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

2024-09-28

口算(共14篇)

口算 篇1

“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研究”工作总结

通过一个多月的“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全体学生的口算能力”的课题研究,从实际的教学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不仅有助于以后的学习,而且也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学生口算水平的高低决定其计算水平的高低,学生口算速度的快慢也会影响其计算速度的快慢,因此,计算能力要提高,首先口算要有过硬的功夫。

口算能力的意义主要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口算是笔算的基础。

二、有利于提高日常生活的计算问题。

三、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

口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口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口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口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口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看错题、负迁移造成的。四年级加入了小数的四则运算,正是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口算训练渗透到每一天,从技巧、速度等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能力提高训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1、陪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口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口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口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口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口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口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2、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口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若干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口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口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3、计划地组织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良好的口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口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

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口算训练,审题在前,方法在后,思路清晰。

4、算方法要形式多样,适时有效评价。

多种形式口算竞赛,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和灵活。为了学生口算的速度,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和竞赛。有时采用视算抢答的形式,看谁答得又对又;有时采用听算比赛的形式,看谁听得准答(写)得快,训练记忆力,提高速度能力;有时进行速算比赛,看谁在规定时间内能做得多而准,通过多种形、不同角度进行口算强化训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性。进行阶段性小结,给予进步的学生、优秀的学生以精神甚至物质奖励,及时的评价表扬,有效地保持了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

一、利用课前3分钟进行训练。改课前谈话为课前口算训练。选择一两个同学轮流值日,带上口算训练卡片到讲台念题,学生抢答。数学课尽量做到每节课如此。

案例

二、利用扑克牌游戏进行训练。在课余时间,将学生每四人(或两人)一组,抽出四张 数字牌,运用“加、减、乘、除”及小括号组合使得数为二十四。谁能最先并以正确的算式算出得数就获胜。这种训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胜心。

案例

三、在黑板报上开辟口算竞赛专区,由学生自行组织,选择有难度,“坑”多的口算题。每周进行出题解题小结,技巧总结。并评出优秀“出题者”“口算能手”表扬鼓励。

总之,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研究时,要把握好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主攻目标的教学原则,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研究”工作计划

本学期进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工作,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建立一个开放性课堂,诱发出一种忘我的学习状态,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控制,自我创新。通过自主参与教学,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懂得计算的重要性,掌握各种口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

一、具体措施和做法:

(1)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口算游戏。

(2)布置有趣的开放性的口算练习作业。

(3)开展口算竞赛,制订奖励方案。

(4)采用趣味游戏法、问题情境法、激励评价法等课堂教学方法。

(5)认真观察记录研究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科学地进行行动研究反思。

二、研究主要步骤:

1、上网或阅读杂志学习课改精神,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

2、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

3.和其他课题老师交流学习,听取意见,收集有关课题的教学信息,并作好记录。

4.参考文献,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为实践作理论准备。

5.利用数学课以及自习课前2分钟进行口算训练,以及布置有趣的计算题作业。

6.在校内进行口算教学实验课,做到课前集体备课,课后集体评课,并进行认真的教学反思,收集教学评价表。

7、争取参加关于口算教学的研究讲座及经验交流,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资料。

8.写好结题报告:整理教学研究博客,收集和分析评价意见,总结经验和找出存在问题。

9.成果展示:上交教学设计、教学论文、学生学习材料 

口算 篇2

一、让评价先于教学设计

传统的课程评价往往侧重于事后性的学生学业成就甄别, 很少关注促进学生学习。新课程针对传统课程评价的局限和不足, 提出了建立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要求用评价来促进学习, 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曾呼吁:教师应像关注上课一样关注评价!

我们的口算网络测试平台, 它首先是一个口算能力的测试平台, 但它并不是单纯地关注口算终极结果, 它的核心价值在于为我们平时的教学服务, 最终目标实现评价先于设计。虽然目前我们的教学还没能达到, 但也在尝试利用口算测试平台让我们的口算教学评价与设计相伴相随。

在我们老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口算教学过程中, 不仅利用网络测试平台关注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 还根据课堂中学生的测试效果来调整我们的教学。网络测试平台实时反馈的数据有:班级整体的速度、正确率、每一位同学做题的具体情况, 全班的错题集, 错题分别是哪些同学出现的等。授课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口算方法的指导, 决定再练习哪部分的题, 练习多少, 而不是完全参照之前设计好的教案里既定的题目来行课。口算网络测试平台的建立为灵活、动态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能和有力的支持。

下图为四年级某班同学练习的变化趋势图。

口算网络测试平台的建立, 使得我们老师的教学真正地为学生的学服务。如乘法口诀的教学:教材上是一句一句有规律的呈现。而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掌握编排口诀的规律, 并不是对每一句口诀都需要用相同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比如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一七得七等, 学生在生活中早就有所接触, 再如九九八十一学生更是张口就来, 那么在口诀的教学中哪些是难记的口诀,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口算测试平台对以前学生的乘法口算题进行错误统计和分析, 以此来规划我们的口诀教学。这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的变革。

