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化海报设计

2024-10-01

有关文化海报设计(共9篇)

有关文化海报设计 篇1

浅谈有关中国陵墓建筑的文化特征——(陵园设计)

中国帝王的坟墓,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现代对革命领袖的坟墓也称陵,如中山陵。中国古代习用土葬,中国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从新石器时代起,墓葬多为长方形或方形坑墓,有的距地表深达10余米,并有大量奴隶殉葬和车、马等随葬。到了后来,帝王的陵墓——地下寝宫装饰得越来越华丽,随葬各种奇珍异宝,其建筑规模对后世陵墓影响很大。唐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一个高潮,有的陵墓因山而筑,气势雄伟。

由于帝王拜谒陵墓的需要,在陵园内设立了祭享殿堂,称为上宫,陵区内置陪葬墓,安葬诸王、公主、嫔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将、命官。陵山前排列石人、石兽、阙楼等。

明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另一高潮,明代除了太祖孝陵在江苏省南京外,其余各帝陵在北京昌平县天寿山,总称明十三陵。各陵都背山而建,在整个陵区前都设置总神道,建石象生、碑亭、大红门、石牌坊等,造成肃穆庄严的气氛。平潭东方麒麟园指出,其中定陵已经考古发掘,地下寝宫分前殿、中殿、后殿和左右二配殿,全部用石材构筑。

清代陵墓,前期的永陵在辽宁新宾,福陵、昭陵在沈阳,其余陵墓建于河北遵化和易县,分别称为清东陵和清西陵。建筑布局和形制因袭明陵,建筑的雕饰风格更为华丽。

中国陵墓是建筑、雕刻、绘画、自然环境融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其布局可概括为三种形式:

1、以陵山为主体的布局方式,可以秦始皇陵为代表。其周围建城垣,背衬骊山,轮廓简洁,气象巍峨,创造出纪念性气氛。

2、以神道贯串全局的轴线布局方式。这种布局重点强调正面神道。如唐代高宗乾陵,以山峰为陵山主体,前面布置阙门、石象生、碑刻、华表等组成神道,衬托陵墓建筑的宏伟气魄。

3、建筑群组的布局方式。平潭东方麒麟园指出明清的陵墓都是选择群山环绕的封闭性环境作为陵区,将各帝陵协调地布置在一处。在神道上增设牌坊、大红门、碑亭等,建筑与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庄严肃穆的环境。

有关文化海报设计 篇2

牛是踏实向前的。它迈着坚实的步履, 豁出全身的力气, 呼哧地曳着五千年岁月的绳索, 拉动一只插在荒芜之中贫瘠之中的铁犁。在“井田制”的地里留下足窝, 穿过“均田制”的田埂, 更让人振奋不已的是翻过1978年“承包制”的山弯, 一步步走向丰收, 走向文明。传说牛受天庭的指派, 下凡传达人的生息安排。它的秉性是勤奋不懈的, 就把“三宿一餐”, 改成了“三餐一宿”, 想叫芸芸众生勤恳劳作, 好好的过日子。回去禀告时被玉皇大帝踢翻, 它的门牙就是那次撞掉的。牛从神界罢黜人间之后, 心甘情愿, 不辞劳苦, 肩起替庄稼人耕种的重任。“拓荒牛”是它的精神写照, 它双蹄腾空而起, 刮动力的旋风, 开拓求索。深圳把它作为市标, 显现改革开放的特区时代风貌。每每到了年初, 人们给牛披上锦绣, 高扬五彩的鞭, 赶着走街串户, 美其名曰“打春”, 它和春天一起面临大地。

牛的胸怀是宽广的。有副对联写得好, “有容德乃大, 无求品自高”。我觉得是对牛的写真。它站在田野上, 山川沟壑都装在胸中, 无论东西南北, 它浑圆的眼睛, 看到的是禾苗生长, 花穗吐芳, 五谷丰登。它背上驮着社稷, 驮着广天下的盛世。孟子讲“先立乎其大”, 要有“浩然之气”, 言做人要有大胸襟, 在实现自我价值时, 能站在众人一边, 为广大社会有作为和贡献。牛是面镜子, 那些盗天下为私有的, 或百般钻营而图谋不轨者, 应该看到自己的丑陋和狭小。传说生肖排行, 牛星夜兼程, 最先到达。然而老鼠乖巧, 距蹲它的角尖, 占去头位。牛能够“平静若水”般的对待生活, 对待命运。庄子讲鲲鹏不凭借外物而“逍遥”, 牛不亢不卑, 什么荣辱名利全然抛开, 实现一种现实生活的自由自在。它被称为“孺子牛”, 是一面旗帜。吃的是草, 挤出的是奶。它俯下身, 叫绳索勒进肉中, 让重轭压在脊梁, 即使累到在田畴, 仍挣扎着站起, 摇晃着向前。它那么坚韧、果敢, 坦然面对生存的困惑与苦难。那个齐景公曾经口衔绳子, 爬在地上叫儿子牵着学做牛, 显然有些附会做作。鲁迅决心“俯首甘为孺子牛”, 与国民劣根性作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掏出平生的心血, 投身民族伟大的文化建设。俯下身奋斗, 创造丰富的成果, 并且克己修身, 做德才兼备的栋梁。这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美德, 应该承继下来, 发扬广大。

牛是善良的。李可染先生画过很多牛的作品, 各有形态, 各有神情, 各有情境, 但透过纸背, 高扬一种憨朴、淳善与美的精魂。无论耕耘在田野, 或者伫立在村头, 都是那般温之中, 驮着顽皮的牧童, 横一管悠扬的笛声, 煞是欢畅、惬意。当然跋涉在远途, 苍茫的傍晚是不倒的帆, 风雪夜中它的腹背犹如一堵火墙, 温暖受凉的心。牛郎织女的故事永远是美的, 牛是天地神人的沟通者、保护者。人们讲着一则真实的故事, 在缺水的西部, 有位汽车司机半路加水, 饥渴的母牛跑过来饮水, 它的嘴唇刚触到水桶边, 缩回去转身走了。正当人们纳闷时, 它带着小牛犊回来, 默默地看着自己的孩子把水喝完。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和慈善的品行。大地的春色是需要修剪的, 人间的温情美德是需要培养的。牛非人也, 但它恪守本色天性, 不会见利忘义, 不会戕害他物, 更不做恶, 不行坏, 不去干龌龊的勾当。它磊落、地道的活着。是善良的化身, 美的行者。形容为善, 心底是美, 时刻或者永远向善向美。美好的世界养育了它, 它开拓着美好的世界。

