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库食品管理制度

2024-07-21

冻库食品管理制度(精选6篇)

冻库食品管理制度 篇1

冻库管理制度

1、各种入库原料应符合公司制定的原辅材料质量标准,不合格品严禁入库。对入库的各种原料,要进行验收登记。

2、冷库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工作时间服从工作安排,保证安全生产和物资供应。

3、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根据库温要求按时开机停机,要经常检查机械设备,按照规定每四小时对各库进行一次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温度记录及开门次数记录和开门时间记录),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重大问题及时汇报,确保冻库温度等满足原料的贮存。下班前要认真检查冻库、风机是否有霜(无霜正常)和排管情况(有霜正常、)没有问题后方可离岗。

4、工作时间内不准脱岗喝酒、睡觉或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活动,否则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5、非冻库工作人员、或管理人员。其他闲来人员不得进入库房。

6、冷库内的各类食品要按位存放,堆放整齐。食品出库要填写出库单,做到“先进先出”。要及时清理积压物品,对超期、变质的物品保管员要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妥善处理。因工作失职造成损失的,追究工作人员责任并给予经济处罚。

7、未经厂长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处理库内物品,不得为外单位或个人在库内存放物品,否则追究工作人员责任,视情节轻重给予50-200元或扣发当月奖金的处罚。

8、库内保存的原料,做到帐物相符合。工作人员必须对工作认真负责,不得粗心大意,弄虚作假,以权谋私,否则出现问题追究其责任。

9、产品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堆码必须用垫板或货架)离墙壁距离不得小于20cm。排管库离顶壁不小于50cm、风机库离顶壁不小于100cm.风机正下方空隙不小于40cm(以便冷气循环、不影响货物品质)

10、产品摆放要做到“三齐”,堆放整齐,码垛整齐、排列整齐,不得出现混放或错放现象。

11.进出货时要轻拿轻放不要用铁器硬物撬咂货物而造成库体损坏造成保温效果不良影响货物品质

12、所有人员进出库要随手关门,不得随意打开冷库房门。(开关冻库门时请轻开轻关、请勿暴力开关、防止门轨道滑轮跳槽或门配件损坏,掉落伤人)

13、冻库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厂区规定或者每次清扫冻库时应对冻库内进行消毒

14.所有冻库管理人员应熟读以上管理制度以及调温手册说明书(切记如不是紧急情况请勿随意调节温度及化霜参数)

冻库食品管理制度 篇2

食品安全管理思路需要更新

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单单显露出生产经营者道德的滑坡、市场管理者管理方式的滞后,还反映出一个重大的问题:消费者作为与生产经营者相对应的市场主体还未充分发挥其独立的社会监督功能。

因此,在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时候,各国便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制尤其是信息披露制度予以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溯源监管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认同和运用。这搭建起了一条能够有效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评价与信息反馈的绿色通道,进一步拓宽和畅通消费者权利诉求的渠道,保障消费者的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不被虚置和弱化。

欧盟的《食品安全白皮书》、美国的《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和日本的《食品安全基本法》等都是围绕“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而制定监管办法,我国新制定的《食品安全法》也引入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溯源监管理念。

对食品溯源制度的借鉴和建立

我国已具备建立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的立法雏形和实践基础。立法上,《农产品质量法》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已规定了建立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的雏形——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记录机制。而《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规范(试行)》在2010年和2011年分两批确定了实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的试点城市,并对部分试点城市拨付中央财政支持资金。实践中,部分省、市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积极运用的“食用农副产品安全信息条形码”、电子标签和二维码等可追溯技术有力地提高了监管水平,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查验制度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规定,在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环节以及经营者采购环节要做相应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记录。食品原材料采集、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的信息记录查验制度有助于监管机构和消费者在发现问题食品时按记录查找追溯相关责任人,也有助于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迅速将问题食品召回,缩小问题食品的危害范围,减少对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危害程度。

但我国现行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查验制度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现行规定,食品原材料采集、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记录仅在食品行业内部保存,仅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起到一个备查的作用,并没有形成标签依附于食品上供广大消费者查询。这种食品信息记录的做法尚属食品行业内部监管的范畴,并未通过一种强制性的披露手段向社会公众公开,还未真正过渡到社会监督领域。

