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管理

2024-06-17

金融资产管理(精选12篇)

金融资产管理 篇1

一、研究背景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国企与银行超高不良率的“危难之际”, 成长于2006年以后开展商业化业务的“转型之机”, 快速发展于2009年以后综合化业务拓展的“天时之利”。华融资产、长城资产、东方资产、信达资产最初分别承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家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 自商业化转型以来, 在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上逐步引入市场化机制, 经营业绩跨越式发展, 业务种类逐步丰富, 形成了“一主多元”的商业化经营模式, 建立了经营管理、保险、金融租赁、信托、证券、投资、基金、期货、实业投资等全牌照、多功能、一揽子的综合服务体系, 已具金融控股集团雏形。

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集团化经营虽然有益于发挥协同效应, 但由此带来的业务交叉、关联交易与不断增长的表外业务会掩盖风险并造成风险传递等问题。在此背景下, 并表监管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2011年3月8日, 中国银监会正式向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下发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指引 (试行) 》 (银监发[2011]20号) , 要求各家资产管理公司 (AMC) 遵照 (已实施股改) 或参照 (未实施股改) 执行, 对其最低资本、杠杆率等做出明确规定, 并提出了对重大内部交易实施审批或备案制度, 以及对集团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的定性监管。

2012年6月, 银监会又向各家AMC下达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体系 (试行) 》的通知, 对银监发[2011]20号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从而加强AMC转型后的非现场监管。要求AMC最低资本达到12.5%, 流动性比例不低于15%, 同时集团合并财务杠杆率和资产公司杠杆率不低于6%。

在了解并表管理基本内涵的基础上, 本文需解决两个问题, 即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现状与风险特点有哪些?并表管理的实施对资产管理公司产生了哪些经济后果?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管理的内涵

1. 并表管理的要素。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有效实施并表监管的要求, 但并没有对并表监管的基本要素和实施方法进行明确界定。欧盟、联合论坛 (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和国际保险监管者协会三方建立) 、美国银行监管协会与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 (FSA) 、中国银监会等都对并表监管做出了规定。

2. 并表范围的界定。

银监发[2011]20号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到资产公司的实际情况, 以控制为基础, 考虑了风险相关性, 当资产公司直接或子公司拥有, 或与子公司共同拥有50%以上表决权的机构, 应当并表;当被投资机构不为资产公司所控制, 但其总体风险足以对资产公司的财务状况及风险水平造成重大影响, 或其所产生的合规风险、声誉风险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足以对资产公司的声誉造成重大影响的, 应当并表。参考IAS27的规定, 以下两类不予并表:一是购入和拥有的子公司只是为了随后在近期出售, 控制是暂时的;二是子公司在严格的长期性限制条件下经营, 从而大大削弱其向母公司转移资金的能力。

2008年我国银监会出台的《银行并表监管 (试行) 》将“并表监管”阐述为, “在单一法人监管的基础上, 对集团的资本以及风险进行全面和持续的监管, 识别、计量、监控和评估集团的总体风险状况”。金融控股集团的并表管理的内容可以分为资本充足并表管理、经济资本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大额风险暴露并表管理、内部交易并表管理、其他风险并表管理等多方面。就金融资产管理而言, 体现了并表管理的综合性 (只要对集团的稳健性产生实质影响就纳入并表管理的范围) 、持续性 (长期持续有计划地对集团内风险进行识别与控制) 、适度性 (以稳健运行为目的, 集团根据自身禀赋构建适度的并表管理体系) 、特殊性 (由于股权关系, 关联交易引起的风险传递导致特有的风险) 。

并表管理中强调合并监管与综合监管, 是将集团与其分支机构的财务报表合并到一个报表中, 由母公司监管当局综合考虑其面对的风险及对资本充足情况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对可以影响集团稳健性运行的, 涉及资本与风险的全面持续管理。

3. 并表监管与合并会计报表的异同。

并表监管中的并表与会计意义上的并表具有本质上的差别。并表监管中体现了一种以风险为中心的监管理念, 是一种广义的并表, 不仅限于会计意义层面, 也覆盖了对金融集团风险的全面管理。合并报表更多的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 以控制为基础, 以母公司及其附属机构组成的集团作为会计主体, 由母公司编制的会计并表。

三、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态势与风险特点

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下, 各国金融机构逐渐从单一机构发展为金融控股集团。美国是最早的发源地, 以银行控股公司的形式存在。从20世纪30年代《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The Glass Steagall Act) 》的银行与金融机构的严格管理, 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历了银行向单一银行控股公司的转变, 后来这些银行控股公司逐步发展为多元化银行集团。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 金融控股集团综合化经营的趋势明晰, 发展状况较好。

2012年12月末

注:盈利比率=盈利/盈利资产;风险=贷款损失准备/贷款;资本化=股东权益/总资产;流动性=流动资产/总资产;内部积累资金比率=净利润/贷款滞后一期。

1. 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

我国金融业从20世纪90年代的混业经营开始向分业经营转变。但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我国金融企业多元化综合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发展模式来看,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主要有:一是以国有银行为主体, 如四大国有银行等;二是以集团公司为主体, 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中国人寿集团等;三是以实业公司为主体, 如海尔集团、宝钢集团等;四是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主体, 如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五是以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机构重组形成的, 如上海市金融办等。

四家资产公司旗下分别搭建11家 (华融) 、10家 (长城) 、9家 (东方) 、12家 (信达) 子公司;涉足行业的数量分别是:11个 (华融) 、8个 (长城) 、6个 (东方) 、9个 (信达) , 已初步转型为金融控股集团。子公司的经营范围分布如表4。

由此看来, 四家资产公司除了母公司业务, 还通过子公司涉足不同行业。中国华融旗下控股银行, 涉足的行业较多;东方资产78亿收购联合保险, 以保险业务为特色;长城资产重点服务中小企业业务, 控股全国性的金融资产公开交易平台——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 并首创开发使用金融不良资产估值定价系统;信达在2010年引入战略投资者, 并于2013年12月在香港上市, 主要以资产管理业务为核心。

通过赫芬达尔指数 (Herfindahl index, 简称H指数) 可以衡量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多元化指数, H指数越低, 多元化程度越高;当公司专业化经营时, H指数为1。四家资产公司的H指数分析图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看到, 四家资产公司的多元化水平在提高, 其中华融的H指数最低, 说明其业务多元化分布程度高于其他三家资产公司;而长城与东方的多元化程度不断提高, 幅度变化最大的是东方资产;信达在2011年后多元化业务水平反而降低, 说明信达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 不断突出资产管理主业, 采取聚焦战略, 导致多元化程度下降。

2. 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特点。

金融控股集团由于其复杂的股权结构、交叉销售业务及多元化经营的趋势, 有一些独特的风险特征,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资本在集团的重复使用与杠杆效应。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是对金融控股集团形成原因的最佳解释, 而集团的产权纽带是集团形成的基础。混业经营的趋势与分业监管的现状是导致资本重复计算的制度性原因。金融控股集团在形成多元效应的同时, 也带来了更为复杂的风险暴露, 因此金融控股集团应保持更高的资本充足要求。分业监管制度下交叉部分资本金被不同的监管机构当作监管资本重复使用的监管资本为 (PA+PB+PC+…) , 而金融控股集团整体的实有资本金为PA+B+C+…, 两者的差额即为重复计算的资本金。

