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毕业

2024-08-18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毕业(精选8篇)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毕业 篇1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专科毕业作业作业提纲

题目名称:《浅议企业招聘中的问题和对策》 姓 名___某某某___ 学号_12345678901234 学习中心 某 某 012 指导教师 某某某

日期:2013年10月31日

摘要……………………………………………………………………………………..1 引言……………………………………………………………………………………..2

一、企业人才招聘的意义„„„„„„„„„„„„„„„„„„„„„„„„1

(一)招聘对企业的重要性„„„„„„„„„„„„„„„„„„„„„„„1

1、是组织补充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1

2、有助于创造组织的竞争优势...........................................1

3、有助于组织形象的传播...............................................2

4、有助于组织文化的建设...............................................2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人才招聘......................................2

二、我国部分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 1.企业招聘存在信息不对称..............................................2 2.庙小引不得高僧来....................................................3 3.员工流动率过高,很难留住有经验、有价值的员工........................3

4.缺乏主动招聘人才的心态..............................................3 5.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储备体系....................................3 6.忽视应聘者的价值观..................................................3 7.缺乏适当的成本预算和效率度量........................................4

三、解决招聘中问题的对策..............................................4 1.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4(1)认真进行工作分析,制定明确、详细的职位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4(2)确定员工的胜任特征...............................................4(3)谨慎选择招聘途径.................................................4(4)注重企业形象设计和宣传招聘是双方互选的过程.......................4(5)提前组织面试官...................................................5(6)对面试者进行必要的面试技巧培训,提高面试的效果...................5 2.组织有效的面试.....................................................5(1)面试尽量营造独立、封闭、安静、舒适的面试环境.....................5(2)要有据可依,客观、科学、公正地选聘人才...........................5(3)要坦诚相见,提高招聘工作的有效性.................................5(4)尽量采用结构化面试,提高面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5)面试结束后,建立必要的人才储备信息...............................5

四、结论..............................................................5

五、参考文献..........................................................6

摘要

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经营战略的各个阶段都必须要有合格的人才作为支持。招聘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一个基础性环节,它是企业获取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招聘工作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招聘对企业的重要性,招聘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出发,浅析我国现在部分企业招聘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具体阐明了针对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对提高企业人才招聘工作的绩效进行了建议性思考,为部分企业的招聘工作提供了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员工招聘 人力资源管理 问题 对策

引言

招聘和求职,是企业和从业人员都关心的话题。随着社会发展,企业招聘形式也开始多样化。网络、报刊、招聘会,等等,为企业招聘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也许并没有固定的用人计划,员工招聘往往都是随机进行的,在某个时期缺乏某个职位的员工,才进行招聘。所以很多的企业并没有真正重视每一次招聘。甚至一些人事主管根本就不懂得招聘。

其实招聘工作对于部分企业来讲也是至关重要,因为能否招聘到企业所需要的合适的高素质的人才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否则部分企业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将很难生存下去。在这样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里,部分企业要尤其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对人才的招聘,认真地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且有效地组织面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

一、企业人才招聘的意义

(一)招聘对企业的重要性

假如将一个公司最优秀的几个员工挖走,那么这个公司的运营将会受到冲击,变成一个不起眼的公司。在一定意义上的招聘工作是企业经营活动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众多企业却忽略了招聘这一环节,更不用说招聘中的细节问题,其结果是一方面企业招到人才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企业注重招聘工作,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对企业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是企业补充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

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处于变化之中。企业内人力资源向社会的流动以及企业内部人事的变动等多种因素(如升迁、降职、解雇、辞职等),导致了企业人员的变动。同时,企业有自己的发展目标与规划,企业成长过程也是人力资源拥有量的扩张过程。这就意味着企业的人力资源处于稀缺状态的,需要经常补充员工。因此,通过市场获取所需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一项经常性任务,人员招聘也就成为企业补 充人员的基本途径。

2、有助于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

现代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拥有什么样的员工,就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它在激烈的市场中处于何种地位:是立于不败之地,还是最终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但是,对人才的获取是通过人员招聘这一环节来实现的。因此,招聘工作能否有效地完成,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绩效及实现发展目标,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3、有助于企业形象的传播

根据德斯勒在其著作中介绍“研究结果显示,公司招募过程质量的高低会明显地影响应聘者对企业的看法”。许多经验表明,人员招聘既是吸引、招募人才的过程,又是向外界宣传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一个窗口。应聘者可以通过招聘过程来了解该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理念、管理特色、企业文化等。

