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园林管理研究论文(共12篇)
现代城市园林管理研究论文 篇1
1 引言
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城市园林管理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管理的好坏影响着城市人民生存环境的好坏。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园林事业的发展是每一位园林管理员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城市园林管理就是合理配置城市资源, 包括各种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 使得城市园林能有效地体现出应有的社会、文化价值。然而, 不尽如意的是, 目前在城市园林的管理中,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 将会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因此, 探寻城市园林管理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现代城市园林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园林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 在我国的许多城市, 其经济的发展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城市的管理者和规划者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园林绿化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即使有也只是表面上应付, 口头上应允, 并没有真正地将生态环境作为城市的“生存之本, 重中之重”。更糟糕的是, 在实践中, 尤其是遇到与经济活动有冲突的情况时, 就只顾追求眼前的短暂利益, 不去追求城市建设的长远意义, 将城市的园林管理弃之于后。
2.2 城市园林管理缺乏统筹规划
从技术上来考虑, 城市的园林规划需要建立在大量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与此同时, 还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 使园林在总体上能够得到合理的分布, 进而形成良好的园林绿地系统, 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 我国普遍存在城市用地紧张的现状, 加上资金有限, 没有得到统筹规划, 大部分城市园林管理工作都没有一个科学性及长远性的规划, 这使得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园林建设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互相冲突的消极后果, 最终导致城市园林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环境要求。
2.3 城市园林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 由于我国政府对于城市的园林管理工作做了太多的限制与约束, 管理机构的重复设置严重影响了园林管理的高效运作。在很多城市中, 园林管理的工作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管理的机构机制, 在现实中不可避免地造成管理的资源浪费。除此之外, 城市中的园林管理与有些政府机构中的园林管理彼此独立, 加上城市园林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一些管理机构的协调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这样的结果必然进一步削弱了城市园林的管理力度, 最终导致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设施没有有效的发挥作用。
3 现代城市园林管理的措施
3.1 转变观念, 树立城市园林管理的意识
很多园林管理工作者缺乏有效管理园林的意识, 他们简单地认为管理工作的全部就是按时对绿色植物浇水与除草。这种意识是不对的。其实,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 园林管理包含的内容绝非仅仅是除草浇水。因此城市的园林管理部门必须要给管理工作者去普及园林管理的知识, 提高他们的管理技术水平, 从而使得管理工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2 科学管理城市园林
在管理城市园林中, 要运用现代的管理手段, 在此基础上要积极进行探索创新。因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园林管理模式根本无法适应现代园林管理, 因此, 就需要园林的管理人员能够利用现代管理的手段, 及时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及创新管理模式。同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 网络计算机不断得到普及, 可以在园林管理中利用互联网建立相适应的园林管理网站, 进而来提高园林管理的效率。
3.3 完善城市园林管理体制
城市园林管理者必须坚持科学化的管理原则。正确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健全岗位的管理责任制, 将园林的管理工作落实, 制定有效的奖惩制度, 不定时地进行检查考核, 使得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 与此同时, 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前提下, 有选择地开放市场, 把新增园林绿地的管理全面推向市场, 选择那些具有养护管理资质、经验丰富的绿化养护单位, 园林的管理部门应该按照园林的管理标准进行整个过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3.4 提高管理员工的专业素质
在园林的管理中, 园林管理的人员是整个管理活动的中心, 其在园林管理中的地位决定了需要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 使得他们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大提高自己的管理效率。同时, 管理人员也要学会利用现代技术去有效地创新园林管理的模式。因此, 在园林管理的过程中, 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园林的管理质量。
4 结束语
目前, 我国城市管理的当务之急就是城市园林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这是由城市园林管理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城市园林的作用不仅仅是景观的体现, 更重要的是保障城市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这种现状就是要求城市园林管理部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定期加强培训, 保证园林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够适应园林管理的新需要。因此, 发展园林管理, 使其在城市中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 为城市的发展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谢建敏.城市园林管理的战略功能与目标定位[J].安徽农学通报 (下半月刊) , 2009 (16) .
[2]金建红.浅论城市园林的管理与创新[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08 (09) .
[3]苏云.以“人”为本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论中国城市园林绿地建设[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04) .
[4]杨志明.园林绿化维护的原理和准则[D].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 2011.
现代城市园林管理研究论文 篇2
摘 要: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人们对居住地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对城市园林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城市园林管理养护工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需要充分重视现代园林机械管理的重要性,并应用到园林养护中来。基于此,简单概述了现代园林机械在城市园林管理养护中的基本现状,分析了现代园林机械在城市园林管理养护中的应用方向,并提出了几点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园林机械; 城市园林; 管理养护; 有效措施
城市园林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传统的园林管理、园林养护工作逐渐向机械化方向发展,现代园林机械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现代园林机械以其自身独特的优越性,对改善市容、美化环境存在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园林管理养护工作的系统性十分明显,要能够完成植物发芽、生根、生长等一系列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资源。而现代园林机械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弊端,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经验,对现代园林机械在城市园林管理养护中的作用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看法。
现代城市园林管理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 城市园林;草坪;设计;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55
草坪是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坪功能众多,其对现代城市生态环境起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对草坪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改进、优化草坪植物的配植与选择,对于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增强人们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现代城市园林草坪植物的配置与设计,需要重点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建植草坪过程中草种的选择,另一个是草坪主景植物及其他植物的配置;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际,从上述两个方面就现代城市园林草坪植物配置与设计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现代城市园林草坪及其功能概述
草坪,即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草地,其在现代城市园林规划中多采用人工铺植或者播种草籽的方法,经过专门的培育形成整片草地;草坪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草坪也是城市居民休憩、娱乐、生活的重要场所;草坪的存在,给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提供了感受自然、接触自然的机会,满足了人们的自然向往之感,有效增强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草坪在给城市里的人们带来一定精神向往和满足同时,其更大的功能作用还在于其对城市生态、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美化人居环境
绿油油草坪的存在,首先给人以自然、静谧、生机之感,从而开阔人的心胸、陶冶人的情操,最重要的是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1.2 调节区域气候
草坪能夠显著提高周边环境的空气湿度、降低周边环境空气的温度;城市中在草坪达到一定面积、比例时,就能对区域内的气候产生影响。
1.3 减弱城市噪声
已有研究表明,草坪的叶、茎等部位具有良好的吸音效降噪效果,以城市街道旁1 m宽、20 m长的草坪为例,其可以降低2 dB左右的噪声。
1.4 有效净化空气
