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的基本知识

2024-08-22

iso9000的基本知识(共12篇)

iso9000的基本知识 篇1

ISO9000 基本知识讲义

一、何谓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组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二、ISO9000的由来

先从质量管理的由来和发展说起

1、质量检验阶段

a)20世纪以前市场经济不发达,处于低级阶段,手工作坊、生产分工粗糙,产品质量由操作者的的经验、技艺保证;

b)20世纪初,生产组织日臻完善,技术不断发展,生产分工细化,开始从技术到管理的全面革命。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泰勒提出“计划与执行分工、检验与生产分工”,建立终端专职检验制度。但是,用检验控制质量属于事后检验,即使全检,也不能保证质量。“品质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经济复苏,军需物资出现大量质量问题,“终端检验制”已无法解决。为此,美国政府颁布了三项战时的质量控制标准:Z1.1“质量控制指南”Z1.2“数据分析用控制图法” Z1.3“工序控制用控制图法”。这是质量管理中最早的质量控制标准。同时,美国政府采取三项强制措施加强质量管理:

a)强行对各公司以总检验师为首的质量管理人员开办“质量控制方法学习班”;

b)强制实施三项标准及其细则;

c)军方采购署规定所有定货合同中应规定质量管理要求条款(质量体系认证雏形),否则,取消定货资格。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民用工业也相继采用这三项标准,以后开展国际合作,正式进入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即把质量管理的重点由生产线的“终端”移至生产过程的“工序”,把全数检验改为随机抽样检验,把抽样检验的数据分析制成“控制图”,再用控制图对工序进行加工质量监控,从而杜绝过程中大量不合格的发生。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全员参与及以数理统计计方法为中心的质量管理理念,60年代世界各国纷纷接受这一全新观念,在日本首先开花结果,极具成效。

独特之处:非检验部门一家承担,它涉及设计、工艺、设备、生产、计划、财务、教育、劳职、销售等部门。

4、标准质量管阶段

1979年ISO成立了第176技术委员会(TC176),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其目标是:“要让全世界都接受和使用ISO9000族标准,为提高组织的运作能力提供有效方法;增进国际贸易,促进全面的繁荣和发展;使任何机构和个人可以有信心从世界各地得到任何期望的的产品,以及将自己的产品顺利地销到世界各地”。

如今,ISO9000标准确实起到了这样的效果!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ISO9000标准的发展也是

如此。

1987版、1994版(对第一版的完善)、2000版(适用范围更广,提出了持续改进及对顾客满意进行关注)

三、ISO9000:2000族标准的四个核心标准:

1、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该标准描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并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2、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该标准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供组织证实其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规要求产品的能力时使用,组织通过有效的实施体系,包括过程的持续改进和预防不合格,使顾客满意);

3、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该标准提供了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指南,包括持续改进的过程,提高业绩,使组织及其相关方满意);

4、ISO19011: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该标准提供质量和环境审核的基本原则、审核方案的管理、质量和环境审核的实施以及对质量和环境审核员的资格要求提供指南)

四、ISO9000:2000族标准的特点1、2、3、4、5、6、7、能适用于各种组织的管理和动作 能够满足各个行业对标准的需求 易于使用、语言明确、易于翻译和容易理解 减少了强制性的“形成文件的程序”要求 将质量管理与组织的管理过程联系起来 强调了对质量业绩的持续改进 强调了持续的顾客满意是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动力

9、强调了ISO9001作为要求标准和ISO9004作为指南标准的一致性,有利于组织的持续改进

10、考虑了有相关利益需求

五、ISO9000族标准形成的理论基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1、2、3、4、5、6、7、8、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与供方互利关系

六、为什么要进行ISO9001认证或导入ISO9001管理?1、2、3、可以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可以增强产品竞争力 为步入国际市场做准备

七、导入ISO9000后,企业会发生那些变化:1、2、3、4、5、确定了目标促进了发展 职责明确,提高效率 变人制为法制,变无序为有序 文件得到有效控制,人为问题得到制止 内部沟通顺畅,大家都是主人7、8、9、原料质量有保证,双方协调共发展 生产流程清晰,质控要点明确 有了数据收集,方便统计分析

10、有人发现问题,有人解决问题,有人验证问题

11、“预防为主”成为现实,“创零缺点”不再是梦

12、自我评定,不断完善,挑战目标,飞速发展

八、如何实施ISO9001标准1、2、3、4、5、6、7、确定组织结构图,明确职责 任命管理者代表 成立ISO9000贯标小组 制定公司质量方针、目标 系统学习ISO9000标准 确定产品生产流程图 依据标准要求编写本公司质量体系文件(手册、程序、指导书、表单等)

8、9、文件定稿发放到相关部门 依照文件规定工作,质量体系正式运行

10、委派内审员参加培训

11、成立内审小组实施内审

12、内审不合格报告整改验证

13、实施管理评审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及改进建议

14、认证中心现场审核

15、审核不合格报告整改关闭

16、取得ISO9001证书

17、每年进行内审、管理评审及认证中心的监督审查(体现到证书的含金量)

九、公司发展望

“发展是硬道理”

不能固步自封,人需求充电,企业也是一样,要放眼未来,不能安于现状,现在要想到5年以后该如何。

相信愿意改变就会成功。

iso9000的基本知识 篇2

一、六西格玛

六西格玛源于统计学, 西格玛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中标准差的符号。六西格玛代表一种很高的质量水平, 如果达到六西格玛的水平, 那么在生产或服务程序中每一百万次的操作中出现的差错将少于3.4次。也就是完美率达到99.99966%, 接近于完美。2004年青岛海信智能商用设备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宋祥彦推导六西格玛的质量水平是1350DPMO, 但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尽管如此, 没有人能否认六西格玛仍然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我们现在所说的六西格玛, 它的涵义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它的统计涵义, 简单地说, 六西格玛是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持续改进管理模式和方法体系。它不仅仅是用于质量管理, 而且可以用于业务改进的各个方面, 质量、顾客满意度的提高、成本降低、内部员工满意度的提高、市场推广、财务流程的改进等等。

六西格玛是1986年摩托罗拉的一位高级工程师麦克·哈里发明设计, 它使1986年濒临倒闭的摩托罗拉发展成现在知名的质量和利润都领先的公司。使六西格玛走向辉煌的是杰克·韦尔奇领导的通用电气, 在20年时间里, 通用电气的市值达到4500亿美元, 增长了13倍多, 世界排名从第十位提高到第二位。这与韦尔奇所推行的六西格玛管理密不可分。从1995年开始, 世界著名公司推行六西格玛管理的数量开始呈指数增长。它的运用范围已经逐步扩大到政府机构、服务部门、教育、金融和保险等行业。