严重的资本金重复计算可导致金融控股集团的三重杠杆效应 (路春芳, 2009) 。假设集团母公司存在负债投资其金额为M, 则整个集团负债投资的杠杆比为:L1=PA+B+C+…/ (PA+B+C+…-M) , 这是第一重杠杆。资本金重复计算的杠杆比为:L2= (PA+PB+PC+…) /PA+B+C+…, 此为第二重杠杆。金融控股集团自身的杠杆比为:, 其中, ci表示为集团第i个公司的资本金, 则wi为第i个公司在集团中所占的权重, ri表示第i个公司的资本充足率, 为第三重杠杆效应。集团总杠杆为上述三重杠杆的乘积。资本金经过放大产生过高的财务杠杆效应, 即由资本金重复计算直接产生的杠杆L2经过L1、L3的双倍放大后对整个集团的财务杠杆影响重大。

(2) 传染性风险:负协同效应。对于传染性风险, 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 (2003) 给出的定义是:金融集团内一个特定法律实体的负债、损失或意外事件冲击导致集团内另一个法律实体的损失或损失风险。金融控股集团内部股权结构复杂, 内部关联交易是集团发生风险传染的直接原因。集团内部短期流动性的集中管理、子公司之间担保、贷款或承诺、集团内部转移定价均属于关联交易的范畴。子公司发生重大风险将可能在集团内部传导, 且具有隐蔽性与扩大性。一是在资产与负债存在错配、市场的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筹资成本快速上升的情况下, 集团可能会受子公司的财务问题影响, 产生流动性风险。二是由于关联交易带来的风险传递, 当风险从集团内不受监管的成员转移到受监管的成员, 或风险在金融机构之间互相转移, 会增加集团的不稳定性。同时内部交易效应是具有双面性的, 合理有度则有利于集团整体利益, 把握不好度就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 (张洁, 2013) 。

(3) 内部利益冲突。集团作为整体, 对外与客户的利益不相协调时, 会因自身利益而引起冲突;对内由于定价机构的缺陷可能导致内部利益冲突 (李明刚, 2013) 。集团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一是诱导客户并搭售产品与服务。Cheng-Min Chuang和Chih-Pin Lin (2008) 认为, 在金融控股集团内交叉销售最常见的路径是银行业务子单元到证券承销子单元。二是集团利用掌握的信息优势, 对客户收取更高或更低的价格。这在一定界限下优化了客户的投融资结构, 能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与个性化服务, 但越过界限也会造成与客户的利益冲突。

(4) 不透明风险。金融控股集团与多个子公司内部关系错综复杂, 降低了集团内业务信息的透明度, 提高了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 通过集团整体角度的运作可以对监管合理规避, 造成规避监管风险 (Dierick Frank, 2004) 。集团可以通过发债方式筹集资金并向子公司投入资本, 但该资本不具风险抵御能力。集团可以在“单一监管基础”上对不同的监管部门进行报告, 而不是集团的合并的形式进行披露, 同时也会造成不同监管体系之间的“套利”。这种不透明的组织结构会造成集团的风险积聚。

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管理实施效果

1. 资本监管情况。

(1) 资本充足率。根据银监会《并表监管指引》的要求,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进行最低资本管理, 且集团拥有的合格资本不得低于最低资本要求。合格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并去除扣减项;最低资本即现阶段通常所说的经济资本, 是银监会要求资本充足的底线, 占加权风险资产的12.5%;超额资本为合格资本净额超过最低资本的部分。监管部门规定资产管理公司的加权风险采取权重法计量。

加权风险资产=∑[ (表内资产原值-减值准备-风险缓释) ×内部风险权重×行业调整系数]+∑[ (表外资产原值-风险缓释) ×信用转换系数×内部风险权重×行业调节系数]

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 (华融、东方、长城、信达) 的母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4.49亿元、51.35亿元、31.85亿元、21.64亿元。以中国华融为例, 经过2013年三个季度的经营与并表管理, 超额资本得到一定的提高。

从图2可以看到2013年的超额资本有所增长, 集团层面增长22.28%, 且公司层面增长54.35%。由于集团超额资本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各子公司对资本的补充, 所以中国华融超额资本的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2) 杠杆率。巴塞尔协议将杠杆率作为资本充足率的补充。2011年银监会《并表监管指引》提出定量监管加强最低资本与杠杆率的监管, 并提出制定多维度的杠杆率指标监测体系, 包括净资产与总资产比率、核心资本净额与调整后的资产余额比率等。

杠杆率的监测指标有:财务杠杆率=净资产/ (总资产-客户资金) ×100%;资产公司杠杆率=核心资本/经调整后的资产额×100%;资产公司担保比率=集团外担保/期初净资产总额×100%。银监会规定资产公司集团合并的最小财务杠杆率及母公司的最小杠杆率均为6%, 而商业银行无论是否并表均不得低于4%。

杠杆率与资本充足率具有互补效应, 一是资本充足率反映的是金融机构风险资产状况, 但体现不了资产规模与杠杆水平;二是杠杆率并不基于复杂的风险模型, 只是衡量金融集团总资产规模可能带来的风险;三是杠杆率的分母理解为采用相同风险权重计算的所有资产, 而资本充足率则考虑了不同资产的风险差异。

2.风险控制情况。

(1)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主要有三种层面的含义:资产的流动性、市场的流动性和机构的流动性。2011年, 银监会在《并表监管指引》中将流动性风险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 强调资产管理公司需要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同时注重子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根据2012年《现场监管指标体系》的要求, 主要有以下指标: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长期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 (总资产-流动性资产) ×100%;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资产余额 (现金、存款及国债等) /未来30日现金净流动量×100%。根据《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的要求, 资产管理公司的流动性比例不得低于15%, 指标越高, 说明流动性越好。

(2) 信用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即通常所说的《巴塞尔协议Ⅱ》, 以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为三大支柱, 主要框架见图5。2007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鉴于此, 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9月提出了对资本监管更为严格的《巴塞尔协议Ⅲ》, 协议要求到2015年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核心资本不得低于6%, 以加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第一支柱下, 多数银行对信用风险采用内部评级初级法。难点在于违约率的计量, 新资本协议要求使用信用度量模型对违约率进行计量。推荐使用的现代风险度量模型有:KMV模型、Credit Risk+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和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由于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信用风险计量方法较国际先进银行还有一定差距, 所以目前衡量信用风险时尚未建立可操作性的模型进行计量。

从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总体情况看, 业务发展与客户履约情况较为正常, 但信用风险资产呈上升态势。按照银监会《并表监管指引》的要求, 资产管理公司应监测母公司及子公司具有信用放大效应的结构性融资产品的信用风险暴露情况。但由于资产管理公司对于股权、金融机构风险暴露、证券化风险暴露等需要运用标准法进行计量的模型尚未完全建立, 而内部评级高级法也应用较少, 所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仍需完善信用风险的模型计量, 继续采集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的数据, 同时还要加强信用风险缓释管理等。

3. 市场风险。

JP摩根大通集团、德意志银行、花旗集团等金融控股集团都已采用了GARCH-Va R模型来计量其市场风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引入并表管理理念后, 经过分析发现, 资产公司的市场风险资产总额不断攀升, 2011年中旬达到增长率最高值, 业务分布也多为股票、债券与基金等方面。由此看来, 资产公司的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市场风险没有建立模型进行计量, 与国外先进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有较大距离, 在资产管理公司不断高速发展的阶段, 如何有效控制市场风险是实施并表管理后亟待解决的问题。由图7可以看出,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金融控股集团实施并表管理后, 在资本监管与风险控制两方面, 都有一定的改善。

五、小结

并表管理实施之后, 资产管理公司的超额资本得到一定提高, 但由于受资本增长限制, 超额资本的增长较为缓慢;从杠杆率角度看, 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模式还有待扩展;从风险控制角度分析, 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所加强。

