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工作会议简报(精选13篇)
农业科技工作会议简报 篇1
日前,2017年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农业生产与食品工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都是当前热门话题。在此次会议中,与会人员也多次提到“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等关键词,食机行业也需关注系列动向明确大方向,在未来发展中贯彻创新意识,推动全领域升级提档。
参会代表围绕徐南平副部长重要讲话精神,就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扶贫等工作进行了认真学习和分组讨论,并进行小组总结交流,对2017年农业农村科技重点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农业科技工作会议简报 篇2
当今我国农业面临几个重要挑战:一是农业增收, 二是结构调整, 三是粮食安全。而农业机械化在这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农业机械化及农机化技术的推广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着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 农业机械化不仅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农机推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农机推广工作难度加大, 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义
2012年《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意见》指出:当前,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农业机械化正处在加快发展、改善结构、提高质量、拓宽领域的重要阶段。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的物化载体,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有利于实现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 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技术体系;有利于加快推广农机化先进适用技术, 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不仅关系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而且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 它是前提与保障, 要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就要在农业生产组织上实现一体化和专业化, 农业生产的方法也要进步, 实现方法上的科学化。以后的农业生产, 会采用先进的技术, 大型收割机在田间耕作, 不再需要人执行, 采取高新技术, 采用电脑操控或遥控操作, 就要求将先进的技术与大型农机结合起来,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以实现农业的机械化与现代化。
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要求农业机械化。就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看, 无论是技术还是农业的机械化程度, 都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 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大部分地区还采取手工作业的方式, 使用的农具还是老式的工具, 如锄头、镰刀、犁等, 没有人工就无法作业, 生产能力水平极其低下, 毫无技术含量可言, 生产的时间过于长久, 浪费人力资源, 在土地里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没有时间做其他工作, 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人力。同时土地的利用率十分低下, 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采用农机具进行耕种和收割, 不仅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 更节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这样就可以有很多时间进行别的作业, 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 只有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劳动生产率水平低、耗费大量劳动力、浪费农业时间、土地利用率低等现象, 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节约大量劳动力和劳动时间, 提高土地利用率,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提高, 从而实现农业的机械化, 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我国基层农业机械化现状
1. 推广机构不完善, 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开展农机技术推广, 单靠省、市、县 (区) 级推广站是不够的, 只有健全高效的乡 (镇) 农机推广服务体系, 才能将成熟的农机化新技术迅速推广。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乡 (镇) 机构的改革, 原来的体系结构已被打破。乡 (镇) 机构并缩, 人员精简, 农村各站合并成一个中心站, 而中心站事物较多, 业务量大, 推广人员身兼数职, 既搞管理、培训, 又搞监理和技术推广, 推广工作大多以突击方式进行, 加上现有的推广装备、机具条件跟不上, 跟踪服务和指导比较少。有些农机化新技术推广项目到乡 (镇) 就断了线、落了空, 保证不了农机工作的正常开展。
2. 推广经费难以保证, 业务经费短缺, 投入不足, 制约农机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农机化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基层农机推广系统缺少推广业务专项经费,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受到严重影响。推广工作从机具的引进到实验、示范、推广、验收等每个环节都需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些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所用的机具大多是由厂家、农机供应部门临时提供, 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缺乏培训经费, 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未得到及时更新、调整。各县、乡 (镇) 级农机推广机构人员调整变化较大, “新”人搞技术推广的现象普遍, 推广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少, 还有一部分科技人员是较早毕业的大中专学生, 知识结构陈旧, 缺乏现代高新理论培训和新技术的实际操作经验, 有些相关部、科技院所等单位举办的农业科技创新、技术交流等高级别培训班、研讨会因没有经费不能参加, 出国考察项目因经费短缺不能进行。部分科技人员因长期得不到有效的专业培训, 已不能站在科技前沿引领农机事业向高层次发展。
县、乡 (镇) 级农机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差、推广手段落后。用于教学讲课和培训用的投影仪、测试农机化新技术各种数据的仪器设备较缺乏, 一些必要的测量、检测根本无法进行, 只能按经验估计。另外由于摄像设备少, 一些先进的农机作业环节得不到录放, 推广新技术只能依靠现场会进行宣传, 宣传面窄, 大部分想运用新技术的农户根本看不到。基本设施不完善, 宣传效果差, 影响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力度。
农机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严重不足。农机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基地比较薄弱, 县级农机推广基地多数在县的农业园区内, 大多数没有单独的农机技术示范园区, 农机化新技术试验、示范不专一, 不突出。这种状况影响了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 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公益性农机技术推广、培训工作的开展。
