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

2024-07-01

ISO14001(精选8篇)

ISO14001 篇1

ISO中央秘书处第四次通过了ISO 9001 (质量管理) 的重新认证, 并第一次获得ISO 14001 (环境管理) 认证。ISO秘书长Rob Steele 4月14日拿到了证书, 他说:“认证不是ISO 9001或ISO 14001的要求, 但是全世界超过100万个组织都对其标准进行了其中一个或两个认证, 我非常骄傲我们160个雇员迎接了这项挑战。而且, 重要的并不是挂在墙上的证书, 而是我们持续提升对我们的顾客和相关利益方服务的决心。”

ISO中央秘书处位于瑞士日内瓦, 是159个国家标准机构和近3300个技术机构的枢纽, 负责超过18 600个企业、政府和团体的国际标准的投资组合。其活动包括协调ISO标准的标准制定体系、最终编辑和出版, 以及这些标准的分发和提升, 包括对ISO国家团体进行的培训等服务。两项认证都涵盖了ISO中央秘书处工作的范围, 包括出版和其他服务。

中央秘书处于1996年5月获得了ISO 9002认证, 其后来迁移至ISO 9001。实施ISO 14001体系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减少纸张和能源消耗。其中主要目标是在2009~2014年期间减少碳足迹4。

ISO14001 篇2

姓名: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

1、ISO9000标准最初制定的基础是

()

A、BS7750

B、BS5750

C、BS5570

D、BS5755

2、下列产品哪些产品属于流程性材料型的产品

(A、油漆

B、热轧钢板

C、电冰箱

D、电线

3、下列哪些属于本公司的相关方

(A、动物

B邻居

C、员工

D总经理

4、下列文件哪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准则

(A、顾客的合同

B、ISO9000标准

C、质量管理手册

D、总经理的要求

5、环境审核范围应考虑:

(A.公司的地点

B.公司生产的产品

C.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时间

D.产品实现过程

6、下列描述环境因素那些是正确的:

(A.苯

B.电池

C.机器噪音

D.遗址遭破坏

7、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严重不合格的类型包括:

(A.系统性的不合格

B.区域性的不合格

C.严重危害性的不合格

D.管理层重视性的不合格 8.管理评审要针对下列方面进行:

()

A.符合性

B.适宜性))))))

C.有效性

D.充分性

9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输入有哪些?

()A、方针、目标的达成情况

B、供应商的供货情况 C、产品的成本

D、员工的建议

10、标识的直接作用是

()A、区分产品类别

B、追溯 C、区分监视和测量状态

D、证据

二判断下列描述是否正确,并说明违反ISO9001/ISO14001的条款(每题2分)

1、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测量,应对顾客满意度进行测量。

()()

2、应对与环境有关的人员进行环境意识的培训。

()()

3、ISO9001标准的引用标准修改时,组织应考虑使用新标准的可能性。

()()

4、对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一定要采取纠正措施。

()()

5、设计开发的更改应保持记录。

()()

6、对供应商的评价可包括对供应商的所有管理体系进行评价。

()()

7、一个环境目标应只有通过一个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来实现。

()()

8、内审是企业内部自己进行的审核。

()()

9、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应考虑到企业的经济状况。()()

10、环境法律法规的收集应包括本公司的所有活动、产品、服务。

()()

三、案例分析,请说明下列描述违反ISO9001/ISO14001的哪个条款。(每题3分)1、2、3、在审核“内部审核”时,你看到一份上次的审核报告,报告上说有三位采在开发部门里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每一位开发工程师的任务 一份焊接工序控制的文件已经是过期了的两个版本。

购人员未接受如何使用“合格供应商名单”的训练。纠正措施写的是:三位采购人员必须接受相关训练,该审核报告已结案。管理者代表告诉你:因此措施已足够,无需其他的调查,内部审核员在结案前也检查了该三位采购人员的的训练记录。

4、在采购部门,审核员问:供应TMX101材料的分包商是如何选择的?采购员说:因为合格供应商无法及时交货,订单就下给了这家新厂商,他们的价格很低。采购员又说,通常这种事不需咨询其它部门。

5、审核一家银行营业部时发现,太阳通过玻璃橱窗直接照射到电脑上,抽查几份“确认单”发现都有一些错误,现场很拥挤,也很闷热,问员工出错的原因是:现场太热,影响员工工作心情,曾经增加人手来工作,但同样会发生问题。

6、一公司审核计划规定所有部门每6个月审核一次,从最近的三次审核结果看,共有不符合项40个,其中业务部有25个,有两个部门没有不符合项,其余平均分配在其他部门,该公司的业务部门负责市场的开拓、合约签定及售后服务的工作

7、审核时看到采购经理正在电话中向其合格供应商下订单,然后将所需的信息输入电脑采购系统中,问采购经理如何确认采购信息是否适宜时,采购经理回答“电脑采购系统包含所有合格供应商清单,所有的采购人员均经过严格培训,并合格上岗,电脑中采购系统已包含对采购信息的确认过程,所以不需再做确认”。

8、一公司为机械加工企业,财务统计生产用电与照明用电的比例为50:1,去年共耗电20万度,为贯彻ISO14001,制定的环境目标为:今年要比去年节约用电5万度,但环境管理方案只是将所有照明灯全部换成节能灯。

9、审核员在审核车间员工时,发现员工对油漆的MSDS不清楚,后来询问管理代表,管理代表说未制定MSDS的文件。

10、审核员发现锅炉员工:“锅炉操作岗位会有哪些环境因素”。员工回答不出。并说:“公司没告诉我啊!什么是环境因素啊?”。

四、请编制采购部门的质量环境检查表。(10分)

