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课论文

2024-06-09

小学科学探究课论文(精选12篇)

小学科学探究课论文 篇1

一、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的背景

数学学习同语文学习有一些区别, 数学是偏理性的学习, 它不光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 还需要学生自发地去思考练习, 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能否充分了解数学知识的基本情况还需要良好地控制课堂上的气氛, 数学教学具有一般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特殊性, (1) 数学教学具有延伸性和拓展性, 就是说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整体把握能力; (2) 数学教学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 数学科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所学者将其中的知识运用到现实操作中来, 因为只有把握住知识的衍生性和连贯性, 才能更好地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一些简单的社会现象出发, 加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以及简单数学符号的把握。

二、数学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策略分析

1.针对教学方式的设计安排

针对小学生这个群体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一般都是懵懂的和学习的最初环节, 本身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还处于对未知物质的探索, 教师讲授的知识对其的认知能力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 小学生学习意识其实是比较好引导的, 教师只需要对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和运算规则同具体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讲解就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需要体现的内容, 比如, 在讲授乘除法的运算时, 教师以全班的学生作为一个单元体, 然后可以假设每个学生所获得水果数量, 最后让学生去计算全班总共获得的水果数量, 这是典型的实践教学形式, 当然其中的主要策略就是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一般数学运算的科学规律, 不过对于教师而言, 学生对乘法口诀表的记忆掌握才是学习乘除法的基本依据。但是教师需要在每节课的前半段时间将教案上的重点内容优先讲解, 在后半段时间让学生对讲解的内容进行自我的理解消化, 这样的课堂教学也符合小学生对学习注意力集中只会在一节课的前半个小时的规律。这种模式主要兼顾了学习上的关联性和实践性, 因此教学的教案设计需要从这些方面去体现。另外的一种方式同这种策略有些相似, 这种方式是一种角色转换的教学模式, 也就是说, 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可以在适当的时机进行互换, 当然互换的前提是需要学生在对基本的数学知识有一些基本了解时, 而角色互换只是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分析一些数学问题, 问题产生的根源肯定是需要学生在基础的学习理论有了解之后去发现的, 这也是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需要介入的又一重点内容。

2.教学主体的转换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尽量避免过度教授, 而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过程, 因此, 教师需要在教学进行到一段时间内自发地去询问学生对一些数学知识的接受理解情况, 教师在听学生的叙述时需要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 并最终在教案中得到体现, 这样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的互动性和有效性都会在比较及时的情况下得到快速的解决, 另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疑问点类型以及提问者的意识做简单的预期准备, 这样教师在后期的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的设计上也就会多了一个参考对象, 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教学上的成功, 同时对学生而言也可以很好地了解并认识数学学习中的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其实这种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也是需要教师提前去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之后才决定是否实行的, 因为具体的课堂情况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可能会使这种模式推进产生影响,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教学过程中教案推进需要注意的要素

首先, 学生在教师讲授某一堂课之前需要自发地去预习相关的课程, 这样一来学生就对自己接下来要掌握的知识有所准备, 那么对于信息的双向交流就会有一定的提前掌握, 对于教师的教学效率的提升就会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教师在对一些需要重点预习的知识提前给与提醒或一些必要的帮助。再次, 对于一些课本上的数学知识, 学生要学会对其进行仔细的了解, 遇到一些不会的或者是有很大疑惑的理论可以提前记录下来, 这样可以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积累一些问题。当然教案的设计也需要同时兼顾这些因素, 这样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的有效性肯定会得到相应提高, 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轻松而充满乐趣。

总的来说, 数学教学的教案设计策略就是一种在原有基础上创新的教学手段, 不管是学生和教师, 都是在这种模式中两个基本体, 只要将两者的关系进行拓展延伸, 那么这条线就会逐渐增长, 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基本的教学效果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数学原理或者是简单公式的不断引导, 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数学问题, 这也是保证基本的教学效果的一般形式。

关键词:数学,教案设计,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高海美.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要尽量做到“五要”[J].新课程:小学, 2008 (10) .

[2]张芳.浅议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新课程:小学, 2014 (04) .

[3]阎春兰.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新课程:上, 2014 (01) .

小学科学探究课论文 篇2

摘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科学探究活动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了阐述:明确探究目的、增强探究活动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加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注意探究活动的可行性。

关键词 :科学探究 三维目标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体验,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都得到发展。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8个模块中,设计了很多“科学探究”或具有探究性质的“实践活动”和实验,仅在两个必修模块中,以“科学探究”为标题的活动就有13个。因此,在教学中,如何结合各模块的学习,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这是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设计和实施科学探究活动,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要遵循一般学习活动的规律;其二,要符合高中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要求和活动本身的特点;其三,要结合模块的内容来实施。下面笔者根据几年来使用新教材的经历,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明确探究目的,在活动中落实三维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方式,《高中化学标准》给化学探究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让学生通过体验探究过程,学会探究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发展探究兴趣,提高探究能力,获得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运用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知识综合分析解决一些化学问题。这要求我们在实施探究活动时,一定要整合各项教学目标,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探究目的,以追求最大的教学效益。

如在必修2中,探究学习元素周期表,学习流程设计为:课前预习(学生查资料,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预习交流(汇报自己或小组的预习情况)→探究学习(教师以问题作指导,学生探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实际运用(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设计不同类型的元素周期表)→成果展示(以墙报展出学生的成果)→小结(评价激励)。

这样有明确的目标作指导,每一个教学步骤都有形式有内容有任务,既做到知识技能和探究能力同步提高,又能使学生学会探究方法,培养情感和学习兴趣。由于采用的是开放式的探究教学方法,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增强活动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在化学课程中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是让学生在类似科学家的科研活动中去“探索发现”知识与技能,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实施探究活动要努力使活动富有探究性和实践性。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主动探究;也可以采用各种合适的探究手段,如观察、调查、实验、查资料等,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必修1中学习Cl2的性质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氯水或潮湿的Cl2的漂白作用是由于Cl2与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HClO),教师可以先按教材要求演示实验,设置问题情境,然后提出或引导学生自己提出“使红色布条变色的究竟是什么物质?”接着,学生完成教师设计的一系列与氯水性质有关的实验(比如,把石蕊试液滴入氯水中,氯水与AgNO3溶液反应,氯水在阳光下的变化等等),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这比简单地要求学生探究“为什么氯水有漂白性”更具有可操作性,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来学习化学,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加学生的亲身实践,切忌包办代替,提出的问题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余地,让学生通过探究实践得出结论。

