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基础知识要点

2024-09-13

田径基础知识要点(精选7篇)

田径基础知识要点 篇1

田径 基础中的基础

田径基础知识要点

1、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公元前776年举行的,比赛只有短跑一个项目

2、名次:①径赛是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跑、接力跑和跨栏跑的项目

②田赛是以远度和高度计量成绩的跳跃和投掷项目称之为“田赛”

3、田赛和径赛合称为田径运动

4、田径运动包括径赛、田赛、公路跑、竞走、越野跑和山地赛跑

5、田径运动的特点:①体能的基础性、②激烈的竞争性③严格的技术性④活动组织的复杂性⑤广泛的群众性

6、田径运动的价值:①田径运动的教育价值②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③田径运动的竞技价值

7、从公元前476年至公元394年的1170年间,在奥林匹克共举行过293届古代奥运会

8、奥运会田径比赛中为中国夺金的人①陈跃玲,女,1992年8月,在第25届奥运会上,陈跃玲以44分32秒的成绩获得女子10公里竞走金牌。②王军霞,女,1996年首次参加奥运会,以14分59秒88的成绩获得女子5000米金牌,并获女子10000米银牌,成为中国第一位或奥运会长跑金牌的运动员。③王丽萍,女,2000年9月28日,在第27届奥运会悉尼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以1小时29分05秒获得冠军。④邢慧娜,女,山东人,2004年8月28日在第28届奥运会上,邢慧娜以30分24秒36或女子10000米金牌。⑤刘翔,男,在2004年第28届奥运会上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男子110米跨栏金牌,平了世界纪录,是中国男选手的第一枚金牌。2006年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

9、名词:①田径运动技术 是人们在田径运动实践中,合理地运用和发挥自身的运动能力,有效地完成跑得快,跳得高,掷得远的动作方法。②实效性 是指在完成动作时,能充分发挥人的运动能力,从而获得最佳的运动效果。

③经济性 是在运动过程中要尽量克服多余动作,在预备动作和次要动作阶段还要尽量避免消耗过多的体力,尽量在技术的主要阶段发挥最大能力从而表现出更高的运动效能,获取更好的运动成绩。10影响跑的力一般分为内力和外力

① 内力 是指人体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力,它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潜力点都在人的体内,它能引起机体或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运动,如肌肉的收缩力。

② 外力 是人体与外界物体(地面和介质)相互作用时,外界物体对人体作用的力,如支撑反作用力、重力、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11/影响跑动的因素:跑速=步长x步频

① 步长 步长是指两脚着地点之间的距离。决定步长的因素有:腿长,蹬地力量、速度和方向,髋关节的灵活性,肌肉的柔韧性,摆腿和着地技术,跑道的弹性以及空气的阻力等。步长的增大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技术训练和体能的发展水平。(步长是由后蹬距离、腾空距离和着地缓冲距离三部分组成)

② 步频 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跑的步数或两腿交换的次数。决定步频的因素有人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肌肉收缩时主动肌、协同肌、对抗肌的协调性,全身各运动环节的配合以及跑时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间的合理比值(神经

Sunshine

田径 基础中的基础

过程的灵活性受先天遗传影响最大)

12、跑分为起跑、起跑后、途中跑、终点跑四部分 13跳跃运动 是运用人体自身的能力或借助特定的器材,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和要求,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使人体腾跃尽可能高的高度或尽可能远的远度。

14腾起角 腾起角是运动员起跳离地面的瞬间,身体重心的腾起方向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补偿性运动 :就是当身体在腾空时,某一部分的下降,必然会引起另一部分的升高,身体的这种运动形式叫做补偿性运动。超越器械:是指最后用力开始时,运动员应努力使下肢的速度超过器械的速度,使速度尽可能处于支撑点的后面或运行远离点,从而保证尽可能长的工作距离。最后用力 :是决定投掷远度的主要技术阶段。(助跑稳固有力支撑发挥全身力量到器械上)田径教学的一般规律:①动作技术形成规律 ②认识事物规律③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④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19分解教学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分成几个部分,逐步进行教学的方法 20完整教学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略,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田径运动会的竞赛规程:

①根据运动会组织方案,明确运动会名称、目的任务、主办与承办单位;比赛的日期、地点和参加的单位与组别等。

②确定比赛项目、年龄组别和有关项目的器材规格、要求等。

③ 规定参加比赛的办法,包括参赛单位各组可报的人数、队数;运动员资格要求;每项限制人数、每人限报项数;领队、教练员、队医和其他工作人员的人数等

④ 规定竞赛办法,包括使用的规则;竞赛项目的赛次规定;器械使用规定;运动员服装、号码布要求;检录时运动员须出示的证件;无故弃权者的处理;兴奋剂的检查以及比赛录像的拍摄等。

