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性教育论文

2024-05-16

论儿童性教育论文(共8篇)

论儿童性教育论文 篇1

儿童性教育

儿童性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性教育不只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或看一次录像,而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教育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随受教育者年龄不断发展的再社会化过程。帮助孩子认同自己的性别,依性别规定他(她)的性别角色行为和动情反应,对孩子展示裸体和生殖器不采取简单斥责或欺骗的态度,既要教之以丑耻感,又不民为怪和隐瞒。对男女儿童性器官的差别和“我是从哪里来的”提问父母可坦然相告,而不必讳如深。要让孩子与同龄的同性和异性孩子一起游戏玩耍,培养孩子与同龄人相处的自然而健康的态度,建构健康的人格。撞见爸妈“嘿咻”,一般的孩子会认为那是爸爸在欺负妈妈,于是直接表现出对爸爸的排斥感;而部分孩子目睹了父母房事后会很好奇,甚至形成疑问,甚至会伺机偷看。久而久之,从无意变成有意;稍年长一些的孩子,一有机会会加以模仿,在伙伴中玩起“性游戏”。若孩子再大一些,他们的想法就会更复杂,甚至难以接受这种“丑事”。如果疏导得不好,会造成孩子心态和行为上的扭曲,影响到他今后跟异性朋友交往的性心理,甚至会觉得性生活很不洁。儿童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

撞见爸妈“嘿咻”,一般的孩子会认为那是爸爸在欺负妈妈,于是直接表现出对爸爸的排斥感;而部分孩子目睹了父母房事后会很好奇,甚至形成疑问,甚至会伺机偷看。久而久之,从无意变成有意;稍年长一些的孩子,一有机会会加以模仿,在伙伴中玩起“性游戏”。若孩子再大一些,他们的想法就会更复杂,甚至难以接受这种“丑事”。如果疏导得不好,会造成孩子心态和行为上的扭曲,影响到他今后跟异性朋友交往的性心理,甚至会觉得性生活很不洁。儿童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

撞见爸妈“嘿咻”,一般的孩子会认为那是爸爸在欺负妈妈,于是直接表现出对爸爸的排斥感;而部分孩子目睹了父母房事后会很好奇,甚至形成疑问,甚至会伺机偷看。久而久之,从无意变成有意;稍年长一些的孩子,一有机会会加以模仿,在伙伴中玩起“性游戏”。若孩子再大一些,他们的想法就会更复杂,甚至难以接受这种“丑事”。如果疏导得不好,会造成孩子心态和行为上的扭曲,影响到他今后跟异性朋友交往的性心理,甚至会觉得性生活很不洁。儿童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

论儿童性教育论文 篇2

一、儿童成长危机的现实分析

曾经在报纸上看过两则报道:一是2004年6月, “北京亚运村第一幼儿园为70名小朋友安排了身穿黑色博士服的隆重毕业典礼, 园长介绍说, 希望这个典礼给孩子们留下关于学习与美好未来的深刻影响”。二是据《黑龙江晨报》报道, 哈尔滨市道外区的两岁幼童张泽洲乖巧聪明, 拥有超强的记忆力, 小小年纪就能识1200多个汉字。张泽洲的妈妈曾是一名幼儿教师, 在张泽洲5个月大时, 她发现孩子特别爱听“三字歌”的录音带, 孩子13个月时, 她就按识字挂图教他识简单的生字, 现在, 25个月大的张泽洲已经能背诵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全部课文, 据介绍, 张泽洲的家长已经为他申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 正在等待回复。

翻开报纸, 打开电视, 这样的报道比比皆是,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 当今社会、家庭以及幼教机构提供的早期教育、倡导的早期教育理念是迎合谁的?是迎合儿童吗?当然不是, 很显然, 我们的早期教育是迎合成人的, 儿童是为未来、为成人而生活的, 我们的文化也只有成人的概念, 儿童也被看作是“小成人”, 受到了成人一般的对待, 虽然我们对儿童的关注在增强, 可儿童过早地被推入成人世界, 他们像成人, 穿着更加精心设计的衣服, 在电影和电视上观看成人节目以及在更年幼的时候就遭遇到媒体的暴力侵蚀。很多时候, 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儿童被鼓励像成人一样做事, 说成人的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 逼迫儿童迅速去成长, 而且成长得太快太迅速, 他们仓促地走进了成人社会, 在儿童能力与成人愿望发生冲突的时候, 灌输、劝导、威胁和训斥的“物化教育”随之而来。美国的尼尔·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中写道:“儿童已经基本上从媒体、尤其是电视上消失了, 当然我不是说年纪小的人看不见了, 我是说当他们出现的时候, 都被描绘成十三四世纪的绘画作品上那样的微型成人, ”只是作为儿童, 没有了自己的话语, 没有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那片湛蓝晴朗的天空, 没有了独立的人的生活。儿童还是儿童吗?

父母们至今仍尊崇古已有之的“神童”、“天才”, 他们不仅仅迷恋, 更是高期望地希望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他们过多地将培养“神童”、“天才”的手段、方法等同于正确的教育, 几乎每一对这样的父母都坚信, 鉴于自己对孩子亲密无间的关系和了解, 一定能挖掘出儿童头脑中的潜能, 儿童自然而然就变成了“神童”、“天才”。于是, 打着“潜能开发”、“3岁就能掌握人类全部智力”的口号, 以“钱能”开发“潜能”的早教市场热极一时, “像感冒病毒一样传染开来。”

要知道, 成人为了使自己的培养模式行之有效, 并且使原本天真活泼的儿童, 在成长期间忙忙碌碌。他们围绕着成人的“天才计划”不断地死记硬背、重复演练作业, 穿梭于特长班和学校, 在各种考级考证的大军中早早地“身经百战”等等。

在儿童身上好似插满了输送营养食品的管道, 那些对未成年人富有“责任心”的“好心的”成人们, 将他们认为“有营养的”东西不停地用外压形式灌输到儿童身心内。在这样的高压下, 儿童的生活还能悠游自在、宽裕自如吗?还能有时间玩玩只有童年才能享受的游戏吗?最重要的是, 儿童还有时间进行其内在生命的丰富发育和茁壮成长吗?一个不能自主地拥有童年、不能自主的建构生命、不能享有童年的欢乐的儿童会有一个健全的生命吗?能成为一个健全的成人吗?

这些操纵着儿童“成长时间表”的成人们, 曾经也是儿童, 曾经也拥有童年, “你们当中, 谁不时刻依恋那始终是喜欢颜开、心情恬静的童年?你们为什么不让大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 为什么要剥夺他们决不会糟蹋的极其珍贵的财富?他们一生的最初几年, 也好像你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一样, 是一去不复返的, 你们为什么要使那转眼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和痛苦呢?”

