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捆绑

2024-07-02

小组捆绑(精选7篇)

小组捆绑 篇1

近年来, 伴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改革, 人们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 社会越来越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在这种时代潮流下, 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就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要成才, 先成人”, 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成绩、品质、性格、能力等等。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 如何锻炼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成为一个问题。在这种大环境下,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产生了, 那就是小组合作性学习, 让学生自己充当课堂的主人,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积极地讨论探索, 自己得出问题答案, 最后才由教师做出指导。

一、问题

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方法——小组捆绑式评价, 在真正实施过程中, 往往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小组划分不科学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往往为了节省课堂时间, 直接按前后座位将学生划分为四人组或六人组。这样就不能让不同层次和能力水平的学生构成一个整体, 取长补短, 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 时机运用不适当

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和学校教学设施的不同, 对于教学方式的运用也应该有所不同。但一些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些因素, 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片面地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这样就造成了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

(三) 学习规则不明确

很多教师给出问题后, 立刻叫学生探索讨论。这时, 教室里就会出现一片积极探索讨论的场面。其实, 只要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 很多时候很多学生只是利用这段时间闲聊;也有的小组虽然是在针对问题进行讨论, 但是也只有一两个发言人, 有的小组没有一个人发言。

(四) 学习时间不充足

很多教师在给出问题之后, 往往几分钟就说“停止”。其实这个时候很多小组都没有真正展开合作探究, 对问题的剖析自然不够。

(五) 课后评价不全面

小组活动之后往往会被要求每组推荐一个组员出来进行小组成果的汇报交流。这时, 评价的不全面就体现在两个方面。学生方面, 由于以上种种因素, 课后评价有可能只是发言人自己的想法, 而没有凝聚全组人的智慧。教师方面, 很多教师在学生给出评价之后只是简单地形式上地夸一句“你说得不错”“想法不错”, 很少对学生的态度、想法、能力进行评价。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挫。

二、措施

针对这些问题, 为了开展真正高效的小组合作式学习, 让小组捆绑式评价在小组合作性学习中发挥作用, 经过积极的探索, 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很关键。

(一) 系统科学地建组

1.合理划分小组成员。在分组之前, 教师应该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性格差异、学习特点都有一定的了解。在分组时确保公正, 做到组与组之间能力相当。

2.确定小组成员责任。在小组成员划分完成之后, 小组内部应该推选一位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组长, 负责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以及维护小组讨论秩序。

(二) 制定合作学习标准

制定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标准包括了一系列的内容。

1.课前准备。

2.探索讨论, 在明确了小组各成员的任务之后, 小组应进行积极热烈的讨论, 主动发言, 达到解决旧问题、提出新问题的目的。同时, 应杜绝闲聊、说笑等不良现象。

3.展示倾听, 主动参与, 思路清楚, 条理清晰。同时, 组内成员之间应做到善于倾听, 优势互补。

4.团结协作, 小组成员之间应该积极地互相帮助, 共同解决疑惑。

(三) 明确评价内容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组评价应围绕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完成作业的情况、学习成绩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具体实施方法有:将个人与集体结合起来, 同时建立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制度。哪个小组作业完成得好, 教师就给哪个小组加分。哪个小组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良好, 教师同样给这个组加分。但是, 如果有哪个组出现说笑、抄袭作业等不良现象, 也会相应地扣分。这样下来, 哪个组的综合分最高, 便会得到一定的奖励, 同时对没有得到奖励的分组要仔细分析原因, 鼓励他们下次努力。

(四) 注意关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应该根据学生的各种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 不偏爱优秀学生, 不歧视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在评价语言上多下功夫, 让希望的话语在学生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让学生树立自信, 引领学生走上自主高效合作学习的道路。

总之, 小组捆绑式学习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心智的开启,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在探索讨论中得到发展。同时, 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使之更适应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教师在新教育理念下, 必须始终掌握以学生为中心的主线, 重新评价自身角色, 积极地带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新活力, 赢得新成绩。

参考文献

[1]张玉静, 陈建成, 王刚.团队绩效评价视角下小组合作学习多元评价设计[J].科技与管理, 2011 (1) .

[2]王书睿, 李妲, 孟婷婷.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日语成绩评价体系[J].教书育人, 2012 (27) .

小组捆绑 篇2

一、背景与现状

1、培养习惯的重要意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素质教育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现在的青少年儿童中,独生子女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在爱河中泡大的“小宝贝”普遍出现生活无规律、行为霸道、不懂礼貌、丢三落

四、磨蹭马虎、意志薄弱、孤僻胆小、自理能力差、个人卫生差、等不良行为习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由此可见,当今的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健全的人格,这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2、自主合作学习的需要。新课标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关键的就是不能抛弃任何一个学生,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同等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而从现实来看,学生基本上是习惯于教师灌输式的被动接受性学习的。所以严格的说,他们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习惯,甚至可以说,还不太会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面对这样的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3、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我校今年面临着班额大,师资紧张等不容易回避的困难,而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根本,是社会、家长关注的焦点,质量如何提高是值得每位教师深思的问题。

二、理论依据:

孩子们的学习过程是与教师的评价理念相结合的。小组捆绑式评价目的是要增强伙伴互助的实效性,把小组评价与学生个体的评价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捆绑评价的激励作用,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激发集体荣誉感、责任感有积极作用。这种捆绑式评价机制既可以避免大锅饭,又可以避免个人英雄主义。同时,同伴之间要讲究交流和表达技巧,多一点商讨,少一点定性,在合作交流中,学生逐步养成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悦纳他人的态度,使得每一次互助都是一次平等的对话、心灵的撞击与理念的升华。

