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融资产管理(精选12篇)
非金融资产管理 篇1
一、研究背景
1999年, 中国政府成立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AMC) , 分别收购、经营、处置来自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约1.4万亿元不良资产。2003年,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国资委”) 成立, 监督管理的中央企业有196家;2005年经过重组, 央企数量减少为178家。按原计划, 十一五末央企数量将减少到80-100家, 但截至目前仍有123家央企。根据国资委最新规划, 在十二五期间, 央企数量将减少到30-50家, 国资委将采取同行业重组等方式, 组建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处于产业支柱地位的中央企业;对一些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实行同业重组的弱势企业, 将授权非金融资产管理 (经营) 公司 (以下统称“资产管理公司”) 进行委托经营管理。
2010年之前, 国资委已有下属两家资产公司——中国诚通集团公司 (以下简称“通诚集团”) 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以下简称“国投公司”) , 其中国投公司的资产经营业务由其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国投资产管理公司负责。2001年初国投资产管理公司组建后, 对国投系统部分非主业资产、不良资产的专业化管理, 提升企业价值, 积累了一定的资产处置和资本运作经验。受国资委委托, 从2004年开始, 国投公司成功托管运作了已经资不抵债、债权债务复杂的中企之一中国包装总公司。
据国务院批复, 为进一步适应央企重组和不良资产经营、托管的需要, 2010年12月, 国资委正式组建其下属的第三家非金融资产经营公司——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国新公司”) , 国新公司主要职能是:在中央企业范围内从事企业重组和资产整合业务。国新公司不是生产经营企业, 也不是投资公司, 而是配合国资委优化中央企业布局结构、专门从事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的企业化操作平台。其主要任务, 一是持有进入国新公司的中央企业的国有产权并履行出资人职责, 二是配合中央企业整合存续企业资产和非主业资产。
像诚通集团、国投公司和国新公司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所属的资产经营公司这类的非金融资产经营公司, 不具备国家赋予的融资手段和投资银行职能, 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相比, 运作起来手段相对单一、难度更大。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增值、如何走向市场, 成为有社会影响的经济实体, 是很多从业者和专家研究的课题。作者对如何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如何实现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价值增值提出一些思路, 抛砖引玉。
二、文献综述
资产管理公司对拟购买或受托管理的企业 (或资产) 必须进行价值评估;经过价值评估, 根据不同企业特点, 从战略管理高度对资产进行研究分析, 提出资产经营预案;对资产 (企业) 进行进行经营、运作 (包括企业改造、重组、并购等) , 使企业符合市场需要, 得到价值增值;最终通过市场转让, 获得超过收购和运作成本的价格。为此, 首先对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发展与技术、相关战略管理理论作一回顾。
(一)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整个学科大厦的基石, 自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至今, 尽管经济学在内容、形式和研究方法上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 却从未撼动过价值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基础地位。
企业价值评估是价值理论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已经形成具有应用价值的理论。企业价值评估是一项综合性的资产评估, 是对企业整体经济价值进行判断、估计的过程。在经济金融化、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 企业价值评估的应用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同时评估技术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1.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发展。
长期以来, 企业价值评估服从或服务于企业的产权转让或产权交易。企业产权转让或产权交易中需要的是企业的交换价值或公允市场价值。在均衡状态下, 评估确认价值与市场公允价值二者没有差异。但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 由于市场并非完全有效, 买卖双方对企业价值的看法往往不同, 由此引发了交易行为的产生和市场价值的形成。斯提杰克 (Dev Strichek, 1983) 对并购过程中企业价值的确定进行了分析, 认为所谓价值就是买者对标的物效用的一种感觉, 效用经常是用人们现在及特来占有某件物品所获得的利益来度量的;价格的确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以确定企业价值的一个区间, 买卖双方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商确定一个共同认可的量值。
继50年代金融创新在英、美国家的产生, 经济活动与金融活动日益密不可分。随着投资者数量的日益增多, 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和理财行为迅速在公司股票价格上得以体现, 这种机制的形成无疑是经济金融化对整个经济系统所带来的最大影响。经济金融化在奇迹般地提高了整个经济系统流动性的同时, 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风险, 对企业风险的界定、度量及控制已经成为一个极其关键的要素。在这种背景下, 涵盖可持续发展和风险要素的企业价值评估便成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经常性工作。
20世纪中期以来, 随着经济金融化的发展和深入, 西方国家的许多优秀企业已经进入了财务导向时期, 这意味着企业价值理论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1958年, 著名理财学家莫迪格莱尼 (Modiglani) 和米勒 (Miller) 发表了《资本成本、公司理财与投资理论》, 认为企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决策, 在均衡状态下企业的市场价值等于按其风险程度相适合的折现率对预期收益进行折现的资本化价值, 而将夏普 (Sharpe) 教授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用于对股权资本成本的计算, 大大提高了折现率确定的理论支持。
企业价值评估作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以企业价值为依据, 科学地进行财务决策——投资决策与融资决策,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是一项前瞻性工作, 它必须考虑并处理大量的变量, 而这些变量往往是企业在未来经营期间内极为紧要的决策因素,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可以说企业价值是决定企业一切财务活动的基础, 而企业价值评估中所体现的经营观念必将转化为企业较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从而有助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企业价值评估技术。
企业价值评估技术包括加和法、折现现金流量法、会计利润法, 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 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就是最大程度地减小对企业价值增加的不利影响, 同时也最大程度地把握新的投资机会, 这说明拥有和把握投资机会的多少及其价值大小已经成为决定企业价值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 在信息、电子和生物制药等行业有很多拥有人力资源和品牌资源的企业, 它们虽然微利甚至还未达到盈亏平衡, 有些连实施和规划中的投资项目也十分平庸, 但其股票的市价却高得惊人。现有的企业价值评估技术对此无法解释, 因为它们是建立在对已经实施或者正在规划中的投资项目预测的基础上的, 而对未来的投资机会却束手无策。于是, 如何对投资机会这种潜在的、尚未列入规划的企业价值增加值进行合理地估价, 便成为企业价值评估技术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企业资产是指对企业某项资产或某几项资产的价值的评估, 是一种局部的和静态的评估。企业价值评估并不是对企业各项资产的评估, 而是一种对企业资产综合体的整体性、动态价值的评估。由于牵涉因素多, 在评估实务中要把所有因素全部货币化或量化相当困难。在评价企业价值时, 应该评估非量化或不可计量的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用评分或分数化方法间接量化, 将其变为各类修正指标, 然后再进行对企业价值的综合, 全面的判断;同时, 企业价值评估还要求在采用多种评估方法时应当进行必要的综合分析和协调, 对形成的各种初步价值结论进行分析, 在综合考虑不同评估方法和初步价值结论的合理性及所使用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的基础上, 形成合理评估结论。
(二)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 起始于研究产品进入市场后的销售变化规律, 产品生命周期有不同的理论解释:
1.从市场销售变化规律角度研究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指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从投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全过程, 亦即指产品的市场寿命或经济寿命, 它是相对于产品的物质寿命或使用寿命而言的。物质寿命反映商品物质形态消耗的变化过程, 市场寿命则反映商品的经济价值在市场上的变化过程。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这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从环境观点出发, 从可持续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直至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或可称“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生命周期”。
(三) 业务组合理论
著名的业务组合理论——波士顿咨询集团 (BCG) 增长/份额矩阵 (见图1) 。
“摇钱树类”的业务是指那些在低增长的市场上具有相对高份额的业务, 这类业务产生良好的效益, 为其它业务提供资金以进一步开拓公司业务, 公司应利用“摇钱树”所提供的资源把“野猫”变成“明星”。
“野猫类”业务是需要扶持的新业务, 这类业务在迅速增长, 而市场占有率或者说业务量还很小, 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开拓。“野猫”一旦被培养成了“明星”, 就会随着市场的演进放慢增长的速度, 最终成为又一棵“摇钱树”。
“明星类”业务意味着公司在一个高增长的市场上具有相对高份额的地位, 通常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以维持其增长, 同时也会产生丰厚的利润回报。
“瘦狗类”业务是公司在一个“夕阳产业”中市场占有率处于劣势的业务, 应该择机退出。
如果一只“野猫”没有被选中, 公司就应最大限度地从这一市场上获取利润直到其沦为一条“狗”。由于企业可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当眼前出现一大群“野猫”的时候, 究竟选择哪一只来重点培养, 就成了最关键、最能考验公司领导者的方向感的战略决策。另外, 在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中, 每一项业务都有各自的要求和发展特点, 应使之有机地组合, 并保持公司资源配置的平衡。
(四) 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 (Value Chain) 是美国迈克尔·波特 (Michael E Porter) 于1985年提出的理论, 他针对当时战略管理理论缺乏对企业内部环境的考虑, 从企业内部环境出发, 提出了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战略分析。他将企业价值作业分为两类作业 (activity) :基础作业和辅助作业。前者包括进货后勤、生产经营、出货后勤、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后者包括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
约翰·沙恩克 (John shank) 和菲·哥芬达 (V.Gowindarajan) 描述的价值链则范围大的多, 他们认为“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包括从最初的供应商手里得到原材料直到将最终产品送到用户手中的全过程。” Shank and Govindarajah不但扩大了价值链的范围, 同时他们还将会计信息置于价值链分析中, 计算出价值链的每一个阶段的报酬率 (ROA) 与利润, 从而确定竞争优势之所在。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 Jefferey F.Rayport和John J.Sviokla于1995年提出了“虚拟价值链”的观点。他们认为企业是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进行竞争的, 一个是有形资源世界, 称为“市场场所” (market place) , 通过“有形价值链”, 即采购、生产与销售过程;另一个则是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 称为“市场空间” (market space) , 通过“虚拟价值链”, 即信息的收集、组织、刷选与分配过程。企业可与根据自己的组织、结构、战略, 对这两个过程进行管理。
