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 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共11篇)
北京体育大学 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 篇1
关键词: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择业价值观
2010年, 全国高校应届生将达到630万人, 在去年611万毕业生的基础上再创新高。再加上2009年未就业毕业生80万人, 总就业人数达到710万, 其中, 应届本科生就业人数占大多数。研究他们的择业价值观, 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有重要意义。应届本科毕业生择业价值观既受到校园文化及个人理想的影响, 又受到外界社会现实利益的影响, 我从分析应届本科毕业生择业价值观的多元特征入手, 提出高校加强本科生择业价值观教育的新思路。
一、应届本科毕业生择业价值观的多元化特点
1. 对薪酬水平期待较高。
虽然应届本科毕业生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清醒的认识,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 毕业生不再由国家安排就业, 高等教育的成本不断加大, 加上应届本科毕业生尚未走出校门, 因此, 相对于应届研究生和往届本科毕业生, 应届本科生在薪酬上表现出较高的期待, 在工资待遇水平上存在理想化趋势。这样存在的问题是:在就业受挫后对自己产生怀疑感, 容易从自尊走向自卑, 就业机会丧失, 就业失败的次数增多。
2. 择业观受性别因素影响较大。
学历层次和择业观中的性别因素呈现反比分布的状态, 即学历层次越高, 性别因素在择业观中起的作用越小, 学历层次越低, 性别因素在择业观中起的作用越大。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中, 女性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稳定性工作的比例高于男性, 即使在企业中就业, 女性应届毕业生选择的岗位管理、服务类工作 (如秘书、文员、人力资源管理) 的比例也远高于男性。
3. 创业信心和创业意愿较弱。
大学本科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偏低, 原因一是雷同性大, 风险大。大学本科毕业生创业一般从事的是普通性生产或经营活动, 科技含量低, 附加值少, 他们由于缺乏社会经验, 同类经营往往后劲不足。原因二是缺乏创业扶持机制。在比较长的一个时期, 大学生自主创业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 “成活率”不高, 成功的范式更少, 教育部2004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披露, 在97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中, 赢利的仅占17%, 大学生自主创办的公司, 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应届本科毕业生创业需要的社会环境和支撑条件普遍缺乏。原因三是没有自主创业的思想准备。创业教育一般安排在大学高年级甚至在毕业阶段, 大多滞留于竞赛式的纸上谈兵, 迄今没有一本指定的规范教材或课件, 没有形成一门系统的课程并进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高校学生的创业培养教育滞后, 学生创业能力欠缺, 创业的实践经验也较为缺乏。
4. 考研热情较高。
相比大专生, 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考研热情较高, 考研比例也较高, 主要原因是:一是用人单位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 高学历就业薪酬和发展上比本科起点要好;二是很多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 躲避就业而选择了考研, 他们试图通过三年的缓冲期, 提升自己, 加强社会实践机会, 找好未来择业的方向, 为未来就业打好基础;三是部分学生因为对本科阶段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或出于对未来就业的考虑, 考取不同于本科专业的研究生, 从而为实现自己认为的理想就业目标而选择考研。
5. 个人主义和功利色彩较为浓厚。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应届本科毕业生在职业价值的取向上表现出了强烈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 在他们的择业价值观中,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国家集体利益让位于个人利益、理想依附于实惠的个人本位和功利本位。应届毕业生常常把择业目标定在大城市和沿海城市, 定在那些收入高、福利好的行业, 偏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少有人问津。虽然, 近年来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积极响应例如“西部计划”等国家扶植的就业政策, 报名人数和热情大大增加, 但是这种择业选择较多是短期性的、功利性的, 目的在于用这种工作作为跳板, 享受政策中规定的例如考研或考公务员加分等优惠措施。
6. 对专业的对口性要求不高。
应届本科毕业生相比较研究生来说, 对本专业与未来就业的工作的对口性上要求不高。他们在求职就业时一方面从兴趣爱好出发, 另一方面看重薪酬、工作地等条件, 在专业与工作的对口性上不一定要求完全吻合。这是由于现代本科教育从精英型教育开始向普及型教育转变, 教育内容更加重视普适性, 专业性有所弱化, 本科教育模式也由知识的学习向能力培养上转变, 另一原因在于某些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先找份工作锻炼自己, 而不考虑专业是否与工作吻合。从好的方面来看, 这是择业的一种新选择, 增大了学生就业的机会, 从不好的方面来看, 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无关, 在职业生涯长期发展上要受到一些制约。
二、高校加强本科生择业价值观教育的新思路
1. 完善本科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 培养大学生人才的综合素质。
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所遇到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我国当前人才培养与教育的“结果”。主流教育体系与核心教育资源, 在基础教育阶段致力于“升学”, 在高等教育阶段致力于“学历”教育, 始终围绕的目标是“考试”, 从而导致教育出来的大学生人才更多的是“应试”人才, 真正的高“素质”人才不多。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与成功经验, 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与国情,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探索建立有自己特色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 建立人才教育与培养的长效机制, 是解决大学生人才乃至所有社会人才的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加强德育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要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工作, 必须把人生观、荣辱观、人才观、自我实现观等价值观教育放在全部择业观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的位置上来进行。要有效发挥思想教育工作的作用, 提高他们分析实际问题, 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要引导他们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 纠正他们认为的提倡集体主义等同泯灭个性, 把国家和集体利益视为个人利益对立面的认识偏差。摆正他们的义利观和金钱观, 纠正他们把经济利益等同于社会价值等同于自我实现的错误观念。
3. 创新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提升家庭和社会的作用。
大学生择业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除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外, 还要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 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 以良好的社会环境影响、熏陶大学生, 从而促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追求。
4.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择业观教育相结合, 增强学生在择业中的心理调适能力。
高校应建立针对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 对在择业中产生的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 以及依赖心理给学生进行分析, 引导他们客观认识自身条件和现今的就业环境, 调适他们的负性心理状况, 让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能够适应社会, 对未来工作充满强烈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明年高校毕业生630万, 教育部要求推动新一轮改革[OL].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e-du-jygg/news/2009/11-20/1976776.shtml) , 2009-11-20.
