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教学措施

2024-08-01

高三地理教学措施(精选8篇)

高三地理教学措施 篇1

一、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冲击高考。

①召开一模考试质量分析会,分析各班情况,细化到试卷上每条题目,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充分调动全体高三教师的工作热情。

②再一次召开高三年级前150名学生的动员大会,对高分同学和显著进步的同学进行奖励,进一步树立信心,激励斗志,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尝试成功。

③一模结束后,召开高三年级全体家长会,加强沟通,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形成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合力。

二、狠抓边缘生的补差工作。

①要调动边缘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信心,针对边缘生存在的瘸腿现象,责任分解到每个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对边缘生要提高课堂提问的频率,每周对边缘生试卷或作业至少面批一次,对偏科严重的学生安排时间来补差,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②一模结束后,中层以上干部找蹲点班级的边缘生谈一次心,帮助分析边缘生存在的问题,探求解决的方法,鼓舞边缘生的信心,班主任再与边缘生家长单独交流一次,让家长帮助边缘生补差。

三、重视各类测试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平时作业的科学管理。

重视测试工作,保证考试的信度和效果,抓好各学科之间的平衡协调,作业安排要合理,合理分配学生的复习时间,达到效益的最优化,原则上每门学科作业量控制在30分钟之内,最长不得超过45分钟。

四、狠抓集体备课的同时,更要加强教学效果的探讨,要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和实际,了解学生的反映,加强教学环节的管理,努力提高复习质量。

①加强集体备课,强化合作意识,形成教学合力,同时注意研究高考信息动态,及时调整备考策略。各备课组认真学习研究考试大纲,密切关注动态、信息,同时注意回归基础,精选各高考模拟题,控制难度,强化中档题,进行针对性训练,还要注意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实现资源优化共享。

②加强对高三课堂教学的管理,要求中层以上干部每周至少听一节高三教师的课,检查一门学科学生的作业。

③提高晚自习效率,拟推出晚自修时间科任教师挂牌制度,认真抓好晚自习效率,引导学生共同创设紧张的学习氛围。

④进行考试方法指导,训练规范答题,学习考试技巧,引导学生注意审题的准确性、层次性、全面性,答题的逻辑性、严密性、完整性、深刻性,作文书写的整洁性和美观性。

高三地理教学措施 篇2

1.机械式记忆,缺乏深层了解

高三的时候各科学习已经基本结束,开始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牢固地记住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背诵很多公式、定理等,将复习简单地和记忆画上等号,对如何理解知识、消化以及应用知识则不够重视。对于复习来说,记忆不是主要方法,也不能完全达成复习的目标。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培养思维能力,多给学生机会主动进行思考和应用,而不是单纯的注入式复习。

2.过于重视练习,对内在知识结构的整合不足

在我国,一提到高三复习,很容易就会想到无穷无尽的题海战术,教师希望能通过这种大量的试题练习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解答问题的熟练度。但是化学和英语、语文不同,在做题过程中是不会有语感形成的,化学更看重的是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解题方法,通过解题的过程能不能形成一个正确而完善的知识结构。一味地联系而不去构架知识结构,这样的复习虽然短时间内有一定效果,但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3.复习内容和选材不真实,偏离实际

某校一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铝的冶炼的时候选择了这样一个题目:工业上用铝土矿(Al2O3为主,含有少量Si O2以及Fe2O3)来提取氧化铝作为冶炼铝的原料,然后给出了工艺流程图,要求学生写出其中一些原料的名称以及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但是实际上工业生产中对铝土矿进行溶解使用的是Na OH溶液,而不是硫酸,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使用Na OH溶液进行溶解时,只需要对Na OH与Al2O3之间的反应进行考虑即可,因为Al2O3相比起原子晶体的Si O2来说与Na OH溶液之间会更快地产生反应,所以在工业生产的时间之内Si O2和Na OH之间的反应不需要进行考虑。而这个题目中先要使用硫酸溶解铝土矿将Si O2滤去,然后为了滤去Fe(OH)3,还要加入过量的Na OH溶液,不仅步骤繁琐,而且设备会受到酸的腐蚀,硫酸与Al2O3之间的反应速率也较慢。因此,工业中是不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生产的,这是一种纯理论的、不真实的做法。因此高三一线教师在选择复习题目的时候一定要从实践性方面来考虑,做到学与用相结合。

二、防止复习出现偏差的具体措施

1.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针对学生机械式背诵化学式、题型等问题,教师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有效构建起一个知识结构体系,在构建过程中不断归纳和总结学过的知识。在开始复习之前,教师可以准备好复习提纲,并提供课堂例题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之前就主动开始自我复习,找出其中的问题或者不明白的地方,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

2.将练习题分类

复习中使用到的大量练习题可以对其进行分类,分为基础复习题、理解应用题和综合提高题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的问题相互配合并且以科学的比例进行搭配。在这种层级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真实水平有一定了解,从而对复习的时间以及侧重点进行安排。

3.找出复习的重点

高三复习时候很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教师复印大量的资料发给学生,这些资料都是各种知识的大综合,不仅没有形成知识体系,而且贪大求全问题严重,将各种不同的知识块堆积在一起。这种复习方法不仅不能起到培养能力的作用,反而会因为数量太多造成学生吃不消,自然也就考不出好成绩。教师在高三复习中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自己在头脑中有对知识点的总结和构架,结合适当的教学辅助有效进行总结和归纳,教师盲目地大综合只会使学生心中的知识点更加混乱。

参考文献

[1]张陵陵.新课程理念下高三化学复习偏差现象的解决策略与反思[J].新课程(中旬),2013,(12):160-161.

[2]赵力晴.高三化学有效复习的“化静为动”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2013,(1):60-63.

