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和减案例与反思(通用11篇)
加和减案例与反思 篇1
关于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的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加和减》教学反思课前思考:
这部分内容进一步巩固学生计算两位数加减法的技巧和能力。在整理与复习部分,发现学生的估算意识不强,估算能力也很薄弱,所以本课对学生的进一步进行估算训练。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希望通过这些练习,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思考:
加和减要让孩子数量掌握两位数加减法口算、笔算和估算的方法,另外在利用加减及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注意让孩子能画出简单的.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同时鼓励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课后反思:
在第一轮复习时,我忽略了估算的复习,因此练习时学生的情况不是很好。所以在今天的复习中,我安排了9题估算,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估算能力,但是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很弱,也有个别学生做到此类体型时干脆把精确答案计算出来,由此可见学生的估算意识还不是很强。看线段列竖式计算在平时的练习中错误率较高,因此今天又练习了4题,学生在思考与比较中,已经能够读懂线段图并列出正确的算式。加减法中的解决问题不是很难,学生掌握得还可以。
课后反思:
本课第二次重点复习加减法的内容,记得再第一次时发现学生在计算以及看图解题中出现的错误率是较高的,可以很明显的反映出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好,从中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通过今天一堂课的再复习、在巩固发现学生已能掌握计算的方法和解决类似线段图形的方法,并能从图形中寻找条件及问题,发现其中的关系。可以说学生对于这一单元知识又更进一步了。
加和减案例与反思 篇2
关键词:小学科学,杠杆,教学案例,反思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时间, 使他们在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获取科学知识, 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下面结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杠杆》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探究新知, 兴趣先行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儿童来说, 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 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事物与现象充满好奇, 总想弄个究竟。而对于教师来说, 学生的这一年龄阶段特征恰恰是我们最宝贵的教学基础。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就必须注重结合学生实际,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营造情境, 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多种方法来激起他们探究新知的兴趣。
这节课, 我选择班内力量悬殊较大的男、女两位学生进行“搬动老师”比赛, 令人大跌眼镜的比赛结果 ( 号称“大力士”的男生不能搬动老师, 而文弱的女生却轻而易举实现了) , 使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 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并提出质疑———为什么力气大的男同学搬不动老师, 而力气小的女同学却轻而易举把老师搬动了, 杠杆到底有什么作用?
二、探究新知, 方法需指导
新课标指出: 科学课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 又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小学科学中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所进行的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观念, 学习、应用探究方法的各种活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是探究的主体, 但由于年龄阶段的限制, 他们不可能真正掌握科学有效的探究方法, 因此, 教师必须发挥自己作为组织者、引领者的作用,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1.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是科学的心脏, 是思维的开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同时, 也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与评价, 一是评价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程度; 二是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 给学生以激励; 三是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合理性与适切度、价值性; 四是进行问题筛选, 为下一步科学探究作好定项。
根据我刚才导入新课的情景, 我提出: 这节课你想研究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 并及时板书在黑板一侧。
生1: 为什么力气大的男同学搬不动老师, 而力气小的女同学却玩轻而易举把老师搬动了?
生2: 为什么使用杠杆会省力?
生3: 杠杆粗的好还是细的好? 长的好还是短的好?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梳理, 从中筛选出本节课探究的主题。这几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学生自己开发、总结, 如此长期, 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2. 引导学生进行猜测、验证。猜测和验证是科学探究的关键环节。提出问题后, 要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大胆、合理的假设与猜测, 设计简单的验证方案, 通过观察、查阅资料、制作、实验等方法, 利用个体探究或合作交流的形式来进行具体验证。
如探究完“杠杆省力、费力”这一问题时, 我让学生大胆猜测杠杆会不会既不省力, 也不费力。教室里立刻忙碌了起来, 学生或个体探究或两人讨论或四人合作, 在为自己的猜测设计方案进行验证, 通过教师巡视、参与, 可以发现, 大多数学生都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己结论, 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学生进一步明白光猜测不行, 还得亲自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
3.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交流、质疑与评价。引导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 结合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 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 对自己的猜测进行合理解释, 并得出结论, 这既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 在学生个体总结的基础上, 进行全班的交流与评价, 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喜悦, 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习了其他同学总结问题的方法, 从中取长补短, 获得更完整、科学、系统的知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评价、分析与整合能力。
在探究剪刀的刀口省力还是刀尖省力时, 有一个小组的三位同学分别列举了因重点的位置不同, 同一把剪刀会出现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三种情况。我没有想到课堂上会出现这么精彩的回答, 同时深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三、探究新知, 独立钻研是关键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 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 让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发现问题, 独立选择探究主题, 独立制定研究计划, 独立确立方法, 独立选择研究材料和工具, 独立进行研究, 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自信。
在《杠杆》这一课中, 我把学生分成6组, 每一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 利用我课前改装的跷跷板, 学生们自己动手, 给学生插上了自主探究的翅膀。通过不断改变支点、重点、力点, 亲身经历、自主探究杠杆省力、费力的秘密。尽管学生们探究的方法可以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探究的结果却是九九归一, 汇集出本节课的知识核心点。
四、探究新知, 生活经验是基础
科学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通过学习将身边的所见所闻与课本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杠杆》一课学生们选择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工具, 学以致用。探究了用夹子晾晒衣服的原理; 非常轻松地用钳子截断铁丝, 见识到钳子的威力; 尝试用锤头, 现场修理了板凳, 感受到用杠杆省力的乐趣; 体验到用镊子夹取物体带来的方便。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存在科学问题与知识, 从而形成敏锐的科学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的能力, 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杠杆》这节课即将结束时, 我从阿基米德能撬动地球的“大话”, 到他设计的杠杆滑轮系统, 把一艘巨轮轻松从岸上推到水中。告诉学生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 它们能给我们带来或省力、或方便、或节省空间等好处。这样使科学探究课前与课后, 课堂与课外相互结合, 进一步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五、探究新知, 方式要多样
虽然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模式, 在科学学习中,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都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当前的素质教育, 好像教师一直接讲授, 就大逆不道, 就违背了素质教育。
在让学生认识杠杆的支点、重点、力点的概念时, 我借助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演示, 采取直接讲授的教学方法, 告知学生支点、重点、力点的定义。在这个知识点的处理上, 我认为直接讲授效果会更好。
《尊严》教学片段案例与反思 篇3
《尊严》是人教版四年级的一篇课文。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说明了人要自食其力,要自爱、自强、自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原则。对于这样一篇使学生从心底产生了强烈情感共鸣的文本,教师如何让学生在富有哲理的语言世界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体验,在心灵中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呢?