记得卢梭在两个多世纪前就振聋发绩的质问, 今天的成人难道还没有清醒吗?成人对儿童成长大包大揽, 对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事无巨细以此“充实”儿童的成长空间, 这种做法不是帮助儿童成长, 而是阻挠了儿童的成长!这种教育方式给儿童带来的痛苦和摧残是不言而喻的。张勤在《幸福的香味:按照天性教育孩子》中说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不到应该学的东西, 长大后会付出很大的痛苦代价”。

由此不难看出, 对于儿童而言, 他出生不仅仅只是为了发展得更好, 为了更加符合成人或者社会给他安排的各种角色, 而更重要的是生活, 能够幸福、从容地在社会中生活。卢梭在《爱弥尔》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 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 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二、我国儿童成长教育的建议

今天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是建立在非理性的基础上的, 他们的早期教育强调的是“过早开发”和“过度开发”, 全然不顾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其实, 自然为儿童的发展安排了一定的顺序, 这种顺序是不能违背的, 它表现在儿童发展的进程中, 自然的教育就必须与这种进程保持同步。当代心理学也证明:儿童身心的发展变化, 受机体内部生物基因固有的程序所制约, 儿童在成长中各种机能的出现都有一个内部时间表, 外部环境虽然对比童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但它不足以改变机能成熟的步伐, 某种机能尚未成熟时, 通过教育或训练, 促使其提前出现或加速发展, 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甚至使这种能力的发展受阻。所以, 对待儿童, 首先要尊重, 不要急于对他们作出或好或坏的评价, 让大自然先教导很长的时期之后, 我们才可以去接替它的工作, 以免在教法上同它相冲突。如果你害怕错失良机, 那么, 由于错用时间而带来的损失, 远比在那段时间中一事不做的损失还要大, 而且, 儿童本身也不会消极地等待发展, 相反, 卢梭认为“儿童时期就是理性的睡眠”, 我们“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 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 因为“在他们的心灵还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以前, 不应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 所以, “最初几年的教育应纯粹是消极的。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 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 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

其实, 一个社会以及如何教育与养育儿童以及怎样对儿童的需要做出反应, 通常是由社会的人们如何看待儿童来决定的, 这就是儿童观的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儿童的教育问题, 笔者特提出3点建议:

(一) 尊重儿童的自然生长———打牢儿童教育的根基

儿童的生活过程就是儿童的成长过程, 儿童成长的根本状态是儿童作为成长主体内在的展开的活动过程。因为, “生长, 并不是从外面加到活动的东西, 而是活动自己做的东西。”这表明, 在儿童期, 儿童能够并且需要自己的成长, 并且是有所作为的。儿童需要的是不断地发现、认识最终运用自己成长所需的“活动的东西”, 而不是单纯地依靠传统教育从外部灌输知识、技能。

正确的儿童成长观首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儿童, 尊重儿童的天性, 尊重儿童的自主成长。正如爱默生所言, “尊重儿童, 尊重他到底。”儿童有自己的成长大纲, 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儿童健康成长。儿童教育工作者应该抱有欣赏、等待的眼光, 尊重和保护儿童的成长过程。儿童的成长过程好似一颗树苗的成长过程, 我们不能因其最初的弱小柔嫩就拔苗助长, 也不因其始于自发的根部成长而不闻不问。杜威说过, “教育就是不问年龄大小, 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的事业。”儿童教育恰恰要认识到儿童的成长始于根部, 要“培植”根器, 为儿童日后的充分成长提供条件。

因此, 基于培植、培育的儿童教育就要尊重和欣赏儿童的原生态的、基础性的成长生活, 给予儿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其进行成长, 在儿童成长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引导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 重视儿童的成长环境———塑造儿童教育的载体

首先, 以保护儿童成长的自然生态为本, 净化现有以成人世界为主导的成长环境。儿童不是成人娇小的复制品, 儿童期是儿童独特的成长时期, 儿童需要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成长。一方面, 儿童是成长环境的主人, 儿童成长的内在需要决定了儿童成长的自然生态应该成为儿童成长的“百草园”。儿童的本能、兴趣、需要、梦想、游戏、探索……都在成长的“百草园”里自由自在的展开、生长。儿童能够独立地在成长过程中, 从容地实现阶段性的转变并获取一个又一个成长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另一方面, 成人应净化现有以成人文化为主导的成长环境。成人文化影响下的环境只适用于成人, 那种过分远虑, 担心儿童将来无法适应成人社会的成人, 为儿童提早适应成人世界制造“乌托邦式”幻想的环境。幻想终非儿童现实的生活世界, “为了不追逐幻想, 我们就不能忘记怎样才能使我们更适合于自己的环境。”让所有关注儿童教育的人们应该联合起来, 让儿童在成长中免除成人世界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观念, 使儿童成长空间不再被成人的工具主义和功利思潮所侵蚀, 改造不适合儿童发展的土壤, 还儿童一个健康、安全的净土。

只有这样的成长环境才是儿童教育的有效载体, 它保护儿童成长的自然生态的同时, 也在不断培植儿童自己的生活土壤。

(三) 成人与儿童共同成长———把握儿童教育的关键

倡导成人与儿童共同成长的核心是成人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尊重与科学运用。成人应该在掌握儿童成长的特性及儿童成长的普遍规律的前提下, 学会欣赏儿童的成长, 支持儿童的成长, 与儿童共同成长。家长、教师以及社会上所有的儿童教育应该组成一个“教育者集体”, 他们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进行相互交流和对话, 为了儿童的明天共同创设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

因此, 成长取向的儿童教育主张, 必须是在儿童中心主义的近现代儿童教育观念的指引下, 摒弃成人看儿童的视角, 真实地回归到儿童的成长上来, 珍视、保护、创造的儿童成长世界。首先, 儿童教育要尊重儿童的自然生长, 它是儿童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 它是儿童教育的根基所在;其次, 儿童的成长依赖于周围的成长环境, 他吸收周围的一切, 儿童需要在广阔的成长空间里展开生长, 儿童教育要重视儿童的成长环境, 成人应该保护儿童成长的自然生态, 为儿童的成长营造一个安全、多元、自由的“有准备的环境”, 为儿童成长搭建健康、自由、快乐的平台。因此, 它是儿童教育的载体所在:儿童在漫长的成长期里除了依靠内在天性的指引, 也离不开成人的帮助和指引。

儿童是不断成长的个体, 不断地走向成人, 成人是儿童成长的支持者和合作者, 儿童和成人彼此在相互学习、相互建构中共同成长。因此, 成人与儿童共同成长是儿童教育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勤.幸福的香味:按照天性教育孩子[M].同心出版社, 2005.