ISO14001 篇3

2009年9月5—8日, 上海恩可埃认证有限公司对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审核小组专家按照审核计划, 采用查阅资料、现场观察、交流询问等方式及随机抽样等方法, 审核了东风农机领导层及有关职能部室、分厂、车间, 完成了预定范围内全部内容审核。通过审核, 审核小组认为东风农机依据ISO14001建立并实施的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有能力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服务;重要环境因素运行控制有效。在对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并经审核组验证确认后, 同意推荐东风农机认证注册。

东风农机生产拖拉机及配件已有50多年历史, 主要产品累计产销250万台, 遍及国内31个省 (市、自治区) , 远销世界117个国家地区, 2008年东风农机20~50系列轮拖产销、出口均位居行业前列, 已进入我国大中拖行业第一方阵。近年来, 东风农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加大技改力度, 实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 开发节能高效新品, 努力减少产品设计、制造、服务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先后获得江苏省节水型企业称号、常州市生态建设和减排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主要产品通过了欧盟EC认证。

ISO14001 篇4

如何拿到绿色通行证

---实施ISO14001 认证基本步骤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以其广泛的内涵和普遍的适用性,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ISO14001作为ISO14000系列标准中的主体标准,规定了组织(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建立、实施并保持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模式和基本要求,该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

随着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推广,组织对建立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意义有着越来越清楚的认识,也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希望获得ISO14001认证证书。在此,我们将介绍组织获取ISO14001认证证书的基本程序。

可以将组织获取ISO14001认证证书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并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阶段。

这一阶段,组织应建立并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从形式上符合ISO14001标准的要求。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遵循自愿原则,由组织最高管理者决策是否建立和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如果组织决定建立体系,具体应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做好人、财、物方面的准备。由最高管理者书面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应授权建立相应的机构,并给予人力和财物方面的支持,以保证体系建立和运行的需要。

第二,要做好初始环境评审。这项工作是对组织过去和现在的环境管理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风险,以确定控制方法和将来的改进方向。一般来说,要做初始环境评审,先应组建由从事环保、生产、技术、设备等各方面的人员组成工作组。工作组要完成法律法规的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现有环境管理制度和ISO14001标准差距的评价,并形成初始环境评审报告。

第三,要完成环境管理体系策划工作。所谓的环境管理体系策划,就是根据初始环境评审的结果和组织的经济技术实力,制定环境方针;确定环境管理体系构架;确定组织机构与职责;制定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确定哪些环境活动需要制定运行控制程序。

/ 3

如何拿到绿色通行证

第四,编制体系文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需编制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第五,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完成,正式颁布,就标志着环境管理体系已经建立并投入运行。

在体系运行期间,为审查组织的环境管理活动是否已按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为确定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有效性,组织应组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贯穿这些工作始终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全员培训。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强调全员参与。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赖于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任何一个员工都不可能游离于体系之外,为使他们都能理解并以实际行动支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组织必须进行充分的培训,内容从ISO14001标准,到环境方针,到适用法律法规,到个人职责,到重要环境因素,到体系文件,到作业指导书,到运行记录……

如果组织在建立和实施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可以向环境管理体系咨询机构寻求帮助。按照我国规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咨询机构必须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司注册备案。

第二阶段,认证取证阶段。

经过内审和管理评审,组织如果确认其环境管理体系基本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对组织适用性较好,且运行充分、有效,可向已获得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认可有认证资格的认证机构(查询可登录环认委网站://)提出认证申请并签定认证合同,进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阶段。

认证审核是认证机构受组织委托,以第三方身份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符合性和运行、保持的有效性进行审核验证,并确定是否向组织发放认证证书的过程。

为接受认证机构的认证审核,组织应做好充分准备,保持体系有效运行。认证机构会派出审核组,审核组将对组织实施认证审核。认证审核包括第一阶段审核和第二阶段现场审核。在组织完成第二阶段现场审核开具的不符合纠正并经过审核组验证关闭后,机构经过认证评定,将确定是否批准组织的认证注册和颁发认证证书。

认证证书有效期三年,三年内,组织要多次接受机构的监督审核;三年后,组织要申请复审,重新注册获得证书,此过程同第一次认证取证。

/ 3

如何拿到绿色通行证

在组织获取认证证书的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基础,第二阶段是对第一阶段工作的验证和肯定,两个阶段的工作相互联系,不可偏废。只有第一阶段工作充分有效,才有可能在第二阶段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当然,也只有第二阶段工作有效,组织才有可能获得认证证书,从而最大程度的从建立和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方面受益。因此,我们提醒组织,在获取认证证书的过程中,不要轻视任何一个阶段的工作。同时,我们希望本文可以让组织在取证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尽早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统一的良好愿望。

ISO14001 篇5

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是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的核心标准。它从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角度来规范组织的环境管理工作。而ISO 14064-1:2006《温室气体第一部分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则详细规定了设计、开发、管理和报告组织温室气体清单的原则和要求。同样遵循PDCA的运行模式,同样作为重要的环境管理工具,仔细研读两项标准的内容,不难看出其内在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1基于同样的PDCA运行模式和管理逻辑

