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材料

2024-06-07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材料(通用10篇)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材料 篇1

南湾办事处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个农村党支部,实有农村党员名,现已建成远程教育站点9个,建点率达到了90%。

自开展远程教育活动,特别是开展集中播放收看活动以来,办事处在风景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区委组织部有关部署,紧紧围绕“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广大群众长期得实惠”这一中心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不断健全机制,创新形式,全面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较好地发挥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职能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办事处所有远教站点设备运行基本正常,呈现了开端良好,运转有序,健康发展的工作格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以健全一支过硬的管理队伍为关键点,督导学用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从农民到干部,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教学设备不会操作,即用不起来。这个问题不解决,远程教育就等于形同虚设,好事也没办好。因此,我们把建设一支思想认识过硬、技术水平过硬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队伍摆在了首要位置。一是建立高规格的组织领导体系。办事处党工委规定,办事处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分别为办事处远程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终端站点建设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强化管理责任,在全办事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左右统筹协调,上下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格局。二是建立高要求的学用管理队伍。办事处党工委明确要求,由党工委组织委员、远教专干、技术辅导员3人具体抓学用业务管理,并为每个村级站点选配和培训1名会操作、责任心强的站点管理员,组建村级学用管理队伍,专门负责学用工作。三是建立高标准的远教培训阵地。在镇里建立了拥有集视频会议、视频交互、演播于一体的多功能演播室,严格实行学用管理人员分级培训制度,办事处远教办每年至少培训村级站点管理人员2次以上,为促进村级操作员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圆满完成远教基础设施建设

办事处党工委按照中央确定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指导思想,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克服畏难发愁情绪,统筹兼顾,稳步实施,针对办事处远教基础状况发展不一,基础相对落后,情况比较复杂的实际,制定了切实的安装方案。既按照现有计划,整体推进面上工作,又注重个别村的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把办事处预备安装设备的站点分成三个批次,分步实施;既保证数量,尽可能扩大站点覆盖面,又坚持标准,严把质量关。我们在安装之前做到用电线路、防盗防护设施、室外卫星天线水泥基座“三项基础”工作达标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在整个远程教育工作的准备、安装、调试、应用的过程中,基本达到了准备充分、安装顺利、专人负责、应用规范的要求。

三、坚持以选制一批适用的教学资源为落脚点,引领学用

针对网络信息量大与村级站点管理员素质偏低的状况,我们着眼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素质选制政策理论与先进典型课件,着眼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选制农村实用技术课件,着眼促进农村社会进步选制相关知识课件,指导学用工作。办事处远教站根据上级远教中心发放的节目预告单,结合办事处实际情况,指导村级站点筛选出一些相关的节目内容,进行收看。同时,将中央远程教育网、流媒体中适用性特别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产业信息、实用技术下载,指导各站点的产业教学活动。如松树坦村的“水产”养殖,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下载的相关知识和技术,现在已经取得到良好效益,成了远近闻名的“水产”养殖村。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材料 篇2

笔者从事盲人推拿教学近十年,对盲人推拿的手法教学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现总结出来供同道参考,以期能抛砖引玉,对盲人推拿教学有所补益。

1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推拿手法要学好练好,每一种手法都不容易,都有它的诀窍和门道。但是作为推拿初学者来讲,不同种类手法入门的难易程度还是不一样的,如传统的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等六大类手法中,摆动类、振动类和运动关节类手法相对难一些,而摩擦类、挤压类、叩击类则相对要简单易学一些。根据教材安排,第一个练习的手法是一指禅手法,它看似容易做起来难,对动作形态的要求以及力学结构的把握,不是一个初学者轻易能够掌握的。如果作为第一个手法来教学,学生很容易对手法练习产生畏难情绪,降低练习的积极性。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在教学中进行调整,按照摩擦类、叩击类、挤压类、摆动类、振动类和运动关节类的顺序来进行讲解和练习。同一类手法中,也是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先讲单式手法,后讲复式手法。这样,盲人同学从一开始就树立起了手法学习的信心,对手法练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2 从轻到重,悉心体会

手法练习必须要有一定的力度和频率。但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发现同学们将注意力放在力度和频率上时,往往忽视了手法的形态和内心那种自然流畅的体会,手法容易变形,自我找不着感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改进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确保手法外形正确的情况下,幅度从小开始,频率由慢开始,逐步加大加快,而不是按教材要求一步到位。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把握内心真切的感受,必须要找到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觉。

比如一指禅手法,要求“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肘关节略低于手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作屈伸活动。腕部摆动时,尺侧要低于桡侧,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上。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1]

该手法初练习时,要保证一定的压力和频率,否则容易变形。我们要求盲生初练习时,频率不超过120次,力度从无到轻,从轻到重。也就是说,在确保手法外形正确的前提下,先做空的摆动。经过一定时间后,再将大拇指轻轻按压在米袋上,力度从确保大拇指能摆起来开始,逐渐加压至合适的力度,这个时候的频率一般达到每分钟75~80次就可以了。在找到感觉和上臂、前臂、手腕、手指适应这种力度和频率后,逐渐加压、加快到教材的要求。

这个阶段中,学生内心对手法的感受非常重要,一定要让他有一个流畅的感觉,这种流畅的感觉一定要从最初就能找到,而找到这种感觉最重要的一点是将眼睛闭上。我们的盲生不存在这个问题,但班上还有部分低视力和健全学生。我们是严格要求他们将眼睛闭上的。闭上眼睛后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他们的心思在肩部、在前臂、在手上,能够确保他们以最快的时间找到手感。

3 学用并进,增强信心

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我们是要先学习完推拿的全部手法和练功的全部方法后才开始接触到推拿治疗学的。这样的话,要有一年的时间花在手法(及推拿学基础)的学习上。根据我们的观察,对于这种只练不用的学习,很多同学会觉得乏味没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增强同学们练习手法的积极性,同时又不造成医疗事故,我们联络了学校门诊部,介绍一些病情比较轻,诊断比较明确,推拿治疗效果比较好的伤科、内科病人,经老师分析提出治疗手法及具体方法后,由同学们进行操作。这样,既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又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4 形力并重,务求完美

