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题材小说的突破之作(共1篇)
石油题材小说的突破之作 篇1
石油题材小说的突破之作
——评孙秋生长篇小说《流动的黑金》
孙玉田
一部飘着油墨芬芳的长篇小说《流动的黑金》(以下简称黑金)摆在笔者的案头,广袤的地球,地层切面流动的黑色液体,大地矗立着的高高的井架,褐色的牛皮纸凹凸封面设计,上下两部四百多页的厚度,淡淡栗色的印刷文字,插页那些记忆中的石油老照片,让我顿感这部长篇小说的厚重——它就是石油的颜色,它是代表工业题材创作向度的一种标志物!
当我将这部长达60万字的《黑金》读完,笔者周身被一股热浪荡激着,眼前闪烁着一片的光明,我禁在问自己:这是出自一位曾在一线井队工作过的业余作者之手吗?转念一想,这无需置疑,确定如此。小说的作者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石油员工,他的名字叫孙秋生!
说起石油题材来,这与其行业特性有关。作为文学的大概念,冠以石油之名,是因石油文化与中国石油的崛起发展相生相伴,它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歌曲、戏曲、影视等多种样式,而小说无疑是其主打的门类,理由不外乎它更具表现石油题材恢宏壮阔的场景与生动鲜活人物,一直以来倍受石油行业内外作家的青睐。其实,笔者认为,石油题材的范围或多或少地狭窄了点,也没必要将文学按行业来分类,这不尽科学,也不具规范。我还是认为,它应该当结于工业题材为宜,这样更能和现代大工业的发展相匹配、相融合,进而与全国甚至世界这种大题材的创作相比较,进而促其发展繁荣。
随着中国社会整体的进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多元文化的浸润融合,中国产业工人思想观念的变化,相形之下,工业题材小说一直以来与农村题材小说比较并不占优势,一定程度上滞后改革开放以来产业调整,改制变轨的变革,作品创作上的表面化、浅层化、模式化、概念化、图解化倾向明显,时代化、人性化、个性化、多元化,生活化、进而汇入城市化文学创作的后劲不足。就表现石油主题的小说作品而言,中、短篇作品具多,长篇巨制匮乏,思想性与艺术性双管齐下、并蒂开花,展现时代精神和鲜活生动的典型人物性格,深刻发掘产业主题,唱响时代主弦律,传递正能量的作品显得单薄乏味,不尽人意。
当我们深感包括石油在内的工业题材小说难于突破的困惑之时,孙秋生的《黑金》恰似一匹黑马“横空出世”,让人们“柳暗花明”地看到了这一题材小说向前推进的一抹新绿,感受到了一股清爽的春风。具体说,石油题材的长篇小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长达60多万元字的巨制问世,且主题鲜明、内容直入石油上游采掘业之故事。我们并无夸张地讲,《黑金》一举填补了石油长篇小说的空白,对石油题材小说的创作具有突破创新意义。据笔者所知,此书在编审出版过程中,中国文联出版社、天津百花出版社的编审、校验人员给予书稿充分肯定,认为该书对以往石油题材小说具有颠覆性,看好这部小说的后期走向。
小说《黑金》的作者勇敢地把以故事放到了九十年代末,中国能源企业深化改革,逐步向市场化推进的历史背景下,滨港集团所属的一个项目部,作为石油上游采掘钻井先头部队,开赴中国西部黄土高原荒凉赤贫的西普地区进行石油钻探施工期间发生的故事。石油,这个被誉为流动的“黑金”的物向,不仅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能源和经济发展的争夺物,而且也成为了一种极具诱惑的标的物。一个刚刚从自我封闭、自成一体、独立“王国”的石油群体,在踏入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进入各色人等的社会大舞台,面对与社会各层面不同人物的交往,还有那纷繁复杂,险滩丛丛的市场经济大潮,他们能应对吗?他们能适应吗?他们能融入其中并能娴熟地成为市场化的弄潮儿?