有关配猪的文化抢答 篇3

对司空见惯了的农民和种猪场的师傅来说,他们不会有文化人那么强烈的反应。生理上的极度刺激和文化上的种种玄想都一发不可收拾。文化人会带着各自的生存问题立即就会对配猪行为进行文化抢答。有人断言徐冰的这件作品表现的是“文化强奸”,而且说的非常肯定,是表现“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强奸”。其理由是,公猪身上印着由拉丁字母组合成的“天书”,母猪身上印着由汉字偏傍拼合成的“天书”,有可能代表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而且和近来萨伊德的“东方主义”这个学术背景十分吻合。如果这个说法能够成立,大概有助于反对西方文化的霸权主义,纯洁中国自身文化。又有人断言徐冰此次是通过猪来消解他以前的作品(西文“天书”和中文“天书”都是他过去的作品),似乎用生物学原则来消解文化原则会更有力量。不一而足。

最近徐冰寄来一篇题为《养猪问答》的文字,十分有趣。有一段这样写道:

猪的选择:需种猪,以二百五十至三百斤,白色,皮细、毛稀的为佳。品种以美国大约克猪(父系)与中国长白猪(母系)的第一代杂优猪,中畜白猪一系为佳。此品种身兼东西种系理想基因,生理机能强,产仔数高(十二头),瘦肉率高(百分之六十二),符合当代生活趋势。

这段类似配种研究专家的话道出了徐冰创作这部作品前的充分的知识准备。考虑到了杂交优势。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徐冰的这部作品表现的是“文化杂交”或“中西合璧”呢?他所说的“符合当代生活趋势”是否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暗示呢?真是不得而知。

在今天,确有一些无视文化规则的“爷”们和“款”们,遵循的正是纯生物学的原则。但我们不能硬说这是徐冰的本意。被动地去乱猜艺术家的“饺子馅”不仅是个苦差事,而且毫无创造性。但重要的是每个观众都应该在一部艺术作品面前去放任自己的想像力和理解力,创造自己的最新感受。每一种文化抢答都有心理依据,因此不可避免。

事后徐冰这样说:“……把这种原始的、动物性的(最正常的)行为换到一个所谓文化的环境中。许多穿着正经的人和影视器材对着它们。看两只猪的交配,开展学术层次的现代艺术活动,并从中探讨出文化和艺术的问题。这本身就很荒唐,就有可探讨的地方。在闪光灯和众目睽睽之下,两只猪做爱很尽兴,不用担心避孕或艾滋,更不存在犯错误的问题。真正的旁若无人,根本就没把这帮人放在眼里,麦当娜也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利用了文化人的暧昧给自己弄了点名声。人面对它们都不知所措,显得拘束和不真实。原来我们对猪的担心是多余的,都是出自人的顾虑。它们根本没有不好意思的问题。有价值的结果是:人安排了猪的环境改变,却使人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中。环境的倒错结果暴露的不是猪的不适应,而是人的不适应。所以有人说看这作品的人(包括我自己)都被戏弄了,实际这种戏弄是自身文化的结果。和我其它作品一样,它不作用于没有文化的人。……其实这个作品只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场所,看着两只猪的性交,想的是人的事情。”这段话是徐冰的事后感想而不一定都是事先的预谋。

有关茶艺文化对联 篇4

下联: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上联:剪取吴淞半江水;

下联:且尽卢仝七碗茶。

上联:红透夕阳,好趁馀辉停马足;

下联: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上联:何须调水置符,苏髯竹筒;

下联:自有清风入座,陆羽茶经。

上联:海上扫狂鲸,金瓯无缺;

下联:楼头煮团凤,玉液流香。

上联:得与天下同其东;

下联:不可一日无此君。

上联: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两餐,分清邪正;

税收文化方面的有关资料 篇5

起源

在治税思想方面,孔子提出“敛从其薄”,反对聚敛并强调对租税税源的培养,不能竭泽而渔。墨子的观点与儒家思想有所不同,他只反对厚敛,不反对正常的租税和关市之征等等。在纳税心理和纳税意识方面,由于奴隶社会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的思想和封建国家强权压制,导致征收赋税的随意性加大,人们纳税意识低下,对赋税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产生暴力对抗。显然,那时的税收文化是零星的、不系统的,与今天隐含着的税收文化相比显然有很大的差距。何谓税收文化?税收文化是指税收征纳双方构成的特殊社会群体各自内在的税收行为活动的文明成果以及征纳主体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意识形态,主要包括税收思想、纳税意识、纳税心理、税收价值、税收信息、税收道德等等。税收文化是文化在税收领域的反映和体现,往往易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国儒教思想对税收文化的影响尤甚。儒教文化从重人的德性出发走向政治上的德治,正是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儒家赋税学说提出“敛从其薄”、“度于礼”、“使民以时”等主要观点,在中国赋税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观中国赋税思想史,任何历史时期的税收既受当时主流文化的影响,又受传统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税收不可避免地受传统文化特别是儒教文化的影响,税收的征纳行为中隐含着传统文化的因素,这一点在中西税收文化比较中更能得到证实

特征

具有系统性

尽管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上千次的战乱,但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却是历史的主流,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而实行的税收,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随着时代的步伐,承前启后,绵延不绝,从夏商周的贡筑彻,到今天的国家税收,都刻录着税收的承继关系以及每一时代的特征,渊源深广,自成体系,具有系统性完整性。

