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

2024-06-25

ISO9000(共12篇)

ISO9000 篇1

一、I 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概述

ISO9000标准,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简称ISO) 最初颁布的ISO9000-ISO9004五个标准的总称。197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工SO/TC176) 成立, 专门负责这一系列标准的制定。该委员会以英国BS5750和加拿大CSAZ-229两套标准为基础, 并参照其他国家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在总结各国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特别是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 (TQM) 的实践经验上, 于1986年正式发布了工508402:1986《质量——术语》标准, 该标准的发布对统一全世界的质量术语起到了重要作用。1987年3月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了87版工509000系列标准, 即: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实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

ISO9000系列标准满足了世界范围在生产、交流和合作方面对通用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 顺应了世界贸易向着有严格约束机制的方向发展的历史潮流。因此, ISO9000系列标准颁布伊始, 就得到了世界范围广泛的响应。1990年ISO/TC176决定对ISO9000系列标准实施修订, 并制定了《2000年展望》。《2000年展望》提出的目标是:“要让全世界接受和使用ISO9000族标准:为提高组织运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增进国际贸易、促进全球繁荣和发展;使任何组织和个人可以有信心从世界各地得到任何期望的产品以及将自己的产品顺利销售到世界各地。”

1990年根据《2000年展望》提出的目标, ISO/TC176组织专家对1987版ISO9000系列标准实施了第一阶段的修改, 即有限修改, 于1994年颁布了94版ISO9000标准, 并将ISO9000系列标准定义为ISO9000标准。1994年完成第一次有限修改后, ISO/TC176对《2000年展望》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提出了《关于ISO9000标准的设想和战略规划》, 对94版ISO9000族标准从结构、逻辑到内容实施重大修订。2000年12月15日, ISO正式发布了2000版ISO9000族标准, 即现行标准。

ISO9000标准实质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模式、方法的体现, 它可以帮助组织实施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和指南。它不受具体的行业和经济部门限制, 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在国内和国际贸易中促进相互理解, 成为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

二、2000版I SO9000标准特点

(一) I SO9000标准的构成。

2000版的ISO9000族标准包括四个核心标准以及其他标准、技术报告和小册子等, 其中四个核心标准分别是:

1、I SO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该标准提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表述质量管理体系12项基础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80个术语。

2、I 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该标准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

3、I SO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该标准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导向, 为组织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提供指南, 目的是组织业绩改进和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

4、I 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和 (或) 环境体系审核指南》。遵循“不同管理体系可以有共同管理和审核要求”的原则, 该标准对于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原则、审核方案的管理、环境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以及对环境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的资格要求提供了指南。它适用于所有运行质量和 (或) 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 指导其内审和外审的管理工作。

(二) 2000版I S09000标准的特点。

2000版IS09000标准借助朱兰、戴明、菲根鲍姆等质量管理大师的质量理念和经营管理思想为自身注入了新的内涵。针对以前的不足, 针对用户的需求, 新版标准总结了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 吸收了管理学科发展的新观点、新思想, 从整体上看, 较前一版本的标准有了较大提高, 体现出其明显的优势和特点。

1、通用性更强, 适用于各种组织的管理和运作。

新版标准消除了前版对硬件产品制造企业的偏重, 为各特定行业附加要求奠定了共同的基础。新标准采用过程方法模式, 明确规定了“允许删减”的范围和内容, 弱化了文件化要求, 使标准具有更强的通用性, 适用于各种组织的管理和运作。

2、结构简化, 更利于使用。

新版IS09000标准以IS09001标准为进行认证的唯一依据, 其他标准如IS09004则用于指导组织改进业绩、提高质量管理效率, 或为质量管理提供技术工具和方法指导, 结构简化, 作用清楚, 更有利于用户使用。

3、可操作性强。

采用过程方法模式将质量管理与组织的管理过程联系起来, 可操作性强。新版标准提倡采用过程方法来识别和建立体系, 采用了过程方法来对质量活动运行进行控制, 同时过程方法模式中又体现了PDCA (戴明环) 的工作原理。过程方法符合质量活动的规律, 更适合于所有行业的实际操作。

4、减少了强制性的程序文件数量要求。

新版标准明确规定6种程序要形成文件, 其他程序是否形成文件可由组织视需要自行确定。新标准注重组织的控制能力、证实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运行效果, 而不只是用文件化来约束组织的质量管理活动。

5、强化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

“领导是关键”已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共同经验。新版标准将“领导作用”列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第二项, 强化了最高管理者的责任。

6、强调持续的顾客满意是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动力。

新版标准明确了顾客满意的概念, 指出达到顾客满意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目标, 明确组织应定期测量其顾客满意程度, 这些都是企业经营实践经验和管理学科新进展在标准中的具体体现和反映。

7、突出对质量业绩的持续改进, 并要求加以证实。

突出持续改进是新版标准的重要特点。新版标准将IS09001和IS09004设计成一对协调的标准, IS0900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最低要求, IS09004为组织在此基础上提高质量管理、改进产品和过程提供了指导, 并以附录形式提供了“自我评定指南”, 鼓励和指导组织进行持续改进。

8、质量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相互兼容。

新版IS09000标准与IS014000系列标准都采用相同的文件化管理体系原则, 都遵循PD-CA的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存在许多共同的过程和方法, 并且将发布IS019011质量和 (或)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为质量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审核提供依据。这些都增强了两类标准的兼容性, 更利于组织建立和实施综合管理体系。

三、2000版I S09000标准的基本理念与主要过程

(一) 2000版I S09000标准的基本理念。

2000版IS09000标准一个非常突出的成果就是它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概括说就是一个关键, 即领导作用;一个基础, 即全员参与;两个基本点, 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和持续改进;三个方法, 即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进行决策的方法;一个关系, 即供方互利的关系。八项原则是开启IS09000标准的钥匙, 它贯穿于整个2000版IS09000标准中, 是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 也是编写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基础。因此, 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并使之有效、持续改进, 就要求高等学校在进行质量管理时贯彻IS09000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原则。

(二) 2000版I S09000标准体系的主要过程。

2000版IS09000标准体系由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四大板块过程构成。这四大过程是体系的四个支点, 它们之间彼此相连, 密不可分。也就是说, 产品实现板块需要管理职责板块和资源管理板块的支持, 管理职责中规定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 要求最高管理者组织和确保有关管理承诺、质量策划及组织内职责和权限的规定和沟通、管理评审等活动。资源管理则为产品实现过程提供人员和物质上的支持, 资源能否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发挥最大价值, 主要取决于管理职责板块。测量分析和改进板块则通过分析本轮产品实现过程的不足, 制定改进措施, 输出结果作用于管理职责和资源管理板块, 进而作用于产品实现板块, 最后通过体系的持续改进进入更高的阶段。

四、政府部门引入I SO9000的意义

首先, 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促进了公务员服务观念的转变和服务意识的增强, 推动了政府部门从生产者、监督者、控制者的角色向服务者转变, 时时处处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开展工作, 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打下了坚实基础。其次, 促进政府管理向科学化与民主化方向发展。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政府部门按照制定的质量方针和具体的业务流程来开展工作, 并将所有的业务办理过程予以记录, 保证了管理和服务过程的可溯性, 从而规范了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流程和制度, 提高了行政效能。此外, 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强调顾客导向和全员参与, 积极鼓励人民群众反映心声, 提出建议, 为政府部门献计献策, 有利于改变多年来我国政府部门中的“一言堂”现象。最后, 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 改善了地方投资环境。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 将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政府部门, 将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 不仅履行了我国的“入世”承诺, 而且改善了地方投资软环境, 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笔者认为, 政府部门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 加强培训和宣传, 建立相关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 使I 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政府日常工作紧密结合。

当前,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大部分政府部门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 许多人对起源于企业的ISO9000族标准能否在政府部门奏效持有怀疑态度, 还有一些人对于已经引入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未给予足够关注。我国政府部门应当加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宣传力度, 加强ISO9000知识的培训, 介绍ISO9000标准的基本原则和作用机制, 以及其在国外政府部门改革中所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 为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营造良好氛围。

(二) 应当明确各个政府部门和公务员在引入I SO9000标准方面的具体职责。

对动实施ISO9000标准的组织和个人予以奖励, 提高其积极性, 使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公务员的具体工作、政府部门的原有机制紧密联系起来, 促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行。

(三) 以人为本, 根据人民群众的意见持续改进, 切实提高政府服务质量。

政府部门导入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改进服务质量, 提高公众满意度。因此, 政府部门的表现应当最终由人民群众来评估, 而不只是一些对政府运作机制和管理内容不熟悉的咨询公司。诚然, 如果没有认证的压力和咨询公司的监督, 政府部门导入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积极性和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摘要:IS09000质量标准是世界管理科学发展的新成果, 它包含预防、监督和自我改进两大管理机制, 总结了当代质量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 应用先进的管理理论, 以简明的标准形式, 向世界推出了一套实用的管理方法模式, 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所有组织。IS09000自1987年问世以来, 经过不断修订, 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广泛性和适用性, 在政府、企业界和其他服务行业得到了成功应用。

关键词:ISO9000,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广第.质量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宋彦军.ISO9000与服务质量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1.

