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个案护理

2024-12-11

脑出血患者个案护理(共9篇)

脑出血患者个案护理 篇1

个案护理报告

题目: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个案护理报告

姓名:赵志琳

专业:护理

科室:消化内科二病区

工号:5193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报告

【病史介绍】 主诉:黑便两天

现病史:患者,女,已婚,两天前进食粗糙食物(瓜子、花生)后出现黑便,为糊状便,每次量约50-100个,一天三次黑便,伴头晕、乏力,无出汗、晕厥,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无心慌、胸闷,无发热,无咳痰、咳喘。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入院后给予抑酸,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今日又排三次黑便,当地医院考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建议到上级医院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遂就诊于我院,急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自起病以来,患者未进食,睡眠可,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减轻。既往史:患者一年前因腹胀,黑便,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诊断为“门脉高压,腹水,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高血压病史五年收缩压最高大150mmHg,自服降压药,控制血压,具体药物不详。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肺结核”,否认重大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祥。

个人史:出生长大于原籍,否认长期外地居住史,否认疫水疫区接触史,否认毒物放射物质接触史,否认烟酒等不良嗜好。婚育史:月经史14健。

家族史:父母已故,有一姐姐和一妹妹,均体健。【初步诊断】

1、上消化道出血

2、门脉高压

3、高血压病 【治疗方案】

1、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整体护理,禁饮食。4550,26岁结婚,育有2女1儿,配偶及子女均体26282、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凝血五项、生化全项等。

3、给予止血,抑酸,降低门静脉压力,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血容量不足。

2、活动无耐力: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窒息,误吸。

4、营养失调:与禁食、上腹部胀痛不适有关。

5、恐惧:与生命或健康受到威胁有关。

6、知识缺乏:缺乏有关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知识。【护理目标】

1、循环良好,排便已正常。

2、活动耐力增加。

3、无窒息或误吸发生。

4、营养状况明显好转,无头晕、乏力。

5、焦虑较入院前有好转。

6、患者知晓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和预防知识。【护理措施】

潜在并发症:血容量不足。

1、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快速补充液体,立即配血,做好输血准备。

2、监测呼吸、心率、血压情况。

3、加强观察头晕,心悸,四肢厥冷,出汗,晕厥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

4、严密观察病人神志变化,皮肤和甲床的色泽,肢体是否温暖和走位静脉,尤其是颈静脉充盈情况。

5、准确记录每天出入量和呕血、黑便情况,估计病人出血量,必要时用心电监护。

6、提供舒适的体位。

7、呕血时指导病人漱口,做好口腔护理。活动无耐力

1、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注意保暖。

2、协助病人日常基本生活。

3、卧床休息至出血停止,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4、出血停止后适当室内活动,逐渐增加。

5、和病人制定活动计划,逐渐提高活动耐力。有受伤的危险:窒息,误吸

1、加强观察生命体征和呕吐境况。

2、持身心两方面的休息,减少交流时间。

3、指导病人在呕血时,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脸侧向一边,使呕吐物易于呕出,防止窒息。

4、病人大量出血时,应及时通知医生。

5、床边准备抢救器械,如负压吸引,气管切开包等。营养失调:与禁食、上腹部胀痛不适有关

1、禁食,无呕吐或无明显活动性出血时,给予清淡而无刺激性的冷流质。出血停止后改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2、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恐惧:与生命或健康受到威胁有关

1、热情主动迎接病人做好入院宣教。

2、尽量主动满足病人生理、心理需求,让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

3、针对病人的顾虑确认、解释或指导。

4、介绍同室病友、互相交流,加强沟通。

5、耐心细致的讲解病人的症状,体征和病情发展,治疗过程。知识缺乏:缺乏有关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知识

1、教会患者及家属识别早期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

2、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身体活动。

3、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精神,正确对待疾病,合理安排生活,增强体质。

4、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勿自用处方,慎重服用某些药物。【出院指导】

1.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消化性溃疡及肝硬化等。(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及诱因,预防,治疗知识,以减少自发出血的危险)

2.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定时有节,切忌暴饮暴食,忌酒忌烟,不要饮用浓茶和咖啡。

3.注意药物的使用,(一定要遵医嘱用药,)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必需使用时,应加用保持胃粘膜药物。

4.要定期体检,以期发现早期病变,(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身体活动;呕吐时取侧卧位避免吸入气管,)及时治疗,在出现头昏等贫血症状时,应尽早上医院检查。

脑出血患者个案护理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黑龙江各个医院癌症患者1200例, 拟试验分为两组, 每组600例, 为期一年。实验组采用个案护理方式, 其中男286例, 女314例, 年龄45~76岁, 平均年龄 (60.60±13.96) 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其中男289例, 女311例, 年龄45~76岁, 平均年龄 (62.80±13.31) 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死亡率等因素上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护理方式

1.2.1 个体护理模式

实验组患者采用个体护理方式。经验丰富的个案管理负责人保持与患者24小时联系, 为患者提供咨询, 根据个体需要推荐合适的药。多学科 (康复) 综合小组讨论治疗方案, 评估治疗效果, 提供进一步的治疗建议。个案管理负责人探望住院期间的患者, 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为其提供所需帮助。患者退院之前, 个体管理负责人与患者和其家属讨论进一步的治疗计划, 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 考察家庭环境, 为可能出现的困难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

1.2.2 常规护理模式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 包括患者持续治疗率、非持续治疗率、长期住院率、非计划再入院率和计划入院进行积极治疗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完成。两组护理差异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长期住院率、非持续治疗率、持续治疗率、计划入院进行积极治疗率和非计划再入院率的比较见表1。实验组长期住院率、非持续治疗率、持续治疗率、计划入院进行积极治疗率 (14天或15~30天) 和非计划再入院率都高于对照组, 非计划再入院率则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P<0.05, **P<0.01, ***P<0.001

3 讨论

护理的目的在于指导并帮助患者提高疾病认识、用药知识、自我保健能力, 使患者依从性提高, 从而增强患者对药的耐受性和减轻药物的副反应[3]。护理个案管理对癌症患者的治疗持续性和护理质量都有裨益[4]。它能够确保治疗和护理的完整性, 减少因并发症引起的非计划住院, 增强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进一步提高了了癌症患者持续治疗。

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持续治疗率、非持续治疗率、长期住院率和计划入院进行积极治疗率 (14天或15~30天) 都高于对照组, 非计划再入院率则低于对照组, 可见, 护理个案管理对癌症患者更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综上所述, 护理个案管理能够很好的掌控患者的状况, 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对为其与癌症的斗争提供支持,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立新, 刘桂英, 单金花.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 (19) :2526.

[2]Campbell C, Craig J.Bailey-Dorton C:Implementing and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patient navigation at a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cancer center[J].Oncol Nurs Forum, 2010, 37 (1) :61-68.

[3]Fillion L, de Serres M, Cook S, et al.Professional patient nacigation in head and neck cancer[J].Semin Oncol Nurs, 2009, 25 (3) :212-221.

一例产后出血的个案护理 篇3

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小时及产后2小时至24小时3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居首位占分娩总数2%-3%。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临床表现为产道出血急而量多,或持续小量出血,重者可发生休克。同时可伴有头晕乏力、嗜睡、食欲不振、腹泻、浮肿、乳汁不通、脱发、畏寒等。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严重,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sheehansyndrome)后遗症,故应特别重视做好防治和护理工作。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30岁,已婚,即墨市环秀小韩村,孕40+6周,孕期在外院建卡,产前不定期检查5次,于2012年5月5日16:00,自述孕足月,下腹部不规律腹痛3小时步行入院。入院时情况:一般情况好,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隆,肝脾触诊不明显,双下肢无浮肿,腱反射正常。产科检查:宫高38cm,腹围104cm.头先露,胎位LOA,已入盆,胎膜未破。胎心150次|分,胎心监护反应型。阴道检查宫口未开,宫颈容受70%。入院诊断:孕40+6周G1P0LOA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低流量吸氧,指导胎动计数,密切观察胎心胎动。5月6日行缩宫素引产,产程顺利,于15:10宫口开全,于16:40在会阴侧切下,顺娩一女婴,体重4100克,评10分。胎盘娩出后宫缩乏力,出血急、量多约1000ml,色鲜红,血压90|60mmhg,心率100次|分。急救护理予缩宫素静脉输注,输注红细胞4u,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后。两小时后子宫收缩良好,血压100|70mmhg,心率85次|分。转产后予预防感染、补血、对症治疗,泌乳量足,子宫复旧佳,恶露量少,色暗红,大小便正常,会阴切口愈合好,住院3天,痊愈出院。

2 护理措施

2.1应急护理

2.1.1协助医生执行止血措施。①宫缩乏力性出血 立即按摩子宫,同时注射宫缩剂以加强子宫收缩。胎盘若按摩止血效果不理想,及时配合医师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②软产道裂伤 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若为阴道血肿,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切开血肿,清除血块,缝合止血。③胎盘因素 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如胎盘剥离不全、滞留、粘连,可徒手剥离取出;胎盘部分残留,则需刮取胎盘组织,导尿后按摩宫底促使嵌顿的胎盘排出。④凝血功能障碍 若发现出血不凝,立即通知医生,同时抽血作凝血试验及配血备用。

2.1.2 协助产妇采取平卧位下肢略抬高,给氧气吸入,注意保暖、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变化。观察皮肤、粘膜、嘴唇、指甲的颜色,四肢的温度及尿量,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

2.1.3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可采取周围静脉留置注射两路输液,必要时腔静脉插管),加快输液输血的速度,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

2.1.4留置尿管,保持尿管通畅,注意尿量及颜色。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生命体征的变化

2.1.5 产妇休克恢复后,仍应加强护理,严密观察,防止再出血的发生,并加强营养,注意,改善产妇的一般状况。

2.1.6 生活护理 进食营养丰富,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进食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2.2心理护理

提供产妇与家属的心理支持 医护人员应保持镇静的态度,工作要紧张有序,并给予同情和安慰,以增加安全感,适当地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有关病情和实施处理的目的,针对产妇的具体情况,指导加强营养,增加活力,逐渐地促进康复,调整产后指导计划。