三、对策与建议
1. 争取当地政府对农机推广工作的支持。
近几年, 中央对“三农”工作非常重视, 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新农村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 农机部门应尽全力争取当地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因此, 围绕当地实际和农民需求, 政府要做好先进、高效、实用的农机推广工作, 以符合当地实际和农民需求。为此, 要在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充分掌握当地农民需求信息, 推广先进实用的农机技术和农业机械。围绕当地经济支柱产业, 研制推广农业机械。充分利用当地生产条件, 召开不同作业形式的农机作业现场会, 请当地政府领导参加, 做好领导的参谋, 使领导及时掌握农机工作的动态, 将农机推广工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作用、农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准确及时向当地政府反映, 争取政府的支持。
适当增加培训经费专门用于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 提高农机推广人员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打造一支专业化、现代化的农机推广队伍。新的形势要求从事农机工作的人员有快速掌握、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定期、不定期的分批次、分层次开展各种培训, 除进行农机新技术培训之外, 还要进行新农机具等常用机械的使用维修技术、更要加强新型现代农业机械的技术培训和对市场经济、现代企业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 培育出新型农机推广人才。只有通过学习和培训, 不断提高农机推广队伍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 才能保证充分发挥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推动新形势下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增加农机推广系统资金投入在整个农业资金投入中的比重。不断改善办公条件和工作条件, 逐步增强推广服务功能, 从而确保农机推广部门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安排专项农机推广经费, 用于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 尽快提高农机化的科技含量。
2. 建章立制, 进一步调动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充分发挥乡镇农机推广机构的作用。将市乡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中, 调动乡镇农机人员的积极性, 使他们工作安心、尽心、尽责, 保证各项农机推广工作的基础工作顺利完成, 保证各种农机信息能及时传递。
3. 加强职业培训, 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经常组织农机人员进修学习, 进一步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采取必要的手段鼓励农机推广人员学习各项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自身素质为农机推广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为推广工作提供原动力。
4. 健全市、乡、村农机推广信息网络。
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观念更新十分重要, 只有观念、知识和政策不断更新, 才会有农机化的迅猛发展, 为此确保农机信息畅通非常重要。以各乡镇、街道为单位, 在各农业产业中建立农机推广示范点, 通过示范点收集各产业对农机的需求情况。示范点的建立要求在农业示范园区、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农机专业户等基地, 这样较能体现农业区域经济的特色。通过建立农机行业协会获取农机需求情况和作业信息。建立与农业各种协会的联系制度, 在互联网上收集各农机企业的信息, 以保持与农机企业的联系, 获取企业信息的最新动态。另外, 可与各种农机研究所建立信息关系。多元化的信息平台让农机推广部门、用户、生产企业、科研单位互相融为一体, 及时快速地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
5. 促进推广形式多样化。
建立科、工、户为一体的农机新产品开发研制推广机制。将农机生产企业、科研院校、农机用户、农机推广部门联系起来, 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 加大农机推广力度, 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如传统的示范基地模式推广, 农机大户、科技大户示范带头推广, 农村致富能人带头推广, 组织农机科技示范带头人外出参观学习, 通过多渠道的推广加快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步伐, 真正发挥农机推动工作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因此, 加快农业机械化及先进农机技术的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基层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义、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以期对我国基层农业机械化起到促进作用。
农业科技工作会议简报 篇3
张桃林指出,2014年农业部财务工作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强农惠农政策取得新实效,预算保障水平稳步提升,财务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财务管理更为规范严格,财务队伍建设实现新进展,为部党组中心工作、部基本职能履行和部属单位正常运转有效发挥了支撑保障作用。
张桃林要求,当前要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财政支农政策创新,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二是组织编制部门中期财政规划,深入推进部门项目优化整合;三是坚决落实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决定,切实做好整改落实工作;四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五是认真抓好部系统有关改革政策的落实,保障每个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六是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规范财务资产管理;七是全面开展社团财务专项检查,促进社团健康发展。
安全工作会议简报 篇4
6月21日下午13:30分,乡教育辅导站在初中会议室召开教师安全工作会议,由全辅导站教师参加,杨正辉站长主持并作了重要讲话。
首先,传达了6月20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法制教育和学校安
全工作会议的所有文件精神;其次,签定了自驾车教师安全管理责任书;第三,学习《教育局2013年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文件精神,开展“落实十查十看,规范师德师风”自查反馈活动,并要求将警示牌立在办公桌上,对照分析,提升内涵。最后,对近期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和迎接省、市、县级教育督查工作做了具体要求:
1、进一步提高对中小学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认识,落实“十查十看”内容,做合格人民教师。
2、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日常安全和管理工作,把各项防范措施落到实处。
3、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提高家长的监护意识。
4、加强假期间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向学生传授自救自护知识。
5、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及时上报突发事件。