三、激发学习兴趣,强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各种探究活动,学生都要进行主动的独立的探究实践,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是不可能完成的,教师在实施探究活动时,要考虑到各种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激励、引导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都获得体验,提高能力。学生在活动中以个人或小组进行探究活动时,都是从各自的知识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事物、构建知识体系的。每个学生在探究方法、提问角度、活动中的体会和感受等都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信息材料、学习体会以及其它各方面与同学分享,通过交流、讨论、对话、争论,促进学生相互间的沟通,协调行动,活跃自己的内省,强化个人的概括,丰富个体的探究成果,从而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

四、从实际出发,把握探究活动的可行性

实施科学探究活动,要从实际出发。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科学探究的内容和要求要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智能水平相适应,探究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活动难度应突破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发展;第二,探究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必须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无论是观察测量、调查实验,还是提出假设、交流建模等,都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的仪器设备、教学工具、实验经费、活动空间,以及学校管理水平和家长的支持等因素。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两方面的问题,探究活动就可能无法正常开展。

实施科学探究活动,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后,教师要及时收集有关反馈信息(学生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学生的有益的意见等),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以改进和优化活动方案,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轮的科学探究活动。

参考资料

1.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4月第1 版

小学科学探究课论文 篇3

关键词:数学;教案设计;意识形态

一、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设计的背景

数学学习同语文学习有一些区别,数学是偏理性的学习,它不光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还需要学生自发地去思考练习,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能否充分了解数学知识的基本情况还需要良好地控制课堂上的气氛,数学教学具有一般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特殊性,(1)数学教学具有延伸性和拓展性,就是说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整体把握能力;(2)数学教学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数学科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所学者将其中的知识运用到现实操作中来,因为只有把握住知识的衍生性和连贯性,才能更好地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一些简单的社会现象出发,加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以及简单数学符号的把握。

二、数学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策略分析

1.针对教学方式的设计安排

针对小学生这个群体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一般都是懵懂的和学习的最初环节,本身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还处于对未知物质的探索,教师讲授的知识对其的认知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小学生学习意识其实是比较好引导的,教师只需要对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和运算规则同具体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讲解就会取得不错的效果,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需要体现的内容,比如,在讲授乘除法的运算时,教师以全班的学生作为一个单元体,然后可以假设每个学生所获得水果数量,最后让学生去计算全班总共获得的水果数量,这是典型的实践教学形式,当然其中的主要策略就是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一般数学运算的科学规律,不过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对乘法口诀表的记忆掌握才是学习乘除法的基本依据。但是教师需要在每节课的前半段时间将教案上的重点内容优先讲解,在后半段时间让学生对讲解的内容进行自我的理解消化,这样的课堂教学也符合小学生对学习注意力集中只会在一节课的前半个小时的规律。这种模式主要兼顾了学习上的关联性和实践性,因此教学的教案设计需要从这些方面去体现。另外的一种方式同这种策略有些相似,这种方式是一种角色转换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可以在适当的时机进行互换,当然互换的前提是需要学生在对基本的数学知识有一些基本了解时,而角色互换只是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分析一些数学问题,问题产生的根源肯定是需要学生在基础的学习理论有了解之后去发现的,这也是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需要介入的又一重点内容。

2.教学主体的转换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尽量避免过度教授,而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进行到一段时间内自发地去询问学生对一些数学知识的接受理解情况,教师在听学生的叙述时需要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最终在教案中得到体现,这样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的互动性和有效性都会在比较及时的情况下得到快速的解决,另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疑问点类型以及提问者的意识做简单的预期准备,这样教师在后期的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的设计上也就会多了一个参考对象,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教学上的成功,同时对学生而言也可以很好地了解并认识数学学习中的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其实这种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也是需要教师提前去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之后才决定是否实行的,因为具体的课堂情况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可能会使这种模式推进产生影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教学过程中教案推进需要注意的要素

首先,学生在教师讲授某一堂课之前需要自发地去预习相关的课程,这样一来学生就对自己接下来要掌握的知识有所准备,那么对于信息的双向交流就会有一定的提前掌握,对于教师的教学效率的提升就会有一定的帮助,另外教师在对一些需要重点预习的知识提前给与提醒或一些必要的帮助。再次,对于一些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学生要学会对其进行仔细的了解,遇到一些不会的或者是有很大疑惑的理论可以提前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积累一些问题。当然教案的设计也需要同时兼顾这些因素,这样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的有效性肯定会得到相应提高,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轻松而充满乐趣。

总的来说,数学教学的教案设计策略就是一种在原有基础上创新的教学手段,不管是学生和教师,都是在这种模式中两个基本体,只要将两者的关系进行拓展延伸,那么这条线就会逐渐增长,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基本的教学效果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海美.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要尽量做到“五要”[J].新课程:小学,2008(10).

[2]张芳.浅议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新课程:小学,2014(04).

[3]阎春兰.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新课程:上, 2014(01).

小学科学探究课论文 篇4

● 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小学科学高年级探究课中来源于书本的知识有限, 这时就需要在课堂中借助网络搜索相关内容。“财富式搜索”在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也可以是一个教学环节,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一些因素。

1.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

我们要选择一些界面简洁、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因为这些网站的首页上, 没有其他信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使用的是百度, 它还有一个资源丰富的栏目——百度百科, 小学高年级科学涉及的知识在其中都可以查询到。

2.设计恰当的关键词

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是爆炸性的, 但是过于充足的信息会使人无所适从,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从广袤无垠的信息海洋中准确而迅速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最常遇到的情形是, 检索的结果过于庞大, 有用信息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 使用恰当的关键词, 是增加搜索准确性的关键。在小学科学高年级探究课中有时需要使用组合关键词进行搜索。关键词如何设计, 如何组合使用, 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

3.抵制网上的不良信息

互联网是个开放自由的世界, 搜索在带来有用信息的同时, 也会带来信息垃圾,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防不胜防的。虽然我们可以尝试借助一些安全软件对入口信息进行监测和过滤, 但任何软件都不是万能的, 在搜索过程中, 总有一些不良信息会进入学生的视野。遇到这种情形, 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自觉抵制。

4.加强指导信息筛选

当学生搜索一个主题内容时, 可能会呈现出上万条结果, 那么如何筛选出有效信息呢?一是要把关关键词, 教师此时要作适当的指导, 生与生之间、师生之间要多进行一些讨论, 集思广益。二是要选择正规网站提供的词条。三是要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多动脑, 积累经验, 熟能生巧。