3 体会

1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个案护理 篇4

一 引言

急性有机磷中毒指有机磷类农药进入人体,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为主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病理过程。中毒多数来自进食含有有机磷农药的食物,国内还有部分地区使用残留时间较长的有机磷农药,小儿以不慎进食污染超浓度有机杀虫剂的蔬菜、水果而中毒。有机磷进入人体抑制胆碱酯酶,一方面产生迷走神经兴奋亢进肌肉烟碱样作用(N样作用)的一系列临床病理过程;另一方面是中枢神经芳香酯酶的抑制过程出现循环、呼吸、中枢神经受损时危及生命者为重度中毒。病死率因中毒的种类、剂量、时间长短等因素而异,致残率相对较高【1】。二 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35岁,昏迷1小时,患者1个小时前因与家人不和,自服药水1小瓶,把药瓶打碎扔掉,家人发现后5分钟病人腹痛、恶心,并呕吐一次,吐出物有大蒜味,逐渐神志不清,急送来诊,查体:T36.5℃,P60次/分,R30次/分,Bp110/80mmHg,平卧位,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压眶上有反应,皮肤湿冷,肌肉颤动,巩膜不黄,瞳孔针尖样,对光反射弱,口腔流涎,呕吐物有大蒜味,两肺较多哮鸣音和散在湿罗音,心界不大,大小便失禁,以‘有机磷中毒’为诊断收住我科。入院后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对症支持治疗,完善相关检查,血胆碱酯酶活力为50%。两天后,患者神志转清,精神差,无流涎,大汗等。生命体征平稳。一周后患者神志清,精神好转,复查血胆碱酯酶活力为80%,治愈出院。

三 病理生理分析 有机磷毒物进入体内后迅速与体内的胆碱酯酶结合,生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丧失了水解乙酰胆碱的功能,导致胆碱能神经递质大量积聚,作用于胆碱受体,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紊乱,特别是呼吸功能障碍,从而影响生命活动。由于副交感神经兴奋造成的M样作用使患者呼吸道大量腺体分泌,造成严重的肺水肿,加重了缺氧,患者可因呼吸衰竭和缺氧死亡。四 治疗原则

1.迅速清除毒物 洗胃,导泻

2.解毒药物的使用 抗胆碱药(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碘解磷定)

3.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呋塞米、甘露醇 4.对症支持治疗 奥美拉唑、门冬氨酸鸟氨酸 五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变化快,应密切观察病情,定时测量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意识、瞳孔和尿量的变化。

2.清除毒物的护理 洗胃要彻底和反复进行,直到洗出的胃液无大蒜味并澄清为止。洗胃时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3.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肩部要垫高,以保持颈部伸展,防止舌后坠,定时吸痰,一旦出现呼吸肌麻痹,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准备人工呼吸机,呼吸困难者应持续吸氧。

4.注意药物副作用的观察 遵医嘱给予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用药期间要注意其副作用。要观察阿托品化的表现,注意与阿托品中毒的鉴别。做好给药、输液及药物反应的记录。

5.做好生活护理并预防感染 对昏迷病人要作好口腔、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6.加强心理护理 患者苏醒后,医护人员应给予安慰,关心体贴病人,不歧视病人,为病人保密,让家属多陪伴病人,使病人得到多方面的情感支持。六 护理体会

1.彻底洗胃 及时彻底洗胃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药物的腐蚀性,病人容易出现咽部充血、水肿,再加上意识不清,不能主动配合,给插胃管带来一定难度。所以抢救过程必须争分夺秒,要分工明确,一人负责插胃管,抽胃液留取标本;一人负责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心电监护,抽血化验胆碱酯酶活性,洗胃时,使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一般用温水洗胃,洗胃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洗出液的颜色、气味、性质和量,出入液是否平衡,注意洗胃次数。如洗出液颜色发红,说明可能有胃内出血的情况。应尽量减少洗胃次数,或停止洗胃,待洗出液澄清无味时,停止洗胃。胃管内注入20%甘露醇250ml,以尽快排出毒物,减少毒物吸收。

2.密切监视病情变化 建立静脉通路,早期、足量、快速重复应用阿托品。静脉输液选用留置针,以防患者烦躁不安或体位变动而发生渗液或针头脱出,保证抢救及时用药。应用阿托品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全身反应、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心率快慢。遵医嘱随时调整剂量,达到“阿托品化”,即临床出现瞳孔较前扩大,口干、皮肤干燥、颜面潮红、肺湿啰音消失及心率加快。达到阿托品化后,应逐渐减少阿托品剂量及间隔时间,持续监测意识、瞳孔、血压、呼吸、心率的变化[2]。

3.肺水肿期的护理 有机磷农药主要死因是肺水肿、呼吸肌麻痹、呼吸中枢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出现肺水肿,准备好吸引器、开口器、气管插管等抢救用品。观察有无烦躁,呼吸增快,发绀等呼吸道阻塞表现,有痰者给予吸痰,必要时气管插管,气囊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高流量吸氧;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和滴速。

4.密切观察反跳与猝死的发生 反跳与猝死一般发生在中毒后2-7天,其死亡率较高,因此应严密观察反跳的先兆症状,如胸闷、流涎、出汗、言语不清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必要的处理,如遵医嘱静脉补充阿托品,再次达到‘阿托品化’,同时进行强心利尿,脱水治疗[3]。

5.心理护理 有机磷中毒患者多数为口服自杀。护理人员要最好安抚工作,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因素,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4]。

6.自身防护 有机磷农药大多都有很强烈的刺鼻气味,且对皮肤有腐蚀性,洗胃时抢救室空气中药物浓度很高,眼部会有不适感,我们要做好自身防护,戴手套,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药物不慎入眼或喷溅到身上要及时清洗。7.健康教育 告知家属严格遵守有关毒物的防护和管理制度,加强毒物保管。农药杀虫剂毒性很大,要加强保管,标记清楚,防止误食[5],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对有机磷农药的正确认识,了解有机磷农药对人体的危害,做到防微杜渐。针对病人存在的知识缺乏、精神绝望、洗胃处置之前,过程中及用药后需注意的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等护理问题给予指导。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将解释工作做到位,把人性化服务有机地融入整体护理的全过程,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七 【参考文献】

1.沈金鸣 4例急性乙蒜素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2)133-134 2.杨再秋 急性有机磷中毒20例抢救护理体会 中国保健营养2013 23(08)4319 3.武玉霞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体会 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08)4495-4496

脑出血患者个案护理 篇5

析及护理对策

医院感染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作为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的管理更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内儿科是内科和儿科合并在一起的综合科室,年龄悬殊大,病种复杂,在医院感染管理上存在许多难点和不足。我院内儿科于2008年9月收治的一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住院4天后出现肺部感染。现将该患者所发生的院感原因进行分析及护理体会归纳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72岁,入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贫血”。患者因“头昏,乏力、腹痛、解黑便两天”入院,查体:T 36.8℃,P 88次/分,R 20次/分,BP 90/60mmHg。神志清楚,面色苍白,精神差,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HR 88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剑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急诊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80万/mm3,血红蛋白82g/L,白红胞5×109/L,血小板:200×109/L,心电图未见异常。治疗计划:常规止血,对症、支持、预防感染治疗。①0.9%NS100毫升+奥美拉唑40毫克静滴。②5%GS250毫升+氨甲环酸1克+酚磺乙胺3000毫克静滴;③5%GS500毫升+Vitc2g+VitB6200mg+10%氯化钾13毫升静滴;④复方氨基酸250ml静滴;⑤乳酸钠林格氏液500毫升+10%氯化钾7毫升静滴;⑥5%GS250毫升+氨苄西林钠6g静滴。嘱患者卧床休息,禁食、禁饮水。患者入院第四天时,出现体温升高,持续在38.5℃至39.2℃之间,患者出现咳嗽,咯白色粘稠痰,胸闷,医嘱停用氨苄西林组,改5%GS250ml+头孢哌酮钠3g静滴,5%CS150ml+克林霉素0.6g静滴,肌注退热剂和物理降温,患者仍出现反反复复发热一周,体温仍持续在38℃至39℃之间,经X摄片提示:双肺肺部感染。在未获得细菌培养结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情况下,试验性联合使用5%GS150ml+头孢匹胺3g,每日2次,5%GS150ml+左氧氟沙星0.4g;每日2次,替硝唑0.8g,每日一次,结合扶正支持,纠正与调节各种营养素平衡,患者出血停止,改禁食为温凉流质,患者咳嗽消失,体温正常,大便潜血试验连续三次化验为阴性,于住院的第26天治愈出院。

感染原因分析

2.1 患者个体因素

2.1.1患者因腹痛进食少,加之贫血体质衰弱,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感染。

2.1.2年老体弱,吸烟史42年,卧床后呼吸运动功能减弱,清理呼吸道困难,分泌物沉积。

2.2 环境因素

2.2.1在患者多,床位紧的综合科室,没有条件按病种收住,常常是几种病收住同一病房,该患者的邻床就是一位肺部感染的患者。这就是造成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

2.2.2由于患者年龄大,担心受凉感冒,没有足够的通风,也是造成呼吸道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2.3 药物因素

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由于基层医院没有先进的快速的细菌培养、药敏试验,仅凭经验和试验性地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治疗,往往显得盲目,不科学。

护理

3.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腹部情况,有无呕血、便血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和交班。

3.2 饮食护理是出血病人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血时应严格禁食,出血停止后24-48小时后酌情给予温凉清淡流质,病人无饱胀不适后再逐渐加量,宜选用米汤、豆浆等碱性食物,以中和胃酸、收敛黏膜,有助于止血。

3.3 把患者搬进清洁、舒适、温度、湿度适宜的二人病房,不再收住其它病种的病人;做好空气消毒,定时通风,但防止患者受凉。

3.4 咳嗽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情况,痰液粘稠时行超声雾化吸入,遵医嘱按时给患者服下止咳祛痰药。