6、进一步完善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校园安全事件的追究机制,加强督导检查,加强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进行重点排查和限期整改工作。
7、利用师生集会进行安全教育讲座,加强对师生交通安全、食
品安全、防灾害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后勤工作会议简报 篇5
崔刚首先充分肯定了后勤工作多年来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他强调后勤要牢固树立团结协作意识、责任危机意识、改革服务意识、大局担当意识和廉洁道德意识,在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改革、发展与稳定”“学校、部门和个人利益”“历史与现实”等“四个关系”的同时,明确推进模拟企业化运行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厘清管理体系职责,建立后勤“十二大”管理系统,把是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益、提高工作质量、开源节流、推进稳妥的绩效改革作为推动工作良莠的标准;认真制订校园整体规划,以规划完善校园的基本建设,规划强调历史与现在、品位与实用、科学与民意、功能与整体的结合;根据学校的特色、内涵,有意识地推进后勤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加强道路、垃圾桶、车棚、绿化园林和后勤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完善制度,确保执行到位;通过推进服务品牌并从行动上积极改善并形成后勤形象,要求后勤工作落实不过夜,切实贯彻“马上就办”“随叫随到”“服务可信”等工作评价机制。
戴斌荣充分肯定了后勤工作,指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保障离不开后勤,后勤在全校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地重要作用。戴斌荣强调,面对师生的新要求和高期望,后勤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要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定期组织召开师生座谈会,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使后勤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水文工作会议简报 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精神,全面加快我市水文事业发展,3月29日下午,市水文站组织召开了全市水文测站标准化管理工作会议,市水文站及各区、县(市)水文站标准化工作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省水文局站网处专家到会指导。
会上,各区、县(市)水文站就水文测站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思路和进展情况进行了交流汇报。省水文局专家对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工程量、设施设备建设等内容进行了解答和指导,然后从水文测站标准化工作的定位、工作重点等角度做了专题讲解和强调。与会人员就水文测站标准化管理验收标准的修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研究,积极出谋划策,结合实际执行情况发表了意见建议。
会议强调,标准化工作作为“五水共治”水利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大家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20水文测站标准化创建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更要切实做好从“要我做”到“要我做”的转变。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要提高认识、主动作为,把标准化创建作为技术上的任务来抓实做好;二是要周密部署、用心规划,放远视野来排计划、谋思路,同时集思广益,多借鉴、多总结,求突破;三是要市县联动、查漏补缺,不断加强各级水文部门的沟通交流,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实现联动发展,切实提高我市水文测站的标准化、现代化水平。
农业科技工作会议简报 篇7
会议期间举行了首批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授牌仪式, 举办了农业物联网应用、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追溯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专题研讨, 集中展示了农业信息化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新应用和新模式。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展示了自行研发的农业生产监控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猪舍、鱼塘、畜禽、大田等各种农业生产参数情况, 使农业生产管理变得更加简单轻松。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的展示尤为生动活泼, 该中心把处于智能监控下的蔬菜大棚形象地绘制成3D效果图, 还塑造了一个卡通农民形象, 通过游戏互动的形式来管理和控制大棚的生产过程。
在辽宁12316金农热线展示区, 许多与会代表纷纷驻足观看。为充分展示热线的服务模式、服务成效, 依托成熟完善的远端虚拟座席技术, 在一、两天时间里, 金农热线的呼叫中心迅速“空降”至数千里之外的宜兴会场, 专门抽调的咨询分析师团队当场接听、解答农户的咨询电话, 直观、真切、生动的服务场景吸引了众多与会代表的关注, 部委领导和业内专家充分肯定了辽宁12316热线服务工作, 各省同仁在观摩之余, 纷纷询问热线建设与服务工作的相关细节。
历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 目前金农热线已经拥有自主开发的多功能信息平台, 具备呼叫处理、语音信息发布、数据存储处理、短信收发、Web信息推送、客户端信息推送、用户管理、统计分析、内部交流等多种应用功能, 可承载32席共90余路并发呼叫和短信服务。热线的服务内容涵盖种养技术、农事提醒、价格走势、供求动态、政策咨询、产品推介、医疗卫生、交流互动等10余个门类, 有效满足农民群众日趋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浅议科技英语的特点 篇8
关键词:科技英语 特点
科技英语是一种严肃的书面语,叙述客观,表达确切,语言简明,流畅自然,逻辑严密。这些特点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且在叙述时要开门见山,让读者立即抓住文章的重点。严复提出的“信”即忠实地保持原文的内容和风格。“顺”则是赋予译文以通顺、流畅的表达方式。科技英语翻译的首要标准是“信”,但不可唯“信”而不“顺”。
一、词汇特点
科技英语是工作者彼此进行学术交流、向广大读者介绍科学知识时习惯运用的一种语言体裁。科学工作者注重效率,习惯用最少的词汇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因此科技英语中的词汇也有它独特的词汇特点。了解其词汇特点,有助于我们的阅读和翻译。科技英语中词汇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借用外来词、日常英语词汇赋予新义、新造词。在科技英语当中,大部分的科技词汇直接来源于拉丁语和希腊语,我们熟悉的词science和technology分别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
二、词类转换特点
词类转换是科技英语的显著特点之一,“用得当,译得通”,不然译文可能生硬晦涩。
词类转换不仅可以把名词转换成动词,形容词转换成名词,也可以把主语转换成宾语、定语,译成谓语。例如:
A large steam engine may have as much power capacity as 100,000 horses大型蒸汽机的功率可达100,000马力。
Water has a greater heat capacity than sand水的热容比沙大。
三、句法特点
科技英语中使用较多的是祈使句、陈述句和长句。
1在阐述命题、接题、解释实验、说明设备的使用方法、介绍流程时常用祈使句。如:
For user programming instruction,refer to the programmer Information Section 对于用户的编程指示,请参阅“编程员信息部分”。
2科技英语中要表示一些定义、定律和定理,要描述实验过程和阐述自然现象。因此大量使用陈述句。如: All radiant energy has wave like characteristics所有的辐射能都具有波的特征。
