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2024-07-17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精选11篇)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篇1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我们知道,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于吃透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为进一步搞好高三地理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我们高三备课组经过充分的讨论研究,特制定如下计划:

1、钻研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 每位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说明,研究2015--2017年高考题,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重视每次月考后集体备课对试题的分析,根据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评试卷或调整教学策略。

2、抓好“双基”把握好教学导向 在高三的备考中,教师的复习不能带有侥幸的心理去猜题、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双基”,从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读图、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规律,要强调地理特征的空间性。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应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并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夯实基础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三是对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

3、强化地理图表的学习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地理高考题可以说是“无图表不成题”,从客观性试题到主观性试题,均以图表为信息加以命题,可以说学生从地理图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时复习,应以课本中原图为基础,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类型的综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 知识在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素养、地理灵感以及地理能力,强调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应用,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迁移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阐释事物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5、加强案例教学,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反思我们的常规教学,教与学都必须注重方法。这方法就是要做到选取典例,通过案例式学法或教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训练学生进行学科术语规范、条理清楚、突出关键词、逻辑严密的表述。

6、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南水北调、能源问题、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三农问题、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地理学科的时代性强,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应以反映现实和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以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7、训练学生用学科术语规范答题 从这几年的高考阅卷和试题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审题不到位、答题没有要点也是导致高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准确审题、规范表述、严谨答题的能力是高三一开始复习老师就就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要尽可能将失误减少到最低。

8、落实好每周的有效训练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因此,及时在网上收集各地的试题,根据教学进度和高考的命题趋势,精心选题出好每周的周练题,并对周练的错题进行及时评讲,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缺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总之,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8届高考地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篇2

一、强化考纲学习, 落实复习目标

地理考纲是高三地理复习的方向标。复习的导向准确, 对提高学习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考纲时, 应该详细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考纲对地理知识范围的详细要求。 (2) 考纲对地理能力方面的具体要求。 (3) 考纲中有关知识、能力、题型、命题指导思想等的变化及其趋势。 (4) 考纲中的试题范例及其所蕴涵的考纲精神。明确了复习目标, 学生在复习中要多反思以下几个问题: (1) 考纲规定了哪些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 自己复习时是否有遗漏。 (2) 想一想自己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应该如何制定切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 (3) 自己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看看是知识、能力方面还是答题规范、考试心理、应试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如果对自身水平有了准确了解, 并能够明确考纲的目标要求和命题原则, 在复习时就能够保持清醒的认识, 当然也就不会出现以下一些盲目复习的状况: (1) 复习时求难求偏。不注意夯实基础和不重视地理学科基本技能的训练, 这种复习效果当然不是很理想。 (2) 停留于对知识掌握。一些学生在复习时只满足于对知识的熟悉和掌握, 而很少去顾及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很少去宏观把握知识系统, 因而知识没有结构化, 思维能力显得薄弱, 从而在知识应用过程中, 思维难以顺利开展, 在以能力型和应用型为命题方向的试题面前, 就只能望“题”兴叹了。 (3) 忽视地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一些同学重视知识的全面复习, 但对地理能力的专项复习和专项演练不重视, 这也反映出学生对考纲的命题指导思想领会不够, 对历年的高考试题特点了解不够, 因此复习时一定要重视对考纲和高考试题的研究, 以便明确高考要求, 把握高考导向和命题趋势, 在此基础上一定要把考纲中的能力要求渗透到复习的全过程, 并进行针对性的能力专项训练和全面训练。

二、建立知识联系, 完善知识结构

许多学生认为只要熟悉教材, 把教材背熟就足够了, 其实这正是复习低效的重要原因。根据对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 高考地理试题非常重视对地理事物空间结构、空间联系的考查, 尤其重视对知识因果联系、逻辑关系的考查, 为此要使复习有成效, 在复习时完全可以不按照教材的顺序来进行, 可以突破知识的原有结构, 按照新的思想和方法, 通过变换思维视角, 借助“区域地图、地理简图、热点问题、典型试题、重点专题、思维难点”等方式和途径, 对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和归类。如日照图的判读、时区的换算、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计算、气候类型图的判读、根据经纬网判断经纬度位置、比例尺的换算、地球上方向的判定、常见图例的判读、等值线类地图的判读、世界典型区域等既是地理的基本技能, 又是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地理的重要考点。从试题的要求来看, 学生要有较强的思维理性, 因此必然成为学生的思维难点, 在复习时可以对其进行重新整合, 合理归类, 并通过抽象归纳和知识的网络化, 达到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的目的。再如, 根据高考试题特点和考纲的能力要求, 可将地理学科知识的复习体系整合为几个综合专题:等值线图判读及其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经纬网图判读及其比例尺运用、地球运动图判读及其区时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天气与气候要素图判读及其绘制、海洋与人类活动、水与社会发展及中国的调水工程、地质地貌和生物土壤、资源和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社会发展及中国的跨地区能源调配、人口和城市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区域发展及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世界重点地区和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等。通过这种重组教材内容的专题复习方式, 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从而有利于学生熟悉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和内在的逻辑关系, 这样也就有助于学生在答题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三、注重方法总结, 畅通思维程序

在复习过程中很少有学生反思和归纳在思维中的一些得失, 尤其对解决问题中的“思维方法、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很少进行及时纠正, 因而往往在面对新情境、新设问的试题时难以做到应对自如。因此, 平时复习要善于总结“地理原理和规律、各类地理试题”的思维规律、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如高一地理中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陆地资源开发中的生态问题、工农业生产活动中 (工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 的环境问题、城市化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交通运输建设中的环境问题等, 这些内容都涉及“解决措施”, 而对于其思维方法或思维程序可总结为“工程、生物、管理、技术”四个方面。如关于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 就可遵循以下程序来思考: (1) 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 (2) 管理措施。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节约用水 (利用经济手段, 如提高水价) , 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3) 技术措施。扩大淡水来源, 如海水淡化等。当然, 在复习中还可以进一步进行总结。如对于综合题类思维方法可以细化为“意义类、区位类、影响因素类、区域类、图像类”, 再进行各类的方法总结。进行这种有意识的思维流程和解题方法的提炼和总结, 不但能够促进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 从而为学生的灵活解题奠定基础。

