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2024-09-09

提高科学探究实效(通用12篇)

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篇1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 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突出科学探究。从这几年新课程实施的实践来看, 现在的科学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形式化、低效率的探究活动, 不仅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和精力, 也有违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精神, 严重影响着科学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主要原因有: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巨大, 教师自身对教学探究的意义和重要性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小学阶段对科学的教育相对薄弱, 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探究能力有限, 制约着初中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效率;由于家庭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利因素, 无法保证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探究的学习资源也不足, 直接制约着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基于现实的情况, 如何提高探究活动实效性也就成了科学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 根据教学中实践提出以下一些教学策略。

一 创设恰当的问题和情境, 培养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习行为的原动力, 人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倾向, 这种倾向促使人们在面对陌生现象时会尽力找到其发生的原因。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 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来设计教学方案, 创设新奇、艺术和一定难度的问题和情境, 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强烈的探究欲望。

1.精心设计问题, 增加学生的好奇心

在进行《液体的沸点》教学时, 我这样设计的:先通过视频播放一段杂技团里的经典杂技“油锅捞钱”。面对“沸腾”的油, 杂技演员通过各种动作来表达油锅里油的滚烫, 然后突然将手伸入锅里将锅底的钱币取了出来, 奇怪的是演员的手却安然无恙。这一挑战学生认知经验的现象, 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强烈的矛盾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问:为什么演员的手伸入“滚烫”的油里却能安然无恙呢?探究的兴趣自然被激发起来了。

2.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来导入、展示问题, 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

如运用多媒体将各种美丽的花朵图片来提出植物问题, 用自然风光图片来提出地理方面的问题……这些美好的图片画面自然地引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热情。再如将电影剪辑片段、录音录像、动漫图画材料及日常生活中的影像材料等设计成科学问题, 利用多媒体技术, 把学生带入更加生动有趣的境界, 更能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

3.利用科学史上的经典事例,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激情。

在科学的历史上, 无数科学家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辛勤的探索劳动、坚忍不拔的献身精神, 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耕耘, 为后人的美好幸福生活而献身。可以说, 他们的伟大成就和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无不与科学探究有关。如大发明家爱迪生, 在研制电灯的过程中, 为了寻找灯丝的合适材料, 先后探索试验了1600多种矿物和金属材料, 反复进行了2000多次试验, 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最终发现炭化的竹丝效果最好, 这就是早期的碳丝灯。把这些事例渗透于科学教学中,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又能激发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激情。

二 营造良好的探究环境, 创设高效的探究氛围

1.做好课前探究准备

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 发充分了解清楚学生的探究知识准备和探究能力, 以精确估计探究时间的分配;对探究活动所需的学习材料、实验器材和设施等精心设计, 从学生操作的安全性、可靠性、易观察性和误差小等方面择优选择准备;做好探究小组成员的分工和工作布置, 使学生能有序地开展探究活动, 并按预定的节奏进行下去, 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教学时间的遗失, 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探究效率。

2.营造融洽、积极的课堂探究氛围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创建民主化的师生关系, 努力创造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和安全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 少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严格地控制, 尽量多地给他们提供自主、主动和自我表达的机会, 保持与学生之间积极的、启发的交互活动。当学生完成探究要求, 得出正确的结论时, 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使学生体验到满足感和自我价值感;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挫折时, 要用温和的话语给予鼓励, 降低他们的紧张和不安感;哪怕是学生的探究结果不合常理, 出现明显的失误时, 也要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 消除学生害怕失败的心理障碍, 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的活跃状态, 心情舒畅, 积极主动地大胆探索。

3.增加学生的专注探究时间

有研究表明:有效的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呈现一种线性关系, 用于有效教学的时间越多,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越多, 学习的成绩和教学效果就越高、越好。当然科学课程的总体教学课时总量是有限的, 在教学时应提高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和减少教学时间的遗失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从而提高探究学习效率。比如我在指导学生探究时, 把握好每次探究活动的节奏和时间的安排, 对探究问题情境的呈现精心设计, 使问题含有与学生原有知识的矛盾,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内存动力;提倡小组合作探究, 让学生能够轮流主持, 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探究负责,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他们更加专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对于注意力脱离探究活动的学生予以提醒, 使其注意力回到探究活动中来;对探究活动能力低的学生予以适当的解释和帮助 (或请部分优秀学生来完成) ;设计形式多样的探究方式, 以提高学生对探究活动的新鲜感。

三 优化各项探究可能性, 进一步提升探究实效

1.选择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简单易学的材料, 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就会缺乏探究的动机, 而太难则会使学生产生过多的挫折, 失去进一步探究的信心。因而教师必须把握探究问题的难度, 选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进行探究, 让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 调动和维持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把握问题的难度时考虑如下因素:

⑴大多数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能力, 充分考虑学生的既有生活经验、知识能力因素。

⑵尽量控制变量的数目, 尽可能少地出现无关变量。在变量比较多的时候指导学生辨识重要变量、将要变量和无关变量, 从而降低探究的难度。

⑶操作简单, 实验控制容易, 学生操作能力所及。

⑷实验现象明显, 易于得出结论, 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达到预期的探究效果, 体验探究成功。

2.倡导合作探究, 大面积提高探究质量

⑴精心组织和建设合作探究小组。把具有共同的知识基础, 共同的合作学习积极性, 特别是能够互相信任、积极配合去完成共同任务的学生, 按4-6人分成若干合作小组, 将班级里少部分学生学困生有意识地分插在各小组中, 由其他成员在每次探究活动时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和帮助,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⑵合作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每位成员在相互合作的前提下都充当负有实际责任的角色, 如小组长主要负责记录成员在探究活动中的特殊表现及“闪光点”, 作为学生的成长记录内容;实验操作员主要负责实验器材的领取、材料准备、操作实施指导等工作;活动记录员主要负责记录小组活动的过程、方法、现象、结果等具体探究内容;活动发言员主要负责探究结果、现象及存在的问题的汇报、交流工作。不同岗位的成员在各次探究活动中轮流换岗,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合作交流能力。

⑶注重合作探究的技巧训练。指导学生合理选择探究讨论的问题, 避免过易或过难;把握好讨论时机, 如当大部分学生独立思考之后没有结果, 学生表现出很想知道答案, 但无法解决时, 让学生合作交流、小组讨论, 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丰富合作探究的形式, 如开展“小组目标达成”、“小组间竞赛”、“小组辅助个人”等形式;加强合作效率的训练, 如给小组成员分别编排序号, 用简单的手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 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3.开发课内外探究学习、活动资源, 提升探究的层次和实效

教师根据学生发展需要, 教给学生一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需要的基本知识, 指导学生“如何访问专家”、“如何通过互联网收集信息”、“学习如何研究”,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层次。对于某些探究活动需要较长的时间和空间资源才能完成时,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科技兴趣小组或进行课题研究性学习活动, 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 开发和利用校内外探究学习资源, 如实验楼建立“开放实验室”、寒暑假与家长一起作调查、到当地的气象观测站开展探究等。还可以由学校和教师出面, 通过各种渠道, 与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街道、工厂、花卉种植基地等单位建立联系, 为学生提供活动场所和实践基地。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欲望, 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

[2].《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助》, 靳玉乐,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年8月

[3].《科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特色案例分析》, 傅对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

[4].《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袁运开、蔡铁权,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

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篇2

黄兴镇中心小学何智

《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可见,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因此,教学中应重视探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参与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把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有机结合,才能实现获取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兴趣的目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活动作为科学课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可,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实践着。然而,反思科学教学中探究活动的开展情况,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探究活动仅仅只是一种热热闹闹的表象,探究活动的实效性大打折扣,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得以忽视。怎样确保在科学教学中探究活动的实效性和重要性呢?我认为:首先应坚持两个原则,其次是抓住几条主线。