3.5 高热护理

认真观察热型、发热时间规律,高热行物理降温,使体温控制在38℃以下,降温后及时更换衣服,床单,定时进行口腔护理。

3.6 重视患者心理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要重视心理方面的需求,对病人不冷不硬,不顶不推,护理细心,回答问题耐心,接受意见虚心,病人有怨气,要反复解释,直到病人接受,把病情以恰当的方式告知患者及家属,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

总结

护理个案 篇6

结肠息肉病人的护理

张怡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099 指导老师 余银妹(金华市中心医院肛肠科)

引言:“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使一路上穿枝拂叶的人,即使走过荆棘,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冰心的话是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最好诠释,对待病人我们要做到“细心、耐心、爱心。”在病人患病时减轻他们疾病的痛苦。

一、病史概要

(一)现病史: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排便带血,色暗红至鲜红不等,量较少。大便1-2天1次,成形,无明显脓血便,粘液便,排便时无明显肛口疼痛,无明显腹痛腹胀,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因症状无好转,于2周前来我院就诊行降结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息肉”,当时患者未行息肉摘除,今患者再次来我院门诊行降结肠下息肉摘除,分别摘除距肛缘分别60cm、65cm、16cm、14cm处结肠息肉。现在为进一步观察治疗需要,门诊以“结肠多发息肉”收住入院。

近期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等一般情况尚可;大便同上,小便无殊;体重无明显异常改变。

(二)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肺病、肾病”等病史

(三)用药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否认外伤及手术史,预防接种史不规则,否认长期用药史

(四)过敏史:无过敏史

(五)个人史:出生于1956年4月28日,学历文盲,职业农民,否认外地久居史,否认疫水源接触史,否认烟酒嗜好,否认粉尘,放射及有毒物质接触史,否认性病及治疗史。

(六)婚育史:25岁结婚,生有子女,配偶及子女均健康。

(七)家族史 :父母健在,有兄弟姐妹,均体健。二系三代内否认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及传染病史,否认类似病史。

二、护理体检:脉搏80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00/71mmHg 体温36.8度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腹平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墨菲式症阴性,未及明显包块。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

三、病理生理分析: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儿童型息肉,炎症性息肉及息肉病等。以下情况易发生肠息肉:1.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以青少年多见,常有家族史,可癌变,属于错构瘤一类。多发性息肉可出现在全部消化道,以小肠为最多见。在口唇及其周围、口腔粘膜、手掌、足趾或手指上有色素沉着,为黑斑,也可为棕黄色斑。此病由于范围广泛,无法手术根治,当并发肠道大出血或肠套叠时,可作部分肠切除术。2.家族性肠息肉病 与遗传因素有关,5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PC基因突变。其特点是婴幼儿期并无息肉.常开始出现于青年时期,癌变的倾向性很大。直肠及结肠常布满腺瘤,极少累及小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遍 布不带蒂的小息肉。如直肠病变轻轻.可作全结肠切除及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直肠内腺瘤则经直肠镜行电灼切除或灼毁。为防止残留直肠内腺瘤以后发生癌变,故需终身随诊。如直肠的病变严重,应同时切除直肠,作永久性回肠末端造口术。3.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和多发性软组织瘤也和遗传因素有关,此病多在30-40岁出现,癌变倾向明显。治疗原则与家族性肠息肉病相同;对肠道外伴发的肿瘤,其处理原则与有同样肿瘤而无肠息肉病者相同。

四、辅助检查:血尿粪三大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无明显异常。2011-05-18 AFP(血清),CA19-9(血清),CEA(血清)CA19-9:<2.0(IU/ml)。甲胎蛋白:4.07(mg/ml),癌胚抗原:3.00(mg/ml)。肠镜示:结肠多发息肉(肠镜下已摘除)。

五、治疗方案:a、外科护理常规。

b、二级护理。c、半流质饮食。d、各项常规检查。

e、拉氧头孢1.0ivgtt bid,抗感染治疗。

六、护理

(一)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

1、排便异常 与肠镜下息肉摘除有关

2、出血 与疾病本身有关 与肠镜下息肉摘除有关

3、潜在并发症:感染

4、皮肤黏膜受损:与肠镜下息肉摘除有关

(二)简要护理方案

1、饮食:半流质,少渣饮食。

2、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3、清洁:保持肛周清洁。

4、心理护理:积极与病人交谈,做好肠息肉疾病的健康宣教。(三)具体护理措施

16/5 P1:排便异常(便秘)

R/T: 与肠镜下息肉摘除有关

O:患者能在2天内维持大便正常、通畅。

I:

1、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紧张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健康饮食。

2、遵医嘱给药 16/5 P2:出血

R/T: 与疾病本身有关 与肠镜下息肉摘除有关

O:患者能在3小时内停止出血。

I:

1、若出血过多,应开放静脉通道,输血输液,心电监护。

2、观察病人有无腹痛腹胀情况。

3、遵医嘱使用止血剂。

4、避免用力排便,观察排便的颜色性状,如有出血及时汇报

16/5 P3: 潜在并发症:感染

R/T: 与肠镜下息肉摘除有关

O: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发生感染

I:

1、保持肛周清洁。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18/5 P4:皮肤黏膜受损

R/T: 与肠镜下息肉摘除有关

O: 保持病人皮肤的完整性。

I:保持肛周清洁

七、健康宣教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二)饮食注意: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三)保持良好心态: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四)坚持体育锻炼: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五)生活要有规律: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肠息肉。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细胞增生,突变疾病远离自己。

(六)饮食卫生: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体会:两个星期的见习时间虽短,但感触颇深。刚进入肛肠外科得第一天,一切看来都是那么的新鲜,对一切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余老师对我们非常耐心、细心、热心。刚开始的几天对医院环境感到陌生,当老师问起临床上一些基础操作时,自己大脑确是一片空白,总是漂浮着模棱两可的答案。但老师对我们很好,凡是操作上遇到的困惑,总是耐心的为我们讲解,从输液的“三查七对”,输血的“三查八对”,灌肠液的温度,如何正确快速的排气等等。两个星期我学到了很多,一个科室就像是一个小型社会,护患关系十分重要。“微笑服务”对我们护士这个行业十分重要,科室内的许多患者对我们很好,特别是10床的爷爷,他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没事,你们打吧,总得有个熟悉的过程。”也有些患者对我们见习生的不理解,但我相信自己可以用微笑打动他们,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准,努力做到“多问,多学、多做。”用熟练的操作去征服他们。

脑出血患者个案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4~9月在本市某医院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接受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的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年龄18岁以上。(3)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认知障碍者。(2)精神疾病患者。(3)合并重要器官功能的损害或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等)者。

1.2 慢性心衰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法

为使个案管理能够有效且有计划地实施,结合国内目前慢性心衰医疗现状,并根据《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的精神和要求,在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基础上,制定本研究中慢性心衰患者个案管理的工作路径。由心血管专科护士主导的护理团队以“全程专业个体化服务模式”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护理服务,达到“教育一个患者、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综合效应。

1.2.1 护理团队人员确定和培训

根据个案管理工作性质要求及临床护士的实际情况,通过观察考核确定专科护理个案管理小组成员共8名,相关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大专及以上学历、有3年及以上心血管内科工作经验,业务能力良好,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爱心,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人员确定后进行培训,内容包括:个案管理者职责分工、护理循证实践、康复、心理、社会学知识、沟通和交流技巧等,时间为1个月。

1.2.2 个案管理工作方式

在慢性心衰患者收住入院后,专科护士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个案,并及时主动地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联系,介绍个案管理的内容、目的、意义等相关事项,在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流程实施。实施过程以评估、计划、实施、反馈和评价的护理程序为路径,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护理工作内容和相关随访资料等。由个案管理小组成员定期完善后续随访工作。每位成员依次进行,保证个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后续工作过程中,将结合关键干预点及具体随访工作量,弹性安排每周1~2天随访班,以保证随访按时进行。小组每月召开例会,总结上一个月工作开展情况,及时修订和调整工作计划。

1.2.3个案管理工作模式从慢性心衰患者入院后病情稳定期(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通过院内教育、护理门诊、家庭访视、俱乐部形式、网络干预五位一体的护理服务模式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逐步实施,并以“入院期、治疗后6个月”作为干预关键点。每位患者全程由固定管理者负责建立患者个案管理手册及随访日志,包括患者一般信息、用药、治疗效果及长期随访信息的表、单及问卷,确保个案资料的完整性。并完善患者健康教育相关资料。

1.2.3. 1 院内教育

成立疾病健康教育小组,由包括心血管专科护士在内的N2-N4级护士、心理治疗师及康复治疗师组成。小组成员每天至少利用1~2小时向患者宣教相关知识,包括慢性心衰的防治、健康食谱、体重监测、运动休息、用药指导、心理调适等。反复告知患者心衰的诱发因素,避免感冒、疲劳及饮酒。视患者病程及知晓程度决定宣教重点,选择图片、视频等简单易懂的形式,加强直观作用。

1.2.3. 2 心衰护理门诊

由心血管专科护士坐诊,每周1~2次。面对面与患者交流沟通,进行答疑解惑,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坐诊期间根据患者经常问及和可能遇到的问题,结合相关制度流程及专科知识,发放健康宣教处方和手册,播放多媒体宣教片,内容涉及病例介绍、常用检查介绍、自护知识、急性发作期护理以及康复期护理等。

1.2.3. 3 家庭干预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评估患者的疾病知识需求、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状况,按计划每月一次,2人一组实行家庭护理干预,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教会患者和家属测量脉搏、血压、体重、记尿量的方法,并发放监测表格。告知患者尿量和体重可直接反应病情变化,使其识别心衰的症状及急性加重的表现,学会心衰急性发作时简单处理的方法。告知居家常用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疏导,使患者能更容易地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调整其社会和心理功能,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技能,从而更好地控制疾病。