四、坚持科学训练, 提高复习效率

浅析高三地理备考校本教研 篇3

我认为校本教研关键是要展开对制约本校发展的关键现象的研究和对相关课题展开本质探讨,要贴近学校实际。如我校作为省级示范性高中,高考成功是学生普遍的追求,学生追求名校,学校追求升学率,但文科生的底子普遍薄,学习习惯差,基础知识差。怎样让学生按高考要求快速掌握所需知识,是我们高中老师必然面临的问题。我们地理学科也不例外。这就需要立足我们的校情来对教育现象展开研究和采取对策。“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其涉及三个重要概念,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因此,认识论意义上的“校本教研”,就是指由单个的学校作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的目标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

单就地理学科,尤其是高三地理,学生学起来就更注重应用和实效。因此,我个人感觉在地理的教学中更应注重知识的构建,题型的概括,方法的总结。让规律通俗易懂,学生更易掌握。

我认为高三地理学科开展校本教研可以这样进行:

1.强化双基教学,夯实基础

从高考趋势来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仍是高考的重点,因为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正确认识各种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分布规律,才能真正的将所学的地理知识活学活用。基础知识的教学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近几年高考中涉及的基本概念有气温垂直递减率、土地盐碱化、工程建设区位因素、原料与燃料等,涉及的基本原理有区位的正确选择、典型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的形成、冲积扇的形成过程等。基础知识没有弄清或理解不透彻则明显影响到考生的答题水平。地理知识、地理原理的掌握和应用都离不开地理技能。地理技能包括基本的地理识记和理解能力、计算能力、读图和绘图能力、由图表和材料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区域位置进行准确判读的能力等。这些基本技能的要求几乎体现在历年高考的每一题中。因此在高三的学习中我认为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教师注意并努力在教学中实践,如:

①空间尺度的大小的定位、空间观念的深化与不同级别区域图的判读。

②洋流的分类与影响,洋流的分布特征。

③各类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2.重在知识结构,构建知识联系

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复习课上应强调的是知识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逻辑鲜明、条理清晰的知识框架图是复习课上不可缺少的组成之一。如在讲述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时,构建一个知识框架图必然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精选典型真题,强化题组训练

复习冲刺阶段基本上以解题析题为主,但是切忌陷入题海之中,因此在最后冲刺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精选一些典型习题,进行专题式的评讲,提高试卷讲评课的质量。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做题组训练,总结知识点和题目间的关系。

①对各题的得分情况认真统计分析,以做到有的放矢、节约时间。

②对某一类型的题目引旧联新,认真总结出一般的通用答题模式。例如:分析某地为何适宜水稻种植业的发展,,一般通用语言有“该地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当然具体到某一个地方不一定这些优势都具有,甚至也可能是一些特殊原因,這时就要“因题制宜”的表述了。

③加强对常见的惯性思维的正确分析。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忽视一些地理事象存在的前提,犯一些惯性思维上的错误。如“临海则降水丰富”(忽视了背风一侧)、“北半球阳坡植被好”(忽视了北坡是迎风坡的情况)、“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忽视了同一水平面上)等等。在介绍各类常见图表时,应有意识地介绍这些图表的各种变形或非常用形态,如三角坐标图和四角坐标图横、纵轴名称和标值的变化,不同类型的能源利用图等等。

4.加强对历年高考试题的研究

在研究老试题和热点试题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切入点。同时在教学和做题过程中,可适当增加点新概念的引入,以提高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能力,这也是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例如这两年高考涉及到的书本上没有的新概念有:人口抚养比、人口红利、原料指数、鱼鳞坑、钙化池、径流深度、径流系数等。其次如生态足迹、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彩色农业、能源作物等也是考生应该理解的。

5.加强对学生应试技巧的训练

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有利于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得分相对较高。但要在考试中取得较好成绩,尽量减少失误,考生除了应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外,还需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如: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中低纬大陆东岸暖流,西岸寒流等。

高三地理备考复习体会 篇4

定位区域事物特征,剖析规律原因影响

——高三地理备考复习体会

花开花落,冬去春来,又一届高三复课再次进入百日备考冲刺阶段。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精神固然重要,但要想在高考中得高分、少丢分,光凭努力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独到的技巧、适当的策略,这样,教师教起来自如,学生学起来轻松。

(一)明确高考目标。

高考考点告诉我们怎么考?考什么?的问题,明确了目标,教师才能知道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不难看出,贴近生活、关注热点是方向,其目标重在测试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能力和迁移能力,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强调对整体知识的把握,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核目标有明显的梯度,尤其第36题和37题,以实现高考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适当的难度。同时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准确表述、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能力。

(二)细研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告诉我们考什么的问题。明确了大纲,我们就知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细读近几年地理考纲,看似面面俱到,其实是重点突出、考点凸显。首先是不回避热点问题,如能源、资源仍是永恒的热点;环保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口问题、自然灾 1

害问题也是重点提到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考纲把太空开发、宇宙探测重点提出,这与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有关;宝岛台湾、南海的气候、地形、资源、旅游及对环境影响等,把这作为热点;10年新疆北部普降暴雪,其原因及影响;世界地理点到了几个具体国家: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中国地理甚至具体到红水河水力资源的阶梯开发,接近越南凭祥的红木家具的开发等,这是以前没有的。

(三)立足地图材料,注重相关问题。

明确了目标,把握了方向,那么如何把浩瀚无边的地理知识理成条、串成线,使学生答题时运用自如、信手拈来,我的做法是立足地图材料,注重区域定位,认识相关事物的现象、特征、规律,分析发现其形成原因,认识人地关系的相互影响。

地图是地理的灵魂,逢题必考图,无图不成题。在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阶段,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用一幅幅图形把它串起来。地球运动图、日照图(宇宙、地球)——大气运动图、气候分布图(大气)——洋流模式图、盐度水温图(海洋)——地壳物质循环图、自然带分布图(陆地),用这样直观的八幅图将自然地理知识串成一串。如:当学生看到地球运动图时,立即联想到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以及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理解了大气运动图,也就不难理解大气的热力运动、垂直分布、三圈环流、气候成因等各种发散的知识点。人文地理也不例外。农业地域类型图——工业分布图——人口再生产图——城市布局图——交通线路图——文化景观图——世界格局图等。这些图形将人文地理条理化、清晰

