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小组

2024-09-18

游戏小组(通用8篇)

游戏小组 篇1

相互认识

游戏一:一心二用

(人数:10-15人,需时:约15分钟)目的:

加深组员相互认识,训练组员专注倾听力。游戏:

1、组员围圈坐下。

2、主持人定出一些自我介绍或分享的题目,如姓名、学校、工作、爱好、喜欢的食物等。

3、每位组员要同时向左边的组员介绍自己,也要聆听右边组员的说话。

4、完成后,每位组员轮流向大组分享右方组员的个人资料。游戏后解说:

学习表达自己之余,也要留意别人的说话及意见。

游戏二:分组快速叫名

(人数:10-20人,需时:约15分钟)目的:

让组员认识对方的名字,考验组员的反应。游戏:

1、把参加者分成两组。

2、两组的组员分别排成两条直线,并相对而坐。

3、两组组员约有20秒的时间商量选取组员站起来的次序。

4、当主持人宣布开始时,两组各有一名预定的组员站起来,并快速喊出对方站着的组员名字(可用姓名、别名等)。

5、重复第四步,直到组内大部分组员均已参与。

游戏三:暗杀特务

(人数:10-20人,需时:约15分钟)

目的:

让组员认识对方的名字,考验组员的反应。游戏:

1、将组员平均分成两组。每组组员为自己编配一个号码,例如A组有10人,他们就要为自己编配1-10号,但不可让邻组知道。

2、每组组员以横排站立,不一定要依码顺序排列,并面向邻组组员。

3、游戏开始,主持人首先会大叫“暗杀特务”。众人便问:“暗杀哪个?”主持人回答:“暗杀特务00X”,双方不是编号X的组员便要立即蹲下,余下两名仍然站着的组员要快速指着对方,并喊出对方的名字,喊得最快最准的一组获胜。

4、所有人再站立,主持人接着开始另一回合比赛。

5、主持人也可将“暗杀特务”改为“暗杀叮当2号”、“暗杀大内密探8号”、暗杀“长江4号”等,以增加趣味。注意事项: 两组的人数要相同。

游戏四:谁在我前后

(人数:不限,需时:约20分钟)目的:

认识组员的个人资料,建立团队合作精神 游戏:

1、主持人出题目将大家排列好次序,如从小到大排列组员的学生证号码、生日日期(只需月、日)、姓氏字母等。

2、全体组员分散站立,不得开口说话,只能用身体语言互相沟通,全组要用最快的速度排好次序,并由主持人检查。

3、可以用分组形式,也可大组形式。为了增加紧张性,主持人可要求全组自定一个时限,并在时限内完成。

4、也可要求组员站在长椅上完成以增加难度。游戏后解说:

分享用身体语言去沟通的感受,鼓励组员记下其他组员的资料(例如生日日期,为组员举办生日会)

游戏五:编织蜘蛛网

(人数:10-12人,需时:20-25分钟,物质:尼龙绳球)目的:

加深组员间了解,建立相互联系感觉。游戏:

1、由组员围圈站立,先让组员认识其他组员的名字。

2、由主持人提出一个主题(如组员的名字、兴趣、喜欢哪位歌手),其中一位组员拿着尼龙绳球的其中一端,讲出主题的资料后将绳球抛给第二位组员,抛出前要先说出那组员名字。

3、第二位组员接住绳球,分享完就拿着绳球的一点,再将绳球抛给第三位,如此类推,最后所有组员都被这条绳连起来,织成一个网络。

4、期间主持人可以不断变换主题,令组员间认识更多。

5、若能织出一个紧密的网,可邀请一位组员坐在或躺卧在上面,其他组员合力将这个组员升高。注意事项:

鼓励组员抛给一些较少发言的组员。游戏后解说:

最后织出的绳网象征大家之间的人际网络,互相联系,带出建立互助网络及小组之间互相帮助的重要。

游戏六:放飞机

(人数:不限,需时:20-25分钟,物质:纸张、笔。)目的: 认识组员的性格 游戏:

1、请组员在纸上写上一些词语形容自己的性格,越多越好,但不可写上外貌特

征,也不可让其他人看见自己写的内容。

2、写好后就折成一架飞机,闭上眼睛,主持人数“123起飞”时,大家将手上的飞机飞出。

3、在飞机着地前,主持人喊接机时,大家就张开眼睛及拿起任何一架飞机,并猜想这架飞机的主人是谁,并写上那人的名字,再折回飞机,重复起飞和接机的步骤。

4、最后大家轮流读出飞机的内容,一起猜这个组员是谁。注意事项:

飞机不要折得太尖。应在空旷的地方进行。留意组员接机时发生碰撞。游戏后将解说:

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多与组员分享自己的真我。

游戏小组 篇2

一、小组工作中的游戏设置原则

( 一) 认清游戏设置的目的

不同游戏的设置具有不同的目的。游戏不仅是要引领出小组聚会的主题,同时还能够起到发展和治疗的目的。比如,低层次的游戏的目的是营造轻松热闹的气氛,改变场面; 使组员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活动; 高层次的游戏则能够促进人际交往,促进组员的社会化成长,如沟通游戏,信任训练游戏; 小组工作者开展小组游戏之前,要认清小组游戏设置的目的。

( 二) 游戏设置要与小组目标紧密贴合

小组游戏的设置要符合小组主题,能够对小组成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围绕小组主题选择小组游戏,深刻了解,仔细分析小组活动的目的、内容、需求、逻辑体系,以此做为出发点选择游戏,游戏设计紧贴服务内容并为之服务,避免内容与形式脱节,失去小组活动的本身目的; 小组游戏还要选择适当的切入点,使得游戏设计与辅导内容相得益彰,自然结合,合理联接,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游戏设计与整个活动安排。

( 三) 在游戏中适当创造竞争机会,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小组游戏要尊重组员意愿,不做强制性的参与; 游戏的设置要能激发组员的兴趣爱好,同时游戏最好要有一定的难度阶梯,追求变化性; 必要时,适当增加游戏难度,更具有挑战性; 同时还要请请组员参与制定规则和改变玩法,创造选择和修改游戏。