3科技英语中还常有长句和复合句来表达复杂的内容和概念。
四、修辞特点
科技英语不以激发读者的感情为目标,但不少作者为了使文章有趣易懂也采取用些修辞手法。
1比喻。在科技英语中,比喻修辞格应用十分广泛。如:
The inventors also suggest that the system could watch traffic to help catch stolen car
发明者还说,这种系统还可以盯住来往的车辆,发现被盗的汽车。“ watch” 是“注视”“看守”的意思,traffic是抽象名词,指“交通”,比喻来去的车辆。本句把这个系统监视来往车辆犹如人在注视一样,让汽车司机小心谨慎,遵守交通规则。
2借代。借代的特征是联想和想象,达到表达形象、生动的修辞目的。例如安装在飞机上的能接受放大信号,其内部结构不明的记录装置,外表的颜色是黑色的,形状似匣子,因此得名为“黑匣子”如:
Today,it can be said that wheels run AmericaThe rubber tires of the automobile move America through work and play今天我们说,美国是靠汽车轮子运转的,汽车的四个轮子载着美国人去上班,去游玩。America表示整体概念,用来代替部分,即美国公民,使语言富有幽默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学科、新领域应运而生,科技新词汇大量涌现,大大增加了科技翻译的难度。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掌握科技英语的特点,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汉语能力的培养,愿此论文为大家科技英语的了解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张梅岗科技英语修辞[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庄传异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朱利勇,朱志娟简论科技英语的词汇特征[J]中国科技报,2005(24)
4邓颖涛论科技英语的翻译[J]平定山师专学报,2003(6)
城建工作会议简报 篇9
周涛主持会议并讲话,分析了城市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马辉在讲话中论述了当前城市工作的重点,提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具体要求。
周涛指出,近年来,江油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容量不断扩大,城市建设各个方面都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部分领域的先进做法走在了全省、绵阳市的前面;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江油城市发展中规划建设重外延轻内涵、“摊大饼”式建设等问题突出。要成立专项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梳理解决发展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为下一步城市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周涛强调,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对城市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城市不仅仅是工作、居住的场所,更应该是绿色的城市、人文的城市,要结合历史人文资源和现实基础科学规划设计,按照聚焦重点、有序突破、协调推进、提升城市品位的要求,打造具有江油特色的精品项目和标志性建筑。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城市的核心是人,要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等城市工作价值取向,以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为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标尺,切实解决好买菜难、停车难等群众关注关心的民生问题。
县财政工作会议简报 篇10
2006年全县财政工作会议在我局召开
2月23日,在局机关五楼会议室隆重召开了2006年全县财政工作会议。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参加会议的有局机关、会计核算中心和乡镇财政所的全体成员,县人大、县政协有关领导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
杨文英副局长主持。在会上薛建中副局长代表局党总支对我县“十五”期间财政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对2006年财政工作进行了安排。陈商珠副局长宣读了表彰决定,并对2005年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颁奖。最后,李宝珠局长和县人大、县政协的领导分别进行了讲话。
薛建中副局长在通报中指出,“十五”期间,我县财政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就:财政收入蛋糕越做越大,由2000年的1.38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6.58亿元,增长3.8倍;2005年财政总支出达到3.02亿元,不仅实现了“保工资、保稳定、促发展”基本目标,还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着力解决了农村“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吃水难”等实际困难,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社会和谐,初步构建出我县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机关面貌也发生很大变化,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财政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在安排2006年财政工作时,他指出我们财政部门今年要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巩固培育新型财源,建立长效增收机制。同时要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做好社会保障工作,重点要落实好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要进一步强化依法理财和为民服务理念,提高财政监管质量,增强财政法制建设,打造好财政机关干部和全县会计人员两支队伍。
李局长在总结讲话中阐述了三点意见:一是完成今年7.2亿元的收入任务问题不大,但鉴于我县个人部分的支出增长很快,加上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今年的财政支出压力依然很大;二是财政部门改革已初具成果,近年来我们相继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中小企业担保服务中心、投资评审中心,有效加强了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对惠农资金实施“一卡通”发放办法等等,将财政工作逐步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但这些工作还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一卡通”发放,真正将其落实好今年的工作任务还很艰巨;三是政风行风工作成绩很好,我局2004、2005年连续取得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第一名的好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如个别股室、个别人员服务态度生硬、政策解释不清等问题,作风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他要求全县财政干部职工今年要继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将财政工作做得更好。
会上,县人大副主任李瑶璋和县政协副主席田水旺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过去五年来的财政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后的财政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会后,县局领导同受表彰的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个人进行合影。
(办公室)