● 应用的一般模式

小学科学高年级探究课运用“财富式搜索”设计课程, 可以学案的形式呈现, 让学生通过网络调用。

1.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设置包括: (1) 主题的设定:教师根据本课教学目标设定好拾荒者课程的主题。 (2) 搜索引擎的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搜索引擎, 可以一个也可以多个, 尽量使用影响力大的搜索引擎。 (3) 关键词的确定:就探究的主题问题由教师指导学生提出合适的几个关键词, 供学生参考或者由学生自行讨论形成适合自己的关键词。 (4) 搜索结果的记录:学生按照以上搜索引擎和关键词进行搜索后, 记录有用信息的地址, 同时小组讨论并评价这些信息是否对解决主题问题有帮助。 (5) 学习报告的形成:教师设计好和主题相关的一些具体问题, 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解答并形成学习报告。

2.主要学习形式

主要学习形式包括: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全班分享 (搜索到的资料) 。

3.教学实例

以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太阳系大家庭》一课中的知道太阳系的构成, 知道八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为例, 笔者设计了如下学案。

(1) 学习任务和方式:4人一个小组, 采用“头脑风暴”方式, 讨论关键词的设计、选用, 讨论学习报告的内容、排版等, 小组4个人合作, 在1课时内完成学习任务, 并形成一个学习报告。

(2) 搜索引擎:百度、谷歌。

(3) 关键词:太阳系、行星、八大行星、排列顺序等。你们组用过的对自己帮助较大的关键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记录搜索结果: (1) 网页URL: (复制/粘贴到相应的横线上) 。 (2) 图片:保存在FTP公用文件夹中, 给全班同学分享。

(5) 学习报告:用PPT完成学习报告, 要求做到:主题明确, 用词简练, 图文并茂。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太阳系是如何构成的。 (2)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是哪八大行星, 它们的排列顺序是如何的。

据此可以看出, “财富式搜索”的课程设计简单, 这无疑给需要丰富资料的小学科学高年级探究课教学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在部分教师的眼里, 上资料丰富的探究课是件苦差事, 从搜索资料、处理资料到最后形成一个PPT课件, 少则要两三天, 多则一周。好几天的辛苦, 就是为了在40分钟的课堂上, 学生能轻点鼠标, 丰富的学习资料即呈现眼前。表面看来教师的辛勤劳动似乎提高了课堂效率, 却忽略了学生的某种学习能力。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为什么不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呢?我们只要给学生一个任务, 一个提纲式的学案, 精彩的部分则由学生来负责填充。这样, 我们就能让探究课更精彩!

摘要:目前, 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已迈入中小学的课堂, “财富式搜索”等适于网络主题探究学习的模式也应运而生, 使基于网络的教学变得方便有效。本文就应用财富式搜索的注意事项及“财富式搜索”在小学科学高年级探究课中应用的一般模式作一些探讨。

小学科学论文 在生活中探究科学 篇5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能力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仍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支撑,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在六年级科学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要逐渐的被削弱,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不断的被增强,甚至可以完全依靠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

科学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学生要学习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这一单元与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在生活中也大都有过体验,所以在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工具

生活是知识的沃土。只有让知识回到生活中,才能开花结果。在教学《生活中的工具》时,我引导每一位学生回忆叙述:自己在生活中所使用过的工具;利用这些工具干了什么事情;如果没有这些工具你能干成吗?等等问题。学生回忆的热情很高,要求回答的也很踊跃。这样以来,学生即体会了工具的作用,又感受到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放手让学生去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科学实验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所以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去实验,去探究:学生自己选择实验课题;组织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法;观察记录实验数据;讨论小结实验结论;交流汇报实验成果。这样做虽然多花了一些时间,但是学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知识,同时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让知识重回生活

物理科学探究课的反思 篇6

关键词:科学探究课;反思;对比;改进

中国分类号:G301

误区一:把学生的动手实验当成了科学探究。

以为把演示实验当成分组实验,亲自看看亲自试试就是探究。例如:讲电学时,把电流表、电压表两人一个,对照实物观察,动手连连、做做、测测。讲声学时用尺子、铅笔、鼓、皮筋、梳子、自制的手工小纸人等等身边的东西从声音的产生、传播到声音的特性无不一一亲力亲为。光学、力学时更是做了若干大大小小的实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高于生活”。

误区二:把验证实验当成了科学探究。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由老师包办创设了情境,在老师一手引导下完成了探究。验证实验表面上也经历了探究过程,但更注重了结果,增强了孩子们对书本知识的可信度和盲从性,培养了孩子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实验数据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孩子们开始对实验兴趣高昂,时间久了就易出现会做不会做一样,反正验证不验证结果都跟书上一致,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意识到问题后,我及时进行了调整,分享一个以前认为教学设计很成功,但现在经过改进能更加尽善尽美的实例。

对比教学:《光的传播》中直线传播片段。

改进前:(十年前公开课,本节教学设计曾获省二等奖)

看视频“日食”引入后提出问题:一、光是从哪发出来的?你见过哪些发光的物体?它们有哪些不同?二、光是通过什么传播到人眼睛的?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吗?光的传播有什么规律?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

介绍完光源接着开放性实验:探究光的传播特点 1、要求:利用以下器材尽可能多的做实验。2、器材:激光笔一支、果冻一个、带孔的纸板两张、大头针几枚、蜡烛、空矿泉水瓶、香、装了水的矿泉水瓶(水中滴少量兰色墨水或牛奶)光屏一张、装了水的烧杯。

教师巡视指导与学生交流。然后小组间交流实验发现及出现的问题和疑问。看实在做不出来了用投影展示可做的实验有:方法一:用激光笔发出光束向滴了少量牛奶的水中投射,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方法二:用激光笔发出光直接照射果凍,观察光在果冻中的传播。方法三:用激光笔发出光束射过有烟雾(点香)的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方法四:将几枚大头针插在一条直线上,眼睛沿这条直线看去只能看到第一根针。方法五:用激光笔发出光束沿白屏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的路径,看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是否发生偏折。

接着学生按老师的提示验证,结果或者“恍然大悟”或者“心悦诚服”或者“原来如此”。组织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光在空气、水、果冻、玻璃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偏折。再通过一些自然界的实例和图片介绍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也发生了偏折。

改进后:

介绍完光源后问: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地球的。在教室里你能看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吗?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见过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呢?出示图片:霞光万丈的森林中。接着有的同学说雾天时车灯照出的光。肯定学生的回答后,告诉学生有一些微小杂质附着在光上能帮助我们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再启发学生“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什么情况会有变化?”通过实验:①演示: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先将激光灯固定沿直线射出观察在墙上或屏幕的光点---固定不动;接用酒精灯加热光源使空气密度不均匀再观察---光点像星星一样闪烁。既说明了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还解释了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一闪一闪的?②分组实验:光在两种均匀透明介质中的传播(从空气斜射入水)。发现在每种介质中都沿直线传播,但从空气入水中整体发生了偏折。