[片段一]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的这个人名字叫哈默。我们知道,他曾经是一无所有的逃难者,可后来却成为石油大王,拥有了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那么,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通过上节课的读书学习,文中的年轻人(哈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1:我认为哈默刚开始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人,后来是个腰缠万贯的石油大亨。
生2:我发现哈默即使在饿得踉踉倒的情况下也坚持通过劳动换取相应的食物,这叫不劳动不得食。
生3:通过读书,我又有了新的见识。原来,以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这叫有尊严的表现。
师:哈默给我们留下了不一样的印象。同学们,有声的朗读有利于交流感情,无声的默读有利于思考。请大家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同一个人做同一件事,却给了我们不一样的印象呢?
(学生默读)
[反思一]《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需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感悟首先应该是整体的领悟,迅速、准确地把握整体也是一项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它直接影响着阅读活动的质量。第二课时开始,老师巧妙地用“通过上节课的读书学习,文中的年轻人哈默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旨在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根据要求,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他们从多角度感知课文,捕捉信息,相互补充,话题辐射全文的相关内容。
[片段二]
师:通过读书,我们发现,这篇课文对年轻人哈默的形象是通过对他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体现的。作者把对哈默的描写置于逃难的人群中,通过对比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哈默的与众不同的人格。下面请大家细读课文,想一想,年轻人哈默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有哪些?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开始吧!
(生大声读书)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已找出了哈默与其他逃难的人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一下。不动笔不读书!快拿笔作上记号,并读熟练。
(生用笔在书上作上记号)
师:咱们先来谈一谈相同之处,请通过读书来告诉大家。
生1:第一段中“面呈菜色……”
生2:吃食物时都是狼吞虎咽。(开始读)
师:同学们,这两位同学真是火眼金睛啊!找得真准确,谁愿意读读这句子呢?(生读)你们在读到这些相同之处时有什么感想吗?
生1:逃难的人非常地饿。
生2:逃难的人好久都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
生3:他们总算吃到像样的食物了。
师:是啊,短短的一段文字,我们体会了这么多的知识。那么,你们能否读出逃难人“非常饿” “好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 “终于吃顿饱饭了”这些体味呢?试试吧!
(生读)
师:现在逃难的人最缺少的是什么呢?
生:缺少食物、水、休息……
师:他们为了食物,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连最起码的道谢都顾不上说了。此时的哈默是什么样的呢?
生: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师: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逃难的年轻人,他此时最需要的是( )
生:食物、水、休息……
他选择了什么?(干活)你们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文中的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中看出。
师:课文中的第二、三、四段中,对年轻人哈默的三次语言描写,同学们读一读,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从第1次语言描写中,我体会出了哈默是真诚地请求杰克逊大叔给他活干。
生2:从第2次语言描写中,我认为哈默不想不劳而获,坚持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
生3:从第3次语言描写中,我发现哈默的态度十分坚定,绝不是装模作样。
师:是啊,这3次语言描写将一个有骨气的年轻人形象刻画得丰满而生动!让我们通过读来体会这个年轻人的高贵尊严。
[反思二]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散见于课文中,学生不一定能够找得全面,理解的透彻。此时,通过小组内部、班级同学以及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就能够较好地理解这些句子,突破课文的重点。同时,老师顺学而导,让学生带着“逃难的人此时最需要什么?”这样的问题去领悟年轻的哈默即使在当时饥寒交迫、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他还是不肯接受施舍,突出了他的与众不同。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干活”,是有尊严的表现。
[片段三]师:逃难中的哈默如此的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年后,在美国的石油界,哈默更是赫赫有名。然而,有关哈默的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我们来交流一下课前查找的资料。
(生相互交流)
师:其实,当年收留哈默的杰克逊大叔早就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课件出示这句话)同学们,有句话说得好——“熟读精思,必知其义”。要想体会这句话的内涵,一定要精心地去读去想。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同杰克逊大叔的话吗?如果体会到了可以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1:这里的“富翁”不是指金钱富有者,而是指精神富有者。他拥有“尊严”这种精神财富。
生2:我觉得这里的“富翁”也不是指巨大财富的拥有者,因为哈默当时一无所有。所以这里的“富翁”百分之百指的是人的精神,在这里指“尊严”这种人格。
生3:当年的哈默什么也没有,可他并不因为贫穷而乞哀告怜,不因为穷困而潦倒自悲,而是凭自己的双手去劳动,以挣得应得的报酬,这就是有骨气、有尊严的表现。有了这样的骨气与尊严,何愁创造不出财富呢?所以杰克逊大叔真有远见。
生4:以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这是一种尊严。在杰克逊大叔的眼里,一个懂得尊严的人就等于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当然百分之百是富翁。
生5:我想列出一个等式:高贵的尊严等于巨大的财富!所以我完全同意杰克逊大叔的话!