高三物理复习教学措施探讨 篇3

关键词:高三;物理复习;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2(S)-0015-3

1 改进教学着眼点,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重视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与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教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是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理念,是高中物理新课程追求的目标。不少学校在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这无疑对学生准确理解、把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根据已知条件和事实,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利用数学工具对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导和求解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仅仅如此不够。如果我们的教学脱离了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脱离社会,脱离现代科技的发展,培养的是解题高手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从高考的实际情况看,不少学生一旦遇到与生活、社会、现代科技相联系,问题情境新颖的题目,虽然解决问题需要的逻辑推理或数学计算技能并不难,但却难以下手,而有些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绎技能要求较高的“模式化”的题目,学生则容易解决,形成易题不易,难题不难的现象。

目前学生在考试中最害怕“生题”,或者说学生的建模能力差,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教师的例题教学的失误。每一道习题都是从一个物理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已经不自觉地把研究对象的一些次要细节、非本质的联系关系舍去了,也就是说,这些本应由学生去体验的“去伪存真”的工作被教师“越俎代疱”了。学生在解题中只须“按图索骥”,其结果是削弱了学生主动探索的认识过程,割断了主体与客体的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出现蹋陷。杨振宁教授认为“仅仅读很多书,从老师那里学到很多知识,做很多习题,只能是训练独立思考能力的一半,而另一半的方法是很复杂的,这个方法是靠自己去摸索去创造”。

因此,要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教师的教学不能满足于“讲得好”,而要致力于学生“学得好”。一节课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手段,一支粉笔也好,多媒体技术也好,都必须把学生置身于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这是任何外在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备考复习中,老师们要牢牢地抓住备、教、批、辅、考、评各个环节,课堂教学要在“常变常新”上作文章。教师的教只有真实地转化为学生的学,这样才能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加强实验,注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加强实验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是世界范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实验题考查创新意识已成为命题特色和发展方向。其主要表现为:以中学物理教材里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实验技能为载体,创设新颖的物理实验情境,要求考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地完成实验。

实验基础知识是实验创新的源泉,创新离不开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对“双基”的复习决不是对知识的重复记忆,也不是单纯对实验基本技能的反复训练,而是要求对教材所涉及的基本实验的各个环节做深层次的思考,透彻地理解。即使是考查创新意识的试题,也是以基础知识为依托的。复习中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

(1)在复习内容上,要求学生认真领会每一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而不是盲从地照本宣科。高三复习不能仅仅局限在黑板上、练习本上、测试卷上做实验。而要自己动手把《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实验认真独立地重做一遍( 包括演示实验 ),对教材上的阅读材料、小实验也要引起重视,对物理事实和现象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这样才能解答好每一道高考实验题。

(2)在复习方法上,提倡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实验,不怕失败,让学生从失败中再找出正确的实验思路和做法,领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成为自觉的思维习惯,这样才能保障正确解题的成功率。如果采取“以量制胜”的策略,做大量各式各样的题目,寄希望于押中高考题,或者企图用一些名目繁多的解题“方法”来套出题目的答案,便会使实验复习走入死胡同。

(3)在复习手段上,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更多的分组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手脑并用,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高三时间紧,有条件的学校和学生也可利用多媒体或电脑进行实验复习,学生针对自己个体的学习情况有选择性地复习,这样不需要现成的实验器材和限定地点。教师还要加强课堂演示实验,尽可能地拓展演示实验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多样化的演示实验,创设生动的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思维。

(4)对于“设计型实验”的复习,尽管高考要求学生自主设计一个教材中没有的新实验,但所运用的原理、方法、器材、设计思想、步骤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等都来自于平时的学生实验。如果考生能对课本上的每个实验都了然于胸,设计型实验将不再是难题。复习中要求教师和学生自设实验情景,改变实验条件,迁移实验器材、方法,适当进行实验迁移的训练,提高应变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 精选习题,注重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1)复习的过程必然要做大量的练习题,但并不是题做得越多,复习效果就越好。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查找知识漏洞。要求学生做题不能只重视结果和结论,更要重视过程,要知来龙去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不会解题,不要以为只要多做题,多讲解就能解决问题,事实上,很多情况是学生对概念规律的建立过程,没有实际的体验、不知其然,概念规律一团雾水,做再多题也白搭。因此,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如何通过实验、课件、图画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

(2)第二轮复习题应由本校高三教师集体讨论,针对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题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去选题。这样,可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少做无用功。

(3)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平时做题时应多进行自测自评,反对老师习题评讲课的“满堂灌”,采用点拔式、循因纠错式等方式的教学,师生互动,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质疑,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物理问题。

(4)切莫轻视课本习题的教学

课本习题是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的作业,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它肯定也是命题者首选的知识载体和思维模块。每年高考题都能找到课本上的原题,或类似题、克隆题、衍生题。高三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课本题的重要性,挖掘其潜力,这也是高考成功的重要一环。

经验告诉我们,解物理试题一眼看出来的答案往往是错误的,在平常的训练中不要贪多贪快,要认真地审视题意,规范作答,练出感觉,考场上才能拼出速度。

(5)加强信息的收集、整合工作。对外地资料应筛选有价值的、时代性强的、能激活思维的习题,摈弃陈旧、繁难、偏怪、超纲和过于简单的试题。争取做到搜集后要突破,消化后要应用,进行题型归类细致与创新的整合。

4 严格要求,注重解题规范训练

练习在总复习中是举足轻重的一环,解题规范训练要以平时做好每一次练习为落脚点。要想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力求规范地解题是应该遵循的原则。具体来说务求做到三条:

第一,要规范地使用物理规律。

不少同学常从生活经验角度去解物理题,比如用动能定理时习惯从功、能的数值上加加减减来得到结果,而不问列式的物理意义。这种不规范的混乱的思维方式,正是复习中的一大障碍,它只能使认知水平停滞在生活经验的层次上。物理学自有本身固有的思维规律和方法,像动能定理的应用,首先要求弄清所研究的过程及研究对象在此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然后区别各力做功的正、负,再搞清过程的初态和终态,最后按外力功的代数和等于动能增量列出方程,这之后的代数运算便容易了。如果在平时练习中始终能坚持这样规范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时间久了必然会加深对规律的理解,能力一定会上升到新的层次。

第二,要将题做完整。

有一些学生,做练习“浮而不实”,列出几个物理方程便丢手不做者有之;整理到代数式但懒于代入数字运算者也有之,往往不肯将解题进行到底。许多物理题,粗一看解题方向似乎很明显,仔细一解才发现里边隐含着重要的变化及关键。再说,一个完整的解题要有严密的逻辑过程;要有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述;有单位的处理;有数字的运算……所有这些,无不涉及“双基”知识及个人的素养和能力,都是要通过训练来加以提高改进的。那种蜻蜓点水式的解题,不可能在这些方面得到启发和训练,题解得再多,然而水平提高不快、不实,最后必定导致复习工作的低效率。

第三,要按高考评分标准要求评阅每一次练习(课堂上黑板练习)、测试试卷等。

对那些不按要求解题者,要从严扣分。要把严格规范解题作为复习迎考过程中每天的必修动作,从而既可减少高考中因此无谓的失分,又能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行为习惯,这对学生是终身受益的。

参考文献:

[1]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6月第一版

[2]许国梁主编.中学物理教材教法.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年5月第一版

[3]阎金铎等著.中学物理教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

[4]续佩君著.物理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

[5]张熊飞著.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

[6]罗维治主编.中学物理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第一版

高三后期管理方法与措施 篇4

版块一:高三后期管理

距离高考不足两个月的时间了。时间虽然短暂,但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宝贵的,是一段千金难买的光阴;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高考工作事关大局,高三教学与管理工作充满着艰辛,高三老师责任重大,同时,高三工作也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牵动着社会的每一根神经。确保高考成功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一、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上形成了高度的合力。在学校内外、上下形成合力尤为重要,完成高考目标要靠团队的合力。因此要进一步鼓舞士气,增强信心,凝心聚力,形成合力。

1、学校上下要形成合力。全体教职工、各处室、前后勤方方面面要配合高三工作,支持高三工作,为高三工作办实事,为高三师生解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为高三师生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

2、年级组内要形成合力。年级组内首先是班主任队伍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既相互竞争,又相互配合,班级管理水平要相对均衡,不准出现差班、乱班。全年级内教师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享成功,共同攻关。

3、学科备课组要形成合力,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加强教学与研究,实施有效研究,把教研落到实处。实施有效教学,不流于形式,把对大纲、对教材、对学生、对试题的研究落到实处。

4、师生教与学要形成合力。要改变教师只重自己“教”,忽视学生“学”,只强调教师“教”到位,忽视学生“学”到位,只重讲授,忽视学生训练等现象。教师要在方法、手段上下功夫,重视反馈和校正的落实到位。

二、级部管理。

1.级部主任要以身作则,抓好班级、备课组调研,特别是早上、晚上的班级调研,全身扑在工作上。

2.级部主任每天对老师坐班情况至少检查两次,结果每周一统计,每周一通报。3.实行班主任早上签到制,班主任加强班级调研,对班级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备考进行指导。

4.教室管理继续实行“高三年级纪律检查部”负责制,加强对早饭空、晚休空、双休日等环节的检查,将各班学情及时如实反馈给班主任,以便班主任及时了解班情、及时整顿班级存在的问题。

5.每周的教情继续实行“教学简讯制”,督促各备课组长梳理一周来的教学工作,同时督促各备课组长制定下一周的教学计划,同时也加强了各备课组间的相互交流。6.开好全体教师会、学生会及两座谈会。开好教师、学生二轮复习动员大会,开好稳定生和边缘生的座谈会。鼓足师生干劲,鼓动师生勇往直前,鼓动师生要有拼搏的意识,同时班主任老师要利用此次机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心理疏导,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注意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

7.加强日常检测的组织、分析、总结工作,积极做到每次考前目的明确、考后收获实在。认真组织好备课组会商和班级会商。

8.抓冲刺,调整备考策略,工作一丝不苟.五月中旬二轮复习的结束,为准确把握三轮复习,我们对高考前二十天的教学工作做出详尽的安排,制定了教学工作菜单表,详细说明每天教师、学生应该做好哪些工作,有布置、有检查,落实到位,抓好高考百米冲刺,确保高考复习万无一失。

9.抓培训,提高应试技巧,向卷面要分数。高考前夕,为了使学生在考场上少失分、多得分、把握住高考应试技巧,我们将搜集一些高考阅卷教师的亲身感悟,全面详细地向学生讲明了如何规范答卷、得分技巧和卷面要求及解题步骤、规范要求,为有效辅导学生提供有力支持。抓好对学生应试技巧的培训,向卷面要分数,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非智力方面的失分,对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起到重要作用。

10.抓心理,矫正心态,挖掘潜能。随着高考的临近,一部分学生因在模拟考试中,成绩不理想而出现情绪焦虑、烦躁,影响自信心,另一部分学生由于成绩较好,而盲目乐观、情绪懈怠,如何使考生的考试最佳兴奋点真正落在高考期间。给学生鼓劲、加油,使他们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以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去面对高考,所以学生在高考考场上得到了正常甚至超水平的发挥。

11.注重细节,强化备考过程管理。我们对高考复习的整个过程认真分析,精打细算,不放过一个细节和一个因素。特别是到了高考的最后关头,要求全体教师都要高度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吃穿住行、喜怒哀乐,一丝不苟、无微不至做好学生的备考指导和思想工作,每位班主任、每位任课教师竭尽全力、尽职尽责的送高考到最后一分钟。要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三、备课组管理