[2]、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试论儿童思想品德教育 篇3

关键词:儿童;品德;教育

教育家斯霞曾说:“体育不行是废品;智育不行是次品;德育不行是危险品。”①这句话充分表达出了德育的重要性。我们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然而,随着打工潮的到来,留守儿童的增加, 学生的品德日剧下降令人担忧。原本有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教育,变成了学校的单方面学校教育了。面对这样的现实,学校教师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思想已是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

一、建立正确的德育观,注重德育实效性

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必须注重德育的实效性。实效是指实际的效果。实效性是相对于“形式”和“低效率”而言,也就是说通过有效的教育形式、方法、途径和实实在在的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德育的實效性是区别于那些“空洞”、“大而泛”的德育教育内容和形式,应根据 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情感因素,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挖掘和整合各学科教材德育教育内容,切实做好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最大限度、最大效率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良好的行为的教育,立足于“德”对学生“人”的关注与发展,使学生生成“道德”的“人”。全面提高 学生道德素养,是一动态过程,是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要重视理论性学习,更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求学生“学以明礼”“学以致用”。

二、品德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②我们的品德教育应从一年级抓起。一年级是学生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加强高尚道德品质的培养,注意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再在成长中不断提高理性认识,以理论指导道德行为,并为以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打下基础。

三、教师应以身作则,改变观念

要求我们老师以身作则处处为学生做好表率,做好榜样,不能以老师自居,违反自己对学生们的要求,让自己辛勤的劳动付之一炬。在学生刚入校门不久,我们会对我们的学生提出要求:升、降的时候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不能讲话、随意的走动。学生们开始都可以做到的,而且会做的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的学生就开始讲话、调皮了起来,那么是什么原因呢?后来才知道在我们这些 学校校中,升降国旗的时候,我们老师是可以随意走动的,随意讲话的,也不用立正。学生看见了这样的情景,就开始跟着老师做,我们平时所讲的那些规矩在学生那里都成了废话,所以我们教师要以身作则,时时、事事都要严格自己。

又如在我们 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乏出现许多不遵守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或总爱迟到的学生,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老师一般都是惩罚他们打扫卫生,以作警告。久而久之,就在学生们的思想里形成了:劳动是老师用来处罚犯错误同学的一种形式,认为劳动是犯了错误的人去做的事,是不光彩的事,大家就都不愿意去劳动了,学生们就越来越懒了。因此,我们教师应转变观念,不要以劳动来惩罚学生,我们要以“奖”来替代“罚”,在学习生活中多奖学生,少罚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去快乐,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形成优良的道德品德。

四、积极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教育对学生思想教育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应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融入各科教学内之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广播、板报、少先队活动等载体对学生进行道德宣传教育。

以“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活动”为特色,由少先队积极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其主要内容有:

1、成立“学雷锋”小分队,走向学校,走向社会,更多的参加公益活动。如帮助孤寡老人扫地、拣柴;帮助清理街道垃圾等,为学生的劳动实践创造条件。努力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团队精神、进取精神等,形成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2、组建学生文艺宣传队,慰问敬老院、军属、烈属;放映爱国主义教育专场电影;抓好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和重大事件纪念日,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益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3、举办“我身边的道德细节”知识竞赛;开展“文明礼貌月”的评比;邀请当地派出所的同志来校作法制、交通知识教育讲座等。

总之,加强和改革我们 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我们 教师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让我们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为我们 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论古代儿童教育理论对当代的启示 篇4

第一阶段,原始人群时期,大约从200万年至5万年前;第二阶段,氏族公社时期,大约从5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第一阶段极其漫长,教育的发展也极为缓慢。第二阶段发展速度有所加快,氏族公社进行了多方面内容的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特点。到了氏族公社的时期,才出现教育机构的萌芽。”

奴隶制国家建立之后,开始形成比较定型的学校,建立了初步的学校教育制度。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相适应,奴隶制时期的教育实际是“官守学业”、“学在官府”的制度,学校都属于官学。我国古代儿童教育首先主要是官办的小学。

春秋战国之际,生产发展,土地私有,经济实力增强,社会斗争激烈,经济的发展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实力不仅能养活一大批不从政的脑力劳动者,而且出现了以授徒、教书为业的专门职业。复杂的社会斗争,使得各卿大夫的私门为了和诸侯进行斗争,争相养士,利用士来增强他们的势力。这一时期文化中心迁移,学术繁荣,形成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先声。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转变,以及学术思想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私学”创设和繁盛起来。虽然各朝都有完整的官学制度,但是直接在官学里学习的人数比较少。官学本身时盛时衰,徒具形式。而启蒙教育的教学又并非官学任务。因此,我国古代儿童教育后来主要是私人教学。也即有了后面我们儿童教育种种变化与发展。

关键词:古代儿童教育影响

一.概念的界定

中国古代的“幼儿”与“幼儿教育”与现代的概念不同。现代由西方传入的“幼儿教育”或者“学前教育”概念特指儿童在3岁以后直至入小学之前所受的教育,并且常指的是正规的学校教育。

中国古代对幼儿年龄的上限规定较晚。“幼儿”:“人生十年曰幼,学。”《礼记·曲礼》。汉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即从初生到10岁出外上学这个年龄段称为“幼”。但古籍的记载不一致,一般的说法是8岁。朱熹在《大学章句序》曰:“人生八岁,则至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 这里所讲的“幼儿”是一个广义概念,是从初生之时到8-10岁外出就学。“幼学”,即幼儿教育,就是特指外出就学之前所受到的教育。

中国古代的“幼儿教育”,是需要用模糊语言来加以描述的概念,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教育对象广泛,包括社会全体幼儿年龄阶段以内的儿童;第二,教育途径涵盖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把幼儿置身到一个庞大的社会课堂之中,内容十分广泛;第三,在教育方式上,相对地注意到了幼儿的心理特征,包含了一定的自然性和趣味性。

需要注意“相对”一词。实事求是地来看,中国的教育一向较少地注意个体的自在意识,而片面地强调集体和国家,在教育过程中总是出现“去个性化”。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有时也考虑到个体之间在水平和能力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了“因材施教”等有意义的教学原则,但实际的目的还是取消这种差异,把每个人都塑造成封建统治阶级所规定的标准模式。这一点在普通学校教育中,尤其突出。古代私学较发达,一般有钱人家都会请私垫辅助儿童学习,由于所教人数尚少,老师可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予以不同教育方式,已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同普通学校教育相比,幼儿教育较多考虑到了幼儿的心理特征,并采用了具有形象性等特征的教育方式,如:游戏、儿歌、玩具、舞蹈等形式,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而且,由于幼儿教育的范围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因而为儿童成人提供了较多的自由选择的时机。儿童在这种比较自然的机会中可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天才,而成人也利用这种机会或者施加影响,或者发现儿童的特长。在普通教育史中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同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相比,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教育形式,而这个形式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在一定限度内相对摆脱了封建正统观念的约束,获得了一些自由活动的余地。当然,这种自由的余地是很有限的。

二.古代儿童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一)古代儿童教育的目的:2400多年前柏拉图曾在《理想国》这么说过:“凡是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塑成什么型,就能塑成什么型式。”因此幼儿教育不可或缺,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先听到的应该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我们要把握好自身的分寸,给儿童带好一个榜样的作用。使国家富强壮大,家庭幸福安康,人民和谐相处。