绿色植物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有分解、吸收、固定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对于城市汽车尾气具有突出的净化效果。
1.5 水土保持作用
草坪由于致密的覆盖在地表上,特别是在地表下草根层的影响下,使草坪具备了良好的固结土壤作用,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发生。
2 现代城市园林草坪植物的配置设计
2.1 现代城市园林草坪草种的选择
对于城市园林草坪建植过程中,为了保证草坪的健康生长,必须选择符合草坪所在地区的草种进行种植。第一步,科学确定建植草坪地区的气候类型、土壤土质等,是保证草坪日后能够健康生长的基础;第二步,选择多个草种作为建植草种备选,依据建植草坪地区气候、土质特点和不同草种适宜生长的条件,综合确定最适宜草种,例如是选择冷季型草坪草,还是暖季型草坪草;是选择土壤肥力要求高的草种,还是选择对土壤肥力要求低的草种;是选择对土壤水分要求高的草种,还是选择对土壤水分要求低的草种等,这些需要提前了解草坪所在地区的气候、土质等;第三步,在充分了解草坪所在地区气候、土质及不同草种特点前提条件下,就可以确定具体用于建植草坪的草种,当然这时也要考虑所选草种的经济性及建植技术可行性等。
2.2 现代城市园林草坪植物配置设计
2.2.1 草坪主景功能植物的配置设计
草坪设计中一定要有“主景”,且都是以有特色的孤赏树、树丛作为草坪主景来进行配置,且都是位于草坪中比较显著、显眼的位置。如果整个草坪地形呈起伏状态,那么关于草坪主景最好选择配置在地形、地势的最高处,而为了突显主景,在主景之外的其他树种选择要避免与主景树的体量过于相似或者颜色过于接近,旨在避免出现草坪主景不突出问题。总体来说,就整个草坪区域内的构图中心而言,一般都是选择孤植树,孤植树的存在首先给人带来以整个草坪视觉中心之感,另通过草坪与孤植树体量、高度的对比,也能形成一种视线上升、高耸之感。就草坪中孤植树主景来说,要注意孤植树植物的个体美,树姿应该挺拔、,色彩应该鲜明,体形略显大气,而寿命尽量较长的特色树种,如雪松、银杏、合欢、垂柳、栾树和法桐等;草坪中孤植树主景与周围景点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为营造一种空旷之感,周围景点与孤植树的距离最好保持在4倍树高左右。如果不选择孤植树做草坪主景,而是选择树丛做草坪主景,那么最好保证树丛树种的一致性,在丛植各株间距上要有所不同,体量之间最好有差异,这样设计的草坪主景能够给人以统一而不呆板之感;如可以选择水杉、圆柏等树种树丛做草坪主景。
2.2.2 草坪其他功能植物的配置设计
对于较大面积草坪来说,除了有主景树外,其他空间还可以进行专门的配置,旨在丰富草坪植物景观,创造更加优美、舒适的草坪环境。
2.2.2.1 丛林式配置
要想在面积较小草坪上营造一种大自然意境,从而让人有种领略到大自然风光之感,那么就离不开对特殊地形的利用,如在地形起伏的草坪上,自由种植一片单一、高大树种,从而增强树丛气氛,创造自然意境。
2.2.2.2 空间隔离配置
要发挥树丛的空间隔离作用,从而完成对草坪的划分;这时在树种选择上最好选用分枝点低的常绿乔木,或者枝叶发达、枝条开展度较小的灌木类;而在草坪与灌木之间,可配以观花地被植物作过渡。
2.2.2.3 背景配置
要想保证草坪上的花坛、花丛、主景树丛及建筑物等达到预期设计效果,离不开背景树丛的陪衬。在背景树种选择上,应该坚持树种单纯、树体紧密原则,旨在衬托前景,如选择不同树种,那么在树冠形状、树高及风格上最好保持一致。
2.2.2.4 庇阴配置
为了保证城市里的人们可以在夏季享受树阴,可以使草坪容纳较多的人休息纳凉,需要在草坪上专门种植庇阴树;对于庇阴树的选择,要求树冠要大、枝叶要密,且不宜发生病虫害;可以选择悬铃木、香樟、杨树和马褂木等做庇阴树。
参考文献
[1]奚惠良,徐淑芳.园林草坪景观设计运用[J].现代园艺,2016(2):50-51.
[2]宋明杰.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2016(4):89-90.
[3]杨雪.园林花卉草坪种植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5):278.
[4]韩梅.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分析[J].江西农业,2016(7):56.
现代城市园林管理研究论文 篇4
中国园林建设所面临的城市与环境问题归结起来包括:城市人口急速膨胀, 居民的基本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户外体育休闲空间极度缺乏, 广大劳动者的身心再生过程不能满足。一些城市既使建起体育休闲空间, 也是以硬质铺装为主, 较少绿化, 绿量明显不够;土地资源极度紧张, 因此通过大幅扩大绿地面积来改善环境的途径较难实现;经费投入有限, 难以实现高投入的城市园林绿化和环境维护工程;自然资源有限, 整体自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睫。
一、必须遵循的原则
要保证园林景观设计适合人类生活, 在自然美的前提下还要能够为城市居民带来美的感受, 保证设计的出的园林景观能满足人们视觉欣赏、游览体验、可亲近的这些要求, 就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从人类的行为和情感来分析, 从主到次应该涵盖安全、情感、自尊、展现、审美等方面。对于园林景观设计来说, 不可能对每一个人的情感和心理做到照顾, 但是也要能保证满足大部分人的行为动机和心理诉求, 然后结合这些考虑, 设计适应当地人群特点的园林景观。
2、文化性与艺术性并重的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创作时要能够做到将单纯的景物赋予独特的情感体验。这种文化情感就可以在园林的名称构思、招牌的设计、文化内容的创作方面体现。展示出在景物设计中的唯美体验、唯美追求、理想的寄托、情感的升华、心灵的寄托等等。
3、时代性与历史感统一的原则
符合时代的要求, 创作出与时俱进的园林景观产品,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需。这一过程就是创新, 创新也就必须在精于古道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理念, 做出革新和创作。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就是在不断的汲取历史, 进行革命和创新, 这些历史艺术所展现出来的形式、唯美仍然在各个层面影响着现代艺术的创作。
二、美学追求
设计园林景观是一项创造美的活动, 作为自然与人工和谐统一的地带, 唯美的追求应该始终贯穿整个设计。现就把各种美学追求具体做以分析:
1、追求唯美的形象
园林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艺术空间创造, 在特定的环境下, 将这些富有地域特性的山、水、土、石进行艺术加工, 赋予唯美的创作, 就可以达到很震撼的艺术效果。总而言之, 园林设计就是要把主观的艺术融入到客观的自然中。换而言之, 园林设计就是将大自然的美集中、高效、理想化的、有特色的概括到有限的景致空间中去。毋庸置疑, 外在的形象是园林景观设计最基本的要求。
2、注重颜色的搭配
色彩上的美学追求对于景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是园林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点, 我们从历代诗人对于古代景观的描述中就可有充分的了解, 不必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视觉震撼, 也不必说“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迷人, 更不必提“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末马蹄”的欣喜, 单单一句“白银盘里一青螺”就将色彩对于景观的重要性演绎到了极致。从心理学角度来讲, 颜色也是影响人心情的重要方面。我们在设计园林景观时, 将各种色彩和谐、有机的组合在一起, 势必对于整个园林的美学设计起到重要作用。
3、展现园林的音乐
大自然的音符, 这也是园林景观音乐设计中最基础的部分。例如在景观中自然的流水声、鸟鸣、竹林沙沙、虫子低吟都是景区最宝贵最和谐的轻音乐, 不仅为整个景区增添了生命活力, 还为园林景区打造地域特色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遥想古文中出现的那些精彩的景观声音描述, 例如:“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等等无不体现出让人沉醉的自然音响效果。这些自然音乐的融入景观更体现了园林设计中生态保护与环境保护的原则。当然说完了自然音乐不得不提的就是人工音乐了,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所搭配的背景音乐也是相当重要的成景元素。
三、小结
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要求, 现代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建设, 可以说都是紧紧围绕一下几个方面的艺术效果来展开的:一是自然生活。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 首要原则就是要创作出适合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还要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加上各种艺术美感, 这些设计理念下设计出的园林景观的第一个艺术境界就是自然生活性。这是我们设计出的园林景观必须先达到的基础, 也是人本主义的重要体现方面。二是风景如画。在确保自然生活的前提下, 园林景观创作的第二个艺术效果就是画面境界。就是以自然生活为基础, 对园林景观进行美学塑造, 融入艺术感, 把生活美提升到艺术美。在设计中把园林景观的景物进行提炼、概括、融合、升华。使景物之间有主次之分、有衬托之效、有相辅相成之美。在传统绘画领域, 有人曾经说过一幅画要有天有地、中间有所侧重, 看到此类画卷才能产生唯美的艺术效果。那么我们设计园林景观也是这样。在就地取材的同时不加修缮、机械模仿。要集中体现、高度浓缩、提纯、有所侧重有所依托才能达到园林景观的风景如画。三是内涵丰富。园林景观设计在满足于自然生活、画面之美后, 还需要的就是丰富其内在了。要能让群众在游赏中有所感悟有所追求, 人与景完全交融, 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也是园林设计的终极目标, 一种理想的境界。要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就必须在设计和建造中为其融入历史、文化、人文和艺术。甚至有需要的地方还要体现出创新与科学。只有这样才能将园林景观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场所。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中国现在诸多城市正在付诸努力的工作, 本文充分考虑了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 分析了中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炼了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美学追求和艺术效果, 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为我国园林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从而促进我国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工作更健康、顺利的发展。
摘要:近些年来, 就世界范围而言, 城市的园林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简而言之, 就是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大的园林进行建设、管理、养护。在这一背景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结合我国城市园林实际, 制定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提出城市应该满足“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 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要求, 达到该标准要求的城市, 便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该标准基于中国园林发展的实际及特点, 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园林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结合典型实例, 极大地影响着我国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建设的方方面面, 本文依托《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对现代园林艺术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国家园林城市,现代园林,艺术特点
参考文献
[1]冯钟平.中国园林建筑[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8.[1]冯钟平.中国园林建筑[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8.
