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资文化实体彰显魅力

2024-05-23

民资文化实体彰显魅力(共5篇)

民资文化实体彰显魅力 篇1

一、主要做法:

一是政府投入创造环境。自2002年以来,该县政府投资8000万元,建造了文化会展中心、时代广场、滨河大道等多处基础设施建设,为民资文化实体创造环境,提供演出的舞台。每天清晨和傍晚,沿县城白羽路、滨河路、人民路和中心广场周边地区,遍布数十个大小不等的秧歌、民俗舞教演方阵、每天一部的精彩影片,都让群

众欢声笑语。同时,该县还坚持为民资实体“充电”、为书屋送图书、为放映队送电影拷贝、为演出户送精品小戏等活动。自“送书下乡工程”启动以来,19个乡镇15个农民书屋受益,总价值20万元的图书润泽农民朋友。这些具体措施大大促进了民资文化实体的快速发展。二是组建以宣传文化部门为主体的专门机构,对长期以文化活动的唢呐班、秧歌队、农民戏班进行实力整合,按照消费市场需求,鼓励兴办民资文化实体。通过宣传文化站集训督导,用进步健康的文化节目引导农民文化消费,抵制封建迷信糟粕的传播。仅该县双龙镇、丁河镇,就有以鼓乐说唱、曲艺表演为主的民资文化实体20多个,各类民间艺人400余名。他们自编自导的优秀节目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巡回演出,即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也增加个人收入。

三是积极组织各类文艺骨干,定期编排文化精品,对上参加各项文化活动,对下巡回演出,提升文化品位,丰富群众生活,寓教娱乐。他们深入厂矿企业、学校农村,以老百姓喜闻乐见和雅俗共赏为宗旨,通过小人物、小事件、小场面反映大主题,以通俗的戏曲传统手段,表现深刻的现代思想内容,调动戏曲的表现特长。创作的戏曲《牌坊村》、《金锁》、《遗产》及《退休之后》、《我是哑巴》获省级奖;小品《三个和尚的故事》、《角色》、《拔牙》获国家奖。像该县文化艺人曹刚林,年今60岁,时常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多项作品在省、市、县获奖。

四是鼓励社会企业创办文化实体。由宛药集团、龙成集团等创办的文化传播服务中心,投资近30万元,占地800平方米,装饰典雅,环境舒适。它集少儿舞蹈培训、女子形体训练、电子琴、了器演奏、美术书法培训、演出中介服务、专业艺术团体演出等互为一体,交互融合。具有管理模式先进、文化品位起点高、力量雄厚、收费低等特点。面向大众,老少皆宜,是广大群众文化健身、文化健心、文化健神的最佳场所。既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造就业机会,拉动内需,又有利于多元化、多渠道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二、民资文化实体的社会效益

兴办民资实体,不但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自身也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近年来该县涌现出文化实体100多个,从业人数达3000多人,拥有固定资产达800多万元。仅丁河镇的文化专业户秦景华,个人创音乐、书画学校已有多年历史,教授的学生超过600人,年收入达6万元。据不完全统计,该县的文化实体年收入达200万元,大大提高了民资文化实体创办的积极性。通过民资文化实体创办,推动了城区文化建设,带动了群众经济发展。同时,一是有利于发现、挖掘、抢救富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提升了城区文化层次。二是有利于社会治安的稳定。三是有利于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四是和谐干群关系。五是对破除各种陋习有积极作用。

三、民资文化实体存在的问题

一是演职人员素质较低,在节目的质量上、活动的运作上等有不够满意的地方。如整个队伍的内部团结、节目的准确精彩表演等,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是民资文化实体的组织管理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虽然有自己的队伍,有自己的组织机构,但管理还比较粗糙,缺乏鲜明的演出主题,详细的演出计划,科学的训练安排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几点启示

一是民资文化实体要进一步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新形式,形成长期共存的物质利益关系。