具有专业性

税收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以税收为主题内容,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故可以称之行业文化;需要强调的是税收是上层建筑,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因此这种文化不仅具有完整的系统性,而且具有独特的专业性,即使其外延可以伸展到一种工具一纸文书,但其核心仍是税收,与企业专门为展示企业形象或产品而打造的企业义化有着本质的差别,更与社会上形形色色“各领风骚没几天”的“泛文化”不可同日而语。

具有针对性

税收文化的针对性或主题性是其专业性的直接体现,这种经过实践总结锤炼出的理性观念对税收实践具有很强的促进和指导作用;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作用于实践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往往是锻造出寓意深刻、涵盖全面、先进科学、简捷明快、体现税收本质的理念。邢秉华局长2000年提出的“带好队、收好税、执好法、服好务”就是这种探索的成功典范,为我们加强税收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宝贵的借鉴。

具有历史性

存在决定意识,不同时代的税收必然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和制约,由此而形成的税收文化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在税收的历史长河中,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发展经济的仁政,也有“苛政猛于虎”,横征暴敛不堪重负的暴政;认识税收文化的历史性,意在我们对历史文化遗产一定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批判地继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毛泽东),在继承中发展税收文化,在实践中创新税收文化

与税收法制的关系

税收法制与税收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税收法制是以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达到贯彻国家税收政策之目的,核心在于强化和完善税收法律制度,实行依法治税。而税收文化则可以借助非法律的、非行政的手段来支配控制、约束税收行为,利用征纳双方认同和形成的税收目标、税收价值观、税收道德观、使命感等人文力量去引导和规范征纳关系。税收法制与税收文化既有规范和维护税收秩序的共同特征,又有各自特殊的地方,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税收文化水平较高的国度或时代里,人们法纪观念强,自觉依法纳税成风,依法治税易于实现;反之,在一个税收文化水平低下的国度里,公民法纪观念淡薄,纳税自觉性极低,甚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种种弊病经常发生,依法治税也就难于实现。

税收文化构建意义

(一)税收文化的构建和发展,有利于促进税收工作实践,有助于转变传统观对税收行为的认识,使我们可以站在文化的高度重新审视税收行为,以便更精更深地研究和指导税收工作。

(二)加快构建税收文化的步伐,使税收文化转化为支持与保障税收征管的强大背景,营造良好的纳税环境,提高税收成果的文化含量,同时变税收文化力为经济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税收文化的建设有助于税收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税收法制是靠税收的强制性来实现其固定性和无偿性;税收文化则是从引导纳税人的纳税自觉性出发,缓解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矛盾,净化国民的偷税侥幸心理,培养和提高全民的纳税意识。深入研究税收文化易于把握纳税人的税收行为,便于制定对策,完善税收制度。对税收的影响

对偷税行为的影响

目前,我国偷税行为,其涵盖面之大,案发率之高,令人担忧。偷税不仅直接减少了国家税款,而且违背了税收公平原则,造成了经济的不平等竞争,危害之大,可想而知。偷税行为为何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则是传统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所致,如前所述偷税心理作为纳税心理的核心内容长期受传统糟粕思想的影响,它的产生有其复杂的文化根源,实质上偷税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偷税心理十偷税机遇=偷税。但是对偷税成因的普遍分析认为,法律上的漏洞、制度上的缺陷和征管上的薄弱使偷税者事机可乘是主要原因。殊不知,偷税机遇是需要有偷税心理的人才会去“追寻”和“把握”的,因而,偷税心理才是偷税行为产生的根本动因。为了矫正扭曲的税收心理,则要通过构建税收文化,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借助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研究人在税收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使税收管理者掌握税收活动中的心理和规律,提高对税收征纳主体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以获取治理税收秩序的最佳效益。

对征管行为的影响

税收文化不仅对偷税行为产生影响,而且对税收征管行为同样起到影响作用。税收思想的确立,对税收征管行为起着统驭和指导作用,有什么样的税收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税收法制与之相适应,也就产生相应的税收征管行为。

随着时代的发展,税收文化的内容也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处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在税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税收信息逐渐融合到税收文化中来,成为税收文化中最有特色的部分。若能掌握各种信息,并加以利用,将有利于促进税收征管改革和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反之,纳税人亦可能利用税收信息进行避税

甚至偷税而产生税收负效应,增加税收征管难度。因而,税务部门应积极探索税收文化理论,并使之成为科学体系,为加强税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即要通过捕捉社会各类信息,分析和预测对税收的影响程度,并反馈到税收决策机构,作为调整税制改革,修改税收计划,组织征管力量的重要依据 税收文化的建设

根植于实践

紧紧围绕税收工作主题。税收实践是税收文化的源泉,也是推动税收:定化发展前进的动力,还是检验税收文化建设成果的标准。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是当前税收工作的主题,也是税收工作最重要的实践,“要深化改革,建立适合我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要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征管,依法治税;要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税收科学管理水平;要加强税收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都需要税务部门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出迅速正确的回应,取得扎实的进展。只有着眼于这一实际,淬炼出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文化成果并用于实践,才能实现为税收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一根本目的;这是税收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营造良好氛围

环境和氛围往往是某种风气的反映,它既表现一个部门的精神风貌,也影响作用于每个员工;要调动广大员工满怀热情全心全意地投身于税收文化建设,环境和氛围极为重要;同心同德的团队精神,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攻艰克难的开拓精神。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形成,与所在单位的价值取向、环境氛围息息相关。

运用创新载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上无没有形式的内容,也无没有内容的形式;任何内容都需要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和表达,同理,任何表达都反映着一定的内容;可见形式越多样灵活精彩,对表达内容就越有帮助,效果就越好。不可否认,内容和形式有时并不统一,一种内容可以用一种或多种形式表现,如同一主题,可以写成小说,也可以改编成电影和戏剧;同样,一种形式也可以表达多种内容。认识形式对于表达内容的重要作用,将促进我们努力寻求以完美形式表现先进内容,尽可能地做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1.创新学习形式。学习是获取和掌握知识、提高文化水平工作技能的最主要途径,除延用传统的正规教育,自学成才,办班培训,集体学习方式外,还应广泛采用