[2]朱观海.中国优秀园林设计集[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2]朱观海.中国优秀园林设计集[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问题与方法研究 篇5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入开展,各地城市都在积极探索与实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理论与实践表明,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系对于改进和加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也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园林;绿化管理;问题;方法
园林绿化不仅是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誉为城市的“绿色名片”是一个城市环境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但随着近些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已经无法与城市建设步伐同步,出现了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在认识城市园林绿化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调整,以促进城市整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国家已把园林绿化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运用园林绿化所使用的树木、花草等,合理布局组成植物群体,配合景观小品、雕塑等其他元素,充分发挥出园林绿化的美观性的同时,进而发挥出其功能性使之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有着密切关系的多种作用。吸收有害气体。几乎所有的植物都能吸收一定量的有毒气体而不受害。植物通过吸收有毒气体能降低大气中有毒气体的浓度,避免毒气积累到有害的程度,从而达到净化大气的目的。减少粉尘污染。园林绿化植物对灰尘具有滞留、吸附、过滤等作用,因此,绿地、林带对减少大气降尘和飘尘量的效果非常显著。
净化水体。树木花草还可以净化水体。如凤眼莲能吸收污水中的镉、汞、酚等有毒物质。芦苇能吸收酚及其它20多种化合物,还可以消除水中的大肠杆菌,使水体得到净化。
降低噪音和震动。随着城市交通运输量的增加以及工业生产、建筑工程中的撞击,噪音和震动在不断地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心理和生理。根据研究证明,乔冠木能吸收26%和反射54%落在它们身上的声能。树木密集,叶片的多方位和粗糙多毛,均有利于吸收声音,反射的声能也在往复中趋于消失。用树木组织起来的卫生防护带能减弱工业设备向居民区传播的震动。改造自然、消除灾害。绿色植物滤尘、吸毒、防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业产品质量,城市园林绿化对抗震、抗洪、避灾也起积极作用。
供欣赏及休憩。在现代的城市园林绿化中,人们已不再单纯的从单一种植角度进行规划,而是加入了更多功能性元素,包括景观小品(垃圾桶、坐凳、遮阳棚等)雕塑、水景等与之搭配,使之摆脱传统的城市园林绿化,更多加入规划设计及功能性的元素。
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问题
由于缺乏长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不协调,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和居民对城市绿地的生态保护和游憩休闲等方面的要求。对城市绿化格局的规划,需要按照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对于城市的气候、水文、地质及绿地格局进行认真分析,依据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结合整体用地性质确定。在绿化建设的其它方面,如物种的选择与搭配,生态过程的分析等方面,也需要大量科研分析和相应技术的运用。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编制与规划实施发生脱节,各类绿地数量严重不足,大大滞后于城市化建设发展的要求及市民游憩出行和生态环境防护的要求。居住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公共绿地比例失调,在老的建成区,绿地更少。因此必须尽快编制、调整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优化城市园林绿化布局。
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问题
园林绿化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使得侵占城市园林绿地、随意伐木毁绿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导致城市整体绿化环境遭到破坏。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监督机制薄弱,很多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都未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没有把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政绩考核中进行监督和考核,甚至未列入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之中,造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后劲不足。
3、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制问题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尤其是许多地方性的园林绿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亟待健全。许多城市未能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城市绿化工作的方针、政策,相应制定一些地方性配套的绿化法规,因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根本无法依法进行行政管理,造成城市的绿化目标不明确,扩绿无计划,绿地不落实。尤其是城市绿化设计质量低下,施工混乱,引起行业间不正当竞争,形成恶性循环。
4、城市园林绿化意识问题
城市在规划建设中,绿地预留面积比例不足,大面积、大手笔、高质量、高标准的绿化景观很少。城市园林绿化过分强调草坪,缺乏高大乔木。应提倡建造乔、灌相结合的复层群落。树种选择偏重花色树形,忽视其他抗空气污染的树种。城市广场地建造未从广场功能和市民要求出发,在破坏绿色上构建起来人造景观,过分重视城市绿化的景观效益,盲目追求覆盖率,忽视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
三、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措施
1、遵循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基本程序
在调查与预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园林绿化指标,初步设计,形成本城市的园林绿化系统。因此需要针对每个城市的不同情况调查人均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绿地的结构组成、相应的防护林带、生产绿地及专用绿地。根据城市的特点,制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并选定各项主要绿化的用地范围,合理安排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化系统,作为指导城市的各项绿化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在具体管理的时,应从树种选择,制定主要树种的比例,树种的抗性选择等方面进行规划。
2、运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具有目标性、主观性和非程序化等特点。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必须有先进合理的方法。在目前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当中,德尔菲法和多阶段决策方法是最为常用的两种园林绿化管理方法。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中,许多园林工作者把德尔菲法引入到现实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较好的效果。多阶段决策法是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最主要的管理方法之一,其应用能够使园林绿化管理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得以合理地解决。
3、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其它途径
(1)坚持“依法治绿”的原则。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必须强法和执法,管理法规要完善,并要严格执行,依法办事。管理监察队伍,要知法、执法、守法、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各级管理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克服“以权代法”、“以人代法”的倾向,从人治转向法治的轨道。