⑤ 确定比赛记分和奖励办法,包括各项目录取名额;单项、接力、全能项目以及超记录的计分方法;团体总分记录方法;成绩相等以及同名次奖励的记分方法;“精神文明奖”和“最佳运动员”的评选与奖励办法等

⑥ 制定参赛报名、报到的办法,包括报名地点、机构;报名表的填写、寄送方法联系人;报名开始与截止的日期;报名时应出示的相关文件、证明;报到时间、接待安排、技术会议等

⑦ 明确裁判员队伍和仲裁机构的组成、人数、等级和要求等。

⑧ 说明登记事项。根据运动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提出对参赛单位和运动员的要求;说明竞赛规程解释权、修改的归属权及竞赛规程未尽事宜的解决办法。

22竞赛分组方法 p96 23竞赛日程的编排原则:

① 全能项目以及竞赛各名次之间,要保证运动员有一定的休息时间。② 按兼项的一般规律,尽量把相关项目分开编排,以减少兼项冲突。

③ 对性质相近的项目,尽量考虑比赛的先后顺序的编排。例如:一般先100

Sunshine

田径 基础中的基础

米后200米;先5000米,后10000米;先跳远,后三级跳远等。

④ 不同组别的同一田赛项目,一般不连续安排在同一单元内比赛。而不同组别的同一径赛项目,最好衔接进行,如男子100米女子100米等。短距离跑项目如赛次少,最好安排一天结束比赛。

⑤ 跨栏跑项目一般安排在各单元的第一项比赛,也可安排在长距离跑、竞走之后进行。

⑥ 同一时间不要安排两个田赛长投项目的比赛。

⑦ 撑杆跳高比赛要考虑阳光的照射方向和所需时间较长,最好安排在上午早些时候进行。

⑧ 接力跑项目自豪安排在每单元的最后一项进行比赛,以便保证兼项运动员参赛。

⑨ 最后一个单元临近结束之前,可安排长距离跑比赛或适当减少比赛项目,以便闭幕式宣布团体总分与发奖。

⑩ 安排田径项目的比赛,以防止出现场地一段过分集中,另一端空场而冷略观众。

11每单元的比赛,尽量使竞赛项目和田赛项目同时结束。

22、纵轴线是贯穿田径场南北方向的中线,它是确定田径场地大小、方位的基准线。

23、中心点是确定两端弯道圆心的基准点。第二分道以后各条弯道周长的通用计算公式:Cn=2π【r+(n-1)d+0.2】(公式中C代表弯道周长,n代表道次,r代表弯道半径,d代表分道宽)

25、起跑线前伸数的计算:①200米起跑线前伸数:Wn=π【(n-1)d-0.1】

②400米起跑线前伸数:Wn=2π【(n-1)d-0.1】

③4x400米接力起跑线前伸数:Wn=3π【(n-1)d-0.1】

26、切入差的计算公式:(切入差:径赛部分分道跑项目,运动员先分道起跑,在跑完部分分道后切入里道,外道运动员切入里道时要比第一道运动员多跑一定的距离,这段距离成为切入差)计算公式:(p117)

K代表切入差,s代表直段长,n代表道次,d代表分道宽(在确定部分分道跑项目的起跑线位置时,应将各道切入差加入各道起跑线前伸数内)

27、跳远和三级跳远场地都抱括助跑道、起跳板和落地区

28、铅球投掷圈内沿直径为1.135士0.005米,有效落地区为34.92°。29、投掷圈直径为2.5士0.005米,要安装护笼

30、掷标枪场地包括助跑道、投掷区和落地区 起掷弧宽0.07m,起掷弧两侧分别画一条长0.75米,宽0.07米的白色标志线。

31、途中跑时,躯干保持正直或稍前倾、挺胸、收腹、拔腰,头部正直,颈部放松。

32、起跑:起跑的任务是对发令信号作出迅速反应,是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较大的向前冲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有利的条件。

33、起跑器的安装;①普通式 ②拉长式(1、普通式 起跑器前抵足板距起跑线约一脚半长,后抵足板距前抵足板也约一脚半长。前抵足板与地面的夹角为30°~45°,后抵足板与地面的夹角为70°~80°。两个抵足板的中轴线间距约15厘米

2、拉长式 起跑器前抵足板距起跑线约两脚长,后抵足板距前抵足板

Sunshine

田径 基础中的基础

约一脚长。其他要求同普通式)34、起跑 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3个阶段(p134 起跑的技术要领一段重点看看)