三、指导思想

实行小组管理的目的,就是推行学生自主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师一定要民主引导和科学的评价制度导向。

所谓民主引导就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同学是平等的,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在学习上只是暂时的先进和落后而已。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只看别人短处,而不看到别人的长处。因此,小组中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同组中在这方面相对薄弱的同学。学生需要教师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加深认识,学会平等待人。师夷之技以制夷。同时通过教师自身对班级差生的亲切指导和班级干部的热情帮助,带动全体同学形成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班级氛围,形成“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互帮互助的局面。

思想认识层面问题解决后,就需要有科学的评价制度导向,保证这种良好氛围的深化和发展。科学的小组捆绑式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捆绑评价作为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小组合作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实施“捆绑式评价”,必须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去执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1、有法可依。制定详实的评价方案,并且打印、张贴在墙上,让孩子们明白评价的内容,让他们对照着执行,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让他们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2、有法必依。在全班民主制定各项制度的基础上,一经宣布,教师就要严格按照制定去实施,决不可虎头蛇尾,看面子,走后门,确实让制度说话,让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谨防不公平,开绿灯的情况发生。

3、违法必究。小组之间一条龙监督,做到组对组,人对人,加大监督力度。及时将监督的情况报告给班长,并予以登记,让制度落到实处。做到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绝不姑息任何违反校规校纪、班规班纪的行为,不放过任何一个影响学校、班级声誉的事情。

4、执法必严。就是要严格实施各项措施。不能姑息迁就。让违纪同学能够够感受到纪律约束的公信度,自觉遵守,对制度心存敬畏,不越雷池半步。

四、实施方法

1、小组建设

(1)首先要在分组上做文章。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等各个方面综合考察之后确定构建小组。结成强弱搭配的“一帮一”对子,对学习目标、课堂纪律实现互相帮助和制约的捆绑式激励机制。

(2)小组个性化文化建设:个性化组名、组规、小组标志牌、组内警言等。

(3)小组制订课堂学习操作规范。

A、学习规范制度:

自学阶段,要独立学习,不能打扰别人;

交流阶段,轮流发言,其他的成员要注意倾听、记录,相互补充要等别人说完,要大胆、礼让; 展示阶段,不能推诿,轮流展示,一人展示完,其他人补充完善,要学会倾听。

B、小组交流规范:

不仅要讨论答案对错,而且要搞清为什么、错在哪里、错误的症结是什么、包含哪些知识点、用

了哪些方法等。

C、限制机会制度:对强势学生进行发言限制,优等生每节课发言不超过2次,希望生每节课发言不少于1次;如优等生和希望生同时起立,优等生应请希望生优先发言,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希望生。

2、制订班级操作细则。

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一群刚开完会的人要拍集体照,可能是由于开会时间长的缘故,也可能是由于上了年纪的原因,随着“咔哒”一声响,人们有睁眼的也有闭眼的。于是,摄影师决定重新拍照,可是重复几次,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虽然人们也齐声喊着:“一、二、三!”而恰巧就是在“三”字上一些人坚持不住了,眨了一下眼,造成了拍照失败。这时,其中一个人主张换一种思路尝试一下,结果大功告成。原来,他建议所有与会者全闭上眼,听他的口令,同样是喊“一、二、三”,在“三”字上一齐睁眼。果然,照片冲洗出来一看,一个闭眼的也没有,全都显得神采奕奕,比本人平时还精神。

通过这则故事,小组捆绑式评价也可以换一种思路。就是对于各小组的评价采取加减分制,而不是纯扣分制。哪个小组进步最大,这个小组的积分就可能最高。而进步最大的可能性就在于那些平时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身上,因为他们最有可能也最有机会成为进步最大的学生,只有他们才可以为本组赢得更多的积分。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为本组赢得更多的积分,本组的其他成员都会积极主动地去帮助、支持这些人,从而促进和增强了组员之间的合作与团结意识。(详阅“

五、他山之石”)

3、评价管理

评价奖励是武器。我们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教师对小组评价量化。以您的课堂要求为原则(比如:认真听讲、声音洪亮、合作学习、遵守纪律等),若有学生表现很好,您可以表扬他(或她),并给其所在的小组加上一定的分数,以示表彰;若有学生表现不好,您可以指出他(或她)的问题,并给其所在的小组扣除一定的分数,以示批评。评价范围: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自习课守纪情况、早读和晚读是否认真等。班主任迅速在班级黑板的左侧偏上位置,划出教师课堂评价的表格。各任课老师每节课随时在黑板上当堂公布打分(给相应小组加减分)情况。

小组成员评价的具体实施办法是:

教室内挂有一块专门用来记录、考核小组评价结果的黑板,每节课、每天的分数都记录在上面。(内容包括:课堂评价、测验奖励、纪律表现、内务、公益心、特殊表扬)

强化每日反馈制度。利用夕会(每天下午活动课结束前10—15分钟),由值日班长牵头,每组小组长向全班汇报本组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一来可以对小组进行一种监督,另外在每日反馈的过程中,小组之间有比较,他们会看到本小组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还有不足。通过比较、反思促进提高