(2)加快出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法律、法规,健全城市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加强管理,走依法治绿之路。依法制定《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城市基建绿化工程管理规定》、《城市空间闲置地暂时绿化管理办法》等法规,使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管理有方、监督有力。
(3)从严控制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城市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用地。绿化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征地、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坚决杜绝各种挤占绿地的行为。不能因个别人意志、个别集团利益而随意修改、变动。采用法律、行政与经济相结合的手段,保护和发展绿化成果,对违反城市绿化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事件要严肃查处,做到执法严格,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权威。
(4)利用多种途径,采用不同方式,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宣传城市园林绿化的法律、法规。针对青少年集中进行宣传,培养爱护绿地成果、保护城市环境的良好意识和习惯,动员全社会来保护和管理城市园林绿化。
参考文献:
[1]乔海宏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觋代园艺,2011(13)
现代城市园林管理研究论文 篇6
关键词:城市;园林;施工;大树移植技术
引言
大树移植施工技术是保障景观园林绿色建设效果的基础和前提,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大树移植施工技术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大树移植前期的准备工作、大树移植的过程,还是移植完后的养护护理工作,都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最终完成大树的移植工作,达到大树移植的预期效果,避免经济上的浪费和成本增加。
1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1.1土壤选择和土壤处理
大树移植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移植大树的土壤。大树的根系一般都比幼苗、青年树木更为发达和繁密,枝叶也是一样,已经具备一定树叶的规模了,因此在大树移植的运输过程中,即使采取了一定的防止水分流失的必要措施,也还是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大树水分营养的流失,从而对大树的生存发展造成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大树的移植成活率,增加大树移植后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首先要在大树移植前合理选择土壤,最好是选择透气性和透水性都比较好、保湿和保肥效果也比较好的土壤,同时还要尽量符合大树本来的生存环境。在选择好土壤后,还要对土壤进行一定的处理,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杀菌处理也可以有效起到蟲害预防作用和效果。
1.2开挖树穴和施肥
选好土壤后,接下来就要开挖树穴了。树穴是树木生存和生活的环境,树穴的大小、形状、宽度和深度都会对移植来树木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树木的生存和发展,最好可以在移植树木前三四个月就开始挖掘树穴。挖好树穴之后,就可以对树穴范围内的土壤进行施肥了。肥料环节,可以多多采用天然的腐败的植物树叶或者人类粪便和动物粪便。用量方面以适度为宜,每个树穴以10 kg 为标准,再按照树穴的大小适当增加或减少。在树穴底部施加肥料之后,需要覆盖20 cm 左右厚的泥土。
2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具体步骤
2.1选择恰当的移植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带土移植和裸根移植,裸根移植比较适合于生长快速且易于成活的高大落叶乔木(如国槐)。带土移植又分为夹板起吊移植法、棕绳起吊移植法及裸土起吊移植法,其中夹板起吊移植法适用于土质较硬的土壤,树重应大于3t(如雪松等常绿树种)。棕绳起吊移植法适用于树重小于3t 的树种(如白玉兰等常绿树种)。裸土起吊移植法适用于干径在20cm 内,侧根系发达,树重小于2t 的树种(如合欢等乡土落叶乔木),并且土壤通透性好。
常见的移植方法主要有:(1)带土方木箱移植法:此法吊装运输比较安全,不易散坨,常用于移植胸径在20cm 以上的常绿大树或古树,尤其适用沙质土壤中的大树。(2)软材料包装移植:较小规格的树木及土球较坚实大树时多采用此法。起挖树木时土球按树木胸径的6-8 倍计算。高度为土球直径的2/3。以树干为中心,按比土球直径大3-5cm 的尺寸画圆,然后沿圈挖沟,沟宽60-80cm,挖到一半时,随挖随修整土球,使之上大下小。近年来,部分地区用遮阳网和汽车轮胎条作材料包装。(3)裸根移植法:大规格的落叶乔木及易成活的常绿树常用此法移植。重剪,移植前对树冠进行重修剪,中央领导枝明显的树种,应将树梢剪去,适当疏枝。中央领导枝弱和萌芽力、成枝力强的树种可以将分支点以上的树冠截去;挖掘树木带根的幅度一般为其胸径的8-10倍以上,尽量多带须根。主根和全部侧根切断后,将沟的一侧挖深些,轻轻推到树干;装运,远距离运输时装车前要对树木进行保湿包装。
2.2确定大树移植的土球规格
一般高大针叶类常绿树土球直径为其胸径的8~10倍,生长缓慢阔叶类常绿树土球直径为其胸径的8~12倍,生长旺盛阔叶类常绿树土球直径为其胸径的5~8倍,中小型针叶类常绿树土球直径为其胸径的10~12倍。生长缓慢阔叶类落叶树土球直径为其胸径的5~8倍,生长旺盛阔叶类落叶树土球直径为其胸径的4~6倍,玉兰类落叶树土球直径为其胸径的6~10 倍。
2.3大树的起挖
起挖时要尽量避免树木根系受到损害,由于起挖后树木会出现大量脱水现象,在起挖前要充分浇水。采用裸根移植的大树在起挖时应尽量保留侧根,并且剪掉1/2~2/3的树冠。采用带土球起挖的大树,虽然成活率较高但施工费用较高,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2.5吊树栽植
先将树冠的绑扎物去除,起吊大树进人定植穴,调整大树朝向和栽植深度(保持原来的深度即可),回填一部分泥土后去除土球包扎物,再分层回填泥土压实。填土至2/3处立支撑,可用钢管、木桩等作为支撑材料,以四角或三角支撑样式稳定树体。支撑稳固后浇水,水一定要浇透,然后回土填满土球。对树干的支撑部位要加以保护、以防被铁丝等硬物擦伤树皮。
3城市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养护
新移植大树抗性较弱,易受自然灾害、病虫害。禽畜危害和人为的破坏,必须严加防范。同时,刚刚移植的大树抵抗力下降,比较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加大防范的力度。
3.1支撑
支撑大树种植后应立即支撑固定,慎防倾倒。正三角桩对于树木的稳定非常有利,支撑点应该设置在树木高度的2/3的位置。
3.2浇水
大树浇水大树栽植后应立即整修树盘或留好树池,当天灌水,灌足灌透,水渗够后及时封土。栽植后10-15天浇第三遍水,然后及时封穴。冬季树液停止流动时浇透冻水,早春树液流动期浇透返青水。
3.3遮阴
遮荫大树移植初期或高温季节,要搭荫棚遮荫,以降低树木周边气温,减少树体的水分蒸发。在搭棚时,遮荫度为70%左右,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证树体光合功能,以后视树木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逐步去掉遮荫物。
3.4施肥
大树移植初期,根系吸肥能力差,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15天左右1次。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浓度0.5%~1%的溶液,还可加入复硝钾等激素促进光合功能,避免在中午高温时喷施,以防药害。根系萌发后,可进行土壤施肥,最好使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伤根。
3.5病虫害
防病治虫坚持以防为主,结合树种的具体特点以及病虫害发生的具体规律,定期进行检查,将防范工作做到位。
3.6防冻
刚刚移植结束的大树枝梢以及根系萌发的时间都比较迟,年生长的周期比较短、树体当中所积累的养分也不是很充分,很容易受到冻害。因此,一定要对移植大树做好防冻保温工作,做好覆土,风障的设立、搭设熟料大棚等等。
4结语
大树移植技术是保证城市绿化多样性的关键,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城市绿化需要更多的数目来缓解环境污染的压力,因此,大树移植技术的科学施工,可以保证树苗的成活率,减少经济浪费,不仅美化了城市绿化的整体景观,更加有利于缓解环境污染给城市带来的影响。作为施工人员,要按照规范进行移植工作,作为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措施,确保移植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姚伏玲.解析景观园林大树移植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4(21).
