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黄蓓佳

2024-10-23

走进黄蓓佳(共5篇)

走进黄蓓佳 篇1

走进黄蓓佳

我第一次失眠了。花了整整一夜时间将黄蓓佳的新作《亲亲我的妈妈》看完,合上书久久不能入睡,睁着眼睛一直到天边露出鱼白色,突然发现自己的枕边已湿了一片。不知道是不是为黄蓓佳笔下的新人物赵安迪凄惨的生活深表同情。赵安迪是一个男孩,是一个被老师唤做赵安迪、被爸爸叫成安宝儿、被一个有轻微抑郁症的母亲称作弟弟的十岁男孩。赵安迪在爸爸的葬礼上,第一次见到了妈妈舒一眉。因为妈妈的下岗,所以变的抑郁,苦闷。许多时候,他总是冷漠的对待赵安迪。可怜的弟弟只能在表姐可儿,姨夫宝林和朋友的照顾下渐渐成长。

很久以前就想为黄蓓佳写点什么,但又不知从何写起。她是一位普通的作家,但毫不夸张的说我是读她儿童文学长大的。

从《我要做好孩子》起一直到《漂来得狗儿》,每一本书都流露出她对少年朋友的关爱。在《我飞了》这本书的后记中她写到:从金铃,到肖晓,到杜小亚,到单明明,他们离开的姿态是一样的,我的手一松,他们就像小鸟一样扑棱棱地从身边飞起来,眨眼就不见了踪影是呀,生活在每一天中,每一天的幸福都又何尝不是一只小鸟?它离去的比小鸟还要快,它从未想要在哪棵树上停留,哪怕是短暂的一秒种。

每当拿到她的一部新作,我都会废寝忘食的读完它。虽然,在废寝忘食的过程中少不了妈妈的责骂。记得属于我的第一本书就是她的《我要做好孩子》,至今这本书还时常被我在忙里偷闲中翻阅。书中的主人公金铃是个善良、天真,胖的叫人喜欢的女孩。老师生病了,她会用不多的零花钱为老师买上一支康乃馨,放在老师的枕边。为了做一个让老师、家长满意的好孩子,她做出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的那一份天真、纯洁,和家长、老师作了许多抗争。最后,她和同学们一起满怀信心的走进升学考试的考场

今天,我穿梭在大街小巷,从书店里好不容易找到黄蓓佳的文字,突然发现她的文字是那么可贵。现在为孩子写书的人已经很难发现,更别提什么适合孩子的深度文学了。大多数早已被一些校园文学所代替,在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中,像韩寒,张小娴这样的作家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谁也说不清。更多的作家是为了在赢取某些利益,为了吸引更多的眼光。虽然黄蓓佳的文字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没有社会,娱乐圈里的太多修饰。但是,就是这种朴实展示出了她最母性的一面关心儿童,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她是儿童文学界的杰出代表,是她让我爱上了文学,是她让我爱上了读书。

即便是初三,面临中考的那段时间,我也总是被她的文字所吸引,我会将老师、家长的不能禁止抛止脑后,捧起一本书静静地品读,将自己融入她的作品里,和书中的人物一起承担痛苦,一起分享快乐,一起体验真情,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走进黄蓓佳 篇2

那天, 黄蓓佳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她的往事。望着台上专心演讲的黄蓓佳老师, 我的心嘭嘭乱跳, 她真漂亮, 如果能和她近距离接触该有多好啊!

讲座结束后, 校长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可以到图书馆前挑选黄蓓佳老师的作品, 她将给我们签名。

我飞速赶往图书馆。天哪, 图书馆门前已是水泄不通, 每个人都在努力往里冲, 现场一片混乱。图书馆老师出来维持秩序, 顿时, 一条长龙出现了。同学们撤脚的速度真快, 而我被挤到了最后一个。望着眼前的长队, 看着同学一个个拿了书去另一个篮球场要签名, 我只能干着急。我试着赔笑脸拍了拍前面的女生:“美女, 换下位置, 行吗?”她斜了我一眼, 不耐烦地说:“去去去, 我傻啊!不换!”我怏怏地收回手, 拍了拍胸口, 自我安慰道:“快到了, 快到了!”