二是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民资文化实体的创建。

三是政府要规划和完善民资文化实体的管理,制定优惠措施,让民资文化实体制度化、规范化。

民资文化实体彰显魅力 篇2

敦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古老的敦煌文化, 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资源。如何延续古老文脉, 再现历史辉煌, 推进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就成为时代赋予敦煌的一项重大课题, 在认真调研、充分酝酿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 作出了用敦煌文化元素包装城市的战略选择。不断挖掘敦煌人文、历史、大漠风光的自然特征, 在城市建设中加以发展和创新。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营造乃至一点一滴的城市建设过程中, 都努力体现其文化内涵, 力求让城市建设处处包涵着文化, 处处洋溢着文化, 处处传播着文化, 形成了敦煌城市建设的特色和品位。

1) 从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中寻找城市的根———发掘城市文化特色。城市特色的孕育, 只有从历史文脉中寻找到自己的根, 才会生长得更富有朝气、更久远。敦煌自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通过对敦煌历史地域文化元素的整理、提炼, 使汉唐时期中国古典建筑的风韵在现代建筑中得到新的诠释。新建建筑力求风格特色化, 建设精品化;旧建筑立面改造突出汉风唐韵, 寓古于今;围墙改造中展示地域特色, 服务周围环境;节点改造工程美化城市、改善环境;住宅小区做到环境优美, 布局合理。

2) 从戈壁绿洲的自然风光中塑造城市的形———彰显城市文化形态。城市形态是城市特色的外在表现。城市形态包括建筑与色彩。城市色彩直接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和历史文脉。敦煌作为古丝绸之路名城重镇, 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敦煌将城市建筑定位于汉唐风格, 色调定位灰色、黄色、赭石色为主调的色彩体系。汉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辉煌时期, 也是古代敦煌最繁荣时期, 秦砖、汉瓦是传统的灰色, 敦煌众多的历史遗存建筑中, 灰色所占比重很大, 它们是构成敦煌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敦煌建筑色调定位为灰色, 灰色让人感到厚重、沉稳, 与敦煌茫茫大漠, 戈壁绿洲的景色相协调;敦煌地处黄沙漫漫的沙漠中, 与之相适应的民居, 保持着与地貌一致的土黄色, 黄色平和、稳重, 是典型的敦煌地方色彩, 也是敦煌人尊崇的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赭石色赋予建筑庄重、高贵、典雅的形象, 是汉唐建筑色彩的主色, 形成了汉唐建筑庄重、典雅、鲜明的建筑色彩。灰色、黄色和赭石色协调统一, 共同构筑敦煌城市建筑的主色调, 体现敦煌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和鲜明的地域色彩。

3) 从人文精神与未来的追求中铸就城市的魂———提炼城市文化精神。城市文化精神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挖掘和提炼城市文化精神, 可以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 凝聚起市民的力量, 激发市民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敦煌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名城重镇。自西汉设敦煌郡以来, 作为丝绸之路的腹地, 是通往西域的重要口岸和丝绸之路的商贸大都会, 东西方文化在这块极富魅力的土地上交流、融会, 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孕育了丰富而特色鲜明的民俗、民间文化。敦煌城市精神应以“执着坚韧, 开放包容”为特质, 形成一种体现敦煌城市历史脉络、体现敦煌时代发展、引领敦煌未来, 同时又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灵魂。

4) 从现实与未来的追求中凝聚城市的神———铸造城市文化品牌。一个充满个性特征的城市, 有它的历史性, 也会有它的时代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要立足现实, 更要面向未来。富有个性的文化品牌或标识是城市的主要标志, 它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一座城市的深厚内涵与文化品位。敦煌立足于历史文化积淀进行挖掘, 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进行打造, 形成敦煌城市品牌。

思路决定出路。按照敦煌的发展定位即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河西走廊西部的中心城市之一来考虑, 用超前的眼光定位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 大胆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等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更新理念, 拓展敦煌城市建设的思路, 加快城市特色化建设。

