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泡沫问题分析

2024-10-05

金融资产泡沫问题分析(共7篇)

金融资产泡沫问题分析 篇1

金融资产作为企业内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投资者投资者近期所持有的资金以及以赚取差价为目标从另一级市场买入的债券或者股票等等。从我国的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可以看出,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该以共有的价值单位才计算当其进行变动时计入当期损益, 然而在实际的问题处理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因此, 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交易性资产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特征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企业将持有的资金以赚取差价为目的而购买股票基金等。而从其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 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首先, 具有交易性。交易性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固有属性, 而从它的这种属性可以看出来, 交易性金融资产比不是一种长期持有的资产, 在市场上只要出现比较好的交易行情, 就会把这一部分资产进行专卖从而获得差价上的收益。其次, 具有一定的公允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展示的外部特征可以看出, 其根据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来进行衡量, 并通过公允价值的变动收益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变动情况进行有效准确的计算。最后, 交易的增减值不计提。交易性金融资产通过公允价值的融入, 对于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否进行买卖都是需要通过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来进行反应的, 在一定的环境下没有相对应的增减值的计提准备情况。

从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概念以及对其划分的标准可以看出, 作为企业金融资产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其它资产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企业会计人员在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过程中, 要根据其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和特点要求等多方面对其进行认定和收益的估算。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分析与处理

1.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认定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会计认定的过程中, 不仅要通过公允价值的形式来对其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外还要对其做好相对应的账户的设置, 确保交易的正常进行。企业在会计认定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首先,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通过购买股票等形式并进行买卖交易获取差价赚取利益为目的的资产形式, 因此其资产可以认定为交易性的金融资产形式。其次, 在会计的实际工作中, 企业运用公司闲置资金购买债券、股票等只要是进行交易的资金行为, 都可以被认为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范畴。最后, 企业资产中直接用公允的形式来进行计算的, 在其中所发生的变动情况也会被计算在企业本期的损益当中去, 而这些资产也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组成部分。

交易性金融资产并不是简单的内在属性上的划分, 企业会计人员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概念和特性进行综合分析后, 然后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账户的设置, 然后在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对不同的交易资金进行会计科目的计入, 并在实际运用中通过会计学的角度并进过严格的信息分析来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

2. 交易资产的核算

在完成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认定以后, 然后会计人员还要根据一定的技术分析, 按照会计制度的准则要求来对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最后的核算分析, 根据会计制度规范合理的将所掌握的信息公允价值的模式来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 保证其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具有全面性和长期有效性。

首先,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刚开始获得的时候, 会计人员应首先先对其购买成本进行计算确定, 然后在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初步的计算, 然后就是将计算的结果、费用的使用情况记入到企业日常运营的损益报表中去。其次, 当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已经为企业获得一定利益的时候, 当企业受到的股票利息或者债券利息已经在出量计算的时候记入到了应该收取的账目当中时, 会计人员应该做好应收股息的处理工作, 如果没有受到股息或者债券利息, 会计人员就要做好投资收益的计算处理。再次, 从我国会计制度交易性资产的规定来分析, 在企业负债的报表中, 在一定期间内出现的公允价值的变动, 会计人员需要把这些内容直接计入在企业的损益报表中去, 而公允价值的变动额度应该采取:新公允价值-账面上的价值=公允价值变动额, 通过这种计算方法来准确计算出公允价值的变化额度。最后, 企业会计人员还要讲实际的账款收益与最初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的顺差情况计算出来, 如果实际收益高于账面的收益则说明取得了收益的成效。

三、结语

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企业内部一个比较重要的资产环节, 是企业能够在交易的后取得一定收益的资金投资形式, 而其对企业的短期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 企业根据资金的使用情况, 多元化的进行投资理财, 而同时还要做好资产的日常会计处理, 从而保证企业日常运营情况以及受益估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为企业今后的各种运营管理以及经营决策都会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因此会计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企业的更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制度的不断完善,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公司中所占的比重不断的在增加, 特别是那些上市的公司所占的比重更高, 因此只有不断的完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在公司收益的正确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推动公司在信息质量披露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对现行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分析

参考文献

[1]方东明.关于改进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建议[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2 (2) :50-52.

[2]王莹屏.学校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处理问题探讨[J].消费电子, 2013, (16) :116.

高额收购下的资产泡沫问题 篇2

资产泡沫的来源

国美所确认的高额商誉是否有水分?这可以用美国的会计分析方法加以观察。美国FASB (企业财务会计准则审议会) 在2001年颁布的SFAS第141号文件对商誉本质的探讨及构成要素分析是很有价值的, 它按内容、发生方的责任和应做会计处理等, 把一般情况下被确认的商誉进行再分类, 具体分为六类要素。要素一, 是指并购时被并企业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超过它的公允价值差额的部分未被确认, 如果按照购买法对被并企业的资产及负债进行严格评价的话, 本不应存在。要素二, 是指并购时被并企业未确认的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中被忽略的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 尤其是无形资产更容易被忽略, 这些都不应该包括在商誉中, 应该由被并企业在并购前剔除。要素三, 是基于被并企业相关的持续经营要素的收益能力, 它在并购前就已存在, 且是自己创设的, 它是被并企业的净资产整体产生的协同效应要素。要素四, 表现的是主并企业和被并企业结合后的综合协同效应部分。要素五, 是指因为并购当事者间交涉立场的不同, 而在正常市价上又增加的部分, 这部分可能是为了促使并购成交, 而给予认购者等人的溢价好处, 以及信息差异而产生的预测计量误差。要素六, 是指并购时主并企业算错了账, 实际多支付了款项。

SFAS第141号文件认为, 商誉构成六要素中, 一、二、五、六要素不是真正的商誉, 是资产泡沫部分, 剩下的三、四要素才是真正的商誉。

资产泡沫部分有可能是被并企业造成的, 即要素一和要素二。国美并购永乐前, 永乐公司是否对自身的资产进行有效的评估, 有无上述要素一、二的情况, 也就是说, 被确认的30多亿元商誉是否过高, 这是否也有永乐的责任。另外, 资产泡沫还有可能是主并方故意或无意间造成的, 这就是SFAS第141号文件分类为要素五和六的部分。上述国美并购永乐交易也有为促成并购成交而提高商誉的可能, 其换股比例是每一股永乐股票换0.3247新国美股票, 有折股比例过高的可能, 按净资产比例算, 应为一股永乐股票换0.8133新国美股票, 但现比例可以使原国美大股东受益。客观上形成夸大并购双方净资产差异的情况, 同时也提高了商誉数额。至于要素六的算错账的情况此例中未必存在, 但是, 由于现金支付比例小, 现金流量没有负担, 国美折股比例和数额又占了便宜, 不会有异议;永乐与国美的并购属于友好型并购, 折股比例等最终对价是协商确定的, 永乐也不会有异议。