班级活动小组化。我们力求评价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对个人表现评价的:对在课堂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在每周进行“解答之星”“进步之星”等的授牌奖励。也有对小组捆绑评价的:作业、检测、每日常规等都可进行小组捆绑式评价;奖励方式多种多样:流动红旗授予,星级小组命名等。班级要用好墙报栏和教室内四周墙壁,让其均成为学生展示的平台、班级评价奖励的舞台。其中,以“星级学习小组”评选为例。班级可组织开展“最活跃团队”(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声音响亮,发言启人深思;对于疏漏部分,组内成员相互补充。)、“好作业团队”(能认真独立的完成各科作业,字迹清楚,完成质量高,评价优秀;对于错题能及时纠正,作业效果好。)、“善合作团队”(小组分工明确,合作效果好,能有效解决老师布置的任务,并能在进一步的探究中,提出解决办法或疑问。)、“最守纪团队”(课堂上全组认真听讲,无人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课后,活动有序,无人在教室内外吵闹喧哗。)、“最进步团队”(在各科学习情况了解中,全组同学平均成绩进步较大。)、“最优秀团队”(组内成员合作竞争,互帮互助,积极向上,在各类活动中有较好表现;能关心集体,积极为班级、学校赢得荣誉。)等的评选。这类评选可每周进行,也可每月进行,但必须在班级、年级形成正常的评选机制,不可兴之所至。

4、价值引导

(1).每周根据得分结果,评选出一个优胜小组,公示在黑板的正前方。获得优胜小组的成员,每人可以直接加一颗星。

(2).连续一个月被评为优胜小组,或者被学校评为优胜小组的,小组每个同学直接加两颗星。

(3).学期末,小组所有成员的得星总数作为评选优秀小组的唯一依据。个人得星总数作为评选各种荣誉的唯一依据。

五、他山之石

Ⅰ、**班小组合作学习捆绑式评价细则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通过加强小组建设和小组自治,营造浓厚的小组互助学习的氛围,构建自主互助的学习型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中生动活泼成长。

一、评价过程及方法

1、小组评价,以班级自主管理为主实行周汇总、月小结,充分利用周会课对班内各小组学习生活进行评比总结,优胜小组在班内表扬栏公示,每月评出的优秀小组学校予以奖励,并在学校集会上进行公开表扬,学校展橱内公示小组集体像。

2、优秀小组的评选依据:

(1)、小组评分从卫生、日常行为习惯、课堂表现、学业成绩四个方面进行。

(2)、“卫生”与“日常习惯”由班内卫生委员和委员评价,“课堂表现”由任课教师评价、“学业成绩”由在每次学业成绩测试后测算。

(3)、记分采取小组累积计分的方式。

(4)、周积分计算:按照小组的周累计分数排名1——9名分别记9——1分。月积分计算:周累计积分的和。学期积分计算:几个月的累计积分加成绩积分。

二、评分细则

卫生(每天值日由卫生委员监督完成)

1、各值日组要按时清理卫生,不按时者扣1分。

2、各值日组清理不彻底、有死角扣1分。

3、清理工具不按指定地点摆放,摆放不整齐扣1分。

4、小组成员不讲究个人卫生,有1人次扣1分。

日常行为习惯(由纪律班长监督完成)

扣分项目:

1、有事有病未请假或擅出校门者有1人次扣1分。

2、发现有去网吧者,有1人次扣2分。

3、学校重大集体活动未穿校服者,有1人次扣0.5分。

4、损害公物(包括桌椅、粉笔、热水器、清扫工具、玻璃、门窗等)者有1人次扣2分

5、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说脏话者有1人次扣0.5分。

6、课前、课后在教室、楼道追逐打闹,有1人次扣0.5分。

7、参与打架事件,本班内打架者有1人次扣3分,跨班打架者有1人次扣6分,跨年级打架者有1人次扣10分。

8、故意上课迟到、早退者,有1人次扣0.5分。

9、顶撞老师,有1人次扣3分;欺负同学,有1人次扣2分。

注:班干部、小组长违纪的双倍扣分。

加分项目

1、发现打架苗头,及时向老师汇报,避免打架事件发生的有1人次加3分。

2、主动做好事者,视其影响加2分。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每人次加2分

4、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奖)的,每人次奖3分

课堂表现(由课代表监督完成)

1、课堂不专心且造成不良影响,视其行为扣3分。

2、课堂表现积极,展示表现(包括语言流利、字迹工整、表达准确等)突出的加1—2分。

3、课堂思维活跃,有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的加2—3分。

学业成绩(由学习委员监督完成)

1、学业成绩分=平时作业分+测验优秀得分

2、平时作业分:每科作业必须按时保质完成,有一次不交作业扣1分,作业完成特别优秀,有一次加1分。全组作业都达优,每人再另加1分。

优秀得分:每次测验,课代表协助班主任统计出各科满分;有一人次分别加3分,优秀,有一人次加2分;不及格人数,有一人次扣2分。计算各小组得分排名,第一名到第十三名分别记13——1分。

Ⅱ、小组捆绑——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小组学习决定成败——著名教育记者李炳亭在他的《高效课堂22条》中如是说。“1:6”的高效学习法不仅仅适用于学习,也适用于评价体制。强调团队意识,每个人的团结合作才能真正使集体强大起来。把评价落实到小组内,小组长对每个组员进行评价,促进组员的进步。把小组内的每个人捆绑在一起,每个组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紧紧团结在一起,在评价机制的激励下进行着和其他小组的竞争。小组长不仅仅是督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评价组员。组员是否能快速聚焦、认真倾听和反应、进行质疑对抗。

Ⅲ、多层次分组,分合有变

“捆绑”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竞争中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小组之间会出现恶性竞争。仔细深入地考虑一下,这是急于求成的心理让我们的引导迷失了方向。

为了激发小组之间的竞争力,我们会有意表扬某一小组,这种带有目的性的表扬会成为小组恶性竞争的根源。我们分组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竞争,而是让学生学会竞争,让学生懂得“游戏规则”。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关注更多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本身。