从而循序渐进的通过事实得到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同种均匀介质。

反思:

一直以为挖空心思的准备了那么多器材,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通过开放性探究实验,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经历实验过程,并在其中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感悟,去探索,让学生体验光学的乐趣,并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合作与交流,效果应该不错。结果他们在思考之后,有的自己能去选取仪器,设计实验,想到了一些非常有创意的方法,发现了一些以前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无意识的拿着激光笔照器材也能发现一些现象,大部分不知该怎么做。虽然实验效果明显,但我其实没有给学生指导性和方向性,没从根本上给他们提供探究的途径和方法,表面上开放探究,但他们无从下手。更多的是验证实验。

而现在变成了不告诉学生具体怎样做,老师启发引导提供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动脑动手,自己利用器材设计实验,发现了光不但可以在空气中、液体中、固体中传播,而且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探索欲望,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领略了科学方法,真正学会了如何学习。并让学生在经历实验探究的活动中,充分挖掘了自身的创新潜能,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让学生全面发展,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浅谈科学探究课的实验引入 篇7

一、设计趣味性实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精心设计引入, 犹如乐曲中的前奏, 起着提示主题、激起兴趣、进入情境的作用。设计趣味性实验, 引入新课, 不但可以让学生将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科学的环境中去。例如:烧不着的布条。找一块棉布条, 用水淋湿, 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 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 把布条张开, 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 好像火焰穿过了布条。拿下布条一看, 棉布条并没有烧焦。结果出乎学生的意料, 学生很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时, 教师就可以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科学的殿堂。

二、设计趣味性实验, 讲解新课

在新课的讲解时做几个小实验, 可以起到既培养了学生兴趣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 可以做一下下面的实验: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 唤起学生的注意, 引起学生思考, 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导入新课。 (1) 蜡烛抽水机。在玻璃杯内放少量的水和一只燃烧的蜡烛。杯口上涂一些凡士林, 再用一张穿有橡皮管的硬纸片盖上。把橡皮管的另一头插入另一水杯的水中。不一会水杯里的水让蜡烛抽过来了!这样的现象学生觉得很惊奇, 而且记忆深刻, 在这样的氛围下讲解知识, 可立即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2) 覆杯实验导入。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 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 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 当把手移开后, 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 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3) 简单机械———撬木板导入。谁能仅用自己的双手把钉在一起的两块木板扳开? (同学们纷纷举手, 争先恐后地要求上台) 。 (请一个力气大的同学上台, 但怎么也扳不开) 。看来仅凭我们的气力是难以完成这一工作的。类似这样的工作很多, 好在人类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 创造出一定的工具来解决这些难题。谁能利用一把大的螺丝起子把这两木块分开? (请一位小的女同学上台, 轻而易举地把木板撬开了) 。这个同学使用的是一种最简单的机械, 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把木板分开?它有哪些应用?

三、设计趣味性实验, 巩固知识

设计针对性实验, 解决学生学习科学的瓶颈问题, 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例如: (1) 用大玻璃瓶演示玻璃微小形变———复习力的作用效果:形变的产生。在大玻璃瓶塞内插入一个小玻璃管, 并装满红墨水, 当我们用力挤压大玻璃瓶时, 大玻璃瓶就会发生微小形变产生弹力;在不同的位置挤压大玻璃瓶时, 可看到插在大玻璃瓶塞上的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发生变化, 从而说明玻璃瓶产生弹力时发生了微小形变。 (2) 阿基米德原理-复习浮力实验引入。怎样证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 (取出实验装置, 回忆实验过程) 。当我们把重物从空气中像电视慢动作一样地逐步放入水中, 想一想,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是怎样变化的?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加, 是吗?请学生再一次观察实验。当物体浸没水中后, 浮力就不再改变, 显然不能认为浮力与深度有关。那么, 在上述的实验中, 除了深度改变外, 还有什么因素在改变呢?物体浸入水下的部分在改变。未浸入时浮力为零, 随着浸入的部分变大, 浮力也就变大;完全浸没以后, 浸入的部分不再改变, 浮力的大小也就不变。说明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或者说, 与排水量有关。

四、设计趣味性实验, 将知识延伸到课外

为了有效地完成科学教学任务, 充分发展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十分有必要把科学实验引申至课外。课外实验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灵活性和趣味性, 特别能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大自然和日常生活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开阔的大课堂, 有意地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有趣的科学现象, 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大有益处。例如:在讲授“光的色散”的现象时, 学生对彩虹的现象就十分感兴趣。我们可引导学生观察彩虹, 彩虹是由太阳光经许多小水珠折、反射后形成的, 观察时应注意彩虹里面各种色光的排列次序如何, 是红的在下还是紫的在下?我们还可借助其他方法得到人工彩虹, 满足学生随时观察的需要。比如对着太阳光把一口水喷成雾状, 即能观察到一条人造彩虹, 其色光的排列与天空中彩虹一样。还可把一玻璃杯的水放在窗台上, 让太阳光经杯中的水发生折射, 再在地上铺一块大白纸, 这也可以观察到一道非常美丽的彩虹。学生通过观察这些有趣的现象, 不但觉得科学有趣, 而且还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实验引入的基本结构大体是: (1) 在导入阶段创设实验情境, 提供新颖、奇特、惊险、多变的现象, 配合教师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及运用其他对比鲜明的教学媒体, 能够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但更重要的是, 要依靠所创设的实验情境的内容和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增强趣味性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选择趣味性强的实验;二是巧妙设计实验教学程序, 运用语言的艺术魅力, 激其情又引其疑。 (2) 激发认知冲突, 这是保持学生有意注意、激励学习动机最有效的途径。当新奇生动的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时, 好奇的心理驱使他们积极地思索。例如, 学生中普遍存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它是形成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教学难点的根源。因此在该课题的教学中, 应设法让学生的错误观点暴露出来, 再加以击破。 (3) 明确目的, 建立联系, 这是导入定向的重要环节。在激起思维冲突以后, 应当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当然, 这些引入的环节, 并不是死板的模式, 可以灵活多变地加以应用。而且不同的整体课堂结构, 要求有不同的引入结构。在引入阶段, 可以有侧重地完成某一二项任务, 而其他的任务放在展开的阶段完成。以上是本人在科学探究课引入的一些认识、实践, 并在实际教学中收到学生们良好的反映。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会留给我们更多探索的空间。

小学科学探究课论文 篇8

一、利用Excel完成评价信息的采集

平时的测验大多是学生手写答题老师手改,从这类试卷中想快速高效地得到测验相关数据必须借助计算机,一般老师只会简单地利用Excel软件计算出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笔者认为在测验中全班同学每小题的得分率对老师教和学生学更有指导意义。在计算得分率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要输入全班每位同学每一小题的得分,再利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大多数老师没有做就认为非常麻烦,其实用点小方法输入数据并不麻烦。下面以图1为例,分享笔者用Excel计算每题得分率的计算过程。

