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与民生演讲稿范文

2024-08-15

档案与民生演讲稿范文(精选8篇)

档案与民生演讲稿范文 篇1

三心齐用,服务民生

平江县档案局

余庆远

孙中山先生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我国从平反冤假错案大量查阅档案,到落实知青工龄,再到完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档案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档案工作与民生息息相关。

民生问题是与人民群众最直接相关的重要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档案事业是承载文明和发展的千秋功业,档案人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民生所想,就是档案工作之所向,民生所需,就是档案工作之所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建立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成为当前档案工作的重点。

或许,档案人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酸甜苦辣不为人知,但他们仍用辛勤的双手无私奉献着,他们让我学会了三个“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有人说,耐心播种,你会有一个丰收的秋天,耐心倾听,你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耐心是一种高尚的秉性,也是一种伟大的气质。从每一份案卷的文字要求到档案章的清晰地填写再到每一个钢钉端正装订,无不体现出档案人的极致耐心。都说细节决定成败。档案工作极其细致,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甚至一个钉子都会影响到档案的质量,档案人员的细心,可能会挽回上百万元的损失,甚至抹去他人多年的冤屈。

有一种责任心,它不仅仅是担当,更是对自身的考验,正因为这种责任,让档案人员具备了高度的保密意识,也是因为这种责任,才让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得以传承到今。

耐心,细心,责任心,在档案馆,面对如艺术品一般整齐精致的档案,我知道那离不开千千万万档案人员耐心的整理,细心的分类,他们用责任心告诉我,档案是有生命的,它需要我们用真心去对待,用爱心去呵护,也告诉我们,青春,因为拼搏而精彩,因为付出而无悔。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要实现梦想,需要的是扎实肯干的务实精神,只有锲而不舍地努力,找对了路径和方法,梦想才可能实现。如果我们每一个兰台人开始做梦,做一个不平凡的梦,把这些独特的梦汇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伟大的兰台梦,我们的档案事业就可以拥有一双腾飞的翅膀。同志们,让我们三心齐用,一起放飞梦想,为服务民生作出自己的贡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谱写一个普通档案人员不平凡的赞歌。

档案与民生演讲稿范文 篇2

一、民生档案工作面临的现状

(一) 社会档案意识淡薄。首先, 主管领导的民生档案意识淡薄。民生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资金的支持, 但一些部门的主管领导只重视民生工程项目, 对民生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未能将民生档案资源信息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并为此安排专项资金。而民生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的建立需要软、硬件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需要资金的保障。其次, 档案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缺乏主动为民服务的思想, 社会档案意识淡薄。

(二) 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的标准, 造成各行其是的局面。在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未能有效地履行其监督、指导的职能。民生档案数据库是民生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基础, 但由于目前还没有建立民生档案数据库的统一标准, 各民生行业主管部门, 各自为政, 从本行业的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行业需要的数据库标准, 致使不同的涉民单位使用的数据格式不同, 民生档案数据库的软件、硬件标准不一、类型各异, 造成彼此的档案资源系统相互孤立, 无法实现共享。

(三) 综合档案馆馆藏民生档案资源相对不足。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综合档案馆一直将政府机关作为自己的主要服务对象, 注重对党政机关文件的收集, 而涉民类档案收集相对较少, 导致综合档案馆里民生档案所占馆藏比例较小、数量较少的局面。

(四) 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首先, 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部分省份在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方面开展的较好, 一些城市更是走到了前列, 如长春市民生档案做到了市、县、区互通有无、互换数据、互开证明;济南市实现了民生档案信息的“就地查询, 跨馆出证, 全市通办”的目标;但大多数省、市民生档案信息化工作才刚刚起步, 社会共享度不高。其次, 行业发展不平衡。如住房、医疗等涉民部门, 民生档案工作开展得较好, 数字化程度较高, 而在一些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还存在着档案保管设施简陋, 专职档案人员缺乏, 民生档案收集不够齐全、归档管理不够规范, 还未对民生档案进行数字化等问题。

二、改变民生档案工作现状的应对措施

(一) 提高档案服务民生的思想意识。民生问题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 而民生档案是民众参与社会活动的原始凭证, 是政府服务民生的重要依据, 认清民生档案工作在民生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地位, 既能为民生档案信息体系的构建和顺利运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思想氛围, 又能改变领导干部只重视民生工程轻视民生档案的做法, 使他们在思想上重视、经费上保障, 从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通过添置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 为民生档案信息体系构建提供资金保障。

(二) 为本地区的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制定统一规划。档案局作为档案事业的职能部门, 应发挥其主导作用, 主动与相关涉民部门共同协商, 出台一系列与民生档案密切相关的规范性文件。针对目前各涉民部门数字化档案各自为政的局面,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应从本地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角度出发, 统筹规划制定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统一标准, 如信息采集标准、著录标准等, 使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加大业务指导和监督力度, 通过开展对各部门民生档案工作的执法检查与业务指导, 以规范其建设和管理工作。

(三) 加强民生档案的收集力度。丰富的档案资源是做好民生档案利用服务的前提。档案部门首先要做好馆藏资源的建设, 改变过去单纯接收文书档案的传统做法, 科学调整档案进馆范围, 加强对民生档案资源的收集力度, 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涉民档案纳入接收范围, 提升民生档案在档案资源建设中的比例, 让档案资源体系能够覆盖民生的各个领域, 并确保这些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 从而建起立面向民生的多元化的档案资源体系。其次, 建立民生档案数据库。民生档案数据库建设是民生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是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物资保障。要加快馆藏民生档案资源数字化步伐, 充分挖掘馆藏民生档案资源, 对其优先数字化, 并达到全文检索。

