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组与会心得

2024-08-31

高三地理组与会心得(共8篇)

高三地理组与会心得 篇1

临沂市高三地理一轮研讨会心得与体会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2015年9月17日我们在美丽的沂南一中迎来了2015年“临沂市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效课堂研讨会”暨2016年备考会议。会议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观摩学习了三节精彩的公开示范课。第二部分三位执教老师进行了说课汇报,由县区教研员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六个小组发言人向全体入会成员展示了本组老师的讨论成果。第三部分由市教科研中心相科长传达了近期的一些通知及相关任务部署,并对2016年高考备考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和建议。通过这次研讨学习,我们高三地理组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尤其对于我这种对高三复习备考还处于混沌、迷茫状态的高三新教师而言更有了醍醐灌顶之效。结合三部分内容,把我们的几点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用精彩课堂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三节公开课,质量都比较高,都符合高三一轮复习的模式和精神。而且这三节可都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地方。

第一节课由沂南一中潘东勋老师执教的《开学收心摸底测试试题讲评课》,给我们示范了一节很好的试题讲评课。课件设计精良,思路清晰。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潘老师不仅呈现了学生的考后反思、并进行了详细的批阅和指点并进行了系统的失分总结。这样才能使考试反思、考试总结真正起到了实效。其次是进行了试题详细分类讲解,选择题快速解题方法点拨和综合题解题剖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与此同时,还注重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抓关键词,找关键点,规范学生答题语言和书写。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读图析图能力,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第二节是临沂十九中付胜云老师执教的《岩石圈及其物质循环》研究复习课,付老师的课充分抓住考情、学情、轮情,利用市编学案导学,体现学科的复习模式:课前预习——双基展示——精讲点拨——当堂检测——质疑反思,课堂脉络清晰,知识饱满。同时很好的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第三节是临沂七中吴丽雪老师执教的《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研究复习课,吴老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流畅,很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思维展示。使学生能够得到积极的体验,同时注重了知识的前后联系。给我们高三复习课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集体研讨,交流展示,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9月18日上午,各县区小组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展示,使各种观点、各种认识得以充分表达,同时各个小组对2016年备考都提出了新的议题和建议。大家的精彩发言使研讨会真正发挥了探讨、交流、借鉴、学习的作用。

三、2015年山东卷、全国Ⅰ、Ⅱ卷总体分析及2016备考建议 市教科研中心相科长传达了近期的一些通知及相关任务部署,对今年临沂市高考情况进行了通报。并结合三节示范课,对2016年备考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和建议,以及在备课上课中的一些具体要求。对2015年山东和全国卷高考题作出详细的分析和精辟的评价,分析了山东卷和全国卷的相似处,全国卷的试题难易度、命题方向和侧重点、并指出全国卷注重考查学生能力。所以在以后的备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审题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同时要重视轮情,一轮:重视“双基”夯实基础、重温知识、理解知识、整理知识。二轮:专题复习,重组知识,追求深度。三轮:综合复习、运用知识。

同时,相科长提到了市编学案、教辅材料的使用问题。对于市编学案要根 据考纲和课标,结合学生学情,适当调整、删减、灵活运用,使之与其他教辅材料、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我们地理组结合这次高三一轮研讨和相科长的指导意见,针对本届学生的特点和高考的要求,及时修订了高考备考计划。

1.把握好“考情、学情、轮情”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收集高考信息,准确把握复习备考方向。精心研究近5年的的高考题,尤其是全国新课标卷,研究命题角度,注重高考对接,做到有的放矢。

2.加强集体备课,完全做到一课一研,模拟授课室主讲教师先进行授课,然后全体教师针对疑点、难点、重点集体讨论研讨。通过集体合作备课,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3.课堂教学狠抓落实 让学生提前预习,了解学生自己复习的情况,便于针对性教学;课上精讲点拨,包括重点、难点、疑点和易错点。同时每周至少保证两次限时检测,每次考试全批全改,争取当日晚自习于教室外竞技台展示检测成绩。认真统计各个分数段的学生分布和学生出现的错误,上课时,先让学生自己改错,找出错因,提高讲评的针对性。教师一定做到对典型题目深入剖析,优化解题方法,并且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升华。