二、口算测试成为学生美丽的向往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训练目标、训练内容, 通过自我调控进行练习与测试, 让口算训练和测试成为了学生自我提高的过程。

1. 以前学生面对一页页一张张的口算题是既怕又恨, 老师

们面对海量的口算题批阅、分析和纠错也是苦不堪言。口算网络平台的创建实现了让孩子们在游戏的环境中进行口算练习, 在练习中自主选择练习内容、自主选择训练的时间, 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对结果的反馈进行反思口算方法的合理性, 还能自主进行纠错。真正实现了“我的口算我做主”。这让训练成为学生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 而不是外在的压力和评价。

2. 而通过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应用,

学生的口算训练即游戏, 让学生怕练习转变为喜欢训练。如果有学生不满足自己训练成绩或未达到训练目标, 口算网络平台可以实现重新训练, 让孩子不断地挑战自己,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口算练习和测试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3. 我们原来的口算测试总是要老师出卷,

规定统一的时间, 全班同学同时进行。口算差一点的同学一听到口算测试就有恐惧心理, 而平台的创建使孩子的练习成为测试, 测试就是练习, 平台对学生练习数据的分析功能和反馈功能, 相当于为每一位学生的口算学习建立了一份电子档案, 学生根据自己的练习状况对不满意的测试可以选择重测, 自己挑战自己, 让口算又成为自我提高的过程。口算网络测试平台的经验分享交流等版块又让孩子们有交流和互动的空间, 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下图为同学们在口算网络平台上交流口算心得

三、网络平台成为校本化课程资源生成的过程

口算训练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同时也是测试的过程, 而且还是校本化课程资源生成的过程。口算网络平台大量数据的积累和分析, 建立起学校校本化的口算“常模”。尤其是对某一内容的板块错误分析, 为老师以后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从而也让老师们在教学某一部分内容的时候真正做到心中有“底”。

常模的建立又为老师们的专业发展确立正确的思路。我们老师对教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将从模糊的、经验式的反思逐步过渡到建立正确的思路, 用实证式的数据来反映我们的教学, 从而提高每一位老师的专业研究水平。

口算 篇3

【关键词】探寻;口算;规律;提高;技能

《新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加强口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注意与记忆能力,它是培养学生思维概括能力的良好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一、加强算理教学,重视思维过程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要让学生掌握算理,明白计算的方法。在口算时,从一年级的教学开始,我尽可能让学生经历感知观察,形成表象,抽象概括的学习阶段,并进行相应的练习,合理的对数字进行拆分、组合,并运用数学中的一些常用规律进行运算。例如:口算中常用的凑整法、分解法,以及熟记一些常见的数据等。刚开始教授口算课时,我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算,同时我始终都用算理贯穿于整堂课,有时学生会算,但是说不出理由。我会将他们引导到算理上来,多让他们对算理进行详尽的叙述。渐渐地,学生的思维活动在逐层次的简略、压缩,到最后一些简单的计算能脱口而出了。由于我肯在算理上花时间,让学生实现计算思维活动的“清晰化”。那么长期训练下来,学生将算理了然于胸,熟练后便可以脱口而算了。我认为,不能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进行口算,只有经常运用算理进行口算,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有效地锻炼,心智活动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注意题型特点,有针对性的训练

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口算练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坡度,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而我在每年开学的时候,会将口算训练安排纳入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做到有计划性和系统性。在日常的教学中,每天我都会安排学生进行定量的口算练习。课前我先选取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口算练习,主要进行基本题的训练。对容易错的题目要早预防、反复练;对易混淆的题目进行对比训练,如25×4和24×5,16×5和15×6等等,可进行集中对比练习。在课上我先抽出5分钟来开展口算训练,有人也许会认为那比较浪费时间,影响教学任务,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学生的口算能力的逐步提高,也促进了其他方面的知识技能的落实,对比刚开始的艰辛还是值得的。

三、探寻口算规律,方式灵活多样

到了中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和综合性。一些运算没有特定的口算规律,就要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另外,口算有时候显得枯燥无味。为了克服单纯计算的枯燥性,我们就应该探寻口算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1)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可采用指名口答、集体抢答、开火车、对口令、连线找朋友、组织口算比赛等。

(2)视算、听算、游戏结合练。在口算教学中应重视听算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耳听、眼看都能迅速口算,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训练时要根据学生的水平,由慢到快,由浅入深,可先进行视算,再进行听算,复杂的题先视算,掌握基本要领后,再逐步进行听算。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不断提高听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3)将口算训练常规化。我的数学课堂每天都有这样一项比赛,学生先用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60道口算题,不管是否完成,完成多少,只要时间一到,立刻上交训练题,课后检查效果,及时反馈口算质量、防止错误被巩固。根据学生好胜的特点,我会在第二天口算训练开始前表彰前一天计算正确率高的同学,这样学生的士气一下子倍受鼓舞。这项工作刚开始时学生做起来显得比较吃力,班里只有一半的学生能完成口算任务。