( 四) 恰当运用小组游戏的解说功能

讲解,带领和解说( 甘炳光,2009) 是小组工作游戏中的三种基本方法, 使经验学习得以有效发生,是体验教育到历奇辅导的一个重要历程。小组游戏也是借助游戏经验以促进参与及带出聚会主题,本身已具经验学习元素,引入游戏解说实有助促进从游戏中学习。从游戏前的提醒与关注,游戏中处理突发事件以及改善更正的介入,到游戏后期引导从游戏经验中学习、促进小组发展、提升个人能力及处理关键事件等引导组员思考学习到了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此经验是否可以复制等。

二、小组不同发展阶段的游戏设置

( 一) 小组开始阶段的游戏设置

小组开始阶段是组员的认识阶段,主要设置一些破冰游戏,但是破冰游戏的设置最好要契合小组目标,结合小组游戏活动,社会工作者也要观察小组成员的各种表现,藉以了解小组成员的基本特征,作为小组活动的“前测”基础。

( 二) 小组开展过程中游戏的设置

可以协助社会工作者对小组运作情况以及小组成员表现进行观察,主要包括: ( 1) 观察小组结构。即小组成员在游戏中各自扮演什么角色,即谁是领导者,谁是追随者,谁表现活跃,谁相对沉默; ( 2) 观察小组动力因素。小组成员如何理解并执行小组规则,小组游戏过程中如何做决策,如何解决小组冲突,小组领导如何带领小组成员进展,小组沟通是否能进行顺畅的沟通,小组凝聚力如何; ( 3) 观察组员之间的人际互动状态。比如,小组游戏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小组成员的性格,情绪状态以及心理状态等; 在沟通过程中小组活动会折射出小组成员的心理状态,内心未解决的矛盾和冲突,而这些恰恰都会成为我们治疗的切入点; 我们说社会工作者在游戏开展过程中要非常注意各种“语言”以及“非语言”的全方位“倾听”,小组游戏中会有很多小组成员肢体上的接触,肢体语言可以表达情意,传递思想; 此外,“潜语言”中还包括组员的眼神,语气,表情,脸色等; 而小组游戏过程都有利于捕捉组员的这些基本信息。

( 三) 小组开展后期的游戏设置

小组后期主要目标在于检测小组目标的达成,以及确定小组成员的成长。所以,小组后期游戏的设置要结合小组目标设定一个情境,便于检验小组成员的目标达成情况; 也可以设置与小组开始之初的游戏,作为小组的“后测”。

三、小组游戏要依据群体特性而设置

游戏设置要根据不同的群体特性而定,迎合群体特性设置游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游戏的功效。对于儿童而言,活动安排要新颖有趣,符合儿童好动活泼的性格,但要注意安全; 多利用示范来讲述活动的安排和小组规则; 避免空泛的道理和讲述过于复杂与抽象的问题; 工作者的态度是亲切和蔼的,应该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善于与儿童交往; 工作者无论是在空间位置还是在心理距离方面,都应该带给小组中的儿童一种平起平坐, 舒适安全的感觉。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小组游戏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所以可以根据小组内容确定选择问题与治疗取向的小组游戏还是辅导与发展取向的治疗游戏; 而青少年正处于认知和思维能力发展阶段,应该设置一些稍具挑战性的游戏,有利于青少年认知思维能力的发展; 另外,成长取向的青少年辅导则注重青少年能力的成长,所以则是设置一些新鲜刺激具有挑战性的团体游戏,利于其团队合作能力,自信心方面的成长; 另外,治疗取向的青少年辅导则需要设置一些具有治疗效果的游戏; 而思维型强,难度高的适合成年人; 老年人则需要选择一些谈话类的,叙事类的游戏,而避免选择活动量大,过于新奇的游戏。综上,小组游戏的设置要依据不同群体的特性而定,根据群体需要设置不同游戏。

四环游戏小组的“春天” 篇3

“我们更看重后一个,这意味着我们的理念得到了官方的肯定。”四环游戏小组负责人马楠说。

该小组成立于2004年4月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创办,为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四环综合市场的流动儿童提供学前教育。迄今为止,有500多名孩子从这里“毕业”。

成立八年里,它苦苦追求一个正当身份,被多次关停,几乎陷入绝境。

现在,面对先于正当身份到来的理念认同,负责人马楠有着自己的理解:“四环应该拥有独立人格,我们已经不再单纯纠结于等不来的身份,找到了公益的本质,就不会迷失。”

是游戏小组,不是幼儿园

2004年4月的一天,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教授张燕在一次课题调研中,和自己的学生来到了位于德胜门内大街的四环综合市场内。按照事先安排,学生们逐一问那些三十岁左右的商户:“对孩子的学前教育有什么打算?”

答案其实很明显:热闹的市场里,几十个三四岁的孩子乱跑着,忙于生意的家长们无暇照顾他们。张燕和她的学生们的调研,让家长们误以为,她们要来办个幼儿园。

张燕真的做了一个决定:免费为孩子们提供学前启蒙教育。

一开始,学生志愿者带着商户的孩子,每天在市场管理处院子的露天空地上开展活动。一个月下来,市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被学生们感动了,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仓库,可以免费使用。

商户和学生志愿者一起,动手改造仓库,买来桌椅,装上小黑板。市场里更多的孩子加入进来。

家长们喜出望外,对于来自外地的谋生者而言,正规幼儿园门槛高,收费高,可望而不可即;“黑幼儿园”、“山寨幼儿园”存在的风险又让他们望而却步。

可慢慢地,市场里的商户发现这并非他们印象里的幼儿园,就像张燕为它起的名字:四环游戏小组。在这里,老师们更注重玩,更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家长当孩子的“老师”。

这种理念一度遭遇商户们的质疑。这种质疑来源于他们的个人经历:我们辛辛苦苦地在这里卖菜,就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好好读书。

“游戏小组的理念并不是超前,相反,它是一种对儿童本真的回归。要知道,建那么多豪华的幼儿园,其实对孩子的教育来说是很危险的。”张燕说。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师范大学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张燕认为,对于国内超过1亿的学龄前儿童来说,学前教育赋予孩子们的更多应该是自然的人性,而不是超前的智力开发。