供稿:张红明
浅议农村生态农业发展技术 篇11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二、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管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认识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毕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容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总结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三、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管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掌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掌握的。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四、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掌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特别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特别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常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新晨范文网
五、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农业科技工作会议简报 篇12
上一次全国农机化科教工作会议距今已有近10年时间了。10年来, 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采取有效措施, 大力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投入逐年增加, 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快, 科研开发、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等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科研开发积极进展。近10年来农机化科研开发取得一大批重要成果。机械化谷物收获、水稻机插秧技术和机具基本成熟, 玉米、马铃薯、油菜联合收获等关键技术和相关机具研究加快发展, 2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研发获得成功, 花生、甘蔗等大宗经济作物机械化收获技术研发实现突破, 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高效植保、牧草生产和草场改良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成果成熟转化。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在一些领域开始应用, 农业机械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研发长足进步。农机检测技术、维修技术、标准化研究和软科学研究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科研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一些骨干农机化科研院所通过整体转制焕发了活力, 研发实力大幅提升。
———技术推广深入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推广范围不断扩大, 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 规模逐年扩大。近10年来, 累计建设部省级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示范县 (区) 600多个, 为多项技术组合、集成配套以及工艺技术规范的探索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农用航空有新的发展。农机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和建设步伐加快, 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逐步明确。
———教育培训不断加强。农业机械化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在改革中发展, 培养和输送了一批高层次农机化管理和科技人才。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逐步规范。积极组织开展全国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 扎实推进农机化管理、技术和作业服务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拓宽人才培训渠道, 依托农机驾驶培训、“阳光工程”、“金蓝领计划”等培训工作和项目, 年均培训农机化人员400万人次以上。农机化职业技能鉴定和开发快速发展。
———技术鉴定依法推进。依法制定了《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和有关配套规章。鉴定体系进一步完善。
———国际交流日益活跃。在国内研发的同时, 从国外重点引进和成功消化吸收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高速机插秧技术、设施农业技术、高效植保机械、薯类收获机械等多项农机化关键技术与装备, 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机化学术交流活跃, 承办了一些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多次在国外举办农机展览展示活动。引导扶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小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扩大出口, 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回顾总结多年来我国农机化科技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效,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以下基本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产学研推相结合。农机化教育培训院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鉴定机构、推广体系共同构成农机化科技教育发展的有机链条, 缺一不可。只有将其紧密结合, 协调推进, 形成合力, 才能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研究、转化、应用的质量和效率。
二是必须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发推广过程中, 只有做到农机农艺有机融合, 实现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环境技术效应乘数叠加, 让农民广泛接受和掌握, 才能形成现实的农业生产力, 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是必须坚持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相结合。以技术创新推动农机化机制创新, 以机制创新推动技术创新, 互相促进, 相得益彰。在狠抓农机化技术创新的同时,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机制创新, 不断完善, 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 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造精神。
四是必须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在教学、培训、科研、推广等工作中, 需要在鼓励多出成果的同和技术能手, 以出成果促进出人才, 以出人才带动出成果。
2 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不断增强做好农机化科技教育工作的责任感