手法外形的正确、完美,一直是盲人朋友在手法练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由于看不见自己的操作,所以很难去对手法外形进行改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同学们进行分组,每个盲生至少和两个健全学生分在一组,操作时,由健全学生随时观察盲生的手法外形,一旦发现外形不正确,立即向盲生提出来,及时改正。通过不断的强化,盲生会逐渐产生一种惯性,摸索出正确手法外形的感觉。

手法的力学体会,这是盲生的一个强项,基本上不要过多地强调。这样就能够做到手法的外形和力量达到较好的结合,使得手法既有外在的形态美,又符合内在的力学要求。

5 亲自考评,确保质量

手法的考评一直是推拿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集中的考评由于时间太短和监考老师人数太少的原因,往往只能看看外形,难以考出学生真正的水平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学生练习手法悟性的不同,掌握时间的快慢不一,我们将考评进行分解,实行边教边考的方法。从学期开始一直考到学期结束。只要学生觉得手法练习的合格了(有时是一个手法,有时是多个手法),我们就对他进行考评,到学期结束时进行汇总。这样,有限的老师就能分出时间来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亲自考评了。由于老师亲自考评,学生手法的力度做得怎么样也就一清二楚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指导,确保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上是我们在盲人推拿手法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不当之处,敬请同道斧正。

关键词:盲人按摩,手法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材料 篇3

一、从生活实例中感受事物的本质属性

感性材料和感性经验的数量太少,学生对概念的感知不充分,对掌握概念所要的数学模型不能建立起来,就难以对概念对象的各种要素进行全面鉴别,从而无法建立理解概念所需要的坚实基础。例如对称图形的认识,为了避免学生感性材料和感性经验太少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举生活中对称图形的许多实例(人体的正面图、蝴蝶的正视图、植物的叶片等),从实物的对称美中感受对称图形的本质属性,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教学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从实验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并了解数学概念的有关性质。

二、通过变式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变式是变更对象的非本质属性的表现形式,变更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属性,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一句话,变式是指事物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变式是概念由具体向抽象过渡的过程中,为排除一些由具体对象本身的非本质属性带来的干扰而提出来的。一旦变更具体对象,那么与具体对象紧密相联的那些非本质属性就消失了,而本质属性就显露出来。数学概念就是通过对变式进行比较,舍弃非本质属性并抽象出本质属性而建立起来的。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高这一概念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如图的变式,即向学生提供一些在形状、位置等方面有变化的不同三角形的例证,让学生通过对这几种典型变式的思维加工,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高”的定义。

值得注意的是,变式不仅可以在概念形成过程中使用,也可以在概念的应用中使用。因此,我们既可以变更概念的非本质属性,也可以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既可以转换问题的形式或内容,也可以配置实际应用的各种环境。总之,就是要在变化中求不变,万变不离其宗。这里,变的是事物的物理性质、空间表现形式,不变的是事物在数或形方面的本质属性。变化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有机会亲自经历概念的概括过程,使学生所掌握的概念更加精确、稳定和易于迁移,避免把非本质属性当成本质属性。

变式的运用要注意为教学目的服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变式的依据,即利用知识的相互联系,系统地获得概念的各种变式。另外,变式的运用要掌握好时机,只有在学生对概念有了初步理解,而这种理解又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时候,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在概念教学举例时注意典型性,以突出其本质属性

实践表明,概念的本质属性越明显,学习越容易;非本质属性越多、越突出,学习就越困难。因此,在概念教学举例时必须注意典型性,以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为了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降低学习难度,可以采用扩大有关特征的办法,并且对一个概念的本质属性作适当的归类练习。例如对“单项式”概念,主要涉及单项式的定义、系数、次数等几个方面。对定义,应该突出“数字与字母的积”,所举例子既有形如5a2、-3、ab、m的,又要让学生分析单独一个数是否为单项式;对“系数”,既有正系数又要有负系数,特别应该让学生指出x、-x以及2、-5这样的“数字单项式”等特殊单项式的系数是多少;对单项式的“次数”,既要有x2、2x3,又要有ab、-7xy3、2xy、23a2b等,并要让学生辨别“数字单项式的次数是多少”。这些具有典型性的概念例证,可以帮助学生在概念学习中抓住本质属性,理解概念的各个方面。

四、反例的适当使用使概念的理解更精确

概念的反例提供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使人产生深刻印象,对概念认识的深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例的适当使用,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精确,而且还可以排除无关属性的干扰。另外,学生在概念学习中,往往在概念定义的搭词上发生错误,如“三点确定一个平面”、“两条没有公共点的直线叫做平行线”等,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不仅是由于学生的粗心,主要还是因为学生没有把注意指向概念本质属性诸方面之间的关系,没有把这种关系当成关键特征来认识。举反例可以促使学生增强对这种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

应该注意的是,“反例”的运用是有时机的,一般来说,我们不能在学生刚刚接触概念时就运用反例,否则将有可能使错误概念先入为主,对概念的理解产生干扰。反例是在学生对概念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使用的。

综上所述可知,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经验材料太少或者太多都会对概念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是教学中举正例时所应注意的。另一方面,仅从正面还不足以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还必须引导学生从侧面和反面来理解概念,所谓“从侧面理解概念”,就是利用“变式”来理解概念,用等值语言来叙述和理解概念;而所谓“从反面理解概念”,主要则是“举反例”,就是把概念所包含的某一个或几个关键属性抽去,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材料 篇4

到XX县教育局办理事务的人都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净化、绿化、美化的环境,举止文明、态度热情的工作人员让人倍感亲切。这是县教育局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的“四型”机关,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效。