1.2.3. 4 俱乐部活动

本中心健康俱乐部成立已有3年,有一定的教育基础和经验,经常与社区联动开展。由2名小组长负责,其中1人为心血管专科护士,另1人为社区护士。2名小组长经过统一、规范的培训后,在活动中明确分工、密切协作。活动内容为开展灵活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结合病房教育,开设专题讲座、示范教育、经验交流、常规检测等。定期举行联谊会,邀请主治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共同参与,慢性心衰患者及照顾者为主导,分享其照顾经历,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护士提供信息咨询,介绍国内外慢性心衰家庭照顾的资源,使患者及照顾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充分表达心情和情感。

1.2.3. 5 网络干预

在构建并完善心血管中心网络平台的基础上,通过网络与患者及其家属实现在线交流,对方不在线时则回复相关健康宣教帖子;根据气候不同,发布环境、饮食、活动、戒烟限酒、合理休息、预防便秘、保持心理平衡、服药干预等信息施行网络宣教。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博客和微博的维护和更新,并组建健康教育咨询QQ群,为工作忙、习惯用网络交流的年轻人提供咨询服务。

1.3 研究工具

自我管理量表用来评估心衰患者自我管理情况[5]。该量表为自评量表,按Likert 4级评分,1=从不、2=有时、3=经常、4=总是,包括药物管理、饮食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症状管理4个维度,每个维度的得分为其中所含条目得分的总和。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越好。量表的内容效度CVR为0.98,同质信度Cronbach'ɑ系数为0.78,重测信度系数为0.83[5]。本组研究分别在入院后病情稳定期(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独立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后自我管理得分情况比较,在药物管理、饮食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症状管理方面以及自我管理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6个月再入院情况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满意度较去年同期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注:P均<0.05

3 讨论

美国成人心力衰竭诊疗指南指出:慢性心力衰竭的疾病管理方法是将心力衰竭视为一种横跨家庭以及门诊和医院的慢性疾病,需要多学科系统的方法来解决其中的问题[6]。目前国内对心衰的治疗仍侧重于院内治疗,而患者出院后得不到规范、有效、连续的个体化治疗及康复指导,再次住院率仍较高,不仅增添了患者的痛苦和照护者的负担,而且加速了患者心功能恶化的进程,增加了救治难度。通过引入“个案管理”理念,组建专科护理团队,设立专职专科护士岗位,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专科化“一对一”管理;开设“心衰门诊”和“健康教育俱乐部”、开展家庭访视和网络干预等形式,贯穿“多学科协作”的理念,组建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等多学科协作团队共同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包括从患者入院治疗到康复进行跟踪指导。让患者获得有关限盐、体重管理、利尿剂应用、运动康复等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提高患者对慢性心衰的认识,积极参与自身疾病管理,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效能,延缓心衰的发生和心功能的恶化。本研究中对患者进行个案全程管理模式干预,经过6个月的随访后,患者对药物规范服用、低钠饮食的掌握、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对自身症状的识别和管理能力均有明显提高。患者6个月再入院率明显下降,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较去年同期增高,从而获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专科护士的工作亦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同时也实现了专科护士本身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慢性心衰个案管理模式是一种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护理服务理念和全新护理工作模式,是一种对患者、医疗团队及社会均有益的实践探索,符合当前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要求。不仅使患者在疾病的自我管理中得到连续性及整体性的护理服务,体现全程、专业化的护理服务内涵,而且拓展了护理专业的广度与深度,为护理人员发展专科护理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心血管专科护士作为患者和整个多学科治疗团队间的桥梁,与相关医护人员密切配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8],通过系统、全面的评估,针对每一位患者不同的疾病状况、治疗阶段和个人需求,提供个体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专科护理以及协调不同部门以帮助患者顺利完成诊疗,对患者的专业管理、协调、教育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性[9]。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所进行的系统化、程序化的个案管理研究较少,所涉及专科领域较窄,专科护士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目前本中心只有2名专科护士。虽然成立了个案管理小组,但是没有相对固定的护士护理同一位患者,而是根据人力资源及工作量情况,进行动态的安排,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护理需求。在后续的工作实践中,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以期为进一步建立我国慢性心衰专科护理和慢病专科护理模式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Artinian NT,Magnan M,Sloan M,et al.Sel Vcare behaviors among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Heart Lung,2002,31(3):161-172.

[2]胡爱英,张泽萍,仲罕婷,等.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人院的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73-375.

[3]Lee D T,Mackenzie A E,Dudley-Brown S,et al.Case management:a review of the definitions and practices[J].J Adv Nurs,1998,27(5):933-939.

[4]CMSA.Standards of practice for case management[R].Little Rock:Arkansas,1995:1-10.

[5]施小青.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的构建[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6]Hunt SA,Abraham WT,Chin MH,et al.2009 focused update incorporated into the ACC/AHA 2005 Guidelines for the Diad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in Adults:A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earth and Lung Transplantion[J].Circulation,2009,119(14):391-479.

[7]方琼,裴艳,刘佳琳,等.全程专业化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51-54.

[8]李秀云,徐蓉,刘于,等.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照顾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18-19.

脑出血患者护理4关 篇8

第一关:他(她)在想什么

脑出血偏瘫患者通常发病急,可能前一刻还能蹦能跳,后一刻就如废人一般,生活无法自理。这种突然变故,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悲观烦躁,对生活失去信心。

护理第一关,也是护理中最重要的一关,就是要明白患者在想什么,家人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思想活动,这样才能做好心理沟通。须注意的是,太过急切的关注,或者太过不耐烦的表达,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

环境也是影响患者心情的一个要素。家属要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温度(18℃~20℃),合理的湿度(50%~60%),室内每天开窗通风2次,光线要充足。此外,尽量调整生活必需用品的摆放位置,以便患者取用方便,使其心情放松,避免情绪波动。平时可根据病情安排患者参加一些适宜的活动,如看电视、下棋、听广播、读报等,使其感到生活的充实与美好,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使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第二关:他(她)能做什么

患者瘫痪后,难免有一种失望、沮丧的感觉。此时,应帮助他们活动关节,预防关节挛缩变形,保持肢体于功能位。

活动方法应按关节活动阈进行被动活动,由健侧到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进行,既要注意各方向运动到位,还要注意动作强度,切忌粗暴,以免肌肉损伤。对肘、趾(指)、踝、膝关节要因其易发生强直,特别注意多运动。按摩患肢要轻柔而有节律,以使其放松。被动锻炼每天2次,每次15分钟。

第三关:他(她)该吃什么

脑出血病多由于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引起,与日常饮食有密切关系,患者要忌食肥腻食物,坚持长期低盐(每天不超过3克)、低脂、适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饮食。宜吃植物油、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忌食胆固醇高的蛋黄、皮蛋和辛辣食物,注意预防便秘。血脂和血糖异常的患者应努力进行控制和调节,给予低糖和低脂饮食,有烟酒嗜好者,要劝其戒烟酒。

第四关:他(她)要防什么

在把好前面3关之后,接下来,要考虑脑出血偏瘫应该预防的疾病。首先要预防褥疮,帮助患者定时翻身,更换体位,一般每小时翻身1次。避免拖、拉、拽、推,以防擦伤皮肤。每次翻身时,要用25%的酒精按摩受压部位,受压部位垫气圈或海绵垫;每周用温水为患者擦浴,擦浴后涂爽身粉,避免着凉;保持床铺清洁、松软、无皱折,避免潮湿、摩擦。其次要预防肺部、口腔及泌尿系感染,若是长期卧床者,应鼓励其咳嗽、深呼吸、翻身、叩背、增强肺功能;保持口腔清洁、经常漱口、多饮水,每天清洗会阴部2次。

日常生活中,要求患者强制性反复使用患侧肢体,并配合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进食、洗漱、更衣、大小便、移动体位及使用简单的家庭用具等,指导患者进行扶床椅转移、扶拐站立及上下楼梯等训练,训练时应注意安全且不宜过度劳累。

个案护理儿科 篇9

8.该新生儿出生后l分钟及5分钟的Apgar的评分值,评分依据是什么? 答:该例新生儿出生后l分钟Apgar的评分为0分,依据:肤色苍白、无心脏搏动、无自主呼吸、无哭声、四肢张力软;出生后5分钟Apgar的评分为3分,依据:心率恢复至l00~120次/分得2分,肤色较前稍红润得l分,无自主呼吸0分,无反应0分,合计3分。

9.该新生儿属于何种程度的窒息?复苏程序是什么,该病案中采取的程序有哪些? 答:该患儿出生后l分钟Apgar评分为0分,5分钟Apgar评分为3分,10分钟Apgar评分为4分,属于重度窒息,且复苏效果不好,可能预后不良。出生后已立即按ABCDE方案复苏,A:清理呼吸道;B:气囊面罩加压给氧、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持续胸外按压,维持循环,保证足够的心搏出量;D:1:0000肾上腺素每次0.5 ml/kg,共3次,药物治疗;E:评价和环境(保温)。其中ABC三步最为重要,A是根本,B是关键,评价和保温贯穿于整个复苏过程。

10.窒息患儿复苏成功后转AN生)L病房后,测血糖9.4~12.3 mmol/L。你认为可能是何种原因,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血糖增高是暂时的,这是新生儿处于窒息状态时的应激反应,儿茶酚胺及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早期血糖正常或增高造成的,但缺氧继续存在时,糖原消耗增加,随后会出现低血糖,因此,要定时测量血糖,关注血糖的动态变化,根据血糖值调整输入葡萄糖液的浓度和速度,维持患儿内外环境的稳定。

思考题

11.该患儿窒息复苏人室后昏迷、肌张力增高,频繁抽搐,最可能的并发症是什么? 答:该患儿出生时重度窒息,在复苏l0分钟后,Apgar评分仍为4分,窒息后最可能的并发症是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度,轻度:表现为兴奋、激惹,下肢和下颌可出现颤动,吸吮反射正常、拥抱反射活跃、肌张力正常、呼吸平稳,不出现惊厥。中度: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张力减弱、肢体自发运动减少、可出现惊厥、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减弱,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减弱;重度:表现为昏迷、肌张力低下、肢体自发运动消失、惊厥频繁、反复呼吸暂停、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消失,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根据该患儿的临床表现,应该是重度HIE.