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将“环境管理体系”定义为:“整体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按照标准要求,组织在其内部须建立并保持一个符合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该体系由环境方针、规划(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管理评审等5个一级要素和17个二级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形成P (PLAN)-D(DO)-C (CHECK)-A (ACTION)的循环模式(如图1所示),通过有计划地评审和持续改进的循环,保持组织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绩效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ISO 14064-1:2006是温室气体管理标准的第1部分,即: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与报告的规范及指南。组织可根据该标准提供的指导,对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进行量化和报告,来提升温室气体测量与报告的可靠性,同时让组织能够更加有效地管理与其温室气体资产或负债相关的风险。从标准的内容和实施流程上讲,组织层次上温室气体清单的设计、制定、管理和报告实际上也遵循了PDCA运行模式(如图2所示)。而确定温室气体排放边界、识别GHG的源和汇、量化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清除,制定改进温室气体管理措施、对清单的质量管理、报告、内部审核等要求也都贯穿了PDCA的理念。

2 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与ISO 14064-1温室气体管理子体系标准之间的差别

2.1由组织的环境因素说起

按照ISO 14001:2004标准术语3.6的规定,组织的“环境因素”是指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这些要素通常包括组织生产活动中能源、资源的消耗或再利用,向空气、水体和土地的各种污染物排放等。而在向大气排放当中,又可能包括了氮氧化物、硫化物、聚丙烯酰胺、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的排放。可以看到,二氧化碳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恰恰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诱因,也正是ISO 14064-1:2006温室气体管理标准所关注的重点。由此可见,ISO 14001:2004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组织所有的环境因素,包括组织自身能够控制的和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而ISO 14064-1:2006管理的主要对象则是组织诸多环境因素中的一类,即温室气体的排放,它是对单一环境因素进行管理(如图3所示)。

2.2在ISO1 4064-1:2006中未予体现ISO 14001:2004的要素

虽然ISO 14064-1:2006《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与报告的规范及指南》遵循PDCA思想,其条款部分对应PDCA,但并未完全按照“管理体系”标准的要素进行设计和构建。对照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所描述的17个体系要素来看,在ISO 14064-1:2006标准中,没有包含4.2方针、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5.2合规性评价、4.5.3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6管理评审等要素。可见ISO 14064-1:2006标准并非管理体系标准,而只是一项管理工具标准,它可作为组织在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有益补充,为组织提供与温室气体量化、测量、报告、清单或项目的确认或核查有关的附加管理内容。ISO 14064-1:2006与ISO14001:2004的具体差别见表1。

2.3是否有必要建立温室气体管理体系

2010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6次缔约方大会和《京都议定书》第6次成员国大会在坎昆召开,启动了“国家适当减缓行动”(NAMA)。这就意味着UNFCCC和京都议定书缔约国将接受发展中国家依据“符合气候管理体系良好实践原则”,来开展各自独立的自愿性认证。标准和合格评定在低碳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此,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MRV)将成为巨大挑战。为了支持国家减缓行动或者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更广泛的需求,ISO/TC 207/SC1 (环境管理体系分委员会)于2009年成立了特别工作组,研究“能否通过制定相关的管理体系标准来支持温室气体测量、报告和核查的要求”。2011年4月ISO/TC 207/SCI向其76个成员国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建立新的有关温室气体管理体系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

·是否需要建立测量、报告、核查(MRV)或温室气体(GHG)管理体系标准(MSS)?

·现有的ISO 14000系列标准对于温室气体减排和管理而言是否够用?

·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ISO 14001:2004与ISO14064-1:2006标准是否可以实现企业温室气体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否能够有效支持国家层面的适当减缓行动?是否能够对MRV提供有力的标准支撑。

尽管至2011年6月举行的ISO/TC 207第18届年会上尚未就此做出最终决议,但是,这一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目前在国内存在两派观点。主张建立温室气体管理体系标准的一方认为:建立GHG-MSS是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已提出温室气体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企业从环境管理的角度如何应对?如何挖掘节能减排的潜力,建立专门的GHG-MSS将使企业能够采用更加系统的方法有效管理温室气体排放。其次,温室气体排放只是企业众多环境因素中的一类,但是既有的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未对如何控制该类环境因素提出更详细的要求,也未给予更具操作性的指南。因此,有必要建立GHG-MSS以使ISO 14001标准在温室气体管理方面得以更好的应用。此外,ISO14001:2004标准并未要求企业在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与控制时一定要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分析。因此,既往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时,对环境因素的控制显得相对粗糙,力度欠缺,尤其是控制措施上有时缺乏量化信息作为依据,而建立并实施GHG-MSS,则可以更加充分地运用科学的LCA分析方法,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清除给予量化,进而通过一整套PDCA管理理论和程序专门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进行有效管理,而这一点也是单独使用ISO 14064-1:2006标准所无法实现的。

而不主张建立温室气体管理体系标准的一方则认为,目前组织已存在众多的管理体系标准,诸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信息、财务管理体系等,再建立GHG-MSS无疑将为企业增加额外负担;其次,以既有的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为基础,辅助实施ISO 14064-1:2006温室气体管理工具标准,即可达到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有效控制。

鉴于以上两方观点,笔者认为:第一,在现阶段决定是否制定GHG-MSS或许为时尚早,联合使用ISO 14064-1:2006与ISO 14001:2004标准对于已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而言有其可行和操作简便的一面,而专门建立新的温室气体管理体系标准以实现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有效控制也是一种开创性的思路。第二,对于组织而言,无论是否建立并实施了环境管理体系,面对当前节能减排的紧迫形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对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控制活动都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从实施主体、工作量和未来评价角度分析,无论是否创建并实施温室气体管理体系标准,都不会对组织既有的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和资源配置带来冲击和影响,即便有多个管理体系同时并行,也都是组织整体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体系的实际运行角度讲,尽管各种体系控制的对象与内容各有所侧重,但各体系的实施和运行必定讲求相互的兼容与整合。第三,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尚未决定是否有必要建立新的温室气体管理体系标准之前,密切关注国际标准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在国内原创性地开展有关温室气体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关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尝试性地在国内开展温室气体管理体系标准的初步研制与试点实施,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与选择。