六西格玛管理的重点是把企业所有的工作看做一个流程, 用六西格玛方法消除过程中的缺陷和无价值作业, 以实现持续不断的业务改进。或者找到流程中影响质量特性的关键因素, 加以改进。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流程改进模式是DMAIC改进模式, D:define M:measure A:analize I:

1. 关于国际标准化机构。

ISO=国际标准化机构, 英文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缩写不是IOS, ISO是从希腊语中的“ISOS=等同”由来, 而命名的。ISO是1947年设立的, 当初由15个国家组成。现在加盟国已超过120个国家。作为推进国际标准化的一个组织, 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2. 标准化始末。

美国国防部从1958年到1963年就制定了质量保证标准手段, 就是“MILQ9858A”。这是从军需产业为保证产品质量而诞生的标准。继美国之后, 以英国“BS5750”为首, 产生了各国自己的规格。这些规格很有效果, 但是, 正因为是独立的标准, 所以在国际通商活动中有可能成为障碍。为了取代各自的独立标准, 国际标准化才应运诞生。“TC176”委员会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设立的。“TC176”经过反复论证, 把1987年修改的英国的BS5750标准, 就定为ISO9000系列。这样关于质量保证规格, 终于产生了国际标准。随着交易的更加全球化, 国际标准规格的ISO9000系列的重要性将会日益显露。

三、六西格玛与ISO9000如何整合

ISO9000被广泛应用于许多不同的公司 (ISO9000标准, 2000) 。许多顾客, 特别是欧盟地区的顾客, 都把ISO9000认证作为开展业务的一个前提条件。六西格玛也支持ISO9000系统, 并可帮助组织满足ISO9000的要求。而且, ISO9000是一个记录和维持涉及六西格玛的流程管理系统的出色工具。换句话说, ISO9000的使用, 有助于将六西格玛变成你工作的方式。从开始就要记住, ISO9000与六西格玛是不同目的。ISO9000是一种质量管理系统, 而六西格玛是一种改进业务绩效的战略和方法论。两种目的都是重要且必须的。

ISO9000要求你在适当的地方要有一个不断改进的流程, 见图1, 但并没有告诉你这一流程应该是怎么样的。六西格玛可以提供所需的改进流程。ISO9000—2000要求你进行测量 (M) 、分析 (A) 、并改进 (I) 。MAI是六西格玛DMAIC流程改进方法论的三个阶段。ISO9000帮助创建了流程的概念, 而这一概念是六西格玛成功所必须的。ISO9000和六西格玛都有助于改进业务的绩效。当扩展到与供货商的工作时, 六西格玛同样支持ISO9000—2000的每一条质量管理原则:以顾客为中心;领导精神;人员参与;流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以事实为依据的决策方法;互利互惠的供应商关系。

实施六西格玛, 就部分地实现了ISO9000—2000要求的许多要素, 这主要表现在质量管理系统、管理者的责任、资源管理、产品的实现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等几个方面。

这五个方面是ISO9000—2000标准的核心内容。ISO同样给六西格玛战略举措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支持。简而言之, 就是用六西格玛来改变你的工作方式, 并用ISO来检查那些改变是否行之有效。

摘要:六西格玛管理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 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模式和方法体系, 在过去的10—15年间, 许多公司都实行了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 文章就六西格玛管理和ISO9000的目的和功能及流程角度阐述了六西格玛与ISO9000如何整合, 阐明六西格玛与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可以很好地相适应。

关键词:六西格玛,ISO9000,整合

参考文献

[1].罗纳德.D.斯尼和罗格.W.何瑞尔著.祝可嘉译.领导者读六西格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宋祥彦.质疑六西格玛管理[M].青岛出版社, 2005

[3].潘德.纽曼.卡瓦纳著.王金德译.六西格玛团队实战手册[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4].乔治.埃克斯著.游婷婷译.六西格玛革命[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5].乔治.埃克斯著.侯纪伟和孙庆文译.持久的六西格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ISO9000质量认证知识问答 篇3

答:ISO9000族标准(简称ISO9000),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亦称ISO)中的质量管理和保证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所有标准,也是我国推荐采用的国家标准。该标准是适用于世界上各种行业对各种质量活动进行控制的国际通用准则,其“9000”是一个族标准的概念,它包括三套模式标准,即“9001”、“9002”、“9003”分别针对不同企业,覆盖面也不一样。

自ISO于一九八七年发布ISO9000族标准到一九九七年底的短短十年里,全世界已有近百个国家采用ISO9000标准,获得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超过二十万个,这种连锁式反应的发展势头,连“ISO”当初都没有料到。

我国于一九八七年开始等同采用ISO9000标准,目前,我国被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ISO9000标准认证机构已有三十一家。

问:哪些产品必须取得认证资格?

答:凡列入强制性监督管理的认证产品(主要是安全性的产品),必须取得认证资格。例如:电器、玩具、建筑材料、压力容器、防护用品、汽车玻璃等。

问:哪些企业适宜申请质量体系认证?

答:当企业的产品没有适用于质量认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是企业产品多品种、小批量、价值昂贵且要进行破坏性检验的;当采购商只要求提供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时,企业要优先考虑申请质量体系认证。

问:认证需要投入多少经费?

答:依据企业规模、基础情况的不同,一般要投入几万到十几万不等的经费,各认证机构的费用标准也不一样。

问:能否由企业出钱,请咨询机构包办?

答:不能。企业申请认证的过程本身就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实物质量的过程,是一个增值过程,企业本身不进入角色,就等于失去了这个过程。

问:质量体系认证应做哪些工作?

答:首先,应成立以企业最高管理者为领导的贯标工作小组,选择咨询机构和认证机构。其次,进行多层的质量认证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素质。第三,组织撰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质量文件,并由企业领导人签发。第四,要求员工掌握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并按要求开展工作。第五,进行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对不符合项进行纠正和预防。第六,在体系稳定运行3个月后,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

问:为什么要选择咨询机构?

答:1、借助咨询机构的专业力量,指导工作,避免走弯路;

2、外部咨询师介入企业的工作,对企业中各类问题有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开展工作;

3、咨询机构和企业之间有工作计划和工作进度等方面的协议制约,有利于按既定的目标开展工作。

问:取得ISO9000认证就等于高品质吗?