于社会来说,一个好的幼儿教育机构至关重要,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美好的未来需要他们来创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富国民强,成就美好未来,必须先做好充足准备,教育好儿童是第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

与家庭来说,把孩子培养成才是每个父母希望并乐意为此效劳一生精力的大事,也是他们值得骄傲的事,所以每个父母都极力教育好孩童,希望孩子能够光宗耀祖,有所成就,从而家庭幸福美满。

与孩子本人来说,自身得到了锻炼与发展,能力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加深,精神层面就上升了层次。对未来生活有极大的积极作用,不说学习就一定是一件可以令其衣足饭饱的事,但不学习肯定不行,自己将会在很多方面受到制约。

(二)古代儿童教育的内容:教育内容是通过教材传授给学生的。我国古代儿童教育有其传统教材。即所谓“养蒙书”或“小儿书”之类。我国古代儿童教育传统的启蒙教材多用韵语、诗歌和偶名编写而成。这些教材的主要用途是为了训练识字读书及初步作文的基本能力,进而传授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古代的启蒙教材是在封建统治下出现的,就内容说,首先是宣扬灌输封建的伦常道德,培养封建伦常的思想意识。其次要能掌握文字工具,能够认识文字阅读应用,又能掌握一定的自然知识、生活知识与历史知识。再就是在这基础上作深造进修或应科举考试的准备。这些内容在启蒙教材中都分别得到反映。从内容上看,传统的启蒙教材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综合性的教材。

综合性的教材以它丰富的内容、功用兼备的优势,压倒了其它专门性的教材而最为风行。一般来讲,在学塾的课堂上,都是以综合性的教材做教本,最著名的综合性教材,当然是《三字经》。一般认为它是南宋末年的大学者王应麟所作。《三字经》内容精当、结构精巧、形式精妙,虽篇幅不大,但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知识前人论及此点,无不交口称赞。《三字经》以通俗浅近的文字,叙及人性与教育的关系,自然与社会的常识,伦理道德与学习的方法,无论形式与内容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的社会价值,是宋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私学蒙童的必读之书,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成为传统启蒙教材的代称。直到现在,《三字经》的形式和名义依然没有丧失它的活力。

第二类为对儿童进行封建伦理说教的教材。

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即是这个时代的主要教育内容。在封建社会里,培养封建道德意识,纲常伦理的等级道德是那个时代的教育中心内容。

①训释有关性理一类概念的涵义。

这一类型的启蒙教材最有影响的是《性理字训》。它的书名极为准确地传达了它的内容。全篇凡分造化、性情、学力、善恶、成德和治道六个门类,每四字一句,各条少或两句、多则八句。它不求声韵的谐合,所以颇棘唇吻,尤其是它专讲性理,颇为玄奥,从形式到内容都极不便于儿童。尽管如此,由于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这个颇为奇异的读本依然受到人们的赞赏。

②汇编所谓先贤的格言至论而成的。

这一类型最著名的是《增广贤文》。它或辑自雅言,或采录俗语,不拘一格。正因为如此,内容也就良莠不齐,精华与糟粕杂陈,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而不再仅仅一味地宣传儒家的道德思想。人们称它是做人的良方,处世的诀窍。此书自清后期以来,即风靡全国。

③诗歌。

它们用四言、五言、七言写成,内容不外乎入孝出悌、尊师敬长一类,目的是为了规范儿童的行为举止。我国最早的启蒙读本《弟子职》就属于这一类。宋以后越来越多,到清朝更是空前繁荣。这类教材,专门对儿童进行道德说教,要求他们接受儒家。

第三类是历史教材与历史故事书。

这类教材在过去占有重要位置。其主要的要求是用历史或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来充实并说明封建伦常道德。同时也使儿童从幼时便记得许多典故,扩大儿童的历史知识,从此中亦可以吸取经验并以历史人物作为榜样。

《五言鉴》的作者是万历十一年的进士李廷机,万历三十五年的进士张瑞图进行过修订。它以五言韵语的形式,叙述从结绳之事、年代难详的三皇之世,直到明末的历史。它力图勾画出一个清晰的脉络而又尽量包罗丰富的内容,往往在王朝更代和历朝大事之外,曲为陈述社会和文化的内容。

第四类是专讲名物的(近于自然常识)教材。

这一类主要有宋方逢辰的《名物蒙求》。《名物蒙求》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事、鸟兽、草木、衣服、建筑、器具等。在“名物”书中亦仍然提到伦理纲常

之教。

封建纲常伦理始终是封建社会的教育中心。他是为封建秩序服务,同时起着巩固封建秩序的作用。这些在传统启蒙教材上,有鲜明的反映。孝悌仁义那一套。

三.古代儿童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⒈记诵熟读

古代儿童教育在识字和取得知识方面都强调记忆牢固。宋明教育家对于读书方法有许多主张,一般都重视记诵熟读。程颐即说过,“勿谓小儿天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又认为人有记性有悟性,儿童阶段,记忆力强,因而必须从幼小时便熟读记住,“读多自然晓”(朱熹语)。

⒉潜移默化

古代儿童教育注重“豫”的原则。程颐曾说教育之法,“以豫为先。盖人之幼也,智愚未有所主,则当以格言至论日陈于前,盈耳充腹,久自安习,若固有之者”。要通过幼时连续不断的习练,使儿童安于所习,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长”的境界。把封建伦常道德具体规定到言动视听行为举止上,身体力行,由习惯化的过程而成为儿童以至成人的自己原来具有的做法一样,读书要精熟到如同自己要说的一样。

⒊循序渐进

王阳明多次提到为学必须循序渐进,不可躐等。他认为教学必须注意“从本原上渐渐盈科而进”,个人的发展从婴儿起到成人有他的阶段性。他说仙家说的婴儿是个好譬喻。婴儿在母腹中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渐渐方能啼笑,能认识其父母兄弟,又改而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到后来天下事无不可能。要顺着他“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的顺序为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应用上要顾到儿童的心理发水平。王阳明认为良知到何水平,便就此水平教学。

⒋培养诱导

王阳明对于儿童教育,提出了培养诱导等方法,这与专门教书背书的记诵教学方法是有区别的,他在这种方法论中,提出了他的“儿童心理”的见解。他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己。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他把儿童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比作时雨春风,盎然生意,情意舒畅,而不是冰霜剥落,生意萧索。因之教学必须注意启发诱导。作为教学方法,这较之拘束防范和体罚威迫要好得多,而且也注意到儿童的年龄特点。

⒌寓教于乐。

儿童的心理性情自有其特征,王应麟深谙此理,主张在传授知识、灌输纲常伦理的过程中,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采用鼓舞儿童学习兴趣的方法,使其乐学,日有长进。他的这种主张,体现在内容上,即注重提高儿童读物的趣味。如《三字经》寓忠孝节悌等伦理道德于故事之中,即能使学习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又照顾到通俗性和趣味性,因而备受欢迎。