化,学生依图索文就容易掌握一些。

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地图的作用更为重要。学生如何快捷地掌握并会运用地图是关键。

首先,强记经纬网。经纬网是区域认定的基础,借助它可以计算距离、确定方向、认定地区。记忆的办法是掌握足够的控制性事物,如几条特殊的经线(0°、180°、东西经120°、90°)、纬线(赤道、回归线、南北纬30°、40°)所走过的地形区、大洲、国家、城市、河流、山峰。掌握了这些,那么与试题给出的区域相对位置就可以认定出来。我在教室分别悬挂大幅中国、世界地图,并用红笔勾画出重要经纬线,使学生在课余也可以无意识记忆。同时记忆具有战略地位的地区,如马六甲、波斯湾、苏伊士、巴拿马、开普敦、多佛尔、土耳其等。

其次,运用逻辑记忆,即记住东可推知西,记住南可推知北。比较记忆,将东西半球经度相同地区比较,将南北半球纬度相同地区比较,海峡与海峡比较,河流与河流比较。分类记忆,将地理事物分成若干类,分类记忆地理事物的分布地区。

最后,建立思维地图是对付无图考图题的有效方法。如:“从北极黄河站往正南走可到达哪个地点”;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时间换算等,做这类题必须胸中有图。思维地图是将许多直观地图抽象、整合在头脑中,运用时再现。为了让学生构建思维地图,在复习中不放过任何一幅图,凡图必画,教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下边画,画得多了,便可将地理事物的点、线、面组合成完整的思维地图。

(四)综合整合地图。

在第一、二轮复习中,学生头脑中已积累了大量的各式各类的地图。后一阶段复习的重点任务是对地图的综合整合,并与政治、历史相互联系,形成文综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能快速、准确地读出图中潜藏的历史、地理、政治知识。如:能从一幅欧洲政治经济格局图中解读出欧洲区位、气候、地形等地理知识;与两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历史知识。综合国力、资本主义国家霸权争夺等政治知识。在东亚季风图中能读出季风成因、特点以及季风与农业、自然灾害的关系等相关地理知识,还可以读出中国历史上借助季风航海的方向、航线、到达地区,以及中国的海外贸易与沿海城市兴起的关系等历史知识;还可从季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利与弊引申到政治学科中矛盾的双重性、一分为二等辩证法的理论。让学生尽力从各种地图中挖掘整合文综知识,对那些横向联系明显的地图重点归纳,分类整理。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篇5

焦作市第一中学史鹏鹏

高三复习备考,每年都有很多的困惑,比如说学生背了很多,结果高考的时候发现一点用都没有,不说背,就是把书带进考场,高考分数也不会有太多提高;还比如学生做再多的试题,看到高考试题仍然觉得很意外。这些都告诉我们应该对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说“不”。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既要复习知识,又要培养能力;同时还要帮助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知识。我们的压力都比较大,我们看一个统计:今年全国一卷36题第二问:“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全省36.5万考生,该题0分率80.33%,能拿到满分8分的全省只有128人。还有一位考生这样写到,“可能是庄主从河中打捞的”,另一个更离谱,分析了三条原因:一位于罗纳河附近,有利于鹅的生长,二气候条件适宜鹅产卵,三地形平坦,便于鹅产卵。排除试题因素,我们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备考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今年第一次面对新课改,更是有很多的疑问。

那么,去年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有着很多的困惑,也一直在尝试解决。和很多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老大纲下的备考遇见的问题,新课改也会同样会遇到。下面我就简单介绍几个我们在上一届的备考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值得讨论的问题,以及我们是如何应对的;当然这里面也有没解决好的问题。希望能给各位老师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考。

第一、时间问题

每年遇到的问题就是:时间不够用,复习任务完不成。那么三轮复习时间和任务怎么安排?去年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我们进行了调整,并确定每一阶段的任务。

从复习的整块时间来看,我们基本上采用的是两轮复习,一轮复习适当延长了一部分时间,大致在一模附近,目标是坚决打好系统知识的基础。二轮是把原来二、三轮复习糅合到一起,进行专题复习和临考复习,目的是整合知识,提升能力,学习应考策略。

我们一轮复习原则以知识为主,加强对能力的训练。知识上坚决吃透重要的地理事物、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例如:太阳辐射和热量基本概念的区别,很多学生如果不能真正理解这两个条件时,就很难理解影响它们的因素以及他们对农业的影响;类似这些概念,争取做到让学生理解。还例如“背斜谷”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学会判断,但是要让学生自己说出其发展的地质过程,很多学生就会有困难,我们的原则就是让学生完整的描述其发展过程,真正理解。而且从这几年高考来看,坚决贯彻了只考查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几乎没有对细枝末节的知识进行考查。在这一方面我们总结了最近几年全国卷和部分地方卷考查的所有知识点。按教材顺序进行重点复习,尤其是大胆地在高频考点上投入时间,让学生真正掌握;淡化对一些旁支末节的知识复习,来为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复习节约了时间。所以我建议:知识的复习,要勇于取舍,取主干知识、核心能力,要勇于放手对旁枝末节、偏难怪异的知识进行的讲解;同时要根据知识的重要性和知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对待一轮中能力训练,必不可少。尤其是要针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这两个能力;因为几乎所有学生直到高考前还在为这两个能力作斗争。我们复习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两种方法;

1、有计划的在知识复习中渗透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气候的问题,对学生来讲,最难得不是判断和对一般成因和特点的记忆,而是对特定区域气候成因和特点的分析,从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以及地形和洋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那我们就花时间做专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特点的描述能力。

2、主要选取一定量的高考试题,题量就是一道、两道,限时训练,有的还可以练两次,练完之后,给出评分细则,让学生当堂给自己打分;最后关键在于评讲,我坚信精彩的评讲后,学生还想再做一到这样的练习。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出高考的命题规律,答题角度,考查的能力,语言的使用等等;这样学生在复习中才能更有的放矢,知道学什么,注意自己明确能力方面需要培养。我们去年很碰运气,08年海南地理的兰州白兰瓜那道题,课堂上用这样的方式练了两次,今年36题第3题,很多学生都估了满分。

