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实效

2024-07-18

提高课堂实效(精选12篇)

提高课堂实效 篇1

在当今开展合作、对话、探究、交流的课堂教学中, 随时都会出现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 这就是课堂生成。课堂生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这种资源往往蕴藏着学生的需要、困惑及真实想法, 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如果能对这种资源进行恰当地处理与优化, 就能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使课堂教学更鲜活, 更有效。

一、运用课堂中学生的“错误”, 提高课堂实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这正暴露了学生的真实思维, 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困难。而“错误”是正确的先导, 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学生课堂上的“错误”往往正是教学的巨大资源。真实的课堂正是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有些“错误”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或蕴涵着创新思维的, 教师要善于捕捉和筛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反馈出来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错误”资源, 有效合理地利用, 牵而带之、引而发之, 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内心冲突, 重新建构知识。

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比直接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告诉学生结论效果要好得多。它不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真正弄清了自己的“错误”所在, 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而且还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学生思维的亮点, 提高课堂实效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闪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这些精彩稍纵即逝, 我们如果能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并充分肯定这些瞬间闪现、稍纵即逝的教育素材, 并用这些生动鲜活的课堂元素作用于课堂教学, 就会使平淡的教学迸发出极大的魅力与生命力。

案例1:在复习“灭火的方法及原理”时, 老师问学生:你有什么方法来熄灭火柴?理由呢?问题一出, 学生纷纷亮相……这时一位平时喜欢调皮捣蛋的学生举手回答说:“我上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时试过的, 可以把火柴换个姿势, 让火柴头朝上、火柴梗朝下, 很快就熄灭了。”这一办法大家都没想到, 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注意。老师在表扬了该学生的细心观察之后, 让全体学生围绕“火柴头朝上和梗朝下的火柴, 为什么很快就熄灭?”展开讨论。此时教室里出现的场面是:学生思维非常活跃, 发言争先恐后, 使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正是该学生的这一回答, 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 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使问题在热烈讨论中得以解决;正是因为教师及时地捕捉住了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亮点, 既鼓励了一个学生, 又激发了一批学生, 使课堂焕发了生机, 教学获得了精彩生成, 呈现出教学的高水平生态。

三、运用偏离预设的“提问”, 提高课堂实效

教学时, 学生的一些“提问“打乱了教师的设想, 打乱了教学的安排, 是时有发生的。此时, 教师不应轻易放弃, 任之流失, 而应凭借教学机智应对生成性问题, 重新设计和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只要教师善于捕捉、灵活应用, 就会及时发现学生思维中的微小火星, 激起动态生成的绚烂火花, 意外的惊喜和收获就会不期而至。

案例2:H2S和O2反应计算习题教学中的生成。

学生甲:将24 m L硫化氢在30 m L氧气中燃烧, 在同温同压下得到SO2的体积是 ()

A.24 mL B.30 mL

C.20 mL D.18 mL

此题如何计算?

教师:此题的产物是什么?

所以此题的产物既有SO2, 又有S。

教师:设有x mL H2S燃烧生成SO2, 则有 (24-x) mL H2S燃烧生成S, 能求出x吗?

学生甲:点头。

学生丙:老师, 答案是D吗?

教师:是。 (本来本题的讲解教师想就到此为止, 不料学生丙却突然提出了如下新的解法。教师不得不重新组织教学活动。)

学生丙:那我不是这样解的, 不知道是否正确。我假设H2S先生成S, 消耗了12 mL O2, 剩余的18 mL O2使S燃烧生成18 mL SO2。

教师:很好。你采用的是一种连续反应法, 即A→B→C。同学们,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教师趁机转向。)

学生丁:30 mL O2与20 mL H2S反应生成20 mL SO2, 还有4 mL H2S再与2 mL SO2反应生成S, 最后SO2气体为18 mL。

教师:可以。实际上我们所遵循的就是元素守恒原则。

学生戊:直接用配平法可以吗?

教师:可以, 你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戊:24 mL H2S燃烧的产物无论是S还是SO2, H2O的量一定, 均为24 mL H2O (g) (H元素守恒) , 再根据O元素守恒, 生成的SO2必为18 mL。

本案例中当学生的提问偏离了教师的教学预设方案时, 教师没有因为学生打断了教学思路而制止学生, 而是及时地利用了这一宝贵的“节外生枝“资源,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发展学生的思维, 使多种解题得以生成,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探究欲望, 活跃了课堂气氛, 使课堂充满了生机, 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取得了比预设的教学还要好的效果。

提高课堂实效 篇2

都说现在的老师越来越难当了,作为新世代的老师,怎样提高课堂实效性是我们在工作中面对的非常普遍而现实的问题。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素养。这一点主要是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这是教好学生的前提。而渊博的知识和才能则是教师素养中另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才能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广博的文化修养。要不断地更新知识,用自己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来迎接明天的挑战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多注意吸收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多阅读一些关于教学专著不断充实自我。

二、深入教材,钻研教法、学法

①课前准备

作为一名21世纪的老师,要在理解新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吃透知识点,明确重难点,坚持做到每课一个创意。备课时,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想想学生要什么?学生们喜欢怎样学?多设计几次,做到有备无患,胸有成竹。

