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学情分析方案(精选12篇)
高中英语学情分析方案 篇1
小学英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其教学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态度,使学生建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动力。而如何达成教学目标, 则需要教师以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施。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且良好的学习兴趣味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要素之一,其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学习英语的初衷往往是以兴趣为出发点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应努力使英语课堂吸引学生,良好的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精心设计出与小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英语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兴趣和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和运用英语,激发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爱英语、学英语、讲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营造氛围,让学生多听、多说
要想使学生自然有效地学好英语, 就需要给他们营造起一种有助于语言交流的学习氛围。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在课堂上尽量多用英语与学生进行对话和讲课,增加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练英语的机会,使学生在耳濡目染当中增强英语素质、获取英语知识。同时还可以设立英语小组、班级英语角等, 促进学生之间的英语沟通,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减少学生们对英语的畏难心理, 鼓励他们积极地进行学习和运用,树立起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
三、开发资源,使学生们自发、主动
在英语学习和练习的过程当中, 不仅单纯要靠课堂上的学习, 还需要生活中的应用和练习才能使学生们得以更好的掌握。所以,在教学当中要对教材活学活用, 尤其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更应贴近于生活, 充分联系小学生的日常行为, 使他们将所学到的内容切实运用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当中去。例如, 学习用具中的book,pencil,pencilbox,schoolbag 等学习文具是他们日常学习中最常见常用的, 在学生学习过这些单词之后便可以鼓励他们多加应用。这样既可以引发他们的兴趣, 又可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收获感和自信心, 调动起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和主动性。
四、灵活多样,使学习更生动、有趣
在英语学习当中, 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编成一些儿歌、游戏、现场表演等内容, 使教学既符合学生新奇爱玩的个性,又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有效。例如,在学习Shoppinggame 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掌握May I have? 这一句型,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现场演示一段场景对话。由学生充当assistant, 教师来演customer 指着图片说出May I have然后,也可以让学生们分别进行分组演示, 从而在轻松自然的对话中理解掌握句型的应用。
五、熟悉了解,使学习难度适宜
教好英语的有效方法之一还在于熟悉掌握
学生们现实的英语知识与英语能力, 达到对学生们的深入了解, 只有这样才不会对学生有太高或太低的要求, 进行讲课和练习时也会更加有的放矢, 可以针对学生的不足和需要提升的地方进行有目标的重点解析和深入探讨。这就需要教师平时认真学习英语教学知识, 认真分析学生真正需要的英语知识, 规划好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在完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再拓展知识面。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重点引领和教导。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了解掌握学生们的学习心理,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了解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和想法,从而更加融洽和谐的实施教学。
六、辅助教学,使知识易于理解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还要擅于利用多媒体、教具等进行辅助教学,这样才能使英语课堂更加丰富和活跃,使枯燥的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便于掌握。就以多媒体来说,其可以将课文中的场景及英语对话进行生动的展现, 不仅使学生可以看到还可以听到,从而不仅使学生们学会语法句式,还可以听到标准的读音,便于教师对知识点横向的比较和纵向的递进讲解,使学生直观形象地学习到英语词句和语法知识。另外,还可以应用音标卡片、挂图等其他辅助教学器具,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
七、做好评价,给学生信心动力
客观公允的教学评价会给学生科学公正的学习反映,在尊重他们自尊心的同时,指出其进步与不足。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好一个度,巧妙的运用教学评价的艺术,使评价语言符合小学生心理,以适宜的评价方式去实行。保证他们学习中的热情及自信,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互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与此同时,还要把握好课堂评价的范围和尺度,使评价既符合课堂教学内容又不偏不倚、精准、到位。总而言之,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情况,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出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灵活结合多种教学方法, 做好课程安排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多种辅助手段强化课堂效果,给学生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 树立起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动力, 从而以科学的教学方式有效提升英语教学成效。
高中英语学情分析方案 篇2
关键词:学情分析,具体策略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教学占据了较大的篇幅;二是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和障碍。如何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积极性,本文将从“学情”的角度对有效推进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探讨。
一、学情分析的基本概述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课前预设,抑或课堂生成,甚至课后思考,都应该基于学情。只有基于学情的分析,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一大批关于文言文教学理论日益浮出水面,但是关于学情分析的理论目前仍是冰山一角,有待语文教师去研究和实践,结合知识能力和教学经验,笔者对学情分析的基本理论进行简要概括和分析。
(一)学情分析的含义解读