答:自1996年以来,我国逐渐形成ISO9000质量认证热,这股热的背后是一些企业认为,获得此认证,就等于产品领到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事实并非如此。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一些国家为设置非关税壁垒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以立法形式颁布了一系列国际标准的产品认证制度,特别是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认证。这些认证标准远远高于ISO9000。例如,欧盟的“CE”、“GS”。没有这些认证,产品根本打不进欧盟市场。

我国企业对ISO9000的误解,一方面的原因是对其不了解,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将其当作广告宣传的一张牌,将其当作促销手段,以此吸引国内消费者。

因为这两方面的原因,在获得ISO9000认证后,一些企业大松一口气,不去踏实推进质量管理工作,结果,产品质量仍不过硬。

iso9000的基本知识 篇4

知识经济时代与ISO9000族标准(版)

该文把知识经济的特点与ISO9000族(2000版)的`核心内容--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结合起来论述,并引发出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贯彻ISO 9000标准时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作 者:许兆祥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管理学院,浙江,嘉兴,314001刊 名:嘉兴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XING COLLEGE年,卷(期):14(2)分类号:F273.2关键词:知识经济 ISO9000标准 质量管理

ISO9000心得 篇5

1、采用了与其他管理体系(14000和18000)相同的全新的标准结构,有利于公司执行一个以上的管理体系标准。标准除了引言外,还应该包括10章节,即:第一章范围、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章术语和定义、第四章组织的环境、第五章领导作用、第六章策划、第七章支持、第八章运行、第九章绩效评价和第十章改进。

2、风险管理引入标准,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贯穿于整个标准之中,并且不再包含“预防措施”这个条款,因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之一就是作为预防工具,而且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就体现了预防措施,在新版标准“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和“6.1处理风险和机会的措施”这两个条款中已经涵盖。

3、新增了两条条款“理解组织及其环境”和“理解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这两个新条款要求企业在建立管理体系时必须考虑影响体系运行的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情况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这里的利益相关方包括:直接客户、最终用户、供应商分销商代理商等、监管机构和其他任何相关机构。

4、强调了过程方法的应用,组织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过程方法成为了标准的单独要求“4.4.2过程方法”。

5、新版标准更适用于服务型企业,在标准中将服务与产品提到相同的重视高度,减少了来自硬件领域的实践性规范要求,例如将“监视和测量装置”从产品实现环节调整到了支持过程的资源中,并增加了评价方法作为一种监视和测量装置,以应对服务方面的质量管理需要。再比如开发过程的管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取消了设计开发过程的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各过程的强制要求,促使标准更具有灵活性和通用性。

6、取消了文件和记录的区分,统一称为:“文件化的信息”。

7、新增条款“8.4产品和服务的外部提供的控制”中,包括了所有形式的外部提供,例如:从供应商采购、与关联公司的安排、到外包组织的过程和职能等方面,都需要组织采取风险管理方法去确定适宜的控制类型和程度。

8、取消了管理者代表的具体要求,合并到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当中。

虽然新版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较之2008版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总体上来说质量管理方面的过程模式和PDCA循环方法没有变化,标准的使用范围、目的及应用领域没有变化。对于企业来说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无强制性的文件化程序要求、更加重视售后服务方面并加强对服务型企业的管理、更加关注风险管理、强调策划和过程方法、新增了变更管理和知识管理,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开发过程。新版标准因为改动幅度很大,会有三年的过渡期。

针对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变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以下五点改进提议。

1. 新版标准修改了产品定义,将服务与产品并列提出,针对我公司实际情况则应该更加重视售后服务方面的质量管理。现阶段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主要覆盖产品的实现部分,对于服务质量情况涉猎很少,更多的是对销售过程评审的监控和简单的用户满意度调查,对此我们需要制定具体措施:在合同签订过程中除了对产品信息进行约定,还需要增加服务要求等信息;增加对服务质量的监控,制定服务绩效考核方案;提交服务周报并及时反馈造成顾客不满意情况的产品问题信息;随着服务质量的影响在销售绩效中占比越来越大,需要加强对服务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培训等。

2. “风险和机会”这是2015版标准新提出的概念,其中6.1款要求:“组织应策划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以及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整合、实施这些措施并评价其有效性。我们必须将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管理体系,在每个过程文件的制定中都要罗列风险的可能性,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估,并制定解决措施,解决方案的制定在出现问题之前。例如:对采购过程的控制,进行物料采购过程中就要制定风险预案,假如某家供应商遇到天灾人祸不能及时供应物料时,如何从其他供应商及时获得此类物料。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生安全事故,需要提前制定对应的应急响应机制。产品交付到顾客使用之后如果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应该由谁来响应,如何响应,这些都应该在没发生之前就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其实风险无处不在,只要存在活动就存在风险,所有的管理都是为了防范风险。上班打卡是为了防范扣工资时不承认迟到的风险、出厂检验是为了防范不合格品卖到顾客手中的风险、合同评审是为了防范不能履约的风险、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了防范企业亏损倒闭的风险,因此如何评估本部门工作的风险,并有效的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是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转版工作的重要内容。

3.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了改进绩效,在2008版标准中,只有管理者代表职责、管理评审输入和顾客满意三处提到了绩效,而在2015版标准中,引言开篇第一句就指出: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改进组织的整体绩效”,在之后的诸多章节中,都提出了关于绩效的要求,这是与2008版标准一味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而轻视了对组织自身绩效关注是不同的,新的标准更加适合当前的市场环境,其实对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来说二者必须兼顾,既要重视顾客需求,更要评估自身的绩效。这样才能符合客观的市场规律,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固的基础。

例如:在销售合同评审时,除了考虑顾客的需求是否可以实现及我们的合同履约能力,同时还需要考虑顾客的支付能力和信用。计划部门在接到订单后需要衡量其是否可以按时完成订单,不再单向的被动接受订单任务,还需要将实际的生产情况向销售部门进行反馈。在产品开发前的立项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和计算投资回报率等问题了。售后服务部门在接收到顾客投诉时,也需要对顾客投诉的情况进行分辨,确认其投诉内容的真实性。

在整个大质量管理模式下,绩效已经成为质量管理效果的考核成绩,大到公司发展方向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小到一颗螺丝钉的采购质量均可以列入绩效考核的范围内。

4. 2015版新标准中有针对性的强调,不要把标准要求当做模版,教条性的执行,这样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更加适合于公司实际情况,将其管理规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减少教条性的生拉硬靠。