终于, 前面只有一个人了, 我跺跺发酸的脚, 心里超开心。就快要近距离接触黄蓓佳老师了!

“没书了。”图书馆的老师说。什么?到我就没书了?怎么会这样?尽管一万个不情愿, 我也只能缓缓地走出图书馆。我失落地坐在图书馆门前的台阶上, 看着拿到签名的同学心满意足的神色, 鼻子一阵发酸。

“童, 我这儿有本书, 给你吧!”语文老师坐到了我旁边。看着面前的书, 我摇摇头:“同学们都回家了, 黄蓓佳老师应该也走了。”“还没呢, 我们老师也要和她合影呢!”“真的?”我欣喜地接过书, 急忙冲到签名处。

黄蓓佳老师手拿一支黑笔, 正笑着和旁边的老师说话。我气喘吁吁地递过书, 她笑着看了我一眼, 接过书刷刷写下了大名。望着她, 我的心跳得更快了, 这感觉就像画面里的人突然出现在面前, 陌生却又那么亲切。我壮起了胆子, 小声地说道:“我叫谢童, 能不能给我一句赠言?”黄蓓佳老师抬起头, 看了看我, 又重新拿起笔, 接过书, 写下“谢童同学, 快乐成长!”她笑着说道:“一起合个影吧。”原本只打算要个签名的我, 简直有点受宠若惊。站在她身边, 我开心地笑了。

再读黄蓓佳《心声》 篇3

自建国已来,中国的教育已走过了近60年,展现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特别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间,中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中华儿女的文化教育素养的同时,小说《心声》所反映的情况,让我们的教育教学令人深思。现实确实存在小说中“李京京”同样遭遇的学生。小说以一个小男孩李京京的眼光叙写了一个伤心的故事,在清新而略带感伤的叙述中,表达出了李京京为代表的这个时代一群特殊孩子的心声。在我们倾听这些略带凄楚的声音的时候,一种心灵的震撼便开始了,一颗种子便悄悄萌发了。因为“教育为本,百年大计”,这些青少年的教育会影响未来教育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心声》,展现了我们教育教学中的悲:

一“悲”:教育教学过分重视优秀学生。诚然,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优秀学生,在我们教育教学中,某些老师花大力气,培养拔尖学生。例如,在我们身边的学校,就有这样一个例子,全校有十三个班,每年的毕业班中只有能在“西北师大附中”面向全省招生时,能考上一两个“师大附中”,就大功告成,所教的班就是优秀班集体,老师当然是名师。别忘了,九年义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培养。

二“悲”:普遍忽视广大学生。在普及义务教育阶段,目的是全方位、全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素质,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问题恰恰就出现在这里,抓个别,忽视全体学生,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的是全面的科技人才,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而在教学中,这样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心声》中的“李京京”就是典型,其实,李京京就是我们学生的代表,如我带的一个班,学生共66人,拔尖的学生不过就是一两个,而大多数学生是我们应该全面教育、全面关注的对象,他们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这就需要关注普通广大学生。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有希望,才能更好落实素质教育精神,才能贯彻普及义务教育方针政策。

三“悲”:教育教学中弄虚作假,这种现象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当然我要承认,《心声》中的程老师的目的是好的,也是想办法把课讲好,受到老师、领导的好评。但是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实事求是,才能在教学中寻找不足,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教学,因为我们的每一节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自古就有“教无定法”之说,如果是这样,那我们不都是专家,教授了吗?何况,这样做,不是无形中扼杀了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吗?孩子无形中背上了学习负担吗?在今天,我们身边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上面的领导要检查学校工作,校领导马上安排听课,让校领导所认为的“名师”上课,挑选好学生,提前辅导;安排用现在最流行的“现代化”手段上课,学生兴趣浓厚,就像看电影似的,表面上看全体学生都在动,讨论问题积极,学生活跃。上面领导一听“好课”“成功”“名师”,孰知这堂课的效果如何?孰知是事前安排的呢?这样下去,我们学习中的“李京京”会多起来的?更重要的对学生诚信做人也带来负面影响。

