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教学法作业

2024-12-02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教学法作业(共7篇)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教学法作业 篇1

1.以人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精神上的完善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目的观是()教育目的观。人文主义

2.在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其动态状况进行的系统性评价是()。形成性评价 3.《教师法》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教师的基本()。义务

4.直接导致教育产生的原因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需要

5.通过教育活动并在教育活动中去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和获得主动发展是教育的()原则。活动性

6.教育在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的过程中,基本着眼点是人的()。发展 7.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是()。舒尔茨

8.教师应当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的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是()原则。循序渐进 9.《教师法》规定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是教师的基本()。义务

10.指对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的准备是()备课。课时

11.儿童发展说主张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的()过程。发展 12.一堂课内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教学任务的课是()。综合课 13.作为非评价对象中的其他主体对评价对象的评价是()。他评价 14.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另外一个必要()。条件

15.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通过手势、姿势、眼神、目光、表情等非语言信号来传达教育信息的一种言语活动是教育()言语。体态

16.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所具有的相互牵连、相互制约的特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

整体性

17.《教师法》规定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是教师的基本()。权利

18.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认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不同学生是()原则。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19.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方法是()。德育方法 20.评价对象作为评价主体对自我进行的评价是()。自评价

21.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的形成。国家

22.人的身心发展所具有的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按次序发展的特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3.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活动。社会 24.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25.教育活动的实施要以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变化为前提,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是教育的()。人的制约性

26.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是()。环境 28.教学管理策略的核心是提高教师的()水平。

29.关注整个课程展开过程的基本规范,力图对课程和教学过程作出有效的说明是课程编制的()模式。过程

3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生产劳动与()相结合。教育 31.旨在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的教学组织方式是()。合作学习3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韩愈所著的()。《师说》 33.一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是()。单一课 34.最早从理论上设计班级组织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35.通过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有关方面进行定性分析进而评定其质量优劣的方法是(分析法 36.认识教育规律的目的是利用()规律。教育

37.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

教学原则

38.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是教师的(业务素质

39.借助语言或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的方法是(说服法 40.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练习、实验和实习等实际活动是以()为主的方法。

实际训练

41.地方课程地方课程又称为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是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课程。42.教育规律教育规律就是教育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与其环境(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之间的一种本质或必然的联系。

43.教学教学,是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在指称范围上,教学是特指各级各类和各种形式学校中的教学。

44.课程课程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在这个总体中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45.教材教材即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音像教材或多媒体教材等,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有的称之为课程资源。

46.德育德育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具体说来,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47.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是作为客体的教师劳动对于教师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的某种状态,是满足教师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

48.经验课程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实施的课程。它也被称为“儿童中心课程”、“活动课程”或“生活课程”。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49.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1、专业精神的发展。2、专业知识的发展。3、专业技能的发展。50.简述教育对培养劳动者的作用。

1、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

2、教育能够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化为专门性的劳动者。

3、教育能够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

4、教育能够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

5、教育能够把单维度的劳动者改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1.教师应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属于以()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语言

2.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 3.我国中小学班主任最常用的一种学生评价方法是()。操行评定

4.标志着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诞生的标志是美国学者博比特所著的()。《课程》 5.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是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6.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并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个性是教育的()原则。个性

8.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计划或方案是()。教案

9.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的是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 11.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以及教育与其外部环境诸方面的种种联系是(教育关系

12.在教育过程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的()原则。

创造性

13.亲代的性状通过遗传物质,即通过以细胞染色体为载体的基因传给后代的一种生物现象是()。遗传

14.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需要,有选择自由而非必须学习的课程是(选修课

16.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导,并联系实际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

18.教师的经济待遇在社会职业体系中所处的相对高度指的是教师的(经济地位

19.认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教学理论是()。

学生中心说

20.教育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完全归于生物的()。本能

21.表征教育系统结构中不同的组成部分、要素这间的相互作用是教育的()规律。

功能

22. “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认识()规律。教育 2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是()。教学

24.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运用各种奇巧的、出人意料的或引人发笑的语言、动作、表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教育信息的一种教育艺术是()。

教育幽默

26.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方针

27.人们通过接受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逐步形成适应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政治态度、政治认同感、政治生活方式和政治生活习惯的过程是()。政治社会化

28.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应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是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29.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不同于思想品德()过程。形成

30.人的身心发展所具有的在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时间的早迟上的不均衡的特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31.教学管理策略的核心是提高教师的()水平。教学管理 35.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36. 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或研究活动而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方法以()为主的方法。引导探究

39.教师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其他现场进行的教学是()。现场教学

40.表征各种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组合方式和结构形式的教育的()规律。结构

41.教育原则教育原则,是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的根本性准则。

42.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可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

44.品行不良品行不良是指违背社会公共准则、规范(包括校规、班级规范等)的经常性行为,或者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给社会、他人或本人造成不良影响或危害的行为。

45.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46.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

47.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标准性文件。它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属课程编制的第二个层次。

48.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耗费劳动力而产生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是教师劳动价值的主要属性,也是体现教师社会地位和教师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志。

49.简述教学过程的环节。

1.明确教学目标2.激发学习动机3.感知教学材料4.理解教学材料 5.巩固知识经验6.运用知识经验7.教学效果检查、测量与评价

1.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的(复杂性

2.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乐业敬业、进取创新和积极奉献的风范和精神是教师的()。专业精神

4.在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其能力,既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又要使其增长智慧和才能是()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7.教育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完全归于生物的()。本能

9.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培养目标 10.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教学目标 11.掌握学习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创立的。布卢姆 12. “师者,人之模范”说明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

13.以人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精神上的完善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目的观是()教育目的观。人文主义

15.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也是()的核心。教学改革

16.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本(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综合起来是()。教学材料 18.近代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性著作是()。《普通教育学》 19.一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安排顺序和时间分配是()。课的结构

20.借助语言或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的方法是(说服法 21指对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的准备是()备课。课时 2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23.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科学是中观意义上的()。教育学

24.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的教育()。实践

26.个体在出生前机体所具有的一切与生俱来的特质是个体的()素质。先天性 30.人的素质的多方面、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发展人的()。人的全面发展 31.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的因素是()。学校教育

32.依据一定标准对教学系统的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是()评价。教学 35.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属于()课程。综合

39.教学既要授予学生以文化科学知识,又要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及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是()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41.课程计划课程计划,就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劳动、各种活动等作全面安排。它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42.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在课程与教学目标确定以后,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定的教学条件,灵活机动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内容、媒体、评价技术、组织形式、方法和各种手段等,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的原理、原则和方式。