当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对学情含义的界定尚无定论、各言其是。但笔者个人认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得到更加深入的施行,学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体地位也将得到很大提高。因此当下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学情分析,应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影响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过程的内外部因素,根据不同的文言文教学环节或者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要“以学生为本”,从而才能做到“以学定教”。
(二)学情分析的基本方法
结合本人在高中的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认为文言文学情分析重在三个教学环节,即课前学情分析、课中学情分析和课后学情分析。
1.课前学情分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Wilbert James Mckeachie把学习策略分成三种情况:一是认知策略(复述、精加工和组织);二是元认知策略(计划、监视和调节);三是资源管理策略(时间、努力、学习环境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管理)。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不仅注重“授人以鱼”,而且更应注重“授人以渔”。所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进行课前学情分析,应按照学习效果来进行。比如一是对学习效果良好的学生,课前学情分析应注重聚焦学生采用了什么样的学习策略,然后根据学生所采用的这些策略,为了维持和强化这些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如何采取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二是对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同样也应研究学生所采用的学习策略,并对这些学习策略在应用过程中为何出现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逐步纠正偏差,完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2.课中学情分析: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努力引导学生,期望学生按照教案预设进行回答,学生配合老师,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学情分析视角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将课堂视为一个动态的课堂,一个生成的课堂。因此,文言文课中学情分析,既是对学生进入课堂状态的分析,又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状态的分析。学生进入课堂的状态将会影响整堂课的学习效果,这种状态主要有学生心理状态和学习工具的准备状态;学生课堂表现状态因学生的差异性从而存在不同的表现,有的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认真听讲,主动积极地接收领悟知识,而有的学生则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甚至游离于课堂之外,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所以,教师要根据这两种状态进行恰当的文言文课中学情分析,形成一个分析、实践、总结、再分析、再实践、再总结的良性循环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有效地走进文言文课堂。
3.课后学情分析:
语文课堂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分别立足于让学生学会、会学和乐学。文言文课后学情分析正是基于对教学三维目标实现程度的分析,分析学生是否对知识达到了了解、理解和运用,分析学生是通过什么过程和方法获取知识与技能,分析学生的课堂经历、反应和内化程度,这在文言文教学中至关重要。
二、学情分析视角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基于学情分析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是对课前、课中、课后的师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是对学习特点、方法、习惯、兴趣的分析。高中文言文教学,简单地说,讲清文言文知识点,疏通文意即可。但这样一来往难体现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为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知识获取的能力、方法,提高语文素养,又要注重文本的精神内涵和人文价值。因此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加上基于学情分析开展高中文言文教学。
(一)学情分析下注重备课精当
学情分析下的有效备课,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文学素养和人生阅历以及人格魅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言道:“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先有一桶水,甚至得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流。”这句话我认为也更能说明形象地表明对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也应提出新的要求。然而,实际上目前很多语文教师的文言文教学备课常常围绕高考这一指挥棒进行的,往往高考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决定了语文教师课前备课的内容,同时也决定了教师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点,结果一篇文言文教学下来,学生学得云里来雾里去的,接受能力稍强的学生,还能勉强适应,稍差的学生,则是觉得文言文学习枯燥、乏味,久而久之,文言文学习变成了“鸡肋”,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也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差等生。
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改变,我想作为语文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时,首先就需要基于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真实需求出发,对考纲中所提的知识点选择针对性的教学,同时克服高考功利性的短视心理,以便备课时做到不限于文本知识点,并且注重追求对文本的研读和理解,注重对文本内涵的感悟。以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为例,这些篇目都比较长,知识点繁多,并且故事性强,人物个性鲜明,这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语文文言知识,更需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如果在备课时只注重对文言知识点的备课,而对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历史故事不进行准备,就会导致文言文教学仅仅停留在知识点传授的层面上,不利于学生对文言文长期的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学情分析下要注重选择内容
新课改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在提倡减轻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对文言文进行面面俱到的教学已经远去,基于学情分析的教学内容选择日益摆在老师们面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从学情出发,识别和掌握学生能懂的和不懂的,以此选择所要教学的文言文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进行,要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实现高效的文言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在《〈史记〉选读》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是先布置学生自己预习,要求学生在预习后提出自己感到疑难的问题,并且自己先做一点思考,然后分组交流讨论。同时教师根据文本特点先行备课,之后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调整与选择教学内容,选择学生中提出来的典型问题作为课堂重点解决的内容,并且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和延伸。
(三)学情分析下要注重培养学生