12.在护理此类患儿过程中,出现怎样的临床表现,提示病情加重或减轻? 答:若患儿惊厥次数减少、出现吸吮反射、拥抱反射、对光反射、生命体征趋向平稳,肢体自发运动增加,表明患儿病情在好转;若患儿出现持续抽搐、囟门张力增加、反复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心率减慢,表明病情加重,及时汇报医生,做相应处置。

简述题

7.对该患儿最重要的确诊检查是什么?应尽早进行何种治疗? 答:此患儿对确诊最重要的检查是:床边X线检查。注意做好患儿的放射防护;应尽早为患儿施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替代治疗。

8.如何观察该早产儿的呼吸,判断有无呼吸困难? 答:④呼吸频率:有无过快、过慢;②呼吸节律:有无呼吸不规则、叹息、双吸气、抽泣样呼吸;③呼吸幅度:有无浅表呼吸、深呼吸;④辅助呼吸运动:有无鼻扇、三凹征、耸肩、点头;⑤面色、神志、呼吸道分泌物、双肺呼吸音强弱等。

综合判断该患儿存在呼吸困难:鼻扇、气促、口吐白沫、呻吟、三凹征、发绀。9.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时如何进行护理配合? 答:①药物选择:从猪肺或牛肺中提取的天然PS或人工合成的PS;②剂量选择:初次剂量l20~200 mg/kg,间隔8~12小时给第二剂或第三剂,再次剂量l00 120 mg/kg;③药物溶解:室温下升温,用无菌注射用水1~2 ml充分溶解,禁止振荡;④给药途径:气管插管后,直接滴入;⑤给药体位:分别在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时给药;⑥加压给氧:各个体位给药后,均给予加压给氧l~2分钟,充分弥散;⑦给药后护理:替代治疗后,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6小时内禁止吸痰。

10.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请判断患儿是否出现心力衰竭?依据是什么? 答:患儿出现了心力衰竭,依据是:心率l86次/分(>160次/分)、呼吸70次/分(>60次/分)、肝脏肋下3 cm(肝脏≥3 cm),Sa02 70%,发绀明显。

《?》思考题

11.患儿经积极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于入院第4天出现呼吸增快,血氧波动,听诊:心脏第2~3肋问出现连续性机械性杂音,此患儿最可能发生了什么?对确诊最有帮助的检查是什么?应选用何种药物治疗?护理要点有哪些? 答:(1)此患儿最可能发生了动脉导管未闭(PDA)。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确诊。应尽快选用布洛芬治疗。

(2)护理要点:①遵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②Vl服吲哚美辛,首次剂量为每次0.1~0.2 mg/kg,间隔8~12小时后重复1~2次,24小时内总剂量不超过0.3~0.6 mg,每次给药后应暂停喂奶一次,以减轻胃肠道负担。③密切监测血压、脉压差。④严密观察患儿皮肤颜色、血氧饱和度的变化。⑤注意患儿有无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NEC)的发生,其临床表现为:如吐奶、进行性腹胀、粪便或胃残留物中带血,肠鸣音减弱或肠壁积气等。

简述题

6.该患儿的首要治疗措施是使用合适的抗生素,主要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答:①现配现用。②遵医嘱按量、准时;使用输液泵,泵速合理。③确保静脉输液通畅、避免渗出。④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遵医嘱复查血象、血培养、肝肾功能。⑤监测血药浓度,遵医嘱及时停药。⑥做好口腔护理,防止鹅口疮。

7.新生儿败血症的病情观察要点是什么? 答:①症状、体征的观察:观察患儿体温是否平稳或恢复正常,体重有无增加,面色、精神反应如何,奶量完成情况,皮肤黏膜是否有黄染、有无出血倾向或皮肤脓肿。②并发症的观察:神经系统(有无抽搐、前囟饱满等化脓性脑膜炎表现)、消化系统(有无呕吐、腹胀、血便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表现)、呼吸系统(频繁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异常等表现)、血液系统(有无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D一二聚体值)。③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并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避免二重感染。

8.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的并发症还有哪些?其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性休克、化脓性脑膜炎、DIC.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面色青灰、呕吐、脑性尖叫、前囟饱满、两眼凝视;DIC临床表现:皮肤出血、D一二聚体值异常等。

(?)思考题

9.患儿入院的当晚,患儿心电监护突然报警:心率90次/分、Sa02 75%,查体患儿面色青紫、呼吸暂停、全身皮肤湿冷、有大理石样花纹,立即测肛温为35.3℃,患儿发生了什么问题?护理要点有哪些? 答:该患儿可能发生了中毒性休克。

护理要点:①遵医嘱,迅速扩容,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②氧气吸入,提高患儿的血氧饱和度。③保暖,适当提高暖箱温度,维持正常体温。④立即动态监测患儿血压变化,必要时使用有创血压监测。⑤遵医嘱,完成各项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激素及纠正酸中毒等。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简述题

7.该患儿属于哪种类型的新生儿黄疸?依据是什么? 答:属予病理性黄疽,依据是:①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403.1µmol/L,经皮测胆红素l9.9[>205.2~256.5µmol/L(12~15 mg/dl)];②血清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18.0µmol/L(>26µmol/L);③黄疸持续时间长14天(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④黄疸褪而复现。

8.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用一种口服药的名称?怎样喂药? 答:常用口服药的名称是苯巴比妥钠,其药理作用是诱导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促进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降低血中游离胆红素的水平,治疗高胆红素血症,遵医嘱将苯巴比妥片剂碾成粉末后,温开水溶解后喂服,喂药过程中,防止呛咳。

9.怎样正确观察新生儿黄疸? 答:要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观察,因新生儿的皮肤红润,影响黄疸的观察,可以用手指轻按患儿的额头和鼻尖,通常使按压处皮肤变白,若皮肤变黄,即为新生儿黄疸。

10.光疗超过24小时,易引起核黄索的缺乏以及低血钙,应如何预防? 答:光疗时适当补充维生素82和钙剂。

思考题

11.蓝光治疗过程中患儿体温38.2℃,此时该如何处理?蓝光治疗中如何监测体温? 答:①暂停光疗,发热是蓝光治疗的不良反应之一,当体温高于37.8℃或者低予35℃,应暂时停止光疗;②光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体温,2-4小时测体温1次,并根据体温调节光疗箱温度,维持患儿体温稳定。

12.该患儿黄疸程度严重,在患儿住院期间要严密观察病情,警惕哪些并发症的发生? 答:胆红素脑病,分为四期:

(1)警告期:患儿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低下等;持续12~24小时。

(2)痉挛期:患儿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双眼凝视、肌张力增高、呼吸暂停、双手紧握,持续12~48小时。

(3)恢复期:患儿吃奶、反应好转,抽搐次数减少,焦弓反张逐渐消失,肌张力逐渐恢复,持续2周。

(4)后遗症期:患儿各种症状消失,但出现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也可有脑瘫、智能落后等。所以护士在每天的日常护理中,若发现患儿反应低下、吸吮能力下降、肌张力异常等;应警惕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简述题

9.该患儿哪些表现属于激期的临床表现? 答:患儿无诱因的哭闹,夜间尤为明显,难以安抚,至今不能扶站,枕秃,方颓,未出牙,肋缘外翻,肝右肋下1 cm,脾(一),轻度“0”形腿,腕部正位片示骨骺端钙化带模糊不清,呈杯口状改变。

10.该患儿使用维生素D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严格掌握维生素D韵用量,必要时先检查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再决定是否需要用维生素D.口服维生素D一般剂量为每日2000~4000 IU,视临床和X线骨片改善情况,2~4个月后改为维生素D预防量(每日400IU);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维生素D中毒的临床表现,如厌食、恶心、倦怠、烦躁不安、低热、呕吐、便秘、体重下降等。

思考题

11.根据此患儿的临床表现,护理人员应如何进行健康指导? 答:①除采用维生素D治疗外,应注意加强营养,保证足够奶量,及时添加转乳期食品,给予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②遵医嘱给予维生素D制剂,注意维生素D过量的中毒表现。③对已有骨骼畸形的患儿可采取主动和被动的方法矫正。如胸廓畸形,可作俯卧位抬头展胸运动;下肢畸形可施行肌肉按摩。④衣着柔软、宽松,床铺松软,避免久坐久站和早行走,以防骨骼畸形。护理操作时应避免重压和强力牵拉。

简述题

8.怎样为该患儿进行臀部皮肤护理? 答:选用吸水性强、柔软布质或纸质尿布,勤更换,避免使用不透气塑料布或橡皮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于,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局部皮肤发红处可涂以5%鞣酸软膏或40%氧化锌油;局部皮肤糜烂或溃疡者,可采用暴露法,臀下仅垫尿布,不加包扎,使臀部皮肤暴露于空气中或阳光下,也可用灯光照射,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日1~2次,使局部皮肤蒸发干燥,照射时护士必须坚持守护患儿,避免烫伤,照射后局部涂油膏。

9.该腹泻患儿静脉补液时的护理要点? 答:(1)严格掌握输液速度:防止输液速度过快或过缓,注意输液是否通畅,有无输液反应。

(2)密切观察病情:①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若出现烦躁不安、脉率加快、呼吸加快等,应警惕是否输液过量或输液速度过快,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情况。②观察脱水情况:如补液合理,一般于补液后3~4小时排尿,说明血容量恢复;补液后24小时皮肤弹性恢复,眼窝凹陷消失,则表明脱水已被纠正;补液后眼睑出现水肿,可能是输入钠盐过多,补液后尿多而脱水未纠正,则可能是葡萄糖液补人过多,宜增加溶液中电解质比例。