在这里需要对“友好型并购”进行界定。并购当事人双方的负责人对于并购赞成或者不赞成可以分为友好型并购或者敌对型并购。友好型并购也称为善意并购, 是指从并购交易开始到结束, 买卖双方相互配合完成, 友好型交易的条件是通过买卖双方交涉达成共识, 并且买方可以从卖方得到关于卖方企业的有关信息, 十分有利于与卖方交涉。敌对型收购, 是指在私下协商收购不奏效的情况下产生, 在采取TOB形式时收购者公开声明, 被收购对象的经营者有对TOB表明态度的义务, 如果目标企业的经营层表明反对的意见, 即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意见对立, 便属于敌对型收购。

避免资产泡沫的会计手法

1989年索尼收购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影公司 (CPE) 的交易中, 总共不足60亿美元的并购对价中居然有30多亿美元为商誉, 显然存在着资产泡沫。那时,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可以在40年内摊销, 索尼采取的是20年的摊销政策, 后来由于在并购后子公司的经营者不堪大额商誉摊销的重负, 在连续亏损五年后辞职, 公司被迫将商誉的摊销余额做一次性费用处理后易主。在商誉确认为资产的后续处理上, 我国虽然已经基本上和国际主流接轨, 即商誉不做规律性摊销, 视市场状况做减值处理。但是偌大的商誉价值, 哪年做减值处理, 都会形成哪年的费用负担, 想必哪个经营者也不愿背此沉重的“黑锅”, 所以, 这类并购往往会留下后患。如何处理商誉才能避免上述风险和资产泡沫呢?可以说有三条途径:第一, 并购时确认为资产, 日后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摊销;第二, 并购时直接确认为费用;第三, 并购时直接冲减所有者权益。

历史上, 为了减轻商誉的摊销负担, 国际会计准则经历了从5年到10年乃至20年的摊销年限的变化历程。美国则更为彻底, 1970年干脆把摊销期限提高到40年, 让商誉的费用负担大大降低。日本的会计法规定, 不仅允许采用权益结合法 (它不会产生商誉) , 并且把购买法中商誉的摊销期限从5年延长至20年, 此举是为了均匀地减轻商誉摊销和减值的费用负担, 也是为了弥补购买法的相关缺陷。然而, 日本企业实践的结果是, 正在运作中的大型合并纷纷解约, 如关东筑波银行发行新股吸收合并茨城银行的协议, 最近就宣布撤销了事, 主要理由是承受不了巨大的商誉摊销。因此, 日本会计界认为, 如此下去, 日本的大型并购将很难看到了。可见, 这种方法不利于企业并购交易的最终成交。

直接将购买对价和公允价值净资产的差额确认为费用, 期末结账处理后最终减少所有者权益, 这条途径可以使企业免去日后的商誉费用负担。

上述第三种减轻商誉负担的处理方式是所有者权益冲减法。美国早在1944年和1968年曾两度允许采用所有者权益冲减法, 国际会计准则1983年最初的企业并购准则也允许所有者权益冲减法。这两种做法相当于不承认商誉, 当然也就不存在夸大购买对价和公允价值净资产的差额问题。美国当初允许采用此法的初衷, 也是因为当时并购价差中商誉比例过大, 购买法推行有困难, 而作为购买法的配套措施出台的。

我国减少并购资产泡沫的会计手段

从世界角度观察, 但凡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其并购活动就非常活跃, 企业预期收益高, 并购方出价也比较高, 所以商誉都比较大。在这一阶段, 各国的会计政策基本上都采取没有摊销负担或减轻摊销负担的处理方式, 其实, 都是为了活跃处于买方市场的并购市场。我国的并购市场也同样是买方市场, 即想被并购的企业多于想并购别人的企业。因此, 在寻找不形成费用负担的处理方法时, 美国和日本对商誉的做法值得反思。

推行购买法已成为并购会计的国际趋势。我国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取购买法也不容质疑。只是对这类并购活动 (包括跨国并购活动) 出现的商誉过大问题应加以具体分析。最重要的是购买对价的支付方式。国美收购永乐是大部分通过股份交换, 付现占很小一部分。此时, 如果按照账户结构来观察, 股票交换部分40多亿元, 其确认的商誉为31亿元, 都是换股而来, 并非付现而得。这里股票交换部分可能存在虚拟性, 甚至泡沫成分。股票价格呈持续上升或基本稳定的话, 还问题不大;如果股票价格有可能下跌, 就隐含着贬值隐患。由有可能贬值的换股对价而形成的商誉, 肯定不应计为资产。如果日后商誉减值测试比较及时和科学, 尚可弥补这一缺陷, 但是在目前情况下是不可能弥补这一缺陷的。由于商誉对其他资产或资产组的依附性, 确认商誉为资产后, 对各项资产的分配很难合理进行, 商誉的减值原本就很难测试。因此, 真正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进行商誉减值处理的, 目前在公开资料中还很难看到。另外, 日后如果不转让的话, 无法用股价等衡量商誉, 也大都不做减值处理。所以, 换股形成的商誉部分可以尝试用权益冲减法处理。这样即选择了购买法的精华部分, 对被并企业各项资产用公允价值计量, 又不增加商誉摊销费用负担。有可能的话, 虚增的部分由资本公积冲减掉, 结果总资产量会减少, 但却不存在资产泡沫。

但是, 如果商誉是付现取得的, 则另当别论。2006年1月, 比利时英博公司收购福建雪津啤酒公司时, 雪津啤酒经评估净资产为6亿多元, 购买对价为58亿元, 全部以付现形式取得。实际出资那么高的价格, 说明购买方坚定的认为物有所值, 符合超额利润学说, 英博公司预计未来可得超额利润。可以断定, 所购资产包括超值部分 (商誉) 没有泡沫, 当然, 有可能50多亿元商誉中有个别资产的增值部分未被确认。但此合约50多亿元的商誉就不应记为资本公积, 应确认为商誉。照此理论推导, 出资或资产置换都应确认商誉。那么, 对国美收购永乐这种付现和换股混合支付的情况, 就应将换股部分记为权益冲减和非换股部分记为商誉。

金融资产泡沫问题分析 篇3

追究金融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产生缘由, 无非由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种成因导致, 而经济因素又可根据影响主体和影响客体的不同分为宏观经济因素和微观经济因素。

(一) 宏观经济因素

1.经济增长带来的资本膨胀效应

自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国民经济始终保持在8%以上的增速发展, 经济规模逐步增大, 从而带动了个体资本规模和企业等集团资本规模的持续膨胀, 进而使得国内总资本规模加速膨胀。而资本具有牟取暴利的特性, 使得资本过多涉足“虚拟”的金融业以及“半虚拟”的房地产业, 过度的资本投入在非理性炒作的影响下最终导致了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泡沫化“虚假繁荣”。