②钻研教法

要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安排组织教学过程,要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教学效果不太好,并不是它没水平,而是由于教学不得法。一般来说,教学方法可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学生的可接受水平、教师本身的条件等方面来选择。不过,一种好的教法也未必每个教师都使用有效哦,这就要因人而定、因课而用了。

③指导学法

在探究教法的同时,也要注重学法指导。适当地引导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灵活客观的进行指导,方法得当就会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④课后反思

提高语文课堂实效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 提高实效 过程探析

中国分类号:G633.3

语文不好教,也很难出实效。有调查研究表明:没有语文老师,学生成绩反而更高;图书管理员当语文教师,语文成绩飞速提高;每天指导学生朗读的教师,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这真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汗颜啊!如何展现语文课堂的魅力?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如何解放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当推“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教学模式。

首先,“先学”《课程标准》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叶圣陶老先生说:学生会的不要去教,“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知道学生哪些会哪些不会?只好先学了。“先学”取缔了教师的天花乱坠、夸夸其谈的先入为主,“先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听来的不如看来的,看来的不如做来的”,人们又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先学”环节,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发现问题,引出思考。

“后教”是照顾全体。《课标》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后教要根据学生“自下而上”的交流汇报进行总结。所谓“自下而上”,教师先请差生汇报,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如果出现错误,则先由中等生进行纠正,中等生如果纠正得还不对,或不完整,优秀生再行纠正,最后教师进行补充总结。这样一个过程,照顾到了不同层面的学生,每个同学的学习都是一个提升的过程,每个同学都得认真聆听他人的讲话,仔细思考是否正确,这时课堂就是紧张高效的。

“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教师必须注意教学操作细节,灵活运用。

一、“单刀直入”展目标。教师导入省去了挖空心思的告白,省去了花里胡哨的图片课件展示等,直接告知学生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比如有教师在教学《马说》时的导入“在唐朝末年,统治者不重视人才的培养,甚至埋没摧残人才,韩愈就针对这一现象写下了名篇《马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人的思想总会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教师这样一导入,于是就牵住了学生的鼻子,左右了学生的思想,懒惰了学生的思维。展示课时目标,它起到了一个指示作用,它意在告诉学生本课时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习有了方向,有了目的,同时也是检测学生本课时学习的标准,学习目标是展示给学生看的,所以就一定要具体明确,不能涵盖笼统甚至模棱两可。《马说》中一个学习目标是“积累本课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教师应该写出哪些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如果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学习目标,或者自己就提出了,这样就达到了语文教学高层次的境界。

二、“具体明确”是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自学,要出示自学指导。首先,问题要问得具体明确,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方法要明确,怎么做;时间要明确,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才有紧迫感。其次,教师角色定位明确。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督促学生自学,了解学生的自学差异,迅速掌握学情。自学指导也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决问题,“不憤不启不悱不发”。

三、“自下而上”来交流。教师什么时候来教、怎么教、教什么?教师切不可心急,心里老想着“该我讲了吧?”就心急火燎的登台表演,夸夸其谈一发不可收拾,一下子把学生学习思考的权利夺了过来。教师什么时候讲?当然是“该出手时才出手”!你没有询问,就说明你没有了解学情。只有当优秀生(即全班同学)都不会时,他们热切地盼望得到真知,他们的脸上写满疑惑,这时你才出场。怎么教?当然要“对症下药”,教师要知道学生为何不会,由此引导。教什么呢?凡学生会的不教,可以引导理解的,可以课外搜集、可以讨论得到的等不教,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交给他方法而他就能得到知识的不教,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语文常识性的东西要教。比如像学生初次接触说明文常识、议论文常识、文言文特殊句式、重点字词的特殊意义等,教师是不得不教的。

四、“从容和蔼”显魅力。教师的教态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师一走进课堂,就应该情绪饱满。“微笑”。教师微笑应该时刻挂在脸上,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微笑能拉近人与人心的距离,它给予学生的信息是“老师很相信我,我绝对行!”在这种状态中,学生学习的情绪就是积极向上的。其次,作为语文教师,语言应该简洁明白,在课堂上,要拒绝集体回答,杜绝“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第三,不要急于“表态”。当学生在回答一个问题时,他总是习惯于看看老师的脸,捕捉老师的眼神,想要得到一种肯定或否定。在学生没有充分交流,充分讨论思考时,教师要继续引导深入,而不要急于表态。第四,充满鼓励性的评价。学生的答案不正确、不完全,教师不要予以冷场,表扬别人而忽视冷落他,如果完全错误,也要肯定他敢于回答的勇气,声音洪亮、语义比较连贯等,尽量发现优点再让其他学生补充。

五、“当堂检测”促成果。语文课堂诸多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语文检测没有跟上。孩子学习,当然以兴趣为前提,但如果失去兴趣,就不妨施加点压力作为动力。当孩子知道每节语文课都要“考试”(即检测),他必定是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堂检测”应该围绕学习目标来检测,因为有了开篇的“展标”,才有了结束的“测标”。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先学后教、当堂检测”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没有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的讲可谓是“精讲”;自学指导习题围绕重点难点设计,可谓是“精练”;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化的,先生评,再师评,教师的评可谓是“精评”。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课堂就是高效的。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优化课堂引导提高课堂实效 篇4

一、引导有“时”

引导的时机,可能是学生解决问题感到困难时,也可能是学生理解知识迷茫时. 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 及时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灵活地组织教学,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1. 在问题关键处引导

如“方程的意义”一课. 教师呈现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根据场景的描述列出式子,集中在屏幕上呈现. 提问:你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 学生讨论后交流. 有的学生按照是否是等式来分类, 有的学生是按式子中是否含有未知数来分类. 教师指出: 字母在这些式子里表示的是———未知数. 我们可以把两种分类方法综合起来. 观察这4类式子,说一说每一类式子有什么特征? 小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这节课从生活实际引入, 自然地引出等式与不等式;在等式与不等式的比较中构建对“相等关系”、“等式”的理解.再通过比较、分类、讨论等活动,概括方程概念. 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出了新概念,看到了知识的“源头活水”.