4.做好答题规范化和答题技巧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规范书写和答题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使之会审题,审对题,关键信息点和要点不遗不漏。善于从图中和表中挖掘信息和突破点。

5.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及时做好学生心理疏导,消除对全国卷和高考的畏惧心理。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稳定的备考心态。

6.教师要不断学习,多观课、多读书,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身水平。这次会议内容充实丰富,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指导高三复习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一轮会议材料的有关内容,贯彻好一轮会议有关精神,及时把握高考动向,优化复习方案,争取在2016的年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祝临沂市的地理教学更上一层楼!

卧龙学校高三地理组 陈延霏执笔

2015年9月23日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的心得体会 篇2

课前准备

首先,做好试卷分析工作,了解试题内容、结构,做到讲评试题时,突出重点、难点,哪道题要扩展,哪道题点到即可,节省时间,才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然后,做好试卷统计工作,如:统计试题类型,即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统计;统计考试结果,包括高低分档,分数集中档,优秀率、及格率、差生率;统计错误情况,比如统计学生出错选项,哪个选项错误的人数多。高效的统计结果对试卷的分析和讲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讲评应灵活

教学时间有限,一张试卷全讲,各个选项俱到是不可能的。学生各有差异,一张试卷能够出现的情况也不同,所以学生首先要自悟。学生对过答案,了解错误题型后认真审题,然后查阅资料,这样就排除一部分。对自己不能想通的问题,可相互询问、讨论、争辩,以学生之间的智慧共享,剩下有争议的、不能解决的,重新统计上报。最后统计的错误例题才体现这张试卷错误率集中,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所以,对典型例题的概念、解题方法、规律、解题技巧等方面都要进行重点剖析。错题讲解完成后,再做些考察这些知识点而出的练习,当场完成并自我检阅,看看谁没有真正纠正思路,又犯同样的错误。再留一些相似题型,当作课后作业。如此,还不能确保所有同学遇到相近的问题不犯错,所以还有一项后补工作就是隔两三周后,将之前的典型例题集中起来再次检测,也是当场做当场批阅,看看谁隔一段时间还犯错误。这样只会有很少一部分同学犯错,再针对他们设计相应试题,以帮助他们彻底改正错误思维。

有效的延伸拓展

近些年,地理高考试题重点考察集中在三个方面:重原理、重过程、重应用。一道完整的地理高考题往往以点带面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所以讲评试题不能就题论题,有效地延伸拓展,加上地理学科的连贯性特点,尽快帮助学生构建地理知识体系的网络系统,学生对具体题目的分析能力才能越来越准确。例如:了解世界气候类型中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原因、特点,放在典型例题里涉及的是该气候类型的区域分布。北半球同是大路西岸40°至60°范围,此气候类型在欧洲深入腹内,北美洲为何只是狭长一带?南美洲南部偏西是湿润的海洋性气候而东部却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对比延伸拓展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形成原因、气候特点、代表地区,还可以延伸拓展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指点解题技巧

“题海战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高分,可有些同学效果平平甚至不进反退,主要因为审题不认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还有缺少答题技巧、解题思路有误等。高考地理试题的模块性很强,筛选经典题,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剖析试题,打开解题思路,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关键,表述规范而有条理是必不可少的。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于3月21日在A处测到太阳光线与河岸几乎成90°,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5°30’,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此地地理纬度可能是:

A.34°30’S B.34°30’N

C.55°30’S D.55°30’N

②有关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段水流自东向西流

B.该河段水流自西向东流

C.此时该河流处于汛期

D.该河段有凌汛现象

解析: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太阳光线与河岸几乎成90°”“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5°30’”“河流流向”“A岸较缓,B岸较陡”;接下来,整理答题思路,根据河流流向、A缓B陡,可知A岸堆积,B岸侵蚀,该地地转偏向力左偏,应位于南半球;3月21日A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5°30’,得出纬度是34°30’S,故①选择A。此河在34°30’S,最冷月平均气温应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应无凌汛现象。3月21日是南半球秋季,亚热带地区此时的河流无明显汛期。对于34°30’S,正午的太阳始终在北方,在A处测量到太阳光线与河岸几乎成90°,那么A是北岸,B是南岸,所以河流流向应是自东向西,故②选择A。

高三地理试卷的讲评课应该重原理、重过程、重应用。高效的试卷讲评课不仅要为学生对所学的地理知识作归纳和延伸拓展,更应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地理的复习应重视试卷讲评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让其成为知识链接的枢纽和桥梁,帮助学生在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有所收获。

高三地理备课组工作总结 篇3

王昌柏

一学期来在学校、年级组领导下,结合高考备考形势和教研组的安排,我备课组三名教师精诚合作,共同应对困难和挑战,发挥群体优势,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得以顺利、圆满完成。现将我备课组一学期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与网络研修,认真领会新课改理念,学习新课改先区的诸多教学经验、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到教学活动去。在集体备课时充分交流,达成共识,确定教学标高和教学策略并贯彻执行。在循环往复中提升了备课组成员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提升了大家的教学研究能力。

二、本届高三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和自律性差,备考难度空前。为保证备考质量,学期伊始,在组内教师认真研讨后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备考计划,依据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利用教研活动认真解析课程标准和考纲,查阅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把握高考动向,认真钻研教材,梳理和整合知识,精心设计教学,确保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结合培优补差要求,各位教师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为学生开小灶,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双基强化落实督查等方面对部分学生补习,有效推动了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三、结合年级学生学情和题库建设要求,组内教师密切协作,同时与政治、历史学科教师联合,精心编制滚动卷、选择题强化训练卷、单科检测卷和文科综合训练卷30余套,在编制试题时不照搬照套、而是密切结合学生学习状态,精心设计,注重指导学生夯实双基和查漏补弱。通过训练和精评指导,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明显增强,学生积极性不断高涨,在期末市统考中,高三学生地理有效分人数位居各科前列。

2021高三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4

2021高三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一)

一、学情分析

1、少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解答问题的能力不高;

2、基本技能掌握不够好。不少学生懒于动手、动脑,对平时作业中的画图题或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推理、计算等题目轻易放弃,致使考试中这一部分题目很难拿到满意的分数;

3、地理思维能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综合题解答要么不准确,要么要点不完整,失分很多。高三(6)班的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好。

二、提高教学效率的思路、措施

(一)精心组织一轮复习

1、教案编制重在从多个角度激活学生大脑中原有的但还未能形成良好体系的知识,训练学生迅速提取相关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知识的准备性。

2、课堂教学进一步分层,设置实战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情境,强化记忆,逐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精心编制每一份练习,争取给学生做的每一道题都能起到既复习旧知,又训练思维,还能一步步提升学生各种能力。

4、严格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检查督促、科学讲评,绝不放过一个死角。

(二)激发学生学习信心

结合每次考试,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共同分析出错原因,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指出改进措施。鼓励较好的学生用更高的目标要求自己,也要给予成绩较差的学生必要的肯定,从多层次、多角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

三、集体备课的设想

(一)认清形势,把握动态,优化复习教学

面对高考模式变化、复习时间减少以及我校地理学科学生整体基础较差等实际情况,切实了解学情,把握高考动态,研究《地理教学大纲》、《考试说明》、《高考试题评价报告》以及近三年来全国、江苏、广东、上海高考试题(包括春季高考题),明确地理学科复习目标、方向、重难点和方法,精心安排复习计划,优化复习教学,切实提高复习课堂教学的效果。