(四) 重点关注基层建档工作。档案部门应主动深入基层单位、及时了解并帮助基层单位做好民生档案工作, 不但要将民生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列入业务指导的范围, 还要将民生档案数字化纳入到具体的工作安排之中。指导基层组织根据民生工作的需要, 调整档案收集范围, 规范化地开展民生档案的建档工作, 确保所有涉民档案应有尽有。此外, 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等形式对基层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不仅包括档案专业知识还应包括数字化方面的技能, 通过培训, 使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有关的知识与技能, 为实现民生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共享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罗莉亚.杨春梅.也论档案与民生[J].湖北档案, 2009.10

档案与民生演讲稿范文 篇3

摘要:从民生档案入手,通过档案利用图表,阐述了民生档案利用工作与社会档案意识的关系,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档案工作者注入“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及时更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自身素质等措施,提高社会档案意识,提高民生档案的利用效率,实现民生档案的社会价值,推动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民生档案 利用 档案意识

档案是一种普遍存在且意义深刻的社会事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档案的利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档案工作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多种积极的作用,而档案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全面推进我国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服务民生是中国档案服务方向的新选择,是档案工作服务于社会的一个新举措。由此,民生档案工作应运而生。

一、民生档案

民生档案是指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形成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档案,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社会管理等民生领域中形成的档案。民生档案具有重要的原始性、基础性、凭证性特征,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民生档案具有泛指性,它不是指某一类档案。总而言之,民生档案就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档案,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原始凭证。“民生档案”实际上是一项工作、一种提法,即档案系统要关注民生,转变作风,全力推进档案工作为民生服务。①

提供涉及民生的档案利用是档案部门服务的中心工作。围绕这一中心工作,档案部门提供最直接、最具体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民生社会建设,满足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需求。民生档案利用程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社会档案意识水平的高低。

二、社会档案意识与民生档案利用

1.社会档案意识

社会档案意识指的是社会各方面的人们对档案这一客观事物和档案工作这一项事业的认识和重视,它是由档案和档案工作所显示的社会作用长期影响人们而在社会上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普遍的大众心理趋向,是档案和档案工作面向社会、走向社会并达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化产物。②

社会档案意识的高低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明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社会档案意识是档案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基礎,它不仅制约着档案事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影响着档案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③

社会档案意识,既包括社会上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也包括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社会公众档案意识的提高是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社会档案意识的增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民生档案利用与社会档案意识的关系

民生档案利用的核心要“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又是社会档案意识的核心。社会档案意识依赖于档案的社会作用,而档案社会作用的高低取决于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的社会意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民生档案利用工作与社会档案意识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档案工作的重心下移,是实现档案工作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最直接途径,也是提高社会档案意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档案事业的最有效方法。④

因此,在民生档案利用过程中,基层档案部门的档案信息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可有效地促进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

社会档案意识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在对档案的利用意识上。大众对档案的需求情况,即档案的利用率,包括利用档案的人次、卷/件次、种类等都是衡量社会档案意识的重要标志。

图1 为我单位2003年—2009年民生档案利用卷/件次、人次统计数据表。在档案分类中,无论是哪一类归根结底都是以解决个人的切身利益为目的的档案利用,与解决民生的实际问题息息相关。从近几年民生档案利用的具体数据中,不难看出民生档案已成为各单位档案利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在利用档案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档案对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强了档案需求意识。民生档案的利用,充分说明社会对这一类档案需求的广泛性、迫切性和自觉性,提升了社会档案意识。良好的社会档案意识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要保证。只有认真搞好民生档案的利用工作,满足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需求,才能提高和改善社会的档案意识。

毋庸置疑,在做好民生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档案意识,反过来也会进一步改进民生档案的利用工作。

三、做好民生档案利用工作的主要经验

1.档案工作者增强自身的社会意识

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关键在于档案工作者自身社会意识的提高,这是社会档案意识提高的基础和前提。档案来源于社会,也必将服务于社会。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离不开档案的社会作用,而档案社会作用的发挥又离不开档案工作者的社会意识。

2.强化档案利用服务理念

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服务于社会大众,已成为广大档案工作者的共识。在档案利用中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指导,通过热情、周到、快捷的服务,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让利用者真正感受到档案对自己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社会档案意识。

3.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新形势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档案工作者不仅要有较强的责任感,而且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计算机能力以及交叉学科的知识,同时善于捕捉与民生相关的编研题材,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民生档案的社会作用。

4.推进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

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档案数字化工作,整合社会民生档案资源,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民生档案数据库建设,使档案利用工作更加完善、充实,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档案利用的需求,也使档案社会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说档案信息化建设促进了档案意识的提高。

另外,健全的管理制度,注重档案的基础工作,加强档案利用的宣传,省、市档案局监督指导,年检制度,单位领导的重视等均对民生档案的利用及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注释:

①严永官.论“民生档案”[J].档案管理,2009(1):21-24.

②杨冬荃.社会的档案意识与档案界的社会意识[J].档案学通讯,1991(l).

③王桂燕.档案工作主体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1):109-111.

④王树梅.提高社会档案意识的几点思考[J]. 浙江档案,2008(4): 10-11.