近年来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 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它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 有效解决了小规模经营与机械化大生产的矛盾, 既走出了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又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成功实践, 同时推动了农村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农机作业服务已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 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重要因素, 先进农机装备广泛应用已成为吸引高素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纽带。因此, 推进农业机械化是挖掘农业特别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潜力的现实选择。
目前, 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农业生产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对农机化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部研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推动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 装备结构不断优化, 粮棉油糖等作物田间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养殖业、林果业、渔业、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 农机自主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显著提升, 农机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对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15年, 农机总动力达到9亿千瓦,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5%, 农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逐步形成一批拥有国际先进性能指标的农机产品、核心技术。到2020年, 农机总动力达到9.5亿千瓦,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 建立完善的农机自主创新体系, 能够自主制造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关键农机产品。实现以上目标, 条件有利, 任务艰巨。
着眼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 最大的“短板”和“瓶颈”在科技教育, 最大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科技教育。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 加强农机化科技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是夯实农机化发展人才基础。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 很大程度上是造就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 也是广大农机科技人员施展和贡献智慧才华的过程。农业机械作为工业科技与农业科技集成的产物, 研究设计工作者、推广示范工作者具有丰富的科技及管理素质, 必然要求其使用者、经营者具备良好的操作经营技能。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要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 稳定壮大农机化科技人才队伍, 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 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素质, 造就更多操作和经营能手。
二是保障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随着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引发了对农业机械产品的全面的、多元化需求。在不少领域, 机具研发空白或是适用性不高, 导致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低, 成为制约优势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 加强对农机手的教育和培训, 才能在继续提升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同时, 不断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 同时提升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 才能在推动农作物耕种收环节机械化的同时, 推动种子处理、灌溉、植保、烘干、贮藏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 全面提高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领域机械化水平, 全面满足现代农业装备需求。
三是支撑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我国农机动力总量虽呈连年快速增长态势, 但农机装备结构“三多三少” (动力机械较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具较多、大中型机具少;低档次机具较多、高性能机具少) 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各个作物、各个环节、各个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农艺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由于研发设计和制造工艺等原因, 不少农机产品性能和质量不稳定, 甚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要加强科研开发, 广泛试验实践, 密切农机农艺结合, 丰富农机产品种类, 提高农机化产品和技术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 给农机使用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引导农民使用高性能机具和多功能复式作业机具, 逐步淘汰更新能耗高、效率低的老旧机具, 实现农机装备结构的优化。
四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效益是推动农机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持续加强科研开发, 才能满足农民对提高农机产品质量、作业效率、舒适性等各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 才能研制出经济适用、节本增效的农业机械, 探索出符合农业生产实际的农机化技术路线, 激发农民购置更新和经营使用农业机械作业的积极性。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充分发挥科技教育支撑引领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作用, 在能力、机制、手段、人才建设等方面, 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理论研究基本停滞, 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集成配套不够, 农机化新技术和新装备研究储备和有效供给严重不足。
二是科教大协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农机化科教资源分散, 缺乏有效分工和密切协作, 影响了农机化科技整体合力的发挥。存在低水平重复研究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 既浪费了原本就有限的资源条件, 又降低了创新效率, 很难形成研究积累和重大突破。一些领域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 成果实用性不强, 推广价值不高。
三是条件手段落后。各级财政对公益性农机科研和农机化教育培训缺乏长期稳定的投入, 科研教育手段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善。农机制造行业长期处于微利状态, 企业创新基础薄弱, 动力不足。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仍很突出。