例如:《质量手册》的编制,目前我们的《质量手册》其内容,除了标准要求的之外,还加上了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者代表任命书、机构及职责、职能分配表等等,几乎是9001标准的翻版,完全按标准条款构建的手册。根据2015版标准的规定完全可以取消质量手册和程序化文件等强制性的要求,当然虽然没有了强制形成文件的要求,但是我们还得有自己的管理文件和程序文件,以什么样的名称形式则无固定的格式要求了。

iso9000培训心得 篇6

在学了ISO 9000以后,通过老师的讲课,学员间的互助交流,使我深刻认识ISO 9000是一种认证资格,是一种规范质量管理和质量模式保证,为企业、质量运行、管理提供一个动态的、标准的参照要求。用其可以规范我们的工作,使其做到有序,有目的,有计划,有依据和对其危机的预警、控制、防止。

在此,感谢举办培训的组织、老师,使我有幸参加ISO9000学习,将其运用到我的学习生活,不断规范,计划我的人生道路,我会终身学习,运用ISO9000。

我第一次听到“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这个名词,是在几年前的一则广告中,我对所谓“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不了解,但也隐约感觉到那是一种很正式,很规范,很了不起的东西,直到好几年后,我成了一名大学生,才在一次培训中彻底地了解了ISO9000真正含义。

虽然培训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地几节课,但我认为这几节课却上得相当高效,培训机构所宣扬的“两天培训,终生学习”的理念也在此得到了栓释,我的感觉是:我在一瞬间接收了太多的思想,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去理解,而理解的过程中,我又会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新的知识,再次被我理解......就好像ISO这个系统本身一样,不断地补充,完善自己,使自己趋向完美。这是一个不间断地过程,而我也在这个不间断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完善自我。

学习ISO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词就是“过程”。它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过程完成的。我认为这简直就是一个划时代的理解。它将我们的思维扩展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使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从以往的单看事物本身转京戏了看透事物的本质。就像佛学家眼中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转变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一般。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

当我们把一件事物分开看,它的确可以划分成无数个部分,这每一部分都可以称为是一个过程。反过来说。这些过程组成了这件事,所以ISO的建立者提出了这样的定义:只有构成工作本身的过程合格,这件工作本身才合格。一开始我并不太理解这句话,也不认为它有多正确,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越来越想信它。而且我认为这句话体现了ISO的核心思想。

当我们首次提到“质量”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为这涉及到太多的变化。例如不同的产品之间存在差异,不可能从同一标准去恒量它们,不同地域的人对质量也有不同的理解。同一样东西,在甲地得到承认,在乙地就未必,这有点像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各国使用不同的货币、语言、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所以在国与国的交流之间应会出现问题,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也统一了各种标准,才使以后的大中国得以稳定的发展。ISO国际质量体系也是这样。它把生产产品的行为分成了好多“过程”。ISO本身用一些标准来控制这些“过程”的合格。这样,只要过程合格了,产品就一定合格,而“过程”是所有事物共有的。所以,ISO的标准适应一切事物。

iso9000的基本知识 篇7

关键词:ISO9000,会议管理,流程表单化

ISO9000族标准作为国际上通用的质量标准, 反映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过程要求, 并且从2000版开始, ISO9000族标准的通用性已经加强, 可以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政府部门等各类组织的管理和运作[1]。其基本理念“以关注顾客为焦点”、“全过程管理方法”和“持续改进”的作用和重要性已经在长期的质量管理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被各省市事业单位引入, 并在实践中为提升管理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期望通过引入ISO9000理念, 为广大企事业单位办公室人员提高会议管理工作质量抛砖引玉。

1“以关注顾客为焦点”, 提升会议服务水平

ISO9000管理体系的八项管理原则之首即是“以关注客户为焦点”, 强调应关注顾客的需求, 让顾客满意。

一项会议的召开必然涉及到所有与会人员相应的工作安排和时间资源的占用, 所有与会人员即是顾客, 会议管理人员应牢固树立“管理即是服务”的思想, 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形成主动的服务理念。因此, 会议管理必须牢记“以关注顾客为焦点”的理念, 管理人员需具有充分的客户意识和服务意识, 秉持“主动服务”、“全程服务”的理念, 使与会人员能够及时得到所需的服务内容, 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

2 推进“全过程管理方法”, 实现会议流程表单化

全过程管理方法是指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来进行管理, 可以更高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会议管理是典型的过程管理, 除去会议正式进行的时间段的管理, 还包括会前筹备、会中监控以及会后收尾等方面, 在会议繁杂过程中的每个方面都可能对会议举办的成功与否产生影响, 基本程序中出现的一点点失误都足以让整个会议管理工作被判为不合格。因此, 需要对会议过程的各关键节点进行质量控制, 通过对每个流程和细节进行控制管理, 避免疏漏, 从而提高会议管理质量。因此, 为更好统筹会议管理工作, 促进会议管理过程科学化, 可以会议流程表单化的形式体现, 在流程化的表单的指导下, 可加强工作人员的可操作性, 实现管理行为的规范化。

流程表单化的建立方式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 确定会议工作流程图, 以会前筹备为例, 流程大致如下:确定会议主题、议题、时间与地点→确定与会者名单→明确会务组职责分工→考察、预定酒店→拟定、印发会议通知→准备会议文件及用品→餐饮、住宿及车辆安排→会场布置→会前检查。

其次, 为避免出现管理空白的情况, 还需确定会议工作小组的工作职责, 对例如会场安排、餐饮安排、车辆安排、资料筹备及摄影摄像等方面的工作做到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并列出物品与资料清单, 方便检查对照。

最后, 统整上述会议流程和工作职责, 明确每个流程包括的工作内容、责任人、产生记录表单和完成情况, 并在作业过程中以纸质化表单形式体现, 做到记录表单清晰可查。如此, 有助于工作小组实时掌握会议筹备情况, 便于监督检查及追溯改进, 使会议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3 推动“持续改进”, 不断提高会议管理质量

持续改进是主动寻求变革的活动, 它敦促我们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和工作流程下, 去主动寻求改进的机会, 从而提高工作标准。

在会议管理的过程中, 应主动分析总结在流程的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进一步优化方式以增强流程的可操作性,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流程表单化的方式, 可以更清晰地体现出会议管理过程中的不足, 帮助不断完善作业流程, 以更好地服务“顾客”。惟有事事经心, 处处留意, 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 把工作做得更加完美[2]。同时, 并不是存在问题才需要改进, 在任何情况下, 都可能发现改进的机会并付诸实践。如此, 可逐步达到精益求精的会议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尤建新, 张建同, 杜学美.质量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iso9000的基本知识 篇8

【摘要】 本文阐述了ISO 9000族标准基本思想以及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ISO 9000族标准基本思想规范中外合作办学。

【关键词】ISO 9000族标准 中外合作办学 规范化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它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满足我国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问题,从而影响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提高,制约其健康发展。把ISO 9000族标准导入教育领域,将会使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走向规范化,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提升其办学质量,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服务。

