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语文课堂宝库的金钥匙——导语的魔力

2024-07-12

开启语文课堂宝库的金钥匙——导语的魔力(精选4篇)

开启语文课堂宝库的金钥匙——导语的魔力 篇1

《开启记忆宝库的金钥匙》教案

心理健康 黄嘉雯

一、活动主题:

开启记忆宝库的金钥匙

二、活动对象:

五年级

三、设计理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量的增加,单纯的机械记忆越来越成为学生学习进步的障碍。“先理解、后记忆”的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材料,减轻记忆负担,提高学习兴趣。本次辅导旨在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和初步掌握一些理解记忆的方法,促进理解记忆的广度和深度,并能将其运用到日常学习活动中去。

四、辅导目标:

1.初步掌握“抓关键”、“找规律”、“作比较”这几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2.能有意识地将所学的各种记忆方法运用到日常学习活动中去; 3.在活动中树立起“我能记得更快更好”的信心。

五、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草稿纸、作为呈U型排列(7人一组)。

六、活动过程及各环节时间安排:

暖身活动:《大风吹、小风吹》(2分钟)

大风吹:当老师说到某样物品时,有这样物品的同学起立 小风吹:当老师说到某样物品时,没有的同学起立。

(一)团体热身阶段——“连连看”(3分钟)

现在有一款游戏非常受大家欢迎,那就是《植物大战僵尸》,老师今天和大家做一个“僵尸数字连连看”的游戏。大家都认识他们吗?(学生一一喊出它们的名字)

1.游戏规则

老师随机将每个僵尸与数字进行配对,之后对学生的记忆情况进行考察。教师出示僵尸的形象,让学生喊出相应的数字。

2.教师点评

大家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僵尸和数字,真不错!其实,一个人记忆力的好坏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注意力、理解能力、学习方法、年龄、睡眠、饮食等等,都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力。

不过,相信自己有着超强记忆力的人,往 往真的能比其他人记得更快、更准、更持久。大家想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吗?那就让我们大声、自信地说——我们都能拥有《开启记忆宝库的金钥匙》!

(二)团体转换阶段——记忆小测试(5分钟)

想要找到开启记忆宝库的金钥匙,请先解开藏宝图的密码。1.出示测试题

【劝 阳 一 西 君 故 更 关 出 酒 无 杯 人 尽】

(1)活动规则:请同学们把藏宝图上的这些密码读一遍,当它们消失的时候,你能记住多少个?顺序不限。

(2)到底有些什么字呢?把你记牢的字写在草稿纸上吧。教师巡视。2.点评小结

你记了哪几个?你怎么才记得这么几个?(少)同样的文字,你怎么记得这么多?(多)

原来你把原本没意义的字排成了一句你所熟悉的诗句。这样一来就好记多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是呀,同样的字数,同样的文字,有意义的材料,我们理解了就容易记。看来记忆是讲究方法的,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张藏宝图一起去找一找吧!

(三)团体工作阶段——三把金钥匙(20分钟)1.第一把金钥匙——“抓关键”(1)第一站——新闻电视台

阿富汗南部省份坎大哈省近日发生连环爆炸事件,至少10人死亡、17人受伤,尚未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宣称制造这起袭击。

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记住这则新闻,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来告诉大家?(小组交流,总结出这则新闻的关键词是“阿富汗”和“爆炸”)

(2)点评小结:

同学们真厉害,这么长的一段新闻,被你们压缩成了5个字!你是怎么把它记住的?谈谈你的体会吧!

原来你就是抓住了关键词呀!正如你所说的:关键词找到了,其余的内容就都能记起来了。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最少的时间记住最多的内容。恭喜你帮我们得到了开启记忆宝库的第一把金钥匙,你来给它取个名字吧:“抓关键”。

2.第二把金钥匙——“找规律”

(1)第二站——数学王国

就让我们带着这把金钥匙继续前进,一起去遨游数学王国吧!国王把拿取钥匙的密码给了我们,看谁能记住它并拿取金钥匙,请同学们赶紧来试着记一记吧!

【1 3 6 10 15 21 28 36 45 55 66 78 】(2)点评小结:

你怎么这么快就记牢了?难道你发现什么了吗?

看来你已经找到了一定的规律了。让我们也用这个规律来试着记记这个密 码吧!说说你们的感受。

真得感谢那个规律,让我们背出了这么长的一串密码,把第二把金钥匙拿到了手。看来找到知识的规律,这个记忆方法还挺有效的。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找规律”

3.第三把金钥匙——“作比较”

(1)第三站——汉语殿堂

经过我们的努力,已经找到了两把金钥匙,记忆宝库的大门将要缓缓打开了,让我们再接再厉去找到第三把金钥匙吧!大家来到了汉语殿堂。文字女王要求大家以听写几个词语作为拿取金钥匙的条件,这应该难不倒大家吧!

