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的探究学习

2024-08-12

小学科学课的探究学习(共12篇)

小学科学课的探究学习 篇1

《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在各科中, 面向全体学生, 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不仅强调学生倾听教师, 更要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 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 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同时, 要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

目前, 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的新课程改革, 重点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倡导探究式学习。那么, 应该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探究学习的重点不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 不必追求科学家探究的水平, 不能向博士导师指导研究生时所强调和所关注的方面看齐, 在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不必要求过高, 这也不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探究的重点。当然也不能满足于儿童自发探究的水平, 而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具体说来, 教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应该把重点放在四个方面。

一、通过探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课间有学生问:“下雨天, 蚯蚓为什么会钻出地面?”经了解是学生活动时在操场上发现的现象。顿时学生争议开了, “是因为缺氧。下雨时, 小鱼也会从水中探出头呼吸。”“或许是搬家, 蚂蚁下雨前不是要搬家吗!”“现在下的是酸雨, 把土壤腐蚀了, 蚯蚓呆不下去了。”“下雨后土里灌满了水, 没有空气憋的慌, 蚯蚓不喜欢太潮湿的地方。”正好《动物与环境》一课可以探究蚯蚓适于在什么环境里?明亮的地方还是阴暗的地方?潮湿的地方还是干燥的地方?教师把这些问题提到前面来探究, 达到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目的。这样, 既关注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又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通过探究加强了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孩子天生好动, 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心。探究学习《怎样防止金属生锈》一课时, 对其中的实验, 教师可提前一周就让学生将两只铁钉分别放置在干燥处和潮湿处, 观察两只铁钉生锈的情况有什么区别。一周后的课堂上, 学生兴趣盎然, 纷纷汇报了自己的实验结果。这时教师可趁势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交流后得出潮湿的地方金属容易生锈, 并对自己亲自发现得出的结论特感兴趣。教师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再提醒学生看看桌子铁脚的生锈情况, 发现油漆掉了的地方都生锈了, 再看铁的文具盒同样发现掉油漆的地方也都锈了, 于是得出油漆有防锈的作用。通过探究, 学生不仅掌握了有关科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对学习科学的兴趣更浓厚了。

三、通过探究获得关于身边世界的理解

小学科学课不仅培养了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更是学生懂得生活、理解身边世界的钥匙。在学习《杠杆》一课时, 学生迫不及待拿着文具盒、尺子、铅笔做起实验来。教师趁势引导学生:移动铅笔离手指近一点, 或离文具盒一端近一点, 再压尺子的一端, 会发现什么秘密?通过实验、讨论后, 学生得出, 杠杆的支撑点离物体越近, 离用力点越远时, 就越省力;杠杆不仅省力, 还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此时, 学生获得的知识还只停留在课堂实验上, 还需要教师为学生架起课堂通向生活的桥梁。这时, 教师拿出钉有铁钉的木条, 请力气大的男生空手把铁钉拔出来。男生折腾了好一会, 也没有拔出来。接着再请一个娇小的女生用羊角锤来拔铁钉, 她轻而易举地就把铁钉拔出来了。学生顿时明白, 羊角锤这个大力士起的是杠杆的作用。然后再让学生举一反三, 如剪刀、钳子、铁锹、铡刀等, 学生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最后教师告诉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许就蕴涵着一个科学道理, 掌握好科学课的有关知识, 你会懂得更多。

四、通过探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学习《雨中的布料》一课时, 一上课, 教师安排几位学生表演被雨淋的样子冲进教室, 发现不同的衣服被雨淋湿的程度不一样, 猜测跟布料的关系。然后教师出示丝绸、棉布、毛料、尼龙等让学生认识, 并提出刚才的猜测怎么验证。学生齐声说用实验。教师追问: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了操作方法:将水洒在布料上, 一样的距离, 一样的速度, 将喷雾器都按一下。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接着, 学生按照自己得出的操作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实验, 做好各个实验员的分工, 分别为记录员、材料员、操作员、观察员、记时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实验时间, 不同的学生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而学生相互交流与沟通, 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 共同解决问题, 能对实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 从而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猜测:不同的布料吸水性和透水性各不相同, 根据不同的用途应选择适用的材料。同时学生也明白了, 在生活中, 猜测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的。通过探究, 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的方法。

尽管儿童没有射电望远镜用以观察太阳系的奥妙, 没有电子显微镜来探究无限微小世界的秘密, 人们也并不期望他们对物质有什么新发现。但是, 儿童照样自发地或在成人指导下探究着这个世界的奥秘。探究并不复杂难懂、高不可攀, 它存在于每个人身边, 渗透于生活中每一个角落。儿童所从事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 与每个成人对自身所处社会的探究, 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 应关注的重点正是让学生学习作为探究之本质的那些共同的方面, 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在学生生活中和走向社会后也能有所启示和运用的共同的方面。我想, 只要我们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科学课就会成为学生飞翔的翅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韩水金.小学科学课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J].浙江教育技术, 2010 (5) .