师:看来同学们都认为尊严是无价之宝!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你对这句话的体会吗?(生读)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有尊严的人又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呢?……
[反思三]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实现人与文本的内在交流。一堂语文课是不是“本色”的,有没有“语文味儿”,“味儿”浓不浓,主要看学生与文本是否发生这种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深刻、流畅和完整。上述片段中,老师引导学生
乘加和乘减教学反思 篇4
1、让学生观察今天的算式跟以往有什么不同,学生能说出:以前 是乘法,今天是乘加乘减,引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乘加、乘减式题,让学生感知算式与图意的内在联系。 继而问学生,3×4—1 这个算式先算什么?3×3+2 先 算什么?在乘加乘减算式中先算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先算乘,再算加减。
2、在练习时,先让学生说如何列算式,再说算式里先算什么,巩固计算顺序;主要利用课本中的桃子图、沙滩上的人数图让学生通过对图的观察,列出乘加乘减的算式。图式结合,以明算理。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1、 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应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再在独立 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最后引导 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5
一、回忆旧知, 初步感悟乘法分配律
笔算:19×15=?[板书:先算5个19, 再算10个19, 所以19×15=19× (10+5) =19×10+19×5]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 列式说理
出示题:陈老师准备为班上表演的学生购买5件红衬衫和3件白衬衫, 每件衬衫45元。一共要多少元?可以怎样列式呢?
2. 意义建模
(1) 根据图意, 说算式意义。
师:你能根据图说说为什么这两种算式的结果是相等的吗?
生:5×45表示5个45元, 3×45表示3个45元, 合起来一共是8个45元, 所以 (5+3) ×45=5×45+3×45。
(2) 在下面的式子里填上>、<、=, 说一说为什么?
(8+7) ×5○8×5+7×5, 生1:15个5等于8个5加7个5。
(10+6) ×8○12×8+6×8, 生2:16个8小于12个8加6个8。
3. 由扶到放, 丰富实例
刚才在笔算19×15时, 我们发现19×15=19× (10+5) =19×10+19×5, 你还能照样子再写一个19×15相等的式子吗?
生1:19×15= (10+9) ×15=10×15+9×15。
生2:19×15= (20-1) ×15=20×15-1×15。
三、反思
如何促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构成实质理解, 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呢?
加和减案例与反思 篇6
关键词:变量与函数;概念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247-02
2015年7月22日-8月5日,由兵团教委,教研室组织的中学数学继续教育培训在石河子大学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是全疆数学教师的再教育,再深造。其中由兵团教研室杨卫平主任组织的“变量与函数”说课活动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作为普通教师的一员,笔者有幸参加了观摩活动,深受启发。下面从以下几个案例提出自己的反思:
案例一:例1、日气温变化图:图18.1.1是某日的气温变化图,根据这张图,你能否得到某个时刻的温度?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t(时)的变化,相应地气温T(℃)也随之变化.每一个时间t,都有一个唯一的气温T与之对应.
例2、高尔夫球的轨迹
我们用l标识高尔夫球飞行的水平举例,用h标识高尔夫球的飞行高度.此时高度h随着水平距离l的变化而变化。
例3、水中的波纹
把一块小石头投入池塘中,就会激起一阵阵的波纹。
面积S随着半径r的变化而变化.每一个半径r都有唯一的面积S与之对应.
反思:考虑实例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此案例对课本上提供的例子作了修改,选择了"一日内的温度变化"、"高尔夫球的运动"、"水中的波纹"这样三个例子.如果后两个例子学生在生活中根本没有经验,学生理解起来会有困难。
案例二:例1、《名侦探柯南》中有这样一个情景:柯南根据案发现场的脚印,锁定疑犯的身高.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例2、我们班中同学A与职业相扑运动员,谁的饭量大?你能说明理由吗?
反思:此案例的设计意图是想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但现实世界中各种量之间的联系纷繁复杂,应向学生说明我们数学的研究方法是化繁就简,本节课只关注一类简单的问题.当然,这里的问题是作为研究“背景”呈现,教学时应作“虚化”处理,以突出主要内容。否则,教师不易控制课堂节奏,会在这一环节浪费大量时间,这样的引入是否有必要?
案例三:问题一: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
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t/时12345t
s/千米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__________,t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
这个问题反映了匀速行驶的汽车所行驶的路程____随行驶时间___的变化过程.
问题二: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午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票x张,票房收入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
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售出票数(张)早场150午场206晚场310x
收入y (元)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y.__y=_________________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这个问题反映了票房收入_________随售票张数_________的变化过程.
问题三: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设重物质量为mkg,受力后的弹簧长度为l cm,怎样用含m的式子表示l?
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所挂重物(kg)12345m
受力后的弹簧长度l(cm)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m的式子表示l. l=___________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这个问题反映了_________随_________的变化过程.
问题四: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圆的面积为20cm2呢?30 cm2呢?怎样用含有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半径r? 关系式:________
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面积s(cm2)102030s
半径r(cm)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s的式子表示r.__r=_________________s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这个问题反映了___随___的变化过程.
问题五:用10m长的绳子围成矩形,试改变矩形的长度,观察矩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矩形的长度值,计算相应的矩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矩形的长为xm,面积为sm2,怎样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s呢?
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长x(m)1234x
面积s(m2)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s=_______________,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
这个问题反映了矩形的__随__的变化过程.反思:此案例引用了课本的五个实例。第三个例子,由于不少学生在理解“弹簧问题”时面临列函数关系式的困难,可能冲淡对函数概念的学习,对于繁难的概念,我们更应注重为学生构建学生所熟悉的、简单的数学现实,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过难、过繁的背景会成为学生学习抽象新概念的拦路虎.
综合以上案例分析:
《画风》教学案例及反思与点评 篇7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重点词句,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
3、感悟课文中小朋友的画风创意,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具准备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教学流程
一、猜谜引入,巧设悬念
1、孩子们,大家好。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那你们可听仔细了: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到,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板书:风)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把它画出来昵?