四“悲”:家庭生活中矛盾,给孩子带来的悲。《心声》中的李京京,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正因为如此,李京京才想朗读《万卡》这篇课文,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她的内心世界,也许朗读课文,能换来家庭幸福,父母的恩爱。在我们的现实教育中,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那些“单身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儿童”等心理问题学生,在今天的教育中,他们也渴望家庭和谐,可事与愿违,导致这些学生厌学,不遵守纪律,上网、赌博,甚至走上歧途。如我所带的班,学生共66人,单身家庭学生8人;留守儿童12人。这些学生的表现极其令人不满,谈心时才发现,他们希望父母能在自己的身边,有热饭,有暖衣,更有爱,反映出他们缺少幸福和谐的爱。可见,这种情况是我们今天关注的重点,不然,只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我们为李京京的不幸遭遇而伤感,为他的孤独昏暗的心灵担忧,我们更会为李京京纯真的愿望所感动,这本是他合理的权利。他代表了一个群体,他的思考和表达的权利,却往往被某些东西压制了,他的心声让我们心酸,让我们震撼,在心灵的震撼中,良知让我们萌生出一种愿望:给每颗心灵一缕阳光,让他们快乐的思考,快乐地交流表达。在伤感的同时,我们又是有理由微笑的,因为,李京京不完全是万卡,他知道爷爷的地址,他还有“请”他读完课文的程老师。我呼吁,教育界的同仁们,不要为了“名师”,不要为了考核得“优”,踏踏实实,扎扎实实的工作,在改革开放的这个背景中,提高全体学生的素养,为提高劳动者的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给教育事业做出更好更大的贡献,相信我们明天的教育事业会更加灿烂辉煌。

黄蓓佳《你是我的宝贝》读后感 篇4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残障儿童,他的名字叫贝贝。贝贝两岁时,父亲在野外考察中不幸遇难,母亲难以承受生活的打击离家出走,从此,贝贝就与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慈爱宽容的奶奶没有以贝贝是智障儿而抛弃贝贝,她以顽强的毅力训练着贝贝,把他训练成了一个干净、乖顺、淳朴善良、的“乖”孩子孩子。贝贝十岁那年,不幸的是,奶奶因心脏病突然发作而无奈的丢下贝贝,去世了。贝贝一下子成了孤儿,他的命运打动了许多人的心,尤其是小区的水电维修工--李大勇。李大勇是个聪明能干的人,很同情贝贝的遭遇,但有一天,来了两个人,是贝贝的舅舅和舅妈。所以,从今以后,贝贝由他的舅舅、舅妈负责,李大勇只好送贝贝回家了。

贝贝的舅舅、舅妈有一个儿子,名叫小胖,其实小胖其实并不是很胖,反倒很瘦。自打小胖到贝贝家的时候,舅舅和舅妈便总是帮着小胖。有一次,贝贝过生日,李大勇带着贝贝去吃肯德基,还给贝贝买了一个玩具——鲜红的遥控小汽车。可小胖抢了去,贝贝过来抢,舅妈发现后,小胖恶人先告状,舅妈十分生气,竟一气之下把他推到地上,还对他指手画脚,没想到,这一推,便把贝贝摔成了摔骨折!读到这里,我心想:她也太不公平了吧,应该先问清楚事情,再做定论。应该把小胖狠狠的批评一顿,给贝贝道歉,因为贝贝本来就没错!第二天,这件事让李大勇知道后,怒火飞快地往上窜,让他们进了监狱!可贝贝知道后,不但原谅了他们,还请求李大勇放了他们!读到这里,我很感动,多么善良的贝贝呀,小胖了自己的玩具,告状,还让舅妈把自己的手弄骨折了,还没想让她们道歉就原谅了他们!我也要学贝贝,做一个心地纯朴、乖顺善良的好孩子!

走进黄蓓佳 篇5

一、苦难中成长的苏北少年

曹文轩生于盐城, 二十岁之前的岁月都是在盐城里下河地区度过, 那里至今仍生活着他的亲人和儿时的伙伴。《草房子》 (1997) 《红瓦》 (1998) 《细米》 (2003) 《青铜葵花》 (2005) 等长篇小说以及《甜橙树》 (2002) 等中短篇小说集塑造了一组苏北乡土儿童的群像:《草房子》中的桑桑、秃鹤、杜小康、纸月、细马, 《红瓦》中的林冰、马水清、谢百三、姚三船、刘汉林、傅绍全、乔桉、赵一亮、秋、丁玫、陶卉、夏莲香……桑桑、林冰、细米更多承载了作者自己的影子, 而陪伴他们一起长大的少年少女, 使得这组群像更斑斓多彩。在这里, 我们选取一组相似的人物来对比分析:杜小康与赵一亮, 从中可以看出曹文轩在其中有意传达的儿童观。