参考文献

[1] 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14001 篇6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作为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之一,受到越来越多制革企业的关注,建立和实施ISO14001标准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清洁生产,改变逐渐恶化的生态环境,而且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越来越多的制革企业开始了自己的认证之路。ISO14001标准的管理模式是遵循PDCA的思想而建立的,制革企业无论是何种文化背景和所有制性质,无论他们处于何种环境表现水平和环境管理水平,都可按ISO14001标准的规范要求实施适用于组织自身的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为EMS)。EMS是个动态的,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体系,建立程序与其运作模式没有本质的区别,都遵循著名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管理循环理论(简称PDCA循环),本文就制革企业如何应用PDCA循环法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提出几点意见。

2 PDCA循环法简介

PDCA循环法是由美国统计学家和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提出来的,因此,也叫戴明环。戴明认为:一般人做工作总是先有个设想、计划和目标,然后根据这个计划目标去做,在做的过程中还要看看是否达到了原来的计划目标,以修正自己的行为或目标,直至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再提出更高一层次的目标。PDCA循环法最早应用于质量管理领域,后来又应用到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成功。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从日常管理实践着手,循序渐进地持续改进,建立一种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管理文化,为建立学习型组织打下良好的基础。PDCA循环法就是按照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这四个阶段按顺序开展管理工作,并且不断循环进行的一处科学方法。PDCA管理法的核心在于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使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在有效控制的状态下向预定目标发展。PDCA循环的特点PDCA表明了环境管理活动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若干步骤。

ISO14001标准环境管理体系模式遵循了传统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结合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多年的实践经验制订的,ISO14001标准要求采用结构化、程序化、文件化的管理手段,强调明确规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于实施过程和存在问题提供可追溯性。对于问题进行有效的纠正,对于风险进行预见和预防,强调管理的系统化和体系的最优化[1]。

在计划阶段,要通过市场调查、用户访问等,摸清企业环境管理的现状,找出企业在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它包括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和制定计划四个步骤。

在执行阶段,要实施上一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进行环境管理体系设计、运行,其中包括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它只有一个步骤:执行计划。

在检查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看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该阶段也只有一个步骤:效果检查。

在处理阶段,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进行标准化,遗留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它包括两个步骤:巩固措施和下一步的打算。

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一个不断运动、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都是企业使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经,管理过程及各种要素发生作用的过程。正如戴明先生提出的PDCA循环一样,这个过程以对未来的计划为起点,经过对各种要素的组织和对经营活动的指挥,使计划付诸实施,再通过检查,了解计划的执行和企业目标的实现情况,最后,通过处理,使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时得到总结和提炼。在总结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目标和对策,以进入下一个管理循环。企业环境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引用PDCA循环法指导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在应用PDCA循环法的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各种技术方法,又可大大提高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环境管理体系是按照PDCA循环,持续地改善和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

第一步,制定环境方针。ISO14000系列标准要求高层管理者制定并确保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包括对遵守持续改善环境负荷、防止污染的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提供文件化的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付诸实施,并努力保持。

第二步,规则。这一阶段要充分地考虑组织活动在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和对环境的影响。确定与环境方针相符的、改善环境负荷活动的目的、目标,制定旨在实现这种目的和目标的环境管理计划(方案),并尽量使其数据化和适应情况变化进行必要的修订。

第三步,实施与运行。首先,高层管理者要选定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控制的责任者,以文件形式明确其作用、职责、权限,建立相应的组织体制,提供必要的经营资源;其次,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他们认识环境方针、遵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应起的作用、应尽的责任;再次,组织要建立并保持一套科学运用的信息交流程序,用来进行环境因素、环境管理体系方面内外信息交流;第四,文件控制,即将主要业务程序、管理标准等管理体系核心要素、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等,以书面或电子形式文件化,保持、备用;第五,要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加以管理控制,使组织与环境有关的各种活动始终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第六,建立并保持一套与包括供方、承包方在内的相关者有关的程序、传递要求事项和应急处理事故及紧急情况的程序,以预防或减少可能由此带来的不良的环境影响[2]。

第四步,检查和纠正措施。首先,组织要建立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监测和控制环境管理活动的程序,对构成控制对象的活动和工序等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定期评价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其次,建立并保持以文件支持的程序、明确调查处理环境损害和采取减轻、预防受害措施的责任与权限;再次,建立并保持一套标志、保存、销毁环境管理记录的程序,加强环境管理记录的管理,提高其利用价值;第四,制定并保持一套计划和程序,用来对本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O14001标准、是否得以正确的实施和保持进行定期检查。

第五步,管理评审。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按本组织规定的时间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再评审,以确保其持续地处于适当、妥善、有效状态。

由于环境管理体系强调持续改进。因此这一循环是一个开环系统而不是闭环的,每一轮要有新的要求与目标,在每一轮的PDCA后,又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PDCA,从而使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现环境绩效的改进和提高。ISO14001以PDCA循环为基本管理模式,强调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自我决策、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自主管理,持续改进。这种管理模式非常注重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过程的分析与改进.强调企业自发的环保行动,列出企业主要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检查督促实施,然后进行评估并不断追求更高的环境目标,使环境保护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3 制革企业运用PDCA循环法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标准的管理模式是遵循PDCA的思想而建立的,制革企业运用PDCA循环法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通常可分解为如下六个阶段和过程。