一、坚持两个原则

问题式原则:教育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这句话指明的不仅是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了《科学》研究的宗旨:以问题为纽带进行科学教育。因此,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产生的问题而展开研讨和交流。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善于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互相接纳、赞赏、分享和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教师也更要以谦

虚、耐心和宽容的心态,倾听学生的各种想法,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以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大大的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才会不断得到培养。

全员性原则:科学探究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不可以把少数学生当成实现教案的工具。我们知道:讨论和质疑是探究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学生只有在这种讨论和质疑中,思维水平才能得到快速的提高。因此,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同等的时间观察、发现、提出问题,切忌为了完成探究的所有环节,及早地进入所谓的正题而忽视了中下层学生的探究需要。

二、把握几条主线

1、以情境为主线,促探究发现

常言说得好,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解决”一个问题。因为,探究是每一个人天生的本能,是科学探究的开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继而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方式方法的问题,更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它的根本点在于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回归于学生。如我在教学《奇妙的指纹》一课时,通过创设福尔摩斯破案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指纹异同这一探究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制定如何验证的方案。因为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探究时自然就有了较强的探究欲望,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热情非常高,整堂课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情境,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得以真正的发挥,就能体现真正地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合作为手段,促探究开展

科学发展的历程证明,许多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是众多科学家们的合作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取得的,而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小组合作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合作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的规则开展讨论的艺术,倾听别人的见解,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享受合作带来的乐趣和喜悦,体验合作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在探究活动中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论,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易于生成新的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所以,在科学探究活动开展时,我们要事先组建合作小组。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不同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至6人不等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氛围。对于合作学习小组,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各

组制订切实可行的探究计划,做到组内既有时确分工,又有任务侧重。这样既确保了探究活动的全员性,又有效地防止了“我能行”的学生越来越行,“我不行”的学生越来越差的探究能力上两极分化的现象。

3、以实践为基础,促探究反思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也有人说“成功是成功之母”。可见,只要积极参与体验的全过程,就是最大的成功。因此,科学探究活动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真正懂得探究的意义。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丰富的财富,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同时要用这种精神激励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另一方面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也能促使他们积极动脑,迎难而上,创造性地运用种种条件,解决困难,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发展。

4、以独创为特色,促探究风格

“教育是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唱主角的过程”,“教育应该让学生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

因此,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这样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思路,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习惯运用某种思维方式思考,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思维定势。因

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思维情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和空间,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花,才能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独创性,让学生学会批判地接受前人的各种成果,形成不唯师、不唯书、只唯实的思想观念,不断超越自我,逐步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

5、以评价为动力,促探究深入

《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评价上要体现多元化,强调评价的促进功能。

科学探究活动为评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评价的方式机会是非常灵活的:可以在探究活动结束时评价,可以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评价;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表现;不仅要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做出评价,也要对学生课前准备做出评价;不仅对学生的小论文或研究报告进行评价,还要关注学生得到这些结果的方法及其间的经历;不仅有学生的自评、互评,还有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如他们提出研究的计划和假设,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何,在活动中是否表现出兴趣、责任感、创造性与合作精神等等,都是评价学生不可多得的契机;一个新颖的设计方案,一个大胆的假设,一次与教材不同的设想,一个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活动,意见精美的手工制作,一次愉快的合作,一次有意义的调查……,都是给予学生评价的大好机会。

其实,教师的评价不单是语言上的激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

个微笑、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次不经意的摸头,对学生来说,都是无价的表扬,都是一种激励。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注意发动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这样会使学生的进步更加透明,学生会感到人人都在关注他,关心他,从而会使他更加有信心,进步的更快,更加有兴趣的学习,探究能力也就逐步的得到提高。

科学课堂应追求“探究实效” 篇3

小学科学教学重在活跃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的科学活动体验,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展其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思想和方法。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努力创设科学探究情境来有效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从未知化为能知、已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现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浅谈一下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探究实效的体会:

一、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眼、动口

很多科学课堂上,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既定程式模仿操作,虽然动眼、动手了,但没有充分动脑和动口。科学课的教学实效需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一味地满足于“邯郸学步”阶段,只会让学生形成粗浅认识,是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我们的科学课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在动眼中学会观察,在动脑中发展思考,在动口中锻炼表达,在动手中深化感悟,在不断的动态教学体验中获得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观察、思考、讨论、试验、比较、分类、推理、归纳、辩论、评价等活动,才算是积极的自主探究。否则流于形式的教师表演课,热闹的只是课堂气氛,冷却的却是学生的科学激情。

二、探究活动不应是少数学生的表演天地

在现实中,由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差异,每每活动任务布置后,多是个别同学承担全部探究任务,其他学生便都成了旁观者。个别不代表整体,科学课上的探究活动要让多数学生成为探究主体,而不应是少数学生的表演秀。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参与面是否广,要让大多数学生都应参与到探究活动中。那些没有机会或者不愿争取探究机会的同学应成为教师关注的对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否则这些学生不仅得不到科学素养的发展,久而久之,也会滋生事事靠别人的依赖心理,一堂面向全体学生的科学课就变成了只给几个同学表演的辅导课。我们必须注重科学探究的全员参与,要让每位同学在探究活动中都有事可做,都愿意去做,都能做好。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课教学素养

许多学校科学课教师都是“改科”任教,很少接受系统的科学课教学培训,课堂上多为依赖自己的理解而“现学现卖”,教学中偏向传授科学知识者多,探究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者少;注重学生智力开发者多,关注学生科学知识、技能、方法的协调发展者少,照本宣科的现象十分普遍。在知识结构上,科学课教师总是感觉科学课程过深、过剩、过专,而科学课知识面过窄、过老,没有形成与时俱进的科学课知识结构。教师的科学课教学素养影响着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新时代、新课程需要新科学教师,科学教师应对自己设计一个专业成长计划,及时调整教师角色,更新教育观念,充实科学课程的学识,尝试新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课教学素养。

四、拓展学生的科学课学习内容

科学课教师不是死教科学课教材,而应该活用科学课教材来教学。科学课是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本质特征、现象及规律的启蒙学科,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实实在在的科学教材,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科学知识。学校的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校外的教学资源更应珍惜。教师要善于结合生活实际和现有资源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增大学生的知识面。我们也可以走出教室,在操场、街道、田野等地,在公园、图书馆、动物园、科技馆等处,在网络空间中都可以学习科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存在于大千世界和网络中的多种科学教育资源进行探究和实践,有效解决学校教学资源受限的问题。

五、分层布置科学课作业

科学课作业布置太难,学生则无法适从;布置太易,学生则不屑去尝试。因此,为了巩固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热情,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分层布置科学课作业显得十分必要。教师应预先量定教材内的作业项目的难易类型,比如将之划分为“基础题”、“选做题”、“拓展题”三类。基础题作业的布置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做做便成功”的特点,主要强化学生科学常识的识记;选做题作业的布置面向中上等学生,突出“学学便能做”的特点,主要强化学生科学常识的活动体验;拓展题作业的布置面向优秀学生,突出“艰苦实践出真知”的特点,这种题的完成对于学生来说较为困难,学生须细致地学习、反复地操作才能获得正确认识和成功体验,主要强化学生的坚韧精神。这样的分层布置科学课作业方法正是运用了心理学上的“最近发展区”原理,能够较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科学素质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保持科学探索欲望的同时,不断地获得科学素养发展的成功体验,把作业负担演变为一种活动乐趣。

六、构建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

科学课堂不要追求“大而全”,事事都探究,面面都俱到,这样的做法多半没有教学实效,学生大多很快淡忘教师的耕耘成果。一节课只有40分钟,在这40分钟内,教师应努力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科学课堂的设计应体现“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定位特点,尽量扔掉传统教学中那些形式的、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从内容、材料、过程等方面力求简约,以简明的教学目标、简洁的教学流程、简练的教学语言来追求科学课的教学效益。从时间分配上考虑,我们的科学课堂应该极力把教学环节缩减至三四个环节,并合理分配好各环节的时间长度,其中对科学体验活动和研讨交流环节就应至少设置25分钟,导入和总结环节不要超过5分钟。教师应该留给学生更多学习、思考、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够把主要活动做好做到位,把主要科学常识能够理解和应用,学得深刻,学得扎实。

科学探究中提高对话实效的策略 篇4

一、教师引领, 深入对话内涵

1. 反复斟酌“引导语”, 理清对话脉络

好的引导语, 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思考的问题, 扩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低劣的引导语, 往往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思维停留在泛泛的层面上。

如A老师执教《研究纸》片段:

师: (出示一张纸) 打印纸大家都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们最熟悉的纸。

师: (引导语) 如果给你一张白纸, 你估计你能发现它的多少个特征?