(3)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思考题

10.患儿经输液治疗后出现了精神萎靡、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弱,这时应首先考虑什么?如何处理及注意事项? 答:患儿发生了低血钾,需静脉补钾治疗。静脉补钾注意事项:全日钾需要量一般为l00~300mg/kg,应均匀分配于全日静脉输液中,浓度一般不超过0.3%,每日补钾总量静脉滴注时间不应短于6~8小时,切忌将钾盐静脉推入。见尿补钾,或治疗前4小时排过尿。补钾时应检测血清钾水平,必要时心电监护;病情允许口服时,给予口服缓慢补钾,更为安全。

简述题

8.给该患儿使用毛花苷C(西地兰)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每次应用洋地黄前应测量脉搏,必要时监测心率<90次/分时停用并报告医师。②严格按剂量服药,为了保证洋地黄剂量准确,当注射用药量少于0.5 ml时,要加生理盐水稀释后用l ml注射器吸药,口服药则要与其他药物分开服用。如患儿服药后呕吐,要与医师联系,决定补服或用其他途径给药。③观察洋地黄的中毒症状,当出现心率过慢、心律失常、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视物模糊,黄绿视、嗜睡、头晕等毒性反应时,应停服洋地黄,并与医师联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9.简述小儿氧疗的护理要点。

答:①急性肺水肿时,湿化瓶中加入20%~30%乙醇,间断氧气吸入,10~20分钟/次,间隔15~30分钟,重复1~2次。②面罩或头罩吸氧,氧流量2~4 L/min,氧浓度不超过50%~60%。③鼻导管吸氧,氧流量0.5~1 L/min,氧浓度不超过40%。④监测血氧饱和度>90%时停止吸氧,吸氧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患儿缺氧症状是否改善,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0.给该患儿雾化吸入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雾化吸入时使用空气压缩泵,或者使用氧气做驱动,氧流量6~8 L/min。呼吸时吸气相大于呼气相,该患儿呼吸平静时可雾化畈入,避免哭闹、刚进食后做雾化。患儿面部皮肤避免涂抹油性润肤霜,雾化结束后洗脸、漱口,该患儿可喂水代替漱口,预防过敏及真菌感染。

思考题

11.该患儿发生心衰时,护理人员如何判断心衰并配合抢救? 答:患儿入院第二天出现R 60次/分,P l60次/分,肝肋下3.0 cm,患儿烦躁,呻吟,拒绝吃奶,小便少,口唇青紫,有双吸气,即可判断患儿出现心衰,同时安置患儿半卧位,给予吸氧、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10%水合氯醛4 ml灌肠;予毛花苷C(西地兰)、呋塞米(速尿)缓慢静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2 L/min,氧浓度不超过40%;行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减慢输液速度,用输液泵控制5 ml/(kg·h),详细记录出入量,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尿量等变化,以及有无洋地黄的毒副作用,如:心率过慢、心律失常、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视物模糊、黄绿视、嗜睡等。

简述题

6.简述儿童常用吸入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

答:雾化吸入时使用空气压缩泵,或者使用氧气做驱动,氧流量6~8 L/min。呼吸时吸气相大于呼气相,小婴儿呼吸平静时可雾化吸入,避免哭闹、刚进食后做雾化。呼吸的方法:用嘴深吸气,用鼻呼气。患儿面部皮肤避免抹油性润肤霜,雾化结束后洗脸、漱口,小婴儿可喂水代替漱口,预防过敏及真菌感染。

7.如何维持该患儿气道通畅,缓解呼吸困难? 答:①安置患儿于坐位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②给予雾化吸入、胸部叩击或震荡,以促进分泌物的排出。③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降低分泌物的黏稠度,防止痰栓形成。④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观察疗效和副作用。⑤有感染者,遵医嘱给予抗生素。⑥教会并鼓励患儿作深而慢的呼吸运动。

思考题

8.该患儿出院后如何给予用药方法和呼吸运动的指导? 答:(1)患儿出院时介绍用药方法:①确认哮喘发作的诱因,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去除各种诱发因素。②对病情进行监测,学会辨认哮喘发作的早期征象、发作表现及掌握适当的处理方法。③教会家长选用长期预防与快速缓解的药物,正确、安全给药(吸入用药),掌握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对策;适时就医。

(2)呼吸运动指导:指导患儿在呼吸运动前,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①腹部呼吸运动方法:平躺,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膝弯曲,脚平放;用鼻连续吸气并放松上腹部,但胸部不扩张;缩紧双唇,慢慢吐气直到吐完;重复以上动作l0次。②向前弯曲运动方法:坐在椅上,背伸直,头向前向下低至膝部,使腹肌收缩;慢慢上升躯干并由鼻吸气,扩张上腹部;胸部保持直立不动,由口将气慢慢吹出。③胸部扩张运动:坐在椅上,将手掌放在左右两侧的最下方肋骨上;吸气,扩张下肋骨。然后由口吐气,收缩上胸部和下胸部;用手掌下压肋骨,可将肺底部的空气排出;重复以上动作l0次。

相关链接: 对婴幼儿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喘息都是哮喘。对这一年龄组的患儿而言,哮喘的诊断大多建立在临床判断的基础上,应当随着儿童的发育定期复查。婴幼儿喘息分两类:①有特异性体质;②无特异性体质及特异性家族史。

变态反应的过敏原测试可用变应原做皮肤试验或检测血清特异性的抗原。吸入变应原致敏是儿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儿童早期食物致敏可增加吸入变应原致敏的危险性,并可预测持续性哮喘的发生。因此,对于反复喘息疑似哮喘的患儿,尤其无法配合进行肺功能检测的儿童,均推荐进行变应原检测,以了解患儿的过敏状态,协助哮喘诊断。也有利于了解导致哮喘发生和加重的个人危险因素,有助于制定环境干预措施和确定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不需要特殊设备,操作简单、快捷,常被用来诊断I型和Ⅳ型变态反应病的变应原。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作用机理:如哮喘患者产生的针对某一种或多种变应原的IgE或IgG与皮肤黏膜下层的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FC受体结合,局部接触变应原后,引起I型变态反应,释出组胺等化学介质,使邻近的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充血、水肿,形成丘疹和红晕。

简述题

8.入院时怎样观察并记录该患儿的呼吸、脉搏、心率? 答:呼吸型态:①分别观察患儿安静时或哭闹状态时呼吸频率至少30秒并记录;②注意呼吸的节律、幅度,有无三凹征、鼻翼痢动、喉部咕噜音等伴随症状;③记录所有呼吸不畅的症状包括呼吸型态的改变、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脉搏:①注意比较左右两侧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注意有无水冲脉;②观察有无毛细血管搏动;③听诊有无殷动脉枪击音;④记录脉搏的频率、强度;心率:①用听诊器听心音;②注意心音的频率、节律,杂音部位、分级及传导方向;③注意观察有无心前区抬举性搏动;④记录心率。

9.简述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答:①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患儿休息、睡眠,集中护理,避免患儿哭闹,减少心脏负担;②供给充足营养:供给充足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营养需要,对喂养困难的患儿要耐心喂养,少量多餐,避免呛咳和呼吸困难;③预防感染:避免引起呼吸系统感染,注意保护性隔离,以免交叉感染;④注意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观察有无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吐泡沫样痰、水肿、肝大等心力衰竭的表现;⑤心理护理:态度和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向家长解释病情和检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⑥健康教育:指导家长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日常护理,合理用药,预防感染。

10.患儿7个月,体重6.5kg,正常吗?可能的原因? 答:7个月婴儿正常的体重:6+7×0.25=7.75 kg,而该患儿只有6.5 kg,不正常,主要的护理问题是营养失调,营养低于机体的需要量,可能由于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长期缺氧和体循环血量的减少,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思考题

11.根据患儿入院时体征,请问发生了什么并发症?患儿应如何护理? 答:患儿并发了充血性心力衰竭,护理措施包括:①充分休息,保持安静,减少氧耗;②氧气吸入;③保持大便通畅;④喂奶时所用奶嘴孔增大,以免吸吮费力,但需注意防止呛咳;⑤控制液体人量,减少静脉输液总量,速度控制在5 ml/(kg·H)以下;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⑦用药护理;⑧监测体温,必要时物理降温;⑨做好健康教育。

5.如何给该患儿做饮食指导? 答:纠正其不良饮食习惯。指导合理搭配饮食:告知家长含铁丰富且易吸收的食物如动物血、精肉、鱼类、肝脏、大豆及其制品;黑木耳、发菜、海带的含铁量也高。但吸收率低。维生素C、稀盐酸、氨基酸、果糖可促进铁的吸收,可与铁剂或含铁食品同时进食;茶、咖啡、牛奶、蛋类、麦麸、植物纤维、草酸和抗酸药物可抑制铁的吸收,应避免与含铁食物同食。鲜牛奶必须加热处理后喂养婴儿,以减少因过敏而致肠出血。

6.简述该患儿口服铁剂的注意事项。

答:饭后或餐中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反应;避免与牛奶、茶、咖啡同饮,避免同时服用抗酸药,可服用维生素C、乳酸或稀盐酸等;口服液体铁剂时须使用吸管,避免牙齿染黑;服铁剂期间粪便会变成黑色,应做好解释,消除病人顾虑;强调按剂量、按疗程服药,定期复查。

思考题

7.患儿服用铁剂后,如何观察疗效? 答:服用铁剂后12~24小时临床症状好转,烦躁减轻,食欲增加。36~48小时开始出现红系增生现象。2~3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升高,5~7天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2~3天后降至正常。1~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一般3~4周后达正常。如服药3~4周仍无疗效,应查找原因,如剂量不足、制剂不良、导致铁不足的因素继续存在等。

简述题

8.该患儿可能发生哪些并发症? 答:感染、电解质紊乱和低血容量、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急性肾衰竭、生长延迟。9.如何给该患儿做饮食指导? 答:给予含有优质蛋白、低脂肪、足量碳水化合物及高维生素的饮食,蛋白摄入控制在每日36 g左右为宜。明显水肿或高血压时短期限制钠盐的摄入,给予无盐或低盐饮食。患儿因长期服用激素、利尿药易引起低钾、低钙血症,鼓励患儿多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红枣、香蕉等,并注意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