2. 在知识难点处引导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法的具体、形象和直观,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使教师的引导能起到拨云见日、指点迷津的作用.

如“圆柱和球的认识”一课,为了突破“圆柱特征”这一难点,教师先让学生判断硬币是否是圆柱,当学生意见出现分歧时,教师没有马上下结论,不慌不忙地把十几块硬币叠成圆柱形,让学生再判断,然后逐渐减少块数,继续判断. 同时,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在整个演示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抓住圆柱的特征进行判断说理,使学生在积极在自我感悟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3. 在认知偏差处引导

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甚至是错误时,教师应及时找到错误的根源,巧妙地加以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如“估算”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发现学生往往是先算后估.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掌握估算的方法,更不知道估算的意义. 该如何扭转这尴尬的局面? 一位教师在教学安排了如下几个问题:(1)8□ - 40的结果可能是几十多呢? 为什么? (2)80 4□的结果可能是几十多呢 ? (3)75 - 36,结果是40多 ,大家同意吗? (4)7□ - 36,结果是40多,大家同意吗?

分层次出示几道含有被减数或减数未知数的算式,使学生无法再走捷径,“逼”着学生进行估算.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技能,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估算的意义.

二、引导有“方”

1. 动 中促思 ,寓学于乐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在教学一个新内容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具体实例对数学内容作出解释,从教学的细节层面深入地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内容与方法.

如“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学生关注的角度往往在“面”和“顶点”上 ,如何将学生的视角转向“棱”呢 ,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于是,教师出示长度分别为9厘米、7厘米、4厘米的四袋小棒,每袋小棒的根数各不相同:

1号袋 :7根、5根、4根2号袋 :10根、3根、3根

3号袋 :3根、8根、5根4号袋 :2根、12根、2根

“如果让你选 ,你会选择哪一袋 ? ”通过观察讨论 ,交流反思,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得以凸显. 在对1号袋的讨论中,“相对的棱相等且平行”这一特征通过图示及交流得以理解. 学生对长方体的类型、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认识也是十分清晰而整体.

2. 比 较择优 ,内联沟通

大多数数学知识都一环紧扣一环,有基础铺垫,也有后续深化. 因此,只有透彻解读教材,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已经知道什么,还需要引导什么,使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契合,促进学生的认识逐步走向深入.

如“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教师出示情境,引导学生列式解答并交流:

方法1:24×12 = 24×2×6 = 48×6 = 288

方法2:24×12 = 24×3×4 = 42×4 = 288

方法3:24×2 = 48 24×10 = 240 48 + 240 = 288

方法4:12×20 = 240 12×4 = 48 240 + 48 = 288

方法5:竖式计算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多种算法进行了优化:

(1)你们觉得方法1和2简便吗 ?

(2)方法3和5,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 (根据学生回答 ,师结合板书沟通口算与笔算的联系. )说一说,24×12如何进行笔算?

(3)比较上面的5种方法 ,你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 (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方法1、2、5)

(4)用你喜欢的方法分别计算32×21和23×13. 学生发现计算32×21可以选择多种方法. 而计算23×13时, 大家不约而同都选择了方法5,原因是23或13都不能拆成两数之积,方法1、2有局限性.

教师通过“摒弃‘繁琐’、沟通‘相同’、选择‘简便’、体验‘局限’”四个过程的巧妙引导 ,帮助学生实现了自主优化.

3. 深化认识 ,层层推进

教学要作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之上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引导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进一步,对问题的思考更深刻一些.

如雷子东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分数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把单个物体看作单位“1”,第二阶段是把多个物体看作单位“1”. 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跨越, 实现这个跨越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经历对单位“1”的概括过程.

第一阶段: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1/4的意思, 在上课时选取一些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交流. 最后出示:“把一样东西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师:“在这么多的方法中, 老师最佩服的是这种方法. 因为用一句话就概括了. ”一句简单的评价却是关键之处帮助学生提炼理解的神来之笔.

第二阶段:雷老师在让学生交流了用4个苹果,一句话表示1/4出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分数与以前学习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学生自然而然概括出“把多个物体看作单位‘1’”.

几乎所有分数意义的教学都强调让学生经历对单位“1”的概括过程,与其他教学有所不同的是,雷老师在这节课中设计的概括过程,不只是停留在学习材料的变化上,更为重要的是设计了有层级递进的概括层次.

4. 总 结方法 ,提炼升华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该发展数学思想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渗透数学思想,总结学习方法,使学生的认知活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如“梯形的面积”一课,在经过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合作探究后,学生基本掌握了面积计算方法,接着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提炼升华: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前面同类的学习,它们有什么共同的思想方法和策略? 通过梳理、反思,学生总结出该类知识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每新学一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常运用割补法或拼图法,把它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然后找出新旧图形之间的联系,利用已学过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新学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是一种化新为旧的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

虽然教师只是只言片语, 但却能让学生深入问题的本质,引导学生以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由一个问题向一类问题拓展,增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厚度,让数学学习变得厚实起来.