我们可以将及格学生的每题得分都先当满分处理,然后根据实际得分部分小题的得分进行手动修改。如图1所示,笔者只需手动修改3个空格即可,当然输入分数相对较低学生的得分时,逐个输入更快。输完数据在B15输入 =SUM(B3∶B14)/(12*3),代表第1(1)空的得分率,向右拖动得出其他小题得分率。我们可将空白试卷分析模板进行保存,就可以实现无数次调用空白的试卷分析,能节省很多时间。

二、多媒体在试卷分析课中的作用

在课堂上老师会针对学生正确率低的题目进行讲解,虽比传统的逐题讲解模式进步许多,但在课堂中仍会有部分学生在老师讲解他做对的题目时会处于注意力游离的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正确率低的题目对于做对的学生来讲这一题他的得分率是100%,而全班得分率高的题目对于做错的学生来讲他这一题的得分率为0%。若我们在试卷分析课的某些环节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减小上述的矛盾。

(1)利用多媒体学生发现旧题新乐趣。下面两道题为笔者在教学中碰到的测试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率的单位为瓦,常用单位还有。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的方式减少饮料的内能;钻木取火,是通过的方式增加物质的内能。传统的试卷分析课上,这两题老师会以简单的口头报答案的方式进行讲解,对于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来讲,老师只是报答案显然解决不了本质问题,我们应该想办法通过讲解使错的学生学会独立订正此类题目的方法,同时讲解过程又能吸引做对的学生认真思考并有所收获。

对于第一题的讲解,笔者先是用ppt显示此题,再显示此题的得分率70.2%,并问学生此题高频错误答案是什么,再反问学生kW·h到底是哪个物理量的单位?最后用相机拍下课本中描述千瓦时单位的内容,进行投影。第二题笔者先公布两空的得分率,再展示课前用相机拍下的部分学生错误答案“降温”“冷传递”“摩擦”“做功”,根据错误答案进行分析,学生不难发现此题的错误主要在于基础知识没有理清,此时再展示课本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学生能准确地订正好。第一题中利用多媒体出示正确答案外同时也出示了高频错误答案,能吸引住做对学生的眼球并思考两个答案之间的区别,第二题中展示错误答案的照片能迅速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讲解的最后两题都出现了课本相关内容的照片,这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学习中碰到的一些困难是可以通过看书来解决的。

(2)利用多媒体设备快速搜索资料。在学习中,有时候会出现一类题目出现频率极高,但学生的得分率始终高不起来的题目,如图2,此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电阻为 ,每小时消耗电能。如果把它接在110V的电路中,实际消耗的功率为。这类电学题目得分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计算公式多,学生在计算时容易混淆该用哪条。笔者结合此题对这部分知识用表1进行整理。

结合表格讲解学生不难发现,在此类题只要已知I、U、R、P四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其余两个量都可利用相应公式计算得出,只要能用对公式,此难点基本已突破。老师们肯定一致认为在这里最好安排一两道此题的变式题让学生进行当堂练习,这一类型的题目想找到一道变式练习并不困难,但笔者在备课中曾经为找一道力学方面的变式题,翻阅了参考书也搜索了百度,都没找到理想的题目,最终是在菁优网中找到不错的变式题。菁优网的优点在于只要将原题粘帖到搜索栏点击“找试题”,就能搜索出原题及与原题类似的习题,这比老师自己编一道变式题要方便许多。

最后,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也看到一些大学院校的教授和学生也正在致力于设计试卷分析系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一款试卷分析系统能实现对日常测试试卷的快速分析。

摘要:教学论的研究指出,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纸笔测验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评价方法,大多数老师认为试卷讲评课非常重要,但由于备课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多数老师只是对试卷进行逐题讲解,从而导致学生上课没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要探究在教学中实现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策略。

小学科学探究课论文 篇9

一、课程定位与学情分析

“生命科学探究与实践”作为一门拓展型课程,在我校高一年级中开设。课程定位是:以现有中学生命科学教材中涉及的实验技能为主线,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围绕课本核心概念,进一步拓展实验思路,开展探究活动。

由于生命科学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活动要在高二才开展,所以对高一的学生来说,还尚未接触高中的生命科学教材,对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尤其是高中生命科学实验中所涉及的基本设计原则和操作技能等都不甚了解,这就为本课程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基于这样的学情分析,我认为,在课堂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不仅要为学生铺垫学科的基本知识,还要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和拓展的空间;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现成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来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不仅要淡化教师的权威,还要解放学生思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创新素养。

二、课程实施的步骤与策略

结合高一学生对生命科学已有的认知水平和从初中生命科学学习中获得的基本技能,在与学生作了初步沟通之后,兼顾价值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等选题的基本原则,我选定了“光明中学校园内与马路边的瓜子黄杨叶下表皮气孔指数的比较研究”作为本课程的第一拓展模块。围绕该课题,我引导学生主要通过实验法对采集的材料进行观察、统计、比较,从而激发学生自我反思、团队交流、自己得出结论。在实施过程中,我针对生命科学实验课常见的问题进行反思、调整、总结和深化,结合拓展课的课程特征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各层次学生、适应各实验阶段的有效对策,并积极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整个拓展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掌握技术,夯实基础

在课题研究之前,学生首先应该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其次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对生物组织进行加工处理制作临时装片的能力。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显微镜的使用,但大多数学生并不记得正确的操作步骤,更谈不上熟练应用。因此教师先要教会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然后才能正常开展后续探究活动。

在拓展课上,学生以利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叶下表皮细胞为载体,通过多次实践和反复操作,“在游泳中学游泳”,逐步掌握有关技术。整个过程中,以学生自主操作为核心,教师就某些注意事项稍作点拨和提醒,学生凭借已有的基础进行摸索,并借助合作学习,最终完成任务。

2. 隐藏理论,强调体验

鉴于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的标准有所差异,我认为,教师不应把教材中的“学会利用显微镜对细胞进行观察和测量”的实验完全按照传统上课的程序全套照搬过来,况且学生选修本课程时也怀有一种莫大的期待,希望能从中获得与平时上课不一样的新鲜感和成就感。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课题的探究,经过反复多次的分析、思考、推理和调整,我把原先的实验内容修改处理成两个实验:蚕豆叶下表皮的观察;其他植物叶片下表皮的观察两部分,舍弃了测量细胞的环节,强调了观察表皮细胞和气孔结构的环节。