1) 用世界的眼光来规划建设城市, 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是关键, 是城市建设的总纲和城市管理的依据。坚持用世界的眼光来规划, 建设城市。把敦煌建设成为“丝路文化氛围浓厚、汉唐建筑风格突出、功能布局合理完善、舒适精巧极具人气”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国际旅游名城。做到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把城市的产业发展、自然地理、人文特色有机结合起来, 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 提高城市品位和文明水平。

2) 用超前的意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拓展城市发展的空间。着眼建设次区域中心城市和物流节点城市, 统筹推进主城与两翼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拉开城市框架, 完善城市功能。

3) 用创新的思维完善机制经营城市, 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坚持把城市作为政府的最重要资产, 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好敦煌这座城市, 一靠良好环境, 二靠文化品牌, 三靠资本涌入。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 撬动土地增值, 建立“投入—产出—再投入”的运营机制, 创造宜业宜居环境。积极吸引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及市外资金, 参与城市建设经营。

4) 用精细化的方法创新管理模式,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按照“分级管理、全民参与、条块结合、各负其责”的城市管理体制, 深入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活动, 推进城市管理向两翼城区和城郊乡镇延伸。着力规范物业管理, 提高业主参与意识, 引导物业管理企业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 建立城市物业长效管理机制。从小处着手, 从细节抓起, 综合运用教育、经济、行政和法制手段, 引导居民和游客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 推进公众素质大提升。

参考文献

[1]蒋述卓.城市的想象与呈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滨海文化彰显城市魅力 篇3

青岛是一座山海相间的城市,整个城市依山傍海,与海相伴,与山为邻,构成了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堪与韩国名城釜山相媲美。青岛的山与其它地方的山有所不同,它是与海相连的,是海所孕育出的,成为了海的一部分,如崂山、大珠山、小珠山等等,这一特质深刻地影响着青岛城市的空间走向。从空间布局来看,青岛城市明显地表现出依照山海的走势而兴建的特点,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港湾的分布与城市规划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青岛城市空间不像其它内陆城市那样,呈现出由稠密到稀疏的放射状,城市发展犹如摊大饼,向四周延伸扩展,道路也多呈环线状。青岛城市保持着更多的自然气质,去掉了许多人工建造。例如,青岛的许多道路都相对较窄,弯道多,坡陡,而且很多都是单行线,整个城市几乎看不到自行车在行驶,这显然是受依山傍海的地理环境的限制,使城市更显得与自然和谐统一,加之欧式建筑点缀其中,使得这座城市风情万种。许多外地游客来过青岛后赞美道:“这里真有点像欧洲城市”。人们常形容青岛为“欧陆风情”、“东方瑞士”,说的也就是青岛与众不同的独特风貌。当年康有为更是用“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八个字来赞美之。

在青岛,海不仅是城市的标志,也是城市的符号。海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人们的心灵深处。青岛的许多知名企业都与海联系在一起,如海尔、海信、海天等;青岛重要节庆活动也往往与海有关,如青岛海洋节、青岛国际帆船赛、青岛海洋科技博览会、田横周戈庄祭海节、天后宫庙会、海云庵庙会、金沙滩旅游文化节、徐福东渡祭祀活动等。海已经成为青岛城市文化最重要的精神符码。

美国城市学家帕克曾说道:城市,决不仅仅是许多单个人组成的集合体,也不是各种社会设施,如街道、建筑物等的聚合体,更不是各种服务部门和管理机构的简单相加构成的。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由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统一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着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的整体。山海相间的城市特征培育了青岛人独特的地域文化观念,那就是吃苦耐劳和敢为天下先,这正是山海文化的典型特征。它对青岛的城市人口结构、思想观念、衣食住行、行为方式等带来深刻影响。青岛从事涉海职业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城市,青岛的港口贸易、海洋经济、海洋渔业、海洋科技、海上休闲娱乐等,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也有较高知名度。而且,山海文化更重要的在于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如青岛人普遍崇尚创新、开放、包容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齐鲁文化中是比较突出的,这一点又被塑造为“诚信、博大、和谐、卓越”的城市精神理念。青岛长期以来之所以能成为山东经济的龙头,成为山东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显然与山海文化联系在一起。