35、跨栏跑比赛技术包括 ①直道跨栏跑技术②弯道跨栏跑技术

从跨栏的全程分析包括:①起跑至第一栏技术②过栏技术③栏间跑技术④全程跨栏技术

36、过栏技术是从起跨腿踏上起跨点到过栏后摆动腿的脚接触地面的过程,通常被叫做跨栏步。

过栏的任务是使身体迅速越过栏架,为栏间跑创造条件。跨栏技术分为①起跨攻栏②腾空过栏③下栏着地 技术要求 :快速起跨、形成良好的“攻栏姿势”

37、摆动腿技术:技术要求:垂直栏面积极前伸,带动身体保持最大前倾,过栏瞬间主动下压,减少栏上滞留时间。(p150 技术要领 熟悉)

38、起跨推技术:技术要求:折叠向前提拉,准备积极着地(p151 技术要领熟悉)

39、栏间跑技术是指过栏后摆动腿的脚着地点至起跨腿的脚踏上下一个起跨点这段距离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动作特征。

40跳远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

助跑的任务是获得最高水平的水平速度,为准确踏板和快速有力地起跳创造有利的条件。

42、(p171挺身式动作要领 熟悉掌握)

43、背越式跳高中的助跑 助跑的任务是为了使运动员获得适合自己力量与技术的理想速度,获得良好的阶段节奏,使运动员进入适宜的起跳位置,为起跳做好准备。(p187背越式跳高技术要领熟悉掌握)

44、背越式跳高 起跳技术 :跳高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技术四个环节组成,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起跳技术,它是跳高技术的关键环节。

45、(p194走步丈量法 熟悉掌握)

46、铅球的最后用力(p207最后用力技术熟悉掌握)

47、最后用力动作要诀:蹬、转、送、抬、挺、撑、推、拔。

48、标枪完整技术:①握持标枪②助跑③最后用力④标枪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49标枪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枪头②枪身③缠绳把手 50(p226最后用力技术要领熟悉掌握)

51、掷标枪技术教学重点是最后用力技术。

52、掷标枪技术教学难点是助跑、投掷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技术。

Sunshine

田径基础知识要点 篇2

一、全面身体训练前提下,突出“专项意识”和专项技术训练

全面身体素质是专项训练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很难出高水平。但并不是有全面素质就能出高水平的专项成绩。“全面素质”到“专项素质”还有一个转化和迁移的过程。而“专项意识”是全面身体素质转化为专项成绩的关键,并通过专项技术表现出来。没有这个转化全面素质就不能被“有效利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力使不出”。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素质上专项意识和专项技术要两手同时抓、两手都要硬。如跳远训练中“跳跃心理定向能力”的培养,这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环节,必须从小抓,过了敏感期就不好抓了,并要常抓不懈,贯穿始终。因为这是专项用力能力的基础,否则,就没有好的专项用力“感觉”,更谈不上好的技术了。

全面身体素质+专项意识+专项技术=专项成绩。

二、认清训练规律,减少训练盲点

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认清其内在规律是更好地完成目标任务的前提条件,同样,田径训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很多东西是相通的,有其内在联系。比如速度训练,它有一个“敏感期”,这时期发展最快,就必须抓住,这就是规律。比如技术的学习与形成有其生理学规律,分化阶段应该怎样练,泛化阶段应该怎么练,有其特有的规律要遵循。这就要求我们要认清规律扬长避短,尽量减少训练偏差。又如青少年的身体发育也有其规律:有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有力量发展的突增期等,认清这些规律有利于能更清楚地把握掌控训练,使训练更有效。另外,田径运动本质特征认识的模糊和人体运动科学研究还存在“盲点”以及训练手段本身的缺陷等因素的存在造成“训练盲点”的存在。因此努力掌握前沿科学理论借助他人研究成果以及根据专项需要创造性地开发新的手段和方法有助于我们减少训练盲点。

三、根据专项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训练手段

有的放矢是有效训练的关键,“专项需要”是训练安排的重要依据。试想一个中长跑运动员如果每天去进行举重训练他会怎么样呢?举重训练练的是最大爆发力,而中长跑运动员需要的是良好的心肺功能、有氧能力,出众的速度和超常的乳酸耐受能力。因此这样的训练注定是要失败的。不根据专项需要来选择训练手段是没有意义的训练。又如,100米跑的训练如果要发展起跑与加速跑这一技术环节,采用最大爆发力和短跳训练效果就很好,而要发展中途跑这一技术环节,采用连续快速用力能力训练和长跳训练效果就很好。否则就是“无效”训练,因为它达不到训练效果和训练目的。

