失200000)×3%=24000(元)借:应收利息000(不能少,合同约定)

贷:投资收益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000

(也可能使用“利息调整”的情形)借:银行存款000

贷:应收利息000 减值损失转回前,该债券的摊余成本=1 000 000-200 000-6 000 =794 000(元)20×7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950 000(元)应转回的金额=950 000-794 000=156 000(元)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

156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56 000(如果是权益工具处理就不同了。)

【例2】20×5年5月1日,DEF公司从股票二级市场以每股15元(含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0.2元)的价格购入XYZ公司发行的股票2 000 000股,占XYZ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对XYZ公司无重大影响,DEF公司将该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资料如下:

⑴20×5年5月10日,DEF公司收到XYZ公司发放的上年现金股利400 000元。

⑵20×5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3元。DEF公司预计该股票的价格下跌是暂时。

⑶20×6年,XYZ公司因违反相关证券法规,受到证券监管部门查处。受此影响,XYZ公司股票的价格发生下跌。至20×6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每股6元。

⑷20×7年,XYZ公司整改完成,加之市场宏观面好转,股票价格有所回升,至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上升到每股10元。

假定20×6年和20×7年均未分派现金股利,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

DEE公司有关的账务处理如下: ⑴20×5年1月1日购入股票:

借:可供初售金融资产——成本600 000

应收股利

400 000

贷:银行存款000 000 ⑵20×5年5月确认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400 000

贷:应收股利

400 000 ⑶20×5年12月31日确认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0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600 000

⑷20×6年12月31日,确认股票投资的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600 000

贷:资本公积—资本公积

60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000 000 ⑸20×7年12月31日确认股票价格上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00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000 000

【例3】甲公司2007年12月3日以200万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股票当年年末公允价值206万。2008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192万,乙公司盈利能力下降,股票持续下跌,根据测算,其价值160万。2009年3月出售该股票,净收入190万。

要求:编制甲公司取得投资时、07年年末和08年年末公允价值变动时、计提投资减值损失时、出售时的会计分录。

2007.12.3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2007.12.31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2008.12.31,如果192这个公允价值不真实,当初就知道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60W,相对于原账记的206W,降低206-16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资产减值损失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9.3月

借:银行存款

19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

投资收益

另外的解释:公允价值从原账记的206W降为形式上的192W,测算的为“会降为”160W。这个160W应该理解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不过有点奇怪,未来只能卖160W的东西,现在为什么不以192W出手呢?所以,这个160W的测定是不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得到补充证据测试出的呢?基于这样的理解,2008以后的处理应如下:

(1)2008.12.31:从206万降为192W,这可是公允价值啊。降低206-192=14W,假定为趋势性的,非暂时的,应该计提减值损失8W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资产减值损失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2009.2.5出报告前降为160W,属“资产价格大幅下降”,重大日后事项。这又要具体看股价大幅下跌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原因非乙公司自身原因引起,而是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引起的,应该当作“日后非调整事项”。而此处系“乙公司盈利能力下降”原因,非市场原因,此因素在资产负债日已经存在,因而此股票价格下跌的因素在2008.12.31已经存在,现在获得补充证据。因而应视作“日后调整事项”

(2.1)调整2008相关报表项目(不考虑所得税): 资产负债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32,未分配利润

-28.8,盈余公积

-3.2 利润表: 资产减值损失 +

32利润总额、税后利润、可供分配利润等,-32

(2.2)在2009的账上进行调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8.8

盈余公积

3.2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2(3)2009.3卖出时

借:银行存款

19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

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题 篇6

对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 如果企业持有意图不明确, 不能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 应当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 会计准则对其定义采取倒挤的形式, 将不能认定为其他三类金融资产的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计入该账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比较特殊, 一方面它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但不同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另一方面对于债权投资而形成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会计期末还要按照类似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形式计算投资收益。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利息收益的处理

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债权性投资, 那么在持有期间企业会收到一定的利息收入。

例:甲公司于2010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于当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面值为2 500万元, 票面年利率为4.7%, 实际利率为10%, 实际支付价款为2 000万元, 假定按年计提利息, 到期还本。对于该笔交易, 甲公司在2010年1月1日首先应当按照当日债券的公允价值2 000万元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并在以后期间密切关注该债券公允价值的变化情况。甲公司会计分录为 (单位:万元, 下同) :

该笔分录与同时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存在较大的不同, 而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核算类似, 也就是说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时, 企业不仅要核算其公允价值, 还要计算摊余成本。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计算的利息收入为2 000×10%=200 (万元) , 收到乙公司支付现金为2 500×4.7%=117.5 (万元) , 甲公司会计分录为:

到2011年12月31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为2 000+82.5=2 082.5 (万元) , 甲公司应当以此为基数计算2011年度的利息收入。

如果债券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甲公司应当在每个会计期末将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款项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账户, 并且在下一个会计年度计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时, 要将这笔金额计入。由以上可见, 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时, 对其进行后续会计核算实际上要使用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两种计量方法, 如果《企业会计准则》能够对此予以详细的说明, 则会使准则更加易于理解。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要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但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是计入当期损益, 而是记入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