三、资产管理公司价值增值的战略选择:资本经营
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本运作的必要性是由其资产状况和经营目标决定的。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按照国资委旨意, 收购经营或托管经营中央企业及其子公司中剥离的非主业资产。以国投资产管理公司为例, 目前已划转的大小债权和股权企业总数达到184个, 账面资产价值约50亿元。这些项目大部分已经过中央企业多次“抽血”, 包括股权和债权的打折变现等方式处置, 资产质量和流动性较差, 而且小而散 (平均每个企业我方股权或债权投资余额只有3 000万元左右, 分布于23个省、区、直辖市) , 变现处置和直接经营管理的难度很大。因此, 资产管理公司既不能象其他中央企业, 直接派人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靠获取利润为主要经营模式;也不能象过去收缩项目一样, 从企业再“抽血”。而以这些企业为载体, 进行资源整合、开展资本运作, 才是提升企业价值, 进而提升资产管理公司整体价值的真正出路。
资产管理公司的产权 (或委托的产权) 就是它的商品, 商品通过交易体现价值, 所形成的产权绝大部分属于弱势资本。在市场竞争中, 强势资本往往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向外扩张。作为弱势资本, 不能消极被动地等待, 必须通过各种资本运作方式, 进行业务剥离、重组和优化、整合, 提升价值, 并通过资本市场的交易, 进一步实现价值增值。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本运作具有资源和信息两大优势。作为国资委授权的经营主体, 资产管理公司与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有天然联系, 行业信息灵通。同时, 以国投资产管理公司为例, 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其托管的企业目前参股控股数家证券公司和20余家上市公司, 并与一大批上市公司有着产权关系, 能够及时掌握资本市场动态和需求。这种信息优势是普通实业投资公司无法比拟的。
四、资产管理公司的基本运作模式
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具有的职能和资产处置手段不同, 但业务流程基本相同, 一般都必须经过下列主要流程:
根据上述流程, 资产管理公司对购买或受托企业 (或资产) 必须进行价值评估, 同时提出处置预案;收购或托管资产后, 就要对资产进行经营运作, 包括包括企业改造、重组、并购等;最终通过转让, 获取利润。
(一) 价值判断:资本运作的起点
企业是创造价值的载体, 是资本运作的主体, 提升企业价值首先来源于对企业的深刻了解。因此, 要对企业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 以投资家的眼光发现和判断企业价值, 这是资本运作的起点。过去通常只看企业净资产值, 资产管理公司必须彻底转变这个片面观念, 应该从赢利能力、现金流水平、资产流动性、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判断企业价值。
判断企业的市场价值, 财务指标固然重要, 但对于需要进行资本运作来达到价值增值的企业来说, 更重要的是要评估其综合价值, 即采用平衡记分卡的方法。平衡记分卡的评估方法要求对企业四方面的定量和定性指标做出综合评价, 这些指标包括财务指标、未来客户的需求、企业内部流程、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增长能力。因此, 在进行企业调查时, 不但要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如资产状况、赢利水平、创造现金流的能力等;更要研究企业的的营销系统和市场拓展能力;研究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和管理水平, 是否能反映和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分析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主要领导层的观念和素质是否乐于、善于接受新观念, 学习新东西, 实现变革和增长。
利用综合平衡卡评价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企业时, 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和领导人素质应该占有较大权重。因为企业今后的道路要求经营者具有企业家和资本运营家的综合素质, 企业的资本运作能力将是企业价值管理的核心。但实际操作时, 未来回报如何准确估计?可能经营年限如何准确估计?有必要一一分析解决。要弄清楚哪些是影响企业价值变化的因素, 并找出衡量这些因素的标准, 进而才能找出评价企业价值的方法。
企业的价值关键在于能否给所有者带来回报, 包括股利和出售其股权换取现金。报酬越高, 企业价值就越高。然而, 如果未来风险大, 即使回报率高, 也会使人望而却步。所以, 企业盈利能力与面临的风险水平, 是企业价值评估需要考虑的两个主要因素, 要着重研究分析以下问题:
1.企业有无继续经营的机会, 即企业的产品处于哪个寿命阶段, 市场是否已趋饱和?企业自身实力如何, 资产状况老化还是状况良好, 企业处于成长期还是衰退期?企业自身的弱点能否应对得了未来经营环境的变化?这其中, 要对企业即将面临的外部、内部影响环境的变化做出分析, 并根据它们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分析出企业在目前的“实力”状况下受到影响后的结果, 进而评估出企业未来收益状况。
2.企业有无新的投资机会并有无可能把握住它?这主要根据企业人才资源及创新能力, 以及自身资产状况及财务状况。这就需要分析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 比如未来投资机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信息风险、法律风险、体制风险等诸多风险, 从而得知企业未来盈利的来源大小。
(二) 企业再造:提升价值的基础
通过对投资企业的价值评估和价值判断, 按照资本经营的长远思路, 选择一部分有条件的企业进行培育和再造, 这是提升企业价值的基础工作。企业再造是一项系统工作, 涵盖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需要从股东到员工各层次共同努力。在企业培育过程中, 不同企业有不同侧重点, 就目前投资企业而言, 有两项重要工作。
1.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优化内部管理构架。
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良好的内部管理构架, 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价值之一。作为股东或托管方, 应该帮助企业明晰产权关系, 将六大投资公司和子公司遗留的问题彻底弄清, 形成债权和股权关系的法律文件;按照公司法要求, 建立健全股权投资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经营者的治理层次;根据企业当前管理和将来资本运作需要, 帮助企业优化公司内部管理构架, 提高管理效率, 降低综合成本。
2.调整业务组合。
利用波士顿矩阵 (又称“瘦狗理论”) 对资产管理公司收购或托管的企业进行竞争力分析, 可以的出不同企业的竞争地位结论。以国投资产管理公司为例, 对目前受托管理的投资项目中正常运营的30家企业进行业务组合分析显示, 有25家 (占84%) 从事行业市场增长率和企业市场占有率双低业务, 属“瘦狗”型;有4家 (13%) 从事高增长、低竞争业务, 属“问题”型;只有1 (3%) 家从事高增长、高竞争业务, 属“明星”型。这说明, 我们的绝大部分企业在从事市场饱和的“夕阳产业”, 而我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当企业从事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夕阳产品”时, 需要调整业务结构或推出新产品, 创造新的价值曲线, 才能保持持续增长。资产管理公司要利用信息优势, 以资本运营的眼光, 帮助企业制订持续发展战略。
(三) 资源整合:资本运作的主题
资本运作归根到底就是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 提升价值。资源整合包括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 内部资源整合往往与资产管理公司自有资产关联, 可控性强, 成功率较高。外部资源整合可控性较弱, 成功率较低, 一旦成功则效果显著。整合资源的方法很多, 包括收购被收购、兼并被兼并、资产剥离、债务剥离, 股权置换、债权置换、股权与债权置换等等。资产管理公司应充分运用资本运作的工具, 整合内外资源。
现代价值理论表明, 企业的经营过程是由各种价值流 (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文化流等) 构成的价值链。不同企业, 其价值链中的不同价值流的优劣势不同, 处于优势的是该企业的战略价值流, 应该发扬光大;处于劣势的是该企业的虚拟价值流, 应该借用外部资源优势。资源整合的本质就是通过企业间价值流的优势互补, 达到1+1>2的增值目的。因此, 在经营者有效配置企业资源 (战略价值流) 的同时, 投资方要积极协助配置内部资源和社会资源, 进一步强化战略价值流或弥补虚拟价值流, 赋予企业新的竞争优势, 提升企业价值。这是资产管理公司的历史使命。资源整合与企业再造是相辅相成、交替循环的过程。企业再造是资源整合的前提, 资源整合为企业培育注入活力。两者目的一致, 都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四) 培育上市公司:价值增值的理想境界
在资本市场越来越发达的今天, 资本价值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它的流动性, 流动性越强, 资本价值越高。资本市场的魅力就在于她是流动性最强的产权市场。目前, “T类” (ST和PT) 上市公司占相当比例, 其中不乏资不抵债者, 但其魅力不减, 仍是机构和投资者热衷收购和投资的对象。这说明流动性最强的资本价值最高, 资本运作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赋予资本最大的流动性, 即培育企业上市。资产管理公司应该成为资本运作、培育上市公司操作平台。资产管理公司将资产经过整合、培育后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 在培育企业上市方面具有优势。培育上市公司的视角应该是多方位的, 包括发起组建股份公司, 创造条件在境内外上市;按照上市公司需求, 剥离资产, 整合资源, 培育企业, 达到上市公司收购标准, 通过交易实现价值增值等。
(五) 人力资本:资本运作的核心
资本运作是以价值为核心的经营活动。人力资本是生产要素中的可变资本, 以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形式存在, 这部分资本处于能动状态。随着科技和经济发展, 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 一个公司的价值越来越取决于人的智慧即人力资本。人力资本运作贯穿公司资本运作全过程。从发现和判断企业价值, 企业再造, 资源整合, 到上市公司的培育, 人的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首先, 整合内外人力资源, 提升人力资本价值。资产管理需要造就一支复合型的专业队伍。我们需要多种专业人才, 包括企业经营、资本运作、财务管理、债权追索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 资本运营又是系统的工作, 要求员工知识结构是复合型的, 做到一专多能。对投资企业的文化输出和渗透, 也是人力资本运作的重要方面。要通过各种机会 (如会议、培训等) , 向下属企业相关人员 (如其他投资者、董事、企业管理人员) 灌输本企业经营理念, 使其成为资本运营的支持者和实践者, 共同完成资产管理公司价值增值的使命。
五、研究展望
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和资料的充实, 对于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模式可作深入、具体的探讨。例如, 可对国资委下属的三家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与受托管理的不同行业的企业如何实现价值增值作为研究对象, 进而使资产管理公司本身价值增值进行具体研究。另外, 由于目前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国资主管部门或大型国企为了处置下属的非主业资产而设立, 这类资产管理公司基本无须到市场上收购资产, “活多得干不完”, 没有实际参与行业竞争, 也尚未形成行业竞争氛围。但是随着该行业公司数量的增加和资产处置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竞争必将逐步形成。今后可以关注、研究资产管理公司行业竞争的特点和策略。
摘要: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实现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价值增值是资本运作的必由之路。资本运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环节配合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在于利用比较先进、合理的价值评估理论和技术, 对企业价值进行综合评估, 对企业进行价值判断, 确定是否收购或受托经营;按照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念和理论, 分析判断企业在行业的定位, 确定企业发展方向, 进而进行资本经营, 提升企业价值, 使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企业股权或债权的过程中获得最大收益, 提升资产管理公司自身价值。
关键词:非金融资产管理,价值增值,资本运作,价值评估
参考文献
[1]小詹姆斯L.法雷尔, 沃尔特J.雷哈特鲁.投资组合管理理论及应用[M].齐寅峰,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2]Dev Strichek.How to Determ ine The Value of AFirm[J].Management Accounting, 1983 (1) :42-49.
[3]Aswath Damadaran.Investment Valuation:Toolsand Techniques for Determ in ing the Value ofany Asset.JobnW iley&Sons, Inc.1997:387.
[4][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5]钱德勒.战略与结构[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6]贺小刚.论业务退出与企业可持续成长[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1, 23 (9) :26-32.