浅谈档案与民生征文 篇4

1、对民生与档案的基本认识

提及民生档案,我们必须首先具体说明什么是民生,什么是档案。具体而言,“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则是“人民的生计”,认为它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森透着一种大众情怀。所谓民生,从人权角度看,就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从需求角度讲,民生是指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要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即保证生存条件的全部需求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普遍需求;从责任角度看,民生就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民生涉及到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卫生房产等许多个方面,其中,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而从追求学术的严谨性的角度出发,档案则是指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就档案的本质与基本涵义而言,档案具有着社会性,历史性,确定性,原始记录性,真实可靠性等性质。

2、民生档案的由来及其定义

“民生档案”主要是指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为人民大众提供一定帮助的档案。民生档案源自民生,使民生领域内的档案。下面是档案界一些对民生档案如何定义的一些概括性介绍:⑴、民生档案指的是哪些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档案,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婚姻生育等内容;⑵、民生档案,顾名思义,就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档案,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原始凭证;⑶、民生档案是指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形成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档案,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社会管理等民生领域中形成的档案。但是从12月由国家档案局制发的《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来看,讲到“民生档案包括各类与民生相关的专门档案,是党和政府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很好帮手。”很明显可以看出,在这里提出“民生档案”的基本意义在于为全国档案部门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服务方向,即档案工作要切实为民生服务。因此,我认为较为合理的理解民生档案的涵义,应该这样来把握: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各类与人民群众生计有着密切关联的所有档案;从狭义上应当把民生档案界定为教育、就业、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稳定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类档案,是党和政府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很好帮手。

档案学界对于民生档案的涉及范围及内涵方面的研究仍处在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之中,相信在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下,关于民生档案的研究会有很大的进步。现在至少有一点是完全值得肯定的:如环境监测档案、物价管理档案、质量检验档案等档案只是政府有关工作部门作为备案和工作参考、决策之用,而对官大人民群众来讲,虽也有着密切联系,,但直接利用价值并不是太大,是无需查考利用这些档案的,因此这一类档案是不应划入到民生档案之列的。

3、民生档案的性质特征

民生档案作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具有着档案的确定性、清晰性、原始记录性、社会性、基础性以及凭证性等一般性特征,除此之外,民生档案还具有自身特有的一些特征:

⑴、大众性:民生档案与普通老百姓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民生档案的主要利用对象是老百姓。

⑵、直接性:民生档案的全部内容都是直接而不是间接地与广大人民群众发生联系的,它直接关系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⑶、实用性:民生档案可以作为重要的凭证材料,为普通老百姓解决日常的切身利益问题,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的需要和实用的。

正确的理解民生档案的涵义,更加科学的界定民生档案,较全面的把握民生档案的主要特征,对我们今后科学合理的构建民生档案资源体系,整合民生档案资源,建立健全民生档案法规制度有着重要意义,也能够使我们目标更明确,更利于档案部门做好民生档案工作。

二、积极发挥各方作用,做好民生档案工作

在进行具体的阐述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民生档案工作的具体范畴:从广义上来讲,民生档案工作就是整个的民生档案事业;从狭义方面来讲,民生档案工作就是主要是指民生档案的管理利用工作,具体到各个方面,包括有:提高认识,树立以民为本的档案观;建立并完善档案资源体系;提高民生档案的服务效能;建立健全民生档案的法规制度,确保民生档案有序进行等相关方面。加强民生档案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它是档案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良好切入点,是实现“两个转变”和“两个体系”的重要途径,更是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首要任务的重要表现。就如何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有如下几方面的建议,以供各方参看:

1、提高认识,树立服务民生,服务和谐社会的档案观

“国以民为本”,“为民则兴,违民则衰”。“民生”和“国计”是治国安邦的两大基石和要务。档案部门要切实发挥自身的优势,融入到解决民生实际问题的工作行列之中,不断强化民生档案工作。民生档案工作部门开展档案工作必须:

⑴、树立档案工作近民亲民的观念,把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⑵、着眼于促进社会更加稳定和谐,不断探索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多种途径,切实承担起档案工作、参与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责任。

2、夯实基础,建立丰富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

民生档案,大到体现国家意志的方针政策,小到反映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涉及到教育,卫生,民政,靠东,社会管理等诸多部门,其内容涵盖了民主政治,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教育卫生,安居乐业等诸多方面。鉴于民生档案管理的特殊意义和重要性,档案部门必须加强民生档案的基础性工作。其中,不断地丰富民生档案,建立民生档案资源体系是关键。搞好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是深入开展民生档案工作,夯实基础的首要工作。所要建立的这个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必须适应民生的需求,必须涵盖全体人民群众。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当前现有的档案管理网络体系,依托信息化平台,建立以国家综合档案馆位中心,以政府机关及所属单位、街道社区、乡镇及村级基层组织为支撑点的多元化民生档案资源体系。

(1、民生档案分门别类,使工作有序进行

在这一方面,我们应当将民生档案按照其不同属性以及人民群众的不同需求来进行分门别类,如可分为:医疗卫生,劳动就业,计划生育,司法,工商,教育,城建,社保,人事,民政等各个方面,以此来建立统计、登记、信息反馈制度。

(2、工作重心下移,面向基层,不断向百姓延伸

档案工作重心的下移,这就为我们档案界提出了重要的要求,要使所存民生档案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能更好的为百姓的生活服务。在这里有一条建议性意见:把涉及民生的档案列入重点监督和接收进馆范围,适当加大民生档案的接收力度。