2.流动性过剩及国际热钱的涌入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卷入国际市场第三次分工的浪潮, 逐步使得国民经济走入外向型经济增长的轨道, 转变为新的“世界工厂”。过多的贸易优势虽然带动了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企业发展, 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借以在短时期内迅速发展。但是因贸易顺差带来的超额外汇储备加速了我国流动性的过剩, 进而使得金融系统内部资金量迅速膨胀, 金融业泡沫逐步出现, 并随着流动性的进一步增加, 泡沫化更加严重。

近年来, 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步加大, 借助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 国际热钱透过我国汇率改革的缝隙大举流入, 并与国内资本一起投机房地产业, 使得房地产业短期内地价、房价节节攀升, 泡沫化程度不断加深。

3.实体经济的萎缩, 投资渠道的减少

自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 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中小企业备受打击, 资源与市场“两头在外”的实体经济格局使得企业在欧美市场萎缩的背景下难觅投向, 逐步将投资于实体经济的资本转而投入股市、楼市等高回报、高风险投资渠道, 期望寻求短期投机收益。

过度的资本注入使得股市、楼市短期内难以消化, 资本的相对剩余和相对过剩使得金融泡沫和房地产泡沫出现, 并随资本的反复注入泡沫化程度逐步加深, 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恶化。

(二) 微观经济因素

1.市场主体的盲目跟从

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原理认为, 市场主体 (即交易中的买卖双方) 是理性的。然而, 理性同时又是有条件的, 即存在完全透明、完全对等的市场信息。但是, 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 并不存在完全的市场信息, 反而因信息优势方的炒作或投机行为带动市场的运行。在以股市、楼市为主的偏虚拟经济中, 绝大部分交易主体处于信息的劣势方, 只能盲目跟从于信息优势方, 使得股市、楼市在经济好转或繁荣时迅速膨胀, 泡沫化进程加快。而我国楼市、股市自2003—2007年, 始终保持着“牛市”, 发展势头相当好, 使得盲目跟从者在谋取超额收益的同时丧失理性, 加大了金融泡沫和房地产泡沫出现的可能。

2.投机性的供求效应

(1) 需求效应

在金融投机与房地产投机中, 需求曲线并不是按照正常品的价格机制呈现反方向的对应关系, 即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需求量而随之下降。而是呈现向外弯曲的需求模型, 这正是近年来导致金融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原因。

在金融泡沫和房地产泡沫形成的过程当中, 起初, 当商品的价格低于购买者的保留价格P时, 价格机制仍然有效。而当价格高于P时, 超额的利润回报使得在商品价格上涨的同时, 市场预期价格在未来更会上升, 预期的如此传导往复, 使得泡沫出现, 并随着预期在交易主体间的蔓延进一步加剧。

(2) 供给效应

如上对需求效应的表述, 同理可知, 当金融商品价格和房地产产品价格低于P时, 商品交易仍按照正常品的市场交易运行, 价格机制仍然有效, 商品价格与商品的供给量呈现正方向的对应关系。

但当商品价格高于P (可理解为消费者的预期投机价格) 时, 便会出现价格机制失效的情况, 即商品供给方不再单纯地赚取商品的教育收益, 而且要占有正常品交易收益以外的额外预期收益。

股市的“逢涨不抛反而买入”、房地产商的“捂盘惜售”等现象便使得供求在短时期内供应严重失衡, 在市场预期的作用下, 供求失衡引起的价格飞涨使得金融泡沫、房地产泡沫随之出现。

(三) 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1.金融监管缺失

金融泡沫与房地产泡沫的形成都离不开资金链的支持, 两种泡沫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政府对进入监管的缺失。以人民币升值为预期的汇率、以外向型模式为主的经济模式、以流动性过剩为背景的国际形势使得我国国内资本规模呈级数式上涨, 而相配套的外汇监管、热钱吸收与对冲等因进入改革的滞后难以实现, 短期内国际投机资本、贸易资金难以消化, 加剧了以投机资本集聚产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泡沫化。

同时, 国内金融系统内部的信用泛滥, 使得大量的信贷资金被用以房地产商的积压资金当中, 在加剧房地产泡沫的同时也加速了金融泡沫。

2.土地审批制度的单一型弊端, 地价高涨引发新的信贷过度

我国实行的是土地集体所有制, 所有权归属国家政府, 单纯的经营权归个人, 而土地审批过程中的无序竞争, 进一步提升了竞拍中的土地价格。“地王”的出现无疑增加了房地产商的建房成本, 在赚取超额收益意识的引导下, 地价成本的上升必将导致房价的更高攀升, 最终导致房地产因价格高涨, 恶性投机行为而引发房地产泡沫, 此次泡沫主要体现在基础资产价格上的泡沫化和无序高涨。

同时, “单一型”土地审批程序的存在, 无法避免寻租行为的出现, 过度的因恶性竞拍而形成的寻租成本势必再次加入到土地竞拍的成本中, 无形中再次提升了地价的膨胀速度, 加剧了泡沫化出现的程度。

地价上涨的同时, 房地产商所需的购地和建筑资金也随之上升, 而其资金链大多依附于银行信贷, 最终导致金融系统内部信贷规模迅速膨胀, 在房地产泡沫出现并加剧的同时导致了更加严重的泡沫。

二、根治金融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对策

(一) 加强金融监管, 稳定金融秩序

1.在坚持货币政策的同时, 加强对国内信贷的监管

在应对次贷危机影响的过程中, 必须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抵御经济形势的继续恶化。但同时必须加强对国内信贷的监管, 尤其是对房地产业等投机性较强产业的信贷规模, 从资本流向的根源上阻截恶性投机行为的蔓延。

2.稳定汇率预期, 遏制过度的汇率投机行为

汇率监管部门综合运用对冲、对外投资等多种方法稳定汇率预期, 抵御国际热钱的涌入, 从国际投机资本的角度防控投机风险, 防止热钱注入国内市场, 从而降低其投机金融产品和房地产产品的可能性。

3.加大对国际投机资本的监管, 维护金融稳定

近年来, 以“量子基金”为代表的国际大宗投机资本不断投机于各个国家的金融产品, 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同时也加大了各国当局抵御投机性极强产业泡沫化的难度。因而, 政府必须从入境资本的数额、入境资本的进出频率、入境资本的目的等多个角度对进出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大宗投机资本进行监督, 在维护我国金融秩序的同时, 遏制金融泡沫出现的可能, 同时抵御其投机我国房地产业的威胁。

(二)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形成内外兼顾的经济

过分依赖外部市场是我国遭遇次贷危机以来的重要教训。因而, 转变以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 形成内外兼顾的经济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不仅可以增加资本投资的渠道, 向产业链更深更广的区域发展, 同时还可以降低对欧美市场的过分依赖, 形成以内销为主的内部循环模式, 使得国民经济增长中, 消费与投资平衡增长。此外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在实体经济恢复的同时, 有利于降低相应的因贸易顺差而致使外汇储备, 降低流动性过剩的风险, 更有利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中小企业, 促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主体。从而借以消化过度的资本剩余, 防范金融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出现。