[2]陈红燕.景观园林大树移植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J].中华民居,2012(11).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问题研究 篇7
1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价值体现及问题分析
1.1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价值体现分析
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中,对城市园林的绿化管理工作的实施就有着其重要性。城市园林的绿化也成为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些人也逐渐认识到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1]。在园林绿化的管理工作上进行加强,能够通过园林绿化对粉尘以及有害气体的污染处理有着积极作用。园林绿化的功能中,对有害气体的吸收是比较突出的,能起到空气的净化作用。园林绿化植物在对灰尘的吸附以及过滤的作用发挥较为突出,对大量的粉尘处理效果比较优越。
城市园林的绿化管理工作的实施,在功能价值的发挥方面,还能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以及对水体的净化作用也比较突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交通运输量有了增加,在城市噪音的问题上就比较的突出,通过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就能在噪音的降低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在一些树木花草的作用下,对水体也能起到净化。
1.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现状来看,在诸多层面还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实际的规划管理层面没有得到科学实施。我国的多数城市在园林绿化的规划方面都进行了编制,但还比较缺乏长远及科学的理论指导,所以就使得园林绿化的事业发展比较缓慢。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面和西方国家相比,还有着很大差距,在绿地率上比较低,没有注重管理的层次性等。这就很难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2]。在实际中还有一些城市,在园林绿化规划方面没有完整化的形成。
城市园林的绿化管理工作中,没有注重将管理体制完善化。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就要能充分注重园林绿化管理模式的优化,这就需要相应的管理体制加以指导。但在实际中这一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得到完善。在管理体制上还没有和时代发展紧密契合,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在对城市绿化管理方面缺少统一性以及协调性的管理体制,由于在管理的体制层面没有健全,就会影响职能部门的作用发挥。
再者,城市园林的绿化管理中,监督管理的机制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政务公开制度虽然已经实施,但由于监督制度自身存在着相应的缺陷,以及在信息上没有透明化,在监督和考核机制的实施中,作用得不到发挥。这就必然会影响园林绿化管理的效率。还有就是在相应的管理法制建设方面没有完善化,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执法不严的现象,对整体的管理水平提高就有着很大影响。
另外,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面的意识还没有加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发展比较晚,在经济条件的限制下,发展城市化的同时也在生态环境方面有着破坏。在园林绿化的发展上相对比较缓慢,对城市环境的保护管理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以及对园林绿化管理的功能认识也没有得到加强[3]。城市园林的绿化建设没有和城市总建设进行协调发展,就必然会影响绿化的效果,对城市化的环境生态平衡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这些层面的问题,就要能充分注重解决的方法针对性的实施。
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为能够将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水平得以有效提高,就要能充分注重管理的模式优化。笔者结合实际对城市园林的绿化管理策略进行了相应探究,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就能有助于园林绿化管理的水平提高。
第一,在对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层面要能规范化的实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各个方面的管理都比较重要,在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工作实施中,就要能充分注重管理的质量水平的提高。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就要能充分注重对城市绿地系统的修编规划,要将城市的绿化建设生态文化性的特征鲜明的呈现,也要能够对园林城市的工作发展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当地的政府方面,要注重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规划,在规划方面要结合实际进行具体化以及系统化的呈现。
第二,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进行加强,就要能注重全民化的参与。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能力进行提高。城市的管理者是绿化管理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在管理素质上进行提高就有着其积极意义。这对公共服务的质量以及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影响[4]。这就需要对绿化管理者的科学性管理理念进行深化,在管理中要能充分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将自身的管理能力能不断提高。还要能注重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园林绿化环境的效益得以充分认识。
第三,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的优化策略实施,要注重管理的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能从体制层面对分级以及分权的管理进行完善,将两者间的关系能得以梳理,在管理的重点上结合实际进行转移。在园林绿化的管理工作实施方面,还要能充分注重管理的法制化,这就需要将依法治绿的原则得以充分遵循。城市的园林绿化的管理要能在执法能力上进行加强,以及要能在相应的绿化管理法律体系层面进行完善化。通过从法律的角度来完善管理就比较有利。
第四,城市园林的绿化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也要能遵循相应的基本程序。只有在这些程序上能得以遵循,才能保障管理的质量水平得以有效提高。在展开管理工作的时候,就要能对每个城市的不同情况进行了解,在绿地的结构组成以及覆盖率等方面加以充分重视。通过从整个管理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行加强管理,这样才能有助于实际管理水平的提高[5]。还要能在具体的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立足于群众路线,以及要积极的树立群众服务的园林绿化和养护管理的理念。
第五,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模式结合实际进行优化,以及注重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队伍的建立。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就要能充分注重体制的改革,在管理的模式优化方面,就可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和考核机制,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上实现精细化的目标。还要能充分注重对城市园林队伍的良好建设,在准入制度的标准上要能进行提升,对养护单位人员以及办公场所的条件要达到相应的要求。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加强,才比较有助于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3 结语
总而言之,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就要能充分注重和实际相结合,在措施的实施上多样化,这样对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就有着积极作用。此次主要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层面进行了探究,在这些相应的策略实施下,对实际的发展就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棒熺.乡镇村屯绿化及其长效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6(04).
[2]王智俊.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花卉,2015(17).
[3]崔会卿.如何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科学化管理水平[J].现代园艺,2015(08).
[4]何雷.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5(08).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问题与方法研究 篇8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许多国家已把园林绿化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并通过运用园林绿化所使用的树木、花草等, 合理布局组成植物群体, 从而发挥出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的多种功能。
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问题
由于缺乏长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导致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不协调, 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和居民对城市绿地的生态保护和游憩休闲等方面的要求。对城市绿化格局的规划, 需要按照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对于城市的气候、水文、地质及绿地格局进行认真分析, 依据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 同时结合整体用地性质确定。在绿化建设的其它方面, 如物种的选择与搭配, 生态过程的分析等方面, 也需要大量科研分析和相应技术的运用。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编制与规划实施发生脱节, 各类绿地数量严重不足, 大大滞后于城市化建设发展的要求及市民游憩出行和生态环境防护的要求。居住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公共绿地比例失调, 在老的建成区, 绿地更少。因此必须尽快编制、调整城市园林绿化规划, 优化城市园林绿化布局。
2.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问题
园林绿化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使得侵占城市园林绿地、随意伐木毁绿等现象时有发生, 甚至导致城市整体绿化环境遭到破坏。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监督机制薄弱, 很多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都未建立监督、考核机制, 没有把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政绩考核中进行监督和考核, 甚至未列入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之中, 造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后劲不足。
2.3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制问题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尤其是许多地方性的园林绿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亟待健全。许多城市未能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城市绿化工作的方针、政策, 相应制定一些地方性配套的绿化法规, 因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根本无法依法进行行政管理, 造成城市的绿化目标不明确, 扩绿无计划, 绿地不落实。尤其是城市绿化设计质量低下, 施工混乱, 引起行业间不正当竞争, 形成恶性循环。
2.4 城市园林绿化意识问题
城市在规划建设中, 绿地预留面积比例不足, 大面积、大手笔、高质量、高标准的绿化景观很少。城市园林绿化过分强调草坪, 缺乏高大乔木。应提倡建造乔、灌相结合的复层群落。树种选择偏重花色树形, 忽视其他抗空气污染的树种。城市广场地建造未从广场功能和市民要求出发, 在破坏绿色上构建起来人造景观, 过分重视城市绿化的景观效益, 盲目追求覆盖率, 忽视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
3 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社会原因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各地城市具备了一定的财力、物力来进行美化建设, 并且不同程度上急于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形象, 但是有限的实力和理论认识上的差距使各地城市难以深层次进行优化和改造, 造成了城市建设以表面美化为主。
3.2 体制原因
城市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急于通过城市形象的改变来树立城市的新形象。在城市建设方面, 如果真正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 难免耗资巨大且见效缓慢。于是城市建设决策者在短期内迅速改变城市面貌, 显示实力的目标驱使下, 大量建造城市广场和景观大道, 虽然美化了城市, 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资源的浪费。
3.3 人为因素
城市的决策者和专业人员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 往往没有深入了解西方现代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在实地考察中, 看到的主要是各大城市的中心广场、大道、市政及公共建筑, 如巴黎的景观大道, 美国华盛顿中心纪念性绿带。对比国内城市的环境状况, 这些公共设施带给参观者非常强烈地视觉冲击, 而事实上, 这些城市景观多数是百年以前规划设计思潮的产物。决策者和设计者忽视维护自然生态过程的重要意义和城市中自然绿地的美学价值, 认为必须对城市绿地进行相应的“设计”, 这也是审美观念的局限性。
目前, 我国南方城市建设中, 对于绿地系统的格局缺乏系统考虑, 实际绿化过程中, “建筑优先, 绿地填空”的现象非常严重, 大量绿地用作填补建筑间不适合建筑用地的空隙, 而对绿地系统本身的结构性和系统性缺乏考虑。在设计中, 具有一定规模, 能发挥生态作用, 保护生物多样性, 疏导、净化空气的绿地斑块和廊道很少。同时, 对于园林绿化格局地分析, 主要用一些描述性的语言来说明城市的绿地分布。如常见的“楔形系统”、“绿环式系统”等, 布局规划中缺少对城市园林绿化格局的定量分析和城市生态过程的实际考虑。
4 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措施
4.1 遵循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基本程序
在调查与预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园林绿化指标, 初步设计, 形成本城市的园林绿化系统。因此需要针对每个城市的不同情况调查人均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绿地的结构组成、相应的防护林带、生产绿地及专用绿地。根据城市的特点, 制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 并选定各项主要绿化的用地范围, 合理安排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化系统, 作为指导城市的各项绿化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在具体管理的时, 应从树种选择, 制定主要树种的比例, 树种的抗性选择等方面进行规划。
4.2 运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具有目标性、主观性和非程序化等特点。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必须有先进合理的方法。在目前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当中, 德尔菲法和多阶段决策方法是最为常用的两种园林绿化管理方法。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中, 许多园林工作者把德尔菲法引入到现实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当中,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较好的效果。多阶段决策法是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最主要的管理方法之一, 其应用能够使园林绿化管理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得以合理地解决。
4.3 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其它途径
(1) 坚持“依法治绿”的原则。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必须强法和执法, 管理法规要完善, 并要严格执行, 依法办事。管理监察队伍, 要知法、执法、守法、敢于管理、善于管理, 各级管理园林绿化主管部门, 要克服“以权代法”、“以人代法”的倾向, 从人治转向法治的轨道。
(2) 加快出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法律、法规, 健全城市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依法加强管理, 走依法治绿之路。依法制定《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城市基建绿化工程管理规定》、《城市空间闲置地暂时绿化管理办法》等法规, 使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管理有方、监督有力。
(3) 从严控制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城市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用地。绿化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征地、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坚决杜绝各种挤占绿地的行为。不能因个别人意志、个别集团利益而随意修改、变动。采用法律、行政与经济相结合的手段, 保护和发展绿化成果, 对违反城市绿化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事件要严肃查处, 做到执法严格, 违法必究, 切实维护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权威。
(4) 利用多种途径, 采用不同方式, 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宣传城市园林绿化的法律、法规。针对青少年集中进行宣传, 培养爱护绿地成果、保护城市环境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动员全社会来保护和管理城市园林绿化。
5 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入开展, 各地城市都在积极探索与实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理论与实践表明, 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系对于改进和加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也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结合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了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方法与措施, 从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等方面提出健全和完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系, 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城市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陈自新.城市大园林——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园林, 2001 (5) :17~18.