⒍因材施教

古代儿童教学不是班级制。一般是在总的“教学计划”下各人进展不一,教师分别教学。这种方法实际上在有经验的教师手里有因材施教的效果。因材施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他重视了解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个性和优缺点有比较深的了解。孔子在进行教育时,常按照不同情况因材施教。例如:同样问仁、问学和问孝,孔子对每个学生的答复都是对症下药、不相雷同的。因为他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各个人的长处,使他的学生的成就各不相同。

我国古代儿童教育的经验颇为丰富,其中不无可充借鉴参考之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与教育改革的深入,儿童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儿童教育的路程还很艰辛而漫长。我们应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儿童教育的精华,真正了解儿童,了解儿童教育,思考与创造儿童教育的未来。

五.古代儿童教育的历史借鉴

中国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屹立两千多年不倒,必有其可取之处,而教育占其重要地位,首先来谈谈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利与弊,我们应当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利: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奴隶社会时已有儿童早期教育的主张,这些主张零散地记载在古籍中。

胎教思想:孕妇要注意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多接近有利的环境影响;注意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心绪和顺,心境平和即胎教;注意的事项包含于日常生活起居中,戒过饱,戒多睡,戒暴怒,戒食辛热及野味,宜听诗和琴音,宜看合乎道德规范与要求的图书等等。怀孕期间须得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保持良好的情绪并辅之以知识、音乐、道德的陶冶与教育,才能“生子聪明,才能贤德过人”。而这一点目前秉承的很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愈来愈多的人更加注意这一方面。

早期教育思想:因为婴幼儿处于“学期未充”、“精神未定”的阶段,可塑性大;再幼儿精神专一,教习效果好。爱教结合,宽严相济。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早已深深贯彻人心,因此现在有许许多多的针对儿童的课外拓展班,就连广告也都是让儿童赢在起跑线上。但凡事都应把握好度,尊重孩子的自己选择,随他们的兴趣发展,勿操之过急,揠苗助长,而适得其反。

家庭教育思想:古代私学较多,而蒙养学不属官学范畴类,所以一般在家教育,父母教育儿童做人的道理,读书写字,工作劳动,对人尊重等等。而现在大家一昧的依赖学校教育,学校即使分班,每个班还几十号学生,老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对其因材施教,只有在家,父母可以,你们与孩子朝夕相处,要善于观察发现他们的思想近况,每个阶段采取不一样的措施。

教师思想:教师本是一门高尚的职业,是受人爱戴和尊敬的。而现代出现许多新闻报道老师猥亵儿童,这是师德的问题,为人师表不应该这样,社会风气出现乖戾,不忍直视。师道乃传道授业解惑矣,教学生做人道理,率为人先,做一个积极的榜样。而非无所顾忌竟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古代老师也是一般和学生住在一起,方便交流思想,谈论问题,现代来学校只有在上班时间,下课期间很少见到老师,自然与老师交流就会减少,感情就不会特别深切,互相学习的机会也会减少。

弊:古代儿童教育者如父母老师总会有种功利主义的成人化儿童观,总是把自己的希望加注在儿童的身上。不管他们自己的意愿喜不喜欢,不能换位思考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其所需,总是说我这是为了你好,我累死累活还不是希望你好,你一定要考取功名,才会对得起我们,施与无穷的压力,而现代更是越演越烈,把人逼疯的都有;古代一般母亲在家负责整理家务,教育儿童,父亲则是在外赚钱养家。而中国古代强调男女有别,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女子一般不让上学,到中国近代才解放这种思想,成立第一个专门女子师范学院供女子学习。儿童应该由父母共同培养教育,这样才能吸收双方的好处,男子刚而不失柔,女子柔而不失刚,互相辅助。而现在出现特别普遍的现象关于留守儿童,父母赚钱养家到外地打工,孩子则交给近亲抚养,由于留守儿童出现诸多问题,大部分犯罪的青少年都是留守儿童或者单亲亦或家庭不和谐,他们缺少爱,希望得到大家特别是父母的爱,多些关心与爱抚,可能世界上就不再那么多犯罪事件。

对待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秉承“吸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不能毫无顾虑全接受,而因此丢失美好的东西。凡事多些思考,儿童教育重在眼前,需学校老师社会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共同努力为儿童创建一个美好舒适的学习环境,注重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身体发展,为中国的发展壮大共同拼搏。

尾注

1、引自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修订版,第十一页

转引自《1994十大科技成果》载1995年8月30号《光明日报》。据考古学家及人类学家的最新发现,“人猿相揖别”的年代约始于440万年前。

2、引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版,第一页

3、引自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修订版,第二页

转引自柏拉图著郭斌和等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5,第71页

参考文献

论儿童创作低龄化现象 篇5

摘 要: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孩子们以稚气未脱的年纪正不断跨进文学的门坎。“低龄化创作”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它的出现绝不是空穴来风,低龄化创作出现的主要原因:当前中小学生文化素质和修养普遍提高;学习压力大,寻求倾诉的渠道;中小学生本身对文字的热爱;商业炒作。低龄化儿童创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正确对待,以此提出了以下建议:出版社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学校和家庭双向合作。关键词:儿童创作;低龄化;商业炒作

“儿童创作低龄化”就是尚未成年或刚刚成年的儿童、少年自己独立写作出书。低龄化写作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股潮流,低龄化儿童作品不断流入市场,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关注。例如:12岁的成都女孩古拉坤的《魔法士传奇》;9岁的重庆女孩张蒙蒙出版第一本书《告诉你,我不笨》;6岁的窦蔻根据自己的流浪经历出版第一本自传体小说《豆蔻流浪记》,被誉为全世界年龄最小的作家;湖北襄樊女孩蒋方舟7岁开始创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10岁创作小说《正在发育》„„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网络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的发展,儿童创作的年龄越来越小,人越来越多,作品越来越火。这就需要旁观者透过现象看到它的本质。

一、低龄化创作出现的主要原因

低龄化儿童创作的作品缺乏稳定的价值观和一定的理性。多为情绪化的宣泄、自己的经历、和丰富想象的编织。但他们对成长的烦恼,对未来世界的幻想,对自身生活的展现,是成人无法比拟。

(一)当前中小学生文化素质和修养普遍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写作的门槛也在逐渐降低。目前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接受教育的时间比较早,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有更多的接触外来语言的机会。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报刊、影视、网络等媒体给了他们大量的语言信息冲击。所以这一批孩子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在词汇量上,知识宽度面上,修养方面以及接受语言的训练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一个农村的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了。

(二)学习压力大,寻求倾诉的渠道

现在的很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小的孩子周末开始上各种辅导班、艺术班,完全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童年的快乐。孩子每天都周旋在书堆里面,学习的压力、内心的苦恼没人倾诉,孩子就会把自己的烦恼、自己对快乐童年的向往写在日记里、作文里。譬如:谷阳出版的《不及格》一书就是由一些被老师判为不及格的作文结集而成的;韩寒、郭敬明等人尽显对教育、学校和老师的揶揄与反抗,胡坚、李傻傻等表达着看什么都不顺眼的愤世话语。