另外,我还在班级开展“师生口算比赛”,做到师生同做一份题,让学生敢于挑战,在挑战中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口算竞赛中战胜老师的学生会津津乐道于家长,在家长的鼓励下他会更乐于挑战下周的口算竞赛,会在周末和父母进行一些口算活动,避免学生口算遇到周末就停止的状况出现。

口算除法教案 篇4

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一位数除几十几、几百几十或几千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

1、口算

60÷3= 800÷4 720÷8= 200÷4= 69÷3= 864÷2 例

2、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成3人,每个人得到多少张?

3、学校一共有400名学生,把他们平均分成8组,每组有多少人?

4、学校买回6梱书,每梱40本,把这些平均分给8个班,每个班可分书多少本?

1.口算

25÷5= 63÷7= 42÷6= 24×4= 250÷5= 600÷3= 77÷7= 630÷7= 240÷8= 2800÷7= 4000÷5= 800÷2= 63÷3= 84÷4= 100÷2= 420÷6= 2.填空

(1)630÷7,可以把630看成()个十,()个十除以7等于()个十,也就是();还可以想:因为()×()=(),所以630÷7=()。(2)有72朵红花,9朵黄花,红花是黄花的()倍。3.学校一共有300名学生,把他们平均分成6组,每组有多少人?

4.公园运来240盆花,准备摆在4个花坛里,平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盆?

5.三年级学生去农场劳动,女生去了156人,男生去了124人,4人分一组,一共可以分多少组?

1、口算

6÷3= 4÷4= 3÷3= 6÷2= 88÷4= 60÷3= 400÷4= 33÷3= 66÷2= 888÷4= 600÷3= 4000÷4= 330÷3= 660÷2= 880÷4= 64÷2= 369÷3= 270÷3= 4000÷8 1000÷2= 2、400÷5,可以把400看成()个十,()个十除以5等于()个十,也就是();还可以想:因为()×()=(),所以400÷5=()。3、27的3倍是(),48是3的()倍,3的()倍是69,4、一个正方形周长是80厘米,边长是多少厘米?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篇5

《口算乘法》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快速正确的口算。

新课程指出现在的课堂教学应该营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而我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在课堂上,就是应该让学生在拥有尊严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由于学生有前面口算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因此课堂上我主要让学生自学。

在新课之前,我首先带领学生复习了以前所学过的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观察情境图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再让学生自己找出口算方法。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仅要让学生会做题,更要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及延伸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学生找出方法之后,我又让学生尝试自己总结口算的方法,通过与孩子们的交流,我发现虽然孩子们说的都是比较通俗的总结语,但他们都在积极主动地思考。最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对口算方法加以总结:“将相乘的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进行相乘,再在后面添上两个因数共有的0”或“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计算”。

口算教案2 篇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P78-80。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探究口算算理的过程。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算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20=270 80÷2=20 3×40=120 120÷3= 40

2、估算81÷8 122÷3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到元旦时我们学校为了庆祝要举行联欢会,Are You Happy?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为了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欢庆,Look,看,我们学校买来了什么?(出示小黑板)师: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学校买来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谁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80÷20(2)探索口算方法

师:怎样算80÷20呢?小组交流,说给同伴听听。(学生交流)

师:我看有的同学已经说好了,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口算方法:A.因为20×4=80所以80÷20=4 B.因为8÷2=4所以80÷20=4)

师:同学们有用乘法算除法的。也有用表内除法来想的,都很好。那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师:学校买来的气球可以分给几个班呢?(4个)

师: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看分的对不对?现在打开数学书78页把列1补充完整。

(5)现在老师检验一下你们的口算:

90÷30 60÷30

观察算式中除数有什么特点。生:除数都是整十数 师:你们真是细心的孩子,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刚才在分气球时忘了告诉大家一个信息,气球有一个弱点,就是什么呢?生:容易破。所以学校也考虑到了,在买气球时多买了3个,现在有了多少个气球呢 ?同学们请看大屏。生读信息,师:现在有了多少个气球?生83个。师:现在仍然按照每班20个分,那么大约可以分给几个班呢?怎么列式?同学们想想?抽生说;用83÷20 师:83÷20该是多少呢?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在抽生说。师:83÷20能除尽吗?除不尽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约等于表示,所以83÷20应该是约等于4.接下来同学们再来练习一下80÷19约等于多少呢? 抽生说。然后一起小结,在做估算时,当被除数和除数不是整十数的时候,我们要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估计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在进行口算。

2.教学例(2)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刚才咱们顺利完成了分气球的任务,大家表现非常出色。Look,看,我们学校还买来了彩旗,你从画面上了解到哪些信息?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我们学校买来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谁会解决这个问题?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20÷30(2)讨论口算方法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算出的呢?