同时,在学案设计上我也作了很大的修改。在学生拿到的实验报告上,我舍弃了原有的实验报告的常规结构模式,并没有按部就班呈现所谓“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注意事项”等,而是一切从简,尽量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在最短的时间里弄明白做什么和如何做。

3. 反复实践,满足好奇

如果只是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或者只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分辨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以及气孔结构,那么,只保留一个实验即:蚕豆叶下表皮的观察即可,但这是不可取的。在这个实验中,首先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其次要求学生在高倍镜下观察固定装片并绘出细胞简图。学生虽然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固定装片来进行表皮的观察,但是学生是好奇的,这样做将导致其无法体验撕取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而且也不可能进一步通过活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来观察气孔的开闭现象,但这些都可以在另一个实验:其他植物叶片下表皮的观察中得到补充。由此可见,两个实验的设计可以体现出一定的梯度。

4. 反思评价,主客相辅

在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我还设计了“课堂反馈”和“课后思考”。其中,“课堂反馈”由一系列主观问题构成,多为反省型问题,如“通过本节课的体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样的提问方式与基础型课程不同,并不要求学生把知识要点一一罗列,只需要回答出“我”学到了什么即可。而“我”学到的知识就不同学生而言可能是不尽相同的,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自我总结和反思,也顾及了不同个体的层次差异。又如:“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感到满意吗?为什么?”这样的提问要求学生根据学习活动记录档案,对完成作品过程的记录或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和提高自己,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最为有益的途径。

“课后思考”由一系列客观问题构成,以学科知识为主,如:“气孔是由叶片表皮成对的保卫细胞以及它们之间的缝隙组成的结构。大多数植物的保卫细胞呈______形,也存在______形保卫细胞。”这些问题大多是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扩展,往往需要学生在课外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或者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 活跃科学思维,提升人格品质

在正式开始课题研究之后,学生还需要面对两件难事,一是制作瓜子黄杨下表皮临时装片,二是统计视野内气孔和表皮细胞的数量,这两件事是对学生细心和耐心的极大考验。自然界中有许多植物的叶片用镊子直接撕取表皮有较大难度,瓜子黄杨也属于这类植物。因此,为了能够清晰地观察下表皮细胞及气孔的分布,可以利用透明指甲油、琼脂等物质的拓印方法来显示细胞轮廓。在本课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要采用薄膜印迹法来制作临时装片,即在瓜子黄杨叶的下表皮指定区域涂抹适量的透明指甲油,待晾干后撕取指甲油所形成的薄膜,并在事先滴加清水的载玻片上展平,盖好载玻片,完成装片制作。通过拓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表皮细胞难撕取的问题,但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问题,如指甲油的涂抹量和等待晾干的时间等,都会不同程度影响最终的装片效果,导致有些装片细胞轮廓清晰易辨,而有些装片细胞轮廓模糊难辨。学生必须通过反复尝试才能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找到对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生命科学的学科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做事的仔细与耐心。

6. 利用先进技术,增强专利意识

利用数码显微镜系统,可以将学生作品进行保存和分享。数码显微镜系统由一台带有高像素摄像系统的教师显微镜和若干台内置高像素的学生数码显微镜构成。该系统能够提供清晰的显微镜视野画面,并实时显示在电脑上。其优点在于,通过教师的多功能数码显微镜把下表皮细胞及气孔的显微图像投影到屏幕上,使全部学生能同时进行观察,对所示范的内容有一个高度统一,避免造成认识上的误差,师生间的交流变得非常直观而有效。此外,该系统还设有拍照按键,可随时将需要留存的图像拍摄下来,方便保存研究记录。

7. 小组合作,和谐共赢

气孔指数的计算工作量十分巨大,经过师生协商,我们都认为这个任务主要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来完成。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导致的实验误差,该实验必须先采集一定数量的样本,制成临时装片后随机选取理想视野拍照保存,按照所采集的瓜子黄杨信息分别来自校园内还是马路边,将照片分成两组,统计两组照片中显示的下表皮气孔指数,并分别求出两组数据的平均值,再进行比较研究。由于学生的操作技能从生疏到娴熟,需要一个过程慢慢养成,所以,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图像的录入工作通常就需要三课时以上来完成。这其中,每位学生都要参与到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原始资料的活动里来。

小学科学探究课论文 篇10

现以《水面的秘密》一课实验探究部分为例阐释。本课探究实验的目的: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 发现水的表面张力;养成细致观察、认真实验的科学习惯。学习重点:通过观察、猜想与实验, 认识水的表面张力现象。针对实验探究课常出现的问题, 从五个方面预设, 提高实验探究的实际效果。

一、预设细节, 帮扶指导有效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 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三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科学课, 更需要教师的扶持。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哪些方面会出现问题, 出现什么问题, 教师都要尽量预设到, 这样才能减少操作失误, 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例如, 本课中“硬币装水”实验片段, 学生操作时常出现用力过大, 滴管中水不能逐滴流出, 滴不到硬币中心, 观察水面的方位不对, 水滴数的算法出错等问题。在教学前教师充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问题的“节点”预设引导,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疑问:

学生尝试操作时, 水从胶头滴管成股冒出, 教师趁机问:“这是几滴?此时能用滴来衡量吗?”学生摇头。教师又问:“那么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要轻轻地捏胶头, 要逐滴流出。”

师追问:

“向什么位置滴水不易流出来?”学生思考尝试滴在硬币中心位置最佳。请学生们思考从哪个方位观察, 最能明显察觉到水面的变化。学生通过亲身实践, 得出此实验从侧面观察效果更好。

师质问:

有的学生滴到第16滴时水从硬币上溢出, 教师问:“硬币能盛多少滴水?”绝大多数学生回答“16滴”。教师在黑板上写下16, 变换成质问的语气:“是16吗?”有学生觉察到了问题, 说出“15滴”。教师追问为什么是15滴。学生回答:“第16滴已经溢出了, 只能盛放15滴。”进而总结出记录滴数方法:总滴数减去最后一滴。

因为课前教师已充分预设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从轻捏滴管的胶头、滴在硬币的中央、从侧面观察水面的变化、滴数的算法等4个细节入手进行帮扶, 让学生始终围绕实验的核心环节反复探究, 自我尝试, 减少了不必要的弯路。经过教师的扶持引导, 保证了实验探究的顺利进行, 培养了学生规范的操作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大大提高了实验课堂的有效性。

二、预设流程, 环节操作有效

三年级学生喜欢玩, 自控力不强, 在探究实验中容易偏离探究目的。在“杯子吞针”实验中, 他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在水怎么还不流出来和数回形针个数的层面上, 从而忽略了观察水面的变化 (此实验的关键环节) , 导致实验结论的偏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思维特点, 预设出流程明晰、任务合理的实验记录单 (见表1) 。