4、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有效的招聘既使企业得到了人员,同时也为人员的保持打下了基础,有助于减少因人员流动过于频繁而带来的损失,并增进企业组织内的良好气氛,如能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士气,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等。同时,有效的的招聘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职能也有帮助。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人才招聘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功能之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适当的人员组织就很难进一步发展并保持企业的竞争力。然而,作为这一管理的第一步——招聘选拔员工的过程就是相当复杂的,在一些管理理论界,如何有效地招聘选拔员工已成了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许多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都对招聘过程的各个步骤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涉及工作描述、广告策划、应聘简历分析、应聘者面试形式以及最终如何筛选出最合适的候选人等方面。应当说,西方学术界及企业已经为企业招聘合格员工确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西方企业一般都将员工的招聘和选拔视作人力资源管理首要之举,所以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大力投入。管理学专家Cole也分析过企业进行高效招聘及选拔过程的重要性。他指出,现代企业的成功更多依赖于管理公司商业运作员工的质量与能力,因此聘用有灵活力、成熟的、适应能力强而诚实可靠的员工就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必要因素。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在企业运行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也逐渐意识到招聘选拔员工的重要性。尽管如此,由于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大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只是最近几年才有所改观。

二、我国部分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招聘存在信息不对称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即有些人对关于某些事情的信息比另外一些人掌握的多一些。在企业招聘工作中之所以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是因为招聘中的信息有两类:一类为公共信息,即应聘方和招聘方都知道的信息;另一类为私人信息,即应聘者自己知道而招聘方不了解的信息。如个人品德、实际能力、求职动机、性格爱好等。在信息不对称的招聘市场上,应聘者掌握私人信息,而招聘方只能根据公共信息来进行判断,故应聘方处于信息的强势而招聘方处于信息的弱势。正是因为企业招聘信息的不对称,导致招聘方对应聘者的隐性私人信息不了解,故在招聘中,应聘方很可能为进入该企业单位而投其所好。这时求职者为了获得职位,可能采取许多手段,向企业传递一些利己的虚假信息。其中典型如应聘材料失真,就是指应聘者的应聘材料的真实性下降。例如:伪造文凭和推荐信,制造虚假的业绩和成果,掩藏不良动机,包装缺点和弱点等,努力把自己包装厂招聘方所需要的人才。

在现实社会中信息是不对称的,低素质者为获得较好待遇,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会对自己进行层层“包装”,“伪装”成高素质者,而应聘人才素质高低只有 应聘者自己知道,招聘企业并不知道应聘人才的真实素质。在这种情况下,为降低自身的招聘风险,招聘企业只愿意根据应聘人才的平均素质来确定聘用的人才和给予其待遇。于是对那些素质高的人才来说,相当于低估了的他们的素质,降低了他们的 待遇,体现不了他们的自身价值而退出人才市场。对于那些低于平均素质的人才来说,企业给予的待遇大于人才本应要求的待遇,他们会热衷参与招聘交易,结果造成了更多较高素质人才退出招聘市场。如此反复下去,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也就是低素质人才对高素质人才的驱逐,人才市场成为“柠檬市场”,这就是人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现象。结果不仅会给招聘企业带来损失,而且也会造成人才市场的混乱,甚至可能会导致整个人才市场的瘫痪。

2.庙小引不得高僧来。

有的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在知名度、品牌方面相比于大型企业以及外资企业来讲有较大差距,而人才往往将眼球盯在大企业、名牌企业和外企的高收入、深潜力上面。所以这些企业完全凭借自身的品牌和知名度是很难吸引到有价值的员工。

3.员工流动率过高,很难留住有经验、有价值的员工。

对于成熟人才来说,部分企业有个人发挥才干的空间,但要想在企业内部获得系统的培训却是不可能的,而且各种流程、制度也都不成熟。招聘工作进入了招了又走,走了又招的怪圈。

4.缺乏主动招聘人才的心态。

很多人认为发布了招聘信息就可以坐等人才上门。这类观点是不适合招聘的。适合的人才大多不会主动投递简历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主动寻找,如到招聘网站的人才库里查找与公司职位需求相符的简历进行联系。而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只是一味抱怨招聘服务机构售后服务不周到。人才招聘打的是持久战、游击战,而不是伏击战,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心态是不可取的。

5.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储备体系。很多企业只顾眼前利益或当前工作,没有战略眼光。对人才储备建立重视不够,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做人才储备工作,一般都是现缺现招。通常的做法是一场招聘结束,未录用的人员资料立即就处理完毕,从而使招聘工作一直处于被动式的救火状态,不能主动进行合理的人才储备、人才配置。这种与现代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在大部分企业中普遍存在,急需解决。企业人才招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活动,即受到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制约,又受到地方政府政策法规的规范,同时还与地方的传统和文化有关,因此一方面产生不完善的现象是正常的,我们必须能够正视不良现象的产生,而不是回避;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地去思考解决这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改善企业人才招聘工作。

6.忽视应聘者的价值观。

部分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招聘人员往往主要看中应聘者的学历、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内容。企业很少去关注应聘者的价值观是否与本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经营核心理念相符合;应聘者的价值、个性、性格特征是否与其所应聘的岗位要求相符合。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企业的灵魂,它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即人”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必然要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的员工。企业文化和员工价值观的融合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软性作用必然要求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 重视应聘者的内在的价值观。