生:。。。。。。。

师:同学们怎么口算的这样快呢?

生:这一题的口算方法和刚才分气球的口算方法很类似,都可以用乘法想除法或用表内除法算。

师:同学们真善于总结。

师:让我们在一起来检查,算结果。

师:在解决分气球和分彩旗的问题中,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口算方法。在口算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口算。

3.延伸课外,设计方案

师:如果学校让我们布置校园,你有什么好的设计方案吗?课下想一想,把好的方案告诉老师,Ok?(好吗?)

4.估算

(1)探讨估算方法

师:同学们看这里,你知道这几道题的要求吗?

生:用估算求商

师:下面每个小组任选一题来估算,说给你同伴听听。Begin开始

(2)交流总结

师:都算完了吗?我们来交流交流,先说你选的哪一题,再说你的估算方法,谁愿意说说。师:Ok,very good。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谁能把估算的方法概括的说一说?

生:除数为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时,先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成是整十整百的数

师:YOU ARE very clever!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师:同学们有一位小朋友看到你们今天的出色表现,想请你来给当小老师,帮他检查一下作业。那我们赶快来看看吧。

三.巩固应用

1.摘苹果做一做

2.动物回家(练习十三第一题)3.赠书(练习十三第二题)四.全课总结

新课标下的口算 篇7

如今, 我们绝大部分老师把学生计算上出现的错误, 归纳为“粗心”, 其实不然, 计算上的错误就是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的体现。有的老师在分析试卷时, 对计算上的错误误认为是孩子的粗心, 这样孩子也不会引起注意, 下次又会犯同样得错误, 这难道是粗心吗?除此之外, 我们的学生由于书写方面的习惯差, 速度慢, 有时会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 例如:有的学生把“0”写成“6”、把“7”写成了“1”、把乘号写成加号, 在做题时有时会把加法当成减法算, 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不是漏题, 就是步骤没有做完, 这样的错误往往令老师、家长都无可奈何, 只会谆谆告诫孩子要细心点、慢点。这样的呵斥总是以学生下一次的“粗心”而收场。

在计算时, 心理因素也是相当的重要。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 他们往往会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 当他们在同一时间内, 把注意力分配到多个对象上时, 往往会顾此失彼, 丢三落四。同时小学生的记忆同成年人比还有不足, 在计算时造成“遗忘性差错”。例如:在计算2 4×5他们也会不加思索说出24×5=100, 其实他们是把它错误的看成了25×4=100, 由于两个式子相似, 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

口算来源于生活, 只有将口算教学扎根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 从现实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 以儿童的视觉组织教学, 关注儿童独特的方法和口算习惯, 才能体现出它独特的魅力。根据以上因素, 我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中, 用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代替枯燥无味的讲解

就拿西师版数学课本一年级下的实践活动“赶场”一课来说吧, 以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生活情境“赶场”导入, 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表明, 学生对情景中的问题很感兴趣, 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此基础上, 我启发学生用心观察, 感受身边存在的数学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全体学生参与探究算法的多样性, 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方法, 引导相互间的理解,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对众多方法进行比较、归类。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由于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只有通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训练, 才能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此, 我利用课余时间, 举行了各种形式的口算比赛活动, 如:视算、听算、抢答、同桌比赛、小组比赛、师生角色互换等多种形式, 并每周评出一位“口算之星”, 以激励学生。

二、业余时间, 让家长引导孩子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利用开家长会给家长们谈了口算的重要性, 并告诉了他们怎样把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利用生活情境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 例如:乘车时, 可以数数车上有多少人, 到某个站下了多少人, 上了多少人, 现在又有多少人。还可以算算回家时, 你步行的速度等等。每个星期由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根据学习的效果评出“口算家庭”, 让孩子在生活中快乐的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 同时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

三、平时的训练课中, 注重口算技巧的传授

口算不是机械的、呆板的计算, 口算中存在许许多多的技巧、方法、规律, 一个学生口算技巧越多越能体现这个学生的思维越活跃。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 我教会孩子凑十法, 他们在此基础上又有了一些属于他们自己的算法, 例如:9+9, 他们先把两个数都看成10, 然后再减去2。在中段的时候, 我教会孩子们凑整, 如:25×4=100, 125×8=1000, 他们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如23×25他们看23里面有多少个4, 我可以知道23里面有5个4还余3, 从而就可以很快地知道23×25=575。在小学高段的时候, 我教会孩子们寻找运算中的规律、技巧。如1÷9=0.111……, 2÷9=0.222……, 3÷9=0.333……, ……, 8÷9=0.888……, 他们又在此基础上, 得出20÷9=2.222……, 32÷9=3.5 5 5……, 等等。同时我也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发现的规律、技巧记下来, 大家一同分享。这样在他们口算能力提高的同时, 也培养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口算乘法》 篇8

教材分析:《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口算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注重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运用,尊重每一名学生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

学情分析:学生在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和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扩大口算的范围,可以通过已有知识的迁移进行学习,不会有太大的困难。所以对于本内容的教学要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经历實践与创新的过程。教学时,教师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设置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之后,由学生自主探索口算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探索、讨论交流获得数学知识,同时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1、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2、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3、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4、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作用,运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并且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6×7= 5×8= 7×9= 8×7= 6×6= ;

2、6个千是( ),千位后面几个0占位?15个百是( ),百位后面几个0占位?