三、引导有“度”

课堂上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但凡事过犹不及,要做到有“度”. 凡是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 ,教师决不替代 ,学生自己能够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 这就需要教师“该追问则追问, 该启发则启发, 该控制则控制”, 只有掌控了引导的“度”,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探索”时间.

如“重叠问题”一课,师:想一想,图中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

生1:左边部分,表示订数学报的;中间部分,表示两种报纸都订了的;右边部分,表示订了语文报的. (教师心中对生1的汇报不太满意. )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想的? 还有谁愿意说一说.

学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 接下来一连几位的汇报,都与生1大致相同.

师:(无奈地)同学们,1-5号同学订了数学报,没有订语文报的,我们可以说:只订了数学报;9-14号同学只订了语文报,没有订数学报的,可以怎么说呢? 那中间的这部分同学又可以怎么说呢?

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用上了“只”、“既……又……”.

在课堂中,当学生无法通过合 作、探究 ,无师自通 地发现、提出、使用这些在他们生活并不常用的书面语时,教师可适当引导,但在引导后,学生仍无法跟进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以引导者的身份加入并提出来. 避免学生少走弯路, 即节省时间,也提高效率.

教师的引导是课堂深度学习的核心.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得当、得法、得理,才会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轻松快乐,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升华探讨问题的欲望,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有效的.

摘要: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引导.找准引导的时机、把握引导的方法、掌握引导的分寸,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才能使学生学习更主动,数学课堂更有效.

活用生活素材 提高课堂实效 篇5

提高课堂实效 ——关于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平山中学 蔡承铭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习过程中往往给人枯燥、抽象的感觉,这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我校“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实践的深入开展,结合四年教学的得与失,对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作一番思考。

一、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简要概述

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方式。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生活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通过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联系活生生的社会现实,让学生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逐步发现、研究和探索,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再以此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二、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必要性分析

1、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中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藏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

2、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完全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远离学生活生生的生活,学生只能被动的适应和服从,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必要的情感交流。长此以往,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丧失了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更远离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和效果自然就无从谈起。

三、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实际运用

1.活用生活素材,引出话题,导入新课

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巴班斯基也说过:“教学的趣味性可以使学生情绪兴奋,积极对待学习活动”。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

在讲授《维护消费权》时,我采用实物导入法。通过展示两瓶真假黑人牙膏和相应对比图片,让学生辨别真假黑人牙膏。由于牙膏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又容易上当的东西,让学生辨别其真伪,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讲授《保护个人隐私权》时,我采用新闻导入法。通过展示《石狮二中女生遭三女子围殴 施暴视频网络上疯传》(2008-3-31 海峡都市报)的有关报道和律师的分析,明确告诉学生,上传暴打未成年人视频的行为是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行为,并由此引出《保护个人隐私权》这一课题。

采用及时有效新鲜的生活素材导入新课题,既能够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和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把课本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运用结合起来。2.活用生活素材,演绎归纳,说理辨析

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教材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资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源头活水”,离开了社会生活,思想品德教育就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教师要选用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从思辨中感悟真諦,提升认识。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政治知识的本源,社会生活情景为学生感悟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生命健康权》这一知识点很多学生都有所了解,但是对于怎样保护个人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时,就表现出重视自己、轻视他人的不平等、不正确的思想。因此,在讲解过程中,我侧重利用生活素材,通过活生生的真实的身边案例,引起学生辨析和思考。利用新闻媒体关于“南平3·23事件” 新闻报道,侧重强调学生要懂得自我保护,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积极配合好学校和家庭,作好有关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通过生活素材演绎推理说明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我还利用“王家岭矿难救援现场” 的视频信息,让学生感受的生命的伟大和可贵,让学生懂得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俗话说得好:“如果真正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田地就开阔了。”如果能将生活中的素材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在感受时代脉搏的同时,更好地学习政治学科的知识,那么我们教育的目的也就可以实现。

3.活用生活素材,练习巩固,深化认识

书本知识源于生活实际,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政治作业可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生存和生活能力,要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教师的千言万语的说教抵不上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的点滴感受。

在讲《低碳生活》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认识到自己行为对资源、环境的不友好,以及让学生懂得怎样更好地改进这些缺点和不足,于是我采用分组调查法。让学生从学校、家庭、社会等领域找出生活中的不低碳行为,并通过调查找出政府和个人在推进低碳生活的过程中怎样改进和完善。由于这项作业是进行生活方式调查,也是对自己生活的检验和思考,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答案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教师也可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为此,我们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应经常性地选取能够体现初中学生感同身受的生活实例,所遇到的各种社会现象和实际问题,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去感受生活学习,体验生活,指导生活,从而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初探》 郭仕昌 《教学交流。理论版》2008年第八期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实效 篇6

关键词:历史;人文;高效;主体

一、教学内容尽量人文化

历史是人文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既包含富有鲜明个性的历史人物,又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事迹及其思想精华,感受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对照古今,反观自己,从中学会为人处世之道,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材的钻研,充分发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创造浓郁的富有人文气息的教学环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人格地位,或讨论交流,或独立发言,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个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享不同的见解,在历史中表现自我,在自我表现的成就感中,重温历史,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唤醒其传承历史、开创未来的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尽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教师的精彩是成就学生的精彩