[3]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编.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预备知识培训教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2.

[4]马克·汉森.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ISO9000 篇2

现在社会,质量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因为质量出现的事故让人们对企业的产品的质量有了疑问,这无疑是给企业尤其是生产企业的一个警钟。

因此,企业要靠实质性的产品来提升企业的品牌,要建立有权威性的体系来帮助企业实现企业的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权威性质的管理体系,博兴企业根据体系的要求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强调质量策划,管理以预防为主;2)强调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及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3)强调过程方法,实现过程增值;4)强调持续改进;5)强调兼容管理,发挥全面质量管理的作用,实现整体优化。

博兴企业在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时,注意标准的要求,按照标准来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快速的提升企业的产品的质量,为企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打响品牌战。

博兴企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崔老师一三五六三三八九七九七

ISO9000 篇3

【摘要】 ERP和ISO9000都是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产物,它们在管理思想、管理内容、应用目标、对改革的作用、实施措施和过程等方面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如果两个系统结合起来运行,能够互为补充、相辅相成而且效果倍增。旨在对ERP和ISO9000的结合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ERP;ISO9000;结合;模式

近年来,ERP成为提升管理的热门话题。在国外,许多企业将ERP与ISO9000结合运用于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和各项经营活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加入WTO后,企业既需要应用ERP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需要严格执行IS09000标准来保证产品质量,以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但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体系的有效性,使之成为精益型企业?本文将在此方面作一些抛砖引玉的探究。

一、ERP与ISO9000的概念

ERP是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的缩写,即企业资源计划。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作为企业管理思想,它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而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它同时又是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联接的供应链,其中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系统,还包括对竞争对手的监视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ERP已经成为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它能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管理平台;同时,ERP中包含着最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能帮助企业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管理模式,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ERP是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共同结晶。

ISO9000是一个标准体系,由一系列质量标准所组成,通常简称ISO9000。其中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的简写,9000则是标准序号。现代社会商品交易的特点是:商品技术含量高、交易额度大、交易距离远且交货要求迅速准确,同时却又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从而造成企业的交易成本高、交易效率低、交易风险大。有了ISO9000质量标准,企业可请公认的权威机构证明其工作质量、产品质量,以获得ISO9000认证,即产品质量的权威公认证明。这样,把许多以往交易时需要当时、当面做的事情事先完成,使交易变得更为简便和快捷。

二、IS09000与ERP融合的相互关系

按照IS09000标准建立起来的优秀的质量管理体系,往往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无法维持,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当它与ERP结合起来,就会相互约束,相互支持,既合理调配了时间和资源,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一)IS09000为ERP提供了原则和管理体系框架

ERP的“ISO化”有助于实现其功能的标准化。IS09000标准的27个主条款可分为三个部分:最高管理者过程、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分别规范企业运用过程方法、产品实现的过程及其相关资源,通过实施有效控制以达到组织总体绩效的提升。大多数ERP系统的功能主要以实现IS09000所包含的一组实际运作过程为表现形式。如:IS09000中“资源管理”是通过ERP的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等模块来实现的。

(二)ERP是贯彻IS09000的有效工具

IS09000系列标准,虽然在多次修改中已经成为适用范围最广的国际标准之一,但由于其他相关的应用措施不全面,致使IS09000标准在实际运用中并不能完全发挥其效用。而将IS09000与ERP结合可使ISO标准更为有效。

一方面,ERP对IS09000具有支持作用。企业贯彻IS09000标准,按标准的提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进行识别和管理,设定相应的工作流程、监控措施来规范运作,对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纪录,一方面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资料,同时也有利于工作的持续改善,并为今后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ERP可以强化IS09000的贯彻。由于IS09000标准的约束是柔性的,特别是对一些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采用人工操作的效果是无法与计算机程序相比拟的,这也是很多传统企业贯彻IS09000标准达不到应有的深度、执行过程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所以,将ERP和IS09000结合,ERP的刚性约束和强大功能可以强化IS09000的贯彻。

三、IS09000与ERP结合模式探讨

基于以上分析,针对目前ERP系统在我国应用的状况和IS09000体系应用的迫切要求,提出IS09000与ERP二者之间结合管理的思想。

(一)IS09000与ERP结合的要点

在考虑IS09000与ERP的结合时,识别在何种程度上采用“业务流程重组”或“过程方法”是必要的。从长期来看,过程方法与业务流程重组可以在企业内部相辅相成地发挥作用。因此过程方法与业务流程重组两者构成了企业的“台阶式发展”图景:通过ERP在垂直方向的“优化与提升”推动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更有效率的层次进行突破性改进;通过过程方法在水平方向的“规范”,促使目标业务流程落到实处,为下一循环的“优化与提升”打好基础。

(二)IS09000与ERP的结合模式

根据IS09000过程方法和业务流程重组之间的异同,构想出过程方法与业务流程重组之间的结合模式,如下图所示。

上图说明:企业目前状况不合理不易操作,针对这种现状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目的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流程最优化,以期使企业业绩有显著增长。当然实际操作中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也是相对的,重组过程可能使企业业绩有显著的增长,也可能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业绩提升或略有改善,甚至根本没有改善。IS09000中的“过程方法”所采用的PDCA(即Plan—策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改进)循环管理机制对其进行适时监控,达到持续不断地善是有必要的。例如从产品实现的过程看,P集中体现在主生产计划MPS、资源需求计划RRP、物料需求计划MRP、能力需求计划CRP上;D集中体现在车间任务WO、车间作业SPC上;C集中体现在进料检验、过程检验、过程控制、产品检验,不合格评审中;A则体现在对不合格现象、原因的分析及整改措施的制定与执行中。在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时,目标实现了,PDCA循环对其重组方向可以实时监控,并进行监测,在下一个循环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如果重组目标没有实现,“过程方法”已将重组过程中的每一步骤进行了记录,企业可以返回查找致使出错的步骤,再次进行策划、检查进而得以改进,促使业务流程优化重组,直至建立一个全新的过程型企业。

(三)IS09000与ERP结合模式的实施

将IS09000与ERP结合应用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值得探索。企业实施这种模式,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把对人的培训贯穿始终。在实施的前期工作中要对企业高层领导和部门经理、业务骨干进行培训;在实施的准备及模拟运行过程中要进行软件、硬件及系统员、程序员的培训,同时还应系统地进行实施IS09000标准的贯标知识和编制程序文件的培训,为他们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提供理论知识的支持。

其次,注重提升企业管理水平。IS09000与ERP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推广应用IS09000与ERP与强化企业管理必须相辅相成、互为保证。

最后,注重咨询。IS09000和ERP开始实施时,应借助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对企业的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地分析,找出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提出改进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指导企业通过方案实施和内部变革,达到提升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四、结论

现代企业既需要用现代化管理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需要严格执行IS09000标准来保证产品质量,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IS09000的绝大多数内容都可以融合到ERP系统中,ERP不仅为IS09000质量体系提供了科学、高效的运行平台,而且可以有效固化IS09000的实施成果,让企业充分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和高效。两者结合应用可以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效果倍增。

参考文献:

[1]李桥.《什么是ERP?》.出版发行研究,2004

[2]史丽萍,张毅,陈伟.《质量管理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2

[3]吕文清,吕文彬.《ERP制造成本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ISO9000 篇4

1 基础设施基础的识别

医院根据现有医疗服务及医疗服务战略发展的需要, 从质量目标、安全性、环境影响等方面明确对基础设施的需求, 如病房的布局、内部空间安排, 医疗仪器设备的精度与能力及选用, 水、电、通风设备、医疗气体等辅助设施及供应室、血库、药库等的要求, 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对设施的管理要求及改善计划。

2 对基础设施的管理

在医院, 基础设施的管理程度对于医疗服务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就需要对基础设施的管理进行系统性的策划, 明确管理要求并加以实施。

