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主题复习

2024-08-09

科学探究主题复习(共9篇)

科学探究主题复习 篇1

生物专题复习

(一)《科学实验探究》(专题)①

一.相关概念以及要求:

1.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科学。

2.生物科学工作者通常利用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方法研究有关生物的科学事实。其中,利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3.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的步骤: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 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③作出假设 ④设计并完成实验⑤分析实验现象⑥得出结论

二.做题要求:

1.设计实验的要点:有对照、变量要单

一、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

2.能够指出某个探究方案的对错,并能对实验方案做补充和简单的设计。(关键——此方案是否做了对照,是否是单一变量)

3.能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理。

三.常见题目考法考点:

1.拟定实验题目

2.提出探究性实验的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主要考察你对变量的把握,对照的设置)

4.实验步骤(补写实验步骤、分析实验变量、评价或修改实验方案等)

①分组编号:一般取容器分组(试管、烧杯、培养皿),如果没有容器,就取生物材料分组并编号

(材料要求:植物——同种、长势相同、健壮; 动物——同种、生长发育状况一致、健康)

②控制变量,设计对照(根据实验题目来分析确定变量)

常见叙述:向各组同时加入相同等量的。。,向A组加入。。,向B组加入。。,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分辨实验组和对照组)

③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一般根据实验原理,分析确定观察指标。描述实验现象既要描述实验组,也要描述对照组)

5.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探究性实验结果的预测——应包括实验的各种可能性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科学探究主题复习 篇2

关键词:树状结构,存在问题,运用形式,效果体现

复习是所有小学科学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都要实施的一个教学环节,理想化的目标是把零碎、散乱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组织更加有序,从而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并能对知识进行系统的重组。小学科学不仅有着其知识范围大、面广、独立性强的特点,而且科学知识跟学生的生活常识密切相关,更有着学以致用的要求,这就使得科学高效的复习对学生是否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尤为重要。据了解,常见的复习方式是“线性结构”, 每节课、每单元、每册书的内容一一复习,再辅以大量的练习试卷, 造成了复习时间紧张,学生兴趣低落,知识掌握凌乱、“碎片化”、复习效果差等一系列的问题。寻找一种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来提高复习效果,已成为我们科学教师的共识。

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传授是我们教学中的一大主题。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体验, 发现运用“树状结构”于科学复习中有着知识脉络清晰、贯穿性强、覆盖面广、节点可灵活调整等优势,与传统的复习方法相比,更是一种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

一、“树状结构”的认知

1.“树状结构”简介

“树状结构”的定义:树状结构是一个或多个节点的有限集合。它满足:(1)有一个根节点。(2)有众多的子节点,每个子节点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新的“树状结构”。(3)节点代表某项资料,边连接节点。

2.“树状结构”的应用

“树状结构”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的程序设计,企业各部门的组织架构,课件的制作等方面。以本人制作的《水的三态变化》课件制作为例:课题《水的三态变化》相当于“根节点”,菜单中的内容相当于“子节点”。借助于超链接的方式,课件会自动转向相应的分支, 极大地提高了灵活性。同样“树状结构”的组织架构形式也可应用于小学科学不同形式的复习之中。

二、小学科学知识板块的梳理

1.按系统性梳理

小学科学三到六年级,共32单元内容。按从大的知识来分,可分为三大板块: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板块又可作为“根节点”展开形成“树状”。具体的“树状结构”及所涵括的年级与课时如下:

生命科学:《植物》S37、《动物》S37、《我们的身体》S47、《生物与环境》S57、《生物的多样性》S67;《植物的生长》X37、《动物的生命周期》X37、《新的生命》X47、《环境和我们》X67。

物质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S37、《水和空气》S37、《溶解》S47、《声音》S47、《我们关心天气》S47、《光》S57、《运动和力》S57、《工具和机械》S67、《形状和结构》S67、《能量》S67;《温度和水的变化》X37、《磁铁》X37、《电路》X47、《食物》X47、《岩石和矿物》X47、《沉和浮》X57、《时间》X57、《热》X57、《微小世界》X67、《物质的变化》X67。

地球与宇宙科学:《地球表面及其变化》S57;《地球的运动》X57、《宇宙》X67。

(注:S37指的是三年级上册共七课时,X57指的是五年级下册共七课时。)

2.按具体性梳理

在实际的复习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具体的知识板块展开,还可以再继续细化,这样能满足一课时完成一个板块知识的复习,以便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复习方法的巩固。

具体的板块知识可分为:植物、动物、磁铁、能量、电学、简单机械、浮力、空气、材料、时间测量、天文、地理、光、运动和力、形状与结构、微小世界、环境保护、物质变化、测量仪器等。

三、小学科学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科学知识系统的独特性致使复习低效

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相类比,小学科学知识有着独特的系统结构。语文、数学等学科在知识的建构上是典型的“螺旋上升”,六年级的学生根本不需要去复习一年级的拼音字母、加减法。而科学学科的知识之间却是“板块式”平行结构,从三年级开始,每册书有四个单元,每单元的知识各不相同,同一个知识却贯串不同的年级, 这样容易造成知识记忆上的“碎片化”,这也是科学复习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2.小学科学知识内容的多样性致使复习费时

小学科学包罗万象,涉猎范围极其宽广,既有学生很感兴趣的动植物,也有学生见之畏难的电学、天文、机械等知识;既有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又有科学探究精神的教育;既有仪器使用的方法掌握,又有科学知识的学以致用等等。详细具体地梳理后就会发现科学知识内容多达二十多种,各板块之间互不关联的,而且每册、每单元内容独立性强、跳跃性大,其中实验的内容及方法数量尤其可观。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内容之广、复习难度之高可见一斑。

面对这样庞杂的知识,在单元复习、期末复习甚至总复习时都觉得非常不易。若无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而用传统的“线性结构”复习法,再辅以大量的练习试卷,复习无疑是费时费力的,效果也事倍功半。