在张燕看来,这种教育理念以公益的模式运转,可以为很多流动儿童服务。据统计,在北京,与四环市场规模相当的市场有1000多个,每个市场至少有几十个学前流动儿童。在众多的城乡接合部,更是居住着大量流动儿童。北京有500万流动人口,很多学龄前儿童,难以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张燕的设想中,四环游戏小组正在探索的公益模式,可以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依托社区(市场),大学生志愿者支持、专职教师队伍支撑、带动学生家长参与,不以盈利为目的。

2007年,四环游戏小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和北京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列入社区保护流动儿童的项目试点。

即便是这样,成立三年之久的四环游戏小组依旧默默无闻,直到2008年被首次关停。

被叫停的“游戏”

李相禹在2008年9月份成为四环游戏小组的负责人。之前,四环游戏小组刚因为奥运安保问题被叫停。叫停期间,李相禹和志愿者四处寻找空地,坚持进行活动。

让李相禹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只是一个开始。此后,小组又因手足口病、甲流等原因,被两次通知“停课”。

2010年5月5日,一纸通知让四环游戏小组被迫搬离诞生地四环市场。

那一天,市场管理人员贴出紧急通知:根据北京市公安局和什刹海街道办通知,自即日起我市场“儿童游戏小组”无限期关闭,全体商户要严格执行以上规定,不准带小孩(包括已上学的儿童)再进入市场!违者将接受市场严肃处理。

市场管理处负责人对李相禹解释说,各地多次发生针对幼儿园的恶性事件,北京多个公立幼儿园加强了安保,街道办要求市场加强管理、保证安全,市场只是一个经营场所,没办法做到这些,只能将它关闭了。

李相禹介绍,一般来说,正规幼儿园的师生比是1:5,即一个老师照看5个孩子。而四环游戏小组每天最多为30个孩子,配备志愿者3名,家长至少2名,出入均有专人看守,每一次开家长会,都会有“安全面对面”的安全培训和卫生保健培训。

同时,四环游戏小组为每个孩子购买了意外伤害险,也和市场方面签订了安全责任书。

“我们尽全力做到周全、安全,”对于每次都因为“安全问题”被叫停,李相禹颇为无奈,“莫非还能有定时炸弹?”

不过,她和家长还能理解市场的苦衷:“仓库已经让我们免费使用了六年,大家都不容易。”

被关停后,游戏小组的活动减为半天,志愿者们四处找空地,带领孩子们游戏、学习。

2011年7月底,李相禹他们终于找到新的场地,位于新街口大半截胡同内的一座四合院。“独立,安静,院子可以做活动场地。”李相禹和家长们都很满意。

可是,房东为四合院开出了每月6800元的租金,半年起租。这样的条件让李相禹感到为难。

实际上,从四环游戏小组成立起,除了孩子们的学习资料印刷费和给志愿者每人每月20元的交通补贴,小组几乎是零成本在运行。

此时,家长们主动提出成立一个“房屋自助基金”,每人每月交150块钱。“游戏小组不仅让孩子们懂了规矩,还教会我们怎么带孩子,比那些幼儿园强多了。”家长们觉得钱交得值。

可和房租相比,家长们主动交的房屋资助金依然不够。多亏北京一所语言培训机构,临时向小组捐助了5万元,李相禹他们才得以租下房子,租期两年。

可就在复课首日,四环游戏小组因为资质和安全问题,被再次叫停。李相禹意识到:“四环游戏小组得到了家长和媒体的肯定,可是没有正当身份,就很脆弱。”

怪圈

像众多无法注册民非的公益组织一样,李相禹也尝试过进行工商注册。在四环市场时,市场办公室无法提供房屋房产证的原因,李相禹他们被工商部门拒绝了。

这次搬到大半截胡同四合院后,房东为他们出示了原件,李相禹拿着去工商注册,可是对方说,你这是民房,需要居委会出具一个民转商的证明。李相禹又跑到居委会,居委会说,我们不管这个。

“其实就是盖个章,可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此,李相禹颇为无奈。

去年4月8日,四环游戏小组迎来7周岁生日,32名孩子和20多名志愿者进行了大联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办都派人参加。可是身份问题,仍然像是挥之不去的阴霾。

其实,自从搬离免费的市场仓库后,四环游戏小组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有一些基金会曾想支持他们,但因为小组没有合法身份,不能接受捐赠。

这种情况下,李相禹坦言已经基本放弃工商注册,重新努力注册成为民营非营利组织(NGO)。

李相禹认为,成为NGO组织后,四环游戏小组将在教学、组织等方面形成一套模式,可以在其他市场、城乡接合部广泛复制。对于那些“山寨幼儿园”,四环游戏小组可以帮助他们培训教师。

“从张燕老师创立四环游戏小组以来,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要让学前教育离公益本质更近些。”李相禹说。

李相禹和同学找到西城区民政局社团办。因为没有固定的场所,四环游戏小组不能被注册为民间社团或者是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建议,找市民政局看能否注册为培训机构,或者找街道办等单位,先行备案。

nlc202309011158

这已成为一个怪圈。没有资金,就难有固定场所,没有固定场所,就不能注册为NGO,没有NGO的身份,就难以获得捐赠。

因为与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联系比较密切,李相禹他们也萌发过让其成为四环游戏小组主管部门的念头,可是仔细研究后发现:“它不算政府职能部门,只是一个议事协调部门。”

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相关领导说,四环游戏小组能解决流动儿童的托管、教育问题,是好事儿,可从安全角度看,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也无可厚非。

李相禹也想过挂靠到北师大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心,可是中心没有公章。经过咨询,她得知,中心可以有公章,可是要等,“或许遥遥无期。”

此外,李相禹也向公益组织发展中心(NPI)提交了申请,希望进入草根公益组织孵化器。

2010年9月份,西城区相关部门一行五人来四环游戏小组考察。李相禹说,听了自己的介绍,这五个人中似乎分成两派,一派在频频点头,另一派不断提出质疑。

“似乎一个注册,能够打消所有部门的忧虑。”李相禹说。

不再纠结

去年下半年,马楠接替师姐李相禹,成为四环游戏小组新的负责人。

她不再那么纠结于四环游戏小组的注册问题,“四环应该拥有独立人格,找到了公益的本质,就不会迷失。”