我们的二轮复习,主要时间进行很常规的专题复习,但练习的处理上注重对四种能力的训练。具体的专题安排不再细说。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两个问题:

1、大量的考试和外来试卷,把专题复习冲的很零散;

2、不同学生复习的程度拉开差距较大,需要有针对安排。关于时间问题我们也没更好的办法,当时只能被动调整,积极协调,掌握对试卷使用的主动性,这里面。而对待对尖子生则要求他们系统的做选定好的高考题,让他们去 “品”,去总结规律,积累高考语言;对基础薄弱学生是给他们提供当时一轮备课时教案上的板书和部分内容,给他们提供复习指导,主要让他们自行课下复习。关于一轮后的复习,我建议:

1、二轮复习要充分考虑时间安排,2、避免重复进行知识的复习,3、同时要引入大量的高考题,绝对要兼顾尖子生,让该考出成绩的,一定考出!

第二、地球运动怎样复习?

09年全国一卷一没考,让我们困惑了很长时间,每当复习推不动的时候,回去就一个问题,到底怎么办?但是看看其他年份的题,还是困惑,因为对一般学生来讲复习不复习一个样,高考时都不会。所以我们采取一致意见“采取正常复习,降低难度”。今年我特意看了,从07年开始的宁夏卷,一直到今年,改名为课标卷的试题来看,地球运动部分前三年都进行了一定考查,只有10年没有考,但是试题难度都不大,09年也就只考了一道极为简单的区时的计算,走的是淡化的路线。所以今年到底会不会因为河南考区的加入而产生变化,谁也说不清楚。所以建议,还是那句话:正常复习,降低难度。

第三、区域地理如何复习?

最近的几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对区域地理的考查,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呈现的两个趋势:

1、加深学生对区域背景知识的掌握,即学生能够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分析出该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让学生面对区域问题时能充分考虑到图示区域的地理背景。

2、淡化绝对定位,适当注重相对定位。尤其是从全国卷关于定位问题的考查来看,已经不在是考查学生小区域的定位,而是怕学生判断不出这是什么地方。今年的全国二卷36题的用图,“我国新疆伊犁河谷的局部图”,这个区域可以在39题的用图中找出位置。所以区域地理复习应避免对知识的重复罗列,而是教会学生综合分析区域特征;同时减少对学生绝对定位的要求,掌握基本的定位能力即可。

第四、考前复习如何安排?

考前大多时间都还给了学生,但并不代表不管不问,如何进行指导,我们当时给学生下发了整理好的知识体系,就是主干知识、核心知识,尤其指出高频考点。让学生逐个复习。

2、进行适当的审题训练、语言描述和和阐释训练。

3、要求学生专门熟悉地理术语,总结高考中常用的关键词。

第五、考试是怎么安排的?

我们基本上按照一月一考进行,中间可能会有些联考。关于出题,我认为出题要出好,因为他对学生复习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尤其是一轮复习。我们当时的原则是:

1、出题避免死记硬背,对知识的考查注意全面,2、起到对前一段复习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补充作用,3、精选对能力的考查的试题,也变更了一部分高考试题。我们当时想的就是尽量避免高考时候学生感觉高考和平时不是一回事,无法适应。

下学期,我们是采用文综的练习,整个学校的文综练习正好由我参与组织,从时间安排的到试题的选择、阅卷,我们提前规划了整整一个学期。我们采用的是一周双练,周三、周日下午考试,第二天的上午集体阅卷。后来工作量太大,改为周三练高考真题,周日选取外地试卷或自己老师出题。但是高考过后,回过头去看这样的练习,最欣慰的就是一直坚持做了下去,确实在培养学生文综的整体把握能力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最痛心的就是练了这么多,高考时还是有很多学生没有完整的完成试题,最想解决的问题,最后还是有遗憾。我建议各位老师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答文综试题的时间问题。

第六、学生答综合题总答不到点上的问题怎么办?

我们改卷的时候会经常看见这样的情况,学生答的满满当当,一句话都没写到点上;发下试卷学生难受,老师比学生更难受。尤其是尖子生,喜欢答得满满。

产生这种问题一般有几种原因:

1、审题不清,对设问设定条件不清楚,设问设定的条件一般一下几个方面:①设问数量,一题有几个小问题;②限定条件,例如根据图中信息答题;③作答方式:例如简述、综述、分析、比较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④答题范畴:例如区位优势,形成过程,优势条件等。例如今年课标卷的36题第1问,“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我们进行审题时要注意几个方面:限定条件:“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然后是“分析”,答题范畴就是“地形分布特点”;只有根据要求才能准确作答,这是得分的前提。只要审清题,一般就是答不全,也不会出现答的了,一分不得的现象。

2、知识掌握不牢,建立不起答题模板,3、不能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答题模板和材料、试题进行结合,导致大量堆砌和试题无关的知识。

4、主次颠倒,把自己知道都答上,导致采分点不易被发现。

5、地理术语积累较少。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从一轮复习中就开始,在精选的练习题中,尤其是高考题中,坚持培养学生审题习惯。中间还进行了一次审题的小专题,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题习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答题过程,并且养成积累学科术语的习惯。

第七、如何更有利的应对高考阅卷?