44.德育过程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交往与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46.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指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设计的课程。它反映了国家的教育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中小学教育的共同标准,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48.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可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49.简述教师劳动特点。

1、示范性。、2、创造性。

3、系统性。

4、学习性。50.简述教学方法的基本形态分类。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1.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教育是(智育 2.教学必须重视学科结构、直觉思维和发现学习,科学逻辑与心理逻辑统一于学科逻辑是()。

学科中心说

3.依据评价对象的集合来确定评价标准,然后利用这个标准来评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的相对位置的评价类型是()。相对性评价

4.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方法是()。德育方法

5.斯金纳(B.F.Skinner)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最重要部分和基础是()理论。强化 7.班级既是一种社会群体,也是一种社会()。组织 13.近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代表性著作是()。《大教学论》

15.人的身心发展所具有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发展特征的特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6.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了解并确定其成果而进行的评价是()。终结性评价 20.教育本身的变化和发展要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为条件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2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认识和学习任务或其他任务与学生的知识和心理的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的基本矛盾。教学过程

22.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是指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8.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中处于中介()地位。转化 30.近代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的代表性教育著作是()。《爱弥儿》 32. 目标模式认为编制课程的关键是确定课程的()。目标 34.师范教育的兴起表征着教师职业的()的开始。专业化

35.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通过再生产()来实现的。劳动者 37.教学管理策略的核心是提高教师的()水平。教学管理

4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43.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又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是指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课程,其开发主体是教师。它既包括学校教师个人和同一学校教师组成的开发小组开发的课程,也包括不同学校教师组成的开发小组开发的课程。44教学设计与开发教学设计与开发,实质就是通过多种途径的创造性设计与开发,将选自文化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学习经验的形态,其基本价值取向是满足人类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的需要,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成果。

45.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是作为客体的教师劳动对于教师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的某种状态,是满足教师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

46.教育原则教育原则,是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的根本性准则。

47.教学系统教学系统,实质上是由相互作用着的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等空间结构性要素和目标、活动与评价等时间进程性要素构成的特殊复合体。48.教育规律教育规律就是教育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与其环境(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之间的一种本质或必然的联系。8.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另外一个必要()。条件

14.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预定一个客观的或理想的标准,并运用这个固定的标准去评价每个对象的评价类型是()。绝对评价

16.指社会群体成员对在社会系统中占有某一位置的人应有行为方式的期待是(角色期望 20.马克思主义认为给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可能的是(社会化大生产

21.斯金纳(B.F.Skinner)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最重要部分和基础是()理论。强化 24.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练习、实验和实习等实际活动是以()为主的方法。实际训练 28审美说主张教学过程不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更是一种特殊的()过程。

审美说

33.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也是()的核心。教学改革 34.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体脑分工和专职()的出现。教师

46.教育艺术教育艺术,是教育者在长期艰苦的教育实践中,在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并通过比较完美的教育双边活动,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稳定、综合地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感染力的教育个性特点和美感。

48.品行不良品行不良是指违背社会公共准则、规范(包括校规、班级规范等)的经常性行为,或者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给社会、他人或本人造成不良影响或危害的行为。49.简述当代应该确立的几种德育观。

1.德育实体观2.

德育双重价值观3.

德育主体观4.

全方位德育观

50.简述教学方法的基本形态分类。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5.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方法是()。德育方法

9.把教育归结为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是教育的()起源论观点。心理

12.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教学模式

16.在教育过程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的()原则。创造性 24对整个学期的全部内容与教学活动做准备是()备课。学期

26.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是()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

28.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活动。社会

33认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教学理论是()。

学生中心说

34.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培养目标

42.教学设计与开发教学设计与开发,实质就是通过多种途径的创造性设计与开发,将选自文化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学习经验的形态,其基本价值取向是满足人类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的需要,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成果。49.简述教育结构规律的表现。

1、教育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必须相互协调、和谐,才能保持教育系统的稳态,促进教育系统的进化。

2、教育结构必须保持相对的稳态,才能保证教育系统的健康发展。

3、教育系统的结构必须保持其开放性和动态性,才能促进教育系统的健康发展。

4、教育系统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协调程度,决定其功能的力度和维度。50.简述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

1.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2.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3.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6.对某门课程的一个单元内容的教学活动做准备是()备课。单元 12.马克思主义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是()。旧分工 27.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珍重学生的生命、学生的幸福,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是教育的()原则。人道性

40.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秀业绩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43.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44.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涵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方法。46.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亦称“科目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从各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科目;各科目都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学习期限和各自的逻辑系统。49.简述教育对培养劳动者的作用。

1、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

2、教育能够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化为专门性的劳动者。

3、教育能够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

4、教育能够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

5、教育能够把单维度的劳动者改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5.以社会性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教育目的观是()的教育目的观。

科学主义

44.经验课程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实施的课程。它也被称为“儿童中心课程”、“活动课程”或“生活课程”。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内容。1.

追求永恒化的教育目的。2.

追求理想化的教育目的。3.

追求人性化的教育目的。

50. 个体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1、人的发展的受动性与能动性都只有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实现。

2、人的潜能和素质的发挥只有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实现。

3、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实现。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教学法作业 篇2

一、“休闲教育”观点

刘海春对“休闲教育”的研究颇有建树。他认为,“休闲教育与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结合点在于:休闲教育符合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使命,适应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促进了高校共青团工作方式的创新,对准了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方向。高校共青团工作应关注休闲教育,以思想解放为前提吸收休闲教育内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传播休闲教育理念,以实践活动为平台传授休闲教育技能。”

以往共青团工作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投放在青年的学习和生活中,而较少地关注他们的闲暇时间。闲暇时间若利用得当,能成为学生自我提升的有效手段;若随意消磨,则可能成为大学生放任自流的罪魁祸首。“休闲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求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休闲观;其次要逐步提升休闲层次;最后培养不同层次的休闲技能,并可作为专业技能的有效补充,使个人更加迅速地融入校园生活和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各阶段本科学生特点

李卫东等同志在“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中,也详细分析过大学本科各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主要目标。

大一的学生,正处于接受校园文化教育及初探所学专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生活环境带来的新变化,需要参加各类提高学习、生活适应性的活动;大二的学生,基本掌握了大学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是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处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阶段;大三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沉淀,开始分化,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找专业“突破口”;大四的学生,处于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为之而奋斗的重要时期,需要做好个人职业的初步规划,准备迎接社会的挑战。