2.1 对基础设施的管理可按PDCA循环的模式进行。

2.1.1 系统地识别出基础设施中对医疗服务符合性产生影响的环节或因素, 并确定其对影响医疗服务符合性产生的方式。

2.1.2 制定出对基础设施的管理要求并实施。

2.1.3 对医疗服务符合性受基础设施影响的程度以及管理、控制情况进行评价。针对发现的薄弱环节, 考虑结合改造、增加新的基础设施等方式予以改进。

2.2 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 在规定管理要求时, 应充分考虑其运行特点及对医疗服务符合性产生影响的方式不同。

2.2.1 对于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一旦建成就对医疗服务的符合程度产生影响。因此, 在其设计、施工与安装过程中, 对其中可能影响医疗服务符合性的环节或因素加以控制。如手术室的洁净度要求等。另外在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投入运行后, 除了注意日常的维护外, 当发生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或大修等对医疗服务符合性影响程度变化较大的活动时, 也要考虑这些变化对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的影响和要求, 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无论在常规还是应急状态下, 医院为患者提供每天24h、每周7d的医疗服务。因此, 不间断的清洁水源和电力对于满足患者医疗需求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医院定期检测应急用水和电力系统, 并记录结果, 在水或电力系统中断、污染或故障的情况下, 医院有应急措施保护患者及员工的安全。

医院的设施系统及其他关键系统的高效运行对于患者、家属、员工及来访者的安全和满足患者医疗需求是必需的。例如食品准备区域的废弃物污染、临床实验室的通风不足、氧气罐的不安全存放、氧气管道的泄漏、电线的磨损都会造成危险。为避免危险, 医院定期检查这些系统和进行预防及采取其他维护的措施。对系统的关键部件 (如开关、继电器) 给予足够重视。在模拟实际负荷要求的环境下, 测试应急情况和后备电力来源。必要时采取改进措施, 比如加强新设备区域的电力服务。

2.2.2 对于设备设施, 要结合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周期, 在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2.2.2.1 设备的前期管理阶段 (1) 设备采购申请:设备更新及添置新设备时, 使用科室要提出的设备申请中包括有标准型号详细的技术数据 (技术要求) , 作为选型依据。 (2) 设备的选型采购:尽量选用能耗低、技术先进的新设备。 (3) 设备的验收与调试:由设备的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共同完成。

2.2.2.2 设备的使用与保养 设备操作人员经过培训, 具备相应的操作能力。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实行维修人员与操作人员双包机制, 并落实到个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汇报。

2.2.2.3 设备的检修管理 检修实行维护保养与检修计划并重, 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的原则, 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 恢复或改善装备性能, 达到长周期、满负荷、安全稳定运行。

2.2.2.4 设备的报废 当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不能再满足医疗服务的需要时, 应建立有关制度, 对设备的报废过程进行控制。

2.2.3 建立能够确保医疗服务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 一般分为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对信息系统的有效管理将对医疗服务的符合性以及医疗过程的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

2.3

基础设施的监测可以帮助医院预防问题, 并提供有关系统改进、计划升级或更换设施等决策的必要信息, 监测资料要有书面记录。所制定的基础设施的管理要求的细致、严格程度, 与管理对象对医疗服务符合性的影响程度相一致。

我院实施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 已经通过两个周期的复评, 严格贯标的同时紧密结合本院实际形成上述经验, 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考虑基础设施的适应性, 而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生理行为和情感的影响, 注重医院公共空间构成和基础设施的持续性、秩序性、效率性、安全性。这不仅涉及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 也涉及医院的形象声誉、可持续发展等。

关键词:基础设施,ISO9000标准,管理

参考文献

[1]田兆树.医院后勤设备管理[J].现代医院, 2008, 8 (8) :138-139.

ISO9000标准简介 篇5

ISO9000是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不是单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ISO9000是由TC176(TC176指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ISO9000是ISO发布之12000多个标准中最畅销、最普遍的产品。

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

2000版ISO 9000族标准包括以下一组密切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

1、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结构基础和术语》,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2、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

3、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提供考虑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两方面的指南。该标准的目的是促进组织业绩改进和使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

4、ISO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推行ISO9000的好处:

1、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2、获得了国际贸易绿卡----“通行证”,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

3、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

4、在产品品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5、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6、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稳定经营运作,减少因员工辞工造成的技术或质量波动。

ISO9000 篇6

【关键词】 病患管理;绿色管理模式;ISO9000

ISO9001标准是以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为基础制定的,是一种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该标准鼓励在建立、实施QMS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PDCA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度。

1 ISO9000模式存在的问题

医院作为一种服务型组织,医疗过程的特点是医生通过病人这一载体来实施治疗。“产品”合格与否的判定标准只局限于出院时各项身体指标的检测,这样的判定只局限于理论的层面上,至于病人在离开医院后的心理状况以及是否适应社会环境则无法继续监测。因此服务周期的短暂性,服务结果的表面性是目前医疗组织主要存在的问题。因此从以人为本、和谐医患关系的观点来看,目前组织建立并实施的QMS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为了弥补单纯的ISO9000模式的不足,本文提出了ISO9000视角下的绿色医患管理模式4概念,该模式是一种集健康、和谐、环保与一体的新的过程管理模式。这也势必是未来医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 ISO9000视角下的绿色医患管理模式

“绿色”从广义上讲有两层含义:其一:景观之绿色;其二:环境之绿色。即大环境、小环境、硬环境、软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从医患角度来讲就是追求医患的和谐、病人身心的和谐。医患和谐,主要是搞好病人与医生的关系,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和支持。病人身心和谐主要指病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鉴于医疗单位引用ISO9000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从PDCA四个过程对医患工作提出解决对策。

2.1 P(Plan)——计划,确定方针、目标和活动计划。绿色医患管理模式主要是以病患为本,发掘病患潜在的需求,将患者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的符合性作为组织运行的长远目标。并将目标纳入QMS,目标需层层分解,可测量、易于执行。采用各种宣传方式,争取使医患双方都能深刻理解绿色医患管理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2.2 D(do):执行、实现计划中的内容。实施绿色医患管理模式是病患组织存在的根本,因此体系运行的过程中,组织应采取以下有效的措施,确保总体目标的可行性。主要措施有:①进行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训,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医护人员考取心理学方面的相关资格证,以便与病患接触时能全面掌握掌握信息,深层次地了解病患躯体和心理方面的症状,从更有效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②病人管理过程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医生和病人是治疗活动中的核心关系。但在实际治疗活动中,组织往往忽视了医患双方的互动,单一强调医生的主导作用。近几年来,许多病人虽然经过治疗躯体症状符合各项物理指标,但却不符合SCL—90(心理健康自评领表)的某些指标,如焦虑症状、抑郁症状,躯体化症状等。因此,重视病患的心理建设,加强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为病人营造一个和谐的绿色治疗环境,是目前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3 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找出问题。绿色医患管理模式不仅要对服务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同时对患者、社会、环境方面的满意率和可持续发展程度也要进行检测。服务过程主要包括:输入阶段(病患如院)、“产品实现”阶段(治疗过程)、输出阶段(治愈出院)三个阶段,体系运行的每个阶段均有大量的数据。因此组织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如:检查表、帕累托图、直方图、离散图、因果分析图、控制图等进行数据分检,根据有效的数据启动纠正或预防措施。确保绿色医患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

2.4 A(Action)——行动(或改进)。针对医疗组织产品的特殊性:即“产品”周期短暂,“产品”的问题在使用或交付后才显示的特点,组织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对医生治疗过程中的评审、批准准则,职业资格、能力、意识,治疗程序,治疗环境等进行确认,通过确认保证治疗实施过程是充分的、适宜的、有效的;②创建与外部的和谐环境:院内通过实施绿色的治疗过程,确保病患的身心健康,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对于已经离院的病患者,院方应成立专门的信息反馈机制,连续性地与病患者保持联系,用PDCA的方法对病患恢复过程实施监视和测量,并将收集的信息及时分析,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病患者长期利益。

3 结 论

ISO9000视角下的绿色医患管理模式研究是针对传统的ISO9000模式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该管理模式以过程方法为基础,配合以心理疏导,提出了解决传统QMS中存在的服务周期短、“产品”形成过程忽视病患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建设等问题的解决对策。在策划和实施过程加强了对病患心理健康的引导和管理;在检查和改进过程组织应成立专门的信息反馈机制,延长服务周期,保持与病患者的联系。该模式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和谐的特征,这也正符合了国家提倡可持续发展的遵旨。因此我们应以绿色管理模式对组织与病患管理过程实施控制,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继明.生态和谐与和谐社会的系统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10,18(1):83—86.