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明白自己的角色。一些老师上课,总是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主体地位,站在讲台上,唯恐讲得不到位,唯恐漏掉某个知识点,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失去学习的兴趣。转变教师的角色,是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是老师教了什么,关键是学生学了什么。这就像学习游泳,教练一遍遍讲游泳的方法和技巧,学员依然是不会游泳的,必须下水,必须一遍遍游,实践摸索,才能掌握游泳技巧,形成自己的风格。学习也是如此,历史知识的掌握,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运用想象联想,开动思维机器,在读书、思考、交流、质疑、求解的过程中,得出统一的认识和观点。

2.教师要少讲精讲

那么是不是教师可以不讲呢?不!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讲解是解答学生的“惑”,是对教学难点的点拨和突破;教师的讲解是升华“道”,是揭开历史现象背后的思想精华。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有效引领、点拨、解惑,少讲、精讲,讲疑点,讲难点。这样的讲,才会被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学习,学生才会感受到乐趣,才能体会到成就感。

3.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历史知识点具有“小”“多”的特点,教师要教会学生积累和梳理的学习方法。我以前担心学生在梳理时漏掉一些重要的知识内容,因而总是在复习前期,将现成的复习资料发给学生,检查背诵,这种方法耗时又低效。后来我狠心放手,让学生自己梳理归纳,反复删减增补,不断总结,效果很好。学生反映也不错,很乐于接受这样的学习方式。

4.教师分层帮辅,尤其是辅差工作,常抓不懈

学生自主学习,容易造成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学得特别好,这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积极主动性强,对知识的掌握准确到位,学的是“门道”。一个极端是学得特别不好,这类学生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弱,对于一些知识点,理解不透,学的是“热闹”。教师要深入了解学情,针对学得好的学生,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对于学得不好的学生,要及时关心问询,针对该生的疑点难点,点对点辅导帮助,并布置一些难点低的作业,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自信心。

三、课堂教学要尽量使学生情绪愉悦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是会乐此不疲。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兴趣学习,学习才有可能高效。教师在备课之初,一定要重视课前导语的设计,或古典诗词,或惊险故事,或名人趣事,或伏笔悬念,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其次还要灵活处理教材,既要扣住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又要拓展延伸到古今中外,由点及面,让课堂成为学生知识的“购物街”,求索的“娱乐园”,学生乐在其中,学习兴致自然翻倍。

总而言之,教学需要老师的用心。心在哪里,教育就在哪里,质量就在哪里。历史课作为一门所谓的副科,不怎么受学生的重视,学生基本不会花费太多的课后时间用于历史学习复习。所以要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就要从课堂上下功夫。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趣味,学生就会被历史吸引,好学乐学,历史课堂的质量自然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吕静.浅谈如何提高历史教学实效[J].快乐阅读:旬刊,2013(4).

重视反馈,提高课堂实效 篇7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重视教学目标所谓的“达成”,过分强调预设,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其次是急于求成,实施单向灌输。再者是过于放任自流,教师提出来的问题大而散,使课堂教学呈散乱现象,无关教学的内容充斥课堂,使课堂臃肿无效。

课程标准指出:具备准确性、针对性、制导性、激励性、多样性、交互性等特征的教学反馈才能对教与学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课堂生成,去伪存真,达成有效反馈,实现有效生成。

一、关注反馈内容,使反馈能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能力

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大胆放手,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充分的反馈过程,鼓励学生,展示不同的解法,鼓励思维的多样化。在反馈的过程中,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及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暴露。

1.全面。包括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也包括对数学知识做一次全面的了解,包括正确的认识及错误的认识。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请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说一说。

生一:我用数方格的方法。

生二:我用两条边相乘的积来计算

生三:不能用两条边相乘的积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通过教师的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想法,展示了不用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多样化得到了训练。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不同思维产生碰撞,也使教师通过这一过程,掌握充足的信息,为生成下一个教学环节奠定基础。

2.及时。即通过课堂教学,第一时间让学生做出反馈,包括师生、生生间及学生自己的反馈、修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使教学中所设置的问题能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其次,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反馈,寻找课堂教学的真问题,什么才是学生想学的、已学的,都得从课堂教学反馈中来获得。第三,教师要根据课堂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一句老话说得好“,练在刀口上、讲在困难处”。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们设置如下讨论:

(1)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形状和面积有什么变化?

(2)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3)你想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通过问题一,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成长方形之间形状与面积的变化。再引导学生认识转化后的面积关系,最后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师生的互动反馈中逐步生成对新知的认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准确。即要让学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

如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1/2+1/2=?有个同学得到的答案是2/4,我问他,为什么是2/4呢?他回答:1+1=2,2+2=4。原来,他是用分子相加的得数做分子,分母相加的得数做分母。通过他的反馈,我们知道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算理并不理解,因而产生以上的错误。

于是,我就学生的这个想法,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汇报,让学生倾听学生意见,抓住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闪现的创造性思维及时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扫清了学生学习上的障碍。

二、采取多样的反馈形式,提高反馈效率

反馈的形式可以有:板演、辩论、表决、作业展示、情感语言表达等。不同的反馈形式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使反馈更具科学、合理。

如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教师先出示一张班级照片,板书:(3,2),说:这组数用来表示班长的位置,你能指出他在哪吗?