三、“休闲教育”理念在学院团学工作中的新尝试

以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为例,近几年,该学院的团学活动尝试融入“休闲教育”理念,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学生活动,努力迎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弥补学生闲暇空缺,培养良好的休闲习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在一年级中,举办读书分享会、宿舍文化节、体育节、合唱比赛等各类提高学习、生活适应性的活动,深入学习校园文化,有效地实现了专业初探,提高了学生对新环境的融入度和归属感。引导新生正确利用闲暇时间、培养高雅的兴趣,对学生长远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在二年级阶段,举办辩论赛、课前演讲、师范生技能大赛、学术科技节、专题讲座等能提高学科专业技能和鉴赏技能的指导性活动。该阶段的活动组织侧重结合学院及专业特色,把枯燥乏味的学术内容通过休闲的形式展现,增强学生对知识获取的渴望。

面对大三学生,组织或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科研训练、课题申报等综合能力类型的锻炼,引导学生明确个人目标、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该阶段是休闲教育的升华,学习者融会贯通地把休闲内容结合到学科知识及相关学术体系中,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知识产权。

面向大四学生,举办实习经验交流会、模拟面试、简历设计大赛等求职指导活动,回归个人未来发展的切实需要。该阶段是休闲教育的延伸,学生在进入人生另一个阶段时,进一步明确或调整个人目标,加工锤炼前三年的学习方法,在实习岗位上学以致用,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衔接。

校园文化活动融入“休闲教育”理念的新模式,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回归生活、提高个人和集体的生活质量;通过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活动设计,能重视各层次学生的真实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有效地开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休闲教育”元素融入第二课堂的这一实践,要真正提高它的质量,还可以考虑与第一课堂相结合,开设与第二课堂内容相关的选修课程,亦或在团学工作中开展活动前的相关培训,从理论到实践层面进行完善与提升,也是未来不断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海春.休闲教育: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视点[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4):13-16.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教学法作业 篇3

刘芳(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作为项目先期实施单位,学校对此十分重视,紧抓机遇,坚持研究与应用并重,以质量和品牌建设为核心,发挥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继续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2010年项目启动以来,学校围绕项目建设要求,组织专家对继续教育的现状与需求、项目实施方案反复调研、论证。2011年学校把“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并通过“985工程”专项资金加大对该项目经费的支持力度,整合基地建设的各类资源,对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全面部署和实施。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建设,以整合融通各类形式继续教育为重点,积极推动继续教育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构建独具华工特色的继续教育体系。具体来说,主要包括4个方面。

一是整合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三种学历教育各自办学的优势,创新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面授+网络”教学模式的试验改革;

二是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实现各类形式继续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建立一套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基地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办学策略。“走出去”:送教上门,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联姻行业、企业,实施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的创新实践;“引进来”:校园文化之旅,依托校园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之旅,面向成人业余学生进行了一系列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精品文化活动探索和实践;

四是构建立体化、数字化继续教育学习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最大化,扩大了继续教育的受众面,适应全民学习的时代需要,增强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本刊记者:在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方面,你们有怎样的建设机制和保障机制?

刘芳:学校高度重视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举全校之力,在人财物、制度机制等方面切实加强保障,3年来,学校相继在运行机制、规章制度、人才培养体系等6个方面做了探索。

一是完善体制,构筑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工作体系建设。学校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主管继续教育工作的学校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成员由学校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等管理部门以及承担继续教育业务的专业学院(直属单位)负责人组成。而作为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具体载体,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级培训中心也相应地对其机构进行了科学设置与调整,下设干部培训项目部、职业技能培训部、国际教育项目部等3个部门。

二是建章立制,有条不紊地开展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制度建设。学校出台《华南理工大学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管理条例》,制定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继续教育教学培训效果跟踪评估体系等管理制度和措施。建立继续教育基地工作目标责任制,利用社会力量联合办学等管理制度。

三是构建以人为本、遵循继续教育规律与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其科学开放、立体多元。学校积极融通各类办学形式,构建继续教育 “立交桥”,创新继续教育发展模式,具体为:融合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创新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学分互认机制,实现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有效衔接;借助远程助学手段,促进自学考试与高职高专相沟通。

四是健全服务体系,有效发挥继续教育市场机制,培训资源优化升级,以更加优质、周到的服务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学校积极探索灵活多样、适合各类培训对象的培养内容与培训形式,突出抓好以继续教育内容、项目和方法为重点的改革,采取集中培训、高级研修班、业务进修、定制培养、学术交流、实践锻炼、技术考察和网络、远程教育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开展生动活泼、实用高效的继续教育活动。

五是加大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学校加大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的专项经费投入,同时引入社会资金,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力度资助示范性高级研修班、继续教育公共必修科目和专业必修科目的课件开发与教材建设、扶持品牌培训项目和精品课程建设及师资资源库建设等。

六是培育品牌项目,打造精品培训项目群。目前培育的干部培训、技能培训、国际教育等已初显特色,并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今后将继续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已经相对成熟的精品培训项目,加强研究、开发,形成系列化的特色培训项目,打造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培训项目群。

本刊记者:几年来,您校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

刘芳:经过数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积累,我校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硕果累累,其研究成果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理论研究成果

一是承担国家级、省级课题“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研究和实践”、“大教育观视野下成人高等教育定位与发展方向研究”等30余项,其中7个有关基地建设的子项目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体系建设示范项目;

二是修订或出台了规章制度数10个。

三是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发展问题新探》等论文20余篇。

四是2011年申报获得省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4门,2012年申报获得教育部优秀网络课程3门。

(二)实践应用成果

一是行业企业联合办学模式已涉及机械、土建、电力、电子、化学、化工、食品、纺织、汽车、旅游、酒店管理等多个领域。

二是建设了一批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如: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广东)基地、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小企业培训基地等。

三是以双方学分互认的形式,与美国、澳洲、加拿大、新加坡多个国家多所高校合作,开展出国留学人员培训。

四是获得多个各类认证和考点资格,代表性的有:中澳天然气技术中国培训中心、全国网络与信息技术培训考试项目(NEC)院校测评基地资格、国家设备监理师培训考试中心、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工程师资格认证申报培训考试中心等。

五是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与办学规模协调发展。

本刊记者:广东是继续教育招生竞争最为激烈的省份之一,在这样充满竞争的环境中,您认为建设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存在哪些机遇,遇到哪些挑战?