一、 ISO 9000族标准的基本思想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ISO 9000族标准的基本思想是一个组织所建立和实施的质量体系应能满足该组织规定的质量目标,确保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管理和人的因素处于受控状态,无论是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还是服务,所有的控制应针对减少、消除不合格,尤其是预防不合格。其具体包括八项基本原则: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作为质量保证体系的ISO 9000族标准,其管理思想蕴涵了预防、监督和持续改进三大科学管理机制,融汇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教育领域引入ISO 9000族标准,可使学校管理形成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保证体系,这将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导入ISO 9000族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意义重大。它可以使学校引入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树立质量保证意识,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使学校决策由主观、经验决策变为制度化、规范化决策,从而将教育质量的保障由以往的检验保证变为过程保证,迅速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使决策更加科学;可以降低学校的管理成本,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信誉度,增强学校在国际国内教育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 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不规范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步伐的加快,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已走过了10多个春秋,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中外合作办学在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外双方合作办学的目标相悖。我国教育部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坚持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性原则。教育是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标的崇高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教育服务不是货物贸易,也不同于一般的服务贸易。要正确把握中外合作办学的宗旨和性质。”但是国外不少国家,如OECD国家中的澳大利亚、英国等,把教育看作是一种产业,把国际教育作为产品推销海外,开拓各种所谓的“在地留学”(offshore education)课程,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带有营利性质,从而有可能损害学生及其家长的利益。这与我国教育部规定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宗旨相抵触。第二,中外合作办学在监管方面不规范,存在不少违规办学、违法办学的现象。例如,某些不具备办学资质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法律,未经批准就擅自与国外教育机构非法开展合作办学活动;非法办学者利用广告作虚假承诺,擅自招生,骗取钱财等。第三,中外合作办学缺乏有效的教育质量管理机制。例如,合作办学项目整体层次不高;专业设置过于雷同、集中;外籍教师队伍不稳定,资质浅;教学过程管理方面,没有一个科学的教学管理与评估体系等。第四,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还没有形成以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为基础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利用中介机构对合作办学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认证及提供教育服务的机制也尚未建立;对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社会评价体系由于其行政监管体系过于封闭没有建立,也无法利用社会评价体系提供的市场教育信息来发挥市场机制对教育发展的调节作用,阻碍了公平竞争的教育市场环境的形成。

三、 以ISO 9000族标准基本思想规范中外合作办学

(一) 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规范合作办学目标

以顾客为中心是ISO 9000族标准的基本原则之一。顾客是每一个组织存在的基础,顾客的要求是第一位的,组织依存于顾客。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组织)来说,服务对象(社会、学生)就是顾客。这一管理原则要求中外合作办学必须坚持办学的公益性原则,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标,坚持办学以服务社会、服务学生为中心,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促进社会进步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的国内合作方应把合作办学定位为公益性事业,应重视办学的社会效益,而不宜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应从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本着为学生、社会服务的目的,积极寻找以教育援助为宗旨的国外教育机构为合作伙伴,应把合作对象重点放在那些在非营利基础上把教育作为一项公共服务的OECD国家。例如,我国政府与欧盟于1994年11月共同创办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即是一所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它是一所专门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的研究生院。这样才能保证合作办学的宗旨不会偏离,才能为学生及家长的利益不受损害创造前提条件。

(二) 运用过程方法原则,强化合作办学的监督机制

ISO 9000族标准中的过程方法原则要求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只有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审批和运作过程的管理与监督,才能保证合作办学的教育质量。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外方合作单位的资质和证书的审查、认证工作,提高外方合作办学的水准。其次,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法律与行政等手段,加强对合作办学运作过程的监管。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对那些不具备办学资质且未经批准擅自与境外的教育机构非法开展办学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严惩不贷;应严令禁止任何办学机构超越批准的办学层次和范围开班招生;坚决打击那些非法办学者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作出虚假承诺,擅自招生,骗取钱财,坑害消费者(学生及家长);应加强对个别单位在收费、颁发证书、学生分配等环节违反国家相关规定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理,确保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三) 构建有效的教育质量管理机制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质量是关键。要保证合作办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应借助ISO 9000族标准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做到“质量为本,规范管理,从严治学”。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几点:

1.突出领导作用,搞好学科建设。ISO 9000族标准的管理思想十分重视领导者的作用,认为领导者具有决策和领导一个组织的关键作用。因此,这一管理思想要求政府部门在合作办学的问题上应充分发挥最高管理者的作用,利用审批和宏观调控等手段,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尽快出台能突出合作办学优势的专业目录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合作办学院校的领导应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本校的特点出发,做好长远的学科发展规划,选择国外一流院校、一流专业进行合作,办出自己的特色专业,办出符合国内急需和新兴的学科专业。高职院校应积极举办面向“三农”、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的职业教育,提升合作办学的层次和水平。

2. 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提升合作办学质量。ISO 9000族标准的基本原则中有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全员参与,即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效益。组织的质量管理,不仅需要管理者的正确领导,还有赖于全员的参与。因此,高校的教育就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即应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本。学校应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依据ISO 9000族标准的要求持续改进,不断深化全面的素质教育,尊重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强调教学效果,最终达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既需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参与,更需要有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师资是保证合作办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合作办学院校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外籍教师资格的认证和教学工作的评估;另一方面,对中方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应进行检查和监控,确保整个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3. 运用过程管理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效率。ISO 9000族标准中的过程方法原则是指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有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在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时,ISO 9000族标准建立了一个过程模式,把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与分析、改进作为体系的四大主要过程,描述其相互关系,并以顾客要求为输入,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为输出,通过信息反馈来测定顾客的满意度,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过程中,可运用这一质量管理思想,建立起具有合作办学特色的教学过程管理系统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制定严格的教学规章制度),对教学前、中、后期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例如,根据课程文档的要求,每门课程必须提供课程代号、名称、开设日期,文档由谁准备、由谁检查、提交日期,每门课程文档包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及首页、教学日志、学生到课考勤记录、教学过程中批改作业评分标准、实验评分标准、平时作业、实验报告以及测验、期中末考试试卷等,同时,要求教师期末时应在成绩单中给出学生每次测验、上课出勤、平时作业、实验、期中期末考试的各种成绩以及总成绩。通过建立这样的文档,就可以直接、清楚地反映出每门课的教学情况以及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学校可成立考评组(可由学生测评、同行测评、督导测评三部分组成),根据课程文档记录,对每位教师、每门课程的教学进行评价,奖优罚劣,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构建起一套有效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可以优化配置合作双方的教育资源,有序高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淡化终局考试、考核意识,强化教学过程中“不合格”诱因的控制,从教学与管理过程中防止不合格学生的产生,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与家长的满意度。