(三)中小学生本身对文字的热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尽管个人的成长道路和生活环境不同,但一些孩子在年纪轻轻时就表现出对文字的喜爱,开始在文字写作上表现出惊人的天赋。用著名文学批评家谢有顺称赞蒋方舟的话说是,“忽然发现努力多年才稍微领略的文字秘密,今天已被一个13岁的女孩轻易地掌握,甚至比我们做得更好,难免有些让人沮丧。”蒋方舟的成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她对文字的那一份喜爱和文字创作的天赋。

(四)商业炒作

媒体以“低龄”作苗头,而出版社发现中小学生群是一个了不起的市场后,就有意制造泡沫。从“名人作家”、“美女作家”、“少年作家”、“玉女作家”这些命名来看,媒体与读者对写作者个人的关注远远胜于作品本身。媒体、出版社的经济利益是一样的,只是卖点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低龄化,已不是文学现象,而是市场现象。评论家白烨一针见血地指出:“‘80后’是先进入市场,再进入文坛的”。“写作的技术性越来越强,小说被成批成批地生产出来,又被成批成批地消费掉。写作与炒作交互频繁,小说成了名副其实的商品”。说低龄化写作已沦落为写作工具,并不过分。

二、低龄儿童创作的利弊分析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们对低龄儿童创作的评价也不例外。出书低龄化,是时代潮流所致,一点不奇怪。既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也不要吹捧。盲目吹捧或打杀,都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我们必须客观、公正的对待低龄化儿童创作。

(一)低龄化儿童创作的好处 1.写作帮助低龄儿童树立自信

通过写作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创造性,确立自尊自信和独立个性,这对儿童的成长有特殊的意义。张蒙蒙在别人讥笑她肥胖的时候,她理直气壮地写《告诉你,我不是丑小鸭》。写作也成了她捍卫自己童年权利的武器,她写《童年,只有一次》。她在写作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她写《快乐伴我成长》。

2.写作帮助儿童自我对话

时下在中国,儿童写日记出书,是把日记当做写作文,或者说写散文。它是儿童的自说自话,自我对话。让写作伴随儿童成长,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他们可以从小学会与自己独处,用写作表达自己,和写作交朋友。这比成天想着玩游戏机无疑是一种更有质量的玩法,并非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儿童写作出书,只能说是他们赶上了好时代,有出版社愿意为他们出书,有小读者愿意看罢了。

3.写作让儿童学会自律

写作是一个很好的自律教育的形式,通过自言自语,自说自写,把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写下来。即使孩子要犯错误,做错事,但是一个写日记的孩子决不可能天天在日记上写,我今天逃学,我今天和同学打架,我今天破坏了公物,我今天偷了家里的钱。如果真是这样,他看到日记上写下的这些东西会感到害臊的。因为日记像一面镜子,照出他脸上的污点。他会努力做得更好一些,改正自己的缺点。慢慢地,日记上所写的犯错误的事情少了,记下了更多美好的东西和有趣的事情,孩子对很多问题都有了理解和是非观念。这就是日记自律教育的结果。

4.写作提升儿童思维能力

孩子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习动脑筋,思考问题的过程。从小养成孩子动脑筋的习惯,对孩子读书开窍,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写作是一个最简单易行的思考训练。孩子写作,什么对,什么错,他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才能把它正确地表述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二)低龄化儿童创作的弊端 1.儿童失去了童年的快乐 孩子应该是快乐的, 无忧无虑、天真活泼, 就像花儿一样自然开放。但窦蔻不是快乐的, 因为家庭贫困, 父母四处打工, 他流离颠沛了 30 多个城市, 很

难享受同龄人的快乐, 以至这么小就懂“我出名了, 赚了钱一部分给爸爸妈妈用, 其余的就存起来, 准备将来读大学用。”他 1 岁半识字五六百, 4 岁半写日记千篇, 5 岁写童话 60 余篇„„因缴不起学费而从大学退学的父母把自己未竟的事业寄托给孩子似可以理解, 但孩子有时一写就是四五个小时, 能有多少快乐而言呢? 2.儿童的成熟不自然

业内人士承认一些出版社在发现了中学生读者群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后, 就有意在制造这种泡沫, 而出版这些作品的几乎没有一家是少儿出版社。家长的刻意催熟, 出版社的拔苗助长占了多少的成分呢?作为母亲的儿童文学家秦文君说, 在国外如果一个孩子过于早熟, 家长会感到担心甚至会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孩子就应该像孩子, 而我们的一些大人却觉得孩子早熟就意味着早成才。

3.忙于写作可能耽误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小小年纪就应该好好学习,你就好好按照老师、学校里的要求做,几门功课都亮红灯,你有什么资格说你是天才呢。家长不应该轻易地认可,你不好好学习,只想一下子变成天才,那么这个天才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觉得这个不正常,这与现在想一下子当歌星、当模特,一举成名实际是一回事,太浮躁了。

三、对低龄化创作的建议

(一)出版社要担负起社会责任

出版社要像呵护水晶一样培育这个市场,培养自己的小作家。决不能为了凑一套书而去编辑出版,要坚持宁缺毋滥。实实在在为孩子做一些事情,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出版社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关注社会效益,要把好事做好。出版社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了解孩子们需要什么,孩子们喜欢读什么,怎么为孩子做更多的事。

(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孩子有写作的兴趣是好事。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在适当引导的基础上顺其自然,从不给他加压。小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比考试取得第一名还重要。文学创作是一条艰辛曲折的小路,作者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没有深刻的人生体验,只凭天才加灵感是走不了多远的。有创作天赋的孩子要先把文化基础打好、把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知识学好,好好地积累生活、酝酿情感„„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不是十几岁的少年可以驾驭的。对于“少年作家”现象,家长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鼓励,而要引导。

(三)学校和家庭双向合作

学校和家长应该从对立走向合作,可以让孩子一半时间在校上学,一半时间在家写作。学校根据孩子的特殊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家长配合学习时间指导孩子创作。据了解,边金阳等一些小作家就是以这种方法实现写作与上学兼顾的。著名作家冉云飞说,这种方法对在文学、艺术等方面有特殊秉赋的孩子来说,既可以避免被应试教育扼杀天性、制造成统一标签的产品,又可以打牢知识基础、增加信息沟通,是孩子创作和健康成长两全齐美的选择。如果将来孩子特殊秉赋减退或消失了,他们还留有“后路”,可以继续求学,重新选择生活道路。

对于这个特殊的写作群体,我们要正确对待,任何捧杀或骂杀的行为都不恰当。毕竟他们还走在成长的路上,让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出路,等到青春期的躁动平静以后,他们或许会再造辉煌。

参考文献

试论儿童心理的产生和发展 篇6

【内容提要】笔者从系统论、矛盾论的观点仅就儿童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作系统分析和探讨后认为,在影响和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中,除了遗传和环境、学习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之外,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儿童原有的心理结构和与之相联系的意识的能动性。因为儿童心理是开放的自组织结构,任何外部因素都通过该组织系统而发挥作用。

【摘  要  题】理论研究

从受精成胎起到死亡为止,每个人都在发展过程中而不断变化着。最明显的令人注目的变化是生理上的变化;有一些是心理上的变化。那么,这些心理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推动其发展的动力又是什么?