1、把《考试说明》中知识点、能力点与教材结合起来,将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结合起来,确定每一单元复习的主要内容和所需时间。

2、清楚各知识点的考试要求,准确把握识记、了解、理解、应用、综合的界限,对高考中降低要求的、新教材删除的、非主干知识,坚决不拔高;对重点内容,保证时间重点投入,并进行必要的拓宽深化,联系实际,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坚持“扎扎实实夯基础,循序渐进抓能力,提优补差促中间,全面提高推进率”的复习教学思想,做到起点低、要求严、方法活、训练实,能力强。

(二)分类化归,突出重点,上好试卷讲评课

1、贵在方法,重在思维。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试卷的讲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强化。

2、分类化归,集中讲评。讲评试卷,采取分类化归、集中讲评的方法。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目,集中讲评,这样做可以强化学生的分归意识,使他们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印象更强烈。形异质同的题目,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形同质异的题目,要引导学生比较异同,防止思维定势产生的迁移。

3、照顾一般,突出重点。讲评试卷对有些试题只需“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解剖”。对那些涉及重难点及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试卷讲评前,对每道题进行细致地统计分析,对错误原因进行准确地分析,对每道题的讲评思路精心地设计。

4、评后反思,适度拓宽。每次考试后,及时要求学生整理“错题集”,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反思和探索。

四、提优补差的设想

(一)夯实“三基”,查漏补缺,优化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复习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查漏补缺,夯实“三基”。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书本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把握。②通过全面、系统复习,进行查漏补缺,综合应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掌握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思想和方法。③帮助学生揭示规律,总结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课时精讲精练,做到“少、精、活、度”,一般以中档题为主,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传授方法,指点迷津,提高复习效率。

指导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复习方法。复习时可用以下一些方法:借助地图记忆、通过理解记忆、通过比较进行记忆、通过列表进行记忆、通过缩略进行记忆、通过编织知识框架结构网进行记忆、通过图像进行记忆、通过对某些地理内容赋予特殊的意义进行记忆、抓住特征进行记忆。

五、教学进度的安排1、8月10日——9月30日:必修2、初中基础知识2、10月份:必修33、11月1日——12月20日:必修14、12月21日——09年1月底:选修2、选修6

2021高三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以《2021年地理高考考试说明》为抓手,以“两效”为重点,按照学校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狠抓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重视每一堂课,用好每一分钟,发展每一位学生。

二、复习备考策略

1.加强研究,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1)集体研究近5年的地理高考的特点和命题趋势;

(2)重点分析近5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对地理复习备考的启示;

(3)研究2021年地理考试说明,把握好复习的方向,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

(4)研究学情、学法和教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提高复习备考的有效性。研究学情,既需要了解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上、不同的学习阶段中,知识上存在的疑点和难点、能力上存在的弱点和缺失、心理上存在的困惑和障碍;也需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研究训练题和解题技巧,通过高质量训练题的做答,提炼出解答同类试题的技巧和方法,具备纲举目张的能力。

2.注重复习备考的计划性

(1)总体目标

强调基础知识重点化、重点知识考点化、考点知识网络化、网络知识习题化和习题知识全真化;要求学生对学科内容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以不变的知识点应付多变的题型和能力考查

(2)阶段目标

第一轮复习2月底前结束,形式为章节单元复习,注重双基,查漏补缺,彻底清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使知识系统化。

第二轮复习从3月到5月中旬,形式为专题复习,根据高考的重点、热点内容,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按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在联系划分专题,深刻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培养分析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能力,提高综合能力。

第三轮复习从5月中旬到5月底,形式为冲刺复习,查看已做试卷中的错题,抓住主干知识,重视地图,关注热点和焦点,讲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3)学生目标

淡化平均分,追求与其它四门功课的匹配率,紧紧围绕达标率,死盯“边缘生、临界生”,大打盯人战术和感情攻势,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3.夯实双基,把握复习备考的根本性