[2]方留, 孙祥, 李宏伟.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2) :78-80.
[3]徐杰玲.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问题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 (10) .
[4]郑洁.大学生择业状况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 2009, (19) :53-55.
应届大学毕业生职场技能初探 篇2
【摘要】应届本科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部分原因在于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缺少系统的职场培训,从而导致应届本科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契合度不够和应聘岗位时竟争力不强。本文从分析大学生的现状出发,探讨职场训练对大学生就业及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大学应届毕业生 职场训练
【课题项目】2014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410229022。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7-01
大学生是各类企业最主要的人力来源之一。如今的大学生早已经失去了“天之骄子”的殊荣,更多的是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走上工作岗位。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总是很无奈的将应届毕业大学生拒之门外,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很多,比如大学生人文知识欠缺、团队合作意识较弱等等,特别重要的原因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缺少职业定位,眼高手低,这种种困难阻碍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一、应届毕业生求职现状
对于毕业生来说,刚刚踏入社会,他们面临的将是一个新鲜并陌生的生活环境,他们在形式上完成了从应届毕业生到一名工作者的身份转变,但思想上仍未脱离应届毕业生的意识和心态特点,所以会存在一些问题。
1.角色认识模糊。这种模糊认识是源于基础知识及社会阅历的匮乏,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载体,没有必要的责任去教学生学会如何融入企业,而作为高等教育,要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包括人际关系、企业文化及工作作风等的能力是应该在毕业前完成的。
2.自身发展定位不明确。应届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后,一方面,由于面临新的工作、生活环境,需要逐步适应。同时初为一名职员,会碰到一系列在学校没有遇到的复杂问题,因而他们主要精力会放在适应环境、开展工作上。另一方面,由于对自身认识的局限性,缺乏正确的自我判断,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全面而充分的认识,亦不能根据所处环境相应地规划与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
3.缺少归属感。大学生刚刚入职,很多人都脱离不了学生身份,不能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及尽快融入到工作集体里,这些使学生感到未被组织接纳,而产生心理上的疏离感,使工作主动性受到限制。
4.竞争所产生的巨大工作压力。每年我国都有大量的本科毕业生,劳动力过剩现象很明显,加上工作经验不足,自身能力欠缺等,导致学生工作压力巨大。
作为医学院类高校,我们除了要向社会输送专业的理论性人才以外,也要考虑他们的就业问题。为让应届毕业生尽快熟悉企业,适应环境和工作;培养毕业生对企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认同企业的文化;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掌握必要的技能,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以外,我们也希望增加一些就业知识,职场训练、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为此,我们和企业联手开展了《五周训练营》培训项目。
二、牡丹江医学院药学院开展五周训练营活动
牡丹江医学院药学院和同联集团一起开展了五周训练营活动,为培养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和优秀的新员工作出了尝试。药学院《五周训练营》项目是给毕业生安排的一次为期五周的职场训练,邀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企业内训讲师,到学校给予学生专业的讲解,使同学们知道作为应届毕业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基本职业习惯、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高他们的职场适应性和职场竞争力,以更快的适应工作。
我们邀请的企业培训讲师都是一些经验丰富,功底深厚的企业员工,授课风格风趣幽默,同时又充满激情,培训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体验式培训,以大量企业实际情景案例或模拟任务开展培训训练。
2)互动性增强,讲师的授课风格生动活泼,在培训过程中时常与学生们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结果导向教育,即强调学习成果转换成目标就业。
在具体的工作技巧以及处理事情的方法方面,通过企业讲师的讲解训练,让学生掌握了基本业务技能、职场生活技巧以及着装准则。如:
1)正确处理学习成绩优异与工作能力不足的落差。
2)初入职场如何妥当行事。
3)如何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4)如何增进基本业务技能。
5)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在职场中不断学习充电。
6)合理的着装既是对领导的尊重也是自己对工作认真态度的体现。
《五周训练营》项目的开展不仅帮助大学生对职场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更加激起了他们对未来的向往。通过企业讲师的讲解与培训让学生们真切的体会到学习成绩不等于工作能力,还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培训锻炼了他们的基本业务技能和完成工作的能力,这大大加强了学生对工作的自信心和憧憬。五周训练营活动的成功开展证明了职场训练对大学生的就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为,为改革毕业班学生的培养模式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湖南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篇3
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保证人才遴选质量,鼓励本科学生勤奋学习,倡导“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国际化能力”最基本的素养培养,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12]4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教学〔2006〕14号)、《湖南大学本科学生学则》(湖大教字〔2012〕35号)及其他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免试,是指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入学时招生计划与注册年限计算,下同)不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本办法所称推荐,是指我校按照规定对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遴选,确认其免试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
第三条推荐工作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教务处依据本办法,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遴选的基本原则,制定当年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细则》(以下简称《推荐细则》),作为本校开展推荐工作的实施程序。《推荐细则》经报校长办公会审核通过后实施。
第四条 实行推荐名额分配制度。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当教育部下达的推免生名额,综合考虑各专业应届本科学生人数、学校确定的优先发展学科、学科竞赛、“体育、艺术、社会工作”及其他特长等相关因素,确定各部分推免生推荐名额。名额分为向本校推荐(以下简称“内推”)和向外校推荐(以下简称“外推”)两部分,具体原则如下:
(一)以学业成绩申请推荐的名额,按各专业应届学生人数,由学校直接分配到各专业。
(二)用于优先发展学科的名额,总数不超过应届毕业生的千分之十二。
(三)用于奖励学校“学科竞赛”的名额,总数不超过应届毕业生的千分之三。
(四)用于奖励“艺术、体育、社会工作”等特长的名额,总数不超过应届毕业生的千分之二。
(五)“外推”名额按教育部规定的最低比例分配到各学院;鼓励各学院多接受与本校同层次,或专业相关学科水平在国内领先(教育部与社会评价前10名)学校的推免生,多接受一名,“外推”名额可增加一名。各学院接收外校推免生数量应等于或多于“外推”数量。