领导决策与准备。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EMS)是组织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对于组织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EMS的建立与实施需要投入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因此,必须首先得到最高管理者(层)的明确承诺和支持。最高管理者应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授权其负责建立和维护体系,并向其汇报体系情况。组织应组建一支精干的EMS工作组,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在通过国际标准、环境知识、环境法律等培训后,即可着手建立体系。

初始环境评审。初始环境评审是组织明确环境管理现状的手段,其结论是建立EMS的技术基础和前提条件。管理者代表和工作组应精心策划和实施评审,充分调动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作用,广泛收集信息资源,编制评审报告。初始环境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1)明确组织应遵守的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对组织的环境表现进行评价,确定改进的需求和可能性;(2)利用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的思想明确组织产品、活动和服务中可以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以作为改进和控制的对象;(3)收集、分析和评审组织现有与环境相关的管理制度、职责、程序、惯例等信息资源和文件,与ISO14001标准要求对照,确认有益合理成份,以作为EMS的基础;(4)对以前的环境条件和市场信息进行分析评审,以避免环境风险,争取竞争优势。

体系策划与设计。(1)体系策划前需收集的信息,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组织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批复、组织为集中排污的设备而建设的环保设施的“三同时”验收监测报告及其批复、近几年的污染物排放(废气、废水、粉尘和噪音等)监测报告、地方环保局或行业主管部门下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初始环境评审的结果、总公司或上级主管部门的经营或环保理念及方针、现有的组织机构设置和各部门职责分配的相关文件和已有的员工教育和培训、文件和记录管理、分供方评价、物业管理、安全消防管理、仪器仪表校准和维护管理、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相关文件和规章制度;(2)由最高管理者制定和签署环境方针,环境方针应明确承诺遵守法律法规,承诺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应指明总体环境目标指标的架构;(3)制定尽可能量化和分层次的环境目标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的承诺,考虑重要环境因素、法律法规要求、技术和财务自行性及相关方的要求;(4)制定确保目标指标实现的环境管理方案,明确职责、时限和方法措施;(5)建立和明确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权限。

EMS文件编制。与环境管理体系相似,EMS遵循如下思路,“写出组织要做的,做组织所写的,记组织已做的”。管理者代表应领导和策划EMS文件的编写过程。应充分利用初始环境评审的结论,对现有体系及其文件进行彻底的清理,取其有用合理成份(包括ISO9000体系中相关文件的采用),将无用文件予以失效处置。组织可采用ISO10013标准推荐的模式编制EMS文件。EMS文件可分为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报告记录四个层次。除了满足ISO14001标准要求,EMS应保障文件的适用性、有效性、可操作性以及文件间及不同活动和职责间的接口关系。通常手册和程序文件由EMS工作组草似,第三层次的作业文件由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编制。各类文件有必要经过文件使用者的充分评审,甚至让使用者代表参予编写过程。

EMS试运行。EMS试运行与正常运行无本质区别,均应按EMS文件去实施,并记录运行结果。所不同的是,EMS刚建立时需改进的问题相对较多,应通过体系自身运作完善。EMS文件一旦编制完成,(1)最高管理者应亲自启动EMS,各层次管理者应策划各部门的EMS运作;(2)对各层次的EMS文件使用者实施分层次的EMS文件培训;(3)对ISO14001EMS实施全面运作;(4)对于急于实施第三方认证的组织,应加强动作力度,以便有充分证据证实实施EMS的成效。

EMS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EMS经过一段时期试运行,管理者代表应组织培训合格的内审员实施内部审核。内审应按标准要求有计划地、程序化文件化地进行。应审核EMS文件的完整性、一致性、与ISO14001标准的符合性,审核环境管理活动是否满足EMS文件有关计划安排和标准要求,审核EMS是否得到正确实施和保护,审核结果应形成文件并报送最高管理者。此后,最高管理者应组织中层管理者对内审结果、目标指标完成情况、EMS改进的可能性和需要等进行评审,以确保EMS持续适用,充分和有效。

至此,EMS已完成一轮PDCA循环。组织在实施改善的同时,EMS进入了新一轮循环。

4 运用PDCA循环法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4.1 环境管理体系与组织现行的管理体系结合

一个组织,无论其有何种活动、产品或服务,一般都已经建立和保持有一个或多个管理体系,即已经客观存在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过程和资源。按照ISO14001标准所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只能是组织原有全面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运用标准要求来规范完善和加强环境管理的过程。或者说,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就是按标准的要求来调整机构、明确职责、制定方针、目标并加强控制,使环境管理体系与组织的全面管理体系融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

4.2 建立动态的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是依据ISO14001标准所规定的方针、规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及管理评审等五大环节十七个要素实施的[3]。每经过一个循环过程,就需要制定新的环境目标和新的实施方案,调整相关要素的功能,使原有的环境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达到一个新的运行状态。

4.3 定期监控与不定期抽查

有效地执行监测与测量程序中的多级监控措施,可以及时发现环境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解决问题,以保证体系的实施与运行。企业的监控措施一般有:基层部门日常自查,以及ISO14001推进部门的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等多层手段。

基层部门内部的日常检查一般关注本部门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落实到本部门的环境指标和方案的进展情况,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并抽查培训的效果。各部门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可以保证体系的程序文件和作业规程在基层工作中得到落实,保证目标指标得以实现,并使环境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文件内容的遗漏与不可行,可按文件控制程序及时修改与完善文件,从而增加文件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对于在目标指标及方案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与主管部门交流以协调解决,必要时应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召开临时性管理评审会议,对该项目的目标指标方案进行合理的修订与调整。