1.加强备课组长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肯吃苦、乐于奉献、工作积极主动、善于动脑筋、工作执行力非常强的骨干年级管理团队。

2.以备课组长为核心,抓好备课组教师的日常纪律考评,进一步规范教师上班考勤制度,及时通报考勤记录,严明办公纪律。

3.提高教师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搞好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使二轮、三轮复习的针对性更显著,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复习效率。

4.认真组织学习研究《新课标》和《考试说明》,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抓实教学各环节的督查,密切关注高考信息。结合学情讨论制后期轮复习计划,列出详细的月计划、周主题和节内容进度安排表,确保后期复习的科学合理。

5.继续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求老师做到对学校讲责任,对个人讲自律,对学生讲爱心,对同事讲协作,对工作讲效率,杜绝教师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参加娱乐活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6.加强综合科目教学,强化综合备考组领导,加大落实综合科目的强化训练的实效。为使综合科目的复习备考更加扎实有效,理科张任组长,文科田老师任组长,负责组卷、安排考试、批改卷。要尽最大力量提高批改效率。要求综合科老师要提高思想认识,要树立“7-1=0”“3-1=0”的意识;要求做到每周学生必须至少考一份综合卷,至少做一份综合卷,老师必须至少改一份综合卷,同时要求在加大训练量与质的同时并注意分析反馈。7.所有老师都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多一些问候,多一些赞扬,多一些帮助,多一些关心。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

四、教学管理

高三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二轮复习质量的好坏,关系到高考的成败。

1、二轮复习时间确定为:3月下旬至5月中旬底。

2、二轮复习原则是:巩固[巩固一轮复习成果]、完善[知识体系]、综合[方法、规律、解题能力]、提高[通过做题,提高能力。实行“周考制”]。

3、二轮复习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4、二轮复习的策略。

⑴小专题推进,穿插综合训练。⑵专题(项)训练,以点切入,辐射全书带动整体。⑶综合训练,穿插其中,面向中等,重在基础,巩固“三基”,强化记忆。

5、二轮课堂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形式,主要是专题(项)训练和综合训练。各学科组要认真研究训练课和讲评课的特点、规律,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⑴课堂教学要抓好抓实五个“环节”,练、讲、练、评、补。①练,诊断性训练,通过练习,找出学生存在的不足。

②讲,重在梳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解决学生的“三易”(易混点、易错点、易疏漏点)问题。坚持“三讲”、“三不讲”:讲重点、疑点、讲易错易漏易混点,讲规律方法技巧;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的东西不讲,学生自学就能掌握的东西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东西不讲。

③练,重在训练做题速度、做题质量、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及解题的规范。二轮复习的质量,关键看训练的质量;训练的质量,关键是训练题的质量。

④评,训练、测试之后,必须批阅讲评。讲评的目的是以题目带动知识,开阔学生思路,归纳解题技巧、规律。讲评必须认真分析试卷,充分掌握学情,严禁抛答案、对答案、就题讲题、一讲到底、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要在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上下功夫,要把表扬鼓励贯穿评课始终,要尽量缩短训练与讲评的时间间隔,当天考完当天批阅,保证第二天讲评。

⑤补,即补偿性训练。讲评课要针对学生错题设计补偿训练题目,让学生做到做过的要会做,会做的题目要得满分。做一题会一题。坚决废除盲无目的的无休止的题海战术,避免题目做了不少,收效了了。

⑵为确保五环节的落实,严格实行“四精四必”。①“四精”,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评。②“四必”即有发必先做,要求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试题必须在学生做以前教师先做,以防止题目有错误;有做必全批;有批必精讲,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讲评;有错必及纠。③“四精”保证质量,“四必”确保落实。

五、班级管理 1.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具体实施者,一个班主任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班风、学风,也直接影响着高考的成效,所以要实行班风学风班主任负责制。班主任在狠抓常规管理的同时,要在班级管理上出点子、下工夫,形成教育教学相互联动的良好的运行机制。2.各班级要努力减少低分学生的人数,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本科线;班主任工作重点是搞好常规管理,把纪律、卫生、学习管理贯穿于工作的始终。以周考为抓手,班主任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督促学生认真复习,注意复习中的细节,纠正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强化规范。

3.关注学生情绪,积极予以疏导。班主任到班要勤,让同学们感受到班主任与他们在共同努力。克服考试前的烦躁情绪,要引导学生“做好今天的事,别担心明天的事。”“做好手头的事,别想太多的事。”让每一天都充实地度过。

4.心中有目标。明确的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我们每个班主任要学会经常盘点自己的家底,有多少本一,有多少本二,有多少临界生。

5.心中有常规。班主任对班级的班风学风负责,班主任要对学生学习、纪律、安全、文明、卫生全面负责。

6.心中有理想。提高班会课的针对性,确保主题班会教育的系列化,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7.心中有团队。要形成班主任为核心、全体老师共同参与的班级教学与管理机制。班主任要主动与科任教师联系和配合,做好各科任教师的协调工作,解决各科间存在的矛盾;要经常组织召开班级科任教师的工作会,研究分析学生情况,制订相关的措施。

8.心中有家长。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家长的夸奖。要对那些特殊情况的学生,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形式与家长联系,谋求家校共管,取得成效。

9、尖子生、边缘生的管理。“尖子生”即有实力冲出北大、清华的学生。结合前几次考试和平时考试的表现,确定一个相对的尖子生群体。班主任老师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但不允许对他们过分加压,以免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在对尖子生管理上不放纵、不搞特殊,从严治学,严防后期对尖子生管理松懈的做法。高考边缘生包括冲刺重点本科院校的边缘生、冲刺普通本科院校的边缘生。对以上学生要根据个人包扶名单落实好目标管理,采用 “人盯人”、“人帮人”的方法进行辅导。