非金融资产管理 篇2
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经2010年5月19日第7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行长:周小川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四日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行为,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是指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下列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
(一)网络支付;
(二)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
(三)银行卡收单;
(四)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
本办法所称网络支付,是指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在收付款人之间转移货币资金的行为,包括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本办法所称预付卡,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发行的、在发行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价值,包括采取磁条、芯片等技术以卡片、密码等形式发行的预付卡。
本办法所称银行卡收单,是指通过销售点(POS)终端等为银行卡特约商户代收货币资金的行为。
第三条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应当依据本办法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
支付机构依法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
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
第四条支付机构之间的货币资金转移应当委托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不得通过支付机构相互存放货币资金或委托其他支付机构等形式办理。
支付机构不得办理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货币资金转移,经特别许可的除外。
第五条支付机构应当遵循安全、效率、诚信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客户合法权益。
第六条支付机构应当遵守反洗钱的有关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
第二章申请与许可
第七条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需经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审查后,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本办法所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的分支机构。
第八条《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且为非金融机构法人;
(二)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三)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出资人;
(四)有5名以上熟悉支付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
(五)有符合要求的反洗钱措施;
(六)有符合要求的支付业务设施;
(七)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
(八)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安全保障措施;
(九)申请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
第九条申请人拟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拟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千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实缴货币资本。
本办法所称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包括申请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从事支付业务,或客户可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办理支付业务的情形。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调整申请人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境外出资人的资格条件和出资比例等,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
第十条申请人的主要出资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为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二)截至申请日,连续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处理支持服务2年以上,或连续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信息处理支持服务2年以上;
(三)截至申请日,连续盈利2年以上;
(四)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
本办法所称主要出资人,包括拥有申请人实际控制权的出资人和持有申请人10%以上股权的出资人。
第十一条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书面申请,载明申请人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组织机构设置、拟申请支付业务等;
(二)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公司章程;
(四)验资证明;
(五)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
(六)支付业务可行性研究报告;
(七)反洗钱措施验收材料;
(八)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证明;
(九)高级管理人员的履历材料;
(十)申请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的无犯罪记录证明材料;
(十一)主要出资人的相关材料;
(十二)申请资料真实性声明。
第十二条申请人应当在收到受理通知后按规定公告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的注册资本及股权结构;
(二)主要出资人的名单、持股比例及其财务状况;
(三)拟申请的支付业务;
(四)申请人的营业场所;
(五)支付业务设施的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证明。
第十三条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依法受理符合要求的各项申请,并将初审意见和申请资料报送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审查批准的,依法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并予以公告。
《支付业务许可证》自颁发之日起,有效期5年。支付机构拟于《支付业务许可证》期满后继续从事支付业务的,应当在期满前6个月内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出续展申请。中国人民银行准予续展的,每次续展的有效期为5年。
第十四条支付机构变更下列事项之一的,应当在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前报中国人民银行同意:
(一)变更公司名称、注册资本或组织形式;
(二)变更主要出资人;
(三)合并或分立;
(四)调整业务类型或改变业务覆盖范围。
第十五条支付机构申请终止支付业务的,应当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书面申请,载明公司名称、支付业务开展情况、拟终止支付业务及终止原因等;
(二)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支付业务许可证》复印件;
(四)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
(五)支付业务信息处理方案。
准予终止的,支付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复完成终止工作,交回《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十六条本章对许可程序未作规定的事项,适用《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4〕第3号)。
第三章监督与管理
第十七条支付机构应当按照《支付业务许可证》核准的业务范围从事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核准范围之外的业务,不得将业务外包。
支付机构不得转让、出租、出借《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十八条支付机构应当按照审慎经营的要求,制订支付业务办法及客户权益保障措施,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并报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
第十九条支付机构应当确定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并报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
支付机构应当公开披露其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第二十条支付机构应当按规定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送支付业务统计报表和财务会计报告等资料。
第二十一条支付机构应当制定支付服务协议,明确其与客户的权利和义务、纠纷处理原则、违约责任等事项。
支付机构应当公开披露支付服务协议的格式条款,并报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
第二十二条支付机构的分公司从事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及其分公司应当分别到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
支付机构的分公司终止支付业务的,比照前款办理。
第二十三条支付机构接受客户备付金时,只能按收取的支付服务费向客户开具发票,不得按接受的客户备付金金额开具发票。
第二十四条支付机构接受的客户备付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
支付机构只能根据客户发起的支付指令转移备付金。禁止支付机构以任何形式挪用客户备付金。
第二十五条支付机构应当在客户发起的支付指令中记载下列事项:
(一)付款人名称;
(二)确定的金额;
(三)收款人名称;
(四)付款人的开户银行名称或支付机构名称;
(五)收款人的开户银行名称或支付机构名称;
(六)支付指令的发起日期。
客户通过银行结算账户进行支付的,支付机构还应当记载相应的银行结算账号。客户通过非银行结算账户进行支付的,支付机构还应当记载客户有效身份证件上的名称和号码。
第二十六条支付机构接受客户备付金的,应当在商业银行开立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存放备付金。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除外。
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且在该商业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
支付机构应当与商业银行的法人机构或授权的分支机构签订备付金存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支付机构应当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送备付金存管协议和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的信息资料。
第二十七条支付机构的分公司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开立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只能将接受的备付金存放在支付机构开立的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
第二十八条支付机构调整不同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头寸的,由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对支付机构拟调整的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的余额情况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告知支付机构及有关备付金存管银行。
支付机构应当持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出具的复核意见办理有关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的头寸调拨。
第二十九条备付金存管银行应当对存放在本机构的客户备付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并按规定向备付金存管银行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及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报送客户备付金的存管或使用情况等信息资料。
对支付机构违反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八条相关规定使用客户备付金的申请或指令,备付金存管银行应当予以拒绝;发现客户备付金被违法使用或有其他异常情况的,应当立即向备付金存管银行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及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报告。
第三十条支付机构的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10%。
本办法所称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是指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根据最近90日内支付机构每日日终的客户备付金总量计算的平均值。
第三十一条支付机构应当按规定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
支付机构明知或应知客户利用其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停止为其办理支付业务。
第三十二条支付机构应当具备必要的技术手段,确保支付指令的完整性、一致性和不可抵赖性,支付业务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支付业务的安全性;具备灾难恢复处理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支付业务的连续性。
第三十三条支付机构应当依法保守客户的商业秘密,不得对外泄露。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支付机构应当按规定妥善保管客户身份基本信息、支付业务信息、会计档案等资料。
第三十五条支付机构应当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阻挠、逃避检查,不得谎报、隐匿、销毁相关证据材料。
第三十六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法律、行政法规、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对支付机构的公司治理、业务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状况、反洗钱工作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法对支付机构进行现场检查,适用《中国人民银行执法检查程序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1号发布)。
第三十七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对支付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一)询问支付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对被检查事项作出解释、说明;
(二)查阅、复制与被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藏匿或毁损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三)检查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及相关账户;
(四)检查支付业务设施及相关设施。
第三十八条支付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有权责令其停止办理部分或全部支付业务:
(一)累计亏损超过其实缴货币资本的50%;
(二)有重大经营风险;
(三)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九条支付机构因解散、依法被撤销或被宣告破产而终止的,其清算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办理。
第四章罚则
第四十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审查批准《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申请、变更、终止等事项的;
(二)违反规定对支付机构进行检查的;
(三)泄露知悉的国家秘密或商业秘密的;
(四)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一条商业银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或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责令其暂停或终止客户备付金存管业务:
(一)未按规定报送客户备付金的存管或使用情况等信息资料的;
(二)未按规定对支付机构调整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头寸的行为进行复核的;
(三)未对支付机构违反规定使用客户备付金的申请或指令予以拒绝的。
第四十二条支付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或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规定建立有关制度办法或风险管理措施的;
(二)未按规定办理相关备案手续的;
(三)未按规定公开披露相关事项的;
(四)未按规定报送或保管相关资料的;
(五)未按规定办理相关变更事项的;
(六)未按规定向客户开具发票的;
(七)未按规定保守客户商业秘密的。
第四十三条支付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3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注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转让、出租、出借《支付业务许可证》的;
(二)超出核准业务范围或将业务外包的;
(三)未按规定存放或使用客户备付金的;
(四)未遵守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比例管理规定的;
(五)无正当理由中断或终止支付业务的;
(六)拒绝或阻碍相关检查监督的;
(七)其他危及支付机构稳健运行、损害客户合法权益或危害支付服务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十四条支付机构未按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国家有关反洗钱法律法规等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注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四十五条支付机构超出《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限继续从事支付业务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其终止支付业务;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但未获批准的,申请人及持有其5%以上股权的出资人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或参与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
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且已获批准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其终止支付业务,注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申请人及持有其5%以上股权的出资人不得再次申请或参与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四十七条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其终止支付业务;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四十八条本办法实施前已经从事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应当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1年内申请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逾期未取得的,不得继续从事支付业务。
第四十九条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本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所需条件
申请人应具备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且为非金融机构法人;
(二)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三)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出资人;
(四)有5名以上熟悉支付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
(五)有符合要求的反洗钱措施;
(六)有符合要求的支付业务设施;
(七)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
(八)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安全保障措施;
(九)申请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
申请人应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的文件和资料:
(一)书面申请,载明申请人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组织机构设置、拟申请支付业务等;
(二)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公司章程;
(四)验资证明;
(五)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
(六)支付业务可行性研究报告;
(七)反洗钱措施验收材料;
(八)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证明;
(九)高级管理人员的履历材料;
(十)申请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的无犯罪记录证明材料 申请人的主要出资人应符合条件:
(一)为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二)截至申请日,连续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处理支持服务2年以上,或连续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信息处理支持服务2年以上;
(三)截至申请日,连续盈利2年以上;
(四)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
金融稳定与金融管理的关系研究 篇3
【关键词】监管 金融管理局限性 金融改革方向
一、引言
金融稳定对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稳定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保障作用,反观过去发生的经济危机,无不是由金融界的瘫痪而引起的。只有抓好金融管理,才能稳定金融,他们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
二、金融稳定与金融管理
(一)监管对象不同
相比较而言,金融稳定的监管对象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大而且复杂,不仅有金融行业、还有民间融资等,甚至连有些产品的价格也包含在内。而金融管理的对象相对来讲,比较简单。因为它的分管体制现在已经基本实现了监管范围的全覆盖。但仍有一个问题,对金融监管来讲,是极具挑战性的,那就是经济发展的衍生物综合性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因为其利用了现有监管模式的漏洞,使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面临着难以确定责任方的问题,这就使监管部门在这方面的监管中因为协调不力而导致监管失控的问题。
(二)监管方式方面的不同
金融稳定的监管方式存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内容。而金融管理的监管方式大都表现为合规性的监管,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以具体的指标来进行监管指导,另一方面是监管体系的完善也有赖于金融机构的创新来促进。
三、金融稳定与金融管理运行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在稳定金融的过程中面临的多种挑战
1.高成本。金融所处的环境的稳定是需要付出很多的社会资源管理的。这个论断是有数据支持的,1998年到现在,前后已有3.37亿万的资金用于对金融企业的改革以及对金融风险的化解。而这3.37亿万中的3.03亿万就是用来对四大国有银行进行改革的。
2.存在技术障碍。第一是对系统性的风险的相关规定。这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间的相关性的问题、金融现有体系和宏观经济的现有作用机制之间的复杂性的问题。而对如何识别这种风险,也是一个难题,因为对这种风险的评估主要依赖于市场的基本数据。第二是政策工具方面所面临的有关金融稳定挑战。就银行卡业务来说,人民银行对其风险的监控,游离在其对支付系统的监控以外,这无疑对支付系统稳定性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第三是央行贷款人职能的错位与价格稳定性在实际运行中的冲突。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其在做出决策时,主要依据是如果问题机构倒闭了,其会不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这无疑是在履行财政部门的公共职能。第四则主要是针对央行与各监管职机构之间的有效地协调工作。
3.对其与国家的宏观政策的关系做出协调。稳定整个金融系统是稳定金融的目标,但就目前的监管部门而言,他们更多的倾向于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这之间存在着冲突。国家的宏观政策直接决定了实施怎样的稳定的金融政策及具体工作的选取。复杂的经济形势可能导致国家宏观政策在短时间做出急剧的转向,从而对提出相应的稳定金融的政策做出更多的要求。
(二)金融管理存在的局限性
1.对顺周期而言,好像金融管理所起的作用不那么明显。顺周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趋势值得波动、有关趋势本身的变化及均衡值可能出现的累计性的偏差三个部分,这些均对监管机构的管理决策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挑战。但是在采取具体的措施时,我们必须注意到不同因素的周期性波动所带来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其变化可能是有关趋势本身的,也可能意味着一个累积的过程的开始,相互作用的机制越多,反馈的效果范围就会越大。
2.对市场的流动性,金融管理无法做到有效的监测。由于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以及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导致存在于国家间的金融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当然,这期间金融创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不仅满足了对风险有独特偏好的投资者的不同需求,更使更多不确定的因素得到了滋长。
三、有关金融稳定与金融管理的改革建议——建立能够在金融管理界起到协调作用的部际的联席会议制度
(一)来自法理与政策的理论支持
在新修订的《银行法》中明确规定了:人民银行以部际的联席会议制度形式,协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这三个部门共同建立对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做好各方面政策的协调工作。
(二)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的制度建设
我国目前的金融业的主要现实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金融业的发展虽然逐渐有一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但是其难以在短时间内占领主导地位。第二,就目前而言,我国金融业的创新产品可以说层出不穷,但是,我们不要仅停留在其数量上,我们也应看到,其整体水平相对来说还比较低,而且无论是在种类还是规模上都无法与传统的金融产品相提并论,即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而金融监管协调部际的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具有很强的协调作用,不仅可以互相配合,互通有无,还可以优先防范风险,弥补监管机制的不足。
(三)对建立这种会议制度方案的选择分析
首先,必须确保在该制度中有明确的发起人、联系人以及对其他相关工作的负责人。其次,对该制度的会议的权力限制及其职责做出明确的规定。最后,我们还必须对该会议的日常运行的程序做出规则性的规范。
四、结束语
金融业的现有问题,本文在讨论起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有的解决方案,期望方案的提出能对金融业现存的问题有一个很好的理论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高凌云.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3.