杜小康和赵一亮的家庭都是从富裕而至破落, 两人表面上很相似, 但内里却从一开始就显出不一样的气质。面对变故, 前者很快从被动转为主动, 积极地面对;而后者则始终被命运扣着, 消极地面对, 最终结局让人难过。两人生活的背景都是六十年代的油麻地, 杜小康是油麻地小学, 而赵一亮是油麻地中学。两人的家庭背景都相似, 杜小康家开着杂货铺, 家底厚实, 是油麻地的首富;赵一亮家开着染坊, 家境殷实, 且这种殷实是“新颖的、有活力的、不住增长着的”。两人都有“对手”:杜小康的对手是小说的主人公, 即校长的儿子桑桑, 是金钱和地位的较量;赵一亮的对手则有两个, 一是小说主人公林冰, 两人之间是胡琴的较量, 二是理发店老板许一龙。两人的命运都因一些事件而发生转折:杜小康家货船倾覆, 从此破产, 债台高筑, 父亲重病, 由此杜小康辍学在家, 因想念学校而偷课本, 之后为生计而放鸭, 鸭子被扣, 最后, 杜小康到校门口卖小商品;赵一亮由于家庭成分没能推荐上高中, 由于之前得罪许一龙而没能进镇宣传队, 一双白净的拉胡琴的手从此成黑色, 之后婚娶又因许一龙而受挫, 染坊突然着火因而破产, 为生计偷木头而被抓进公安局。两人的外在形象因遭遇的事件而渐渐变化:“杜小康往油麻地孩子群里一站, 就能很清楚地与油麻地的孩子们区别开来, 像一簸箕黑芝麻中的一粒富有光泽的白芝麻。”“杜小康总能做成许多其他孩子想做、但做不成的事情。”“面容清瘦, 但一双眼睛却出奇的亮, 并透出一种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有的早熟之神。”赵一亮则是“自信、自负、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样子”, “赵一亮越来越比我大了, 大了许多 (其实才大我一岁) , 并且离我越来越远了。”“与我相比, 他似乎一下子比我年长了六七岁。我们见面时, 他总是很少说话, 越来越像一个木讷的庄稼人。”小说通过“转折”的情节、与“对手”的一来一往的较量、人物的形神变化, 来丰满人物形象。在关于这两个人物的片段中, 整本小说的主人公作为次要人物的陪衬, 桑桑、林冰的细腻感受的描写, 以及他们的眼光所观察到的杜小康、赵一亮的经历与变化, 都促进了读者对人物的认识。杜小康和赵一亮是两个不同的苏北少年, 前者单纯、刻苦、乐观且坚定, 后者意气、软弱、逆来顺受且卑微。同样都因挫折而早熟, 前者的目光中是坚定与明亮, 而后者则是沧桑与疲惫。这其实也与曹文轩所提出的“重塑民族精神”的口号相合, 杜小康是作者所期许的新时期的少年, “坚韧的、精明的、雄辩的”, “开朗的、充满生气的、强悍的、浑身透着灵气和英气的”[1], 传达出坚定的力量, 曹文轩其他小说中的许多儿童形象都有这样的特点, 诸如桑桑、明子、青铜、葵花、根鸟……而矛盾之处在于赵一亮这个人物流露出作者的悲哀, 这份人生的沉重加之于儿童读者未免有些不相宜。

二、水乡文化中成长的江南少年

金曾豪是常熟人, 又出身于中医世家, 其少年小说中的儿童形象比之曹文轩, 一股伴着儒雅的江南水乡之气息扑鼻而来。《秘方, 秘方, 秘方》 (1989) 《书香门第》 (1994) 《青春口哨》 (1994) 《七月豪雨》 (1998) 以及短篇小说集《小巷木屐声》 (1986) 等塑造了深受丰富江南文化晕染的江南少年群像。