目前这种面向食品行业内部的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查验制度会导致责任追溯成本高。食品生产、流通环节颇多,消费者不能及时查出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真正源头,延误了对责任人的追诉时限。一方面,容易使责任人闻讯后逃之夭夭,另一方面,对处在信息资源更加落后的地区,会致使问题食品造成的危害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

奶粉安全事件使我们再一次反思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和溯源的问题。当发现奶粉出现质量问题时,整个供应链中都有被污染的可能,从奶源到生产,到运输,到仓储再到货品上架等。试想,如果奶粉包装袋上有一个食品安全质量可追溯标签,政府管理部门有关于奶粉的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信息数据库,在发现第一批问题奶粉后,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立即根据可追溯标签和信息库探查究竟是奶场、奶厂还是运输、储存环节出现了问题,及时将缺陷产品召回,及时追究当事人责任,就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完善食品安全溯源制度十分必要

食品质量的信任品特性面临十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消费者相较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处于信息资源的弱势地位。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各项记录并未全程向食品产业链终端——消费者公开,消费者只是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或疑问时,才有可能启动这种责任追溯程序。目前,除少数开展蔬菜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试点的地区外,我国多数城乡集贸市场的蔬菜产品质量监管问题堪忧,消费者看不到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一切信息,更看不到农药残留量、重金属物质残留量。当出现食物中毒等食品卫生问题时,除了向菜市场追责,对源头责任人的追溯几乎无从着手。食品产业链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食品安全溯源机制,要求食品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披露有关产品特点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消费者或下游企业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

我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和行业监管应渗入社会监督的因素。继三鹿奶粉事件使国家食品免检制度废止之后,“国家免检”、“名优产品”和“驰名商标”等标识的认定制度的存在意义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企业声誉机制建立的前提是企业产品服务质量与消费者的购买、认可等市场反馈信号的重复博弈,而不应是管理机构的权威认定。应向社会公众尤其是消费者公开,强化社会力量对于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作用。

食品安全溯源制度亟待完善

完善监管制度

在监管方式上,应该由传统的单纯面向生产过程和产品标准的封闭性管制逐步过渡到对食品质量信息的动态监控。在监管内容上,在食品监管部门建立食品行业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数据库,起到一个管理备查的作用。

完善关键技术

在食品行业中先推广使用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详细记载标签,再逐步推广二维码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技术。可以在各大超市、生鲜市场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终端,供消费者查询相关信息。在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还要通过建立配套法规来保护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其中,食品追溯信息的收集和传送技术问题是关键。我国当前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较低,新技术采用意愿较低,对可追溯技术的应用造成了较大障碍。再加上农户分散经营,地域分布广,产品多种多样,这就对初级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可追溯信息的收集和传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整个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安全信息资源短缺、分散,尚不能满足管理机构、消费者以及食品生产者、销售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因此,需要在研究开发食品追溯信息收集和传送技术的基础上,组建全国性的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共享和发布的平台,在网络以及新闻媒体上定期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保护商业秘密

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将导致食品安全隐患,消费者迫切需要了解食品生产、加工的各环节的信息,但这也涉及到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养殖信息、食品原材料来源地和食品生产加工方法等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的保护问题,这就需要在立法上和管理实践中找出一个既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又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利益平衡点。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冻库食品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 供应链 综合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8-0067-02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食品安全问题的范围越来越大,从过去的传统主副食品问题扩展到日常所需的水果、酒类,更严重的是婴幼儿食用的奶粉都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呈现出了产品质量问题发展到全方位的态势。其次,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过去,食品问题主要是细菌问题,而现在,食品问题的危害主要是农药和化学品残留品的危害。再次,制毒制假的手段越来越多,很多企业不惜以消费者的身体为代价,不惜以自己的企业名誉为砝码,制造假冒伪劣甚至有毒的产品以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提升。

1 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中的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从近几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来看,食品供应链上的企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管理意识的缺乏是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基本原因。食品供应链的概念源于欧洲,由不同的组织载体构成,涉及到农业、畜牧业、食品加工业、物流业等等。若要保证全社会的食品安全问题,就要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加强食品的安全管理,不可疏忽。目前我国存在一定的食品不安全因素,究其在食品供应链环节中的原因,如下。