完善制度建设学习型机关

近年来,县教育局将

创建学习型机关与创建“学习型党支部”结合起来,坚持做到“五学”,即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计算机、学习法律、学习相关的专题性内容。强化课题研究意识,每股室每年至少要有一个可行性的调研课题,40周岁以下的干部每年必须有一篇调研文章,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以致用。通过学习,进一步强化了全局党员干部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培养了干部职工爱学习、勤学习、善学习的良好习惯。全体党员干部每月记一篇心得笔记、每年读一本好书,使每位机关干部成为一专多能和复合型人才,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习者。

与时俱进建设创新型机关

完善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曾经像其他地区一样,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长期没有理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与国家要求标准差距的拉大,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出台后,县教育局以贯彻《决定》精神为契机,认真进行部署和安排。完善教师工资发放保障机制。核定教师编制和工资总额,设立教师工资资金专户,强化对教师工资经费的监管;完善中小学校正常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教育系统经费管理制度,规范农村中小学开支,理顺学校收支结构,核定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确保收缴的学杂费正常使用;完善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的资金筹集机制,实行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的教育集资办法,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县教育局按照“自主办学、双向选择、按劳分配、管理科学”的要求,在全县各类学校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和经费总额包干制,改革学校人事和分配制度,促使学校内部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初步建立较为客观、公正、准确的考核评价体系,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1998年全省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推广介绍我县做法。我县还被教育部吸收为全国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小组的十个成员单位之一。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爱心铸师魂”工程。几年来,县教育局都将9月份作为师德教育月,利用视频会议系统举行师德报告演讲;扎实开展“善待教师”活动,提高教师物质待遇。同时积极实施送温暖工程,于2002年建立了全县教师扶贫济困资金,现已发放五批补助金,资助遭受重大病困和自然灾害的教师,共发出补助金12万多元。

比学赶超建设竞争型机关

在机关内部,县教育局围绕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努力营造奋发向上的竞争氛围。大力推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将教育工作重点逐个分解展开,建立相应的“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对每个干部落实岗位职责。并把落实责任过程的各个环节予以量化,使具体的责任者明确在什么时间内达到什么目标,实行动态管理并严格责任考核,使人人肩上挑重担,形成了各股室和机关干部不懈上进、积极创新的良好局面。

热情高效建设服务型机关

构建适应大城关发展需要的教育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的入学需求。为了适应大城关发展的需要,县教育局对城区学校进行资源重组。XX一中顺利实现了初、高中分离成为一级达标学校;XX三中实现省三级达标学校;对XX八中和五中顺利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将两校的高、初中分别合并,八中办成高级中学,今年通过省三级达标学校的资格认定;在原职业中专旧址创办XX六中;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支持创办隆德、绿剑2所私立学校,学校布局日趋合理。城区学校面向全县招收借读生,简化借读手续,基本满足城区外来人口子女的就学需求。按县委的要求,2003年起还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外来民工子女就学“零门槛”,同时在收费上给予减免,充分调动了外来民工子女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革招生制度,狠抓考风考纪,教育质量显著提高。科学制订城区招生方案,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高中招生严格依志愿按分数从高至低录取,城区初中、小学一年级借读生和初中招生按志愿电脑派位安排入学,小学一律实行就近免试入学。派位结束后,县教育局当场打印各中学录取生源的名单,一经电脑派位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派位结果。我们坚持原则,不开口子,不批条子,不打招呼,不徇私情,不讲特权,有效杜绝了招生中的不正之风。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严肃考纪,坚决杜绝违纪作弊现象发生。中考成绩不断上升,位居全市中上水平;高考成绩大幅度提高,2004年高考我县考生上本科以上分数线人数达1069人,万人口上本

科线人数连续4年居全市第一。全县13所中小学被市命名为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占全县中小学总数的32.5%,中小学教研课题研究被列入国家级2个,省级12个,初中数学“指导——自主学习”教改成果获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获全国一等奖,小学语文“自能学习”教改实验获全市一等奖。

规范收费行为,减轻家长负担

。按照“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标准、强化监督、从严查处、狠抓落实”的要求,我们采取了三项治理措施,使中小学的收费行为已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有力推动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即:严格控制收费项目;严格校务公开制度,将收费项目、标准、依据全部于开学前在校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并印发收费公示表,让学生、家长及社会充分了解中小学收费管理规定,提高收费的透明度;严格纪律要求,对出现乱收费的学校坚决责令全部清退,并做到责任追究“三挂钩”:与校长的职务挂钩,与学校行政划拨经费挂钩,与责任人职称评聘和评先评优挂钩。对性质严重、影响较大的还将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有效地杜绝了乱收费的发生。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材料 篇5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解决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集中轮训面临的资源储备不足问题,**市从2020年起着力打造党员教育师资库、课程库、基地库和“公开课”平台,建立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党员教育基础保障体系。截至2022年6月,**市建立了涵盖*名讲师、*门课程、*个基地在内的市本级资源库,并依托“公开课”平台培育了“初心使命公开课”等一系列党员教育工作品牌,推动实现党组织书记连续三年全员培训,并按时间节点对*万名党员进行集中轮训,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普遍点赞,党员教育培训质量不断提升。

一、分级把关,建强党员教育师资库。

一是把好“推荐关”。下发《关于做好**市党员教育师资库讲师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县级组织部门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标准,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和点名邀请等方式,从党员领导干部、党校教师、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人物等中广泛征集遴选党员教育讲师。二是把好“评审关”。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委党校(**行政学院)成立工作专班,召开评审会,对县级组织部门推荐的讲师进行集中评审,综合平时了解情况、以往学员评价等因素好中选优,首批确定144名讲师纳入市级党员教育师资库。注重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将理论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全国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先进基层党组织、各领域党建示范点的党组织书记纳入市级师资库。三是把好“管理关”。通过集中备课、以老带新等方式,对入库讲师进行培养,并建立动态进出机制,先后补充67名讲师进入市级师资库,将6名不适宜继续履职的讲师调整出库。督促7个县(市、区)建立县级党员教育师资库,将在库450名专兼职教师作为市级师资库的储备力量,按季度从县级师资库中向市委组织部推荐讲师。