2、这儿呀,有三个小朋友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吧!(出示视频前半部分)。
二、朗读感悟,自主探究
1、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板书:画)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书的姿势,边读边在课文中把宋涛、陈丹、赵小艺他们画风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巡视指导朗读,注意读出声来)读完了就把你的小手举起来吧!
2、老师把宋涛、陈丹、赵小艺画的画儿带来了,请仔细观察,找找这些画是谁画的?(出示课件)
(1)大声地告诉小伙伴,这幅画是谁画的?(“幅、画”等字的读音,适时指导。)
(2)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板书旗子飘、小树弯、雨丝斜、风车转)
(3)你能在书中找出写他画风的句子,读一读吗?(适时评议)
(4)他读的风藏在哪个词里?(重点读好词语:飘、弯弯的、斜斜的、呼呼地转)
(5)把四句画风的句子齐读一遍,注意要读出风的感觉哦!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三个孩子边画画、边交谈,宋涛说了几句话呢?请小朋友们在自己的书中找一找。
2、重点指导宋涛的话。
(1)宋涛说了几句话呢?
(2)喜欢哪一句,就起来把它读给小伙伴听。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3、学生在小组里分角色读。
(1)你们读得都很棒,每个小朋友都跃跃欲试了。
(2)老师把你们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个人,小组内自己分角色练读,读完后马上举手。孩子们,开始吧!
4、全班分角色朗读。
哪个小组愿意到台上来展示?这么多!看来大家都想来,这样吧,找这个小组当宋涛,那个小组当陈丹,赵小艺这个机会就送给这组吧!其余小组就一起读旁白吧!
不过,老师先提个醒儿,第一自然段有几个顿号,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
5、通过品读课文,我们已经知道了文中的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办法,他们到底是怎样画风的呢!请看大屏幕,一边看一边想:你喜欢这三个孩子吗?为什么呢?(出示视频后半部分)
6、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以后该怎么做呢?
7、小朋友们不但觉得文中的三个孩子能仔细观察,爱动脑筋,而且懂得自己以后也要仔细观察,多动脑筋。现在就开始动脑筋想想:你还知道哪些画风的办法呢?
四、课内拓展
1、老師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风,你们看:春风轻轻地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旗子被春风轻轻地吹得飘起来了。你能照样子把别的画面说一说吗?
2、小组内交流自己画风的习作和收集的有关风的词语。
孩子们,把你们画的风和收集的有关风的词语拿出来,在小组内交流交流。比一比,谁的画儿最美!
3、展示学生的画作。
(1)你能找出这幅画的风藏在哪儿吗?
(2)谁能用一两句话把这幅画的内容说给大家听?
(3)谁能用几句具体、优美、生动的话把这幅画说一说呢?
4、孩子们,课问休息了,让我们继续到外面去寻找风的足迹吧!
附:板书设计
画 风
旗子飘
小树弯
雨丝斜
风车转
……
教学反思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对“风”这一自然现象已经有一些初步的感知,对有关绘画的事情兴趣较高,有一定的交流、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教师充分地给学生提供品读、观察、想象、展示的时空,使学生在自身亲历的基础上体验情意表达与生活积累的乐趣。
中央电教馆远程卫星教育资源中的人教义务版和课标版均有《画风》一课的教学资源。教师在资源选取上注重两者的精选与整合,利用义务版里的视频资源进行置景设疑、听辩欣赏;利用课标版里的“连环画”的演示文稿展示抓特点找画、议画活动;利用“生活中的风”演示文稿进行说话拓展训练。
对于处于起步阅读阶段的学生来说,朗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有在放声朗读中才能理解与积累语言,习得读书方法,养成读书习惯。读通、读懂是每个学生都应达到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紧扣文中关键词句,通过不同形式与层次的朗读,有弹性地指导,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懂、读好,并在诵读中了解画风的办法,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创设宽松、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动手实践,在探讨中找出画风的办法,完成一幅画作。这样使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用心灵去亲自感悟、体验文本,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专家点评
这节课用一则谜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巧妙地引入课题。在选用中央电教馆远程卫星教育资源时,做了认真地精选与整合,充分发挥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创设与本课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朗读教学是本课的一个亮点。朗读是一种最容易让学生感受阅读乐趣的学习方式,学生十分投入。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宽松的读书环境,腾出足够的时间用以自读,学生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难,有什么体会,可以随时表达。课堂气氛宽松,探讨热烈,教师紧扣重点词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感受到朗读的乐趣。
加和减案例与反思 篇8
一、画出淘气摆的立体图形, 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二、比赛二“搭一搭” (分成三个回合)
课件出示第二项比赛:根据从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1.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如图:
2.第一回合:请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板书:立体<――平面) 。
3.第二回合:还可以怎么摆?看谁摆的方法多。 (有多种摆法, 不说具体多少种)
4.第三回合:搭这样的立体图形, 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5 个) 最多可以有几个小正方体, 看谁搭得多。
在上课时, 笔者在第二回合提问时因一时口误说成:“看共有几种摆法”, 语一出, 学生动手开始摆。学生开始回答“有无数种”、“10 种”……此时已发现问错了, 却不好纠正说“老师问错了, 我要问的是看哪个小组搭的方法多”, 但一想反正自己心里有数, 是14 种摆法, 将错就错吧, 让学生都摆一摆也可以。学生进一步探究后, 出乎我的预料, 不止14 种, 于是乱了计划, 最后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 此环节有问无答, 混乱无比, 失败告终。
其实, 之前, 我的公开课绝不会出现这情况, 因为针对关键问题, 我一定会仔细斟酌后打在屏幕上。这次也许因为自己“老油条”了自以为可以驾驭课堂, 当发现错误后想将错就错结果铸就大错, 这是自己都难以原谅的低级错误。正因这个低级的错误, 浪费了课堂时间, 误导了孩子, 搞砸了课堂, 降低了形象, 甚至坏了学校名声。当然, 最大的受害者是学生, 是学校。