小学科学课的探究学习 篇2

如何使科学探究式学习简约有效

广西上林县白圩镇中心学校 黄燕宁

李伟臣老师在“基于课堂的小学科学探究学习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中概括出:小学科学课程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小学科学课程中也需要采用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如讲述、示范、观摩,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要使科学探究式学习简约有效,我认为主要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方面着手。结合《杠杆的科学》的教学,谈谈我一些肤浅的认识。

学生的学:

1、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学,很多时候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是被动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的机会,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探究,提供参与、讨论的机会,学生也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在《杠杆的科学》实验教学时,判断这种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我放手给学生实验,收集每组三种不同情况的数据,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得出结论:在杠杆平衡的条件下,可以看挂的钩码数多少,如果用力点的钩码数少于阻力点的钩码数,就是省力杠杆;如果用力点的钩码数大于阻力点的钩码数,就是费力杠杆;如果两边钩码数相同,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也可以改变与支点的距离,使省力、费力杠杆互变,使学生既掌握科学知识,又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2、探究学习不应止于课堂,培养学生大课堂观。教师引导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比如学生自己制作小杆秤,刚开始学生看着课本制作,无法称出物品的重量,我引导学生查资料、寻找原因,使学生的玩具称变成实用工具,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教师的教: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备好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不备课肯定上不好课。备好课不仅指教师备教学设计,明确某一节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还要备实验器材。我备好《杠杆的科学》的教学设计,认为仪器室应该有杠杆尺,提前一天准备仪器,竟然没有!我连夜用泡沫条、纱线、铁钉和小夹子自己制作一把杠杆尺,第二天才不至于纸上谈兵。有了这次教训,我至少提前2天准备实验器材。

2、转变教师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将探究学习引入科学课堂。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一般是教师简单地灌输知识,在有些学校由于实验器材限制,科学课程很难进行实验,有些应该是学生实验,也只是教师演示,这样的教学没有起到研究效果。在今后教学中,应将探究学习引入课堂,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

3、创设有效学习情境,简捷有趣地导入新课,设疑激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才能有效。我上《杠杆的科学》这一课,利用学生很喜欢的电视剧《神话》导入:同学们喜欢《神话》的哪个人物?大部分学生都说易小川。你们为什么喜欢他?有的说易小川聪明、有智慧;有的说易小川无所不能,没有困难能难得住他。我说:“同学们不用佩服易小川,只要你们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你们可以比易小川更聪明。”学生自信满满时,我出示易小川利用杠杆移动大鼎简笔画图:“易小川就是利用我们六年级《杠杆的科学》知识战胜了对手,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它的奥秘?”“想!”学生在好奇心的指引下,开始积极的探究学习。

4、及时、多元地评价学生探究活动。小学学生学习的特点就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在科学学习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当及时、准确、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探究过程正确、有效果。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

小学科学探究学习策略 篇3

一、引导发现,注重科学探究的尝试性

发现是科学探究的开始,由于好奇是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问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反映。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绝大多数教师已形成共识:只有坚持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因为学生提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的。正因为这样,我们说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

如在教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这一内容时,我准备了很多材料和水,问学生看了这些材料最想做什么,学生最想把这些材料放入水中,由于这些材料在水中的现象各不相同,所以学生产生了许多问题,然后学生尝试探究自己提出的“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这一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处在探究的热情之中。

二、鼓励参与合作,追求科学探究的研究性

1、创设条件,激发兴趣,提供科学探究的氛围。

我们必须相信孩子,乐于为孩子提供“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并且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指导。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提供他们主动参与的空间,科学探究的效果才能得到增强。

2、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提供科学探究的动力。

每一个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应该有一定的选择探究问题的权力,如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的喜好去探究,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非常浓厚,探究也会更深入、更持久。

3、建立合作小组,提供科学探究的合作伙伴。

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论,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所以,在科学探究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竟争”的氛围。在科学探究中,各组进行制订计划、实验和调查、研讨和综合意见等合作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选择专题,分工合作,加强科学探究的实效性。

在科学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围绕一个主课题,确定几个小的研究专题,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分工合作,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研究性和发现的能力。

三、放手实践,品味探究成败的过程性

科学探究要重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学《观察与描述》时,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并借助一定的工具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秘密,体验到了观察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摸物游戏",使学生的兴趣高涨,我见到了成功者显出的满足,探究者发出的惊喜,虽然有的学生没有说出摸到的是什么物体,但这使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各种感官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四、张扬个性,培养科学探究的独创性

在教师的教学中,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思维情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和空间,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花,才能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独创性。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儿童个性,千万不可以以成年人的所谓理智去律令孩子们。引导学生批判地接受前人的各种成果,形成不唯师、不唯书、只唯实的思想观念,不断超越自我,逐步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如教学《观察水》时,学生除了可以用眼、耳、鼻、舌、手等感官认识水外,应鼓励学生借助各种工具或材料用多种方法进一步认识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具体、更全面地描述出水的基本性质。

五、不断反思,坚持科学探究过程的评价性

在科学探究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评、教师综合评,对学生的科学探究学习作出适当的评价。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表现。不仅要对学生的小论文或研究报告进行评价,还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得到这些结果的及其间的经历,如他们如何提出研究的计划和假设,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何,在活动中是否表现出兴趣、责任感、创造性与合作精神等等。