分小组的时候,教师可按不同标准加以调配:可以按照语文学习情况把班里的学生分组,再按照数学学习情况的标准分组;还可以分成创新组、探究组、进取组等,这样就可以淡化小组之间的独立性。他们的合作是暂时的,又是永久的。暂时的是因为他们有了新的任务后将重新组合;永久的是因为小组一旦形成就不做大的改动,他们的成员是较稳定的,这样他们的合作会更默契。这样也不会因分组而失去班级整体意识,造成“班独”。

奖罚有度,可以让小组之间良性竞争,享受竞争的乐趣。分合有变可以减少小组之间的“恶搞”,学生不会因某种原因排斥一位学生,因为多层次的分组可以让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学生发现他

人的闪光点。Ⅳ、小组捆绑式评价要讲究艺术

小组捆绑式评价实施的前提是公平合理,也就是在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到各种力量的均衡,组员性格特长的互补和相容,如果小组之间实力相差悬殊,怎能捆绑评价?如果老师硬要那样做,势必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平衡,纷纷退出竞争。魏旭老师的苦恼并非是小组捆绑评价本身造成的,而是操作不当引发的不良现象。

分组一定要有老师的参与,力争让各组实力均衡,这样才能激发小组间的竞争力。

另外,老师要根据小组的发展情况,有目的的定期调换个别组员甚至组长,以保证小组间的竞争力。否则,毫无悬念的竞争有名无实,达不到捆绑评价的目的。

再者,捆绑式评价,并不是一味的互相扣分,那样的评价就变了味。我觉得评价要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为出发点,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为目的,尤其以如何评价能让优秀生最大限度地帮助待优生。这是我们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也是小组捆绑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拿我所教的数学学科来说吧,我规定:作业全对的可以给小组加一分,主动做思考题,每做对一题加一分。这两条是为优秀生考虑的,对于待优生通常这两条得分的几率很小。为此,我增加一条这样的规定:待优生要根据进步的幅度给小组奖励。可依据对题率依次奖励3分、2分、1分。这样每个成员都有机会为小组挣分,每个人都是小组获胜的主力军。为了改掉个别学生订正作业拖拉的毛病,我又加了这样一条规定:订正作业最快的小组可以依次加3分、2分、1分,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就会互帮互助,此举可以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周末,累计分数,然后根据分数高低依次排列出各组的等次:A+AB+B……并记于学期小组排行榜中(教室墙壁宣传栏“你追我赶”栏目中记录着各小组每周、每月、每学期竞争的全过程)。

我觉得任何一种评价的可取性都取决于操作的科学性,所以,我认为小组捆绑式评价可取,但要讲究操作的艺术性。

Ⅴ、对症下药消除“捆绑”毒副作用

据笔者观察,小组捆绑评价忽略了学生个体评价存在的重要性甚至合理性,学生需要有集体荣誉感,更需要有自我,更渴望通过表现得到大家的认同乃至赞许。为捆绑评价而捆绑评价,甚至因此忽略学生个体评价,只会助长某些学生的“大锅饭”心理,助长其对小组的依赖感同时淡化其责任感,从而降低其对小组对班级的贡献动力,与我们推行小组捆绑评价的根本宗旨背道而驰。通过小组捆绑评价树立集体主义精神与为他们提供个性化表现机会并为之喝彩并不矛盾。相反,有了个体的倾心付出与奉献,我们的集体主义才有可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个体评价与集体捆绑评价并重,统筹兼顾,两手都抓起来,硬起来,二者才有可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Ⅵ、扣分不是目的读了魏旭老师发表在《中国教师报》的文章《小组捆绑评价可取吗》,我很有同感,因为我也有过这样的困惑。后来,我改换了评价方法,学生在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学习成绩几方面都得到良性改变。

实行小组管理的目的,就是推行学生自主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另外,小组评价机制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我班的细则规定:以本队上一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为基准,平均分每提高一分给队长加2分,队员各加1分;单科每增加一个及格(或优秀)人数给队长及进步者(即所增及格或优秀者)各加2分,其他队员各加1分。排名进步者按在全班排名每进步一名另加2分;此条可累计加分。以本队上一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为基准,每退步一分平均分给队长扣2分,队员各扣1分;每减少一个及格(或优秀)人数给队长及退步者(即所减及格或优秀者)各扣2分,其他队员各扣1分。排名退步者按每退步一名另扣2分;此条可累计扣分。这条细则似乎有“捆绑”之嫌,但细分析,如此“捆绑”,使学生明白只有互帮互助,才能共同进步。

Ⅶ、小组捆绑式评价两步走

但是为什么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案例中的现象呢?其实只要我们灵活运用小组捆绑式评价,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这样的评价中发展、成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也曾经运用过小组捆绑式的评价,也出现过案例中发生的尴尬。但是,我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寻找更好的评价方式。

后来,我把几位班委找来谈心,问他们这种方法到底好不好,他们一致说好,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经过深入探讨,我们采用了如下方法:

第一步,对组长进行培训,让他们正确对待每一位同学,客观地看待每一位同学身上的优点,然后,把全班的45名学生分别用45个签子来代替,由5个小组长分别抽出9名学生,这样,后进生基本上就分到各个小组了。

第二步,不实行纯扣分制,实行加减分制,每组基础分10分,每做一件有利于班级或其他组的事,就加一定的分,帮自己小组做事加分的比例要小得多,然后每次终评的时候,我们评价小组还拥有给每一个小组加分的权利,这是我们班委会商量好了的,就是当那些后进生如果为班级做一件事,我们就给这个小组加分,这样,就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这些后进生感到自己被集体承认了,也就会更加努力克服自己的坏习惯。