二、激趣导入

1、谈话:想去游乐园去玩一玩吗?一块去看看(课件出示)(生观察)都有哪些好玩的游乐项目?知道什么信息呢?你们最喜欢玩什么项目?你能根据它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组织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如:3人玩过山车要花多少钱?当学生列式:3×10=30(元)时,问:3×10表示什么,为什么你能这么快地算出它的得数?(3个10就是30)和以前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点?(以前学的是一位数乘一位数,现在是整十数乘一位数)。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板书课题)

三、探究活动

(一)教学例1

导语:先去同学们爱玩的旋转木马那儿看看,知道什么信息?(旋转木马准乘9人、又来了一人)

他们想知道什么问题呢?

(板书)

1、9人玩要多少钱?10人呢?

9×2=18(元)怎么想出它的得数?(用乘法口诀)10×2=20(元)

问:10×2表示什么?(10个2元相加)等于多少呢?思考:2×10=20(元)没有口诀,你怎样算出它们的得数是20?

2、学生进行班内交流,(学生的回答有以下可能)

a. 10个2相加等到于20。b. 9个2相加是18,再加1人的2元就是18元再加2元是20元。c. 2个10相加等于20。

师:10×2不是表示10个2相加吗?为什么可以看成2个10相加等于20。(10个2和2个10同样多)

3、同学们真爱思考,想出了这样多的方法,这些算法中选你喜欢哪一种呢,哪种能帮助我们算得快呢? 学生讨论,陈述理由,统一认识:想成2个10相加更快,就是20。

师小结:我们可以再试试这种简便方法,能很快算出得数吗?

4、练练:10×5= 8×10=

10×9=

(二)教学例1(2)

师:再去碰碰车哪儿看看,知道什么信息?(玩碰碰车20人)

师:碰碰车每人3元,20人一共要多少元?怎样解答?

20×3=60(元)

你怎样算出得数的?生1:2×3=6,再添个0得60

师:真棒!会运用前面的知识解决问题,但是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是把20看成2个什么去乘3呢?引导生思考、回答。师板书:2个十×3=6个十,六十的十位后面再写几个0占位呢?

生2:想20+20+20=60(元)

师:这些算法中选你喜欢哪一种呢,哪种能让我们很快的算出得数?理由?

师:你会用简单的方法算算20×4=吗?并说说怎样想的?(2个十×4=8个十,十位末尾一个0占位)那200×4= 2000×4= 你会算吗?说说你的方法。(2个百×4=8个百,百位末尾2个0占位)(2个千×4=8个千,千位末尾三个0占位)

(三)观察一下,你们发现这些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

20×4=80 200×4=800 2000×4=8000

引导生思考得出:都是先算2×4=8,不同是在后面添的0不一样。

师:为什么添的0不一样?(2个十×4得到的是8个十,而2个百×4=8个百、2个千×4=8个千,末尾占位的0不一样。)

师总结:今天学的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方法,都是先把它们看成是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去乘一位数,其实也就是先用0前面的数去乘一位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几个0 占位。

四、巩固练习

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迎接数学挑战?行么?学生独立完成课本71页第一题师问:500×6=3000,500后面两个0,积的末尾为什么有3个0呢?生:哦,5个百×6=30个百,百位后面2个0占位,所以多出了个0了!师:真不错,乘积里面就有个0,因此比因数多了一个0,因此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仔细了。500×4 5×600 8×500再考考你们。

五、反馈练习

口算乘法教案 篇9

研学:学生已经掌握了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准确性。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仔细看题、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重点:掌握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难点:理解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前置作业:

一、组织教学:

出示主题图,游乐场里真热闹,仔细观察,你发想什么?预设:我发现的游戏项目有:旋转木马、碰碰车、摩天轮、登月火箭、过山车。

你喜欢什么游乐项目?今天我们将利用碰碰车的数学信息,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二、自主探究:拿出前置作业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自己想一想,怎么和小组同学交流。

小组交流,组长做好分工,老师巡视。(3号汇报1题2号汇报2题,1号汇报3题,4号汇报4题)

三、合作交流:

1.学习建议:教师:哪一个小组愿意到前边来汇报?请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在他们汇报后你进行补充或者质疑。

2.全班交流:

生3:坐碰碰车每人20元,要求计算3人要多少钱。生2:每人20元,3人需要的钱数就是20的3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列式为20×3。为什么用乘法,求3个20是多少用乘法

生1:因为3个20是60,所以20×3=60。师,你可以利用小棒来算一算吗?