四、“树状结构”在科学复习中的运用

1.“树状结构”在科学复习中的运用策略及优势

“树状结构”就是运用结构法建立知识的系统体系,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按不同类别形成系统,编制成网,转化为准确、清晰的知识架构来进行复习,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状结构”在科学复习中还有着其特有的优势之处:

(1)贯串性强。以某个知识板块为根节点,可把多个年级(如三年级到六年级)的相应知识贯串到一起,编织成网。例如,从三年级的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出现了一幅大树。那么在复习植物的知识时就可以以“大树”作为“根节点”展开,通过知识梳理,把相关联的三上、三下、四下、五上的有关植物的知识贯串在一起,最后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棵“知识树”,实际教学中显示的是PPT图片。

(2)覆盖面广。“树状结构”的分支度大,各分支在科学复习中容易交集,能达到重难点知识多重复习的效果。如,在复习茎的运输水分、矿物质和养料的实验时,如何能清晰地观察到茎的导管, 就会复习到六下《微小世界》单元里的放大镜和显微镜,甚至可以以它们为“根节点”展开,又会长成一棵“知识树”,这样就能相互交集,形成网络状。

(3)灵活性强。以根节点为起点,可灵活复习任何一个子节点, 避免了以往“线性结构”复习法中的每册每课分散复习的刻板,防止了知识复习的凌乱,有利于相同知识的整合。如,以“植物”知识板块为根节点,可灵活选择在植物的结构、作用方面子节点展开, 也可在六上的《生物多样性》单元中的植物分类子节点中展开,这样就囊括了三至六年级的植物内容的知识。

(4)根节点的知识点可大可小。即知识整理可从大的知识板块为起点,也可从小的知识点为起点,可随实际课时要求灵活调整。如:复习时间有连续两课时以上,可从“植物的结构、作用”为根节点展开;只有一课时的那可从“植物的分类”为根节点开始。

2.在复习课中的具体运用

我在尝试“树状结构”引入植物知识复习时,提前布置学生尽量带齐三上、三下、四下、五上、六上各册科学书,提前布置学生课前自行复习相应内容。同时在上课时制作课件,课后下发每节课的板块复习汇总资料,真正落实“学有所得”的教学理念。

3.高效复习效果的体现

“树状结构”复习方法避免了以往“线性结构”带来的知识板块中各年级相关联知识的松散,能高度集合同一板块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板块内知识的建构和认知。其作用具体体现如下:

(1)复习的省时性。教师对整个小学科学知识板块的结构作了解后,就能合理安排各知识板块的复习时间,避免了以往复习的随意性,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2)复习的高效性。科学的复习对于教师、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比如,对六年级学生来说,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最早学过的科学知识已经过去了四年,曾经学过的内容已经模糊,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系统的复习来清晰、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树状结构”复习方法犹如一张网,能网尽所有的基础知识,甚至能交集, 做到无一遗漏。学生能轻松整合同一板块的知识内容,并能对板块内知识的拓展变化作了解。在多年的科学复习教学中本人发现运用“树状结构”方法复习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学习的惯性,课堂中学生参与程度极高。通过每节点的展开,结合相应的课本与练习,学生记忆中曾经模糊的知识变得清晰,进而得到了巩固加强。同时结合自己编写的各板块复习资料作为学生复习练习作业,从而构建合理、清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学生复习过程轻松、成效显著。

(3)复习的针对性。教师能根据复习时出现的问题,及时缩小板块中的知识点,也就是调整“根节点”的知识,有针对性地加强复习,再结合相应的练习,达到突破难题的目的。

(4)科学高效复习方法的传授。“树状结构”独有的架构模式能在复习中形成由点到面,最后形成覆盖全面的网络。在教学中极易从一个节点的知识触发学生的记忆,容易引起学生抢答,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这样就能逐步养成从知识的认知到学法的提炼。“树状结构”在课堂上的多次运用,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运用这种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理清复习线索,节时、高效地自我复习, 这也为学生将来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科学探究主题复习 篇3

关键词:新高考;区域地理;主题区域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一)新高考背景下区域地理复习时间缩短

由于浙江省初中没有独立的地理课程,相关区域地理的内容被分解在科学、历史与社会两门学科里面,造成区域地理内容的缺失与断档,使初高中地理内容不衔接,导致浙江省内升入高中的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地图知识与地图使用习惯、地理空间思维等认知薄弱,这对高中地理教学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弥补此不足,浙江省的通用做法是在高二学段学习区域地理部分。其中,第一学期复习世界地理,第二学期复习中国地理,但新高考的时间提前,区域地理复习的时间就变短了,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复习区域地理是一个摆在高中地理教师面前的棘手问题。笔者认为主题式区域探究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二)区域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区域地理教学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单调的教法和静听的学法。单调的教学方法表现在教师在进行区域地理复习时,还是从位置、地形、气候、水文、资源、农业、工业、人口与城市等要素入手,引导学生识记区域内的地理事实,归纳区域内的地理特征,理解区域内的地理联系。传统的区域地理教学重视静听的模式,根本不给学生提供探究活动的机会,由于所学内容和教法呆板枯燥,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表现为课堂上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低下。

(三)学生发现问题、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不足

古人云:“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能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能力之一,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但目前大多数学生的提问意识淡薄,探究问题能力缺乏。对学生的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查是目前地理高考的目标之一,《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对地理学科命题考核目标有明确要求: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四)目前区域地理高考的新动向