如果企业所招聘的新员工与企业的文化或公司的价值观不符合、不接近的话,哪怕其在某一专业领域是个人才,招聘的结果都是失败的。只有认同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员工,才可能成为公司忠实的员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CEO韦尔奇在招聘员工时非常重视价值观考察。正如他所说的“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所招募的员工,是优秀的人才而不是宏大的计划成就了一切。CE作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首先在于它是一个汇集了具有良好价值观的全心投入、满腔热情的人的公司”。

7.缺乏适当的成本预算和效率度量。

许多企业虽然在招聘工作上投入了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仍然找不到合适的人员,或者是招来的人不久就离开了企业,使得招聘成本越来越高,招聘效率越来越低。特别是有些成长中的中小民营企业,没有规范的招聘流程,更谈不上对招聘流程进行成本度量和预算,只是盲目地扩大招聘规模,增加招聘投入。综合上述这些招聘工作的现状,可以作出推断,若果选人起点的质量不高,那么不仅后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会事倍功半,更会影响到公司决策的执行。作为承担着“选人”职能的招聘部门,在扎实的做好日常招聘工作的同时,也要借鉴国内外企业的成功经验,建立有效的招聘体系,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三、解决招聘中问题的对策 1.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

(1)认真进行工作分析,制定明确、详细的职位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对于部分企业来说制度一般都不健全,很少认真地对职位进行工作分析,制定职务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这往往导致招聘者在招聘过程中盲目性和随意性,招聘人才无据可依,从而可能做出错误接受的决定,招到一些根本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这不仅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招聘成本,而且还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延误企业的发展。

(2)确定员工的胜任特征

不同的企业,招聘的理念及对被招聘者的胜任特征要求都是不同的。如摩托罗拉以五个E来要求应聘者,第一个E—Envision(远见卓识):对科学技术和公司的前景有所了解,对未来有憧憬;第二个E—Energy(活力):要有创造力,并且灵活地适用各种变化,具有凝聚力,带领团队共同进步;第三个E—Execution(行动力):不能光说不做,要行动迅速、有步骤、有条理、有系统性;第四个E—Edge(果断):有判断力、是非分明、敢于并且作出正确的决定;第五个E—Ethics(道德):品行端正、诚实、值得信任、尊重他人、具有合作精神。朗讯在招聘时一项重要的考察就是看你是否能够适应GROWS标准。所谓GROWS,包括以下5个方面:G代表全球增长观念;R代表注重结果;O代表关注客户和竞争对手;W代表开放和多元化的工作场所;S代表速度。

(3)谨慎选择招聘途径。

当今,人才招聘渠道越来越广,有内部招聘,熟人推荐、登报、人才市场、校园招聘、中介机构、个别寻访、网上招聘等等。但对于部分企业来说,在自身实力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慎重选择自己的招聘的途径。例如网络招聘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和报纸杂志广告、招聘洽谈会、人才猎头相比,网上招聘覆盖面广,无地域性限制,针对性强,宣传沟通方便,省时且费用较低,可以不断使用,适用面广等特点。

(4)注重企业形象设计和宣传招聘是双方互选的过程。形象设计的目的是为 了增强对应聘人员的吸引力。从登广告和摊位布置到接待面试、场地布置和参观公司等处处都应渲染和突出企业的亮点一吸引应聘者。广告及摊位要有与众不同的新意,接待人员要精神饱满、易仪容整洁。每一个环节都要使应聘者留下好感,但是需要杜绝任何的欺骗行为。

(5)提前组织面试官,并授权分工招聘工作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所以不仅人力资源部门,其他部门也必须共同参与进来,最好是由有关的人员组成招聘小组病明确分工,如谁负责面试,谁负责接待工作等。在提前组织面试时,面试小组成员应该有用人部门主管、人力资源部门主管、专业人员及公司相关领导共同组成。每位面试官都应认真履行其面试的责任,从而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6)对面试者进行必要的面试技巧培训,提高面试的效果。

面试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面试技能,这样才能在面试过程中客观、公正地评价应聘者,避免由于主观性而产生的选择性知觉、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而导致的错误选择。

2.组织有效的面试

(1)面试尽量营造独立、封闭、安静、舒适的面试环境。

面试时确保面试过程不被工作、外来人员、电话等打扰,以保证面试的效果、此外,招聘企业应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也可以使应聘者能正常发挥出其真正的实力,使招聘工作更公正、有效。

(2)要有据可依,客观、科学、公正地选聘人才。在面试过程中,招聘者一定要有客观、科学的选人依据,要以事先制定的职位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为依据。

(3)要坦诚相见,提高招聘工作的有效性。

在面试时招聘者应把企业的发展前景、现状等实事求是地向应聘者做客观的介绍,以职业顾问的身份站在应聘者的角度分析其到本企业工作的利弊、发展机会以及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等供应聘者权衡,只有这样才能招到对本企业感兴趣的人,同时把应聘者由于前后反差太大而离职的比例降到最低,提高招聘工作的有效性。

(4)尽量采用结构化面试,提高面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所制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特定的问题,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严格遵循特定程序,通过测评人员与应聘者面对面的交流,对应聘者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保证面试的可靠性。