生2:摆小棒 生:线段图

生3:因为2×3=6,所以20×3就等于60.2个十乘3个十是6个十 生4:还可以用加法计算,20+20+20=60 谁给我们小组进行评价

老师:我们通过三种形式都能算出20乘3=60你们真棒。那老师要考考你们,200×3、2000×3得多少? 完成当堂训练。

算这种题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小结:可以先用乘法口诀计算一位数与另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的积,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这样计算简便迅速地计算出结果。

四、专项练习:(书上做一做,所有学生完成)完成练习册43页1题和1题

五、课堂小结: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六、综合训练:(58页1题所有学生完成)(2题优生完成)

七、板书设计:口算乘法

20×3=60

想:2个10乘3就是6个10,就是60 反思:在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掌握了表内乘法。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多位数乘一位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往计算教学机械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教材呈现的主题图是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学习素材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与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当学生遇到10乘几的时候,学生能计算积。如:①10×3就把它看成10+10+10=30,②1×3=3,再在它的后面加一个0,就是30。但无法说清是怎样算出来的?从①里不免可以看出学生运用了连加,把它看成3个10。从②里可以看出,他会计算这类题目,就是说不清算理。于是,我就从10里有()个十入手,让学生清晰的悟到1个十乘3得3个十也就是30。通过让学生再说,再练习题目掌握这种算理。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之处,如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够简练,经常出现重复学生说过的话。还有在学生说算理时,当有的同学说不明白的时候我没有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缺乏课堂教学的应变性。这都是我在以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改正的。

本节课我从解决问题入手,引入计算。重点研究整

口算除法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一位数除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加强口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在探究讨论过程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使学生掌握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2)使学生学会除法算式的两种读法

2、难点:深刻理解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算理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8÷4 =

35÷5 =

÷6=

49÷7 =

9÷3 =

36÷6 =

2、填空:80里有()个十

39里有()个十和()个一

400里有()个百

46里有()个十和()个一

3、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多少根?

6÷3=2(根)

二、学习新知

(一)探索计算方法P23 例

1、把40个乒乓球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分多少个?

1、审题、理解题意

2、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写出算式(板书):40÷2=

3、根据各自不同情况选择方法,说出计算结果,并说明自己的计算方法

总结:口算整十除以一位数,我们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再除。

4、读法指导:40除以2等于20;或者2除40等于20

(二)巩固练习:计算20÷2=

60÷6= 80÷4= 90÷3=(说算理,两种读法)

想一想60÷6=

600÷6=

6000÷6=(算理,两种读法)总结:在计算一位数除整百、整千的除法时,可以把几百看成几个百,几千看成几个千,再进行口算

(三)试一试P23 2个小组一共要做400朵纸花,平均每个小组要做多少朵?

400÷2=

(说算理,展示方法)

(四)例2 把120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根?

120÷3=40(根)

(说算理,两种读法)

三、强化训练

P24、P25试一试、练一练

四、总结

五、板书:

口算除法 40÷2=20(个)120÷3=40(根)

六、作业:数帮P13

还口算教学以本真 篇11

一是口算方法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在口算的过程中,第一步判断是否满十或够不够减,对学生的数感培养是很有效的。比如,加法中的“25+7”,有学生会忘记进位1,而且在口算的教学中也不曾出现过进位1,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是先判断个位是否满十,先确定了十位的数,那么这样的问题就能很好解决。特别是在减法的口算中,这样的方法更能体现优势,很多教师总会发现班级里面有一部分学生在计算“34-6”这样的题目时,答案总会出现32,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4和6相差2,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还不能很好理解减法中需要大数减小数,这样的错误不可避免,但是通过先判断够不够减,学生的视觉落脚点就不一样了,学生会对数的大小感觉更加强烈,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算正确率。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发现,在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口算的过程中,学生先关注了数,再进行算,而原先的口算,学生只是单纯地拿到数就算,缺少对数感的训练。所以,口算方法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是口算方法教学推动估算教学的开展。过分强调笔算,可能会导致学生口算和估算的弱化。其实口算和估算的现实意义很大,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解决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需要更多的往往是口算和估算。很多教师都觉得估算内容难教,因为学生在估算过程中,都会不由自主地把正确的结果笔算出来,不能正确把握口算教学的本质。这就导致了估算的教学意义不能很好地落实,学生不能理解等。