刘芳:加快推进华南理工大学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的探索与实践,对学校继续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探究继续教育基地的模式与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远程开放办学与服务模式等都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相信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成果将日益显见,更好地推动学校继续教育向品牌化、制度化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学习型社会发展和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华南理工大学在培训规模、培训领域、市场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巨大,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开发。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教学法作业 篇4

本次大作业包括两部分:

一、案例分析(40分)

《管理沟通教程》(立信会计出版社,第三版)第十章“团队沟通”P182的案例分析题,回答P184的5个问题。(见附件一)答:

1.在新的一轮员工分流工作中,王主任遇到怎样的困境? 答:在新的一轮员工分流工作中,王主任遇到了公司的技术中坚人才的流失和人才流动高峰期的到来,对公司保留等问题。

2.王主任以往百试不爽的分流法宝为什么现在不灵了?

答:首先;王主任只是根据前几次分流经验,在这次分流人才中,没有去实地的了解员工的情况,对技术人才没有特定的区别出来,导致给技术人才植入了自己也是分流中的一员。其次;王主任的放话,导致公司员工已经熟悉了王主任的分流方法和做事风格认为自己做得再好也会有一天成为公司分流的对象,不如早点退去。这主要导致人员不稳定性。没有摸清员工的心态,员工工作主要的原因是能不能在这里有发展,而不是每天提心吊胆的担心明天会失去工作。再次;只是自己一味的工作作风,没有和自己属下分流中所遇到的情况,前几次分流的成功也给了他往后分流工作中的绊脚石。

所以王主任只是用了机械的分流方式,没有根据员工实际的情况和更没有团队精神,这次的分流人员人才也没有实质的划分出来,普通员工是分流中的对象,是不是中坚人才也是分流中的对象呢?导致中坚人才工作中心里也没有底,这才导致这次的分流中的失灵。

3.王主任在员工分流过程中的沟通工作做得怎么样?有哪些需要改进?

答:王主任做得是沟通的工作,而实际却没有去沟通,其次;先放出小道消息后进行实施。王主任需要改进的是要先实地的考察,在和自己的团队沟通,在做分流的决策。

4.企业在做出一些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措施时,应该在沟通方面做哪些工作?

答:我认为应该跟员工讲述企业面临的情况,公司以后要发展的方向和现在公司要进行怎么的决策,再听取员工的看法和解决的这种现状的方法等方面的沟通。

5.试诉团体沟通的特点与策略。

答:团体沟通的特点:务实深度的交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平气而不带感情微笑除外;善于采纳他人的意见;自然时不时的幽默;极具耐心,大度,不急躁;有主见,也会拒绝他人;勇于承担责任;

团体沟通的策略:要建立良好的关系,要时刻面带微笑,所谓赠人玫瑰留有余香;说话时放慢速度,吐字清晰,不要给对方压力,时而带鼓励,去征求他人的意见;通过他人的语诉或者行为体会背后的想法和情感;要充分理解对方,极具耐心,大度,不急躁;主动给他人一些建议和方向。

二、案例撰写(60分)

根据自己的经历,结合相关理论,撰写一个不少于2000字管理沟通的案例。

案例简介

芝芝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姑娘,在她身上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南方人的热情和直率,她喜欢坦诚,有什么说什么,总是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她在上学期间很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今年,芝芝从肇庆某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她认为,经过四年的学习自己不但掌握了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具备了较强的人际沟通技能,因此她对自己的未来期望很高。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毅然只身去S市求职。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反复投简历和面试,在权衡了多种因素的情况下,芝芝最终选定了S市的一家金融企业,她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目前该公司规模适中,发展速度较快,最重要的是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尝试阶段,如果芝芝加入,则她将是公司专门负责人力资源的第一个人,因此她认为自己施展能力的空间比较大。

但是到公司实习一个星期后,芝芝就陷入了困境中。原来该公司是一个典型的中小型企业,充满了各种裙带关系,缺乏必要的管理理念更不用说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老板的眼里,只有业绩最重要,公司只要能赚钱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但是芝芝认为越是这样就越有自己发挥能力的空间,因此在到公司的第五天芝芝拿着自己的建议书走向了直接上级的办公室。

“王经理,我到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我有一些想法想和您谈谈,您有时间吗?”芝芝走到经理办公桌前说。

“来来来,芝芝,本来早就应该和你谈谈了,只是最近一直扎在见客户就把这件事忘了。”

“王经理,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处于上升阶段的企业来说,要持续企业的发展必须在管理上狠下功夫。我来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据我目前对公司的了解,我认为公司主要的问题在于职责界定不清;雇员的自主权力太小致使员工觉得公司对他们缺乏信任;员工薪酬结构和水平的制定随意性较强,缺乏科学合理的基础,因此薪酬的公平性和激励性都较低。”芝芝按照自己事先所列的提纲开始逐条向王经理叙述。

王经理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说:“你说的这些问题我们公司也确实存在,但是你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们公司在赢利这就说明我们公司目前实行的体制有它的合理性。”

“可是,眼前的发展并不等于将来也可以发展,许多中小企业都是败在管理上。”

“好了,那你有具体方案吗?”

“目前还没有,这些还只是我的一点想法而已,但是如果得到了您的支持,我想方案只是时间问题。”

“那你先回去做方案,把你的材料放这儿,我先看看然后给你答复。”说完王经理的注意力又回到了业绩报告上。芝芝此时真切的感受到了不被认可的失落,她似乎已经预测到了自己第一次提建议的结局。

果然,芝芝的建议书石沉大海,王经理好像完全不记得建议书的事。芝芝陷入了困惑之中,她不知道自己是应该继续和上级沟通还是干脆放弃这份工作,另找一个发展空间。案例分析

随着企业对人才价值的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把企业拥有高素质人才的多少作为企业未来能否成功的一块砝码。因此,企业必须设计出良好的用人机制以留住企业的核心人才,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新员工的导入机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新进入员工与其直接上级之间的沟通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去留以及未来的工作态度。

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是企业人才招聘的主要来源之一。这部分人群的主要特点是成就动机较强,期待别人的认可;急于把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渴望受到较少的限制拥有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具有很强烈的挑战和创新精神,不甘于维持现状;理论水平高但缺乏实践经验,对现实的看法比较理想化;做事急躁,更渴望看到结果而忽略过程等。这对企业来说,如果导入正确就可也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如果导入失败企业不但损失招聘成本而且影响了企业的社会美誉度。因此,企业必须针对这类人群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新员工导入机制,使这些新员工在认识和接受现实冲击的同时继续保持积极创新的心态和富于挑战的精神。