(三) 加大市场信息透明度, 增强购买者的理性意识

市场经济中, 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极为重要。在防御金融泡沫和房地产泡沫形成的过程中, 及时准确的、完整的市场交易信息更为重要。各级政府尤其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各地块地价的公开, 在防止房地产商恶意提高房价的同时, 增加购买者的理性化交易行为。而商品房市场交易过程中, 对房价的强制性公开更能从信息的源头上降低因盲目跟从而引起的房地产泡沫。

同时, 金融监管部门, 如央行、证监会、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对利好消息的及时完整的公开, 势必会提高金融产品购买者的理性预期, 减弱恶性投机者的信息优势, 从而规范其交易行为, 防止金融泡沫的形成。

因而, 在金融产品和房地产产品的审批、构建、交易全过程中, 推行信息及时、完整的公开, 在稳定市场交易秩序, 抵御泡沫经济形成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徐金毅.论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J].中国商界, 2009 (5) .

[2]钟立春.房地产泡沫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经济, 2009 (7) .

[3]王必梁.论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危害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 (11) .

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分析 篇4

泡沫经济是当前经济的一种状态的展现, 认识并研究中国经济金融化进程中出现的泡沫化的原因及发展, 对我们掌握国内经济的走向与运行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在一定的范围内出现经济泡沫对于金融经济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但是大范围甚至整体出现这种状态将会冲击当前经济的发展或是造成不利的境地。

一、经济泡沫受关注的原因

经济泡沫的出现引起了金融业内的各人士的广泛关注, 不仅因为其是一种全球性的问题, 经研究分析还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其一, 泡沫理论是建立在许多的新兴经济理论上, 并且它将交易费用和不充分信息以及外部性等新概念集于一体的金融经济学课题。其二, 现代的金融界内不断的涌现了各种交易工具以及交易的出现, 促进了金融交易和实体的经济分离, 同时对金融结构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其三, 虽然价格是经济中一直备受关注的主体, 但是实体的经济是采用成本定价的一种经济方法。金融经济是预期定价的模型之一, 造成了主流经济学要面临未产生泡沫化和出现泡沫化之间的挑战。其四, 未能及时的泡沫经济采取约束和预先调控, 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李程程对存在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现象产生的活动们能采取监控和制止, 比如对贷款支付活动没有配以相应的监控措施。

虽然在现代的金融市场上, 经济泡沫对经济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是我们应该及时的解决在金融化的进程里产生泡沫经济这一主题。研究这些对于推动金融市场向前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基本理论

当金融风暴袭击全球时, 往往会带给人们无法忘却的伤。为应对金融危机和泡沫经济的冲击, 下面是对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的基本理论分析。

“泡沫”这一词是众多经济学者研究中理论的范畴, 它不仅富有鲜明的特色, 还对经济泡沫有着深刻的描述。经济泡沫现象主要表现在过度的投机, 导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脱轨, 特别是商品的价格突然暴涨或暴跌。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当前的社会经济资金过度的集中在某一个行业或是某一种商品上, 从而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中重复的运转, 进而导致经济在某一时间段内变得膨胀又扭曲的状态, 引起其他的生产部门的经济下滑。但是当资产价格上升时, 往往会引起价格的下降, 还会伴随着预期方向变化从而产生金融危机。能够体现资产价格的暴涨和暴跌的现象是泡沫, 并且在泡沫期间产生的金融投资是异常的盛行。泡沫发生的主要载体是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基础经济的因素与价格之间的变动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泡沫经济不等同于经济泡沫。其中, 泡沫经济是因为投机活动而对市场价格引起的波动;而经济泡沫是因为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矛盾与统一会伴随商业活动进行周期性的波动, 从而导致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均衡现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无论要花费多长的时间, 经济泡沫现象最终还是会出现一个均衡点, 但是泡沫经济下永远也不会产生这样的一个均衡点。

三、基于现代金融风险防范的建议

随着经济金融化的发展, 研究基于现代的金融风险该如何正确的防范是有意义的。下面是几点基于现代金融风险防范的建议。

(一) 国家应该酌情考虑刺激性政策退出机制。

中国的房地产事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但是房地产市场也存在局限性, 比如社会无限的需求和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政府应该适当的调整信贷或提供信贷投资渠道, 适当的退出刺激性经济政策。如果房地产泡沫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 会大幅度的价格下跌, 并且房地产业与一些银行之间有联系, 还会促使银行做坏账处理, 对银行系统的打击将不小。因此, 政策的退市不能超之过急, 一定要慢慢的退。

(二) 严格控制房价的不合理性

房地产业对中国的经济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但是房价如果持续过高, 有可能促使其向其他的领域扩张, 这样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市场上, 国家已采取了调控措施, 应该继续保持这种政策的连续性, 不要将短期的政策作为长期的政策实施。政府一定要将工作重心放在调控房地产的预期上面。

(三) 增加利息和投机的资本成本。

在日常的流动性管理方面, 要注意考虑非数量化的货币政策, 例如采取加息手段、抑制通货膨胀预期等等。

(四) 改变土地的财政政策。

目前, 财政体制和征地制度框架中, 许多地方政府习惯依赖土出让金收入。这也是当前房地产业调控的悖论存在的原因。为改善这种现状, 应该对现行的征地制度进行有效的改革, 增加一些能够参与土地供给决策和判断利益的群体。增加土地供给的同时, 扭转地方政府土地的财政情况。房地产业的调控对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

(五) 避免资产形成高危泡沫。

在市场的成熟期或是新兴市场的繁荣期, 若出现了资产的短期过旺现象, 都会是出现危机的信号。虽然, 每种类型的金融危机的原因较为复杂, 但是也离不开杠杠和衍生品等因过度创新加以综合利用而导致一些资产特别是房地产和股市, 在短时间内的资产价格过于旺盛, 容易形成高危泡沫, 泡沫最终会破灭, 因此, 会造成经济的崩溃。

四、当代金融经济的泡沫问题

通过对存在金融界的经济泡沫进行了一系列分析, 金融中产生经济泡沫的现象是正常的, 并且适当的存在一些经济泡沫, 对于我国的经济繁荣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 若在经济中泡沫泛滥的存在, 从而形成了泡沫经济, 那将对于现存的实体经济有一定的冲击, 甚至会让实体经济出现破裂的局面, 造成金融危机, 不利于经济的蓬勃发展。因此, 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经济中的泡沫问题, 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 并采取谨慎的态度处理, 对于经济的健康、长远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结束语

现代金融市场中出现的经济泡沫, 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国家应该采取干预措施, 抑制经济泡沫的蔓延, 加大相关的政策扶持力度, 积极正确的引导才能推进我国的经济朝着光明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靳晶.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探析[J].时代金融, 2012; (03)