如果学生口算的思维是从个位开始算起的,那么他们看到算式就会不自觉地把正确答案算出来,然后再进行估算,这样估算的意义也就丢失了。而如果学生的口算思维是从高位开始算起的,那么学生在看到算式后的第一反应其实就是一个估算的过程。整百整十相加减得到的结果,是口算的第一步,也可以是估算的一个结果,因为估算本来就可以看做是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的口算。

有效趣味训练, 提高口算能力 篇12

一、目标体现阶梯性

1. 目标激励是教育教学的预期结果, 是师生活动的共同指向。

具体、明确的目标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有目标才有动力, 低年级的孩子也是如此。因此, 口算训练要围绕教学内容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如在苹果树上画满大苹果, 每个苹果后面藏着一道口算题, 让学生摘苹果, 算对的学生可以得到苹果作为奖励;也可以是准备几张小房子图片作为小动物的家, 门上用数字标好房间号码, 每个学生手里拿一张小动物的图片, 图片上印有一道口算题目, 学生根据口算题目的答案为小动物找家, 找对的学生一样可以得到奖励。这样有目标的训练非常受学生的喜爱, 学生的积极性能极大地被激发出来, 是一种很有效的练习方法。但要注意的是这种练习方式一般耗时较长, 练习的数量会受到限制, 因而这种方法最好在新授课后进行巩固时运用, 这样既可以激发兴趣, 使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也能在训练中及时发现问题, 对口算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

2. 口算训练内容要有一定的阶梯性。

根据儿童的特点, 设计的口算内容应由浅入深, 练习时要面向全体学生, 循序渐进, 拾级而上,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在上练习课“10以内的加减法”时, 一上课, 我就对大家说:“今天我们来玩闯关游戏, 聪明勇敢的孩子能得到智慧果, 敢参加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敢!我们喜欢挑战!”“勇敢的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首先, 第一关:我们来到小熊布置的聪明屋 (出示卡片:加法、减法各10道口算题) , 学生口答。“很好, 大家顺利通过了聪明屋, 我们继续往前走。哟!来到了第二关:智慧山挡住了去路, 每座智慧山上都有三个数, 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很快说出这三个数的和。” (小组合作举手抢答) 等学生解答完后, 智慧山移走了, 我们继续往前走, 来到了目的地第三关:智慧洞, 大门紧闭, 只有答对门上的题目, 才能打开大门, 取出智慧果。低年级学生好奇、好胜, 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在这一环节中, 我利用课件设计闯关活动, 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达到巩固“1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目的。

如果口算训练的设计只是简单地重复同类型的题目而希望得到知识的巩固, 那是收不到理想的效果的。只有通过分设阶梯性目标, 才能使口算训练的每一个过程都收到“让学生跳一跳刚好摘到”的效果, 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口算能力。

二、过程体现游戏性

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 也容易疲劳,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这样可以提高口算的效率。在实际教学中, 我经常开展以下几种有趣的游戏活动。

1. 数学划拳游戏。

这个游戏方法类似成人喝酒时划拳的方法, 玩时2人一组, 通过手指的弯曲表示出0~9这10个数, 游戏时两人一边同时出数, 一边同时猜两数的和, 谁猜对了谁就赢。这个游戏趣味性强, 对提高学生“20以内的加法口算”能力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2. 儿歌游戏。

如在学完“4的乘法口诀”之后, 为减轻学生的大脑疲劳, 我设计了儿歌游戏:一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一只青蛙1张嘴, 2只眼睛4条腿, 扑通一声跳下水……在学完“8的乘法口诀”之后, 我让大家数螃蟹:小朋友, 快快来, 数数螃蟹几条腿?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一只螃蟹8条腿, 两只螃蟹16条腿, 三只螃蟹24条腿……通过这样一问一答的游戏活动激起全班学生的兴趣, 他们情绪盎然, 在欢快的气氛中既巩固了知识, 又发展了数学思维能力。

3. 掷色子游戏。

准备2~4个骰子, 2~4人一组, 游戏时一次可以投2个骰子, 哪2个面向上, 就用哪2个面上的点数求和 (或求差、求积) , 并抢答得数。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加深, 还可以逐渐增加到3个、4个甚至更多骰子。

4. 玩扑克牌游戏 (算“24点”) 。

直接用扑克牌中的A~9来作为游戏的道具。游戏时, 任意拿出4张扑克牌, 根据这些牌上的数进行四则计算, 要求最后得数为24。这项游戏寓口算于活动中, 学生感兴趣并乐意参与, 从而自觉地练习计算。每次拿出的牌上的数一般不会完全相同, 把每次的4个数组织成最后得数为24的计算过程必然不会相同, 能锻炼思维的灵活性。有时4张牌上的得数算得24比较难, 也会有4个数无法算得24的情况, 这时可以换牌再算, 以维持学生算“24点”的热情。这种练习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可以在课间、放学后、课堂中进行, 参与的人员也不限, 可以是小组内几名学生, 可以是班级中任意一些学生, 甚至可以是家庭成员,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可以参与到游戏中来, 和学生一起进行比赛。通过开展扑克口算游戏, 学生的口算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组织体现竞争性