生: (开始有点呆愣, 然后有一个学生站起来) 我估计能发现5个。 (教师予以表扬, 并写在黑板上)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10个, 30个, 25个……

师: (引导语) 你准备用哪些方法来研究这张纸呢?

(学生讨论了2分钟)

生1:用放大镜看一看。

生2:对着阳光看一看。

……

再看B老师执教《研究纸》片段:

师:纸是我们最常见的物体之一, 纸有哪些作用? (学生说说各种纸的作用)

师: (引导语) 今天我们不是来研究纸的作用, 而是着重来研究纸的特点。 (出示一张白纸) 给你这样一张白纸, 允许破坏, 你能利用你所有的感觉器官———眼、耳、口、鼻、手, 来观察它的特点吗?

学生:用手摸一摸是不是光滑;用耳朵听一听, 纸摇动的时候发出的声音, 撕纸的声音;用鼻子闻闻气味;尝一尝纸的味道……

A老师的第一句引导语不需要学生思维参与, 基本无效;第二句指向模糊, 学生不清楚探究目的和方法, 探究无法高效开展。而B老师的引导语避免了课堂中容易出现的把纸的作用与纸的特点混为一谈的问题, 能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和方法, 使思维得以深入, 活动得以高效开展。

因此, 关键性的引导语, 课前要经过反复斟酌。提问要有针对性, 少用一些“猜想一下, 它有哪些特点?”“你打算怎样来观察?”“怎样来做实验?”这类语言, 用对学生有确切指导作用的语言, 如“和原来的状态相比, 它发生了哪些变化?”“如果出现 (某种) 情况, 会怎样?”“利用我们现有的材料 (提供部分材料) , 请你设计一个合适的实验来证明……”

2. 充分挖掘“矛盾点”, 掌握对话“火候”

追问是科学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帮助学生弄懂弄通模糊点, 教师往往在一问之后再问, 穷追不舍, 直至学生正确理解。掌握“火候”的追问无疑是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

如《观察水》教学片段:

师:每一个小组的水槽里都有水, 仔细观察, 看看有哪些新的发现, 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好吗?

(学生分组观察、记录)

师:观察好了吗?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我用手指拨水, 看见水面上有一圈圈波纹, 手指上还有一些小泡泡。

生:我把手伸进水里, 感觉水是凉的。

生:水好像和玻璃一样, 看不出有什么颜色, 所以是白色的。

生:不对, 墙是白色的, 水应该是没有颜色的。

生:无色的, 如果是白色的话, 那应该跟墙的颜色一样啊!但水跟墙的颜色不一样。

从这个片段反映出学生对无色这一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然而, 教师的追问, 让学生对水无色的特性所既有的模糊点, 产生思维碰撞, 最终在思维的火花中解决模糊点。

二、同伴合作, 激活对话思维

1. 小组讨论, 给对话“留白”

基于合作探究的生生对话, 是课堂教学中非常具有潜力的资源。我们往往希望学生之间的交流一触即发, 不断发展。但很多时候学生思维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学生能静下心来思考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因此在与同伴对话时, 要允许学生沉默, 帮助学生“留白”, 使学生能在对话“留白”处实现思维的发展。

如《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教学片段:

师:这样一杯100mL水中, 能溶解多少食盐,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讨论安排实验:

1.补充问题并猜测:这杯100mL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

2. 小组讨论并达成意见统一, 把小组的猜测填在表中。

3. 讨论实验方法 (加盐的方法) 。

师:怎样才能尽快地得出准确结果呢?老师只给大家5次加盐的机会, 你们有办法吗?该怎么做? (生沉默)

师:没关系, 先自己思考一下, 实在想不出可以与组内同学交流一下。

(生思考并交流)

生1:我们第一次先加10克, 因为25mL水能溶解将近9克食盐。

生2:我们可以观察第一次盐溶解速度的快慢, 速度很快, 说明还可以溶解很多盐, 下一次可以多加些, 如果溶解得慢, 就要少加些盐了。

“只给5次加盐的机会”,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并不简单, 出现沉默非常正常, 设计这样的对话“留白”, 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思考, 把自己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全部调动起来为解决这一问题服务。而同伴间的对话则可以更好地帮助思考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提高对话实效。

2.班级辩论, 让思维碰撞

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对话,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当学生的想法呈正反两方, 一时无法继续预设中的教学内容时, 教师不妨放下预设内容, 采用辩论赛的形式, 引导学生激烈争辩, 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动物的卵》教学片段:

教师提出鸡蛋不适合孵化小鸡的两个观点: (1) 鸡蛋虽然有个硬卵壳, 却很脆弱, 很易碎, 而且这样的卵壳阻挡了空气, 小鸡不就没有呼吸的空气了吗?还不如不要卵壳。 (2) 鸡蛋内部只有卵白和卵黄吗?难道小鸡是由卵白和卵黄发育而来的吗?如果不是, 要它们有什么用呢?

生:老师, 我觉得你说的不对,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 卵壳上有很多小气孔, 可以透空气的。

生:我同意他的观点, 而且鸡蛋里还有一个气室, 可以用来储存空气。

师:又出现了一个气室? (板书:气室)

生:老师, 小鸡是从卵黄里长出来的, 卵白是提供营养的。

生:我觉得你们说的都不对, 小鸡是从胚里发育出来的。

师:胚? (板书:胚)

生:鸡蛋的壳虽然硬, 但是必须要脆弱一点的, 因为不然的话小鸡孵出来以后就不能啄破壳出来了。

……

“与同伴对话”的过程中, 教师只需听学生说, 适时提炼重要的知识, 并板书。教师倾听者、引导者的地位充分体现, 学生成为对话的主角。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对话过程, 使相关“动物的卵 (鸡蛋) ”这一概念的内涵逐渐清晰。

三、文本提升, 促进对话严谨

1. 借用图表, 准确表述

小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较弱, 面对一大片数据, 往往会说不清楚, 影响对话的实效, 这就需要教师帮助整理汇总, 降低交流、思考的难度。如何让学生在数据中找到更加有效的规律, 并进行对话分析呢?如果适当利用图表来表示, 效果会更明显, 如教学《我们的小车》时就使用了表格和折线图。

与纯数据表格相比, 折线图更直观, 能帮助学生看得更清楚。学生根据折线的变化来得到相应的结果, 一目了然, 对话实效自然得以提高。教会学生简单的统计方法, 学会自己寻找其中的规律, 这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学生形成习惯、培养出能力后就可以一劳永逸。让学生结合图形寻找规律, 进行对话, 能帮助他们减少对复杂、烦琐统计知识的畏惧心理, 锻炼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 从而使对话更清楚、准确。