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第一,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在商业化转型阶段, 面对自主经营与自负盈亏, 主要按照国家“一司一策”的改革思路进行差异化转型, 但专业化、市场化的资产公司在并表监管中没有区分, 没有突出不同资产管理公司的特色。第二, 并表监管的制度不统一, 主要涉及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风险监管制度的零散规定, 对混业的金融控股集团没有明确规定, 缺乏一套适用金融控股集团的规范性制度。第三, 监管政策未充分考虑资产管理公司的自身禀赋, 例如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管理处于起步阶段, 存在资本约束等问题,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只有华融资产公司一家实行经济资本制度, 资本管理才初步运作, 未能实现与并表管理有效对接。

摘要:对具有金融控股集团雏形的金融资产管理并表监管的研究一直是金融行业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分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管理的基本内涵入手, 剖析了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态势与风险特点, 并总结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并表管理的经济效果与亟待完善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并表管理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明刚.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市场及其协同效应.财经科学, 2013;6

[2] .张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管理问题探析.上海金融, 2013;3

[3] .路春芳.金融控股集团资本金重复计算问题的数学分析.华北金融, 2009;8

金融资产管理 篇2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时,计量属性都是公允价值,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以公允价值作为这两类金融资产的计量属性,主要是为了反映该类金融资产相关市场变量变化对其价值的影响,把该类金融资产和市场紧密的结合。

(2)在取得金融资产的时候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或股息,都单独通过应收项目来核算。

在取得金融资产的过程中,如果初始取得价款中包含有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或股息,都要将这部分利息或股息单独通过“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来反映。

(3)金融资产持有过程中,确认的应收股利或利息都计入了当期的投资收益。

这两类金融资产,在持有的过程中,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需要确认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的,都要在当期通过“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4)在资产负债表日两类金融资产都要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

这两类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都要将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进行比较,如果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要根据公允价值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以便把金融资产更加紧密的和市场结合起来,更加及时准确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变动。

简析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 篇3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风险管理

1.当前中国金融创新活动的特点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不断的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也在不断的提升,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非常的活跃,各种各样的业务纷纷被推出,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金融市场,并呈现出以下的趋势和特点:

1.1理财业务成创新亮点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理财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储蓄这种单一的方式,而是朝着收益更高的理财方式转变。这就使得各个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理财业务,并且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再加上外资银行的投入,使得理财业务更是热火朝天,各个银行花样百出,推出了大量的理财产品。

1.2金融机构同质化

当前国内存在着几种不同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之间原本有清晰的业务界限,各自负责自己的专业领域。但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的发展,各个金融机构不断的推出新的金融产品,这使得它们之间原本清晰的界限逐渐的模糊,各个机构之间的业务存在很大的交叉,各个机构的业务都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1.3金融创新还需努力克服同质化问题

虽然我国的金融创新比较活跃,但是在创新的过程当中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各个机构之间相互的复制,导致金融创新中实际的新东西数量并不是很多,存在着大量的同质化的金融产品。

2.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关系

在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的因素,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不可预见的风险,从而给金融行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预防或者是消除这种风险,往往需要进行金融风险管理。对各种可能引起风险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风险的可能性和大小,并且根据分析和预测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

2.1风险管理与金融创新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金融创新的发展,而金融创新的不断的发展,又使得金融风险管理不断的获得完善和发展,两者之间互相的促进。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的发展和繁荣,这使得各种风险因素也在不断的增多,这就需要通过金融风险的管理来确保金融市场的安全。人们在金融市场中进行投资也迫切需要相关的手段来消除风险。很多金融机构通过不断的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来合理规避监管,而监管也随着金融创新而不断的完善,而金融机构为了逃避监管势必再次进行金融创新。

2.2金融创新的发展带来新的金融风险

金融行业本身就属于高风险的行业,人们为了获得较高的收益往往甘于冒各种风险。在金融市场中,有一方获得了收益,那么势必有一部分人获得了损失,各种收益和损失总量并没有变化。通过不断的进行金融创新一方面降低了微观方面的风险,但是从宏观方面看,风险只是被转移到风险偏好者身上,总的来说,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风险的总量并没有减少。

3.正确认识和评价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

3.1金融创新带来的资产证券化加剧了金融风险

证券化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促进了金融商品的标准化,也为投资者防范风险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然而,证券化仍容易产生许多问题。对于银行而言,能够证券化的资产首先是质量较好的资产,尽管它可以利用时间差将不良资产置换出去,但它也必须冒信誉受损的风险。对于人民银行等银行管理者,证券化也为其提出了许多挑战。首先,它使人民银行等管理当局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直接控制能力减弱,这必然影响到货币政策执行的效力。其次,证券化所产生的许多证券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常常成为货币的代用品。这就打破了货币当局对货币发行权的垄断,形成一种货币竞争的局面。同时,人民银行难以对货币给出明确的界定,这也削弱了它控制货币的能力。

3.2投机市场的存在加大了风险破坏性

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为金融市场的安全提供工具,但与避险相对应的还有大量投机行为的存在。因为如果没有投机者,避险者就无法将风险转移出去。衍生产品市场的出现,为客户提供了进行投机和避险的场所。而衍生产品具有的高流动性和杠杆作用,使得这个市场具有极大的波动性和破坏性。因为一旦投机失败成为大多数进入者的结局,则不仅避险功能无从谈起,而且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冲击和破坏性更是常规的金融业务所无法比拟的。

3.3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业的经营风险

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同质化,加剧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银行传统的存贷利差缩小。激烈的竞争迫使各金融机构不得不从事高风险的业务,这又导致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增加,信用等级下降。随着金融市场国际化和自由化进程加深后,外资可能大量流入,这对一国的汇率及银行的流动性造成影响,此外,一些金融创新工具能把本该属于本国的经营或投资风险,通过风险输出影响全球资本市场,这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美国的次货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之大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4.提高金融风险管理的整体水平,积极推进金融创新

4.1加强金融创新主体内部的自我风险管理

首先,金融主体要明确金融创新工作对金融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各种可能存在的影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通过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金融危机已经为金融创新敲响了警钟,在金融机构实施金融创新的过程中,要对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将风险管理意识融入到金融创新当中。其次,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创新工作时要根据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并结合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以及风险预测评估指标体系,对金融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科学度量,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此外,金融机构在针对业务内容、金融产品种类进行创新时,要对金融市场的各种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与分析,不能急于求成、盲目冒进,应在遵循金融市场发展的规律与原则的基础上,有条不紊的进行。

4.2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仅靠本国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已不足以维持经济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而需要各有关国家在防范、遏制经济、金融风险方面进行国际合作。

4.3在金融创新的路径上设好防火墙

金融创新的路径大致有三条,即金融产品、机构和制度创新。由此要防止金融风险向危机的过渡还须做到:从金融产品创新来看,应该以优质资产来衍生出新产品,不良资产始终只能作为补充。同时,处于创新初级阶段的我国,更不能追求过于复杂的金融技术,而先要创新出各种债权和股权类基础产品,避免好高骛远的发展。

5.总结

当前我国的金融机构不断的进行金融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金融产品,活跃了金融市场。但是在金融创新的过程当中应该做好相应的金融风险管理,有效地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自身在金融创新的同时能够高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楼文龙.金融创新的背景与主要趋势[J].中国金融,2007(1).