[2]黄秀华.泡沫经济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风险防范[J].经济研究刊, 2011; (05)

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分析 篇5

1 探究经济泡沫备受关注的原因

经济泡沫已经是全球学术界关注度最高的一种经济问题。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一是泡沫理论主要建立在众多新兴经济理论的基础之上, 它是集交易费用、不充分信息、非理性预期以及外部性等一系列的新概念于一体的前沿性的经济学课题;二是随着金融不断创新, 以及金融衍生工具与交易的问世, 使得金融交易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脱离和延伸, 这些金融交易都对现代金融结构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三是虽然价格是经济学中的一个研究主题, 但实体经济是通过成本定价的一种经经济模型。金融经济是通过预期定价的一种经济模型, 导致主流经济学面临着泡沫与泡沫经济之前的重大挑战;四是虽在现代金融经济中的一些经济泡沫具有一定的价值, 但经济在金融化的进程之中产生的泡沫经济, 是现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且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由此可见, 面临“十二五”大好发展时间, 加大对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推动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意义。

2 纵观历史泡沫经济案例, 浅析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基本理论

经济泡沫案例最早可以追溯到1634年发生的“郁金香狂热”到1791年发生的“密西西比泡沫”, 以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日本产生的泡沫经济到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此外, 还有1927年在美国产生的资产泡沫直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纵观历史上的这些泡沫经济案例, 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这些泡沫经济的出现严重地滞后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给人类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沉痛的打击。以下笔者就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基本理论进行简单分析, 以尽可能地提高应对金融危机和泡沫经济的冲击。

一般认为, 金融经济是以技术创新和金融系统为依托的金融资产交易关系。提起金融经济, 经济中的泡沫, 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某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陡然涨价, 使人们形成远期价格将继续上升的预期, 从而吸引新的买主。这些买主中, 大多属于只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 而对资产本身的用途及其盈利能力不感兴趣的投机者。但是, 资产价格上升通常伴随着预期的反向变化并带来价格的暴跌, 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到目前为止, 学术界尚未达成对泡沫状态的一致定义, 但是一些基础性的解释却是共同的:一是泡沫最直接的表现是资产价格的暴涨和暴跌;二是泡沫期间的金融投机活动异常盛行和猖獗;三是基础经济因素对资产价格变动几乎不会产生影响;四是泡沫发生的主要载体是股票和房地产市场。

经济泡沫不等同于泡沫经济, 这已达成人们共识。但是两者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成了研究泡沫问题的又一难题。关于两者的区别,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 经济泡沫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均衡现象, 它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和统一, 并伴随着商业周期的波动而运动;泡沫经济则专指那些由于投机活动而导致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的现象。由此可见, 市场机制会对经济泡沫起到制衡作用, 无论速度快慢, 最终会出现一个均衡点, 但是市场机制对泡沫经济则无能为力, 泡沫经济中也不存在这样的均衡点。

3 基于现代金融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

第一, 政府应适当考虑刺激性政策的退出机制。房地产市场自身调节的局限性在于市场需求的无限性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不好解决。政府当前应适当收紧信贷或引导信贷投资渠道, 考虑刺激性经济政策的在房产业适度退出机制。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捆绑了银行业, 如果房地产泡沫处理不当, 造成价格大幅度下跌, 银行会有巨大坏账, 对银行系统和经济发展的冲击将是不言而喻的。因此, 政策退市也要慢慢地退, 慢慢地收紧银根。

第二, 调控房地产预期, 严控房价非理性风险。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关键性产业之一, 在本轮经济复苏中充当了引擎。但是, 房价持续高涨, 甚至有向其他领域扩展的潜在危险性。尽管国家调控效果已经显现, 但应注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谨防以短期政策代替长期政策, 下决心和持续韧性改变政府职能。政府应把重心放在调控房地产预期上。

第三, 加息和增加投机的资本成本。在流动性管理方面, 在回收流动性同时, 考虑准备金率之外的非数量化货币政策, 比如加息等手段, 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预期, 增加房地产投机的资金成本等。

第四, 改变土地财政政策。在土地供给方面, 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征地制度框架内, 各级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 这成为中国房地产调控的悖论之所在。为实现突破, 亟待改革现行征地制度, 增加可以参与土地供给决策和利益谈判的群体, 有效增加土地供给, 有针对性地扭转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状况。中国经济需要根本的改革, 从房产调控所引发的将是中国发展方式的转换, 以及经济增长动力的重建。

第五, 遏制资产短期过旺形成的高危泡沫。不论是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在经济繁荣时期, 资产的短期过旺都是危机的信号。各种金融危机原因复杂, 但也不外乎过分的杠杆、低利率、衍生品创新过度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造成某些资产尤其是房地产或股市过热, 尤其是短期内资产价格过旺, 形成高危泡沫, 最后破灭, 造成经济崩溃。

总之, 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 是一个在全球性的重要问题。国家只有加大对经济泡沫的抑制力度, 加大政策扶持, 提供正确的引导, 以长远的眼光观看世界金融格局的变化, 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摘要:面对不断变换的世界金融格局, 金融交易而产生不可避免的经济泡沫, 我国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一度呈现高发态势。本文就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进行分析, 旨在与同行交流, 尽可能的提高金融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避免经济泡沫的膨胀, 助推我国金融市场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金融经济,经济泡沫,防范建议

参考文献

[1]刘玉平.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

金融资产泡沫问题分析 篇6

一、泡沫经济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 从1634年的“郁金香狂热”到1719年的“密西西比泡沫”

从“郁金香狂热 (Tulipmania) ”到“密西西比泡沫 (Mississippi Bubble) ”, 上演了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荷兰从1634年持续到1637年的“郁金香狂热 (Tulipmania) ”通常被认为有记载的最初的投机泡沫。郁金香泡沫所炒作的只不过是一种商品, 牵涉到的人数有限, 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在荷兰郁金香泡沫迸裂80年后, 1719年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 堪称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

“密西西比泡沫”的起因可以说是金融制度变革的结果。约翰·劳 (John Law) 在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尝试了金融创新产品“债转股”实验和大规模的纸币发行。1717年8月, 约翰·劳组建西方公司, 首先以减息优惠条件替政府偿还债务, 借以取得向政府发行银行券的权利, 然后用政府的债务作抵押发行股票, 政府用银行券向公众还本付息, 公众则用银行券购买约翰·劳公司股票。在王室的支持下, 约翰·劳一方面大量发行纸币, 另一方面大肆扩张公司业务, 并且将巨额国债转变为公司的股权, 同时允诺高额的股息。因此, 信用与实际经济相互促进与扩张, 公司的股票急剧上升。1719年7月25日, 约翰·劳取得了皇家造币厂的承包权。为了取得铸造新币的权力, 印度公司发行了5万股股票, 股票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连续疯狂窜升了13个月, 涨幅超过了20倍。由于货币的大量供应, 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 最终人们对股票失去信心, 导致股市崩盘, 危机的到来是必然结果。1720年5月股市开始崩溃, 连续狂跌13个月, 跌幅为95%。上演了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早、最经典的泡沫经济。它最典型、最直接揭示出泡沫的本质特征, 在乐观预期的刺激下, 信用过度扩张和股票价格上涨相互刺激的典型特征[2]。