第二章基本要求和条件
第五条推荐工作的对象:
(一)根据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本校应届毕业生;
(二)根据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并已确认申请提前毕业的本校应届毕业生。
第六条所有申请推荐的学生都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爱国敬业,遵纪守法,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二)品行优良,无处分记录;
(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按照正常教学计划修完并通过全部应修课程。
(四)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考查)违规记录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行为。
第七条 以学业成绩和优先发展学科申请推荐的,须达到以下要求:
(一)每门核心课程(学门、学类、专业)总评成绩(只计算在本校学习的课程成绩,不包括在其他单位学习课程所获取的成绩)无补考、无重修。
(二)毕业设计(论文)良好及以上。
(三)按核心课程平均成绩(即应修各门核心课程成绩之和,除以应修核心课程门数,下同)进行排名,名次进入同专业有效推荐名额基数的1.1倍以内(按四舍五入计)。
第八条以学科竞赛申请推荐的(名额由学校统筹),达到以下要求,可获得“内推”预选资格。先按获奖等级及排序,再按核心课程平均成绩进行排名,依序推荐。
(一)核心课程无重修;
(二)毕业设计(论文)优秀;
(三)依《湖南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确定的全国性竞赛项目中获三等奖及以上。
第九条 其他专业类竞赛(含省、区域性专业竞赛)申请推荐的(名额由各学院统筹),达到以下要求,可获得“内推”预选资格。各学院自定排序规则,报教务处备案并公示,依序推荐。
(一)核心课程无重修;
(二)毕业设计(论文)优秀;
(三)经学院提出,教务处核准,至少在本推免工作开始前一年公布的竞赛项目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
第十条 以艺术、体育、社会工作等特长推荐的(名额由学校统筹),推荐工作按以下基本原则办理:
(一)理工类学生可以跨非理工类学科攻读学位;
(二)理工类学生攻读非理工类学科学位的(含先留校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后攻读的),要求核心课程无重修,毕业设计(论文)良好及以上;
(三)非理工类学生攻读非理工类学科学位的(含先留校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后攻读的),要求核心课程无补考、无重修,并且毕业设计(论文)良好及以上;
(四)理工类攻读理工类学科学位的,核心课程无补考、无重修,并且毕业设计(论文)良好及以上。
第十一条 推荐过程中凡涉及按成绩排名时,课程补考与重修通过的成绩,均以60分计算。第十二条 符合推荐条件的学生名单为推荐预选名单。各类推荐预选名单由以下单位负责拟定,教务处组织审核,并报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进入确定推荐人选阶段。
(一)以学业成绩申请的推荐预选名单,人数为实际推荐名额的1.1倍,由各学院拟定;
(二)用于学校确定的优先发展学科及特殊条件的推荐预选名单,由校长直接掌握或指定负责单位拟定;
(三)用于奖励学校“学科竞赛”的推荐预选名单,由教务处负责拟定;
(四)用于奖励学校“艺术、体育、社会工作”的推荐预选名单,由学生工作部负责拟定。第十三条 确定“内推”人选工作要体现导师对学生选择的主导作用,由导师从学校公布的本专业推荐预选名单中确定推荐人选。相关事宜按以下方式办法:
(一)导师与学生实行双向选择;
(二)各院按本办法第四条第一款所得各专业推荐名额,应直接用于该专业在岗并完成了岗位教学任务的教学研究类教师;
(三)其他推荐名额分配,由各学院根据本办法制订具体工作细则,报教务处备案;
(四)跨专业(按研究生学科分类)选择学生,应经研究生院批准。
第三章工作程序
第十四条 推荐工作基本程序如下:
(一)分阶段实施,先启动“内推”工作,在“内推”工作完成之后再启动“外推”工作。因外校接收时间原因,在“内推”工作期间,具备“外推”资格且申请放弃“内推”的学生,可以启动“外推”程序。教务处在每年暑期或秋季学期开学第一周内,发布工作通知(因教育部发文及学校名额分配方案推迟,则通知时间相应顺延)。
(二)各学院根据《推荐细则》的规定,成立推荐工作小组和审核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的推荐与审核工作,工作小组名单报教务处备案。
(三)各学院负责本单位推荐的动员和报名组织工作,审核报名学生资格,按分配名额基数的1.1倍拟定推荐预选名单,经教务处审核后在学院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
(四)推荐预选名单学院公示无异议后,由教务处负责汇总并报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审批后在校内公示(3天)。
(五)推荐预选名单学校公示无异议后,各学院根据《推荐细则》的规定,确定“内推”推荐名单并公示(3天)。
(六)除“内推”推荐名单以外的推荐预选名单,按核心课程平均成绩排序,择优确定“外推”推荐名单并公示(3天)。
第十五条推荐名单公示无异议后,各学院组织获推荐资格学生填写《湖南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推荐书》,并在指定日期内将推荐名单、《湖南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推荐书》报教务处。
第十六条教务处负责审核汇总,报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并将审批通过的名单在全校范围内公示(一周)。经公示后无异议的名单,即为符合基本条件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名单。
第四章监督与复议
第十七条 推荐工作全程接受学校纪检与监察部门监督。
第十八条学生对推荐结果持有异议,可在学院推荐名单公示期间,申请学院推荐审核小组复议,程序如下:
(一)申请人填写《湖南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复议申请表》(一式三份),并在指定日期内上交到各学院。
(二)单位推荐审核小组按照《推荐细则》的规定,审定申请人所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视情况需要可对推荐申请人重新进行考核。
(三)单位推荐审核小组应在《湖南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复议申请表》中详细记录复议过程及结论,推荐审核小组组长签字、盖章有效。复议结论应在学院推荐名单上报教务处之前告知申请人。
(四)各单位将《湖南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复议申请表》汇总后,连同推荐名单在指定日期内报教务处。
第十九条 对在申请推荐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学生,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推荐资格,并按学生管理规定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第五章其他
第二十条“外推”与“内推”的推荐名额不得互用。“外推”学生须向学校提交放弃“内推”的书面承诺,未被录取的,推荐名额自动失效或学校收回。专业学位研究生推荐名额不得用于学术型研究生推荐。
第二十一条申请推荐的学生须按照国家招考研究生的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和确认,未履行该手续者,视为自动放弃推荐资格。未按照规定程序自行联系为免试研究生者,学校不予认可,不予办理推荐手续。
第二十二条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如获得推荐名额,应按期毕业,否则取消其推荐资格,并不得再次申请。延期毕业的学生不得申请推荐。
第二十三条 已获得推荐的学生,在毕业前未达到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规定者,取消其推荐资格。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经校长办公会通过后,自公布之日起实施。修正时亦需经校长办公会通过。原相关文件与本办法规定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本科应届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 篇4
实习不仅是一次让人难忘的经历,更是我们扩展眼界的大好机会。回顾这次实习期间,三个月的社会生活中我认识了许多在校园中不曾体会的事物。工作的辛苦、生活的复杂,以及社会的人际交往等等。这些对我而言都是新的知识,也是今后需要经常感受的体会。
如今,转眼几个月过去,我也通过社会实习的经历大大的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和个人素质,在此我汇报个人的实习情况如下:
在这次的实习期间,我们主要的实践目标主要有两点——工作和生活。
工作方面,在校园中我就早已经听说了如今大学生在社会竞争中的压力,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市场中,没有经验和足够能力的大学生难以寻找到适合的工作的问题。过去我还只是听说,并没有真正亲自的体会到这份压力和其中的艰辛。但伴随着实习的开始,并在经历了多次投递简历和面试的失败之后,我才开始真正感受到压力和竞争。
但好在,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尝试,我最终还是有幸得到了xx公司的“橄榄枝”,并在公司xx部门的xx岗位上实践了自己这四年来所学到的关于xx专业知识和各种经验。