这来源于四环游戏小组近来得到的一系列认可。

2011年9月份,公益组织发展中心(NPI)同意了四环游戏小组的入壳申请,这意味着马楠他们会得到专业的培训和帮助。

成立八年来最大一笔收入也全部到账。2010年,四环游戏小组获得北京电视台“谁是80后新偶像”公益类一等奖,奖金10万元。

他们与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合作的项目,也被北京市民政局认可,被纳入到政府购买之列。

而马楠最为看重的,则是四环游戏小组的教育理念得到北京市教委的认同。去年11月底,北京市教委找到四环游戏小组,希望对其可行性进行调研。

马楠和市教委的工作人员,在海淀区、朝阳区和大兴等地进行了一个多周的调研。过完年回来,马楠就接到了市教委的通知:项目已通过。

这个项目的内容是:四环游戏小组对分布在城乡交界处的近百名学前教育从业者和志愿者,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推广四环游戏小组的教育理念,项目费用由政府出资。

事实上,在此之前四环游戏小组的模式已经被尝试复制。2007年,他们在石景山刘娘府办起了儿童中心,后来,又帮助海淀区肖家河办了类似中心。现在,石景山那边的儿童中心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公益性质的幼儿园。

这让马楠感觉颇为复杂:四环游戏小组成立八年,身份问题悬而未决,但教育理念却先被官方认同采用。

不过,马楠已经决定留在四环游戏小组,成为小组成立至今的第一个固定成员。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我的思想也斗争了很久,”马楠直言,“第一,我本人真心喜欢四环游戏小组这件事情,第二,我的生存压力也没有那么大。”

促使她做出决定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当初,四环游戏小组向NPI递交入壳申请时,对方在审看完材料后,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们有固定人员吗?

这让马楠反思:“注册最难的,就是寻找业务主管单位,从一个机构的角度去看,我们在某些方面确实没有准备好,没有一个固定人员,这容易让人不信任。”

NPI工作人员焦光旭的另一番话让马楠记忆深刻。焦对她说,可能别的公益组织的问题是做了7分,说了10分,你们是做了10分,说了5分。

对于“公益新兵”马楠来说,需要补的课显然还有很多。不过,她先要解决眼前的考验:四环游戏小组现在租的四合院,马上就到期了。

游戏小组 篇4

Teaching design of water game and magic pocket

水中游戏和神奇口袋((中班小组亲子游戏))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参加对象:10 中班家庭

目标:

1、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2、锻炼幼儿的脚部小肌肉。

准备:

1、水中放水,水深不超过幼儿膝盖。

2、每个家庭一个篮子,内放泡沫块若干、鹅卵石、玻璃球若干。(不伤害幼儿脚的物品)

玩法:

一、活动身体:赤脚做,重点按摩小腿、脚底。

二、认识物品:让孩子看一看,说一说,蓝子里有什么?

三:沉与浮:让孩子把东西放进水池中,看一看,说一说,东西是沉的还是浮的?

四、游戏“踩泡沫”:家长和幼儿一起将水上浮着的泡沫踩入水底。

五、游戏“采珍珠”:家长和幼儿将水中的“珍珠”(鹅卵

石、玻璃球)用脚趾夹起,放入指定的筐内。让幼儿数一数采了多少“珍珠”

比一比那个家庭夹得最多。

六、放松身体:用家长、幼儿用毛巾擦干脚,并按摩脚底、小腿。

神奇口袋

“神奇口袋”游戏是一则训练幼儿触摸觉的游戏。这则游戏是针对幼儿心理特点而设计的。特别适合 2—3 岁的宝宝玩,还可训练幼儿对看不见的物品的分类。

家长在和孩子游戏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 1、游戏准备:

小口袋 1 个;各类水果,如香蕉、桔子、苹果、葡萄、橙、柚等等;各类小玩具,如手枪、汽车、玩具兔、熊、狗、手帕、帽子、手套等。2 2、游戏的玩法如下:(1)

家长拿着装满各类物品的口袋念儿歌给孩子听:“神奇的口袋东西多,请你过来摸一摸。”并告诉孩子,“请你伸手到袋子里摸一件东西,摸完告诉我(即父母),你摸到的是什么,但是不许偷看。”

(2)

在幼儿将说出的物品一一摆放出来后,家长可提高要求:“请你说出这些物品属于哪一类?比如香蕉、苹果、梨等等是水果类,手帕袜子属什么类?长毛绒的小兔、小狗又属哪一类?”并让幼儿动手将物品归类放置。

孩子熟悉游戏后,可

让孩子边摸边说:“这是水果中的梨子。”等等。3 3、家长和孩子玩游戏时应注意:(1)

游戏之初最好不要让幼儿区别近似的物品,如橙、柚,而用区别较大的,如苹果、香蕉等等,以后再逐渐增加难度。

(2)

切忌违反规则,让幼儿看口袋,那样就失去其积极意义了。为提高孩子兴趣,家长与孩子互换位置,让孩子提问,家长来摸且回答,最后让孩子鉴定对错与否。

在这个游戏中,家长要勤动脑,善动脑,不断丰富“口袋”里的“内容,提高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感知觉,特别是触摸觉的发展。

--------Designed

By

JinTai

504小组小组文化内涵 篇5

伍零肆班

学习小组目标管理表

第一小组

组长:高莹徽组名:晨芙

组训: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组口号:永不止步

组歌:《我们都一样》

晨芙

我们是清晨的荷花

噙着晶莹的露珠,盈满盎然的生机

我们是晨芙

我们要的是命运的臣服

我们都一样

你知道我的梦,你知道我的痛,你知道我们感受都相同,就算再大的风,也阻挡不了我勇敢的冲动。

是的,我们都一样,一样奔跑在前进的路上;我们都一样,一样奋斗在追梦的途中;我们都一样,一样绽放着青春的灿烂。

我们相信,我们一定会为这些共同的未来奋斗,我们都一样。

第二小组

组长:昝睿

组名:温·衡

组训:先做自己该做的事,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组口号:我们都要上重点!