密西西比泡沫是由货币的大量供应造成的, 而经济发展并没有真正达到这个水平, 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 最终人们对股票失去信心, 导致股市崩盘, 危机的到来是必然结果。

(二) 从198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到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从1950年代起, 日本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期, 在1956—1973年期间, 经济增长速度平均为9.3%, 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1980年代中后期, 由于连年巨额贸易顺差, 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为了缓解美日贸易矛盾, 1985年9月, 美日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 (Plaza Hotel) 签定了“广场协议”, 旨在降低美元对日元等货币的汇率。“广场协议”的签定直接导致了日元的急剧升值, 在“广场协议”生效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 日元快速升值达20%。另一方面, 为缓和对美贸易关系, 日本必须振兴国内市场, 扩大内需。基于以上两种原因, 日本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扩张型的财政政策。日本的金融机构从1986年开始, 连续5次下调利率, 从原来的5.0%降至2.5%, 在降低利率的同时日本还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 逐步放松对外汇、金融市场的严格管制。

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日本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 泡沫经济急剧膨胀, 日经平均指数由1985年12月的12 977点上涨到1989年12月的38 130点。1986—1990年, 全国商业用地平均价格累计涨幅达67.4%, 明显脱离了实体经济并形成了严重的泡沫经济。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投机热潮, 日本央行采取了多次大幅度提高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1988—1990年, 日本银行提高利率3.5个百分点, 结果日本泡沫经济在1990年底终于破灭了。从1990—1993年, 日本的股市下跌了约70%, 楼市下跌了60%多, 泡沫经济崩溃。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还没完全从危机中缓过劲来, 1996年金融危机又悄悄地降临东南亚, 吞噬着十多年来处处呈现出高增长和低通胀的繁荣景象, 各国几乎是毫无防备地陷入了灾难。

1980年代以来, 东南亚各国盲目追求经济增长, 加上国外大量资本的输入和风险溢价的降低, 使得投资和信用规模急剧膨胀。据Winstonetal (2004) 统计, 在1990—1996年间流进东南亚其他国家的信贷资金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香港为48%, 印度尼西亚为62%, 菲律宾为115%。同时期不良贷款率也急剧攀升。以泰国为例, 1990年代初期国外资本大量涌入泰国, 1990年泰国的资本净流入是97亿美元, 占GDP的11.3%。到1995年资本净流入增长了126%, 达到219亿美元, 占GDP的13%[3]125。在大量外国资本涌入之后, 泰国的银行系统放松了贷款条件, 迅速扩张信贷。信贷扩张的结果是股市和房市交易火热, 资产价格迅速攀升, 泡沫现象越来越严重, 基本上泰国的银行系统已经被房地产挟制了。到1996年, 泰国净外国财富头寸是-1 018亿美元, 占GDP的55.9%, 显示出了巨大的金融风险。一个将资产的30%—40%投向房地产的银行系统, 其损失将是巨大的。由此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危机的导火线是1996年美元汇率走强, 日元对美元贬值, 整个东南亚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恶化。首先是泰国出口下降, 现金流开始萎缩, 随之影响了股市和房地产的现金流, 投机者发现他们的现金在大量缩水, 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破裂, 银行不良贷款和损失不断攀升。泰国中央银行在清查银行账目时, 发现泰国境内银行不良贷款数额惊人, 与此同时, 又相继爆出了曼谷商业银行和曼谷都市银行丑闻, 预示着泰国银行危机的到来。于是恐慌开始蔓延, 挤兑现象由此爆发, 造成银行流动性枯竭。进而导致投资者信心动摇, 亚洲房地产泡沫1996年由泰国开始破灭, 危机如山火一样蔓延, 难以控制。1997年5月, 泰国最大的金融公司第一金融公司 (Finance One) 倒闭;1997年6月27日, 16家金融公司被勒令暂停业务;1997年8月5日, 另外42家金融公司被勒令暂停业务。至此, 泰国银行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1997年10月,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香港相继陷入了危机。东南亚一些创造奇迹的国家受到了猛烈的打击, 一个又一个国家不断传出坏消息。1997—1998年间亚洲各大城市商用房地产资产价格急剧下跌, 平均下跌40%。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使这些国家的银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灾难, 给各国经济带来程度不等的巨大损失。

1980年代的日本金融危机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有一个共同点:信贷扩张而引发资产泡沫, 进而引发金融危机。但不同之处在于:1980年代的日本是由于低利率导致投资过热, 引发资产泡沫, 导火索是美元对日元贬值。而东南亚危机是由于外来资本的涌入引起的投资过热, 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给亚洲国家带来的冲击。泡沫经济的教训再次告诉人们, “超过资本价值的任何增长都仅仅是想象中的事情;不管普通算术如何延伸, 1加1都不会等于3个半, 结果, 任何虚拟价值都将是某些人或另外一些人的损失。对此, 唯一的阻止办法是及早出售, 让魔鬼抓住最后一个人。”[4]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 人们争相抛出资产, 以免遭受损失, 从而造成金融业的混乱局面, 危机的爆发势不可挡。

(三) 从1929年的美国资产泡沫到2007年的金融海啸

1929年股市泡沫引发的西方大萧条是至2007年美国金融海啸爆发前为止, 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为广泛的经济萧条。

一战结束后, 192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稳定繁荣的局面, 带动了金融制度的变化与金融创新:首先, 无论老企业还是新企业, 都通过大量发行股票融资, 推助了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其次, 一种重要的金融组织创新——投资信托基金 (investment trusts) 大量出现。1921年之前, 美国的投资信托基金只有40家, 1929年为750家[5]。从1924年到1928年给股票经纪人的非银行贷款的5.5亿美元 (约占贷款总量的25%) 增加的38.85亿美元 (约占贷款总量的60%) , 大量的非银行贷款使得联储限制股市投机的努力受挫[6]。同时, 由于美国股市繁荣, 大量资金从欧洲、日本流向了美国。因此, 信用扩张对1920年代末期美国股市泡沫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此外, 由于股市不断上涨, 投资股票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其他领域, 更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 导致股票价格不可遏制地处于一个危险的高位, 最终于1929年10月24日 (所谓的“黑色星期四”) 崩溃, 引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马克思曾预测, 传统市场利润的下降促使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新转战新的市场。从金融危机的历史来看, 房产业始终是金融风险防范的关键领域, 也是导致金融风险的风向标。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 仍是从房产业的泡沫开始的。