学生一说:“从左数第三排,再往上数第二个。”

学生二说:“从右数……”

学生三说:“从上面数……”

班长只有一个,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答案呢?

让学生展开辩论最后达成一致:找位置需要一个统一标准。

通过一组数对,让学生找出班长的位置,在没有统一标准之前,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多样的,此时,引导学生辩论:班长只有一个,为什么根据这组数对,同学们会找出这么多个班长呢,而且每个同学的理由都这么充足,怎么办才好呢?这里,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用数列确定位置的法则、标准,而是制造冲突,再让学生自己感受、猜想,辩论、表决。

三、鼓励多方评价,提升反馈效果

1.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的有效反馈。

课程基本理念告诉我们: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对教学过程做出调整,提出新的要求。

如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教师提出如何用一个数对就能让同学们站成笔直的一行?以座位为素材,从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到表示一列同学的位置;从一个数对表示一个人的位置,到用一个数对表示一排同学的位置。通过师生的互动,逐步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师:你会用数对来表示自己的位置吗?

生:(3,1)……

师:如何用一个数对就能让同学们站出笔直的一行?

生:(3,1、2、3、4、5)

生:(3,1;3,2;3,3;3,4;3,5)

生:(3,1-5)

师:这样好不好?哪种表示方式最合理?你们来选选?

……

合作就需要有争辩、有补充、有冲突。有思维深度的课堂,就要不断制造冲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生生互动,把评判权交给孩子们。

把评判权交给孩子们,这正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体现,老师不是课堂唯一的法官,所有的学生都有权、有必要对他人的意见作出评判。在评判的过程中,也使学生的参与度得到相应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时,执教教师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能同意吗?”,把评判权交给同学们,让学生自行判断、思考,最终形成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留心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知识点的碰撞,鼓励反驳,教师不必做过多的评价,将问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学生在生生交流反馈的过程中经历“零碎———系统”“、错误———正确”、“生活经验———数学思维”之间的转化。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实效课堂 篇8

一堂课是不是“有效”的, 主要是看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情况。也就是说,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 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人的心灵里, 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秘方。所以教师要善于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使学习探究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 要返璞归真、简单实用, 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 不是省事, 是要改变烦琐的, 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 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提倡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 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 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 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 实现了教师在简单中教, 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教师要在理解新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 深入挖掘教材, 让学生充分预习好所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循着学生的认知曲线, 随时调控教学环节。再好的老师一节课上完, 总有些让自己惊喜或遗憾的地方。另外, 课堂是一个生动的问题情境, 是学生活跃思维、交流思想的智慧场。所以, 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求解, 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还要做好组织工作,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分享主动求知、独立思考的乐趣。

(一) 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认为, 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 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 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在课堂上,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 创设思考的氛围, 让学生一直处在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中, 让他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 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再加以适时点拨, 就无疑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大有好处。

(三) 用课堂练习来巩固拓展。

每节课结束, 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有必要。好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 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

(四) 创造交流的机会。

要给学生一个交流的空间, 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应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 设计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环节, 这样可以让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 理解课文内容;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 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精神。

(五) 留出当堂练习的时间。

语文课往往是说得多写得少, 写的训练往往被拖到课外, 课堂书面作业变成课外作业, 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把练笔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无疑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提高训练效果, 使学生的正确率更高, 速度更快。

注重动手操作 提高课堂实效 篇9

一、实际操作中感知并形成概念

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时依赖于其自身的经验。所以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效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践和感知,促进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有利于其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余数除法”的教学中,为有效促进学生对“余数”含义的理解,可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操作:

1.桌上共有6支铅笔,每个同学分两支的话,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每个同学分3支,又有几个同学可以获得?引导学生动手摆一摆,然后给出答案。老师的板书可以这样设计:

2.桌上共有7支铅笔,每个同学分2支,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每个同学分3支的话又可以有几个同学能获得?学生动手摆一摆,然后作答。老师板书: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道题目最后的结果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分东西一般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第一种是正好分完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完后有剩余,且不可再分,这余下的树就叫做余数。通过这样的动手实践,有利于学生对余数概念的初步了解,也为下面“余数小于除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知识规律

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中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具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性,其本质意义主要表现为对数学的基本感知和感性认识,其对学生进一步了解与深化数学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操作:

1.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用数方格的计算方法。

2.除去数方格的计算方法外,通过看、剪、拼、比、算的方法,能否将这个平行四边形改变成我们之前学过的图形呢?教师可引导并辅助学生进行动手拼接,形成以下两种图形:

3.观察比较: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有关系,小组讨论反馈。

长方形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4.归纳:首先鼓励学生说一说,然后再于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最后概括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括号内的内容通过此步骤后完成填写)。

三、引导学生主动动手操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小学生年龄小且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较差,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形象化的学具操作,将新知识从抽象到形象,更加清晰、明确地传授于学生,帮助学生尽量了解和掌握知识与规律,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时,引导学生操作:

1.第一行摆上4个圆形,第二行摆4个三角形,让学生数后认识到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个数相同。

2.第二行增加2个三角形,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1)第二行之前有几个三角形,又多摆了几个?