(5)面试结束后,建立必要的人才储备信息。

招聘实践中,经过层层筛选、面试,常常会发现一些条件不错且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但因为岗位编制、企业阶段发展计划等因素限制,无法现在录用。作为招聘部门,就应该将这类人才的信息纳入企业的人才信息库(包括个人资料、面试小组意见、评价等)不定期地与之保持联系,一旦将来出现岗位空缺或企业发展需要时即可招入,既提高了招聘速度又降低了招聘成本。

结语

招聘工作对于部分企业来讲至关重要,因为能否招到企业所需要的合适的高素质的人才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否则中小企业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将很难生存下去。因此部分企业更应该重视员工招聘工作,摆在对人才的态度。在招聘前一代做好准备工作,认真分析工作,这不仅对招聘工作不可缺少,而且也有助于减少员工在工作中的推诿扯皮现象。另外组织有效的面试是企业选好人才的重要保证。参考文献:

1、邓杭英、余琛、《实施企业人才招聘若干问题解析》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

2、王先玉、王建业,邓少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3、郑晓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导论》北京、机械出版社.2002年

4、吴明志,《招聘与选拔实物手册》,北京、机械出版社.2006年

5、杨旭华,王新超.《率越人力保证技术—企业人才选拔经典实物》广州: 广州经济出版社一 22003年

6、凌文轻、方俐洛《有效的招聘》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

7、阔言现,宋吉泉,隋金雪.《如何改善企业的招聘面试》商场现代化,2006 年

8、吴华。《破解中小企业管理能力提升的8大难题》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9、宿磊。《中小企业行政办公管理方法》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毕业 篇2

据了解, 教育部已成立了由部领导牵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提前对2009年全国高校就业工作进行紧急动员和全面部署, 下发了应对当前形势的专门文件。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教育系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措施之一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2009年, 教育部将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根据教育部最新出台的规定,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服务期满可享受升学优惠政策。此外,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还可享受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大学毕业才开始的教育 篇3

有几个说已经找到工作了,其他的则在讨论想得到的工作。怀着对四年大学教育的肯定,他们觉得心理上早有准备,能征服外面的世界。

他们知道即将进行的考试是很容易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不能交头接耳。

他们喜气洋洋地鱼贯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眉开眼笑,因为他们注意到只有5个讨论题。

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卷。学生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有可怕的表情。教授端祥着面前学生们担忧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5个问题全答完了?”没有人举手。“有几个人答完了4个?”仍旧没有人举手。“3个?”“2个?”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

“那么1个呢?一定有人答完1个了吧?”全班仍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四年工程学教育,也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教授带着微笑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但你们的教育才开始。”随着时间的消逝,在这些学生心中,这位教授的名字也许会模糊,但他的训诫却不会模糊。

拿来就用:流传在大学校园里的流行语“本科生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研究生觉得自己才会了一点点,博士生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啊!”很能说明问题。我们虽然学了很多的知识,但是社会在进步,技术在更新,转眼间你会觉得所学的一切东西都已过时了。要想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就得不断学习。既然如此,我们只有虚怀若谷、不断进取,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积极做好大学生毕业教育 篇4

2010-05-18 22:41:22作者:编辑:mishuchu来源:互联网浏览次数:253

为使毕业生以自信充实的精神状态走向社会,开始新的人生旅途,各大高校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周密安排,积极做好各项毕业教育工作。

一、结合试点工作,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作为中央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单位,学校结合试点工作,以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为单位,深入开展了以“科学发展,成才报国”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毕业生党员均在毕业前参加了以“爱国、成才、奉献”为主题的组织生活,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修养,为开始新的人生征程做好了准备。人文学院本科生党总支在党员中开展“党员实践课堂”活动,组织各支部深入经济开发区、社区等社会各个领域进行深入实践,创新学习形式,强化活动效果。

二、结合“选聘毕业生到村任职”,加强就业指导教育

学校积极宣传国家就业形势和有关方针、政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择业观。通过大力宣传中央“选聘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战略决策,鼓励毕业生积极报名应聘。光华法学院推出了“就业形势与求职准备”讲座,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符合实际的就业目标;电气学院建立了院、系、班三级就业管理制度,定期举行班主任、班长工作例会,保证就业信息宣传到位。同时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关系,及时将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通过学院网页、BBS等各种渠道向毕业生通告。

三、结合毕业生实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充分发挥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等力量,认真做好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我职业倾向,做好就业心理准备。结合毕业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专题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生处理好环境适应、求职择业与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缓解部分毕业生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积极迎接未来的挑战。

四、结合学校发展,开展爱校荣校主题教育

学校通过召开座谈会、联谊会、欢送会、茶话会等形式,激励毕业生铭记母校之恩、师生之情、同窗之谊。材化学院举行了以“流金岁月青春作证”为主题的短文和临别寄语征集活动;建工学院组织了“我为母校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志愿者活动;电气学院举办了“爱校荣校、情系EE”爱校荣校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等等。各学院还纷纷召开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听取08届本科毕业生对学校、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如组织毕业生参加“我为学校科学发展建一言”活动和“站在两个十年的交汇点上”主题征文活动,鼓励毕业生表达对母校的真挚感情,并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