[2] 宿妍娜,韩福荣.ISO9000模式与卓越绩效模式整合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6,(12):49—51.

[3] 丁祖荣,陈舜友,李娟.绿色管理内涵拓展及其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9):53—55.

ISO9000 篇7

关键词:中职学校,ISO9000,质量管理

原标题:中职学校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探析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和战略选择, 自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 中职学校紧紧抓住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 如何使学校的办学质量、管理水平适应这样的快速发展是每个中职学校都会遇到的难题。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才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途径, 才能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ISO9000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ISO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缩写,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47年正式成立, 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1979年ISO组织成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 专门负责制定ISO900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1987年正式颁布了ISO9000系列标准 (9000~9004) 的第一版。ISO9000是一族标准, 它包括ISO9001标准要求与ISO9004标准指南。目前,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 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推行ISO9000国际标准。ISO9000标准被欧洲测试与认证组织EOTC作为开展本组织工作的基本模式。中国于2000年12月将ISO9000系列标准等同采用为国家标准。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一种具有科学性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法和手段, 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为目的, 通过引入第三方认证, 提升组织的管理和服务水平。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遵循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采用过程方法。

一、中职学校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一) 建立全新的质量观念, 有利于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将质量管理的主要概念引入学校管理, 树立现代学校管理理念, 确定学生即顾客, 教育即服务的理念, 以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为关注焦点, 树立教育质量观,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

(二) 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有利于提高管理的规范化。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框架的要求, 建立层次清晰、有效完善的制度体系, 使学校的各项管理有据可查, 有章可循, 说到的要做到, 做到的要有记录, 有利于提高管理的规范化。

(三) 建立多元化的监控与评价机制, 有利于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民主客观依据。学校通过ISO9000体系的运行, 可以形成三级、三方多元化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有利于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民主客观的依据。即:建立日常监督检查、内审、管理评审三个层级的内部监控与评价机制, 作为学校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基本保证。建立由校方、顾客方、第三方组成的多元化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保证监控与评价的客观、公正。

(四)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有利于教育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以PDCA (计划—实施—检查—处置) 过程方法模式为基础, 将三级、三方监控与评价机制覆盖到工作的全过程中, 加强对工作过程的监督与控制, 形成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促进教育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五) 建立高素质现代学校管理团队, 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在管理方面有利于形成一支质量观念强、业务能力高的管理团队;在教学方面有利于形成一支教学理念新、教学水平高的教学团队;为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二、中职学校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可行性分析

在我国企业的管理中,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已被广泛采用, 但是是否适合用于学校管理, 尤其是中职学校的管理, 需要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

2005年,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 颁布以后, 全国中职学校紧紧抓住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设施设备得到大力改进, 那么学校的管理水平如何能够适应这样的快速发展, 如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学校管理的需求, 使办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呢?现代管理理论证明, 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才能有效破解这个难题。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先进、规范的管理体系, 通过将ISO9000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与国家对中职学校的办学要求相对比, 我们发现这两者是相符的。见表:ISO9000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与中职学校办学要求对照表。 (表1)

在中职学校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不是要取代以往的教学、教育管理手段, 而是以学校管理现状为依据, 将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与教育管理有机结合, 构建一种适合当代教育规律的学校管理制度, 实现管理标准的通用性与中职学校特殊性的高度融合。以学生为关注焦点, 树立教育服务的观念, 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使学校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三、在中职学校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

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学校, 并实施运行, 大致可划分调研、建立体系文件、试运行、获得证书、持续改进四个大的阶段。具体步骤如图1: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图。 (图1)

(一) 调研。调研内容包括两个部分, 由领导层牵头, 一是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解、认识, 对管理理念进行更新, 建立起全新的质量观念;二是对学校的管理现状进行调研, 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相应的对策。

(二) 设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及管理应有专人及机构进行管理, 应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任命管理者代表, 专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及认证工作;成立认证办, 负责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组建内审员队伍, 负责学校的各部门间的交叉内审工作。认证办设立后应立即着手邀请专家对全校人员进行全员贯标培训, 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

(三) 建立文本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根据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标准要求,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框架, 梳理各项工作, 编写体系文件。 (图2)

(四) 完成试运行。体系文件编写完成后应按照文件中的各项规定进行试运行, 同时选择认证机构, 将文件报送认证机构进行文审。学校应按照认证机构文审的意见对体系文件进行修改, 同时按照试运行的实际情况对体系进行完善。完成部门的交叉内审、管理评审后, 可邀请认证机构来校外审, 专家将根据体系文件的规定对学校进行现场审核, 开出不符合项。

(五) 颁发证书。认证机构在现场审核中如未开出严重不符合项, 则待学校对一般不符合整改结束后, 可颁发体系认证通过的证书。

(六) 持续改进。学校取得认证证书后, 并不意味着永久有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精髓所在是持续改进, 学校应对全体员工定期进行质量意识的培训;按照学校管理实际对体系文件不断修订;通过日常监督、内审、管理评审, 发现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纠正及预防措施, 使学校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改进。认证机构每年将对学校进行复审, 如发现严重不符合, 将取消证书。

四、中职学校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条件保障

(一) 领导作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强调领导作用, 体系的运行在组织内部是自上而下进行的, 体系真正能够保持持续有效的运行, 完全取决于最高管理者能否真正理解标准, 真正支持和坚持持之以恒地组织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

(二) 全员参与。领导作用要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来实现, 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 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 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才干, 才能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效益。质量管理体系应覆盖全校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位教职工, 体系的贯标培训能够做到全员参与。体系的运行, 要使每一位员工的工作都得到督促与改进。

(三) 人员及资金保障。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及充足的资金是体系顺利运行的有力保障。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资金用于邀请专家培训及来校现场审核;对于审核中的不合格项, 给予资金支持用于整改;组织各级管理人员、教师外出考察、培训, 提高业务素质, 提高学校整体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及业务素质, 为学校的管理质量提供保障。

五、结束语

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中职学校, 有利于促进学校提升管理水平, 提高教育服务质量。但是, 体系文件与管理实际要实现完全的融合是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磨合过程的, 所能取得的成效也不是立刻能够显现的, 需要学校管理者不断学习, 不断实践, 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科学构建学校质量管理体系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

ISO9000 篇8

一、中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研究的状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质量已经逐渐发展为公众关注的焦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现在已经不再是企业的运用专利,中职学校现在也越来越注重教学的品质和管理的秩序,开始注重并引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其应用。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质量管理在国际教育领域上的应用早有先例,英国的沃弗汉普顿大学是世界上第一家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大学。随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也开始逐渐推广质量管理国际认证。同时,在理论成果方面,《中学质量领导(Quality Middle School Leadership)》一书是质量管理实践的有效引领。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应用于高等教育在我国也不是空白,航海类院校,如上海海运学院、青岛远洋船员学校、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是最早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院校。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推广于教育界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开始逐渐推广于职业院校、成人教育以及中小学。

其中,普通学校最早通过质量管理认证的是于1999年6月通过英国SGS质量认证的广东省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

(三)中职引入ISO9000质量体系存在的问题

ISO9001质量体系是一个文件化的体系,还是一个严格按照文件体系运行的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体系在建立和动作的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文件和记录,文件体系和实际管理体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ISO9000质量体系实际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就出现在这两者的关系上:

1. 标准理解的问题,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源自大规模制造类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没有针对教育领域的具体说明,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有较大的差异。

2. 知识储备的问题,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文件化的体系,具有储备知识、学习知识、应用的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各个部门、不同学科相关知识的储备、学习是体系化文件化。比如,按质量管理标准要求有不合格必须按不合格项处理程序要求的原因分析、解决方法、效果验证和预防措施的步骤来做,这些过程必然要涉及更多的相关知识。

3. 知识应用的问题,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是一个文件化的体系,更是一个实际动作、应用知识的地方。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体系文件繁琐、复杂,可操作性较差,不能真正起到指导工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作用。

二、研究的意义

既然在普通院校中得到推行,那么在中职学校的管理,同样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一)使学校管理规范有序

(二)帮助学校管理工作从“人治”走向“法治”

(三)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

(四)有利于以学生为关注焦点教学思想的落实

三、课题设计

(一)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1. 中等职业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目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

2.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

(二)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重点、难点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研究内容