失败者找借口, 成功者找方法。我认为先分析成因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是自己思想上不够重视, 态度不够端正, 没有深入研究教材。虽说备课时间紧, 但自己并没有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面对。另一方面确实也因为自己能力和经验不足, 钻研学生和教材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有待加强。
要感谢这次失误, 感谢领导和老师们直言的批评教育, 在付出惨痛教训的同时, 让我更重视课前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重要性, 让我更重视课堂调控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性。
现把本课改正过的设计附后——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搭积木比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3.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 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立方块的数量范围。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等活动, 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或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立体图形画出相应观察点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能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或根据平面图形确定组成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具准备】PPT课件, 比赛计分册。
【学具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 正方形格子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 我们之前都玩过搭积木吧?今天我们来进行一场搭积木比赛, 我想同学们一定会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出示比赛规则, 板书课题:搭积木比赛)
二、探究新知
1.比赛一“画一画”。出示第一项比赛:根据淘气搭出的立体图形, 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
(1) 明确比赛规则。观察搭出的立体图形, 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板书:立体――> 平面)
(2) (课件出示教材32 页淘气搭出的立体图形) 观察淘气搭出的立体图形, 看一看有什么特点。
(1) 学生观察, 小组内交流、讨论, 教师对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适当指导。
(2)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结果。 (这个立体图形是由5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3) 从上面、正面、左面三个方向观察搭成的立体图形, 并画出看到的形状。
(1) 学生动手画一画。
(2) 小组展示, 并说一说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引导学生说出只要画正确即可, 和画的位置无关)
(3) 引导学生将画出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与搭成的立体图形进行比较, 看是否符合要求。
用教具摆出这个立体图形时, 正面看学生能看到, 但从上面看, 学生看不到。老师可以自己或引导学生自己把这五个立方体用手抱着拿起来把它的上面朝向学生给他们看, 抱的时侯会发现手不够用, 进而得出把最上面那个拿走再抱, 看到的平面图是一样的。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得出, 或让学生来抱起这个立体图形。
(4) 统计各组的得分情况。注意点:在让学生抱起这个立体图形教具的同时, 要引导学生, 其实这是为了让同学们好观察才把它们抱起来的, 而真正在观察物体时, 物体是不能动的 (如下一课天安门广场) , 只能让自己的观察角度变化, 而不能移动物体。
2.比赛二“搭一搭” (分成三个回合) 。
(1) 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如图:
(2) 第一回合:请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板书:立体<――平面) 。
(3) 第二回合:还可以怎么摆?看谁摆的方法多。 (有多种摆法, 不说具体多少种)
(4) 第三回合:搭这样的立体图形, 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5 个) 最多可以有几个小正方体? (8 个) (有学生可能会说最少四个也可以摆成, 但小学阶段教材要求为降低难度, 只用棱相接的情况不作考虑, 只需考虑用面相接的情况, 所以最少五个正方体)
(5) 学生小组合作:先交流, 再动手操作。
(6) 各小组展示搭好的立体图形。 (鼓励不同的摆法)
(7) 提问:你们搭出的立体图形各不相同,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教师小结:题目给的条件, 虽然不能确定这个立体图形的具体形状, 但可以确定摆这个立体图形需要的正方体数量的范围 (5~8 个) 。想一想, 加上哪个角度的平面图, 可以把这个立体图形确定下来?加怎样的平面图形?
(8)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自己加的条件 (选一个错的再选一个对的, 看情况给小组加分) 。
(9) 统计各组的得分情况。在第二场比赛中, 学生上来演示摆法, 要让上台的学生站在和下面学生一样的位置 (即面向黑板站在讲台前, 而不是在黑板前面) 。本次课上学生是站在黑板前面, 这样和下面的学生是面对面, 展示的角度就不同了。
3.比赛三“看谁搭的多”。课件出示第三项比赛:根据从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用6 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观察到的形状如图:
(1) 提问:用6 个小正方体搭成像上面这样的立体图形, 你有多少种不同的搭法?
(2) 学生在小组内边交流, 边操作。
(3) 各小组展示不同的搭法, 看哪个小组搭的方法多。
(4)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设计的?
(5) 师小结:根据从给定的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搭立体图形, 即使给出的小正方体的数量是固定的, 也有很多种不同的搭法。
(6) 统计各组的得分情况。
加和减案例与反思 篇9
电脑显示五种玩具及价格。 (图略)
师:同学们, 选择你最喜欢的两件玩具买, 你选中哪两件?需要多少钱?请列出算式。学生选“购”玩具, 列算式, 并把写有算式的卡片贴到黑板上:
36+7 32+14 14+27 36+32 36+14 32+7 27+32 14+736+27……
师:如果给黑板上的算式进行分类, 怎样分?.
生1:我把含有36的算式归一类, 其余的算式归另一类.
生2:我把两位数加两位数分一类, 两位数加一位数分一类.
生3:需要进位的算一类, 不需要进位的算第二类.
……
师:看来, 按照不同的标准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如果按第二个同学的分法, 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 (教师边说边移动卡片) , 你还能继续分下去吗?
生4:按照进位的和不进位的, 可以把两位数加一位数分成两类, 也可以把两位数加两位数分成两类.
教师按生4的分法移动黑板上的算式卡片。
师:在这些算式中, 哪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
生1:两位数加一位数, 我们已经学过。
师:挑出一道算式,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好吗?