10、理改体学生、音美生、文管生的管理。班主任、任课老师都要特别关注这个群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主要抓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狠抓此类考生的常规管理,增强他们的时间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把心收回来,把精力全部用到迎考复习上来。二是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品质,不要三分钟热度,知难而退。三是教学上要立足基础,立足中低档题。

六、激励措施

1.每次考试结束后,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对高三全体教师进行奖励。2.高考结束后,教学成绩优秀奖向高三教师倾斜。

3.考核、教学能手新秀推荐、评先树优、职称评聘、学校总结表彰会,向高三倾斜。

七、高三后期复习主要备考活动安排 ㈠第四周(3月22日——3月28日)。

1、一轮验收考试成绩分析;

2、高三全体教师会—成绩分析、二轮复习安排;

3、成立理综、文综学科小组;

4、制定综合考试组织奖评制度;

5、备课组一轮验收考试成绩会商;

6、备课组制定二轮复习计划;

7、各班班长会议。

㈡第五周(3月29日——4月4日)。

1、参加并落实市二轮会议精神;

2、全体高三学生会;

3、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建设;

4、班级成绩会商;

5、第一次文综、理综成绩统计;

6、各班制定边缘生、尖子生帮扶名单。

㈢第六周(4月5日——4月11日)。

1、参加市二轮会议教师举行汇报课;

2、学生体检;

3、参加并落实县二轮会议精神;

4、第二次文综、理综成绩统计;

5、文科班部分学生座谈会。

㈣第七周(4月12日——4月18日)。

1、按高考模式进行学段测评,组织好测、评、补等环节;

2、部分教师座谈会;

3、理科部分学生座谈会;

4、迎接市二轮视导;

5、迎接县二轮视导。

㈤第八周(4月19日——4月25日)。

1、特长生文化课学习会议;

2、心理咨询室专题辅导;

3、高考倒计时誓师会;

4、学生励志教育。

㈥第九周(4月26日——5月2日)。

1、按高考模式进行学段测评,组织好测、评、补等环节;

2、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3、学生放假。

㈦第十周(5月3日——5月9日)

1、参加县后期管理调度会;

2、班主任座谈会;

3、备课组长座谈会;

4、班会《如何备考学习黄金阶段的五月》。

㈧第十一周(5月10日——5月16日)。

1、二轮验收考务会;

2、各科考前指导;

3、二轮验收考试;

4、组织教师阅卷;

5、学生励志教育。

㈨第十二周(5月17日——5月23日)。

1、高三教师会,成绩分析,近期工作安排;

2、备课组三轮复习计划;

3、班级三轮复习计划;

4、全体学生会。

㈩第十三周(5月24日——5月30日)。

1、《高三苦,苦到尽头方知甜》;

2、《考前十天做些什么?》;

3、学生三轮复习;

4、学生励志教育。

(十一)第十四周(5月31日——6月6日)。

1、高考动员会《考场发挥及应试技巧》;

2、考前物质准备;

3、考前工作安排。

(十二)第十五周(6月7日——6月9日)。

1、高考;

2、各班学生会;

3、学生离校。

进入高三后期,有很多特殊性。因此,积极研究其特殊性,探索管理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尤为必要,也尤为重要。现将具体措施简要汇报如下:

一、从严要求,形成良好秩序

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搞好整个高三工作的立足点。

1、抓学生秩序。

⑴对学生的秩序管理突出全面性、持久性、针对性。全面性:一是指影响学生秩序的各个方面,纪律秩序、生活秩序、课堂秩序、班级秩序等;二是管理学生秩序的各个部门,公寓处、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等;对多层次、多角度管理,形成良好秩序。

⑵对一些在学习上跟不上学习进度,对学习失望,自暴自弃,或者自觉性较差,不能自我约束的同学,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避孕药以理,解决思想包袱,寻找根源,制定切实目标,树立信心,保证这些学生学有目的,学有所获,逐渐变化。

2、抓常规教学秩序。

⑴常规教学管理,突出规范性,实效性。

⑵在教研活动,教案方面,既要体现规范性,实效性。正常开展教研活动,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教研,针对高考要求进行教研,针对每阶段学习中热点进行教研,有的放矢。⑶课堂教学有目的、有安排、有重点、有方法,不就题说题。规范检查方法,加大检查力度,要求课堂教学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层次性。

⑷作业布置的实效性,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保证学生有所得,有所进步。

3、从严要求和人文关怀相结合。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高三后期都有很大的压力。严格要求和鼓励、调动,从环境、气氛等其它因素注意人文关怀,不仅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更对教师和学生产生巨大影响,不能忽视。

二、实施控制,全面把握

1、阶段控制。

⑴从上学期期中考试到4月中旬为第一阶段,为单元、章节复习阶段。

⑵4月统考到5月中旬为第二阶段,进行强化训练,模拟训练阶段。由教师通过集体教研、选择、编写精要题组,采用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两种方式,重点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此同时,穿插和渗透做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训练。⑶5月下旬利用一周时间,在两次考试基础上,学生根据复习与考试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查缺补漏,自我学习、自我完善、内化知识。教师引导,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专题或个别辅导。

⑷6月下旬,各科在进行模拟训练为基础上,要求学生回归课本,回归基础,收拢、巩固已有知识,同时进行心理的调试。

2、题量控制。

⑴第一阶段4月中旬结束进入综合复习模拟阶段,各科的作题量综合增加,因此,必须进行题量控制,由题量范围内规模效益转化,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

⑵不能陷入题海之中。要给学生相当的自我消化知识的时间;对所做的题还进行质的控制,从高考要求,对所用的题进行筛选、组合、变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做题量有不同要求。讲题重思路,重过程。