(3、调整档案馆收集范围,建设面向民生的多元化馆藏体系

档案馆藏要实现多元化,并要面向民生,根据我国各个档案馆的馆藏档案现状,这其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因此,我们在这一方面要具体做的应当包括:把涉及群众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城建,征地补偿,住房等各个领域的专门档案以及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政府政策性公开的文件,都应尽量收集齐全。此外,建立多元化馆藏体系,就必须加强民生领域内的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民生档案管理网络和民生档案资源库,实现民生档案的集中化管理和优化;将密切关系民生,群众利用率较高的档案优先进行整理、编目、数字化,尽快建立起人名档案,婚姻档案,公证档案,知青档案等专门的数据库,为民生档案的提供利用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4、民生档案资源的优化整合

民生档案资源的优化整合应当包括有两个方面: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民生档案实体资源的整合。在这一点上主要强调的依然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专门的数据库,为人民群众搭建一个查阅敏生档案的数据网络信息共享平台,以实现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这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可以有效地解决档案人力资源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同时还能够很好的达到服务群众的目的。另外,必须突出民生档案实体在在整个档案体系中的地位,档案馆可以根据人民群众利用档案的具体需求,及时调整收集、接收的范围,把重要民生档案提前接收进馆,以不断丰富馆藏,增加民生档案的种类与内容,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查阅利用服务。

3、强化服务,提高民生档案的服务实效

随着“以民为本”理念的在社会各方面的深入,服务民生已成为档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也赋予了传统的档案利用以更新的社会内涵。强化、提高民生档案的服务实效,是当前的一个必然要求。民生档案部门在这一形势下,应坚持“服务、发展、创新”理念,⑴加大民生档案宣传力度,积极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公布民生档案信息,为宣传档案工作营造良好的内外氛围;⑵民生档案部门可适时主办一些民生档案专题展览,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民生档案的了解和认识;⑶还应针对百姓的查档需求,向社会做出服务承诺,努力拓展创新服务形式,不断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⑷借助档案馆查阅窗口、现行文件服务窗口、爱国主义基地教育窗口、网站窗口和档案史料编研出版工作以及档案期刊杂志,全方位的搭建民生档案服务民生之平台,以提高民生档案的利用率;⑸还要加强民生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扩大民生档案的空间服务范围。由于民生档案尚处于初期阶段,探索新的服务手段和方法的工作会不断继续下去,其实效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加快民生档案法规制度建设,保障民生档案工作的有序进行

文书档案与管理范文 篇5

1.文书、文件、公文的联系与区别,文件与档案的联系、文书工作与档案的联系。(1)①共同点:内容上都反映了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是在处理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凭证性工具,都有一定的格式规范。②区别:

A.文书与文件是同义的,只是在习惯用法上有差别。B.文书:一般用于表达集合概念,不用于表达某一份文字材料。如文书处理、文书部门、文书工作、文书材料。而不会说“这份文书”、“XX号文书”、“市政府文书”。文件一词既指单份文件,也指集合概念。

如市政府文件、中央1号文件,文件处理、文件材料。不会说文件部门、文件工作等。C.公文不包括私人文件、私人文书。D.当仅指“公务文书”时,文书、文件、公文三者可通用。(2)①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②文件是档案的基础,档案是文件的精华。③文书工作是档案的工作的基础。④档案工作是文书工作的延伸和发展。

2.公文的特点是什么?公文按办理时限、行文方向、机密程度可分为哪些类别?(1)公文特点1由法定作者制发2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时效性3公文具有特定的格式4特定的处理程序(2)分类

按办理时间要求分为特急公文、紧急公文和常规公文;按机密程度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和普通公文;按行文方向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3.公文的稿本名称有哪些?交拟时秘书人员应注意哪些事项?(1)公文的稿本名称(试行本、暂行本、修订本)(2)注意事项:①领会发文目的,为什么要起草这份公文。即领会领导意图。②把握主题思想,即主要写什么内容。③明确行文对象,从而确定行文方向、选择文种及公文用语等。④明确行文的时间要求。

4.文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收文、发文处理的程序包括哪些环节?1)文书工作的主要任务发文的拟制、收文办理、发文办理,文件办理过程和办毕的管理。还包括印信管理与使用、打证明、电话接听等工作。2)收文处理的环节:签收、启封、审核、收文登记、分办、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查办与注办、立卷或归档或销毁。3)发文处理程序:交拟、起草、会商、审核、签发、发文登记、膳印和校对、用印和签署、核发、传递、立卷或销毁或归档

6.哪些文件需要签收?传阅文件不要“横传”,应由文书人员“中转”。(1)签收的范围1机要部门送来的密件和急件都要进行签收;2邮局(或快递公司)送来的挂号件等;3外单位派人直接送来的重要文件。拟办和批办有什么区别?拟办人:办公室主任 拟办的作用:对收文如何处理提出初步的意见,供领导批办时参考 批办人: 单位领导 批办的作用:是对收文如何处理作出的权威性的最后决定。(3)拟办、批办中文书人员的职责是什么?①呈送:根据文件重要程度送拟办和批办②保密:要对拟办和批办的一件保密,特别是人事敏感问题。③检查:检查拟办批办人员有无署名和签上时间,督促及时办理④送达:根据拟办、批办意见,将收文送有关部门和人员落实办理并督促办理(4收文登记的范围和不登记范围:上级指导性、参阅性和需要办理的文件;下级机关的请示性、报告性文件;带有密级的文件 特别注意帐外文件B.不登记范围:公开的出版物;一般性的各类简报;事务性的通知、便函、介绍信、请柬等;注明领导亲启的文件(5)文件传阅的方式有哪些分送传阅:即将需传阅的文件直接送给阅读人员。最常用,可让阅读者看得比较仔细,但比较费时。集中传阅:把领导等阅读人员集中起来,利用开会时间等进行阅读,也较常用。设立阅文室,即将需要传阅的文件放在专门设立一个阅文室。