语文教师要通过方法的活用与深化,培养学生学情分析下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总结出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从中受益,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比如在苏教版文言文里,要让学生懂得这些文言文既传承了我国古代经典文化,又时刻突出了对生命价值的探讨。例如在《陈情表》《报任安书》等篇章中,我国古代的失意文人表达了自己的焦灼与寄托,是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怎样担当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是面对逆境厄运的考验,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这体现了博大而又纷繁的世界,这里有亲情的歌哭,有爱情的悲欢,还有友情的冷暖,真挚、丰富而又高尚。还有《五人墓碑记》《指南录后序》等篇目中,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体会到人类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是,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总有无数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者社会的良知。唯有懂得才能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人生努力是有价值与方向的,这也终将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学情分析 篇3
关键词:课前;课中;课后;学情分析
20世纪8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提出“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对学生的了解。缺少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缺少对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的设计,无论如何都是失败的。” 课前学情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对于散文,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和古代文学作品提出了明确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和“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首先根据“学习需要”来确定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应该为:
1、掌握1——4段的古汉语知识,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感知烛之武的爱国主义精神。
3、掌握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和文章的写作手法。
确定教学内容之后,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烛之武退秦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高中文言文的内容,在进行《烛之武退秦师》这课教学设计之前,我首先通过相关书籍查找初中文言文学习对学生的要求和高中文言文学习对学生要求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衔接好初高中文言文学习的过渡阶段。《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要求和对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不同的,虽然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文言文的基本要求都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但二者的“浅易”程度,实质上是有区别的。教材中的文言文,初中时比较浅易,篇幅比较短小。而高中教材选入的文言文,数量和篇幅都有较大增加。
然后,我又通过查找学生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在班中选了三个代表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课前访谈。通过和这三个学生的谈话,可以知道无论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还是学困生,他们都有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来源于考试,有了学习动机,也就有了学习文言文的心理需求,但是通过上述谈话,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然后,笔者制作了课前测试题,通过发放试题,了解学生在预习完本课之后的认知水平,通过批改学生的收集起来的课前测试题,发现以下问题:
1、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学习文言文的好习惯
测试题中的练习有75个学生只做了课下注释里有的重点字词和用原文回答问题的这两个题,只有7个学生在做了这两种类型题的同时,还通过查阅《古代汉语词典》完成了一些其他的重点字词,而剩下的10个学生连课下注释里有的重点字词也没有填写。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过多地依赖听老师讲,没有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意识到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性。
2、课前测试题的评价结果证明学生语法知识的空白
学生在测试题上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这两方面的题“零填写”,课前测试题的评价结果和学生访谈结果是一致的。所以,古汉语知识的掌握将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通过对学生起点的认知,我把节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通过串讲、讨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古汉语中出现的文言常识,归纳并总结他们的判别方法。
课前学情分析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缺少学情分析的教学设计,是无效的,一节高效高质量的课,不是教师讲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会了什么?
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学情分析是一种动态分析。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状态是一种不稳定因素,因此教师要把原来教学活动前的静态分析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各种动态信息结合起来,必要时,还得对原来的设计进行调整。
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沿着学生对词类划分和句子成分的学习路线,用过程观法去把握学生学习状态的发展过程,整节课观察下来,发现学生对于文中的词类活用已经基本掌握,对判断句、省略句的判别也基本过关,但对介宾结构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的判别还有待提高。
除此之外,还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但是班里边学生在听课时,很少有学生拿笔记下相关知识点,只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没有自己的思维。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进其提高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如果学生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的话,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往往就会打折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又临时加进了行为习惯的教育,告诉学生要学会怎样预习、怎样做笔记,怎样使用工具书等等。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学情分析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状态来调整整节的教学设计。
课后学情分析主要是分析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师根据学生在前两个阶段对学生的学情的把握,通过给学生布置作业来进行课后学情分析,并将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记载和梳理,来给再次学习相关内容时作出相关参考。