[2]张庆费.城市生态绿化的概念和建设原则初探[J].中国园林, 2001 (4) :34~36.
现代城市园林新形式的探索 篇9
1 园林形式的演变过程
我国园林从古至今都是以自然式山水园为主, 并且从唐朝开始, 我国的园林设计就影响到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 在十八世纪时, 我国的园林艺术传入到英国, 并在英国园林中掀起一场自然潮流, 还引发了之后的欧洲园林革命运动。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中强调自然, 并且建设过程中注重意境的创造, 园林画面应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感。我国传统园林设计在空间层次组织上一般采用园中园的手法, 具有复杂的层次, 并且依傍建筑物进行景物设计[1]。
新中国成立后, 很多城市在建造公园时, 都继续发扬了我国这种传统的园林结构, 根据公园地形和水源、花木栽植等开始模拟自然创造自然式园林。在建筑物和公路规划时, 也根据地势来进行规划。同时还吸收外来的园林形式, 采用规则式布局, 对地形、地貌、建筑、道路和花木种植中都采用规则的几何图形, 混合式园林在当今园林设计中都很少见。
八十年代末期,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面积仅为百分之十七, 而国外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绿化面积都达到了百分之五十。我国需要大量增加绿化面积才能赶上世界的先进水平。园林绿地的社会文化程度的体现, 近年来我国才开始提倡生态社会, 这对大环境强调生态园林非常重要, 但是城市中一个小景观也同样能够带给人们美的精神享受。所以, 我国在进行园林建造时讲究因地制宜, 正确的思路同时教导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放弃了长远利益, 生态严重破坏和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 都是人类之前埋下的恶果。
我国园林艺术在世界上占有独特地位, 并不是因为其表现形式, 而是隐藏在其中的内涵和意义。现代城市的园林设计手法不是千篇一律就是和城市建设不协调, 这是我国城市园林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2 探索现代城市园林新形式
2.1 绘画艺术形式
印象主义产生于西方, 是对陈旧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的颠覆和反对, 印象主义注重在绘画中对于光的研究和表现, 用千变万化的光线, 描述作者眼中的世界[2]。野兽主义是用粗犷的笔法, 创造强烈的视觉效果, 追求情感表达。抽象主义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一种绘画流派, 其画风热情奔放或安逸静谧, 能够引发人们内心的思想感情。
绘画艺术的多形式, 给园林设计提供了新形式, 和传统园林相比, 现代园林在服务对象和平面布局方面都出现了新内容。现代城市园林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和放松的场地, 而古代传统园林却是服务于上层名流, 象征贵族的地位和实力。绘画艺术融合与园林艺术, 使园林内结构框架不再讲究对称, 而是提倡在设计中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并且也简化了园林建造的工序, 空间层次也变得丰富多彩。绘画艺术通过其绘画理念和相应的表现方式, 对园林景观设计中对空间的划分和色彩的搭配产生不小的影响, 并且在空间表现形式在园林设计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的空间概念, 受绘画中立体主义艺术的影响, 运用多变的视角来表现事物的真相, 能够增加现代园林内外空间的连续性和流动性, 改变了传统园林景观设计对自然空间的错误认知, 从而增加人们的动态亲近的感受。
2.2 借景艺术形式
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中, 提倡顺应自然地形, 并且层次丰富、曲折变化, 但是其较为封闭, 并且普遍借以堆山叠石来抬高视线, 达到远借的效果[3]。现代园林注重外向性和开放性, 并且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 要与城市建设风格相互映衬、兼顾彼此, 所以在进行园林建设选址时应注重打破人和自然的界限, 将人、自然、园林合为一体。现代园林设计我们讲究要顺于自然还要高于自然, 在符合自然形态的基础上, 还要应用现代艺术将自然中的韵味表现出来, 达到耐人寻味的效果。意象是整体园林艺术意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应合理反映出题材的不同, 如在山水题材上就应注重象、境和形式上的特点, 同时考虑现代园林在空间上的处理手法, 将各种造景和借景手法巧妙地运用到池水、丈山和石头等, 在空间关系上使人无限遐想。并且在借景时, 应注意留出视线走廊, 避免遮挡借景的美好景致。借景创造时, 并不是让人们被动地欣赏景物, 而是有意识和目的的引导人们去看, 达到引人入胜、心旷神怡的效果。
现代园林的设计应和城市景观融为一体, 并且适合现代人们的生活和心理, 在园林整体上把握曲线的简洁流畅, 注重园林的开放性和外向性[4]。现代园林既要和我国传统园林区别开来, 又要延续传统园林的精髓, 在景点布置上满足整体需要, 并且分清主次关系, 内容层次丰富一些。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切忌模仿, 模仿就失去了向建筑、环境的借景机会, 不能体现园林与城市的和谐之处。
2.3 后现代主义形式
现代艺术给设计师门提供了最直接和最丰富的灵感来源, 是现代城市园林可以借鉴的形式语言。艺术家的创造力比设计师要丰富, 并且艺术家对时代精神非常敏感, 他们引领者设计师走入艺术大潮。波普化园林的设计形式逐渐为人们接受, 其开放、夸张的材料选择和色彩绚丽的设计风格对园林设计者来说, 是具有相当的实验性和探索性, 并且现代园林的发展拓宽了途径, 为艺术和园林的有效融合提供了有形的借鉴。极简主义是以绘画或雕塑的形式, 运用极为简洁明快的手法, 强调运用现代工业化的材料和非人格化的结构, 具有显著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具有视觉冲击效果。很多园林设计师开始追求极简化, 使用较少的形状和材料来控制空间的尺度, 将材料以人工集合的方式来进行表达, 使园林和艺术完美融合。
大地艺术是设计师门运用土地、石头、水源和树木等材料和自然进行有效结合来调整现有的园林空间, 园林和自然达到了不分彼此的境界[5]。解构主义同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完全不同, 解构主义将一切既定的设计规律加以颠倒, 并且反对设计中的统一和谐, 认为设计可以不考虑周围环境和建筑, 提倡分解、不完整、无中心等, 在园林设计中大胆应用悬浮、移位、拼接等手法, 给人产生特殊的不安感。这种设计形式虽然有反常理, 但也提出了新的可能, 不按常理的构图和秩序设计也是可行的, 并且这种风格的造型语言能够丰富园林设计的表现力和内涵。
3 结束语
迅猛的经济发表将园林设计带到了新时代, 在对现代城市园林新形式探索时, 不要将目光仅局限在对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发扬, 我们应吸收接纳新鲜的设计形式, 多学习西方的园林设计理念, 通过对作品的理解, 结合自然环境, 克服浮躁和盲点, 将中国园林景观推向世界平台。切忌一味地追求模仿, 传统园林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需要, 应努力探索更宽的园林设计道路。
参考文献
[1]沈葆久.现代城市园林新形式的探索[J].中国园林, 2012, 03 (06) :54-54.