想要迎合高考阅卷,就得了解阅卷情况,但是我们很多老师都得不到具体的信息。我先介绍一些我了解的皮毛。09年、10年河南省的文综阅卷都是在郑大进行,主要由高校和省教研室组织;地理部分的阅卷人员,09年大约为50%的中学教师,50%的郑大历史专业的在校研究生。今年情况有所好转,增加的教师的比例,今年河南省阅卷的保密性比较好,完整的评分细则我没拿到,那么从前两年来看,评分还是比较灵活的,但是同我拿到的课标卷的评分细则来说灵活性相对较低。

各省评分细则设置基本上比较灵活,我就主要以某课标卷的评分细则为例,来说一下它的几个突出特点,1、答案相当灵活,分类设置采分点,很多答案设置5、6个以上的采分点,任答一个即可得分。例如课标卷36题第2问,“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共8分”,答案分两部分,侧重自然原因为5分,共有九个采分点,任答一点得5分;侧重人为原因3分,共设七个采分点。

2、设置限制性采分点,对于重要内容,必须答出,如没有则扣掉该得分点的分数;例如:37题第2题“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共6分。”热量条件和劳动力条件为限制性采分点,少一个扣2分。还比如:全国卷一“鹅卵石的那道题”,设置时,两次“出山口”位置分必须有,各两分。这要求我们再评讲试题或建立答题模板时,重要的不是全面,而是告诉学生什么是重要的;描述过程是注重的是完整。

3、开放性试题的评分,例如37题,第3题“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它的评分原则是:

1、亮出观点为两分,只有理由没有亮出观点的不给分;其实白送的。

2、亮出观点,找出与观点相符合的理由,每个采分点2分。

3、既答赞成又答不赞成的,选择得分最多的一种。自相矛盾的只计观点分。

因此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1、必须培养学生使用地理术语、关键词的习惯;

2、分析问题时注意把相关问题答案的最主要方面、材料中出现的相关答案内容应放到最前面。评讲试题时要让学生知道哪些答案是最重要的;

3、答题时要遵循题目的设问顺序,切勿颠倒。

4、切忌不能前后矛盾,学生答完一题,用10秒左右时间检查这些低级失误。

总之,高三备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希望今天我们的复习经验能给各位老师的高备考提供些思考,不正之处,还请指教,谢谢大家!

高三备考计划 篇6

一、基本情况

教师42人,应届学生总数650人。文科和理科班级总数13个,其中文科班6个,理科班7个。其中理科,重点班5个,普通班2个;文科重点班3个,普通班3个。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潜能”的教育理念,发扬左权中学传统的团队精神,通力合作,狠抓班风学风。增强质量意识,严把课堂教学关,严把考试分析关,严把高考信息整合关。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培养尖子生,大幅度提升高考升学率。

三、主要工作

(一)教育工作

1、强化常规管理,引导学生树立目标

高三这一年,班主任和广大教师应一如既往抓好班级常规管理,包括出勤与纪律、安全与卫生等方面的工作,特别要严格履行学校制定的请假制度。在安全稳定的基础上,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明确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奋斗目标。

2、齐抓共管,增强争先进位意识

年级组是由班集体组成的。教师“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集体教育才能形成合力。任课教师要

克服本位主义倾向,顾全大局,广泛听取意见,注重过程管理。班主任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及时,准确了解学校内外情况,配合学校实施有效教育。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为实现阶段目标和目标而展开竞争,力争2014年高考有新的更大的突破,为左权中学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3、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高三学生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疲劳、焦虑、自卑、过度兴奋或过度紧张等心理状况,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一起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特别是每次考试前后,要重视个体指导,关注后进生,把握学生心理动向。及时调整学生学习、生活的心态和兴奋点,保持适度紧张,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学工作

1、认真学习,精心制定教学计划

年级组、备课组要认真研究、总结我校往届高三的成功经验,研究《考纲》、《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断搜集高考信息,把握高考动向和高考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要求。各科任教师要根据高考教学内容、总课时数及不同层次班级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2、加强研究,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全体高三老师要把集体目标的达成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优化学科教学。各备课组应增强集体备课意识,认真组织和开展好听课评课

活动,教师之间有针对性提出批评意见;备课组还要在实现新老教师对接、与往届教师特别是上届教师对接方面做好文章。

3、注重效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高三阶段的教学以复习、练习为主,各教师课堂教学中应用科学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注意把握复习的高度、深度和效度。体现高度:充分备课,复习课的内容既要抓住每一个考点、知识点,又必须作精要归纳;体现深度:选题既要注重基础性,又要具有综合性,力求由浅入深,触类旁通;体现效度:要把知识点的回顾与足量的巩固练习结合起来,做到讲练结合。

4、重视反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高三教学任务重、难度大,教学中要重视学情,一切从效果出发,各教师要从学生实情出发,及时批改作业以及试卷,真正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补”,不断调整教学的思路和方式,提高教学的实效。

5、强调规范,减少无谓失误。

围绕练习与测试,教师要指导学生规范答题,规范书写,并引导他们最终将规范变成习惯。

四、具体工作

1、教学进度(复习):

第一阶段: 2014年3月上旬结束一轮复习。

第二阶段:2014年3月中旬——2014年4月底,完成高考第二轮复习,即专题知识复习阶段。

第三阶段:2014年5月初——2014年5月底,完成高考综合训练.。

第四阶段:5月底——6月初,回归课本,查缺补漏,调适心理。

2、考试、练习安排

(1)、一天一练

(2)、配合学校组织好月考及各类练兵考试。

3、.认真做好考试情况分析工作

我们要求各备课组、各班班主任、各科任教师要认真分析考试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教师存在问题、学生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年级领导小组要加强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存在问题的学科和班级要多给以帮助和支持。

4、大型活动安排

1)优秀学生表彰大会。

2)高三备考指导。

3)心理调适专家讲座。

4)迎战省模拟考试动员。

4)高考百日动员大会。

5)高考规范答题和技巧讲座。

高三高考备考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明确目标、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夯实基础,提高备考效率。具体做到:形成一个精诚团结,通力合作,知难而进,精神振奋,群策群力的高三教师团队;抓好班风学风,使班风进一步优化,学风进一步浓厚;把握突出尖子层,狠抓基础层,促进中间层;严把课堂教学关,严把学生管理关,严把质量分析关,严把信息整合关。坚持实施“经典题”复习教学模式,实行分层教学,促优补差,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坚持人本理念,在精细化管理和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以严管树规范,向严管严抓要质量;做好音体美特长生的训练与教学工作,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为提高升学率奠定基础;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充分开发和发挥非智力因素,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学校党政领导下,全体师生负重奋进、拼搏进取,为学校实施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年级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

高三年级现有12个教学班,458名学生。其中:文科班共6个班,设1个特长班(1班),1个文科重点班(2班),4个文科普通班(3―6班),共247名文科生;理科班共6个班,设1个理科重点班(7班),5个理科普通班(8―12班),共214名学生。经过两年来的学习生活,绝大部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刻苦认真;班级基本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当然对比届取得的优异成绩,我们的现状与目标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2、教师情况