后金融危机时代地方金融管理 篇4

自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 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剧烈, 中国市场也受到一定影响。对于金融业刚刚发展的国内市场, 尤其是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地方金融, 怎样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 且经济尚未发生巨大波动的这段时期, 增强地方金融管理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 在新时期为未来平稳经济发挥更大作用。现地方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金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都值得众多金融经济研究者思考。笔者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及我国地方金融发展状况, 对我国地方金融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以期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我国经济提供借鉴。

1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国经济发展形势

自全球性经济危机以来, 我国金融业也受到一定冲击。对于金融市场发展并不完善的国内地方经济金融来说, 在此次金融风暴中, 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在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下, 地方金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但这同时也是一次新的机遇。

在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关于全球经济的研究中,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全球经济大幅度衰退的大背景下, 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市场动向和金融发展方向势必引起众多关注。面对现阶段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只有看清局势、找准方向、权衡利弊、慎重决策, 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飞跃。

在后危机时代, 经济发展趋势会逐渐发生变化:其一, 发达国家储蓄资金增高、消费额减少。其二, 新兴市场经济飞速发展, 即发展中国家经济地位急速上升。其三, 回归实体经济, 减小金融危机影响和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其四, 低碳环保式经济发展壮大。其五, 国际化趋势加快。

在现在的经济发展趋势下, 我国经济必然会做出一些调整:其一, 企业进出口比率的变化, 出口额的大幅度缩水, 要求企业向精加工、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方向发展。其二, 创业型经济急速发展, 第三产业的形成, 要求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其三, 生产要素的转变, 减少通过消耗自然资源获得的经济增长, 提高资本、劳动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来带动经济增长。

中国的金融业在金融一体化的浪潮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深入改革, 不断扩大发展, 一直保持基本稳定。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明显不够成熟, 金融结构并不平衡, 国内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国内金融业如何在现阶段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同时实现国家对金融发展的要求, 是现阶段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2 现阶段地方金融现状分析

地方金融, 主要是为当地居民或地方企业提供服务的。包括三类机构:A.地方正规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B.地方准金融机构, 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C.其他地方性机构, 贫困村发展互助资金社、农民资金合作社等。这三类地方金融业的发展并不同步, 秩序性也依次减弱。随着近几年全国性的金融业的全面开放, 地方金融业急速发展, 各类机构不断涌现, 但由于地方金融机构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无法实施城市化金融市场监管, 造成了地方金融业管理的混乱。

现在地方金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各地方金融机构、同地方各类金融机构各自为政, 造成地方性明显, 使得吸纳来源广泛的外来资本困难, 不利于地方金融的发展壮大。另外, 地方金融机构对外借贷利率过高, 借贷方式单一, 这些都不利于吸引外来资本和零散资金的注入。其二, 地方金融机构的秩序混乱。城乡差异或地方差异, 导致某些金融管理制度, 在地方金融机构中并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规章制度设置不甚合理, 这些都不利于地方金融在面向本地居民和当地企业时发挥作用, 对当地经济产生更深影响。其三, 地方政府过多干预。地方金融机构在地方上建立并实现运转, 必然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协助, 但是地方金融中政府主导现象严重, 或者地方政府利用行政管理职权, 成立金融办, 并授予金融办职权主导当地金融机构运作, 如上海和宁夏等地, 这不利于实现地方金融业的市场化。在地方政府主导模式下, 应规范政府职权, 明确政府干预方式, 避免政府干预金融机构内部具体操作, 影响金融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信用度和调控能力。其四, 地方各级部门、各类金融机构之间无法实现协调统一。各级地方金融机构之间, 联系不够紧密, 内部各级监管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确, 各机构之间交易手续繁杂、工序繁琐, 无法适应高速的金融业的发展, 不能实现统筹规划, 促进地方金融更深层次的发展。

3 后金融危机下地方金融管理问题的研究

在后金融危机下, 我国金融业面对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考验。在国际市场影响下, 国内金融业高速发展, 全面开放, 地方金融业纷纷增加融资, 提高经济影响力。但在现行金融制度下, 地方金融管理暴露出很多问题, 导致金融机构发展的不平衡, 因此, 地方金融管理改革刻不容缓。针对地方金融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制定管理策略。

3.1 金融管理模式方面

在“分类管理, 专办协调”的模式下, 明确责任分工, 加强各级部门之间联系, 增强金融管理。实行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政府监管模式与“分类管理, 专办协调”模式相结合的方式, 完善管理制度。完善国债管理的法律法规, 明确人民银行对国债监管的工作职责和处罚措施, 为人民银行依法行政提供较高层次的法律法规依据, 使国债监管有规可循、有法可依, 为国家筹资和个人投资主体创造良好的国债投资环境。

3.2 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管理制度

针对地方金融发展状况, 实时实地的实行国家相应政策。灵活运用, 积极创新, 增强地方金融管理制度在本地的适应性, 使其更好地监管地方金融的发展, 促进地方金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当地居民提供服务。

3.3 规范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的管理方式

规范地方政府参与地方金融管理的方式, 明确地方政府权限, 不干预金融机构自身业务操作, 将管理重心由争取资金转向协调服务, 使地方金融更好地融入市场经济, 提高地方金融的市场调控性, 为地方金融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3.4 完善各级各部门的工作机制

利用地方政府手中掌握的资源, 发展地方金融。加强“一行三会”的监管体制, 调动税务、工商等部门共同协作, 加强联系, 相互监督, 增强监管力度, 完善各级各部门的工作机制, 增强各部门的协调统一。

3.5 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重视

地方金融管理中, 针对中小型企业的政策正在逐渐增加, 说明中小型企业在地方金融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经济发展区域平缓的背景下, 地方金融通过对中小型企业经济的调控, 吸引中小型企业资金, 在增加融资的同时, 更有利于增强地方金融业对本地经济的调控作用。但同时也应加强对这方面金融管理的重视, 提高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1]夏季.后金融危机下孵化器融资服务优化[J].中国集体经济, 2016, (34) :55-56.

金融危机下的金融企业管理论文 篇5

摘要:

金融行业构成了国民经济的血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大程度上依赖着金融。当金融行业发生了不良状况,出现了恶循环,也就是所谓的金融危机,我们又该如何整顿金融,金融企业又该如何对付风险。金融行业此时必须勇敢站出来,必须更加强调社会责任。应更加注重风险体系的完善,风险管理技术的及时更新,监管系统的不断完善,金融行业风险管理策略方法的创新改革,从而不断提升管理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金融企业;金融危机;风险管理;创新改革

9月15日爆发的金融危机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一般会造成黄金、主要国际支付货币的大幅度贬值,金融危机影响范围内各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甚至出现经济负增长,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许多企业大幅度裁员甚至倒闭,从而导致失业率见长,更多的人失去工作。社会经济萧条,人民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社会动荡或者国家政治动荡就会随之悄然而知。

一、金融危机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金融危机影响最直接的是出口。就出口国家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最为明显。中国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全球每年GDP的7倍,金融危机对经济实体的影响已显然易见,世纪经济下滑已不可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于每个人的影响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金融危机使人民越来越失去安全感。人民开始怀疑国家的路线、政府的决策能力,以及国家和政府对付危机的能力。金融危机影响国家的通过膨胀,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企业倒闭,人们失去了自食其力的依靠,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对于人们的心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下金融企业管理方法改进。

针对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内部环境的混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不稳定性,企业管理人员的品行、操守、价值观、素质及能力,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信息沟通体系等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再之,风险管理目标还不明确,有些企业只注重目前业务风险,而忽略长期战略风险管理。良好的管理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技术需要实时创新和进步。所以根据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策略。

1、实现金融经济管理的观念及时更新。

一个企业的观念就是一个企业的思想,思想对了,方向对了,当然发展就会朝着前进的方向。所以更新观念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高管层的观念。高层的管理理念对于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管理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有效、全局性的管理理念是金融企业在制定经济管理目标和管理方针是必不可少的经济管理对于现代金融企业管理工作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工作影响面大、涉及面广泛,所以要切实更新管理观念,实践新型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2、控制金融企业内部环境。

控制金融企业内部环境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良好的金融行业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一般需要做好金融企业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金融企业管理人员培训,金融企业经营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具体的可以从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建立金融企业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形成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其次塑造风险管理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将风险管理理念传递给每一个交易人员,内化成业者素养呵呵观工作习惯,进一步形成敏感的感知风险能力。最后切实加强风险管理机构监督。