(2)第二行三角形的个数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要想求出第二行三角形的总个数,就应该求哪两个部分之和?

学生依据以上的操作和思考过程,由浅及深的对以上问题进行思维活动,并进行表述如下:

第二行之前摆了4个三角形,之后又多摆了2个,那么,第二行摆的三角形个数可分为两个部分:即一部分之前与圆形相等的4个,另一部分是多比圆形摆出的2个,所以第二行三角形的总个数就是要把这两部分加起来。

激活政治课堂提高教学实效 篇10

一、激活教学模式, 彰显课堂魅力。

多年的教学积累容易使教师形成自己较为固定的模式, 但再精彩的教学模式也会被时间冲洗得失去光彩, 长时间的简单重复会造成学生听觉和视觉上的疲劳, 从而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的特征, 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不断以新的教法激发学生兴趣, 保持学生持久的向心力。

如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 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 步步深入的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突破知识难点;可以通过社会调查、辩论、分组讨论等形式, 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的分析, 综合能力;甚至还可以结合教材设计种种机会, 将课堂知识改编成小品, 生活情景剧等.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 任何教法只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才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教学效果。

如:在讲《企业的经营》时, 让学生实地走访了我们地区一些有代表性的企业, 学生积极性很高。既分析了一些企业经营不善的原因, 并提出了改善的方法, 又分析了一些企业成功的经验。虽然有的结论还不成熟, 但也丰富了教材内容, 加深了对教材的认识。又如:在讲授《存款储蓄利国利民》一课时, 我采用了实战演示法。我把自己扮演成一无所知的老太太, 到银行咨询存款问题。同学们被我分成几组, 分别扮演银行的几位职员。在我“不厌其烦”地咨询中, 同学们为我介绍了储蓄的种类、作用、原则等内容, 最后由一名同学系统地进行了总结。这种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开放的课堂, 学生既学习了知识, 又培养了自学能力、理财能力、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并真正体会到了存款储蓄, 利国利民。采用丰富的、多变的、复杂的教学模式, 才能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充满生机, 彰显魅力。

二、激活教材内容, 提高教学实效。

教材的内容是根据知识的内在体系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编写而成的。如果只是按编写顺序理顺知识点的话, 只能达到识记的目的, 而无法理解和运用, 当然更达不到高考的要求。固定统一的黑体印刷文字是很难激发学生思维, 引起学生兴趣的。只有当它们被激活为一个个鲜活的、触手可及的现实生活时, 才会被牢牢地记在脑海里。

当代的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 他们希望政治老师能真正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 就他们所关心的现实问题, 给他们以信服的解答。如果教师能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有机的融合起来, 重新设计教学情景, 就有可能使政治理论恢复到鲜活的状态, 就有可能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和能力, 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把握时代脉搏, 紧跟时代步伐, 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例如:我把震惊全国的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引入课堂, 激发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这一事件所反映的经济学道理。学生兴趣盎然, 各抒己见, 由此分析出了诸如: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国家的宏观调控;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市场的交易原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一系列观点。这样不仅使学生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而且使抽象的理论生活化。又如:在讲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一课时, 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汶川地震中众多感人的画面, 并为他们深情地讲述了谭千秋老师守护四名学生的动人故事。同学们在感动的同时也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真正的价值在于贡献”这一道理, 不再认为这是空洞的说教。

三、激活求知欲望, 实现自主学习。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才是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体。而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 学习总是积极主动的, 乐此不彼。因而, 政治课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起学生学政治的浓厚兴趣, 以趣激疑, 以趣促思。

好奇心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内因。揭示政治知识中的新异之处, 可满足学生猎奇喜新的心理, 从而转化为学习兴趣。政治课的内容虽然抽象枯燥, 但与学生现实生活存在密切联系, 从学生实际出发恰恰是调动好奇心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如, 在讲授《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的情景:高中这一年龄段的同学们都喜欢交朋友, 然而每个人交朋友又会有自己的标准, 那么你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兴趣, 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由于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特点, 也就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 但总有一部分内容是大家所共同认可的, 如性格, 脾气, 素质等。在此基础上, 我接着提问:这个问题与本课内容有什么关系?这就使学生产生了探究正确答案的强烈欲望, 促使他们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

提高课堂实效 篇11

推行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出现一些无效现象。教师应该设计运用有效的评价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愉悦,改进学生学习行为,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评价要自然真诚,随机应变

教育需要赏识,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肯定孩子的优点。通常我们多采取赞赏、激励性的评价,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上进心。但同样一个“好”字,可以说得平平淡淡,让人有勉强之嫌,也可以说得满怀激情,让人感受到是发自内心的赞赏。教师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友善的微笑,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受到期待的幸福。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评价,老师都要全身心投入,老师的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以真情动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达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也对教师的评价艺术和自身素质和教学机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评价要敢于批评,指明方向

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一味的表扬,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一定要或委婉地,或直截了当地指出。有时教师连错误的东西也不敢否定,似乎一否定就会扼杀学生的灵性与智慧,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其实,批评无禁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该遵循一个基本标准:在尊重学生这一主体的独特体验时,切记文本是语文教学价值观之根本;在尊重文本主流价值观时,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观体验。所以,当学生的见解不够完整时,就应不厌其烦地进行点击;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时,就应不漠视、不袒护地加以引导。教师的评价要做到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鼓励优秀,指出不足,激励后进。