组歌:《我相信》

温·衡

温衡是一部小说中女主角的名字。她坚韧、隐忍、温柔、执着、知足、不苛求。在生活里强大的无所不能,面对不公和黑暗静默不言但不会放弃斗争和努力。她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感动。我希望做她那样的人,也希望组里的人可以懂得她的品质。

同时“温”是一种很好的状态,“衡”是必须学会的处世法则,正所谓冷暖不如温,轻贵在衡。我希望大家都能找到一种温暖和平衡,这样才会有一直走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组训:先做自己该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高中生虽未成人,但已应有所担当。认识自己肩上的责任,拥有履行义务担当责任的胸襟和能力是很重要的。谁都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社会,班级,该如何正常发展?应该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事。对于我们,应该做的事就是努力学习。

口号:我们都要上重点!

这是我们十几年来的诉求。“没有高考,没有重点大学文凭,你如何拼过富二代!”对于我们来说,别无选择。只有断了自己的退路,一切才皆有可能!

组歌:《我相信》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我们都相信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我们有共同的信念,这是摧毁一切阻碍的保障!在前进的道路上唯有我相信,是内心最强大的动力。

第三小组

组长:马凌霁

组名:风雨·晴

组训:时间是最好的法宝,是非成败我们未来见!

组口号:未来,我来!

组歌:《少年中国》

风 雨·晴

‘也无风雨也无晴’,失意、彷徨的苏东坡在风雨过后吟出这般诗句。相亲相爱、不畏艰难的第三组——我们,虽然正在风雨中,虽然将要面临更猛烈的风雨,但我们永不放弃,永远不会放弃。风雨过后,必有迷人阳光。我们——不懈追梦的孩子,依然坚信:我们有苦、有难、更有大爱。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中国,我们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新青年。我们的奋发,必将见证祖国的强大。时间是最好的法官,是非成败我们未来见。

充满阳光、晴朗迷人的未来,我来!

第四小组

组长:乔石

组名:溯梦

组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组口号:超越自我,突破极限

组歌:《我最闪亮》

涵 义——

组名:如同一湾浅鱼,我们朝着未来溯去,追逐我们的梦想,寻找我们人生道路渐行渐远的青春年华。

组训:秉承古人遗训,君子应自强不息,以健其志;厚德载物,以丰其礼。唯为自强不息,上善若水,以怀天地,才能塑造人格,磨炼意志,茁壮成长。、组口号:我们迷失的永远是自己,不是他人;我们寻找的也是自己,不是他人。由此,我们唯有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才能突破极限,勇往直前。

第五小组

组长:张佩

组名:无极限

组训:青春,为自己绽放!

组口号:近日耕耘问谁,笔绘河山;明朝奋发看我,墨写千秋。组歌:《唱得响亮》

涵 义——

无极限:我们有着无限的活力,我们有着无限的自信,我们有着无限的潜能,我们是无极限。

口号:寒窗十年耕耘,高考一朝圆梦。挥笔绘山河壮烈,泼墨写千秋万象,这就是我们504第五组的豪情壮志。

我们激扬文字,书写胸中凌云壮志;

我们指点江山,展望美好愿景理想;

这是我们的时代,一个青春绽放的时代;

青春,我们的花季,雨季,这是我们一生中最美的季节。

我们的青春要绽放!

第六小组

组长:常文琦

组名:ft、marvel

组训:倾·清

组口号:横扫清华,独占北大

组歌:《最初的梦想》

涵 义——

组名:军营、奇迹

组训:“倾”——倾尽全力,“清”——清除杂念

组口号:志在高远,豪气冲天,梦想助我们永不止步

组歌:最初的梦想是最美好的,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那个让我们倾注了欢笑与泪水,努力执着追求的梦

第 七小组

组长:姚佳童

组名:AK-47

组训:高效·精准

组口号:精准为王,效率至上

组歌:《水手》

A K-4 7

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进与成长的过程,亦如在波涛汹涌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旅途。一路上,苦涩的风沙雕琢懵懂的少年,铿锵的风雨洗礼无谓的强者,每一位 AK-47的战士,都要有那种不甘平庸的精神,作为AK-47光荣的一员,我们将在铅华洗尽后一次又一次浴火重生,大声地唱出:“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第八小组

组长:张一帆

组名:bloom

组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组口号:Never Say Never

组歌:《奔跑》

涵 义——

组名:花样季节,用辛劳的汗水、永不言弃的精神,乐观向上的心态,让梦想之花绚烂绽放》

组训:用名校的校训来规范要求我们的行为,不放弃,树立远大目标,培养高尚的情操。

组口号:遇到困难,不畏惧,勇往直前。

组歌:在追梦的路上,永不止步,人生没有句号,只有逗号,用属于我们的姿态奔跑。

第九小组

组长:吕艳阳

组名:NinthLand

组训: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稳;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腿也无法到达组口号:让一切不可能成为可能!

组歌:《梦的怒放》

涵 义——

组名:首先,我们是第九小组,所以取名the “ninth”,而这个小组我们整个高中成长的“沃土”,它会培养我们团结友爱,合作创新的精神,它是养育我们的“Ninth Land”

组训:高中是一场马拉松,我们不可以放弃,我们要坚持,要踏实,一步步地坚持,一点一滴地积累,“厚积”才能“薄发”,Never Say Never.组口号:我们是年少轻狂的追梦者,我们是不怕虎的初生牛犊,我们不相信任何不可能,我们相信自己双手的力量,拼尽全力创造人生的可能。

游戏小组 篇6

为了更好的管理好班级,本学期我采取了小组评价的办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无论学习、纪律、卫生等都采用小组积分办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划分小组

1、划分方法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小组4~5人,这样既能保证优势互补,又便于开展公平竞争。还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

2、选出组长

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还要选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我采取个人自荐、组内表决的方法选组长,并对小组长宣布职责及相关要求。

3、小组命名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组的特点给自己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平时回答问题或是小组成员一起完成的任务就以名字的形式作为标记。同学们都很踊跃每个小组都有自己响亮的名字,如:“智慧组”、“优胜组”、“奇迹组”等。

4、小组合作

在平日上课时,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评价,互相监督,共同提高,初步掌握小组评价的过程。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也可以每人独立思考,抽签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意见,大家再发表见解,更可以互相提问,再共同讨论。这样的讨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