由于激烈的竞争, 银行的息差和边际利润大幅下降。从1990年到2007年, 美国银行的净利差从4%下降到3.4%。从1980年代到2007年, 华尔街的佣金下降了约1/3, 同期, 承销利润从12%下降到了5%[3]277。在残酷的竞争威胁下, 西方的大型银行开始向新兴主权国家放贷以寻求更好的效益, 但预期收益最终失败。如美国银行向拉美国家放贷, 最终损失惨重。于是西方又把投资目光转向了新兴市场, 花旗银行率先在新兴市场做起了消费信贷并获得巨大成功。由此, 引发了银行业的整合。随着荷兰国际集团 (ING) 的成立, 紧接着美国花旗集团、瑞士瑞银集团 (UBS) 相继诞生。至此, 全球金融服务整合模式应运而生, 银行业务从保险、证券和资产管理中的单一模式中走出来, 出现了银行、保险、资产管理和证券业务综合业务的金融控股公司。随着金融服务规模的扩大, 从国家到地区到全球, 整合成为一种潮流, 不仅仅是网络的整合, 还有产品整合和平台整合。另外, 投资组合催生了风险管理的创新, 由此也催生了金融工程。1987年, 美国国际集团 (AIG) 也走了多元化的路线, 开始提供创新型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的发明与流行, 无疑是金融服务业的创新与发展, 但是, 巨大的衍生性放大效应, 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 全球金融资产 (包括银行资产、股票市值、债券市值) 总值达230万亿美元, 是2007年全球GDP (55万亿美元) 的4倍。相比之下, 全球金融衍生品的名义价值达596万亿美元, 大致相当于全球GDP的11倍, 是全球金融资产总值的2.6倍。虽然估算的金融衍生品总市值只有14.5万亿美元, 但毫无疑问的是, 金融衍生品蕴涵的杠杆化增加了全球市场上的流动性[3]280。参见图1。

资料来源:Roche (2007) 。

由图可以看出, 金融衍生品的这种高杠杆化导致过剩的流动性, 实际上是虚幻的, 和实际资产相比是虚高的, 产生了所谓的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严重掩盖了真实的杠杆水平。由于流动性过剩, 对于抵押的门槛要求越来越低, 产生的流动性质量也越来越差, 风险也越来越大。一旦市场有风吹草动, 资产市价下行或者买出资产兑换流动性, 危机的发生势不可挡, 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终于酿成2007年的金融海啸。

二、泡沫经济引发的思考

从1719年密西西比泡沫经济之后的近300年的时间里, 世界各国发生了多次金融危机, 金融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风险防范意识也越来越强。但是, 金融创新产品不仅没有叫停, 反而花样繁多, 越来越复杂, 让人眼花缭乱, 一些金融衍生品是否有风险, 风险到底有多大, 也很难预测。

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必然带来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进一步开放。传统的金融业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全球日益发展的需要, 金融经营模式的创新及金融衍生工具很快大行其道, 迎合了现代市场和现代经营观念的需求。简单的以货币信用为基础的金融工具, 正在被日益精细和复杂的以综合信用与风险为标的的金融衍品所取代。正是这种变化, 使得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近20年来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金融创新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同时, 不断提高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复杂性与技术性, 不仅形成了许多新的金融风险, 而且对金融机构的风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像病毒随着人类药物的研发而发生变异以增强抗药性, 提高自我生存能力一样。金融产品的研发, 也给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的改进, 成为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1990年代以来, 以资产证券化、CDO和CDS为典型代表的金融风险转移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新, 提高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增强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弹性, 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货币资源配置效率。但是, 风险只是被转移, 并没有消失。随着金融风险的表面上转移和表面上的分散, 看起来好像风险离金融基业越来越远, 但是, 金融产品创新的根基实体经济的安全性, 仍然是导致金融危险的祸根, 这个祸根不仅没有消除, 反而因为风险的转移造成了安全假象, 使监管部门掉以轻心。衍生品离金融基础越远, 越容易忽视风险, 越可能产生更大的杀伤性风险。产品的创新, 使银行把房产业贷款变成了债券的形式发售, 银行的流动性得到了很快的回收, 流动性又可以循环利用, 于是产生了流动性过剩的幻觉, 为贷款条件降低提供了必要的和有利的条件, 于是低利率和低门槛贷款, 使得一些收入低很有可能违约的人获得了贷款, 风险就此悄悄地扎根了。

从亚州金融危机的地区传播性来看, 亚洲危机属于地区性的网络事件, 是亚洲传统银行业受到来自西方金融市场模式的冲击造成的, 是传统的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但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是现代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创新对金融市场的挖掘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从危机爆发的原因、广度、深度和复杂程度来看与亚洲危机相比不是一个级别, 属于金融系统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内的危机。

1929年的金融风暴是金融杠杆过度, 进而引发股市过热造成的;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原因是复杂的, 但是金融创新过度造成流动性虚假过剩和风险试图转移要负主要责任。二者的共同点是:金融创新忽视了金融基业的风险。由此看来, 金融业要想规避风险, 还需要金融基业稳健。

由此可见, 资产泡沫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加大了金融风险。资产泡沫的生成、膨胀直至迸裂的过程就是金融风险形成、扩大、爆发, 乃至引发全面金融危机的过程。依据金德尔伯格对17世纪早期至20世纪晚期各国发生的金融危机的研究, 房地产在危机之前的投机中屡屡扮演重要的角色, 而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 几乎在每次重要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的酝酿和爆发过程中都伴随着房地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看, 房地产泡沫可以导致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等在内的多种金融风险, 但是从房地产泡沫的经验来分析, 在这些风险中最主要、最直接, 同时也是危害最大的风险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由于房地产业需要资金量大且投资周期长, 注定与金融业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 因此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 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必然要受到泡沫破灭效应的严重冲击。在房地产泡沫破灭的过程中, 随着人们对房地产市场信心的丧失和房地产价格的急速下跌, 最先受冲击的就是信用掉期。股市和地产业在国民生活和投资领域占据着绝对的重要地位, 因此房产和股市往往会成为投资和投机的热点和焦点, 作为金融危机防范的关键领域实不为过。

三、对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的建议

中国当前的资产市场的过热现象有目共睹, 房产价格的过分膨胀, 我国已经引起业界、众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2008年9月以来, 我国央行连续五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连续四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共释放流动性约8 000亿元, 使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大幅增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赢得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一枝独秀。但是, 与此同时, 应该清醒地看到, 刺激性经济政策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 由于流动性充裕, 导致国内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 大大增加了金融风险。为此, 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 政府应适当考虑刺激性政策的退出机制。房地产市场自身调节的局限性在于市场需求的无限性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不好解决。政府当前应适当收紧信贷或引导信贷投资渠道, 考虑刺激性经济政策的在房产业适度退出机制。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捆绑了银行业, 如果房地产泡沫处理不当, 造成价格大幅度下跌, 银行会有巨大坏账, 对银行系统和经济发展的冲击将是不言而喻的。因此, 政策退市也要慢慢地退, 慢慢地收紧银根。