工作期间,我作为一名实习工作者,在工作中认真听从领导的安排,积极面对工作困难,勤思考、多总结,不懂再问,认真牢记自己的错误。通过努力的锻炼和自我完善,我在业务能力方面进展迅速,并吸收了前辈们的工作技巧,提高了个人的.实践能力,掌握了更加实用且适合工作的专业方法。
此外,除了专业知识,xx公司还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作者。在工作中,我跟随领导学习了关于xx员工的责任和纪律,并了解了什么是责任,锻炼了自己作为xx公司员工的个人责任和团队荣誉感,并帮助我积极的完成了实习期的工作任务。
生活方面,我从社会环境中体会到了独立自主的辛苦与复杂。生活虽然复杂辛苦,但值得庆幸的是在生活方面我一直保持着与同学们的联系,并在社会环境下交到了许多新朋友。大家在我的生活中给予了很多的指点和帮助,让我适应了独自在外的日子,也变得更加独立且自主。
北京体育大学 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 篇5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开展。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就业现状也由曾经的国家分配转变为自主就业。随之而来的是应届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现状异常严峻。在此背景下,应届毕业生的择业过程选择就尤为重要。选择适合的、科学的择业过程,有助于提升就业几率,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职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无疑,梳理好适合的择业过程,将对促进、缓解大学生择业就业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应届毕业生择业过程现状
择业选择是广大莘莘学子从校门迈向社会路上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它决定了一个学生到一个社会人的蜕变。但必须正视的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应届毕业生在择业面前迷茫,从众,自身的择业观与现实情况相矛盾,从而选择了效率低下的择业方式,不但不适合自己,而且从结果上看,失望而归或委曲求全的占大多数[1]。
现阶段我国应届毕业生的择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招聘网站投递简历
这是应届毕业生群体中最为常见,也广泛使用的一种择业方法。通过网上投递简历,预约面试,从而走向职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信息获得简单,成本较低,方便了广大经济承担能力较弱的大学生。
2.校园宣讲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科技创新、行业转型的道路。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国内外知名企业都不约而同的将招聘工作瞄准了高校毕业生。每年春秋两季,国内的本科大学都会吸引一批企业来校做宣讲会,同时服务学生接触企业,迈向职场。
3.亲戚朋友介绍入职
每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总有少部分的学生,家中亲戚朋友为其安排好了工作。相对于其他学生,这类应届毕业生的择业成本较低,可靠度也较高。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在形形色色的就业渠道下,仍有一部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准备不足,最终甚至未能如愿迈进职场。据资料显示,2015年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待业率逼近三成,为27.4%。落实率方面,根据2015年的数据显示,专科生的落实率最高,均为87.4%;其次是硕士生,为84.5%;第三是本科生,为81.5%;博士生的落实率最低,为81.3%[2]。严峻的就业形势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待业应届毕业生,他们其中有些人甚至误入歧途,被传销等不法机构控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三、就业案例问题分析
解决好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进而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3]。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与择业渠道选择不佳有很大关系,下面根据具体案例,具体问题人员类型,利用逻辑推证法,对大学生的种种就业选择作出分析。
1.准备不足型
此类大学生在就业准备的前期未能打好基础,或过度自信,或不以为然。邻近毕业,企业招聘大规模开展的时候,因准备不充足,四处碰壁。不难想象,在各方的压力和自身的懊悔中,这部分学生此后的就业渠道选择一定不会精挑细选,慎之又慎。他们会选择最快捷的求职方式———网上大量投递招聘简历。如此一来选到适合自己,待遇又高的企业的几率大大减少,并会产生两个后果———①拿到的offer不适合自己,干不长久。②仓促选择,准备不足,最后未能如愿就业。而我们都知道,现如今网上的招聘信息良莠不齐,背后有很多传销和诈骗陷阱。准备不足型的应届毕业生往往沉不住气,不会加以辨别筛选,从而受其所害。网上申请途径,或者说复杂的招聘网站信息,是这类学生最大的敌人。
2.目标单一型
这一类的大学生往往只心仪某一家企业,前期做了大量的关于该企业招聘的工作。他们择业途径的选择往往是宣讲会。追随某一企业的招聘路线,极少关注其他招聘信息。这样,就会自己将自己的就业渠道变窄。此类应届毕业生的问题根源是对自己的能力没有全面的认识,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又缺乏就业培训和开阔的视野,导致在就业失败时不知变通,错失良机。
3.规划混乱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加大。企业为了更好的挑选人才,会面向全国进行招聘。部分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在择业选择没有进行清晰的梳理,主要在时间和经济上的规划混乱。例如,现如今可以很容易的看到不少大学生长途跋涉,跨市甚至跨省参加面试,由此可以推断他们身上所负担的经济压力比其他择业者要高出许多。而这类毕业生面试周期长是其另一大特征,远距离的奔波使其无法在时间上与其他择业者匹配,不难推论出,当其他应届毕业生有多次选择机会时,这类学生还在面试的道路上。久而久之,这类学生面临的局面就是时间和经济成本的堆积,最终难受其负,择业成功的不占多数。
以上仅列举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业问题,其实应届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问题有很多。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选择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就业渠道,才会增大就业的几率,而拓宽就业渠道,完善自身就业素质,是广大高校和每一个应届毕业生共同需要关注的。
四、毕业生择业过程优化
造成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家政策、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也有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原因。毕业生本身来看,在优化毕业生就业渠道上存在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信息来源,合理搜寻机遇
大多数学生社会阅历比较浅,眼光亦不长远。为使同学们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在毕业生时实现其人生理想,高校应建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开展多种内容的就业指导。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大学生具备甄别虚假信息、合理选择网络应聘途径的能力。
其次,精心组织多次校园招聘会,积极培育校内就业市场。校园招聘会上,来的用人单位招聘的就是应届毕业生,招聘目标明确,毕业生也避免遍地撒网,亦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校园招聘会环境宽松,可以增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沟通和了解。
作为学生,选择网上投递简历是最普遍的求职方式。我们要对搜集来的信息加以筛选,不可轻易相信种种诱惑。利用自身的知识或者请教老师、同学或专业的机构帮助自己,剔除虚假信息、诈骗信息。保证了求职信息的真实、可靠,也就能保证求职的旅途顺利开展。
2.提前准备,合理规划
应届毕业生应该转变“毕了业才找工作”的不良观念。虽然毕业季应聘工作才逐渐开展,但自身积累和规划可以提前进行。积极参加每一学期的就业讲座,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如辅导员、学长学姐、就业指导手册等武装自己,开阔眼界,积极准备自身的就业规划。
在做就业规划时,一定要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每个单独的个体情况是不同的,自身所面临的情况更是复杂纷繁。结合自身条件,合理把控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尽量选取成本低、效果好的就业渠道。如企业在本校举办的招聘会,各个学校组织的宣讲会,优质企业的网上应聘申请通道等等。切勿攀比或从众,将自己放到不切合实际的择业路径上。
3.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参加实习