五、倡导文明离校,加强纪律教育

大学毕业生高中教育实习总结 篇5

实习地点:广东省中山市ht中学 实习时间:XX年.9.17~11.3指导老师:zzj

班主任工作:高一(4)班

教学工作:高一(3)班、高一(4)班

上课3周,每周14节,班会课3次 课外辅导42次 课外活动2次

学生个别教育5人次 家访:电访4次 面谈3次

工作总结:

(一)班主任工作

总体情况:

在接触班级不够两周后,原班主任请假,全面代理班主任工作约一个月。班级日常管理正常,期间组织了两次校内的比赛和活动,参与了学校学习小组的建立以,进行三次的班会课以及一期的板报设计。在级长和其他班主任的指导下,总体工作进行得很顺利。

工作感想:

我的“三心两意”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首先做到的第一点就是细心。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工作却一点都不亚于国家总理。班主任繁琐的日常工作包括学校安排的日常活动诸如各类评比,德育活动等等以外还要应对着种种计划外情况。中小学班级规模一般在30~50人不等。班主任作为这几十人的管理者必须要对他们负责,任何的通知提醒都不能有任何的遗漏。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每天早上我都会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安排写在一本小册子上,如果是周一的早上,我就要做一个大致的一周总体计划。计划外情况除了来自学校各部门的临时通知以外还来自学生。班主任每天的必修课就是记录学生的违纪情况然后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这里颇有点“小动作”意味,但是为了班级的整体管理不得不如此。所有的批评教育都不可以延期,一旦错过了教育的最好时机,机会就很难再出现,而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还有要及时进行的是请假学生的跟踪联系,要做的主要有确定学生安全到家,及时回校,如果是病假,作为班主任更要细心关心学生病情以及提醒学生按学校规定索取医生证明。另外体现班主任细心的地方就是组织集体活动,例如篮球赛,班主任就必须考虑到运动员和啦啦队的各方面需求。一个成功的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良好契机。所以在实习期间的集体活动,我都会花足够的时间进行前期准备,而事实证明,准备充分就会事半功倍。

细心一般用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那么耐心就是用于学生的个别辅导。班主任除了每天关心班级纪律情况以外还肩负重任,那就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身体健康这方面不难把握,因为学生察觉有任何不舒服首先想到的都是报告班主任。相对外显的身体方面而言,更难把握的是心理变化。担任四班班主任期间,亲切的形象让我很容易就取得学生的信任,我很乐意成为他们故事的分享者。当他们主动找我说心底话的时候,无论多忙我都会放下手边的工作,找个地方耐心地倾听。通常他们说的都会是一些生活上的困惑。除了作为一个听众,我还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出一些指导意见,目的就是培养他们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本身是一个不可规定期限的行为,我个人认为教育更类似于教师赋予学生的一种长期的影响。因此在对违纪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我采取的是一种“细水长流”的教育法。每次批评的时间我都不会拖得太长,点到为止,不过我还是以很明白的态度告诉他们事情的重要性。对于班里面的“顽固分子”(我对经常被其他老师投诉的学生的戏称)我都会不定期找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以便“对症下药”。所以说,当班主任就需要一种父母教育孩子般的耐心。

第三心就是责任心。这次班主任工作之所以能顺利展开都有赖于原班主任的信任。原班主任请假前以一种很信任的态度把工作交到我手上,请假期间从来没有因为质疑我的工作能力而来电询问。这给了我很大的发挥空间,所以我每项工作都以一个真正班主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实习期间,我参加过级里的班主任会议,从其他的班主任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那些成功的班主任无一例外地都拥有一颗很强烈的责任心。他们为了班级的建设都是那么劳心劳力,积极地跟科任老师,跟家长,跟学生沟通以得到最全面的情况。

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 篇6

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篇一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大学四年已接近尾声。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我是XXX大学是XXX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所学的专业是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主攻的方向是水污染治理工程。

大学时期,在抓好专业课学习的同时,我更注重的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校期间,我选修了中国革命史、公共关系、领导科学、写作等课程;自学了网页制作、计算机编程等,掌握了制作网页的技能,通过了全国计算机二级;并阅读了大量与专业有关的书籍。专业上,我扎扎实实地学好了有关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相关知识,并多次获得奖学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深深地懂得实践的重要性,我担任过宣传委员、实践部干事、邓研会干事、环保协会理事等职位。暑假期间,我积极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深入社区的社会实践,受到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曾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假期实践的工作中,使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如何与人共事,锻炼了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关心集体,务实求进的思想。

在课余时间里,我喜欢阅读各类书籍,从书中汲取信息来充实自己,更新观念,开拓脑怀。作为一名社会人,我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曾任职系文娱部部长,组织举办多长大型晚会及校级比赛。在这过程中不断提高了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处事能力,也参加了多项校外活动。