二、积分办法:

平时学生的纪律表现、行为习惯、卫生等方面分别有具体的班干部负责检查统计,表现好的给小组加分,再由组长负责给本组相应的个人加分,表现不好、给班级抹黑的相应扣分,学校扣分的加倍扣分。如:课堂上回答问题,默写全对,在规定的时间背过课文,出的手抄报被选中等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不遵守纪律,打架、骂人,不完成作业等都要扣掉相应的分数。每个小组长手里一份记录表,每天对本组同学做好相应的记录,班级对每个小组的分数每天一汇总,每周统计好,用于学期汇总。

三、奖惩办法:

根据小组的积分,积分满10分给小组一颗星作为奖励,三颗星星可以升级为一个月亮,三个月亮可以得到一个太阳。学期末根据小组所得标志的多少评出三个优胜小组,组内每个成员发奖状,并有对应的物质奖励。另外根据学生个人积分的多少评出10个优秀小组成员,发喜报给学生带回家,让家长共同分享孩子成长中的快乐。

小组分组与小组评价的策略 篇7

一、小组分组方式选择的策略

1.常见的小组分组方式

小组分组方式可以归纳为三种:随机分组方式、指定分组方式、随机分组和指定分组结合的方式。

2.常见小组分组方式的优缺点

随机分组学习方式由于分组的随机性, 可以最大限度地锻炼中职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考查学生的组织和判断能力。随机分组不能保证小组之间实力的均衡, 容易让合作能力稍弱的小组对学习产生畏惧。对于教师而言, 随机分组的教学引导比较复杂。

指定分组由于各小组实力均衡, 很容易展开小组之间的相对公平地竞赛、游戏活动, 教师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时候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比性。指定分组方式会使同小组的学生以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为中心, 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成为配角, 不能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指定分组和随机分组相结合的方式, 既能兼顾教师教学的需要, 又能让学生有机会和不同的学生合作学习。但是指定分组和随机分组相结合的方式, 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缺陷:为了平衡小组之间的实力, 教师要调整的必然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相对弱的学生, 被调整的学生容易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因为信任, 积极参与;因为不信任, 消极参与。

3.小组分组方式的选择策略

在不同的学习小组分组方式中, 我倾向于随机分组。一方面,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中, 强调的是“以行动为导向,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淡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突出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后两种分组方式固然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但是教师参与过多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实际上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的翻版, 显然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另一方面, 在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中, 非常重视与人合作的能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同事的。在工作中, 因为项目的要求也许要和不同的人合作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 所以学会和不同的人合作, 学会与人相处是学生的必修课。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通过随机分组为学生尽可能地创造与不同的人合作的机会, 提高学生表达自己观点、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二、小组分组评价的策略

小组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有团队的荣誉, 每一位小组成员也有自己的荣誉感, 因此良好的小组评价机制可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水平, 真正实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良好的评价策略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自我评价的策略

自我评价必须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 自我评价应该是对小组成员自主学习过程的一种评价, 这种评价着重于小组成员反思总结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行为, 如任务的参与程度、任务的完成程度等。另一方面, 自我评价应该对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学习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着重评价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对其他小组成员的帮助、对小组任务完成的贡献, 如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是否积极帮助同组成员等。

教师要保证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的有效性, 就要设计出比较全面的、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突出学生主动参与能力、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的评价量规。小组评价的结果要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并由小组成员根据评价量规评选出小组学习中表现最佳的学生, 保证小组成员自我评价的有效性。

2.小组互评的策略

小组之间的互评应该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 应该评价小组团队合作是否成功, 这种评价在于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协作学习, 同时反思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不足。另一方面, 应该评价小组团队完成作品的情况, 比如完成任务的质量如何、有哪些创新等, 这个评价侧重让学生学会发现其他团队的优点, 并借鉴这些优点, 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职业能力。

教师要保证小组之间评价的有效性, 必须设计出能反映出小组之间评价的良好的评价量规。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制定一些规则, 要求学生不能给本小组评分, 让学生把自己完全置于其他小组评价员的地位上, 保证小组评价的有效性。

3.教师评价的策略

小组评价完成后, 教师应该给出教师评价。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评价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的评价, 评价的方式要恰当, 表扬学习过程中比较突出的、有亮点的环节, 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采取简单粗暴的批评方式。另外,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淡化对小组学习结果的直接评价, 重点评价学生的信息搜集与整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职业能力。

游戏小组 篇8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工作;游戏治疗;小组工作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A-0059-04

游戏治疗是指利用游戏的手段来矫正青少年心理行为异常的一种治疗方法。游戏治疗的基本理论观点认为,游戏是青少年处于本能的活动,他们通过游戏认识世界和自己,游戏是他们表达内心感受,疏导内心困惑、悲愤、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一种手段。[1]游戏之于青少年相当于语言之于成人,成人通过语言来表达感情,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而游戏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治疗。正如美国著名游戏治疗专家Garry所说,玩具是孩子们的词汇,游戏是孩子们的语言。[2]

近20年来,游戏治疗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大陆地区游戏治疗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且国内有关游戏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和医学领域,社会工作关于游戏治疗的专门研究很少。本文旨在对青少年小组游戏治疗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即以小组工作的方式开展青少年游戏治疗),并对小组游戏的治疗过程和应用技巧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为何要开展小组游戏治疗

青少年阶段始于8-12岁(青少年早期),终于20-22岁(青少年晚期)。

开展青少年小组治疗的挑战在于如何使其参与其中。绝大多数成年人参加小组都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完全出于自愿的;而青少年则不同,有些青少年的父母、学校、法庭都认为他们需要参加小组治疗,但这些青少年通常不情愿参加。因此,工作者需要想些办法,抓住这些不情愿的青少年,吸引他们真正参与到小组当中来。