【听写含有形近字的词语:辨别、辩论、辫子、花瓣】

(2)点评小结: 我们来校对一下吧。

一些同学把这几个字搞混淆了,但有些同学一字不差,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辫、辩、辨、瓣的区别】

格局中间部分的不同,运用比较记忆进行区别:辫子有发丝,绞丝旁;善辩话多,言字旁;竖撇,辨一辨;瓜子植物,是花瓣。

原来你是通过仔细的区别比较,把这几个形近字记得一清二楚了。就由你来给这第三把金钥匙取个名吧!“作比较”

4.实践运用

有三把金钥匙在手,就让我们来试着开启记忆宝库的大门,去寻找记忆宝藏吧!不好!又出现了一道机关,同学们有信心攻破它吗?

【紧急通知】

学校将在6月11日下午3:00-5:00举行一次1—5年级绘画PK赛。比赛主题为“描绘莞英新蓝图”。比赛场地按年级分配,分别在一年级在一(1)班教室;二年级在一(2)班教室;三年级在一(3)班教室;四年级在一(4)班教室;五年级在一(5)班教室。请参加绘画PK赛的同学,在指定时间带好相关材料,到相应比赛场地参赛。

请你打电话把这个紧急通知告诉你的班主任,好让她组织本班同学们参加这个活动。

请大家运用我们拿到的三把金钥匙,抓紧时间记一记,通知马上就要消失了。

把你记牢的内容在组里交流一下。各组派一名代表和老师演一演打电话的过程。随机评价。

(四)团体结束阶段——多把金钥匙,重在实践(10分钟)1.其它钥匙(1)引导:

我们找到了这三把金钥匙,是不是就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呢?反复记忆也很重要。并由此引出下面交流:

(2)交流:

看来生活中打开记忆之门的钥匙绝对不止这三把,还有很多很多。大家在平时肯定也掌握了一些吧,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记忆好方法吗?

学生交流,用自己的具体例子来介绍各自的记忆方法。(诸如:直观形象记忆、死记硬背、联想记忆、想象画面记忆、归类记忆、分段记忆法、谐音记忆等)2.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找到了开启记忆宝库的金钥匙,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通过理解来促进记忆。不过要知道即使是理解了东西,同样要靠多次重复地背诵才能够记住。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能够发掘更多的“记忆钥匙”,并选择最适合你自己的加以利用,开启充满未知的“记忆宝库”。

开启语文课堂宝库的金钥匙——导语的魔力 篇2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导入会为整堂课教学环节的展开起到很好的铺垫或领起作用, 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 快速地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去, 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课堂导入成了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 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 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 能给学生以启迪, 催人奋进。”如讲解李白的《将进酒》, 导语: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 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 李白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 尤为耀眼夺目。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喜欢饮酒赋诗, 自称“酒中仙”的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李白一生诗酒相依, 杜甫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酒与诗, 好像天生就结缘, 酒催诗生, 诗随酒发, 相伴而留香千古。李白喝酒时尽管也有愁, 但所咏的诗是极其豪放的, 《将进酒》就是其中的一首。导入的设计可谓是短小精悍且留有悬念, 有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 使教师的授课能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 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性倾向,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 (1)

2. 创设情境, 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1 创设探究情境, 彰显语文个性。

探究就是探讨研究, 探究是一种需要, 探究欲实际上就是求知欲, 探究欲是一种内在的东西, 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的问题。浓厚、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巧妙设计和合理运用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探究情境,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 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雷雨》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周朴园是个十足的反面形象, 是不是他就没有一丝一毫的人性了呢?”学生的讨论很踊跃, 虽然有些观点有悖于已成的定论, 但毕竟打破了单一僵化的思路, 使作品的形象更丰满, 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多侧面的发散思维能力。我们还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确定目标, 不必拘泥僵化的现成答案, 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探究的空间。课堂上, 学生的主体性凸显, 个性张扬, 创造性解放, 让情境体验的非理性活动与研究讨论的理性活动和谐统一, 塑造学生完整的主体, 促使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生成, 彰显语文个性。 (2)