我深深地懂得:昨天的成绩已成为历史,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今天,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明天的辉煌;只有不断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挖掘内在的潜能,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我本着检验自我、锻炼自我、展现自我的目的,我来了。也许我并不完美,但我很自信: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让你满意。不只是为了稳定的工作;不只是为了追求幸福的人生;更重要的是实现人生的价值、活着的意义!希望贵单位给我一个发挥能力的机会。

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篇二

我叫xx,来自云南省大理市一个农村家庭。xx年9月份以云南省外语类36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时光荏苒,大学生涯即将画上一个句号。回首往日点滴,或许这个圆圈并非光彩夺目,但是,四年里,每一步脚印都是用心留下的痕迹。

学习上,由于来自西部农村,英语起步较晚,学习基础与同学的确有一定的差距。于是,唯有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四年里,看到自己与同学的差距一点点缩小,看到自己的付出换来的点点收获,虽然不算骄人,但它们是我努力的最好见证。此外,借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四年时光里,结合自己的兴趣,不论是公选课还是外专业的旁听,从中的收获于我都是无价的财富。甚至在决定自己的毕业去向时,是在这些课上的认识,让我渐渐清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当然,在这上取得的一切,都与老师的悉心教导密不可分。不论是知识吸取,还是人生选择,他们的点拨分析,都是黑暗中的明灯,一直助我前行。

生活上,家庭生活困难,这是在来北京之前已有的认识。我明白,与同学,我不能比;自立,自强,这是家人,更是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于是,克服自卑、胆怯,一份份家教、兼职,换来的是自己每月的生活费保障。更重要的是,内心也在一点点释然。不再为生活的差距而自卑;不再为人际的处理而胆怯。困难来临时,自己可以很坦然地去面对;有苦痛时,擦干眼泪后总能继续往前。我想,这四年,真正让我成长。让我长得足够成熟,足够坚强。

社会工作上,我明白,大学生活里,除了学习,学着做人、做事同样重要。不论是大一学院内的生活部,“白鸽青协”,还是以后的各地支教调研,关注特殊儿童,大会翻译志愿者,从这些工作一步步走过:甘当幕后者,组织协调队伍,尽力去帮助别人,专业知识的应用。是这些工作让我最终能够勇敢选择走向社会。虽然还会有更多更大的磨练、挑战。但是,这里的收获决定了我不会选择退缩。

四年时光,说长亦长,说短也短。四年的末尾,在学校里走过时,总能碰到熟识的面孔,见证着我成长的痕迹。但是,也还有很多同学,依然陌生。四年里,自卑不止一次;于是,习惯了将自己包裹,习惯了选择角落的位置,习惯了一个人品尝所有的酸甜苦辣。于不熟悉的同学,可能留下了冷酷无情的印象,或者印象根本太浅。但于我所有的都是成长的痕迹。

我明白,四年里,很多事情仍不尽人意。性格里总有不安全以及追求完美的成分。这或多或少影响了我的学习,生活,人际。幸好,有师长的提醒,有同学的包容,也还有自己的努力。四年过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并且一直坚持着走了下来。四年结束,但路还未到头。我会带着一切上路,希望自己能一直在路上,因为它一直在延伸。

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篇三

珍贵的五年师范生活接近尾声,回首着校园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有欢笑、有悲伤、有成功,当然也有偶尔失败,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更多地是在这期间我学到了许多书上学不到的知识、修养和能力。

从踏进校门起,我就立志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和中国共产党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优秀的思想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自己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校期间我积极进取,夯实基础,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团结集体。

在思想品德上我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热爱祖国人民,认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并牢记了胡提倡的“八荣八耻”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在学校期间,我思想上要求进步,早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经常上交思想汇报,希望能加入这光荣而神圣的组织,为其献出自己的青春和未来。虽然我没有如愿加入其中,但我已考取共产党校学习结业证书,并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鼓励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不断朝这方向努力,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的组织。

在学习上,我圆满地完成了专业课程,学习态度端正,力保每门功课成绩基本达到良好以上。我对英语口语特感兴趣,经常主动与外教和学生们交流,不断提高自身口语水平,也因此我在校广播站担任了三年的英语播音员,无论伤风感冒从未间断过。

通过五年的大学生活,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成熟了很多,性格更坚毅了。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建立了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尽力改变自己。社会实践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从不追求奢侈的生活消遣,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作风。与人相处融洽,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着我走向社会迎接新的挑战。

在工作上,我担任过预科部篮球协会社团社长,并多次组织过比赛。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经常带领同学们进行班会、团课,包括班级板报、墙报的宣传工作等等,从这些方面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在将来我相信会一定派上大的用场,另外,我还作为节目主持人主持过外语系口语比赛;在校广播站工作中表现突出,曾被评为优秀播音员;在校担任过校学生会卫生部、文艺部干事,并能积极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

还有几个月就要毕业离开可亲的、满载我青春的校园,在这里我要对我的学校说感谢你对我的栽培和疼爱,我作为积极向上的时代青年,我会将学校的文明和知识带到社会,不因为自己暂时的大专文凭而失去信心,我会更加迫切地要求自己、充实自己,充实再充实,不断完善自我,进一步去实现当一名渊博教师的梦想,我相信用心一定能换得我今生的精彩,为我的师范学校锦上添花而加油!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毕业 篇7