本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由于管理者缺乏新员工导入机制理念而导致上下级沟通失败,最终使新员工的积极性受挫的案例。芝芝满腔热情想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获得成就感。可是他的直接上级却没有认识到芝芝的特点和需求,过分强调芝芝缺乏实践经验的一面对芝芝的行为做出了消极的反馈,致使芝芝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1、沟通过程的理论分析:沟通失败的原因 沟通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有效的人际沟通可以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达到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借助外界的力量和信息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由于沟通主客体和外部环境等因素,沟通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沟通障碍,如:倾听障碍、情绪噪音、信息超载等。因此,为了达到沟通的目的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沟通中可能存在的障碍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避免障碍,从而实现建设性的沟通。

所谓建设性沟通是指在不损害或改变人际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确切的、诚实的沟通。它具有三个特征:(1)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2)人际关系至少不受损害;(3)不仅是为了他人喜欢,而是解决问题。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建设性沟通是可以获得的,但是必须遵守一些沟通原则,掌握建设性沟通的技能,如:信息组织原则、正确定位原则、尊重他人原则、倾听技巧、传递正确的非言语信息等。但是最关键之处在于沟通双方在沟通中是否能够换位思考,也即是否能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下面我将从沟通的目标、原则、策略等角度分析本案例中沟通失败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沟通建议。(1)沟通目标任何沟通都是有目的的,沟通双方都希望通过沟通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如果沟通双方在沟通中能够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沟通目标,在沟通中站在对方的角度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提供对方期待得到的东西,那么沟通就会实现双赢。在本案例中根据芝芝的个性和心理等特点,芝芝在本次沟通中可能的目标有:(1)从公司利益出发,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解决公司的管理问题;(2)满足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成就动机需要,仅仅是通过向上级表达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是一个能干的人,因此希望获得上级的肯定和认同;(3)从芝芝的性格来看,她可能只是想找一个人来探讨交流自己的观点,希望对方能和自己一起讨论完善自己的观点。而王经理是公司可能的未来一把手,他更关心公司的盈利状况和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而且他又是主要负责研发工作的,在思维逻辑和处世方法上就会更注重实证的、数据性的东西,追求理性和准确明晰。因此他在本次沟通中的目标可能有:(1)借机会向新员工介绍企业的现实状况,希望新员工能更快地了解组织情况以融入组织,尽快进入工作状态;(2)希望芝芝在不影响自己在公司中地位和权限的情况下拿出解决公司管理问题的方案;(3)向芝芝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公司是一个中小企业,有许多东西是无法改变的,尤其是在权力分配方面,因此你不要试图改变公司的权力结构,打破公司的现状;(4)希望通过沟通,再争取一个支持者和助手,以帮助自己巩固和增强自己在公司中的权利和地位。(5)希望和第三者交流自己作为中小企业中的一员所要面对的各种裙带关系和权力纷争,获得对方的理解和共鸣。

在本次沟通中芝芝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沟通满足自己的成就和自我实现需要,因此更希望获得王经理的及时反馈,即使王经理不同意自己的观点也应该说明理由并肯定自己的做法和精神。而王经理则可能更希望芝芝在了解公司实际情况后,在少触及利益关系的前提下针对公司的管理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且这种方案有助于巩固提高自己的地位或者至少不受损害。由此可以看出,本次沟通失败的原因之一在于没有明确对方的沟通目标,从而向对方传递了不合适的信息。如芝芝提出的“管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很重要,公司中职责权限不清”等建议就与王经理的期望不符,而王经理则忽视了芝芝期望获得及时反馈和认可的需求,不但没有对芝芝的建议给予评价反而表现出很大的不满,并且强制性的很快中断了谈话,以后也没有做出任何反馈。

2、沟通原则

前面说过实现建设性沟通应该遵循一些原则。在本案例中沟通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沟通双方没有很好的掌握和运用这些原则。

望芝芝在了解公司实际情况后,在少触及利益关系的前提下针对公司的管理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且这种方案有助于巩固提高自己的地位或者至少不受损害。由此可以看出,本次沟通失败的原因之一在于没有明确对方的沟通目标,从而向对方传递了不合适的信息。如芝芝提出的“管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很重要,公司中职责权限不清”等建议就与王经理的期望不符,而王经理则忽视了芝芝期望获得及时反馈和认可的需求,不但没有对芝芝的建议给予评价反而表现出很大的不满,并且强制性的很快中断了谈话,以后也没有做出任何反馈。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教学法作业 篇5

1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独自形成一项新的政策,该种做法属于政策终结形式中的()。A替代B分解C合并D缩减

2传统理性模型对人的假设是()。B道德人C行政人D社会人

3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正修正,这种做 法属于()。

A政策均衡B政策终结C政策持续“无批评”原则典型地运用于()中。B哥顿法C零起点法D对演法

5政策持续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一个消极后果就是可能导致(B)A政策断裂 B政策僵化C政策均衡D政策失效6由群体成员对所有自己认为可以接受的方案投赞成票,得票最多的备选方案胜出,这种择案方法称作()。A正负表决法B孔多塞标准C博尔达计数

7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体现了()。A多数原则B赞成投票制D末位淘汰制

8认知均衡理论的提出者是()。A海森堡B海德格尔C海默

9光环效应最突出的特征是()。A客观和中肯B极端和绝对C相对和主观D以上都不对

10两个好处都想要,因不可同时兼得而产生的矛盾心理属于心理压力中的()。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D前后冲突

11英雄史观最为近似于下列哪种模型的观点()。A理性模型B渐进模型D团体模型12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让专家们在彼此隔离情况下交换意见的预测方法是()。

A专家会议法B正负表决法D同意表决法

13政策评估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A计划与准备C总结与报告 D搜集信息

14人们把决策活动中冠冕堂皇地进行拖延的做法喻为()。A新闻效应C红灯效应D乐队效应15提出满意模型的学者是()。B詹尼斯C林布隆D托马斯?戴伊

16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环境是()。A地理环境B国际环境C经济环境D政治环境

17下列()政策不同于其它选项。A例行政策B常规政策C程序性政策D初始政策

18外部评估最主要的形式是()。A学术团体评估B高等院校评估D专家评估

19“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A拉斯韦尔C戴伊D安德森

20政策规划的第一步工作是()。A设计政策方案B选择政策方案D评估政策方案

多选题

21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直接为公共政策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是()。

E托克维尔

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A人大决定B基本法C一般法律D地方性法规E宪法23从形式上看,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在横向结构上有哪几部分组成()