二、分层完善,建全党员教育课程库。

一是分类备课。动员师资力量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规定的7项基本任务,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备课。高校和党校教师聚焦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职能部门党员领导干部聚焦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党的宗旨教育,老党员、老模范聚焦革命传统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聚焦不同类型党员知识技能提升需求备课,各取所长,做到每类课程都有充足储备。二是小组备课。针对《党章辅导》、《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辅导》等基层党员教育需求量大、点课场次多的课程,由一名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讲师牵头,多名讲师参加成立备课小组,实现同一课程多人能讲,满足培训需求。三是专题备课。围绕市委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有计划地组织讲师承领相关专题,精心准备授课内容,先后吸收做好群众工作、“党建+信访”、“红色物业”等专题课程入库。课程库形成后,依托市级自建的“爱党建”平台打造在线“约课”系统,全市各级党组织可以在线邀请讲师授课。

三、分类打造,建优党员教育基地库。

一是规范运行党校基地。下大力气解决县级党校长期未实体化运行问题,积极协调编制、职数,推动实现7个县(市、区)党校全部规范化运行,作为基层党员集中培训的主阵地;44个乡镇、27个街道全部依托党群活动中心场所建设本级党校,负责兜底培训。二是改造提升红色基地。结合红色村建设,会同文旅、党史等部门对本地现有各类红色资源进行集中梳理,形成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名册,逐个登记名称、地址、特点和联系人。按照财政拨付一部分、党费支持一部分、基层自筹一部分的原则,对王稼祥纪念馆、李家发烈士纪念馆、渡江第一船纪念陈列馆等进行改造升级,提升陈展质量和接待能力。三是量身定制实践基地。依托全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美好乡村示范点、园区党建示范点等打造**企业党建教育基地、**村党建教育基地、**乡学院党建教育基地,分类建设农村、城市社区、机关、国有企业、中小学校、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员教育基地,为不同类型党员量身定制现场教学点。截至2022年6月,全市共有各级党校79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6个、基层党建教育基地11个、分领域党员教育基地7个,党员教育基地矩阵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群”电子地图进行预约。

四、分工协作,建好党员教育“公开课”平台。

一是平台共鉴。充分发挥基层的自主创造性,打造党员教育“公开课”平台,市委组织部定期评选党员教育工作优秀案例,通过“**先锋”系列平台对外发布,形成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二是平台共学。市级开展“初心使命公开课”,邀请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先进典型代表走进党史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基地,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历史、革命传统教育等进行公开授课,由“今日**”APP全程在线直播,截至2022年6月已举办63场次,3600多名党员参加。三是平台共比。通过2年的培育,全市涌现出一批党员教育工作品牌。**县依托“主题党日”开展“共享党课”,将党课宣讲阵地由室内讲堂转向情景课堂,将宣讲方式由单向传播转为双向互动;**区**街道党工委开展“百堂党课大比武”500余场次,实现授课人员从书记一人讲到人人上讲台、授课方法从课堂式到开放式转变。

X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情况报告

我县近年来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体系,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为目的,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使全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主要做法

一是健全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员日常教育。

制订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的通知》,对组织生活X项制度作出具体规定;印制《X县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化手册》X余本,进一步明确党内组织生活的工作流程。创新载体扎实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推动党内各项组织生活有序开展。把规范组织生活与“三新”讲习所建设、党建书屋建设、脱贫攻坚、逐村观摩等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开放式组织生活,提高党员的参与积极性。

二是开展党内主题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面向全县X万名党员赠送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大礼包,发放党员“政治生日”短信祝福,教育引导党员在追溯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将每月X日确定为全县统一的支部“主题党日”,经常性组织开展各类党内主题活动,有效激发党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建立X党小组活动模式,指导党员在设岗定责服务群众、助力精准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实行分级轮训,确保全员覆盖。

全面实施党员培训培优计划,认真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活动。按照分级培训和全员培训的原则,通过县委组织部示范培训,乡镇党委重点培训,依托县、镇两级党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党员轮训工作。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党校承办,全年负责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员、党务工作者等进行集中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X期,累计培训党员X人次。由乡镇党委依托镇级党校,运用“互联网+智慧党建”融平台,采取“镇会场现场授课+村会场(各行政村远程教育站点)视频会议”的形式,实现基层党员培训全覆盖。

四是强化培训管理,确保培训实效。

目前有一个培训基地(县委党校新校区)。位于X县小浪底镇,占地面积X亩,建筑面积X㎡,有容纳X人多功能报告厅X个,有容纳X人多功能报告厅X个,有容纳X人以上教室和会议室X个,有藏书X册资料室兼阅览室一个,有X台电脑微机室X个,可同时容纳X余人培训食宿。县委党校编制X人,现有教职工X人,其中专职教师X人(高级讲师X人,讲师X人,助讲X人),管理和工勤人员X人。现设办公室、教研室、干训科、后勤股四个职能科室。在培训管理方面,一是加强校风建设,坚持“严”字当头,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二是县内所有班次在黄鹿山校区实行封闭式培训,所有班次安排正副班主任全程跟班管理,并邀请组织纪检部门对学员学风现场监督。三是建立健全学员在校管理档案,对学员参训情况、在校表现、考试成绩作出全面详实记录,并作出综合鉴定,其结果纳入干部个人档案。