四、缺什么,练什么的个体差异训练

每名运动员都有他的个体特征和个体差异(包括男女差异、年龄差异、体质差异、专项技术差异、身体素质差异等)而且各人的优缺点、技术风格特点、薄弱环节又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这些个体特点来安排训练。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和针对性训练。很简单,缺什么就必须先补什么,使之达到“平衡”。因为训练学原理告诉我们:训练是一个追求平衡→打破平衡→建立新平衡的循序渐进过程。如跳跃训练、模仿技术(能力)差,就必须花大力气发展“摆动”,否则再好的训练也是事倍功半。

五、不同的训练周期(目标)有不同的负荷强度

负荷强度是训练负荷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不同训练周期的训练目标来安排负荷强度是实现训练目标的关键。也是有效训练的保证。以跳跃训练为例,如第一准备期的技术训练目标是巩固基本技术、规范技术环节,为竞赛期的高强度技术训练打基础。因此,本阶段的技术训练就要以小强度的短程技术、分解技术和关键技术环节训练为主。而在训练手段的选择上就以助跑起跳相结合能力的培养,摆臂摆腿、起跳技术的规范等手段为主。否则,很难达到规范技术,提高基本技术水平这一目标。而赛前期则应减少负荷、突出技术训练强度来达到稳定专项技术,逐步提高专项水平这一训练目标。因此,技术训练强度要接近甚至达到比赛时的强度。这样才能使专项技术日益成熟和稳定,并能从大强度训练中发现问题,也为培养良好的竞技状态做好技术准备。否则将是无效训练。

六、在不断提高运动负荷和不断变换训练方法和手段中稳步提高

生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体对于运动负荷有一个适应→提高→再适应→再提高的渐进过程。这就是超负荷训练理论依据。也是人体不断趋近体能极限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运动负荷来达到不断趋近体能极限从而提高专项成绩的训练目标。然而,人体对于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终究是有其限度的。任何训练手段都有一定的“指向性”和“局限性”。因此无论多先进的手段只会对身体某一部位产生积极影响,时间长了还会产生“适应性”而达不到训练的“刺激”效果。简单的叠加负荷已不能满足训练需要了,为了全面提高身体机能水平和防止不平衡训练造成伤病,必须不断变换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来不断地给予机体新的刺激,以此寻求体能新的“增长点”,这就是我们要不断提高负荷和变换训练方法的依据。

七、高度关注训练质量

训练质量是训练效果的保证,无论训练计划有多完美,都必须依靠高质量的训练来保证,没有训练质量,训练效果就大打折扣,关注训练质量,不光要重视“基本部分”的训练,更要关注训练的全过程。从准备活动开始,一切均应在教练员的掌控之中,教练员自始至终都要“亲力亲为”。这样有利于教练员了解运动员的现时状态掌握训练进程。训练质量的落实小到每一个练习的每一次动作,大到整个训练的全过程。对于每个训练手段都要有“质量”要求,该要幅度时,绝对要做到,该要速度时绝不能慢。在保证一定训练量的前提下,高质量地完成每次练习,这是有效训练的根本保证。

八、小结

田径跳跃项目技术教学要点的分析 篇3

关键词:田径跳跃;教学重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033-01

田径跳跃项目包括跳远、三级跳远、跳高和撑竿跳高。在田径跳跃项目中,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教学训练手段和方法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田径跳跃技术的外在表现,是指在时间、空间的完成情况,在空间上表现为动作方向、角度和幅度等,在时间上表现为动作的顺序、速度、节奏等。田径跳跃技术是运动员整运动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除此之外,田径跳跃运动技术还应包括运动员身体速度、力量、柔韧、协调等要求的身体素质、运动员精神的高度集中,良好心理定势的心理素质等。技术结构特征连接的有效性是判定技术的基础,也是技术教学中应把握的重点。使各结构形成一个统一的、相互关联的运动系统。

一、田径跳跃项目的总体特点分析

田径跳跃运动技术是在长期运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相关科学的渗透,田径跳跃运动技术的概念在不断的扩延。特别是力学的介入,使人们对田径跳跃技术分析和理解更清晰化。田径中跳跃项目按其动作结构,属于非周期运动,结构特征有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组成。按其用力特点,分为快速力量类练习。跳跃成绩表现在运动员在腾空中所克服的垂直高度与水平距离上,这决定了条约项目的特点:运动员在快速助跑起跳后,身体有一个明显的腾空阶段。腾空中身体中心的移动轨迹呈抛物线,抛物线的高度和远度是决定跳跃成绩的基础。