3、创新金融企业的经营策略。

金融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创新其经营策略,在保证企业盈利或者不亏损的前提下,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金融企业必须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出满足金融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生存的的组织结构、营销观念和管理方式,保证企业在金融危机下依然能够存活,通过改变企业的经营策略,实现金融危机对企业影响的软着陆,让企业平稳健康度过金融问卷。金融企业通过改变经营理念,增加金融企业产品的附加值,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理念。

4、注重“协同”效应,提高金融企业资源的掌控能力。

在目前全球一体化的超流下,金融企业不能像以前那样封闭、孤军奋战的状态,更多的是产业群,价值链的集体参与竞争,共同发展。“协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部之间协同,二是内部自身协同,三是内部、外部高度协同。只有这三个方面全部协同良好,充分发挥企业的各种资源优势,才能有效保证金融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

5、金融企业勇担责任。

金融企业是流淌在国民经济躯体中血液。在金融危机这个大魔头面前,金融企业不能逃避,也不能退后,唯一的路子就是勇担责任,积极应对。因为金融企业不像其他一般企业,它不仅要维持就业稳定的同时,更要推动经济平稳增长。通过风险管理和优质产品设计,降低经济的波动幅度。从而有效地抵御风险,降低金融危机给社会、企业、大众带来的危害。

6、注重金融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当然良好的、先进的、积极的企业文化必将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员工一视同仁,加强人本管理,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让员工自尊心得到满足,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再之,金融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应该高要求、严标准管理自己的员工,让良好的行为形成一种习惯。最后,需要激励员工的团队精神,员工要和企业心在一起,员工和员工之间更要凝结成一股绳。金融危机导致许多企业破产倒闭,对国民经济影响很大,而金融企业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在经济危机下,金融企业如何通过改善自己的管理,减少金融危机的冲击,这是金融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和金融之后企业重整旗鼓的关键,这也是金融管理研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 黄彦平,孙正平。化解金融风险的几点建议[J]。山西财税,(11):22—23。

[2] 李慧。强化新形势下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J]。上海会计,1995(2):35—37。

[3] 王秀芳,王秀萍。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J]。甘肃科技纵横,,(2):58。

[4] 刘军,李常洪,曹利军。金融企业风险统计预警系统研究[J]。统计研究,,(4):86—91。

金融资产管理 篇6

关键词:金融创新;风险管理

前言

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成为了新的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全新的组合,其包含了产品的创新、新的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新的资源的开发、新的市场的开辟和新的组织活动的确立等诸多方面。总之,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创新。而金融风险则是指在资金融通和货币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影响,从而蒙受的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者可能性,金融风险往往与金融活动相伴而生。

一、当前中国金融创新活动的特点

(一)我国金融业理财业务成为创新亮点

2008年以来,受到国内市场需求的推动,我国理财创新的速度和频率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快速发展,进而导致了居民的投资意愿持续增强,使得各个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方面的竞争日益加剧,截止2008年年初的最近数据显示,共有22家外资银行取得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资格,推出26款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特别地,面对交易火爆的股票市场,我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依据客户的需要不断研发了种类丰富的“新股申购”的理财产品。

(二) 创新业务领域向纵深推进

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金融行业普遍存在业务内容多元化的趋势,30多个国家允许银行经营保险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也不断通过多种方式尝试着对劲银行资金的跨页流动,例如2005年建设银行开展了资产则很难过权化的试点工作,投资领域从单一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到了企业债,货币基金等资源类指数,据我国银监会资料显示,我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规模已经达到了122万亿元,工行瑞信和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净值已经增加至600亿元。

(三) 金融机构同质化

在我国,由于金融机构在业务的形成和组织机构上的持续创新,使得银行和保险、信托、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职能分工界限日益模糊,现今,我国银行业的创新活动仍然有待加强,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存在着不足,行业内部哪些所谓的复制式的“创新”占了较大的比重。大多数仍然是外资银行的专利。

二、我国金融创新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金融业竞争的需要

金融创新是现代金融发展的重要特征,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不断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环境中被创造出来,由于新的清算系统和支付制度的产生,造成了清算和交易成本的降低,非银行机构也不得不降低自己的经营成本,以维持自身的优势,同时,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各个金融机构也开始了对传统业务之外的新的业务领域的创新。

(二) 规避金融管制的需要

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各个金融机构会在新的管制下寻求和发动新的创新,而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为了稳定社会和经济,则必须要通过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各类经济行为,首先是金融管制影响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的活动,特别是威胁其经营地位和经营目标,其次是,金融管制存在一定程度是上的真空,这使得创新产生了可能。最后金融机构通过创新获取的收益大于其接受管制的机会成本,这是创新的动力。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关

(一)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管理为正向博弈关系

风险管理的需求促进了金融创新的发展,而金融创新又反作用于金融风险管理,使其日趋完善,因此,两者是一种正向博弈关系。在经济生活中,随着金融风险的日益增加,人们对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例如出现的,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金融互换以及远期利率协议等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的出现。近代金融创新的目的之一即为规避金融风险,当今,通过计算机和各种现代通讯手段,人们可以更加迅速地有效地对于风险进行记录和管理,但是,金融创新在规避了一些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尤其是金融工程在较大程度上只是将一种金融风险转化为另一种金融风险。

(二) 金融创新增强了各主体规避金融风险的能力

在规避直接风险方面,承担金融风险的主体可以适当地使用金融创新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由于直接风险的规避,所引起地间接金融风险必然会呈现减少的趋势,新词金融创新也可以帮助规避间接金融风险。例如蓝筹股的出现,凭借其出色的市场表现,带动了相关技能创新品种的产生及发展,蓝筹股基金、股指期货、指数基金等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凭借其投资风险小,市场形象好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投资者通过这些金融创新产品规避了大量的股市风险,减少了投资的损失。

(三)金融风险促进了金融创新的发展

在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上,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是最为深刻、持久与广泛的,金融创新的产生与金融风险的加剧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是金融业务创新,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在金融领域被广泛地应用,中间业务特别是表外业务的比重不断加大,远期合约、期权、期货、互换等需求的金融工具大量产生。其次为金融组织结构的创新,例如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后产生的全能银行等。最后是金融制度创新,最著名的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创新,当固定汇率制度维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就建立起了以浮动汇率制度为核心的新兴国际货币制度。

参考文献:

[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2]楼文龙.金融创新的背景与主要趋势[J].中国金融,2007(1).

[3]程克群.金融监管如何为金融创新服务[J].商业时代,2005(12).

金融资产管理 篇7

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对应交所得税的影响需要根据持有期间与处置期间分别确定。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通知中明确规定在计税时, 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予考虑, 只有在实际处置时, 所取得的价款在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才计入处置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可见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仍为其历史成本。因此, 在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 当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便存在一种“暂时性差异”, 只有在实际处置后, 该差异才会转回。即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按所得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 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类似, 可比照处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也为历史成本。因此, 在企业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也会存在“暂时性差异”。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是计入所有者权益的, 其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也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即“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不构成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因此, 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按所得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综上可见, 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前者的变动要影响损益, 而后者的变动影响权益。当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既存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又存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跨期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一定要分清楚以前期间的所得税资产或所得税负债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引起的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引起的。

二、公允价值变动的税务处理例解

[例]甲公司于2007年12月1日从二级市场上以每股8元购入A股票100000股, 甲公司将该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7年12月11日, 又从二级市场上以每股10元购入B股票1000000股, 甲公司将该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7年12月31日, A股票的市价为9元, B股票的市价为10.9元。假定甲公司在2007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为150万元。2008年12月1日, 甲公司将所持有的A股票以每股10元的价格售出, 交易费用略。2008年12月20日, 又从二级市场上以每股8.5元购入A股票100000股, 甲公司仍将该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8年12月31日, A股票的市价为9元, B股票的市价为12元, 甲公司2008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为200万元。 (假定该公司适用所得税率为25%, 公司不存在其他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 且不存在其他影响所得税的事项) 。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 2007年12月1日, 购入A股票