A立法决策E司法政策

24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有()。

25下列对象征性政策的叙述中正确的有()。B其目标在于产生物质性效果E政府想做,但心有余而力不足26依据政策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公共政策可划分为如下哪些基本类型()

E优抚政策

27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包括()。

A政治系统的合法化B公共政策的合法化C评估政策方案D宣传政策主张E政策对象范围的扩大

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政策评估决定了政策必然终结B政策评估决定了政策必然调整

C政策评估决定了政策必然延续29下列哪些政策属于政治政策()A工业政策E社会保障政策30后行为主义时期,在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公共政策学在方法论上的多样化主要表现在()。

E历史唯物主义

31在现代民主国家中,政策议程通常为如下哪两类()C行政议程D司法议程E立法议程

32边界分析法往往有下列哪些步骤组成。()A.相关性分析B.层次性分析C.饱和抽样D.诱导性提高E.边界估计答案:C,D,E

33通常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主体主要有()A政治领袖B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C民意代表和大众传媒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定型效应的是()。C指鹿为马E没有最好,只有更好35政策议程的内在引发机制包括()。C国际冲突E战争36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有()。B选民C利益集团

37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从众效应的有()。A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E我思故我在38公共政策在纵向结构上由哪几个层级构成。()B省政策C市政策

39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

40政策终结的主要形式有()。A妥协

41政策主体中的非官方参与者包括()。A政党B利益集团C思想库D大众传媒E公民个人

42美国学者罗杰·科布以政策诉求为标准提出的建立政策议程的类型包括()。

A自上而下型B自下而上型

43政策规划的原则包括()。A信息原则B系统原则C客观原则D效益原则E可行原则

44在下列政策系统内,表现为政策的塔形结构的有()。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策略–––战术地方政策–––基层政策D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

45以一项政策谋求达到的目标的数量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分为()。

B双目标政策D确定型政策E不确定型政策

46确定政策目标要遵循的原则是()47政策方案的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A紧扣政策目标C方案彼此独立D方案要有创新

48制定评估方案具体包括哪些工作()。

49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

华南师范大学远程教育 篇6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是一所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齐全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广东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于2002年2月被教育部批准成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是首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教育部推荐的“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机构6所高校之一,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学院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高起点、快发展、扬特色、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将络教育发展定位于创建学习型社会和构筑终身学习体系,并着力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目前在校注册学生规模5万余人,校外学习中心100余个,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和中国东部地区。

报名资格

各专业面向社会招生,招生对象以在职、从业人员为主。凡具备下列条件,不论户口所在地均可报名:

高中起点专科:具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学校毕业文化程度。专科起点本科: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以上学历。

入学方式

1.测试入学:由“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统一命题,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统一组织的机考。

教育学院或各校外学习中心所在地。

2、报名地点:深圳市龙华新区民治街道金地梅陇镇普金职业培训中心(塔西缇会馆二楼)(附近公交站台:世纪春城、金地梅陇镇)

联系QQ: 2978331701 报名电话:***刘老师

3、报名须知:报名时持本人身份证、相应的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学历(专升本)认证报告和近期蓝底1寸证件照电子相片,缴纳报名考试费74元。

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毕业证书:学生在规定学习期限内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专升本学生在读期间必训参加教育部关于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的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可颁发经教育部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学历的华南师范大学本科、专科毕业证书(加注“网络教育”)。

学位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按华南师范大学学位管理有关规定,由我校授予相应的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

特别标注:本招生简章在执行过程中,如遇国家教育部或其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台新政策,将按新政策执行。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教学法作业 篇7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

研究型大学作为传承知识、培育英才、传播文明的学术重镇, 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研究型大学建设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发展为 “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2]。 然而, 总体上看,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尤其是近年来招生规模急速扩大而引发采用国外教材比例低、双语教学比例低、参与产学研基地项目的机会少、获海外博士学位导师比例低等问题, 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容乐观[3]。 为此, 提升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已成为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关键。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 取决于研究生培养单位所提供的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导师指导、管理服务的质量。 研究生作为质量评价的主体, 对所接受的研究生教育的满意度评价, 成为新时期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 基于顾客满意度理论构建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模型, 探析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影响因素, 对改进研究生教育工作, 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文献综述、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说

目前关于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评价及提升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对策研究两方面。 在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评价方面, 主要涉及课堂教学满意度、多维生活满意度和教育质量总体等内容。这些研究多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为研究对象,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等实证方法, 研究维度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学术研究和监控制度[3], 讲授质量和学习质量[5], 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6], 研究生教育的个性化与创新性特征[7], 研究生学校满意度、 生活环境满意度和自我满意度等[8]。 在提升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对策研究方面, 学者们从构建研究生“科研—教学—学习连接体”[9], 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1]等角度, 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探讨了提升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 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构建了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影响因素评价模型, 以不同地区、不同培养层次的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实证研究, 同时, 也对提升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但是以往文献主要选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习质量等变量构建考察研究生教育满意度指标体系, 缺乏基于研究生期望和研究生感知质量的综合视角, 未对研究生感知质量从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和管理服务三个维度进行细分, 以研究型大学为特定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技术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成果更是少见。 因此, 笔者基于顾客满意度理论, 从研究生期望和研究生感知质量视角探讨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形成机理, 构建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研究模型, 以华南地区6所研究型大学研究生为调查对象, 实证分析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通过结构方程技术对概念模型所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为提升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 加强研究型大学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顾客满意度理论提出, 顾客满意度是顾客期望和顾客感知质量的综合作用结果, 其中, 顾客满意度是目标变量, 顾客期望和顾客感知质量是顾客满意度的前因变量, 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度是顾客满意度的结果变量。顾客期望是顾客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或服务前对其质量的估计, 顾客感知质量是顾客在使用产品或服务后对其质量的实际感受, 顾客满意度主要指实际感受同预期质量的差距, 顾客抱怨是顾客对质量的怀疑、否定的态度及行为, 顾客忠诚度是顾客推荐和重购意愿。 顾客满意度理论解释了研究顾客期望、顾客感知质量、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度的作用机理, 已被广泛应用于服务组织的顾客满意研究。

基于顾客满意度理论, 顾客满意度的前因变量是顾客期望和顾客感知质量, 顾客满意度的结果变量是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度。 相应地, 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前因变量是研究生期望和研究生教育感知质量, 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结果变量是研究生抱怨和研究生教育忠诚度, 其中, 研究生教育感知质量包括课程教学质量、科研训练质量和管理服务质量三方面。由此, 笔者构建了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研究模型, 如图1所示。