《烛之武退秦师》这节课结束后,笔者通过收回学生完成的课前测试题来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学生人数为92人,总共收回学案数为92份,学生完成情况如下:
1、第1题完成情况:完成并且全部正确的有85份,占总人数的92%,比课前学生对于自学导读完成的数量和质量都高很多。
2、剩余5个题的完成情况:多义词和通假字完成情况较好,多义词完成且全部正确的有80份,占总人数的87%,通假字完成且全部正确的有85份,占总人数的92%,而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完成相对较差,词类活用全部完成及正确的人数仅有43人,不足总人数的50%,特殊句式完成情况更差,只有35人,仅占总人数的38%。用原文回答问题的完成人数和正确率是最高的,总共完成及正确的人数是87人,占总人数的95%。
通过课后对学生作业的批改,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学生对这篇文言文的学习是有收获的,学生对于课文故事情节和文章大意的掌握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对于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掌握效果还是不理想。笔者认真梳理这些“原生态”的第一手资料,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查缺补漏,同时他又为自己在上下节课时提供了一些教学参考。
高一英语学情分析 篇4
通榆蒙中 张晓宇 2016.05.20 2016年5月23日,我校进行了全校范围的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基于本次考试的检验结果和这学期以来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这次考试试题难度适中,符合我校学生现有知识和认知水平,考试成绩基本体现学生真实学习情况。试卷满分120分,年组最高分105分,最低分不足30分,平均分为51分,学生两极分化较明显。
分析原因,给出整改措施:
1.知识基础薄弱:零星知识多反复,及时巩固练习;系统知识面向全体,零起点讲授;知识分层次,要求有梯度。
2.学习不主动:课上小组合作,扩大参与;课下留预习、巩固作业,课前检查;假期作业及时上交、批改,严格要求。
3.学习状态不稳定,阶段性波动:课上多关注,多提问,课后针对性单独谈话,了解情况,力所能及给予正确引导和帮助。
4.学习不够刻苦,惰性强;信心不足,困难和压力面前易退缩:① 知识归纳详细,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易懂、最典型、最精炼,并印成规范单页纸下发,以备随时复习、查阅。用自身努力助学生事半功倍。② 重理解、轻记忆;重思维与技能养成、轻大量信息涌入式记忆;力争最大程度提高技能,促一劳永逸,减轻学习压力。③给学生成长和进步的时间与空间,不急于求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习,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积累。
三年级英语学情分析 篇5
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又加上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画画特别感兴趣。三年级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在于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努力营造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情境。课堂上尽量以鼓励表扬为主,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特别是给差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课外,我尝试改变形式单一乏味、机械练习较多的英语作业布置形式,而以趣味性、贴近生活的英语课外作业布置,如:我们在学习Unit 6 How many?在拼写eleven的单词时,学生可以画11个对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事物,他们不再把作业当成负担,从组长催交作业变为主动地、提前完成。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外教学中,只有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学生的思维才会处于活跃状况,吸收知识才会迅速,学习英语才不会让学生觉得是“苦差事”。
这些学生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课堂上多以表扬为主,注重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鼓励他们大胆说、积极做、努力唱!让学生们在玩玩、做做、说说、唱唱中学习英语。我县的小学英语教育都是以三年级起点,学习的英语基础差,知识薄弱,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但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上还有很大差距,尤其在答题技巧和技能方面还缺少锻炼。因此本学期在实施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在教授学生新知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等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除以上所说的几种情况之外,个别学生还存在顽劣和懒惰倾向,上课爱搞小动作、课下作业完成不及时的坏毛病,学习效率也较差,甚至有些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久而久之,两级分化现象日趋明显。学得好的学生越学越有信心,越学越有兴趣,而英语学得不好的学生则越来越不能集中注意力上课,更谈不上回家复习,基础也更差了。这一问题在期末考试中也暴露无余。学习兴趣浓,学习自主性强的学生确实比那些学习兴趣低、学习被动的学生要考得好。针对这种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重视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重新树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
高中英语学情分析方案 篇6
《三角形内角和》学情分析方案
一、分析学情目的。
本学情分析方案主要是为教学中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参考。
1.通过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2.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具体情况,以便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利于更好的把握教材和操作教学过程。
二、学情分析的内容
1.教学主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以及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经历,也已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根底。因此概念的形成是通过量、拼、撕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学情分析对象:四年级学生
3.教学重点: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会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4.学习难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三、工具的应用过程和方法
方法:问卷调查法、操作观察法
工具:微信、问卷星软件
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问卷星上设计好问题,通过微信群发布问卷,收集数据,最后再根据回收数据的统计结果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策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开展精准教学。
四:结果呈现与分析。
(一)结果呈现(主要通过问卷星的结果反馈)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学生对于三角形的围成;内角的概念理解;平角的度数;内角和的理解等一些基本概念问题是掌握较好的。只有少数学生仍然缺乏对已学过的知识的理解和思考。
(三)调查结果启示
从学情出发,让学生快乐学习英语 篇7
一、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给学生更多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 教师应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游戏活动。 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把知识运用于实际, 感受到知识的价值, 肯定自我, 增强自信, 学习的兴趣高涨, 树立“我要学”的意识。