7.文件转化为档案需具备哪些条件?我国最早的档案是甲骨档案,产生于殷商时代。(1)文件必须完毕,即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 2)文件需对日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活动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3)文件需按照一定的规律保存起来,即把文件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条理集中保管起来。8.档案按内容和形成时间分,可分别分为哪些类别?按档案内容分:文书档案和专门档案。按档案形成时间分:建国前档案和建国后档案。建国前档案又称为历史档案—旧政权档案和革命历史档案

9.档案的基本价值包括哪些?档案作用的发挥有哪些规律?1)档案的基本价值-凭证作用:档案的凭证作用由档案内容和形式的所决定的,俗话说“口说无凭,立字为证”,就是对档案凭证价值的充分肯定。参考作用:档案作为过去各项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为现实和今后各项社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借鉴的丰富资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察往知今”等都说明了档案的参考价值。2)档案作用的发挥规律1档案作用范围的递增律(扩展律):档案的作用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2档案机密程度的递减律3档案作用发挥的条件 10.档案工作包括哪8个环节?档案工作的原则是什么?维护档案的安全:①档案的物质安全,尽量延长档案寿命。②档案的政治安全,即档案信息安全,档案内容不失密。(1)档案工作的环节-档案实体管理工作: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统计、检索、编研、利用(2)档案工作的原则①统一领导,分级管理②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③便于档案的利用

11.档案工作的机构有哪些?档案馆、档案局、档案室.主要管理本单位档案并主要为本单位服务,是档案室与档案馆的最主要区别。

12.什么是归档范围?一个企业的归档范围主要包括哪些?1)归档范围:指一个单位收到或形成的所有文件材料中需要归档的有哪些2)企业归档范围-反映本企业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文件材料;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如合同、谈判记录等;本企业需要贯彻执行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收文;下级报送的重要材料。无论来自上级还是同级或下级单位,只要与本企业工作有直接关系的,都应纳入归档范围。登载于上级简报、新闻媒体(网站、报纸、电视等)上的本企业需执行,或反映本企业工作活动的材料。如通过简报、新闻媒体发布的指导性文件、有关本企业工作活动的记述、奖励、表扬或批评等。

13.文书档案一般在形成后的第二年6月底前归档并移交档案室。档案室收集档案的主要途径是文件归档。14.文件之间的联系有哪些?(1)文件在来源方面的联系——文件之间的首要联系

同一单位形成的档案不能分散。因为文件都是由一定的机关单位及其内部机构形成的,形成文件的单位,构成了文件来源方面的联系。

2文件在时间方面的联系-人们的工作活动都有一定的过程和阶段,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档案文件,使文件间具有自然的时间联系。文件整理归档工作一般都分进行。(3)文件在内容方面的联系-文件是在工作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件都记录了一定的工作活动内容。关于同一工作活动的文件必然有着紧密的联系。整理时把内容相关的文件材料集中放在一起,便于今后按问题查阅档案,也符合人们的查阅习惯。

如上级到本单位检查工作,必会形成:检查通知、接待方案、工作汇报、会议记录、新闻稿、照片等,这些材料因检查而形成,不同形式的文件材料内容上共同反映了检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4)文件在形式方面的联系:形式指文件的种类、名称、载体和记录方式等。特殊载体的档案应当单独保存,便于保管利用优先于保持档案文件之间的联系。

15.归档文件整理工作包括哪6个主要步骤?归档文件的固定排列顺序。步骤: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 固定排列顺序:正本、定稿;正文、附件;原件、复制件;请示、批复;转发文、被转发文;中文本、其它文本。

16.归档文件的档号包括哪几部分?全宗号、、保管期限、件号

会填写归档章、归档文件目录,会对归档文件进行分类。

档案与民生演讲稿范文 篇6

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社会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导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谈论的讲题是“努力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及尊严。”

这些年来大家恐怕会有共同的感受,就是我们国家的重大政策出现了一些重要的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强调民生问题。今年,也就是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把民生问题放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今天的讲题主要分四部分的内容展开: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谈一下我们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问题。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是从理论层面上谈一下民生问题的基本涵义和基本内容。第三部分内容主要是谈一下中国现阶段在民生问题这些方面存在着哪些主要的问题。第四部分内容准备简单谈一下应对思路与措施。

一、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问题

我们先谈第一部分内容,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问题?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国家的人均gdp2009年已经达到了3680美元,外汇储备现在已经突破了2.4万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一。

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比如这些天来国内外热议的一件事情就是中国的高速铁路,无论是运营里程和技术都是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还表现在其他许许多多的方面,其中突出的表现就是居民生活水准的大幅度提高。在这一方面又有两个突出的标志:第一个突出的标志是,截止到2004年底,我们国家的私家轿车已经超过了公车;第二突出的标志是,截止到现在,我们国家居民的住房私有化程度超过了80%。按照建设部发言人所宣布的那样,说我们国家现在居民住房的私有化程度他用了“自有率”这样一个概念,实际上也差不了太多,在全世界来看的话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了,达到了这种地步。像我们国家现在大比例的居民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很多人拥有了自己的轿车这样一种现象,不用说倒退三十年了,就是倒退十几年都是难以想象的。那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了呢?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举世公认的,不夸张的说是,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奇迹之一。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我们国家这样一个共同体,是欧洲、美国、日本加起来总额还多的这么一个大的共同体取得这样的成就,说是人类社会一个伟大的奇迹,可以说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同时,还需要我们看到的是在中国经济获得空前繁荣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既然最终消费率在下降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工厂的产品卖给谁?既然工厂的产品卖不出去了或者是卖得少了,自然就会影响到经济的正常发展。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重视并努力改善民生,可以让低收入者以及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普遍提高,可以增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那么这样一来更多的社会成员的购买力就会明显地提升,而社会成员的购买力普遍上去了,那么我们国家的这种经济就能够得到有效持续地这种拉动。这是改善民生的第二层重大意义。