高考对区域地理的考查立意、考查内容、考查形式都在不断地变化。20世纪90年代,区域地理命制立意重视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事实记忆能力,最常见形式是以填空题的方式综合考查某个区域的国家、地形、气候、河流、农作物、矿产,即地名加物产,只考“地”而不考“理”,只注重考查学生对物化的地理事实记忆情况,不重视学生的地理技能的考查。目前,各省份的高考地理对区域地理的考查往往是以问答题的方式考查某个区域的综合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征。但纵观这些年全国高考地理试卷,我们会发现,全国高考地理试卷对区域地理的考查是以“主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地理探究问题的能力。例如,2013年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Ⅰ第37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1示意了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6分)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6分)

(4)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6分)

本组题以尼罗河鲈鱼为主题,以维多利亚湖及周边地区为区域,以鲈鱼相关的问题链为形式,考查了学生分析探讨鲈鱼引入维多利亚湖和生长的自然条件以及鲈鱼生长繁殖对捕鱼业和地方经济的影响等问题的分析能力。整组题的四个小问题都以“尼罗河鲈鱼”主题为中心进行设计,这种以主题为中心的命题方式是有别于各省市的区域综合题的最大特点。

二、问题解决的切入点选择

解决上述区域地理教学中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区域地理的教学特点。

(一)区域地理教学的应然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任何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规律、原理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它们的特征、成因、分布、联系、变化都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最好诠释。例如,分析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自然要素与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与规律、对区域生产生活进行评价、探寻区域发展的最优化模式等。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一定要用高中系统的地理知识和方法指导区域地理复习,在各地理要素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例如,区域的纬度位置一般影响该地区的热量,海陆位置、大气环流一般影响该地区的降水,所以知道了一个地区的大致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就可以大致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而气候和地形因素又影响该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农作物的种类与分布甚至交通与城市分布;气候、地质条件影响该地区的土地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各种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又有一定的联系;区域的地理区位、资源又影响该区域的政治、经济发展。所以利用这种方法建立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加深记忆、提高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每个主题都能找到适当的区域

虽然每个区域都是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体,但每个区域由于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大气环流、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也不同,每个区域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即每个区域都是独特的,区域的独特性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目前人类主要面临四个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即PRED四个问题。每个问题或主题在世界范围内都能找到适当的、典型性的区域,以这些区域为案例,把区域的自然要素的特点和人类活动的特征与某个主题相整合。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主题区域探究式教学是指运用区域研究的一般方法,探讨某一区域中突出的地理现象(自然或人文地理要素)分布与形成的一种探究式学习活动。其与传统的区域地理学习的主要区别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目标导向上,传统教学是八股式的知识呈现,而主题探究式教学是基于问题解决的;二是在教学方式上,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某个区域,设计若干个以主题为中心的问题,采取自主学习或小组探究的方式而不是以教师讲解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笔者认为,从概念上看,所谓主题区域探究式教学主要包含三个关键词:主题、探究、区域。“主题”就是选取某区域的某种现象、内容或话题,是探究活动开展的中心内容;“探究”是开展教学所采取的策略或方式,是解决“主题”问题的活动方式;“区域地理”是地理模块,是开展主题探究活动的空间背景。

主题区域探究式教学不同于区域主题探究式教学。区域主题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某个区域时,以该区域的某个典型特征或现象为中心,设计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逐步解释或论证探究该现象的教学策略,摒弃了传统“八股式”的教学方法。而主题区域探究式教学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根据问题选择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将区域地理知识和中心问题相整合,运用区域知识逐步解决中心问题的教学方式。换句话说,主题区域探究式教学与区域主题探究式教学的主要区别是:主题区域探究式教学是根据问题选择区域,而区域主题探究式教学是根据区域选择主题。

四、主题区域探究活动的开展

如前所述,“主题区域探究活动”包含三个关键词:主题、探究、区域,在开展主题区域探究活动时要紧紧抓住这三个主题,在三个关键词上下功夫,以有效提高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主题”的确定

确定主题是开展主题探究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主题即话题,该话题最好是基于问题的话题。主题的选取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要来源于真实生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的理念,让地理教育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所以,对于主题的确定首先要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来源于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而不是虚拟的,更不是虚无、虚假、凭空想象,甚至与学生真实生活相冲突。主题要“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2.主题要体现系统地理的主干知识

主题区域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将系统地理的主干知识与区域地理的区域相整合,改变八股式的区域地理教学,适应目前高考对区域地理的要求,提高区域地理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选择主题时要考虑所选择的主题是不是系统地理的主干知识。纵观近些年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对自然地理部分重点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地球运动意义、天气与气候、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河流水文特征、洋流的分布、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区域差异性等。人文地理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人类活动的空间布局的区位分析(包括农业、工业与商业活动、聚落、交通线点、文化生态、旅游)、人口增长与迁移、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联系等。

3.主题要有趣味性和思维含量

主题要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所以开展探究的主题要有趣味性和一定的思维含量,如果对探讨的主题或话题学生不感兴趣,或者没有思维含量,都不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例如,内蒙古草原地区为什么北坡植被比南坡植被长得好,新疆地区种植业为什么灌水越多农作物产量越低,这些与学生的惯性思维相冲突的话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二)区域的选择

当一个主题确定后,就要选择一个恰当的区域,将该主题落实在这个区域,进而开展探究活动。在选择区域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选择的区域应有典型性

每个主题或话题都可能落实在不同的区域,但要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最为恰当的区域。例如,在讲生态问题时,既可以选择中亚地区,也可以选择美国中西部地区,还可以选择澳大利亚或者南美亚马孙雨林等。我们要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区域,如果重点讲生物多样性减少,可选择亚马孙热带雨林;如果重点讲人类活动引起的沙尘暴 ,可选择美国中西部;如果重点讲沙漠化,可以选择澳大利亚等。