四是健全保障机制,增强党员教育长效性。

一是建立领导工作责任制。

县委组织部定期研究部署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全县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各党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党员教育规划,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为硬任务、硬指标,纳入党建总体工作目标。党委书记作为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的领导。进一步明确各党委、纪检、组织、宣传、党校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协作,形成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二是建立督导检查制度。县委组织部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通过深入基层督查指导,及时掌握了解党员教育培训情况,督促基层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定期学习、民主评议党员、党内谈心谈话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不断拓宽教育培训渠道,切实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三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县财政每年列支党员教育专项经费,县委组织部也从党费中拿出部分资金,采取举办各类培训、订购党建书刊、添置电教设备、下拨培训经费等措施,确保党员教育经费的落实。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育培训内容需进一步优化。

在党员教育培训中还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性、知识性较多,实用性、可操作性内容较少;

共性教育较多,个性教育较少;

普遍培训较多,特殊培训较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尚显不足。

二是教育培训管理需进一步优化。

部分党委和单位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存在简单粗放的现象,注重规划制定,忽视落实监督,注重培训规模,忽视培训质量,注重举办教育培训的数量,忽视教育培训检查评估考核工作,使教育培训的成果不能有效地作用于党员队伍建设。

三是外出务工党员教育难题需进一步破解。

一些农村青壮年党员大量外出务工,“人员集中难、教育开展难”的问题越来越凸显,给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带来新的考验。

三、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教育培训的内容。

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询问等方式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广大干部在新形势下的切实需要、想通过培训解决的问题,从而选择那些与工作联系紧密、有利于促进解决实际问题的施教内容,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根据工作实际的需要和党员的岗位、学历、年龄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分层次、分类型的培训,在培训项目、培训内容的安排上做到因人而异,突出个性化。

二是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教育培训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考核监督机制。按照以考促训,以考促学的方针,采取考评与考试相结合的形式,针对培训内容科学设定评估指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党员的学习培训情况进行科学的考核,并把考核结果统一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之内,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学用结合、奖优罚劣的制度,实行党员述学、评学制度,同时要树立好学、勤学典型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是创新举措破解外出务工人员教育培训难题。

(九)经验总结性材料 篇6

商水县直第一小学

懂感恩,献爱心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四年级 二班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我不断努力、探索,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充实自己,让综合实践课生根、发芽。本次懂感恩,献爱心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动手实践等多种途径对懂得感恩,奉献爱心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获取大量有关爱心在行动的信息,引起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一事实的重视, 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要懂得感恩,奉献爱心。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断进行合作交流,而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小组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课的有效组织形式,不仅有利于课题研究的发展和发挥学生的特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作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共同的成果。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学到了很多在书本、校园中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学会了怎样同陌生人说话,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学会了调查、汇报、交流的能力,提高了观察、分析的能力,并能有一定的创新精神。特总结如下:

一、精心策划,做好活动准备

为了提高活动质量,增强活动的实效性,使懂感恩,献爱心要求深入人心,活动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按上级文件精神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活动开展初期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

二、走进生活,确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所以在确立主题阶段,教师注意抓住契机,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三、自主结合,科学合理

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组织形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活动的问题确定之后,我们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与分工。我们的经验:在分组中我们先请同学们围绕筛选的几个小组活动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的选择,再找合适的同学进行组合。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力求科学性,还要尽量让学生按兴趣、愿望自由分组,同时提出必要的指导性建议,如:提醒学生在组建小组时要注意每组人数应尽量定在10——12人,还要注意小组成员在知识、能力、特长、家庭条件等方面的搭配,尽可能使小组成员在学业成绩、性别、个性、能力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已达到各个成员优势互补,互助共进。使得活动中既有利于组员间的取长补短,又便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学生很快就分好了组。

四、关注活动,适时引导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必要的指导,能帮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把握方向,使活动有序顺利地开展下去。我帮学生把握了方向,使其顺利地开展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学习乐趣。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打击他们对活动的信心和兴趣,老师这时就是他们的钥匙,引路人。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遇到困难是难免的,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会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更加充满信心!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写作方面还不是很高,往往会忽视一些细节,所以我便抽时间跟孩子们一起参与调查,在调查中及时发现关键之处,提醒他们及时地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孩子们便能在体会中记录出一些重要细节。

五、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

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六、着眼创新

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定,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在在教学中着眼创新,以培养今日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精英奠定基础.总之,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我受益匪浅!

七、存在不足

综合实践学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综合实践学科的要求,但我们学校条件有限,学生还没有完全体会到“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让学生去认识多彩的社会,触摸社会发展的脉搏。

八、今后努力方向

综合实践让学生走进了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区、社会的现状与发展。总之,综合实践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们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条捷径,要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的大众学科,那老师们的教法必须研究的,这一条路该怎么走,确实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一个问题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材料 篇7

一、“先成人, 再成材”, 树立成人观念

这是我担任教师工作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则。只有先成人, 才能真正成材, 也唯有如此, 才能做到全面发展。围绕成人教育, 我一方面利用政治课堂教育的优势, 另一方面加强正面教育和侧面引导, 利用谈话、主题班会、板报、班干会、团支部会等形式进行长期的和坚持不懈的教育。同时, 我还把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 配合家庭搞好对学生的全面教育, 和家长一起向学生进行怎样做人的教育, 使之深入思想成为一种成材的内驱力。

二、“用灵魂去拨动学生的心灵”, 尊重感化学生

真正尊重学生人格, 这样才能打开学生心扉。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 提供不同的表现能力的机会, “全面唤起学生的心灵”。每个班级都存在着所谓的“学困生”, 违反纪律似乎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教师与他们稍一接触, 好像有点效果, 略一深入, 竟连家长到校也不奏效。面对他们, 我不是采取惯用的批评、说教和找家长的方式, 而是采取了主动出击的方式。在学习上的困难, 我为他们提供解决的办法;在生活上的困难, 如生病、经济上有困难等, 我直接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我深入他们的宿舍指导他们整理内务;课余时间找每个学生谈心;抓住人人都有上进心的心理及时给予表扬;班会时给他们创造发言表现的机会。这样一次两次, 我坚持不懈, 不厌其烦。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时间、耐心和情感之泉能浇灌出希望之花。现在他们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起色, 早自习成了班级上来得最早的学生, 期中考试时有3名学生进入了班级前十名, 成了班级学生学习的成功的典型。这个过程也建立了我们深厚的师生感情。