二、助跑中固定动作节奏

由于跳跃项目受起跳点的限制,在一定的助跑距离内要求达到最大的速度,又要为起跳做准备。在助跑时只有固定的节奏,才能准确的踏上起跳点。所以要求助跑具有很强的节奏,所谓的动作节奏是指完成动作时练习的各部分所表现的用力强弱、用力时间长短与间隔及动作幅度大小等方面的关系。助跑节奏也是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综合表现。具有从小到大、从慢到快的特点。其技术主要是在时间方面的动作先后顺序,即动作的过程;在空间方面的动作幅度变化;在力量方面主要表现在肌肉用力的大小与强弱及其动作的紧张与放松的关系。在教学中控制好运动员的步幅步频,作到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呈逐渐加速。世界优秀的跳跃运动员的助跑都呈逐渐加速的状态,刘易斯在跳远助跑时,在最后20米又有一次加速,最后5米竟达到全程最高速度的98.76%。

三、注重踏跳时协动动作

由于田径跳跃项目技术相对固定,势必形成人体的某一部分负担着技术动作的“主角”起主动作用;而另外一部分虽然也参与了动作的活动,但仅仅起到“协动”的功能作用。在跳跃项目的技术中,主要是通过起跳腿与地面的接触,产生一系列的打击力、对地面的压力、制动力和蹬伸力来改变人体重心运动的轨迹。而摆动腿和手臂的动作只是协助起跳腿更好的完成起跳动作。由此我们可以把田径跳跃的技术看成两部分,起主导作用的主动部分和起协助作用的协动部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偏重于主动部分,对于协动部分只是泛泛而过。这种认识的偏差无疑增加了学习技术的难度。在踏跳的技术中,协动动作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一,对主动部分起加压的作用,通过起跳腿对地面施加压力,地面给人体一个反作用力,使人体腾离地面完成起跳;第二,引导动作方向的导向作用,踏跳的目的是改变人体重心的运动轨迹,以最经济的达到理想的高度和远度。第三,维持平衡的作用,完成任何动作都必须维持好平衡,起跳也一样,只有身体平衡,才能使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更好的发挥,实现技术的实效性。

四、控制空中身体的补偿与转动

在田径跳跃项目的运动中,起跳后身体在空中的任何动作都不能再改变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只能合理的使用即定轨迹的高度与远度,使身体越过更高的横竿或越过更大的水平距离。当身体在腾空时,身体的某一部分下降,必然引起另一部分的升高,身体的这一运动叫做补偿运动。高度运动员利用补偿运动将已过的身体部分下降,使即将过的身体部分上升,达到经济过杆的目的。远度项目的运动员,在即将落地时,用力向下、向后摆动上臂,使下肢延长下落的时间,从而推迟了足跟和沙面的接触时间,取得更好的成绩。身体的转动可分为直接转动和间接转动,当身体和地面接触时发生的转动为直接转动;在腾空开始后,发生的转动为间接转动。直接转动会影响起跳的用力效果,降低身体腾空的高度和远度。

五、落地注意缓冲

田径跳跃项目的落地技术比较简单,教学中主要以安全落地为主,防止运动员的损伤,减少运动员的心理顾虑。田径跳跃的高度项目在落地时两腿要分开,做适当的屈膝、屈髋进行缓冲,避免两腿冲击脸部;远度项目,在足跟着地后要及时的屈膝缓冲,髋部迅速向前移动,双臂快速前摆,使臀部快速移过落地点。

六、理训练,有效促进技术掌握

注意培养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运动员特别重要的心理素质,必须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首先要求运动员远大目标坚定信念。第二,培养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精神,如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训练;第三,培养韧劲,如在训练结束时,要求运动员丝毫不放松,一丝不苟地完成;第四,培养自控能力,提高动作的稳定性。

注意集中训练法。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对跳越项目运动员来说,注意的集中和稳定很重要,因为运动员完成起跳只有60~120S的时间,运动员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因此在平时训练中教练员就要有意识的对运动员进行集中注意力训练。

田径基础知识要点 篇4

⑴于是,就。例:①虎因喜,计之曰。②因取刃杀之。③因屏人曰。④因拔刀斫前奏案。⑤因左手把秦王之袖。⑥因谗之曰。

⑵依照,根据。例:①罔不因势象形。(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②变法者因时而化。(因:这里有随着的意思。)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④因其固然。