10.如何给该患儿做好皮肤护理? 答:(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翻身时避免拖、拉、拽,防止皮肤擦伤。被褥应松软、平整。臀部及四肢受压部位垫软垫,或用气垫床。水肿的阴囊可用棉垫或吊带托起,给患儿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2)各种侵人性治疗与护理应注意无菌操作,严重水肿者应尽量避免肌内注射,以防药物外渗,导致局部潮湿或糜烂,因利尿出现尿频时,保持会阴部的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思考题

11.简述该患儿口服激素可能出现的反应及疗效的判断。

答:患儿口服激素可能出现库欣综合征、高血压、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等。遵医嘱及时补充维生素D及钙质,以免发生手足搐症。

激素的疗效判断:泼尼松2 mg/(kg·d)治疗8周进行评价。激素敏感:8周内尿蛋白转阴,水肿消退。

激素部分敏感,治疗8周内水肿消退,但尿蛋白仍+~++。激素耐药:治疗满8周,尿蛋白仍在++以上。

激素依赖:对激素敏感,但停药或减量2周内复发,再次用药或恢复用量 后尿蛋白又转阴,并重复两次以上者(除外感染及其他因素)。

复发或反复:尿蛋白已转阴,停用激素4周以上,尿蛋白≥++为复发;如 在激素用药过程中出现上述变化为反复。

频繁复发或反复指半年内复发或反复≥2次,1年内≥3次。简述题

6.简述胰岛素皮下注射的部位、注意事项。

答:(1)胰岛素注射部位可选用股前部、腹壁、上臂外侧、臀部,有计划轮换注射部位,避免一个月内在同一部位注射两次,避免注射部位皮下组织萎缩硬化,影响吸收。

(2)每次尽量用同一型号的l ml注射器,按照先Rl后NPH或PRl顺序抽吸药液,混匀后注射,保证剂量绝对准确。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皮下注射切忌皮内注射,以免组织坏死。(4)开启后的胰岛素必须储存于冰箱中,并注明开启时间。(5)根据病情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防止胰岛素过量和不足。7.该患儿出现酮症酸中毒护士的观察要点有哪些? 答:多饮多尿、体重减少,伴有恶心、呕吐、腹痛、食欲缺乏、并迅速出现脱水和酸中毒征象,如皮肤黏膜干燥、呼吸深长、呼气中有酮味,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随即出现嗜睡、昏迷或死亡。

思考题

8.在患儿发生酮症酸中毒后,如何进行饮食运动指导? 答:饮食指导:饮食以保持正常体重,减少血糖波动,维持血脂正常为原则。饮食的成分分配为:碳水化合物50%、蛋白质20%脂肪30%;食物应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素,限制纯糖和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以米饭为主,脂肪以植物油为主;全日热量分三餐,早、中、晚分别占l/

5、2/

5、2/5,每餐留少量食物作为餐问点心。活动增多时可少量加餐或适当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每日进食应定时、定量,勿吃额外食品,一段时间内固定不变。运动指导:血糖平稳后每天坚持适当运动,运动时间以进餐1小时后、2~3小时以内为宜,最好进行有氧运动,避免空腹时运动,运动后有低血糖症状可加餐。随身携带糖尿病卡片及糖果以备用。病情变化要及时停止。

7.简述化脑脑脊液的典型改变。

答:压力增高,外观混浊,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明显升高,糖及氯化物含量显著下降。

8.简述小儿腰穿术后的护理要点。

答: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头偏一侧,防止呕吐引起窒息,避免头部抬高,可适当转动身体。观察穿刺点局部敷料是否潮湿,有无渗血渗液,24小时内不宜淋浴。观察患儿有无头痛、腰痛、脑疝、感染等不适,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给予处理.

思考题

9.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患儿双眼凝视、四肢肌张力增高,应首先采取何种措施及后续观察要点? 答:①患儿发作时不要搬运,就地抢救。②立即让患儿去枕平卧,吸氧,松解衣扣,头偏向一侧,头下放置柔软的物品。③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引起呼吸不畅,已出牙的患儿在上下齿之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牙关紧闭时,不要强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④及时清除口鼻咽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⑤专人守护,防止坠床和碰伤,对有可能发生皮肤损伤的患儿应将纱布放在患儿的手中或腋下,防止皮肤摩擦受损。⑥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械。观察年长儿是否有持续性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畏光等;婴儿是否有易激惹、尖声哭叫、双眼凝视、惊厥等;是否有前囟饱满或隆起、囟门增大、张力增高、颅骨缝增宽、头围增大等;若合并脑疝则出现呼吸不规则、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简述题

5.如何做好该患儿关节疼痛与腹痛的护理? 答:观察患儿关节疼痛及肿胀程度,协助患肢采取不同的功能位置。根据病情给予热敷,教会患儿利用放松、娱乐等方法减轻疼痛;腹痛时卧床休息,尽量在床边守护,做好日常生活护理。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缓解关节疼痛和解除痉挛性腹痛。

6.该患儿的皮肤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保持皮肤清洁,防擦伤和抓伤,有破溃时及时处理,防止出血和感染;衣着宽松、柔软,保持清洁和干燥;避免接触可能的各种致敏原。

7.简述该患儿的病情监测重点及注意事项。

答:①观察皮疹的形态、颜色、数量、分布,是否反复出现,可绘成人体图形,每日详细记录皮疹变化情况;②观察患儿关节疼痛及肿胀程度,协助患肢采取不同的功能位置;③观察尿色、尿量,定时做尿常规检查,若有血尿和蛋白尿,提示紫癜性肾炎,按肾炎护理。

8.简述该患儿静脉输注钙剂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答:使用钙剂可减轻过敏反应,恢复毛细血管内壁完整性,减少渗出,缓解腹痛。注意事项:使用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药物外渗,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注意配伍禁忌。

思考题

9.如何给处于急性期的患儿做皮肤、饮食的健康宣教? 答:处于急性期的患儿保持皮肤清洁,防擦伤和抓伤,有破溃时及时处理,防止出血和感染;衣着宽松、柔软,保持清洁和干燥;进食软食,如有食物或药物过敏者应停用有关食物或药物,避免接触可能的各种致敏原,注意饮食卫生,定时定量,结合个人饮食习惯,忌食生冷刺激性、油煎、油炸食物,如有消化道出血的患儿应限制饮食,给予无渣流食或禁食。

8.简述手足口病的定义。

答: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殊表现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l6型及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简述该患儿确诊为手足Vl病后预见性的风险评估。答: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辟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我们在观察体温、皮疹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儿神志、精神状态,有无头痛、呕吐,呼吸、肌张力的变化等一系列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症状,认真听取患儿的主诉,及时汇报医生。

10.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关键是什么? 答:旱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11.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密切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水源传播、院内交叉感染等。12.手足口病的皮疹具有哪“四不”特征? 答: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思考题

13.与患儿接触的健康人群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答:①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控制流行的主要措施,患儿应及时就医,并适当隔离,一般隔离2周。对患儿口腔排出物及粪便、玩具、食具、便器应严格消毒,以防止传播。②健康儿童应避免与患儿接触,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密切接触者可用大青叶、板蓝根等口服以预防。③注意孩子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④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⑤多让孩子饮水、多吃蔬菜和瓜果。⑥对儿童玩具要经常消毒,尽量避免孩子到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⑦让孩子注意休息,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等。

6.高热惊厥患儿降温的措施有哪些? 答:发热的护理:发热是一种防御反应,白细胞吞噬能力增高,体温<38.O℃不用退热药,多饮水即可。

(1)体温超过37.5℃,给予头部冷敷、冰袋、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苯巴比妥口服预防惊厥;体温超过38.0℃,遵医嘱给予退热剂: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注意体温,防止高热惊厥。

(2)保证患儿摄入足够水分,每日饮水量500~1500 ml,以排出毒素,补充水分,降低体温和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如患儿不愿饮水,可给果汁,如橙汁、谣瓜汁或菜汤。严重时遵医嘱静脉补液。

(3)给予清淡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粥、面条;高热时不宜进食牛奶、鸡蛋等高蛋白食物,以免增加体温,可以饮用稀释牛奶。

(4)如咽部疼痛给易消化清淡温凉流质或半流质,如稀饭、面条等,忌辛辣烫等刺激性食物,可少量多次的进食和饮水。

7.简述高热惊厥的典型临床表现。

答:突然意识丧失,头向后仰,面部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色青紫,部分患儿有大小便失禁。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发作停止后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

思考题

8.患儿高热惊厥时,如何预防窒息和外伤? 答:①惊厥发作时不要搬运,应就地抢救。②立即让患儿去枕平卧,吸氧,松解衣扣,头偏向一侧,头下放置柔软的物品。③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引起呼吸不畅,已出牙的患儿在上下齿之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牙关紧闭时,不要强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④及时清除日鼻咽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⑤专人守护,防止坠床和碰伤,对有可能发生皮肤损伤的患儿应将纱布放在患儿的手中或腋下,防止皮肤摩擦受损。勿强力按压或牵拉患儿肢体,以免骨折或脱臼。⑥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械。

简述题

6.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适应证有哪些? 答:①病程不超过48小时;②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③无明显腹胀和腹膜炎表现者。

7.简述肠套叠整复后出院指导。

答:①观察有无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闹、腹痛、呕吐、大便带血等肠套叠再次发生的症状。②注意科学喂养,进食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少量多餐,婴幼儿先暂缓添加辅食,不随意更换食品,添加辅助食品要循序渐进。③要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紊乱的不良因素。

思考题

8.患儿术后第一天出现高热、尿量少、腹胀,考虑与肠缺血一再灌注损伤(1/R)有关吗?肠I/R的后果是什么? 答:与肠缺血一再灌注损伤(1/R)有关。肠I/R的后果:不仅可以引起肠黏膜的局部组织损害,而且可以导致肠道菌群移位和肠吸收功能的改变,以及远处器官的损害,甚至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9.若空气灌肠复位时并发肠穿孔,您如何进行病情评估及紧急配合处理