高三年级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任课教师41人(4人跨年级任课),生活指导教师2人。大部分教师为中青年教师,高中教学经验丰富,很多教师有数年的高三教学经验并取得了优秀的教学成绩,如王之锋老师、李国雄老师、杨华老师、普家相老师等。为了加强高三年级的管理,有6名学校领导在高三级部任课,对高三教育教学进行管理指导。

3、教学课程情况

20xx届为云南省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后进入高考的第2届,虽然有了1年的高考实践,但还是存在较大的压力。课程内容繁多,时间紧,在高一、高二的课程设置中走过一些弯路,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考试制度和考纲变化大,信息不明,给复习备考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质量目标带来了很大困难。

三、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

1、总体目标

20xx年高考确保完成下达的100%专科以上的升学指标;一本上线20人;二本上线率达45%(大约210人),本科上线率达全州第7名,艺术类、体育类本科上线率达99%。

2、单科目标

文科班:

语文:全州第7名;数学:全州第5名;英语:全州第7名;文科综合:全州第7名;体育、艺术:全州第3名(争取第2名)。理科班:语文

语文:全州第7名(高于全州平均分);数学:全州第9名(平均分达全州第9名);英语:全州第9名(达到全州平均分);理科综合:全州第8名(达到全州平均分);

3、各班上线目标分解如下:

4、上学期基本完成第一轮复习任务,确保一轮复习效果,努力提高阶段性考试的成绩,奠定教与学的信心。

5、上学期努力使学业水平考试不合格的人绝大部分补考合格。6、下学期完成专题复习,进行考前强化综合模拟训练。三、年级部基本情况

四、重点工作和措施

目标引领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团队领导核心作用。

1、成立高三年级备考领导小组,负责引领、管理和服务工作。组长:张诚(书记、校长)

副组长:王发仁(教务主任)、杨宗平(教科室主任)、马兴(年级主任)成员:李如洪(年级副主任)、张国军(年级副主任)、各班班主任、各备课组长领导小组每月开一次备考领导工作会议,研究、安排高三年级的教学备考工作,及时解决备考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团队领导要力戒浮躁心理,脚踏实地搞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身先士卒,把工作重心下移到班级,每人负责2―3个班级。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年级领导实行之日制度,值日领导每天对学生的出勤、学习、纪律、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督促并做好登记,每周在年级例会上总结一次。

3、年级部教师要强化学生家长的联系,向家长介绍高三年级工作思路,并对家长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取得学生的家长的配合,共同解决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的有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应考信心。

4、加强高三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引导,努力提升高三教师群体的师德水平和业务水平,使调研教师成为全校师德建设标兵,教学的楷模。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以不断提升高三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更多的优秀毕业生为己任,在工作中要保持和发扬团队协作、乐于奉献的高三教师本色,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强化年级教师的大局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认清形势,明确目标,为明年6月高考新突破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学工作

1、强化团队意识,规范集体备课。

每个备课组要制定好一年备考计划,每人负责一个专题复习内容,做到分工不分家,互相配合。集体备课要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文档化,电子文档交备课组长。每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做到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资源、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测验试卷。确保每个班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同一品牌的教育。

2、追求卓越,打造高效课堂。

高三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价值取向,课堂教学要体现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是充满了生命力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搞好教学设计,首先要从每节课的设计入手,要求教师精心组织每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容量适当,重视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产生的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和设计好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各科教师应收集所教班级平时作业和考试中的倾向性错误,下功夫研究历年高考试题,广泛收集高考信息,整理并使用好,提高课堂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分层辅导,分类推进。

高三政治复习备考计划 篇8

政治这一科目从知识体系上讲,总体划分为三大版块——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学生赴毛铺参加美术集训之前,我们已经复习完了经济常识,故后阶段的第一轮复习中,将主要是复习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大致安排如下: 12月14日——12月22日哲学常识唯物论部分

12月23日——元月2日哲学常识辩证法中关于联系的观点 元月3日——元月12日哲学常识辩证法中关于发展的观点 元月13日——元月22日哲学常识辩证法中关于矛盾的观点 元月23日——元月28日哲学常识认识论部分

2月8日——3月7日哲学常识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3月8日——3月14日哲学常识系统归纳

由于这段时间,部分学生将赴汉参加校考,学生流动性很大,所以进度较慢,主要是抓基础,抓记忆,抓学生对哲学原理的把握。3月15日,校考基本结束,五个班统一复习政治常识。

3月15日——3月21日政治常识第一课

3月22日——3月28日政治常识第二课

3月29日——4月4日政治常识第三课

4月5日——4月11日政治常识第四课

4月12日——4月19日政治常识第五课

至此,第一轮复习基本结束。4月20日——5月20日,进行第二轮复习,主要是结合时政专题,引导学生对三个板块的知识进行综合把握,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题目的解答能力,并配合周考和月考对学生进行阶段检测。

高三政治备考复习计划 篇9

在学校“高三年级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教育教学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学校课堂教学的“导学、质疑、探究”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团队精神,高度重视高三第二轮、第三轮的政治复习的研究,努力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实现学校提出的高考目标科学备考、人文备考、理性备考。真正重细节、抓落实、勤反思、善推广。

二、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力量,做好分工与合作;加强课堂教学的细致落实,加强课后学习的督促;认真备好、上好每堂课;

2、认真研读考纲,明确考点,把握考试方向。认真研究考纲规定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考查的知识范围、考试的基本题型及要求;分析考点,明确每个考点的本质,了解考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复习的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以教材为本,夯实基础,构建网络。

首先,立足教材,认真梳理知识,狠抓基础知识的掌握。以本为本,坚决、踏实地抓好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经常以提问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回答不好的同学要求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去掌握。

其次,要构建知识网络。复习时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重视网络化复习,注重学科内经济、政治、哲学的联系和综合。网络化复习从纵横两角度双向展开。