小组捆绑 篇3

关键词:小组捆绑式评价;合作学习;规则

一、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学习习惯,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他的学习成绩和成绩基础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分配学习小组的时候,一定要做全面的考虑。教师需要充分考虑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习惯以及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接受能力,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是非常关键的,有效的划分能够让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的时候,要遵循成绩相当的原则,不仅同一个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学习程度一定要存在着差距,而且各个小组之间的总体水平一定要不相上下,这样在进行各个小组的竞争时,可以减少每个学习小组之间的成绩差距,保证比赛的公平性。

比如,采用平均分配的方式进行分组,每一小组最好不要超过六个人,这样每组各个水平的学生都会有,学生人数也不至于太多。在进行学习讨论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仅能够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的学生也能把自身的闪光点带给其他同学,同学之间相互影响,做到取长补短,这样不仅有助于成绩的提高,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二、教师要合理制订合作学习规则

想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英语的成绩,首先就要制订科学有效的学习和奖罚规则,用明确的规则来规定学生努力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小组活动中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承担起自己应尽的义务,大家有分工有合作,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且让平时沉默的学生也能在英语课堂上积极与教师互动交流,回答问题,参与谈论;让不爱学习的学生也能做到课后努力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素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做到爱学习、会学习、学好习。

比如,可以通过不记名投票的方式,每个小组选出一个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来担任学习的组长,将学习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定为学习小组的学习顾问,还可以设置监督员等等。让组织能力强的学生领导学习小组制订适合本小组的学习策略,最快速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协调好组员之间的关系。学习小组要团结友爱才能更好地取得进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小组成员可以用英语交流来增进感情,比如,“Boys and girls,I have a good rest last night,how about you. Or I met a interesting person yesterday,he is a funny boy who has big eyes...”这样英语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可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改变来做相应的调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尝试扮演小组内其他不同的角色,感受到不同任务和责任,领略不同的心情,化解组员之间的矛盾,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个体和总体成绩的提高。

三、制订科学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不仅需要教师来制订,还需要每个学生来补充完善,大家共同谈论出更适合班级的机制。评价机制的设定对于实现每个人的目标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必须建立起一个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潜能的小组学习评价机制。及时恰当的评价不仅能及时改正学生的学习误区,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起学生对英语课程学习的自信心。

比如,为了帮助提高学习成绩相对不好的学生上课发言的积极性,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一次问题加1分,而成绩相对不好的的学生答一次题加2分。这样,学困生不再是组内的累赘,不再成为同学的攻击对象。而是组内加分的主要对象,每个小组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齐心协力帮助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课上帮助,课后辅导,鼓励他们代表小组发言,不仅让学生养成了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而且使学困生逐渐建立起了自信。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也要进行小组捆绑式评价。全部符合要求的,将会为本组加1分,如果及时补交则不扣分,作业不认真扣0.5分,作业没完成扣1分,作业没交扣2分,一个月内分数高的小组奖励糖果或者小礼品等。这样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明显得到了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也得到了及时的巩固。

捆绑式评价固然有效,但是短期内是看不到太大的效果的,只有在不断改进和不断更新中逐渐摸索,慢慢进步,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长时间地坚持下去,才会看到丰硕的果实。所以捆绑式评价的关键就是坚持,只有一直坚持做下去,才会看到越来越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刘振华.小学教学中运用小组捆绑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教育,2016(2).

[2]闫顺丽.如何运用小组捆绑式评价构建高效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6(4).

小组捆绑 篇4

一、“小组合作、捆绑评价”的分组策略

“小组合作,捆绑评价”充分利用合作与竞争机制,既有小组成员的合作,又有小组之间的竞争。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小组内成员以优、良、中、差四人组成,优化组合,分别为1号、2号、3号、4号,1号为小组长。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相互合作,在合作中提高。

二、“小 组合作、捆绑评价”的有效运用

1.“小组合作,捆绑评价”在自习课上的运用。在自习课上,学生主要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学。自习课预习的内容要在明天的课堂上展示,展示成果决定着自己组的成绩。

2.“小组合作,捆绑评价”在课堂上的运用。“三、四、五”教学模式将整个课堂分为“自学反馈、知识拓展、能力提升、当堂检测”四个环节。

在“自学反馈”中,教师将学生们的错题展现出来,其他小组的学生帮助解决,教师给予适当加分。学生表现得非常活跃,都希望能帮其他组改正问题。

在“知识拓展”环节中,将知识进一步深化,这一环节在教师引领下,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展示。教师根据各小组发言或板演情况给予加分评价。这种方式将学生置于公开的竞争的环境,激活了学生求知的内动力和表现欲,学生不仅动脑、动口、动手还动身,解决了学生厌学的问题。

在“能力提升”这一环节中,知识性的需要板演,就让2号、3号学生进行板演,其余的学生将问题写在学案上。然后再由学生进行点评、加分,在适当的时候教师会进行指导。通过展示板演,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能够更加充分、全方位地展示学情和技能。

在“当堂检测”这一环节中,主要训练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较易题目由4号学生板演,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为本小组争得荣誉而光彩,使学习的积极性与信心倍增。选做题一般由1号学生解决。整堂课,学生动起来了,学习活起来了,由学案引导,由小组合作,在教师的点评下,活而不改其本,乱而不离其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战场”。

3.“小组合作,捆绑评价”在课下的运用。课余时间是学生休息和娱乐的时间,但同时也是学生查漏补缺的大好机会,学生可利用这一时间追赶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小组内进行“一帮一”的辅导,互帮互助,形成了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小组合作、捆绑评价”的注意事项