四是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农机化科技人才总量不足, 结构不甚合理, 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领军人才偏少;人才成长导向与评价体系欠科学, 不利于各方面人才脱颖而出;农机手科技素质总体水平偏低, 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亟待提高。解决以上问题, 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发扬只争朝夕、艰苦奋斗的精神, 理清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去推动, 积极协调、争取政策资金投入去扶持, 部门联动、创新体制机制去改善。
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对科技教育在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机化科教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真正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抓出成效。
3 开拓创新, 扎实工作, 努力提高指导农机化科技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农业机械化科技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认真贯彻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牢固树立“科教兴机”的理念, 落实完善扶持措施,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推进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 发挥优势, 整合资源, 强化协作, 构建产学研推有机融合、新型高效的农业机械化科技教育体系, 促进队伍能力素质加快提高, 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加快突破, 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推广, 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科技教育水平, 支撑引领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注重自主创新, 进一步增强农机化科研开发能力。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的方针, 以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为目标, 进一步增强农机化科研开发能力。要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并举, 切实扭转新技术、新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局面。要通过技术创新, 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关键技术动小麦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升级换代, 基本解决我国粮食生产机械化技术问题;创新开发棉花、油菜、甘蔗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 努力提高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 积极发展丘陵山区机械化, 加快实现“大农业、大农机”的格局;开展节水、节肥、节地、节种、节药、节油技术和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跟踪国内外信息、电子、生物、液压等高新技术的发展, 研究新农艺对农机作业的新需求, 搞好技术储备, 增强我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的后劲。
加强农机化软科学研究和科技情报信息工作, 始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大局开展研究, 提出对策措施和建议, 要重点研究购机补贴政策对农机化事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研究农机化发展在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跃升过程中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加强对农机化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研究。要针对洪涝、干旱、雨雪冰冻、台风等常发性重大自然灾害以及重大动植物疫病流行等农业突发事件, 积极开展农机化应急科技服务研究, 充分发挥农机化在抗灾救灾和应对农业突发事件中的积极作用。
要积极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农机化科技投入机制, 促进农机化科技投入逐步提高。调节投资结构, 把财政投资集中在农业机械化基础科学研究、行业重大共性和关键性技术开发、农业生产关键领域和重点作业环节瓶颈机械化技术攻关等方面, 使重点科研机构、优势科研团队和优秀科研人员得到长期、稳定、持续的支持。
第二, 注重示范引导,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围绕全国农机化发展中心任务, 抓好农业机械化重点技术的示范推广, 加快普及应用主要粮油作物种植、收获等环节机械化技术, 积极推广棉花、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 重点做好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化肥深施、水稻育插秧、秸秆还田与捡拾打捆、玉米收获、薯类收获、高效植保和旱作节水等主推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推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为重点, 促进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农用航空。
要通过加强农机技术鉴定、制定和完善《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手段, 不断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化技术与装备的推构、队伍、运行机制和条件建设, 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乡镇或区域性农机推广站。
针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公益性特点,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支持, 加大农业机械化适用技术的推广资金投入力度, 加快技术的推广应用。要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 利用好农机化主管部门实施的购机补贴、保护性耕作、优粮工程及水稻机械化示范项目等中央及地方资金项目, 积极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服务工作, 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三, 注重提高素质, 继续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加大农机化人才培养和高等院校学科建设力度。依托重大农机化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 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重点培养农机化科技领军人才。要充分发挥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有关农业机械化专家组、专家库在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进步、服务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中的决策咨询和参谋作用, 充分尊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大力支持专家的工作。