(2) 2007年12月31日, 根据市价重新计量A股票和B股票的公允价值

其一,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理:

同时, 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入本年利润:

确认递延所得税, 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确认递延所得税, 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3) 确认期末的应交所得税

从以上的处理可以看出, 当企业同时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两者的公允价值都在上升, 两者同时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4) 2008年12月1日, 将A股票售出的会计处理:

(5) 2008年12月20日, 购入A股票的会计处理, 企业仍然将该股票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6) 2008年12月31日的处理

其一,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理:

确认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持续上升,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余额= (9-8.5) ×100000×25%=12500 (元) 。

确认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47500元, 那么其本期发生额为:12500-47500=-35000 (元) 。会计分录为:

从该会计分录应该看出本期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为35000元, 但实际上只转回了25000元。原因在于确认的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计算错误。我们计算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时, 却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纳入计算范围, 导致错误结果。如果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剔除,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为25000元, 期末余额为12500元, 则本期转回的金额为12500元。其会计分录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当企业既有计入损益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又有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负债时一定要注意对应关系。如本例中, 计入损益的递延所得税转回错误, 继而会导致所得税费用的错误, 最终导致净利润的计算错误。从这里可以看出, 在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下需要按产生的不同项目设置明细账, 如本例就应设置“递延所得税负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明细科目。

其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影响下的递延所得税的处理:

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持续上升,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当企业同时跨期持有资产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既影响损益, 又影响权益时, 建议在递延所得税的科目下, 按其产生的不同项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分别设置明细账, 方便以后期间的会计处理。

参考文献

金融资产管理 篇8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定义、会计核算及披露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详见下表: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案例

例1:20×8年3月10日, 甲公司支付价款15 315万元 (含交易费用15万元和已宣告发放现金股利300万元) 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500万股, 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20×8年4月10日, 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300万元。20×8年6月30日, 该股票市价为每股35元。20×8年12月31日, 甲公司仍持有该股票, 当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28元。20×9年2月15日, 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200万元。20×9年3月15日, 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20×9年3月20日, 甲公司以每股31元的价格将乙公司的股票全部转让。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下面分别核算甲公司将购进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金额单位:万元) 。

1.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1) 20×8年3月10日, 购入股票:借:应收股利300,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5 000, 投资收益15;贷:银行存款15 315。

分析: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时买价中包含的交易费用, 不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 应该单独作为“投资收益”反映;在购买时买价中包含的应收股利 (或应收利息) 也不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 而是单独作为“应收股利 (或应收利息) ”反映。

(2) 20×8年4月10日, 收到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300;贷:应收股利300。

分析:收到买价中包含的应收股利 (或应收利息) 时, 直接冲减“应收股利 (或应收利息) ”科目金额。

(3) 20×8年6月30日, 确认股票价格变动: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 5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 500。

分析:公允价值变动=500×35-15 000=2 500。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 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但是需要对公允价值变动做出相应的调整。

(4) 2×08年12月31日, 确认股票价格变动: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 5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 500。

分析:公允价值变动=500×28- (15 000+2 500) =-3 500。

(5) 20×9年2月15日, 确认应收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200;贷:投资收益200。

分析:收到的持有期间实现的应收股利 (或应收利息) , 作为“投资收益”核算, 说明这是持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实现的收益。

(6) 20×9年3月15日, 收到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200;贷:应收股利200。

分析:收到持有期间实现的应收股利 (或应收利息) 时, 直接冲减“应收股利 (或应收利息) ”科目金额。

(7) 20×9年3月20日, 出售股票:借:银行存款15 5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 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5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 000, 投资收益500。

分析:企业处置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应该将其所涉及的科目进行相应的结转。“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按照取得时的初始入账成本结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按照从取得到处置期间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的余额结转, 并同时结转其对应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然后按照借贷方的差额调整投资收益, 作为处置损益核算。

2.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1) 20×8年3月10日, 购入股票:借:应收股利3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5 015;贷:银行存款15 315。

分析: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应按其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 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的借方。在购买时买价中包含的应收股利 (或应收利息) 不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 单独作为“应收股利 (或应收利息) ”反映。

(2) 20×8年4月10日, 收到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300;贷:应收股利300。

分析:收到买价中包含的应收股利 (或应收利息) 时, 直接冲减“应收股利 (或应收利息) ”科目金额。

(3) 20×8年6月30日, 确认股票价格变动: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 485;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 485。

分析:公允价值变动=500×35-15 015=2 485。

(4) 20×8年12月31日, 确认股票价格变动: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 50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 500。

分析:公允价值变动=500×28- (15 015+2 485) =-3 500。

(5) 20×9年2月15日, 确认应收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100;贷:投资收益100。

分析:收到持有期间实现的应收股利 (或应收利息) , 作为“投资收益”核算, 说明这是持有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现的收益。

(6) 20×9年3月15日, 收到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100;贷:应收股利100。

分析:收到持有期间实现的应收股利 (或应收利息) 时, 直接冲减“应收股利 (或应收利息) ”科目金额。

(7) 20×9年3月20日, 出售股票:借:银行存款15 5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 015;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5 01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 015, 投资收益485。

分析:企业处置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应该将其涉及的科目进行相应的结转。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按照取得时的初始入账成本结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按照从取得到处置期间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的余额结转, 并同时结转其对应科目“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然后按照借贷方的差额调整投资收益, 作为处置损益核算。

例2:20×7年9月10日, 甲公司从二级市场以每股15元的价格购入丙公司股票200万股, 占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3%, 对丙公司无重大影响, 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7年12月31日, 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3元, 甲公司预计该股票价格下跌是暂时的。20×8年, 丙公司因违反证券法规, 受到证券监管部门查处, 受此影响, 丙公司股票价格持续下跌, 至20×8年12月31日, 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6元。20×9年, 丙公司整改完毕, 加之市场宏观面好转, 股票价格有所回升, 至20×9年12月31日, 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金额单位:万元) 。

(1) 20×7年9月10日, 购入股票: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3 000;贷:银行存款3 000。

(2) 20×7年12月31日, 确认股票公允价值变动: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00。

(3) 20×8年12月31日, 确认股票投资的减值损失:借:资产减值损失1 8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 400。

(4) 20×9年12月31日, 确认股票价格上涨: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8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800。

分析:资产负债表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 按应减记的金额,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 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按其差额, 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的, 应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 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的 (不含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 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金融资产管理 篇9

金融资产的分类不是按照持有时间长短来分类的,而是按照持着者持有的目的和意图不同,把金融资产划分为了四类:第一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第二类,持有至到期投资;第三类,贷款和应收款项;第四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在这四类金融资产里,第二类和第三类金融资产是按照成本计量属性,比较好容易理解。 第一类和第四类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虽然第一类和第四类金融资产都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但在会计核算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在会计教学中学生易混淆。 本文只分析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一、 初始计量的核算

从以上对两类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的比较,会发现:1.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费用是计入到“投资收益”的借方科目核算,影响了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管是债券投资还是股票投资,交易费用都计入到了成本核算。 这是他们的不同点。 2. 不管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只要实际支付款中包含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和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都应确认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这是两者的相同点。

例1,2007年3月12日, 甲公司支付价款1 060 000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100 000 股, 每股价格10.60(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60元), 另支付交易费用1000元。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权后对其无重大影响。

情况一,甲公司管理层拟随时出售乙公司股票;情况二,甲公司没有随时出售乙公司股票的计划。 分析:第一种情况下,可以把甲公司持有的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第二种情况,它既不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又不属于长期股权投资,所以可以给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从会计处理上来看,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费用记在了投资收益的借方,影响当期损益减少1000元,而作为第二种情况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费用1000元记到了成本里,对当期损益没有任何影响(见表2)。