2. 依托板书, 清晰表述

板书是教学过程中思维轨迹和活动结构的体现, 它不光展示了课堂中重要的精彩的内容, 方便了师生对本课的回顾小结, 也能很好地展示一堂课的思路、知识点中的逻辑联系, 这对帮助学生通过交流建构科学概念很有帮助。

如《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 教师在对话的同时, 请学生分别把热在铜棒上、铜片上的传递情况用箭头在黑板上画出来 (如图) , 利用简单的箭头和圆圈, 学生就能较轻松地建构热传递的概念。

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篇5

对于优异实习基地建造面对的艰难能够采纳建造校内和校外基地。校内基地建造能够充分使用已建好的泵房、污水处理站等,这么不只能够有用地节省实习资金,并且还能够处理实习基地不安稳的疑问。校外建造能够加强校企协作,资本共享,树立长期安稳的实习基地,这么不只能够给学生供给实习练习的时机,并且有用的进步了学生的工程实习才干,形成一种实习教育系统的良性循环。除此之外,高校还能够就人才培育、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与实习单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协作,不只能够处理公司在实习出产中的技术难题,并且也给高校树立起了稳固的实习基地。

3.2 积极探究加强实习老师队伍力气的新途径

具有实习技术较强的老师队伍是进步实习教育质量的要害。高校应当采纳对老师进行“双师型”的培育,切实增强老师的工程实习才干。一方面能够树立帮扶机制,发挥经历丰厚老师作用,带领青年老师疾速生长;另一方面,高校应当重视青年老师的培育计划,让青年老师自动参与工程实习练习环节,指使青年老师为实习辅导老师,多让青年老师参与实习类使用课题或工程项目,使其在实习中得到练习[10]。

3.3 加强实习进程办理、变革实习查核办法

树立完善的进程办理和科学合理的实习查核评估准则。在实习前加强对学生的发动,辅导老师大力宣扬实习的主要意义,解说实习的请求和注意事项等,然后改动学生“重理论、轻实习”的思维,让他们知道到实习主要性的知道。实习完毕中,实施多元化的查核办法,如让学生及时写实习日记、并现场举办辩论会,并提交实习陈说等多种方法。把辩论作为查核的要点,老师和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发问,学生进行陈说等环节,实现从原来的学生单向输出式陈说撰写到交互讨论的转型,对于学生实习中所遇到的实习疑问打开探讨,以拓展学生思路,到达查核的意图[11]。

3.4 合理使用实习经费

在有限实习经费的条件下,完结实习内容,能够选用:(1)实习经费进行合理分配,依据知道实习、出产实习和结业实习的主要性及内容别离占分配不一样的实习经费;(2)积极探究新的实习办法,如进行做一些PPT课件(首要是构筑物的平剖面图、动画,修建给排水系统图等)为学生解说,使学生对各构筑物的机理、运转进程及内部结构等有一些了解,并聘请专家来讲座、制作和搜集印象材料、树立健全的实习材料库等这些办法以节省开支,使得实习的顺利进行[12]。

4 完毕语

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篇6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58-01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而科学课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成为科学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性学习呢?本文就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策略。

一、从生活现象着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并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则尤显重要,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现象出发,来创设教学情境,以充分调动学生垢探究欲望。因为老师所举的事例贴近学生生活的话,学生会感到特别亲切,他们会觉得科学就在身边,从而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如在教学“制作鸡蛋保护器”时,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上课前先播放课件:一位老奶奶提着一篮子鸡蛋到市场上去卖,在路上,她不小心摔倒了,结果鸡蛋摔碎了不少,老奶奶伤心得不得了。这时教师就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同样的事情?你当时是不是也有点伤心呢?”让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提出:“我们能不能制作一个鸡蛋保护器,使鸡蛋掉在地上而不摔碎呢?”这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就马上被激起来了,当然,大部分农村学校并不具备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也不要紧,我们可以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来重现情境,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加上教师的引导,激励学生们肯定会是跃跃欲试了。那么,这节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放手实践探究,亲身体验科学

科学探究要重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

如在上三年级下册的《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当学生发现不管是大、小马铃薯放在一号杯中都是沉的,放在二号杯中都是浮的,就觉察到可能是二号杯中的水里面有其它的物质了,但是什么呢?有学生也猜出来了是盐,对不对呢?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有的学生说用嘴巴尝;有的学生说用嘴巴尝不明的物质是有危险的,要先找个小动物来尝尝,也有同学说如果是盐把水晒干了盐是会看得见的,最后大家讨论觉得应该先取一滴水烧干,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果然他们在玻璃片上发现了白色的盐末,胆大的学生尝了一点,确定是盐了。这个教学环节看来似乎了绕了个圈,浪费了很多时间,其实对学生来说是多么宝贵的探究体验啊!他们在这样的体验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

三、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探究过程中,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这就需要学生、教师合作、交流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在教学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所产生的效应远远大于教师的单向传授。合作能增加学生间情感和语言交流,合作能增添课堂教学气氛,合作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因此,教师应建立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

四、学校应建立科技园,成立科技兴趣小组,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

我们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我们应大胆鼓励学生要敢于创新,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而如果学校建立了科技园的话,学生们就有了用武之地,同时也能为学校增添办学特色。学校一定要成立科技兴趣小组,并有专门的科技辅导员。科技辅导员的职责就是向学生讲授较深的科学知识,重点应指导学生搞科技制作。搞科技制作和发明是对学生所学知识以及创造力的检验和发展。不过,对小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不一定要求学生的制作或发明要有高科技含量,或者说一定要拿什么奖。当然,能够一举两得就更好了。如有的学生发现小孩子拿调羹吃饭时经常不能准确地把饭喂到嘴巴里,他就把调羹折成像拖拉机的摇手的样子,结果就好多了。像这种小小的改动,教师也应予以肯定和表扬,因为这也是一种创新。学生得到了教师的表扬,他的劲头肯定会更大了,说不定还真能成为一个发明家呢?

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篇7

一、创情设疑,激发探究兴趣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整个探究活动的起因, 将决定整个探究活动的方向, 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整个课堂探究顺利完成的前提。由教师引导,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直接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产生探究动力,支持他们不遗余力地自己主动探索。

“什么是科学 ,当你思考为什么的时候 ,探究科学就开始了”。只有激起学生探究欲望,学生才有兴趣上好科学课,所以情境创设显得尤为重要,特别问题情境的创设更需要教师费一番工夫。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事先要精心设置,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创设的情境具体又有启发性,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兴趣。如教学认识磁铁的磁性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玩”的情境:准备两根塑料鱼竿,一根头上有磁铁,另一根头上没有磁铁,一些鱼嘴上挂有铁环的小鱼,让两名学生一人拿一根鱼竿进行钓鱼比赛, 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钓上的鱼多。很快,学生就发现鱼竿上的秘密,这时,我不失时机地把“谜”摆在学生面前:为什么有磁铁的鱼竿就能钓上鱼呢? 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在这里,不管问题是老师提出还是学生提出,关键在于提出问题的环节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不能使他们产生好奇和研究的欲望。如此,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真实问题”,就能引领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因为学生在这种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所以为后面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磁铁的相关性质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二、在探究中学会合作

学会合作是提高科学课堂探究实效性的基础和关键,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挖掘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只有协调的合作行为,才能真正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合作小组的成员在合作、互助的气氛中面对面地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成长。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师只关注合作学习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没有真正发挥群体的智慧,没有取得合作学习效果,合作学习只流于一种形式,对于怎样在探究中合作,而没有注重过程的指导,缺乏有效的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