其他方式来推动和促讲学习,如举行专题讲座,内容可以是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税收、财务、计算机应用,此种方式能有效调动教与学的学习钻研积极性;随时开展讲评,表彰先进,带动后进,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还可以开展网上学习,学习竞赛等等。

2.创新宣传形式。让社会了解税收是税收宣传的根本目的,因此着眼点必须放在如何才能让社会各界人民群众了解税收上。一年一度的税收宣传月己使税收知识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税收新闻发布会、税收优惠政策、税收策划资料的制作和发放,扩大了税收的影响和知名度,各种形式的税收宣传增强了人们对税收的理解和认识,功不可没;但不可否认,我们的宣传形式还较为单一,宣传的连续性有效性还有差距。值得深思的是至今有深刻内容引起社会共鸣的文学艺术作品不能说绝无仅有,可也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与税收的源远流长重要地位极不相称。这固然有历史的原因,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税收几乎是横征暴敛的代名词,人们恐税憎税心理根深蒂固;也有现实的原因,那就是在税收题材作品的创作上重视程度和所下功夫远远不够。我们要深刻认识文艺作品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的重要功能,动员社会力量,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创作出观点正确、富含理性、情节曲折、内容真实、引人深思、震撼心灵堪称史诗的税收文化艺术经典之作,为税收文化建设增辉添彩,为税收事业发展书写新华章,注入新生机,增添新活力,让税收在文学艺术领域(包括曲艺、影视、绘画、雕塑、摄影、音乐等等)占有~ 席之地。

3.创新积累形式。薪火相传,文明的绵延传递:披沙淘金,文化的去粗取精;巨著诞生,文化精神的升华,百花齐放,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都离不开文化的积累,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积累就没有文化。各地税收史志税收年鉴的编纂,各种税收文档的分类整理和收藏,已引起关注,做得很扎实也很规范;有的地方甚至创建了税收博物馆,齐市国税局的税收文化墙建设,各基层局的展览室、陈列室、资料室都在税收文化积累上做了很好的尝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应该大力提倡和加强。积累要注重连续性,一脉相承;注重丰富性,广开门路,征集与税收相关的资料实物;注重系统性,纵横经纬完备,不支离破碎;注重层次性,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建设,做到内容上精典,形式上精品,经得起时光和历史的检验。建议国家局筹建全国税收博物馆,省局及地市局建立展览馆,从而把文化积累真正落到实处,增强税收文化的底蕴;底蕴越深厚,文化的价值就越大。

4.创新活动形式。近年来,税收文化建设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各单位相继开展了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如各类体育赛事、歌咏会、演讲会、主题教育、集体野游,设立了图书室、网站、健身房,丰富了职工的文体生活,也推动了税收文化建设;将不同爱好的同事组成不同的组织,如诗社、文学社等,围绕主题切磋创作,也是一种好方式,值得探讨和总结,改进和提高。

纳入日程

作为基层国税部门,设专门人员或机构从事文化建设并不实际,但这项工

有关教师文化认同的思考与实践 篇6

一、教师文化认同的学理意蕴与价值追求

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情境中所形成的专业思维方式及外在生活样式的总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包括职业道德、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及情绪反应等”。[1]考察教师文化,可以从教师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去进行:教师文化的内容即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契合教师群体共性的价值观念的总和(如教师的教育观念、角色认同、师生观等);教师文化的形式方面即教师文化内容方面的外在反映,其体现在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如日常教学、师生交际、职业发展等),并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鲜明的情境性、互动性和实践性特征。

认同,是主体对他人或某一团体的有关态度或行为的最终的主动认可或模仿,并使其纳入个体人格的心理过程。文化认同,是个体被群体文化影响后对群体文化的确认,“是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2]教师文化认同则是教师个体对教师文化的一种“相互认可”,其本质是对教师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共识、理解、认同和自觉遵循。

1. 教师文化认同指向教师专业化的深入发展

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等理念的影响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已经不再被认为是教师在外力促动下的被动培训、学习及发展,而应是教师在自我意识及自我实现等内在动机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提升、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发展的本质是发展的自主性”[3]。事实证明,只有教师真正积极地投入自身发展提高的自我设计、自我催动和自主实践中去,才能获得真正的专业发展。

教师文化认同强调教师要深刻洞悉新课改下的现代教师文化,加强对新课改的认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新课程语境下夯实教育信念,洞悉并改善现有的教育惯习(包括思维惯习、教学惯习等),积极转变自身角色,重塑教师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创生及实践推进的新形象,进而在此过程中强化专业理想树立,提高专业知识积累与能力,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2. 教师文化认同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

教师对新课改的适应性问题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持续有效推进过程中必须正视和有效应对的现实性问题之一。研究指出,当前中小学教师在接触新课改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由改革情境与个人惯习张力引发的矛盾冲突问题,这种冲突主要体现在专业冲突、文化冲突及社会冲突三个方面,尤其以文化冲突最为突出。所谓文化冲突即教师本人与新课改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期望等方面的矛盾而产生的冲突,这种冲突会使教师在新课改情景下长期处于一种无力、焦虑乃至抑郁的状态中,十分不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新课程的持续推进。这就要求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要格外注重教师文化认同,促进教师文化自觉,从而加快教师文化重构,帮助教师积极转变自身角色,推进新课程深入有效实施。

3. 教师文化认同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现代教育发展呼唤有特色、高水平的特色学校,需要学校有效识读学校传统文化,在有效继承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入面向时代发展和新课程的文化理念,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优质学校文化,从而为新课程推进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发展提供沃土。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学生的良师益友,应积极通过积极主动的教师文化认同和实践,在优质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学校要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中同种学科及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共享,强化教师专业反思,建立教师之间良好的组织文化,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共同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二、教师文化认同的意义

促进教师文化认同,对于夯实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建设的内容、加快教师文化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1.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认同危机的消解需要教师文化认同