第二, 调控房地产预期, 严控房价非理性风险。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关键性产业之一, 在本轮经济复苏中充当了引擎。但是, 房价持续高涨, 甚至有向其他领域扩展的潜在危险性。尽管国家调控效果已经显现, 但笔者认为, 政府已经出台的政策, 将增大房地产市场交易摩擦和成本, 有力地打击了房地产投机, 但这些政策仍属“治标”之策, 应及时确定并推出“治本”之策, 并注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谨防以短期政策代替长期政策, 下决心和持续韧性改变政府职能。政府应把重心放在调控房地产预期上, 管理流动性和改革供地供应制度, 双管齐下。

第三, 加息和增加投机的资本成本。在流动性管理方面, 在回收流动性同时, 考虑准备金率之外的非数量化货币政策, 比如加息等手段, 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预期, 增加房地产投机的资金成本等。

第四, 改变土地财政政策。在土地供给方面, 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征地制度框架内, 各级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 这成为中国房地产调控的悖论之所在。为实现突破, 亟待改革现行征地制度, 增加可以参与土地供给决策和利益谈判的群体, 有效增加土地供给, 有针对性地扭转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状况。中国经济需要根本的改革, 从房产调控所引发的将是中国发展方式的转换, 以及经济增长动力的重建。

第五, 遏制资产短期过旺形成的高危泡沫。不论是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在经济繁荣时期, 资产的短期过旺都是危机的信号。密西西比泡沫的形成, 是过多的纸币发行短期内引起股市大泡沫, 然后崩溃;1929年的美国风暴是由过分的杠杆引发股价暴涨, 然后暴跌;198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是由于低利率政策导致市场投资过旺形成的;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是由输入性流动性过剩造成信贷过度, 引发的资产泡沫;2007年的金融海啸原因复杂但也不外乎过分的杠杆、低利率、衍生品创新过度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论是哪一种情况, 最终都是由过多的流动性投入市场, 造成某些资产尤其是房地产或股市过热, 尤其是短期内资产价格过旺, 形成高危泡沫, 最后破灭, 造成经济崩溃。

另外, 房地产和股市价值不是无限的, 房产和股市的价格不能过分偏离实体经济的真实水平。如果资产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分膨胀的不理性现象, 要倍加质疑金融风险。而且, 短时间内对房地产价值的掠夺性开发, 会导致市场支付潜力丧失弹性, 从长期看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会导致过度的贷款消费、过低的贷款门槛、不理性的生财之道等非正常行为等, 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隐患。国家应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 多管齐下, 加大房地产市场的信息透明度, 花大力气平衡房价与购买力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 (Charles p.kindleberger) .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M].朱隽, 叶翔, 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1.

[2]瞿强.资产价格泡沫与信用扩张[J].金融研究, 2005, (3) .

[3]沈联涛.十年轮回——从亚州到全球的金融危机[M].杨宇光, 刘敬国, 译.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

[4]约翰.卡斯维尔.南海泡沫[M].伦敦:克莱赛特出版社, 1960:120.

[5]White, E., (1990b) “, The Stock Market Boom and Crash of 1929 Revisited”, JEP, 4 (2) , p69.

金融资产的计量问题研究 篇7

一、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定价原理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定价原理不是人们臆想出来的, 而是人们在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转变的过程中发现的规律:金融产品要依附于实体产品, 实体对金融产品有着重要影响。这样看来, 金融资产的定价离不开实体产品, 两者息息相关, 相辅相成。同上可得, 因为受公允价值定义的影响, 公允价值的定价是以市场为基础的, 市场由社会中看不见的发展规律所左右, 所以,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要是想要定价的话就必须严谨的遵循“供求定价”原理。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 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 只有根据成国情, 才能采取合理的经济手段。这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定价的现实基础角度看便可以轻易看出来。

这样看来的话, 金融资产的定价最基本的就是从市场出发, “供求定价”应该得到推广。什么是公允价值?不凡这样说, 根据供求定价的原理决定的资本, 但是这个资本却是可以再次转手卖出的。在买卖的时候, 第一次交易会有一个最高价, 第二次交易的时候便会产生一个最低价。这样的话, 就这样推演, 在第三次交易产生的过程中, 双方经过一轮讲价还价, 所成交的价格不会是最高价也不会是最低价, 这个就应该称作是中间价或是平均价位, 其表示的贯穿了“平均价位”的理念。因此, 在同类金融资产的平均价格的基础上得出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在某种意义上, 可以把它当做参照同类资产的定价。一个商品的价格是由成本和毛利构成的, 同理可以得出, 成本和利润的和便是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

确定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第一, 短期出售, 这个是迫于眼前的形式, 为差价的获得而做出投资近期的出售;第二, 投资股票, 基金, 债券等;第三, 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就可以本身直接参与到实际生活中。账户的设置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新增设了两个账户由“新准则”演绎出来:资产类会计科目包括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就是企业从事交易活动所获得的金融资产, 这些包括了基金的投资, 债券的投资, 股票的投资。公允价值量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这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本, 但是公允价值量的变化则会直接被划分到目前企业的损失中, 在会计本科目中得到弥补, 收益的金融资本也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计算。现在有两个二级明细科目是要在在交易性金融资产一级科目下应设置的:首先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第一步骤拥有多少的本金, 第二步骤才涉及到公允价值变动。第一步骤的应用范围是计算某个企业的资产或过分在交易金融资产的变化;第二步骤则是用于计量公允价值变动的增减时, 总体的金融资产所会发生的变化。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

企业的金融资产因公允价值的增减而发生变化时, 所产生的结果由所有者承担, 不需再考虑利润本的情况, 而是直接承担责任。这种方法和其他时候不一样, 他是独立出来的, 公允价值的变动的算法比较独特,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计算也较新颖。这样的规定自然有他自己存在的理由。在实际过程中,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差异性小, 仅仅在时间上有所区别或者说是上级管理人员的决定问题。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比较灵活, 公允价值的变化与当前损益却相挂钩。从这个方面来看, 是不是可以将公允资产的计算等同化, 也就是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 不需要在单独计算一遍。可这样做的话,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与所有者的利益相挂钩, 为企业的会计处增加了工作的负担, 会计师会有所抱怨。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式, 许多企业对无形资产越来越重视金融资产的计量问题, 因为我们必须管理好奇特的金融资产计量, 为企业争取更多利益。

参考文献

[1]马明亮, 成子贞.新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问题浅析[J].经营管理者, 2010, (1) .

上一篇: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下一篇:运行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