除山海文化之外,青岛还是一座具有悠久人文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岛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五六千年前,青岛的土著居民东夷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了灿烂的岳石文化,它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一道见证了齐鲁大地最早的远古文明。先秦时期,齐桓公、齐景公等均曾来此;秦汉时期,秦始皇、汉武帝又数次登临;秦汉以后,法显、李白、苏东坡、丘处机、顾炎武、蒲松龄等历代文化巨匠,也曾留迹于此。琅琊台、即墨故城、三里河、齐长城、天柱山魏碑、崂山道观等物质文化遗存,构成了青岛延绵不绝的历史文脉与人文传统。

作为一座近现代历史文化名城,青岛只有一百余年的建置史,却拥有着同类城市不可比拟的欧陆文化与中华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人文气质。城中那密密匝匝的绿树之间随处可见的西方古典建筑群,那些别具特色的欧式别墅,疏疏朗朗地掩映在绿树蓝天之中。再看那威严的天主教堂擎起沉重的十字架,教堂钟声则让人恍若置身异域他乡,与山海风情相映成趣。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更是成为大批文人墨客流连于此的地方。康有为、闻一多、沈从文、王统照、老舍、郁达夫、萧红、萧军、梁实秋、洪深等相继来到青岛,创作了一大批文坛巨作,为青岛留下了丰厚的文学遗产。

青岛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滨海大都市,正在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滨海现代文化名城的形象,加快青岛走向世界的步伐,成为中国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青岛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日渐明晰,围绕着这一定位,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未来发展中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轴向辐射、海底贯通、凌海架桥的大青岛战略,以构筑“一主三辅多组团”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框架,打造环胶州湾地区核心圈层,在山东省“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新一轮文化建设中,按照青岛“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青岛正在加紧建设“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塑造新的城市文化特质。“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将为现代化的青岛增添许多新的人文元素,促使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将进一步丰富青岛城市的文化内涵,增加青岛的魅力和吸引力。青岛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它是中国第一把小提琴的诞生地,从青岛不仅走出了吕思清、王亮、李传韵这样享誉国际的小提琴家,而且涌现出大量的国内知名演艺明星,构成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可谓群星灿烂,人杰地灵,人文荟萃。

2008年的青岛将迎来奥帆赛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这必将为青岛注入更多的奥运文化元素。奥帆赛将成为青岛通向世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借助于“奥运文化”,使得青岛的城市文化特征更加突出,个性更加鲜明。在未来发展中,青岛应围绕“滨海”二字做好文章,把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东西方文化、奥运文化等融为一体,深入发掘青岛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突出滨海文化特色与内涵,引领未来青岛城市文化发展。

民资文化实体彰显魅力 篇4

一、文言相融

长期以来, 文言文教学一直很难处理好“言教”与“文教”的关系。过去, 工具论一统天下, 文言文教学唯“言”独尊, 着眼于应试的教师将文言文肢解成语言碎片 (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 , 就如同传统外语教学———“单词+语法”, “除了背还是背”;对“文”则是轻描淡写, 即便顾及, 也是蜻蜓点水。如今人文论大行其道, 于是不少人披着新课改的外衣, 或扛着“人文大旗”, 结果矫枉过正, 走进了另一个误区, 文言课俨然成了培养学生传统美德的品德课。

“文言”这一独特的语体形式 , 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古人以准确而智慧的文字组合, 为后人展示了汉文字的独特魅力。能通过“言”的解读阐释它所承载的内容, 或许就能捕捉到作品的象外之意, 弦外之音。