“江南这个特定的、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地域文化场, 赋予了金曾豪的少年小说深厚的民间情感和浓郁的地域风情。他以江南少年为主角, 塑造了水乡少年群像, 江南地区少年的思想、心理、行为, 江南文化对于该地区少年潜能的开发及少年道德形成的影响, 都在作品中得到了生动鲜活的表现。”[2]这些少年生活的场域即是“水乡小镇的茶馆、临水而立的河廊、石板铺砌的街道、古老的石拱桥、诗意朦胧的渡口……”深浸在这些事物里的是积攒了千百年的文化, 这些文化化成衣食住行, 滋养着生活在这里的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又通过长辈传递给下一辈。《秘方, 秘方, 秘方》中的阿亮在求索“秘方”的过程中, 与郭蛇医、方老先生相识, 体验了许多不平凡的经历后, 如一颗柿子, 由青变红, 逐渐成长;《青春口哨》中的鞠天平带着成长环境所赋予他的书香博雅的气质, 既能独善其身, 更有志兼济天下, 他和桑堤、康儿一起去保卫“舅舅”这条大堤;《小巷木屐声》中穿着木屐的阿芒待朋友真诚而又重情重义;《绝招》中马丁在一连串的宣传活动中, 逐渐明白“指画”并不是他的绝招, 只是滑稽可笑的表演罢了, 心情从兴奋带来的“晕眩”与“飘”到“空落”再到醒悟、感动与心酸, 终于明白“根”是什么, 自己真正的“绝招”是什么……文本中, 总是有儒雅或善良的长者指引少年的成长, 如《秘方, 秘方, 秘方》中的老中医方荫时, 《书香门第》中的老中医“爷爷”, 《青春口哨》中鞠天平的父母, 《绝招》中的“烹饪高手”爷爷, 《石头里的哥哥》中的家立爷爷古先生, 《有一个小阁楼》中的“三娘”, 《芦花公公》中的卖蒲鞋的“芦花公公”, 《七月豪雨》中主人公西宁的“小舅舅”, 还有《迷人的追捕》中“我”的小舅舅……通过对成长环境、除了主人公 (即少年们) 以外的其他人物的刻画, 烘托出这些少年的人物特点, 即背后丰富的文化土壤。

三、残缺中成长的水乡儿童

同样是乡土的水乡少年, 黄蓓佳早期的一些儿童小说, 如小说集《小船, 小船》 (1981) 《芦花飘飞的时候》 (1982) 等, 其中的儿童形象相较于曹文轩、金曾豪, 更多一种女性的温柔气息, 情感细腻丰富, 如《小船, 小船》中的芦芦, 《雪·太阳·村庄》中的冬生, 《芦花飘飞的时候》中的小狗子……