答:空气灌肠肠穿孔时评估要点:①透视下立位见膈下游离气体;②拔出肛管无气体自肛门排出;③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面色苍白,病情突然恶化。紧急配合处理:配合医生立即用无菌粗针头在脐与剑突连线中间穿刺排气,使患者呼吸循环得到及时改善,并马上做好进行剖腹探查的术前准备工作。

简述题

7.简述巨结肠灌肠时灌肠液注入受阻或排出不畅时的处理。答:①检查有无粪块阻塞或肛管打折,若有粪石可在灌肠后行石蜡油保留灌肠以使粪石软化;②协助患儿更换体位或调整肛管插入的深度,多次移动肛管,以利于大便排出;③注液后轻轻按摩患儿腹部,自右下馥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

8.简述肠造瘘术后造口情况的观察。

答:①术后一般即开放造瘘口,注意观察肠管血运和张力情况,若发现有出血、肠管出现血运障碍、小肠脱出和回缩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②观察排便排气情况。

9.简述造口袋过度胀满的护理对策。

答:①排泄物水样或较稀的,指导家长当造口袋l/3满时便要清放;排泄物为固体的则应在每次排泄后清放;②排气过多的患儿,指导减少进食容易产气的食物。

思考题

10.该患儿1月9天,在全麻下行肠减压+肠活检+小肠造瘘术,手术创伤大,术后可能发生最大危机是什么?如何护理? 答:术后可能发生最大危机是:①全麻后并发症及意外:如呕吐、反流和误吸、舌后坠、拔管后喉水肿、体温改变等;②出血及休克。护理要点:①保持患儿良好的呼吸功能;②监测生命体征;③观察造舀出血及腹腔引流液的性质及量;④准确观察及记录患儿的出入量;⑤维持电解质的平衡及静脉输液通道通畅。

11.该患儿在全麻下行肠减压+肠活检+小肠造瘘术,术后有无发生最严重并发症小肠结肠炎的可能?如何进行病情评估? 答:小肠结肠炎可以发生在术前,也可以发生在肠造瘘术后、巨结肠根治术后。只要发生小肠结肠炎的基本原因存在:如肠远端梗阻和因此产生的肠极度扩张及肠壁循环缺陷。其病情评估要点:①全身情况突然恶化,高热,呕吐,腹泻;②粪汁带有气体且奇臭;③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征象;④腹部异常膨胀,可引起呼吸窘迫和面色青紫;⑤X线检查腹部直立位平片示小肠扩张,伴液平面。

简述题

8.简述囊肿穿孔的评估。

答:①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腹壁强直、腹腔积液和胆汁性腹膜炎等表现;②腹腔穿刺可抽出胆汁性腹水。

9.简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饮食指导。

答:①术前饮食指导:低脂饮食,急性发作期给予禁食;②术后饮食指导:待肠功能恢复后,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2~3个月,以后过渡为正常饮食,忌油炸、油腻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10.简述胆道T型管拔管试验及拔管指征。

答:拔管试验:①开始时,每日夹闭管道2~3小时,逐步延长时间至全天夹闭;②T管造影后应开放引流2天,使造影剂完全排出,避免逆行感染。拔管指征:①无腹痛、发热,黄疸消失,血象正常;②胆汁引流量减少至200 ml/d、清亮无脓液;③T管造影显示胆道通畅,夹管试验无不适。

思考题 11.该患儿术后置腹腔引流管一根,如何根据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判断术后出血和胆肠吻合口瘘? 答:①术后出血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如12小时内引流液超过300 ml,且颜色鲜红,术后进行性失血症状,切口有渗血。②一般胆瘘、肠瘘多发生在术后4~5天,表现为腹腔引流管有多量胆汁或胆汁性肠液流出,或切口感染裂开,有胆汁性肠液溢出,患儿腹膜刺激症状明显,有高热现象。

12.腹痛、黄疽、腹块为本病的三个基本症状,但该患儿在病史及就诊中只出现其中腹痛一个症状,请问该病黄疸的特征是什么? 答:黄疸的程度与胆总管远端梗阻程度有直接关系,轻者临床上可无黄疽,但随感染、疼痛发作后出现黄疸,经治疗后,胆汁能顺利排流时黄疸症状减轻或消失。间歇性黄疸为其特征之一。

简述题

9.简述灌注肺发生的原因及临床表现。

答:灌注肺发生的原因:①肺动脉发育差、侧支循环丰富;②体外循环时间长;③术后液体输入过多、过快。临床表现:①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血样痰;②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术后氧饱和度为50%~602,氧分压低;③气道压力明显升高;④X线胸片显示两肺有渗出性改变。

10.简述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的预防。

答:①由于患儿血红蛋白增多,血液黏稠度大,故应指导家长给予患儿适当多饮水,特别在睡前或早晨时应更注意;②应保持患儿安静,防止因啼哭、检查、抽血等不良刺激时产生缺氧发作;③遵医嘱给予吸氧;④术前禁食可加重血液浓缩,术前补液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11.简述低血钙的监测。

答:①心电图表现:可出现QT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心律失常;②临床表现:心缩无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肌肉抽搐、喉痉挛等;③测定血钙低于正常值(正常值2.25~2.75 mmol/L)。

思考题 12.该患儿如哭闹后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烦躁和青紫加重,出现昏厥,其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答:其原因是缺氧发作。

处理:④立即给予胸膝卧位;②给予高浓度氧吸入、镇静;③皮下或肌内注射吗啡每次0.1~0.2 mg/kg;@心率增快者应用普萘洛尔(心得安)或艾司洛尔缓慢静脉注射,必须在心电监护下进行;⑤对于低血压患儿可间断给予肾上腺素,维持血压高于正常水平10~20 mmHg;⑥对于酸中毒患儿给予碱性药物纠正代谢性酸中毒;⑦严重者意识丧失可尽早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13.TOF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心排综合征(LCOS),应如何及时发现并配合处理? 答:术后进行循环系统功能、呼吸和出血的监测并评估:

(1)当低心排出量一般临床征象未出现时,如有下列情况应怀疑LCOS:④血压下降;②左房压增高;③末梢灌注不足;④代谢性酸中毒。

(2)出现下述两项或两项以上事件时,可诊断为术后LCOS:①收缩压下降超过术前基础血压20%,持续2小时或以上;②尿量每小时<0.5 ml/kg,持续2小时或2小时以上;③中心静脉压>1.73 kPa,持续2小时或2小时以上;④中心体温与体表体温之差>5℃,持续2小时或以上,导致四肢发凉。配合处理:

(1)LCOS合并低氧血症的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低氧血症必须在补足血容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基础上进行。对部分主要因肺功能差(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所致顽固性低氧血症的LCOS患者,可在严密监护下给予适当压力与时间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

(2)补充血容量,提高中心静脉压到l.5~1.6 kPA.

(3)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如有心内畸形矫正不满意,应再次手术。

(4)有心脏压塞时,争取术后6小时内开胸止血;有胸腔和腹腔积液者,应及时穿刺或引流。

(5)适当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和扩血管药物。(6)应用强心剂和利尿药。

(7)纠正酸中毒、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8)术后动态监测动脉压、中心静脉压(CVP)、气道阻力、血氧饱和度,定时行血气分析,维持心率在100次/分左右,/小儿应在120次/分左右,使CVP维持在1.5~2.0 kPa,尿量>1 ml/(kg·h),血压维持在12/8 kPa左右。

简述题

7.如何保持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外固定的有效性? 答:①复位后,无论选择何种器具进行固定,均应保证髋关节屈瞳90°,外展外旋位;②不可随意去除固定装置;③更换石膏时注意保持髋关节稳定,变换固定体位时注意保护髋关节,防止发生过多移动而发生再脱位。

8.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复位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什么?其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答:(1)最严重的并发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主要原因:股骨头持续过高压力。

(3)影响因素:①年龄越大,坏死率越高;②整复前牵引与内收肌切断,股骨头下降越低,坏死率也越低;③术中操作、损伤股骨头血运程度;④术后运动持重时间。

9.如何预防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使用外固定器具时发生皮肤损伤? 答:①对各种CbN定器具,一经固定稳妥后及时检查对皮肤、肢体有无摩擦、卡压等现象,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予以纠正。②注意倾听患儿啼哭及幼儿主诉,发现异常时注意观察血液循环,检查外固定装置,预防压疮发生。③注意患儿皮肤清洁,定期为患儿擦浴,并观察是否有皮肤破损发幸。

思考题 10.该患儿行右内收肌松解+右髋关节切开复位+右Slater骨盆截骨术,并用双下肢外展支架固定,护理时如何预防髋关节僵硬的发生? 答:(1)被动功能锻炼:①麻醉清醒后即进行踝、趾关节活动。同时,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等长肌肉收缩锻炼。②术后3日,可用超短波等对患肢进行理疗,以促进局部炎症吸收,一般每天2次,每次l5分钟。③术后6周拆除固定后,在床上锻炼髋、膝关节,这一时期可允许患儿在床上练习爬、坐等活动,但不允许患儿站立。家长每天抱起患儿,具体姿势是使患儿双髋关节外展,双下肢跨在家长的腹部,这样可使髋关节得到充分的外展和屈曲。④此期可用CPM机被动锻炼。使用时先将患肢放在CPM机上,上好固定带,再接通电源,打开开关℃PM机应放置于与躯体呈20度角的外展位,从小角度逐渐增加,以后逐日增加至最大范围。每次活动0.5~1小时,每天3~5次,匀速运动,期间以被动锻炼为主,一般应用10日左右即停,以免产生CPM机依赖。

(2)主动功能锻炼:术后7~8周根据患儿年龄,指导其进行主动功能锻炼。患儿可先通过练习坐起加强屈髋运动,在患儿能独立完成髋关节的屈伸主动活动后,再渐进指导患儿进行适当的外展、外旋、内收、内旋,直至下蹲活动,每天3~4次,每次20~30下,使髋关节恢复到最佳功能状态。

上一篇:扶贫办公室下一篇:初中七年级优秀作文我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