[2]计惠龄,熊鹰,余小建.金融稳定与金融管理的关系研究[J].武汉金融,2013,11:41-42.
[3]李正辉,闫瑾.金融稳定与金融竞争力协同效应测度及其国际比较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02:3-8.
[4]闫瑾.金融稳定与金融竞争力协同效应的统计测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0.
非金融资产管理 篇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国企与银行超高不良率的“危难之际”, 成长于2006年以后开展商业化业务的“转型之机”, 快速发展于2009年以后综合化业务拓展的“天时之利”。华融资产、长城资产、东方资产、信达资产最初分别承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家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 自商业化转型以来, 在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上逐步引入市场化机制, 经营业绩跨越式发展, 业务种类逐步丰富, 形成了“一主多元”的商业化经营模式, 建立了经营管理、保险、金融租赁、信托、证券、投资、基金、期货、实业投资等全牌照、多功能、一揽子的综合服务体系, 已具金融控股集团雏形。
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集团化经营虽然有益于发挥协同效应, 但由此带来的业务交叉、关联交易与不断增长的表外业务会掩盖风险并造成风险传递等问题。在此背景下, 并表监管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2011年3月8日, 中国银监会正式向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下发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指引 (试行) 》 (银监发[2011]20号) , 要求各家资产管理公司 (AMC) 遵照 (已实施股改) 或参照 (未实施股改) 执行, 对其最低资本、杠杆率等做出明确规定, 并提出了对重大内部交易实施审批或备案制度, 以及对集团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的定性监管。
2012年6月, 银监会又向各家AMC下达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体系 (试行) 》的通知, 对银监发[2011]20号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从而加强AMC转型后的非现场监管。要求AMC最低资本达到12.5%, 流动性比例不低于15%, 同时集团合并财务杠杆率和资产公司杠杆率不低于6%。
在了解并表管理基本内涵的基础上, 本文需解决两个问题, 即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现状与风险特点有哪些?并表管理的实施对资产管理公司产生了哪些经济后果?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管理的内涵
1. 并表管理的要素。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有效实施并表监管的要求, 但并没有对并表监管的基本要素和实施方法进行明确界定。欧盟、联合论坛 (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和国际保险监管者协会三方建立) 、美国银行监管协会与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 (FSA) 、中国银监会等都对并表监管做出了规定。
2. 并表范围的界定。
银监发[2011]20号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到资产公司的实际情况, 以控制为基础, 考虑了风险相关性, 当资产公司直接或子公司拥有, 或与子公司共同拥有50%以上表决权的机构, 应当并表;当被投资机构不为资产公司所控制, 但其总体风险足以对资产公司的财务状况及风险水平造成重大影响, 或其所产生的合规风险、声誉风险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足以对资产公司的声誉造成重大影响的, 应当并表。参考IAS27的规定, 以下两类不予并表:一是购入和拥有的子公司只是为了随后在近期出售, 控制是暂时的;二是子公司在严格的长期性限制条件下经营, 从而大大削弱其向母公司转移资金的能力。
2008年我国银监会出台的《银行并表监管 (试行) 》将“并表监管”阐述为, “在单一法人监管的基础上, 对集团的资本以及风险进行全面和持续的监管, 识别、计量、监控和评估集团的总体风险状况”。金融控股集团的并表管理的内容可以分为资本充足并表管理、经济资本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大额风险暴露并表管理、内部交易并表管理、其他风险并表管理等多方面。就金融资产管理而言, 体现了并表管理的综合性 (只要对集团的稳健性产生实质影响就纳入并表管理的范围) 、持续性 (长期持续有计划地对集团内风险进行识别与控制) 、适度性 (以稳健运行为目的, 集团根据自身禀赋构建适度的并表管理体系) 、特殊性 (由于股权关系, 关联交易引起的风险传递导致特有的风险) 。
并表管理中强调合并监管与综合监管, 是将集团与其分支机构的财务报表合并到一个报表中, 由母公司监管当局综合考虑其面对的风险及对资本充足情况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对可以影响集团稳健性运行的, 涉及资本与风险的全面持续管理。
3. 并表监管与合并会计报表的异同。
并表监管中的并表与会计意义上的并表具有本质上的差别。并表监管中体现了一种以风险为中心的监管理念, 是一种广义的并表, 不仅限于会计意义层面, 也覆盖了对金融集团风险的全面管理。合并报表更多的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 以控制为基础, 以母公司及其附属机构组成的集团作为会计主体, 由母公司编制的会计并表。
三、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态势与风险特点
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下, 各国金融机构逐渐从单一机构发展为金融控股集团。美国是最早的发源地, 以银行控股公司的形式存在。从20世纪30年代《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The Glass Steagall Act) 》的银行与金融机构的严格管理, 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历了银行向单一银行控股公司的转变, 后来这些银行控股公司逐步发展为多元化银行集团。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 金融控股集团综合化经营的趋势明晰, 发展状况较好。
2012年12月末
注:盈利比率=盈利/盈利资产;风险=贷款损失准备/贷款;资本化=股东权益/总资产;流动性=流动资产/总资产;内部积累资金比率=净利润/贷款滞后一期。
1. 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
我国金融业从20世纪90年代的混业经营开始向分业经营转变。但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我国金融企业多元化综合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发展模式来看,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主要有:一是以国有银行为主体, 如四大国有银行等;二是以集团公司为主体, 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中国人寿集团等;三是以实业公司为主体, 如海尔集团、宝钢集团等;四是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主体, 如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五是以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机构重组形成的, 如上海市金融办等。
四家资产公司旗下分别搭建11家 (华融) 、10家 (长城) 、9家 (东方) 、12家 (信达) 子公司;涉足行业的数量分别是:11个 (华融) 、8个 (长城) 、6个 (东方) 、9个 (信达) , 已初步转型为金融控股集团。子公司的经营范围分布如表4。
由此看来, 四家资产公司除了母公司业务, 还通过子公司涉足不同行业。中国华融旗下控股银行, 涉足的行业较多;东方资产78亿收购联合保险, 以保险业务为特色;长城资产重点服务中小企业业务, 控股全国性的金融资产公开交易平台——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 并首创开发使用金融不良资产估值定价系统;信达在2010年引入战略投资者, 并于2013年12月在香港上市, 主要以资产管理业务为核心。
通过赫芬达尔指数 (Herfindahl index, 简称H指数) 可以衡量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多元化指数, H指数越低, 多元化程度越高;当公司专业化经营时, H指数为1。四家资产公司的H指数分析图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看到, 四家资产公司的多元化水平在提高, 其中华融的H指数最低, 说明其业务多元化分布程度高于其他三家资产公司;而长城与东方的多元化程度不断提高, 幅度变化最大的是东方资产;信达在2011年后多元化业务水平反而降低, 说明信达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 不断突出资产管理主业, 采取聚焦战略, 导致多元化程度下降。
2. 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特点。
金融控股集团由于其复杂的股权结构、交叉销售业务及多元化经营的趋势, 有一些独特的风险特征,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资本在集团的重复使用与杠杆效应。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是对金融控股集团形成原因的最佳解释, 而集团的产权纽带是集团形成的基础。混业经营的趋势与分业监管的现状是导致资本重复计算的制度性原因。金融控股集团在形成多元效应的同时, 也带来了更为复杂的风险暴露, 因此金融控股集团应保持更高的资本充足要求。分业监管制度下交叉部分资本金被不同的监管机构当作监管资本重复使用的监管资本为 (PA+PB+PC+…) , 而金融控股集团整体的实有资本金为PA+B+C+…, 两者的差额即为重复计算的资本金。
严重的资本金重复计算可导致金融控股集团的三重杠杆效应 (路春芳, 2009) 。假设集团母公司存在负债投资其金额为M, 则整个集团负债投资的杠杆比为:L1=PA+B+C+…/ (PA+B+C+…-M) , 这是第一重杠杆。资本金重复计算的杠杆比为:L2= (PA+PB+PC+…) /PA+B+C+…, 此为第二重杠杆。金融控股集团自身的杠杆比为:, 其中, ci表示为集团第i个公司的资本金, 则wi为第i个公司在集团中所占的权重, ri表示第i个公司的资本充足率, 为第三重杠杆效应。集团总杠杆为上述三重杠杆的乘积。资本金经过放大产生过高的财务杠杆效应, 即由资本金重复计算直接产生的杠杆L2经过L1、L3的双倍放大后对整个集团的财务杠杆影响重大。
(2) 传染性风险:负协同效应。对于传染性风险, 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 (2003) 给出的定义是:金融集团内一个特定法律实体的负债、损失或意外事件冲击导致集团内另一个法律实体的损失或损失风险。金融控股集团内部股权结构复杂, 内部关联交易是集团发生风险传染的直接原因。集团内部短期流动性的集中管理、子公司之间担保、贷款或承诺、集团内部转移定价均属于关联交易的范畴。子公司发生重大风险将可能在集团内部传导, 且具有隐蔽性与扩大性。一是在资产与负债存在错配、市场的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筹资成本快速上升的情况下, 集团可能会受子公司的财务问题影响, 产生流动性风险。二是由于关联交易带来的风险传递, 当风险从集团内不受监管的成员转移到受监管的成员, 或风险在金融机构之间互相转移, 会增加集团的不稳定性。同时内部交易效应是具有双面性的, 合理有度则有利于集团整体利益, 把握不好度就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 (张洁, 2013) 。
(3) 内部利益冲突。集团作为整体, 对外与客户的利益不相协调时, 会因自身利益而引起冲突;对内由于定价机构的缺陷可能导致内部利益冲突 (李明刚, 2013) 。集团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一是诱导客户并搭售产品与服务。Cheng-Min Chuang和Chih-Pin Lin (2008) 认为, 在金融控股集团内交叉销售最常见的路径是银行业务子单元到证券承销子单元。二是集团利用掌握的信息优势, 对客户收取更高或更低的价格。这在一定界限下优化了客户的投融资结构, 能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与个性化服务, 但越过界限也会造成与客户的利益冲突。
(4) 不透明风险。金融控股集团与多个子公司内部关系错综复杂, 降低了集团内业务信息的透明度, 提高了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 通过集团整体角度的运作可以对监管合理规避, 造成规避监管风险 (Dierick Frank, 2004) 。集团可以通过发债方式筹集资金并向子公司投入资本, 但该资本不具风险抵御能力。集团可以在“单一监管基础”上对不同的监管部门进行报告, 而不是集团的合并的形式进行披露, 同时也会造成不同监管体系之间的“套利”。这种不透明的组织结构会造成集团的风险积聚。
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管理实施效果
1. 资本监管情况。
(1) 资本充足率。根据银监会《并表监管指引》的要求,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进行最低资本管理, 且集团拥有的合格资本不得低于最低资本要求。合格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并去除扣减项;最低资本即现阶段通常所说的经济资本, 是银监会要求资本充足的底线, 占加权风险资产的12.5%;超额资本为合格资本净额超过最低资本的部分。监管部门规定资产管理公司的加权风险采取权重法计量。
加权风险资产=∑[ (表内资产原值-减值准备-风险缓释) ×内部风险权重×行业调整系数]+∑[ (表外资产原值-风险缓释) ×信用转换系数×内部风险权重×行业调节系数]
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 (华融、东方、长城、信达) 的母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4.49亿元、51.35亿元、31.85亿元、21.64亿元。以中国华融为例, 经过2013年三个季度的经营与并表管理, 超额资本得到一定的提高。
从图2可以看到2013年的超额资本有所增长, 集团层面增长22.28%, 且公司层面增长54.35%。由于集团超额资本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各子公司对资本的补充, 所以中国华融超额资本的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2) 杠杆率。巴塞尔协议将杠杆率作为资本充足率的补充。2011年银监会《并表监管指引》提出定量监管加强最低资本与杠杆率的监管, 并提出制定多维度的杠杆率指标监测体系, 包括净资产与总资产比率、核心资本净额与调整后的资产余额比率等。
杠杆率的监测指标有:财务杠杆率=净资产/ (总资产-客户资金) ×100%;资产公司杠杆率=核心资本/经调整后的资产额×100%;资产公司担保比率=集团外担保/期初净资产总额×100%。银监会规定资产公司集团合并的最小财务杠杆率及母公司的最小杠杆率均为6%, 而商业银行无论是否并表均不得低于4%。
杠杆率与资本充足率具有互补效应, 一是资本充足率反映的是金融机构风险资产状况, 但体现不了资产规模与杠杆水平;二是杠杆率并不基于复杂的风险模型, 只是衡量金融集团总资产规模可能带来的风险;三是杠杆率的分母理解为采用相同风险权重计算的所有资产, 而资本充足率则考虑了不同资产的风险差异。
2.风险控制情况。
(1)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主要有三种层面的含义:资产的流动性、市场的流动性和机构的流动性。2011年, 银监会在《并表监管指引》中将流动性风险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 强调资产管理公司需要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同时注重子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根据2012年《现场监管指标体系》的要求, 主要有以下指标: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长期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 (总资产-流动性资产) ×100%;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资产余额 (现金、存款及国债等) /未来30日现金净流动量×100%。根据《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的要求, 资产管理公司的流动性比例不得低于15%, 指标越高, 说明流动性越好。
(2) 信用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即通常所说的《巴塞尔协议Ⅱ》, 以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为三大支柱, 主要框架见图5。2007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鉴于此, 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9月提出了对资本监管更为严格的《巴塞尔协议Ⅲ》, 协议要求到2015年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核心资本不得低于6%, 以加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第一支柱下, 多数银行对信用风险采用内部评级初级法。难点在于违约率的计量, 新资本协议要求使用信用度量模型对违约率进行计量。推荐使用的现代风险度量模型有:KMV模型、Credit Risk+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和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由于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信用风险计量方法较国际先进银行还有一定差距, 所以目前衡量信用风险时尚未建立可操作性的模型进行计量。
从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总体情况看, 业务发展与客户履约情况较为正常, 但信用风险资产呈上升态势。按照银监会《并表监管指引》的要求, 资产管理公司应监测母公司及子公司具有信用放大效应的结构性融资产品的信用风险暴露情况。但由于资产管理公司对于股权、金融机构风险暴露、证券化风险暴露等需要运用标准法进行计量的模型尚未完全建立, 而内部评级高级法也应用较少, 所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仍需完善信用风险的模型计量, 继续采集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的数据, 同时还要加强信用风险缓释管理等。
3. 市场风险。
JP摩根大通集团、德意志银行、花旗集团等金融控股集团都已采用了GARCH-Va R模型来计量其市场风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引入并表管理理念后, 经过分析发现, 资产公司的市场风险资产总额不断攀升, 2011年中旬达到增长率最高值, 业务分布也多为股票、债券与基金等方面。由此看来, 资产公司的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市场风险没有建立模型进行计量, 与国外先进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有较大距离, 在资产管理公司不断高速发展的阶段, 如何有效控制市场风险是实施并表管理后亟待解决的问题。由图7可以看出,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金融控股集团实施并表管理后, 在资本监管与风险控制两方面, 都有一定的改善。