2.选择的区域要有互补性

因为每个区域都有若干个话题,例如在讲新兴产业时,美国的新兴产业比较典型;在讲到现代农业时,美国也很典型;在讲到气象灾害时,美国也有典型……但在教学时不能让工业、农业、自然灾害都落实在美国这一个区域,美国只能作为一个主题的区域。所以在选择主题区域时,要综合考虑各个区域的具体特点,做到各个区域之间能够互补,使得区域的自然要素的特点和人类活动的特征与某个主题恰当整合。图2是以人类面临的问题为中心的相关主题及典型区域。

(三)探究活动的开展

根据主题的需要确定区域后,接下来就是探究活动的开展。开展探究活动要涉及主题的问题链、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活动组织的方式、探究结论的展示、评价反馈等。下面笔者以“自然灾害”为主题,谈谈东南亚区域地理的复习。

环节一:主题区域的导入

自21世纪以来,当全球数以万计的人被自然灾害夺去宝贵生命、数千亿美元的财产蒙受损失、数十亿人口受到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的时候,世界各国一直呼吁要共同抵御自然灾害。要抵御自然灾害,首先要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机理、空间分布、防御措施。学生可以阅读世界地图,判断哪个区域出现的自然灾害种类最多、频率最高且造成损失又大。

环节二:出示东南亚区域地形图,探讨自然灾害的相关问题

图3为东南亚地形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说明东南亚区域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的原因。

(2)根据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判断图示B、C、D三个区域所示的自然灾害多发的季节,并说出该三种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3)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说出A区域所示的地震灾害可能诱发哪些自然灾害。

(4)分析该区域受自然灾害影响损失大的原因。

环节三:小组展示探究结果,教师点评

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讨论结束后,小组展示探究结果,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点评,并予以补充。

环节四:学生自主构建“东南亚自然灾害”思维导图

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和东南亚的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自主构建“东南亚自然灾害”思维导图。

科学探究主题复习 篇4

目标

1.认识并学会分辨电池的正负极。2.简单辨别电池种类及型号。3.知道电源的作用。材料

1.AA电池、单元动画《会咬人的电》

2.自备:使用电池的玩具、其他种类的电池、各种各样的电源图片 过程 导入

导入一 故事导入

 教师:有一天,诺诺和蒙蒙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不远处,突然飞来一辆小跑车。两人正要躲开,小车却在撞到他们的脚趾之前慢慢停住了。坐在车里的小人儿正闷头踩着油门,小车就是不走。诺诺说:“额,小小朋友,你的车没油了吗?”小人儿仰着头可怜巴巴地道:“我的车是用电池的。电池没电了,小车就走不动了。”蒙蒙从口袋里掏出两5号电池,两人蹲下把小跑车翻过来,给它装好了电池。诺诺又把小人儿放到车里,小人儿高兴地向诺诺蒙蒙道了谢,开着车欢快地跑了。

导入二 单元动画导入

 教师:(播放动画)请问:刚才的动画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小老鼠不小心触电了,对吗?

 教师:现在老师要问其他的问题了:小朋友你们有玩具车吗?玩具车的电池没电或者是没有装电池的时候,玩具车还能开动吗?

 教师:(总结小朋友的回答,并提出电源的重要性)没有电源,电器就无法工作,我们也无法玩电动玩具了。

活动

活动一 各种各样的电源

1.教师展示各种电池和各种电源的图片

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电动玩具都用的什么样的电池啊?(小朋友们展示从家里带来的电动玩具和电池)

蒙诺幼儿科学探究乐园

十二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成果 受著作权法保护

 教师:这些电池的长得可都不一样呢。哪个小朋友可以说一说,这些电池哪里不一样呢?(大的,小的,方的、圆的、圆柱形的电池)2.小朋友们讨论电池、电源如何能让电器或玩具工作的

 教师:电池是怎么让我们的玩具工作的呢?(引出电量的概念)原来电池能够储存电量,然后自己储存的电量送给电动玩具,然后我们的玩具就能动起来啦。 教师:电池的种类很多。像这种小一点的电池叫做7号电池。大一点的叫做5号电池。还有这种小小的圆圆的电池,像不像衣服上的纽扣呢?它的名字就叫做纽扣电池。

 教师:我们发现电源也是多种多样的,像5号、7号电池这样的电源,是通过自己储存的电量为电器工作的,储存的电量用完,就没电了;像教室里墙壁上的插孔,则是通过线路的连接为电器提供电量的,只要一直连接着,这个小小的插孔就能一直为电器提供电量。

 教师: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不可以用手触摸连着的线路以及插座和插头。(讲解用电安全)

活动二 电动玩具动起来

1.学会分辨电池的正负极

 教师:(分发5号、7号电池,并强调电池也是一种电源)。小朋友们,我们看看这些电池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呢?(引导幼儿观察电池虽然大小不同,但是都有两个不同的极)

 教师:仔细观察电池,我们是不是看到一头长着一个小犄角,另一头光秃秃的呢?长小犄角的就是电池的正极,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号,另一边没有长犄角的是电池的负极,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号。2.探索电池的安装方法

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试试安装电池,看看玩具能不能起来呢?

 教师:有的小朋友成功了,那玩具没有动起来的小朋友知道原因吗?请成功的小朋友帮忙检查一下电池的安装是否正确?

 教师:电池的两极要正确地安装到电池的家里面。光光的小屁股这头,要安装到弹簧这边。我们也可以利用电池上,和电池家里面的“+、-”符号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蒙诺幼儿科学探究乐园

十二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成果 受著作权法保护

安装。

 教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哇,小朋友们都成功了。让我们一起玩吧。

活动三 玩具找朋友

 教师:老师把2号电池、5号电池和7号电池放置在操作台上,请小朋友们分组,每组4人,每组3个玩具;

 教师:从现在起,以小组为单位,为每组的玩具寻找合适的电池。每组所取电池数目不能超过6个(数量的限定视玩具所需电池数而定)。若本次所取的电池不合适,则可以和相邻小组交换合适电池。将电池安装好,让玩具动起来。哪个小组用时最短,速度最快,哪个小组就是冠军。

注:过程中教师注意小朋友安全,引导小朋友有秩序地取放电池。评估

1.是否知道电池凸起的一端是正极,另一端是负极;知道“+”为正极、“-”为负极。2.可以辨别5号电池与7号电池。3.能否正确地安装电池,让玩具动起来。延伸

1.找一找,除了玩具车外,还有哪些玩具是需要安装电池的? 2.这些需要安装电池的玩具,都是需要安装两节电池吗?