譬如,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 “邹忌修八尺有余”用到了“修”, 为什么不用“长 (高) ”呢? 古人写人身高习惯用“修”吗? 不尽然。《三国志·诸葛亮传》就以“长”写孔明身高, 如“亮少有逸群之才, 英霸之器, 身长八尺, 容貌甚伟”。如此看来, “修”与“长”所蕴涵的审美情感大不相同。如果结合《邹 》文语境就会发现, “修”更能写出邹忌的伟岸、英俊之容貌。其实, 这样的例子在文言教学中不胜枚举, 教师若能引领学生如此揣摩“文”之“言”, 再通过“言”透视“文”所蕴涵的独特文化, 就能抓住文言文教学之柄。

二、诵读结合

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说:“诗不仅供阅读, 还要发出声音来吟, 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 这样才能陶冶性情。”诵读时反复揣摩作品的声律气韵, 能唤醒沉睡在作品中的情感体验,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 引发联想和想象, 让简洁的语言丰富起来, 从而触摸到古人深邃的哲思、高尚的情怀、纯真的心灵、博大的胸襟。

1. 注意读的 层次。首先要读准字音 , 特别是文中的通假字、异读字、生僻字。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 跟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 这就需要教师范读, 加深学生记忆。如《邹忌讽齐 王纳谏》中 “期年之后 ”一句中的 “期”不读“qī”而读“jī”。再如《 曹刿论战 》中的“ 又何间焉 ”一句中 的“间” 不读“jiān”, 而应读“jiàn”。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其次要辨明句读, 读准句子的节奏。再次要读顺语气。陈述、疑问、判断、祈使、感叹等语气的传达, 就是文章内容情绪的传达。最后要把握好语调和语速。人物对话的诵读更要注意语气、语调和语速的处理。

2.注意读的 形式。姚鼐说 :“疾读以求其体势 , 缓读以求其神味。”声情并茂地范读, 要读出神韵;学生齐读, 要读出气势;男女生交叉读, 要读出情趣;配乐朗读, 要读出意境。上世纪40年代, 叶圣陶和朱自清先生就曾设想过:“国文教本要有两种本子:一种是不分段落, 不加标点的, 供学生预习用;一种是分段落加标点的, 待预习过后才拿出来对勘。”断句标点恰当与否最能显示出一个人文言语感素养的高低, 既指向“言”又指向“文”, 是文言语感的综合训练。

三、反复推敲

1.“因文断义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些不能较快识别的文言实词, 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必须紧扣具体语境, 瞻前顾后, 从逻辑上理解词义。“虽”有“虽然”和“即使”两种解释, “虽”字后面所涉及的事情若是“已发生的”就应作“虽然”解, 未发生表假设的则作“即使”。

2.文白互译。翻译是理解与表达的双向过程 。语言互译不仅是符号的转换, 更是思维的转换、文化的对接。学习文言文不仅要“文译白”, 更要“白译文”。提供译文, 学生先自主译成文言文, 再对照原文修改校正。学生于文言浸淫中, 琢磨文言用词造句方法, 理解文言表达特点, 学得简洁典雅、优美凝练文风。一位老师教学《小石潭记》, 出示白话“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让学生搁置原文, 尝试把这句白话翻译成文言。有学生把“成为”翻译成“像”, 这在训诂学上很难成立;“像”是明喻, 而“为”是暗喻 , 显然“为”更逼真。 有学生把这句话翻译成“为坻、屿、嵁、岩”, 与原文一比较, 相同的句式, 整齐匀称、短促有力, 传达出繁复变化之感, 译句则大大削弱小石潭里的“大气象”。文白比较, 不仅求“信”, 更在体验着“达”和“雅”。

3.据形索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 , 有独特的造字理据 , 要巧借汉语字形结构和和语言结构探究词义, 展现出文言知识的独特魅力, 学出古汉语的趣味。古人遣词造句讲究音韵和谐, 节奏铿锵, 多使用对偶、排比句式, 可运用语言结构, 推知词义。《岳阳楼记》对“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的“翔集”“锦鳞”作了注解, 但“游泳”一词无注。根据古文句子的对仗特点, “游泳”对“翔集”, “翔集”是两个词, 包含了“飞翔”与“栖息”两种动作, “游泳”也应该是两个动作。查词典, “游”为“在水上漂游”, “泳”为“在水中潜行”。“游泳”而非“游来游去”或“畅游”之意。