实习是大学生利用自身所学,对自己未来职业的一种尝试,亲身经历后方能更好的了解自身职业规划,高校毕业生实习是实现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最佳途径。校企合作,使企业有了高校这样一个人才培养基地。校企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就是让企业成为高校的学生实习基地和毕业生就业基地,对培训学生、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大有帮助。学校在保证毕业生的质量的前提下,优先向合作单位推荐毕业生,优先向合作单位转让技术支持或提供才人培训等。在加强校企合作基础上,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实现校企共赢的局面[4]。
五、总结
做好择业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一位莘莘学子迈入社会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高校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毕业生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措施,不断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不断推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发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进促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同时,应届毕业生也要做好坚实的准备,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择业,用科学的方法选择就业信息,从而达到优化择业路径,顺利进入职场的目的。
摘要:本文瞄准应届大学毕业生择业的种种现状,从对信息搜寻、路径选择和求职成本三个维度优化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梳理,为广大应届毕业生的择业选择做出分析建议。
关键词:信息搜寻,路径选择,求职成本
参考文献
[1]易贤,郭莉敏.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问题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01:84-86.
[2]夏星.大学生就业市场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北京体育大学 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 篇6
推荐免试攻读法学硕士研究生选拔办法
根据《复旦大学2017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章程》及《复旦大学关于推荐2017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工作办法》制定本选拔办法。
一、申请条件
1、外校申请生须符合以下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所在高校须具有教育部认可的推荐免试资质,且能取得所在高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2)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3)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4)本科阶段学习成绩突出,专业成绩排名应在前25%(985高校可放宽至前40%);(5)英语水平较高(原则上要求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500分以上或相当水平)。
2、本校申请生须符合以下条件:
(1)政治思想表现良好,学习成绩优秀,综合能力强,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3)已修学分数不少于120分,并且各门课程平均绩点不低于2.8;(4)英语水平较高。
3、法学硕士的申请生须为法律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申请方法
1、复旦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对于9月11日前已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中报名的考生,我院经过预审确定预复试名单,并于9月26-28日进行预面试,该系统报考考生仍须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放后及时报名以便我院进行录取操作,具体预复试名单及注意事项详见后续通知。
2、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未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报名但欲报考我院的已取得推荐资格和名额的学生(以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公示名单为准),须于9月29日8点前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办理注册、报名、交费等手续(具体步骤和要求详见该系统网站)。我院将于9月29日中午前通知通过预审的考生前来参加我院9月30日举行的面试,具体安排请见法学院网站后续通知。未于9月29日8点前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办理注册、报名、交费等手续者,按自动放弃处理。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来电咨询,咨询电话:021-51630120。
三、复试办法
复试合格者将择优接收。
四、材料提交 通过初审进入复试的考生须在复试时一并提交以下材料(建议提前准备,已寄送材料的同学仍需提交):
1、《复旦大学2017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登记表》(复旦大学学生);
2、《复旦大学2017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申请表》(其他高校学生);
3、《复旦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专家推荐信》两封(其他高校学生);
4、本科阶段历年成绩单(原件)。
5、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验原件),如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单等;
6、有关获奖证书和学习科研成果复印件(验原件),如发表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等;
7、学生证和身份证复印件(验原件)。
考生必须保证所提交全部申请材料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我院将在复试结束后对拟接收的免试生进行网上公示,如发现申请生提交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将取消该生的免试资格。
五、招生名额及学费
2016我院法学硕士拟招生55名,其中推免生拟招收总名额的约50%,学费8000元/年,学制三年。
六、其他事项
我院法学硕士有健全的奖助机制,奖助种类多样,覆盖面广,海外交流资源丰富,欢迎广大优秀学子报考。
关于法学硕士的其他事宜,请登录复旦大学法学院和研究生院网站,查阅当年的招生简章及学校相关规定。
确定接收的推荐免试生,须于新生报到时提交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本科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缺一不可),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
考生复试期间食宿行等费用自理。请正确填写手机号并保持手机畅通。报名时填写的通讯地址必须保证本科毕业离校后也可收到邮件。通讯及邮递风险由考生自行承担。
七、联系方式
复旦大学法学院网址: 联系电话:021-51630120 复旦大学研招办网址: 联系电话:021-65642673
本办法由复旦大学法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北京体育大学 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 篇7
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
(试行)
2014年9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教育部关于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健全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具有推免生名额的学院以及机关部处统称为推荐单位。
第三条推荐单位要坚持以提高选拔质量为核心,不断完善全面考查、综合评价、择优选拔的推免生评价体系和工作机制。
第四条推免生依据招生政策均享有自主选择报考招生单位和专业的权利(除有特殊政策要求的专项计划外)。推荐单位要充分尊重并维护考生自主选择志愿的权利,不得将报考本单位作为遴选推免生的条件,也不得以任何其他形式限制推免生自主报考。
第五条推免生工作应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推荐单位应制定科学、规范、明确的推荐标准及公开透明的工作程序。
第六条推荐单位从具备下列条件的学生中择优遴选推免生:
(一)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二)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