针对就业问题, 我国很多学者也进行了研究:毛振明教授 (2011) 认为是学校体育发展存在很多问题, 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强化体育教育功能。季克异、黄汉升 (2003) 认为高等学校体育专业要培养全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增强就业市场竞争力。潘家武 (2007) 认为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毕业应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 根据就业需求按排课程。谢欢 (2010) 认为高等学校应多开展体育社团活动, 能够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创业精神。不同的专家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 而改变就业状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经过不断研究、不断完善。

1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和问题分析

1.1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由近两年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信息比较分析可知, 人们泾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的人们把健身休闲运动作为新的消费热点和生活时尚, 体育社团、体育倶乐部、社区体育馆、大众健身房等各种体育场馆设施日益完善, 体育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多, 就业渠道比较广, 就业对口率也较高。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中小学体育教师由教育主管单位统一招聘, 对毕业生就业时间和需求数量有较大限制, 体育教师专业大学毕业生求职竞争更加激烈。但农村义务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政策性就业渠道, 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缓解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 扩宽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才需求。

1.2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针对近两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我将其影响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

1.2.1 毕业生选择少, 信息量少, 就业渠道窄,

由于教育专业毕业, 大多数都选择当老师, 而且选择去中小学, 这就缩减了就业面。除此之外, 还有不少人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选择进入企业、服务行业、在家待业、自主创业等, 另外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工作持续开展, 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选择入伍人数也有所上升, 而行政事业单位类就业比例最低。此外虽然还有包括考研升学、自主创业、西部计划等就业去向, 但依然选择太少。

目前, 我国高校的就业市场大多数是建立在以学校为中心的小规模的临时性市场体系, 市场供求量小, 而且信息量不足, 体育专业的信息量更显不足, 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3.45%是通过熟人介绍, 11.74%是通过人才市场, 26.81%是通过网上查询, 而50.42%的大学毕业生需要靠自己去寻找信息。通过对照, 大学毕业生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就业信息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能得到的信息就更少。

1.2.2 就业单位地理位置的选择

目前, 中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 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比较, 各种体育硬件设施还不到位。这就造成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多数都选择到较发达的地区任职, 导致这些地区人员相对饱和, 不能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

1.2.3 学校体育的处境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虽然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有大多数人会选择教育系统, 但由于不喜欢选择在中小学当体育教师, 毕业生在择业时一心只想到高等院校工作、大城市和富裕地区谋求职位, 很少考虑到需要人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结果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1.2.4 大多数就业单位用人要求

当前, 大多数就业单位用人要求对知识和素质要求相对较低, 有很多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要求不高, 普通劳动力就能甠任, 这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而就从事体育方面的工作类型来讲, 越来越倾向于时尚体育、体育舞蹈、武术、篮球、健美操等热门专业, 而其他体育专业的同学则在同等条件下相对竞争力较小。用人单位在专业的选择性上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1.2.5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

大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对我国现行的就业政策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由于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认识不足, 就业的盲目性增加。

1.2.6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要求偏高

受社会制度的影响, 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毕业生的家长依然希望他们选择体制内就业。比如政府机关、垄断行业、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因为, 总体而言, 这些部门和行业就业稳定性相对较高, 收入相对稳定, 也有利于个人发展, 所以, 成为多数大学生的就业首选。相反, 选择体制外的大学生就业相对较少、

1.2.7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文化素质的缺陷

由于受体育教育专业限制, 该专业毕业生本生文化知识相对较差, 又因长期致力于体育方面训练、技能、理论等相关学习, 致使其在文化素质上大打折扣, 对其他专业知识缺少接触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 即使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摆在面前, 也无法把握, 因为缺乏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去承受这份工作。例如:公务员的考试和其它公招考试。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当困难, 文化素质的局限也是本专业毕业生择业一大影响因素。

2 对策和建议

2.1 建立健全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应当积极调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 坚持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体育专业, 多开设热门的体育专业, 坚决砍掉不实用的专业, 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逐步走向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体育专业, 以社会需求定培养方向的道路, 增强本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使学生学有所用。

特别是在当前体育产业化的浪潮中, 高校可依据社会需求适时培养一部份体育经营人才和体育经纪人, 在体育专业中增设体育经营管理方向、时尚体育、体育舞蹈和体育经济等人才培养方向, 引导体育专业学生以体育专业为基础, 努力学习各门文化知识,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核心竞争力, 满足职业发展需求,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2.2 拓展工作思路, 创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法

开阔视野, 拓展本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途径, 逐步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员化和社会化, 形成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家庭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式工作格局。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运用现有的科技资源, 如手机、微信、qq、微博等, 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就业信息, 与大学生多沟通、多交流, 及时了解他们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 并鼓励他们自己寻找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独立面对问题, 实现自身价值。学校应建立良好的信息服务体系, 根据本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提供个性化、深度信息服务, 为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起畅通、直达的沟通渠道。