3.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家中的电器,哪些需要安装电池,哪些需要插入插孔?

蒙诺幼儿科学探究乐园

“初三复习备考辅导”主题班会 篇5

九(1)班童维华

2012.2.22

一、班会目的1、帮助学生进一步全面深入地认识初三生活,使他们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

2、给予学生具体详尽的学法指导,为他们解决当前困扰。

3、帮助学生树立勇攀高峰的自信心,为他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班会准备

1、事先了解学生存在的困惑,使他们有备而来,力争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达到班会的针对性实效性。

2、布置教室,黑板书写标语“初三复习备考辅导”。

三、班会时间

计划一小时

四、班会过程

(一)介绍本次班会的意义和目的。

(二)由班主任从五个方面讲解初三生活。

1、课堂环节

要点:

①吃透课堂内容

②提高课堂实效性

不一定要抄录老师所有板书,要根据自己情况学

2、课下复习环节

要点:

①认识其重要性

是自己学习实力提高的关键环节。

②计划性

将自己的课余时间和需要复习的课目内容有计划地安排起来,有规律不遗漏地复习巩固。③针对性

针对弱科弱项采取相应的复习策略。

3、战略战术

要点

①生活要有规律,熬夜应战得不偿失

②要根据学科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

兼谈语文失利的教训——应坚持少量高频原则

③提高保分意识,不要丢掉轻意能拿到的分

④掌握一些答题的技巧

4、心态的调整

要点:

①心理因素不起决定作用,实力最重要

②树立信心、付出勇气去迎接挑战

5、听老师的话——结束语

老师们多年带初

三、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跟上老师的步伐,按照老师的指导意见去复习没错。

五、班会后记

科学探究主题复习 篇6

AB:英墩中学“有效复习,迎接考试”主题升旗仪式现在开始。

A:全体同学面向国旗,向右转!

AB:出旗!

A:升国旗奏唱国歌,敬礼!

B:礼毕,向左转!

A: 刚刚送走激情澎湃,展现风采的我校第18届田径运动会,接下来我们马上就要迎接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同学们暂时收入运动场上的兴奋,调整心态用运动会的精神投入期中考试的紧张复习中去!

B:复习不单是机械的重复,而更应包含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学们应该利用复习之机夯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要重在知识的应用,在训练能力上下功夫,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A: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复习要有计划,复习更要有侧重点,关键是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将重要的知识牢固掌握,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楚。

B:在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的时候我们应抓住重点、难点和疑点。对于重点应吃透,对于难点则要努力攻破。一方面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理解,另一方面同学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在交流中解决这些难点。

A: 复习更重要的是查漏补缺,对于一知半解的疑点决不可轻易放过,任何问题在我们的头脑中都不应是模棱两可的,可以准备一本本子把平时的练习中所出现的错误都记录下来,再进行一次分析,以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B:今天我们荣幸邀请到我们学校学生会副主席肖蜜同学为我们做国旗下讲话:大家掌声欢迎!

A:感谢肖蜜同学的精彩讲话!

B: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了辛勤的劳动,我们才会有成果,不劳而获的事情是不存在的!A: 是的,勤奋属于珍惜时间,爱惜光阴的人,属于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人,属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人,属于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

B: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的选择勤奋”; 卡来而更激励我们:“天才就是无止境的刻苦勤奋的能力。

A: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祝同学们在这一次期中考中考出好成绩。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大家只要努力就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AB:同学们,努力学习,相互友爱,用学问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样,你才会使自己出类拔萃。让我们共同加油吧!

AB:英墩中学“有效复习,迎接考试””主题升旗仪式到此结束

现在公布上周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

科学探究主题复习 篇7

一、专题复习关注单元主题的必要性

一是从高中历史复习课教学的要求看。历史专题复习是在课时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课文专题内容的整合和单元基本思想的提炼。专题复习课应在单元主题的指导下,通过联系、对比、综合、分析等思维活动使学生理解历史知识间的关系,构建专题知识体系,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升华对专题知识的理性认识。并通过专题训练提升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进而实现专题复习目标。所以,抓住单元主题是提高专题复习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是从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思路来看。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把课时内容和单元内容结合起来,构成一个个学习专题,使同一专题内容集中于一个单元,便于体现历史的演变过程和反映专题知识的内在联系。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反映了特定的主题,即本单元的核心思想。这一编排方式要求我们在专题复习中把握单元主题,并利用单元主题整合专题知识,挖掘专题内容的思想内涵,实现对课时内容复习的深化。所以,围绕单元主题复习是符合教材编写特点的。

三是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的特点来看。近年来,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的“主题”特征非常明显,试题的特点是以某个主题为中心,将主要考点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重组和建构,并围绕主题组织材料和确定设问,解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好试题的主题。如2014 年全国文综Ⅰ卷第41 题以“抗日战争为全民族的抗战”为主题,要求学生围绕主题对60 年代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目录提出修改意见和理由,让学生用正确的史观去认识七十年前这段抗战史;又如2015 年高考天津卷第12 题以“人类不同文明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为主题,将古代中国和希腊、罗马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对比,要求学生运用全球史观的理念和方法去探究问题。从“主题创设”的特点来看,开展主题教学是适应高考发展趋势的。