4、关注热点,联系实际,提高能力。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特别是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弄清来龙去脉,了解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何发展,注意解决对策,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5、强化训练,精选试题,提高水平。在高考的最后阶段的复习过程中,结合近几年来文综测试反映较好的试题,进行思维过程的训练,熟悉高考文综试题的命题思路,领悟试题的设计立意、设问角度、答案组织等关键环节。通过练习查漏补缺,掌握答题规律、技巧,提高应试能力。每次的周考试卷要经过认真筛选,按时批改,及时讲评,而且要讲得精,评得透,做到举一反三。

6、加强对学生答题的训练,提高应试水平。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答题技巧,答题规律的把握,同时要训练学生答题的格式,书写,答主观题要做到术语化、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以增加非智力因素得分。要想办法让学生有能力捞到更多的分数。

三、主要教学活动安排:

起止日期

活动安排

备注

2.12-13

讲评期末试卷

可能第五次月考

2.14-3.31

哲学第一轮复习

4.14.19

政治常识复习

二轮复习

4.20-5.10

三轮时政专题讲座

5.11-24

三轮综合复习

5.25-29

查漏补缺

6.1-5

2014年高三历史备考计划 篇10

一、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我校共有12个文科班,其中六个文化班,六个艺术班,共计1000余人。文班人数多,但学生普遍基础差,家长及学生高考意识日益资薄,再加上艺术生2014年高考文化成绩相对大幅度提高,教学形势严峻。

二、总体思路

运用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等新史观,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准确把握考情、学情、教情,着眼“立足基础知识,提升能力;立足教材,活用教材,立足概念,突出主干,”在继承中探索,在改革中创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有效备考策略,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扎实学生基础,提高学习能力,注重教学实效,认真备战高考。

三、方法措施

1、要加强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纲考试说明高中教材的深入研究,尤其注意吃透2014年新考纲2013年高考题,揣摩命题意图,把难命题脉搏,掌握高考宏观趋势,并以此制定备考计划,指导高三复习;注意广泛收集信息,正确使用信息,切忌被高考信息弄昏头脑。

2、增强复习的计划性

统筹考虑和制定高三三轮复习计划,内容包括进度、总目标、阶段目标、时间史排筹,三轮复习分别为:第一轮专题复习、第二轮通史复习、第三轮综合复习。计划要及时上墙,做到师生明确,有的放矢。

3、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考效益。

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定主题,集思广益,资源共享。备课必须研读“三纲”,精心研究高考,复习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转变备课方式,潜心研究备课内容,不断提高备考效率。

4、优化教材内容,适度联系通史

读目录、章节标题、子目标题,概括历史发展特征;研究目、章节、专题之 间的内在联系,构建阶段知识体系。读导语,了解本专题历史发展的线索。解读学习建议、课前提示,概括学习重点,帮助学法指导。读正文、地图、图表、资料卡片、小字、注释。丰富补充历史知识,拓宽知识面。解读专题小结、问题探讨,重新构建专题知识体系和阶段特征。专题复习时,可适度从阶段特征、历史发展线索、小专题通史等多渠道联系知识考点,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通史知识的整体框架。

5、加强学法指导

指导历史知识的消化,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要找出规律特点;课堂要让学生做好笔记,会用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指导审题能力,选择题要审清主题、题干和选项;非选择题要审清限制语、求答项和相关背景材料。指导规范练习,答题要做到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层次化以及语言的术语化等,思路清析,逻辑严密。

6、注重训练与讲评

精心选题,选题的基本依据具“三纲 ”“三情”,选题应以新材料、新情景、新视角题型为主;选题类型多样化。精心批改,逢练必改,最好是面批面改。精心讲评,既要讲知识,又要点方法;问题可以分门别类地讲,也可以就题论题或借题发挥,达到一题多练效果。

7、重心下移,搞好培优补弱

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和交流,努力营造宽松学习气氛,面向全体学生,既注重优生指导,又努力指导弱生,对弱生更要有耐心和宽容心,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四、具体安排:

1、三轮复习

第一轮专题复习(2013年5月15日—2014年2月15日),力求全面讲解,注重基础知识。要求在复习中做到全、细、实,针对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务必各个突破,不留盲点,准确深入、扎实地掌握好基础知识。

第二轮专题加通史复习(2014年2月15日-4月15日),巩固一轮复习效果,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大纲要求的阅读、比较、表达等各方面能力,适应文综考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规范学生答题。

第三轮综合复习(2014年4月15日-6月初),考前辅导强化,注重训练学生的答题思维和做题技巧,做好学生考前思想工作,注重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查漏补缺,挖掘潜能,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高考。

2、具体安排

一轮复习:(1)2013年5月15日-8月15日,必修一《政治史》暑假放假。

(2)2013年8月15日-10月15日,必修二《经济史》。

(3)2013年1月15日-12月15日,必修三《文化史》。

(4)2013年12月15日-2014年12月15日,选修一《中国历史

重大改革回眸》寒假放假。

二轮复习:(1)2014年2月15日-3月5日 中外古代史

(2)2014年3月5日-3月25日 中外近代史

(3)2014年3月25日-4月15日 中外现代史

三轮复习:(1)2014年4月15日-5月30日 回归考试说明,综合练习,模考。

(2)2014年6月初,学生自主复习,回归说明、课本,放松心态,参加高考。

五、预期目标

1、以教材和复习用书为依抚,以新高考题为参照,建立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构建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从整体上使学生掌握理理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观象、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脉络。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综合、迁移应用等能力,提高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论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能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以新史观为复习理念,解读历史。把握新史观,既是新课程课堂复习的 前提,也是备考的基础。故在教学时,尽量运用不同史观进行教学,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使历史变得丰满,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高三班主任备考计划 篇11

再努力!再坚持!再拼搏!一定成功!

五、班级励志口号

周一、每一天都是一个起点,每一天都有一点进步,每一天都有一点收获!

周二、人活着要呼吸。呼者,要出一口气;吸者,要争一口气!

周三、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懒惰挑战,向陋习挑战!因为奋力拼搏才是我们的选择!

周四、拼一年春夏秋冬,搏一生无怨无悔!要成功,下定决心——往前冲!

周五、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功也在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周六、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全力以赴!脚踏实地山让路,持之以恒海可移!

周日、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丝丝情感;没有轰轰烈烈般行动,只有扎扎实实地学习!