1. 研究生期望与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关系。 研究生期望是指研究生基于对研究型大学的品牌、学科特色和导师队伍的了解, 形成对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印象。研究生教育满意度是指研究生将其所接受的教育服务与预期比较而产生的高兴或失望、积极或消极的心理感受。研究生期望越高, 对课程教学质量、科研训练质量和管理服务质量的实际感知与预期差距就越大, 相应地, 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越低。 故本文假设:

H1:研究生期望负向影响研究生教育满意度。

2. 课程教学质量与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关系。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 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课程教学质量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设施装备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课程教学环节中, 教材越富有前沿性教学内容越充实, 教学方法越灵活, 教师综合素质和讲授水平越高, 教学设备越先进, 则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越高。 故本文假设:

H2:课程教学质量正向影响研究生教育满意度。

3. 科研训练质量与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关系。 科研训练质量是指研究生接受系统的、规范的科研方法训练, 有机会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 并获得科研津贴。 科研训练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模式, 让研究生接受系统的、规范的科研方法训练, 并让研究生在参加相关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 此外, 研究生科研资助和津贴可对研究生提供积极的激励作用。 故本文假设:

H3:科研训练质量正向影响研究生教育满意度。

4. 管理服务质量与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关系。 研究生教育需要科学高效的管理服务作支撑。研究型大学推行弹性学制, 加大研究生奖助学金资助力度提供良好的服务, 为研究生积极学习相关课程和接受科研训练提供激励。 管理服务质量越高, 研究生的精神压力和生活负担越少, 学习热情越高, 课程学习效果和科研训练效果越好, 则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越高故本文假设:

H4:管理服务质量正向影响研究生教育满意度。

5. 研究生教育满意度与研究生抱怨的关系。 消费者行为理论提出, 顾客满意度越高, 顾客抱怨的可能性越小。 研究生对课程教学质量、科研训练质量和管理质量的整体满意程度越高, 其向研究生管理部门抱怨、 向导师及向其他同学抱怨的可能性就越小, 即研究生教育满意度与研究生抱怨呈现负相关关系。故本文假设:

H5: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负向影响研究生抱怨。

6. 研究生抱怨与研究生教育忠诚度的关系。 研究生抱怨是指研究生在课程教学、科研训练以及接受管理服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怀疑、否定的态度, 以及采取口碑传播和投诉的行为。顾客抱怨与顾客忠诚度密切相关, 金晓彤, 陈艺妮等 (2009) 实证研究发现, 顾客抱怨可能性越低, 顾客忠诚度则越高[10]。由此可知, 研究生向研究生管理部门抱怨、向导师或授课教师抱怨, 以及向同学抱怨越多, 其向其他同学推荐该大学的可能性越小, 同时, 研究生抱怨直接影响研究生继续深造的意愿。 可见, 研究生抱怨与研究生教育忠诚度呈现负相关关系。 故本文假设:

H6:研究生抱怨负向影响研究生教育忠诚度。

7. 研究生教育满意度与研究生教育忠诚度的关系。研究生教育忠诚度是指研究生重复选择该研究型大学进行深造, 或向其他同学推荐该研究型大学的态度、意愿和行为, 是研究生基于教育满意度而形成的心理契约。 Brown和Mazzaro (2009) 的实证研究发现, 学生满意度显著正向影响学生忠诚度[11]。研究生教育忠诚度是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结果, 研究生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获得与期望相比的良好体验, 研究生教育满意度产生了积极的继续进修深造和推荐意愿。故本文假设:

H7: 研究生教育满意度正向影响研究生研究忠诚度。

二、样本特征与量表设计

(一) 样本特征

本文研究所用数据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于2013年10月8日至10月30日对华南地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6所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进行的现场随机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涵盖不同性别、年龄、专业、培养层次和培养类型的研究生。本次调查在上述6所研究型大学各发放调查问卷150份, 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 回收调查问卷876份, 回收率为97.3%, 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853份, 有效率为97.4%。

在853位被访者中, 中山大学141位, 华南理工大学144位, 华南师范大学140位, 暨南大学145位, 华南农业大学146位, 南方医科大学137位。在853个总样本中, 男性472人, 占总样本的55.3%, 女性381人, 占总样本的44.7%;22岁或以下26人, 占总样本的3%, 23-25岁371人, 占总样本的43.5%, 26-29岁362人, 占总样本的42.4%, 30岁或以上94人, 占总样本11.1%;硕士研究生511人, 占59.9%, 博士研究生342人, 占40.1%;文学专业82人, 占9.6%, 理学专业121人, 占14.2%, 工学专业101人, 占11.8%, 经济学专业115人, 占13.5%, 管理学专业122人, 占14.3%, 法学专业76人, 占8.9%, 农学专业41人, 占4.8%, 医学专业137人, 占16.1%, 其他专业58人, 占6.8%;学术学位研究生727人, 占85.2%, 专业学位研究生126人, 占14.8%。被访者涵盖不同性别、年龄、专业、培养层次和培养类型的研究生, 他们对调查问卷内容有较好的理解与把握, 因此, 本文的调查数据具有较理想的代表性和可靠度。

(二) 量表设计

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 包括性别、年龄、专业、培养层次和培养类型等指标; 第二部分是采用Likert5级量表测量的有关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及其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指标。对所有变量的赋值均从低到高排列, 1为“非常不认同”, 2为“不认同”, 3为“中立”, 4为“认同”, 5为“非常认同”。 为设计出有效的量表, 首先, 本文在研究假说的基础上, 借鉴被学者们多次使用的相关量表中的测量题项, 所有结构变量均采取多个测度项。本文根据已有文献反复修改这些测度项并设计相应的量表, 以保证问卷的内容效度。然后, 问卷由教育管理领域的3位研究生教育管理专家进行评审, 根据其反馈意见对问卷进行完善。 同时, 邀请华南农业大学50名硕士研究生和50名博士研究生进行问卷预调查, 对问卷各个变量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分析, 最终形成28个测度项。 测度项具体内容及得分如表1所示。

三、实证分析

(一) 测量模型分析

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对变量的信任、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进行检验。信度指量表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Cronbach’sα值用来测度模型中各因子的信度, 复合信度 (Composite Reliability, CR) 则用于衡量各测度项的内部一致性。量表的信任和收敛效度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所有因子的Cronbach’sα值和CR值都高于0.7, 表明测度项都具有很好的信度。此外, 所有测度项的标准负载都在0.7以上, 且都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 以及各因子的平均抽取方差 (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 AVE) 都高于0.5, 说明测度项均拥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对于区别效度的检验, 可以比较因子的平均抽取方差的平方根是否大于该因子与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 如果大于, 表明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区别效度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各个因子的平均抽取方差的平均根 (表中对角线上黑体数字) 均大于相应的相关系数, 所以各个因子之间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二) 假说检验