1.要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

2.要学会讨论。学会独立思考并围绕中心话题发言,看法要有理有据,语言要清晰,对别人提出的质疑要耐心解释。

3. 要学会帮助。帮助他人要热情耐心, 要善于启发他人思考。

4.要学会评价。在倾听他人发言、看完他人操作之后,要学会用手势、语言等进行评价。

5.要学会总结。在小组讨论之后,要把小组推论结果总结出来,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做探究的合作者和引导者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 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计划,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但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 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由扶到放,逐步培养。此时教师作为引导者、合作者、协助者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往探究中,教师的指导粗线条的多,走过场的多,要确实解决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实际困难,做到适时调控,把握探究方向,使探究活动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探究时遇到困难,而这种困难又具有普遍性时,需要老师将正在进行的学生活动停下来, 及时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这时教师既是学生探究的合作者,更是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善于“引”和“导”,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通过学生的努力有所收获,得出一定的结论,这就是教师引导者作用的体现。

四、重探究结果,更重探究过程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是一次完整的科学学习的组成部分,活动过程是获得知识结果的途径,而知识结果是活动过程的目标。因此,科学教学强调亲历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在主动建构中学会发现、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对于科学探究,我们不但要看探究结果,更要看学生探究过程。让学生像研究者一样亲身经历过程,不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失败”,进而逐步养成全面的科学素养。有时我们为学生考虑得太过周到,学生的实验一定能看到明显的现象,从现象中一定能分析准确无误的结论,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的快乐”。事实上,在我们要教会学生的多种能力里面应该包括失败后不放弃, 总结经验教训卷土重来的毅力。经历比结果往往更重要,而让学生经历适当的挫折不仅能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科学探究将在教学实践过程不断完善和充实。在科学探究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设疑,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做好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 同时既要看重探究的结果又要看重探究的过程,就一定能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要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设疑,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做好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既看重探究结果又看重探究过程。

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篇8

一、精心设计探究流程, 突破教学时间瓶颈, 提高课堂实效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科学课堂中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同时探究式学习会花费和占据课堂的很多时间, 从而往往导致课堂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这样势必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因而科学教师普遍感到教学时间紧张, 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学进度。这就给提高课堂实效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 其实广大科学教师应该明白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那就是:实施探究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某个知识的获取, 而是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 学会探究的学习方式, 是要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 唤回他们创造的激情、积极的态度以及活泼开朗的心情, 所以多占用一些时间是值得的, 明确了这样做的理由, 但如何解决时间紧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 合理简化科学探究流程

科学探究一般的流程如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分析数据得到结论—合作与交流。那么我们是不是每一个科学探究的实验都要按这一流程让学生一成不变地进行到底。其实不然,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特点, 做一些详略得当的处理, 简化科学探究流程, 这样就可以有效使用课堂时间。比如笔者, 在《牛顿第一定律》地教学时, 就做了如下处理:在新课教学之前复习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什么?作为知识铺垫, 然后直接由教师提出问题:失去动力的运动着的小车,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会与谁有关呢?学生快速的作出猜想:

运动距离会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此基础上用课件打出斜面以及毛巾、棉布、木板作为水平面的实验图, 然后教师向学生明确说明小车应在斜面同一高度下滑的目的。然后就让学生分小组利用提供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

教师在学生完成实验探究后引导同学们一起总结。最后根据现象快速总结得到初步结论 (水平面越光滑, 小车运行越远, 速度减得越慢。) 在此基础上学生迅速得到:摩擦力越小, 小车运行的越远, 速度减的越慢。最终得到没有摩擦力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在这次科学探究中我针对这一探究活动的只要是让学生体验和推理的特点。就做了:师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师提供实验方案—学生实验探究—师生共同分析—学生推论的探究流程。 (这样出教师直接提出具体的问题虽然限定了学生的发挥, 但也有效地让学生的思维有效的集中到水平面的什么时会影响到小车的运动距离。这就为同学们的猜想指明了方向。而师提供实验方案更是大大节约时间, 也给学生进一步做推论争取时间。) 结果整个实验探究只用了十五分钟。可见只要我们精心设计, 作到详略得当就可以突破时间瓶颈。

(二) 采取课内外探究相结合

实施探究教学应采取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相结合, 普遍要求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式, 只要学生有探究的积极性, 就完全可能在课外去做他们有兴趣做又能做的事。例如在教学“平均速度”前, 启发学生开展“比一比我班谁最快”的活动, 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他们会发现可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长短”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多少”的方法来比较快慢, 课上老师只让学生汇报探究方法与结果, 可大大节省授课时间。只要老师在平时的备课中, 能对教材做到统揽全局、总体规划, 不单节孤立被动的备课、授课还是能够解决时间紧的问题的。

二、恰当调控探究情境, 引导学生探索质疑, 实现课堂实效

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课程主旋律下, 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然而上课时往往出现“一放就乱, 一管就死”的局面, 该如何有效的调控课堂, 把握好“管”与“放”呢?先看笔者在一次教验活动中, 听一为老师讲授:七年级上册中的《地球仪和地图》一课的案例。

(一)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显示:一艘正航海在大海中的轮船) 。

师:同学们, 假设我们航行在茫茫大海中, 我们的船不幸抛锚了, 如果你是船长, 该怎么办?

师:打电话给谁?我们现在就来模拟打电话。

生:“喂, 总部, 我们出事了, 快来救我们!”

师:“我是总部, 你们在哪出事了?”

学生没想到会问这个问题, 迟疑了半天, 小声答了一句:“我在太平洋。”

师转向全班同学问道:“救援人员若按这位船长说的位置, 能找到出事的船吗?应该怎样描述我们准确的位置呢?”

本想让学生思想集中到地球位置的确定问题上来时, 一个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

师只好停下来让他说。“老师, 有一次我跟爸出海, 他们是这样描述位置的:X X海里, 偏南X X海里。”

师没有对他的回答作出对错的简单评价, 而让学生来讨论。

最后, 师归纳:“你说的方法在近海可行, 但在远海呢?周围只有海洋, 没有海岛等参照物, 你如何确定你的位置?大家学完这节课的知识, 就知道答案了…” (导入大大超时, 最后该课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

案例中: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讨论激烈, 并且始终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是啊!新课程理念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当老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一致时, 学生的思维被即或, 课堂充满火力, 一个个问题生成, 一个个问题被解决。这样必然与有限的课堂时间和教学内容发生矛盾。如何在课堂中做到开放与高效两不误, 有待于教师们在实践探索。比如, 就案例中笔者认为:教师创设情景之后, 其实可以放手让学生分小组模拟讨论。让他们在小组内就发现, 想要及时获救, 要报告船只准确位置。我觉得这样的“放”, 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同时, 也能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判断, 提高辨别力。也可以有效的解决教师无奈的引导最后还是让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的尴尬局面。就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 我们应明确意识到:一方面, 按新课程的要求, 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 必须开展非指导性教学, 要“放”, 但要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的兴趣需要出发, 让学生去主动探索, 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 切忌将预设的教学目标、自己的经验、态度、价值观强加给学生, 管得太死;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 需要老师将学生、教学内容、课堂的际遇等诸多因素, 纳入教学过程, 进行课堂的适当调控, 使课堂放而不乱, 使得学习环境激烈又和谐。如:笔者在一次教学《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模型》教学片段。

新课教学:学生探究建立水电解的模型

提出问题:水蒸发的过程只是分子间的距离改变, 水分子没有改变, 那么水分子是否还能再分呢? (让学生猜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 。

(利用水电分解录像播放水电解实验) 设问:同学们能否也用模型来模拟解释水电解的微观变化?

学生活动二: (让学生动手试一试)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建模 (这对学生是有困难的) 教师及时打出友情提示提醒学生找到有用信息帮助自己建立模型。

友情提示的内容:

(1) 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水有大量的水分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 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具有可燃性, 氢气有氢分子构成, 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3) 氧气可供给呼吸, 具有助燃性, 氧气有氧分子构成, 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学生活动三: (让学生分小组制作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教师请各小组展示制作的模型。

思考题1:水分子是怎样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 能把这个过程模拟演示出来吗?