另外,要关注学生各个侧面的发展变化,即在一个时间段对学生在科学探究若干领域的表现进行不断地比较,借此判断学生在该领域的成长和进步,尚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进一步发展方向。如在学习土壤单元之前,有的学生嫌泥土脏,不愿意用手直接去接触土壤,而学习了这一单元后改变了这种看法,这就应该对学生的行为给与肯定。

评价也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而不是制造等级,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一种教育方式。坚持科学探究的过程性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小学科学课的探究学习 篇4

一、创设情境, 引出探究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常言说得好, 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 不如创设情景,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起点高, 探究的实效就更好。如教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一课时, 我让学生推荐出班级中公认的一个力气大的和一个力气小的两位同学来拔河, 工具是一根不锈钢的管子, 在其中一端加了点东西, 结果力气小的几次都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这样的结果, 很显然出乎学生的意料, 于是学生提出问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对摩擦力的思考。

在科学课的探究过程中, 创设情景的方法有很多, 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 努力创设教学情景, 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 积累一定的科学知识, 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营造氛围, 促进探究思维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但学生在课堂上“害羞紧张不敢主动发言提问、害怕提的问题跟老师讲的无关而遭嘲笑, 或挨批评”等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课余与学生多交流, 消除师生隔阂;课上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问, 哪怕提出的是不着边际的问题, 也要呵护学生好奇的心;要引导学生在提出的问题中发现不足, 找出问题所在, 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安全, 心灵上享受自由, 从而释放出智慧的本能 (敢学、敢思、敢疑、敢问) , 表露出敏锐的灵性, 展现出聪明的个性。如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影》的教学中, 我先设计了一个“影子游戏”, 让学生在有光源、无光源;有屏幕、无屏幕等几种情况下, 开心地玩手影游戏。在游戏中提出“为什么有时有影子, 有时没影子?影子是怎么形成的?”等问题。

在这样的教学氛围里, 学生被充分地尊重和信任, 得到了充分表现自己, 表达自己的思想, 认识和情感的机会, 无拘无束, 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 不怕出错和失败。这样, 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逐步形成一种看待问题, 思考问题, 获取知识的创造性个性品质。

三、提供材料, 提高探究实效

材料好似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操作对象, 教师要准备好合适的、有结构的材料, 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思考, 形成完整的印象, 获取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升科学素质。

在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时, 教师不仅要准备好材料, 还要用好材料, 切勿过早呈现材料,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掌握质疑火候, 提升思维能力。如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时, 我设计了几个实验:分析物体体同质异, 质同体异的沉浮情况。我所提供的材料有胡萝卜、蜡烛、泡沫块、石块、橡皮、小瓶、回形针、5个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球、5个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正方体, 这些材料无疑非常吸引学生的眼球, 但我并不急着发材料, 而是让学生明白实验过程和要求后, 按实验顺序, 先后发放实验材料, 开始实验, 使整个实验有条不紊。

四、加强合作, 扩大探究实效

谈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策略论文 篇5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他们内在的探究学习欲望调动起来,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科学实践就能够得到更多的自由探索,能够发现更多未知的宝藏。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他们会记住目前的成功体验,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表现出更加顽强的意志。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主体地位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当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时,学生就能带着一种探究的理念进行学习,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主动学习的动力。探究式教学充分体现了这种新的育人理念,这场教育变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针对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现实情况和学生素质发展水平,探究式教学将是这次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我们教师的各种素质又是影响探究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关于如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笔者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教师要善于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科学课上呈现的奇异景象,经常会让学生着迷,这时教师如果能够配合一些提问,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例如,在讲解关于电路相关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开展一个关于灯泡的谜语活动。因为这个谜语是大家熟悉的,所以当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就把答案讲了出来,但是会产生疑问“灯泡为什么会亮呢?”由此可见,教师的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熟悉的场景中进一步探究其背后的原理。我从学生生活实际中的思维碰撞处入手,创设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的情境,使探究内容更富吸引力;学生连接电路时,自主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性学习课题,课题源于学生、源于课本,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作为引导者,教师除了要创设有趣味的教学情境,还要设计出充满智慧挑战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留给学生动手操作的空间,让他们一边动手一边探究,解答内心的疑惑

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知识可能充满了很多抽象的概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给学生讲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教师能够结合一些动手操作的实例让学生完成这样的探究学习,他们就能有更加优秀的表现。其实,在科学课上教师要少讲多做,给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他们一边动手操作一边思考问题,就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对于前文所述的灯泡的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实验的小材料,让学生尝试各种连接方式,在不断尝试中对于灯泡为什么会亮的问题有一个总结和思考。所以,在科学世界中,很多的科学结果的发现一般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而完成的,并在不断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在认识到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以后,作为小学科学课教师,我们要重视实验的操作过程,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体验。我们在动手探究时需要结论但更要注重过程。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不是教师简单的说教、学生的操作模仿而形成的,而是需要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去体验、去感悟、去内化才能获得。