1.1 食品供应链过长

我国的食品供应链过长,从植物的种植、动物的养殖到丰收、屠宰,再到食品的加工生产、食品流通、最终到形成消费。食品供应链太长从而使食品供应链管理变得日益复杂。在食品供应链的源头中,生产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在农产品种植和养殖的过程中施以各种农药和化肥,以确保农产品的形状更大、生产周期更短、颜色更鲜亮等等。农产品在种植和养殖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工业废水、汽车尾气等等的侵蚀。人类食用了这些从源头就受到污染的农产品必然会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从而发生增加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在食品加工环节上,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一些规模小、设施落后、管理不完善、标准化程度低的企业也加入其中,扰乱了市场秩序,是食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在消费的环节来看,食品在非正规场所的销售使得市场监督与标准化管理难度系数大,造成了一些初加工或未加工的产品扰乱了经济市场。

1.2 供应链基础薄弱

在对食品进行存储的过程中,我国在冷库建设上存在“重大忽小”的问题。国家重视肉类的冷库建设却对蔬菜和水果冷库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大批蔬菜和水果腐烂现象发生;国家重视对经营性企业的冷库建设却对加工性企业冷库建设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国家重视对大中型冷库的建设却对批发性冷库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在食品存储中还存在服务标准不完善和服务内容不完善的问题。

1.3 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从而造成了我们食品供应链难于管理和监督。另外,相关的管理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的管理力度不严、管理范围不广、惩罚措施不到位,从而造成了我国违法生产和销售不合格产品的企业层出不穷。再次,消费者自身也缺乏自我购买安全产品意识。只顾价格便宜,不注重产品的卫生与质量,从而给那些不法商家以可乘之机。

2 加强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的对策

我国的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中存在上述的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出台一套相应的对策来解决此类问题,以确保食品的安全。

2.1 重视供应链的合作与整合

为了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食品供应链过长,复杂程度多大的问题,要加强各个供应链的整合与合作工作。可以对上游和下游食品产业进行横向合作,或者纵向整合。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在食品产业链上产生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可以解决一系列的负面竞争与影响。

2.2 提高食品供应链上企业成熟度

若要保证食品供应链的顺利运营,就必须提高食品供应链上企业的成熟度,比如提高企业的国际知名度、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究其根本,就是打造食品制造龙头企业,带动我国食品企业安全、健康的发展方向。小作坊的食品生产方式不利于监督管理,无法保障食品安全,应该对非法小作坊作业进行取缔,将一些合法自主小企业纳入到龙头企业旗下,造就大型企业集团。

2.3 建立食品供应链相关标准

在食品供应从原料到加工到流通再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建立相关的执行标准。因为只有建立了统一的质量管理标准,才会确保何处产品在何处阶段具体处于何种状态,才会形成统一的产品质量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才会实现跨国界食品供应链的衔接。食品质量管理能够更加有效、更加安全、更加合理。

2.4 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方法的创新

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要对企业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企业要不断探索新的科学技术方案,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式方法,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管理方法做支撑。另外,要大力加强食品质量管理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加强技术专家与管理专家的交流,针对产品问题的突然事件,及时提出全面合理解决方案,真正做到提高食品質量,保证食品安全。

3 结语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再是食品供应链上的某个环节问题,而是整个管理平台运作的结果。由于目前我国的食品供应链存在供应链过长、基础薄弱、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加强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成熟度、制定并完善食品安全执行标准、培养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重视食品安全宣传与监督工作等等。最终做到提高食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全面推进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东.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浅议[J].科技视界,2013,6(35):301-301.

[2]陈原.构建食品安全供应链协调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0(8):148-153.

[3]张聪.基于食品安全的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探讨[J].消费导刊,2012,3(6):1-1.

该不该管理“临界食品” 篇4

所谓“临界食品”,是指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在讨论它之前,我们需要先把“保质期”的含义厘清。每一种食品都有外观、味道、口感、安全性等各方面的指标,它们会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化。大规模生产的工业食品,每一项指标都有一个范围。任何一项指标超出了设定的范围,就会被当作“不合格”。这种不合格,并不一定是影响食品安全的致病细菌或者油脂氧化,也完全可能是颜色、味道或者口感有所不同。严格说来“保质期”有不同的定义,而目前最常用的含义是厂家的一个保证:在这个期限内,该食品的各项指标完全合格;过了这个期限,可能有某项指标不合格。

因为食品中各项指标的变化都是连续而缓慢发生的,并没有一个特殊的时间点,在此之前就“安全”,过了之后就“有害”。厂家设立的“保质期”,实际上就是一种承诺和提醒:在此日期前食用最好,如果出了问题厂家会负责。