小说作者以文学的笔触,精彩的描写,丰富的生活体悟,不容回避的敏感热点话题,全景式地再现了一幅石油企业走向市场的宏大场面,塑了一批具有“这一个”的典型人物形象,展现了一个有志向、有担当、有责任,有情感、会生活、能战斗,勇于奉献石油人的群体。他们为了国家能源安全,抛家舍业,为寻找“黑金”来到了条件艰苦的西普,开始了尽乎“部落”的生活——荒凉与寂寞呑噬着他们,单调与乏味困扰着他们,无奈与焦虑笼罩着他们,灵与肉,善与恶,美与丑,野蛮与冲动,男人与女人,心理与生理,人性与良知,在缠绕着、碰撞着、迸发着,进而生发出了可歌可泣、动人心魄的故事来。
我以为,《黑金》作为一部石油工业题材小说之所以具有突破性与创新性,其主要原因是其写石油非石油、写石油人非传统意义上的石油人,小说故事又非仅仅拘泥于大漠、荒原、陕北农村、井场、井架等等这些石油所特有的空间标志物,而是将场景、人物、描写、情感纠葛、矛盾冲突、主题揭示,放在了一个宏观的历史背景下,放在了城市化的进程中,放在了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的前沿,一句话,作者所具备创作的先锋意识和不凡思维是这部长篇小说成功创作的关键。
生活的泉源与作家的责任担当是《黑金》具有突破性的重要一环。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小说作者孙秋生有着数十年钻井一线工作生活的背景,他当过井队司钻,成本员、会计,项目经理,有着外闯市场的厉炼,他体验过钻井一线的艰辛困苦,他懂得真实的钻井工人和其内心世界的波澜,他见证了市场经济的浪遏飞舟,他读得懂石油人情感世界的人性善美,他的经历和素材仿佛就是他手里攥着的一把硬棒棒好牌。然而,仅仅有好食材也末毕做出佳肴来,一丛好牌也不见得胜券在握。重要的是会把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美学的转换为文学的真实。这一点做到了。作者是满怀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开放的视野,把石油转型改制,实施“走出去”战略,汇入市场经济滚滚洪流的大场面、大故事,浓缩于一个子公司下属的一个项目部这样的空间范围内,通过在这个集群里生发的故事,映衬出一个历史进程中的宏大主题,小中见大,窥一豹而见一斑。值得称道的是,小说敢于触这一时期一些敏感的神经——诸如 “四类井”承包开采,贪婪势力觎觊承包工程及物资采购,权力寻租与资本欲望的膨胀,钻井工人与地方女性的恋爱婚姻,集群内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这难以回避的敏感话题作者没有回避绕行,而是真面应对,以令人折服且又不是敷衍的文学手法将其化解释然,这不仅标志作者的成熟,更是一种题材创新的成功突围。
多元化、特异化、个性化是《黑金》具有突破性的一大亮点。在过往的石油题材的小说中,我们看到的多是概念化、程式化、图解化、绝对化的东西,人物塑造上亦多为“高、大、全”,好就是绝对好,无瑕疵;坏就是坏到底,一无是处,否则难免会陷入“歌德”还是“缺德”的泥潭,不仅局限了小说家的创作思维,还让读者一沾石油小说就望而却步,感到乏味,不想读不爱读。难怪人们一提起石油人就是满身油污,一身野气,道道服,破棉袄,远看要饭的,近看钻探的。其实,这已是七十年代以前艰苦条件下的误像。时值当下,今社会上的一些人对石油人了解较少,甚至还有一些误解,这没关系,我想,读了这部小说,或许能让你从品味石油人真实的生活中,了解石油人的特有品质,会让你耳目一新,产生文学的共鸣。
《黑金》这部洋洋洒洒上下两部五卷四十四章近800页的长篇,光有姓氏名谁的人物多达近二十位,当把它看下来,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那就是作者颠覆了以往石油小说的缺陷,将具有时代特点的全新文学气息传递给你,一顿不同凡响的色香味型精神美餐让你回味无穷。