生1:我挑32加7, 先算2加7得9, 再算30+9得39.
生2:我选36加7, 6加7得13, 30加13等于43.
生3: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 我们也学过。例如, 32加14, 先算30加10得40, 再算2加4得6, 最后算40加6的46.
生4:32加14, 也可以先算32加10得42, 再算42加4得46.
生5:32加14, 还可以先算32加4得36, 再算36加10得46.
生6:还能列竖式计算32加14.
师:面对同一个问题, 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 很有个性。不同的同学所用的方法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如果同学之间交流一下, 就可以学到不同的方法。交流时。请组长主持好, 并整理向全班汇报的内容。
小组交流, 相互取长补短。
全班交流:
生1:30+10=40 6+4=10 40+10=50
生2:36+10=46 46+4=50
生3:36+4=40 40+10=50
生4:14+30=44 44+6=50
生5:14+6=20 20+30=50
生6:3 6
师:上面方法都是同学们自己研究的成果。你对这些方法是怎样评价的?
生1:我喜欢口算的方法, 比较简单。列竖式计算太麻烦了。
生2:列竖式计算虽然慢了点, 但是出现错误少, 口算容易错。
师:确实口算和笔算各有优点, 计算时可以灵活选用。
生3:我认为口算和笔算都很重要。因为, 简单的计算用口算比较方便, 但是, 我们以后一定还会学数字更大的计算, 可能用笔算就比较方便了。 (鼓掌)
师:太棒了, 有远见!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要注意什么?
生1:个位和个位对齐, 十位和十位对齐。
生2: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
生3:个位相加满十, 要向十位进一。
师:想得真周全。下面我们就用自己创造的方法做一组练习。
第一组:用竖式计算黑板上其余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 的计算。
师生评价。 (略)
第二组:你能很快估计出下列各题的得数是几十多吗?
33+48 28+47 34+51 6+48 63+19 22+46
请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交流。
【案例反思】
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 “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这意味着, 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 将教材“复制”后;“粘贴”到学生头脑中的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 课程不断走向孤立, 走向封闭, 走向萎缩;教学也不断地走向机械、沉闷、程式化。新课程理论指出, 数学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 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 教学过程应当成为数学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和提升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当由封闭走向开放。上面的教学案例体现了这一开放理念。
一、开放教学的材料。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建立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上面的教学案例中, 教师改变传统的“复习铺垫—改编准备题—例题”线性的教材呈现方式, 创设开放的问题环境, 让学生自由地产生学习材料, 构造例题。这样呈现学习材料, 体现知识的结构性, 有利于学生建构数学, 因为学生对形成的学习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时, 不同的分类就形成不同的数学结构, 分类中产生的数学结构, 使学生看到知识的来源和变化过程, 从而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
二、开放探究的时空。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新知学习之前, 学生的头脑中已具有丰富的相关知识的储备, 面对着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着丰富情感和充满个性的学生, 教师不是机械地把教材的方法 (用竖式计算) 强加给学生, 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选择确认算法。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角度不同, 所使用的方法呈现多样化, 教师尊重学生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理解, 允许学生选择与自己认知结构、数学现实相吻合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对不同算法的见解中,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极富个性。正是有了这种开放的交流、个性化的解读, 才使得全体学生以宽容的心态接纳了竖式算法。
三、开放数学应用
刑法学案例教学的构建与反思 篇10
刑法学案例教学构建反思教无定法,教师每年面对的学生不同,教学方法也是年年探索。每当我们从激情课堂中走出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如若能勤总结、善思索,我们的课堂将更加完美,我们的教学经验、方法与教学艺术也会在这种不断解决不足和弥补遗憾的过程中得以提升。现就法学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一、刑法学课堂教学理念的思考——案例教学突出理论与应用的二重性
1.教学内容设计思路上,一般把抽象的法条和理论知识通过堂课教学设计和方法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所在在讲课理念上,必然遵循的一个教学思路是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理论为生活,为实现这一教学理念和思路,这一过程必然会涉及到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与互动式教学是三位一体,目的是能够让学生根据现有的知识结构能够很容易的理解和掌握刑法学的内容。而其中案例教学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比如,我在讲课的过程之中大量的借鉴和引用了司法案例和生活案例,诸如,“囚歌王子迟志强案”、陕西“枪下留人案”、北京“李天一轮奸案”,通过实际司法案例增强了对抽象知识点讲解的具体化。
2.在刑法学学设计目标上需要兼顾以下条件:第一,课程涉及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要有效率,精炼有效,抓住课程的核心内容;第二,设计目标要考虑到与相关知识点的密切联系,以期实现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融会贯通”;第三,设计目标要有层次性,注意与各法学课程素养能力分解的有效结合。在讲解刑法学知识的同时,在讲解《刑法总论》的知识必然涉及到《刑法分论》的具体罪名,如讲述刑法总论中的正当防卫中案例采用了陕西延安“枪下留人”案就涉及到故意杀人罪等。
3.在教学理念上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知识引导。首先,学生项目活动中需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全权的主导者,学生作为主导者的同时,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其次,教师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总结和深入思考,避免学生仅仅流于对活动本身的关注,缺乏深入思考,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深层次思维,免得失于肤浅。第三,要兼顾学生人数和活动参与人数的容纳量,专业型授课模式也许不能做到每个人参与项目活动,但是要设计活动参与人和其他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这就是我所有的授课都必然会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学设计上也基本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内容,体现教学课堂中的“以学为本”的理念。