全面了解和把握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的整体适应情况有助于宏观把握新课程实施的基础情况和所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当前我国不少地区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遭遇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由于改革情景和教师个人之间张力的失衡所致。文化冲突和文化不适是当前教师群体在新课程背景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改革和教师所处情境在规范、期望、价值观等方面的距离而造成的冲突”[4],是教师由于文化价值观的缺失而难以认清自身行为的动机,其行为本身缺乏意义感和价值感。如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新课程的有关理论、教学模式等产生的“技术主义”倾向、教学伦理缺失等。教师文化认同危机是教师文化建设的障碍之一,会使当前重建教师文化的各项措施都失去意义,因此,促进教师文化认同,是消解当前教师文化认同危机的前提和现实性需要。

2. 重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文化,需要教师群体对教师文化的高度认同

重建适应新课程发展要求的教师文化,需要以教师群体对教师文化的高度认同为前提条件。在当前传统文化和新课程文化对教师产生的文化冲突的背景下探寻合适的教师文化发展路径,必须要以促进和实现教师群体对新课程下教师文化的高度认同为关键和核心。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科学的教师文化认同是教师文化重构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作为新课程的直接承担者,其外在的行为是在内在的思维惯习的指引下进行的,因此在新课改着力推行的现在,要着力促进和实现广大教师群体对教师文化的自觉认同。当前,新课程推动下的基础教育的面目较以往发生了重大转变:新课程的课程目标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课程结构从分散化走向综合化,课程内容从知识化走向生活化,学习方式从被动走向主动,课程评价从终结性走向发展性,课程管理从统一性走向多样性等等。广大一线教师作为新课程的直接承担者和推动者,需要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树立新的教师文化,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三、教师文化认同的机理探求

实现教师文化认同是加快重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的前提,因此有必要探究如何去实现教师认同,即教师文化认同的机理是什么。

1. 教师个体向研究者转变———教师文化认同的内在要求

新课改中教师遭遇教师文化认同困境的根源在于惯习的存在。所谓惯习是“体现于个人身上而实现的集体的个人化,并经由社会化而获得生物性个人的集体化”[5],主要有思维惯习和教学惯习两种。教师文化认同的实现首先要改变教师旧有思维惯习,使新的思维惯习在教师思维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文化认同最终需要在教师个体身上完成,新的教师文化要在教师个体身上完成对旧有教师文化的超越和代替,需要教师增加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努力转变自身角色,特别是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校以及教师本人要积极采取措施,使教师积极参与行动研究,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反思,寻求解决方案,拉近新课改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对教师文化的认同。

2. 合作分享取向的专业生活方式———教师文化认同的专业环境支持

教师文化认同的实现需要教师群体之间形成合作共享的专业生活方式,这是实现教师文化认同的专业环境。教师文化认同的最终实现需要由点到面、从个体到集体的推进,最终实现整个教师群体的文化认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之间以学科、性别等为要素实现专业共享和合作,打破教师之间以往孤立性的专业生活,形成教师之间持续生长和发展的专业生活方式。校长作为教育改革的推进者和组织者,需要为教师文化认同打造专业环境支持,通过建构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或组织平台,对教师群体性的文化认同提供多方面支持。除此之外,教育主管部门还应积极进行组织,建立中小学校际之间、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上下互动、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机制,为教师文化认同打造稳固、高效、专业的外部环境支持。

3. 理念的相互认同和共识———教师文化认同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面临着来自传统文化和新课程文化的双重冲击,旧有的教师文化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因而迫切需要在新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引下重新构建新的、符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教师文化。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在区域、城乡乃至校际之间发展极不均衡,所形成的旧有的教师文化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着力强化新课程改革理念在广大教师群体之间的传播,促进不同学科、地域、性别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体认和共识。当然,实现不同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相关理念的体认与共识并非是要彻底“消灭”不同教育观的存在,新课程允许和承认多元教育观的存在,但是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需要在多元教育观的基础上在不同教师群体之间形成“重叠共识”。这种教师群体之间对于新课程理念的“重叠共识”的形成,需要学校组织者在教师群体之间确立相互移情、相互接受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模式,提倡不同教师群体之间开展讨论以及理性地商谈,从而寻求共识,夯实教师文化认同的基础。

4. 培育现代教师文化———教师文化认同的外部保障

培育现代教师文化,使之在各级教师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之间达成共识,是重构新课改下教师文化的思想基础,也是实现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认同的外部保障。培育现代教师文化,就是要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融入和贯穿到教师的日常教育实践中,成为教师日常教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培育现代教师文化,首先要明确其思想和文化基础,即教师文化的重构必须基于一种文化的自觉,这种文化的自觉,必须是一种基于主体自身的自觉需要和追求,一种对新课改的现实呼唤的积极回应;其次,培育现代教师文化,还必须依赖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其他方面,如教师政治地位的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提升、教师经济待遇的持续改善、教师管理水平的提高及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话语权的扩大等等,应该说,教师文化的重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孤立发展,其依赖和取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发展状况,因此在培育现代教师文化的过程中,仍不能放松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教育主管部门在这方面应体现应有的担当,发挥积极作用;再次,教师文化的培育具有其自身特殊性,其本身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培育现代教师文化,最要紧的还是要将新课改的有关理念、行为、模式等融入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通过日常教育实践,使教师增加对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理解和认同,进而在全体教师群体形成对现代教师文化的认同,这应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构教师文化的重中之重。

四、教师文化认同的实践路径分析

教师文化认同的路径是什么,应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形成,这是面对教师文化认同时所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当前,教师文化认同应遵循从情感—价值—行动认同的路径依次展开,此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统一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

1. 教师文化的情感认同

所谓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可以有效满足自身需要的内心判断和体验,是一种主体基于客体的主观感受,具体到教师文化的情感认同,是教师对教师文化基本概念、功能的认同感和信赖感。情感认同是实现教师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从教师文化认同的路径来看,首先应实现教师对教师文化的情感认同。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旧有的教师文化的陈旧和落后,看到教师文化重构的必要性和新的教师文化的先进性。教育主管部门应努力扩大教师在教师文化重建过程中的话语权,赋予教师在教师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有的主体性地位,培养教师对于教师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积极通过举办专家讲座、优秀教师论坛、报告、组织教师赴典型学校参观等形式,让教师切身感受到优质教师文化的重要作用和巨大影响力,进而激发起投身教师文化重建的积极性。只有基础教育中的每一位教师都能承担起构建教师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教师文化的建设才能有牢固广泛的思想基础和主体基础。