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四)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五)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推荐单位可按上述要求制定推免生的具体条件,但应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
第二章工作职责
第七条学校工作职责:
(一)学校成立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推免生工作的宏观管理,制定学校推免生工作管理办法。
(二)学校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依据教育部下达的年度推免生名额,结合学校总体发展情况及各学科发展特点,确定并公布推荐单位的推免生名额。
(三)学校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推免生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事项。
第八条推荐单位职责:
(一)推荐单位成立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或通过部(处)务会,负责制定本单位推免生工作管理办法,审核并公示本单位推免生名单。推免生工作管理办法内容包括:组织管理、推免生评价体系、推免程序、信息公开、申诉渠道等。
1.具有推免生名额的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本科教学副院长任副组长的学院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学院推免生工作管理办法,经学院党政联席会通过后组织实施。
2.具有推免生名额的机关部处通过部(处)务会研究制定本单位推免生工作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3.推荐单位的推免生工作管理办法命名规则为“学院(或机关部处)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
(二)推荐单位要严格按照学校下达的推免生名额开展推免生工作。
(三)推荐单位负责对学生申诉和投诉进行调查、核实、处理。
第三章工作流程
第九条学校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制定年度推免生工作实施办法,于推免生工作启动前在校内公布。
第十条推荐单位在校内公布本单位推免生工作管理办法,并向本单位应届本科毕业生做好推免政策解读。
第十一条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向推荐单位提交申请(包含相应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推荐单位按照规定进行综合测评,择优确定初选名单。第十三条通过初选的学生,经推荐单位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盖章后,报学校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第十四条推荐单位将审定通过的名单分别在学校网站和本单位网站进行公示。对有异议的学生,推荐单位要查明情况,公布处理
结果。如无异议,由学校报省级招办审核备案。未经公示的推免生资格无效。
第四章管理与监督
第十五条推荐单位应加强管理,完善监督制度。涉及推免生工作的原则、方法、程序和结果等重要事项都应认真研究,集体决策。
第十六条推荐单位应将推免生政策规定、有关推免生资格和名额等进行公开。
第十七条学校推免生工作接受学校相关纪检部门监督。
第十八条 对在申请推免生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学生,一经发现,即取消推免生资格,对已录取者取消录取资格和学籍,由学校按学生管理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第十九条 各推荐单位对本单位推免生工作的过程及结果全面负责,确保推免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如有违规行为,学校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追究。
第五章附则
北京体育大学 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 篇8
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预计将达到765万人, 比2015年再增16万人, 又一次刷新“史上最难就业季”, 在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 大学生就业也将面临新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 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 大学生就业困境存在客观原因, 但也存在就业观念不正确, 缺乏指导、帮扶而未及时就业的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福建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强调, 做好就业工作, 要精准发力, 确保完成就业目标。实施更加精准的就业指导, 能够在主观能动性方面改善当今大学生未充分就业的问题, 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这为我们做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在经济新常态和新业态下, 如何精准发力促进大学生就业, 事关全局, 成为推进当前就业工作的重点。
二、应届毕业大学生精准就业指导的现状
1. 教师精力有限, 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专任教师配比较少, 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 就业指导工作多为思想政治辅导员兼任, 其所带学生数多且工作内容较为繁杂, 不但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还承担职业指导、授课、团委学生会指导、日常事务性等工作, 精力有限, 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对应届毕业大学生进行精准就业指导。目前多采用突击撒网式的就业指导方式, 形式单一、深度和广度不够。此外, 高校所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多为大班授课, 针对性不强, 不能够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就业规划, 对于精准职业指导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
2. 信息平台不完善, 信息推送不精准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新形势下, 学生对信息的来源更加依赖新媒体, 但目前就业信息数据平台普遍不完善, 没有充分收集应届毕业生基本意向及用人单位用人需求的双向数据, 在推送毕业生就业信息时仅仅为发布现有的招聘信息, 未能针对不同职业技能、择业地域、招聘岗位、专业匹配度等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精准就业信息推送, 在招聘信息众多的情况下, 学生需花大量时间、精力筛选适合自己的就业信息, 可能错过最适合自己的求职岗位。
3. 精准指导不深入, 缺乏服务意识
在实施精准就业指导的过程中, 因教师精力有限、评价精准就业指导成效的体系不完善等原因, 目前对学生的精准就业指导不深入, 多浮于表面, 只针对学生就业时凸显的问题就事而论, 缺乏深入服务就业困难学生意识, 未能够从根源了解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真正进行就业指导全过程服务, 解决就业困难学生的根本问题。
三、应届毕业大学生精准就业指导的对策
1. 打造专业化精准就业指导队伍
目前, 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工作主体多为思想政治辅导员, 其面对学生量大, 在实施精准就业的过程中时间精力有限, 所以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是推进应届毕业大学生精准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保障。可以成立由专业老师组建的就业规划、创业实践、简历撰写、面试指导、心理疏导等团队, 辅导员为就业指导责任联系人, 对学生进行就业、择业观的正确引导, 面临学生不同的就业问题由辅导员进行统计并登记分类, 根据实际情况转介给不同的就业指导团队, 由专业团队进行针对辅导, 辅导员持续跟踪记录, 提高工作效率、效果。
2. 建立精准就业信息化平台
通过整合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创业指导、招聘信息等各方就业信息资源, 依托互联网, 应用大数据的分析方法, 通过对学生的学历、专业、实习经历、学业情况、社团活动、兴趣爱好、职业技能、择业意愿、求职能力、地域、招聘岗位、专业匹配度等多种维度进行分析统计, 汇总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需求信息, 从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客户端、校内网络等平台, 分专业、分生源地, 依据学生的求职意向推送给不同需求的学生, 同时创建用人单位发布信息的专门渠道, 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信息平台, 提高学生就业信息接收、推送的精准度、有效性。
3. 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