三、给学生创建更多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科学课上,学生对于科学世界的探索和理解,经常不是一个人去完成的,正如科学界的伟大发现,经常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并且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成功喜悦之感。此外,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组成合作探究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够主动地发现问题,并且将问题在发挥小组成员各自优势的前提下高效解决。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构建交流的平台。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情绪因素影响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交流的催化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全放松,全身心投入,才会活跃思维,才敢畅所欲言。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因为每一个“错”都是学生进步的足迹,阻止了他们迈向“错”的脚步,等于阻断了他们迈向成功的道路。在交流的方法方面,教师也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在科学的世界里经常要用数字说话,而用数字说话也可以结合一些图表模型等等。那么,在探究过程以及展示结果时,教师可以给他们更多创新的空间,让他们有充分的准备,借助电脑等工具把探究的结果精彩地展示出来。这本身就是给学生创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科学探索的氛围,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一种训练。

四、教师要勤反思,努力提高探究式科学课教学的效果

作为小学科学课教师,我们要善于反思和总结,通过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要重视自己在教学当中是否体现出科学的理念,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也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能力,是否能够关注到学生的表现,并且通过动态化的评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反思教学设计问题。实际的教学进程和效果要与教学设计的意图相一致,但也难免产生两者不一样的现象,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捕捉这类事件无疑有助于完善日后的教学,积累教学智慧。总之,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探究的学习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耿晨曦.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初探 篇6

一、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解

在科学学习中,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我们认为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交流提炼—迁移运用—引导评价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应贯穿于整个科学学习的过程。在科学教学实践中,结合不同的课型,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了相应的科学探究策略,螺旋式、循序渐进地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提出问题”策略

适当的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与怎样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只有既适合于学生知识水平、年龄特征、生活实际,又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及生活情趣的问题,才能产生有所收获的探究活动。实践教学中,我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的能力。

1.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发展水平

创设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造成学生思维冲突的教学情景。例如,《磁铁的性质》《浮和沉》《导体和绝缘体》……通过对实验材料的观察,引导学生主动的提出研究的问题;《怎样加快溶解》……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水域的污染和保护》《风的力量》……通过校园网的影视资料诱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形成有价值的科学性问题。

2.筛选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从中筛选出那些适合学生探究的可能引发有成效的探究活动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引导学生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然后确定哪些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哪些可以在课堂进行研究,哪些可以在课后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探究。这样避免了学生把提问题当作就是单一任务的完成,解决了科学课内容丰富而成果少的矛盾。

三、“猜想与假设”策略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假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与假设是科学认识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的过程就是动脑思考的过程,猜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亲历尝试,可能猜的是对的,这就验证自己的看法;可能猜得不对,会重新审视自己,对原有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理解,这也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与假设,创造宽松、自由的表达环境。因此,教师要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积极创造宽松、自由的交流环境,鼓励学生想别人没有想到的,说别人没有说过的,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对学生异想天开的猜想与假设加以肯定。在教师的赏识下,才能调动学生创新潜能,使其敢想、敢说、敢做,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信心。如,教学《马铃薯的沉浮》时,要求学生大胆地猜想有哪些因素影响了马铃薯的沉浮,通过不断地猜想假设,不断否定,思想不断冲撞,这样一个过程的确扣人心弦。

四、“交流提炼”策略

讨论和辩论是学习中交流的常见方式。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正常的讨论和辩论,营造平等和谐、互相尊重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综合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达到各组的信息共享,达到共同构建对问题的理解。教师应该为交流营造良好的氛围,有了良好的氛围,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大胆交流。鼓励学生实话实说,在交流中要适度地引导、参与、激励。

五、“迁移运用”策略

迁移运用过程就是学生将已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新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自觉发现新问题,利用获得的知识经验,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拓宽对问题的理解,发展新的能力,并将其用于新的探究活动中去。常见的方法有:概念应用、方法迁移、质疑问难。

六、“引导评价”策略

科学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学习和发展的状况,以利于学习、改进教学,最终实现课程宗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引导评价时,教师要起到导向作用。我们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评价准则,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将学期评价分为三大板块,即过程性学习(科学记录本、实验观察记录)、期末综合性检测、创新制作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三大块各占50%、20%、30%。

总之,学生学习科学是学生自己去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能力的过程。科学探究为科学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通过对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同策略的实施,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探究的宽松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探究”,在亲历探究中做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学习实施策略 篇7

一、对学生做好引导, 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引入”部分, 使学生明确相关内容中存在的疑难点, 为学生下一步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如“电磁铁”教学时, 教师利用一个纸盒进行小魔术表演 (使纸盒与小铁钉靠近, 小铁钉被吸住) , 让学生思考“纸盒里装了什么东西”“为什么你们都认为里面是磁铁呢?”当完成一个电磁铁的制作活动之后, 教师进一步引导“请同学思考电磁铁吸了多少颗小铁钉 (把学生说出的数量写在黑板上) 。”“对这些数字你有什么疑问?”这样, 在“吸钉数字”的差异中引导学生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教师在设计引入部分时需要把握如下几个原则:

(1) 应当保证引入部分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以“电磁铁”这部分教学的引入为例,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入, 利用“游戏揭秘”的方式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做到对电磁铁有关概念与结构的掌握, 很多学生就跃跃欲试, 要亲自动手制作一个电磁铁。

(2) 要保证引入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引入部分选用的内容要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上述课例中学生通过观察盒子中电磁铁吸铁钉的现象, 对电磁铁的性质有了更深的理解, 同时也更加具体地掌握了“磁铁”和“电磁铁”相关概念, 为接下来对电磁铁性质的研究做了有力的铺垫。