(四) 依据持续改进原则,构筑合作办学质量评价体系

ISO 9000族标准中的持续改进原则认为,持续改进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持续改进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评价和实施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把更改纳入文件等活动。可见,持续改进是一种管理理念、组织的价值观,是组织增强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可依据这一管理思想,借助外国大学教育认证经验(例如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是由政府部门批准、教育部授权的行业性民间组织构成,其实质是在政府监督下的同行评议),建立一种经国家批准、由非政府组织主持的、能够适应市场机制的、非营利性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以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为基础的质量保证与评价体系,并将这种体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文件化。这种质量评价体系既是一种合格性评估,又是一种发展性评估,同时它也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合格性评估。通过这一评价体系,不断地围绕合作办学目标对其办学质量进行评价,发现不足,不断改进,使合作办学质量持续提高。

同时,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可以依据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一种适应机制,使学校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要求,增强学校的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质量,从而使所有相关方(社会、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教育主管部门等)都得到满意。这样,学校就可以依靠这一持续改进的质量保证与评价体系来促进自身不断完善、不断进步,创立起具有合作办学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品牌。

总之,依据ISO 9000族标准建立起来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体系,可以通顺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渠道,从而确保整个社会生产健康、快速、有序地运行,同时也能够使合作办学院校的毕业生上岗后可以尽快地适应企业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这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使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最终达到所有相关方实现互利共赢的效应。

【参考文献】

[1]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A].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汇编(2004年版)[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覃美琼.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6(5)

[4]李向阳.浅议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07(3)

[5]江丽.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6)

[6]林炜,陶林.论当前中外合作办学的问题、原则与对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6(9)

【作者简介】王青(1970-),男,江苏泗阳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市场经济。

iso9000认证流程 篇9

现场论断

诊断报告

改进建议

c)业务流程分析流程目标

流程控制

流程运作协调运作效率

流程职责分配流程问题/断点d)质量体系设计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业务过程优化

组织机构和职能分配文件化体系质量体系方案 e)培训

管理层培训

ISO9000理解培训文件编写培训体系运行培训内部审核员培训认证准备培训管理专项培训f)文件编写辅导 分级五步编写指导

符合性、实用性、操作性审查

书面修改意见

文件适用性、协调性研讨确定文件终稿

文件批准发布

g)质量体系运行指导

运行前有针对性的独立辅导系统运行效果检查系统运行状况全面审核改进措施跟踪

h)质量体系评价和改进 策划第一次内部审核体系运行效果现场审核提出审核报告及纠正措施检查纠正措施有效性指导管理评审

指导第二次内部审核指导并实施纠正措施i)质量体系第三方认证 推荐认证机构

协助提出认证申请模拟现场审核

认证准备辅导

现场审核跟进

iso9000的基本知识 篇10

物业管理公司应结合行业和本公司特点,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在方针、目标的内容上,应体现公司对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承诺,强调顾客(业主)至上。目标应围绕方针,尽量量化。在方针、目标的实施上,应大力宣传,体现组织的服务承诺和社会义务。

质量目标如何进一步细化、分解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设置质量指标的概念,对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分项目地展开,最终分解到班组甚至个人,使每一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也可以使服务的对象(业主)深刻感受到服务的持续改进。

2.明确组织内部的职责、权限和相互沟通的形式、方法。

物业管理公司内部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职责分配及服务提供,要根据服务对象(业主)的需求和期望及公司实际情况确定,应规定各自的工作内容和应达到的目标(5.4.1),同时配置相应有能力的人员(6.2.2)。在职责分配时,应特别注意项目管理处与公司、部门与项目管理处、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相互间的接口,避免出现管理死角或职责不清的极端做法。

2008 版 ISO9001 标准要强调内部沟通(5.5.3)。物业管理公司应建立内部沟通机制和程序,将其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范围、内容和工具等。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全员参与的体系,及时进行有关公司的发展、方针、目标、服务理念等信息的传递和沟通,使员工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显得尤为重要。

3.服务理念应体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物业管理公司的行动准则,识别和确定业主的需求和期望,是应首先考虑的。这种需求和期望应包括相关规章制度中已明确的服务内容,还应包括业主未来的、潜在的需求和期望。公司应不断调整自己的服务行为,以适应这种发展。不同的业主对物业管理服务的要求不同,这种要求还会随着时间、环境等变化。物业管理公司应建立动态的调查和信息收集程序(8.2.1),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8.4),实施良好的持续改进机制(8.5),以达到不断自我完善的目的。

4.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化应体现行业特点。

物业管理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必须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可行性、先进性和灵活性,应根据标准要求、行业特点、顾客(业主)需求、期望和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按

那么,物业管理公司应建立多少程序文件呢?笔者认为,除建立 6 个强制性程序文件(即文件控制、质量记录控制、不合格控制、内部审核、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外,还应根据行业特点和人员质量技能,建立一些确实需要的程序文件。例如:为了识别、确定业主的需求并分析、判断自身是否具有满足业主要求的能力,可以根据 7.7.2 条款建立“物业服务要求的评审程序”;

可以按 7.4 条款建立“原材料采购和服务分包管理控制程序”,控制原材料供方和服务分包方的质量,以满足组织和业主的要求;可以按 7.1 条款建立“物业管理方案的策划控制程序”,对投标书、物业管理方案的编写和审核、新服务项目的策划和开展进行规范;对物业管理服务的提供,可根据

7.5.1、7.5.2 条款建立“物业管理服务实施控制程序”,根据 7.5.3 条款建立“服务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等进行管理;同时,与第三层次文件紧密结合,对物业管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对物业管理服务实施过程的监控,可根据 8.2.4 条款建立“物业管理服务的检查、监督控制程序”;按 8.3 条款建立“不合格服务控制程序”(标准强制要求),按 8.5.2 和 8.5.3 条款建立“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标准强制要求)进行监控、改进和完善;

对业主投诉处理、回访、沟通等活动,可根据 7.2.3 条款建立“业主沟通、回访和投诉处理控制程序”;对物业管理公司的开放式信息调查系统,可按 8.2.1 条款建立“业主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按规定的周期对业主进行服务信息调查。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一旦建立,应该采取强制性手段推行,涉及质量责任的任何部门、员工(包括最高管理者)都不能例外。