加大本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力度, 通过自主创业可以为本专业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锻炼机会和兼职就业平台, 全面提高本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并改善本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就业现状。

2.3 思想教育引领, 指导本专业毕业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教育工作是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关系到高校和谐稳定大局。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 宣讲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鼓励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调整就业心态, 调整就业期望值, 准确定位, 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结合实际, 完善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系统思考和研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帮助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志趣、潜力和特长。提高大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今的就业市场, 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学校应引导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珍惜就业机会,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多学习、多操作、多磨砺。鼓励毕业生走入基层, 走入广大劳动群众当中, , 服务农村教育和民办教育。除传统体育岗位和相对集中的竞技体育工作外, 积极引导毕业生参与全民健身领域, 拓展就业渠道。与此同时, 学校要培养毕业生吃苦耐劳、勇于挑战和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 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积极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

3 结语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须适应市场需求, 调整专业发展思路, 有针对性地加快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的调整, 以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为核心, 整合教学资源, 增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与就业密切相关的课程, 实现体育教育专业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 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的需要[1]。努力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发挥各自的优势,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大学生不但掌握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而且精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切实提高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专业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向“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广适应”的复合型人才转变, 有利于提高择业和就业的竞争力, 拓宽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研制及其主要特征[J].体育学刊, 2003 (3) .

[2]张辉.中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考[J].知识经济, 2010 (24) .

[3]陈晓星.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 (6) .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毕业 篇8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回炉;现象简析;高等教育;启示

一、大学毕业生“回炉”现象简析

大学毕业生“回炉”现象的产生源于大学生就业问题。随着1999年高校的迅速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便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不仅成为令大学生本身和各大高校头疼的难题,也成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大学扩招并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唯一原因,现如今并非只有毕业生抱怨招不到工作,更有许多企业声称招不到合适人才,培养没有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才是大学毕业生“回炉”主要原因。

对于企业单位,紧缺的人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技能过硬,能够提高企业产品科技含量的高技术人才;另一类是有丰富管理经验,能够优化企业运作的高级管理人才。在众多就业难的大学毕业生中,有学的是高新技术,缺少实际操作的机会,大都只能纸上谈兵;另有学的是高层管理理论,没有实践经验,不可能一出校门就做好高层管理。以上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对于企业,可以通过给员工培训使其尽快适应岗位需要,对于毕业生,就只能是是通过大学后的“回炉教育”来实现自己与社会接轨。

二、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几点启示

1.高校扩招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扩招后应转变思想,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在保证能学到一技之长的前提下,提高全民整体文化素质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最新出版的《求是》杂志撰文指出:中国中等及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30年以上,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口比例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高校扩招不应受到非议,应获得更大的支持,高校扩招带来的社会问题也不容忽视,大学毕业生“回炉”现象便是其中之一。获得高等教育的人数急增打乱了既有的人才需求金字塔形结构,高校按高层管理人才的标准培养学生,社会却接纳不了那么多“精英”,这就需要高校转变教育思路,根据社会需求结构培养人才。

2.高校不但要设置与市场接轨的专业,更要根据现实需要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增加学生实习和实际操作机会

以当下热门的软件类专业为例,现在人才市场急需IT人才,开设该专业的学校也很多,每年有大量相关毕业生涌入市场,人才市场上的供需矛盾却仍不能解决。有些编程软件快要被淘汰了,学校却继续给大一新生开设这些陈旧的课程;有些课程虽然开设的很好,但教学过程只是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编一些基本的程序,很少能有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实践创新。

2008年联想在福建省科技馆举办“创意、IT产业人才交流会”时,众多国内知名软件企业提供了近200个就业岗位,设置了丰厚的薪金待遇,却招不到几个符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问题的关键在于高等院校不能敏锐地感知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没有根据社会风向调整课程内容,导致学生不了解社会和难以适应社会,只能通过“回炉”教育步入社会。

3.高等院校应积极采取措施,调整毕业生心态,为在校生生和毕业生参加技能培训提供方便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也往往将培训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大学后培训教育是为我国适应教育体制改革不可避免的结果。

其次,为毕业生技能培训创造有利条件:(1)在最后一年中的半年或在每个学年的一段时期,让大学生到技工学校去进行能力实践,既不影响专业学科,还能学习到劳动技能,掌握多种门类的学科技术,对毕业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2)大学里也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立一些有助于大学生走出书斋,学会多种技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技能课堂”。不必等拿到了大学毕业文凭后,再进入技术学校学三年,避免时间和人才利用上的浪费。(3)给毕业生发放“就业培训券”,不但可以鼓励和促使他们参加就业培训或见习,还可以减轻毕业生自费培训的负担。

正规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全面思维方式。各高校为适应社会需要,改革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法是必行之举。改革不能舍本逐末,如果只关注就业技能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上大学和读技校就没有区别,高等教育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冬梅.“大学毕业生回炉”现象对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启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9)

[2]柴宝成.对大学毕业生“回炉”的建议[J].教育与职业. 2008(4)

上一篇:关于本科应届生求职信下一篇:数控和钳工的金工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