1. 调研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地图等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分析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地图的设计思路。

2. 提出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地图的体系结构。

3. 分析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的分类编码方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分类编码体系。

4. 研究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的表达方法与数据仓库设计,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的存储。

总之,本文的研究将通过与最新信息技术相结合来实现组织对组织内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管理,以帮助师生有针对性、系统性、有效地学习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强调从技术上实现对质量管理体系知识进行管理,通过对多种信息技术的深入使用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在校内共享,以期找出一种符合学校实际的、可操作的面向全体师生的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学习系统的构建策略。

摘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TQM)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世界联合会之一,它成立于1947年,由110个国家标准化团体组成。为国际资源的交流和互助提供便利,扩大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合作,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是该质量管理体系的宗旨,是世界上最大的具有民间性质的标准化机构。

关键词: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职学校

参考文献

ISO9000 篇9

一、六西格玛

六西格玛源于统计学, 西格玛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中标准差的符号。六西格玛代表一种很高的质量水平, 如果达到六西格玛的水平, 那么在生产或服务程序中每一百万次的操作中出现的差错将少于3.4次。也就是完美率达到99.99966%, 接近于完美。2004年青岛海信智能商用设备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宋祥彦推导六西格玛的质量水平是1350DPMO, 但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尽管如此, 没有人能否认六西格玛仍然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我们现在所说的六西格玛, 它的涵义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它的统计涵义, 简单地说, 六西格玛是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持续改进管理模式和方法体系。它不仅仅是用于质量管理, 而且可以用于业务改进的各个方面, 质量、顾客满意度的提高、成本降低、内部员工满意度的提高、市场推广、财务流程的改进等等。

六西格玛是1986年摩托罗拉的一位高级工程师麦克·哈里发明设计, 它使1986年濒临倒闭的摩托罗拉发展成现在知名的质量和利润都领先的公司。使六西格玛走向辉煌的是杰克·韦尔奇领导的通用电气, 在20年时间里, 通用电气的市值达到4500亿美元, 增长了13倍多, 世界排名从第十位提高到第二位。这与韦尔奇所推行的六西格玛管理密不可分。从1995年开始, 世界著名公司推行六西格玛管理的数量开始呈指数增长。它的运用范围已经逐步扩大到政府机构、服务部门、教育、金融和保险等行业。

六西格玛管理的重点是把企业所有的工作看做一个流程, 用六西格玛方法消除过程中的缺陷和无价值作业, 以实现持续不断的业务改进。或者找到流程中影响质量特性的关键因素, 加以改进。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流程改进模式是DMAIC改进模式, D:define M:measure A:analize I:

1. 关于国际标准化机构。

ISO=国际标准化机构, 英文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缩写不是IOS, ISO是从希腊语中的“ISOS=等同”由来, 而命名的。ISO是1947年设立的, 当初由15个国家组成。现在加盟国已超过120个国家。作为推进国际标准化的一个组织, 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2. 标准化始末。

美国国防部从1958年到1963年就制定了质量保证标准手段, 就是“MILQ9858A”。这是从军需产业为保证产品质量而诞生的标准。继美国之后, 以英国“BS5750”为首, 产生了各国自己的规格。这些规格很有效果, 但是, 正因为是独立的标准, 所以在国际通商活动中有可能成为障碍。为了取代各自的独立标准, 国际标准化才应运诞生。“TC176”委员会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设立的。“TC176”经过反复论证, 把1987年修改的英国的BS5750标准, 就定为ISO9000系列。这样关于质量保证规格, 终于产生了国际标准。随着交易的更加全球化, 国际标准规格的ISO9000系列的重要性将会日益显露。

三、六西格玛与ISO9000如何整合

ISO9000被广泛应用于许多不同的公司 (ISO9000标准, 2000) 。许多顾客, 特别是欧盟地区的顾客, 都把ISO9000认证作为开展业务的一个前提条件。六西格玛也支持ISO9000系统, 并可帮助组织满足ISO9000的要求。而且, ISO9000是一个记录和维持涉及六西格玛的流程管理系统的出色工具。换句话说, ISO9000的使用, 有助于将六西格玛变成你工作的方式。从开始就要记住, ISO9000与六西格玛是不同目的。ISO9000是一种质量管理系统, 而六西格玛是一种改进业务绩效的战略和方法论。两种目的都是重要且必须的。

ISO9000要求你在适当的地方要有一个不断改进的流程, 见图1, 但并没有告诉你这一流程应该是怎么样的。六西格玛可以提供所需的改进流程。ISO9000—2000要求你进行测量 (M) 、分析 (A) 、并改进 (I) 。MAI是六西格玛DMAIC流程改进方法论的三个阶段。ISO9000帮助创建了流程的概念, 而这一概念是六西格玛成功所必须的。ISO9000和六西格玛都有助于改进业务的绩效。当扩展到与供货商的工作时, 六西格玛同样支持ISO9000—2000的每一条质量管理原则:以顾客为中心;领导精神;人员参与;流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以事实为依据的决策方法;互利互惠的供应商关系。

实施六西格玛, 就部分地实现了ISO9000—2000要求的许多要素, 这主要表现在质量管理系统、管理者的责任、资源管理、产品的实现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等几个方面。

这五个方面是ISO9000—2000标准的核心内容。ISO同样给六西格玛战略举措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支持。简而言之, 就是用六西格玛来改变你的工作方式, 并用ISO来检查那些改变是否行之有效。

摘要:六西格玛管理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 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模式和方法体系, 在过去的10—15年间, 许多公司都实行了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 文章就六西格玛管理和ISO9000的目的和功能及流程角度阐述了六西格玛与ISO9000如何整合, 阐明六西格玛与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可以很好地相适应。

关键词:六西格玛,ISO9000,整合

参考文献

[1].罗纳德.D.斯尼和罗格.W.何瑞尔著.祝可嘉译.领导者读六西格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宋祥彦.质疑六西格玛管理[M].青岛出版社, 2005

[3].潘德.纽曼.卡瓦纳著.王金德译.六西格玛团队实战手册[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4].乔治.埃克斯著.游婷婷译.六西格玛革命[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5].乔治.埃克斯著.侯纪伟和孙庆文译.持久的六西格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ISO9000 篇10

关键词:水产,科技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水产科研活动同农业科研活动一样, 主要是以科研项目作为客体来体现的[1]。在科研院所中, 科研项目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也是科研院所生命力的体现。一个农业科研院所发展的好坏、对国家农业生产力推动作用的大小, 直接取决于科研水平以及科研项目产生的技术成果的有效性和推广应用情况[2]。因此, 科研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科研项目, 是为了保证科研项目的有效执行, 提高科研效率的重要手段, 促进科研项目目标实现的动态活动[3]。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比例的加大, 我国农业和水产科研单位的科技经费与项目都呈现出日益好转的局势, 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科研项目管理效益, 实现科技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保障项目的完成质量, 是科研院所在科研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4]。

1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学者们普遍认为, 科研质量的概念为: 科学研究的过程、体系和产品的特性满足顾客与相关方要求的程度[5]。为提高科研的质量, 必须进行质量管理, 而做好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管理体系[6]。质量管理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 从最初的事后把关到对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控制, 再发展到以顾客满意为中心的全过程、全员参与的ISO9000 族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的基础是八大质量管理原则, 即以顾客为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互利的供方关系[7], 大大提高了科研资源的有效配置, 降低成本, 保证质量, 增强了竞争力。同时, 通过管理的提升, 对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8]。

科研管理一般是指课题从项目申请、组织实施、验收鉴定和档案入卷的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管理和目标管理[2]。要做好水产科研项目的管理, 首先是要建立起一套全面适用的科研管理体系, 但由于不同科研机构的科研对象、组织结构和文化背景等均存在着差异性, 因此各机构所采用的科研管理体系也会有所不同。

国内学者开展的相关研究主要有: 宋永杰等[9]从阐述科研单位实施质量管理的意义和科研项目质量的概念出发, 探讨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等四项质量管理原则在科研单位中的应用, 并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选择、内部沟通、文件和记录的管理以及采购的管理提出了操作建议。张志霞[6]以科研项目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实施运行为背景, 论述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和方法, 针对科研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实施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步骤和相关保障措施。赵玉索[10]就实施科研过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影响科研质量的主要因素、科研过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介绍了科研过程质量定性量化评估计分法。齐化锋[11]对科研项目进行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并就实施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汪秀华等[4]分析了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并结合对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现状的调研, 从科技发展规划对科研项目发展的引导、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要求、科研项目管理方法以及提高科研管理队伍综合素质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现代科研项目管理工作。郭虹[12]从研究所的实际经验出发, 就ISO9000 标准如何在科研项目的管理实施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加强科研项目的质量管理已然成为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结合以上研究成果, 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研究和分析如何建立适合农业科研机构及水产科研项目的管理体系, 从而提高水产科研项目的质量水平, 提高水产和农业科研机构的竞争能力, 为类似农业科研机构开展科研项目与质量管理, 建立基于ISO9000科研管理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2基于ISO9000的水产科研管理体系与传统科研管理体系的区别