[2]陈敏.浅析城市园林设计中历史文化的挖掘与表达[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03 (01) :35-36.
[3]钱林周, 饶洁.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探究[J].广东科技, 2013, 02 (13) :101-102.
[4]王琴.历史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表达[D].南京林业大学, 2013, 09 (05) :99-100.
现代城市建设与园林艺术 篇10
关键词:城市建设,园林城市,艺术,特性
园林城市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中叶, 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气息相通的中国园林艺术与现代城市为园林城市的出现奠定了形态学基础, 而现代城市良性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园林城市的“催化剂”。园林城市的建设是我国园林艺术的构成形态及其理论体系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实践性应用, 是我国园林艺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的现代生命延伸, 园林城市的大规模建设是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 人类生存发展与全球环境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 而环境危机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头号问题。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区域,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用地用水紧张, 空气水体污染等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同病痛一样时刻困扰着我们, 这些日益突出的“城市病”使得人们普遍感到忧心。钱学森先生面对北京的城市现状颇为不满:“现在我看到北京市兴起的一座座长方形高楼, 外表如同积木块, 进到房间向外望则一片灰黄, 见不到绿色, 连一点点蓝天也淡淡无光, 难道这是中国21世纪的城市吗?”[1]因而, 对这种困境的反抗使得人们重新将目光投向过往生活中的诗意景观, 渴望在其中找到皈依之所, 不少人通过寻求自然与城市建筑相互结合的探索实践, 试图在“城市病”的重压之下找到当下与自我生活的切合处, “建设园林城市”就是其探寻点之一, 它力图在城市建设中促进自然生态与人居活动的互动。
钱学森先生是园林城市建设理论的先驱, 他在1990年7月31日致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院士的信中首先提出了建设园林城市的设想:“能不能把中国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山水画融合在一起, 创立‘园林城市’的概念?”[1]这种园林山水城市建设的最终效果是要使城市中既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又有完美的人文环境, 继承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观、游、居多重功能, 并将它们与现代景观有机结合。钱先生认为园林城市的建设不仅涉及到中国古代山水诗词、古典园林、中国山水画与城市建设的结合, 而且还涉及到自然与人工环境的结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结合等诸多方面, 它是一个具有多重内涵和多层意象的复合体, 是一个审美与设计工程相映照的集合体。这个概念涵盖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 它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 使人离开自然而又返回自然;2) 园林城市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 是城市园林和城市森林的结合;3) 园林城市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高技术城市;4) 园林城市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城市构筑的模型[2]。
在园林城市的具体实施中, 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人情怀的古代园林的造园之法在城市建设中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当然, 这种重视并非是机械的照抄照搬, 中国园林有其独特的布局及空间构图手法, 叠石、布水、借景等都是从山水的内在规律出发, 从大自然中抽离出最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形象并与建筑景观相结合, 从而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境界。我们不可能原封照搬, 必须要有一定的科学技术作支持, 我们的借鉴也要从理性思维的角度努力贴近古人对于它们的阐发。正如周干峙院士所言:“园林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钱学森先生也说:“园林城市还要充分引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 也是高技术城市。”由此看来,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是园林城市建设得以实现的两个回避不开的要素, 既是我们以古润今的“瓶颈”, 也是今日园林城市建设的技术支持。
实践告诉人们, 在实施园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5个特性:1) 战略性:园林城市是缓解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快速城市化挑战的人居选择, 以前过度集中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而布局相对分散均衡的园林山水城市是出路之一, 但这种转变对传统城市的各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对于这种转变的认识与接受就具有战略性意义。2) 整体性:园林城市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它涉及到城市产业布局、人口控制、环境保护、文化保存等基础设施调整的各个方面。所以园林城市的建设则需要广泛的部门合作, 这是它的整体性之所在。3) 层次性:钱学森先生把中国园林分为四个层次, 即盆景—窗景—庭院园林—宫苑, 一些专家还指出往上还有一个“大地园林景观”层次。在这些不同层次上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 而对于园林城市这个规模浩大的整体性城市建设而言, 它应属于“大地园林景观”建设方面, 其实质是城市的总体景观设计。4) 多样性:园林城市的实践应更注重自然和文化特色的地域特性, 在建设中最需要发扬的是创新精神, 任何简单的模仿都无益于园林山水城市理论的实现。5) 长期性:园林城市的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性工程, 因此在实践中既作为蓝图实施, 又作为一种观念而存在。它需要制定阶段性的目标而一步步的实现, 即园林山水城市的建设具有长期性[1]。
“园林城市”这一概念是城市形态结构观念中的重大变革, 它在保证现代城市这个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成败的发动机正常运转之时, 又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空间。同时还为现代城市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强后盾。因此园林城市的建设是必要的, 同时也是高瞻远瞩并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创建一座座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园林城市是我们的崇高使命。园林城市的建设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的现代生命延伸, 中国特色的园林城市建设应该因地制宜, 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实现创建现代园林城市的目标。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 对于良好城市生态环境的关切向往是新世纪人们追求生活环境质量的必然要求, 建设现代园林城市体现了我国城市发展的生态化和人文趋势。因此现代园林城市的建设, 对于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都有着积极且不可替代的意义。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现代人居空间———园林城市, 正是新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最佳模式。城市建设正如本文所谈的有机协同问题一样, 并非是单一的物质或审美问题所能概括的, 因而, 所有的探索必须随时对诸多不可预计的变数做出反应, 并能够理性的自我修正。园林城市概念的提出, 努力以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化和人文关怀为指向, 人们对园林城市的关注既是人们对于自身环境的自然反映, 也是潜意识中对诗意居所的本源回归的表露, 从这个意义上说, 园林城市同时也就超越了我们谈论的层面。
参考文献
[1]鲍世行, 顾孟潮.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城市学与山水城市[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47, 77, 633.
[2]傅礼铭.山水城市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51, 60.