三、“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保持心理平衡

中学生处于心理完善的特殊时期。他们此时的心理常常出现“断乳期”, 表现为自我意识增强, “成人感”突出, 渴望自主, 喜欢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幼稚的特点:偏激、易激动、好冒险, 存在着想解决而又解决不了的矛盾。如果再加上“升学”的高压, 会使其心理焦虑过度。因而教师要重视帮助学生平衡心理状态, 使其有效调节和控制个人情绪, “胜不骄, 败不馁”, 尽快找到缓解精神紧张的途径, 排除自我压抑。

教育学生保持健康心理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起着重大作用, 它使学生保持心理平衡, 即有自我控制能力, 有适度的情绪, 不过悲、过喜、过忧、过怒。能用积极的情绪战胜消极情绪, 不使消极情绪、过激情绪维持较长的时间。能始终保持热情饱满、乐观向上的情绪, 而摆脱低下猥琐、泪丧悲观的情绪, 更不会反复无常。这样的学生才是能顺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四、“学会倾听”, 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要想做好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 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如何去了解学生呢?在形式上除了采用常见的班会课、讨论课外, 我认为收益最大的是写周体会。青少年内心世界逐渐丰富、复杂, 不太容易将想法说出来, 但在自己的周体会上他们却会有所流露, 师生情感可以在这里交流。这能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个性, 同时班级学生也会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一些平时不敢提的建议, 是教师自我检测的镜子, 最终可加强班级管理。

俗话说:“情不通则理不达”。心理教育需要爱的情感, 需要对孩子的满腔热情。教师要用爱的情感去打开孩子的心扉, 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 让他们解除任何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 健全的人格, 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 以迎接明天社会的严峻挑战!

新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 篇8

关键词:创新 思维 数学素养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逐渐推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数学成绩在数学教学中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面对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原则。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中列出的概念、定律固然重要,但是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掌握课本以外的更多更新的知识做好准备,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着重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具有更新知识的本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1.指导学生读书,提倡自学,培养阅读的习惯

数学课本是最好的学习材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大有好处。我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要求,读书时:(1)弄清下节课要上的内容,巩固上节课的内容,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明确学习目的,不要急于解答具体问题,看不懂的地方反复去读,多思多想并记下来。(2)读例题时,先审清题目,成绩好的同学不要看解答,自行解决,然后与课本解答作比较,若自己做错了,找错误原因,划出错的地方;若对了,要看自己的思路与课本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哪种方法解答好一些。中下层的同学先看课本的解答,然后离开课本再独立做一次,做每一步要想到解题依据,再与课本对照,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上课专心听讲解,力争解决。(3)读练习题时,对照定义、公式、法则及例题,简单的做在书上,较复杂的做在练习本上,不会做的画记号,带着问题听教师讲课。

2.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学习效果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提出学习数学要“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作业”,“先思考后动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学习方法,课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去听讲;弄清题意再做题目,解题方法力求简捷。在练习题目上,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要求。每一节学完后,自己进行总结,列出知识点,对重点知识和重要方法重点理解和掌握,将零碎知识进行整理,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发思维

观察和操作能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清晰的表象。依据教材的特点,精心组织操作,把知识的获得和思维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思维同步发展。

2.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过程

例如:在讲几何证明题时,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作如下分析。

首先,要明确所提出问题,也就是知道问什么;其次,分析所提出问题的特点和条件;然后从目的入手提出假设;最后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是否成立。

3.培养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其次,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步骤,教会学生怎样思维,再让学生按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重复此题。第三,要运用多种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多思,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数学素养的培养

数学素养的培养是通过数学学习形成的,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意识,通过命题的证明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通过“数学建模”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系统复习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使学生从数学学习中吸取一种理性精神,形成一种数学文化,即形成数学素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多环节的过程、多因素的系统。从时间上看,上述的任一意识都是学生个体在外部条件的作用下,通过长时间的反复感受、认识、训练而逐步形成的。从空间上看,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既有个体的内在因素,还包括非智力因素等。

数学思维是以数和形为思维的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思维的载体,以认识和发展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教学中应注意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鼓励和引导他们去逐步树立各种意识,创造条件、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善于挖掘解决数学问题的多种途径,激励学生积极寻求解决同一数学问题的多种思路,并从中发现最佳方法,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师应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着力培养学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刨根问底,主动选择新的方法和途径来解决问题,课堂引导过程中创造生动活泼、乐观向上的气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

安康杯竞赛总结经验材料 篇9

新疆昌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汽车站现有昌吉汽车站、昌吉客运西站、亚中汽车站、昌吉客运东站四个汽车客运站,是一个日均发送班次960班,日均客流量1.5万人次的自治区二级汽车客运站。进站营运客车450余辆,营运线路25条,班车通达昌吉州的5县2市、兵团农六师部分团场、北疆主要地区,跨省线路通达甘肃、宁夏、四川,形成了以昌吉为中心辐射四面八方客运格局。汽车站现有职工63名,是一个以旅客运输为主业现代化管理的汽车客运站。自治州总工会和自治州安全生产监督局组织开展的“安康杯”竞赛活动是全面提升安全管理层次,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实现安全生产群众监督的有效载体。从2007年开始,我们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出发,从保护旅客生命安全、保护生产力、维护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出发,把搞好“安康杯”竞赛活动提高到建设“平安车站”的高度来认识,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牢牢把握组织保证、强化意识、规范行为和创造环境四个关键环节,创造性地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保证了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从2007年至今,我站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未发生一起因安全检查不到位而引发的道路安全事故,实现了零的突破,安全绩效处于全州同行业领先水平,多次被昌吉市、昌吉州评为安全生产优秀企业。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加强领导,建立运作机制