如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1A Unit 5“Fruit”, 整个单元围绕水果这个话题, 学生平时对水果很熟悉, 喜爱水果。 因此在课前, 安排学生准备一些水果, 或是画一些水果图片, 作为学习道具。 通过课前准备, 学生了解上课内容, 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课堂上“摸一摸”、“闻一闻”、“猜一猜”水果实物, 这类游戏活动简单, 大家都想尝试, 老师顺势给予机会, 让多数学生参与这个活动, 体验参加活动的愉悦。
学习banana后, 给一个小组取名 “banana group”, 以此类推, 每一组都有一个水果名字, 随即以小组为单位, 开展活动。
活动一:Magic eyes, 教师出示不完整的水果图片, 当出现自己小组的水果名, 请迅速起立、说出。
活动二: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任意一种水果, 慢慢画, 在画的过程中, 哪一组学生先猜出, 为胜利。
活动三:T:Banana, banana, where is banana?Banana group:Banana, banana, banana is here.类似的一问一答, 趣味横生。 富有节奏的问答连起来, 还可以组成一首儿歌, 有助于学生巩固记忆。
一系列有趣的活动, 学生乐于参加, 快乐地学习, 大胆地表达。
在黑板上开展活动, 同样趣味盎然。 板书既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概括, 又是帮助学生认读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还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这块黑黑的沃土上, 花花心思, 努力开垦, 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又如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2A的Unit 5 “At the market”, 课一开始, 以谈话导入, 看图认识图上的人物, 然后创设开心农场这一情境, 指着bean, 询问“What’s this?”, 学习新单词bean, 一边念, 一边把单词卡片和可爱的豌豆图片贴在黑板上。 之后设计猜谜的活动, 学习carrot, potato, tomato, 分别把单词卡片和图片贴在黑板上。 练习朗读单词后, 黑板上出现了一亩农田, 种满了这四种蔬菜, 四只菜篮子代表四个小组。 “魔力眼”比一比谁最快说出蔬菜的名字, 胜利者会为你们一组赢得一个蔬菜。 有趣的争蔬菜活动在黑板上就这样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 眼看蔬菜一个一个被装进菜篮子, 满满的收获, 快乐的体验。活动结束后, 蔬菜们的单数形式和复数形式, 鲜明地呈现在黑板上, 从一个变多个, 学生参与、体验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更好地理解单数及复数的概念, 区别它们的不同。
在这块大大的黑板上, 只要懂得开垦, 就一定会让课堂增添不少的乐趣, 让学生收获知识的果实。
二、在心灵上呵护学生的自信
自信的孩子敢于直言, 敢于展示自己;自信的孩子心境平和、愉快, 行动坚定, 有方向感;自信的孩子给人一种向上的、无比充实的感觉。 因而自信心的培养与提高, 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它比知识的积累更重要。 拿破仑曾说:“有方向感的信心, 可令我们每一个意念都充满力量。 当你有强大的自信心去推动你成功的车轮, 你就可平步青云, 无止境地攀上成功之岭。 ”
1.赏识自己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恰当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 我们要对学生多肯定, 少批评, 多表扬, 少讽刺。 尽量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多找孩子身上的优点, 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班级中总有几个学生活泼好动, 对老师的课堂规定常常不能做好, 以至于老师每次表扬都没有轮到他们。 久而久之, 学生习惯这种状态, 一直没有遵守规定, 一直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 习惯成自然, 以至于难以改变。 每一位学生性格迥异, 习惯不同, 老师的各项规定, 总是有一部分学生做得不那么优秀, 他们需要老师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帮助。 老师需要耐心、细致地指导, 让学生明确怎样做是正确的。 当他比以前有进步了, 表扬其进步的地方, 让学生知道老师很高兴看到他的进步。 一次又一次耐心的指导, 一回又一回积极的评价, 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赏识自己。
2.学会竞争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良好的竞争机制, 会激发学生努力做得更好, 但是过高的要求会让学生选择退缩, 合理安排活动, 帮助学生增强自信。
在英语课堂上, 常常开展各类小组竞赛, 以组为单位, 强化合作、团结意识, 共同竞争, 大胆、自信的学生在小组中起带头作用, 感染、帮助同伴。 二年级英语, 拼读单词是一项重要任务, 枯燥的读、写, 慢慢磨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组织一些竞赛, 设计有趣的活动方式, 学生的乐学劲儿就来了。 教师在黑板上给每一组取上一个可爱的名字, 出示每一组的题目, 可以根据首字母, 写出你学过的单词, 可以是填上合适的字母, 组成单词等。 按顺序一位学生接着一位上来完成, 每一组同学都有一次请求帮助的机会, 你可以请这一组任意一位学生帮助你完成题目。 活动在紧张的氛围下进行着, 学生个个渴望知识, 团结互助, 如此的竞争机制, 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努力做好。有的学生在活动中慢慢学会肯定自我, 更自信, 更有拼劲, 有的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己的不足, 虚心请教, 努力奋进。
浅谈学情分析 篇8
关键词:学情分析;旧知识;光合作用
学生的生物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旧知识)、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学习新知识,建构对生物的理解。
1.旧知识是学生新知识学习的阶梯
初中课本中已有对光合作用的简单描述,通过一系列探究实验,学生能阐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原料及条件。基于学生这样的基础,我们新课的开始则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来唤醒学生的记忆:
①光合作用的产物有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哪些?
③什么样的生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④光合作用离不开一种细胞器,它的名字是什么?
⑤根据上面的问题,你能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吗?
学生很快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并写出反应式CO2+H2O→O2+(CH2O)。
但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并不局限于此总反应式,而是以此为阶梯,继而掌握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即光反应和暗反应,书本在P103—104详细地描述了这两个反应阶段,还配置了相关的反应图解,这才是本节的重点及难点。
如果新课学习的时候一上来就学习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学生看到书本中对于光反应和暗反应相当长的描述,错综复杂的反应式图解,就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觉得这么枯燥又复杂的东西自己肯定学不会,没听几分钟就开始走神了。所以利用复习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引入新知识,为新知做好了铺垫。
2.新知识的学习补全旧知识
学生初步回忆起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后,教师一步步分析,提出更深入的问题。
(1)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是哪里来的?在氧气形成的同时还有哪些产物的产生?请仔细阅读书本P103这一段的描述,回答这个问题。
(2)你能将刚刚学习的文字部分转变为化学反应式吗?
(3)像淀粉这样的糖类是怎样一步步合成出来的?请仔细阅读书本P103这一段的描述,回答这个问题。
(4)你能将刚刚学习的文字部分转变为化学反应式吗?