(3) 应当保证所研究的问题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在引入环节的设计中尽可能排除同探究内容没有关系的干扰因素,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探究的具体问题上来, 上述教学案例中, 教师采用组织学生展开小竞赛的方式, 在“吸钉数字”的差异中引导学生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引导学生学会猜想、假设, 相关方法验证及策略设计

小学生的猜想、假说都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且需要进一步验证的。例如在“电磁铁”教学中, 学生就会提出许多猜想:“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受电量影响, 电量越大, 磁力可能就会越强”“也可能受铁芯上绕的线圈匝数影响, 绕得越多磁力就越大”“可能受导线的粗细影响, 导线越粗磁力越强”“可能与铁芯的粗细有关, 铁芯粗的比细的磁力强”。这就为自主探究活动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在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假设时, 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学生首先要独立思考, 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最终对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到的具有共性的猜想、假设在全班范围内展开讨论交流。

(2)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开拓思路, 要引导学生立足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学习经验, 展开猜想与假设。

(3) 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做好对学生的引导, 使学生学会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探究问题进行总结提炼。

三、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 通过积极思考把握结论

在整个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为参与者与组织者, 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 指导学生凭借已掌握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使学生明确问题的重难点, 体验活动更丰富, 问题探究更充实, 这样结论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

四、引导学生勇于表达, 掌握交流及评价方法

学生在自主合作课堂学习中, 通过交流、汇报, 能够对得出的结论进行检验, 同时, 促进新的探究问题的生成。如在“电磁铁”教学中, 学生交流如下的实验结果:

电磁铁磁力大小受线圈的匝数影响、导线的粗细一样、电池一样、铁芯一样, 13颗小铁钉, 1绕15圈, 17颗小铁钉, 2绕20圈, 23颗小铁钉。

结论:线圈的匝数绕得越多磁力相应的就越强。

此时,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在对比实验中个别小组关于变量的控制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提出探究过程中产生的新发现、新问题、新猜想, 例如:线圈绕的松紧程度可能会对电磁铁磁力大小产生影响等。

小学科学课的探究学习 篇8

关键词:科学探究,小组合作,常见误区,有效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乐于与人合作。”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可以使小组成员间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然而,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有的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对合作学习理解片面,导致合作流于形式,陷入诸多误区。

一、小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常见误区

1. 合作小组随意化

分组是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准备工作。分组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就像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我们面对的学生也是千差万别的,如何给这样一群学生分组是一门学问。

合作探究活动前,有些教师对学生分组采用按座位顺序或随意“点将”的方式进行,这样很容易引发合作时小组成员间的“冲突”、逆反心理和组别探究能力悬殊等情况。这样一来,便会导致小组合作探究效果不佳,甚至合作失败。

2. 合作过程形式化

一些教师为了能完成科学课堂中的探究活动,往往是为了探究而探究。他们只是简单地布置探究的主题或任务,就让各小组匆忙地开展探究活动。其实,有些问题根本不具有探究性,这样的“探究活动”很容易造成学生找不到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学生或是默不出声,或是出现一些漫无目的混乱现象。这样的探究合作过于形式化,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3. 合作参与片面化

小组合作探究时,学优生或性格外向的学生在小组中往往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小组交流和汇报时,真正发言的仍是那为数不多的学生,而其他学生则成为“多余人”,坐在那里静听,甚至三两成群地讲空话。这样一来,参与合作学习的只是少数学生,大多数学生则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达不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也不能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意义。

二、小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有效策略

1. 科学分组,创设合作空间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探究内容和学生个性的特长采用自主组合、分层设组等形式进行,实现小组成员间的合理交流与调整,让小组成员更具结构性。分组前,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分组。同时,在小学生日常的科学合作探究中,尽可能让每个成员都有任务。让有组织能力的当小组长,善于表达的当汇报员,乐于笔记的当记录员,勤于动手的当实验员等。学生的分组不一定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可以根据探究活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角色转变,有利于合作探究更加深入地开展。

2. 精选活动,体验合作过程

教师对探究活动要精选、精设。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一定要明确,紧扣教学目标,切忌模棱两可。选择有针对性的活动内容,就能激发起学生合作的兴趣,并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在学习五下《摆的研究》一课时,甲同学用秒表计时,丁同学记录数据,乙、丙两位同学数摆的次数。这一切都需要同学间密切的配合,计时、数数的同学行动一致,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每位同学在小组合作中都能充分地体验到合作的过程,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多元评价,享受合作乐趣

在小学生的合作探究中开展多元的教学评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合作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六下“我们来造‘环形山’”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关注评价的全程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在小组组建与分工阶段进行合理性评价;在设计、制订计划环节进行可行性评价,使小组的计划更完善;在造环形山的活动环节,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行评价;在成果展示汇报阶段,进行小组发言评价;最后,进行以小组集体为单位的总结性评价,评出“集体智慧奖”“优秀汇报员”“最佳环形山”等。让学生经历一次丰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而且使评价本身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一部分。