五、小结
并表管理实施之后, 资产管理公司的超额资本得到一定提高, 但由于受资本增长限制, 超额资本的增长较为缓慢;从杠杆率角度看, 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模式还有待扩展;从风险控制角度分析, 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所加强。
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第一,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在商业化转型阶段, 面对自主经营与自负盈亏, 主要按照国家“一司一策”的改革思路进行差异化转型, 但专业化、市场化的资产公司在并表监管中没有区分, 没有突出不同资产管理公司的特色。第二, 并表监管的制度不统一, 主要涉及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风险监管制度的零散规定, 对混业的金融控股集团没有明确规定, 缺乏一套适用金融控股集团的规范性制度。第三, 监管政策未充分考虑资产管理公司的自身禀赋, 例如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管理处于起步阶段, 存在资本约束等问题,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只有华融资产公司一家实行经济资本制度, 资本管理才初步运作, 未能实现与并表管理有效对接。
摘要:对具有金融控股集团雏形的金融资产管理并表监管的研究一直是金融行业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分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管理的基本内涵入手, 剖析了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态势与风险特点, 并总结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并表管理的经济效果与亟待完善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并表管理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明刚.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市场及其协同效应.财经科学, 2013;6
[2] .张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管理问题探析.上海金融, 2013;3
非金融资产管理 篇5
由银监会于2009年7月22日公布。《办法》对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条件、经营管理规范及监管制度进行了明确,以促进消费金融公司规范化、健康发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消费金融业的发展,规范经营消费金融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三条消费金融公司名称中应标明“消费金融”字样。未经银监会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在机构名称中使用“消费金融”字样。
第四条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消费金融公司及其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设立、变更与终止
第五条申请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银监会规定的公司章程;
(二)有符合规定条件的出资人;
(三)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最低限额的注册资本;
(四)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熟悉消费金融业务的合格从业人员;
(五)有健全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等制度;
(六)有与业务经营相适应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其他设施;
(七)银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六条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出资人应为境内外金融机构和银监会认可的其他出资人,且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5年以上消费金融领域的从业经验;
(二)最近1年年末总资产不低于6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合并会计报表口径);
(三)财务状况良好,最近2个会计连续盈利(合并会计报表口径);
(四)信誉良好,最近2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经营记录;
(五)入股资金来源真实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六)承诺3年内不转让所持有的消费金融公司股权(银监会依法责令转让的除外),并在拟设公司章程中载明;
(七)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机制和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
(八)符合有关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
(九)境外金融机构应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处2年以上,或已设有分支机构,对中国的市场有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且所在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当局已经与银监会建立良好的监督管理合作机制;
(十)银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七条消费金融公司的一般出资人除应具备本办法第六条第(三)、(四)、(五)、(六)、(七)、(八)、(九)项规定的条件外,金融机构还应具备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的条件,非金融机构还应具备净资产率不低于30%的条件。
重庆贷款重庆立泽担保
第八条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资本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最低限额为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
银监会根据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情况及审慎监管的需要,可以调整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
第九条消费金融公司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经银监会批准,可以设立分支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具体条件由银监会另行制定。
未经银监会批准,消费金融公司不得在注册地所在行政区域之外开展业务。
第十条银监会对消费金融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核准制度。
第十一条消费金融公司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应报经银监会批准:
(一)变更公司名称;
(二)变更注册资本;
(三)变更股权或调整股权结构;
(四)变更公司住所或营业场所;
(五)修改公司章程;
(六)变更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七)调整业务范围;
(八)改变组织形式;
(九)合并或分立;
(十)银监会规定的其他变更事项。
第十二条消费金融公司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银监会批准后可以解散: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公司章程规定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其他法定事由。
第十三条消费金融公司因解散、依法被撤销或被宣告破产而终止的,其清算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第十四条消费金融公司设立、变更、终止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核准的行政许可程序,按照银监会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消费金融公司设立、变更及业务经营过程中涉及外汇管理事项的,应遵守国家外汇管理有关规定。
第三章 业务范围及经营规则
第十六条经银监会批准,消费金融公司可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人民币业务:
(一)办理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
(二)办理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
(三)办理信贷资产转让;
(四)境内同业拆借;
(五)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
(六)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
(七)与消费金融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
(八)代理销售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保险产品;
(九)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
(十)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第十七条消费金融公司须向曾从本公司申请过耐用消费品贷款且还款记录良好的借款人发放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
第十八条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消费金融公司应当按照银监会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架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业务经营规则,建立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第二十条消费金融公司应遵守下列监管指标要求:
(一)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
(二)同业拆入资金比例不高于资本总额的100%;
(三)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
(四)投资余额不高于资本总额的20%。
有关监管指标的计算方法遵照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体系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消费金融公司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审慎的资产减值准备制度,及时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未提足准备的,不得进行利润分配。
第二十二条消费金融公司应当建立消费贷款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根据资金成本、风险成本、资本回报要求及市场价格等因素,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制定消费贷款的利率水平,确保定价能够全面覆盖风险。
第二十三条消费金融公司应当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可靠的业务操作流程,以充分识别虚假的申请信息,防止欺诈行为。
第二十四条消费金融公司如有业务外包需要,应制定与业务外包相关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包括业务外包的决策程序、对外包方的评价和管理、控制业务信息保密性和安全性的措施和应急计划等。
消费金融公司签署业务外包协议前应当向银监会报告业务外包协议的主要风险及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等。
消费金融公司不得将与贷款决策和风险控制核心技术密切相关的业务外包。
第二十五条消费金融公司应比照《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的相关规定,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及时披露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重大事项等信息。
第二十六条消费金融公司应当按规定编制并向银监会报送会计报表及银监会要求的其他报表。
第二十七条消费金融公司应建立定期外部审计制度,并在每个会计结束后的4个月内,将经法定代表人签名确认的审计报告报送银监会。
第二十八条消费金融公司应当接受银监会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不得拒绝、阻碍。
银监会在必要时可指定会计师事务所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风险状况、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等进行审计。
第二十九条消费金融公司对借款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负有保密义务,不得随意对外泄露。
第三十条借款人不按照合同约定归还贷款本息的,消费金融公司应采取合法的方式进行催收,不得采用威胁、恐吓、骚扰等不正当手段。
第三十一条消费金融公司违反本办法规定的,银监会可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或者其行为严重危及消费金融公司的稳健运行、损害客户合法权益的,银监会可区别情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暂停业务、限制股东权利等监管措施。
第三十二条消费金融公司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客户合法权益的,银监会可以依法对其实行接管或者促成机构重组。消费金融公司有违法经营、经营管理不善等情形,不予撤销将严重危害金融秩序、损害公众利益的,银监会有权予以撤销。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第六条所称主要出资人是指出资比例不低于拟设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50%的出资人。第七条所称一般出资人是指除主要出资人以外的其他出资人。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第十六条所称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是指消费金融公司通过经销商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约定的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不包括房屋和汽车)的贷款。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所称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是指消费金融公司直接向借款人发
放的用于个人及家庭旅游、婚庆、教育、装修等消费事项的贷款。
第三十六条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出资人设立消费金融公司适用境外出资人的条件。第三十七条本办法中“以上”均含本数或本级。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由银监会负责解释。
非金融资产管理 篇6
新金融的发展是一件好事,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金融监管部门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和挑战。
新金融的发展,降低了货币供应量的可监测性。由于新金融发展的形式多元,信用创造的渠道多样,流动性特征的不同,很难直接和准确地衡量新金融业态的信用创造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很多的流动性游离在传统的货币统计指标之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货币供应量计量的准确性、完整性。
以往大家在做一些经济分析时,经常采用传统的货币供应量的指标M1、M2。但是,这些传统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在下降。新金融的发展在里面起到了很强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从2011年起,发布一个叫社会融资规模的新指标,对传统的货币供应量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新金融的发展,还增强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复杂性。新金融的发展,使银行调整准备金计征基数的手段更加丰富而便利,中央银行通过调控商业银行准备金、进而调控金融机构流动性的意图可能会被弱化。通过新金融业态调动的资金,可能会进入“两高一剩”产业,从而使信贷结构调整的政策效应被削弱。
自发的利率市场化对数量型货币政策框架提出了挑战。大家讨论的P2P、网络金融,包括理财产品的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市场化了。随着新金融规模的扩大,我国现行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框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迫切性进一步提高。这是新金融发展对货币供应政策,包括对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构成的挑战。
新金融的发展,模糊了各行业间的界限,对中央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中央与地方监管部门职责的划分、新金融监管强度的把握,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国内机构的综合经营、交叉经营在扩大,对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造成了冲击。因此,要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提高监管部门的综合监管能力。
除了中央层面的监管划分,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的金融监管职责的划分亦亟待完善。温州金融改革十二条里,其中有一条,就是要进一步明确中央金融监管的职责,在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监管部门间要有划分。
总原则是,对全局性影响的新金融业态由中央金融部门负责协调,减少监管重复和监管空白;对影响可能仅限于地方的新金融业态,由地方政府管理,理顺中央和地方的风险分摊机制,强化地方在风险控制中的责任。