我以为,一部成功长篇不在于故事如何精彩,关键是典型人物的塑造是否成功,生动鲜活能否立起来。《黑金》对人物的描写刻画力透纸背——梁思勇、黎建斌、黄毛、梁婧婧、林队、乔伊、雯娟、黄宛平、段昆、路平遥等人物悉数从小说中跳出,映入读者眼帘,名利、诱惑、交易、情感、欺诈,各色人物,各种场景,性格的细微描写,形成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形成了一个宏大的舞台,演绎着跌宕起伏的故事,仿佛如鲜嫩春笋层层剥离展露真容、栩栩如生——男主人公、项目部副经理梁思勇,一个投身石油 事业的钻井人,性格刚毅正直,不畏诱惑,不惧权势,坚守着做人的底线,常年的野外工作,让他养成的习性的些粗野,这反到显得更加男人了,让女人情有独钟;司钻黄毛由同情保护从乡下逃婚出来的姑娘梁婧婧到相恋相爱终成眷属,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本真和悲悯情怀,而他外表的痞气野性与善良的内心于性格上形成了巨大反差,让人们看到了钻井人性格中的多元性。还有像黎建斌的圆滑老道,雯娟的豪爽泼辣,乔伊内向温柔,黄宛平高雅端庄,路平遥的凶狠骠悍,段昆的狡诈阴险,人物的刻画都体现出性格的多样性,且人如其人,像如其像,十分到位,彰显文学艺术在塑造典型人物“这一个”的定律原则。
作者人性的善美与爱情的永恒主题大胆又不失健康的嵌入小说中,给读者奉献出石油人真实健康的情感世界画面。这应该也算是小说具有突破性的这点。小说写爱情,从古到今并非新鲜事,但石油题材小说不忌讳并勇敢契入,应该就是一个特点了。《黑金》有两条故事架构主线,除了石油外部市场主线外,就是情感主线,而这条线并非游离第一条主线,而是融入其中,切入故事的情节中,融入人物的性格里,展示于矛盾冲突的进程,可见这种铺垫布局作者是有意突破固写爱情所僵化固有模式的另一种选项。为体现这条线,作者浓妆重彩地写了黄毛与梁婧婧的两位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同时,又写了梁思勇与雯娟、乔伊、黄宛平近乎三角恋情的情感纠葛,使小说更具人性的色彩、生活的真实。
一直以来,石油人的生活被披上了神秘面纱。仿佛他们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由于中国石油建国初期人员来自部队,延续至今的“准军式化”的管理模式并末得到彻底改变,远离城市“根据地”式的生活,还有早年石油系统确立的“先生产,后生活”的理念,扭曲了人类本应有的爱情与性爱,使人性最美好的东西撂置了,湮灭了,沉寂了。因此,在石油题材的小说中的爱情或性爱描写几乎是凤毛麟角,既使有点也是撒芝麻盐。《黑金》作者把创作的视角延伸到了广阔的社会层面,让封闭的石油人融入当代城市生活,于是大胆地触及了它,这应该是一个进步,正是小说的展示的情感故事,让小说更具了勃勃生机,青春亮丽,那些在西普市场特定的生态中演绎出来的缠绵悱恻、凄美绵长、敢爱敢恨、勇于担当的情感的故事,既真实亦唯美,彰显了小说的美学价值和人性的辉焰。长篇小说《黑金》,应该说是近年来笔者读到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较优秀的石油题材的成功之作。作者在题材上的创新与突破是值得肯定的。限于篇幅,有关写作技巧方面的问题我就不再赘述。如果让我指出小说不足,我认为作者在主题的开掘上还有空间,文学语言的把握上仍需再下功夫。
孙秋生的石油题材小说创作历经二十余年,先后有《疤痕》、《看井》、《爱一个人很苦》、《撴钻》等几十篇中、短篇小说在《地火》《参花》《热土》发表。我认为,他的石油题材小说已不再是纯石油意义上概念了,他跻身工业题材小说行列亦不无可能。欣悉作家已开始将创作视角延伸由石油人油田生活与城市化进程融合新的高度发展,这部《黑金》就是其有益的尝试,并为其作品树立了向度的标杆。这位在石油打拼数十年的作家,正在构划其后两部有关石油题材向城市化迈进的长篇,以实现石油一线与二线、油城与大都市生活跨越的“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