二、单元主题确定的主要依据

单元主题的确定,既要体现本单元学科内容的学术性,符合学科特点,更要遵循新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教育的价值。“主题的确定是一个从历史材料到历史认识的归纳、提炼过程,也是在旧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的过程,它包含对教师教育思想、历史认识、史料积累、思维论证等多方面能力的考验。”[1]那么,如何确定单元主题?如何围绕单元主题开展专题复习?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为例进行说明。

(一)基于模块主题挖掘单元主题

新课标历史教材分成若干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主题是各模块的“灵魂”。在模块教学下,每一单元主题的确定都必须完全服从于实现模块学习目标的需要,并上升到模块主题的高度。必修二教材主要反映人类经济文明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不断创新。所以,以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是人类经济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艰难与智慧,也由此而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我们应从经济文明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场经济政策的调整。

(二)基于课程标准要求提炼单元主题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习要求反映课程内容的教育价值和应实现的教育目标。我们可从课标的要求出发,分析提炼专题内容的学习主题。围绕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我们可以把课标的总体学习要求理解为:明确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应适时进行调整,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重点理解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新体制形成和完善的历史性贡献。

(三)基于课文内容剖析单元主题

“教学主题是否突出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解读和对教学文本的合理再造。”[2]我们应立足本专题的核心思想,审视该教学内容中所渗透出来的独特价值和内涵特征。从教材单元导言和主旨内容中可认识到本单元的内容核心是国家对经济政策的干预;本质是政府通过法律的手段,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深刻改造;内涵是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使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其意义在于不仅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而且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范例。

(四)基于现实生活发现单元主题

以史为鉴,服务现实社会是历史教育价值之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题定位,同样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角度。作为经济现代化探索中的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体制。在这一新体制下,不再使经济放任自流,不再让社会缺乏保障,而是让国家充分担负起调节经济、安定社会的责任。探讨历史上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和变化,对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通过深化改革以促发展、惠民生具有借鉴意义。

据上分析,本单元的主题可以归纳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罗斯福通过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促使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新政的实施是人类经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阶段,我们应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罗斯福新政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

三、单元主题在专题复习课上的运用

“单元主题的确定仅仅是进行专题复习的基础和前提,单元主题的呈现与引导才是实现主题教学的主干和关键。”[3]通过单元主题的呈现与引导加深学生对专题内容的感悟,以期专题复习目标的实现。

(一)围绕单元主题确定复习目标

历史专题复习就是要围绕单元主题从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中获得独特的历史感悟,提升对单元内容内涵的认识。所以,我们要结合单元主题,提出富有学科价值的核心目标。依据本单元的主题我们确定了如下复习目标: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制度与政策原因;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分析理解罗斯福调节生产与市场关系的改革机理,认识罗斯福新政对人类经济文明发展的贡献;梳理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演变趋势;认识罗斯福新政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借鉴作用。

(二)围绕单元主题构建知识体系

复习目标确定后,就要围绕目标选择主要内容来支撑、演绎单元主题,所选择的内容要明确而集中地体现并服务于单元主题。在选择内容时,要深入理解主题立意的核心观点,选择能有效阐释和佐证主题立意的主干知识,以突出单元主题;要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对教材内容有取有舍、有详有略;要适当拓展教材内容,深挖教学内容的内在特征;注重专题内各课内容之间和专题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总之,要站在用主题构建整体课堂的高度,围绕特定主题组织、整合相关教学内容,使“历史教学内容都能够串联起来,成为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形成宏观、思辨和开放的大历史”[4]。

就本专题而言,我们要紧扣课文中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个核心要素进行知识整合,将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包括金融、贸易体系的建立整合到专题知识体系中。围绕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梳理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拓展对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认识,并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等纳入到知识体系中来。在专题复习的基础上再围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跨时代的纵向整合,梳理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通过跨地域的横向整合,对比资本主义的美国和社会主义的苏联、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说明人类经济体制的多元化特征,反映人类的经济活动应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三)围绕单元主题进行问题探究

对单元主题的正确认识是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和分析而形成的。为了提升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我们应围绕单元主题选取恰当的史料,并立足这些史料,设置可探究的又能体现单元主题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让有效的史料演绎单元主题,用可探究的问题彰显单元主题。如围绕罗斯福新政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应从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这一主题,设置如下一组材料供学生阅读和思考。

材料一 经过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里的高速发展和改革,资本主义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列宁指出的垂死的、腐朽的状态,重新恢复了生机。……阶级矛盾缓和,社会相对稳定。这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历史性进步,是资本主义的一个部分的但是重要的质变,标志从传统资本主义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5]。

材料二 其意义是消灭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列为政府职责和社会的目标,帮助“不幸者”是全社会的责任。例如传统的观念是,只有资本家认为有利可图时才雇用工人,这是天经地义的;现在规定了最低工资福利,不仅是从法律观念出发,而且是一种公认的正义的观念[6]。

材料三 尽管罗斯福新政距今已经近70年了,但对我们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启迪作用。

我国现在进行的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竞争必须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在市场经济中,真正公平的竞争环境,是不能由市场机制自我生成的,而需要由政府来调节,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的措施仍有存在的必要[7]。

各种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对罗斯福新政意义的分析都局限在对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恢复的作用上,我们如何拓展对罗斯福新政意义的认识呢?上述材料是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罗斯福新政所做的种种评价。材料一从制度革新的角度,突出罗斯福新政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史上的地位;材料二从民主政治的视角来评判新政,肯定了罗斯福新政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行为;材料三则点明了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以上材料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新政的积极效应不仅在于经济方面,还有其政治意义;不仅超越了时空,也超越了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所以,通过提供材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问题,不仅训练了学生灵活而开放的思维能力,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认识视野,提升了学生对罗斯福新政价值的认知水平,使学生认识到新政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深化了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黄永友.浅谈主题教学与高考备考[J].中学历史教学,2012(9):50.