要继续深入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 建设管理、技术、作业服务等三支保障有力的农机化人才队伍。要推进农机化教育培训主体多元化, 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 结合阳光工程、金蓝领计划、职业技能开发和农机化项目的实施, 采取政企联动、技能竞赛等形式, 培养一大批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为重点, 开展农机化实用人才培养, 加强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的培训力度, 为农机制造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第四, 注重联合协作, 着力构建新型农业机械化科技教育体系。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构建以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推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机械化科技体系, 积极探索彰显时代特征、符合产业特点、具有国情特色的农机化科技进步新模式, 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农机化科技教育发展长效机制。要依托国家重点农机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骨干企业, 加强国家级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农机化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根据农业机械化区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机化科技成果扩散和科技培训工作站点, 形成服务于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于广大农民的科技服务网络, 把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强化科研上、中、下游之间的贯通, 强化中央与地方科研团队的纵向协作, 强化农机化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骨干企业及其他部门相关科技力量的横向联系, 高效共享科技资源, 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充分发挥农机化科技的整体优势。
要改革农机化科研立项机制, 把农机化生产实际需求作为最主要的立项依据, 建立科研选题和立项的公开、公示、公议制度, 构建课题来源于实践、成果应用于生产的有效机制。要树立正确的农机化科研业绩评价导向, 将解决实际问题、对农机化发展的实际贡献作为评价科技人员的重要标准。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基层, 深入农机化生产第一线, 及时发现生产难题和技术需求, 倡导“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千万家”的务实创新精神。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一定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 把农机化系统内外的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凝聚在一起, 通过跨部门、跨地区、多学科、多领域的农科教大联合与产学研推大协作, 取得农业机械化科技的大突破与大成果。
第五, 注重合作共赢, 深入推进农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刻分析国际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的脉络和走势, 紧紧围绕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科技需求, 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科学方法和管理经验, 实现我国农机化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要依托重大工程或专项, 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结合起来, 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增强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提高重要农机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水平。大力扶持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的发展, 积极引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机产品扩大出口, 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支持对农业机械化相关学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加强对科技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境外培训, 培养造就一批外向型学科带头人和专家队伍, 提高农业机械化外事外经工作水平。
学校期中工作会议简报 篇13
4月22日上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期中学生工作会议在行政楼第二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刘卫锋出席会议并讲话,各院系学生工作分管领导、总支办主任以及学生处、团委全体人员参会。会议由学生处副处长王国英主持。
会上,学生处处长谷献晖对近期学生工作做简要总结,对下阶段的学生安全稳定、宿舍文化建设、学生资助、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安排,对学生工作特色品牌项目申报、辅导员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及班主任制实施等工作做了强调说明。团委书记刘许亮总结近期的共青团工作,对五四评先表彰、科技文化艺术节、国赛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重点工作进行安排布署。
校党委副书记刘卫锋作总结讲话。他指出,近期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开展的既平稳有序,又有声有色,且有新突破,河南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河南省“诚信校园行”短剧大赛二等奖的获得及大学生双创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全体学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他代表校党委向大家表示感谢。他强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强学工队伍建设。干部是队伍建设的基础,科级干部换届调整后,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又注入了新鲜血液,老干部要言传身教、帮扶带动、做好榜样、选树典型;新干部要虚心学习、适应岗位、鼓足干劲、迎接挑战。二要全面提高思想认识。全体学工人员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政治敏感性,认识新形势,适应新形势,宣传新形势,同时树立底线意识,切实把党的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三要稳中求进,求实创新。一是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要根据安全稳定工作特点,抓住重点时期和重点部位,以预防为主,健全应急预案,应对应急事故;二是日常工作从小入手,做实做细,要全面树立服务意识,从细微处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三是特色工作做出突破,做成精品,要紧紧围绕小、少、细、精、实的工作原则,做成一批可推广、可应用、可提升的特色品牌项目;四是“双创”工作持续推进,形成合力,努力营造出浓厚的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进取、大胆求实的创新创业氛围。
【农业科技工作会议简报】推荐阅读:
农业科技工作06-20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10-01
档案管理工作农业科技07-27
王磨镇农业科技工作汇报11-14
农业科技园区2011年工作思路10-18
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07-29
乡镇农业科技110服务工作总结08-26
2002-2003年农业科技工作总结12-23
苏州科技学院学生工作简报2013.1期07-23
县科技和经济信息化工作简报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