二、 后续计量的核算

我们知道,在利润表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列示在净利润之前。 “其他综合收益“是在“净利润”之后列示的。 所以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后续计量中,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时,已经影响了当期利润总额。

在处置时,处置损益(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出售净价-出售时的账面价值,也就是我们计入到“投资收益”的数额。但在计算出售时的投资收益时,我们除了要考虑出售净价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还要把原来已经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入账的金融也要计入到投资收益里去。 但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不会影响当期利润总额,因为两者都是在净利润之前。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后续计量中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时,是不影响当期净利润的。 “其他综合收益”是未实现的收益。 在处置时,处置损益(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 不但有出售净价与出售时账面价值的差额影响当期损益,“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的数额也影响当期损益。 因为你已经出售金融资产了,先前在“其他综合收益”里未实行的利益就要转入“投资收益”让其实现。

例2,A公司于2014年12月9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2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每股支付价款5元;2014年12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110万元;2015年2月10日,A公司将上述股票对外出售,收到款项115万元存入银行。 这项投资从购买到售出共赚多少钱?

从两类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上来看,虽然最终的投资收益都是15万元(10+5),但对2014和2015年当期的损益影响却不一样。

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在2014年资产负债表日,计入贷方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万元增加了2014的利润总额。 在2015年度,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投资收益5万元是对当期利润总额的影响,增加当期利润总额,但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10万元转入“投资收益”不影响当期利润。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2014年资产负债表日,计入贷方的其他综合收益10万元并没有对当期利润有任何影响,因为“其他综合收益”是在净利润之后列示的。 在2015年度,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对当期利润总额的影响是15万元。这15万元包括出售价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和先前未实现的利润10万也要结转出来(见表4)。

三、金融资产减值

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该对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计提减值准备。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不能计提减值准备,因为正常的公允价值变动在当期已经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了当期利润总额。 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果是暂时性的,小幅度的跌价,则为正常价格波动,会计处理按正常价格波动进行期末计量, 其正常的公允价值变动没有影响利润总额。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下降是非暂时性的,大幅度的贬值,应计提减值准备(非正常公允价值变动),反映在利润表的利润总额中。 在同一个时间点正常的公允价值变动和减值(非正常公允价值变动)只可能出现其中一种情况,二者不可能同时出现。

(一)可供出售权益工具

例3,2012年7月1日,甲公司从公开市场购入1000万股乙公司股票,每股20元,实际支付价款20000万元。 甲公司将该股票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12年10月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乙公司股票价格开始下跌,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16元。 2013年, 乙公司股票价格持续,2013年12月31收盘价为每股10元,预测还会持续下跌。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好转,乙公司股票在2014年12月31日的收盘价上升为每股18元。

1. 2012年7月1日,

2. 2012年12月31日, 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在2012年属于公允价格正常的下跌,下跌金额=1 000×16-20 000=4000(万元)。

3. 2013年12月31日,2013年乙公司股票还在持续下跌,并预测之后还会下跌,这时就应确认为资产减值。 资产减值损失金额=20 000-1 000×10 = 10 000(万元)

注意:对于可供出售权益工具,计算资产减值损失简单的理解为此时的公允价值与最开始的成本差(20 000 -10000)。 原来的 “其他综合收益”不管之前是在借方还是贷方,都要转出,记到“资产减值损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贷方6 000 是2013年底的公允价值与2012年底相比的变动额。

4.2014年12月31日,由于2014年宏观经济好转,公允价值为每股18元,可以把之前的减值准备转回。 但一定要注意,可供出售权益工具不得通过损益转回,转回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转回金额=1 000×18-1 000×10 = 8 000 (万元)

(二)可供出售债务工具计提减值准备和减值准备的转回

在实务中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大多数人认为可供出售债务工具采用摊余成本进行计量,所以认为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是采用成本计量属性。其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务工具比较特殊,我们在期末需要用到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实际利率法涉及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所以很多人误以为可供出售债务工具采用摊余成本进行计量。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我们用到的摊余成本只是为了计算利息收入,而非计量属性。所以可供出售债务工具仍然是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期末的账面价值就是公允价值。

那么对于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来说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有何关系呢? 一般情况下,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 如果在期末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公允价值发生了变化但不需要计提减值时,此公允价值变动不影响摊余成本;如果期末发生了减值,“资产减值损失”的数额就对摊余成本产生影响。

例4,A公司为上市金融企业, 在2012年1月1日按面值购入100万份B公司公开发行的分次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该债券每份面值100元, 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支付利息,期限5年,实际年利率是5%。A公司将该债券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12年11月,受金融危机影响,B公司债券价格开始下跌。 2012年12月31日B公司债券价格为每份90元。 2013年,B公司债券价格持续下跌,2013年12月31日B公司债券价格为每份50元,但B公司仍能如期支付债券利息。 2014年宏观经济好转,B公司债券价格上升至每份85元。 A公司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的政策是:价格下跌持续时间在一年以上或价格下跌至成本的50%及以下。

1. 2012年1月1日,

2. 2012年12月31日,

同时持有B公司的债券公允价值变动数额=100×90–10 000= 1 000 (万元),

此时,资产的摊余成本(10 000)和账面价值也就是公允价值(9000)不一样了。

3. 2013年12月31日,2013初, 资产的期初摊余成本没有受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还是10 000。 要计算2013年底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应该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0 000 ×5% =500)。

此时A公司持有B公司的债券应确认减值损失=10 000 -100×50 = 5 000 (万元)

注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积损失, 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4.2014年12月31日,此时,资产减值因素对摊余成本就有影响了,2013年计提减值准备后持有B公司债券的摊余成本就为5 0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减值准备转回前的账面价值= 5 000 ×(1+5%)- 500 =4 750 (万元),A公司2014年调整B公司债券账面价值并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100×85-4750 = 3 750(万元)。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篇10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风险,行业竞争,规避风险

在当前新形势下, 金融行业不仅面临着重大的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严竣的挑战, 大部分金融企业为了取得更好的发展, 都加大了金融创新的力度。通过创新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但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金融服务对象开始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这无形不又为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需要明确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 并给予正确的认识, 从而在创新环境下能够更好地规避金融风险的发生, 使金融行业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金融创新的含义

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 会遇到阻碍发生的诸多环节, 而金融主体通过对这些环节进行改革, 同时建立新的机制, 从而重新将各个金融要素组合起来, 更好的规避风险, 确保实现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金融创新由于其所包括的内容较广, 所以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金融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方面的进行的创新即广义的金融创新, 而专对金融工具进行创新则是狭义上的创新。但无论是广义上的创新还是狭义上的创新, 都是对发展过程中各阻碍环节进行改革, 从而实现风险的规避和消除, 确保金融行业利润的实现。

二、金融创新的原因分析

1. 规避风险。

前几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发生, 给整体金融行业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所以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规避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而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 金融创新被提到了重要日程上来。通过对金融行业内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 并建立起金融工程, 从而起到防范和规避风险的作用。通过衍生金融工具有具体操作过程中包括了诸多学科的内容, 所以在相关业务操作时有效的对金融风险的危害进行了抵制, 实现了对风险的有效规避。

2. 减少行业竞争。

金融行业主要以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为主, 随着金融行业竞争的不断激烈, 金融行业面临着严竣的压力, 相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 银行所面临的压力更要大。非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 从而在经营活动中实现交易成本的降低。银行在巨大的压力面前, 为了提升自身竞争的优势, 则开始对金融工具进行创新。金融行业的压力存在于行业之间, 而且行业内部竞争压力也较大。因为在经济快速发展下, 金融行业在对服务对象进行扩展过程中, 则需要在经营活动中加大新领域的开发, 这必然会给金融行业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业务带来较大的威胁, 所以在创新过程中, 银行的竞争力增强了, 但也需要对传统业务的竞争力进行提高, 这样才能实现均衡的发展。