(1)列出知识清单,扫清理解障碍

自然地理注重理清概念、原理,提炼原理;养好良好的学习和解题的习惯。人文地理关注事物发生背景、产生原因、引起的后果以及应对的策略。

(2)结合高考试题,指出考点要求

通过历年高考试题的做、讲,明确考点的能力要求,突出重点考点、高频考点、变化考点和与热点结合紧密的考点,将考点问题化,或以关键词填空等形式,引导学生看书并掌握。

(3)联系区域地理,完善知识网络

教师要充分重视利用地图,重视对各种“图”的专题训练,提高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与推理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联系能力,逻辑思维及空间思维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与运用,抓住重点骨干知识,突破难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复习过程中不留盲点,重点放在梳理知识系统,强化知识的逻辑性与层次性。

(4)精讲精做习题,透析解题思路

“精细化练习”即追求精益求精、精雕细凿,在讲与练的关系上,更加注重以练习为主线;在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上,更加注重练习的质量;在练习的过程管理上,更加注重练习的全程管理;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更加注重学生解题的过程体验。要做好选、批、评、补、等环节。

自然地理要善于运用显性的条件,挖掘隐性的条件,并学会联系和转换,准确的反馈和遴选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从而达到正确解题的目的。人文地理特别要训练学生提高针对性的答题,规范用语,用地理术语表述的能力。

4.重视落实,加强复习备考的实效性

(1)要循序渐进。“知识——能力——综合素质”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复习中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对学生要求太多太高,使之手忙脚乱,无所适从。从第一轮复习到第三轮复习应统筹兼顾而又各有侧重,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并让学生明白每一阶段复习的主要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以便其自我观照,及时跟进。

(2)要抓好常规。即要求学生平时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及时预习、复习和完成练习,制定好计划,认真反思试卷、勤学好问、建立错题集等。

(3)要讲练结合。从掌握知识,到知识内化为能力,能力升华为素质,光靠讲是做不到的,每一步都必须辅之以必要的练习,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是训练出来的。必要的练习可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知识。一般而言,高三复习备考中,除每节课课堂上要有针对性的练习之外,每一单元或专题复习结束后也需做一次系统的练习。此外,还可通过周练、阶段性调研卷和模拟考试来进行训练。当然,无论那一种形式的练习,选题都须尽量科学规范、合理适度,并针对疑点、突出重点、折射热点;讲评必须及时精炼,有的放矢,多讲方法和过程,多点拨少包办;对于失分较多的知识点,还要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补救性的训练。

(4)要加强辅导。这主要包括学法指导、考法指导、心理辅导。采取的形式,既应有集中辅导,更要有个别辅导;既要渗透在平时的上课的过程中,也要抽出一定的专门时间进行辅导。其中,特别要重视地理薄弱学生的辅导,对地理薄弱的辅导对象,采取面批,谈话等方式进行辅导。不仅要辅导其学习,还要关心其生活、心理;辅导的内容,不仅要帮助其提高学习水平,还要帮助其改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总之,要通过老师的辅导,让更多的学生在高考前达到自己应有的学科水平高度,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使地理学科的弱者不弱,强者更强。

三、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周次节次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周考出题顺序

16专题1:地球与地图、地球的运动规律 郭 周26专题2:大气的运动规律 周 郭

36专题3:水循环与水运动、自然灾害 杨 范

46专题5:地壳循环的原理与地壳的运动规律 范 杨

专题6: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郭 周66 专题7: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8:人口城市与交通问题 周 郭

76专题9:(农业、工业、商业、交通等)区位因素 杨 范

86专题5:区域可持续发展 范 杨

96专题11:区域定位与区域地理郭 周106专题12:热点问题与四川乡土地理 周 郭

116回归课本,查看错题集 杨 范

126回归课本,查看错题集 范 杨

136学生自由复习,教师答疑,解题指导、心里疏导郭 周根据放假以及学校的月考等的安排,可有适当的调整。出题人为前,审题人做题人为后者,且包括完成每个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筛选、习题筛选等。