[2]朱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如何提升教学立意[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3(11):23.

[3]王继平.论历史科“主题化”课堂教学[J].历史教学问题,2012(3):121.

[4]陈春露.关于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实施主题教学的思考[J].历史教学,2010(12):18.

[5]陈启懋.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J].美国研究,2006(2):142.

[6]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06.

科学探究主题复习 篇8

一、基于“进行探究和学习探究”的关键经验,构建主题网络

主题属于半结构性的课程,需要事先筛选资源编织主题网络、设计活动方案。我们在《忙碌的建筑工地》主题探究价值分析基础上,以“进行探究和学习探究”关键经验为出发点,分别预设了“建筑工地上的车——建筑工地上的职业——建筑工地上的物——我当小小建筑师”四个活动点。(见下图-主题网络框架图)

预设的“建筑工地上的车——建筑工地上的职业——建筑工地上的工具”三方面活动间具有层次逐一递进的关系。基于幼儿运用感官关键经验,我们将最直观显眼的“车”作为主题活动的开篇,以一系列问题作为关键经验,将幼儿的探索点逐步由“车”转向“人”,再深入到工地内部,探究他们使用的“工具”。以建构游戏“我是小小建筑师”作为幼儿进行探究和体验的载体,贯穿整个主题活动全过程。试图用“问题”引出“主题”,以幼儿的“疑惑”作为主题建构的主要脉络,利用幼儿的“发现”推进活动向纵深发展。

当然,这只是教师预设的初步网络框架,活动时还需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和兴趣点(即关键经验),不断补充修正计划,调整删减相关内容,以帮助幼儿提升关键经验。

二、基于“学习探究”关键经验,以体验为基点,在操作中实现主动学习

探究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它既是幼儿科学关键经验,也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方法;而操作体验则是探究的基点。我们充分利用园内外一切可利用资源与多样化的建构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探究学习、记录,实现主动学习。主要策略有:

1.基于“运用感官”关键经验,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观察记录探究过程

造房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打地基、做地下工程、一层一层造楼房,要观察到如此多的信息,需要长期地跟踪观察;同时,各类工程车的外形特征可以在模拟中去探索,但它们的工作状态和忙碌景象(包括声音、灯光、动作等),除了视频、书本和成人讲解外,对于工程人员以外的人是无法清楚地了解的。但是这些不可能获得的直接经验在我园的阳台上都能直接获得,这也构成了我们开展《建筑工地》主题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首先我们将面对龙禧小区建筑工地的围棋专用教室改为建构教室,尊重孩子的意愿命名为“喵呜小镇建筑工地”。其次,将大班的廊道展示和布置成孩子探究活动过程与搜集到的资料分享园地,创设出一面能与孩子产生互动、引发共鸣的主题墙饰与孩子进行无声对话。

我们期望利用建筑工地的真实场景、零距离观察的机会和实践操作的平台创设等手段,达到支持幼儿实现亲历探究的过程目标。同时,这个过程又为教师对幼儿进行跟踪观察和探究记录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2.基于“操作探究”关键经验,让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实现主动学习

整个主题性建构游戏从“喵呜小镇建筑工地的创设”到最后合作搭建“喵呜小镇”,共分四个阶段,以问题为导向,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幼儿在收集信息、操作体验、建构游戏中主动获得相关的主题关键经验,实现了主动学习。

第一阶段:下放环境布置权,帮助幼儿主动获取关于“建筑工地”的关键经验。“喵呜小镇马上就要开始施工了,我们该做哪些准备工作?”让幼儿通过现场观察、集体讨论形成共识:工地需要防护网、安全标识、安全帽、建筑材料等。这一过程也是激发幼儿运用感官主动探究周围环境的学习过程。当教师根据幼儿的意见让游戏场地以模拟的建筑工地形式出现在幼儿眼前的时候,孩子们都跃跃欲试,兴奋异常“哇!这是我们自己的工地哦!”“哈哈,我也可以造房子了。我要给喵呜造一幢很大很大的别墅”……由此,也在幼儿的心中初步积累下了关于建筑工地的关键经验。

第二阶段:设计小镇图纸,积累关于“社区”的关键经验。 “喵呜小镇马上就要开工了,什么地方造高楼、商铺、别墅?除了房子小镇里还要有什么?如果需要游乐场、公园,你想造在什么地方?这些都需要我们事先设计好。”引导幼儿分小组讨论、画出设计图;小组汇报交流后进行集体投票,选定一个作品作为施工蓝本,经过集体修正后,形成正式的小镇图纸。最后,让幼儿用多色海绵地垫对照图纸对“工地”进行铺设体现区块。

第三阶段:收集信息自主搭建,积累关于“建筑造型”的关键经验。幼儿若想搭建出多元建筑,必定要先有关于建筑多样化造型的关键经验的铺垫。于是“我的家园、我看到过的国内外建筑”搜集活动由此展开,并在廊道主题墙饰中进行呈现,幼儿相互交流讲述。同时开展“我设计的建筑”展,鼓励幼儿用绘画、积木搭建、彩泥拼贴等进行多材料多形式建构,开阔幼儿眼界,丰富幼儿经验,为合作搭建作铺垫。

第四阶段:有目的合作搭建,以观察解读幼儿行为促进幼儿关键经验的突破。当幼儿累积了丰富的建筑造型关键经验后,喵呜小镇主题搭建正式展开。根据幼儿事先设计的图纸,在相应的场地按“高楼——别墅——公园——桥梁——游乐园”几大区域,逐步展开主题式搭建游戏。每次进入工地搭建前,小组人员先商量画出要搭建的建筑设计图纸,组员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有目的地合作建构。教师则根据《幼儿作品取样系统之儿童发展指引(积木类)》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解读,有意识捕捉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经验突破和能力发展的关键“需要”;找寻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并从中提炼出“科学关键经验”,努力将有潜在教育价值的生成活动转换为幼儿的主动建构学习。