(三)改善民生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

改善民生的第三层重大意义在于什么呢?这就是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们遇到了很多新问题。《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当中是这样说的:“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现在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什么呢?就是现在几乎所有的要规范的,特别是大型的社会调查几乎一致地显示出同样一种情况,就是中国现阶段社会问题有很明显的特征,这就是主要的社会问题,大多数集中在与民众日常生活,也就是同民生有直接关系的部位,排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基本上都是这些问题。比如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比较严重;比如说居民的就业问题;比如说住房问题;比如说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等这样一些问题都排在前面。我们现在不能否认一个事实就是,中国目前的民生状况不容乐观。被人比喻成新的“三座大山”,也就是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这样“三座大山”,这样的一些问题困扰着工薪阶层当中的许多人,以及大批的农民。

现在由民生问题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可以说是越来越严重,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广泛性,由于民生问题涉及到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这样一来,民生问题如果得不到改善的话,那么许多人就会对社会产生不满的情绪。而我们看到,我们现在国家就是大批人有一种对社会的一种,我们保底地说是有一个很难认同的态度。这个是第一个特点由于民生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第一个特点就是广泛性。

第二个特点就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现在有人发现,这些年来中国出现了过去未曾有过的现象,这个现象就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也就是不少参与群体事件的群众本身与这个群体事件它的诱因没有直接的关系,换句话来讲并没有直接的利益诉求,而是因为其中的不少人曾经受到过这样那样不公平的对待,长期积累了一些情绪找个机会就借机发泄、借机宣泄。比如南方某市,一个县级市曾经发生一起由一个集资引起的群体事件,规模比较大一些。这些群体事件以后进行调查发现,80%参与群体事件的群众没有任何集资行为,这批人显然就是找了个机会借题发挥、借机宣泄。

类似的情况在不少地方时有发生,比如说重庆万州区、安徽池州等等这样一些地方,都曾经发生过由一些小的纠纷引发较大规模冲突的群体事件,而参与的群众并没有直接的利益诉求。这类现象的危险性就在于,在某个特定的条件下就是这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危险性在于,某个特定的条件下,它们会让本来非常属于个案化的问题,就事论事的话就很简单,有的时候是一个治安事件就类似于个案化的问题,就很有可能演化成为一种整体化的社会问题,这样一来就会严重地危及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由民生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的第三个特征,就是现在的许多问题往往是同社会焦虑结合在一起的。这社会焦虑主要是指民众当中普遍存在着的紧张心理状态。如果我们只是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去比较,而不是从社会结构体制这样来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我们这时代的民众和毛主席时代的民众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心理状况方面。

在毛泽东时代社会的控制十分有效,民众的信仰也是高度一致的。同时当时的社会秩序非常稳固,规则非常简单,但是明确,这样一来人们的心理,当时时代民众的心理相对来说是比较踏实的。大家你着什么急,没必要着急,我们只要一起听毛主席的话就行了。当时我们国家的民众就觉得很幸运,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遇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而且当时的历史已经证明,跟着毛主席永远胜利,所以大家一点也不着急,所以毛主席手往哪一挥咱们往哪走就行,当时人们心态用当时人描述就是叫做“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他们心里很踏实。而现在不一样了,中国社会正处在急剧转型时期,至少有两个现象就直接促成了社会焦虑现象。

第一个现象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现在正处在社会整体利益结构全方位大幅度调整的时期。我们现在社会整体利益结构、资本改革开放推进是一种全方位、大幅度地调整,而社会整体利益结构这种大幅度的调整、全方位的调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大批社会成员、大批社会群体在社会当中的社会位置和经济位置要重新洗牌,推倒以前的利益格局,重构新的利益结构,所以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看到一夜暴富和一夜下岗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同时大面积的存在着,这就给许多人造成了一个感觉就是人生的不确定感,对未来不可预期。

还有一个现象直接促进了社会焦虑现象的出现,这就是社会风险因素的出现,一个社会只要进入现代社会,就意味着这个社会必然要面临着空前的社会风险。因为现在这个世界各国的经济方面联系程度越来越高,经济方面的一体化程度在加速。同时,各种文化价值观的这种交流碰撞越来越多。所以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就是别的国家打个喷嚏另外一个国家可能就是感冒,这个就是有相互的联动性,我们看这样一来,造成社会风险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了。所以既然我们这个社会利益结构要调整,全国要大幅度调整,同时又面临着空前的社会风险,这就使得大批的社会成员心里产生了一种人生的不确定感,对未来不可预期。比如说今年收入很好,明年收入好不好,就不知道了,即便是明年收入好,后年这个单位会不会倒闭也不知道了,即便是单位不倒闭,自己小孩长大,他的教育费用从哪出这也是问题。即使这个教育费用有了,那么自己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从哪出这都是问题。