下一步对新金融业态监管的强度应该是有所不同的。涉及到公共利益、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金融业务应该审慎监管,新金融领域一些非公共性质的金融机构,比如PE等,特点是通过非公开的方式募集资金,面向普通机构和民众,潜在风险较小。如果管得过宽、过严,可能抑制了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的强度,要在管理风险和鼓励创新间寻找平衡。
金融危机后,所引发的全世界的反思之中,包括了金融统计,它没能及时反映新金融发展的状态。在危机之前,新金融统计没有及时地反映金融危机的迹象;在危机之后,又没有办法通过金融统计的信息来准确地捕捉、判断危机扩散和传染的风险。
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金融统计的覆盖范围不全,创新型金融机构和私募股权基金等大量的新兴金融机构、CDO、CDS等的金融信息统计缺失;当前金融统计是以机构而非产品统计为核心,缺乏跨境交易横向检测,导致大量交叉性金融产品信息的支离破碎,很难了解风险传染的途径、渠道和规模;信息共享的基础薄弱,金融统计体系的标准、方法不同,导致他们间缺乏良好的关联度,无法形成协调的统计信息体系。金融信息共享有限,无法为风险评估判断、决策提供系统性的支持。
危机之后,国际金融组织和主要的经济体都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修订的货币政策和法律框架拓宽了金融统计的覆盖范围和数字的获取渠道,构建了银行、证券、保险等相互协调的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上述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构建统一的统计体系,也是接下来我们很重要的工作目标。央行这些年来,一直在这些方面做工作,比如社会融资规模这一统计指标的推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范围更宽广。
最后,作为央行重要的基础设施,我们正在启动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的建设,寄希望通过金融综合统计体系的建设,编制出中国整体金融业的资产负债表。
非金融资产管理 篇7
一、初始计量
按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 金融资产在取得时都按公允价值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其他类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时的唯一差别体现在取得时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的处理上。对于除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外的其他类金融资产, 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成本;而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相关交易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究其原因, 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金融衍生工具, 企业通常以短期获利方式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其所属的金融工具组合进行管理, 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主要目的是近期内出售, 因而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对于其他类金融资产来说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在市场上通常是作为短线投资的一种工具。由于保证金制度的存在, 这类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对投资的影响非常大。如一家企业持有的二级市场上的股票, 由于各种原因在数天内发生较大幅度的价格波动, 企业在此期间对其进行数次加仓或者减仓的操作, 最后的结果有可能是股票市价即公允价值变动为零, 企业也没有从这数次操作中赚取到差价, 但是这数次交易发生的交易费用却很高, 导致企业在没有获取收益的同时却付出了较高的成本, 即造成了损失。因此,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在其取得时不能计入成本, 而应计入当期损益。
至于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 一般将其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这与其他类金融资产是一致的。
二、后续计量
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在持有期间的账面价值以摊余成本计量, 并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 计入投资收益, 因此这两类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计量与公允价值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均以公允价值计量, 但是两者在会计处理上又有所不同。其中, 在资产负债表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是计入所有者权益的, 在会计处理上表现为根据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 再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转出, 然后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将其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在会计处理上表现为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分析其存在差异的原因可知, 企业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像对持有至到期投资那样具有明确持有目的而不能随意处置, 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比,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缺乏灵活性, 企业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时间通常比交易性金融资产要长久, 因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现的公允价值变动往往可以认为是暂时性的, 此时就不将其确认为相应的收益或损失, 而是计入所有者权益中, 等到处置时再通过计入当期损益来确认相应的收益或损失。相反, 在活跃的二级市场上,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格时刻都在变化, 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仍未出售, 为了客观反映公允价值变动给企业损益造成的影响, 必须将其计入当期损益, 这样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和利息收入等, 均通过“投资收益”科目核算, 这与其他类金融资产是一致的。
刍谈附条件的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
蔡嘉廖颖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上海200444)
【摘要】实务中附条件的商品销售主要有三种:附退货权条款、附售后回购条款及附融资条款的商品销售。在进行会计处理时, 应当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来确认相关收入。本文对其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附条件商品销售收入确认
确认营业收入通常是在向买方交付了产品、商品或提供了劳务, 满足了已实现或可实现以及已赚得两个条件之时。此时与交易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到买方, 卖方可以在账簿中确认收入。对一般的商品销售依此原则进行会计处理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是附条件的商品销售, 那么收入的确认将会变得比较复杂。本文将结合实例对此进行探讨。
一、销售合同中附有退货权条款
一项销售业务如果买方保留退货权, 当产品已经发出, 货款也已收到时, 形式上似乎销售已经成立, 卖方似乎可以确认收入。然而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在退货期满之前, 与该产品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并未转移到买方, 其报酬亦未转移到卖方, 因此不能按照传统的确认收入的方法来进行会计处理。在实务中有三种处理方法: (1) 销售时确认收入, 在实际发生退货时冲减已确认的收入; (2) 等到买方的退货权消失时才正式确认收入; (3) 销售时确认收入, 同时根据预计的退货率冲减已确认的收入。实务中采用得比较多的是后两种方法, 下文将结合
三、减值处理
金融工具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减值处理进行了专门的界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 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 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由此可知, 与其他类金融资产复杂的资产减值处理方式相比较,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不涉及减值问题的。
所谓金融资产减值, 指金融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并进行减值测试。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存在减值问题, 这也是由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特性所决定的。
首先, 如前所述, 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是近期内出售, 这里“近期”通常是指少于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又或者一个会计期间, 甚至更短的时间。而金融工具准则中的描述是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但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很可能已经将某些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了, 自然也就不存在对这些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的实例分析这两种方法。
1.销售时确认收入, 同时根据预计的退货率冲减已确认的收入。这种方法适合企业根据以往经验能够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且确认与退货相关负债的情况。
例1:藏经阁公司经营图书的出版与发行业务。2008年1月1日, 该公司向学友公司发送一批教科书, 共计15 000册, 平均售价为50元/册, 该批图书平均成本为30元/册。销售合同约定, 学友公司应于2月1日之前支付货款, 在6月30日之前有权退还未销售的图书。图书已发出, 款项尚未收到。藏经阁公司根据以往的经验可以合理地估计该批教科书的退货率为20%。假定教科书发出时纳税义务已经发生, 实际发生销售退回时有关的增值税额允许冲减, 藏经阁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1) 2008年1月1日发出教科书时:借:应收账款877 500元;贷:主营业务收入750 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27 500元。借:主营业务成本450 000元;贷:库存
问题。即使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仍然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 但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期限非常短, 是企业短期获利的工具, 价格变动非常频繁, 因此也不应涉及减值问题。
其次, 金融工具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 因此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来说, 其价值的变动都已经在发生时及时计入了当期损益, 并最终影响企业的净利润, 这可以说是相当于在对其进行资产减值处理了。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戴德明, 林钢, 赵西卜.财务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胡欣.新会计准则体系下金融资产减值刍议.现代金融, 2007;6
非金融资产管理 篇8
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对应交所得税的影响需要根据持有期间与处置期间分别确定。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通知中明确规定在计税时, 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予考虑, 只有在实际处置时, 所取得的价款在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才计入处置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可见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仍为其历史成本。因此, 在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 当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便存在一种“暂时性差异”, 只有在实际处置后, 该差异才会转回。即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按所得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 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类似, 可比照处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也为历史成本。因此, 在企业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也会存在“暂时性差异”。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是计入所有者权益的, 其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也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即“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不构成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因此, 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按所得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综上可见, 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前者的变动要影响损益, 而后者的变动影响权益。当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既存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又存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跨期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一定要分清楚以前期间的所得税资产或所得税负债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引起的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引起的。
二、公允价值变动的税务处理例解
[例]甲公司于2007年12月1日从二级市场上以每股8元购入A股票100000股, 甲公司将该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7年12月11日, 又从二级市场上以每股10元购入B股票1000000股, 甲公司将该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7年12月31日, A股票的市价为9元, B股票的市价为10.9元。假定甲公司在2007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为150万元。2008年12月1日, 甲公司将所持有的A股票以每股10元的价格售出, 交易费用略。2008年12月20日, 又从二级市场上以每股8.5元购入A股票100000股, 甲公司仍将该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8年12月31日, A股票的市价为9元, B股票的市价为12元, 甲公司2008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为200万元。 (假定该公司适用所得税率为25%, 公司不存在其他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 且不存在其他影响所得税的事项) 。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 2007年12月1日, 购入A股票
(2) 2007年12月31日, 根据市价重新计量A股票和B股票的公允价值
其一,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理:
同时, 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入本年利润:
确认递延所得税, 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确认递延所得税, 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3) 确认期末的应交所得税
从以上的处理可以看出, 当企业同时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两者的公允价值都在上升, 两者同时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4) 2008年12月1日, 将A股票售出的会计处理:
(5) 2008年12月20日, 购入A股票的会计处理, 企业仍然将该股票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6) 2008年12月31日的处理
其一,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理:
确认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持续上升,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余额= (9-8.5) ×100000×25%=12500 (元) 。
确认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47500元, 那么其本期发生额为:12500-47500=-35000 (元) 。会计分录为:
从该会计分录应该看出本期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为35000元, 但实际上只转回了25000元。原因在于确认的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计算错误。我们计算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时, 却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纳入计算范围, 导致错误结果。如果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剔除,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为25000元, 期末余额为12500元, 则本期转回的金额为12500元。其会计分录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当企业既有计入损益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又有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负债时一定要注意对应关系。如本例中, 计入损益的递延所得税转回错误, 继而会导致所得税费用的错误, 最终导致净利润的计算错误。从这里可以看出, 在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下需要按产生的不同项目设置明细账, 如本例就应设置“递延所得税负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明细科目。
其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影响下的递延所得税的处理:
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持续上升,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当企业同时跨期持有资产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既影响损益, 又影响权益时, 建议在递延所得税的科目下, 按其产生的不同项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分别设置明细账, 方便以后期间的会计处理。
参考文献
非金融资产管理 篇9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异同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都是属于金融资产的重要内容, 作为两大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 都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依据, 它们在会计处理上有诸多相似之处, 在企业实际运用以上会计科目时, 财务人员往往出于对金融资产概念的模糊以及对新企业会计准则掌握的不准确等原因, 无法准确区分“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在会计账务处理时应注意的区别。
一、两类金融资产的相同点
(一) 主要表现形式相同。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套利而持有的金融资产, 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在活跃的证券市场上购入的债券、股票或衍生金融产品。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主要表现形式也包含了债券和股票。因此当企业在二级市场上购入一项债券或股票时, 从外在的表现形式来看, 既可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也可以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然对于这两类金融资产的分类, 与传统对其他资产分类的本质区别在于根据管理者的意图判别而不是根据一般资产核算的内容而定。
(二) 采用的计量模式相同。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同意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以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金融资产进行列报。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二级市场上流通的债券与股票, 通常具有活跃的市场, 其公允价值即市场价格可以从证券市场上可靠取得, 其计量模式为“市价——市价”模式, 这区别于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摊余成本的“市价——成本”计量模式。无论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其初始入账成本为在市场上通过公平交易取得的成本。对于后续计量, 则因资产类型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而对于金融工具, 国际会计准则32号 (ISA32) 要求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因此, 企业购入的一项其他企业的投资, 无论其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在资产负债表日, 如果其公允价值即市场价值与其购入成本发生了变动, 都应该将其账面价值调整到当日的公允价值。
二、两类金融资产的不同点
(一) 会计核算上的差异
1、初始交易费用的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按公允价值计量, 而唯一的差别体现在对相关交易费用的处理上,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交易费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而其他类金融资产则计入取得的成本。其原因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金融衍生工具, 企业往往以短期获利方式对其进行组合管理, 而企业持有的目的是短期内出售以换取差价, 但是由于证券市场对此类短线投资设置了保证金制度, 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交易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很大。
2、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
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会计处理时, 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为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的部分应计入当期损益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作为营业利润的一部分, 作为利润表中的利得项目进行列报, 包含在企业净利润中。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则作为未实现持有利得处理, 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列报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部分, 其实质是一项其他综合收益。
3、减值准备的处理。
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特别是权益工具投资, 如果公允价值下降幅度不大, 则调整该资产的账面余额。当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幅度下降或非暂时性下跌, 则要对其计提减值准备, 此后, 可供出售债务工具的减值损失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可以通过损益转回, 但可供出售的权益工具一旦确认即使在以后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的价值已恢复, 原确认的减值准备也不能通过损益转回, 则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予以转回。
4、重分类的处理。
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后, 不能再重分类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 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也不能在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三类金融资产之间可以转换, 但不得随意重分类, 但企业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因持有意图、能力的改变或处置金额相对于出售前的总额较大, 则在处置后将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本会计年度及以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二) 财务报表列报不同
财务报表是投资者分析所投资企业日常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信息来源。我国的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 按流动性对资产采用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列报方式。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为了在近期内出售获得收益, 其持有期限短, 变现能力较强, 周转速度较快, 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流动资产, 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排列顺序位于货币资金之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由于不具有明确的短期出售意图, 通常持有超过一个会计期间, 通过持有期间取得被投资企业分得的股利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将之归类为非流动资产。但是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不准备长期持有至到期, 并且还可能在市场价格可观时出售, 其流动性远远超过其他的非流动资产, 因此其列报的位置在非流动资产的前列。
(三) 分类标准不同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分类标准关键就在于管理层持有意图。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为了出售而持有的, 管理层的持有意图在于进行短线交易, 往往在一段时间内进行频繁交易, 利用价差赚取投资收益, 没有准备长期持有的意图, 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持有至到期, 这样一来资产的周转速度快。与此相反, 管理层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不准备积极地进行交易, 而是准备持有一段时间, 以获取资本利得和股利收入, 当然也不排除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出售。由此可见, 管理层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是明确的, 即近期出售, 赚取投资收益, 进行交易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则不好判断, 具有出售和持有一段时间的选择性, 不具有积极交易的意图。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比较分析
(一) 在初始确认时会计处理比较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主要的会计处理区别是交易费用是否计入成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规定,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即“投资收益”科目。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计入股票、债券采购成本。例如, A公司于2013年5月1日, 从二级市场购入B公司发行的股票5000股, 每股价格3元, 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000元, A公司管理层准备短期持有, 并将此业务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则A公司在5月1日购入股票时应做以下分录:
而同样按照上例, 如果管理层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则企业应做如下会计分录:
(二) 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方面会计处理比较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会计处理的不同在于,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可按照股票、债券跌价金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 计提金额需考虑上期因市场价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金额。例如, A公司于2013年5月1日, 从二级市场购入B公司发行的股票5000股, 每股价格3元, A公司管理层将其划分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13年末, B公司股票因受到证监会查处, 受此影响, 股价跌至每股2元, 则A公司在年末应做如下会计处理:
又如, 同上例, 如果2013年末B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为每股2.8元, 2014年末, B公司股票因受到证监会查处, 股价跌至每股2元。A公司在2013年末应做如下会计处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000
参考文献
[1]许华荣.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理研究.[J]财会月刊, 2009 (16)
非金融资产管理 篇10
金融资产的分类不是按照持有时间长短来分类的,而是按照持着者持有的目的和意图不同,把金融资产划分为了四类:第一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第二类,持有至到期投资;第三类,贷款和应收款项;第四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在这四类金融资产里,第二类和第三类金融资产是按照成本计量属性,比较好容易理解。 第一类和第四类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虽然第一类和第四类金融资产都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但在会计核算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在会计教学中学生易混淆。 本文只分析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一、 初始计量的核算
从以上对两类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的比较,会发现:1.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费用是计入到“投资收益”的借方科目核算,影响了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管是债券投资还是股票投资,交易费用都计入到了成本核算。 这是他们的不同点。 2. 不管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只要实际支付款中包含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和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都应确认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这是两者的相同点。
例1,2007年3月12日, 甲公司支付价款1 060 000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100 000 股, 每股价格10.60(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60元), 另支付交易费用1000元。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权后对其无重大影响。
情况一,甲公司管理层拟随时出售乙公司股票;情况二,甲公司没有随时出售乙公司股票的计划。 分析:第一种情况下,可以把甲公司持有的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第二种情况,它既不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又不属于长期股权投资,所以可以给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从会计处理上来看,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费用记在了投资收益的借方,影响当期损益减少1000元,而作为第二种情况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费用1000元记到了成本里,对当期损益没有任何影响(见表2)。
二、 后续计量的核算
我们知道,在利润表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列示在净利润之前。 “其他综合收益“是在“净利润”之后列示的。 所以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后续计量中,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时,已经影响了当期利润总额。
在处置时,处置损益(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出售净价-出售时的账面价值,也就是我们计入到“投资收益”的数额。但在计算出售时的投资收益时,我们除了要考虑出售净价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还要把原来已经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入账的金融也要计入到投资收益里去。 但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不会影响当期利润总额,因为两者都是在净利润之前。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后续计量中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时,是不影响当期净利润的。 “其他综合收益”是未实现的收益。 在处置时,处置损益(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 不但有出售净价与出售时账面价值的差额影响当期损益,“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的数额也影响当期损益。 因为你已经出售金融资产了,先前在“其他综合收益”里未实行的利益就要转入“投资收益”让其实现。
例2,A公司于2014年12月9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2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每股支付价款5元;2014年12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110万元;2015年2月10日,A公司将上述股票对外出售,收到款项115万元存入银行。 这项投资从购买到售出共赚多少钱?