ISO14001推进部门(如环保处)为了解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环境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排污情况、各部门对程序文件作业规范的执行情况、各部门日常检查的力度和效果等多方面的信息,就要依据监测与测量程序要求及监测计划做定期监控并进行经常性的不定期抽查。环保处可将在监控工作中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向环境管理者代表汇报,使环境管理者代表掌握体系整体运行情况并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完成“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的职能。

4.4 加强数据分析

企业要持续地改进,数据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数据分析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针对企业的管理特点,确定需要收集的数据。要收集的数据在有关标准里已经有比较清楚的要求,企业只要确定如何根据需要收集信息即可。二是如何把数据变为有用的改进信息,这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形成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以便有足够的信息了解和掌握环境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有关问题产生的原因、性质和规律,使有关方面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或防止问题发生,促进持续改进工作。从当前一些实际情况看,多数企业都是出了问题后被动地去解决,有些企业甚至到了问题不解决不行的地步才予以关注和解决,而且往往是就事论事地凭经验和直觉进行,很少利用数据分析了解和掌握问题的性质、程度以及产生的原因,没有形成有目的、主动地利用数据分析寻求持续改进这样一个良好的工作思路和循环,制约了企业持续改进工作向深层次发展。数据分析是持续改进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动力源,有效的数据分析可以增强企业的管理和应变能力,促进企业的改进与发展。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有关数据收集、处理、分析方式,使数据分析在整体上满足企业改进与发展的需要[4]。

在进行有关数据收集、处理、分析时应注意的是,运用数据分析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现状并寻求改进机会时,在很多情况下要运用统计技术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据了解,国内企业应用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仍然是一个弱项,同时也是制约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企业一定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建设,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使数据分析整体上适应企业改进和发展的需要。

4.5 实施有效的内审与管理评审

企业可参考认证机构监督审核的时间合理地安排年度内审计划。内审应能覆盖认证注册范围内的全部部门和ISO14001的全部要素,对于在体系中有重要环境职责的部门应安排重点审核。环境管理者代表应任命审核组长在计划的内审日期按照企业的内审程序组织内审员实施内审,内审员应能不仅仅发现体系文件执行方面的问题,更应从方针-环境因素-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一致性、目标-指标的进展与完成状况、新增环境因素的及时识别与重要环境因素的更新、新增法律法规的获取与传达、监控程序的执行及发现不符合的纠正情况等方面,努力发现体系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较高角度审核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的适用性与有效性。环境管理者代表要充分重视内审开具的不符合报告,分析不符合项在ISO14001要素中及在部门的分布特点及严重程度,掌握体系的整体运行情况并发现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提交管理评审。通过管理评审,综合评价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充分性与有效性,并以预防污染、持续改进的思想来综合考虑体系的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以不断地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并提高企业环境行为。

4.6 有力的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对于各级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应按不符合纠正程序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纠正措施对其加以纠正,并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防止不符合问题再度发生。

在部门内部检查中发现的那些反复发生的同类问题,应及时采取如加强教育等有力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同类问题发生的频次;对于在内审中开具的不符合项,有关责任部门应及时分析不符合产生的原因,对不符合项加以纠正并提出有效的防止再发生的预防措施。内审组长应负责对不符合的纠正情况加以追踪验证。

当然,按照ISO14001中要素的要求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每一个程序的有效运行,对于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维护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只有不做表面文章真正维护体系的高效运行,才能确保在认证机构监督审核时保持证书持续有效,也才能使企业从环境管理体系中真正受益。

环境因素特别是重要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筑基础,体系的其它管理要素都是围绕它们而开展管理活动的。《ISO/IEC62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导则》及"中国国家EMS认证机构认可制度"中都将环境因素列为四个需要重点审核的要素之一。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要素。

参考文献

[1]周淑梅.谈PDCA循环管理模式和目标管理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ISO14000认证,2005,(3):35-36.

[2]曲明军,姜斌利.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为环境管理服务[J].环境保护科学,2004,(2):16-17.

[3]陈浩.张剑青.企业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内部条件分析[J].企业标准化,2002,(3):48-49.

ISO14001 篇7

1 环境管理是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前许多机构和组织都针对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及措施,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关注企业在环境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环境管理被置于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的背景之下,成为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环境管理也是社会责任管理的基石,在2010年11月正式发布的ISO 26000国际标准中就认为: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工具为组织解决人类、地球及其利益等整体问题中的有关环境问题提供了依据。ISO 26000标准还明确指出:防止污染(废物和排放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材料,能源和水消耗)、气候变化和缓解(温室气体)、环境的保护和自然栖息地的恢复(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土地和自然资源,城市和农村发展)等主题都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未来实施ISO 14001标准中,应重点加强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相关标准的协调与融合。