精心预设的实验记录单流程, 就像盲人的拐杖, 对小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逐步回归到水面现象观察上, 把握住观察水面的变化是本实验关键点, 有条不紊地完成实验环节, 探究结果的得出水到渠成。

三、预设分工, 合作探究有效

新课程理念强调合作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科学探究更离不开分组方式。实施小组合作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彼此相互启发, 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如何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关键是教师要对小组进行指导, 做好角色分工。

《水面的秘密》一课, 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部分, 也是学生动手体验实验过程、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重要载体。为了避免分工不明、嘈杂混乱的小组合作状况, 教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和学习情况以及课上的表现每4~5人分成一组, 小组长由大家轮流当, 组员分工明确, 发材料、做实验、记录、总结、发言、汇报等各个环节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承担, 让每个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

四、预设规则, 评价导向有效

小组合作探究时, 学生参与热情高, 但不容易保持注意力, 很多实验是在黑板擦敲击声中停止的, 小组汇报是在教师大声呵斥后进行的。怎样既民主又集中地开展小组合作, 关键是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怎样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 高效地完成每堂课的教学目标, 体现在教师预设评价的智慧中。

例如:实验前教师宣布“规则”, 根据各小组的表现情况 (见表2) 进行奖励:有秩序、不混乱, 得到一颗智慧星;按要求完成实验后立刻坐好, 举手向教师示意, 安静地等待其他小组会得到一颗智慧星;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汇报, 将会得到一颗智慧星……本节课哪个小组所得智慧之星最多, 就被评为优胜小组。在一周内, 得优胜最多的小组会得到奖励。

恰当的评价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培养了规则意识, 课堂各环节得以顺利实施, 探究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五、预设技术手段, 突破难点有效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教育技术为今天的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 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 突破重点、难点, 提高教学效率。”

《水面的秘密》一课的教学中, 学生通过2个动手探究实验初步感知了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学生说“水面凸出来了, 鼓起来了”, 这只是在思维中形成了一个表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实质是什么?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要求教师为学生架起通往理性知识大门的桥梁。

动画视频“巧虎科学大惊奇”—神奇的表面张力, 形象展示了水的表面张力实质, 让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轻松地理解了表面张力的科学道理, 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六、结束语

在科学探究课中要突出重点要素 篇11

探究式教学中包含许多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类比法、归纳法等,运用这些方法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分析评估等科学探究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但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物理课程标准就指出: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因此,在科学探究课中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实际需要突出重点要素。

案例:平面镜成像规律

一、创设情景

演示实验“水浇不灭的蜡烛火焰”,让学生看到蜡烛在水中“燃烧”。(学生反应惊奇)

新奇有趣的实验,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二、提出问题

生:为什么在平面镜里能看到水浇不灭的蜡烛?

生:蜡烛的像是在镜子里,还是在镜子后呢?

生:为什么平面镜里的蜡烛看起来比真实的要小些?

生:要是把蜡烛放到很远处,镜子里的像会怎样变化?

师:很好。同学们还有没有更多的问题?

生:为什么人在镜子前面眨左眼时,在镜子里看到的却是在眨右眼?

生:为什么在穿衣镜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而在一块小平面镜中却不行?

师:非常好,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善于思考善于发现。

接下来老师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归纳为两个方面:①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形状及位置与物体的关系如何?②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自然地引到平面镜成像这个问题上来。

三、猜想与假设

师:同学们对提出问题的答案能做出哪些猜想与假设呢?大家可以利用桌面上的平面镜和其它物体做一做实验,观察成像情况。(2—3分钟后,就有同学开始发表观点)

生:像与物形状完全相同,大小也相同。

生:不一定,物体越远,像就越小。

生:像在镜子里面,在后面看不见像。

生:不,像和物离镜子一样远,只要你把物体靠近镜子,像也同样靠近镜子;物体挨着平面镜时像也挨着平面镜,所以距离一样。

生:我还发现像与物左右交换,蒙住左眼,在镜中看起来就像是蒙住了右眼。

师:很不错。还有什么发现?

生:像始终是正立的。

生:不,把铅笔倒放,像就是倒立的。

生:不对。像和物既可以相对正立。也可以相对倒立。蜡烛放在镜前时,像是正立的,把平面镜放平,蜡烛放在镜子上时,像是倒立的。

师:同学们做得很认真,有收获。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在蜡烛靠近镜子时,它的像以同样的速度靠近镜子。但是,让镜子靠近蜡烛的话,像好像跑得快些。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非常好。但我们发现这些观点中有些是相互矛盾的,应该通过科学实验来去伪存真,才能揭示出平面镜成像的客观规律。

在提出猜想与假设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提供实践和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各种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四、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师:请同学们考虑,如何确定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同。

生:把像和物靠在一起或者用刻度尺量一量。

师:如何做呢?你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生:(边量边叙述)先量出物体的长度,为12.5cm;再量像的长度。咦,把尺子放在镜子后,怎么看不到像呢?从前面看得到像却又看不见刻度尺……

师:怎么办?

生:我想到了,用一段同样大小的蜡烛去和像比较。

生:不行,在后面还是看不见像。(大家沉思)

生:(激动地)我知道,我知道了。大家看玻璃窗时能看到蜡烛的像,也能看到外面的树,把平面镜换成平板玻璃不就得了。(大家鼓掌)

师:真不错,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既能成像也能看见后面的物体。

生:把一只相同的蜡烛与像的位置重合,就能知道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也能确定像的准确位置。

师:非常好!同学们,你们认为选择什么物体成像效果最好,最清楚?

生:当然是蜡烛。

生:不错。但有一个问题,蜡烛逐渐燃烧后越来越短,这样就不好精确确定像和物的大小关系了。

师:很好。同学们等会儿可在实验中去探讨解决。我们还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探究?

生:把蜡烛放在远近不同的位置观察像的大小是否变化。

生:还可以在运动中观察像和物的变化关系。让平面镜不动蜡烛动,或者让蜡烛不动平面镜动。

师:非常棒!

师:如何确定是实像还是虚像呢?

生:直接看玻璃后面有没有蜡烛。

生:用光屏。

师:对。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刚开始提出的问题以及前面提出的猜想与假设选择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探究。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一环,是学生探究的薄弱环节。教师在这里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五、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有的组先不点燃蜡烛,观察像的大小。有的组用刻度尺量出各有关的距离。有的组不用尺子,直接数物像距离镜子的格数。有的事先按猜想用笔画好物像的位置,再用蜡烛确定像的位置是否在事先确定的位置上。有的用三角板去量角度,有的把方格纸沿平面镜所在位置对折来确定物像的位置关系……

六、分析与论证

师:哪一组率先报告实验探究成果?