即便是问题都解决了,刚刚松口气了,忽然cpi前几年也开始出现了这种上升的势头,这几年房价突飞猛进,这问题都还没有解决,你看中间又穿插着什么问题?什么猪流感这样的东西又出现了,所以这样的各种问题就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了人们对于未来不可预期的这种心理状况,说实在现在人很要命的就是出现现在这种对于未来不可预期、人生的不确定感,这必然会促成这样一种社会焦虑现象的大面积发展。而社会焦虑现象有着不小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社会焦虑现象会促成大量社会成员一些越轨行为的形成,同时它会放大人们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有的社会问题基本上都是负面的,有一些的问题尽管负面可能没那么严重,但由于民众普遍存在一个焦虑的心态,就很有可能把本来不是很严重的问题看得十分严重,而特别会迁怒于他人,特别是容易迁怒于政府。而解决社会焦虑它的关键,就是在于要改善民生,要让民众的基本生存能有一个可靠的保证,对于未来能够大致的可以预期。

总而言之,正是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党现在把改善民生问题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来看待。比如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二、民生问题的基本涵义及特征

(一)民生的涵义及内容

我们现在再来谈论第二部分的内容这就是民生问题的基本涵义及特征。第一个小问题民生的涵义及内容。我们对民生问题进行一个比较合理和恰当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应该有一个比较合理和恰当的理解。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具体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如果我们对民生问题它的理解过于模糊的话,那么民生政策的具体内容就会难免出现庞杂、模糊不清的状况。相反,如果我们对民生政策鉴定过于狭窄的话,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所制定的民生政策就难免出现不到位、不全面这样一种状况。这民生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和狭义上的民生,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浅谈企业档案与民生的作用 篇7

1 文化传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企业档案发展史,同时也是一种社会主义工业的建设史,成长史,改革史,见证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过程和重大历史事件,如《黄河拉西瓦米电站工程档案验收会》,全面反映了我国在国防、交通、航天、通讯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企业档案是历史的宝库,更是精神的宝库。

2 服务中心

企业档案作为国有资产,在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提高效率,开拓市场、降低成本、技术创新等方面,创造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在2008年抗击低温,抗冻雪落的恢复工作中,国家电网,通过查阅大量的输变电线路建设工程档案,第一时间向抢修一线的单位提供了完整,准确的技术数据和图纸资料,为抗冰抢险,恢复供电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航天高空在嫦娥二号研制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大量嫦娥一号的有关技术档案资料,仅仅图纸就节省了20天的时间,为我国完成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中广核利用大亚湾核电站建筑工程项目指导,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产权的核电技术。通过红沿河核电站和阳江核电站的批量推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同时也促进了核电建设和社会的国产化;中国中铁风火山观测站300多名科研人员,在海拔4 000多米的青藏高原风火山上,顶风冒雪40多年,坚持观察记录气象和冻土的变化,积累了大量宝贵数据,取得了20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为破解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冻土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 防控风险

企业的档案是界定金融风险与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控制管理风险,经营风险,决策风险,解决产权纠纷,规范企业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企业应对突发安全事件,防控安全风险方面作用日益凸显,据统计仅2014年一年,企业档案在催收清欠,项目履行等直接或间接创效益数十亿元。2011年利比亚政治动荡期间,中国能建的葛洲坝集团档案人员,临危不乱,尽心竭力保护档案资料完整,为项目后期维护,减少海外资产流失奠定一定的基础,他们利用准确的原始档案资料,组织安全撤离,为确保海外员工的人身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 维护权益

企业档案用作证据,为企业应对法律诉讼提供有力支撑。中国建筑依靠严谨的海外管理制度,与全面的项目档案资料,在海湾战争后索赔工作中得到联合国索赔委员会的高度认可,为中国建筑挽回经济损失9亿美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10年在国资委履行企业档案工作指导职能以来,以资产为本,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开展工作,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档案工作。而企业档案人作为档案的收集者,开发者,利用者,他们甘于清贫,甘于寂寞,忠于使命,以默默无闻的辛勤工作和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创新。

5 结语

习近平同志说,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档案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为党管档,为国留史,为企立传。这是企业档案人永恒的使命和追求,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并将开启国有企业档案发展的新篇章,未来,企业面临机遇和挑战,企业档案人应不断加强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不断创新,改进档案企业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创新的辉煌。

摘要:企业档案以资产为纽带,在文化传承,服务中心,防控风险,维护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企业的结构调整,管理提升,转型升级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档案与民生演讲稿范文 篇8

关键词: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档案远程利用

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远程利用,是为了应对社会公众对民生档案信息需求的急剧增长,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以提高远程服务能力为突破口,通过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使利用者能够在最近距离、最短时间查阅到需要的档案信息的现代档案管理体制与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招工、知青、婚姻等民生档案中。

2015年,笔者全程参与了北京市朝阳区档案馆与上海市浦东新区档案馆关于民生档案跨馆异地利用服务工作协议的签署,期间与上海同仁多次沟通,对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远程利用的认识进行整理,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远程利用工作的必要性

(一)档案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趋势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方便人民群众利用的档案利用体系,促进资源共享,开展远程利用;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2014年底局馆长会议上中也明确要求,要继续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开展远程利用,全方位地提升服务民生的能力,方便群众利用。从这个角度而言,只有突破馆际和地域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通,才能真正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

(二)适应社会现实的必然需求

民生档案,作为各级各类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公民个人切身利益方面具有其他类型档案难以相比的作用。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之民生档案利用分散性的特点,近年来对民生档案异地、跨馆、远程利用的需求日益提升。此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实现数据、信息快速高效传递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存储和运行的成本,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可以说,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提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远程利用的空间将越来越大。