(5)填表:
问题分步出现,按光合作用发生的顺序层层递进,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学生以阅读为基础,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主动探索新知识,将书中的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新旧知识之间既有相互贯通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而这种不同点往往正是旧知识的发展与提高,所以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体验独立发现的愉悦。不同的学生进行这一步的时间是不同的,因为他们拥有的旧知识的多少、旧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都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搭建新知识的速度和牢固程度自然不同。所以说教师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自己看书,教师任何巧妙的教法都无法代替学生主动内化的过程。其次,这些知识不是一下子需要学生学会的,而是分步分阶段地逐步掌握的过程。
3.旧知识也会阻碍新知识的获得和巩固
本节课位于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在第三节中我们已经学过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反应式:C6H12O6+6O2+ 6H2O→6CO2+12H2O+能量。
光合作用反应式:CO2+H2O→O2+(CH2O)。
从上面两个反应式看,光合作用的原料刚好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又是呼吸作用的原料。看上去很像是简单的逆转,但它们是截然不同的复杂过程。
有些学生呼吸作用本身掌握不佳,这时候立即学习光合作用,会造成后者的学习和记忆难度增加。
高中英语学情分析方案 篇9
《祝福》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在初中学习过鲁迅的作品《孔乙己》《故乡》等,但仍不能和鲁迅作品平等对话,无法细细品味和感悟文本本身,而学习鲁迅主要是靠记录老师的分析和挖掘句子的微言大义,因此在感到鲁迅可敬的同时,更多的是或可畏或可厌,对鲁迅作品读不进去,找不到感觉。同时,也因为鲁迅作品本身思想的深刻与博大,语言风格的冷峻奇崛与独特,以及距今久远而复杂的背景,使得学生阅读起来仍有困难。
《祝福》篇幅较长,博大精深,的确有较大的学习难度。但通过反复阅读,让学生直面文本,在研读文本中领悟其深邃的思想文化内涵,感受其独创超绝的艺术风采,真正走进鲁迅的心灵深处,进而对鲁迅作品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
学情分析 篇10
八年级年级主任张锋老师在听取八(7)(9)班学情分析后,针对学情分析的主要内容、重点环节给与指点,参加本次学情分析的各位教师大有收获。继(7)、(9)班学情分析之后,其余各班在班主任的认真组织、任课教师的积极参与下,陆续召开了班级学情分析会,各位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积极参加,对下一步班级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班级学情分析是八年级在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下进行的一次新的尝试,其形式是班主任组织、任课教师参与共同分析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并就下一阶段工作重点、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达成共识,重在落实。就目前各班分析会召开情况看,效果不错
学情:
初中二年级是学英语的分水岭,俗话说的好,初一朵朵小红花,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这是对初中三年英语学习的生动写照。一些学生刚刚能逐渐会背单词和简单的句型,而复杂的句型学习又接踵而至。再加上历来的学习习惯的先天不良,与逐步加深的课本内容总是慢半拍。而本身这两个班的学生分进来就是两极分化的学生各占一部分。中等生几乎是小部分。尖子生吃不饱,后进生听不懂,有一部分的学生已经完全放弃英语。这一点真叫人头疼的很。而教育局定的资料,也是艰深难懂,特别是测试卷几乎不能用来考试。学习资料很不令人满意。听力资料也很不适用,今年又是教学收费检查年,所以资料的不合适也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
教情:首先做到了,认真备课,备学生,能认真完成教学任务。能照顾到中等生的水平授课,基本能考虑兼顾学生的整体水平。第二;重视基础训练,抓学生的单词记诵,句型的训练。比如采取小组背单词,小组检测单词默写,听写之后讲评单词。对于单词不过关的学生再次进行一帮一的互帮互学活动。第四:重视单元测试,能做到节节测试,节节反馈,及时做到查漏补缺。对于学生掌握的薄弱环节要加强训练。第五;创设问题情境,采取两人小组或多人小组进行游戏或口语训练,使语言变得灵活起来,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整改措施:首先要更进一步关注学生的成绩动向,有下滑现象的学生,要找他谈话,帮助他找原因,找差距,找方法。帮助学生赶上去。第二:对于单词和句型的记诵要加强力度。一般学生放弃英语的原因基本是不会背单词,到不认识英语恶性循环情况,所以抓好单词的记诵是防止英语差生出现的关键。第三:尽量去找一些适合学生的练习资料,实在不行就到学校油印室去速印,一定要找到相对应的,合适恰当的练习资料。比如听力资料或单元试卷。第四;由于要考虑到尖子生的情况,也要适当的做一些难度较大的试卷和练习,以提高尖子生的成绩,保住尖子生的优势成绩。第五:激发学生的兴趣的游戏或会话的互动绝不能放松训练,兴趣是激发孩子学英语的最好的老师,因此绝不能放弃这方面的训练。
八年级五班的学情:五班考试成绩让人有喜有忧,喜的是连续两年都能取得全县前几名的好成绩。就去前年来说前八名里,就五班的孩子能占五名,成为全年级,甚至是一中的骄傲。但就去年全年级倒数的学生来说,全年级倒数后十名里,仅仅五班就能占六名,平均分只有生物排在一班的前面,就算是我所教的英语都比一班要低,这在我的教学生涯里来说也是头一回,自己班主任所教的学科还不如任教班级的成绩。五班两极分化的尖锐矛盾体现在班级的纪律,学习养成和尖子生和后进生的悬殊差距。后进生犯错之后的细心谈话批评教育和尖子生稳步前行的教育有时候能让人的精力有些入不敷出。
八年级五班的教情:首先抓好思想品质的教育。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育学生做人。比如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第二:健全了班集体领导机构,培养班干部历来是我管理班级的重要任务,好的班委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比如班长多磊,生活委员那扎开提都是优秀的班干部。第三: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每天的课前讲话和每周的周会,做好每日的班级的各方面的总结。做到班级工作细致化,多元化的管理。
整改措施:第一:做好思想工作,当学生的成绩出现滑坡的时候,立刻趁热打铁的找他谈心,这是抓好学生学习,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喜欢你的学生才学你教的学科,那我要说的是喜欢你的学生会对你的话言听计从。第二:激发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教育学生力争上游,迎头赶超,争取取得各方面的成绩。第三:关心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班主任的爱心,师生一条心,共同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第四:搞好班干部的监督工作,采取民主监管的办法,杜绝班干部徇私,一手遮天的错误,让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管理班级科学化是我的最终目标。