人类的本性是以群体的方式生存的,对青少年来讲,组成自己的团体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抓住青少年参加小组游戏治疗的一个关键。跟同龄人的关系是青少年关注的重点。青少年们将自己大量的时间、注意力、兴趣和精力都放在与同龄人关系有关的活动上,而小组游戏治疗正是利用了这个发展原则,从青少年最希望而又最担心的角度入手——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出于很多原因,在小组中与青少年一起工作,比提供个别辅导要有效得多。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他们的乐群性。小组是青春期的伙伴,在青少年成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小组也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要载体。社会工作者通过富有实践性、趣味性和创造性的小组游戏,来激发参与者的各种热情,可以帮助青少年多方获益。而通过小组游戏来传递社会工作理念和手法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榜样示范、行为锻炼、情景感染、竞赛激励、角色模拟等。

(二)青年人通常会认为自己的感受别人无法理解,但如果发现在小组中其他组员也有同样的感受时,特别是当他们发现同龄人有同样的感受和想法时,他们的思想会发生变化,从而能实现经验一般化的治疗。

(三)小组降低了在个案工作过程中成人与孩子之间不自在的感觉。在个案中,一对一的案主与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令很多青少年感到不自在,尤其是问题青少年,他们与成年人,包括与自己的老师、工作者、法官之间的关系,常常不令人满意。在他们看来,成年人就是自己的“敌人”。而小组中出现的权力平衡减少了青少年在个案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信任和担心。

(四)小组工作对质了青少年的自恋心态。很多人在青少年时期都或多或少有点自我专注,有问题的孩子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只关注自己的看法,排斥他人的观点。而在小组中,这种自我中心的视角会受到对质。比如当某个组员表达自己的自恋心态时,其他组员的回应方式可能就是不关注,甚至是轻蔑,这种态度对自恋的组员来讲,有可能会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要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可,首先要尊重和关注别人。[3]

(五)小组治疗为青少年提供了学习社交技巧的场所。在个案工作中,工作者所能运用的方法和扮演的角色都会有很多限制,而在小组中,工作者可以通过观察组员们之间的互动来获得更多的信息,在必要时进行及时干预。组员们可以在小组中反复练习一些技巧,比如:如何恰当地参与小组讨论;怎样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权力;在小组中如何处理厌倦、愤怒和悲伤的情绪;如何表达同理和接纳;如何共同制定小组的工作目标和策略。

二、理想小组的必需条件

开展青少年小组游戏治疗,有几个条件是组成理想小组的必备条件。当然,现实和理想之间可能会有一些差距,但它们依然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

(一)小组领导者必须仔细挑选组员。理论上最理想的做法是,工作者本人先进行组员招募,然后进行组前访谈,选择那些符合小组主题,能够从小组活动中真正受益的人,或者是对小组发展能有贡献的人,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和新组员进行访谈时,要就小组治疗主题进行一定的交代和沟通,要向他们介绍小组治疗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小组治疗有意义,每次活动将会有些什么变化,组员们应该做些什么等。比如,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从自己接待的个案中选择组员来参加小组活动,而任课老师也是向工作者推荐学生参加小组的最佳人选。

但我们常常碰到的情况是,工作者无法选择组员。比如相关机构给我们安排过来的病人、案主和学生,如特别问题小组(受到性侵犯的女孩)、药品依赖青少年小组,或者是离婚家庭子女小组等。这种情况就需要工作者在开展小组活动前和组员做好充分的沟通和规则的制定,以防止部分组员过早退出小组。endprint

(二)在性别安排上,年纪较小的青少年适宜同性别小组,而年纪稍大的青少年最好安排在混合性别小组。11-13岁的青少年比较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在这个年龄段,不同性别的青少年虽然会对异性产生一定的好奇感,但双方仍然倾向于远距离地评价和沟通,基本上男女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约会都是在同性别中策划和行动的。所以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开展混合性别的小组,组员通常会根据自己的性别建立同性别的次小组,降低小组治疗的效果。而14、15岁以上的青少年较多会把注意力放在异性身上,女孩关注自己在男生眼里是怎样的,男孩会去解读来自女孩的反应,男女生在互动过程中出现担心、沮丧、期待和伤心等情况,此时,我们举办的小组就成为探索男女性别差异、实现青少年正向积极交往的一个舞台。

(三)小组规模最好在6至10人。从组员的人数来看,太大或太小都不适宜。两三个人组成的小组无法产生小组动力,且有成员缺席时会影响小组的进程;而15个人组成的小组肯定会出现茶馆式的噪音,且不利于工作者关注每一个成员。

(四)小组成员需要固定、封闭,尤其是治疗性小组,一旦小组构成就不允许新成员加入,这有助于成员关系的稳定和活动进展的连贯。但在医院等机构开展的小组常因成员出院退出而需补充新成员,这种小组要考虑运用更为固定的程序,每次活动不要太依赖上一次的参与情况。

三、小组游戏的活动设计

不同的小组由于组员的结构、小组的互动与小组目标不同,各自的发展步调与路径也不一样。但一般情况下,小组的发展还是有大致的脉络可依循,有一个从开始形成到彼此适应、成熟、转折并结束的过程,会经历一个有生命的发展周期。在小组发展的不同周期,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游戏。比如:在小组前期,可设计“破冰”类游戏以进行自我介绍;在权利和控制期宜设计沟通类游戏;在亲密期要设计一些能让小组成员扬长避短的游戏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差异期,可组织一些自我探索类、自我表达类的游戏;在分离期则适宜设计一些类似能“重生”、“复活”的游戏。根据小组目标的不同,工作者可以选择的游戏也有很多。在“与同伴相处”主题方面,可以安排的游戏有“结对子”、“信任行走”、“友谊之石”等;在“处理身份认同”主题上,可以安排的游戏有“垂钓想法”、“流行歌曲大比拼”、“运动衫”等;在“与家人相处”主题上,可以安排“家庭雕塑”、“家庭记忆”、“家庭中的幸存者”;在“性问题”主题上,可以安排“透过鱼缸看男孩—女孩关系”;在“处理情绪”主题上,可以组织“羞愧游戏”、“爱的信笺”、“失落循环”;在“药品问题”主题上,可以安排“药品依赖”、“青少年剧场:一个好人的起落”等。工作者可参照各游戏手册来计划和组织,也可自行创造设计新的游戏活动以更好地贴近小组的宗旨。