“安康杯”竞赛活动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小康社会必须是一个安全的社会,同样小康汽车客运站也必须是一个安全的汽车客运站。要真正把活动搞好,搞出成效,首先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对竞赛活动的领导。我们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质量、效益、稳定、改革、发展的关系,从强化组织机构,完善运行机制抓起,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一是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成立汽车站行政一把手任主任,安全副职、工会主席任副主任,各分站负责人组成的“安康杯”竞赛活动领导组,并且制定了目标责任制,明确了工作职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员工群众一齐抓的管理体系;二是建立了运行机制。根据州总和州安全生产监督局的要求,结合车站实际,我们每年初都要对安全生产岗位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对安全生产活动进行安排部署,提出明确的目标、方法和措施;制定和完善了考核办法,考核结果同干部员工收入直接挂钩,从而使“安康杯”竞赛活动纳入了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三是建立激励机制。为激发职工搞好安全的积极性,我们实行了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同时,车站提取安全奖励基金,用于各项安全活动的奖励。做到了“机构、责任、机制、经费”四到位,为有效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建立了强有力的保证体系。

二、引导宣传,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加强宣传舆论,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既是我们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前提。我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提高员工意识为先导,以生命、健康、安全为主题,把“安康杯”竞赛活动同“安全生产月”、“十个一”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贯穿于活动全过程,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强化宣传教育。我们通过召开每月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的形式,深入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及时报道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和反映各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指导和推动车站安全生产工作。

(二)营造安全氛围。我们通过悬挂标语,制作黑板报、树立警示牌等形式,大造声势,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仅去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我们在各站醒目位置悬挂标语30多幅,进行有力宣传。

(三)组织知识竞赛。根据《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内容,我们结合汽车站安全生产实际,举办了一期安全知识竞赛,全站干部员工踊跃参加,场面十分热烈,干部员工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大大增强。通过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广大职工群众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不安全不生产”等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全员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了“三个转变”,即:“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他律”向“自律”转变;“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

三、强化培训,规范员工安全行为

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法》等安全法规和《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也是员工的行为准则。为使员工学法、守法、遵章作业,我们认真组织员工学习和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全方位开展岗位技能、安全技术培训。首先,加大对干部员工安全生产培训的资金投入。2010年投入资金5000余元,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对干部员工三期安全培训。其次,完善培训机制,2010年制定了员工安全培训大纲,确定了岗前培训、换岗培训及安检岗位培训方案,实现了员工安全培训制度化、规范化。我们把安检岗位作业标准化作为“安康杯”竞赛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搞好员工安全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一年以来,我们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期,先后培训员工120人次。举办各类安全知识讲座20次,广大员工通过培训,不仅掌握了安全知识,而且提高了在生产实践中预测事故、杜绝事故和处理事故的能力。

四、突出维护,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车站干部职工既是安全生产的最大受益者,又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在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中,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一是硬环境,二是软环境。在硬件环境方面,我们坚持完善安全生产设施,提高安全装备水平。2010年我站结合近期安保局势,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困难,积极争取配发X射线安全检查仪,使我站的安检仪数量达到2台。新仪器的配发,确保了

我站的安全生产的硬件环境上台阶、上水平。在软环境方面,我们实现六大体系抓安全(即:安全生产指挥体系、保证体系、监察体系、教育体系、宣传体系、后勤体系),广大员工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制止“三违”现象、消灭事故隐患、强化了现场安全管理。

总之,我们在“安康杯”竞赛活动中,紧扣四个环节,狠抓落实到位,取得了显著成效,构筑起一道牢固的安全生产大堤,维护了广大旅客、职工安全合法权益,保证了企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医院文化建设总结{经验材料} 篇10

医院服务质量满足不了群众飞速增长的医疗需求,难免产生在管理中的指挥不灵,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局面,影响改革进程。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靠硬性强制措施,必然影响人力资源发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要素的问题。为此,自96年以来,我们借鉴运用国内医院文化建设理论,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从文化角度着手,驱动医院文化建设。通过五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起到导向作用,能增加医院凝聚力,激励员工约束行为,提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认为它是市场经济下,医院管理永恒的课题。我院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树行业新风活动”为契机,以医院文化建设为驱动力建设和发展医院,达到预期效果,我们的做法是:

一、从氛围入手

氛围是个“空”概念,是有形和无形的有机融合,看似一个虚无的东西,但做起来要虚功实做,变无形为有形,我们营造氛围主要是指下面几个氛围。

1、环境氛围

构建目的力求达到怡人效果,所谓怡人就应当是让人看到了,置身其中有身心愉悦的感受,这样一种效果,谁都有这么一种体会,到一个山清水秀,风景秀美的地方,人的心情自然好起来,得到美的享受,感到生活阳光明媚。反之,一个脏乱差的环境,就会有让人呆不下去的感觉。我院构建环境氛围的具体做法很浅显,就是舍得花钱布置院内外环境.如此一个良好的环境既有利于病人康复,又有利于职工生活,更加有利于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不是吗?病人到一个干净的环境中康复疗养,有花草、亭台,自然身心俱喜,有利于尽快恢复健康,职工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也会有同情心、责任感,爱家=爱医院=爱病人=爱工作,此联系还可以多一些,深一些,好环境的的确确给我院带来了无尽的实惠。