接上例, 假设2010年12月31日, 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 100万元。对于该笔交易, 甲公司不能直接将2010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2 000万元直接与2 050万元对比, 得出公允价值上升100万元的结论, 而应在计算2010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即账面价值的基础上与期末公允价值进行对比。因此甲公司应当确认公允价值增加额=2 100-2 082.5=17.5 (万元) , 会计分录为:

如果2010年12月31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 050万元, 甲公司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 050-2 082.5=-32.5 (万元) , 会计分录为:

《企业会计准则》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初衷在于:一方面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长期资产, 不同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企业可能会长期持有, 因此其公允价值变动在短期内可能不会转变为企业的实际损益;另一方面也为了防止企业利用股票和债券市价的波动操控当期利润。

但这种处理方法也带来了另外的问题。首先, 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 会扭曲所有者权益的经济涵义。公允价值变动并不会真正地增加或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而按照现行做法, 如果信息使用者将这部分并没有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认同为所有者权益, 会直接造成所有者权益的虚构, 从报表披露层次改变企业的融资结构。其次, 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并没有抑制企业进行盈余操纵, 反而给企业粉饰利润提供了机会。公允价值变动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未实现的“损益”或者称之为“利得”, 将其人为从利润表挪至资产负债表, 只会使资产负债表成为盈余管理的蓄水池。相关理论专家研究也表明, 在2007年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以来, 上市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其原因就在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不必像交易性金融资产那样计入当期损益, 从而使利润表变得不可控。因此当企业利润偏低时, 企业可以选择将公允价值上升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 从而将隐藏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利得”释放;利润偏高时将公允价值下降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 借机消化“潜亏”。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问题

一般来讲, 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资产, 由于公允价值本身就可以反映出资产的减值问题, 所以无需再计提减值准备。但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了所有者权益, 而不像资产减值损失那样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仍需计提减值准备, 以使损失能够真正地体现在利润表中。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时, 要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而形成的累计损失转出, 一并计入当期损益。

接上例, 假设2010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 050万元, 2011年12月31日, 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并预计将继续下降。则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首先应当计算债券的摊余成本为:2 050+ (2 050×10%-2 000×4.7%) =2 161 (万元) , 该债券总共发生减值193.5万元, 为本期数161万元 (2 161-2 000) 与上期计入资本公积的32.5万元之和。甲公司所作会计分录为:

1. 确认投资收益时:

2. 与摊余成本进行对比计提资产减值:

以上交易事项处理完毕, 企业与该债券有关的资产减值将全部释放到当期利润表之中, 使资产减值能够披露出来, 但在数额上却由于包含了上期的32.5万元, 而使确认的损失金额与损失实际发生的会计期间不相匹配。

《企业会计准则》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债务工具和权益工具两类, 对资产减值的转回做了不同的规定:对于已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 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经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价值损失发生事项有关的, 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 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发生的减值损失, 不得通过损益转回。这样处理使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减值转回的处理与其他资产丧失了可比性。

例如, 甲公司2010年1月1日购入市价为1 000万元的股票, 2010年12月31日该股票市价下降为800万元, 甲公司经分析后认为股票价格的下降是长期而重大的。甲公司所作会计分录为:

2011年12月31日, 该股票市价上升为1 000万元, 那么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 对于减值损失的转回只能通过资本公积账户, 甲公司所作会计分录为: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题 篇7

关键词: 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规定,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四类:一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二是持有至到期投资;三是贷款和应收款项;四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会计实务工作中,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容易产生混淆,因此本文针对两者在确认、计量、列报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简要地比较分析。

1、确认分类依据不同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的债券投资,比如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对于企业股权投资由于没有固定到期日,一律不得列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我们要将一项金融资产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要有固定到期日;二是要有固定回收金额(或可确定回收金额);三是要有持有至到期的明确意图;四是要有持有至到期的能力。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若没有划分为其他类型的金融资产,可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确认、计量。

2、计量方法存在差异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规定,金融资产初始计量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中确认投资收益时的方法基本相同。以债券投资为例,对于债券形式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都以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对于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应收利息)。在后续计量中确认投资收益时,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债券面值与票面利率计算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而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债券面值与票面利率计算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科目,按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

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后续计量中存在的最大差异在于是否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即是否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于同样的债券投资,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后续计量中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若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后续计量中要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减值确认方法不同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需要对其账面价值进行检查,若发现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具体方法是: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当其账面价值大于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确认为发生减值损失,并将其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即使其没有终止确认,也应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确认时,通过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核算,而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确认时,直接调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即通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核算,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4、 减值损失转回确认方法不同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在以后会计期间有客观证据表明其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与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应当转回,计入当期损益(冲减资产减值损失),但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得超过假定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情况下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而企业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已经上升且客观上与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应当转回,计入当期损益(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5、出售处置核算方法不同

持有至到期投资出售处置时,企业以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即: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 科目。对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同时结转资产减值准备(冲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

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处置时,企业以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即: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科目;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 科目。

上一篇:经典的中秋节古诗十首赏析下一篇:就业合同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