通过精准就业信息化平台或学生求助等多方途径摸清特殊就业困难学生底数, 此类学生有就业意愿, 但因实际困难无法正常就业, 如: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农村生源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针对此类学生, 应由辅导员、班主任等指导老师直接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精准帮扶, 直接听取和解答困难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的需求与疑问, 并对学生开展分类指导、技能培训、心理咨询、求职补贴等就业帮扶, 并在各类就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 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
4. 完善精准就业指导质量评价机制
应逐步建立完善精准就业指导质量评价机制, 从师生评价、到社会评价, 既要注重毕业生就业的数量又注重毕业生就业的质量, 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收集反馈意见, 多方面评价精准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 以便进一步优化、推进应届毕业大学生精准就业指导的实施。
四、小结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积极探索大学生精准就业方法:打造专业化就业指导团队, 搭建招聘、就业双向信息化平台, 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等, 做好应届毕业大学生精准就业指导, 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面临的困难, 提高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率、改善当前大学生未充分就业的现状,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摘要:精准就业指导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但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教师精力有限、信息平台不完善、精准指导不深入等问题。为此, 采取打造专业队伍、完善信息平台、精准帮扶、质量评价等多种手段, 为应届毕业大学生提供精准就业指导。
关键词:应届毕业大学生,精准,就业指导
参考文献
[1]马佳慧.高校应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精准指导模式探索[J].时代教育2016 (03) :98
[2]李秀刚.独立学院毕业生精准就业途径分析-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为例[J].人才培养与就业.2016, (02) :50-54
北京体育大学 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 篇9
一、申请条件
具体条件见《上海财经大学接受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上财研﹝2011﹞18号)》。
二、申请程序
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登陆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注册为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用户,签订个人承诺,在线填写报名信息,上传个人照片,下载并打印申请表、个人陈述及专家推荐信,完成网上报名程序。我校2012年接收校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系统开放的时间暂定为8月20日-9月25日。
申请人须于9月25日前(以邮戳为准),将填好的全部申请材料装入自备的信封,直接寄(或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申请材料包括如下部分:
1.上海财经大学2012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申请表1份;
2.上海财经大学2012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个人陈述1份;
3.上海财经大学2012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专家推荐信2封,即需要2位专家分别推荐,且密封并在封口骑缝处签字;
4.本科正式成绩单1份,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后,装入自备信封密封,并在封口骑缝处加盖教务处公章;
5.获奖证书复印件各1份;
6.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复印件1份、或TOEFL成绩、或GRE成绩等能体现自身英语水平的证明1份;
7.所在院校教务处提供申请人获得母校推荐免试资格的证明信(须加盖教务处公章,否则申请无效)。
以上材料中,正式成绩单以及具有母校推荐免试资格的证明信(如确有困难)可延至复试时提交。
此外,申请人还可提交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
申请材料寄送地址及邮政编码为:上海市国定路777号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200433;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办公地址为:国定路777号育衡楼A207室。复印件均请使用A4纸。全部申请材料一经收到,恕不退还。
三、选拔考核程序
有关院(系、所)将组织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择优确定拟复试名单,并最迟于2011年10月中旬前组织差额复试。对于通过复试并拟被我校录取的申请人,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将寄发《外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接收函》。
拟被我校录取的申请人还须持我校的接收函,到母校教务处领取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签发(加盖公章)的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生报名表,并在规定的时间按所在母校规定的方式办理正式报名手续(凭校验码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未办理正式报名手续的同学将无法被录取。
四、其他事项
1.2012年我校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公共管理硕士(MPA)外的各专业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
2.会计学院因已在夏令营中完成了校外推荐免试生的选拔和接收工作,本次将不再接受校外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申请。
3.申请人必须保证提交的申请表和其他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我校将在复试结束后对拟录取的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张榜公示,如果申请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我校将取消申请人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证明英文版 篇10
(Translation)
Name, female/male, born on(Date), enrolled in a four-year Undergraduate study program majoring in(专业)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from September, 2007 to June, 2011(按自己情况修改), has completed all the courses prescribed by the program and passed the examinations for graduation.She/He has been approved for graduation.University: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esident: Xu Congcai
Date:
北京体育大学 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 篇11
根据《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学〔2006〕4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3〕8号)文件精神,为促进我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的健康开展,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力度,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原则
1.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选拔。在对考生平时学习、思想表现和科研能力综合测评的基础上,突出对考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等方面的考查。同时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下简称“特长生”),可不拘一格加以选拔,但必须严格做到程序透明,操作规范,结果公开。
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制定科学、全面、严谨的推免生评价体系,严格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案。所有办法、标准、程序和结果必须公开透明,杜绝各种不正之风。