1.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小组活动的任务布置以后落实到组内要分工明确,记录、讨论、汇报等要责任到人,让每一个人都有事做。同时要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作用,让优等生来带动整个小组的活动。

2. 充分自学,合作有效。小组合作要把握时机,要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合作,遇到难题时进行合作,一般来说,能自己解决的不组内合作,能组内解决的不组际合作。简单的知识技能教学任务无须小组合作学习。探索性的思考题、拓展性的训练题、比较性的分析题等,要求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

3. 时间充分,及时检查。学生刚刚坐下来讨论,教师就宣布停止,然后请一两名优等生汇报,有的甚至连汇报也没有就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样的小组活动就失去了意义。教师布置了活动就一定要检查,而且尽可能要让每一组都有发言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重视你的小组活动,否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紧张有序,合作有效。小组合作的秩序尤为重要,如果组织不力,学生就会趁机聊天,甚至造成混乱。为此,教师应该制订合作规则,教给方法,养成习惯,保证合作的有效性、课堂的连贯性。

5.评价及时全面。对于每一个小组的汇报,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于那些合作好的组要多表扬,通过团体竞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当然也不要忽略了对个体的评价和奖励。不仅对合作成果进行表扬,还要对合作态度、合作过程进行评价。

小组捆绑 篇5

【关键词】小组捆绑;评价;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课题类型: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5]GHB0425.

我校实施新课改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如何让学生的小组活动有实效,小组评价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将小组捆绑进行评价就应运而生。小组“捆绑评价”的特点在于“捆绑”,即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得分,或把小组中每个人的得分加在一起,将各小组总分进行比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自身的责任,从而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所以每个组内的成员必须“捆绑”在一起,互帮互助,共同学习,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下面浅谈一下自己在小学教学中实施小组捆绑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评价策略

小组捆绑式评价即把每个小组看成一个小型团队,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之间的彼此激励和约束作用,根据团队的总体表现定期进行总结评价。它将核心功能定位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在“三维目标”领域的充分发展,使每个学生取得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其特点是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经历和体验,关注学生在这些经历中的个体化表现,即关注过程、关注个体,实施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增强伙伴互助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捆绑评价的激励作用,以评促学,以评促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保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实施过程

(一)合理安排小组

1.各班根据实际,合理分组,2人一小组,4人一大组。小组分配采取“立足于有效带动学困生,有力推动全体学生”的原则,同组异质,并将花名贴在讲桌上,在组长名字下画横线,便于各科代课教师运用。

2.在各班开学一周内将评价方法与学生交流,明确各组长职责,并进行组内分工及负责学生等相关人员的培训。

3.班主任协调本班各科代课教师,明确分组、指标及细则等,便于各科教师协调使用。

4.评教、评学及平时听课要分角色听课,并对各科教师有效运用捆绑评价情况进行反馈。

(二)制定评价细则

从学业的多个方面开展评价,细则明确。小组成员为了本小组能有出色的表现,互相带动,在努力过程中,每一点微小进步都能得到小组成员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每一个微小的不足也能得到及时的提醒和督促。教师只需组织学生定期总结评价和反思。

(三)关注评价过程

明确细则之后,教师首先要坚持督促和要求学生,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进取心和责任感,同时要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教师为激发组长的责任意识,让组长做到责权统一,组长要对组员全面负责,为组员的未来着想,带领这个群体前进。评价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教师要关注细节,要善于发现有进步的学生,并在班里进行表扬。

(四)总结评价结果

持之以恒地进行定期总结,坚持“日清周结月表彰”制度。

1.每日下学前5分钟由负责学生小结当天情况。每个学生反思:今天我努力了吗?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正?要说给小组成员听。

2.每周汇总本小组所有奖章,根据奖章数量在展示栏呈现结果。

3.每月根据展示台结果,评选“最有凝聚力小组”和“魅力组长”,并予以精神及物质奖励,颁发证书和奖品(书),同时庄重宣读颁奖词,颁发证书。

这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个人与小组成了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

(五)反思存在问题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善于反思。每日放学之前,留有5分钟时间让学生对今日表现自我反思。“今天,我在哪些方面表现不错,哪些方面需要努力?我们小组还有什么问题,我能为小组做什么?”引导学生勇于承担,乐于承担。如果小组还存在一些问题,每个人都检查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去指责他人。引发每个人都反觀自我、追问自我,在反思中凝聚起来的是团队共同的责任。

(六)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1.培训组长

如果把小组合作学习比作动车组模型,那么,每个小组就是一节车厢,每一个小组长就是一个动力源。教师要帮助每个动力源有力量带动车厢向前奔跑,就需要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信心,还需要不断发现问题,进行培训,引导组长学会处理问题,同时还要引导组长学会反观与自省。教师要多为他们出谋划策,保证他们不断丰富自己,灵活认真地完成赋予自己的责任。

2.关注落后小组

虽然费尽心思抓小组的管理,但还是有个别小组成为落后小组。教师要善于分析原因,如果是个别学生有问题,可以找他们谈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如果是组长有问题,可以教给方法,还可以更换组长,确保小组不断向前。

三、成效与今后努力方向

小组捆绑式评价的实施,力求从根本上改变师生学习状态。

从学生角度看,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合作精神,学生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浓厚,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三维目标”得到更好的的关注与落实,评价更加细致、深入、全面;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参与面增大,与教师面对大班容量的状态相比,增强了个性化的服务,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尤其对于学习困难多的一些学生,他们更多得到的是及时的鼓励、点拨、引导、督促。“湿柴也会在烈火中燃烧”,日久天长,他们也逐步纠正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捆绑式评价成为每个孩子不断进步的原动力,让学生的每一天都在成长,让学生的发展充满生机,为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从教师角度看:老师由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线性管理改变为面向每个小组的块状管理,减少了琐碎的低效行为,摆脱了冗繁的事务;教师可以更好地研究教学,研究管理学,更高效地开展工作。教师的自我发展必然会带动学生更好地发展。

总之,“小组捆绑评价”是小组合作的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评价方式,在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合理调控,我相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焕梅.浅谈“小组捆绑式”合作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

[2]刘思明.班级管理之小组“捆绑制”[J].贵州教育,2010,(6).