2.2 创设生活情境, 诱发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创设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化、拓展, 从而引起审美愉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创设多媒体情境下的古诗课堂教学, 映入学生眼帘的是精美的界面设计, 它营造出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 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语言艺术, 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瑰宝。古诗词的教学, 一定要将学生领入古诗词的意境, 体验作者的感情, 让学生在美妙的旋律中学习古诗词、吟诵古诗词, 使学生乐学古诗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强大的学习动力。学生求知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 他们就会积极参与, 努力探索, 乐此不疲。接着古朴典雅的音乐响起来, 学生便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的节奏小声朗读起来。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电视剧片头导入, 奠定鉴赏基调。《三国演义》片头豪放、浑厚、悠远而略带苍凉的歌声, 其内容和基调与这首词的风格、词人的心境相近, 有利于对词豪放的风格和词人思想感情的感受、理解;片头那宏大的画面与气势, 更是词开头几句的生动注脚和形象再现。选用电视剧片头作为导入, 使学生进入特定的生活情境, 奠定了鉴赏的基调。这一天啊, 苏轼来到了历经沧桑, 人道是三国赤壁的古战场, 情难自已, 写下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 应读得铿锵有力, 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 也应读得洒脱, 不应做低调处理。让学生在听配乐朗诵过程中, 加上赤壁图画、三国人物的不断切换, 在悲怆、悠长的背景音乐中, 徐徐响起略带深沉的朗诵, 学生渐渐收起了脸上的微笑, 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画面上出现惊涛拍岸壮阔图画, 三国人物登场的时候, 联系着词的内容, 学生的脑海里开始联想到当时的战争情况。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充分感受到了苏词豪放的词风特点, 为下面的深入鉴赏奠定了基础。这样的情境下, 学生理解了词的意境。词的上片咏赤壁, 下片怀周瑜, 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起笔高唱入云, 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比, 而且词境壮阔, 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 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写战争时, 不渲染金戈铁马的战争气氛, 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 指挥若定, 突出周瑜的风采和才能。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 而且大声铿锵, 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如此, 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优化了学习效果, 让语文课堂充满乐趣, 使学生好学、乐学、善学, 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3)

3. 魅力语言, 渲染课堂氛围

语言是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最重要的工具。良好的语言呈现是有效教学的关键。一堂语文课的成效, 决定因素之一是教师的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是否简洁、清晰、声音高低是否适中、是否富有幽默感等都对课堂效果的好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 就如潺潺的溪流, 把知识的清泉欢快地灌入学生的心田。《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文学作品, 它有着丰富的内涵, 其中记叙的兰亭周围的山水之美和友人相聚的欢乐之情、都隐含着作者对人生好景不长, 生死无常的慨叹。《兰亭集序》绘景叙事, 兴感述志, 淳朴笃厚, 如“此地有……又有……”, “虽无”, “是日”毫无润色, 自然洒脱, 语脉清晰。文章最后一段据实而论, 有感而发, 遣词造句皆显淳朴之性。教师要读出王羲之内心的凄凉与悲愁。讨论:“故”字有什么含义?文字平铺在纸上, 既无色彩又无动感, 然而, 经过老师的一读一点, 文字便从纸上立了起来, 学生便看到了生活的本来样子:花儿开了, 人物活了, 海中涌动着波涛, 风里鼓荡着清香。老师进一步讲解:全文虽不事用典, 不饰浓墨重彩、不用铺陈出新的渲染、不加工笔细描, 却语言精美, 如高山流水, 深谷泉鸣, 自有境界, 高雅富赡, 成为人们常用的重要成语。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游目骋怀、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等。好的讲解, 严谨而不乏机趣, 庄重而不乏诙谐, 让人如沐春风, 如饮甘露, 让人感受到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 使教室“春风骀荡, 满屋生辉”, 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之中获得知识和营养。老师的魅力语言、精彩朗读, 渲染了课堂氛围。

总之,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 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的情趣的挖掘, 教学活动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开发学生的思维, 促进教学活动朝着高效快速的方向发展。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精心设计、巧妙构思, 才能打造出一把与众不同的金钥匙, 吸引学生跟随自己的脚步去开启课堂宝库, 在知识海洋中尽情遨游。

参考文献

[1]黄英猛.高中语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 (学术教育) , 2010, (09) :288.

[2]李文倩.浅谈高中语文课堂讨论艺术[J].新课程学习 (学术教育) , 2010, (09) :272.

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 篇3

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那么,什么样的导语才算是好的导语呢?