基于ISO9000 的水产科研管理体系是在目前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上建立起来的科学管理体系, 与传统的科研管理体系相比, 有着显著的区别与优点, 对实现水产科研机构的战略目标、提高科研项目成功率和科研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 1 建立基于ISO9000 的水产科研管理体系将使管理向规范化发展, 提高管理的可执行度

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是科研处为科研管理部门, 而研究的基本单位为科研课题组, 科研课题组每年通过科研管理部门申报科研项目, 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正式立项启动。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实行宏观管理, 具体实施由科研课题组负责完成; 项目完成后, 由项目负责人经所在单位向有关部门提出结题或验收申请报告[4]。由于水产科研项目来源途径不同, 使得各类科研项目的管理要求也大不相同, 每项项目的管理节点和总结汇报要求均存在很大的差别, 造成不同科技项目管理的落差, 往往出现科研项目执行 “一边倒” 的现象, “重成果, 轻过程”、 “重两头 ( 项目、成果的申报) , 轻中间 ( 科研项目开展) ”[13,14], 科研管理的可执行度较差。

基于ISO9000 的水产科研管理体系控制的重点在于科研项目的全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 首先是业务部门和科研课题组的质量控制, 其次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过程质量控制。业务部门和科研课题组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严格执行管理体系的各项规定, 按照 《科研与成果转化管理程序》、 《科研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过程的测量和监控程序》等相关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的要求, 对每一个环节做好质量控制。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的质量控制重点在于, 根据项目的来源、性质和顾客的要求监督项目实施的各过程环节是否满足顾客的要求, 是否遵循管理体系的要求, 是否控制有效, 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11], 使得整个管理体系向规范化发展, 便于各级和各层次的有序、规范运作。其目的就是在项目连续过程中对项目的各方面进行策划、组织、监测和控制, 并把项目管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管理活动中, 最终保证科研项目圆满完成, 使科研项目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2]; 保证了科研项目各过程输入和输出的合理对应, 从而保证科研项目能满足各类顾客的要求, 提高管理的可执行度, 确保科研项目圆满完成。

2. 2 建立基于ISO9000 的水产科研管理体系将使管理节点向前移动, 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

按照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 项目申报成功后基本由科研课题组独立负责科研项目的研究和执行, 除规定的中期和节点工作报告外, 基本都在项目结束时期向项目下达部门提出结题和验收申请, 期间基本无必须的质量管理要求; 项目完成质量也只有在项目完成后由相关科研管理人员和专家组成验收小组对科研项目完成情况及质量进行验收评价, 一旦出现问题, 已无时间改进, 往往影响整个科研项目的完成。

基于ISO9000 的水产科研管理体系控制方法, 是对科研项目过程中任务分解与执行进度由原甘特图表 ( 如图1a) 分解细化到对科研项目分阶段树立里程碑 ( 如图1b) , 对执行中关键节点的一组输入和输出进行分解, 使科研人员始终能清楚地看到目标, 容易产生紧迫感, 通过努力到达每一个里程碑点, 最终顺利实现整体目标; 管理人员也可根据分解后的里程碑点对一些阶段结果进行监督评审 ( 如图1) 。另外在整个科研过程中, 由相关科研管理人员和专家组成评审小组, 对科研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按照管理文件要求, 对输入和输出各种要素和结果进行评审见 ( 如图2) , 评审内容包括: 科研进度、研究结果、经费、科研资料与记录、仪器设备等, 并得出评审意见反馈给科研课题组, 确保每个阶段和过程的研究结果符合要求, 力求尽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进而提高整个科研项目的成功率。

2. 3 建立基于ISO9000 的水产科研管理体系将使管理向全过程扩展, 提高科研质量的可控制度

由于水产科研项目很多是为完成某一种独特的创新科技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努力, 具有惟一性、一次性、多目标性、生命周期性、相互依赖性和冲突属性的特征[15], 因此在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中, 如果以项目结果验收为科研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方法, 往往会造成科研过程的失控状况, 使得一些水产科研项目由于过程的控制问题造成科研过程的不可重复性和无法再次研究, 势必影响科研项目成果顺利有效地产生和科研周期正常进行, 造成资源浪费, 甚至造成整个科研项目的质量下降。

基于ISO9000 的水产科研管理体系控制方法之一是对科研过程进行识别和管理, 对识别出的关键过程按管理要求制订关键过程的控制文件, 明确关键控制点、关键参数与要素, 明确责任人和关键记录要求, 必要时应列出关键过程明细表及关键过程控制要求, 以确保科研关键过程的质量, 将科研管理贯穿到整个科研过程中去, 提高科研项目的质量控制度。

3 基于ISO9000 的水产科研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水产科研工作的复杂性, 要建立一个全覆盖各类科研项目类型、各种科研活动的基于ISO9000的水产科研管理体系, 势必在建设过程和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冲突与问题, 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去思考和解决。

3. 1 水产科研顾客的多样性与利益冲突的问题

传统的质量管理体系中, 顾客就是产品的直接消费者和受服务者, 因此在科研管理体系建设中主要考虑的也往往是科研项目最直接的顾客, 即科研项目下达者, 但由于水产科研工作与农业科技活动一样有着其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16], 农业科研机构基本上从事的是一些基础性研究, 没有或很少直接产生经济利益, 难以用经济效益衡量[17], 因此存在着不少科研项目如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技计划与财政项目, 其项目直接下达者是经费资助者、拨付者, 但实际的科研成果使用者却是广大水产养殖户、渔民和其它从业者, 使得顾客的身份和要求产生模糊和多样性。所以, 在科研管理中如何协调这种多样性的顾客利益成为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如何寻找一种能兼顾多顾客与各方利益的评估和评价方法, 提高水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成为水产科研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问题。

3. 2 水产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与科研管理工作的规范控制问题

水产科研活动是一种创造和创新活动, 其过程以及结果的不确定性要比其它类型活动的不确定性大得多, 无论时间进度、成本预算和结果以及质量都很难把握[15], 在科研过程中常常需要根据获得的知识与进展不断选择与决策。但基于ISO9000 的科研管理体系强调过程的可预测与可控制, 在过程管理中要尽量避免任何与设定的目标和过程的偏差, 因此, 水产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与科研管理的规范性矛盾成为管理体系建设的又一突出问题, 长期实施僵化的科研管理体系将会导致无法为科技创新提供足够的科技积累。所以, 如何在科研管理中区别对待科研项目类型, 建立起反馈与互动程序, 容忍科研工作的不确定性, 甚至是错误和失败, 成为保障科研创新的重要手段。

3. 3 水产科研工作的灵活与科研管理的严格问题

科研管理体系的严谨、严格会对水产科研工作的自由、灵活性带来限制, 科研管理体系文件建立、过程控制和对科研活动的记录、表式要求不仅增加了水产科研工作的工作量, 也对科研人员研究工作的自由发挥造成了限制, 如果生搬硬套ISO9000 质量管理标准, 容易造成水产科研人员的的反感, 导致科研管理工作无法推进, 也会使科研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起不到真正的管理作用。因此, 如何在ISO9000 的基础上根据水产科研工作的特点, 合理选择各要素和管理程序, 确保建立的科研管理体系的适用性, 既适应水产科研工作的灵活性, 又保证了整个科研工作有序开展, 在水产科研单位建立起一套能有效控制科研工作过程质量, 减少失误、发现潜在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是保质保量完成各类水产科研项目的重要保障。

4 结论

本文通过基于ISO9000 的水产科研管理体系与传统科研管理体系的区别及基于ISO9000 的水产科研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得出以下结论:

( 1) 建立基于ISO9000 的水产科研管理体系。首先, 使科研管理向规范化发展, 提高管理的可执行度; 其次, 使科研管理节点向前移动, 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 再次, 使科研管理向科研项目全过程扩展, 提高科研项目质量的可控制度。