2021高三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领导对教学和教研工作的总体要求,本学期本学科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创新教学、教研形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以备课组为单位,实施先进教学理念引领下,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落实到课后反思,开展组内观摩研讨,以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加强高三年级高考备考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全组老师教育教学素质的稳步提升。

二、主要任务

1、积极学习各兄弟学校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有效教学方法,加强组内研讨和听课评课,不断学习和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2、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课堂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学情分析。

3、从基础抓起,提高高三地理高考的备考效率,从学生基础和学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备考工作。

三、教学工作计划

1、认真研究高考趋势,整理汇编校本资料、学案,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为了更有效的开展教学,必须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征订的参考书和资料进行整理汇编,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学生学得好、有兴趣的内容,打好基础。大胆剔除难点,从浅入深,提高学生应试的信心和兴趣,讲练结合,掌握考纲要求。

2、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听课评课,提高教师个人专业素养

在不断的探索中必然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疑惑,要团结全组老师,发挥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不断地探讨、反思、总结,因此必须加强集体备课和研讨。不仅要积极互听互评,更要积极参加校外教研活动以及兄弟学校的公开周活动,多向有经验的同行学习,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3、从严要求学生,细心爱护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教学开展的基础,在严格执行作业检查、教学效果检查的同时,也要热心的关爱学生,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困难和困惑,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同时要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活跃课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四、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学任务分解及教学进度

1:9.2-.9.8暑假补课月考试卷分析

2:9.9-9.15第6讲——经纬网

第6讲——地图

第7讲——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气温空间的分布和时间变化

第7讲——热力环流

3:9.16-9.22第7讲——大气的水平运动及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

第8讲——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第8讲——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4:9.23-9.29第9讲——锋与天气及冷锋与暖锋的判断

第9讲——低压、高压与天气及气旋与反气旋

第10讲——全球气候的变化与对策及气候类型的分析方法

第10讲——主要气候类型(及自然带)分布与特点

5:9.30-10.3第11讲——水循环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11讲第12讲——大洋环流模式图和主要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12讲——图表结合对比寒、暖流特征及讲练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在我国的分布

10.3-10.7国庆节放假

高三第二次月考,评卷

6:10.7-10.13第13讲——地质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第13讲——岩石圈物质循环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7:10.14-10.20第14讲——褶皱山及相关练习

第14讲——断块山、火山及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第15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9:10.21-10.27讲练期中复习

10:10.28-11.3期中考试、评卷分析

11:11.4-11.10第16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合理容量

第17讲——人口的空间变化

12:11.11-11.17第18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19讲——城市化

第20讲——农业的区位选择

13:11.25-12.1第21讲——世界主要农业的地域类型

第22讲——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23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及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4:12.2-12.8第24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第25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第26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5:12.9-12.15评卷

第27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28讲——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簧经研究中的应用

第29讲——荒漠化的防治

16:12.16-12.22第30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第31讲——能源资源的开发

第32讲——流域的综合开发

17:12.23-12.29第32讲——流域的综合开发

第33讲——区域农业发展

第34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18:12.30-1.5第35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第36讲——产业转移

19:1.5-1.10期末考试复习,一轮复习知识点回顾

高三地理组与会心得 篇5

牛丽红

一、整体规划:时间一测前(2012、8、6—2013、1.1)

这段时间,主要进行必修

(一)、必修

(二)、必修

(三)的复习

通过这一学期学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通过一轮复习,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单元基础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把握教材主干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

(2)继续加强学生的画图、填图、读图、记图尤其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二、具体措施:

(一)抓好常规教学环节:

1.备好和上好每一节课

在领会考纲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普通班和重点班的差异,分校和本校的差异等等),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在构建知识体系同时注意知识的拓展和外延。

2.加强集体备课

每周要有一堂课做到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碰头会、电话、网络各种形式加强组内问题的讨论,取长补短,互通信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精选、精练、精评习题:

教师对试题要精心挑选。即主任一直强调的“老师下海,学生上岸”,题不在多,关键要精。要起到真正练习的作用,不然还不如不练。同时老师要多做题,要分析试题,要把握高考题的特征,要学会自己命题。具体做法是:利用好每次周考、月考,出好每次考试题;再次是搜集各地市模拟题精选分类汇编,整理每单元的综合测试题;还有就是整理近六年各地高考题分类汇编总结,一轮适当练习部分高考题;对辅导书上练习,要教师先做,再让学生做,要有所选择的做。

同时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还要强调答题的规范化,用词的专业化。对典型题还要写到纠错本上。

4.课外辅导要灵活。

多种方式,多种时间,多种场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辅导;关注学习困难学生,重视补缺补差,重点班有希望的地理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重点、普通班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5.加强督促和检查;

除了检查每次作业是否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外,还要通过提问检查要求掌握的内容是否掌握,还要继续加强学生纠错的检查和督促。

(二)钻研考纲和教材

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

2、全面了解教材,把握重点,突出主干,落实基础,知识系统化。注重总结与分析。特别是地理事物、现象规律的分析。

3、关注新教材内容的变化。

(三)研究历年高考试题。

高三地理组与会心得 篇6

一、基本情况分析

(1)我组共有四位成员,均为专业老师。三位属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

(2)本组教师工作量:周课时均在10课时左右,同时苏平安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和廖龙凤老师跨高一年段,李巧萍老师跨补习班。

二、主要工作汇报

(一)研究教材和新课程标准

1.开学时,组织全组老师对新课程教学进行精心安排,使全组老师初步把握新课程的基础理念,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涵,老师们通过认真阅读新教材,发现新教材的实用性,不但使用课本中的案例,还增加有说服力的案例,便学生理解和自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各位教师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尤其是适合地理学科的“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活动时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讨、分析教材,逐步做到组内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作业。不定时组织一起探讨高考动向,把近三年各地的高考题详细做一遍。所有教师都认真学习了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专业报刊和互联网,了解学科最新动态和高考的动向,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高质量的完成了本学期地理课的教学任务。

2.做到课堂教学的完全公开,在本备课组内安排李巧萍老师的教学研讨课,逐步形成了互相观摩、积极研讨的良好氛围。

3.顺利完成地理的教学复习任务。

(二)加强教学科研工作。

1.青年教师充分利用我组的资料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并收到较好的效果。所有配合新课程的教学课件、录像、影片均为本组教师收集和自制。尤其是李巧萍老师的《地理成因类答题分析与应用》教学探讨公开课,是备课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边学习边摸索制作而成,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2.让学生多参与活动,备课组老师共同协作:

李巧萍老师为了上好公开课,做了大量准备的工作,包括发动学生积极配合,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大量的课堂教学所不能体现的东西。

(三)加强课堂教学的模式化

教学内容地图化。地图(图像)及各种图幅是实现该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要把地理信息通过图片、图像、音像等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需要突现给学生,学生可以形象、直观、地获得一些难以直接观察、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地理信息,从而能较快感知认识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

教学形式问题化和开放化。该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设计程序式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进行探究发现,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新问题,向学生介绍问题的条件,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而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其自己去思考探索,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教

师及时点评小结,指出最佳途径,揭示正确的规律和一般方法。这有利于展开学生思维,形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通过案例学习促进学生形成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的培养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过程有序训练化。教学本身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技能,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个认识、理解、练习、再认识、再理解、再练习„„。最后达到熟练的过程。本模式以图作为出发点,又以图作为落脚点,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技能过程。

复习课程重点化、有序化,主干知识体系化。一轮复习除了让学生巩固以前的知识,还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知识网络,并十分清楚学科的重点知识,使学生了解高考主要的考查方式和考查方向。

(四)完善教学评价的内容

明确指出教学评价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师教学检查、对学生学习检查可采用多种方式,不单只是笔试。恰如其分地安排好地理作业(书面作业、写地理小论文、调查区域经济发展等)对学生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课本学习的考查,还考查学生进行活动时的参与度。

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里我们提出几个思考:如何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何更有机地融合课堂的时效性与新课改的实践性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如何更加高效复习等?