从两类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上来看,虽然最终的投资收益都是15万元(10+5),但对2014和2015年当期的损益影响却不一样。
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在2014年资产负债表日,计入贷方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万元增加了2014的利润总额。 在2015年度,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投资收益5万元是对当期利润总额的影响,增加当期利润总额,但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10万元转入“投资收益”不影响当期利润。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2014年资产负债表日,计入贷方的其他综合收益10万元并没有对当期利润有任何影响,因为“其他综合收益”是在净利润之后列示的。 在2015年度,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对当期利润总额的影响是15万元。这15万元包括出售价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和先前未实现的利润10万也要结转出来(见表4)。
三、金融资产减值
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该对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计提减值准备。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不能计提减值准备,因为正常的公允价值变动在当期已经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了当期利润总额。 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果是暂时性的,小幅度的跌价,则为正常价格波动,会计处理按正常价格波动进行期末计量, 其正常的公允价值变动没有影响利润总额。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下降是非暂时性的,大幅度的贬值,应计提减值准备(非正常公允价值变动),反映在利润表的利润总额中。 在同一个时间点正常的公允价值变动和减值(非正常公允价值变动)只可能出现其中一种情况,二者不可能同时出现。
(一)可供出售权益工具
例3,2012年7月1日,甲公司从公开市场购入1000万股乙公司股票,每股20元,实际支付价款20000万元。 甲公司将该股票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12年10月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乙公司股票价格开始下跌,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16元。 2013年, 乙公司股票价格持续,2013年12月31收盘价为每股10元,预测还会持续下跌。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好转,乙公司股票在2014年12月31日的收盘价上升为每股18元。
1. 2012年7月1日,
2. 2012年12月31日, 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在2012年属于公允价格正常的下跌,下跌金额=1 000×16-20 000=4000(万元)。
3. 2013年12月31日,2013年乙公司股票还在持续下跌,并预测之后还会下跌,这时就应确认为资产减值。 资产减值损失金额=20 000-1 000×10 = 10 000(万元)
注意:对于可供出售权益工具,计算资产减值损失简单的理解为此时的公允价值与最开始的成本差(20 000 -10000)。 原来的 “其他综合收益”不管之前是在借方还是贷方,都要转出,记到“资产减值损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贷方6 000 是2013年底的公允价值与2012年底相比的变动额。
4.2014年12月31日,由于2014年宏观经济好转,公允价值为每股18元,可以把之前的减值准备转回。 但一定要注意,可供出售权益工具不得通过损益转回,转回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转回金额=1 000×18-1 000×10 = 8 000 (万元)
(二)可供出售债务工具计提减值准备和减值准备的转回
在实务中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大多数人认为可供出售债务工具采用摊余成本进行计量,所以认为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是采用成本计量属性。其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务工具比较特殊,我们在期末需要用到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实际利率法涉及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所以很多人误以为可供出售债务工具采用摊余成本进行计量。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我们用到的摊余成本只是为了计算利息收入,而非计量属性。所以可供出售债务工具仍然是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期末的账面价值就是公允价值。
那么对于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来说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有何关系呢? 一般情况下,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 如果在期末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公允价值发生了变化但不需要计提减值时,此公允价值变动不影响摊余成本;如果期末发生了减值,“资产减值损失”的数额就对摊余成本产生影响。
例4,A公司为上市金融企业, 在2012年1月1日按面值购入100万份B公司公开发行的分次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该债券每份面值100元, 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支付利息,期限5年,实际年利率是5%。A公司将该债券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12年11月,受金融危机影响,B公司债券价格开始下跌。 2012年12月31日B公司债券价格为每份90元。 2013年,B公司债券价格持续下跌,2013年12月31日B公司债券价格为每份50元,但B公司仍能如期支付债券利息。 2014年宏观经济好转,B公司债券价格上升至每份85元。 A公司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的政策是:价格下跌持续时间在一年以上或价格下跌至成本的50%及以下。
1. 2012年1月1日,
2. 2012年12月31日,
同时持有B公司的债券公允价值变动数额=100×90–10 000= 1 000 (万元),
此时,资产的摊余成本(10 000)和账面价值也就是公允价值(9000)不一样了。
3. 2013年12月31日,2013初, 资产的期初摊余成本没有受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还是10 000。 要计算2013年底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应该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0 000 ×5% =500)。
此时A公司持有B公司的债券应确认减值损失=10 000 -100×50 = 5 000 (万元)
注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积损失, 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4.2014年12月31日,此时,资产减值因素对摊余成本就有影响了,2013年计提减值准备后持有B公司债券的摊余成本就为5 0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减值准备转回前的账面价值= 5 000 ×(1+5%)- 500 =4 750 (万元),A公司2014年调整B公司债券账面价值并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100×85-4750 = 3 750(万元)。
非金融资产管理 篇11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不确定性概念的认识,进入30年代以后产生了大量对高校科研管理的研究成果,同时这些成果又积极推进了高校科研管理的活跃与发展。在本文以下部分简要概述与评价了这一时期的重要研究成果。
关键词:金融;科研管理;学术界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现代金融理论知识得到了飞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因此受到了各国政府,学术界,大型企业的重视与研究。
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在风风雨雨中取得巨大发展的30年。中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能更好地适应高校使命和任务的变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这其中,教学管理体制优化和创新成为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重点内容,这也对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金融风险管理是一种风险量化技术,所谓的风险是指在未来一定的时间及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结果的不确定性。例如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在整个金融分析的框架中,不确定性概念的引入是具有重大作用的。最早Kenes(1936)和Hicks(1939)提出了风险补偿的概念,认为由于金融产品中的不确定性的存在,应该对不同金融产品在利率中附加一定的风险补偿。随后,Von Neumann(1947)应用预期效用的概念提出了解决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选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Markowiz(1952)发展起了证券组合理论,他认为投资者选择证券组合时关注的只是未来现金流的均值与方差。他假设投资者的预期效用符合二次分布或者是多项式分布。Markowiz的主要研究结论是在不确定的前提下,最优的投资决策是分散化持有。Tobin(1958)认为投资者出于自身流动性偏好的不同选择收益与风险的均衡。这进一步完善了证券组合选择理论的框架。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是经济学,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数学学科和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使风险量化成为了一种可能。
目前,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受到了许多大型企业的推崇,掀起了一场把金融风险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的热潮。
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社会组织,必须尽快同国际接轨,对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迎接挑战。
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索未知事物的活动。风险与其同源共生,理应引起我们对风险的关注与重视。
正如前文所述,对现实中的一些现象很难单纯用不确定性(风险)来得到满意的解释,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对金融问题中的不对称信息的关注,加上在20世纪60年代以博弈论为代表的信息经济研究方法的突破,使得许多学者在对金融问题中的不对称信息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特别是用不对称信息可以完美地解释许多有关财务结构方面的问题。
由于科学研究本身的不确定性,风险涉及科研管理的面很广:
1.传统的科研管理体制对科研活动影响的风险。
2.科研经费在科研活动中是否到位,预算与成本控制是否合理的风险。
3.在科研过程中,科研人员的稳定性,能力与道德的风险。
4.科研成果是否适应社会与企业的需要风险。
对于这些问题,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与金融模型的运用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思路。
本研究通过对高校科学研究活动的流程进行分析,发现当前高校科学研究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并运用var等金融模型工具,从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实际出发,勾画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在于把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高校的科研管理,将科研管理与金融学科进行结合,丰富了科研管理理论。以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利用金融模型等金融工具尽力全新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为我国的高校科研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国内外关于现代金融风险管理在大型企业的实践及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将会为本文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篇12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风险,行业竞争,规避风险
在当前新形势下, 金融行业不仅面临着重大的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严竣的挑战, 大部分金融企业为了取得更好的发展, 都加大了金融创新的力度。通过创新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但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金融服务对象开始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这无形不又为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需要明确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 并给予正确的认识, 从而在创新环境下能够更好地规避金融风险的发生, 使金融行业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金融创新的含义
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 会遇到阻碍发生的诸多环节, 而金融主体通过对这些环节进行改革, 同时建立新的机制, 从而重新将各个金融要素组合起来, 更好的规避风险, 确保实现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金融创新由于其所包括的内容较广, 所以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金融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方面的进行的创新即广义的金融创新, 而专对金融工具进行创新则是狭义上的创新。但无论是广义上的创新还是狭义上的创新, 都是对发展过程中各阻碍环节进行改革, 从而实现风险的规避和消除, 确保金融行业利润的实现。
二、金融创新的原因分析
1. 规避风险。
前几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发生, 给整体金融行业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所以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规避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而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 金融创新被提到了重要日程上来。通过对金融行业内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 并建立起金融工程, 从而起到防范和规避风险的作用。通过衍生金融工具有具体操作过程中包括了诸多学科的内容, 所以在相关业务操作时有效的对金融风险的危害进行了抵制, 实现了对风险的有效规避。
2. 减少行业竞争。
金融行业主要以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为主, 随着金融行业竞争的不断激烈, 金融行业面临着严竣的压力, 相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 银行所面临的压力更要大。非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 从而在经营活动中实现交易成本的降低。银行在巨大的压力面前, 为了提升自身竞争的优势, 则开始对金融工具进行创新。金融行业的压力存在于行业之间, 而且行业内部竞争压力也较大。因为在经济快速发展下, 金融行业在对服务对象进行扩展过程中, 则需要在经营活动中加大新领域的开发, 这必然会给金融行业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业务带来较大的威胁, 所以在创新过程中, 银行的竞争力增强了, 但也需要对传统业务的竞争力进行提高, 这样才能实现均衡的发展。
3. 新技术的推动作用。
目前在金融行业业务操作过程中,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得以广泛的应用, 为金融行业降低交易成本, 获取更大的经济利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更广泛应用, 也有效的降低了金融工具创新的费用, 这就使金融企业在新技术的推动下, 利用衍生金融工具更好的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关系
1. 金融风险与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行业运行时受政策、法规及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一旦这些因素出现不稳定, 则会给金融业务带来较大的利润损失, 而对这些利润损失进行预测即是我们所说的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和不可消除性, 金融活动必然需要涉及到多个领域和行业, 而且世界金融市场瞬息万变, 再加之金融业务操作时涉及的资金较大, 这就必然会导致运营上风险的存在。金融行业需要对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预测, 并通过分析利用金融工具来控制和分散风险, 以便于实现金融行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这即是金融风险管理。通过金融风险管理可以实现对金融风险的有效预测, 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对风险加以防范和控制, 确保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2.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关系。
(1) 金融风险管理推动了金融创新的进步。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加快了资金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速度, 而各金融主体为了自身利益考虑, 也加大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融资, 这就使金融主体在现有基础上面临的风险更加加剧, 这也是金融主体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原因。而在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 由于金融工具对风险的规避作用, 所以选择金融工具非常关键, 所以在金融风险管理对金融工具需求下, 就使唤金融工具的变革具有极为必要性, 从而加快了金融创新。
(2) 金融创新促成了新的金融风险。虽然金融风险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金融风险的分散和转移, 但金融风险是与金融活动密不可分, 所以无法对其进行清除。而在金融创新包含的制度、政策和市场等都不可能通过创新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由于这些是已经定型的金融模式, 再加之这些制度对传统的金融业务具有较大的垄断性, 所以在创新过程中会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再加之在金融创新过程中此入了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 这就不可避免的将计算机技术的安全隐患带进了金融市场, 而金融业务活动中涉及的金额较大, 而且交易数量也多, 在计算机技术的下金融犯罪势必会对金融主体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四、结束语
金融风险客观存在, 具有不可消除性, 所以在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 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对风险进行规避和控制, 确保金融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远.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吉林大学.2013-06-01.
[2]石睿.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南方金融.201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