四、规则在小组游戏中的重要性

青少年小组是一个让青少年自由表达自己的平台,但我们仍然需要同小组成员讨论小组的规则。自由表达和规则看起来似乎水火不相容,但实际上他们是密不可分的。在小组开始阶段的几次活动中,工作者需要介绍成员,简述小组目标,澄清工作者的角色和工作方式,鼓励成员互动,另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任务,就是讨论和制定规则;因为青少年小组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青少年的归属感,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我意识。工作者必须有效地制定规则,并让组员们明白规则是什么,反复练习这些规则,同时得到彼此之间的反馈。比如工作者事先制定小组规则或与组员共同讨论制定规则,在每一次活动的开始,都可以给组员宣读小组宣言,要让组员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出现的。这个方法可以明确界定规则,提醒组员去遵守规则,并能培养组员的主人翁意识:“这是咱们的小组,它的成败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表现!”[4]

小组宣言中应指出两个不可接受的行为,一是不友好,一是小团体。不管是组员之间的不友好,还是组员同工作者之间的不友好,都是不允许出现的。如果这种行为一再出现,就一定要采取干预行动。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就是将肇事者请出小组。有问题的青少年时常会在小组中捣乱或闹事,他们会试探工作者的底线在哪里,我们有必要让青少年明白有一些东西比自己更强大更有力。不断强调规则就是向组员表明一切都在工作者的控制之中,小组结构就像是给组员编织的一张安全网,青少年可以在网中自由活动,但是行为会受到必要的限制。

小团体也是青少年小组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小团体的标志就是拉帮结派坐在一起,窃窃私语,这成为组员将自己与其他成员区分开来的主要方法,而这背后则隐含了“高人一等,我很特别”的优越感,它对小组的团体凝聚力和团体文化是具有破坏性的。此时,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简单的三步措施:(1)提醒。提醒肇事的两人小组或三人小组,拉帮结派在小组中是不允许的。(2)移位。如果继续讲话,可以让其中一人与其他组员调换位置,以将小团体分开。(3)请出小组。如果他们坚持只与某几个人交谈,将他们请出小组。在做出这样的决定后,工作者应该强调自己要把优先权让给小组整体的利益而非个人利益。但即使这样,在下一次小组活动开始之前,我们还需要与被请出小组的成员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沟通,要请他们回来,并坚持要签订一个遵守小组宣言的书面或口头的协议。另外,工作者在强调规则的同时也要关注组员的尊严,需要将某些组员请出小组,并不代表我们可以让组员受辱。

五、成功带领小组的治疗性要素

青少年游戏治疗小组成功的主要秘诀在于工作者的态度,态度反映了工作者对治疗关系的基本立场和工作投入的程度。关于助人关系中的治疗性要素,我们认为有必要注意以下几项:

(一)建立关系。青少年对成年人的权威非常敏感,他们能在瞬间察觉出你是否真正关心他们。因此,在小组游戏开始前,工作者要与每位成员进行面对面的会谈,澄清双方对彼此的期待、权利和义务,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二)一致性。小组工作者必须做到言行一致。假如工作者鼓励自我坦露,并认为这是情感恢复的重要部分,但是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又对大家的分享进行批评,小组成员就会认为他是言行不一的人;假如工作者一方面提倡人人平等,但是在对待男孩和女孩时明显表现出重女轻男,他的可信度也将下降。主动承认自己的偏见和不一致,能够帮助工作者找回自己的可信度。endprint

(三)倾听和同理。每个组员都有权利、也需要表达自己,因此工作者要承认青少年有自由表达情感尤其是负面情绪的需求;要专注倾听而不加责难或批判,以尊重、温暖的态度引导组员将积压许久且未被允许或未能充分表达的情绪抒发出来,因为这些情绪可能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另外,在回应组员的情感表达时,多运用同理心告诉他们“我理解你”。运用同理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发现和认识自己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非批判态度。工作者必须以非批判的态度来了解青少年的境况,暂时搁置自己的参考框架,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内,投入其内心世界,并从对方的观点与角度设身处地地体会和了解其主观感受。同时,也不能迷失自我和过分认同对方,需要保持客观理智,协助组员分析情况和解决问题。[5]

(五)接纳。将每位青少年视为有价值,有独特的性格、气质、思想、观念和背景的独立个体。接纳不等于赞同,接纳是承认其独特性,不带任何批判性。[6]在很多情况下,人的改变就是通过接纳来实现的。

(六)适度的感情介入。一方面,工作者要对组员抒发的情绪给予适度支持和同理,以增强其安全感;另一方面,也要能掌握整个小组进程,适时适地地回应组员,必要时需做适度的自我表露,亦有感情的投入和流露。如何巧妙地运用自我表露不仅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艺术。青少年需要了解工作者作为普通个体的一面,但是,成年人和青少年之间的界限仍要十分清晰,工作者可能与他们同行,但未必一定要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员。

游戏治疗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方式应用到社会工作领域,对于工作者来说在应用方面确实存在一些挑战和不足,比如游戏的专业性不足、活动时间有限、后续工作难以开展等,但实践也证明了小组游戏治疗很受青少年的青睐。青少年通过游戏表达自己的内心,将真实的自己在活动中展现出来;社工也通过游戏深入接触了案主的内心世界,发现案主的问题,并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解决案主的问题。笔者认为,由于小组游戏治疗本身的治疗价值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小组游戏治疗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实践检验,获得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峻岭.游戏治疗心理障碍[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5).

[2]Garry LL. Play Therapy——The Art of the Relationship[M]. PA: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c.1991.10-11.

[3][4]苏珊·卡罗尔.青少年小组游戏治疗师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7.29.

[5][6]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113.112.

责任编辑:丁伟红

Abstract: Adolescents social work is a service process and activity, during which social workers take full advantage of professional theory, methods and skills to coach adolescents according to his or her physical and mental feature, interest and hobby, motivation and need, and family backgrou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value, so as to help adolescents solve their problems, recover their function and achiev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eam work using play therapy gives consideration to social work, adolescents age and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It contains the concept of role playing and learning experience. Also, it is an effective and magic method when applied properly. The premise of the achievement of its therapeutic value is that our work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rules, design the games which can bring out the theme, employ a variety of leadership skills and apply all the therapeutic factors.

上一篇:童话城堡拓展版教案下一篇:2011兔年春节给父亲的新年祝福语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