学生活动四:邀请水分子组、氢分子组、氧分子组各一位同学上讲台把整个微观变化演示给大家看。

在案例中进行“活动二”时, 放手让学生自行构建水电解的模型那肯定是“乱”了课堂, 因为学生根本没有如何建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的概念。那么教师就应该主导的“管”, 在这里利用“友情提示”的方式, 帮助学生获得各种分子的信息, 这样就能为学生提供切入点 (很显然我们只有给了学生足够的垫, 你才能放心的放, 即使是放那也将是有的放矢。) 因此, 只要教师作好“放”的铺垫、进行适当的调空, 就能实现“放而不乱”的课堂。

总之, 新课改教学中的问题远不止这些, 但只要我们明白: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 新课改的精神、理念要转化为实践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深入开展对新课程的研讨交流, 让课堂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 同时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从主观认识上找根源, 树立“问题意识”, 积极时间, 找差距, 找问题, 找不足, 大胆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 就一定能成为教学改革的成功者。

参考文献

[1] 孙钰柱.当前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困惑现象和反思[J].中国教育网

对提高科学探究实效性的几点认识 篇9

一、树立学生内心的积极价值取向, 夯实有效探究的支撑点

思想是灵魂, 是统帅, 是学习等一切行动和行为的指向决定者, 而学生内心深处的积极的价值取向则是学生探究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强力支撑。没有积极的价值指向, 学生从一开始就失去了起码的学习愿望和热情, 在探究过程中就会出现身在“曹营”, 心在“汉”的现象。学生这种“心不在焉”的状况, 就会使得探究无法进行下去, 实际的探究效果将大打折扣。可以说, 学生内心的积极价值取向为科学探究取得实效提供了强力支撑, 离开了这个支撑, 后续的探究就成了“水中花, 镜中月”, 更谈不上实效问题了。因此, 要让科学探究具有实效, 就必须有对学生内心的积极的价值指向, 让学生的“心”的指针始终指向有意义的探究任务中, 而不致于“分心”。要夯实这个支撑点, 可以通过增强老师的个人魅力 (如:端庄的仪表、迷人的亲和力、风趣幽默的语言等) 、精心地课堂引入、积极地课堂评价、融洽地交流合作、积极地探究展示等等, 让这个支撑点变得厚实、快乐、持久, 而不是让学生心灵的世界在痛苦地支撑。

二、构筑科学探究的“最近发展区”, 突破有效探究的瓶颈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 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但是, 一节探究课其探究任务往往是确定的, 不可变更的, 而学生个体现有水平 (知识、思维能力、实验水平等等) 的差异却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不加任何帮助, 不给学生任何台阶就让学生直接去对探究目标进行探究,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和障碍, 阻碍了学生探究的顺利进行, 甚至整个探究活动就会无法进行下去, 使学生失去探究的勇气和毅力, 从而使整个探究任务无法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探究教学设计中降低探究难度, 使探究任务递进上升, 将落脚点定位在潜力生所能达到的水平上。合理的架设台阶, 铺垫基石, 构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在铺设的区域内跳起来对探究任务“摘得着”, 跨过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目标区。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始终充满着成就感,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探究动机, 发挥其潜能, 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快地发展。如:在探究楞次定律的实验中, 对通过改变电流来改变磁场从而达到产生电流的实验, 其探究电路图老师就必须加以介绍, 否则很大部分学生就不知道干什么了。而在探究过程中, 老师就要走到学生中间去巡视、观察学生, 对遇到困难的学生要对其加以引导, 适时、适当地扶一把、帮一下, 帮助其走出困境, 使得探究活动不致于“卡壳”或“断路”, 让学生的探究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三、设计探究清单, 让科学探究方向更加明确、有效

所谓探究清单并不是简单的任务罗列, 它遵循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任务设置层层递进, 在困难处架设台阶, 在较难的拐弯处设置“路标”, 引导学生把握方向, 克服困难, 总结规律。在按探究清单进行探究活动过程中, 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 从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使得学生心智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实践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中, 我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清单:

1. 探究实验 (一) :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自行设计导体切割磁感线 (导体上下、左右运动、静止) 时观察电流指针是否发生变化的表格, 同时连接好电路做好实验, 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2. 探究实验 (二) :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动手做实验。

请将实验现象填入下表中:

3.

请同学们在探究实验 (一) 表格中在加一列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是否发生变化并分析填入表格中。

4.

请同学们观察表格中实验现象, 两探究实验有____________共同特征。

5.

通过以上实验, 您可以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对于以上探究清单中, 学生具备设计探究实验 (一) 实验表格的能力, 但可能设计不全, 因此, 在括号中加以提示, 架设台阶。但对于探究实验 (二) , 其探究点明显复杂多了, 学生不具备设计这样的表格能力, 在设计教学时就架设较多。而且在整个实验中, 用电流指针是否偏转代替电流是否变化, 可以使学生对探究实验现象的观察更加明了。

四、课堂管理, 让学生的科学探究更加有序、实效

探究效果好一定离不开好课堂, 而好课堂一定离不开好的课堂管理。如果没有进行课堂管理, 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放任自流, 那么探究课堂就会成了“菜市场”, 自主就会变成自流, 合作就会变成了聊天。因此, 要让整个班、每个人探究更具实效, 就得通过管、导、控对探究课堂进行合理管理, 而不是放任自流。有效地对课堂进行管理, 就要求老师善于观察课堂并迅速作出诊断, 对不想学习扰乱探究课堂的问题学生, 要通过语言或走到其身边进行暗示;对在探究活动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要对其引导, 帮助其走出困境, 让探究活动能够顺利往前走;对整个班出现探究杂、乱的局面要进行合理地控制, 否则会影响探究的质量和进度, 甚至整个探究活动无法完成。因此, 合理的课堂管理, 可以让科学探究更加有序, 从而更加实效。

五、合作学习是科学探究取得实效性的温床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老师讲, 学生在下面认真听, 老师讲得累, 学生听得苦, 久而久之, 学生对学习就失去了乐趣。而合作学习将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可以将个人在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与他人进行合作、分享、交流、探讨, 增大了信息量, 少走了弯路, 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在交流中获得“新知”, 在探讨中升华“旧知”, 在思维碰撞中纠正“方向”。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激情,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更让学生科学探究,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挖掘了学生学习潜能, 更为学生科学探究取得实效提供了温床, 不时地修正了探究的方向, 加深了探究的深度, 让探究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六、对问题探其究竟是科学探究取得实效的关键

探究就字义上理解就是对问题探其究竟即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 人们通常所说的追根究底、好奇、好问、爱琢磨, 实际上就是探究的日常表现。而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模仿和经历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的方法, 去获取知识, 领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领悟科学家探究自然规律时所进行的各项活动, 其实质就是实现三维目标, 它是在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探其究竟的过程中, 伴随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转变与升华, 从而达到了三维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 对问题能否探其究竟就成了科学探究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学生能否对问题探其究竟:第一, 要构建好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所需要的“最近发展区” (知识、思维、实验能力等等) ;第二, 探究过程, 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有思考才有质疑, 有质疑才有问题的产生, 学生没有自己去经历、体验、思考, 他就会“脑中无物”, 就会拿不出什么与他人交流。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其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第三, 同学间需要合作交流探讨;第四, 教师的引导。