总之,八年级五班的全体师生同学将会竭尽全力,用自己的行动向学校表明,我们一定会拿出自己最好的成绩向学校汇报,一定会为班级,年级和学校增光而努力
朱建成主任则由面到点,由班级到学科,由优秀生到暂时落后学生,分层次地对上学期期末成绩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评价,对部分学生的偏科、弱科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让每位教师的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各班主任则将视角聚焦本班全体学生,然后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分析了八年级学生所具有的特点,分析了所带班级的学生状况,面对出现的不同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洪利民副校长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状况向全体老师提出了关注学困生、厚爱学困生、提高学困生是八年级全体教师务必扎实推进的工作,对本学期八年级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第一,要依据学生现有的基础落实教学,树立新课改“为了一切学生”的大局意识;第二,关注学困生,找准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做到减负高效;第三,关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减少关注率。
本次成绩分析会为老师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增添了无限活力。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两班共有学生73人,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较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整体水平不够理想,这主要表现在这次期末考试上。两班中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跟上现有的进度,上课发言积极,部分同学表现的比较出色,但也有个别同学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人意,学习成绩极不理想。从课堂上看,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很容易分心,作业和试卷上的错误比较多,对于老师的问题一问三不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孩子要特别注意。
二、学习习惯
多数部分学生能主动学习,深得老师赞赏。比较喜欢上数学课,学习热情也很高,并喜欢与老师友好相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但仍有个别学生学习懒散、学习习惯差,如: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喜欢与同学对题。
三、解决方案及实施计划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先从行为数学做起,再到怎样学习数学,后到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深入了解,特别是对各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理解与运用。
3、注重开发性使用对教材,做到“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对于知识的重难点力求把握准确,突破有法。对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是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并不发展意义,重复并不引起理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引起学生的厌恶。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继续加强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分析学情与修炼语言 篇11
关键词:分析学情 修炼语言 两架马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044-01
所谓学情,就是对学生在达到新的教学要求前所具有的相关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情趣状态、意志趋向、思维特点、实践探索能力等知情意行信息的总称。学情的分析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而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学情分析与修炼语言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它们如同两架马车,共同拉动着教育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脱离了学情的语言是苍白无力的,脱离了语言的学情也只是空中的楼阁。因而,课堂教学必须要分析学情,修炼好语言,那么应该如何去做呢?
1 分析学情
(1)分析学生的年龄情况。一般来讲,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现象和演示入手建立相应的概念和规律;高中生则主要通过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建立概念和规律,并且要能利用概念进行复杂的判断、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因此,我们应根据不同年龄,预设不同的教法,因地而异,因时而变!
(2)分析学生知识储备情况。进入高中的学生,一定要分析本学科初中时的内容,例如,上初中时,很少化学老师提到酸碱盐的概念,所以进入高中一定要细讲。还有,初中时,一般对离子的书写要求不够,进入高中时一定要强化等等。而对于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要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通过几年的的教学,我们已经了解了哪些对于学生而言是易错点,这些就要加强训练。例如,我发现不少人都这么说,看溶解性表中AgOH一格为“—”就认为不存在,其实不是的,而是AgOH的热稳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分解,所以在复分解时得到AgOH后就马上分解。这些易错点我们要多积累总结,碰到时要反复提到,这样学生就会少犯错了。
(3)分析班级的总体“性格”情况。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所以我们要时常提醒他们要冷静,多思考;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这时我们要多鼓励,给他们信心。班级性格是这样,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长補短。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了解了学情,授业解惑还要依赖教师精彩的语言,那么如何修炼语言呢?