二、刑法学课堂案例教学方法的反思——案例教学注重生活化与理论性的思考
在该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而案例教学是贯彻这一教学原则的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在讲授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如罪刑法定原则,完全是一个理论课,涉及到很深的理论知识,我重点引用了两个案例进行分析,一个是在讲解民主与人权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之死”的历史案例;一个是在讲解罪刑法定原则内容禁止有罪类推的时候引用了“囚歌王子迟志强流氓案”。案例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将学生将来可能遇到的一部分典型的刑事案例展现给学生,为学生们提供大量逼真的实战演习机会。对于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具体注意以下问题: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在于“认真的选择案例”。选好案例是搞好案例教学的第一步。由于刑法学分论课是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加上课时十分有限,因此案例的选择不可随意,应根据教学要求、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及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案例。这样,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教学内容,又帮助学生解决了法律方面的思想实际问题。
1.案例要贴近现实生活。笔者尽量选择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如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清华大学学生硫酸伤熊案、周光正抢劫案、西安宝马彩票案等案例。这些案例贴近社会现实和实际生活,有的还是在校大学生犯罪的案件,学生很感兴趣,讨论案例时,发言很积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2.案例要典型。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选择的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因为典型的案例能够解释和说明刑法学分论的某一法律原理或者能够说明临近的几个罪名之间的区别和界限。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典型案例,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刑法学分论的有关原理,使刑法分论理论的讲授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
3.案例要有系统性。学生们掌握知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受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和学习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往往前后不能贯通,导致容易熟悉而不易深刻,容易弄懂而不易领悟。而进行案例教学,通过分析、讨论案例,就可以在浅层知识与深层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学生系统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能起到贯通的作用。
4.案例要有一定的难度。在选择案例时,笔者特别注意案例的难度。考虑到案例过于简单,没有什么争议,大家都会,一看就知道答案,学生会感到没有意思,会降低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不宜选择过于简单的案例。另外,考虑到案例如果过于难,学生们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或者依赖思想,造成冷场,不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以也不选择过难的案例。所选择的案例应具有一定疑难性,对同一个案例提出多种不同的处理意见,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刑法学案例教学过程的反思——案例教学过程与结果的纠偏
刑法学是一个体系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同时针对刑法学知识点也存在众多的学术观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之中要注重把握知识点的前沿性。比如,在课堂教学罪刑法定原则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候,明显感受到教学过着中学生会感觉它是刑法中最重要的原则,但同时也是大量学生(学者)对一个刑法问题懒得解释或者无能解释的借口。所以,碰到具体问题,不要简单说:“依据罪刑法定,所以无罪”,这是典型的不讲理由。只有穷尽文字的可能含义,才可能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将行为排斥在犯罪之外。所以,在讲课的内容上要具体讲解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在精髓。除此之外,我觉得在教学过程,尤其是法学教学过程要注意防止以下问题:
1.课堂教学过程防止以偏概全。一定要注意不能以案例中的个别情节作为定性的根据,不要错把案例中的次要事实作为主要事实,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切忌片面性,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课堂教学过程防止感情用事。刑法学课程讲授的是犯罪的事,而犯罪是所有善良的人都很痛恨的事,但决不能用感情代替法律,不能带着感情色彩分析案例,那样会使学生误入歧途。所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切忌主观,一定不能先入为主。
3.课堂教学过程防止匆忙定论,不讲说理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过程是一个很细致的过程,需要认真准备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环节。不能对案例的事实缺乏认真思考的情况之下匆匆忙忙兄弟下结论。
课堂教学,由于时间、对话者、交流环境的限定,永远是一个挂一漏万的工作。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很多地方会给人以一掠而过的感觉。所以要有好的教学理念,合理的教学设计和认真的教学态度以及高质量的教学过程。如果说法学职业的终极目标是“心中充满正义,眼睛游离在事实与规范之间”,那么法学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教会我的学生“如何心中充满正义,如何使眼睛游离在事实与规范之间”。
加和减案例与反思 篇11
关键词:空间设计,课程内容结构,案例,作业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作为新老师, 在2010至2011学年的第一学期, 我被安排任教08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室内空间设计》这门课程。针对在备课、教学过程和课后的反馈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 我从如下三个方面对这门课程进行了整理、总结和反思。