如果食品在保质期内出问题,哪怕只是一小部分,厂家付出的代价也会很大。为了减少损失,厂家在设定保质期的时候会留下相当的余地。我国的消费者总是担心厂家“乱设”,而希望主管部门有统一标准。其实,主管部门应该保证的是在厂家所标称的保质期内食品合格——哪怕是“乱标”,只要在该期限内食品都合格,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即使标注完全准确,出现了不合格的食品还是要处理。

消费者往往不愿意购买临近过期的食品,这无可厚非。厂家要么通过打折来刺激消费者购买;要么继续正常销售,过期之后下架、承担损失。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厂家和超市权衡利弊的结果。在国外,临近过期的食品经常会用半价甚至更低的价格促销。对于买回家会及时吃掉的消费者,这也是很划算的买卖。

但是,“设立临界食品专区”如果作为一种硬性规定,就不是一种合理要求。它固然对买食品不看保质期的那部分消费者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这种保护是通过损害其他消费者的利益来实现的。因为,商场的货架面积就代表着经营成本。“临界食品专区”的设立,将直接增加销售成本。商品的价格是由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利润组成的。在严格一致地执行法律的市场体系中,这种全行业成本的增加,就必然体现在价格的增加上。到头来,就是每一个消费者买单。

如果是为了食品安全不得不增加的成本,通过法律来强制实行当然是合理的。而设立“临界食品专区”所增加的社会成本,完全可以避免。法规已经要求厂家必须标明保质期,只要消费者购买食品的时候多看一眼,就完全可以明白所买的食品是否过期,或者“临近过期”。只要多数消费者能够这样做,商场就会在“打折促销”还是“过期下架”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

(作者系科学松鼠会成员)

饭店餐饮食品安全管理 篇5

【关键词】食品安全;卫生隐患;饭店餐饮;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56-02

1 饭店餐饮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餐饮和客房是饭店构成的两大支柱,餐饮业务一直是饭店收入的主要要来源。统计数据显示,星级饭店收入构成为,客房8%、餐饮36%、租金及其他7%、小型营业部门5%、水疗及健身3%、通讯1%。

饭店餐饮经营活动环节众多,饮食安全涉及的方面很多。是最具复杂性的一项业务活动。

做好餐饮管理是饭店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顾客对饭店餐饮的满意主要涉及两方面,无形产品和有形产品。主要表现在服务过程和食品。从餐饮卫生的角度看,这主要表现服务人员的规范化服务、就餐环境以及菜肴等方面。

2 饭店餐饮环节存在的卫生隐患

2.1就餐环境的卫生隐患

餐厅是客人就餐的场所,其装饰、设施设备的清洁程度。用餐环境的空气质量对于饭店的企业形象至关重要。客人在餐厅的全部体验常常在餐饮消费过程中形成,无论哪个环节出现纰漏,都能成为卫生隐患,这是餐饮管理过程中绝对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2.2食品用料的卫生隐患

在用餐时,能否为客人提供卫生健康的食品材料是餐饮食品安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食物原料是否有固定的采购渠道,厨师所用的烹调用油是否是合格的,餐厅能否保证烹调用的半成品原材料都在保质期内等等。还有假冒伪劣食品充斥餐桌,食品添加剂的过量使用等等现象的报道比比皆是这些问题也可能在饭店的就餐环境中出现因此也形成了饭店企业餐饮部面临的卫生隐患。

2.3服务中使用的各类用品及工具的卫生隐患

用餐客人使用的各类服务用品和服务用具如餐具、热毛巾等在使用前是否清洁、消毒是否确保无毒、无污染、安全可靠等等。

2.4从业人员自身存在的卫生问题

服务员、厨师等的不良卫生习惯为餐饮服务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服务员是否在方便后洗手、在拿完已脏的餐具后是否洗手、接触钞票后是否洗手等。

3 造成饭店餐饮卫生管理问题的分析

3.1经营管理不当

对饭店的餐饮管理上,部门缺乏对产品生产流程的调查,餐饮管理者缺少对餐饮产品产生流程的整体了解。往往侧重某一个或几个环节的重视,如采购等问题,缺少一个从原料的采集到餐饮产品、服务流程的监测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偏重事后控制而忽视防范,往往等问题发生后才去追究责任,考虑补救。