3、学习、心理、身体控制。

⑴一个学生的成功,不仅在于智力因素,或学业成绩好坏,更重要的在于非智力因素,心理、身体情绪善。坚持锻炼身体,是学习有充沛精力的保证,也是良好的心理状况的保证。早上不出操,下午3点钟上课,下竿节课后活动不再上自习,下午课后跑操,都是为了保证学习有较充沛的精力。

⑵学习的压力,社会、家庭的压力,都会给学习心理、情绪带来重要影响。考试前、考试中情绪的调节,身体状况的调节,心理调节是高三对学生进行控制的重要因素。既有宏观调节,又有微观指导。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心理、情绪的控制。

三、挖掘潜力,行使主动权

1、挖掘学生潜力。

从高考整体推进考察,我校学生的潜力主要在地区期末考试470—500分这段学。生。把这些学生潜力挖掘出来,就会大大提高升学率。使我校升学有一个质的飞跃。由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共同确定这些学生名单,并分析这些学生在学习、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三位一体进行全面、全程监控。班主任抓总体,年级组监控,任课教师抓学科。抓辅导,作业批改,不断给学生进行鼓励指导。突出针对性。狠抓这些学生基础知识落实。这上高三后期主要工作之一。

2、抓教研潜力。

教研要从经验型、粗放型向科研型、精细型转化。后期教研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轻学习学业压力,增加学习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广采信息,研究高考,对资料的研究、筛选、整合、改造;突出能力方意。我们对教师要求,教案突出学案,教学重在落实,指导重在能力,四、突出重点,打造尖子生团体

1、尖子生是康中的生命线,也是康中品牌的标志。保持尖子生的优势是康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期望。对尖子生整体思路是:让学生以必要的时间落实基础知识,一这一的时间强化综合训练,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相互学习。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指导重在学法,辅导重在个案,教导重在态度,引导重在思准。

2、尖子生后期管理,我们加大投入,物资投入,资料、资金等,情感投入,了解学生心理、情绪,个别辅导投入;全方位整合,开设“专家门诊”,每周由权威教师坐班,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问题进行个别辅导;进行规范性、细致性训练,从作题的规范、字迹、思路、整洁进行纠正、训练,减少学生不必要的丢分;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公寓给这些学生专门设立宿舍,人少以便休息学习,年级组设立专门的房间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增加心理、情绪的调节,注意身体状态;增加信息量。让学习见多识广。

高三地理教学措施 篇5

王先林2013.8.28

高三语文教学是以高考考纲为基准,围绕“语言文字运用”“名著阅读”“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五大版块的专题进行考情、知识、能力、技法的教学,始终按照精讲精练的要求,结合本届高三学生基础不是很扎实,阅读、写作能力有所欠缺的特点,高三理科语文备课组决定从下列方面做一些具体的事情。

一、夯实基础

从近3年江西省高考语文的命题趋势来看,呈现明显的回归教材的特点,如“字音”“字形”基本是扣教材,背诵8分直接是考纲必背篇目,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考查还是能从教材找到相应的例句,如果要和教学实力强大的学校形成有利的竞争力,就必须反复抓实现代汉语知识和文言知识,有计划地通过听写、测试等方式强化、巩固、检测基础,对学生严明奖惩制度,绝对不能丢失基础的阵地。

二、强化阅读、分析、鉴赏能力

为了保证不同层次学生实现不同的分数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强化阅读、分析、鉴赏能力,指导学生每周涉猎一定的短小的名篇佳作、优秀作文,对有代表性的佳作(作文)师生应该读懂读透文本,重质量重实效,精细阅读、品味、点评,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些精读方法和经验的指导,特别要关注语文成绩滞后的优生、希望生,精读材料可结合学生现成的校本教材、《读写月报》、范文、试卷文本等。

三、提升写作能力

高三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作要求和技法。教师要精心依据小作文题型、要求有体系地完成小作文的训练;将记叙文尤其议论文写作分解为审题立意、拟题、选材、组材、结构等环节来分析、训练;重点利用高三上学期的时间在练笔本完成小作文、大作文的训练,做到练了必批阅,批阅必讲评。

四、突破错题

在精讲精练的过程中,尤其是经过一系列练习、考试之后,学生知识、技法、审题等问题就会暴露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归纳整理学生易错知识(题型),仔细分析错因,重点讲评,为错题辅好题,绝不能留下盲点。

五、优化文面

语文试题有大量的文字需要通过书写来完成,整洁、美观的书写也是赢取高分的关键之一。各班教师依据学生书写、标点情况,理出班级书写差、涂改文面、标点乱用的学生,拟定练字计划和要求,加强督促和检查。

六、培养良好的习惯

(1)积累基础的习惯(2)诵读的习惯(3)应对试题时间分配的习惯

高三地理教学 篇6

魏小民

现就我个人的高三地理教学复习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夯实基础,构建以主干知识为框架的知识体系

1、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

重视复习基础知识,准确、全面掌握考点基础知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离开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准确理解每一个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的含义和限定条件,认真研读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不以个人喜好来决定知识的取舍,更不能为了盲目地赶进度而放弃对某些知识点的复习。地理试题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非常注重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要求学生能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强化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高考强调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所以,在复习中,我们必须抓住各部分的基础和主干知识,以主干知识为线,按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把凌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从而形成知识框架,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具价值。

二、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

1.培养地理计算能力。

用数字说明地理、描述地理,可增加地理的精确度,运用数字是研究地理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学习地理要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如时间、日期、太阳高度、比例尺、海拔、气温、气压、人口增长、经济数据的统计等,都涉及到计算问题。地理计算实质是地理与数学的综合,是在地理原理指导下的数学运算过程,其中掌握地理原理是培养地理计算的关键。