一、影响和制约儿童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影响和制约儿童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一般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属于遗传方面的因素,另一类是属于环境方面的因素[1](P43)。这是一个长期而古老的话题,在古代把它概括为“天性与教养”的问题,用近代的术语可概括为“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问题。此外,尚有“成熟与学习”、“生长与经验”、“内因与外因”等提法。具体说,影响和制约儿童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有遗传(包括生理成熟)、环境(包括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习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那么,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儿童心理的产生和发展的?它们各自的地位如何?

人类遗传为儿童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人类的遗传,就不可能有人类的心理,人类心理和动物心理之所以有实质性区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类的.遗传和动物遗传有本质的区别。就大脑的结构和机能而言,人类的大脑比动物大脑更具有优越性,它为人类更复杂、更抽象的反映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在儿童心理的产生和发展中,并不是遗传因素孤立地发挥作用,没有人类的特殊环境的刺激,没有人类的劳动与实践活动,不仅不可能有人类的正常遗传,也不可能有人类的正常意识或心理。儿童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多样的条件反射,从而形成最初的心理和心理结构。这个最初的心理和心理结构就是个体的特殊遗传与特殊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就是这个最初的结构为个体心理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为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个体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极其复杂的。既不能说哪个因素决定了儿童心理的发展,也不能说哪个因素发挥了多大作用,遗传和环境、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成熟和学习复杂地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儿童心理的发展。相互作用的思想内涵至少有三:

首先,遗传与环境对儿童

试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篇7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

笔者任教的地方因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较慢, 当地没有企业能够就地转移相对过剩的农村劳动力, 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沪苏浙广等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起初几年还仅仅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外出打工, 随着打工劳务收入的提高以及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普及, 有很大一部分三四十岁的妇女们也加入劳务输出大军, 农村的人口结构由几年前的386180部队 (妇女、儿童、老人) 迅速缩编为“6180部队” (儿童、老人) 。当地农村人口结构现已发展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是主要成员。

留守儿童主要由在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监护, 照管孩子的一切, 但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 再加上代沟所致的“隔辈亲”, 爷爷奶奶更溺爱孩子, 常常是关心孩子的生活多于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宁愿自己吃苦受累, 不吃不喝, 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 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对孩子犯的错误往往采取包庇、纵容的态度, 严格的也只是说说而已。长此以往, 孩子就养成了娇气、任性的性格, 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互助互爱体验, 怕困难、怕挫折。受以上因素影响, 留守儿童便出现了以下问题。

㈠学习成绩欠佳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其中17%的小学生成绩较差, 4%的小学生成绩很差;留守儿童中有1%的人上学经常迟到, 有时迟到的高达27%, 11%的留守儿童有过逃学的经历。究其原因, 一是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 部分父母潜意识里认为, 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概率不大, 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二是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

㈡心理存在偏差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 亲情缺失使得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 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 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 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 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有的留守儿童情绪消极, 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留守儿童年龄大多在1岁~15岁之间, 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 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缺乏父母的关爱, 亲情缺失, 产生孤独感, 心理失衡。

㈢生活条件普遍较差

由于村内老百姓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大多数人未掌握专长和技术, 外出打工大多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工种, 干的是苦活、累活, 但工资收入微薄, 只能基本维持家人的生活。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少, 父母又长期在外, 难以顾及孩子的生活状况, 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 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据调查显示, 80%的留守儿童生活条件较差, 20%的留守儿童一般。

㈣道德行为较差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 自律能力很弱。父母不在身边, 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 只要不犯大错, 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放任态度, 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 不少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不少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 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 不遵守规章制度, 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及欺负同学等行为, 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 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㈤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在留守儿童中,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缺乏对儿童的安全监管, 加之部分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力, 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 脱离了学校的管理回到家中, 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 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二、发展对策

㈠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建立以市、县 (市、区) 、乡 (镇) 政府为主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责任制, 县 (市) 、乡 (镇) 政府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行动计划和具体措施, 实行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将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对县 (市、区) 、乡 (镇) 政府全年工作考核目标, 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㈡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政策

完善相关法律, 保证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权益。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接受教育的制度和机制, 使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真正享有同当地儿童同等的受教育权益。对已有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落实。享受均衡的现代教育, 是每一个孩子包括农村孩子应有的权力, 也是我国政府的总体教育目标。同时, 要改革学籍管理方式, 为异地农民工子弟建立流动学籍, 要取消异地学生必须回原籍地参加中考、高考等制度, 要取消各种名目的借读费、建校费、捐资助学费, 最大限度地降低进城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入学的门槛, 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儿童相同的接受同等教育的权益, 使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 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留守儿童群体。

㈢创新机制, 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有机统一

对于留守儿童, 以家庭为主体, 加强学校、社会的正面教育和引导, 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的运作机制。家庭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 给予必要的家庭关爱和亲情关怀, 家长要与学校和老师经常保持联系, 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成长情况, 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学校要肩负起教育好留守儿童的责任, 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教育和活动, 大力开发他们的潜力, 激活他们的斗志,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 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保证他们与健全家庭一样健康成长。

㈣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

当下大量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使得年轻一代成长的社会大环境不断恶化。因此, 各级各部门必须下大力气从小事抓起, 严肃治理在不断恶化的社会环境, 严厉打击破坏儿童成长环境的人和事;大众媒体要围绕关爱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主题, 一方面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观念新风尚, 另一方面用积极的健康的题材武装青少年一代的头脑, 引导他们正确辨别是非, 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和做人。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在, 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和劳动力的素质, 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也关系到城乡社会稳定, 因此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加强和谐新农村的建设, 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最终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目的。

摘要:由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 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快速增长, 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文章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论述。

试论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价值 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 儿童艺术教育 教育价值

1966—1976年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历十年浩劫,教育事业停滞不前,儿童艺术教育更是畸形发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儿童艺术教育开始慢慢复苏。我国早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思想与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开始慢慢融合并得到了发展创新,更多关注儿童在艺术教育过程中的发展阶段及年龄特征,努力探寻艺术教育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途径。改革开放30几年来,学前儿童教育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相关概念阐释

1.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一词在我国教育界始终没有统一的概念,经常被称为“学龄前儿童”、“幼儿”、“早期儿童”,本文中提到的学前儿童是指两周岁半以上,六周岁以下的幼年儿童。