5.应注意资源管理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物业管理公司资源管理包括多个方面。控制的关键在于利用资源使业主满意。可以根据业主的需求,根据合同要求配置、调整资源。对于人员,按岗位能力要求尤其要注意岗位技能的培训、质量服务意识的培养。物业管理是一项涉及多种专业的行业,从业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并胜任本职工作。对员工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的培养更是物业管理公司不能忽视的。公司可以建立相应的程序(如按 6.2.2 条款建立“培训控制程序”)控制、满足资源的要求。对各类服务过程的控制,除了建立“物业管理服务实施过程”程序文件外,还应根据服务的内容和过程,编制各类作业规程(作业指导书)。在作业指导书中,应运用过程方法的要求,首先研究各服务过程,即识别服务过程和子过程,明确这些过程的输入和输出,识别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员、设备、场所、资金等)。在具体实施中,应控制关键过程,设置过程的监控点。对过程控制,应规定相关的质量记录。

6.设置适宜的物业管理服务监控点。

设置适宜的监控点需要很好策划(8.1)。监控点的设置应从物业管理服务的策划(7.1)开始,明确物业管理服务的实施过程检查(8.2.3)、服务质量的检验(8.2.4)等。相关质量记录包含的信息和数据是发现问题、改进体系、提高公司管理水平的主要依据之一。

7.坚持强调“持续改进”。

iso9000的基本知识 篇11

【关键词】:ISO9000 2008 铁路货运组织 课堂教学 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097-01

ISO9000族标准是ISO/TC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第一个管理性系列标准---质量管理标准,是在总结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 上产生的。自从该标准问世以来,就得到了全世界各工业国家及各大 企业的推崇,争相引入该标准增强自己产品、服务等的竞争力。 ISO9001:2008的新标准于2008年10月31目正式发放,并于2009年3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借鉴最新ISO9000:2008标准,以《铁路货运组织》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中职学校专业课课堂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一、《铁路货运组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中职学校交通运输专业《铁路货运组织》是一门规章较多的专业课程,内容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相对较少。近几年由于学生生源质量持续下降,学生基础薄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大大削弱。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兴趣弱,主要表现为厌学,作业、练习等到最后关头应付了事;2、自制能力差,主要表现为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自觉的看手机、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等;3、性格、情绪不稳定。

二、ISO9000:2008对于人力资源的新要求与启示

ISO9001:2008标准将ISO9001:2000标准6.2.2中的“a) 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员所必要的能力;b)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要求”更改为“a) 确定从事影响产品与要求的符合性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 b) 适用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获得所需的能力”,即在员工实作方面的能力要求加严。这不仅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更是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有更高的要求,因为企业是学校的顾客。

课堂教学是中职学校培养学生实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专业课程的教学则处在其中最为核心的位置,从目前《铁路货运组织》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的培养质量与ISO9000:2008标准有较大差距, ISO9000:2008标准的引入是教学实际的需要,一方面以企业的质量标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方面借鉴质量管理体系的系列族标准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引入ISO9000:2008标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ISO9000:2008质量管理有八项原则,分别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借鉴其中的部分质量管理原则,《铁路货运组织》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以学生为关注焦点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质量管理最核心的指导思想,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课堂中,应以学生为关注焦点,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并以此成为学习的重要动力,必须不断研究学生的课堂心理,与学生保持密切沟通,并根据其课堂反应情况,对教学方法、步骤做出及时调整。“学生需要的,就是教师掌握的”,学习《铁路货运组织》课程时,学生较关心学习这一章节内容对自己将来工作的实际作用,教师还应该深入不同性质的铁路运输企业,掌握知识在现场的实际应用,融入到教学中去。

(二)教师作用

在企业中,领导是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决策的制定者与有力执行者。在课堂上,“教师作用”即为“领导作用”,是良好课堂氛围的创造者和维护者。《铁路货运组织》课堂上,教师是落实质量管理原则的根本保证,应该营造最佳的学习环境,来确保授课质量,如在“鲜活货物运输”这一章中,可先提出疑问:如果托运人要托运一批冻牛肉,该如何处理?如果是鲜牛肉怎么处理?如果是活牛怎么处理?通过教师设问、引导,逐步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接受新知识。

(三)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是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行之有效的重要基础,也是组织能够实现不断改进的保障条件之一。在《铁路货运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的重要一份,每一个学生的参与都是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应让每一个学生充分了解其在课堂上的重要性,引导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

过程方法是“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对工作(生产)过程的管理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方法。在《铁路货运组织》课堂教学中,“过程方法”不仅包括对教学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作为一种知识的载体,技能训练、形成的平台。此种方法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该方法是当前较优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以完整的工作过程贯穿于项目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使专业训练更接近社会需求,最终能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2]。比如在货物发送作业这一节课程里面,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分别实现托运、受理、进货(验收保管)、装车前检查、施封、装车后检查、核算制票、承运等环节,让教室变成一个模拟的工作场所,学生即清晰掌握了理论知识,又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动手能力(鉴于条件限制,本演练没有相应的车辆、货物模型,因此效果可进一步提高)。

(五)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它是以满足顾客不断增长的需求为目标,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质量的循环活动。在《铁路货运组织》课堂教学中引进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学生在参与其中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签证货物运单时,地方签错等,为此,教师应该在现场指出其需要改正的地方,不断提示,让其做得更好。持续改进还应该贯穿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一旦找出不足,就应改正,并认真总结,一步一步的完善教学环节,让《铁路货运组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具有相应体系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吴小晶 王艾明.高职教学管理引入ISO质量管理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07(9)

[2] 刘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式教学探讨.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6)

iso9000的基本知识 篇12

1 目标性文件

大修的目标性文件是机组大修后要达到的目标和对目标的考核, 一般是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的, 是大修各方努力的方向。

2 程序性文件

从大修准备到大修目标实现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大修目标的实现, 主要有:大修准备工作受控、人的受控、物的受控、检修过程的受控、后续管理的受控。针对这些要素分别制定相应的控制文件, 就是程序性文件。

2.1 大修准备工作的受控

大修的准备过程规定了对于检修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控制要求、各部门的管理职责以及公司和参与检修作业活动的各承包方之间的接口关系。大修准备工作用“检修过程控制程序”来控制, 主要内容包括:检修准备工作程序表、修前设备的分析评价、修后设备状况交待、热态评价、大修总结。

2.2 人的受控

对参加大修的人受控, 是保证大修成功的前提。对参加大修的人用“机组检修人员控制程序”来实现控制, 对参加大修的承包方用“机组检修招投标管理程序”来实现控制。

(1) 机组检修人员控制程序。

对人控制包括:人员的培训、特种作业人员、人的技术、技能、人员资质的授权。

(2) 机组检修招投标程序。

机组检修招投标程序的管理流程如图1。

完整的合同包括一个合同三个附件, 即合同文本、安全附件、技术附件、管理附件。合同文本主要是反应商务条款的约定。安全附件主要是双方的职责和权利和安全方面的约定。技术附件主要是技术要求和标准的约定。管理附件主要包括从合同签订到检修开始双方要准备的工作、完成时间;双方在管理上的约定和违反了的处罚。