2.培养读图分析和空间思维能力。

以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对考生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的考察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在地理试题中,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日照图、模式图、等值线图、地理数据统计图(表)、区域地图、景观图和逻辑框图 等等。在复习时要求学生围绕地图展开,学会读图和用图,将相关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注重图文转换训练,从枯燥无味的图表中找出规律,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

读图、用图主要掌握五点:①明了各类地图的构成和表达方法;②会从图中读出相关信息;③会用地图表达相关信息;④会判断地理区位;⑤会运用地图的直观性,解答抽象的地理问题。

3、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和地理表述能力。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地理学科注重对规律、原理的实践运用。在复习中,对于规律、原理不仅要加深理解,更要学会灵活地迁移应用。表述不准确也是高考中失分较多的一个因素,教学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尽量使用地理术语。三、二轮复习阶段地理课堂教学

1、回归教材。

通过回想教材内容,理清思路,适应高考。可以让学生从某一知识点出发,尽可能多地回想以前复习的内容,形成知识块。如从“降水”出发,想到其成因、影响因素及该因素对天气、气候、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还要想一些相关的练习,这种方法虽然零乱,但往往对应着考题,实用性强。

2、善于记录,“看”与“想”相结合

要善于记录、整理错题和典型题目,并经常翻阅过去整理的错题集及做过的练习。“看”要结合回“想”进行,要有针对性地看看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类型,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可以增强防范意识,避免重蹈覆辙。

3、加强课堂限时训练,重视审题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1)限时训练:习题训练时,要注意在精选试题的基础上限定答题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课堂上及时反馈,让学生学会读懂各种图表资料,巩固主干知识,掌握解题技巧。(2)做好解题方法的训练:选择题主要方法有比较法、排除法、图解法、计算法、分析法、联想法;综合题注重语言的组织方式,回答条理的清晰。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思考的地理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解题中注重加强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提高应变能力,促进知识的迁移。(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具体做法有:慢审题,快答题。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读懂文本材料和题意要求,一个图例一个注记地看清图幅内容,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答案,最后较迅速地规范书写。慢审题有两个作用,一是找出“题眼”,即解题钥匙,二是找出最有效的信息。

高三地理教学研究 篇7

一分析学情与考情, 把握教学起点, 让学生“会”学习

为了使高三学生复习地理有明确的方向, 教师应对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了解透彻, 同时认真研究高考地理试题并把握其命题思路, 进而从根本上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以加强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 促使学生们自发地努力学习并拓宽知识面, 发现、解决问题, 如此一来才能满足高考及社会的需要。

二立足课本, 夯实基础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知识网络的构成。其中对于以下两点应引起特别重视:

1. 重视透彻的理论讲解与事实之间的联系

原理与事实之间的联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因此教师对于理论的讲解要十分透彻。而在学生理解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发散与拓展, 则是掌握原理的前提。以自然资源为例, 其定义用以理解内涵, 其分类用于加深对内涵拓展;如国土资源、国土整治的概念内涵,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形成机制以及防治的科学依据, 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的形成原理等都要在原理与实际紧密联系的基础上, 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给学生系统地讲解其中的关系, 使他们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 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合作的民主性

师生合作的民主性表现在师生之间对于问题进行共同商讨, 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 以及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为了使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更有深度、建立的知识构架更加完整, 学生自身应当重视初高中知识的整体联系, 培养读题解题、自我检查、独立思考和深入辨析的能力, 以及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的习惯。

三制定学习计划, 安排复习时间

高三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并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以适应“时少事繁”的高考复习。而老师应把自己的总教学计划与学生分享, 引导学生按总的教学进度来制定学习计划, 使其相互协调。老师与学生在制定计划时应注意,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般截止次年三月, 重点是老师参考教材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该阶段要求复习的深度与宽度, 而不能刻意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老师将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为数个专题, 意在帮助学生知晓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侧重于能力的提高, 该阶段的复习一般为期两个月;在第三阶段, 即直到高考前夕, 学生对于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 为高考做好准备。

四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以往的教学与学习中, 我们往往把重点放在零散的知识点上, 而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所带来的巨大价值, 结果使得学到的知识难以成为深入研究的基础。在我们整理加工知识的过程中, 伴随着诸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 这个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 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 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时, 可以准备一个问题本, 提醒自己勤加思考、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使自己从根本上、真正地消化吸收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

五加强空间思维训练, 提高空间认识能力

通过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试题, 我们可以发现, 如同“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认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等这些能够反映地理学科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的内容成为了命题素材。在试题中要求考生推断时差、判读地图、分析和判断世界或中国某个区域的特征等考点都是为了测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认识能力。因而在高考地理复习时要着重练习考查空间能力的试题, 以训练空间思维的能力应对相应的考点。

六掌握基本原理, 训练解题思路, 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地理原理与规律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因此明确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规律有助于我们更严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理解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和观点的基础上, 对于训练解题思路以及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有以下三个方面可以参考:

1. 解题时要全面思考, 对比分析

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总结、归纳出地理原理、地理规律, 弄清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其相互联系, 人口、资源、城市、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 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识要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按时间顺序进行纵向对比分析, 如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影响;也可以在地理范围上进行横向对比分析, 如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地区分布;另外, 还可用列表分析或通过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等方法, 来比较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主要特征等。通过对比相似问题的异同, 以及明确知识间的联系, 有助于排除干扰因素, 把握概念的实质, 最终形成正确概念。

2. 循序渐进, 加强逻辑推理能力, 提高解题水平

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的新趋势是题目条件设置不明显, 有多层逻辑障碍, 迫使考生必须对已知条件进行仔细的判断、分析、推理, 从而发掘题中的隐含条件, 再以推出的条件为基础层层推进, 才能正确解答题目。