小学科学课的探究学习 篇9

一、试验的对象和学科内容

本次试验的对象是文山广南县八品小学四年级的29名学生, 教学试验的内容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新生命》, 具体的情况如下。

(一) 试验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的试验对象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八品小学四年级的29名学生。学生的年龄在9岁到16岁, 其中10到12岁的人数比较多, 16岁的有一名学生, 年龄的差距比较大, 适龄入学的儿童比例占69%。学生的民族主要是汉族、苗族和壮族, 其中少数民族占51.7%。学生的性别情况是女生有8名, 其余21名都是男生。

(二) 学科内容

本次试验选择的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新生命》, 主要的内容包括:对新生命的感悟, 认识植物各部分的结构, 认识花的结构, 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单性花和双性花。

二、策略

(一) 细化小组协作设计

在小组协作的过程中, 总是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不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等。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地细化小组协作设计, 发挥小组中每一位成员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花的结构”时, 教师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先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来查找油菜花的结构特点, 然后进行实物解剖验证, 让学生观察自己解剖的结果和网上查找的是否一致。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任务, 每五名学生为一组, 让各个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在分组的时候, 依据学生的性别、口语表达及PAD操作能力等因素进行差异组合, 并由各个小组自主推选一名学生为小组长。接着进行协作的细化分工, 每名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进行角色选择, 本次研究中根据实际情况把角色设定为了计时员、记录员、汇报员、资料搜集员、资料整理员和监督员, 工作内容较少的学生可以承担多个角色, 最后由组长填写分工表。分工细致、具体,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 这就给评价提供了依据。

(二) 完善探究任务设计

如果任务布置得空泛, 学生无法理解要做什么, 这样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盲目地进行;二是无法全部完成任务;三是不做任务。所以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细化、饱满。

任务要贴近生活并且细化。在布置任务时, 教师要考虑到当地的一些特产和少数民族文化, 贴近生活, 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把一个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 每一个小组发放一张任务表格, 任务表中的每一条信息和资源均要注明信息的贡献者, 鼓励学生多做贡献, 增加学生成就感, 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任务的完成总结方式并不是单一的, 学生可以用画画或者是文字的形式, 利用PAD, 甚至可以用拍照和电子展示的形式呈现任务成果。这样, 学生就不会因为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异而受到限制, 从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和汇报任务。

(三) 多样化评价方式

试验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访谈, 我发现:评价指标学生难以认可;评价的指标太过笼统, 没有针对性;评价的过程中师生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所以,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不应只是教师点评, 更要把学生放在主人翁的位置, 让学生做评价的主导。而在本次的试验中, 我主要用了三种评价方式:个人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在这样的氛围里, 学生得到更多的表现和锻炼机会, 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都有所提高。

1. 个人评价

制作一张类似Webquest中的评价量表, 根据任务的内容从多个方面进行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 客观地评价自己, 不仅让学生对自已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 还让他们养成了客观对待自己的习惯。本次研究中根据实际情况评价表主要从参与讨论、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搜集资料的丰富准确、信息陈述、表格填写、绘画展示、提出见解和分享展示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2. 组内评价

本次试验中采取了三个方面的评价:参与讨论、贡献信息、倾听思考。在协作设计的时候, 设置了一名监督员, 组内的评价主要由监督员组织开展, 同时组内的其他成员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经过同意之后由监督员进行打分评价。

3. 组间评价

组间评价主要由教师来完成, 根据每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三、试验结果

在此次试验中, 对学生的科学态度进行了前后测 (注:学生科学态度的测试量表采用台湾师范大学龙麟如论文《国小学生对科学的态度与相关变项关系之研究》中设计的科学态度问卷, 在定稿前, 根据广南小学生的具体情况, 做了细微的调整) 。科学态度问卷包括四个维度, 分别是科学生涯、科学探究、科学学习和科学价值。

科学生涯:学生在今后的生活、择业等方面对科学的态度。

科学探究:学生对科学学习中动手和自主探究活动的态度。

科学学习: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方式方法的态度。

科学价值:学生对科学能创造出的价值的态度。

运用PAD的科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试验, 通过采用上述三种策略, 从学生的科学态度来看, 发生了一些变化 (见文末表1:科学态度前后测均值统计) 。

从表1中可以看出, 科学态度的前后测对比, 相对来说变化大的是科学价值 (前后两次测试的均值差为:1.172) , 其次是科学学习增加了0.421, 其他两项均值的变化都不大, 但总体来说学生科学态度后测的分数比前测增加, 学生对科学的态度变得更好。这就说明在此次的试验中所采用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起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 我还对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 在独立样本t检验的数据中科学学习和科学价值的sig<0.05, 说明在科学学习和科学价值两个维度, 学生的前后测试显示具有显著差异, 而科学学习和科学生涯则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其中, 科学学习维度中包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提高, 这一点在表1中也可以看出。

四、小结

在基于PAD的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决定着学习的效果。在本次试验中采用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三个策略:细化小组协作设计、完善探究任务设计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从科学态度的前后测的数据对比分析得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了一定的提高, 这对以后运用PAD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教学, 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基于PAD的探究式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策略。本文在基于PAD的探究式学习中运用了三个策略:细化小组协作设计、完善探究任务设计和多样化评价方式, 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的数据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有了一定的提高。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PAD课堂,探究式学习

参考文献

[1]赵琪.基于平板电脑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 2012.