2、有形文化氛围此方面做的力求达到浓郁效果,有形文化即包括文艺节目舞会、联欢会等,这方面我们的工作做得很多,几乎每月都有,借这些有利文化形式提高了人的思想品味,没事多想一些文雅的东西,少于牌场、酒场沾边。我们提供了一些场所,购置10万余元娱乐器材外,经常开展业余文化艺术团演出、周末舞会、节日联欢会,知识竞赛、球类棋类比赛、升国旗仪式、文化艺术节、灯会等文体活动,我们还在近两年的春节推出一个新形式,春节的时候医患共同过年活动,这方面安徽日报也曾做到报道,具体就是年节期间,医护在病房里,为不能返家,仍在住院的病人演些节目,送上点点小礼物,表达一种医患连心的心情,这样活动目的有三:其一,让病人感到过年了医护关心他们,医院没有因过年过节冷落他们;其二,特殊时节,医护行动增强医护的责任心、使命感,时时刻刻要以病人为中心;其三,尝试建立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开展温馨治疗、温馨护理,这也是当前运用“整体”的观念开展医疗工作的一种尝试。

3、学术氛围:立求形成积极的学术氛围,学术氛围是医院提高技术水平必备环境,没有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就不可能有医院良好的发展。我院着力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除各种形式宣传造势外,院内广播上辟有科技,院报《涡医风采》上开设科技园专栏,院药事委员会出刊了药事简报,医院学术委员会出刊了学术交流刊物《医苑》(年出一期,总数为100页左右的刊物,类似于我们安徽的《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如此这样,为院内多学科的学术交流开辟了园地,医院学术委员会还定期、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利用专家督导活动,帮助中级以下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医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奖励科技创新的规定,科技上有成果的同志及时的给以表彰奖励。每年召开一次科技专题会议,兑现每年奖励、表彰先进,现医院已形成惯例。

4、向上的人文氛围。人文也是个很宽广的概念,我县是老子故里、道家文化在这里有很深的底蕴,人文在县城里得到充分体现,作为全县重要的有科技含量的县人民医院,重视这方面的要求,借医院文化工作也得到很好的体现。我院注重善、美、正气正义等方面的引导,传统的邻里团结、互助互爱、扶危济困等美德得到充分的弘扬和体现,这是医院文化的最根本方面,以此构成了我院领导职工相互支持、医患相互信任、职工间相互配合等人文现象,对工作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二、从核心问题起步

这是所说的核心问题,即是确立怎样的核心能解决医院管理运行,各种工作撞击中起最有决定作用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是思想问题,认识观问题,鉴于这种认识,我们即认为群众、职工包括住院病人有什么样的认识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所以我们就按照医院文化建设的一般工作原理,参考了有关的医院文化建设书

籍并结合我院实际,确立了医院精神,院训、院歌,院徽等,借以实现我们的目的。

我们的医院精神是“敬业务实、求精争先、博爱至诚、团结奉献”。

我们的院训是“忠于职守、善待病人、珍惜今天、创造明

天”。

为使医院精神、院训进一步激励人、鼓舞人,我院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医院精神、院训的内涵。开展了“假如我是病人”、“假

如我是院长”的大讨论。举行爱岗敬业演讲赛,制定医德誓词,开展征集职工铭言,向社会征集院徽、院旗、院歌活动,借以实现宣传医院、培养职工良好的情操,达到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之目的。我院还多渠道把医院精神贯穿于医疗、教学、科研活动中,修订完善了多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向社会公开实行承诺服务,建立完善考评体系,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签订职业道德建设协议书,聘请社会监督员。推行首诊、首问负责制等,均不同程度地深化、细化了医院精神、院训的内涵。

为使员工能够从身边的人身上得到引导、感召、启迪,我院还开展了评优与评差活动,每年开展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服务标兵、十优医务工作者和评比最不满意的医生、护士、工勤人员活动。对评出的优秀党员、十佳服务标兵、十优医务工作者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事迹印发全院,对评出的不满意工作人员通过广播曝光,激发调动了全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从形象上着力

良好的医院形象是医院受用不尽的无形财富。形象建设是我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了医院形象标准:即医心慈、医表端、医风正、医纪严的内在形象;清洁、整齐、安全、舒适的外在形象;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形象,并组织实施可视性、可操作性强的实际工作,落实这些形象标准。医院自92年以来坚持在每年三月份组织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每年都确定活动主题,细化活动内容,开展向社会义诊、健康咨询、卫生宣教,为住院病人做好事办实事,强化自身业务素质提高等,赢得了病员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开展福利解忧和向社会献爱心活动。解决职工住房、子女就业、慰问患病住院职工,为困难职工捐资献爱心。如96年为我院一名患脑瘤手术护士捐款5500余元;97年为我院一名患肾功能衰竭的职工家属捐款5000余元;98年为全县军烈属、贫困户发放医疗优惠卡5000份。98年在我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时,我们发动全院职工为受灾群众、失学儿童捐款7.6万余元,捐衣被1300余件,捐学习用品价值4000余元。以此不断增强医院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我院提出“行政工勤围着临床转、临床医技围着病人转”的服务模式,全员使用文明用语,推行优质服务,还设立委屈奖,以奖励那些在服务过程中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一心为服务对象、为医院大局着想的医务人员。

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树行业新风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为此医院又出台了一系列周详的工作制度和奖惩规定,严加约束医务人员行为。我们提出三句话,有情宣教,无情制度,绝情处理,对违规违纪者重罚,96年以来先后有20人次违规违纪责任者受到不同的处理。但我们对其处罚不是目的,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凡受到处理后,能够深刻认识不足,认真接受教训,加倍努力工作且表现突出者,我们对其不歧视、不冷漠,还要继续提拔使用。我院受到处理的5名中层负责人中,根据其表现,有3人得到重新提拔和使用,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医院还层层签订《职业道德建设协议书》,医务人员与病员

签定〈医患职业道德建设双向协议书〉,其中规定,医务人员做到自觉不收红包、不收礼,患者尊重医务人员,不送红包、不送礼,医患双方共同遵守。医院还建立了有关接受病员、社会监督投诉的建、管、教一体化管理制度,做到投诉能当天解决的当天解决,不能当天解决的,一周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年度薪酬审计报告下一篇:A幼儿园师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