[3]孟红艳,王军红.我国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11).

小组捆绑 篇6

从教学实践来看, 小学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捆绑式评价策略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

1.小组评价大多以分数为考量, 缺少人文关怀

现行的小组捆绑评价中, 为了便于计算和对比, 往往会把学生的表现转化为分数进行计算, 这种评价指标固然有其方便可行的一面, 但是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其思想、行为乃至于成长过程, 并不是僵硬的分数可以完全概括和说明的。尤其是小学课程中, 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 如果单纯的用分数作为学生表现好坏、学习状态好坏的评判标准, 必定会造成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被忽略、压抑。这种缺少认为关怀的捆绑式分数评价, 是小组捆绑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2.捆绑评价难以督促组内的每一个成员

所谓捆绑评价, 就是将小组成员作为一个评价整体来评价, 这种做法减少了课堂评价的对象, 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和给出相应的评价。但是捆绑评价的对象是小组而不是每个学生, 所以在给出相应的评价之后, 小组成员认为是对小组的评价, 而不会将评价进行细化和分解, 反观自身在本评价中的付出与纰漏, 造成评价流于形式。毫无疑问, 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准确认知的评价方式必定不能产生实际的作用。

3.学生对小组评价的认知差异造成了捆绑评价的差异化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 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经历等都大不相同, 对外部评价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异。小组捆绑评价给出的是小组团体表现的评价, 如果学生在这个团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那么他们对评价的接受和理解程度都会相应比较高, 反之, 学生不能很好的参与到小组学习之中, 则会本能的抗拒评价或者忽视、弱化评价。这种认知差异造成学生对小组评价不能很好的认同并转化为对自己的反思, 效果较差。

针对以上问题, 通过教学实践, 可以采取如下三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1) 完善评价体系, 做到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综合评价

高质量的评价首先要有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作支撑, 在小组捆绑评价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内容、学段特点等, 完备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不能仅关注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 除了知识的理解之外, 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成长, 考察学生通过学习和评价所获得的能力提升、素养提升。一旦捆绑评价中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身的知识、能力、素养得到了关怀、评估, 评价就会成为每一个学生自我认知的激活点。

(2) 打造班干部团队, 提高捆绑评价的效用

小组评价中很多小组成员无法很好的理解、接纳评价, 就是作为评价转换落实环节的小组长没有充分的发挥作用。在小组捆绑评价中, 教师一定要着力打造一支高效的班干部团队, 通过课前培训、定期考评、相应奖励等方式, 提高班干部的学习、组织能力, 引导班干部把小组评价转换为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的个人评价, 提高捆绑评价的效用。

(3) 细化评价指向, 缩小评价外延, 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一个有效的评价必定是具体而且准确的。小组捆绑评价中, 由于是针对一个集团做出的评价, 教师一定要在用词和用语上更加精确, 对每一个需要评价的地方都使用相应的评语, 通过斟词酌句, 让给出的评价不会产生其他理解, 缩小评价的外延。当学生能够准确的接受到评价时, 评价就能产生其应有的作用。

总之, 小学教学中运用小组捆绑评价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教师在实践中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理解和评判, 提高小组捆绑评价的积极作用。同时, 教师也要不断钻研小组评价的实践和理论, 不断的调整评价策略, 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为终极目标, 最终促使小组捆绑评价成为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陆明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评价初探[J].新课程 (中旬) , 2014.01:7

[2]陈雅妹.英语课堂教学小组评价方式琐议——以《新标准英语》教材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 2014.21:53-54

[3]叶小平.如何实施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J].基础教育论坛, 2011.08:11-12

[4]徐红.基于层次分组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 (教学研究) , 2010.09:43-44

小组捆绑 篇7

一、捆绑式合作学习小组的内涵

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县近年来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 广泛学习外地先进教学模式, 构建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 其中重要的一项改革措施是在班级中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我们大胆地改革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全班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 在班级中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将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要求, 每4人组建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 在课堂学习中以小组为单位, 以个体自主学习为基础, 发挥组内成员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进步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 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索, 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得到强化。 所谓捆绑式评价, 就是所有的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只表扬小组少表扬学生个体, 组内所有学生进步才算小组进步。 这就把小组内四人行为习惯、学习情况等一切活动紧紧捆绑在一起, 学困生在这样的小组中更能有效地得到转化。

二、科学合理的组建合作小组

1.组建原则及方法。 我把班上的52个学生按英语考试成绩及平时表现分为三类, 优生9人, 中间生16人, 学困生27人, (学困生还是很多的) , 分别对这三组学生按1、2、3的顺序进行编号, 然后按每4人为一组进行编组, 组内1号为优生, 2号为中间生, 3、4号为学困生, 再根据兴趣、 男女生比例进行微调搭配, 这样就把全班学生分为13个学习小组, 做到“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 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小组创设了公评竞争的学习环境, 要特别处理好优生与学困生的搭配关系, 把他们放到突出的位置。 如果处理不当, 非但达不到合作的目的, 反而加剧两极分化。 然后给每个小组确定一个有意义的四个字的汉语名字, 如“展翅高飞”、“追求一流”, 等等。