2. 教师文化的价值认同

教师文化作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下学校文化建设中与学生文化建设相对应的一种文化现象,有其自身独特的意义、价值和目标,而基于教师主体自觉精神下的促进不同群体教师的专业意识的唤醒、专业能力的提升,最终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乃是其最终的价值和目的,教师文化要为教师专业成长以及教师的自我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教师文化认同是不同群体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过程的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对新课程理念的确定性信赖,教师文化的价值认同,就是教师基于对新课程改革的文化自觉、责任自觉而对教师文化促进教师生存发展的肯定性确认,只有实现教师对教师文化的普遍的价值认同,教师主动投身于教师文化重构才会高度自觉统一,教师文化认同也就有了坚实的行动基础。

3. 教师文化的行动认同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6],同样的,教师文化认同的核心和重点也应是教师文化认同的落实,可以说,教师文化认同的行动认同是教师文化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今后教师文化认同的重心应集中在教师文化认同的现实行动上,要以实践哲学思维引领教师文化认同,将教师文化认同落实到教师日常教学实践中去。应该说,要想加快教师文化认同进程,进而实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重构,关键是广大一线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有关理论学习和反思,实现教师个体反思到集体自省的发展,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同时积极借助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立基于理论—反思—共同体一体化的教师文化认同本土行动路径,强化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下的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共同发展的校本研修机制,将教师文化认同真正落实到实处。

总之,教师文化认同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重构的前提和基础,实现教师文化认同,加快现代教师文化建构,对于有效解决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文化问题,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快教师队伍整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建设现代教师文化并使其在广大教师群体中形成广泛认同,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理念到实践的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需要教师、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学校等各方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教师文化认同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翟艳.论教师文化对课程实施的影响[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6):19-21.

[2]冯天瑜.中华文化辞典[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9-20.

[3]李小红,余景丽.小学科学教师自主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2(4):85-90.

[4]王文岚,尹弘飚.课改中教师困境的形成与缓解[N].光明日报,2007-02-19(03).

[5]李伟,李润洲.论教师文化的重塑[J].教师教育研究,2010(6):26-28.

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文化词语探析 篇7

关键词:词语文化节日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恩博曾这样说过:“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则表现在词汇内容或者词汇上。”常敬宇在《汉语词汇与文化》中提出文化词汇并给其下了定义:“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他还对文化词汇的两大特点作了进一步解释:“一是文化词汇本身载有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并且隐含着深层的民族文化的含义。文化词汇的另一特点,是它与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有各种关系,有的是该文化的直接反映,如龙、凤、华表等;有的是间接反映,如汉语中的红、黄、白、黑等颜色词及松、竹、梅等象征词语;有的和各种文化存在着渊源关系,如来自文化典籍的词语及来自宗教的词语等。”下面我们从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词语入手,按照时间顺序,分析其构词方式及文化意义。

一、与春节有关的文化词语

(一)构词方式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与春节有关的文化词语有守岁、春联、拜年、年货、贺年卡、饺子、年夜饭等。这些词的构词方式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偏正型: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如:门神、鞭炮、春联、桃符、年画、年货、年夜饭、贺年卡、压岁钱。

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又叫支配式,如:拜年、守岁、爆竹。

附加式: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缀在词根前的叫前缀,在词根后的叫后缀。如:饺子。

(二)文化意义

由春节衍生的这些文化词语都传递着年味,与人们的所做所愿密切相关。“年”,《说文》:“谷熟也。《春秋传》曰:大有年。”甲骨卜辞中“受年”即为获得好收成之义。我国古代以农业生产为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百姓最看重的,谷物成熟呈现一个周期,因此“年”是集时间词与收成义于一体。按照汉族的传统习俗,春节全家人要团聚庆祝新年的到来。我们将这些文化词语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它们的文化意义。

(三)传统习俗

春节的前一天晚上为“除夕”,俗称“大年三十”。除夕之夜,人们整晚不睡,这叫“守岁”,除夕一过便是人们常说的“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立春一般在春节前后,俗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也强调了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前一天,人们会贴年画、春联来装点房子,使整个节日都洋溢着幸福美满的气氛。最丰盛的当属年夜饭,人们会准备不同种类的食物,边欣赏电视节目边享受美味佳肴。凌晨一到,人们便开始辞旧迎新,燃放鞭炮,迎接新的开始。还有一个关于“年”的故事传说,每到初春叫“年”的魔怪就会来伤害人,为保平安,人们燃放鞭炮使其远离。春节这天,小孩子门会收到长辈的礼物,那就是压岁钱,都是吉祥平安的寓意。拜年也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形式也多种多样,尤其随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拜年方式变得多样化,短信、电话、邮箱、微信、微博替代了古老的拜年方式——向长辈磕头跪拜,向同辈拱手作揖,赢得年轻人的青睐。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贺年卡的国家。贺年卡由古代的谒刺发展而来,相当于今天的名片。宋代王安石《元日》一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便是对春节最真实的写照。

(四)传统食物

春节的传统食物非饺子莫属。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此时饺子是药用。三国时期,饺子已经成为一种食品,被称为“月牙馄饨”。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辞旧迎新、寄寓美好,人们怀揣着新的愿望迎接新年,所以这些与春节有关的文化词语都与“年”“岁”“春”之义息息相关。

二、与元宵节有关的文化词语

(一)构词方式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因为这个节日是在晚上过,夜晚又称“宵”,因此得名元宵节。与元宵节有关的文化词语有猜灯谜、观灯、赏花灯、吃元宵、放焰火等,其构词方式均为动宾型。

(二)传统习俗

正月十五点灯是汉明帝提倡佛教,对佛表示尊敬之举,流行至今。张灯最初是为人们的生殖目的服务,是祁子也是祁年。现在每逢元宵佳节,各大公园、商场都会张灯结彩,赏花灯、猜灯谜让人乐在其中,感受着节日氛围。