2 环境管理体系与改善环境绩效

ISO 14001标准旨在通过组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而最终实现整体环境绩效的改善。为此,ISO14001标准要求组织在其环境方针中做出遵守法律法规、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三项承诺。然而,在对体系实施的检查中常常会发现,这种成效并不总是表现得很直接,核查起来也存在一些困难。从标准的角度而言,在ISO 14001和ISO 14031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联系,在我国ISO 14001标准已为众多企业所使用,而ISO 14031至今并不广为人知或广泛使用,缺乏标准实施的原动力。从实施的角度分析,组织尽管依据ISO 14001标准建立并实施了环境管理体系,但体系各项要求是否落实到位,实施成效如何,如何才能准确而科学地进行度量都存在一定难度。欧洲实践表明,获得准确的监管数据是提升环境绩效的有力保障。美国则认为在执行环境管理方面,设置强有力的监管要素(目标、指标、度量)是提升组织环境绩效的必要手段。国内企业环境管理实践表明,仅有一张环境管理证书并不意味着拥有了持续改进的环境绩效。目前国内结合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开展环境绩效评价与报告的组织少之又少,很多企业虽然获得了体系认证证书,而其环境绩效并未得到持续改进,也无后续的评价和验证,使得ISO 14000体系认证流于形式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就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地运用ISO 14031环境绩效评价标准来引导和规范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工作,使企业能够真正用好这一环境管理工具,拥有一个持续改进的、良好的“环保业绩”。未来,ISO 14001将对“持续改进”和提高环境绩效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加强4.5.1监测与测量的有关要求是必要的。

3 环境管理体系与法律及其他外部要求的符合性

环境管理体系应协助组织遵守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需要满足的外部要求。为此,体系要素4.3.2,4.3.3,4.5.2等均提出了有关组织满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内容。然而,是否获得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组织就真的能够达到?国内外ISO 14001标准实践表明,仍有许多例子说明,组织通过实行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依然不能完全符合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因此,任何一个企业或机构,都不能一直宣称它本身是完全遵守法律法规的,这样的廉洁只能限定在一定的时期或范围之内。关于“对适用法律法规的达标承诺”的要求,目前世界上也仍旧存在许多不同观点,认证不会也不可能保证企业可以绝对地遵守法律法规及标准。但无论怎样,有一些理念是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要素的共识,那就是认真实施从政策承诺到识别和分析法定要求,再到合规性评价及纠正措施,以至最终的管理评审整个流程。在未来的ISO 14001实施过程中,我们认为应加强对ISO 14001标准中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而采用的方法或机制进行清晰的描述和阐明。

4 环境管理体系与总体战略管理

环境管理体系是组织整体管理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ISO 14001并没有妨碍、限制、禁止与商业战略管理的整合。事实上,加强环境管理与组织整体战略考虑的联系,对于组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其一,这涉及组织中环境管理体系和总体管理的整合或一体化问题。它是跨全部业务的横向整合(采购,设计,工程)和纵向整合,包括诸如产品和流程信息的战略层面。其二,它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管理;其三,它关系到与其他(ISO)管理体系标准的集成或整合;其四,它还将建立商业风险管理与环境管理之间的关系。在我国既有的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实践中,我们往往只是在提及环境方针时要求组织的环境方针与组织的整体管理战略相结合。但是如何结合,结合得怎么样在许多组织中往往如纸上谈兵。因此,在未来应当要求组织更加关注环境管理的战略考量以及它为企业带来的收益与机遇;在战略层面加强环境管理和企业核心业务之间的关系,还要使其产品和服务与利益相关方(包括客户和供应商)实现互动。

5 供应链(价值链)中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在ISO 14001标准中,环境价值链管理的概念提出得相对还比较隐讳,其范围涵盖了组织可以控制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以及其可影响到的环境方面;此外,在运营控制领域,还涵盖了该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影响,以及其供应商/承包商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方面。ISO 14001标准虽然向组织提供了那些从价值链角度出发的可以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环境管理方法,但在ISO 14001标准中是否体现生态设计活动,并且是否要求组织在价值链的不同阶段关注环境影响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的观点。为此,我们认为,在识别与评估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影响时,应更加明确生命周期考量和价值链视角,应加入清晰的要求或指南,使组织将战略环境考量、设计和开发、采购及销售置于优先地位。

6 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利益相关方

在ISO 14001中,相关方(interest parties)被定义为“与组织的环境绩效有关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而利益相关方(stakeholders)的概念在ISO 14001中没有使用。4.3.3规定相关利益主体的意见将在组织目标、指标和方案中考量,4.4.3规定接收、记录和回复来自外部利益主体的信息;组织决定是否应就其重要环境因素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4.6规定管理评审的考虑内容应包括来自外部利益主体的交流信息。在实际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组织如何根据ISO 14001标准确定其利益相关方?在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时,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利益相关方的观点?哪些利益相关方应尽量多的考虑?什么样的观点将被考虑?组织是否根据ISO 14001标准要求在重要环境因素上进行外部交流?审核阶段需要怎样与外部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上述诸多问题仍然是ISO 14001标准实施过程中组织比较困惑的,也需要在未来国际标准的修订中更加予以明确。

7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与同级或次级体系

目前一种观点认为,在环境管理体系同级或下层可建立为了达到某特定绩效目标而独立设置的子体系,如:温室气体管理子体系、能源管理子体系等。ISO的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如果再往次级延伸,可分为行业部门级、环境因素级和体系要素级三个层次的子体系标准。其中,行业部门级标准是指,为通用环境管理标准在特定经济领域或行业部门应用提供附加要求或指南的标准,如:ISO 14001标准在农业、能源行业中的应用指南。环境因素级标准是指,通用环境管理标准在特殊环境因素或其某一范围内提供附加要求或指南的标准,如:ISO 14001标准在温室气体管理方面或14004标准在水资源生命周期评价方面的应用指南。体系要素级标准则是指,通用环境管理标准在特殊体系要素或其某一范围内提供附加要求或指南的标准,如:ISO 14001标准在信息交流要素方面的应用指南。