2.明确组内成员分工。 每组内把学习积极、组织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的1号同学定为组长, 全面组织本组活动的开展, 2号为记录员, 负责记录小组的活动、决议、任务完成情况, 学习纪律表现, 收发小组活动材料。 4人小组内又设2人小组, 建立帮扶责任制, 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责任, 1号帮3号, 2号帮4号, 结成两对。 结对同学坐在一排, 组内4人相邻而坐, 组长坐后排, 便于课堂合作学习。 经过四五周的合作学习, 要发现问题, 及时调整组间学生, 调整组内学生序号及座位, 使组间学生质量大体保持均衡, 男女搭配恰当, 组内学生和谐团结, 形成互帮互助、奋发向上的合作小组。

3.重视小组培训。 在合理分组、明确组内成员职责后, 要高效运转合作小组, 就必须对小组进行培训。 我用两节课的时间进行专门培训, 并结合平时课堂尝试合作情况, 及时表杨和批评, 培养组内成员良好的合作习惯。 要把各个小组培养成良好合作的学习小组, 需要花费三四周时间。 首先要对所有学生进行观念上的培训, 其次重视方法指导。 (1) 制定并学习细则。 开学初把各项评比细则介绍给学生确定参与, 并认真学习, 主要包括优秀小组、进步小组标准、单项标兵标准。 所有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评价, 只评价小组, 很少评价个人。 (2) 重视过程评价管理, 做到日记、周评、月结。 做到一日一记分, 班长和学习委员记录每节英语课每个小组得分减分情况, 教师根据每个组完成学习任务情况, 公布得分和减分, 一般确定为加减1分或2分。 教师还可根据一周内学生个体作业完成质量, 给所在组加减1到2分。 根据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成绩, 3号4号学生进步情况, 给该生所在小组加减1到2分。还有演讲比赛,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板报、手抄报活动等, 班委会为表现优秀的学生所在组加1到2分。 总之, 要把学生的课内课外活动都纳入评价的范围。 在教室后墙上悬挂小组评价专栏, 一周一汇总每组得分减分情况, 一月一总结, 一学期一表彰。 开学初给每组100分的基本分, 根据记录加减, 评出魅力小组, 魅力组长和魅力组员, 张榜公示, 进行物质奖励, 并制作喜报送与家长。

三、导学案是推动合作学习小组高效运转的有效教学载体

近年来, 我县大力推动高效课堂建设,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保证措施是统一编写各科的导学案, 供全县教师使用。 一年的实践证明, 导学案比教案更切合教材, 适合学生, 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向课堂要效果, 推动合作学习小组最有效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导学案是最好的载体。 在具体运用当中, 要结合学情有所增减变动。 我认为, 要注意以下几点。

1.高效合作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培训好了合作习小组及成员, 就要让他们在课堂合作学习中发挥互相帮助、互相督促的作用。 什么时候合作, 怎样合作, 合作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一系列问题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提前预设。 我认为, 在导学案中根据课文内容要设计出一系列任务活动, 比如词汇的听写过关, 对话的角色表演, 短文的阅读理解, 写作的模仿训练, 语法词汇的练习应用, 这些环节在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中训练提高。 根据语言内容可釆取两人组、四人组进行。 当学生有疑难困惑, 当语言需要实际情景, 当错误需要纠正, 当学困生需要帮助督促, 当学习成果需要展示等这样的契机时, 合作学习能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真正发挥出集体的教育力量。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反对形式合作, 就是没有实效性和必要性的合作。

2.在导学案设计中突出学困生的地位。 首先在导学案中设计学习目标要有层次性, 难易适中, 使好中差学生都有所得, 都能得到发展。 学困生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重视兴趣的培养和自信心的提高。 每单元Section A部分是本单元词汇的识记、功能句型的运用, 语法的练习最集中部分。 要发挥教师的智慧,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设计活动时要情景化, 多创造语言环境, 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发挥小组的互帮互学功能, 多督促检查, 让学困生扎扎实实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其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给学困生以优惠权, 在小组活动中规定, 3号4号同学有优先发言的权利, 教师对他们优先提问, 让他们优先展示。 明确1号帮3号, 2号帮4号责任, 加强检查, 只有3号、4号同学进步了, 整个小组才算进步。 还要让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课外延伸, 不局限于课堂, 学困生能够随时随地得到帮扶。 再让学困生加入课外英语兴趣小组, 每周星期四下午开展一小时活动, 教他们唱英文歌曲, 观看英语电影, 进行口语交流, 写英语作文等, 让他们互相更加充分自由地交往。

四、学困生的进步情况

经过一年的实践, 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 合作学习小组凝聚力加强, 普遍形成了组荣我荣的观念, 同学之间乐意交流合作、帮助督促, 形成了高效良好的学习集体, 创建了优良的小组文化。 学困生在这样的团体中热爱学习, 积极参与, 大胆展示,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消除了自卑, 提高了自信, 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得到彻底改变。 中间生有3人进入优生, 学困生中有4人进入中间生, 考试成绩普遍有所提高, 整个班级呈现一种良性发展势头。 我的教学实验和成果得到同行和学校的表扬, 同时暴露出问题和困惑。 道路还很漫长, 让我们继续努力。

上一篇:喷油嘴的结构下一篇:园林绿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