2.3 物的受控

大修中对物的有效控制, 对保证大修质量至关重要。大修物的控制用“物资管理程序”、“检修专用工具、设备管理程序”、“检验、测验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来实现控制。 (1) 物资管理程序。物资管理程序规定了从物资的申请、供应商的控制、“三比” (比质、比价、比信誉) 的评定、采购、验收、仓储、领料各个环节的工作程序, 确保物资的质量。 (2) 检修专用工具、设备管理程序。检修专用工具、设备管理程序规定了检修的专用工具、设备的采购、维护、试验、取证的工作程序。 (3) 检验、测验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检验、测验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规定了机组检修中涉及的各种量具、仪器、仪表、建标的校验设备的种类、检验周期、采购、保管、报废的各种工作程序。

2.4 对检修过程的受控

检修过程的控制对机组大修的质量保证、机组的安全检修举足轻重, 没有过程的控制就不能有好的结果。对大修过程的受控用“机组检修停服役管理程序”、“设备检验、试验程序”、“不合格控制程序”来实现控制。机组检修停服役管理程序。机组检修停服役管理程序规定了机组在启、停过程中的系统操作计划、试验项目、工作票计划的编制、执行方法。设备检验、试验程序。设备检修的检验是过程检验, 通过对设备检修过程中设置的见证点和停工待检点的检验和验证, 达到控制过程质量的目的。制定“不合格控制程序”的目的是对设备检修活动中出现的影响检修质量的不合格进行控制, 规定了设备检修活动中出现的不合格的处理程序, 由不合格引起的纠正措施的检查和验证。

2.5 对后续管理的控制

大修的经验反馈和大修工作的可追溯对检修管理水平的提高作用很大, 对后续管理的控制用“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来进行控制。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的目的是消除不合格存在的原因, 对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及采取必要的控制, 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并防止不合格的产生。

3 操作性文件

操作性文件是检修人员工作中执行的文件, 具体包括:检修文件包、质量监督计划、大修施工计划, 编制这些文件分别用“检修文件包编制使用导则”、“质量监督计划编制导则”、“大修施工计划编制导则”控制。

3.1 检修文件包编制使用导则

检修文件包是设备检修工作的依据和客观证据, 是在检修过程中由检修负责人携带、保管、使用、记录和补充的书面文件的汇总, 其核心文件设备检修程序和技术记录由设备管理人员提供, 最终形成管理工作的经验反馈及永久性的记录报告。检修文件包规定了检修项目的名称、工时、

备品备件材料、作业的条件、所需的工器具、检修的步骤、技术标准、记录、见证点、不合格项的发现及处理情况、检修的总结等, 是工作人员工作、修后设备具有可追溯性和QC人员见证的依据。检修文件包一般包括下列内容:检修文件包清单、工作任务单、质量监督计划、设备检修程序、技术记录卡及清单、设备检修程序修订记录、不合格处理单、完工报告单及其它。

3.2 质量监督计划编制导则

质量监督计划针对指定的设备检修工作、设备更改工程等, 规定专门的质量检验、监督措施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是质量见证的依据, 是QA人员检查见证执行情况的依据。质量监督计划由施工单位、施工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指定的质控人员负责编制。编制的顺序为施工单位-施工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 后一级行使对前一级的审核职责。

3.3 检修施工计划编制导则

检修施工计划是检修施工单位依据甲方下达的设备检修项目书, 为了安全、文明、优质、高效地完成所承担的检修任务而编制的有关检修进度、资源配置、工艺纪律、安全和质量管理措施等一系列施工管理文件。检修施工计划的一般包含下列部分:检修目标及工期控制;施工组织 (包括指挥管理、监督机构及劳动力配备等) ;检修安全措施;检修质量管理措施 (包括质量控制、质量验收等) ;特殊项目施工措施;工艺要求和纪律;现场文明施工措施和定置图;检修进度表。

4 大修中的四大监督体系

监督是目标实现的保证, 大修工作离不开监督。大修的四大监督体系是:安全监督体系、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体系、计划体系。

安全监督体系实施监督体系的主体是公司的安全网 (安监部负责) , 在大修前安监部将制定安全监督计划, 大修中按计划实施监督。安全监督体系主要监督的是安全, 其它如工期、质量、技术等等不在他监督的范围内, 安全实行一票否决, 发现不安全事件, 立刻停止其工作, 及时整改。

质量保证体系实施监督的依据是程序性文件, 其主体是公司的质保部 (生技部) 。质量监督体系监督的对象主要是大修中所有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程序文件的要求, 行为的不规范, 是发生事故的根源。为保证有效的质量监督, 公司在质保部的基础上引入大修监理, 即引入第三方监理。质量保证体系主要监督的是所有参加大修的人的行为是否按程序文件去做, 其它如安全、工期、检修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质量标准是否正确、工艺是否正确等等不在其监督范围内。

质量控制体系实施监督的依据是检修文件包, 质量控制体系的主体是公司授权的QC人员, 监督的对象是检修人员的工作是否达到质量标准。当检验不合格时, QC人员将发不合格通知单并注明处理意见, 责成其处理。

计划体系实施监督的依据是检修施工计划中的控制进度表, 计划体系的主体是大修的计划工程师, 监督的对象是对象的实时进度。主要是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其它如安全、行为、技术等等不在其监督范围。当监督发现实时进度异常时, 负责及时反映, 要求有关人员分析原因, 制定新的计划。

四大监督体系独立运作, 及时发现大修中的问题, 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当安全、行为、技术、工期发生矛盾时, 由大修指挥部及时协调解决, 确保大修在安全、有序、规范、受控下进行。

5 结论

ISO-9000是国际通行的质量标准体系, 在机组大修过程中按照ISO-9000的规范和准则制定严格、科学的质量文件体系, 是机组大修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目前, 许多发电企业已经将这一标准应用于机组大修和其它方面,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摘要:发电厂机组大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直接关系到电厂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执行ISO-9000标准是机组大修顺利进行的有效的制度保证, 在机组大修中贯彻ISO-9000标准主要体现在制定ISO-9000标准的三层质量文件体系上。

关键词:机组大修,ISO-9000标准,质量文件

参考文献

[1]关晶.六西格玛与ISO9000的整合研究[J].经济师, 2011, (7) .

上一篇:烟草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七年级音乐下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