(三)传统食物

元宵节的代表食物是元宵,又称作汤圆,含“团圆”的意思。“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制作的圆形状食物,可以包上各种不同口味的馅,煮熟或者炸熟即可。元宵节还在年节内,等于年还没过完,家家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甜甜蜜蜜,都传达着美好的寓意。

三、与清明节有关的文化词语

(一)构词方式

清明节一般在阴历三月份,阳历四月五日前后。与清明节有关的文化词语有扫墓、祭祀、折柳、插柳等,祭祀构词方式属于联合型,其余均为动宾型。

(二)文化意义

《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最美人间四月天,一切生物都开始苏醒,焕发着青春与活力,清新明朗。清明的前一天为寒食节,关于寒食节还有一个历史典故。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在外逃亡时,介子推与他患难与共,对重耳十分忠诚。后来重耳当了国君,要重赏介子推,此时介子推在山中过着隐居生活,不肯出来受赏。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山,放火烧山,不料介子推终不肯出山,抱树被活活烧死,晋文公悲痛不已。为纪念介子推,将其被焚之日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烟火,吃糟糕、蒸饼之类的寒食。由于寒食节也为传统祭祀的日子,与清明节相差一天,也都列入清明节之列。因此清明节主要内容是为祖上祭扫坟墓,以此祭奠先人,寄托哀思。可以看出,节日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

四、与端午节有关的文化词语

(一)构词方式

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为“初”的意思,又叫端五节。与端午节有关的文化词语有粽子、香包、彩绳、赛龙舟等,其构词方式分以下三种:

偏正型:香包、彩绳

动宾型:赛龙舟

附加式:粽子

(二)文化意义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传说都与纪念诗人屈原有关。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被称为广东碱水粽。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屈原以是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今竞渡是其迹。”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原就这样离开楚国,是国家的损失。所以百姓为使屈原免受鱼虾侵食,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原肉体。之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给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香药、朱砂、雄黄,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颜色各异,玲珑可爱。

五、与中秋节有关的文化词语

(一)构词方式

endprint

中秋节为农历八月十五日,又称八月节。俗语“月到中秋分外圆”,所以与中秋节有关的文化词语都与“月”有关,如祭月、赏月、拜月、月饼等,前三个词语的构词方式为动宾型,月饼构词方式为偏正型。

(二)传统习俗

中秋之夜,月明且圆,因此人们常把月圆看作是团圆的象征,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传达的正是团圆之义。至宋代,中秋节发展成为群众性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月有关,当然也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中秋正值赏月好时节,所以“今夜月明人尽望”。

(三)传统食物

拜月、赏月是传统习俗,当然少不了传统食物——月饼。传说月饼起源于唐初,但“月饼”一词最早在南宋文献出现。如今月饼的口味多种多样,中秋节馈赠月饼已成为一种礼节,这些都传达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六、与重阳节有关的文化词语

(一)构词方式

重阳节为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一名来自《易经》八卦,将“九”定为阳数,两个九即为两个阳,所以称“重阳”。与重阳节有关的文化词语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如登高、赏菊、插茱萸等,其中登高、赏菊构词方式为动宾型,茱萸为叠韵的单纯词。

(二)文化意义

人们的所做都与所愿息息相关。相传重阳登高是为了祛除祸灾,健康长寿,加上重阳时节正值秋高气爽之际,登高观景,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及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等诗句,都真切地描写了重阳节登高、赏菊、插茱萸的文化传统。

七、与腊八节有关的文化词语

(一)构词方式

腊八节是指农历腊月的初八,它是一个民俗化的宗教节日。与腊八节有关的文化词语有腊祭、腊八粥等,其构词方式均为偏正式。

(二)文化意义

远古时期,汉民族在冬季用猎获的禽兽祭祀天地,来祈求福寿。杜台卿《玉烛宝典》:“腊者,猎也,猎取禽兽以祭先祖。”以此来看,古代“腊”与“猎”同义。关于腊八粥,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传说腊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在成道的前一天,为寻求人生之道,走遍名山大川,因长途劳累,饥渴难忍昏倒在地。这时一个牧女赶到用乳粥喂他,才把他救活。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寺院僧侣为了纪念此事,每逢腊月初八取香谷杂粮煮粥供佛,称为‘佛粥或‘五味粥。”现在的腊八粥也是放入各种各样的粮食及糖类、红枣,象征着五谷丰登。

八、结语

综上来看,传统节日有其自身的风俗习惯,而且这些方式都包含在所形成的文化词语中,使词语传递着文化色彩。只有结合文化,才能更透彻理解这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化词语的真正内涵。汉语词汇是汉文化积淀形成的活化石,我们必须从汉文化中找到相关词语的源头,寻根问底。

参考文献:

[1]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有关寝室文化节活动总结 篇8

在这个秋天,血生化开展了寝室文化节,作为学生会科技部的一员,我所在的科技部与生活部、治保部一同举办了“开院好声音”的活动,由治保部进行策划生活部进行宣传、实施。下面我为本次活动的流程进行简单介绍。首先我们每个人对活动进行策划,治保部进行选择具体实施方案,我们选择了方案就开始宣传,宣传的方式有寝室宣传,我们去了每个寝室和教室进行了宣传,让所有人都知道寝室文化节这个活动的时间与活动的具体方式,比赛由大家自由选择曲目进行演唱,由现场的观众和学生代表进行评比。从刚开始对寝室文化节不堪了解,到完整地参加这个活动,不仅更多的了解这个活动,更多的了解本部门的成员与两个共同举办活动的其他成员,增加了大家的认识与情感。我对本次寝室文化节寝室型充满了激情,这是我在大学生活中加入学生会以来学生会举办的第一个大型活动,整个活动中,我都尽心尽力的争取做到最好,但有些事任然努力还不够,没有做到让别人满意,不过从此次活动看出了我还有很多值得提高的地方。记得去寝室宣传的那天,我以良好的态度去向大二的学长学姐进行宣传,可那些学长对于我们的态度却是很为恶劣我当时心中很是气愤,同伴对我劝说,转念一想,既然别人无意参加,我们还进行宣传以至于打扰到人家,我们也很对不起人家,这么想想也就过去了。