4.“因声求义 ”。通假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普遍 , 也是一个难点。可通过对汉字声音线索的分析, 找到通假关系, 用本义解释借义, 探究和诠释词义。在“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 一句中 , “要”与“邀”同音通假 , 由此可推断“要”的意思是“邀请”。音节词居多, 可采用组词法解释词义, 如“必细 (仔细) 察 (观察) 其纹理” (《童趣》) 。古今汉语“一脉相承”, 现代汉语中还存留很多包含古义的词, 可利用白话和文言的联系推断词义。

四、融会贯通

学习文言文, 不能只做书橱, 更应该学以致用, 融会贯通, 真正培养语文素养。

l.强化积累 。语文学习讲究厚积薄发、举三反一。 首先要下足积累的奠基工夫。积累字词, 积累名言佳句, 积累文言句式, 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积累思想。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可通过制作卡片的形式积累;文言文特殊词法、句法, 文学常识及重要作家作品, 可归纳整理, 分类列表;精彩语句 (名句) 、成语、警句可摘抄积累。

2. 迁移提升 。语文大师叶 圣陶告诫 我们 : “教是为 了不教”。因此, 文言文教学应“授人以渔”, 教会方法, 让学生终身受益。运用已学的文言知识“阅读浅易文言文”是教学的着力点, 由课内向课外“迁移”是融会贯通的重要途径。如学生学习 了《愚公移 山》, 再给学生 印发另一 篇短小的 文言文———《薜谭学讴》。只要对个别不易理解的词句作浅显的注释, 学生都能读得津津有味, 自然就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 古为今用 。经典古 文蕴含精 深的民族 智慧与伦 理道德, 学习文言文要用古代的文化思想观照当代现实, 继承精华, 古为今用。如《送东阳马生序》的苦学精神、坚强毅力和谦虚、恭敬美德, 《愚公移山 》的不畏艰 难、持之以 恒的愚公精神。 更要用当代的理念诠释古代的思想文化,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 以今论古 , 给传统文 化注入新 的生命。 学习《马说》一 文 , 在体会了 作者对“封 建社会埋 没人才”的 愤懑之情的 同时 , 更质疑韩 愈的人才 观。在当 代社会中 , “是金子总会 发光的”, 人的命运 掌握在自 己手中 , 不必为没 有伯乐而烦恼。

4.读写结合 。文言文大多布局严谨 , 行文简洁 , 气韵生动 , 文采斐然, 是很好的写作范例。如提示学生模仿《陋室铭》写《课室铭》、《寝室铭》等 。有学生这样撰写《课室铭》:

志向要高, 勤奋则行。学问要深, 刻苦则灵。同在课室, 德才共馨。窗外桔子黄, 我们不贪心。学习勤发言, 精中益求精。人人守纪律, 班文明。无贪玩之欲念, 无逃学之陋行。身在课室内, 志存清华心。老师曰:“孺子可教。”

五、潜心玩味

文言文教学, 必须在文字上细细品味, 慢慢咂摸, 潜心玩味, 让每一个文字都站起来, 触摸到站在文字背后的一个个血肉丰满的古代文人形象, 体悟文言文字之美、音韵之美、结构之美、画面之美、哲思之美, 体会神奇汉字背后蕴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玩味语言 的巧妙处。 “湖上影子 ,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 中的简简单单的“痕”、“点”、“芥”、“粒”平中见妙, 展现出一幅冲淡清雅的水墨画卷, 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学习文言文须在点明题旨、含义深刻、表达精美、作用独特、涉及文化背景等关键词句处深入揣摩, 领悟蕴藏其中的艺术奥妙和文化精神内蕴。它可以是一个词, 一句话, 几个句子, 或者是一段话。

2.玩味行文的 独特处。 每篇古文经典都是某一时代的缩写, 是先贤心路历程的演绎, 各有特别之处。抓住行文的独特处玩味出“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发现经典的内在“美丽”。