ISO9000 篇11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认证 高职院校 复合型人才

2009年初,随着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东、南部沿海企业出现的“用工荒”,凸显了我国技术人力的缺失,特别是高素质的高技能人力的匮乏。“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用工荒’就不可避免”。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升级换代迫切需要同时具备生产技能和质量意识的高職院校毕业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三点就是继续加强职业教育,由此可见,国家已经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到相当的高度。 

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百业凋零,百废待兴,以德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率先开始发展职业教育。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了“在未来10年,我国将完善一系列职业教育支持政策,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增加社会投入职业教育的热情。

一、高职学院毕业生的定位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根据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装备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1221”模式,要求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零培训”上岗,这就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对大部分制造类企业的产品形式、加工工艺、加工设备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ISO9000族标准正是这样一种提倡以“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如果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了这一课程,按ISO9000族标准的要求树立起质量意识,能够从产品形成的各个环节(包括:市场调研、采购、进厂检验、生产控制、过程检验、装配、成品检验、形式试验、库房管理、发货、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等)严加控制,保证不合格的在制品不流入下一工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就会大大降低消耗,在产品环节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二、ISO9000族标准在我国企业中的广泛应用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在1987年制定的,它借鉴了美国的军工标准。ISO90000族标准是一个系列,共由5个标准组成:ISO9000、ISO9001、ISO9004和ISO19011,其中ISO9001(87版的ISO9002在2000版中并入了ISO9001)是公证的、独立的认证机构(第三方)进行质量体系认证时的依据。自标准发布以来,世界各国迅速接受。

三、企业及毕业生的反馈

笔者在对企业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企业中从事质量管理、内部审核的人员由于年龄偏大、工作繁忙等原因,对标准条款大都无法完全准确地记住,这就给我院刚毕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如果学生能将标准熟练背诵下来,并很好地运用,不仅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去参加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如果工作出色,还可有可能逐步担任审核组长、管理者代表等职务。

另一方面,即使学生毕业后不能参与到管理工作中,而是从事生产操作,牢固的质量意识也不无用处。例如:标准的第7.5条生产和服务提供、第4.2.4记录控制、第7.6条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这几个条款就和操作者直接相关,标准第7.5条要求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和工艺文件的要求,使用适宜的设备及监测装置生产和检验产品,做好各种可追溯性标识,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好顾客财产,在生产和交付中注意产品的防护等,第4.2.4条要求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按照正确的方式作好各种生产和检验记录,第7.6条则是要求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在制品和产品进行测量,并注意保护监视和测量装置,保证所使用的装置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所有这些都说明,要做一个现代化的、合格的操作工人,仅有过硬的、高超的操作技能是不够的,还应有ISO9000族标准的质量意识,这样才能以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我院从2003级开始对商品质量检测与技术监督、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铸造技术(铸造检验方向)等专业开设了《质量体系认证》课程。这些专业学生毕业后除了从事专业工作外,部分同学会参与到本组织的质量认证工作中。

四、结束语

ISO9000族标准在我国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质量管理和质量认证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到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意识中。在高职院校开设ISO900族标准课程,不仅有必要,而且是必需的,开设的专业除了质量类、机械类专业外,笔者认为在经济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各专业开设也有必要。只有这样,在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的今天,我院培养的学生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和各企事业单位的需要,才能不断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全国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0版ISO9000标准[S]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1

[2]朱方鸣 魏恒远.高职开展ISO9000族标准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讨[C]河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05[3]李怀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培训教程[M] 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4

[4]李怀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教程[M] 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4

[5]吴瑞娟 陈明燕.ISO9000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C] 《职教论坛》 2006 年9 月综合版

[6]吴建伟 祝宝一等.ISO9000:2000认证通用教程[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虞旭清.《2000版ISO9000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改进》[M]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ISO9000 篇12

从企业获得成功的角度分析, 实施ISO9000族标准与培育核心竞争力之间具有某种联系。因此, 如何理解这种联系, 以便通过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已或将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企业而言, 在现阶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ISO9000族标准与化工企业核心竞争力

1. ISO9000族标准能强化化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

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 是指核心竞争力应能帮助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 实现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增进顾客满意, 同时实现企业自身所追求的价值。价值是质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以既定的价格创造优质产品, 将使顾客得到优良价值。作为2000版ISO9000族标准理论基础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清楚地阐述:“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 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ISO9001:2000标准在“总则”中明确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一是证实企业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二是通过体系的有效运用, 旨在增强顾客满意。该标准为实现这些目的提供了一套管理思路和模式。ISO9004:2000标准在“引言”中清楚地提出组织的目的:一是识别并满足顾客和其他受益者的需求和期望, 以获得竞争收益, 并以有效和高效的方式实现;二是实现、保持和改进组织的总体业绩和能力。这表明,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宗旨能促使企业通过提供卓越的产品质量而为顾客创造优良的价值, 并为实现这一价值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原则、理念和模式。因此, 有效和高效地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将有助于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

2. ISO9000族标准中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应用能增强化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

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 即指核心竞争力不仅仅能使企业在某一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也能帮助企业在其他多个领域建立竞争优势。2000版ISO9000族标准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理论基础。这八项原则分别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这八项原则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的经验, 尤其是ISO9000族标准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的科学总结, 也是现代管理经验日渐丰富、管理科学不断演变发展的结果。不仅体现了质量管理的基本规律, 也体现了组织管理的普遍规律。使用这八项原则, 不仅可以帮助组织实现卓越的质量, 还能够对组织的其他管理活动, 如环境管理、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成本管理等提供指导和借鉴, 促进组织整合各个管理体系, 改进业务流程, 提高其整体绩效。

因此, 应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能力和遵循这些原则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能力 (即体系化管理能力) , 易于移植到企业的其他管理活动 (包括多元化领域的管理活动) , 实现共享, 帮助企业在这些管理活动中获得成功, 因而也增强了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

3. 具体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过程能强化化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

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是指这种能力为企业所相对独有, 不易被其它竞争因素所取代, 也不易被其他企业所模仿。ISO9000族标准提供了统一的质量管理基础。但企业会因为各自的具体目标、所采用的具体过程、组织规模和结构、可支配的资源等的不同, 而构建出不同的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构建与公司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员工经验与能力紧密结合的过程流程, 更增强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独特性。质量管理体系的这种差异, 通常是不同企业取得不同的质量业绩与信誉的主要因素。这种差异因与企业的具体实践 (经历) 密切相关, 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摸仿。另外,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和高效的运用, 创造出卓越的产品质量 (如争创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免检产品等) , 增强顾客满意度, 而产生的良好市场形象, 这是其他企业短期内难以模仿的, 也是其它竞争因素难以取代的。因此, 当质量因素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时, 这些差异和质量形象有助于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

4.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能指导化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培育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 又要充分考虑企业可支配的资源、经济发展、市场状态与趋势以及竞争对手的能力和策略。ISO9000族标准为这过程提供了一套明晰而可行的管理模式, 尤其是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通过利用资源和实施管理,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活动, 可视为一个过程。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 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称之为“过程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 就是管理的系统方法。一组相互关联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系统。可以将核心竞争力培育视为由众多相互关联的过程构成的系统, 采用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进行管理, 以提高每一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并使各过程相互协调, 最大限度地实现预期的培育结果。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可以确定如下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清晰而富有逻辑性的步骤:

⑴确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评价标准/指标;

⑵确定实现标准/指标所需的过程和职责;

⑶确定和提供实现标准/指标必需的资源;

⑷规定评价每一个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⑸应用这些方法评价每一个过程有效性和效率;

⑹实施过程评价, 并寻求改进;

⑺建立调整、改进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这一模型提供了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过程中每一阶段应关注的要点, 有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风险的防范, 提高培育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二、目前我国部分化工企业推行ISO9000族标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一些部分化工企业把质量认证当成了“装饰”品和“敲门砖”, 在搞质量认证的过程中偏了方向, 不是扎扎实实抓基础管理工作, 而是走过场搞形主义, 为追求单纯的认证而认证,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编写质量认证文件时做表面文章

企业在认证过程中要编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大量的质量规则, 这些文件既要遵循认证标准的要求, 又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而一些企业在编写质量文件时, 为省事图方便, 就把文件起草承包给某些人和咨询公司, 这些单位和承包人, 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而是走马观花式的到认证企业看一看, 便开始闭门造车, 东抄西搬、纸上谈兵, 从表面上看文件编得详细周密、滴水不漏, 实际上与认证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状况严重脱节, 因此, 失去了建立健全质量准则的意义。