小学科学课的探究学习 篇10

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所提出的, 它所要打破的是教师单方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 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自主的对于问题进行发现, 进行质疑, 进行研究以及最后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也是解决问题的主体。探究性学习是是从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中演变而来, 但是又明显不同于此。研究性学习针对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所以只是一个短期的学习过程, 而不是长期的研究过程。因此在这样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研究思考问题的方法, 而不是仅仅求得问题答案这么简单。除此之外, 探究性学习也改变了传统课堂上的讲授方式, 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更多的是运用观察, 记录, 实验的方式进行学习。

探究性学习主要的特点主要是由三个方面:自主性, 实践性和开放性。自主性主要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也是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主体。探究性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思考能力, 实践能力。因此对于学习的全过程, 都应当有学生独立自主完成, 教师只是辅助者的身份, 这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不同。其次, 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以往坐在课堂里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 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小学科学课程的探究性学习主要的还是在于观察, 记录, 实验等各个环节。小学生们实际的参与实验活动, 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发现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这是探究性学习最大的优点。最后是开放性, 以往的教学模式中, 对于学习过分的强调标准答案, 而这也扼杀了小学生的创造性。探究性学习对于学习本身来说并没有标准结果, 学习目标也是以掌握思考方法, 探究方法为主, 因此答案的好坏, 结论的准确与否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小学生的科学课程, 多为简单的科学现象, 并没有很大的难度, 因此本身对于掌握结论并无多大意义, 只有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开放的运用各种方法和思考, 才能真正为学生日后更为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此所谓授人以渔。

二、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学生的角色分析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由于主体的局限性, 教师的作用还是很有意义的。学生的年龄较小, 对于选题事宜也没有较好的把握, 所以从第一点上说, 教师的作用在于选择合理的选题以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 教师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引导者的作用。学生对于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向, 这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引导。特别是进行试验的时候, 更需要老师在身边进行指导, 这样的指导不是回到以前的老路, 而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 尤其是科学课程的探究性学习, 对于观察, 记录, 实验各个方面都是需要进行引导, 除此, 也能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究。最后对于结论的科学总结, 小学生本身的归纳能力和总结能力都是不强的, 教师在最后的问题上要加以升华, 引导学生把探究性学习的结果合理的归纳总结, 成为正确的科学结论。

三、如何利用资源进行小学科学课程的探究性学习

当下的时代是信息时代, 也是网络时代, 因此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之外, 对于探究性学习一定要把网络这样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工具运用进来。这对于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非常有意义。孩子总是对于新事物非常好奇, 网络便是其中之一。网络提供了很多资源, 包括科学资源, 信息资源, 以及方法资源。小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网上搜集资料, 也可以网上与专家或者科学家进行交流, 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 互相取长补短。当然作为当代主要的信息来源, 网络自然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能很有效的解决学生的问题。这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方面, 善于利用资源,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结论:相比于传统的学习过程, 探究性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更具有意义, 也是多年来强调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一个孩子只有懂得如何思考, 如何解决问题, 才能真正意义上的面对问题。否则只会死记硬背只会导致学生在厌恶学习的同时, 也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当然探究性学习正是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也必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摘要:小学生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创造性教育, 而不是一味的课本教学。探究性学习是近几年来素质教育广为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集理论, 实践, 以及严谨为一体的学科。如何开发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动手来获得科学知识。因此对于研究性学习如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得到很好的实现, 是广大教育者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本文就从探究性学习如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实现作为主题, 进行全面, 细致的分析, 大致分为三部分:何为探究性学习, 教师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分析, 以及如何运用其他资源进行更好的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小学科学课程,实现

参考文献

[1]曹刚.科学探究教学法及其在小学科学中的应用[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 .2011 (12) .

[2]王囡.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方式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

小学科学课的探究学习 篇11

一、课堂设置讨论环节,营造合作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的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很大的影响,老师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学习。小学生刚正式步入校园,对于数学的学习需要教师去引导,所以,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就为学生分好学习小组并在课堂上设置讨论环节,在课堂的开始就为学生营造一个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小学生的心里教师的地位是很高大的,教师为学生营造的小组合作氛围会让学生认识到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重视,这样学生才能去重视。学生重视合作学习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高效地学习。

二、要求学生多种方法解答问题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这说的就是学习中的合作,学生通过合作可以找到更多的解题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时就可以要求学生运用多个思路去解答问题,这样有利于激励学生去讨论、去合作。例如,在小学数学中学生学习应用题这一题型时,教师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解法去解答,学生就会主动去和别的组员去合作,交换想法获得更多的解题方法。学生凭借合作获得的知识也会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印象,而且还会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在小学的时候就体味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力量学到知识,会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知识并深刻记忆。教师要从小学就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学科学课的探究学习 篇12

一、创设情境诱导教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引领者、指导者,学生是主动的探索者,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发现问题、怎样加工信息、如何推理论证,要有利于知识技能的迁移。爱因斯坦曾说:“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地产生一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习心理,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材、走向自然、走向科学。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其次,启发学生思考,对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再次,引导学生制订一定的计划,并通过观察实验对所做的猜想假设进行验证。第四,组织学生在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并与同学交流等一系列认知操作过程中,寻找问题的解决。促进问题的解决,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下面以《气体的热胀冷缩》一课为例作具体说明。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和徐老师打乒乓球,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谁能帮老师想办法让它鼓起来?