学生的兴趣被培养起来以后, 如何让他们长时间保持这种兴趣是关键中的关键。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是一项有力的措施。

1. 指得数比赛。

我在黑板上写出所需要的数, 请两人上来比赛, 老师说题目, 学生就根据老师说的题目在黑板上指出得数, 看谁指得又对又快。为了让每个人都动起来, 我在指定两人到前面参加比赛的同时, 把下面的学生也分为两队, 人人当裁判员, 用“打手势”的方法分别记先指对的次数, 最后老师看左右两部分学生打的手势, 就知道几比几了。这种比赛, 如同进行一场紧张的排球赛, 大家跃跃欲试, 情绪高涨。而要当好裁判员, 也必须算得快, 这样就把两人的活动变为全班的活动, 大大提高了练习的效果。

2. 接力比赛。

教师发给每一小队一张口算卡片, 上面印有6~7道题 (根据每组人数而定) 。比赛开始, 第一个学生做完一题后, 迅速传给后一个学生, 如此传下去, 看哪一小队最后一个学生先将口算卡传到老师手里, 并且计算结果正确, 就算胜利。

3. 看得数, 找算式比赛。

在黑板上写出11~20各数, 讲台上各摆15道算式, 找到的算式贴在黑板上对应的得数下面。各小队选1个学生在10秒钟内, 比一比谁找的算式最多, 找的算式最多的小队获胜。

4. 听算比赛。

教师口头念题, 让学生在口算本上写得数。老师念完题, 找速度快的学生报得数。这种练习形式比视算难度大些, 需要学生认真听, 并积极地思考, 迅速地计算, 耳、脑、手、口并用。

四、内容体现开放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达到口算正确熟练, 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来实现。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持久性差等特点, 设计安排一些形式多样的练习, 把封闭式练习加以改良, 就会变成更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开放式练习, 以此来激发学生口算练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形成良好的口算技能。

1. 找规律算。

在口算练习中增加开放题, 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如学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 让学生在□里填数:12=□+□。学生找出了许多答案:12=9+3=8+4=7+5=6+6=……在练习过程中, 把和是12的进位加法进行了有序整理。有的学生还从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找到一个答案, 然后把一个加数加上1, 另一个加数减少1, 就可以找到其他答案。

2. 学生编题。

学生之间互相出题, 通过互相对比, 来提高口算能力。

3. 学生自算。

自己在书中找口算题, 规定时间内看自己能算对几道。

4. 悄悄算。

单号组学生先算, 把得数悄悄地告诉同桌, 同桌同意他算的结果, 就点点头;不同意, 就举手向老师报告, 老师再带领大家讨论谁对谁错。做完几道题后, 换双号组学生计算。

5. 连图算。

快速口算, 按得数顺序连一连, 看看它是什么图形。如在教学完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后, 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知识点, 从而达到“对答如流”的口算要求, 我为学生准备了可供操作的学习材料 (每人一个小信封, 里面装有连线题) 。学生快速口算, 按得数顺序连一连, 连线后是一条可爱的小鱼。这个趣味练习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算能力, 巩固了对数的顺序的认识, 而且让学生动手绘图, 拓展了交叉学科技能。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篇13

水源中小学

袁精灵

一、成功之处: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易掌握,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给学生留足了思考空间,充分交流,自我展示的机会,实现了师生的平等对话,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2.突出了知识的迁移,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上课前我进行了复习,帮助学生回顾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并有意让学生说算法,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探索80÷20的算法时,学生顺利的利用知识的迁移,很好的解决了新问题。

二、不足:在教学中,口算的练习量不够,需要加大练习。

三、设计的思路较清晰,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注重方法的多样性。通过创设情景贯穿始终,让原本单调的内容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能更为广泛,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就安排了估算的内容,足见它的重要性。估算的教学设计也为后面笔算除法的试商作准备。

口算练习题 篇14

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变了。而且,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意义

可从分数的意义着手,分数的意义可从子分割及合成活动来解释,当一个整体(指基准量)被等分后,在集聚其中一部份的量称为「分量」,而「分数」就是用来表示或记录这个「分量」。例如:2/5是指一个整数被分成五等分后,集聚其中二分的「分量」。当整体被分成十等分、百等分、千等分……等时,此时的分量,就使用另外一种纪录的方法-小数。例如1/10记成0.1、2/100记成0.02、5/1000记成0.005……等。其中的「.」称之为小数点,用以分隔整数部分与无法构成整数的小数部分。整数非0者称为带小数,若为0则称纯小数。由此可知,小数的意义是分数意义的一环。

写法

整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前,小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后,中间用小数点隔开。

读法

上一篇:五严管理方案下一篇:小学生演讲稿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