3.2管理者的危机意识不强

据2012年在市内大中型餐饮业调查显示,有72.7%的调查对象属于低危机识别能力者9.4%的被访者属于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而仅有 18.8%属于高危机识别能力者。这项报告显示我市餐饮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普遍具有危机识别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薄弱的“通病”。在我市绝大多数饭店企业也很少有提供危机管理的专业培训,反映出管理者的危机意识不够强。

3.3员工素质不高

客观而论,我国国民文明素质总体偏低,这对饭店业的服务质量起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人的危机意识和卫生意识都不强,饭店多强调服务过程的技术服务,员工易忽视一些卫生问题。

3.4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饭店的操作规范等制度方面,缺乏独创性,一些规范制度留于表面,真正实施的少,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

4 HACCP體系的界定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国家标准GB/T1509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上的定义为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HACCP体系被CAC认为是最理想的保证的方法。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食品企业应用于食品卫生管理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引起餐饮业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的原因就是食源性疾病。而在我国高达60%的食源性疾病发生在餐饮企业,由此可见,加强餐饮企业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的食品安全危机已经给饭店经营管理敲响了警钟,为了降低损失,加强饭店餐饮危机管理很有必要。我国国家卫生部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行动计划”提出2007年餐饮业实施HACCP管理,餐饮业中HACCP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全国范围内将陆续开始饭店启动HACCP认证工作。

5 完善饭店餐饮产品卫生管理的措施建议

顾客在饭店餐饮部除了享受餐饮服务。另一方面就是享受这里餐饮产品。完善饭店餐饮产品卫生管理可以参鉴HACCP体系采取相应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严格把关,依据《食品安全法》餐饮行业的从业人员要在指定地点接受相关的健康体检、持证、健康证明、上岗。“五病”人员必须立即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治愈后方可恢复从事原工作。雇员的健康状况与餐饮工艺流程是保证餐饮食品安全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做好基础环节的准备。实施饭店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是建立在严格的GMP和合理的SSOP之上。结合前期对饭店企业卫生现况调研的结果,对现行的饭店企业的GMP执行情况提出了改进意见,并指导其建立了自身的SSOP。

分析饭店餐饮产品的工艺流程。一般餐饮产品的工艺流程分为,原料采购→原料储存→原料预处理→原料加工烹调→盛放分装→就餐食用→用具清洗与消毒分析流程中可能产生问题的环节、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找出其中易产生卫生隐患的关键点,提出解决的问题的措施。

对这个流程建立文件档案,做好记录登记,以供日后监测调阅。准备并保存一份书面的HACCP计划和计划执行记录,通过建立有效的记录程序对HACCP体系加以跟踪、完善。

参考文献:

[1] 谷慧敏.积极构建中国饭店产业的理性运作平台[EB/OL].最佳东方,2008-02-26.

[2] 张利民.饭店企业餐饮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J].江苏商论,2006(8).

[3] 樊立华卫生法规与监督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食品安全国家抽检制度确立 篇6

我国已确立食品安全国家监督抽查制度和抽检结果定期公布制度。5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首次发布小麦粉、乳制品、食用油等11大类食品安全状况的国家监督抽检结果,瓶(桶)装水、果酒、配制酱油的抽检不合格率分别达到11.9%、11.1%和14.3%,安全风险较高。

食药总局食品监管一司巡视员毕玉安介绍,与以往分环节、分部门各自开展的食品抽检相比,此次食品安全国家抽检以发现问题为目标,侧重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的整合,覆盖全国31省(区、市),抽检食品生产企业数量达到7719家,抽检样品共计21682批次,多为安全隐患易藏匿、公众关注度高、消费者意见较多的食品种类和中小企业制品。

抽检结果显示,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菌落总数等微生物超标和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属于可控范围。此外,抽检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大多为小微企业,甚至小作坊,在卫生条件、原材料使用、生产经营过程控制上存在缺陷,而大型企业质量安全方面较有保障。(摘自《新京报》)

天然食品不一定安全

专家指出,天然和安全完全是两码事儿。天然食品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是食物本身携带有毒物质。全球大概有200多种蘑菇是有毒的,由于老百姓不能有效识别,容易误食。银杏叶中含有一种有银杏酸的有毒物质,直接用捡来的银杏叶泡茶会引起过敏、痉挛等。

另一个是天然植物受到环境污染也会导致不安全,如生态农场一般会使用农家肥,而农家肥中也可能含有铅、砷、铜等重金属,污染土壤。(摘自《科技日报》)