3.玩味文本的矛盾 处。语言的玩味要扣住“文本的矛盾 ”处, 因势利导, 带动整个文本的深层次解读, 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 体悟先哲的人生态度和心灵境界。柳宗元说“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小石潭记》) , 而文章结尾不厌其烦地罗列同游者, 且都是柳宗元最近亲的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结合柳宗元身世和他在永州的所作所为, 我们不仅体验到了情景交融的那份幽深冷寂的氛围和他身处逆境贬居生活的极为孤寂悲凉之情, 而且从他身上看到了古代圣贤在人生困顿之时“虽万受摈弃, 不更乎其内”的品性、“独善其身”“兼济天下”完美结合的济世情怀。

4. 找准恰当 的切入口 。玩味语言应从宏观把握 , 微观入手。可从题目、文眼、中心句、主旨句切入, 也可以从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文言虚词切入。如《醉翁亭记》围绕“醉”字做文章, “醉翁”因何而醉 ? 令他醉的是滁州优美的自然风光 , 是滁州人的安居乐业, 是自己的励精图治, 深入挖掘“醉”的含义, 就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摘要: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载体, 学生学习文言文, 事实上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初中生要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 然而文言文教学是不是做到位了呢?或简单重复, 费力而无实效;或急功近利, 不得要领。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彰显古文化魅力呢?文章紧扣文言特点, 阐释了“文言相融”、“诵读结合”、“反复推敲”、“潜心玩味”、“融会贯通”五大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 提高文言文教学质效, 发挥文言经典作用, 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言相融,诵读结合,反复推敲,潜心玩味,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李卫东.如何确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J].中学语文教学, 2011, 6.

在数学教学中彰显文化魅力 篇5

一、介绍知识的生成发展,凸现数学文化底蕴

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向学生进一步介绍知识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凸现数学学科的文化底蕴。曾经听过一位老师上《十进制计数法》一课,这位老师在设计这堂课时查阅了大量的史料、文献,将蕴藏在这个知识点中的数学文化充分挖掘了出来:数的起源、古代各国的数的各异形态、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历史等等。这些丰富的素材,加上多媒体课件的渲染呈现,一段具有古代神韵的“数的产生”背景资料应运而生了。学生的感觉是:太神奇了!原来计数法是这样演化而来的,以后我会更加喜欢数学的。

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有很多事例反映了数学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了解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文化底蕴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也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活用通俗文化资源,洋溢数学文化气息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认识百分数”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含有百分数的成语:百里挑一(1%)、百发百中(100%)、十全十美(100%)、十拿九稳(90%)等,体会其中的百分率。一些日常用语、口诀、成语、儿歌属于通俗文化,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文化。教师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洋溢数学文化魅力,让学生感到数学平易近人,增强对数学的情感。

三、巧借历史文化的熏陶,显现数学文化魅力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有很多事例反映了数学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教师应适时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数学史实,比如介绍数学家的名言和故事,让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大师成为同学们经常讨论和崇拜的人物;介绍一些历史,并将其中涉及到的重要人物和有关史料的图片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多种途径带领学生一起去欣赏古今中外的数学史料,让学生了解数学原来是如此的丰富和神奇,不仅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更能让他们感到数学并不是一种神化的科学。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可设计一些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圆文化”的内容,增强学生对圆周率的由来的了解。作为一个中国人,也因此为我们的祖先对“圆文化”的贡献而感到无比自豪。

四、让学生欣赏、理解和创造数学的美

数学的美无处不在: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已是数学文化生活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挖掘出来必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具有对称性的事物,去欣赏数学的对称美,体会对称的稳定、协调、和谐给人带来的舒适美观的感受。

总之,数学文化只有通过教师的用心引领,才能促使学生会意感悟;只有将数学文化浸润学生心间,才能成为学生发展的不竭动力。

上一篇:肉松蛋糕三年级作文下一篇: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