让学生发散思维自由想办法,教师不加评论。

教师根据教室现有条件选择用热水方法亲自试一试,教师演示:把乒乓球放热水中一烫就鼓起来了。

讨论:看到这种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乒乓球用热水一烫就会鼓起来?

(二)启发思考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是什么原因使球鼓起来的?

猜想假设: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大胆猜想,如,可能是球内气体受热膨胀把皮鼓起来,也可能是球的外皮膨胀变鼓,等等。

要弄清乒乓球为什么会鼓起来,你认为应该先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先解决气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指导探究

各组实验桌上有老师和同学们准备的各种材料,对于这些材料你有什么不认识、不清楚的吗?

学生质疑后请各小组利用这些材料自行设计实验研究气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学生根据所给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订实验计划,并亲自观察实验。

(四)组织研讨

你是怎样做的实验?看到了什么样的实验现象?你设计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五)引导归纳

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

解决问题:既然气体、外皮(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到底是谁的膨胀才使球鼓起来呢?

得出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性质。

学生讨论并实验:可以把漏了气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发现不会鼓起来,从而证明是球内气体把外皮胀鼓的。

又如在《浮与沉》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一组在水中上浮的物体,邀请学生实验,让学生说一说它们为什么能够在水中上浮?(学生马上想到了水有浮力。)接着我又出示了几种在水中下沉的物体(石头、铁、铝……)让学生说说“这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当学生正在争论不休的时候,我对学生说:“光靠争论是做不出结论的,还是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吧。请你们小组讨论讨论,准备怎么实验呢?”学生通过讨论以后相互之间评议和补充,设计出了多种实验方法。最后我结合实验室里面的仪器情况,以及实验的可操作性,确定了两种实验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选择。

二、主题开放性教学方法

围绕一个主题,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然后自愿结组,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探究。传统的探究性学习总是把上课作为探究的起点,下课作为探究的终点,教师常说:“这个问题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这仅仅是个形式而已。个别学生可能真的研究,但由于得不到老师的帮助、鼓励而兴趣索然。从另一角度而言,自然世界丰富多彩,大千世界包罗万象,岂是40分钟所能涵盖的。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制订计划解决问题等,而在一节课中就要让学生亲历这样的过程,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将内容减之又减,教师引完又导,学生也就完全失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主题开放性”教学方法最大的特点是把探究的权利完全给了学生,其最大优点是:这种方法打破了40分钟这一时间的局限,打破了只在课堂这一空间的限制,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成为可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创新学习潜能。其一般程序是:确立课题→发问质疑→自愿结组→探讨研究→表达交流。下面是我上《鱼》这一课的过程。

1.同学们都很喜欢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鱼好吗?

2.关于鱼,你都想知道它的哪些事情?

发问质疑,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学生的提问应不受限制。教师帮助学生归纳问题。

3.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想研究什么问题呢?

自愿结组,请打算研究同一问题的同学结成一个研究小组。

4.请每个研究小组讨论研究方法,制订研究计划,并分别进行研究。

探讨研究,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课题采用适当方式进行研究,如:网络搜索、参观考察、观察实验、书店查询等。

5.选择时间让学生交流研究成果。

表达交流,各研究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全班同学互相交流。

学生围绕着“鱼”提出了20多个感兴趣的问题,如:鱼到底有多少种?鱼的共同特征是什么?鱼会睡觉吗,如果会睡那它为什么总是睁着眼睛?等等。有的同学到图书馆看书查找资料,有的到新华书店阅读书籍,有的到网上查找资料,还有的亲自动手做实验研究鱼鳍到底有什么作用。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了活动中,在亲自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他们的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他们学会了如何去获取知识,这种自学能力会令他们终身受益。而且对于鱼的有关知识的了解,他们已跳出课本中仅限于鱼的共同特征,知道了关于鱼的很多有趣知识,从而开阔了视野。

三、范例教学方法

近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建立在原有认知发展基础之上的,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需要原有认知水平的沉淀和积累。这就需要采用范例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最早由德国科学家瓦·根舍因提出。其特点是:从科学课相同类型的课中选取出典型的,把它作为事例和范例,使学生通过这种范例教学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以自行探究类似的课题,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其一般程序是:学习个别事物→学习范例的“类”“属”→掌握规律法则→获得自我或人类的理解。例如:小学科学课中有许多课要求学生寻找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像:《鱼》、《两栖动物》、《鸟》、《爬行动物》等,教师如果课课精讲精练,势必会简单重复,教师教起来觉得没有什么新意,学生学起来也缺乏兴趣,不利于调动学生主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不利于有意义学习的生成。学生知识学得被动,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又何谈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培养?像以上的内容,教师可以选取出一课作为典型课例,引导学生去归纳概括物体的共同特征,使其明白应如何寻找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去自行探究类似事物的共同特征。

上一篇:保险洗钱研究下一篇:课堂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