六、班歌

《奔跑》

七、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认清形势,做好班级稳定工作。

1、通过“奋斗一年,幸福一生”、“人生像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总要苦一阵子”等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高考形势和动态,以及高考对人生的影响,强化高考在学生心目中的份量,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营建竞争与积极的高考氛围,让学生尽早进入状态,从思想上给学生讲清我们面临的高考的严峻形势,使学生明白——只要有信心,再加上刻苦,朝着自己的目标发展奋力拼搏定能成功。

2、通过班会等活动,逐步消除学生对高考的陌生感、恐惧感,让学生感悟高考,少走弯路。

3、有效地利用好每周的班会课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如:微笑面对高考、学习经验交流会、意志品质教育、如何做时间的主人等,希望这些活动能大大地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形成。

(二)严抓班级量化考核、纪律管理,营造良好班风、学风

以身作则,努力做学生的榜样,早晚自习、两操时间段勤跟班,平时经常深入宿舍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使班风、学风逐渐浓厚。努力使我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评比中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使班级管理工作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密切配合科任老师搞好培优补差工作

1、每周至少一次与科任老师进行交流,了解班级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处理方案。

2、跟踪重点学生和临界学生的成绩变化。适时对这类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学科进行培优和补差,目的是为实现重点突破、本科上线、省专上线服务。

3、通过有效形式,加强与落后学生的沟通交流。尤其注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肯定其长处或进步(哪怕是一点点进步),激发自尊心及荣誉感,还要善于抓住谈话的契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让学生给自己一个恰如其分的自信。

4、每次周考、月考模拟后根据每位学生具体测试情况和考后思想状况,与任课教师一道有针对性的做好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工作,把考后波动降到最低限度,把考后反思精细化,月考后因势利导,把月考后学习潜能发挥到极致。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定期将学生成绩汇报给家长,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反映给家长,肯定孩子的

进步,客观反映孩子存在的问题,把家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协助老师共同教育

好学生。

(五)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完善班级宣传建设,强化班级环境育人功能完善班级环境布置和宣传栏工作,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和教室空间,通过名人名句来激励、鼓舞学生,营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一个“团结、活泼、严谨、求学”的良好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六)配合学校与年级组做好工作

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做好班上工作的同时还要配合好学校和年级组做好相应的工作。

高三班主任备考计划篇三

一、班级情况分析

班级基本情况:

高三(3)总人数50人,由文科生和音乐生组成。男生19人,女生31人;文科生27人,音乐生22人,外出术科学习12人,留校音乐生10人。住宿生29人。班级学习氛围较浓厚,大部分同学目标坚定,较自觉。

班级管理:

根据学校的值周班制度,严格管理,把学生每天出勤、卫生、纪律、课堂、作业、自习等各方面的表现登记下来,转化成对应的分数,实行量化管理,每周一统计,月月评比。目的是使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学习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重视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

学习情况:

成绩方面:作为文科音乐班,就整体而言,本班成绩居年级的上游,但仔细研究分析个体,就会发现存在较多的问题,成绩仔年级排名较前的有龚美瑶、张泓。音乐生方面,总体比较稳定,在术科学习方面更主动,更自觉,进步也更大。像邓博思、邱彦仪、萧敏婷、陈子健等一直以来学习上都比较认真,成绩较好,在班级管理中认真负责、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学习目标及学习动力:学生基本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但是目标都过于模糊,部分学生由于其基础差底子薄,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自觉性也不强,故不能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纪律情况:总的来说,本班的班干队伍管理能力比较强,课堂纪律相对较好,但仍有几个人爱讲话,失去学习的动力。积极思考主动发言的学生并不很多,这还需老师加以引导。

二、备考计划

(一)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全力以赴针对本班学生学习状况,加强信心教育和高考目标规划,营建高考氛围,让学生尽早进入状态。

1.通过主题班会、讲座,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高考形势和动态,以及高考对人生的影响,强化高考在学生心目中的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

2.通过往届考生的经验教训和心理体验的交流,消除学生对高考的恐惧感、陌生感,让学生零距离地感悟高考。

3.通过主题班会和高考理想目标的规划,激发学生对理想追求的欲望和对高考的亲近感。

4.吸收优秀学生组建一个敢负责、有威信、思维活、方法巧、善沟通的班级管理队伍,全方位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觉到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做,处处有监督。

5.强化科代表的责能和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科学习带头人、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益友。

(二)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针对学习、纪律提出四个要求,做到“自尊、自爱、自主、自律”,要求在自习课上能够保证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能够保持教室内良好的卫生环境;每位同学在学习上相互竞争,从而促进学习稳步发展;

2.根据学校值周班管理规定,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由学生共同讨论制定出班级管理细则。从出勤、纪律、卫生、作业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每周进行德育的常规登记和考核,每月进行德育评定,力争保持良好的班风学风。

3.加强宿舍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定期召开舍长会议,及时关心学生的校园生活。多到宿舍,了解学生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内心感受,与宿管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给学生一个校园如家的感觉。

(三)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积极开展班级活动,调节学生压力。

1.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把不同门类的偏科生组成互帮互学小组,如甲以优异学科帮助乙提高薄弱学科,同样乙也以自己的优势学科帮助甲提高薄弱学科,全班一共分为6组,每组5至7人,各项活动的展开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挥优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学习上的转化,同时,在一阶段考试后,采取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行为,促使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水平。

2.开展阅读活动:针对本班学生的知识面、视野非常狭窄,时事的关注度不高等情况,我班继续开展一系列的阅读活动,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每周确保一节课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促进学生有效阅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并把其读书心得在早读课时进行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读、说、写、合作等能力,扩大学生视野。

(四)密切配合科任老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首先,增强科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双方的了解,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开展的方式主要有:师生交流会;组织安排部分主动寻求科任老师的帮助;

其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充分了解班内的具体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策略。

(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真正成为他们心灵上的贴心人、知心朋友,学习上的好帮手,以自己的身体言行和思想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六)通过有效形式加强对后进生的思想、情感交流,学习方法的引导、行为习惯的纠正与监督,大力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自尊心。

上一篇:工程有限公司桥梁施工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汇报材料下一篇:打游戏的利与弊议论文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