三、评价要创新多变,有效激励

课堂评价包括语言评价和动作行为评价等。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语言评价外,情感激励和动作行为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当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听后友好地评价:“好,这是你自己的见解!”“说得很有道理!”评价应尽量少用物质奖励,避免转移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四、评价要关注个体差异,因地制宜

新课标规定:“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但也有限度,在評价上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也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对于那些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每当他们表现出一点进步的迹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如,坐得端正,听讲认真,答对了一个简单问题等,都应该大力表扬,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那些思维敏捷、学习基础好的优生,则要慎表扬,要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果子”时予以赞赏,这样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表现平平的中等生,教师应以敏锐的目光发掘他们的闪光点适时予以肯定,唯有如此,教师的表扬才能显得“物有所值”,学生也才能加倍珍惜。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五、评价要共同参与,多元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而我们当前教学中往往偏重教师评价。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评价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等等。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则采取延时评价的策略,使学生的思维趋向活跃,然后引导学生互评,在互评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和积极的情感。此外,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也是一种好方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如一个学生读课文后,我要求他自我评价,他说:“我读得很有感情,但声音太轻了。”“那能不能改进一下?”他又读了一遍,既响亮又富有感情,全班都鼓掌表示祝贺。实践证明,自我评价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依托文本细读提高课堂实效 篇12

一、多重视角文本细读

1. 立足于读者的角度。

走马观花、囫囵吞枣、风卷残云、蜻蜓点水, 是读不好文本的。在进行文本解读时, 我们要“慢慢走, 欣赏啊!”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和教学的任务, 以从容的心态, 以一个普通读者的放松心态来“慢慢读, 欣赏啊!”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 读出味道, 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

2. 立足于学生的角度。

了解学生学习已有的基础;找准学生阅读文本时的兴奋点;分析学生学习的疑难点。充分考虑儿童学习的困难, 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学会阅读, 掌握阅读的方法。

3. 立足于教师的角度。

带着教学的目标去潜心会文, 去感受语言的魅力, 去捕捉作者的写作意图, 去把握文本的主要倾向。深入领会文本思想, 准确洞察作者写作的背景和寄托的主旨;深入把握文本特征, 即对文本的结构、语言、文脉了然于心;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即对重点、难点、疑点心中有数;深入揣摩编者意图, 充分设想文本应着力发挥哪一方面的“例子功能”, 以便使教学有的放矢。

二、多种方法文本细读

1. 咀嚼文字, 嚼出语文味道。

“文本细读就是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 咀嚼文字, 悉心体味, 发掘内蕴是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的能力;用一双敏锐的眼睛, 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 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 这样, 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粗粗一读, 并未留意。然, 反复细读才发现, 当时余震不断, 阿曼达身处堆满废墟的瓦砾堆底下, 这样的环境随时可能有再次倒塌的危险!一秒钟不爬出去, 就意味着多了一份生命的危险。小小年纪在危难面前, 竟然能做到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怎能不令人动容!于是在教学中, 对于儿子“了不起”的感悟就从这个“让”字入手:你觉得这一“让”, 阿曼达“让”出了什么?这一问, 灾难面前, 人性的光辉就闪现出来了!教学也就水到渠成。

2. 用心朗读, 读出语言神韵。

文本细读, 充分挖掘文本价值, 除了对文章的语言进行玩味、推敲, 文本中的某些细节也是我们值得发掘的点。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慧心、好深思的文本细读者, 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用心朗读, 读出语言神韵。倘若教师能有效挖掘细节、表现细节, 那“细节”将会成为精彩课堂最亮的闪光点!文学作品的动人魅力大多隐藏在细节里面, 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细节, 迅速进入语言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与作品融为一体, 方能“使其言若出吾口, 使其意若出吾心”, 从而引领学生步入文学殿堂, 在他们面前呈现一个精彩的世界。

3. 品味词句, 感受语言之美。

教育家叶圣陶曾讲过:“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因文本细读, 我们就不会像以往那样, 抓住一句话, 两个词, 片言只语, 断章取义,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而造成对文本的曲解或误读。进行有条理的文本细读, 把握文章结构的特点, 品味词句, 才能品味出文学作品的匠心独运、精妙构思。

4. 联系背景, 体味文章主旨。

任何文本都是情境的产物, 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心境和态度不容忽视, 乃至作者为文的处境都会成为深入解读文本的通道。作家的写作常常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创作环境、特定的写作心情……这一切, 决定了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常常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得作者之用心”, 这样的解读才会更为真实丰满而深刻的。作家生平介绍、写作时代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 以及前人对作品的评论无一不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因此, 文本细读需要把握文本的背景, 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情境还原”。

5. 潜心会文, 领悟人物品质。

文本细读, 发掘文本价值, 教师还要善于迁移拓展, 让学生感悟文本中的真情。转换角色拓展, 就是结合文本,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让学生也来谈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教师设计的体验活动能让学生对文本形象产生角色认同与移情体验, 才能发挥他们自身最大的主观能动性, 去深入文本;才能调动他们自己的所有人生经验, 去认真体悟文本, 放松自己的心灵与文本做最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从而不仅让学生在角色变化带来的情感的变化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为文本的学习打下扎实的情感基础, 达到了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而且让文本在学生的语言中惊醒, 在学生的情感中升华。

上一篇:马克思古典经济学下一篇:水分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