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篇10

1培养兴趣是关键

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在动力, 只要有兴趣, 充满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就会自觉主动地增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本来小学生对自然中的一些现象都怀有极其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有意或无意中从事科学活动, 只是我们没有及时给予肯定, 使其兴趣逐渐淡化了。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创设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情境, 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学习内容会更贴近学生生活, 有现实意义, 会让学生感觉很亲切, 学起来不会有太多的距离, 学习的情感与认知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在科学课教学中, 教师应紧紧把握这一规律, 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 从平凡而广泛的社会生活中挖掘出具有蕴涵科学知识的素材, 把那些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现象引入课堂, 创设情境让他们去探索、去感悟、去理解、去发现, 再通过竞赛、游戏、语言激励等形式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点燃他们的激情, 在探究活动中做到全员参与, 全程参与, 主动参与, 真实参与, 在动口、动脑、动手之中真切地感受知识的获得, 体验能力的提高。也只有在以合作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中, 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好奇求知的心灵才将得到充分的呵护, 学生大胆质疑的个性才将得到充分的张扬, 学生互相合作的习惯才能得到充分的培育, 也只有这样的学习形式, 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动性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兴趣一旦被激发, 就会伴随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 去积极认识事物。教师能否捕捉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 创造和谐、愉快而又充满探索性的情境, 将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方法指导是重点

学生有了浓厚的探索兴趣, 还应该有科学的学习与探究方法。忽略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在热情之中瞎闯蛮干, 必然会导致失败的结局。一次次的失败也必然会扼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皮亚杰说过:“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儿童的认知规律告诉我们“听过会忘记, 看过能记住, 做过才能学会。”科学教材在编排上重在让学生在操作、实验、演示、动手实践中学习知识。其特点是概念少, 活动多, 教师讲授知识少, 学生内化吸收多。大量的动手操作、实验探索等探究活动是教学的主要内容, 又是教学的重要形式。探究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 活动是科学教学的基本形式, 我们教学设计重要的不应该是教师怎么讲解, 而应是学生怎么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 亲身体验中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是发现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教学《液体热胀冷缩》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观察烧开水实验, 学生观察烧着的一壶水, 一会儿水开了把壶盖顶得一窜一窜的, 大量的热气从壶盖边冲出来, 水不断往外溢, 溢出浇在炉火上, 发出嗤嗤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壶里的水为什么会往外溢呢?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 有的说壶里的水增多了, 有的说水的体积增大了, 热气把水从壶里带出来了等等, 尽管学生的猜测、假象可能不正确, 但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 引导学生把不能解决的问题, 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 思考:既然水受热就能溢出来, 我们能否想个办法不让它溢出来呢?有的学生说给它加点冷水, 降降温, 有的说停止加热, 有的说把盖子捂紧些等, 让学生来试一试, 通过学生的操作, 果然水不再溢出来了, 接着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水受热后就会溢出来, 降温后水就不溢出来了, 因势利导得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进一步探索出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体验成功是保证

学生在科学知识的探究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努力克服这些困难, 达到目的, 从中体验到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 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这也是促使学生乐于进行科学知识探究的保证, 哪怕是学生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发现, 一个不合情理的设想, 一个简单的推理, 一个不太正确的结论, 一个小小的创意, 教师都要给予适时的鼓励和表扬,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课外可通过开展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比赛, 科技小论文、科技知识手抄报评比, 观察记录、研究记录、学习心得体会展评等形式, 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学习。特别是在教学评价中, 要用科学的评价方法, 切忌重结果轻过程, 要突出学生的经历、感受和感知, 重视对体验、发现、兴趣、能力、情感和态度的评价, 用评价来促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能力的增强、习惯的养成。

4养成习惯是目标

提高科学探究实效 篇11

小学科学是一门指导学生积极探究周围环境,观察周围事物,进行科学实验的课程。在科学课的教学中,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信息技术走进教学课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突破重点、难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编的小学科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科学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出来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你要去观察一样事物有时却没有地方去观察,你要去做一个实验往往又没有实验器具。任凭老师嘴巴怎么讲,学生听得无味,没有一点兴趣。如果用上多媒体,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比如,我在教三年级科学下册《茎越长越高》这一课时,课文要求学生去观察凤仙花的茎在四个星期里的生长变化,并做记录。可是凤仙花刚长出地面,不到一周,怎么能观察到凤仙花在四个星期里茎的生长变化呢?我运用了多媒体,做了个课件,播放给学生看:第一周,茎是白色的,又软又细,5厘米左右高。第二周,茎变成淡白色,较软较细,15厘米左右高。第三周,茎变成淡绿色,有点粗有点硬,高约25厘米。第四周,茎变绿色,较硬较粗,高约35厘米。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知道凤仙花茎的生长变化,很快地把观察到凤仙花茎的生长变化记录在记录表里。轻松的学到了凤仙花茎的生长变化的知识。

二、应用信息技术,突破文中难点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往往会碰到有一些深奥的,难懂的问题,在课堂上很难用其他办法解决。用上信息技术,就會把深奥难懂的问题变得浅显易懂。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种子变成了幼苗》时,课文里讲到光合作用,由于涉及到叶绿体等微观的事物和光合作用这一复杂抽象的概念,学生学起来困难。我就制作了二幅动画课件。先播放小树长成大树的动画课件给学生看,并配上音:“一棵小树,在阳光的照射下,一天天一年年地成长,长成了大树,它为什么能长成大树呢?它的‘食物从哪里来呢?”再让学生去思考。然后,再给学生放了一幅叶的光合作用的动画课件。学生一看就知道植物的“食物”原来是从光合作用中得来的。阳光照射在树叶上,叶片细胞中的叶绿体利用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养料,并放出氧气。这个养料就是植物的“食物”。学生就这样很轻松地理解植物叶子的光合作用过程,突破了课文中的难点。

三、运用信息技术,变抽象为具体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一些内容比较抽象,小学生不容易理解。像这样的问题,教师用语言来描述是很难的。如果照着书本讲,学生就不知道。而多媒体的介入,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难为易,学生学起来就轻松。比如,我在上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的三态变化》这一课时,我做了一个课件播放给学生看:地面上固态的冰在阳光的照射下开始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又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在天空中凝结成液态的小水滴,小水滴落下来又是雨水;雨水遇冷又凝结成固态的冰。学生看完课件后,就知道自然界的水就是这样往复循环三态变化的,从而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有些实验课,学生动手操作起来有些危险,如果不做实验,又不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在这个方面,多媒体技术也是大有用武之地。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配合实验,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实验前让学生先看多媒体,看好后再去做实验,这样就不会发生危险,而且做起来印象深刻。比如,我在教四年级科学上册《分离食盐和水》这一课,文中要求使用酒精灯,把食盐从食盐溶液中分离出来。课文里虽有插图,但图是静态的,学生不容易理解。于是,我做了个课件给学生看:第一步,出示酒精灯,让学生认识酒精灯,讲到酒精灯那个部位,就在那个部位闪一下,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兴趣。第二步,点酒精灯的动画,先移去灯帽,再怎样点火,灯芯被点烧。让学生观察比较三层火焰的颜色区别:外层浅蓝色的是外焰;第二层橘红色的,是内焰;第三层深红色的,是焰芯。第三步,演示加热。出示三脚架、石棉网,装有10毫升食盐溶液的烧杯。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着石棉网加热,使石棉网受热均匀,石棉网上的烧杯受热冒出气泡,食盐慢慢地析出来。学生通过多媒体的观察,再进行实验,大大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优化材料选择提高探究实效 篇12

一、科学探究材料选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材料随意无内涵

探究材料的科学性是材料选择的首要原则, 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在日常的科学教学过程中, 有些探究材料所体现的科学现象不够明显, 缺乏针对性, 难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难以让学生从现象中发现真正的科学问题。探究材料的干扰因素较多, 学生们的注意力常常被与科学概念无关或关系不大的现象所吸引, 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交流上, 导致科学课堂低效或无效。

2.材料松散无结构

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学生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有些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探究材料的组合往往缺乏现象之间、现象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 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运用材料进行理性的猜想、验证、归纳和解释, 使他们的科学探究只停留在非常肤浅的层面上, 难以有实质性的进展。学生活动板块间相互脱节, 不能有效形成科学探究系列活动。