高三地理教学心得 篇7

会同一中黄林一

高三地理需要复习的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初、高中的教材中。学生往往是学习新的,忘了旧的。究竟如何提高高三的地理复习,是每个高三老师都要面临的问题。下面是本人在近几年的高三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心得体会,仅供同行借鉴或参考。

一、制定整体教学复习计划

高三复习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也就是对

初、高中教材的全面复习;第二阶段是精选一套有价值的复习资料,做

好学科内容综合练习,同时在复习过程中穿插进行一些必要的测试,测

试的试题要注意精选;第三阶段是针对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水平,精选

综合性的练习试卷,进行模拟训练。在高考前留下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

行考试心理训练,教给他们一定的应试技巧。

二、全面复习、突出重点

从近几年的地理高考来看,试卷并不注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尤其是今后的试题,逐步以知识立意转化为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三、做好学习和复习方法的指导

好的学习方法可收到事办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整个高三的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重点地读书,读自己认为有缺漏的部分,或者是掌握不够的部分。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归纳总结,及时反馈、及时纠错,从而在心理方面为高考做好准备。同时,还要让学生注意总结解题经验,探索解题规律,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才会主动、轻松,才有针对性,学习效果才会提高。

四、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要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讲,要有针对性,除重点、难

点外,侧重讲解复习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知识的综合,突出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练,以限时训练为主要形式,逐步培养

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解题速度,使之逐渐适应高考的要求。训练的试

题既要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注意能力型,同时注意培

养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

知识的渗透能力;评,教师要做到趁热打铁,及时讲评,讲评越及时越

好。因为时间过长,逐渐淡忘,学生就失去了积极性和学习动力。讲评

要注意突出重点,重在指导,不应只作简单的重复,不能以题论题。

五、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

教师必须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尽

可能使课堂的信息量增加,加上生动的语言表达,理论联系实际,讲练

结合,使直观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

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

六、建立“改错本”

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会经常测试,而学生在每次测试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错误,因此建立“改错本”是复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考生在考试

中所犯的错误通常在脑子中印象很深,为避免同一错误的再发生,建立“改错本”是十分必要的。老师每讲完一份试卷,让考生在“改错本”上将错误订正,并做正确的分析、归纳、总结。每次考试前,重新检查一下自己所做的错题以及错误的原因,充分加以重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样,经多次反复,加强记忆,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做题时认真思考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注意高考信息的收集

高考信息把握正确、方法明确、针对性强,复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必须注意高考信息的收集。教师要重视对《考试大纲》的研究,重视对历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与比较,从中发现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最大限度地掌握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研究复习教学的策略,准确地进行复习,避免盲目性,提高复习的效果。

高三地理组与会心得 篇8

盘县华夏中学地理组何海燕

今年已经是我第二次参加高三地理备考培训。这次给我们培训的专家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张思梅老师。张老师带给我们的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培训,这是在以前从未遇到的有价值的培训。现我就这次培训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对课新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作出明确的诠释

张老师把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作对比,并指出两者的异同。还告诉我们,备考时先要看课标,按照课标要求设计教学。复习时,可让学生把课标和考试说明进行比对,确定复习对象,这样就不会花了时间却考不了高分了。

二、对如何指导学生复习和备考作出指导

张老师是一个非常善于总结和积累知识的人。她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经验,制作成课件,拿来供我们大家分享。使我知道怎样去引导学生复习,怎样指导学生审题,怎样教会学生解答高考试题等。张老师在复习解答问题方面,总结出一套独特而有用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总的来说,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很多。我将把自己学习到好方法用来指导学生复习,争取在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所教学的学生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上一篇: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指南下一篇:假如我是漂流瓶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