2. 为认证而认证, 质量体系文件得不到落实

企业质量认证要建立健全自我完善机制, 将内审、评审、纠正预防机制纳入制度化管理轨道, 通过有计划有安排的内部质量审核和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发现运行中不适合企业变化、发展的体系缺陷, 有步骤地实施预防与纠正, 确保质量运行有效, 并始终按照质量方针, 通过质量审核, 确保质量体系良好运行, 由于在编写质量程序文件时走了过场, 没有紧密联系企业的实际, 因此, 质量审核制度难以得到落实, 没有起到规范企业管理的作用。

3. 一些认证部门单纯追求经济利益, 为急于取证的企业帮倒忙, 导致了这些认证企业走过场

质量认证源于企业现状, 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管理, 一些质量认证公司为争得经济利益, 不公开地降低认证门槛, 只要企业肯花钱一切事情可代办, 什么事情都好办, 为迎合一些企业管理者急于取证的心理, 他们甚至帮企业在认证过程中做手脚、搞动作, 不该删的管理环节被删简了, 应该强调的内容却没引起重视, 避重就轻。认证机构的自贬身价, 导致一些企业轰轰烈烈搞认证, 轻轻松走过场。

4. 现行管理方式与贯标工作缺乏融合衔接

IS09000族标准为组织的管理提供了一个管理体系, 要想发挥这个体系的效能, 就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时刻站在体系内, 把日常管理工作与体系要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是在体系运行中, 不难看到有些企业的管理层却在体系构建之后, 仍旧习惯于脱离体系, 而仅凭自己的经验和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为获得和保持证书, 在迎接外审时不得不搞临时突击来提供“合格有效证据”, 这样体系就只能是形同虚设。

5. 习惯思维与全新管理模式的反差

IS09000族标准起源于西方, 因此具有深厚的“西方文化”色彩, 管理程序化是其最大的特点, 而“写你要做的、做你写下的、记你已做的”则是2000版IS09000标准的精辟表达。当这一标准引人我国, 在与东方的“人治文化”的交融过程中, 二者不可避免地发生相互碰撞。保持质量管理体系 (QMS) 的有效运行比建立一个QMS更加困难, 其中最大的难点不在于技术和资源, 而是在于思想观念和意识。当前, IS09000族标准所贯穿的程序化管理思想与有些企业已经习惯于原有管理思想和模式仍存在着较大的反差.QMS文件是工作的依据与法规, 需要时常参照, 要忠实和有效地应用与执行。有些企业在外审或监审时项目台帐双轨制, 使认证变成了“弄证”。

6. 部分化工企业质量体系文件缺乏企业特色, 操作性不强

应该看到有些化工企业在贯标初期, 由于对IS09000族标准缺乏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 不知道应该如何建立质量体系, 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请咨询师指导有助于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贯标。但有的咨询机构为了“咨询市场竞争”的需要, 为了迎合某些组织“快取证”的要求, 仅仅依靠所谓的“模板文件”, 通过抄标准条款, 抄其他企业的体系文件来帮助组织策划和建立“质量体系文件”, 从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到作业文件, 凡认证所要求的各种文件应有尽有。但与企业目前管理现状无法衔接, 其结果必然是写的不能做, 做的没有写。只是形成了一套毫无企业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不仅达不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反而加剧“两张皮”现象的恶化和蔓延。

三、强化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提升化工企业核心竞争力

1. 领导要高度重视

选择一种管理机制是一项战略决策。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 ISO9000族标准倡导的管理原则和理念对我们的传统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因此, 正如ISO9001:2000标准在“引言”中所指出的:“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最高管理者应站在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确定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确立正确的贯标认证动机;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通过在各职能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规定权限、激励手段, 调动员工充分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的应用, 实施业务流程改造, 强化增值的过程, 重组、精减支持性过程, 清除无价值过程, 提高业务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营造追求卓越的氛围, 激励持续改进, 真正建立、保持运行能有效和高效地运行并能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和效率的质量管理体系。

2.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测量

测量是一种监视手段, 不应单纯用于积累信息, 组织要识别测量的项目, 针对过程的特性进行设置, 明确测量的目的, 考虑采取适宜的措施, 对过程的输入、输出及活动进行高效、及时、有效的监视和测量, 特别是看产品的符合性、顾客满意与否、过程运行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和趋势等, 根据其带来的增值对测量的必要性进行评价, 确认或证实过程是否具有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测量“为组织增值”, 使组织从每一项测量中获益, 不断识别机会对过程进行改进, 以促进过程实现最大限度的增值, 使输入、输出的价值之比大于一。测量是获得数据和信息的手段, 但测量本身并不能给组织带来增值。因此必须将测量得到的客观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 确保相关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 使过程具有更多增值的机会, 使组织获益。

3. 强化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力度

内审和管理评审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自我激励机制, 是实现体系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 企业能否认真去做, 对提高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一是时间上应予以保证, 做好内审和管理评审的计划, 并务必按期按计划进行。在时间和资源分配上应突出重点, 把重点放在产品质量的关键过程上。二是不断提高评审人员的素质, 必须由有足够经验、可以胜任的人员参加, 不能滥竽充数, 并要注意专业知识上的搭配, 但要防止审核员审核与自己有某种直接责任关系部门的情况发生。三是必须加大审核力度, 保证评审的质量, 对内审出现的不符合项必须抓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落实及效果检查, 通过纠正及预防措施的实施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管理评审不仅是为了确定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的总体是否有效, 而且还要根据技术进步、市场、质量概念、顾客需求等变化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做出评价, 以使企业永不落伍。

4. 不断修订、完善体系文件

体系文件是我们工作的依据, 随着体系的运行, 体系文件化的程序、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应当不断修改和完善。如根据企业对体系标准理解的逐步深入和客观环境变化, 内审或认证复审中发现了问题, 必须实施纠正和改进措施, 都涉及到对文件的修改, 特别要废除那些形式上符合而与实际脱节的内容, 确保其过程得到有效的策划、运行和控制。修订、完善体系文件要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抓好, 应有专人负责, 制定计划, 注重收集汇总各部门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修改意见进行研究, 保证修改完善工作的正常进行。

5. 加强培训和教育

培训和教育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 在企业完成认证以后, 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和教育不应有丝毫的松懈。一是质量意识的提高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只有不断加强质量意识, 才能使员工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企业产品质量、成本、效益及顾客利益联系起来, 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二是只有不断加强对体系文件的学习和教育, 才能使人人掌握体系文件的要求, 加强对八项原则和十二条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的理解, 消除各种误解, 把文件化的标准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写到的就要做到”, 消除常见的“两张皮”现象。三是应加强工作方法或操作技术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包括对管理人员、内审人员、特殊工序检验人员、操作人员的培训, 要特别注意对骨干力量和后备力量的培养。一支质量意识高, 责任感强, 且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 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最重要的资源保证。

6. 建立和完善系统的持续改进管理机制

持续改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措施。但是哪些工作属于持续改进工作, 企业内部各部门应分别承担哪些持续改进工作, 如何规范对持续改进工作的管理, 企业应进行系统全面考虑。在企业内部, 从生产到经营, 从管理到技术, 从高层到基层, 持续改进涉及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名员工。大到企业的战略规划、技术改造计划、指标攻关计划、各类研发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小到每项具体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都包含了持续改进的内容。对持续改进工作企业应在管理体系文件中做出层层规定, 明确各部门持续改进的职责, 规范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程序, 规定改进措施实施效果的测量方法等。要开展持续改进, 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将持续地对产品、过程和体系进行改进作为组织及每一名员工的目标, 并保持一致的行动;二是要周期性按照“卓越”的准则进行评价, 以识别具有改进潜力的区域, 同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目标, 以指导和跟踪改进活动, 并且对任何改进给予规范, 以确保持续改进过程的有效性;三是要鼓励预防性的活动, 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 积极寻求和准确把握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着眼于问题的预防, 而不是等出了问题、造成了质量损失再去改进。另外, 在我国许多企业中一直开展的QC小组活动, 可以作为持续改进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 实现持续改进工作的全员参与。

就ISO9000族标准和核心竞争力内涵而言, 建立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两者都能够提高企业取得持续成功的机会。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动力, 而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也需要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若将两者联系起来, 无疑会取得难以估量的成效。因此, 站在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高度, 转换、实施2000版ISO9000族标准, 建立、保持和持续改进有效和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最高管理者而言, 是一项战略性决策和任务。

上一篇:起点水平下一篇:自动血液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