教你几招挑选实木家具

观察木纹 目前,实木原材料贵而且越来越少,很多地区限伐禁砍,所以一般来说,现在实木家具用的实木材料很多是实木加工板材,木纹不连续。因此,大面积的部件木纹美观、对称,则肯定是非全实木家具。

辨别味道 实木家具的味道一般不太浓,不刺鼻,有天然木材味道。

观察木材天然缺陷 看好有疤痕、节子的一面所在位置,再在另一面找是否有相应花纹。若不对称,则非全实木家具。

观察内在材质 有些家具会安装铰链、挂钩、拉手等部件,可以把部件卸下,通过这些部件与基材的结合处观察是否为实木。

观察工艺 一般来说,全实木家具表现木材真实的纹理,厂家一般只会在表面涂饰清漆或亚光漆。买家具时观察家具板与板的链接方式,如果看到有三合一偏心连接件等,则很有可能是人造板家具。

观察造型 如果看到非常炫丽,造型很艺术,结构形状多变,那么很有可能此家具非全实木材料。(摘自《消费日报》)

营养不在“富贵”中

市面上普通的食物能给我们带来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2等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下面是部分价廉物美的营养食物。

提供蛋白质最超值的菜 给我们提供优质蛋白质最便宜的前5种食物分别是:豆腐、熏香干、豆浆、青豆、鸡蛋。

提供维生素C最超值的菜 维生素C可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为我们身体排毒。提供维生素C最便宜的是青尖辣椒、茴香、鲜大葱、油菜、土豆。

提供胡萝卜素最超值的菜 β-胡萝卜素是目前最安全补充维生素A的产品(单纯补充化学合成维生素A,过量服用可使人中毒)。提供胡萝卜素最便宜的是胡萝卜、茴香、韭菜、西红柿、青柿子椒、青尖辣椒。

提供维生素B2最超值的菜 维生素B2也称为核黄素,其保健作用是促进发育和细胞的再生;促使皮肤、指甲、毛发正常生长;帮助消除口腔内、唇、舌的炎症;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的疲劳感。提供维生素B2最便宜的是韭菜、茴香、鲜大葱、油茶。 (摘自《北京青年报》)

去年74城市仅3城空气质量达标

环保部6月4日发布公报称,去年,按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仅海口、舟山、拉萨3个城市达标,达标率仅4.1%。(摘自《京华时报》)

新型自动驾驶汽车

日前美国谷歌对外公布了自动驾驶汽车的最新设计,这些车辆配备了诸多传感器来消除视觉盲点,甚至可以探测到距离两个足球场以外距离的障碍物,这对于在拥有诸多十字路口的道路上行驶非常有用。(摘自《知识大观》)

我国连续7年成最大黄金生产国

我国已连续7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2013年黄金产量达28.16吨,消费量达1176.40吨。据悉,我国已查明黄金资源储量达8196.24吨。(摘自《新华网》)

“光测”癌细胞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的一个研究组,近日利用全内反射下石墨烯对介质折射率异常敏感的光学现象,实现了超灵敏单细胞实时流动传感。这一成果可以使癌细胞在形成之初即被精确“光测”出来,将为癌症预防提供一条新途径。

民间秘方

治感应性溢尿症 党参、肉苁蓉、川断、巴戟、桑螵蛸、沙苑子各15克,肉桂5克,茯苓、菟丝子各20克,黄芪、山药各30克,益智仁12克。水煎服,早晚各服一次。

治一过性中风 牛膝12克,沉香2克(研粉,冲服),乌药、白芷、天麻、川木瓜各10克,全蝎3克(研末,冲服),白芍、白术各15克,佛手5克。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疗程。

治骨质疏松症 仙灵脾20克,枸杞、补骨脂、菟丝子、黄芪、茯苓、白术、川芎各10克,何首乌、女贞子、牛膝各15克,党参、熟地各30克,三七粉5克(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个月。可按原方比例,诸药研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早晚各服2丸,连服半年至1年。

治皮肤瘙痒症 制首乌、熟地、白芍各12克,当归、鸡血藤、赤芍、五味子各10克,菟丝子、生龙牡(先煎)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疗程10天。

个体有差异,秘方须慎用。 (摘自《保健养生》)

上一篇:逛超市的作文350字下一篇:重阳节演讲稿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