目前,针对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如何将ISO14001运用于温室气体GHG管理中成为ISO/TC207/SC1讨论的重要议题。如何帮助企业充分运用好ISO 14064.1-3温室气体管理子系列标准这一审定与核查工具,结合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对温室气体进行全面、综合的管理成为ISO/TC207关注的焦点。实际上,虽然温室气体排放只是企业众多环境因素中的一类,但是既有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未对如何控制该类环境因素提出更详细的要求,也未给予更具可操作性的指南,ISO 14064.1-3子系列标准也仅给出了组织、项目层面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与报告程序与步骤及相关的审定核查指南,并未从系统管理理论和体系运行角度对温室气体管理赋予体系型管理要求。因此,体系型和次级体系型两类标准的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ISO 14001标准并未要求企业在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与控制时一定要基于LCA分析。因此,对环境因素的控制显得相对粗糙,力度欠缺,尤其是对温室气体控制措施上多数缺乏量化信息作为依据,而ISO14064.1标准则更加充分地运用了科学的LCA分析方法,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清除给予量化。以上分析表明,在ISO 14001标准的环境因素识别章节中有必要加上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因素识别”的内容,同时强调温室气体管理自身也需要履行完整的PDCA管理模式,再附加以如何将ISO 14001标准运用于温室气体管理的简要说明,是未来ISO14001标准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8 环境管理体系及外部信息交流

ISO 14001标准关于“对外信息交流”有几点要求,包括4.2环境方针的公布和4.4.3接收、记录和回复来自外部利益相关方的信息,组织决定是否应就其重要环境因素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等。ISO 14000系列标准中与外部信息交流相关的子系列标准还涉及ISO 14020环境标志和声明子系列标准、ISO 14031环境绩效评价与报告,以及14063环境信息交流。目前,在ISO体系之外还有其他有关可持续性报告的标准和指南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使用。在实际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有关环境信息交流的实施效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如何处理外部信息交流与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关系,外部信息交流是否包括了产品信息和生命周期评价(LCA)结果,那些决定根据ISO 14001就重大环境因素进行外部沟通的企业是否从中受益?外部沟通是否提高了他们的环境管理体系水平?它是否为管理评审提供更广泛的信息?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外部沟通在ISO 14001的修订中应该进一步加强。目前新的技术规范《TS 14033环境管理—量化环境信息—指导方针及案例》正在策划制定当中。

ISO14001 篇8

1 认清市场形式, 增强企业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自觉性

我公司推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 即是市场环境客观要求, 又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从内部看, 随着我们新疆市场本地化、商业化、集团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迫切需要科学化的管理作为重要保证。我们检查从思想灌输入手, 采用多种宣传形式, 要求公司全体员工树立企业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观念, 使大家把贯彻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作为公司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

2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首先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 为此, 公司正式成立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工作小组, 上下设两级贯标机构, 公司贯标工作领导小组和分公司贯标工作领导小组, 贯标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分公司经理挂帅, 有关领导各产业职能部门负责人及部门专业人员组成。具体从贯标工作的策划、落实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协调各部门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在两级贯标小组的领导下, 充分调动各层次人员的积极性。将贯标工作真正变成一项全员参与的活动。

其次公司又任命管理者代表, 负责建立企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 组织开展内审机制管理评审, 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改进, 提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管理水平。

3 统筹安排, 编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文件

我公司考虑到企业基本上还是单纯的施工型。因此, 首先要分解体系要素, 分配体系职能, 要素涉及到生产、经营、质量、技术、环境、安全、材料、企管办等各个职能部门。结合各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能, 将体系要素分配到具体的主管部门和协作部门。其次收集整理文件和资料。我公司在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自身的管理经验的制度, 表现在管理基础上去粗取精, 将整个体系文件予以系统化、科学化。因此, 对历年文件整理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编写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文件。《管理手册》中提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方针和目标, 明确体系管理组织结构及职责, 程序文件清楚地说明怎么干?在什么地方干?采用什么方法?达到何种要求?形成何种记录?

4 认真搞好推行国际标准基础的宣传

培训工作重视搞好基础工作, 是推行国际管理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确保顺利取得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机构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 公司提出了贯标工作的规划, 以文件的形成向分公司明确了贯标工作的任务, 并颁发了贯标宣传提纲, 成立了内部审核小组, 全面展开内部审核工作制定和实施内部审核费培训计划, 采取外部培训与内部办班相结合, 专业咨询与自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对所有的内部审核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深层培训, 使每个审核员基本达到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资格要求。

5 加强管理的动态运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管理实际中体会到, 按照国际标准制定定额规章制度, 只是搞好管理的良好开端, 关键还在于强调管理的动态运行为此我们注重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两个基本环节, 以严格内审确保外审成功, 力求把问题解决在外部审核之前, 在正式外审前, 我们先后组织了多次内部审核, 对各部门的领导和负责人进行了认真全面的预审, 基本目的就是通过审核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边整边改以期达到取证, 通过严格、周密、全面的内部审核, 不但解决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 而且更加增强了全体员工的管理意识。

6 把强化管理

作为企业的永恒主题, 决不能有半点懈怠, 要保持企业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 维持整个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不衰地运作, 就必须不断进行完善提高, 随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才能使管理素质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需要。

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的贯彻, 使我们体会到领导重视是关键, 统一认识是前提, 编制好体系文件是成功的保证, 必须全员动员起来, 坚持不懈地把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贯彻到底, 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在强手如林的建筑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ID:4422]

摘要:我公司推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 即是市场环境客观要求, 又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从内部看, 随着我们新疆市场本地化、商业化、集团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迫切需要科学化的管理作为重要保证。向顾客提供优良的产品是企业的服务宗旨, 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上一篇:高职公共课教师下一篇:设计真实性