⑶依靠,凭借。例: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②吏因以巧法。③我欲因之梦吴越。④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⑤伺者因此觉知。⑥因河为池。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⑧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⑷趁着,趁此。例: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不如因善遇之。③因击沛公于坐。④因入京师。

⑸通过,经由。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⑹因为。例: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后因伐木,始见此山。③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⑺缘由,机缘。例:于今无会因。⑻沿袭。例:因遗策

初中生物基础知识要点 篇5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淡水:水绵,衣藻海水:紫菜、海带)

(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

(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鱼类饵料)

(3)供食用。(如海带紫菜)

(4)药用。

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

(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

(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里白、贯众、满江红)。

(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可供食用,如蕨菜。

(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

(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

(4)煤的来源。

6、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

(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营养都储存在子叶中。如蚕豆、大豆、花生。

(2)单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叶脉弧形),营养大部分储存在胚乳中。如水稻、小麦、高粱。

7、种子的结构:

(1)种皮:保护作用。

(2)胚(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3)只有单子叶植物有胚乳。子叶、胚乳中储藏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成幼苗时养料的来源。

8、种子和孢子的比较: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它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

9、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①裸子植物(如:松、银杏、苏铁、红豆杉、水杉、圆柏、侧柏)②被子植物

行政管理学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篇6

1.现代行政管理的概念:

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我国,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象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

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依法行政

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

实质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2.行政(管理)的三个特征:

(1)执行性。(2)政治性。(3)权威性。

3.行政管理学的涵义和特点: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也叫“公共行政学”,亦简称“行政学”。

行政管理学的特点:

a、政治性和社会性。

b、综合性与独立性。

c、应用性和理论性。

d、权变性和规范性。

4.威尔逊是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代表作《行政研究》,主张行政与政治分离,首次提出要 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行政学,标志行政学的诞生。

法约尔是法国的管理学家和工程师,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

史坦因——最早提出“行政学”概念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

第二章行政环境

1.高斯:

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他于1936年发表的《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提出了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1947年,发表了《政府生态学》一文,首创以行政生态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现象,强调了外部环境因素对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2.里格斯:

他于1957年发表了《比较公共行政的模式》一文,提出了生态模式的概念,提出“农业型行政模式”和“工业型行政模式”的概念,有人批评他忽略了农业型与工业型的中间型,于是他又提出了“过渡型行政模式”的概念。于1961年发表《生态行政学》。

里格斯将行政管理区分为三种行政模式:

①融合型的农业型行政模式

②衍射型的工业型行政模式

③棱柱型的过渡行政模式

3.行政环境的基本含义:

行政环境即政府管理的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也即各种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外部客观因素的总和。

这些条件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有形的、无形的;有自然界的、社会界的。

就整体而言,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4.行政环境的特点:

①多样性 ②复杂性 ③可变性 ④互动性

5.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关系:

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有自然形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但主要表现为行政环境的需要和行政管理对这种需要的满足。行政环境的存在和发展,经常地向行政系统提出不同形式的需要,构成行政系统的资源、信息输入。行政系统经过行政管理活动加以改造后,输出决策、计划、法规措施等行政产品,以满足行政环境的需要。

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

行政管理在行政环境中产生和发展

行政管理必须与行政环境相适应

行政管理必须满足行政环境的需要

行政管理可以能动地利用和改造行政环境

第三章行政职能

1.行政职能的涵义:

行政职能也称政府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2.行政职能的特点:

(1)执行性(2)多样性(3)动态性

3.行政职能体系:

基本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

运行职能:决策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

4.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职能呈现出的发展趋势:

1)行政职能逐渐扩大

2)政治职能中的暴力职能相对减弱

3)政府的宏观调控、综合协调职能的强化与行政职能的社会化同步进行

5.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必要性:

行政职能的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行政职能的转变是实现行政职能体系合理配置的根本途径

行政职能的转变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6.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1)职能重心的转变:

工作重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政治职能(减弱)专政职能(减弱)微观经济管理职能(减弱)

经济职能(加强)民主职能(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2)职能方式的转变 :

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

由微观、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间接管理为主

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向计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

3)职能关系的转变

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

理顺政企关系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第四章行政组织

1.行政组织的含义:

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为推行政务,依法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

2.行政组织的特征:(它是按一定序列与等级组建起来的社会系统;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而变化。)

(1)政治性与社会性

(2)法制性与权威性

(3)系统性与动态性

3.构建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

与职能一致原则、完整统一原则、职权责一致原则、以人为本原则

依法设置原则、精简高效原则、管理幅度与层次适度原则

4.行政组织的类型:

1)行政组织领导体制类型:(最高行政决策权行使的人数)

(1)首长制(美国)(2)委员会制(瑞士联邦政府)(3)混合制

2)行政组织权力体制类型:(分配集散程度)

(1)集权制(2)分权制

5.行政组织结构:

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行政组织纵向、横向结构的统一

①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又称为直线式结构,是纵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层级制。其特

点是分层负责和层级节制。

②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又称为职能式结构,是横向分工分门别类设置结构形成的行政组织的职能制,也称分部制。

③行政组织纵向、横向结构的统一:其特点是行政领导者的统一指挥与职能专业部门相结合,它吸收了层级制与职能制的优点,扬弃了部分缺点,使其相互补充、制约。

6.层次管理的原则:

①层次节制的原则②只管一个层次的原则

第五章行政领导

1.行政领导的含义:

所谓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拥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权利,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所进行的组织、决策、指挥、控制等活动的总称。

2.行政领导的特点:

1)政治性2)权威性3)执行性4)综合性

3.行政领导的方式:

1)命令方式2)疏导方式3)激励方式4)示范方式

4.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

1)选举制2)任命制3)考任制4)聘任制

5.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合理形式:

1)政治结构要优良4)智能结构要齐全

2)知识结构要互补5)气质结构要兼容

3)专业结构要配套6)年龄结构要合理

第六章人事行政

1.人事行政的含义:

人事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国家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活动。

2.现代人事行政的职能和任务:

职能:人事行政的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管理行政工作人员的过程中,本身具有并发挥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任务:(1)事职相符(2)人适其职(3)人安其位(4)人尽其职

3.彭德尔顿法奠定了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标志着美国公务员制度的确立。

4.西方文官制度的特征:

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2)职务常任

3)政治中立

5.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分类上: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公务员

A.产生方法 :1)领导职务类:选举任命

2)非领导职务类:通过法定的考试,公开竞争

B.任期 :1)领导职务类:法定的任职期限(5年一届)

2)非领导职务类:实行常任制

C.职责 :1)领导职务类:制定政策,并负有相应的政治责任

2)非领导职务类:执行政策,从事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负有相应的行政责任

D.评价依据 :1)领导职务类:政绩为主要依据

2)非领导职务类:工作实绩

E.管理机关:1)领导职务类:由选举产生他的同级国家权力机关按宪法和组织法进行管理

2)非领导职务类:由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含义: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国家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章、制度的总和。

6.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1)不搞政治中立

2)分类管理与统一领导相结合3)不搞“两官分途”

4)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7.人事行政职位的特点:

a.职位以“事”为中心而非以“人”为中心

b.职位数量有限。数量由行政机构规模、任务及经费等因素决定

c.职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随人的变动而变动

d.职位由上级主管部门依据法定程序,以职能为基础划分

第七章行政决策

1.行政决策的概念:

行政决策是指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或个人,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在系统分析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行动方案设计、评价和选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决策职能是行政管理的首要职能。

2.行政决策的特点:

④ 行政决策主体的严格规定性(主体是拥有行政权力的组织和个人)行政决策的结果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行政决策的内容具有广泛性 行政决策的目标具有非营利性

3.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①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前提和依据

② 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③ 行政决策从根本上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成败

4.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⑤ 调查研究,发现问题 科学预测,确定目标 科学设计,拟订方案 综合评价,选择方案 实地检验,调整完善

第八章行政立法

1.行政立法的概述:

行政立法,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它是抽象行政行为的一种。

行政立法的结果包括行政法规和规章。

2.行政立法的主体和权限:

(一)行政立法主体:

行政立法的主体即有权进行行政立法的行政机关,具体讲是指依据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享有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制定权的国家行政机关。

1)国务院,享有行政法规制定权;

2)国务院各部委,享有部委规章制定权;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享有地方政府规章制定权;

4)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的市的人民政府享有地方行政规章的制定权。

行政法规:国务院(中央)

行政规章: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中央)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省会所在地市政府;较大的市政府(地方)

A 法规性立法:

一般称“条例”,也可以称“规定”、“办法” 等名称。

B 规章性立法:

可以以“规定”、“办法” 等为名称,但不得采用“条例”为名称。

第九章行政监督

1.行政监督的含义:

田径基础知识要点 篇7

一、认真选好体育苗子

有些人认为:我们只是业余训练, 又不是运动专业队训练, 学生的条件好不好并不重要, 关键是能应付比赛。我觉得, 不论是专业队还是业余队, 选苗工作一样不可忽视。俗语说:选材的成功就等于训练成功的一半。因此我把选苗的工作看作是训练的前提, 有了好苗, 就有成功的希望, 如果忽视了这一点, 就会事倍功半。然而, 选苗工作, 必须不辞劳苦地深入到各校、各班, 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 因为我所担任的训练人员不一定是本年参加比赛的年龄组, 要处理好这个衔接问题, 首先我找体育教师沟通好, 其次选苗工作还贯穿在一年四季, 处处留意, 发现好苗去问, 并作好记录。更重要的是在暑假集训, 目的是观察学生各人的反应、模仿、步型、灵敏、耐力、弹跳等能力表现如何。这样选苗比较准确, 入队后队伍也较稳定, 运动水平也会提高得更快。

二、制定训练计划, 从严进行训练

我认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 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要有长远的训练计划。不急于求成, 特别是径赛项目, 要有多年计划也要有近期训练目标。计划内容的安排应重视基础训练和基本运动能力培养。先发展学生协调能力和基本运动能力, 后根据专项的需要及运动员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全面体质训练, 进而把专项技术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全年计划分四个训练期, 即秋冬季和春夏季, 冬季训练是全年训练主要季节, 抓好夏季训练是检查和衡量全面训练成果的主要阶段。在训练内容上重点加强基础素质训练和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 使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跑。跳、投的姿势, 培养节奏感, 速度等良好感觉。在训练方法上,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们采用多次训练法, 每周训练11次, 其中早上5次, 每次45分钟, 下午6次, 每次一个半小时, 全学期除期考两周停训外, 不管天气如何都坚持训练。周计划是根据年计划和各季节的任务要求以及比赛任务而制定的。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先进行各项素质练习, 特别是加强力量和弹跳训练, 如:发展腿部力量和弹跳力, 采用深跳台阶, 连续跳越障碍物, 三级、五级、六级等多级蛙跳, 让距跳, 单足跳接力, 跳远, 计数跳绳比赛, 计时跳绳、跳绳接力, 负轻物深蹲跳、半蹲跳。直膝跳、跳起摸高等来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后解决技术问题。一般是早上以基本素质为主, 如做30米或40米快速的小步跑, 高抬腿跑, 后蹬跑, 车轮跑, 短距离加速跑等一些频率快而要求动作协调放松的专门练习来提高学生神经肌肉的协调性, 以达到掌握跑的正确姿势的目的。安排运动量较小, 因为早晨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间, 再加上早锻后学生还要承受一天的学习任务, 影响他们身体健康和文化学习。下午以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为主。我是这样安排的, 周一、三进行跨栏训练, 周二、五进行模仿训练, 而周四一般作为调整, 即以发展柔韧性、力量素质的训练周而复始。此外, 每次都把柔韧性练习作为准备运动, 问时带有技术性放松练习放在课的结束前进行, 如:跳的项目力量练习后结合技术进行踏跳放松, 这样可提高每课练习密度, 也有利于学生更快掌握动作技术。

在技术训练方面, 只有掌握好的技术,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身体训练水平, 创造优异成绩, 我在运动训练的同时强调技术, 在学生一进队开始抓好基本技术, 随着学生技术的提高, 仍然不断地完善基本技术。使他们从小建立起一个正确的动作模式, 如:蹲踞式的腾空动作, 仅仅是示范、讲解、练习是不够的, 如果让学生作单杠上的悬垂练习, 体会空中动作, 那就会少走许多弯路,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训练中, 还要常常注意利用一些手段去刺激学生, 克服心理障碍, 挖掘潜力, 如训练跨栏时, 小学生害怕栏, 我采用 (栏的实际高度是0.914m) 降低栏的高度不让学生知道, 在栏架前布置有较宽大的物体堆起 (如海绵垫之类) , 使学生造成视觉上的误差, 告诉学生此时高度为原高度而学生不会有什么怀疑, 因此, 学生在克服心理障碍且又在视觉差的影响下激发出其最大的潜力及跨栏欲望, 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几年我训练跨栏运动员在各级田径运动会会上都是名列前茅。

严格训练, 严格要求, 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好办法。我认为,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严格训练的目的, 并按基础和水平, 因材施教, 更要使学生懂得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课后多与学生谈心, 听取学生反馈的意见。学生在接受教练的训练时, 总是要注意教练的一言一行, 因此, 教练必须从自己的言论、行为、训练表现给学生一个好榜样。严格地说, 要建立严格的训练常规。要求学生做到的, 老师必须首先做到, 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三、做细致的思想工作, 争取家长支持

上一篇: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试卷下一篇:美国研究生金融工程专业院校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