本研究使用结构方程软件Lisrel 8.7对所提出的结构模型假说进行检验。表4为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标和判断准则。 所有指标均达到理想水平, 所以本研究的模型拟合优度良好。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如图2所示。 图2, 研究生期望对研究生教育满意度有负向显著影响, 课程教学质量、科研训练质量和管理服务质量对研究生教育满意度有正向显著影响, 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对研究生教育忠诚度有正向显著影响, 其中, 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对研究生抱怨有负向显著影响, 研究生抱怨对研究生教育忠诚度有负向显著影响。

因此, 检验结果显示, 所有路径都显著。 H2、H3、 H4、H5、H6和H7在显著性概率P<0.001水平下显著, H1在显著性概率P<0.01水平下显著。 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回归判定系数R2为0.641, 显示本研究模型和数据拟合结果良好, 解释了较高程度的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

四、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根据前面数据分析, 本研究得出主要结果有:

第一, 研究生期望对研究生教育满意度有负向显著影响, 路径系数-0.280。 由此可知, 研究生期望越高, 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就越低。当前, 我国部分研究生对研究型大学的品牌美誉度过度向往, 对导师的科研指导过度依赖, 对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过度自信, 因此对师资力量、教学模式和科研激励等存在不满。究其原因, 一方面近年来研究型大学建设中利用新闻传播媒体不断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从而让研究生形成较高的预期;另一方面, 研究生对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培养目标和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客观的、深入的认识, 从而对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形成过于理想化的主观愿望。因此, 要提高研究生教育满意度, 必须控制研究生预期。

第二, 课程教学质量对研究生教育满意度有正向显著影响, 路径系数0.417。由此可知, 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越灵活, 教学设施越先进, 教师综合素质越高, 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就越高。然而, 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与本科教学内容重复, 选用国外英文原著教材比例不足, 前沿理论和知识比重不高, 课堂教学互动不足等缺陷。提升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 必须增强研究生课程内容前沿性, 构建符合专业特点的课程体系, 加强案例教学和研讨教学比重。因此, 推进教学改革, 是提升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三, 科研训练质量对研究生教育满意度有正向显著影响, 路径系数0.592。科研训练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从而对研究生教育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我国近年来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强调要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研究生对科研训练的满意度较高, 66.0%的研究生对科研训练情况感到满意, 仅有7%的研究生对科研训练表示不满意[4]。因此, 为进一步提升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科研训练质量满意度, 必须为研究生提供更多参与课题申报, 接受规范科研方法培训和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的机会。

第四, 管理服务质量对研究生教育满意度有正向显著影响, 路径系数0.206。可见, 加强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的后勤管理和学籍、助学管理, 实施公开、公平和高效的研究生管理服务平台和机制, 有助于提升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因此, 为有效提高管理服务质量, 必须改变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管理服务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 优化研究生管理服务机制, 提高管理服务效率, 提升研究生管理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为研究生教育提供良好的服务支撑保障。

注:***、**、* 分别表示在 P<0.001,P<0.01,P<0.05 的水平下显著。

第五, 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对研究生抱怨有负向显著影响, 路径系数-0.804。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综合评价越高, 其抱怨的可能性越小。因此, 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在教学互动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隐患, 继续优化研究生教育模式是降低研究生抱怨的重要手段, 从而可提升研究生教育满意度。

第六, 研究生抱怨对研究生教育忠诚度有负向显著影响, 路径系数-0.265。这说明研究生对研究型大学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和服务管理存有怀疑、否定或投诉越多, 其继续深造并向他人推荐的可能性越小。同时, 研究生抱怨会带来负面的心理反应和口碑传播, 不良情绪会降低研究生的积极性, 从而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不严格等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研究生教育忠诚度的提高。因此, 应重视研究生抱怨, 加强对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评估和监督。

第七, 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对研究生教育忠诚度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路径系数0.836。对教育质量感到越满意的研究生, 他们学习和科研兴趣越来越浓厚, 在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得到自我满足感。因此, 提升研究生满意度可激发研究生的热情和求知欲, 有利于形成较高的研究生教育忠诚度。研究型大学优化课程结构、完善科研训练制度、改进服务管理水平、提高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和研究生教育忠诚度, 是建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 本研究得到以下启示:第一, 恰当树立研究型大学品牌形象和定位, 通过新闻媒体和行业组织宣传办学特色、学科平台和培养机制, 引导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形成科学合理的预期。第二, 优化研究型大学课程教学理念和模式, 引进国外前沿教材和文献, 增加双语教学和研讨教学的比重。第三, 改革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机制, 注重科研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的综合考核。第四, 创新研究生校企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模式, 通过产学研联合培养等途径, 培养具备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第五, 营造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环境, 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推动中外合作办学, 加大对研究生访学研究、短期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资助力度, 形成跨文化交流的校园环境。第六, 加大对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学、科研和资助的投入,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培养单位多渠道筹集经费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第七, 加强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条件和能力建设, 建立仪器设备与平台、重点实验室和产学研实践基地等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最后, 建立研究型大学多元化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 加强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专项奖学金等对研究生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展涛.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01) .

[2]杨林, 刘念才.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分类与定位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11) .

[3]全守杰, 王斌.研究生眼中的研究生教育——基于江苏7所大学的调查[J].现代教育管理, 2013 (08) .

[4]周文辉, 王战军, 刘俊起, 李明磊, 吴晓兵, 周玉清, 赵清华.我国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基于在读研究生的视角[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2 (12) .

[5]刘武, 张金凤, 陈玉芬, 高青.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满意度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 2009 (12) .

[6]郭海燕, 魏遵锋, 石中英.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 2012 (10) .

[7]薛二勇.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策略与方法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06) .

[8]杨秀兰, 郭勇, 赵智, 陶群, 陈发俊, 夏果.在校研究生多维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 (07) .

[9]王福胜, 刘少雪.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要夯实科研——教学—学习连接体[J].现代教育管理, 2011 (02) .

[10]金晓彤, 陈艺妮, 于丽.基于感知公平的顾客抱怨处理满意度与顾客忠诚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 2009 (06) .

上一篇:建设社区警务室工作六法下一篇: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