3. 理论联系实际, 做到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灵活运用

高考向来注重考查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在题中将地理知识与热点、焦点问题相联系, 检验学生将理论和原理转化为解决问题之方法的能力。学生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时, 无形中拓展了其对知识本身理解的深度与宽度, 也通过这种对实际问题的思考, 令其理解与掌握一些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如此一来, 便达到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每位高三学生在地理复习中总有各自独特的方法, 但是主线总是一定的, 都要夯实基础知识, 再参考教学大纲建立自己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知识框架, 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锻炼从整体出发, 详尽地分析问题和严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依照现实中的地理现象, 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去理解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的内涵及拓展;紧扣知识主干, 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以便提取题中的关键信息。学生要通过对复习内容的深入思考和适量的练习来熟悉高考内容, 完善知识体系, 磨练自己的审题、解题技巧, 努力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高三地理教学措施 篇8

高三是人生的转折点,从高三前的暑假到高考结束,在这为时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学生和家长都极易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特别是学生,不同的时间段,学生的情绪和心理都会有不同的微妙的变化,从而对高考以至整个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说高考是一场战役,那么其致胜的法宝之一就是良好的心态,可见作为高三的教师,十分有责任对症下药,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帮助学生度过难关,取得高考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

一、高三学生特殊心理状况分析

(一)高三前的暑假,即将步入高三的学生们对高考一知半解,大部分学生这时都有十足的信心,尝试做上一年的高考题,会计划自己的高三复习,会憧憬美好的大学生活,但一切的尝试,计划和憧憬都在相当程度上有一些想当然,不会十分科学,因为这时的学生并不十分清楚高三生活和高考到底是怎样的状况。一切都是未知数,计划也必然不会制定的十分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内心那种信心也略带一定的盲目性。当然有希望总归是好的。

(二)高三的第一学期,这一阶段是高考的第一轮复习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巩固基础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渐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水平和自己所处的位置,这时学生的心理状况差异是非常大的,当然是因人而异的。复习顺利的学生会越来越信心十足,而复习不尽如人意的学生会在重压下逐渐灰心丧气,甚至同一位学生,在遇到复习不顺的某个科目或一个科目的某几个章节时,都会十分敏感而脆弱的联想到高考的失败,复读等等,这些情况都会严重影响到高考第一轮复习的顺利和高效进行。

(三)高考前一百天左右,这时已经是高考复习的自热化阶段,与前两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学生要承担更多来自外界的压力,学校的“距高考还有一百天”的动员大会,家长越来越多营养品和鼓励。每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变动,变成两位数的高考倒计时,甚至有些时候别人不经意的一言一行,都会刺激到学生紧绷的神经,学生们的睡眠时间也在本阶段少到极限,因睡眠不足造成身体的极度虚弱和孩子们的情绪及心理状况陷入恶性循环,此时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都是紧张、脆弱而敏感的,重压之下的学生的心理状况甚至是外人难以揣摩的。

我曾看到我的学生详细的抄下模拟考试的成绩单,把各科成绩做成曲线,仔细研究并定出自己的冲刺计划,我也曾看到我的学生拿着自己不及格的模拟考试卷子蹲在角落里不出声的哭泣,我还曾看到孩子们小心翼翼的在纸上一遍一遍的写下自己向往的大学的名字,一切的一切,让作为一个教师的我,不知该用何种语言去描述出本阶段学生们复杂多变的心理状况。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而这群十几岁的孩子们该怎样承担这份重压并使其转化为动力呢?

(四)高考前夕,进入六月份后,这时大部分学校会给高三学生放假,让他们做最后的调整,以最良好的状态参加高考,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复习的较满意的、心理素质也比较好的学生。这类学生会比较合理的安排自己高考前夕的作息和最后的查漏补缺工作;第二类是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会惧怕六月七、八号的到来,主要心理状况为“恐惧”,因此而带来失眠、厌食等症状,令人担忧、紧张、焦虑、易怒等状况都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到高考的正常发挥;第三类是复习的不尽如人意的学生,这类学生或者彻底灰心丧气放弃高考或者陷入一团混乱,病急乱投医,在高考前夕开始大量做题,压高考题等。

二、与之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高三前的暑假,针对学生的想当然和盲目性,笔者认为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利用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帮助不同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高三复课计划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目标大学,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信心百的步入高三,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选择目标大学时,要十分用心和讲究技巧,比如:根据年级排名和潜力预测应差不多是西北工业大学的学生,我们应告诉学生努力向西安交大冲刺,这样适度的夸大目标大学,可使学生在不盲目的情况下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二)高三的第一学期,在这一阶段,高三教师要做的是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要清楚的知道每位学生的复习状况,哪科强哪科弱,同一科中哪几章强哪几章弱。这就要求高三教师能够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能够一丝不苟的去了解学生,去真正关心学生的前途。在掌握了学生的复习状况之后,教师首先能做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薄弱科目的成绩,另外,应让学生扬长避短,尽最大努力提高自己擅长科目的成绩,并且保证拿到薄弱学科的基础分数。坚决杜绝学生因一门课差而灰心丧气地放弃高考,造成终生遗憾。

(三)高考前一百天左右,这一阶段教师应做的就是一句话,那就是为学生减压,随着模拟考试的增多,学生的大部分压力都因模拟考试的成绩变动而来,因此怎样使学生们正确对待模拟考试成绩就是教师工作的关键。

(四)高考前夕,进入六月份后,根据自己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在这几天时间里最科学的调节心情和提高高考成绩的方法是:按照高考时间进行自我练考,使学生的精神在早9:00——11:00,下午3:00——5:00高度集中,以在正式高考时达到最佳的状态,而平时所说的完全休息调整状态其实是一种误区,如果完全休息,则学生根本无法在高考这两天恢复到最佳状态,所以,以我浅薄之见,在进入六月份之后,全部的学生都可以在家按照高考时间进行研究自我练考,可以不批改出成绩,以防给学生造成压力。

上一篇:初一数学上册课本内容下一篇: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小熊的生日》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