2.艺术

艺术,英文art,源自于拉丁语ars,意译为“技巧”,现在在其原意基础上扩大了外延涵义,包括八大艺术门类: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戏剧与电影。

3.艺术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的涵义有狭义、广义的分别,狭义的艺术教育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一种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系统完整的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其主要实施场所是学校,如各级各类专业艺术院校,戏剧学院等。广义的艺术教育是指以美育为核心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与艺术有联系的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广义的艺术教育强调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普及性,以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力,培养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为最终目的,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广义的艺术教育。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概况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复苏阶段

1966—1976年,我国的“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几乎瘫痪,国家遭受严重灾难,人民受到巨大创伤,教育领域也成为“重灾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几近瘫痪,学前教育毁坏严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更是畸形发展。十年间,学前教育方针被歪曲,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被批判。音乐、美术、文学成为政治教育的工具,造反歌舞、样板戏成为幼儿园的全部教学内容。孩子们得不到完善的教育,失去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失去了对美的感受力、创造力。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政治倾向和成人化倾向严重,全然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整个幼教管理体制被破坏的体无完肤,艺术教育相关的师资培训全面被叫停,致使大量师资流失,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接近崩溃边缘。改革开放初期,学前教育工作者们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挖掘整理我国早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著作,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始逐步探索我国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使儿童艺术教育方方面面的工作得以恢复,各项研究工作也陆续开展起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同时也唤醒了儿童艺术教育事业。有少数专家学者开始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进行专项理论研究,并探索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摸索建构儿童艺术教育的教学体系。在探索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问题上,大家开始逐步认识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幼儿园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非常有益,同时能带动其他科目的教学。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将美术与音乐教育采用分科教学模式,美术教学主要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音乐教学的内容很宽泛,有唱歌、游戏、舞蹈律动、欣赏、及演奏打击乐器等,但是由于物质条件的原因,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唱歌课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实际教学中,艺术教育只是为智育作陪衬,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音乐与美术课程二者独立教学,其他科目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更是毫无联系,教学组织形式也仅限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以讲解、示范为主,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脚步向着纵深发展,我国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从阶级斗争过渡到了经济建设上来,经济迅速恢复带动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素质教育的概念适时被提出并在全国全面推进,艺术教育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儿童艺术教育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80年代以后,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得到高度推崇,忽视了对儿童的权利和主体地位的尊重,当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中此类问题也普遍存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国内教育信息交流日益频繁,许多教育理念与国际接轨,对儿童权利以及儿童的主体地位日益关注。1990年8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这标志着我国儿童权利保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2年后,我国又相继出台了《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一系列文件纲要的出台都充分保证了儿童的权力,肯定了“以儿童为本”理念的正确性。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教育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是还是显露出了一些变革的迹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可喜变化,为其顺利过渡积蓄了力量,打好了基础。

3.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 全面探索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知识技术更新速度飞快,尤其是网络使人们社会交往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了。这种形势下的学校教育,不再像以往那样只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扩展到整个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过程中。众多儿童教育工作者开始从多角度对儿童艺术相关问题展开分析研究,生态学、人类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都被借鉴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研究中来,日益走向多元融合的发展趋势。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美育被正式写进教育方针,自此,美育真正摆脱了从属于智育的附属地位。endprint

三、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分析

1.开阔视野,启发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

学前儿童利用感觉器官感受客体的存在,从而引起人脑对客体各个部分产生审美心理的反映,被称为审美感知。审美感知不同于一般感知,虽然他们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但是一般感知更加直观,实用,而审美感知则更倾向于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的真实感受。譬如当儿童看到一棵盛开桃花的树时,一般的感知会告诉儿童它是一棵桃树,并盛开着花朵,而审美感知则会触动更深的情感,可以在怒放的桃花的姣好姿态中感觉到幸福,希望等。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感知的培养,最主要的不是让他们对事物的外在特征进行认知,把握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才是关键所在。由于学前儿童语言、文字、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的限制,所以在引导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进行把握时肯定会遇到一些难题,我们可以运用简单的画面,与音乐的配合,视觉与听觉、触觉等的感官体验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儿童的视野就会被打开,生活经验也得以丰富。

2.调动想象,激发学前儿童的艺术联想

学前儿童在欣赏音乐和绘画作品时都能产生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受到感染而展开的想象被称为再造性想象,譬如在观赏桂林山水或泰山“十八盘”时,能从中联想到各种熟知的事物的形象。一切审美活动得以顺利展开需要学前儿童的审美想象力作为基础,孩子们通过客体刺激感官,从而激发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和体验,继而协调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使审美空间得到了无限的扩大,审美想象的过程也一并完成,从而促进学前儿童创造力和审美想象能力的发展。

3.触动心灵,丰富学前儿童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的体验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审美活动的动力。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可以使欣赏者与创作者产生共鸣,在创作中又是灵感的巨大推动力,所以它具有特殊的地位,连接审美心理的各个要素,使他们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譬如: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欣赏浩如烟海的优秀艺术作品时,孩子们可以掺入自己独特的情感,感受不同的内心体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情感是无形的,看不见也摸不到,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为了使他们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调动孩子们各种感官,从整体上把握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从而引导学前儿童更深刻的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

4.深化感受,提高学前儿童审美理解力

学前儿童对现实生活中与艺术作品中的事件、情感区分开来,并对审美对象的象征意义完全理解是审美理解旨归所在。在审美活动中,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使整个审美活动完整进行,审美活动不能缺少审美理解这一重要环节。学前儿童单纯、未经世事,右脑功能占优势,他们会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想象、理解所遇到的人和事。因此,为了使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艺术作品,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引导方法必须要恰当。

5.协调沟通,塑造完满型人格

艺术审美是情感的的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是学前儿童最佳的教育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艺术与德智体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可以使社会性、科学性和审美性得到完美结合,获得审美教育的自动调节,为塑造孩子完美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随着人们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价值的深入了解,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到这一问题。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如何培养儿童的兴趣、潜能、能力,成为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向。

艺术使人类的情感体验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生物,这也正是人类区别与其他生物的关键,艺术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人类的必需品。学前艺术教育能引导孩子们热爱生活,并带给他们美好的体验,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前儿童的最佳学习途径是艺术教育进行的,艺术教育能够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看待事物,并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并创新对客观事物想象,完全是因为艺术科目自身的属性使然。对学前儿童来说,音乐、美术、文学是最能发掘儿童的感性潜能的科目,同时,又能让他们学会使用艺术语言表现和表达自我的感受,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释放,感性与理性得到统一。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学前艺术教育起步晚,重视不够,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学前艺术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实践,并积极借鉴国外艺术教育的成功经验,促进学前艺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边霞.幼儿园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4.

[2]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6]许卓娅,孔起英.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艺术(小班)[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8]张奇.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编写.百年中国幼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公司核心竞争力塑造下一篇:对产业协会中建立基层党组织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