二、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远程利用工作实践探索

(一)开展馆际合作,实现民生档案跨馆利用

分属不同行政区域的档案馆之间签订相关的合作服务协议,明确可提供跨馆利用服务的档案类型、统一利用的相关手续和工作流程。当利用者因居住地变动,需利用保存在原居住地档案馆的民生档案时,可向现居住地的档案馆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当地档案馆在核验无误后,将相关申请表、身份证明材料等以传真、信函或电子邮件等约定的方式递交至档案保管地档案馆,并由保管地档案馆将利用者所需档案证明邮寄至受理档案馆,从而实现“就地受理、跨馆出证”。北京市朝阳区档案馆与上海市浦东新区档案馆,上海市浦东新区档案馆与浙江省杭州市档案馆、宁波市档案馆等多家档案馆共同开展的民生档案跨馆异地利用服务均属于此种类型。

(二)将档案共享至辖域内服务窗口,实现档案利用平台前移

具有代表性的是太仓、常熟和昆山等地的档案馆。这些档案馆分别设立了民生档案资源中心,建立了婚姻、独生子女、退伍士兵、建房批复、知青等民生档案数据库,并将上述信息与当地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及各乡、镇档案室(个别乡镇建立了档案馆)共享,公民在所在乡镇即可查阅民生档案信息。

上述两种模式在共享区域、范围和方式上均存在不同,前者通过订立合作协议开展合作,更多的是一种便民服务方式,由档案馆代利用者进行相关材料的转递,免去了利用者来回往返;后者则是建立了档案馆与档案室及相关服务窗口间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使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向社会公众延伸,但在共享区域和范围上尚未突破档案馆所覆盖的行政区域的限制。

三、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远程利用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一是尚未对全国各级各类国家档案馆馆藏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进行科学统筹、合理规划,特别是相关发展原则、标准规范、工作模式等并没有详细的指导性意见;二是工作机制、工作思路和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及创新。两种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在共享的内容、范围、领域、区域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三是各档案馆之间、档案馆与相关部门之间,对同一类民生档案利用的规定存在差异,且出具的档案证明形式与格式不统一,影响民生档案信息远程利用工作的开展。

(二)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规范

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自发性、分散性特点,各地区、各机构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上处于自发状态。虽然部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的业务规范和标准,但各档案馆之间以及档案馆与相关单位之间,对档案(文件)数字化的数据库结构设定、档案数字化标准尚未统一。以北京市为例,各档案馆及民政局婚姻登记档案数据库字段设置的不统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婚姻登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利用服务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横向上尚未建立起跨行政区域范围的共享与利用网络,纵向上深入乡镇、社区(村)档案馆之间、档案馆与相关部门、社区之间的共享与利用网络亦未建立。

(四)信息安全保障有待进一步强化

婚姻、知青、优抚、社会保障等民生档案涉及百姓切身利益,其中大多保存公民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成员等个人信息,使得保护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公民隐私权至关重要。目前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起完全隔离于国际互联网的档案信息专网或政务内网,民生档案信息安全存在隐患,限制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远程利用。

四、几点建议

(一)统筹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机制体制

1.建立健全协调同步的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领导机制。建议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牵头,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导的,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管理部门,以及各民生档案生成部门和民生服务窗口单位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等形式的跨系统、跨地区,能够统筹全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或议事机构,规划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远程利用的总体工作原则和发展策略。

2.构建灵活优化的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模式。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有集中型(纵向)模式、水平型(横向)模式、网络型(自由)模式三种。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同时,一要兼顾民生档案信息需求与档案信息化发展水平,实现民生需求最为迫切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二要在长远发展与现实资金之间寻求平衡,采取分步走策略;三要突破部门和地域之间的界限,尽可能地扩大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的领域和范围;四要尽快建立民生档案共享与利用工作标准与制度,对各门类的民生档案利用规定、证明样式进行统一和规范。

(二)构建科学规范的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标准体系

一要与现行通用的技术标准兼容;二要为不同技术方案的相同功能设计规范统一的接口;三要在技术标准、体系结构、数据规格等方面与业界保持一致,拥有互通的开放性。通过研究、制定统一的电子文件归档、采集与整理的技术标准、数据库结构与数据交换格式标准、档案信息等级管理标准等业务规范、标准和档案数据库设置规划,推进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搭建贴近百姓实际需求的民生档案共享与利用平台

首先,搭建档案馆馆际间的民生档案信息利用平台。在统一的民生专题档案数据结构规范的基础上,实现各地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民生档案数据信息的共享;其次,搭建档案馆与机关档案室,特别是民政局、人社局等具有直接管理民生事项职能的机关档案室之间的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最后,搭建贴近百姓的民生档案服务平台。借鉴昆山、太仓等地乡镇、社区档案馆建设的成功经验,在地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服务范围内建立多个民生档案服务窗口,提供民生档案信息服务。

(四)建设规范严谨的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安全体系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设物理隔离于互联网的档案信息专网;利用逻辑隔离于互联网的政务专网时,充分运用信息加密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防范技术等确保档案信息安全。此外,还可以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档案异地备份有机结合,在符合异地备份条件的地区同步开展工作,进一步强化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立军.北京市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实践与展望[J]北京档案,2011(4):10-12.

[2]管先海.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思考[J].档案管理,2010(6):25-28.

[3]李亚东.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共享模式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4]蒋冠.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2005.

[5]王莉.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构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6]丁莉.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策略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7.

上一篇: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公开课下一篇:病理生理学习题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