2 修炼语言
(1)修炼语言的准确性。只有准确运用语言,才能明白无误地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如:“1摩尔水是18克”的说法就不够科学,而应该说:“1摩尔水分子的质量是18克”。还有一些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原因而一直沿用至今,但其涵义不能从字面上加以理解。如碳水化合物,不是指“碳”和“水”的化合物;“电离”不是先通电后离解等等,教师只要通过比较分析,准确地表述每一个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准确地剖析概念中重要的字、词含义,学生就能听得明白,理解得透彻。
(2)修炼语言的激励性和启发。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的艺术主要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与启发。学生对某个问题提出的看法,要认真对待,多进行启发与鼓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注意真诚地赞赏学生,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乐于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我们记住教学中应该常用的一些话:“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你们真会问,一下就能问在点子上,能抓住要点来提问,很好”;“我从同学们的提问中,看到的是思维的火花,非常灿烂”等。
(3)修炼语言的幽默性。原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种用俏皮、含蓄、机智的方法,使人在笑声中领会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如在讲《碳的单质》一节时,为了使学生形象了解金刚石和石墨这对同素异形体的特性,我用了拟人化的描述:金刚石和石墨虽为同胞兄弟,但性格差异很大。金刚石生就一副钢筋铁骨,是著名的硬骨头,所向披靡,无坚不摧,久经磨砺,形象灿烂夺目;石墨天生柔软,遇事圆滑,形象暗淡无光。总之,教学幽默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教学艺术,也是一种高雅的审美活动,富有幽默的教学,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而且纠正了学生的缺点,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4)修炼好语言的谐音化。利用中国汉字的谐音,可巧妙地将一些知识点趣味化,以达到帮助记忆的目的,这是常用的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材里,如,在讲解金属密度知识点时,金属中锂最小,锇最大,我总结“我大你小”,同学们欣然接受了。再如,电解池这一节中,规定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阳极,“氧”与“阳”正好是谐音。又如,原电池的正负极得失电子情况,正极就是“+”电子,负极就是“-”电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注意不断总结,诙谐的语言就会越来越丰富,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明显。
(5)修炼语言的口诀化。化学教学中许多的知识点的总结讲解,可以编写成一些琅琅上口的口诀,增添课堂气氛,优化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如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总结“关系式,关系量,这根据不能忘,已知未知是条件,条件对准关系量,根据比例列方程,求得未知写答案。”这样的例子还有:“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等等。口诀琅琅上口,生动形象,便于记忆。当然口诀的运用不能太多、太繁,要做到少而精,否则这种趣味教学语言也会失去它的应有作用。
分析学情与修炼语言,并非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这些都需要千锤百炼、坚韧不拔的毅力,需要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才能进入较高艺术境界。分析学情,修炼语言是无止境的,要想攀登化学教学艺术的高峰,必须付出长期的、巨大的、艰辛的劳动,才能有所造诣,有所成就。愿更多的老师能够关注这些领域,愿更多的老师能够驾驭这两架马车,带领着学生走向辉煌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魏国栋.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徐世贵.素质教育与优化课堂设计[M].北京:大连出版社,1998,4
[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高中英语学情分析方案 篇12
一、创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观念,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的只是教材知识的讲授,教学目的上就是学生能够有效地记住相关的知识,能考出好成绩,也就是教学目标围绕着学习成绩而展开。历史学科作为社科类学科,学生学起来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困难,所以教师在讲授的时候也非常轻松,只关注自身教学的进度,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基本上不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失去了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只能死记硬背,至于能否理解,能否以史为鉴就很难说了。随着课改的推进,高中历史学科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自觉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设计好历史课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等教学目标。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学习引导。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学情等因素,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开展层次化授课,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把学生动员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高中历史课堂的授课要从学情出发,就需要了解学生,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学生融入课堂,并且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熏陶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能力。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是课堂的主体,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必须把学生动员起来,让学生自觉地参与知识讨论,做到自主学习和自愿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如在“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的内容“四大发明”开始阶段时,老师就可以设问:哪个同学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分明在哪个朝代和由谁发明?这项技术与西方相比,是落后还是先进?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又有哪些影响呢?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或者知识迁移,对于一些问题可能会答得出来,但是对于哪个朝代、哪个人物、对后世的影响等问题可能不是特别了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三、充分地利用和挖掘历史素材,实现知识的巧妙连接
很多的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都有所涉猎,教师也能从课堂上去教育学生和传授知识,了解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基础,对于学生熟悉的知识可以一提而过,对于学生不太熟悉的知识可以详尽地讲解。同时,挖掘相关的历史教学素材和历史教学资料,实现知识的有效嫁接,巧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同名电影《鸦片战争》,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的起因、战况和结果,影片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给学生相应的体验,对历史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又如在学习“五四爱国运动”这一课时,为加强学生对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的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影片《我的一九一九》中的中国外交大使顾维钧的经典辩述。除此之外,还有《末代皇帝》《甲午风云》《圆明园》等众多历史题材的影片都较为客观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而且这些影片均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观念,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高中英语学情分析方案】推荐阅读:
三年级英语学情分析09-07
九年级英语学情调研08-08
高中英语写作错误分析07-28
高中英语创新课堂分析08-17
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06-17
高中英语教学探究分析06-20
高中英语教师培训方案09-06
高中英语必修一二教学问题分析与教学设计06-28
高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