现代城市园林管理研究论文 篇11
关键词:园林意境;城市景观;大唐芙蓉园
在我国城市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对城市景观设计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发展城市的同时,结合其保护措施,想方设法使其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同时也能保护城市环境,加强城市的延续性和实用性。在建设的同时采用现代技术保护其环境,体现其当地城市的意境尤为重要,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对现代社会城市景观具有很深的影响作用。
一、园林意境
(一)意境的思想起源
中国文化历经5000年传承,思想流派众多,百家争鸣;而其中主要思想流派是“儒,道,释”;儒、道、释思想影响最为深远。儒家追求以“仁”为本,以“礼”为心,儒家学说中的“中庸之道”与“和为贵”的思想,直接地影响着园林艺术的创作。道家追求尊崇自然为主,主张无为而治,强调“无为”、“天人合一”,也就是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尊重人的基本需求。儒家的“仁”道家的尊重自然都与现代景观设计所推崇的“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不谋而合。释即佛家,更注重人的“悟性”。
(二)意境的含义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意是指主观的理念,感情;境是指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也就是设计者将自己的感情与理念、想法融入到设计之中,从而达到让观赏者产生共鸣。
二、城市景观的概况
(一)城市景观
中国现代城市园林或者住宅园林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市民的生活和休闲需要,为市民提供良好的观赏景点,营造一个小型 生态自然,调节小区和城市的微型气候环境,帮助市民更好地生活和休闲, 提高城市的品味和魅力。因此,在现代城市园林中融人中国古典园林意蕴, 实现景观生态园林设计和规划建设计时需要将中国古典园林的元素融人现代城市园林。
(二)现代景观设计的原则
现代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有着一定的原则,通过主体、人性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四个原则,营造一个自然,生态,舒适的景观环境,形成一个有利于人们可持续生活的空间。
1.主体原则
在设计任何一个景观时首先都要确定一个明确的主体,它是设计的控制和指引,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只有综合性的考虑设计,才能形成一个整体,具有一定的完整度,可达性良好。
2.人性化原则
通常在设计中一般以人为出发点,落脚点也应为人服务。所以在设计的同时要考虑好人的需求和应用。把人的各项需求通过景观设计中表达出来,比如人的亲水性。在设计中适当的考虑自然与水的结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3.生态原则
所有的设计都应该在以尊重与保护为主的前提下完成,做到设计只是运用,而不是浪费与破坏,应注意生态文明的建设,尊重自然。
4.可持续发展原则
设计不是只为一时用,而是要做到既能为现在所用,也要为后世所用。在设计的同时一定要做到可持续的原则,让一切设计具有持续性发展,比如LID,雨水花园之类的工程与环境结合的实际,让设计更持续,让景观更美好。
三、城市景观设计中意境的表述方式
(一)建筑物风格
园林建筑作为园林的构成要素之一具有使用和造景的双重作用,它不仅能满足游人的遮阴避雨、驻足休息、娱乐赏景等要求,而且赋予绘画意趣的形象,与其他造园要素结合起来,也能创造出别样的意境。
(二)小品艺术的表现
城市景观设计中构筑物小品的运用也能处处体现其内涵文化,不同的材质、颜色、造型的小品表现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中小品的合理利用也能体现其设计的意境。
(三)植物景观的运用
植物是景观设计中有生命的要素,它使景观设计更充满生机,同时也为人们在其中的活动带来自然而舒适的感受,不仅能从视觉上体现意境,也能通过嗅觉体现其意境。
四、意境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影响
意境的合理运用对城市景观设计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意境营造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深有体现,不管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还是寺庙园林其设计中处处能体现出意境来;古典园林中意境的体现,大部分都是通过借助于山、水、花木、植物、建筑物将意境表现出来。将古典园林中的意境与现代景观设计所结合,不仅能体现出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更能体现出意境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游人获得设计中意境的信息,不仅仅是通过视觉感受或文字的表达、而且也通过其他方面来传达,比如:听觉、嗅觉的感受。所以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我们不仅要把意境体现在设计中,也要能正确的传达出来,让观赏者能融入其中、置身其中,而不是去追求片面的、单一的意境;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也可以运用新科技、新手段、新方法将意境通过多方位表现出来,让设计能更好的体现出本身特色。
五、大唐芙蓉园景观设计
大唐芙蓉园位于西安市东南曲江新区,在大雁塔以东500m,全园以水面为构图中心,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造园手法,是全方位展示圣唐社会,文化与艺术的主题公园。由张锦秋院士设计的大唐芙蓉园,依据曲江的历史文脉,山形地貌,从而确定了“因借曲江山水,演绎圣唐明园”的意境。
本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借鉴意境在园林中的作用,首先对大唐芙蓉园存在的地理位置,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设计理念,体现其意境。
大唐芙蓉园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建筑为核心,配合景区的总体布局手法,在设计中采用了中轴,西翼,东翼,环湖四大景区。其中轴位于全园的中心部位,是演艺区,主轴从南到北依次是“凤鸣九天”歌舞剧院,紫云湖,紫云楼。全院设计在建筑物,构筑物,水体颜色的选择上都注重其意境,大都采用仿唐德设计,从而突出其设计理念,营造其特有的现代中带有古典园林的意境。
大唐芙蓉园在意境的体现上也通过其以下三点来表达。第一,在建筑物风格上,建筑材料采用砖瓦混凝土结构与木质结构相结合,全园色彩以灰、白、赭、茶为主,以唐代建筑物的风格为模板进行创造,从而恢复盛唐容貌,体现其盛世名园的意境。第二,在小品艺术的表现上,园内小品体积小巧,造型新颖,其每一个小品都与唐代的活动有关,或直接按照唐代的风格来表现,在小品的旁边也配有唐诗或唐代的文化,让游人可以感受和触摸到唐代的文化,从而突出其意境。第三,在植物景观的运用上,大唐芙蓉园大量运用植物叶、花、果、枝等创造另一种艺术效果,并选取在历史记载中当地最多的品种,进行种植,适当配以新品种,整体布局上注重大效果,并在主要景点内外,采用不同的配置手法,体现不同的诗情画意。
六、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古典文化的一部分,在它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其中园林意境在园林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古代文人墨客不仅在艺术创作上追求意境,同时也在生活中追求意境。而现在将古典园林中意境的营造理念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来, 不仅能更好的表现出现代景观设计的文化底蕴,也能提高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总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城市品味和生活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发展和园林景观设计要求越来越高,结合现代生活和审美,融入古典园林意蕴,实现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冰.重活古典园林对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3,(01).
[3]张炜,白骅.城市景观设计下[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篇12
1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让社会各界对城市园林规划建设越来越重视,相关的部门不断投入资金,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越来越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很多城市已经把园林景观设计放在重要位置,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园林景观建设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1.1 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我国近代景观园林设计起步较晚,真正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在改革开之后才发展起来的,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十多年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才越来越得到重视并开始快速发展。但毕竟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园林设计者的水平还有待提高,设计理念、设计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2 缺乏创新,模仿痕迹过重
园林景观建设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很短,加上设计师水平有限,很难结合自身城市的特点和文化底蕴,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多数都是盲目抄袭、复制,不同城市的园林景观大同小异,有的甚至完全雷同,缺乏城市自身特点,没有创新,不能充分利用当地独有的文化内涵、气候特征、地理位置和人文特点,不仅浪费资源,且没能凸显地域特点,对城市自身的发展没有起到有利的作用。
1.3 地方政府在园林景观管理方面不够重视
部分城市在景观建设的时候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但忽略土壤和环境因素。在日常园林景观的维护和管理上方式统一、简单,对树木的病虫害防治不重视,对一些草坪和花卉的管理不及时,结果就是年年种树,年年栽花草,年年没有景观,城市的园林景观不能保持持续稳定发展。
2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2.1 坚持生态化、多样化发展
当前,环境保护问题已是全世界面临的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尤其是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得绿地面积减少,空气和水污染严重,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住在钢筋水泥建筑成的高楼大厦里,远离鸟语花香的大自然。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立足于生态化、多样化的原则,为人们提供健康、优美的生活环境。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注重循环理念的运用,注重植物群众中生态学理的运用,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生长特性进行不同的安排和规划,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可持续的生长和繁衍。为创建平衡的生态环境、延续稳定的系统,设计师应科学协调自然地形与绿化系统之间的关系。结合生态法则充分体现物种整体特征,配置更为科学的植物类别。在生态平衡理念运用的时候还要注重对自然条件中空气、水资源、天然肥的利用,让这些植物生态链形成良性循环,建立有序的、长期的、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圈。
2.2 注重地域性、实用性、创新性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除考虑生态因素之外,其次应注意结合本城市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把城市的地域特色融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创造出独特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中国本来就是个地理面积很大的国家,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论是自然风光、地理特点还是人文环境、风土人情,都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都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势,也为各地不同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格提供了丰富素材。如果设计者充分利用各个城市的地域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不仅可节约成本,还可避免雷同,设计出更加有特色的园林景观。
2.3 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现代城市园林管理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现代城市园林09-19
城市园林设计现代艺术10-18
现代城市居住空间论文08-28
现代城市交通论文11-04
核心期刊《现代城市研究》杂志投稿须知05-18
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论文11-29
现代城市07-08
现代城市空间05-16
现代城市文化08-08
现代城市住宅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