二、组织和领导
1.学校成立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和监察处等有关部门人员任成员,负责全校推荐免试工作。
教务处负责推免生专业必修课成绩的审核等工作;学生工作处负责推免生的相关资格审核等工作;研究生院负责推免生的报名、专业填报、复试及录取等工作;监察处负责全程监督。
2.各生源学院、卓培部(以下简称“生源单位”)分别成立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单位推免生遴选工作实施办法、具体实施本单位推免生的推荐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般由本单位行政负责人担任。
3.各研究生招生学部(或学院)(以下简称“接收单位”)分别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接收单位推免生复试工作实施办法,确定招生学科、人数以及所适用的本科专业等,具体实施本单位推免生的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般由学部常务副主任(或院长)担任。
三、推荐对象及基本条件
(一)校内推荐
1.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2.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3.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学术不端行为。
4.品行表现优良,综合测评成绩在本班级前40%,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6.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并满足如下条件:
①在校期间至少获得1次三等及以上奖学金。
②专业必修课的平均成绩在本专业年级排名前35%。
③专业必修课无补考。
④推荐学科与本科专业相同或者相近。特殊说明的除外。
⑤外语要求:
英语专业学生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TEM4)考试成绩不低于70分;体育、音乐和美术等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
其他专业学生推荐攻读学术型学位者,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不低于480分或六级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推荐攻读专业学位者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
(2)特长生。在校期间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视为特长生:
①在国家级各类重大技能、智能竞赛中获三等奖及以上者(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就业创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英语演讲及辩论大赛、全国艺术展演),其中获得最高奖须排名前三,获得二等奖须排名前二,获得三等奖须排名第一。
②具有特殊学术专长或突出学术培养潜质者:在国内核心期刊或被SCI、SCIE、EI、ISTP收录本人为第一作者、江苏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学校认定为准)1篇及以上;或者获国家或省部级科研奖(前3名);或者本人为第一申请人、以江苏师范大学名义取得国家级发明专利1项及以上;或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出版学术著作1部及以上。
特长生须有三名以上本校教授联名推荐,并同时满足上述(1)的条件,但专业必修课的平均成绩在本专业年级排名可放宽至前50%。
特长生的具体认定办法由各接收单位制定,报研究生院备案。
(3)卓培部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推免的,必须满足上述(1)、(2)的条件,但无需提供专业必修课平均成绩在本专业的年级排名。
(4)推免为硕士研究生担任大学生辅导员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满足上述(1)的条件,但专业必修课的平均成绩在本专业年级排名可放宽至前40%。此外,还须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班级班长、团支书;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校学生会、自管会部长及以上学干〈不含社团干部〉)一年以上,且获得校级及以上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或优秀党员荣誉称号。研究生入学前须保留入学资格,在我校担任大学生辅导员1~2年。
(5)绿色通道学生。绿色通道学生是指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获奖的,或者在其他全国性单项比赛中获得最高奖且排名第一的。绿色通道学生须同时满足上述(1)的条件,但可放宽。绿色通道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复试。
(二)校外推荐
校外在校生申请推免到我校的,原则上必须是“211”高校或者“985”高校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可参照校内推荐条件,但必须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生资格。
四、程序和要求
1.学校成立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学科性质、研究生招生年限、历年招生规模、就业情况、应届本科生毕业人数等分配推免指标数。并公布推免生工作日程。
2.各接收单位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接收单位推免生复试工作实施办法。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级学科成立学科复试小组,确定本招生学科拟接收的本科专业、人数和要求,报研究生院备案并及时公布。跨学院或者跨学科招生的,应向生源单位的相关专业全体应届生宣传。接收教育硕士的单位应重点向教师教育学院宣传。
3.各生源单位成立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本单位推免生遴选工作实施办法,报研究生院备案。
4.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所在生源单位提交申请,填写《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申请表》,并提交相应证明材料。特长生必须提交相关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套。校外申请者直接向我校研究生招就办申请。
5.生源单位或者研究生招就办审核材料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初审合格的材料报送研究生招就办。
6.研究生招就办将申请材料送达各接收单位。
7.各接收单位按照推免生复试工作实施办法确定复试人员名单,并通知复试。复试采取差额复试,复试比例不超过1:1.5。复试方式可为笔试或者面试,复试内容包括外语水平、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等。复试总成绩为150分(笔试50分+面试100分,或者面试150分)。
8.各接收单位组织复试,并计算综合排名成绩:
综合排名成绩=被推荐学生前三年专业课平均成绩×60%(专业课成绩以评定校优秀学生奖学金成绩计算标准执行)+复试总成绩×40%
各接收单位根据指标按综合排名成绩提出拟接收名单,绿色通道学生、特长生和卓培部学生可不受此排序限制直接上报。其中,面试成绩低于60分(以100分计)者不予接收。
各接收单位的拟接收名单经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确认后,张榜公布并报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
9.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复核后,公示结果。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对任何异议,将及时查明情况并公布结果。
10.公示结束后,通知拟录取申请者填报相关资料,并按规定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五、其他
1.已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参加统考。获准接收的推免生如同时报考统考生(以现场确认的信息为准),视为自愿选择参加全国硕士统考,取消其推荐免试资格。
2.入学时我校还将进行录取资格复审。复审中如发现申请人有下列问题之一者,则取消申请人的入学资格。
(1)在申请推免过程中弄虚作假者,取消其推免生资格,对已录取者取消录取资格,对已入学的取消学籍。
(2)入学前未获得学士学位者或受处分的,取消入学资格。
(3)其他违背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事项。
【北京体育大学 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推荐阅读:
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发言稿09-14
体育本科毕业生自我鉴定09-02
武汉体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10-14
北京个税完税证明06-19
北京舞蹈学院本科招生简章08-26
体育本科论文06-21
北京大学本科学生申请缓考审批单08-19
北京体育大学07-07
北京交通大学 学生证丢失证明09-05
北京交通大学 医疗证丢失证明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