3.材料单调无变化

传统教学过程中, 同年级的学生通常由同年龄段的儿童组成, 这可能是导致教师对学生产生“标准化”的误解原因之一。因此, 在探究材料的选择过程中, 教师往往缺少对不同学生的认知心理、文化背景以及学习风格等进行务实分析, 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只关注课前的预设, 而忽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课堂上所选择和呈现的探究材料过于统一和单调, 不能满足各个探究小组的不同需求, 直接影响学生个性化思维发展和有效科学课堂的建构。

4.材料封闭无拓展

现行科学教材为了兼顾全局, 所选用的探究材料往往具有典型性。而对于日常的科学教学而言, 教材中提供的材料可能一时难以找到, 由此造成教学不能正常开展。此时, 教师就应充分考虑教材中选用的材料是否符合实际, 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探究材料进行合理的开发和置换。但在实际科学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选择的探究材料不够开放, 仅局限在课堂上和配套实验材料的选用改进上。不能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科学课程资源, 不能有效利用学生身边的探究材料, 导致学生的探究活动仅局限在课堂上而难以拓展, 无意间浪费了我们身边丰富多样的探究材料。

二、科学探究材料选择的优化策略

1.注重材料科学性, 有效完成探究目标

由于科学课程活动多的特点, 造成探究材料的准备相对繁琐。因此, 教师在准备时往往会疏忽材料本身具备的科学性, 在课堂上就容易因为材料的问题而受到负面干扰。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是利用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反映科学现象, 揭示科学本质和规律, 从而形成科学的结论。因此, 科学探究材料必须具备科学性, 即材料能科学地反映自然事物的本质。

如有位教师教学“了解空气”一课, 提供给学生收集空气的工具是一只装食品用的白色保鲜袋, 由此造成有些学生最终得出空气是白色的错误结论, 给学生埋下了深深的科学“误解”。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提供的探究材料缺乏科学性, 学生的观察活动被白色的塑料袋干扰了。又如, 有位教师执教“工具和机械”单元中“螺丝刀里的科学”这一内容, 提供给每个小组一把螺丝刀, 并将每把螺丝刀的刀杆上都缠上了白色的胶布。开始, 听课教师都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后来, 当学生开始探究用刀柄和刀杆分别转动提起重物比较哪个省力时, 大家终于明白了上课教师把刀杆包起来的良苦用心。原来, 这位教师是为了避免学生把省力、费力归咎于刀柄与刀杆光滑程度的不同, 从而强调了螺丝刀刀柄、刀杆的粗细与提物省力、费力的关系。由此可见, 如果实验所选择的材料缺乏科学性, 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 落实科学探究目标。反之, 如果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科学性的探究材料, 就能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有效建构, 全面完成科学探究目标。

2.注重材料结构性, 有效体验探究过程

相对而言, 小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环境零散无序, 缺乏结构性, 其自主探究科学的过程往往缺乏证据意识, 难以形成抽象概括, 与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有一定的距离, 造成学生对科学概念的一知半解、误解或错误认识。例如, 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 认为物体的底面积越大, 浮力越大;从同一高度下落两个物体, 重的物体先落地等等。学生的误解和错误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顽固性, 一旦形成往往难以改变, 会给学生的科学学习带来特殊困难。面对着学生参差不齐的认知现状, 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富有结构性的探究材料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先前的认识产生矛盾, 引起认知冲突, 进而产生强烈的再认识内驱力。同时, 要使学生明确自己错在哪里, 并能在顺应的过程中自主建构新知识, 使学生有效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如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 教师先给学生提供一些肯定会下沉 (螺帽、橡皮块等) 、肯定会上浮 (泡沫、纸片等) 和难以辨别沉浮的材料 (回形针、光盘等) , 让学生猜测后再实验, 探究的结果肯定会与他们的猜测产生冲突, 致使学生模糊地认为物体的沉浮与它们的大小、轻重是没有关系的。在学生产生矛盾和疑问的时候, 再依次提供大小一样轻重不同以及轻重一样大小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 学生最终得出物体的沉浮和它们轻重、大小还是有一定关系的。从上述教学过程可以看出, 教师选择富有结构性的探究材料, 不但有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 提升学生的科学技能, 而且还能使学生全面有效地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3.注重材料多样性, 有效发展探究思维

在探究材料的选择过程中, 教师往往缺少对不同学生的认知心理、文化背景以及学习风格等进行务实分析, 不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只关注课前的预设, 而忽视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动态生成。课堂上所选择和呈现的探究材料过于统一和单调, 不能满足各个探究小组的不同需求, 直接影响学生个性化思维发展和有效科学课堂的建构。科学教学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 因此, 学校和教师必须接受学生差异性的特点, 最大限度地为学生选择多样性的探究材料。

如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一课, 教师出示了三个大小不等且水位高低不同的瓶子后, 提问:“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三瓶水哪瓶水多哪瓶水少吗?”很快, 大家便根据自己的直觉和生活经验进行了猜测。“那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呢?”教师接着问。“可以用做记号的方法。”“可以用秤来称, 重的水多, 轻的水少。”“可以计算水的流动时间, 流动时间长的说明水多, 时间短的说明水少。”……同学们的方法真可谓是五花八门, 探究思维非常活跃。“同学们想出的方法可真多呀!不过, 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材料是一个玻璃杯和一支记号笔, 下面就请大家用做记号的方法开始实验吧!”老师的话刚说完, 便传来了部分学生的埋怨声:“这种方法太简单了, 我可不想做!”“我们这组想试试用天平来称。”……最终, 学生小组活动还是在一片不满的情绪中进行着。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教师在课前没有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 忽视了学生的不同需要, 低估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过度减少了探究材料的准备。这势必阻碍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降低科学探究的实效。

4.注重材料开放性, 有效利用探究资源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开放性, 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和结论等多方面。”这就是说, 科学课应该不受教材和课堂的束缚, 实行大教学观, 优化和丰富学生的探究材料选择。学生最初对科学的认识源于生活, 对科学的错误认识也源于生活经验不足, 纠正错误也应该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科学现象开始, 而不是从抽象材料演示出来的科学现象开始。学生只有认识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才能抱着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才有可能逐步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例如, 对“空气占据空间”的探究, 教师换用学生熟悉的一次性水杯、小塑料盆、报纸和水来做同样的实验, 学生不但在课堂上认识了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 回到家里还自发用其他身边熟悉的容器 (茶杯、瓶子等) 做相同的实验, 用课堂上学过的方法去证实其他地方的空气也占据空间。

在“热气球”一课中, 换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塑料袋、蜡烛等物品设计实验, 研究热气球升空的原理, 学生不仅清楚地看到了热气球升空的现象, 而且还可以通过点燃多支蜡烛, 比较热气球在燃料不同时升空高度的不同。可见, 在科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选择学生熟悉的常见事物作为实验材料, 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探究科学, 还可以破除科学的神秘感。真正实现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热气球升空的有效体验, 真正体验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总之,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观念, 了解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 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关注探究材料的科学性、结构性、多样性和开放性, 精心设计、选择和提供有利于学生科学活动的探究材料,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才能发挥探究材料的最大效益, 有效完成科学探究目标, 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摘要: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 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影响探究性学习有效性的原因很多, 探究材料选择与利用不当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立足于分析科学教学中材料选择存在的主要问题, 寻求优化材料选择的有效策略:要注重探究材料的科学性、结构性、多样性和开放性, 发挥探究材料的最大效益, 全面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探究,材料选择,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郝京华.科学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3]方红, 常利梅.科学教学实施指南 (小学卷) [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快乐的诠释下一篇:眩晕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