3. 新技术的推动作用。

目前在金融行业业务操作过程中,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得以广泛的应用, 为金融行业降低交易成本, 获取更大的经济利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更广泛应用, 也有效的降低了金融工具创新的费用, 这就使金融企业在新技术的推动下, 利用衍生金融工具更好的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关系

1. 金融风险与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行业运行时受政策、法规及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一旦这些因素出现不稳定, 则会给金融业务带来较大的利润损失, 而对这些利润损失进行预测即是我们所说的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和不可消除性, 金融活动必然需要涉及到多个领域和行业, 而且世界金融市场瞬息万变, 再加之金融业务操作时涉及的资金较大, 这就必然会导致运营上风险的存在。金融行业需要对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预测, 并通过分析利用金融工具来控制和分散风险, 以便于实现金融行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这即是金融风险管理。通过金融风险管理可以实现对金融风险的有效预测, 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对风险加以防范和控制, 确保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2.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关系。

(1) 金融风险管理推动了金融创新的进步。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加快了资金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速度, 而各金融主体为了自身利益考虑, 也加大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融资, 这就使金融主体在现有基础上面临的风险更加加剧, 这也是金融主体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原因。而在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 由于金融工具对风险的规避作用, 所以选择金融工具非常关键, 所以在金融风险管理对金融工具需求下, 就使唤金融工具的变革具有极为必要性, 从而加快了金融创新。

(2) 金融创新促成了新的金融风险。虽然金融风险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金融风险的分散和转移, 但金融风险是与金融活动密不可分, 所以无法对其进行清除。而在金融创新包含的制度、政策和市场等都不可能通过创新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由于这些是已经定型的金融模式, 再加之这些制度对传统的金融业务具有较大的垄断性, 所以在创新过程中会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再加之在金融创新过程中此入了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 这就不可避免的将计算机技术的安全隐患带进了金融市场, 而金融业务活动中涉及的金额较大, 而且交易数量也多, 在计算机技术的下金融犯罪势必会对金融主体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四、结束语

金融风险客观存在, 具有不可消除性, 所以在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 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对风险进行规避和控制, 确保金融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远.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吉林大学.2013-06-01.

[2]石睿.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南方金融.2011-06-20.

金融资产管理 篇11

【关键词】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下,我国金融市场与世界金融市场逐渐呈现出一体化发展趋势。为了满足人们对新时期金融产品的不同需求,我国金融机构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与金融业务,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金融市场,并呈现出“理财业务创新化、业务领域纵深化、服务对象扩大化”等创新特征。然而,金融市场中存在着较多的客观不确定因素,金融创新的过程中难以避免金融风险的存在,隐藏着极大的风险损失隐患。为了预防金融风险的产生,还需科学落实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

一、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问题

(一)金融创新加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逐渐融合,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金融一体化程度逐渐加深,甚至出现了同质化现象,进而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产生,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资本的充足率較低,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我国商业银行机构的资本金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不能满足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最低监管要求,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增加了资本,但仍不能满足其资产规模发展的速度,弱化了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其次,不良资产比重大。从现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在逐渐减小,但整体上不良贷款的比重仍比较大,不良贷款率依然较高。在金融创新条件下,资金的流动性要求变得突出,不良资产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整体运营。最后,盈利水平偏低。盈利水平是决定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因素,然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仍然偏低。金融创新条件下,创新产品更加追求比传统产品高的多的收益,以低收益来创新产品,必然使得创新产品的风险突出。

(二)金融创新的资产证券化加剧了金融风险

金融创新使得金融机构资产逐渐呈现证券化趋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与产品的标准化,但也导致了一些金融问题的发生。以银行为例,通过证券化方式将不良资产置换的同时,可能遭受着银行信誉受损的风险。此外对于货币当局而言,资产证券化减弱了货币当局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控制能力,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同时证券化的较多证券都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发行的垄断地位,形成货币竞争的局面,这样都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产生。

二、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对策

(一)加强和优化金融监管

金融行业的创新、运行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而要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则离不开国家及政府部门的监管。为此,政府部门应该从监管理念、监管法规和监管方式上加强优化。在监管理念上,要协调金融创新与稳定发展的关系,在正确认识国际金融形势的基础上将维护金融机构合法稳定运行与提高金融体系效率作为目标,既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又要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对社会的贡献力。在监管法规上,政府部门应该在健全监管法律体系的同时提高其前瞻性。金融监管法规必须是具有包容性、公开性和引导性。政府部门制定的金融监管法规应该兼顾被监管对象的利益,积极引导金融行业产品创新向着经营体制创新、市场结构创新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另外,政府部门还应该修改或废除陈旧的不适应新时期金融行业发展的监管法规,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监管法规。最后,在监管方式上,应该积极科学运用金融工具、金融工程等方式,加强对金融市场信息的披露、注重信用评级等。还应该积极推行银行信用、加强金融债权管理等措施,强化金融机构的市场信用意识,进而发挥出市场制约的作用。

(二)加强金融机构的自我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的产生不仅有来自于外部市场环境因素的客观原因,更多的还来自于金融机构自身的原因。因此,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更多的还得依靠金融机构加强自我风险管理。首先,金融机构要加强对金融创新的认识,对其利弊影响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美国的次贷危机给我们深刻的教训,因此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要树立金融风险管理观念,要在依据金融市场的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活动。其次,金融机构要在自身实际情况及金融市场发展形势下建立切实可行的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与风险预测评估指标体系,以更好的对金融风险进行度量、防范与控制。最后,在金融创新过程中,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与原则,充分的调查与分析市场,不能盲目行事。

(三)加强国际合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金融行业也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在这样的金融市场环境下,我国金融机构仅依靠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以不能满足和维护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管理和稳定发展,我国金融机构必须要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各国签订相关监管与合作协议,并参考国际规则进行国内金融机构的标准制定或业务推广,以此构建国际合作友好关系,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而可能性,促进各国金融行业的发展。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金融条件下的金融风险问题及金融风险管理的分析,了解到在金融行业复杂的发展时期,金融机构要想在金融创新过程中下求得长远稳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监管与支持,更需要金融机构自身正确认识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并有针对性地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加强国际合作,这样才能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双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大力支持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06(13).

[2]程克群.金融监管如何为金融创新服务[J].商业时代,2005(12).

[3]施维书,陈刚.论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J].特区经济,2005(3).

金融资产管理 篇12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之所以会有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是因为该金融资产不满足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条件,但在特定条件时可将其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所以,其核算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基本相同,下面我们就比较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者之间会计核算上的异同,并结合例题加以解释。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同点

(1)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

(2)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都以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3)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其初始入账金额。

(4)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科目,而且都要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转出,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不同点

(1)持有目的不同。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为了短期内获利,而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企业出于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的考虑,为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等。

(2)初始确认时交易费用的会计处理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按其公允价值入账,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科目;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其初始入账金额,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成本=取得时公允价值+相关交易费用。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4)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在持有期间计提减值。

下面以例题来进行解释说明。

例:甲公司于2008年3月1日购入股票201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0000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4000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8年6月,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10000元。2008年末,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80万元,2009年3月1日甲公司将其出售,取得价款150万元。则甲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假设,甲公司初始确认时将所持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甲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如果,2008年末甲公司预计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将会持续下跌。则

上例中,初始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的处理不同,确认为前者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损益,确认为后者的,计入初始成本;而且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也不同,一个计入当期损益,对利润表产生影响,一个计入所有者权益,终止确认时才转入损益。另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涉及会计分录为:

上一篇:反应事故论文下一篇:现代城市园林管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