一、谨慎而“跨界”的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对课程整体内容结构的安排, 我是沿着“课程专业内容——优秀空间设计案例的品评——作业设计:作业方案辅导、陈述讲解及评析”这条主线展开。1在连续五周总共六十五学时的课时分配上, 我将2/5的总课时用在课程专业内容和优秀空间设计案例的品评两部分的内容上, 而将3/5的总课时量用在作业设计部分。这样的安排, 一方面, 是想在专业内容的讲授完成之后, 通过优秀案例的品评, 引导学生学习别人是如何进行空间设计, 再过渡到学生自己的作业设计上;这是一个是从抽象的理论到具象的实操 (即进行课程作业设计) 的过程。另一方面, 将前面刚学过的课程专业内容, 运用于作业设计辅导阶段, 起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
这门课程, 作为专业课程之一, 是在学生学完一系列专业基础课程后, 所进行的室内设计方向的专业必修课;这之后, 学生接下来学习的是几门景观类的专业课程。2此外, 学生大四的毕业设计选题, 包含三个专业大方向——室内、建筑和景观。为顾及上述课程安排和毕业设计选题方向, 备课的过程中, 对本课程专业内容的安排, 我不再囿于室内空间专业方向, 而是进行了小范围的“跨界”, 授课内容贯穿室内、建筑与景观空间的设计。备课过程中, 重点安排室内空间设计的内容之外, 同时顾及建筑空间和景观空间的一些内容。在突出单一的室内空间设计的课程要求的同时, 兼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的空间设计范畴。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为学生接下来学习的几门课程暗藏伏笔。
课程内容结构的“跨界”势必引起内容知识量的增多,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需对某些内容知识进行取舍与合并, 以便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对于空间内装饰部分的内容, 我将其归在“界面的‘润色’与整体气氛的营造”这一内容下面。在当时的教学中, 界面的“润色”这一内容, 是通过大量的设计实例按不同功能空间的不同重点部位举例教学, 以此引导学生学习。现在看来, 当时这一内容的教学份量略显不足。
二、失策的案例搜索与品评研读
依据“基本内容的讲授——优秀设计案例的品评——学生作业的评析探讨”这一教学主线, 在开始上这门课之前, 要求学生先自行搜索查找“长城脚下的公社”、“浙江金华建筑艺术公园 (或称艾青公园) ”和“鄂尔多斯100”三个建筑事件所包含的每一个设计案例资料。让他们仔细品读每一个方案的构思与表达、建成后的效果等。在课程进行到案例品评环节时, 安排学生在课堂中对这些作品的解读进行讲解和同学间的研讨。学生在学习完课程专业内容后, 对优秀案例的品评重点是, 从概念构思、空间与界面的处理、流线安排、材料的运用和场地环境的处理等方面进行解析。如此安排教学, 既可起到对前一环节课程专业内容的复习巩固, 又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在自己的课程作业上, 起过度作用。
这一环节, 备课时的设想是, 基本内容的教授为学生提供一定可使用的知识后, 再由学生自己来建构、理解空间设计的内容知识。学生搜索出所需的一系列案例, 自个进行品评与研读, 并自己归纳、总结出隐藏在这些案例中的一些空间设计方法和处理手法等, 让学生自己发现并学习要学习的内容知识, 这类似于“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 通过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多思考、主动回答和上台讲述案例等,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达、沟通能力, 让学生毕业后善于进行设计沟通;同时,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设计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逐步学会依靠推导来进行设计构思推演。但是, 从当时的课程教学情况看, 学生在查找上述三个建筑事件案例时, 只顾方便、快捷地从网络上查找资料, 而忽略了从相关出版物书籍上查找资料;此外, 对同一案例资料不同观点或不同解读的归纳与综合处理, 还显得不够。这反映出一方面, 学生搜索、查找资料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培养;另一方面也提醒了我, 在以后的教学中, 对学生布置任务时, 要协调好所布置作业任务的明确、具体的目的与学生的自主发挥的关系。
在当时的教学中, 我的失策是, 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所有的“搜索查找资料”的任务。我认为, 让每一位学生去查找资料时, 他们也能够全面地了解这些案例资料。实际上, 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因为资料相对繁多, 在学生搜索、查找资料的能力明显不够的情况下, 他们对资料内容的精度与深度的发掘, 还远远不够, 更谈不上仔细而深入的研读与品析了。当时如果能将这些资料先分解, 分任务到人进行查找, 然后集中品析研读, 效果会更好, 既保证能全面搜索查找资料, 又能有效发掘资料内容的精、深度。而由于所搜索查找的资料的深度、广度的不够, 在进入案例品评与研读的环节时, 大多数学生一般只是简单地介绍这些案例, 导致这一课程环节达不到预先设想的目的。
三、“实题虚做”的作业设计——项目教学法的尝试
在课程作业设计的环节, 我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作业以“沙梨迳19”为项目, 分小组, 以“实题虚做”的形式, 在给定的场地空间内设计一幢小型的建筑室内空间。3项目要求空间功能性质自定;设计构思过程中, 对所设计的空间注重如下分析处理:1.空间之间的过渡与联系;2.入口空间的处理过渡;3.开口与光;4.空间流线的安排;5.界面的处理, 界面应呼应环境及室内的功能;6.将所设计的建筑室内空间置于所给的场地环境之中, 注意处理好所设计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7.室内空间功能安排合理, 各功能空间之间的联系适当;8.最终作业形式以JPG文件格式、安排在A1规格版面内, 版面内须至少包含如下内容: (1) 总平面图; (2) 各层平面图 (含内部各空间的布置) ; (3) 整体空间处理巧妙之处的部面图; (4) 设计构思过程图 (推导分析过程图) ; (5) 外观效果图 (若干张) 及室内主要空间效果图 (若干张) ; (6) 必要的文字说明。在让学生明确这些要求后, 首先让学生从地形图纸领悟场地;然后带领学生现场考察。 (图1) 让学生对场地及其环境有透彻的理解, 把握场地的感觉, 把握场地与周围区域的关系, 全面领会场地的状况。接下来主要分三个阶段完成作业设计项目的教学。一是方案的构思与推导 (含平面的生成、功能与流线的安排、空间的处理等) ;二是设计效果图表达 (含平、立、剖面, 空间设计效果图等) ;三是排版及总评。每一阶段的最后, 学生在课堂上对本组所设计的方案进行阐释, 其他组的同学进行点评及老师的小结, 最后是老师的总结。这个环节的教学特点是, 教师先指导, 然后学生去寻找途径, 并最终得到结果。学习的重点在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设计思维和团队合作等能力。
这一环节的教学, 从学生的整体表现看, 大部分同学能主动参与、自主协作和探索创新;极个别同学参与到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不强、态度消极。从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探讨及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看, 学生对室内、外空间有了一定的认识, 对空间的理解与想象和处理的能力、从平面到立面再到空间的整体构思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设计视野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拓。虽然他们的作品有不成熟的一面, 比如有些作品对场地环境的突破或忽略了, 但这是他们大胆想象与创新的结果。 (图2、图3) 总体上, 这一环节的教学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加和减案例与反思】推荐阅读:
案例设计与反思09-16
角色游戏案例与反思08-03
《大铁椎传》案例与反思07-24
读书指导课案例与反思11-23
《乌鸦喝水》教学案例与反思10-21
“这条小鱼在乎”案例与反思12-14
班主任工作案例与反思07-29
《确定位置》案例分析与反思06-09
“认识厘米”教学案例与反思01-12
《瓢虫的花衣裳》案例与反思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