我么的宣传也不都是不尽人意的,也有很多的同级同学对于此次的活动很是看好,对于此次活动表现出了良好的积极性,踊跃报名,天气的寒冷也抵不住大家的热情,对于开院的歌声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并不是没有活动的收获的。这次“开院好声音”大家都玩得很嗨,参加的人虽然不多,但有我们这群欢乐的人带头,唱响了那代表开院的美妙歌声,感觉到气氛不错,大家也开始活跃起来,充满朝气,我觉得我们这三个部门搭配起来活动的时候挺团结的,大家工作一丝不苟,整个活动过程没出什么差错,在决赛之时学生会部长的一首英文版《吻别》让人热血沸腾,加上那外表一定可以迷倒很多女孩。预赛环节参加的人数很少,那是周五晚上,大家都抱着对家的思念纷纷回家中。加上那天夜里温度比较低,突然转凉的天气致使天气原因让大家迟迟未到,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热情不减,大家的歌声都很不错,让我着迷。决赛才是最火爆的时候,整个115教室都坐满了人,大家充满热情,有很多观众都欣赏了,有学生会主席,学习部部长,也是主办部门的部长带来的《让泪化作相思雨》,让观众都极为的感动。整个活动的感受是我们学生会是一个大家庭,此次活动大部分部长和学生会主席都来参加,举办的部门科技部、生活部、治保部是一个温馨的小家,一个极具凝聚力的战斗小团队。对我们来说有一种归属感,大家在一起充满了活力,亲密无间。寝室文化节已经圆满结束,在将近一个月中,对我有辛苦,但更多的是一起工作的快乐还有成就感。寝室文化节的圆满成功让我省委科技部医院很骄傲。

有关文化的话题作文600字 篇9

今天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么一个数据,我国流失在国外的文物至少有165万件。起先,我也是一惊,但后来一想,也是情理之中的。

说起我果的文化,那可是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的孕育而保留下来的,在当时可谓是无比的灿烂和辉煌的。而那些也是值得我们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所骄傲的。

但好景不长,其他一些国家看出了其中的价值,产生占有的欲望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我国的文化是别的国家无与伦比的。

清朝末年,政府的腐败,外国的侵略,使中国这个大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洗劫。我们的损失不仅仅表现在金钱的赔偿上,更表现在文化遗产的流失上。圆明园的被烧,敦煌石窟的开采,等等的等等,这都是我国的耻辱。五千年完美的文化就这样在血雨腥风中度过了几百年。岂不痛哉?先不说历史,光说现在,还不是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物去国外旅游吗?有多少呢?这就要去追问那些利欲熏心的腐败国民了,不说其他,光越来越多的盗墓者的出现就是个例子。

一个民族重要的是能创造文化,但更重要的是有能力去保护文化。从现实来说,我们中华民族在这方面确实有待提高。如果我们连本国的文化都保护不了,还谈何保护国家呢。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我们作为华夏中国的儿女,就应该提高警惕,增强意识,为保卫我国珍贵的遗产而尽自己的一份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明天。

黑白文化

二十一世纪,日新月异,科技腾飞,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老式的收音机、煤油灯、搓衣板等这些时代的产物在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多功能的美观大方的顶灯、高效便捷的洗衣机等,琼瑶、金庸的小说风靡的浪潮已渐行渐远,郭敬明、韩寒这些超级笔者成为许多青少年追捧的对象。

然而,国外的一些文化也在激荡着中国庞大的市场,如乌龙院这类低级趣味的漫画却广受中小学生的喜爱,无可否认,国外尤其是日本的漫画产业发展已相当成熟,无论是动漫制作的技术、人物造型都居于世界领先,如果中国的少年一味的去追求迷恋,那么我国的民族动漫产业就很难得到进步和发展,没有市场就不可能有拓展前途和提升空间。

不难发现,现在比较流行的《同学录》中,几乎必有一栏是我最崇拜的偶像,大多数人都会填一些大明星之类的娱乐圈的人物,甚至有人会一门心思的去收集有关此明星“出道”以来的所有专辑、影视、音像资料等,而耽误了学业,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这些都是电视、网络文化的一个负面展现。

谈到网络,它是风靡全球的文化产物,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方便迅速的同时,一些淫秽、黄色的不良信息也在毒害着青少年,现在更有不法分子利用手机WAP进行非法活动,这些都是非常令人担忧的,特别是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还缺乏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很容易误入歧途。

文化代表了人们的一种精神取向,如何利用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为社会造福,才能学以致用、发挥文化的作用。

中国之文化

中国,一个屹立在东方之巅的大国,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的冲刷与沧桑,几次的失败与成功,终于能在世界挺胸抬头的站起来了!中国——这只沉睡百年的雄狮终于怒吼了——一个声音从北京发出,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此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开启了新纪元。

60载春秋,如弹指之间。回眸60年,中国的大地上多了战火的坑洼,多了中华人民的哀声一片。而现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已携手并进,共同为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的巩固而努力,成功实现了一个工业化的大国目标。中国已加入WTO,成为“金砖四国”之一,又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检阅了60周年国庆阅兵……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外交活动中的话语权日益提升。

中国的节日也在国外流行起来,尤其是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春节。中秋节时,亲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吃个团圆饭,然后在庭院、楼台,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等果品,家人们一起边赏月,吃月饼边聊聊家常,圆圆的月亮和清逸的环境更是锦上添花。在国外,韩国人民众都会利用这段日子回乡探亲,每逢中秋之前一个月,韩国各大公司都会大减价,以吸引民众购物互相赠送。韩国人在中秋节还会吃松片。春节时,人们吃年夜饭,放鞭炮,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贴春联,还有最重要的文化大餐——春节联欢晚会。总是乐的我们开怀大笑。

上一篇:招商局服务承诺下一篇:自制教具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