在《小船, 小船》中, 较多的是芦芦的引用独白。“引用独白是指对人物内心话语的直接表述, 它既可以有附加语 (如‘他想’、‘她纳闷’) , 也可以没有附加语……引用独白离不开语言, 它所表达的不是潜意识, 而是内在语言和无声语。”[3]在刘老师溺水去世之后, 芦芦本以为再也不会有小船来接他去上学了, 可是“芦苇忽然动起来了”, 芦芦马上在心里惊叫了一声:“小船!”芦芦心里喊出的两个字, 与上文写芦芦因为刘老师去世而伤心万分形成照应, 芦芦还未从这个事故中恢复, 心里还在盼望着刘老师的出现, 而这又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所以当小船慢慢从芦苇中出来时, 芦芦首先是激动万分, 但紧接着, “哦, 不是刘老师。刘老师不会来了。这辈子也看不见她了。”芦芦的心情马上变得失落。之后, 小船上跳下一个姑娘, 芦芦仅仅看了一眼, “他心里很不高兴:为什么要划刘老师的小船?刘老师用过的东西, 凭什么给你用?”芦芦的小心思就这么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 符合三年级儿童的心理。再接着, 这个新老师介绍了自己, 这时候出现了一段作者的“不一致性心理叙述”:“也姓刘?为什么也要姓刘呢?不管怎么说, 刘老师是死了, 她不会再驮着芦芦上小船了。多好的刘老师啊!”“心理叙述是间接的, 是与人物意识有关的叙述者的话语……在不一致性心理叙述中, 叙述者远离他所描写的心理。他可以评论, 可以使用超出儿童人物语言能力范围的抽象的、分析性的词汇等。在一致性心理叙述中, 叙述者的思想与人物的思想融为一体, 叙述者的认识与人物的自我认识是一致的。”[4]由于这段文字中出现了第三人称的“芦芦”, 视角发生转换, 故而可以判断这是作者走进芦芦心灵深处后所感受到的芦芦此时所想。接着, 小玲老师又说了句话, 芦芦跟随的反应还是心理活动, “怎么, 她也要摇小船接他上学?她……这个高高大大的小玲老师?不, 她跟刘老师不像, 一点点也不像。可是, 她说了, 她要接她上学, 真的。”这儿芦芦先是惊讶, 之后是他的心理思维过程, 注意力慢慢从刘老师身上转移到这个小玲老师身上。再接着, 小玲老师问了芦芦关于“跛”的敏感话题, 作者的心理叙述又出现了:“瞧她说得多自在!一口一个‘跛’, 一口一个‘病’, 芦芦真受不了。刘老师什么时候说过这些话?她总是那么细心地替芦芦考虑一切, 从来不肯让芦芦受一点委屈。唉, 刘老师你可知道芦芦想你吗?”芦芦将小玲老师和刘老师对比, 于是越发怀念刘老师, 那段与刘老师的情意, 再也割不断了。这是芦芦和小玲老师的第一次见面, 整个过程中, 小玲老师出现一个动作或是一句话, 芦芦就以心理活动来回应, 或是作者的心理叙述来回应, 没有一句是芦芦发出声音的言语, 都是“内在语言和无声语”。通过这样的记叙, 芦芦的人物形象得以清晰显现, 这是一个内心敏感细腻、重情重义的孩子, 他心里除了“跛”的阴影外, 还有可亲可爱的刘老师去世的阴影。而之后小玲老师要做的, 正是要让芦芦走出这两块阴影。之后的整个故事, 基本都是小玲老师的动作或是言语, 而芦芦也仍旧都是心理活动, 很少直接说出口的话语, 在一步步的心理变化和波动之后, “芦芦渐渐喜欢上了小玲老师”。后来, 在小玲老师的努力下, 芦芦村里设立了学校, 村里的孩子们就再也不用坐船上学了。这时, 小说最动人的情节才出现, 原来刘老师是小玲老师的亲姐姐!整篇《小船, 小船》中, 作者通过描写芦芦的心理活动, 通过芦芦的内心独白, 还有作者的心理叙述, 塑造了这个水乡跛足儿童的形象。大篇幅的心理的文字, 背后是作者身为女性作家特有的温柔的感触和细腻的捕捉。这比之曹文轩的唯美叙述和波动情节, 比之金曾豪的地域文化与古典文化情怀, 黄蓓佳笔下的乡土儿童是温柔动人的。

曹文轩笔下的苏北少年形象有着面对苦难的坚韧与不屈, 传达着作者儿童文学重塑民族精神的儿童观;金曾豪笔下的水乡少年形象在江南小城中成长, 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江南文化的滋养;黄蓓佳这位女性作家笔下的残疾儿童形象, 心理细腻, 心思敏感, 表现出真正的儿童性。这些作家所塑造的丰富多样的带有明显江苏气息的乡土儿童形象, 无疑丰富了新时期儿童文学儿童形象的长廊, 为其增添了一抹异彩。

摘要:新时期江苏儿童小说有了卓越的成就, 在中国儿童文学中构起了一条独特的儿童形象长廊。本文以曹文轩、金曾豪、黄蓓佳三位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为例, 运用玛利亚·尼古拉耶娃《儿童文学中的人物修辞》的理论和文本细读的方法, 分析新时期江苏儿童小说对乡土儿童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新时期,江苏儿童小说,乡土儿童形象

参考文献

[1]曹文轩.曹文轩儿童文学论集[C].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998:56.

[2]郑丽萍.江南文化与金曾豪少年小说[A].方卫平主编.中国儿童文化第2辑[C].2006.300.

[3][瑞典]玛利亚·尼古拉耶娃.刘洊波, 杨春丽译.儿童文学中的人物修辞[M].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0:258.

上一篇:对毛概课看法和建议下一篇:关于沮丧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