1、导语设计达到新奇性。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如朱自清著名的散文《春》的导语可用:“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描绘过春天,赞颂过春天。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古代诗人描写春天的佳句——杜甫《绝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舟瓜洲》)……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春》。‘冬天里我们远去,春姑娘姗姗而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阳光明媚,和风吹送,郁郁葱葱的美丽景色,这景色给大地注满了无限生机,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力量!’”一般来说,追新求异是人们共有的心理,新奇的东西才能激发人的兴趣,因此导语设计必须新奇。学生前所未闻才感新奇,因新奇才觉有趣,深感有趣才会去学。

2、导语设计达到艺术性。即美感性与情感性的结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美的事物。讲《诗八首》,我用这样的话激情:“诗,像种子一样,有一股顽强的爆发力。好的诗歌破土而出以后,它的芳香会和民族精神融合,长久地滋润大地;今天我们读的古诗八首,有的已距今九百年,有的距今约一千五百年,然而,诵读、咀嚼,仍可品味到其中的芳香。”学生情弦被拨动,脑中充满民族自豪感,带情诵读,兴意盎然。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黄金时代,正值如诗年华,他们更具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和独特的审美观,所以教师进行导语设计力求达到美感性。让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给学生的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开启语文课堂宝库的金钥匙——导语的魔力 篇4

关键词:有效 自学数学

一、制定计划,让学生有序进行自学

我一直担任着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每新接一个班,我总是先到原任老师处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同时了解全班的数学基础,以便制订适合该班的详细自学计划(时间安排、内容安排),并让这些计划都在每节备课中体现出来:“学生准备”“教师准备”。同时要求学生也制定一学期的自学计划,让计划促使学生能够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有序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有太大压力。计划在运行一定周期以后,如果变成学习习惯,就达到了无形胜有形的目的了。

二、采取措施,让学生有效进行自学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1.明确自学的意义。课前预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新知,并初步理解和找出疑点,以便能在课内注意听讲,以达到学得快、理解透彻的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自学是贯穿一生的学习方法,它是一种以独立学习为主获取知识的活动。要实施这一活动,必须具备相应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是提高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尝试成功的喜悦。培养预习习惯,要注意激发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当学生在预习后获得了成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才会树立自学的信心,才能调动好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才能不断强化学习需要。

3.树立榜样,激发自觉性。一个班级学习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学习态度及习惯。因此,我把预习习惯好且成绩好的学生树立起来,给予表扬、鼓励,使学生感受到预习对学习的重要,在榜样的激励下,学生逐步重视预习,使预习在班级中会蔚然成风。

4.加强家校的合作。借助家长的支持,共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家校通平台、家长会等形式加强沟通指导,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1.列提纲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基本具备了独立阅读能力,自学前可采取先拟好学习提纲,让学生预习、思考。再把自己在预习中碰到的疑问在课堂上提出,让学生相互讨论。然后教师适时给予点拨,学生对该知识点一定印象深刻。如在教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我先出示预习提纲,有了预习提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快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在自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2.勾画式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在数学课上,我始终要求学生边看书边动笔,把重点知识,关键词语或不懂的条件,用圆点、着重符、划横线或三角等几种形式划批出来。这种阅读方法主要针对概念性的数学知识。

3.操作式训练学生找规律。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让学生回家先把书后面的平行四边形剪下来,然后想办法剪拼成我们已学过的长方形。第二天的数学课上学生踊跃要展示自己的作品,我把学生的作品一一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多种思维的同时,归纳出只有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才能拼成长方形。如果这个拼的过程是在教室当堂剪的,学生可能得不到那么多的拼法,也就不能很快归纳出结论,我想这次动手预习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收到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

三、教学创新,培养学生会学

(一)好奇性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中恰当地设疑,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例如:教学圆时我就问:我们车子的轮子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有的学生说方的不好滚,有的说方的滚起来会一颠一颠的……那这里面有什么奥妙呢?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所以这节课的效果是非常的好。

(二)讨论式设计,激活学生思维

要想培养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质疑问难,相互讨论,可以多搞发散性的思维训练。如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我出示了两组判断题,判断下面的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为什么?1.“1厘米、2厘米、3厘米”2.“2厘米、4厘米、3厘米”学生的回答当然是第一组不能,因为1+2=3,3等于3;第二组能,因为2+4>3,师问:同意吗?生异口同声:同意。师故意说:我不同意,第一组1+3>2,2+3>1,它也能围成三角形。一石激千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一致持反对意见,认为对于第一组题来说:1+2=3,1+3>2,2+3>1;而对于第二组来说:2+4>3,2+3>4,3+4>2,进而体会到“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虽没有提到“任意”,但意思已在。所以我认为,课堂教学上把学生的思维搞活了,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思维。

(三)生活化设计,增强学生自学意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果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不但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运用数学的能力。例如:学生在学完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和圆柱体体积的知识后,教师可让学生上网查找一些洗漱用品的瓶子为什么通常设计成圆柱而不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而牙膏的口子为什么越开越大?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后对已学的知识更感兴趣了,同时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也需要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加以提高。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方法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8 《小狗包弟》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下一篇: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借款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