第3组:我们选择的器材有:相同的蜡烛两只,玻璃一块,支架一个,方格纸一张,刻度尺一把。测出两组距离分别是:10cm、10cm、15cm、15cm。得出的结论是:像和物的大小形状相同,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远离镜时像也远离镜,但大小不变形状相同。

第7组:我们这组有一些不同。不用刻度尺就可以确定物像的距离关系,它们到镜子的方格数始终是一样的,并且它们的连线与镜子竖立的直线相互垂直。

师:很好。有不同的观点和结论尽可以提出来。好,继续。

第12组:补充几点。当物体快速移向平面镜时像也快速移向平面镜。我们还发现把手指放到像的火焰上时一点都不觉得痛,原来看镜子后面根本就没有火焰,只有透过玻璃看时才有。

生:我明白了为什么水浇不熄蜡烛的火焰了。玻璃后的像可能就叫做虚像,

因为它是假的,是眼睛的错觉。

师:分析总结得很棒。还有没有其它想法?

生:我们的结论也差不多。但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离穿衣镜远些看镜中的人要小些呢?

师:问得好!有没有同学知道为什么?

生:可能是错觉,也许与眼睛有关。

师:对。这是由于眼睛的视角引起的,有关这部分知识同学们以后将会学习到,大家也可以课后自己去查阅材料了解一下。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上面得到的结论完成下面的问题(问题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①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形状和物体的大小形状_______。

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

③像与物的上下左右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当物体向远离或靠近平面镜的方向移动时物体的像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像的大小、形状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当物体沿着平面镜竖立的方向移动时,像的移动情况_______。

⑥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_______。

各实验小组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实验探究结果,请学生讲解探究结论中有哪些内容与猜想相符,有哪些不符。由于学生在进行总结时不受限制,可能会提出与结论不一致的问题,互相质疑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七、评估

师:请同学们总结评价一下自己今天的实验探究:比较自己的探究方法与其它的方法,看各有哪些优点或不足之处;探究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遗漏;如果再做实验你会有哪些改进,还有其它问题可以补充在实验报告书的后面。

八、关于平面镜的应用

师:同学们观察课本图4-18,说说它们是如何利用平面镜的。

生:牙医用的平面镜主要是利用平面镜反射灯光以照明口腔,而房间里的平面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使房间看起来宽敞一些,给人一种假象。

生:不叫假象,叫虚像。(同学笑)

师:不错,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也能成像。还能不能举例说明?

生:古代人用的铜镜和现代的穿衣镜功能一样,用来成像。

生:桂林花桥的照片看起来很好看,这里也有平面镜成像。

师:大家看课本上的图就是桂林花桥,桥影相接形成一个个圆形桥孔,这里的影其实是虚像。

生:还有商场前的圆形大理石柱子也能成像,但为什么这些像会变形呢?

师:不错,这位同学善于观察。大理石柱子表面是弯曲的,与球面镜成像有关。同学们可上网去查阅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加深对光的反射现象的认识。

这节课教师首先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想或疑问,有些猜想尽管与实验事实不符,但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就会发现、理解正确的规律。整节课教师注重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探究氛围,并注意适时的引导,科学探究的各个主要环节由学生自己进行。同时本节课对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所侧重,突出“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这些重点,因此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探究课论文 篇12

一、前置作业:实践探究的自主行为

我们平时所讲的作业不应当仅仅是课后作业, 作业还涉及前置学习的作业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的当堂作业设计这两个部分。而前置作业设计比较偏向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 是基于学生的前置学习而设计的导学方案,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 前置作业的设计应当成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导航灯, 指引学生具体展开科学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索。

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进化《第1课消失了的恐龙》时, 笔者考虑到学生好奇心强, 生活经验较为丰富, 对于恐龙这个话题他们并不陌生, 且兴趣十足。因此, 在授课之前, 布置了一个“寻找恐龙足迹”的前置性探究活动,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利用课余时间, 收集恐龙的相关资料, 可以是图片、视频、书籍与相关报道等, 并对材料进行汇总整理, 作出一份汇报材料, 总结材料可以辅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在这个活动过程中, 笔者发现, 学生们的积极性较高, 但是无从下手, 因此, 笔者引导学生在探究之前, 先进行小组讨论, 推选出“探险小组长”, 并制订相应的活动计划, 做好任务分配, 使得每个人都有任务, 每个人都肯参与。

在这个前置探究活动中, 学生对新授知识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 发现并提出新问题, 为新授课程的开展保驾护航。值得注意的是, 在前置作业的设计中, 教师一定要结合新课的实际教学要求, 从可行性角度出发, 在学生能够自主实践、主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二、课堂作业:实践探究的当堂演练

课堂作业一般是以学生在课堂上刚刚学过或即将学习的知识而核心线索而设计, 旨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是对科学知识的进一步接近和探索, 作业的设计更应当符合这个基本要求, 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能,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第1课力在哪里》时, 笔者考虑到力对于小学生而言, 即熟悉又陌生, 在生活中他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力的存在, 但却无法用具体的语言或形式表达出来。因此, 笔者在课前布置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橡皮泥或者揉好的面粉、弹簧、海绵, 在课堂活动时, 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研究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在这个课堂作业中, 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利用自己准备好的道具, 朝着不同的方向用力, 记录物体形状的变化。通过当堂的小组实践探究, 使得学生对于力这种抽象事物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 使他们对“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从而化抽象为具体, 让科学奥秘变得一目了然。

笔者以为, 当堂实践的作业形式能够强化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形式多样的实验、实践动手平台。

三、课后作业:实践探究的升华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科学探究应当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方式, 更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核心渠道。可见, 科学探究必然贯穿于小学科学教学的始末, 应当时刻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展开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并让之成为学生课后继续学习科学知识的一种能力。

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探索宇宙《第3课看星座》这课时, 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的星座与奥秘无穷的星空, 因此,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有意识地利用古巴比伦、古雅典与罗巴关于星座的神话传说, 营造神秘气氛,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 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建立“我们的星座”图, 引导学生借助科学, 正确地找到一些有代表性的星星或星座, 以此为基础建立属于小组的星座图, 并依靠神话传说, 对本小组的星座图作出讲解。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有意识地将神话传说与科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神话渲染星座的神秘色彩, 激发学生探究与实践的好奇心, 以科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引导学生用科学技术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去挖掘星座的内在美, 让孩子们在课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 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 掌握观测星座的科学技巧。

上一篇:《爱如茉莉》教学设计下一篇:多Agent遗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