3.适时修正填补主题内容,促进幼儿关键经验的提升

幼儿在主题活动过程中必定会出现许多“科学关键经验”,教师唯有通过观察解读幼儿行为,才能及时捕捉到信息并有意识地进行筛选、归纳总结之后,不断修正主题计划、填补或生成活动内容,并借助生成活动、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幼儿的科学关键经验,推进主题活动向纵深处发展。

比如在探究“建筑工地上的车”时,幼儿总会将工程车与日常的车进行对比探究,并认识了很多车。但对车的各种用途、轮胎的秘密等关键经验却相对比较模糊。因此,我们又适时生成了《汽车大解密》主题活动,围绕“我眼中的车——车子真好玩——轮子真神奇”三个内容展开探究,帮助幼儿获得更多关于车的关键经验。

我眼中的车——身边科学大发现 从日常生活中挖掘资源进行随机性科学学习。如:平时上下学时,引发幼儿对各种交通工具的结构造型、司机操作动作等现象的关注;外出实践活动时对真实环境中的车队观察;节日跟随父母外出时对火车、地铁等平时触摸不到的车进行有意观察和发现,并拍照回来交流分享,用孩子的经验教孩子,引发进一步发现观察的兴趣和激情。

车子真好玩——游戏体验玩科学 利用幼儿园沙水池和大量的工程车(玩具模型),开展沙水建构游戏。利用园内各种自行车、卸货车、平板车等运输建构材料;美工区画车、做车模、装饰车、制作汽车模型,玩马路上的车等游戏。科学区研究车的造型、寻找各种车轮胎的秘密、车牌大揭秘、车标志大搜集等。让幼儿在生活与游戏体验中发现车的各种秘密,积累更多车的关键经验,既深化教材又提升动手操作和探究学习能力。

轮子真神奇——精密仪器做科学 利用科学发现室里的精密仪器、实验材料配合主题展开关于轮子和机械的专题实验,如:滑轮等;让幼儿有机会像科学家一样学习做研究,围绕《车》主题中关于“轮子”这一关键经验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逐渐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和概念。

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会从主题量化、幼儿能力、成长记录等几方面对主题展开多元评价。主题活动结束后开办展览会、交流会等,使其成果与全园幼儿共享。

总之,基于幼儿科学关键经验而构建的主题活动,内容是机动灵活的,手段是多样的,学习的方式是主动的。也正因为开放,幼儿才有自主选择探究和进行探究的机会。在大量的信息收集和交流碰撞,也难免会产生一些争执或问题,但这也恰恰是提升他们关键经验的突破点。当然,教师也往往会因缺乏对幼儿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经验价值缺乏判断能力,而导致让各类“关键经验”错失了其出现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不断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对幼儿关键经验的认识和价值判断是实施主题的关键。在学习和教育实践中,我们和孩子共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占兰,幼儿园课程资源丛书: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5

[2](美)沃斯,(美)格罗尔曼著,刘占兰等译,蚯蚓,影子和漩涡——幼儿班里的科学活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

科学复习 篇9

实验小学陈艳苹

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课怎样做到有效复习?回顾多年新课程《科学》的教学,下面就谈谈有关科学课复习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科学课复习的意义

复习的任务不仅仅是巩固记忆,记忆的方法也不仅仅是重复。所以,复习绝不是简单地重复所学的内容,而是更高层次的学习。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有一个认识、理解、消化、积累、运用、衔接、转化和迁移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大多数环节都是通过复习来完成。所以,复习的任务除了巩固记忆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掌握知识联系、总结知识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等任务。

二、抓住复习课的基本环节

无论是在分章复习、分块复习、综合训练,还是在最后冲刺阶段的总复习,复习课的基本环节都可以概括为六环节十二个字,即“预习→提问→讨论→精讲→精练→点评”。具体操作:告之学生一周的学习任务,做好预习,从而发现自己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好,有利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经师生讨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实验及时点拨,突破难点重点,再经精练、课堂检测,及时批改,了解情况,及时点评。要求预习阶段完成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整理及知识的应用。总之,在复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可牢牢抓住这六个环节,各个环节相互调节。若预习不足应该由提问来补充;提问不足由讨论来补

充;讨论不足由精练来补充;精练不足又可由精讲来补充;精练、精讲之不足又可由点评来补充。

三、练习与反馈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具体单元、章节的内容,设计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有具体情景的练习,设计有重点的练习,做到少而精,不做繁、难、偏的题目。这样的练习设计需要教师在平时及时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哪些掌握好,哪些掌握不好,有针对性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果;这样的练习,若作为检测,学生会尝试进步、成功,提高自信,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重新扬起希望之帆。教师要及时批改练习,及时反馈,有时当着学生的面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使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知识积累得越来越多,能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复习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好。

练习点评时,首先点评的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重新审题,抓关键字、词、句,明确题目要求,建立知识联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营造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学生讲方法、讲原理、讲技巧、讲关键、讲思路、讲规律,做到有目的的精讲。其次,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做到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

在练习的量上,要把握一个度,切忌搞“题海战术”。

四、帮助学生寻找科学的复习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寻找科学的复习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不科学的复习方法。有的同学做了很多的题目,却仍然没有明白它们代

表同一知识点,不但不能举一反三,甚至举三不能反一,其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有的同学由于自己觉得成绩很好,所以,总认为基础的东西,太简单,研究双基是浪费时间,只想做别人觉得有困难的东西,其结果基础题、简单的题错得多,分析所犯的错误,只简单地归纳为粗心,这是不重视双基的复习,好高骛远,等等。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同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复习方法。作为教师,要认真观察分析学生,采取适当的方式,对症下药,引导学生纠正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上一篇: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金银花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下一篇:幼儿节目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